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时间:2022-12-16 09:26:46

关键词: 民族  音乐  教学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发展,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领域的宝贵财富。

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民族音乐教学篇1

一、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我们的祖辈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音乐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在逐步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弱化一些经典的传承意识。为了使我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在传承的同时还能创新发展,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理念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认知阶段。高校在文化传承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各高校也在开始寻求教学模式的改革,但目前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改革成果,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结构还是教学内容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1]。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因此,要想更好地利用民族民间音乐来丰富高校音乐教学内容,抑或是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首先要对现阶段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发现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这样才能促使我国先辈留下来的智慧结晶被完好地传承下去,更能使未来的年轻人深入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并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2]。

二、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均开设了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但其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了一些简单的乐理知识,至于更深层次的音乐起源、特点等还处于空白阶段,那么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也仅停留在表层,民族民间音乐真正的魅力并不能被完全发挥出来,那么也就制约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现阶段仍有部分高校未开设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课程,即使已经开设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高校,无论是在教学时长、课程数量,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存在极其不均的现象。同时,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内容占比也远远低于西方流行音乐。因此,在以西方流行音乐为主导模式的教学环境下,民族民间音乐仅仅起到了点缀的作用。如果没有充足的课程量,就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效果必定达不到最佳状态,最终导致学生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效果不理想[3]。另外,其教学形式单一化。目前各高校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教授重点在于框架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每一个知识点并没有进行系统深入展开,那么,学生的学习也仅停留在浅显的表层结构上。多数音乐教师自身对民族民间音乐理论知识的认识也不够全面,加之长期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他们无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有限的教学内容生动化,从而导致课堂枯燥,无法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高校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结构

优化教学结构是平衡教学模式的前提。首先,课程安排合理化,提高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在教学中的占比;其次,结合地方特色制定更为优化的教学方案。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实现地方民族音乐的特色教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思维,锻炼学生有效协调各个学习模块的能力,更好地衔接前后各部分所学内容,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优化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结构,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可以使整体课堂教学结构更趋于完整化和合理化。

(二)充实教学内容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他们所创造的音乐也代表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征。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造就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民间音乐,它们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不仅要学习一段优美的曲目,更要学习其背后所蕴藏的民族历史和民族精神[4]。各地方高校要善于发现本地民族音乐的特色,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将其蕴含的音乐精华通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同时以历史为媒介来解读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史,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因此,教师在选取音乐素材时,要选取符合当代学生审美的优秀音乐,还可以将当下一些流行的音乐元素融合到知识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民族民间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特色,西方音乐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西方音乐的优势融合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中,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内容[5]。

(三)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民族民间音乐课程多数采取教师讲授和观看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单一且创新度不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师生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互动。这导致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兴趣不高的状态。对此,学校应积极改变教学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理论知识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丰富教学手段。

1.丰富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均以大课的形式进行,而小组授课的形式将会更加新颖,所以,民族民间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小组课。一些共性的理论知识或者浅显易懂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大课的形式授课,而对于一些具有特色或者难懂的知识点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进行小组授课,这样更方便教师因材施教,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借助多媒体信息化手段授课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多媒体幻灯片、手机、平板等移动电子设备辅助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民族民间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借助这些信息化手段,以此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速度,也可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掌握所学内容,更加立体化地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进而提高高校民族民间音乐的授课效率[6]。

3.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知识的来源渠道在互联网时代,各类信息均可以实现网络共享,利用一些公众号或者相关网站,教师可以更精准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学生的兴趣点。另外,学生们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体验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并且,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权威的公众号或者相关专业网站,引导学生通过收听和收看各类优秀的音乐电视节目来获取最新的民族音乐资源。同时,授课地点也不拘泥于教室,教师也可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专题授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点选择微课内容,可以更加自主地利用碎片时间,其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形式更加灵活自由。4.教学内容多样化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内容不只局限于课本教材,周边可利用的资源都能作为素材来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比如,高校可以举办讲座,邀请当地一些优秀的民间艺术家进行文化交流,在交流互动中拓展学生的音乐思维、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当地的博物馆,让学生切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强化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为其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培养教学人才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传授知识的主体,其自身的文化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是必然选择;而优秀的教学人才更需要具备发散性的教学思维。学校为了培养优秀的教学人才,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加专业的技能培训,并通过评选机制等激励教师提升自我,不断扩充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并积极探寻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优秀的引导者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引领学生在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长久。

四、结语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断壮大和前进的动力,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可以帮助当代年轻的一辈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将历史文化通过艺术的形式呈现出来。地方高校是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纽带,高校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将宝贵的艺术财富不断传承下去。

作者:杜燕 单位: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2

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方面,高校应当竭尽全力、守正创新,为传承与发扬民族音乐而不懈努力。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思想认识方面,务必要坚定我国的主流文化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思潮的引领下,成长为更加健全和完善的人。高校音乐鉴赏课便是实现这一愿景的重要窗口之一。学生可以通过学习民族音乐知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文化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一、高校音乐鉴赏课中民族音乐教学实践的现状

(一)多元化音乐盛行,冲击民族音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深度普及,音乐早已突破了国界,形形色色的音乐充斥在大学生的身边。以流行音乐为例,由于其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而迅速发展起来。流行音乐偶像备受当代大学生的追捧,高校校园音乐文化也多以流行音乐为主。反观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大学生对其认知程度较低,甚至很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一无所知。这对民族音乐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各种民族音乐相关的课程,但受流行音乐的强烈冲击,加之学生们对于民族音乐没有太大的兴趣,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1]。

(二)民族音乐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现如今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民族音乐教学实践存在的重要问题便是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在大部分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依旧通过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进行。此种授课方式学生参与度低,师生课堂互动少,以至于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民族音乐的看法,教师也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并且,很多时候,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过于依赖辅助材料,自身无法有效地将音乐情境和情感表达出来,学生也不能真切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美好和魅力[2]。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以公共选修课为主,学生选课多是为了轻松获得学分,大多数学生往往为了应付考试而被动学习民族音乐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这也失去了民族音乐教学的意义。

(三)民族音乐氛围不够浓厚

首先,高校校园中流行音乐盛行,以温州商学院为例,校园广播里播放的是当下最流行的音乐,校园歌唱大赛中学生们选唱最多的是流行歌曲,艺术团中最受欢迎的音乐队伍是声歌队,以表演流行乐为主……高校校园里有一定的流行音乐氛围,而民族音乐的氛围相对缺乏。其次,高校开设音乐鉴赏课程,很多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教学,并未以传承中华优秀民族音乐文化为主要落脚点。因此,就本质而言,这违背了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的初衷。最后,在高校音乐课堂中,有关于民族音乐的器材设备少之又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氛围。

(四)教师缺乏一定的民族音乐素养

我国幅员辽阔,少数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但少数民族音乐由于地域性强,风格鲜明,因此需要授课者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习。而高校音乐教师由于自身专业的不同,对民族音乐的了解程度参差不齐,这不利于民族音乐教学的开展。甚至有些高校并没有配备专任音乐教师,学校音乐课程依赖外聘教师,但由于外聘教师存在一定的管理难度,多数教师在教学态度方面不够严谨,没有担起为国家培养音乐人才的重任。而在学校层面,对于民族音乐教师也没有给予重视,没有对民族音乐教师进行专门培训。教师自然也就少了一条提升民族音乐素养的途径。

(五)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流行歌曲长期在校园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加上学生们成长于新时代,从小与多种媒体接触,多元化思想透过媒体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现代流行音乐文化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之甚少,更没有兴趣,这也是当下高校音乐鉴赏课中民族音乐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在高校音乐鉴赏课中探索民族音乐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充分体现民族音乐在音乐中的主流地位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生要清楚地明白这一点,从而努力担起为国家和民族发扬特色音乐的责任,坚定民族音乐思想,提升自身民族音乐素养。针对高校校园里流行音乐占据主流地位的问题,高校可在校园内积极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以抵御外来音乐对于我国大学生音乐思想的冲击。例如,高校大学生来自祖国各地,成长于不同的民族环境之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将各民族学生聚集在一起,充分发挥其自身能力,在校园内努力宣扬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将本民族优秀的音乐感染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们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时逐渐热爱民族音乐,让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队伍壮大起来。

(二)在民族音乐教学中开展多元化教学

民族音乐教学难度比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少数民族文化不同的问题,据此,教师要从创新民族音乐教学方式方法上入手,不再固守传统,开展多元化教学。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人类迅速进入信息化社会,多种媒体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这给民族音乐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民族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例如,民族音乐总是有着属于自己的意境,很多时候这种意境很难通过语言进行表达,加之学生的想象力也是有限的,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民族音乐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们在脑海形成特定的意境,更好地学习民族音乐。并且,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自然也就多种多样,民族音乐知识比较复杂。为了使学生有效了解和领会这些知识,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将多民族音乐知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找到民族音乐中的共性规律,便于学习民族音乐。此外,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多彩,这也为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提供了机会,师生可以一起将民族音乐改编为音乐剧,共同演绎,有效地将民族音乐内涵表达出来。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努力打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

民族音乐的教学氛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高校一定要努力打造浓厚的民族音乐氛围,让学生在民族音乐的氛围里深刻感受民族音乐,从而更加热爱民族音乐。首先,高校可以利用校园里的电子大屏幕播放民族文化相关的视频,例如民族舞蹈和民族文化宣传片等,让学生在经过电子大屏幕时感受到民族气息;其次,在日常的校园广播里穿插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让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民族音乐,潜移默化之下加深对民族音乐的印象;最后,还可以开展各种民族音乐活动,比如举办民歌演唱大赛、民族音乐创作比赛、民族音乐文化节等,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升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让民族音乐逐渐成为学生的爱好。

(四)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

教师是陪伴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人,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一定要努力发挥好自己的引领作用,带领学生遨游知识的海洋,让学生踏上成功的彼岸。想要有效进行民族音乐教学,就一定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民族音乐素养。只有教师深刻把握民族音乐知识,教学能力过关,才能将民族音乐知识高效地传达给学生,更好地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教师个人要明白自身所担负的育人重任,努力钻研民族音乐知识,不断提升民族音乐素养。学校要加大对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民族音乐素养,帮助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3]。

(五)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知识会更加具有热情,学习也就更加容易。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进行民族音乐教学,就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下手,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愿意学习和钻研民族音乐知识,效果会事半功倍。近年来,流行音乐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风音乐,这受到许多青年学生的喜欢,很多学生都能随着音乐节奏哼唱歌词。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其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熟悉的流行音乐进行改编,让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有效整合,这样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加强课堂的互动,使得民族音乐的未来具有勃勃生机。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音乐鉴赏课程中探索民族音乐教学实践是无比重要的,并且这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努力,真正让我国民族音乐教学更加具有活力。最重要的是,21世纪的青年大学生,要继承发展我国灿烂的文化,将我国的传统民族音乐发扬光大。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让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百花园中大放异彩。

作者:叶倩倩 单位:温州商学院

民族音乐教学篇3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音乐应运而生。经过长期的发展,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音乐领域的宝贵财富。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许多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之甚少,大部分人喜爱流行歌曲,他们对于本民族的音乐很难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学习的热情。因此,在高校开展音乐教学时,教师要融入民族音乐的内容,传承与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许多民族逐渐演化出独特的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性,同时,各个民族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文化诞生的背后是各民族群众对于日常生活及节日活动等的理解及感悟,并通过音乐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音乐往往都来自于实践,所以会具有非常明显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性。通过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和魅力,使学生深入认知民族文化,从而激发出学生更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心。高校如果不重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不对学生加以引导,则会使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日渐变低,进而产生流行歌曲就是音乐的错误认知,这会给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使民族音乐能够在我国传播和传承下去,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音乐,激发其内在的活力,使更多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的美感,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生活特色和文化特点,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音乐也是世界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中,民族音乐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分支。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民族音乐才能建立完整的音乐知识架构,这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教师来说,讲解民族音乐知识也可以使自身的教学水平提升,并且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当下民族音乐备受各界重视,学校音乐教学需要加强民族音乐的融入力度,顺应时展潮流,满足人们的需求,有效传承传统民族文化,同时促进学校音乐教学实力进一步提升。

二、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一)学生缺乏兴趣

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时,最关键的问题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将探索和传承民族音乐作为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中沉下心来仔细研究相关知识,并进行实践和历练。否则,如果学校强迫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学生往往会消极应对,最终无法达到期待的学习效果。这与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活动的初衷也是相悖的。但是在当下,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缺乏学习兴趣,很多学生认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加之流行音乐的广泛传播对于民族音乐的传承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认为,流行音乐才是最受人欢迎的音乐形式,因此不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民族音乐。甚至还有学生认为民族音乐已经跟不上当下的时代潮流,应该被淘汰。这毫无疑问是非常错误的认知。同时,学校及社会目前对于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够,并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势必会影响学生传承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教学设置欠妥

在校学习时,学生主要通过课堂及书籍获取和吸收知识,因此课堂和书籍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这两方面往往都基于高校的教学设置。目前,高校的音乐课程主要是面向音乐专业学生开设的,其他院系的学生日常无法接触到专业音乐课程。民族音乐的传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这种课程设置会造成民族音乐传播受限。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在选择细分方向时往往会将当下流行的西方音乐作为主修内容,而忽略了民族音乐的学习。音乐教材也以西方音乐内容为主,其中关于民族音乐的内容往往都是简单带过,即使学生对民族音乐有兴趣也无法获取相应的知识,这意味着当下高校的教学设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进行民族音乐教学,采用的还是理论宣讲的方式,学生往往无法领会民族音乐的美感,甚至严重影响学生对于民族音乐乃至民族文化的理解、学习及认同。

(三)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国内高校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已经意识到了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在不断探索如何高效地将民族音乐融入日常音乐教学工作中。但是,当下高校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时往往采用理论宣讲的方式,学生很难得到实践的机会。对于学生来说,在音乐领域如果想要有所造诣就必须把基础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有切身的感受。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就很难体现出理论知识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和价值。

三、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激发其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引导的方式,而非通过强压的方式。因此,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和特色,让其看到民族音乐背后的美感和价值。我国文化非常包容,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音乐一直都在与世界音乐进行深度交流和融合,但是仍然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形式。我们需要意识到,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本土音乐文化为主,适当吸收外来文化,并且吸收的外来文化最终会和本土文化融为一体,这个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民族音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值得我们投入精力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高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开展大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传承观念。在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习民族音乐文化放在首位,在高校学生心中树立民族音乐的崇高形象,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西方音乐文化,做到中西兼顾,从而建立起更为全面的音乐体系。高校也需要加强民族音乐氛围建设,通过更多的形式在校园当中展现民族音乐文化。比如举办民族音乐比赛,通过校园广播播放民族音乐,讲授民族音乐的公开课以及建立民族音乐的社团组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了解并参与到民族音乐的学习和传播中,为学生提供探索民族音乐的途径和渠道,从而彻底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优化教学设计环节

高校在民族音乐教学中需要注意对教学环节进行优化,通过这种方式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策略性、开放性等。最为重要的是,高校需要注意课堂设置和教材内容。高校可以将民族音乐课程作为一种公开课,从而使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从而扩大民族音乐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材的设计中,高校需要注意将民族音乐内容的占比进行适当提升,同时对民族音乐内容进行体系化和科学化编排,使学生通过教材了解到民族音乐的整体形式。

(三)理论结合实践

教师需要意识到,对民族音乐的深度认知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讲授上,而需要学生进行实践。音乐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学完音乐理论知识后在实践中感受理论知识背后的深意。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实践过程中拓宽自身的视野。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需要把学生掌握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应用作为音乐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初衷。学生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展示时需要体现出所学的成果,教师通过实践活动要能够看出学生对专业知识技巧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也需要鼓励学生通过创新丰富展示的内容,唯有如此,才能加深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意识到民族音乐是有生命力的,可以在传承中进行创新。这能使学生的表演作品更加优秀,同时可以让学生逐步积累信心,获得成就感。

四、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应当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民族音乐,使教学过程在传承传统音乐技艺和文化的同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民族情感的深刻认知。为了有效实现音乐教学和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不足,高校需要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不断提升音乐教学水平,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练习和感受民族音乐的过程中提高音乐素养、升华民族情感。

参考文献:

[1]吴量.基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智力,2020,(36):19-20.

[2]李玮婷.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J].北方音乐,2020,(21):136-138.

[3]邓音莉.民族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研究[J].艺术家,2020,(11):109-110.

[4]李文浩.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J].黄河之声,2020,(19):94-95.

[5]马彪.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戏剧之家,2020,(27):97-98.

作者:魏娜 单位:陕西青年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