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21 16:12:08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根据这一要求,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以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为立足之本,具有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业务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首先要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这是适应社会环境、克服困难挫折、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使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时刻保持强烈的使命感和执著的追求感;也会使他们更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还会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与困境面前百折不挠,迎来新的机遇,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如工作分析技能、薪酬体系设计技能等等)。而且也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备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这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立足之本。

然后,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包括人际关系技能、学习技能、创新技能、表达技能、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等的业务技能培养。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

1.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

这部分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构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其中对于属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选修课,宜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设置和实行模块化教学。

第一,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理论、体育等有关的课程。公共选修课就不受限制,学生在达到规定的学分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的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修养,扩大知识面。

第二,学科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一般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来设置。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经济法学、生产运作与管理、劳动心理学、企业薪酬管理、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障学、职业安全与卫生、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等课程。对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有较深的掌握。

2.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实践性教学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调查、金工实习、管理认识实习、公益劳动、学年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处理好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办学模式。所以,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应该遵循统一性与特色性相结合的原则,即在追求共性的同时,还要体现特色性,要培养学生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特有能力,这是提高人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比较强,因此培养方法应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既要注重学生的理论素养提高,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要尽可能地联系企业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条件与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并进行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实践研究。在教学方法上,改革封闭性、灌输式教学模式,建立开放式的课程教学模式,灵活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上,不要流于形式,要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课程的认识,鼓励学生积极搞好社会实践教学。

3.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

注重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实际上就是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设计,合理调整。要求树立整体化的知识教育观念,拓宽基础知识,真正做到“厚基础、宽口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能力,构建完善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也就是要做到“高素质、强能力”。

4.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不断的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要不断的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这对于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非常的重要。

参考文献:

[1]赵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内容及培养.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3)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2篇

摘要: 我国许多院校设立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普遍存在时间短、师资弱、专业新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处在探索阶段,尚没有十分成熟的模式可依。因而探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的问题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 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人力资源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水平。因此,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有着重要意义。 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新知识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根据这一要求,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以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为前提条件,以具备广博的理论知识为立足之本,具有包括人际关系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业务技能的新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首先要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这是适应社会环境、克服困难挫折、取得成就的前提条件。良好的思想心理素质使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能时刻保持强烈的使命感和执著的追求感;也会使他们更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还会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挫折与困境面前百折不挠,迎来新的机遇,取得更大更多的成就。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要系统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技能(如工作分析技能、薪酬体系设计技能等等)。而且也要熟练掌握和应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具备科学、完整、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深厚广博的知识底蕴,这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者的立足之本。 然后,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包括人际关系技能、学习技能、创新技能、表达技能、计算机知识与应用技能等的业务技能培养。 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设置 1.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 这部分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部分构成,必修课和选修课各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模块,其中对于属于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选修课,宜根据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按照专业方向的不同分模块进行设置和实行模块化教学。 第一,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法律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经济应用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理论、体育等有关的课程。公共选修课就不受限制,学生在达到规定的学分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学习的课程,以提高自己在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修养,扩大知识面。 第二,学科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的设置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但一般应根据学科发展的趋势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不同需要来设置。 第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学、经济法学、生产运作与管理、劳动心理学、企业薪酬管理、专业英语等。专业选修课包括培训与开发、社会保障学、职业安全与卫生、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等课程。对于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有较深的掌握。 2.实践教学课程的设置 实践性教学课程都属于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军训、社会实践调查、金工实习、管理认识实习、公益劳动、学年论文、人力资源管理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测评与绩效评估实验、计算机程序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1.处理好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特色性的关系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我国是一个新专业,目前还没有也不可能形成全国统一的办学模式。所以,在人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3篇

标准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或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标准化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标准化贯穿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因此,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检查和修订标准,可以稳定地保持和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质量问题

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提升的影响,目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结合我校2009年以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教学实践,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毕业论文选题问题。如选题的范围、难度过大,导致论文工作量过大,论文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选题偏易、重复、陈旧,工作量不足;或者选题偏离专业方向;或者课题研究无理论或应用价值;或者课题的名称不规范。

(2)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如缺乏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不合理,缺少理论分析和深度,没有联系实际,参考文献的引用、标注错误,论文题目和中文摘要的翻译错误等。

(3)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如论文抄袭严重,论文结构混乱,文题不符,无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编写不规范,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较差,篇幅过短等。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方面的原因。质量管理大师戴明说过“80%的质量问题是管理者的问题”。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①没有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或关键控制点)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毕业论文的主要过程包括:选题,开题,文献综述,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②没有对毕业论文的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监督检查流于形式。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合理对毕业论文的影响:如前导课程设置不当,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环节等。

(2)教师方面的原因。教师是对学生直接提供教育服务的人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教师方面的主要原因有:①教师的责任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②教师指导能力的欠缺:如部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③教师的科研和教学压力较大,时间不充裕等。

(3)学生方面的原因。①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不重视,认为课程的意义不大;②学生急于找工作或忙于考研、考公务员等,没有充足的时间;③学生自身能力欠缺:如专业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不足。

(4)环境方面的原因。①学校内部环境:如学校教风和学风较差,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科技文献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②学校外部环境:如社会上的就业压力,科研论文弄虚作假等。

3.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高校应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具体质量问题,通过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基于标准化原理,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制定毕业论文主要过程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

对毕业论文主要过程中成熟的重复性技术事项和管理事项,完全可以制定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对不成熟的重复性事项或临时事项,可以制定为管理制度或管理规定。如毕业论文格式标准、毕业论文质量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成绩评定标准、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定标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资格标准或奖惩制度、毕业论文工作计划、毕业论文选题指南、毕业论文编写规定、毕业论文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最终检查制度、毕业论文评阅和盲审制度、毕业论文资料归档制度等。

(2)认真组织实施毕业论文的有关标准或制度。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认真组织毕业论文有关标准或制度的宣贯和培训,使指导教师和学生了解有关标准或制度的意义、内容和相关要求,并严格按标准或制度实施。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范围,应以应用性研究课题为主,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并限定在企业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规、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3)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的实施进行检查或监督。

学校、院系有关职能部门应对毕业论文进行阶段性检查,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对毕业论文标准或制度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如我校以开题、毕业论文撰写、毕业论文归档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为基础,对毕业论文进行前期、中期和最终检查。检查的主体是学校督导团和院系两级主管部门。

(4)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指导水平。

一是采取激励措施,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二是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挂职锻炼、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或培训等,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和指导水平。

(5)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一是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课程的重视程度;二是在大一到大三阶段,教师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为毕业论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6)主动应对环境压力。

一是为应对学生的就业压力,缓解学生时间不充裕的状况,毕业论文时间可以适当提前。如我校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课程设置在第八学期,但毕业论文的选题提前至第七学期中期进行,甚至可以提前到第六学期末进行。二是为了防止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可以利用系统对毕业论文进行防抄袭的抽查检测。

4.结论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4篇

“精简理论,突出实务”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编写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1.1在内容选取和结构安排上,以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五大职能为重点,力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编写体例方面,力求适应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1.2在课程之前、课程内及课程之后设计相关案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在每部分内容之后设计实训项目的训练,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教材除了包含课程标准规定要求掌握的内容以外,还应该提供一定量的额外内容,供有能力的学生选择学习。

2.教学方法的改革。

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打破传统的讲授法,注重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职业能力。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

2.1案例教学法。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必须结合应用型本科生的特点,突出应用型的教学思路,对案例教学进行变革。管理案例选择是否得当是案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管理学教学案例应具备三个特点:首先,案例应具有针对性。所选案例要针对所学理论要点,能够使学生通过案例来掌握理论知识,并能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其专业应用能力;其次,案例应具有时效性。所选案例应该是近几年国内外著名企业最新的管理案例,教师应该注重知识更新,及时把具有时代特色的案例补充运用到教学中;最后,案例应能激发学生兴趣。目前三本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并且学习主动性较差,所选案例应该比较新奇,激发其学期兴趣。

2.2情景模拟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虚拟的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围绕某一教学主题来设定情景并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虚拟再现,让学生能设身处地的利用所学知识来处理实践问题。通过情景模拟,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景模拟法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法来实现:首先,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要求学生根据情境要求扮演一个特定的管理角色来处理管理事务,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管理能力和技巧。人员配置、领导等内容,可以学生扮演通过扮演管理角色,来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管理游戏。管理游戏是根据管理活动的要求,以游戏的形式,由团队独立完成管理任务,达到培养团队每个成员的管理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实现团队任务的一种基本方法。第三,小组讨论法。为解决某一管理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来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决策等能力,并培养其团队合作能力。

2.3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来创造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通过搜集资料、讨论与交流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以下两点:第一,充分了解学生的特征。三本院校的学生自主学习型较差,且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不高,因此,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能提出问题,逐步启发,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第二,要努力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探究氛围。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下,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与培养。

3.教学体系的改革。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5篇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组织已经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此同时,如何吸引人才、培育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等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也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使得所有组织将目光聚焦于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一部分组织或企业致力于为企业选拔和培训兼具创新思维、丰富知识和实战经验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较20年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具有系统化、职业化、规范化的特点

所谓系统化,是指各类组织,尤其是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理论知识的要求,即要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掌握人才招聘、人员培训、绩效管理、员工激励、薪酬管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劳动关系管理的理论知识及其他相关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的研究成果,具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所谓职业化,是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具有特定的知识范围、从业标准、行为准则、职业规范。通过国家的有关任职资格考试,加强和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所谓规范化,就是指人力资源管理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要求从业人员运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掌握工作的实践性和艺术性,为组织或企业搭建一个和谐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劣势分析

1.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优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地处二、三线城市,主要以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其人才培养目标,努力将地域条件变成人才培养的资源,在办学中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这种定位既与老牌、名牌大学产生错位,又满足了地方和基层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其差异性办学定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专业定位差异、课程设置差异、实践教学体系的差异等方面。

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双师型特点明显。由于许多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过去的高职高专合并升本的,教师实践经验较为丰富,许多教师一直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教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办学劣势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办学经验、教学资源等方面较老牌、名牌大学有一定差距,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虽然可以支撑教学工作,但前沿理论和代表性学术成果较少,这需要这些院校在发展中注意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基本思路

1. 在人才培养上,主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

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如人力资源规划、职务分析、员工招聘与培训、薪酬设计、绩效考核、劳动关系管理等,帮助企业摆脱目前的传统人事管理状态;培养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变革推动着,帮助企业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氛围,使其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的效益。

2. 在专业设置上以岗位能力需求为依据,来设置专业课程群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对人力资源管理了如指掌,而且需要通晓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能在工作中运用经验准确做出判断。

3. 在学科体系设计上,充分体现交叉复合学科特征

要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等。

4. 厚基础、宽口径

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学范畴,从人才成长、发展的阶段性考虑,应在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管理学、经济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再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问题。另外从人才的社会适应性考虑,较宽的专业背景有助于毕业生的就业与进一步深造。同时,兼顾课程设置不应该偏重于宏观管理层面,而应该着重于企业管理中的特定职能。

5. 培养学生从业素质

敬业、守信、主动、规范、服务,具有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谈判能力,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基本职业修养,也是从业的基本要求。

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的构建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特点:

第一,公共基础课、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合理。

第三,全学程贯穿学生的素质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原则。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是建立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由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其学生就业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管理的第一线,因此除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学生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体现以下几个特征:课程实践教学部分与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的有机结合、专业技能实践与综合技能实践的有机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这样几个部分:

(1)课堂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模拟操作等,所有理论课程教学中都应该包括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

(2)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括:以培养专项技能为主的实践课程,如模拟招聘、职务分析、绩效管理等专业模块,此外还包括以综合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训课程,以及借助于人力资源管理教学软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程模拟训练、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此外,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

(3)社会实践模块。主要包括学生的认知实习、校外专家的学术讲座、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姚春序,张蕾.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刍议[J]. 高等农业教育 ,2004(7):57-59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的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和未来的就业体制相适应,和未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这就需要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性,从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行双师型教育体制、推动人力资源的实践操作模式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和调整。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中国的企业也像充满希望的幼童一样逐渐的成长。我国80年代的企业家往往靠着胆识,勇气或者人脉赚得了第一桶金。可是随着21世纪的来临,企业运行的规则发生了变化,更多的体现在质量的竞争和广告的竞争等。那么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超越对手,而获得更多的客户,使企业经营更红火呢--最重要的关键是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当今的市场如此重要,那么在大学期间,如何培养合格优秀有潜力的人力资源人才成为了相关老师思考的方向。

二、关于人力资源专业方向的特点分析

1.人力资源专业的性质和目的

人力资源课程隶属于工商管理的的科目下,它的结构包括六大模块分别是(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薪酬与福利;绩效和管理;员工管理)和两项基石(岗位分析和人力资源测评),而这些内容不仅仅要求理论上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实际操作的把握。而人力资源专业运用到企业方面就管理行为,它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2.人力资源专业讲授模式的特点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时间性很强的学科,所以人力资源专业内容的传授不仅仅是教师在课堂上书本理论的传授,更多的应是运用案例教学和思维的培养。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总结人力资源活动的规律,那么对其他的企业的管理活动同样具有示范意义。此外案例教学有逼真的模拟功能。他能设计出具体而又逼真的人力资源管理情景,这种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增强了学生将来面临处理人力资源问题的自信心和正确性。此外人力资源专业有一个重要的管理项目称之为头脑风暴,这个项目其实是发散性思维的体现,而人力资源专业的学习首先要注重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因为人力资源的任何一个真实的案例,都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处理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多种联系,从不同角度和思维去思考。鼓励学生敢于求新,独辟蹊径。对于老师那么就要根据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来精心准备案例,和设计问题,通过巧妙的提问,诱导学生用人力资源有关的理论分析问题,逐步的接近答案,并有所反思。

3.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种管理方式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进行管理。现代人力人力资源和传统人事管理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人本化管理。因为在当今人本化管理模式下,人力资源部门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注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尽可能减少对员工的控制和约束,更多为员工提供帮助和咨询,帮助员工在组织中成长与发展。企业实行以人为本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励员工。当然人力资源做为现代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也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所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人力资源管理责任重大。

三、人力资源专业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强调理论和实际运作结合,积极参加实践

上文曾提到了人力资源专业讲授模式的特点,课堂讲授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往往仅仅使学生认识到了理论,那么如何充分的消化理论,运用理论就成为了教师思考的重点,解决这问题关键在于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操作。本文后面有专门的介绍。此外要使学生积极接触社会,比如社会调查,它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到比较有特点的经济管理部门,社会性中介组织,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调研,了解实际运作部门的真实状况,并根据企业的真实人力资源运作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最后就是人力资源专业同学们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专业实习就是学生在自己联系的单位或系部介绍的单位体验真实工作的过程,同时学生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环节。而对于毕业论文,同学们通过选定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任务书,与指导老师共同协商确定论文写作大纲来完成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工作。专业实习和论文的撰写使同学们从真实和研究的角度进一步的强化了人力资源专业的实习,此外同学们还可以参加地方人才交流会,或参加模拟公司招聘等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能力。

2.强化相关其他学科理论学习的基础,推行 “双师型”制度

众所周知,现代人力资源的知识是产生于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所以人力资源的知识和管理学的很多知识息息相关,比如人力资源战略则和战略管理有关,人力资源成本则和会计学,财务管理有关。招聘模块则和组织行为学有关,人力资源的一些公式则和数率统计有关。对于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还要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们在学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或提前对上述其他学科的学习,才能很好的理解人力资源。

此外因为人力资源知识的实践性强和知识面广,所以对老师也有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要求。我们现在高校里面的老师大多数是重点大学的硕士和博士,他们往往有很系统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可是人力资源的实践知识日新月异,就有可能使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所以专业教师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的老师应积极地接触社会,接受实践锻炼。那么院校也应该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社会中去实践,开展研究。从而获得最新最结合实际的人力资源操作知识和操作模式,然后带入课堂。比如现在有些高校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通过规定的教育项目网站,找到特定的项目研讨会和项目培训课程的信息去参加来提高实践能力。再比如有些高校为了促进经济,科技,社会与实践相结合。在高校内部推行“双师型”教师制度。这样,制度给了高校教师要考证要实践的压力。从而带动学生理论化学习和技能化学习相结合。在教学方面,老师作为双师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站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中心。要备好每一个知识点的课和并进行加工为高浓缩的信息量,这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

3.注重课程实验和沙盘模拟

(1)课程实验,是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验室进行实验训练,比如通过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模拟软件操作来设计和模拟人力资源各业务环节,体验人力资源管理的真实环境以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那么对于实验室来说,各个设计模块要逻辑性,合理性,实践性强。此外实验室功能齐全才能为学生真实的模拟或观摩人力资源管理实际场景和合理处理问题提供有力的保证。但是实验教学也有相应的问题,比如说实验内容的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与录用和薪酬管理课程的有关实验操作中会重复。这就要求整体的各个实验模块要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整体协调进行做到有的放矢,而减少实验成本。

(2)注重沙盘实验,沙盘教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笔者通过接触沙盘实验认为,沙盘教学是最能提高学生实际真实性商战能力的一种课程实验方式,最大限度的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力资源的管理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沙盘模拟训练课程综合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学生参与性很强,商战的气氛非常浓厚。沙盘模拟克服了课堂满堂灌纯理论复杂,刻板的教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了解真实商战和理论学习的不同。此外沙盘模拟训练不仅仅限于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更重要的是利用了很多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沙盘要用到企业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分析,SWOT的竞争优势分析等等。从而训练了学生对HR的整体统筹规划能力。运用自己的独立思考练习了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的运行规律。以及实际操作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的能力,进一步学生要通过管理团队来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个团队,如何团结聚拢推动一个团队,使之有序快速的和企业的发展相适应。而通过沙盘实操也修炼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个人的综合素质。

4.对于人力资源的考核模式有待进一步变革和加强

目前高校对于人力资源水平的评价都是采用以考察学习成绩为主的人才考核体系。这种评价机制仅仅能反映学生的记忆能力和逻辑性,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进行评价,所以考核过于片面。实际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书面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相结合。而实践分数可以由课堂实验的评价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人力资源的问卷设计分析,沙盘操作等打的分数构成。通过考核模式的推陈出新来推动学生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结合。另外除了人力资源的考核模式外,激励机制的变革也很重要。

教学模式的变化带来考核模式的多样化,因为目前的高校的人力资源的教学模式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这种以集中,统一为主导的教学形式随着人力资源课程的推广应该进行变化,其实人力资源专业对于各种层次的教育也是非常合适的,比如教学体系实行的学分制,则教学组织形式就会出现多样,灵活的特点:课程模块化学习,进行讲座讨论,系统讲课和自学相结合。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延期学完学业,建立网络教学体系,实行“课堂”到家。而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讲授,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以教为主”变“以学为主”,从而考核模式也有了考核方式学分制,考核形式网络化,考试时间弹性化等特点。

四、结束语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供不应求,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却属于稀有资源,但是我国高校在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方面基本上模式都是一样。目前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处于研究能力不足,操作能力也不足尴尬状态。而现在的现实的要求是,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从大的方面讲要适应经济全球化,从小的方面讲必须适应企业在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对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使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和未来的就业体制相适应,和未来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相适应。才能培养出有能力,竞争力的新式人力资源管理人才,这才是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的教育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丽静.人力资源管理实务[M].2010.

[2]安鸿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M].2007.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7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型高校层次多、类型多、面广量大,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力量,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不同于基础深厚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应突出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不明显

一般都是根据开设人力资源专业高校的原有基础,设立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工科背景的院校设立一些工科的实践实习、大管理类一般设立管理类的实践实习,没有形成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特色的实践性教学。

2.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少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实习有很多需要到工厂、企业去完成,实际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另外由于受经费、教师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实践、实习环节少,学时数少。

3.实践教学系统性不强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设立都是依托各学校原有的学科、专业的背景各异,在人才培养上只重视办学的基本规范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形成符合学校定位与特色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也没有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不同层次的要求。加之培养过程的存在局限、教学设施的不完整,导致人力资源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性教学系统性不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正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完善其智能结构,使之成为适应专业工作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构建原则

教学内容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应将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即考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整体素质、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做到强化技能、增强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重在素质、面向应用、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重在素质”就是加强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职业意向和自身特点,从根本上提高专业素质;“面向应用”就是面向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面向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应用性能力的培养:“系统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素质教育、个性教育和自主教育、全过程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体系构建

本科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应突出高层次的个性特征与功能,必须构建完整的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应该包涵教学的整个过程,具体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社会实践模块、专业实习模块、课堂实践教学、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实验教学等。

(1)社会实践模块。包括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本专业有影响的知名的理论与实践的专家讲座、各类社会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社会体验、思想政治教育)等。

(2)专业实践实习模块。一般包括专题讨论(学年论文)、教学实习以及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以上两条是教育部规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内容,一般学校在教学计划中已做安排。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理论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相对于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所需的能力来说,单凭以上两条实践教学要求是不够的,因此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及社会的需求。

(3)课堂实践教学模块。课堂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课堂讨论、模拟操作、教学观摩、课堂辩论和课堂演讲等。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应根据课程特点确定课堂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4)实验教学模块。将本专业相关学科的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整合为一套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如综合反映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测评系统;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流程等。

(5)专业技能训练模块。教学实习应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全流程内容,但根据学生未来的择业方向和目标,可以有所侧重。一般包括:工作分析、人才招聘、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设计等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另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还应将素质教育贯穿始终。采取多种措施,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将素质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三、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我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构建“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我院构建了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

(1)第一学期安排了军事训练与理论教育,专业思想的培养教育:第二、四、六学期分别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思想的培养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过程,采用校内外专家讲座、学生专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根据学院的总体安排,常年不间断地聘请有影响、知名度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等介绍他们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及早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职业要求,并要求学生在校参加相关的讲座不低于8场次。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实地从事一项调查研究或管理实践活动。在具体社会实践中我们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学生自主确定调查题目,报学院审核批准,并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开展调查活动,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写出调查报告(或体会)。

(2)第六学期安排了学年论文,第八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要求学生写实习小结报告,记录实习内容和实习收获;教师对实习单位进行定期回访,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毕业论文抓好选题、指导和答辩三个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所有专业课程中都根据课程特点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中具体安排了实践教学,而

且保证具体学时要求:一般理论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0%以上;应用性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时数占课程总学时的15%以上。

(4)实验教学模块:依托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实验室,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教学中实际应用操作,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依托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在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测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管理等课程中实验教学都得到了很好的开展;依托已建设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室,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建构知识和技能,在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中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5)在第五、六、七学期,分别专门安排2周的时间用于专业技能训练。第五学期实习是“工作分析与招聘”,内容为某一岗位的工作分析,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形成职位说明和任职要求,并以此为据,进行模拟招聘,选拔出特定岗位的人选;第六学期是“绩效考评”,结合岗位分析的结果,对岗位和职工的绩效考评制度进行细致的资料收集,并进行诊断考评制度的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可以改进的方面,并提出对此制度进行修补和改进的意见和设想;第七学期是“薪酬设计”,总结某一具体的企业薪资福利设计的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诊断企业的薪酬福利弊病,使学生积累有效薪酬福利和奖励政策的设计技巧及日常应用管理方法。

2.实践教学中多样化的尝试

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加强自身对人、人性、文化的认识与感悟,形成与激发相关认识及具备相关能力,十分重要。在教学及管理活动中可以开展许多工作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院在实践教学中也进行了一些尝试。

(1)实践教学中应用“协作学习”方法

协作学习就是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共同活动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个人在必要时要借助组内成员的帮助与支持,同时要求学习者之间关系融洽,态度真诚,共同担负学习任务。通过这一方式让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共事的正确态度和有效方法,加深了对人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还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和客观对待别人,有利于培养专业必备的基本素质,对他们的个人专业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中全面提高学生身体、心理、文化品德的质量水平,促使其完整素质结构形成的教育,其中又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基础。人文素质包括对人的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文明礼仪修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我院主要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加以培养和引导。

①利用课余时间为二、三年级的学生开设影评课程,通过对教师精心挑选的电影背景、内容与手法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人性的复杂性与文化的多元性,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提供了丰厚的人文底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亦有一定的帮助。

②在学习型组织、管理思想史等课程中还强化了我国古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经典文献的阅读。如对《弟子规》、《增广贤文》、《老子》第八十一章等都作为相关课程的课外补充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写出阅读的感想并进行课内外交流,增加学生对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及文明礼仪的修养,以适应本专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

(3)强化基本技能和素质训练

①在教学时加强了表达技能的训练。在“管理沟通”、“员工培训”中安排了相关的培训,锻炼学生做到口齿清晰、态度从容、言辞得体、说话目的明确、中心突出、简明扼要、有条不紊、富有逻辑性。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8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 复合型教师 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227-02

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始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招收第一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至今不过20年的历史。随着“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这一观念越来越被认可,人力资源管理这门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经成为众多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一直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其中师资建设是影响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特性和人才素质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亟需复合型教师,复合型师资建设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1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性的专业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多学科理论基础和多方面综合能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是从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演变发展而来,自从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从最初纯粹的事务性管理发展为现在集分析、咨询、服务、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据了战略性地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福利与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这六大模块涉及了工商管理、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一级学科,六大模块自成体系又联系紧密,宽厚的理论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的理论条件。同时,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专业管理职能,要求专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理论和技能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是复合型“通才”。人才素质的要求就是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呼唤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

然而,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师资队伍现在还不能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状况有三大特征:一是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研究的教师最初多数是从事劳动经济学或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二是新进入的教师大多数都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由于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多学科特点,以致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三是普遍缺乏实战经验和动手能力[1]。大部分教师的专业背景单一,只熟悉某一个学科领域,知识结构未能涵盖多学科,专业视角狭窄。引进的大量新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高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新教师虽有硕士或博士学位,但由于研究生教育以理论研究训练为主,新教师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却实践操作技能不足。这些是制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人才培养,教师先行。复合型人才需求对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素质的复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师资建设需以培养复合型教师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构成

复合型教师指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专业迁移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胜任跨学科教学的初级教授,善于将学科知识联系到社会客观事物及其他学科领域,并经常总结自身教学、阐发教学思想,进而不断突破的教师[2]。复合型教师的“复合”体现在多种素养、多种知识、多种技能的结合,这种结合并非简单的相加,而是通过交融达到对原有素质结构的超越,实现更高层次的质的飞跃。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的素质特征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多学科融合的知识结构

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和日益综合化,各门学科间广泛交叉、渗透,出现了综合门类、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中间学科和其它新型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作为管理学科的二级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以管理学为直接的理论基础,还结合了其他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如劳动关系管理与法学关系密切,人力资源规划采用了统计分析的方法,培训开发中的课程设计、课程实施需要借鉴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人才素质测评使用的是各种心理测量技术等。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常常与行政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多项工作结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单一学科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多学科的涉猎与研究有利于形成广阔的理论视角并深化对本专业的认识。

复合型教师应掌握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且能够让这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有机地组合起来,交叉融合贯通为多学科综合知识。只有跨学科门类的多学科知识,而不善于融会贯通,则只能说是多才多艺,其知识结构是松散的。复合型的知识结构,既有相对独立的各学科知识,又有交融在一起的多学科结合,这样的知识结构才能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特点保持一致。以培训开发为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体验式培训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课题,体验式培训课程又要借鉴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方法,培训方案的整体计划还要符合企业的战略和业务开展需要,培训效果评估综合采用教育测量、社会调查、绩效考核、数理统计等多种方法。由此可见,融会贯通多学科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

2.2 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辅相成的能力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型学科,不仅需要多学科理论作为基础,更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六大模块直接对应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实际存在的实践问题有深入的认识,更需要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技巧。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能在课堂上清晰深刻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实践,具有运用理论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实践能力,如:熟练操作面试、设计并主持培训课程、有效处理劳动关系纠纷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纯粹的教师,同时还是优秀的企业培训师、职业指导师、EAP专家、劳动关系专家、管理咨询专家等。

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能力包括理论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一方面,结合实践问题讲授理论知识,有利于深入浅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理论。通过演示和实际操作验证基础理论知识,能提高学生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理论讲授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思路、步骤和基本方法,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才有不断提升实践能力的推动力。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理论教学的价值体现在能广泛迁移到实践中。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需要同时有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的能力。

2.3 教育工作者与企业管理者兼得的态度结构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的反应倾向,内在的态度决定了个体外在的行为表现,不同的社会角色有与之相匹配的态度特征,具备了相应的态度特征才可能更好地履行角色职责。作为教师,应热爱教育事业,富有献身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人师表。有先进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以自己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引导、激励学生。而作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大多有抱负,自信,注重效率,强调团队合作和创新,有支配和控制的欲望。两种角色的态度有类似的地方,又各有侧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首先是教育活动,应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教师一方面要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要有善于教书育人的教育素养。专业素养是执教的起码资格,而教育素养则是教好学生的保证。为了培养有发展潜力的管理人才,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本技巧的同时,还要把管理者应有的态度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也是企业管理者,以双重身份带领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是培养复合型“通才”的有效途径。这两种角色应有的态度特征便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态度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如表1所示。

3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途径

师资是发展专业教育的关键,高校各专业有各自不同的专业特性,高校师资建设应以符合专业特性的师资素质为基础。根据上述师资素质结构,采用多途径建设符合专业教育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师资。

3.1 不拘一格选用专业教师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复合型师资具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的选用不能单单要求高学历、高职称、科班教育背景,这种选用标准会制约复合型师资建设。以复合型师资的素质为基础确定师资筛选的标准,可以打破学历、职称、专业、经历背景等硬性指标的限制选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既可选用专业理论基础扎实,具有研究能力的硕士、博士,也可选用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的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作为专业教师。既重视教育经历的专业性,也重视知识结构的广博性。选用的教师既能胜任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又乐教善教。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师资选用的源头上奠定复合型师资建设的基础。

3.2 鼓励教师向复合型教师发展

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师发展理念,鼓励教师持续地学习提高。鼓励教师多渠道研习相关学科,涉足不同领域。如,到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力强的高校进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学习;发展多方面的专业兴趣,拓宽专业视角。接受职业培训,考取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并通过从事相关的业务扩充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实践,到企业兼职、进修,承担一些企业课题以充实第一手的教学材料,使自己具备企业实际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并及时更新知识,获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经验。鼓励教师加入行业组织,建立业内合作沟通关系,加深对企业运作和行业发展的感知。与企业联手开展横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前沿课题研究,既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又可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与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合作管理咨询项目,通过方案设计、专项培训等丰富教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认识。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加强师德建设。以示范、竞赛、经验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3 加强教师之间合作,优化师资整体结构

优化每个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建设复合型师资的直接途径,但也不大可能让每个教师都成为各项“全能”,在个体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互补,可以实现整体师资结构的优化。专业师资队伍由熟悉不同学科、掌握不同专业技能、有不同经验能力的教师组成可以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教师之间通过交流,共同分享各自的经验体会,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学中发挥各教师的专长,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教学优势互补,实现整体效果最优。

参考文献

[1] 刘铁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现状:一项文献述评[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41-148.

[2] 刘寅鑫.浅论复合型教师概念的缘起[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5):218,220.

[3] 魏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复合型教师素质特征[J].商业经济,2012(5):94-96.

人力资源专业论文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教学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戛2010~2020年)》以及“十二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高等院校必须着重提升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不仅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坚实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而且非常重视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六大模块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虽然近些年国内各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实践教学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如美国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为3:1,英国为2:1,德国则占教学计划的2/3,在法国,教师每讲一节课,都配有2~3节的实验课。而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只占10%~20%左右。

一、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教学培养计划

长沙理工大学人力资源本科专业理论教学课程对应的实践课程现只开设5门,一共才8周学时(仅占总学时10%左右),分(仅占毕业总学分168学分的5%左右)。诸如,绩效管理、薪酬管理还没有配备专门的实践课程软件,而只是从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中一个模块进行实践教学。其次,招聘和培训在国内许多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都是单独开设的,并配备了相应的实践课。而我校不仅把招聘和培训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开设,而且在实践教学环节,没有相应的实践课程。

(二)课堂实践教学

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很多专业课都可以采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法组织授课。学生们在讨论前应积极主动地根据案例有选择地收集背景资料,分小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发言,这对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提高,以及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好的锻炼。案例教学比单纯由教师的讲授效果要好很多。而现在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很多课程还是侧重于教师单方面的理论教学,忽视了课堂实践教学。

(三)实训实习教学

现在国内很多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院校都为学生实训和实习难题困扰。校外的实习实训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和公司,学生的理论知识难以形成工作能力;而校内的很多还只限于上机软件练习。

(四)毕业实习和论文

现在我校管理类毕业论文实习和论文的情况是,本科生的毕业实习,很少有学生真正到实习单位脚踏实地地实习工作。学生在没有实习体会,而且教师在没有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谈沟通的情况下,在第七学期末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公布选题,让学生确定论文题目,并选择指导教师,然后教师在网上挑选认学生。本科生从大四的10月份以后直到第二年6月份,正是学生求职、考研的时期,没有多少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不少学生不是东抄西择,就是网上下载,写出的文章根本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另外,是否每位本科毕业生都要采取做毕业论文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五)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2012年从工商专业转型过来的,我们企管系22位教师,有3/4的教师原来是从事工商管理专业中的项目管理方向和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他们中有教授4人,博士后2人,其中一半教师有博士学位。但由于长期在校内从事教学工作,缺乏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经历,没有具体实践过诸如工作分析、薪酬管理与设计、绩效管理与设计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有不少老师,现在还不具备指导学生上机实践的能力。

二、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建议

(一)完善教学培养计划

首先,进一步优化理论教学,例如,现有的人力资源本科2013版培养计划中,第三学年秋季的“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第四学年秋季的“国家公务员管理”和“领导学”,这三门课程原本应属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当时考虑到原工商管理专业开设课程覆盖面应广泛些,而现在已经转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因此所开设的课程不应庞杂,而应专一深入些,应删除。其次,2013版培养计划中,仍然缺少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专业课,例如:“工效学”,“劳动和社会保障学”和“劳动合同的设计”,而这三门课程在其他本科院校普遍开设。再次,课时分配不尽合理。例如:“财务管理”,“土木工程概论”开设48学时,而“人力资源管理”却只开设32学时。应该将人力资源管理B调整为48学时。最后,应将第三学年的“招聘与培训”(32学时),分开设为“招聘与配置”(32学时),“培训与开发”(32学时),并相应地配套开设“招聘”和“培训”的实践课程。

(二)课堂实践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改单纯的“填压式”理论教学为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法,在案例讨论中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其次,还可以采取情景模拟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角色模拟训练,在学生扮演角色中体会知识和技能。这样课堂教学也可以安排在情景实验室进行,通过音视频监控系统,对诸如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试进行训练。

(三)实训实习和实验教学改革

1. 实习实训教学改革。校外实习实训要做到学校与企业之间要贯彻“互惠互利,双方受益”的原则,保证长期合作的可能性。通过学校出面联系企业公司,这样,一方面学校借助企业完成对学生的实训;反过来,企业也可以借助实训观察选拔优秀的本科生毕业。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帮助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管理咨询和设计工作。

2. 实验教学改革。在现有的实践软件中,仅有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教学软件,人员素质测评软件。缺少专业课教学软件,例如,专门配合“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工作分析”等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软件。情景实验室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而我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专业情景模拟实验室仍是一个空白。因此,学校应逐步投资予以建设。

(四)完善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践环节

现在的本科生毕业实多流于形式,笔者认为毕业实习可以安排在大四的上学期,将学生安排在与我校建立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或相关单位进行,并与毕业论文收集资料同步进行。学生到实习单位锻炼,以获得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的感性知识。学生实习返校后,开一次师生面谈交流沟通会,学生就实习单位体会做一次全面的汇报,并提出自己做论文的初步设想。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就毕业论文和设计的进行双选,万不可以不考虑学生的情况,而由教师主观臆断地出题。这样只会导致学生做起论文来没有热情兴趣,这样的论文也没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现在的本科毕业生都是通过做毕业论文的形式进行实践的,那么是否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和实际情况,通过对公司的调研,为该公司做一份方案设计。据了解,现在北京有些院校已经进行着方面的尝试,效果很好。

(五)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首先,应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多与企业联系,承担管理咨询社会服务工作,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感性认识;其次,鼓励教师多参加一些企业实务方面的培训及研讨会;再次,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专业人员或本专业毕业生做专题讲座,还可以聘请公司资深业务骨干与教师一起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实践课程。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实践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本人不断探索勇于创新,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培养,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更需要社会企业实务界配合学校一起共同培养我国人力资源管理高水平人才。

参考文献

[1] Corinne van Velzen,Monique Volman, Mieke Brekelmans. Simone White. Guided work-based learning: Sharing practical teaching knowledge with student teachers[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2,28(2).

[2] Klemp, Torunn. Discover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 teachers’ practical teaching theory[J].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Professional Practice .2010,7(1).

[3] 范冠华.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基于学生胜任力开发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