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8 10:17:23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1篇

[关键词]城镇化;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机理

随着后危机时代欧美国家为应对经济减速“再工业化”、“去杠杆化”趋势的增强,国内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生产“去产能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下滑的巨大压力,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镇人口达到7.12亿,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2.57%,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当前城镇化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作用如何?如何推动城镇化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议题。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分别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化问题进行了较多研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强调技术创新、制度、国际分工等作用。孙军(2008)强调了创新对产业“创造性破坏”的作用。Greffi(2005)将国际贸易和投资引致的产业技术进步和国际技术转移视为产业升级的一个动力。Humplrey and schmitz(2000)提出了在全球化商品链背景下集群产业链升级的四种重要方式。张少军、刘志彪(2009)等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上,功能升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阻碍,应从构建国内价值链角度促进产业升级。Terutomo Ozawa(2005)从制度因素分析了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而对城镇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城镇化发展动力、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城镇化建设路径等方面。Cohen(2006)从经济、资源、土地、制度、交通通讯发展等方面阐述了城镇化发展动力。蒋满元(2005)、李国平(2008)等论述了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存在互动效应。简新华、黄琨(2010)等认为两者不存在互动。

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从城镇化角度关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刘志彪(2010)、苏卫东(2012)提出“以城镇化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朱烨、卫玲(2010)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产业结构向高级演进提供要素支持和需求导向,对三次产业结构的改造与解决产业结构偏差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王可侠(2012)结合安徽实例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水平升级与城镇化进程之间的关系。李程骅(2011)对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的对应关系与互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围绕转变发展方式的主线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来加速城市转型升级。Schroder,F.and Waibel,M.(2010)分析了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城镇治理问题。目前关于城镇化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在城镇化变量指标选择上主要以人口城镇化率为主,没有考虑城镇化质量影响,且数据的选择多立足于省级层面,缺少城市层面的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将会有失偏颇。

二、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分析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从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②。城镇化作为一定地域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的改变过程,它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等一系列变革。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也受到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推力,一种是阻力。前者表现为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后者则表现为由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问题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碍。具体作用机理表现如下:

(一)推力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高端生产要素供给、需求导向、集聚带来的正溢出效应以及服务化程度提高来实现。产业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撑。城镇化过程同时也是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集聚的过程。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集聚、土地扩张、资本投入增加、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发展转化。随着城镇化质量水平的提高,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也逐渐向城镇集聚,为产业不断向高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镇化发展带来人口、企业的集聚。人口、企业集聚和规模扩大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一方面,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后,将从农业生产中释放出来,转向非农生产活动,非农业生产的高效率将提高其收入,而收入水平的提高直接拉动了居民对服务消费的需求增长。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高级人才的集聚也将会带动消费层次的提高,如以白领、金领为代表的人群注重消费产品性能高端化、低碳化、多样化、品牌化以及服务性。需求结构的改变推进工业产品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和行业结构等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企业集聚和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工业生产规模扩大,必然提高对金融、信息服务等生产的需求。

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专业化的市场、发达的信息网络结构促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信息流、技术流等实现空间网络交流,减少了信息搜寻与交易成本,共同促进公共技术创新,加快观念、思想和知识的扩散等。基于集聚效应,城镇化具有发展极作用,这就是佩鲁所说的城市作为地理上集中的综合产业极“改变了它直接的地理环境;而且如果它足够强大,还会改变它所在的国民经济的全部结构。作为人力、资本资源的积累和集中中心,它促进了其他资源集中和积累中心的产生。当这样两组中心通过物质的和智力的高速公路相互联系在一起时,广泛的变化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视野和计划中就显示出来了”。

(二)阻力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阻力作用主要是由城镇化过程产生的集聚不经济和城市病问题所导致的。人口、企业过度集聚和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高会对城市水、电、交通、土地及其他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压力。如果再加上空间规划不合理,城镇经济体之间关联性不强,就容易造成企业外部成本增强、企业创新性动机和能力不强,制约战略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空间拓展。

城镇化过程中的低端要素集聚也容易促使各种污染废弃物增多,城镇环境污染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恶化。城镇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下降会对人力资源、资金技术等高度要素产生挤出效应,导致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资源及市场需求减少,从而阻碍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城镇生产要素的低端化和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等影响着城镇服务功能的发挥。城市功能是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或承担的分工,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从经济基础理论来看,城市功能的着眼点是经济活动中的基本部分。随着全球生产组织的服务化,服务经济在地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城镇服务功能不强,难以形成对城镇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不利于城镇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综上所述,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是推力和阻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作用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表现为推力时则城镇化有助于产业转型的实现,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正影响;当表现为阻力时,则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负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产业转型升级可表现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生产效率的提高。鉴于数据的来源和可获取性,在产业转型升级变量选择上,本文选取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进行衡量。而对城镇化衡量指标,则区别于以往学者仅以人口城镇化率表示的做法。本文认为对城镇化的衡量既要反映城镇化速度,也要反映城镇化的质量。因此,在指标选择上,从城镇化速度和城镇化质量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其中,城镇化速度可以用人口城镇化率表示,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质量则借鉴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的做法,由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表示。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主要由城镇自身的发展质量指数、城镇化推进的效率指数和城乡协调发展程度指数三个方面构成。

(二)样本与数据

本研究数据为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年的相关数据,由于数据缺失,不包含拉萨市、毫州市、忻州市和普洱市,数据主要来源为《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其中各城市的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指数数据选取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公布的城镇化质量评估数据。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基于前期理论分析,建立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如下:

cyzx=c+β1cz1+β2czzs

其中:cyzx表示产业转型升级变量,c为常量,cz1代表城镇化率,czzs代表城镇化质量综合指数,β1、β2分别代表变量回归系数。利用Eviews6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横截面数据多存在异方差问题,首先采用White对异方差问题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检验结果,检验F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模型存在异方差。为了消除异方差,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R系数和调整后的R系数相对比较高,拟合优度高达0.8,说明拟合效果比较好。模型F统计量总体显著性高,通过F检验。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在5%的显著水平上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有影响,其中城镇化率对产业转型升级回归系数为负,说明城镇化率或城镇化速度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负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前我国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并不利于促进城市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回归系数为正数,推动了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城镇化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变革的过程,其进程既包括城镇化速度的发展,同时也包含城镇化质量的提升。理论和实践表明,城镇化对地区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比较快,但主要表现为人口城镇化,人口城镇化进程在早期阶段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人口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其过快发展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人口的过多增长;如果城镇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将会引发城市病问题,带来城市拥挤,也会抑制企业的创新,不利于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

现阶段,随着城镇化加速,城镇化转型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在未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应过分看重速度、数量,而应更加重视质量,城镇化转型需要由人口城镇化向城镇化质量提升转变,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这就要求:

(一)实行差异化新型城镇化战略

不同层级的城市拥有不同的功能定位和着力点,城镇化建设应实施差异化新型城镇化战略。合理确定各层次的功能定位,构筑科学合理、分工明确、协调合作的城镇发展体系。核心城镇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生态化发展,提升对中小城镇的辐射水平。中小城镇积极承接核心城市产业转移,提升现有产业的关联度和集群转型升级。

(二)完善城镇软硬件基础设施

城镇化质量提升离不开基础设施条件支撑。由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一些城镇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或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流通与集聚。即使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镇制度也还不健全。这就需要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建立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搭建企业交流或交易的平台,减少要素流通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要构建适合高端要素发展集聚的软环境,以利于企业和科技人才成长发展,减少企业交易成本和风险。

(三)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随着全球生产组织的服务化,服务经济在地区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代城市转型和能级水平的提升,必须转向经济体系的服务化,必须能够提供大量的现代服务活动,特别是生产活动。这就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主体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一个区域的市场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金融中心等,提升城镇的服务功能,为高端产业发展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四)转变生产方式、集约利用资源

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工业化模式。工业化的发展方式决定了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当前城镇尤其一些中小城镇呈现出低端、粗放的发展特征,如空间规划不合理,城镇产业集聚效应比较弱,制约了产业转型升级。城镇转型要以生产方式转变为关键,实施集约化、精细化的生产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工业土地,提高工业用地效率,科学合理组织生产,创新技术管理水平,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最终实现资源集约化生产。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2篇

加快城市建设转型升级,打造区域发展龙头

城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一个地区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和引力所现。新沂市以建设“东陇海线上第三大城市”为目标,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建设、城镇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突出“惠民生、促发展”,加快推动城市建设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功能,努力把城市打造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龙头。

规划理念创新创优。建立与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化要求相适应的高起点城市规划,围绕“拓展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生态宜居”的思路,聘请新加坡邦城公司、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引领城市空间扩张和质态提升,进一步凸显新沂滨河园林城市特色,打造宜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形象。各类规划按照东进、北拓、南扩、西延的城市发展要求,以沭河为轴东进规划建设沭东新城,让秀水河凸显城市的灵气,真正活络城市发展的“经脉”:以陇海铁路为基北拓建设城北新区,让物流业展现城市的大气,提高新沂作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辐射能力:加快城南新区开发建设步伐,通过与塔山湿地公园、马陵山4A级风景名胜区相融,让城市更加洋气,实现城市内涵新扩展:加快城西新沂经济开发区的集约发展,让城市快聚财气,夯实城市化产业支撑;同时结合老城区改造,对有关规划进行修编,助旺城市的商气人气,打造商贸旺市新动力。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严格执行规划评审、专家论证、批后跟踪管理等制度,一张蓝图管到底、建到底,保证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项目建设有力有为。探索项目建设实施方式的转型升级,以大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加快城市建设招商引资的转型升级。两年来,以“5090”(50个项目、90亿元投资)、“70100”(70个项目,100亿元投资)城建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大老城区改造提升力度,加快城南、城西、城北、沭东四个片区开发建设步伐,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3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45.7%。在推动项目建设中,进一步强化市场意识和“经营城市”理念,成立城投、交投等国有投资公司,通过增加有效资产、充实资本金、优化股权结构等方式,把投资公司打造成为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优、经营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偿债能力佳的现代企业。同时创新投入理念,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原则,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通过BT、BOT等模式运作资金20多亿元,有效解决了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提速。

城镇一体提速提效。树立城乡统筹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新理念,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布局规划,把新沂市域发展空间划分为“一中心、四片区”,确立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错位竞争”的差别化发展战略,并通过城乡规划全覆盖形成了“城区一中心镇区一一般镇区一中心村居住点”的四级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切实加快片区中心镇建设,将马陵山、草桥等五个镇定位为城区的卫星城,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化镇容镇貌管理,积极做好城镇经营和产业发展互动并进,努力实现城镇化的“多极”崛起,带动全市小城镇建设提档升级。把发展大交通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要推手,积极打造城乡高速对接、无缝融合的交通体系,相继实施城市外环线、新戴运河“六改四”、环湖大道、古镇大道、249省道拓宽、毛林特大桥、宿新高速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境内高速公路出入口达5个,所有乡镇20分钟内均可进入高速公路网。

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城市发展实力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加快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所需和实力所现。产业为城市而聚、城市因产业而兴,我们把新沂经济技术开发区、无锡一新沂工业园、城北新区等经济主战场作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翼齐飞,促进工业新城、物流新城的快速崛起,打造城市科技创新的先导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集约发展的示范区。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化工产业以精细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恒盛、蓝丰、利民、嘉泰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做大煤化工、盐化工、农药化工。绿色食品产业依托鲁花、花厅、益客、卫岗等龙头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纺织服装产业抓好漂染、印花项目的引进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强化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形成规模化生产,全面提升纺织服装产业的档次和水平。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培育优势产品、特色产业链,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战略产品和知名品牌,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重点骨干企业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加快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在业界影响大、地位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增创产业集群优势。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加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引进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环保、服务外包等五大新兴产业,加快光伏、风电、生物质能利用等低碳经济板块的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努力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以165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薄膜太阳能电厂为突破,加快总投资超100亿元的煤基清洁能源、秸秆发电等项目建设。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全力支持华信塑业等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新兴产业骨干企业的发展,加快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产业规模优势,打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形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新兴产业基地。

大力发展新型经济。积极培育城市新型经济业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孵化器经济和新型服务业。以沭东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为载体,完善金融、酒店、会所、会展等配套设施,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积极招引行政总部、研发总部、营销总部等不同类型企业总部落户

新沂。同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发达地区总部经济的辐射和“飞地工业”的集聚,把新沂建设成大财团、大集团、大企业的生产加工基地、营销基地或“制造总部”,实现“总部+基地”的良性互动。依托新沂作为苏北县级唯一的“人才特区”优势,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东陇海人才市场、无锡一新沂工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省级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以及2家企业院士工作站、2家部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6家省级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功能作用,发展创新创业文化,满足创新创业需求,使孵化器经济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服务产业向特色化转变,在苏北率先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和新兴商贸物流业,加大“一山一湖一古镇”开发力度,加快大物流、大市场建设步伐,窑湾古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竣工,中国东方花厅文化城、无锡国际招商城、连云港(新沂)无水码头一“新云港”集团建设等项目正加快实施。

加快城市生态转型升级,提高城市幸福指数

优化生态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活力所求和魅力所现。我们坚持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共同提升,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全面发展,使生态新沂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新名片、提高幸福指数的新坐标。

做美自然生态提升品位。通过政策引导、激励扶持、市场调节等手段,推动老城区工业企业整体搬迁、退城进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高城市核心区环境质量。新沂经济开发区和无锡一新沂工业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环保型产业,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努力建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示范园区。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的目标,相继实施火车站站前广场、沭河西岸景观带、城中引河景观带、人民公园、迎宾公园、希望广场等园林景观工程,为城市增光增彩。加强“绿色新沂”建设,大力植树造林,大搞城乡绿化,重点实施了山地绿化改造、农田林网升级等10项绿化造林重点工程,使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创建更具自然底蕴和生态基础。去年,城区新增绿化58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9.5%,成功创建“江苏省园林城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3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xx书记对XX区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紧扣江北“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瞄准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目标,强化规划引领、智慧赋能、绿色发展、建管并重,以做靓城市名片、打造智慧城市、建设城市路网、完善公共配套、精细城市管理、提升空间品质、筑牢生态防线、优化营商环境等8项重点工作为抓手,率先推进XX区城市能级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按照“干五年、看十年、谋划三十年”的总体思路和“年年有变化、五年新跨越、十年大变样”的工作要求,科学制定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总体实施方案+行业指标体系+实施项目库+实施保障措施”的工作体系,突出重点工作,注重功能提升,加大补短板力度,全面推进城市能级在影响力、承载力、保障力、吸引力、数字力、服务力、持久力、软实力等8方面的提升。

——2021年,重点滚动推进一批在建实施项目,健全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保障措施、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确保率先推进城市能级现代化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到“十四五”末,6张名片靓点初步呈现,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建成,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新进步,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公共配套体系和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建成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全市“示范区”。

——到2035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地位更加凸显、支撑更加有力,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基本建成,高品质生活充分彰显,为全市实现“两高”目标提供示范、作出贡献。

三、主要任务

(一)精心雕琢城市名片,扩大城市能级的影响力

一是高品质打造长嘉汇大景区的文旅新名片,建设江北嘴金融核心区。坚持聚焦高质量、国际化、前沿化发展,围绕城市“主轴”定位和“百年工程”要求,提升江北嘴中央商务区金融能级,全面推进长嘉汇大景区建设,打造国际一流的滨水空间。

二是高标准打造广阳岛风景眼的生态新名片,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构建“一带一廊两屏”绿色生态格局,立足重庆东部生态城核心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广阳岛协调管控区、“两江四岸”拓展区等四大战略支点,全力推动广阳岛江北片区26.79平方公里绿色发展示范建设;围绕林相改造、森林抚育、水体修复等重点环节,巩固发展“四山保护”提升成果。

三是大手笔打造寸滩国际新城的产业新名片,建设产城功能联动区。推动寸滩港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果园港转移,按照“一港三区”总体规划,围绕我市将寸滩国际新城建设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城市形态展示新高地、对外开放新窗口的总体定位,牵头功能联动区16.85平方公里的规划建设;结合园区转型增效,紧扣产业迭代升级及战略转型,引进总部企业、头部企业、产学研一体化高端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聚集,着力打造创新科技引领的智慧湾区和产城融合的生态示范区。

四是全方位打造中心都市区的消费新名片,建设观音桥商贸极核区。瞄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形成“一核两轴四片”的观音桥城市空间格局,即形成1.5平方公里国际消费旅游极核,到2035年,观音桥商圈面积由3平方公里拓展至6.8平方公里,保持社零总额、销售总额、新型生活性服务业总额全市商圈排名第一,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承载地。

五是高质量打造高端科技智创的智慧新名片,建设玉带南桥智慧港湾。建设国家数字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园,按照“一园多区”进行规划布局,根据规划建设进度,分期实施推进,力争“十四五”率先建成成渝地区数字化创新发展先导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生态示范区、大数据智能化典型应用聚集区。

六是精细化打造承载美好生活的宜居新名片,建设五宝生态小镇。充分利用五宝片区突出的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践行“两山论”,走实“两化路”,优化发展布局,按照“一轴两带四区六组团”的发展格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小组团大分散城市布局,打造高品质生活承载地。

(二)优化完善交通体系,提升城市能级承载力

一是努力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区,从抓线路落地,抓站城融合入手,重点深化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研究,促进人口、产业、资金等资源向轨道交通场站集聚。

二是全力构建路网完善的组团城区,抓好市级主骨架通道建设、区级市政道路建设,逐步缓解交通堵点,提升公交站点覆盖率。

三是着力打造山城特色的慢行街区,按照串“文脉、商圈、绿地、民宅”的思路,以轨道出口到公交站点的换乘需求和居民小区至轨道站点十分钟步行为目标,搭建我区山城步道主骨架,构建江北步道体系。

(三)改善延伸公共配套,添加城市能级保障力

一是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升我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硬件标准和服务能力;升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具有国际品质的可持续照料退休社区(CCRC),推动机构养老品牌化运营;完善基层综合文化服务功能,全力打造“1+20+N”的书香江北“悦读空间”,改造升级区文化艺术中心服务效能;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十四五”期间,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二是进一步优化居住环境配套性。强化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到2025年,力争街镇级全民健身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100%、社区级市民健身房覆盖率不低于50%;合理规划公园布局,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7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5%。提升公园游憩、生态、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

(四)着力提升空间品质,提高城市能级吸引力

一是优化完善国土空间布局规划。以内涵式集约发展为要求,进一步优化城市存量用地,在XX区现行控规1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基础上,新增城镇建设用地约4.9平方公里。

二是大力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以“一个核心区、三大公园、两段湾区”为建设重点,完成高家花园大桥至塔子山公园约18公里的沿江岸线治理提升,提升面积约8平方公里。

三是有序实施老旧街区城市更新。围绕“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老旧工业片区转型升级、传统商圈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四个主要方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

四是深入挖掘城市历史文脉记忆。大力实施文物修缮保护工程,完成区级以上文物全覆盖修缮,让江北有根有魂有魅力。

(五)统筹建设“智慧名城”,激活城市能级数字力

一是智慧城市全面统筹。坚持“八个统筹”,力争到2025年成功创建全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区。

二是信息设施全区连接。5G网络重点区域覆盖率达100%,“双千兆”在车联网、智能制造、远程诊疗等重点领域实现深度应用。

三是数据资源全域赋能。以政务数字化为前提,数据入湖为基础,通过数据主题联接并提供服务,建成全市领先的数字政府标杆。

四是城市治理全网覆盖。坚持“一网统管”,构建全区风险防控一张图,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联网率、生态环保领域污染源在线监控率达100%。

五是数字经济全面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全区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比重超过50%,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

六是智慧生活全民共享。突出高品质生活主轴,开启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发展的试验场模式,构建数字现实共生体。

(六)持续加强精细管理,提高城市能级服务力

一是全面深化大城三管。创新城市治理方式,以智慧化提领贯穿“大城三管”,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为支撑,完成“泛感知、智应用、大数据、网格化、精细化、云共享”六大建设目标。到2025年,全区综合城市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全面建成“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二是着力提升物业管理。建立完善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打造物业管理优质品牌,力争到2025年,实现物业服务企业上市2家,住宅小区自治组织覆盖率达到50%,物业管理水平继续保持全市前列。

三是积极创新社会治理。巩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建成果,深化“五社联动”协同治理;推进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2023年,实现“区—街镇—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全覆盖。

(七)坚持推进生态建设,实现城市能级持久力

一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积极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实施机制,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合力。

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指标同向发力。抓饮用水源地管控,抓空气质量,控制工业污染,抓危废管理,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持续下降,确保2030年实现碳达峰。

三是坚持清水绿岸保护久久为功。狠抓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补齐管网建设短板,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8%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率保持100%。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2025年建成区海绵化设施覆盖率不低于40%。

(八)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城市能级软实力

一是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水电气接入服务,提升融资便利度,规范政府采购,推动招标投标开放公平等方面营造便利快捷的市场环境。

二是打造高效的政务环境。立足线上“一网通办”,立足线下“只进一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智能AI审批”、智能引导、数字政务地图等“渝快办”平台优化提升项目建设,提升服务质量。

三是创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提升监管执法水平,全面推进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强信用监管,强化“互联网+监管”,创造公平公正法治环境。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住房城乡建委,具体负责落实领导小组议定的各项事宜和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专班,定期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创新实践举措,充分借鉴发达地区先进经验,探索有效举措;建立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调度机制、重大项目矛盾隐患排查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责任落实。区级各相关部门、各街镇、各重点片区工作机构是责任范围内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的实施主体,要细化实施方案、行业指标和重点项目库,确保城市能级现代化建设工作科学、有序、协调推进。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4篇

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转型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资源枯竭、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政建设等多重压力的耦合作用,我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为此,2013年11月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首次把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升到了国家重大战略层面。由此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现阶段我国推进和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知识型城市理论强调,知识、信息和知识产业对一个城市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类型各异、问题不断、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而言,颇具借鉴、吸收和推广的重要价值。以信息化不断驱动工业化,持续扩大知识经济、信息优势的强劲带动力和巨大影响力,对于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是各类资源型城市寻求突破和创新的新方向和新路径。

一、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面临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棘手问题是这些城市普遍缺少足够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和相应的制度保障。受困于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转型难题,我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在产业结构、市场水平、国际视野、城市发展、知识贡献、资源依赖等诸多方面长期面临着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现实困境。

⒈产业结构不合理,接续产业缺少活力。产业结构过分单一化是我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的一大通病,即这些城市主要依赖于某一类资源型产业,从而形成了“一业独大”的局面,使其在转型过程中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难上加难。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262个资源型城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增加值约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2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多,而这些城市第三产业的比重较之全国平均水平低约12%。[1]另据统计,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60%甚至是80%,而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不足40%甚至是20%。[2]由此可以看出,与一般城市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三大产业发展均呈现出“两头过小,中间过大”的“纺锤形”结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长期过低,而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始终居高不下。这种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况既是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是造成上述城市接续产业发展始终缺少足够活力的直接原因。为此,要着力提高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努力摆脱资源型城市对第二产业长期严重依赖的局面。

⒉市场化水平较低,附属产业羸弱分散。资源型产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尤其是在政策导向的强力刺激、行业特点的影响和计划经济的惯性作用下,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出现一种高阶位垄断的畸形状况,这就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由于资源型产业具有长期主导性特别是市场化水平偏低,导致各类生产要素或是被肆意挪用挤占或是难以进行充分有效的流动,从而使市场因素对资源的配置作用难以发挥或者失效,由此导致附属产业处于羸弱分散的状态。另外,“一业独大”和低市场化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小政府,大企业”的不良格局,对资源型城市的政府治理也形成了极大的掣肘。这也是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政府治理效果差强人意的重要原因之一。资源型产业的高阶位垄断特性致使资源型城市的建设发展体现出了鲜明的“资源导向”特点,受制于资源的分布属性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在市政布局和建设上“先天性”地缺少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也就在所难免。资源优先性和地域分散化的城市布局使“一业独大”和低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尤其不利于相关产业的规模化成长和集聚式发展。

⒊国际视野相对较窄,难以嵌入全球市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一个城市的转型、建设与发展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已成为一种新常态,而知识和信息则成为新的竞争高地。国际发展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国际化视野和开放性思维,过分纠结于自身的具体问题,将会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并与全球城市发展大势越行越远。[3]素以煤炭和钢铁工业中心而闻名于世的德国鲁尔区城市——多特蒙德的成功转型和升级,就是得益于当地政府超前性的国际化视野,持续加快发展现代信息产业,加大科研力度,致力于加强智力资源开发。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创新型产业,坚持走低碳经济之路,多渠道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顺应全球城市发展大趋势的战略性选择。我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要牢牢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顺应时展潮流,积极投身于全球市场竞争之中,进一步夯实自身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⒋“城市病”普遍存在,各种矛盾积重难返。资源型城市大多患有各类的“城市病”,这其中既有共性的问题,又不乏特性的表现。比如:生态环境恶劣、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交通网络不畅、公共财政乏力有限、社会保障不足、就业问题突出、市民收入较低,等等。目前,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均面临着经济社会转型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使得当地政府的社会维稳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加快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多渠道统筹公共财政资源,寻求根治“城市病”的长效良方,就成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⒌知识贡献意识匮乏,转型发展动力不足。时至今日,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仍然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为主,知识贡献意识淡薄,知识贡献水平不高。如前所述,我国资源型城市大多数以劳动密集型和高耗能性的第二产业为主,由于知识贡献能力比较低,致使其生产效率长期徘徊在低水平线上,经济效益难以提高。加之作为城市转型动力源泉之一的第三产业在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偏低的产业结构占比使得这些城市经济社会转型的动力明显不足。英国的钢铁和棉纺中心——曼彻斯特作为成功转型和升级的资源型城市典范,其主要经验之一是着力打造知识经济主导的新型城市产业,而第三产业则成为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和主导产业。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源的大量聚集,容易形成巨大的集聚效应和外溢效应,不仅能够推动整个城市第三产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能够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新的、更多的知识因素,从而为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保障。

⒍对资源的新依赖与再枯竭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城市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提速,我国一些资源型城市对资源依赖的层次有所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即这些城市对资源依赖的程度不降反升,资源依赖的路径更加复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即从直接依赖转向间接依赖,从单一性依赖转向多元性依赖,从生产型资源依赖转向生活型资源依赖,从区内依赖转向区外依赖。比如:黑龙江省鹤岗市选择以煤化工、石墨深加工作为城市转型和升级的主导性产业,其实仍然是依赖传统性资源——煤炭及其发电功能,并从以往的单一性依赖煤炭资源转向多元性依赖煤炭、石墨等资源。虽然这对有效拉伸煤炭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相关产业的连带附加值有所裨益,但其对水、土地、电力等生活型资源的挤占速度不断加快,挤占程度不断加大。鹤岗市在自身资源愈加枯竭的情况下,将城市转型和升级的视野投向了开发俄罗斯等周边国家资源上,实际上仍未摆脱依赖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传统思路,同时也面临着内外部政策变化带来的巨大风险。另外,受制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性、路径依赖影响、沉淀成本效应等多个因素,[4]以及一些资源型城市深受水、土地等资源枯竭的困扰,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新依赖与再枯竭问题,真正从延缓资源彻底枯竭状况转向彻底改变资源依赖窘况。

二、知识型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相契合的逻辑理路

在逻辑理路上,知识型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相契合;在实践探索上,国外一些资源型城市借鉴这一理论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应当说,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工业化国家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而构建知识型城市则是全球城市发展的大方向和新趋势。也就是说,知识型城市理论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即不断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突出强调了知识和信息在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大力发展城市知识产业,着力提升城市知识含量。因此,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发展方向的日渐明晰化,借助于知识和信息等新兴资源,加快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大力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就成为必然选择和当务之急。

按照知识型城市理论的基本划分,全球城市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即政治经济之都、金融中心城市、时尚潮流城市、技术枢纽城市、生态环境城市和文化旅游教育城市。其中,经济、金融、创意、科技、生态、人文等各种要素禀赋从根本上支撑着各类城市不断转向知识型城市。目前,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症结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源消耗量过多过大,二是环境污染度过深过重。因此,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实际,统筹全球城市发展大趋势和新模式,科学合理制定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蓝图,应当成为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对此,视野思路、方案选择和政策规划等不应当局限于已经成功转型和升级的资源型城市,还应扩展到一些已成功升级的非资源型城市。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树立知识经济的新理念,尤其是要关注自身的人文、科技、教育、生态等各种资源的运用及发展。作为一种制度性配套,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拥有自己的高等教育或是高职教育体系以及相对完善的科研系统。[5]而高等院校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及创新的不竭动力,是把知识、信息和文化等非物质性资源转换为知识资本、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等物质性资源的最优主体和主要渠道之一。德国的多特蒙德、英国的曼彻斯特等一大批资源型城市正是借助于高等院校的实力及其变革创新潜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整个城市打造升级为闻名世界的技术枢纽城市和时尚潮流城市的。因此,用足、用活、用好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再生产及传播、再传播的过程,在这一基本原则的指导和引领下,迅速形成和聚集多种类型的新兴产业,不失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选择。

三、知识型城市与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从全球范围来看,借助于知识型城市理论与方法,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已经不在少数,而突出知识性、资本性、开放性、市场性和集聚性,则是这些资源型城市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探索走知识型城市发展新道路,不失为我国资源型城市寻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而当务之急则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⒈树立知识先行理念,合理规划城市转型发展布局。众所周知,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其中“知识”的核心先导作用与引领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不断激发并挖掘整个城市的知识活力和潜力,努力提升整个城市的知识含量,真正实现整个城市的转型发展,意味着资源型城市对其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要着力突出和借助“知识先行”的新理念。为此,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具体特点,合理制定同自身发展水平及发展目标相适应、相一致的知识型城市规划,善于借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型城市”“学习型城市”“服务型城市”等诸多战略性举措,努力突破知识活力匮乏、知识含量不足、知识层次偏低、知识辐射范围过小的瓶颈。另一方面,资源型城市要科学统筹与知识型城市规划密切相关的工作,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知识产业发展、科技园区建设、人才引进培养等关键性工作,为整个城市的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更多的知识因素,使知识创新的引领作用得到真正的发挥,从而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基础性保障。

⒉统筹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相应的制度平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应的制度平台,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因此,广大资源型城市要努力完善城市功能区、交通运输网络、工矿废弃地使用等各项政策规划,致力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扩大城市辐射范围,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真正破除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巨大阻碍。其中,建立健全城市信息基础设施体系是一个重要方面。最早提出“城市知识网络”这一概念的是欧盟委员会(EC),其目的是要充分实现欧盟国家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从而为包括城市决策在内的各项政策制定提供充足和必要的信息依据及知识来源。我国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应优先整合彼此之间的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提高相互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从而形成一个类似于“城市知识网络”的跨城市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这既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基础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也能够极大地丰富资源型城市信息来源渠道,进一步提升其知识加工能力和信息化水平。

⒊加快知识产业发展,抢占城市竞争的新高点。从全球范围来看,大力发展知识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城市竞争的新高地和新领域,也是进一步提升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我国为数众多的资源型城市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就是不断做大做强城市知识产业。[6]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创建各类高新科技园区是促进城市知识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优化路径之一。目前,全球各地已经建立高新科技园区数千个,它们为整个城市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其中,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筑波科学城、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等世界知名的高新科技园区,对所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乃至全世界的辐射带动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资源型城市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着力于打造具有自身特点的接续替代性产业集群,首先应发力于新型材料、新型节能装备等高新科技产品,因为其有助于抢占城市竞争的新高点和新领域。在这方面,我国的一些资源型城市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黑龙江省鸡西市的石墨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吉林省松原市的生物质能源产业集群,等等。

⒋做好创意产业布局,推进特色服务业大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一种附加值很高的新型产业形态,已经成为城市转型升级的新高地及重点领域,其中,创意产业和特色服务业是两大支柱。资源型城市往往具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借助于这些独特的优势及条件,能够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创意产业之路。资源型城市在起步、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常常会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城市标识性和时代标志性的模范先进人物,这无疑是上述资源型城市宝贵的精神文化财产。类似资源完全可以成为一些资源型城市所依托和发力运作的重要内容。比如:创作投拍创业和创城题材的文化影视艺术类作品,创建生产建设模范先进人物纪念馆、博物馆和教育示范基地,等等。大力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工矿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人文旅游、休闲旅游等特色化的旅游项目,也是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之一。比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百色左右江红色旅游景区、鄂尔多斯响沙湾景区、长白山景区,等等。资源型城市往往具有一种或多种自然资源产品或重要工业产品的开采储备优势,这为其形成特色化的服务业链条创造了有利条件。[7]比如:可以从细分市场的角度努力打造特色化、区域性的物资分流集散中心,围绕石油、铁矿、煤炭、钢材、石化、木料等自然资源产品或重要的工业产品,倾力打造和不断延伸特色化的服务业链条,进而形成新的更大的比较优势。

⒌加大人才队伍培养力度,夯实城市转型发展基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激烈角逐的主战场之一,而人才则是最终决定这一竞争结果的关键性因素。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充足必要的智力支撑,离不开具有一定规模容量和素质全面的人才队伍的支持,这是资源型城市实现产业升级和知识创新至关重要的因素。为此,我国各类资源型城市要加快制定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及战略需求的人才规划方案,大力培养并引进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高素质人才。换言之,既要有善于顶层设计的宏观掌舵者和精于落实方案的管理型人才,又要有精通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和专注市场的企业经营人才。[8]这就需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 可以说,最大限度地凝聚和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力与能动性,既能够进一步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能够更好地适应整个城市对多元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对人才基础相对薄弱的大多数资源型城市而言,可以借助在岗培训、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等多种方式,努力提升一线工人和在岗职工的综合素质及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建立健全管理人才培训和交流机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方面。这有助于从根本上和总体上持续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管理水平,从而不断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和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1]李维.资源型城市发展路向何方?——二百六十二个城市将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N].中国环境报,2013-12-05.

[2]高文书.资源型城市就业难原因之分析[N].中国社科院院报,2005-05-18.

[3]徐君,王育红.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33.

[4]曾蓓.试论煤炭企业的产业刚性及其转型[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7,(02):2-3.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产业转型升级 影响机理 发展对策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目前,耕地、淡水、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劳动力素质偏低,因此,转变城镇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紧凑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城镇化与产业转型升级相互影响的机理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与城镇化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告诉我们,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将沿着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序逐步转移,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必然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从农业产业部门转向非农产业部门,最终表现为城镇化发展。同时,城镇化进程实质上是人力资本、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在空间上向城镇集聚,生产要素的集聚必然促使物流、科技、金融等生产服务性行业发展,从而推动第二、三产业和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升级。因此,产业结构升级优化与城镇化进程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产业转型升级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产业转型通过供给和需求效应影响城镇化进程。

产业转型升级引起城镇化供给增加。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增加了城镇化发展所需要的要素服务供给,如就业、财税收入和居民收入。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地方政府能提供更多的财力推进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社会就业质量的提升,改善就业结构和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从而提升城镇消费水平。

产业转型升级引起城镇化需求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意味着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第二产业中的高端制造业比重不断增加以及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比重的不断增加,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意味着对知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的需求和交易市场的需求也将增长,客观上需要推进城镇化进程。

(二)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主要通过空间、要素和服务供给和需求导向对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作用。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供给效应。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促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中完善的交通运输条件、专业化的市场,发达的信息网络结构促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支持。同时要素、产业集聚效应和累积循环效应的存在,进一步吸引着人力、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促进地区高端产业在本地区发展,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必然推动城镇。

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效应。城镇化发展带来人口集聚、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生活、消费行为的改变,而伴随着就业转型、劳动力结构转型,引发对人居空间、产品质量、生活服务设施、交通、环境等的高需求,从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三、株洲城镇化发展与产业发展统计描述

(一)株洲城镇化发展水平

城镇化发展水平衡量的主要指标是城镇化率。本文选取株洲市2007-2014年的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株洲市2007年城镇化率为47.4%,2014年提高到61%,株洲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见表1)

表1 株洲市2007-2014年城镇化率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城镇化率(%) 47.4 48.8 50.3 55.5 57.5 59.1 60.1 61

(二)株洲产业发展水平

株洲产业发展一方面表现在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表现在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即产业升级。衡量产业升级的主要指标是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本文选取株洲市2007-2014年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株洲市2007年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为87.1%,2014年提高到92.1%,表明株洲产业层次在不断提升。(见表2)

表2 株洲市2007-2014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

年度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第一产业(%) 12.9 12.1 10.5 9.7 8.5 8.2 8.0 7.9

第二产业(%) 52.9 54.6 54.8 58.5 60.5 60.3 60.0 59.3

第三产业(%) 34.2 33.3 34.7 31.8 31.0 31.5 32.0 32.8

四、株洲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城镇化加速推进

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全面展开,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四化两型”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株洲城镇化进程处于加速阶段,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2014年株洲城镇化水平达到61%,比2007年提高13.6%。

(二)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

全市城镇的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进一步合理化,形成了以株洲城区为核心,县级市和县城为节点,特色中心镇和农村社区为基础,相互联系的城镇体系。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株洲成功创建为国家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

(三) 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人口以及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全市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2014年,株洲城镇工业增加值达到1138亿元,占全市8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城镇零售额达到694.4亿元,占全市的93.4%。

(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株洲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大力推进云龙示范区、武广新城和园区建设,强力实施“五改”工程,大力推进“四创四化”,加快“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4年,全市城镇投资1487.2亿元,占全市的80.95%。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78.9亿元,占全市的15.18%。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35.3亿元,占全市的12.81%。此外,株洲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大力推进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多层次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五)城镇居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随着株洲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338元,同比增长9.2%。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18: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06元,同比增长12.4%。

五、株洲新型城镇化对株洲产业升级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新型城镇化发展带动投资增长、引发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创造投资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可以通过城镇化带动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和城镇相关产业投资,产生持续、巨大的投资需求。一是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可以带动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建设。2014年,株洲市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278.9亿元,是2007年4.44倍。二是直接扩大了对第二产业的投资需求。2014年,全市工业投资947.4亿元,是2007年的6.78倍。三是扩大了对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需求。2014年全市完成房地产业投资235.3亿元,是2007年的4.06倍。

(二)刺激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促进消费升级。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来的居民,进入城镇生活后,随着收入增长,在基本生活消费之外也会大量增加耐用消费品的购买,促进消费升级从而创造消费需求。2014年与2007年比,株洲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空调、家用电脑和洗衣机均出现成倍增长。

二是改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的差异以及城镇居民的消费环境优于农村居民。随着进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消费结构发生变化。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比重为36.1%,比农村居民低5.6%。城镇居民衣着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6%,比农村居民高5.8%。体现享受和发展的交通通讯、文教娱乐服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等支出城镇高于农村。城镇居民交通通讯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1.3%,高于农村居民2.5%;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12.6%,比农村居民高6.2%;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占消费支出的8.8%,比农村居民高0.5%。

三是扩充市场需求。随着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的需求将不断扩张,有效地刺激了以商贸、餐饮、旅游等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扩充市场需求。2014年株洲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中非农就业比重比2007年上升了7.1%。

六、株洲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规划,加快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坚持规划引领,立足“两型”理念、战略思维,科学编制城乡一体的城镇发展规划。致力形成城镇相连、交通便捷、生态宜居的“两型”城镇体系,打造绿色株洲。以株洲市区为主中心,以醴陵市区、攸县县城为次中心,沿106国道、S211省道完善城镇体系,突出抓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提高县城在县域经济中的首位度,增强中心镇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化古镇、旅游名镇。

(二)完善城镇设施,改善消费环境

城镇基础设施是城镇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是城镇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改善消费环境的重要基础。一是改善城镇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镇环境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创造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二是完善商业配套设施。鼓励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城镇商业设施建设,支持流通企业向中小城镇延伸经营网络。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多种业态。三是提供均等化的教育。加强新型城镇教学设施的建设,提高学校师资力量水平,让进城人员的小孩能在新型城镇中,享受良好的教育。四是优化医疗卫生条件。加强新型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进城人员优化提供,满足进城人员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三)加大制度创新,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

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依托,推动农民市民化。逐步放开对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政府在中小城镇搭建创业平台,鼓励和支持有资金、有技术的农民创业从而向中小城镇聚集。让进城农民拥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发展机会和权益,逐步改变农民工生活方式。只有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居乐业”,他们才会愿意在城镇消费,提高消费水平。

(四)创造就业机会,吸引人员进入城镇

一是结合株洲自身产业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扶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延长产品链条,加快企业的集聚,努力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新格局。二是加强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行业分布广,是城镇扩大就业、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领域。三是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加强工人技能培训,增强居民就业技能,扩大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规模。四是通过提供公益岗位、企业优先安排、优惠政策扶持、社会援助、鼓励创业等多种形式,为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群体提供更多的就业空间。只有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消费的增长才有承载的基础。

(五)完善社保体系,改善消费预期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解除居民的后顾之忧,是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方面。一是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二是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结合株洲人口老龄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城镇化加快的特点,完善现有的保障制度。三是加快完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针对不同人群医疗保障需求建立保障制度多模式、保障方式多样化、保障水平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秋玲.福建省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发展协调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0-15.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6篇

20xx年是我市“文明创建提升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为巩固成果,打造特色亮点,确保实现创建目标,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宣城市创建文明市工作实施意见》和中央、省文明办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文明市建设为统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推进市域文明建设为目标,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坚持对标达标、精准创建,着力实施理想信念、城市功能、市容管理、交通秩序、发展环境、市民素质、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氛围等十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宣城特色的创建品牌,为实现城乡统筹、内外兼修、共建共享的全域文明、全面文明和全民文明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宣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位于全国和全省先进水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宁国市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保持省内领先。全市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文明县城(城区),省级文明县达到50%以上。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实施美丽乡村“整市推进”行动,完成43个乡镇政府驻地所在集镇和37个省级中心村整治,完成40个市级、45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线四边”环境整治任务。全市80%以上县市区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县标准,60%以上乡镇、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三、主要任务

1、理想信念提升行动。完善“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工作机制,将理想信念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把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作为重要任务,把组织干部入户作为主要载体,不断拓展延伸党建群建合力促创建工作组工作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凝神聚气、创新活力,推进“1533”党建行动计划,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组织开展“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深化“美丽宣城·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进改革共识,凝聚发展力量。打造“宣讲惠民”新平台,组建“党委、专家、理论骨干、百姓”等四大类型宣讲团,探索建立市县联动、资源共享、统分结合的“大宣讲”体系。着力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庭意识教育。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大工程”,继续开展“主题季”活动。

2、城市功能提升行动。加大城市立面改造力度,打造与宣城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特色市容街景;全面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进整治方法,提升居民小区创建水平;继续实施背街后巷、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下大力气开展市区菜市场改造提升,搬迁木直街夜市。完成市区旱厕改造,推进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启动老城区道路改造微循环三年计划,推进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实施城市设施完善工程,维修城市道路、完善城市盲道、加强绿化管养、完善小区路灯及楼道灯,确保城市硬化、绿化、亮化。继续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和截污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确保城市环境达标。加强街道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确保设施齐全、运转正常。推进北门棚户区改造、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阳德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西门口、黄泥巴坎子、原宣向路口、望城岗等地块改造,提升城市整体观瞻效果。

3、市容管理提升行动。坚持并完善市区路段长责任制,路段长一律由包保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健全社区城管服务站运行机制,全面推进“门前三包”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组织开展“清废、理线”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市区废旧报刊亭、电话亭、果壳箱等城市家俱,清理废旧物资收购点,规划建设市区废旧物品交易市场;继续开展杆线综合整治,提升整治水平和效果。巩固城区“牛皮癣”(楼道小广告)、“三车”管理、以及小区室整治成果,加大烟花爆竹限放工作力度,注重源头治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更新市区垃圾箱(果壳箱)。组织开展“物业服务提升年”活动,整合零星小区物业管理,完善社区物业服务站建设,加大对物业公司检查考核奖惩力度,确保物业管理明显进步。加强数字城管建设,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和快速处置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便民化。

4、交通秩序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推进城区公共停车场清退和建设,推进市区停车泊位应划尽划,推进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强背街后巷和小区停车位(线)施划,设立交通标识,推进交警进社区工作,缓解社区交通秩序混乱局面。开展生活小区停车专项治理行动,出台《居民小区停车管理办法》,破解小区停车难题。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素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建立文明交通劝导常态化机制。加大交通违规行为处罚和曝光力度,处罚面覆盖到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确保机非分离、各行其道、交通道口秩序井然。

5、发展环境提升行动。以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扩大“诚信红黑榜”覆盖面和传播面并定期,发掘宣传诚信先进典型,惩戒鞭挞失信败德行为,高标准建设市区诚信示范街。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坚持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开展“最美游客”、“最美导游”评选活动,持续开展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行动。扎实推进“微笑服务”、优美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提升窗口行业创建水平。加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深化文明单位互查互学活动,建立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联系社区、帮扶贫困村、结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机制。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民主管理社区事务机制。

6、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三友三和”(以友爱促和睦、友好促和美、友善促和谐)为主题在社区、单位和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好人宣城”六个一活动,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宣城品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即建立一个好人基金(宣城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基金会),升级一个好人馆(宣城好人馆),排演一部好人题材花鼓戏(《好人曹二贵》),开设一个好人宣传专栏(《宣城好人故事》),推进建立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五级每月评选一次身边好人机制,出台一个好人信贷帮扶办法;制定月评好人命名表彰和新闻办法,推广广德县卢村乡身边好人学习交流做法。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开展“十星文明户”、文明市民评选;开展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编印《宣城家风家训故事》、《孝行宣城》。加大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力度,市文明市建设办明确专人负责曝光,重点对违反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规定行为、不文明旅游行为、不诚信行为、不孝子孙等进行曝光。

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行动。组织实施十件实事工程,即未成年人文明言行引导工程,深化“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市”活动;“未成年人美德行为在线”平台建设工程,在市区全面推广;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工程,推出宣城市少年宫建设品牌;未成年人主题公园升级工程,丰富展示内容,扩大参与面;美德少年学习评选工程,开展社区好少年、“公益小明星”等评选活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程,邀请专家到家长学校巡回讲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程,开展心理辅导进学校、进班级活动;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市教体局牵头建立“护学志愿岗”制度,改善学校门口交通秩序;优秀童谣传唱工程,开展征集活动,编印乡土教材;文明校园创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良好校风校训,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选。

8、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市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建立市级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开发和使用志愿服务APP软件,加快推动志愿服务记录、星级认定、嘉许和志愿服务回馈信息化。试点为注册志愿者购买保险工作。加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志愿服务,组建乡村学校少年宫义务辅导员志愿服务队,建立一批以“邻里守望”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加强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建设和提升一批志愿服务广场、公园。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人人当城管”、“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9、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坚持整市推进、全面覆盖,树立经营乡村理念,全面建设富有宣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镇建设,制定美丽乡镇创建标准,高标准开展4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37个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旌德县开展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继续实施中心村建设三年覆盖计划,完成40个市级、45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完成“三线四边”环境治理任务,继续开展“五治理两提升”。继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保障经费投入,完善市场化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对“三线三边”、精品旅游线路沿线村庄进行“一无一化”整治。大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结合美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开发,建设休闲旅游特色乡镇和特色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清洁户等创评活动。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组织领导、规划、资金投入、项目整合、长效管护等各类保障机制,继续开展市厅级领导和市直单位联系帮扶工作。

10、创建氛围提升行动。以“文明宣城、美丽家园”为主题,推出宣城市文明创建宣传标识。加强媒体宣传,确保市区主流媒体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宣传任务;在相关媒体、网站继续开设《文明创建大家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文明创建曝光台》等专栏,同时,开设《宣城好人故事》、原创公益广告作品展播等专栏。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制定市区公益广告设置规划,完善公益广告设置补偿办法,对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招标,努力将公益广告设置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风景线。提升市级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好人展示一条街建设水平,建成市级志愿服务广场;推进县级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主题广场、主题社区和主题小区建设。深化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开展“文明网站”评选,加强与市属媒体融合互动,提高网络志愿者业务水平,《宣城文明网》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积极打造“互联网+宣城文明创建”品牌。

四、实施步骤

“文明创建提升年”活动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1、启动阶段(1月—2月)。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xx年任务分解表,制定“文明创建提升年”活动方案,修订考核评比办法,确定全市文明市建设重点项目和调度项目。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重点做好方案制定、任务分解、宣传发动等工作。

2、实施阶段(3月一10月)。各地、各单位围绕“文明创建提升年”重点工作,查找问题,明确责任,加强调度,组织实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推进。市创建指挥部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市文明市建设办建立每月重点工作提示和定期督查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模拟测评,及时交办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测评阶段(11月—12月)。各地、各单位对提升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补缺补差,完善提高,以最佳状态迎接中央测评组和省文明办组织的年度测评。做好提升年总结评比表彰工作,谋划2017年“文明创建实现年”工作安排。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8+4”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组(委)工作任务。健全市厅级领导联点社区、联系路段、走访住户、帮扶乡镇及市直单位包保路段、负责网格、联系住户、帮扶中心村的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创建队伍建设,充实加强市文明市建设办力量;市区街道设置文明办专职主任,按副科级配备;社区书记(主任)直接分管文明创建,城区社区通过联点单位挂职形式,每个社区配备1-2名专职文明创建指导员。各地、各部门文明创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往前站、向我看、领着干”,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7篇

20xx年是我市“文明创建提升年”,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之年。为巩固成果,打造特色亮点,确保实现创建目标,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宣城市创建文明市工作实施意见》和中央、省文明办20xx年重点工作安排,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文明市建设为统揽,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和推进市域文明建设为目标,认真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坚持对标达标、精准创建,着力实施理想信念、城市功能、市容管理、交通秩序、发展环境、市民素质、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氛围等十大提升行动,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宣城特色的创建品牌,为实现城乡统筹、内外兼修、共建共享的全域文明、全面文明和全民文明而努力奋斗。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年的努力,宣城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位于全国和全省先进水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跻身全国先进行列;宁国市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年度测评中保持省内领先。全市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文明县城(城区),省级文明县达到50%以上。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国家节水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科普示范市。实施美丽乡村“整市推进”行动,完成43个乡镇政府驻地所在集镇和37个省级中心村整治,完成40个市级、45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三线四边”环境整治任务。全市80%以上县市区达到市级以上文明县标准,60%以上乡镇、村达到市级以上文明村镇标准。

三、主要任务

1、理想信念提升行动。完善“党建带群建、合力抓创建”工作机制,将理想信念提升作为重点工作,把党员干部参加志愿服务作为重要任务,把组织干部入户作为主要载体,不断拓展延伸党建群建合力促创建工作组工作内容。认真组织开展“两学一做”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围绕凝神聚气、创新活力,推进“1533”党建行动计划,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群众。组织开展“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国梦学习宣传教育,深化“美丽宣城·圆梦中国”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组织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展,举办形势政策报告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进改革共识,凝聚发展力量。打造“宣讲惠民”新平台,组建“党委、专家、理论骨干、百姓”等四大类型宣讲团,探索建立市县联动、资源共享、统分结合的“大宣讲”体系。着力加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家庭意识教育。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大工程”,继续开展“主题季”活动。

2、城市功能提升行动。加大城市立面改造力度,打造与宣城自然和文化相适应的特色市容街景;全面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进整治方法,提升居民小区创建水平;继续实施背街后巷、集贸市场综合整治工程,下大力气开展市区菜市场改造提升,搬迁木直街夜市。完成市区旱厕改造,推进城市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等环卫设施建设。启动老城区道路改造微循环三年计划,推进城市道路“白改黑”工程。实施城市设施完善工程,维修城市道路、完善城市盲道、加强绿化管养、完善小区路灯及楼道灯,确保城市硬化、绿化、亮化。继续实施城区河道整治和截污工程,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确保城市环境达标。加强街道文化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设施建设,确保设施齐全、运转正常。推进北门棚户区改造、宛溪河综合整治(二期)、阳德路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推进西门口、黄泥巴坎子、原宣向路口、望城岗等地块改造,提升城市整体观瞻效果。

3、市容管理提升行动。坚持并完善市区路段长责任制,路段长一律由包保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健全社区城管服务站运行机制,全面推进“门前三包”和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组织开展“清废、理线”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市区废旧报刊亭、电话亭、果壳箱等城市家俱,清理废旧物资收购点,规划建设市区废旧物品交易市场;继续开展杆线综合整治,提升整治水平和效果。巩固城区“牛皮癣”(楼道小广告)、“三车”管理、以及小区室整治成果,加大烟花爆竹限放工作力度,注重源头治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更新市区垃圾箱(果壳箱)。组织开展“物业服务提升年”活动,整合零星小区物业管理,完善社区物业服务站建设,加大对物业公司检查考核奖惩力度,确保物业管理明显进步。加强数字城管建设,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和快速处置机制,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规范化和便民化。

4、交通秩序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推进城区公共停车场清退和建设,推进市区停车泊位应划尽划,推进智能交通引导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和承载能力。加强背街后巷和小区停车位(线)施划,设立交通标识,推进交警进社区工作,缓解社区交通秩序混乱局面。开展生活小区停车专项治理行动,出台《居民小区停车管理办法》,破解小区停车难题。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提升公交车、出租车驾驶员素质。开展文明交通宣传教育,建立文明交通劝导常态化机制。加大交通违规行为处罚和曝光力度,处罚面覆盖到非机动车辆和行人,确保机非分离、各行其道、交通道口秩序井然。

5、发展环境提升行动。以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为目标,全面落实《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各项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扩大“诚信红黑榜”覆盖面和传播面并定期,发掘宣传诚信先进典型,惩戒鞭挞失信败德行为,高标准建设市区诚信示范街。扎实推进文明旅游工作,坚持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继续开展“最美游客”、“最美导游”评选活动,持续开展不文明旅游行为曝光行动。扎实推进“微笑服务”、优美机关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主考评公共服务单位活动,提升窗口行业创建水平。加强文明单位动态管理,深化文明单位互查互学活动,建立市级以上文明单位联系社区、帮扶贫困村、结对乡村学校少年宫机制。加强城市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和居民代表民主管理社区事务机制。

6、市民素质提升行动。以“三友三和”(以友爱促和睦、友好促和美、友善促和谐)为主题在社区、单位和社会三个层面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好人宣城”六个一活动,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宣城品牌,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即建立一个好人基金(宣城市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基金会),升级一个好人馆(宣城好人馆),排演一部好人题材花鼓戏(《好人曹二贵》),开设一个好人宣传专栏(《宣城好人故事》),推进建立市、县、街道(乡镇)、社区(村)、网格五级每月评选一次身边好人机制,出台一个好人信贷帮扶办法;制定月评好人命名表彰和新闻办法,推广广德县卢村乡身边好人学习交流做法。深化文明家庭创建,开展“十星文明户”、文明市民评选;开展家风家训故事征集活动,编印《宣城家风家训故事》、《孝行宣城》。加大对不文明行为曝光力度,市文明市建设办明确专人负责曝光,重点对违反城市管理和交通管理规定行为、不文明旅游行为、不诚信行为、不孝子孙等进行曝光。

7、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提升行动。组织实施十件实事工程,即未成年人文明言行引导工程,深化“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市”活动;“未成年人美德行为在线”平台建设工程,在市区全面推广;乡村学校少年宫提升工程,推出宣城市少年宫建设品牌;未成年人主题公园升级工程,丰富展示内容,扩大参与面;美德少年学习评选工程,开展社区好少年、“公益小明星”等评选活动;社区家长学校建设工程,邀请专家到家长学校巡回讲课;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程,开展心理辅导进学校、进班级活动;中小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市教体局牵头建立“护学志愿岗”制度,改善学校门通秩序;优秀童谣传唱工程,开展征集活动,编印乡土教材;文明校园创建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弘扬良好校风校训,开展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选。

8、志愿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市志愿服务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支撑。建立市级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开发和使用志愿服务APP软件,加快推动志愿服务记录、星级认定、嘉许和志愿服务回馈信息化。试点为注册志愿者购买保险工作。加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网志愿服务,组建乡村学校少年宫义务辅导员志愿服务队,建立一批以“邻里守望”为主题的志愿服务项目,深化党员志愿服务。加强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建设和提升一批志愿服务广场、公园。加强志愿服务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人人当城管”、“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9、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坚持整市推进、全面覆盖,树立经营乡村理念,全面建设富有宣城特色的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镇建设,制定美丽乡镇创建标准,高标准开展4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和37个省级中心村整治建设。旌德县开展美丽乡村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继续实施中心村建设三年覆盖计划,完成40个市级、45个县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完成“三线四边”环境治理任务,继续开展“五治理两提升”。继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工作,保障经费投入,完善市场化机制,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广泛开展自然村环境整治,对“三线三边”、精品旅游线路沿线村庄进行“一无一化”整治。大力提高产业发展水平,结合美丽乡村休闲养生旅游开发,建设休闲旅游特色乡镇和特色村。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十星清洁户等创评活动。完善美丽乡村建设组织领导、规划、资金投入、项目整合、长效管护等各类保障机制,继续开展市厅级领导和市直单位联系帮扶工作。

10、创建氛围提升行动。以“文明宣城、美丽家园”为主题,推出宣城市文明创建宣传标识。加强媒体宣传,确保市区主流媒体完成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规定的宣传任务;在相关媒体、网站继续开设《文明创建大家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行动》、《文明创建曝光台》等专栏,同时,开设《宣城好人故事》、原创公益广告作品展播等专栏。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制定市区公益广告设置规划,完善公益广告设置补偿办法,对公共场所公益广告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招标,努力将公益广告设置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靓丽风景线。提升市级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好人展示一条街建设水平,建成市级志愿服务广场;推进县级核心价值观和志愿服务主题广场、主题社区和主题小区建设。深化网络文明传播工作,开展“文明网站”评选,加强与市属媒体融合互动,提高网络志愿者业务水平,《宣城文明网》继续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积极打造“互联网+宣城文明创建”品牌。

四、实施步骤

“文明创建提升年”活动从现在开始,到年底结束,分三个阶段推进:

1、启动阶段(1月—2月)。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xx年任务分解表,制定“文明创建提升年”活动方案,修订考核评比办法,确定全市文明市建设重点项目和调度项目。各地、各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工作部署,重点做好方案制定、任务分解、宣传发动等工作。

2、实施阶段(3月一10月)。各地、各单位围绕“文明创建提升年”重点工作,查找问题,明确责任,加强调度,组织实施,确保完成目标任务,确保重点项目如期推进。市创建指挥部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市文明市建设办建立每月重点工作提示和定期督查考核制度,组织开展模拟测评,及时交办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测评阶段(11月—12月)。各地、各单位对提升年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补缺补差,完善提高,以最佳状态迎接中央测评组和省文明办组织的年度测评。做好提升年总结评比表彰工作,谋划2017年“文明创建实现年”工作安排。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8+4”工作体制,进一步明确各组(委)工作任务。健全市厅级领导联点社区、联系路段、走访住户、帮扶乡镇及市直单位包保路段、负责网格、联系住户、帮扶中心村的联系工作机制。加强创建队伍建设,充实加强市文明市建设办力量;市区街道设置文明办专职主任,按副科级配备;社区书记(主任)直接分管文明创建,城区社区通过联点单位挂职形式,每个社区配备1-2名专职文明创建指导员。各地、各部门文明创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领导要“往前站、向我看、领着干”,确保任务落实到位。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8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城市化 功能提升

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依然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两大动力。经过几十年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全面深化阶段,200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47%,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在城市化发展阶段的中前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二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在逐渐减弱,而第三产业对城市化的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张国骥(2003)在研究了美国的城市化历程之后认为,服务业或第三产业代工业化而起,继续拉动城市化。祁苑玲(2003)认为当今世界通过第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城市化进程并使城市化进程提速,成为多数国家的主要选择。宋庆迎(2005)指出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城市发展与能级提升的重要保障,是城市外部经济效应的重要源泉和城市经济发挥扩散效应的重要条件。

多数学者认同第三产业将会成为城市化进程推进的后续动力,但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推进的层面关系如何?其对城市化推进的作用路径是如何展开的?本文将从第三产业的高端形态-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来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有其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内涵

(一)现代服务业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而使现代服务业成为我国产业发展政策中的一个正式的提法。但目前理论界关于现代服务业的准确概念和范围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有代表性的提法如下:

刘志彪(2001);杨翠兰(2005)等“生产服务”派的观点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为现代生产过程服务、以生产为主的服务业行态;启恒(2004),庞毅、宋冬英(2005)等“技术依赖”派的观点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强调服务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荣晓华(2006)等“新兴”派的观点强调现代服务业时间上的“新兴”特征;“知识”派的观点突出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和科技含量。

本文对现代服务业的界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随,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采用现代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为现代经济提供服务的生产业,也包含一些新型的消费行业,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包括四大类: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二)城市化内涵:全面系统的角度

随着国际分工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更加多形态复杂化的趋势,因此对城市化的内涵也要求从系统化综合性多层面的角度去理解。

1.多角度的城市化。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把城市化的内涵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人口城市化:就业人口分布结构的转换;产业城市化:不同等级地区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经济形态城市化:农业经济转变成为一种以现代工业和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过程;社会城市化:居民生活方式、文化素质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2.多层次的城市化。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至少包含了以下过程。集聚化过程: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城市空间聚集过程,表现在城市化外延式发展上。强化提升过程:城市功能与城市品质得以提升,表现为城市化的内涵式发展方面。扩散化过程:是指城市的品质和特征向非城市地区逐渐扩散,表现在更高层次的城市化外延式发展上。

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全面系统的理解,本文强调:城市化即是城市人口非农产业占比提高的量化过程,也是城市功能城市品质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是城市化在数量和品质双重演进提高的过程,即是先进要素不断在空间集聚的过程,也是城市这一现代社会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模式不断扩散过程。

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推进的路径分析

与工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不仅仅体现在城市化率的提升方面,还主要体现在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和城市品质提升,以及城市群的形成方面,对城市化进程起着全方位综合性的推进作用,基于此,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路径也是多元的,存在直接路径与间接路径并存,量化推进与功能推进相结合的多种路径方式。

(一)直接路径:现代服务业自身发展推动城市化率提升和城市功能升级

1.现代服务业通过其较高的就业弹性推动城市化率提升。就业弹性是指就业GDP弹性,即就业人员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可以表示为E:(L/L)/(G/G)。就业弹性越高,表明GDP(国民生产总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越多,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果越大;反之,则就业弹性越低,GDP 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越少。发展高弹性的产业将有利于解决就业。

数据显示,1991年至2003年世界各国平均按三次产业显示的就业弹性为:农业0.24,工业0.21,服务业0.61。这期间美国三次产业显示的就业弹性为:农业为-0.01,工业为0.23,服务业为0.61;同期,我国的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农业为 0.09,工业为0.07,服务业为0.47。世界各国发展的情况显示,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的就业弹性明显高于其他产业,这意味着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服务业比农业和工业能够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服务业对人口城市化的推进作用明显高于制造业。

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就业比例的情况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如美国200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已经达到2.6∶22.9∶74.5;德国为2.8∶34.5∶62.6;日本为5.1∶31.2∶63.7。而我国2002年这一比例为50∶21.4∶28.6 ,到了2005年这一比例就变化为44.6∶27.8∶31.6,说明对我国来说,未来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对就业人口的吸纳以此带动人口城市率提升的作用将显得尤为重要。

2.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基于对城市化内涵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城市化不但是城市人口占比提高的量化过程,更是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提升的过程。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深,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品质的提升会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内容。

现代服务业属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信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两种功能的结合将使城市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高投资回报、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向发达的城市中心地区集聚,引导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这些行业作为中间投入服务,为城市产业形成和集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不断强化城市的服务功能。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市场功能、信息功能、金融功能和服务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发挥更大的对地区经济的辐射和带动效应。现代服务业中具有个人消费服务性质的行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旅游、商品零售等行业的发展,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现有城市的文化功能、生活功能、消费功能等,可以促进城市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进行差异化的城市定位,走多元化发展路径。

(二)间接路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升级进而推动城市化进程

在学术界工业化与城市化二者关系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得出工业化率、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基本上是正相关关系,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值;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程度是非常大的等。这些研究认为,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正是通过对制造业的升级而推动工业化水平,并进而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1.现代服务业提升不同生产活动之间的联合效率,降低制造业成本。现代服务业作为高级中间要素投入,可以提高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支撑制造业的循环架构。现代服务业通过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两种途径来实现价格优势,进而提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现代服务业能够降低制造业生产成本。在知识经济背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广泛开展的企业虚拟化经营,使得在制造业中为满足企业或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运行功能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带有服务业属性的企业(行业),逐渐从这些产业链条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的主体。伴随着服务功能的外部化、市场化与产业化发展,一方面,可以把本来内含于制造业内部但并不擅长的业务环节剥离出去,释放出这些非制造环节所占有的资源,把有限的生产要素专注于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的生产制造环节,有助于实现生产的规模化,进而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作为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品,外部服务的专业化可以促进服务企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降低这些中间服务品的价格;外部服务的产业化促进服务产品供应的多样化。这些又进一步降低了制造企业的购买中间服务品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综合制造成本的效果。

现代服务业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交易成本。生产专业化、服务外部化一方面带来了制造成本的下降,与此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分工的深化与泛化必然引起交易费用指数化的扩张,交易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现代服务业作为分工演进的必然结果,其一项重要功能就是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及制度创新等来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降低信息成本。同时服务外部化所带来的服务行业发展的日趋成熟,服务提供商的商誉和信用更加值得信赖,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越高,需求方对服务提供商的寻找筛选成本就因此而降低。可见,随着现代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日趋成熟,有助于减少服务外部化的交易费用,提升交易效率。

2.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要素的空间集聚。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式发展。从空间经济学的视角来看,现代服务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新型资本嵌入到制造业中,作为制造业的高级中间投入品,它与制造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协同定位效应,即二者的共生关系决定了彼此在空间上的接近性。现代服务业在特定区域的集聚发展,具有较强的市场潜能效应和技术外部性,会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吸引制造业企业也在此集中和集聚。因此,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协同定位,有利于制造业集聚格局的形成和集群式发展。

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前向关联效应将进一步促进制造业产业集聚。现代服务业的供给规模的扩张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现代服务业通过前向关联效应促进制造业的发展。而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又对服务业产生了更大的需求,通过制造业的后向关联效应引致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相互促进的发展会形成产业的集聚。聚集区在知识溢出、技术进步、机制创新、环境设施方面将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将成为制造业投资的重点选择区域,加速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发展。

3.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关联互动机制促进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作用途径是多重的。

通过高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现代服务业作为制造过程的高级中间要素投入,其对制造业结构升级作用的主要途径是:现代服务业是知识密集、智力密集的产业,拥有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优势,它通过这些新型资本的投入,对制造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提高这些有形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而提升制造产出附加值。

通过分工的深化与泛化来实现。按照斯密的思想,分工是通过专业化而提高生产率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增强了生产的迂回性和专业化,现代服务业通过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促进制造业生产与运营效率的提高。

通过价值链的升级来实现。现代服务业嵌入到制造业的产业链中,是占据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如占据在“微笑曲线”的左端,即以知识产权为主导的研发、设计环节,或者占据在“微笑曲线”的右端,以品牌塑造、终端营销为主的环节。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改变了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环节位置,即由增值幅度低、增值潜力小、增值速度慢的链条,向增值幅度高、增值潜力大、增值速度快的链条上转换,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三)整合路径: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群的形成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几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形成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城市群是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现代服务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能够加强城市群的整体效应,城市群的形成要依托一个或几个大城市来发挥对整个群内城市的辐射作用,这一个或几个大城市作为中心城市正是在对周边地区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现代服务业通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展,具有地理聚集性而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规模优势的取得和协同效应的发挥,从而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现代服务业成为链接群内城市的纽带,并使群内不同地位的城市均获得协同发展带来的益处。大城市需要广阔的腹地为依托,而中小城市需要周围大城市的辐射,不同规模、不同能级城市之间的契合发展增强整个城市群的竞争力。

国内外实践也证明,城市群的空间演变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紧密关联,城市群的结构优化和功能升级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的自由流动。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联系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纽带和血脉,没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

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模型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可以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从城市化的不同层面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深化。图1对现代服务业推进城市化的路径进行梳理。

结论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城市化处于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我国市场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深化,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策动城市经济增长、优化城市功能的新动力。工业化对城市化继续发挥基础性的推动作用,现代服务业将对城市化进程纵深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的作用路径是多元的、复杂的。为了充分释放现代服务业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力量,即需要从产业政策上的引导,也需要资金政策上的支持。既需要关注产业自身的发展层面,也需要综合现代服务业对制造业的关联带动,才能从直接层面和间接层面发展其对城市化的持续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丽芬.构建城市圈生产业协作机制助力中部崛起.商务部网,2008.10.8

2.邱小欢,万晓兰.生产者服务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基于生产成本与交易成本的中介效应检验[J].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曾波,崔爱平,刘伟.新型工业化下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协同发展―以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为例[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

4.彭光细,周少华.生产业对两型社会城市群发展的驱动与提升[J].求索,2009(7)

5.张国骥.解读美国城市化的基本思路和经验[J].求索,2003(6)

6.祁苑玲.推动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产业新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3(1)

7.宋庆迎.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能级的提升[J].理论学习,2005(4)

8.刘志彪.论以生产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01(1)

9.杨翠兰.关于现代服务业内涵的理论思考―对传统“服务”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5(26)

10.庞毅,宋冬英.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11.荣晓华.大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12.刘燕斌.就业弹性过低揭示问题多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9-8-14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第9篇

市委、市政府在举行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动员大会。市委副书记、市长在会上强调,抢抓机遇,拉高标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力争培育试点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加快实现周巷由中心镇向小城市的跨越式发展。

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被列入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表示热烈的祝贺。指出,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内在要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劲动力,是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载体,也是增强镇级政府社会管理和服务能力的重大突破。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的重要意义,抢抓机遇、创新突破,加快实现周巷由中心镇向小城市的大蝶变。

强调,要科学定位,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各项工作。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开展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原则上要把握好“两新联动、两群互动、两创驱动、两和协动”十六个字,做到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联动推进,城镇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发展,全面创新与全民创业驱动发展,和美家园与和谐社会协同创建,努力建设成为全省小城市培育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强调,在具体工作中,要按照“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要求,以小城市的理念、标准、定位全面推进培育试点任务。要以小城市的定位高起点编制完善规划体系。立足建设“南岸工贸联动、功能复合型现代化活力小城市”的定位,着眼于功能提升和内涵发展,以加快推进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为着力点,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完善现有规划体系。要以小城市的要求高标准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立足小城市发展要求,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提升,加快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奋力向城市经济进军。要以小城市的标准高质量提升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既能主动承接大中城市辐射、又能带动周边乡村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以小城市的理念高效能推进改革创新。按照小城市管理职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着力加大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力度,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深化开发建设体制创新,实现从传统型乡镇政府到现代型城市政府的转型升级。

要求,为迅速掀起小城市培育建设发展热潮,党委、政府要思想再解放、能力再提升、项目再攻坚,集中精力搞建设,只争朝夕抓落实;全镇上下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自觉参与到这项宏图伟业中来;市级有关部门和周边镇要立足全局、发扬风格、主动服务、提供保障,确保小城市培育试点顺利推进,加快实现周巷由镇向城的历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