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18 10:17:23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1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

学校在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的同时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多种多样,学校在维护和更新基础设施的过程中进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能够使校园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注重创意性和创新性,能够给予师生视觉上的冲击,人们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想象力赋予其新的含义和概念。

一、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基本要求

学校在教学管理中既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工作,又要重视自身的文化建设和形象维护。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需要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重点体现其文化功能。校园文化标识具有一定的信息指导意义,因而在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应该重点体现其实际应用价值,形成具有可视性的校园文化形象,对于校园外在物化形态,包括校园景观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需要在空间导向系统载体上进行文化标识创意设计。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要能够集中体现学校的综合实力,在完成文化形象建立的同时,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特色等,从而增强学校的社会竞争力与影响力。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新设计需要综合应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对不同的校园文化标识进行透彻解析,在生动化和形象化的表现形式中传播正面、积极的文化理念和思想。

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要素分析

1.文化定位

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文化标识创意设计者应该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出发,使设计作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文化理解需求,因此需要确定标识设计的文化定位。从年龄段来说,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新鲜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的导向符号应该更加趋向于大众化;从地域差异角度来说,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的语言组织和文字应用方面应该考虑表达思维的问题。因此,设计者需要确定好文化定位,积极寻求有利于人们接受的设计表达形式。

2.消除表达障碍

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的目的是使师生更好地理解文化标识的含义。人们的理解角度不同,对于校园文化标识的理解存在偏差。因此,设计者需要在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中应用一定的艺术处理手段,以消除表达障碍。如,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可以使用双语指示牌,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尽量提取能够展现校园形象和特色的元素,使校园文化形象更具吸引力,造型设计可以参照地面指示、墙面指示和边框造型等。

3.色彩与材料的运用

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在造型方面要体现出文化寓意,还要巧妙地运用色彩,形成不同的色调,以体现出独特的设计视角。在色彩运用中,需要在辅助色和主色调上有所区分,要求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特色。室内与室外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应用的主色、辅色不同,在整体搭配上尽量避免突兀,以协调为佳。同时,设计者使用的材料要有一定的风格,在质感和视觉上要与其色彩饱和度相适应。如,不锈钢等金属材料一般应用在工科类院校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中。

三、结语

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创建和宣传。完善的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设计能够极大地方便外来参观人员、新生以及留学生获取信息。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时,设计者要根据校园文化标识要表达的含义,在图形、色彩上进行创新运用,重点体现校园文化标识设计的表现功能和定位功能。校园文化标识空间导向系统创意设计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在具备丰富功能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1]唐郁明,刘源.校园文化与视觉形象——校园导向系统设计创意表现研究.大众文艺,2010(8).

[2]石运达.浅析教育园区环境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的创意表现.大众文艺,2012(20).

[3]孙绪曙.基于“以人为本”的高校校园公共标识系统设计.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2篇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2-0091-02

1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发展现状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校的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系已经十分成熟,许多国际一流高校都有自己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门店和网站,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其中商品特色鲜明品种丰富,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还有与著名品牌合作的产品,不仅局限于服务校内的顾客,更是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游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播的完美融合。

国内目前发展较好的是台湾省,以台湾大学为例其拥有官方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网店,从产品类型到产品创意都不亚于欧美国家高校。并且除了高校官方发布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外,还有很多大学生自主研发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创意设计、产品制作到最后的营销售卖都有大学生参与其中,最大程度的发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大陆的高校陆续认识到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性,许多大学纷纷开设了自己的校园纪念品店或网站等。像清华大学、厦门大学等国内的一些知名高校,也有了自己的文创研发团队、文创门店以及网站,发展的比较成熟。不过大部分大陆高校的文化创意产业才刚刚起步甚至还未起步,相比于欧美国内文化创意产品从设计研发、产品加工到营销环节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产品本身存在诸多问题:(1)类型单一、款式老旧无法满足现代使用需求和审美需求;(2)缺乏对文化元素的设计加工,设计手法过于简单;(3)受众人群范围局限,社会影响力小。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会影响校园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发展。

2 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对于带动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2.1 增强高校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高校的学生生源构成都是遍及全国的,也就意味着高校的大部分学生都不是高校本省或本地区的,因此他们对于学校的文化、学校所处地的地域文化都知之甚少。現在的大学生群体更多关注的是新的事物和国外的新鲜文化等,缺乏对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而地域文化要想传承和发展好一定是需要年轻人的充分参与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学生们愿意购买且会经常使用到的,一些好的文创产品甚至成为学生们互相赠送的礼物,比起强硬直接的灌输地域文化,将日常用品和学习用品以及精美礼品中展示出地域文化风采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是更为有效地方式。在校园文创产品中注入地域文化的文化性可以让学生们在购买使用文化产品的同时感受到地域文化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激发他们对地域文化的兴趣。

2.2 利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传播功能推广地域文化

校园文化产品除了具备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就是它内在的精神文化内涵。经过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备纪念意义的,因此会有很多学生和教师把校园文创产品当做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校园文创产品里本身也会包含纪念品和礼品等。这些因素就使得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可以作为很好的文化传播载体。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去可以让地域文化借助校园文创这个载体广泛的传播和推广,扩大地域文化的影响范围。

3 地域文化的融入对于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作用

3.1 增强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目前国内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中存在的类型单一、创新创意不足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设计者仅仅简单的考虑了高校本身的文化。第一,我们承认不同学校的文化是不同的,但很多综合类大学在校园文化上的区别并不明显;第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物品范畴,因此需要将抽象的文化转换成物质载体和元素符号载体来运用。一般而言高校的建筑、校园的景观、校训校徽等是设计文创产品中主要运用的元素,考虑到建筑的雷同、校园景观本身缺乏文化内涵以及重复性的运用校训校徽做简单设计会产生创意不足等问题。因此我们发现仅仅从校园本身寻找设计要素是容易产生问题的。学校是依托城市发展建设的,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必定会受到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在设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时候考虑地域的特殊文化包括独特的材料、独特的符号、独特的物品和独特的技艺等会使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更具创新性创意性,设计者也更加容易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更多更好地产品。

3.2 扩大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人群和影响范围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旅游的热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群体逐渐从师生扩大到了全社会的范畴。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产品将会更加贴近旅游文化纪念品的范畴,因此会更加的受欢迎。具备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将不再仅仅是师生们赠送亲属朋友的良品,更会成为该地区人们节日庆典互赠亲友时争相选择购买的礼品,同时也会成为到该地区旅游的人们选择购买的纪念品,从而扩大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影响范围。在一些重大的校园活动中如:校庆、国际高校互访等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些具备一定品质和档次的纪念品或者礼品来赠送校友、师长和国际友人及伙伴高校。一般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或者礼品是根本无法满足品质和档次要求的,然而具备地域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要求,这类产品可由珍贵的当地材料打造,或用复杂的传统手艺制作,形制可以十分精美,高端上档次。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去拓展了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服务范围和受众范围,使其具备更为广泛的影响力。

4 地域文化传承理念下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4.1 校园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元素相结合

在进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校园文化元素与地域文化元素的结合。在这之前需要对校园文化和地域文化进行文化元素的提取。一般而言校园文化元素主要體现在校训、校歌以及该校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某些研究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知名的校友等抽象概念领域和学校教学楼、校园内风景、校园雕塑以及一些特色场景等具象要素。地域文化的元素提取包括对历史传说、宗教特色、民俗文化等抽象领域以及地域特产、标志性建筑、装饰符号等具象领域的归纳与总结。在准备好两类元素符号后,需要一定的设计逻辑将元素进行组合或重构形成新的元素符号形式。地域文化远比校园文化发展的更为悠久和丰富,因此可以提供给设计师足够多可运用的元素,这种方法比单纯的运用校园文化进行设计更能突出文化性的特点和形成更好地创意。

4.2 地域性材料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材料是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地域性的,比如当我们看到桦树皮一类的纪念品就会知道这是北方文化元素的一个代表;看到竹子做的笔筒就会联想到南方的竹林等等。材料展现了一种色彩、肌理和触感,引导人们联想到它的环境及背后的意义。在进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时,要注意元素与材料的匹配关系,好的设计表达一定是要有适当的材料来依托的。打个比方同样是做一个笔记本,如果可以运用当地生产的纸张做出来的本将会比生产线下的本更有文化性意义;同样是做明信片,采用当地盛产的薄木板进行灼刻将会使它比卡纸彩印更具文化韵味和收藏价值。在应用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适当性,不同的材料适合不同的产品形式,日常用品类就不适合过于易碎的材料,纪念品则就可以考虑较为珍贵的材料,最终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成本与售价等多方面的因素。

4.3 地域民族技艺对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借鉴意义

地域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是对民族技艺的传承,依托于民族技艺设计出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备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这种结合可以为传承民族技艺提供动力和发展条件,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模式。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更多是一种文化的表达形式,民族技艺同样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达方式,在目的上两者是不谋而合的。举个例子来说剪纸活动是一种民族技艺,剪出来的内容却可以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做皮影和舞皮影唱皮影是一种技艺,但是皮影和皮影戏的内容却是一种文化;做陶罐烧陶罐是一种技艺,然而陶罐的形态、色彩、纹饰等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因此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完全可以借助地域民族技艺来打造和设计的。借助古老的民族技艺,表达当代的高校校园文化,一老一新碰撞出丰富的设计创意。这种校园文化产品既体现了校园的文化,又展现了地域民族技艺;既传播了校园文化又传承了民族技艺。这样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具有文化性和创新性的。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3篇

关键词:校园;纪念品;设计;现状;意义;策略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14-1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集结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越来越多,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大,就要提高学校的影响力,以此来吸引生源,扩大校园规模,实现校园升级。校园纪念品正是校园文化的凝结,可以作为进行校园宣传的载体,提高学校的影响力、树立校园形象、打造校园品牌。因此,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面对教育事业的激烈竞争,如何优化校园纪念品的设计,打造校园品牌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 校园纪念品的设计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学校升级的需要,我国的校园纪念品设计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设计上还不够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在进行校园纪念品设计时缺少创意,彼此模仿、抄袭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一个学校有了好的创意之后,在其他的学校就会出现“山寨”品。往往会在学校间互赠纪念品时出现“撞礼”的尴尬[1]。第二,文艺性有余,实用性不足。在校园纪念品的设计时,我们往往偏向于设计一些文艺的纪念品,但是实用性不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第三,在校园纪念品的设计过程中,除一些比较高档的纪念品外,大都粗制滥造,质量都比较低劣,这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形象。故此,如何更好的优化校园纪念品设计,打造独特、高质、文艺、实用的校园纪念品已经成为校园纪念品设计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 优化校园纪念品设计的策略

(一) 杜绝抄袭,打造特色纪念品

目前的校园纪念品设计中存在缺乏创意,抄袭、山寨现象严重的情况,往往会在学校间互赠纪念品时产生 “撞礼”的尴尬。由此,我们在进行校园纪念品设计时,可以借鉴但杜绝抄袭。校园纪念品要加入我们自己的创意,体现本校的特色。

打造特色纪念品,可以从纪念的材质、形态上入手。比如,在设计校园纪念品时,可以选用金属、陶瓷、绢布、木材、纸质等等材质;在设计手法上可以选用雕刻、绘画、书法、印染等等;在设计品形态上可以设计邮票、明信片、纪念册、手袋、文化衫等等。当然校园纪念品要体现我们本校的历史文化、校园景观等等,可在设计图案时,加入校园美景、典型建筑、校徽等等标志、符号。

(二) 丰富设计内容,文艺性与实用性并重

在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中还存在文艺性有余,实用性不足的问题。设计校园纪念品时我们倾向于体现文艺性,以此来显示校园气息。但在实用性方面考虑不足,造成了资源的浪费[2]。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首先转变错误的认识,纪念品的文艺性和实用性并不是独立的,我们在设计实用性的校园纪念品时,同样可以加入文艺性的元素。如此一来,校园纪念品使用率就会提高,也就代表着获得校园纪念品的学生、家长、校友在使用纪念品的过程中,为我们的校园进行了宣传工作。比如,我们可以设计文化T恤,在T恤上印染上我们学校的美丽风景或者抽象出来的符号标记,这样时尚又实用的校园纪念品,自然会受到接受者的欢迎,在使用的过程会受到更多人的注意,无形中扩大了我们校园的影响力。

(三) 注重细节,打造高质量纪念品

在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中,除一些比较高档的纪念品外,大都粗制滥造,质量都较低劣,这样的纪念品会让接受者对我们学校的印象大打折扣。故此,我们必须注重校园纪念品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从创意到材质选择到制作加工,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以此保障校园纪念品的高质量[3]。

打造高品质校园纪念品,在创意阶段我们就要精心。我们可以将创意工作面向全体校园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纪念品的设计中来,集合大家的智慧。我们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对校园纪念品的创意进行层层筛选,对于创意新颖独特的学生或者小团体给予证书或者物质上的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工作的积极性。

打造高品质的校园纪念品,我们在选用材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到独特性、变化性,还要切实选用优质的材料,最好是绿色、环保、高质的材料。这样既能保证校园纪念品的高质量,同时符合了绿色环保的大形势,提高了校园纪念品的格调。

三、 结束语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进行文化传播的集结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对于树立校园良好形象、打造校园特色品牌、扩大校园招生规模、实现校园升级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校园纪念品的设计,杜绝抄袭,打造本校的特色纪念品;丰富校园纪念品的设计内容,提高纪念品的实用性;注重细节,打造高质量的校园纪念品,以此优化校园纪念品的设计,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德群,黄萍,石莹. 高校创意纪念品设计项目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3).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4篇

关键词:高校文化;创意产品;传播设计;sues+

大学是一种制度化的知识传承和社会交往机构。大学校园是校园文化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则是促进大学校园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的载体。综合国外高校视觉识别系统的成功建设和管理理念,以及当今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视和改革,得出:在高校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中,校园文化的品牌化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 当代中国校园文化传播现状的研究

当代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大学校园建设高速扩张的局面,校园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滞后与市场竞争下的功利心态,使近年来的校园建设面临着文化氛围稀释、文化驱动缺失、文化指向迷茫的困境。暴露出了,重外在轻内涵的诸多问题,客观上要求校园研究突破原有的专业局限,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探讨校园发展的深层结构。

大学校园文化与学生关系密切。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增强,文化的载体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目前,大学校园文化传播主要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有效结合校园的文化与产品的功能;二是供给形式单一,供应方式单调。师生认为,目前学校文化产品主要是集中于文化设施建设和提供图像资料。文化产品大部分缺失,师生对学校的供给模式不满意,认为形式单一,方式单调。

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文化产品设计概况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虽是工科学院,却有着极其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打造文化品牌,增强文化影响力。”是工程大先进的设计理念,我们将创意产品设计与校园文化相融合,从现实的产品领域转向更深层的校园文化的传播。

2.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研究、定位与确认

设计打造个性化的校园品牌离不开对学校文化本质的认识。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经过37年的发展,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依托,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与行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

“sues+”品牌旨在设计富有工程大特色的创意校园文化纪念品,传播高校文化。“sues+”的品牌标志是“小螺丝帽”组成的英文缩写,代表了学校是工程类为主,同时也是“strength(力量)、understanding(理解)、excellence(优秀)、success(成功)”含义的象征。而“+”是more(更多),体现了学校努力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程技术为主体,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为两翼的办学特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现代化特色大学。

2.2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视觉品牌衍生品暨“新型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高校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以校园文化为基础,通过手绘、电脑设计等表现形式和技法来表现校园文化的精髓,再通过创意产品这种媒介来提升和发展校园文化。新型文化创意产品也是校园的环境建设,体现着一定价值取向的人文精神,突出校园文化的审美特色,代表学校的形象,精神的“吉祥物”位于学校各个地方,精神激励无处不在。

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的是感性思维对产品“美”的设计和理想思维对产品“实”的开发。

毛毡产品:这是一种频繁运用在工业和家用电器上的材质,有绝缘、过滤和保暖等功能。同时,因为毛毡富有弹性,防震、密封、衬垫和弹性等特性,亦可用作易摔易碎的电子产品保护套。而且毛毡采用羊毛制成,利用加工黏合而成,染色方便,美观大方,富有艺术品加工的特性,可以制作成装饰用品。(如图1)

皮革产品:皮革产品集耐用性和美观性于一身,是极为优质的材质。因此,市面上此材质的产品较多。但办公类的皮革产品较少。而办公类的产品又是使用率最高和最频繁的,因此损坏率极高。(如图2)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园纪念品对高校文化传播设计的启示

中国的高校都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这就要求校园文化的传播需要有合适的切入点,而毛毡产品的特殊材质和皮革产品功能性在市场上的缺失,就是寻找到创新突破口和准确的切入点。在此基础上,需要结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自身的特色。“工程大”中的程(cheng)亦为橙(cheng)。因此,主打色可以据此来规划和设计,突出学校品牌的特色。

寻求大学生单一的对产品需求的动因,转向寻求多种校园文化需求的文化解释,这些转变在实践和理念两个层面推动了对“校园精神建设”和“校园文化传播”。弘扬“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精神,培育体现时代特征、教育特点的“工程大”特色的大学文化。

校园文化品牌是校园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品牌既是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同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更是推进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闫辉.校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构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

[2] 张耀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2012.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5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校园文化;人文精神

一、我国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如今,中国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全球化环境中,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为世界各地人民所关注,计算机和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入渗透到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当中。校园景观设计日益受到重视,但校园环境空间的趋同性会使校园文化景观显得毫无特色,一些学校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被忽略或改造,这使得景观规划成为缺乏文化韵味的呆板摆设。学校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可是如今一些学校的景观设计陷入文化缺失的怪圈。伴随着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很多大学对校园进行扩建。可是,一些学校校园的景观设计具有很大的相似性,由于没有充分挖掘本地文化、历史事件等而缺乏特色。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设计者应当在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手法,借助丰富的景观设计语言和多种文化表达方式传递校园信息,塑造校园特色,创造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设计。

二、校园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体现

校园文化是相对于社会文化来讲的,是根据这种文化的由来、存在的具体环境、主要的发展前景与意义来确定的一种社区性质的文化体系。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产生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中开展日常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主要见证者。所以,换个角度来说,校园文化不仅仅包括校园景观文化,还包括人文文化。校园文化是经过长期积淀并筛选出来的重要文化内容,通过学校形象体现出来,并且在继承以往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地进行创造性发展,从而形成学校自身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校园之美源于校园景观规划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

对一个地区进行景观规划和设计是体现一个人思想、创造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人类的思想文明通过不断的历史积淀展现出来,充满了人文色彩和历史价值,具有独特的魅力。一个优秀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案,不但具有很大的使用价值,同时具有强烈的历史文化气息,充满文化色彩,并散发出人文魅力,赋予景观环境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校园景观设计以人为主体,以建筑为载体,以水体和道路为脉络,以绿化为表征,以小品为装饰,这些都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素。在构成景观的要素中,人文精神决定了其文化核心。人文精神是经过长期的发展、锤炼而形成的文化成果,其不但包括人类对历史文化、科学环境等的总结,还包括对色彩的理解与创造。在校园景观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无疑是景观设计中的优秀典范。王澍在该校区的规划与设计中,成功地将中国传统的空间概念、人文精神融入当代建筑。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校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门,其是通过墙面的随意连接而产生的。在南方百姓的生活居所中,当地人常常使用珠子、砖、瓦等进行建造,通过灵巧的搭配使建筑产生灵动的感觉。象山校区建筑的一块块瓦片通过整齐的排列,再搭配重重叠叠的房檐,显得格外有特色。砖是我国建筑的主要材料,在校园建筑中不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特征。在每一个组合的院落中,王澍的设计巧妙地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天井的理念,用石头打造出一种错落有致的感觉,建造出一种看似下沉的庭院。庭院中有苍松翠竹,地面是由古老的青石砖铺垫而成,缝隙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雨后十分光滑,情感上可以带给人一种温暖的慰藉。

四、结语

校园之美源于文化,而校园景观设计之美源于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有机的提炼、融合,物化成可视的视觉语言、可感知的精神载体,必然会提升学校的整体文化内涵,增强学校的文化气息。只要设计者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文化和学校的发展历程,在这种动态的变化中把握设计美学的原理,充分展示景观设计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校园景观设计就会越来越美。

参考文献: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6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艺术设计;应用价值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实用性的艺术门类,其价值的体现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载体。高校校园是一个知识、文化集中体现的地方,用艺术设计特有的语言去诠释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内涵、辅助校园文化建设,既能使艺术设计的应用价值在高校校园这个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载体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又能通过其自身的魅力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实效。

校园文化建设总体来说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物质文化建设是硬件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景观、场所设施等建设,是有形有质的可视化对象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即意识形态的建设,其包括的范围非常广,如学校总体形象、价值观念导向、道德品质培养、校园文明建设、综合素质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处世能力培养等等都属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范畴。这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年代,在这个时代中,人们对于道德、价值、时尚、品味、审美、文化等的理解都有着不尽相同的观念和感识。高校校园是一个多种思想、观念交汇融合、碰撞的地方,校园文化建设任务艰巨、内容广泛。要寻找一种合适的语言与载体,使观念不同、理解各异的师生们能够普遍接受,利用艺术设计的魅力不失为一种良策。

一、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魅力

艺术设计是在一定的创意构想基础之上,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一定的表现形式与方法,在一定的载体上得到展现的具备艺术质感的创造。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艺术设计无论是创意构想还是表现形式、方法上都能够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影响力。

1.艺术设计创意构想的魅力

创意构想是艺术设计的灵魂。创意独特也是校园文化建设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缺乏创意的设计方案必然是没有感召力和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是通过一定的活动、行为、情景等来实现的。而这一切活动,必然是创意为先。每项建设活动从策划到执行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艺术设计的创意过程的思维方式,如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等去构想、组织,艺术设计的魅力必然会使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更多的动人之处。

2.艺术设计多样化设计及表现形式的魅力

艺术设计是作为实用设计艺术,包括很多设计门类。例如平面类的广告设计、POP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版式设计、网页设计等;环艺类的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景观设计、陈设设计等等。在校园文化建设这一大的载体上,每一种设计门类都能以其自身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在不同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魅力。如校园公益广告设计、活动组织宣传广告语设计、漫画设计、活动海报、布景设计、校园景观设计、学生作品展布展设计、主题手抄报、板报设计等等。

二、艺术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的应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总的来说是对可视化的具体实物建设,如校园建筑、景观、雕塑设计、教室、寝室、食堂、各种教学、生活设施等等。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校园中的这些可视化实物建设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协调,即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艺术设计是实用性设计,实用性是其生存的基础。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实物建设首先要满足实用功能的需求。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图书馆要方便读者借阅,环境要相对安静;食堂要满足学生方便实现选看、购买、就餐、清洗等就餐流程;教室的灯光处理既要能够满足读书的照明需求,同时还应兼顾到其他的功能需求(如使用多媒体设备时室内的灯光控制)……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艺术的、良好的氛围的营造就更离不开艺术的设计了。例如,通过教室内墙及走廊的适当装饰可让人缓解学习的压力与疲劳,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校园文化景观的设计能让师生们在课外学习和课间休闲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校园景观雕塑设计能让人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品味和宣传导向;校园各种指示系统的设计(如路牌、门牌、铭牌等)能让人领略到学校的文化气质和人性化关怀;学校整体形象设计(VI系统)能统一、强化学校的形象,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艺术设计的应用

艺术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优雅结合,是激情与冷静的矛盾统一,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更是离不开艺术设计的参与。精神文化建设是意识形态的建设,而观念的引导、素质的提升、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养成、学校的社会形象等又往往需要一定的载体来实现。对于当代校园而言,精神文化建设的载体主要有各种活动、视觉形象传达、网络等信息平台等等。

在各种活动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宣传海报的设计。高校校园是一个各类海报争相竞放的地方,学术讲座、各类竞赛、文艺演出、作品展览、各种信息……不胜枚举。海报的目的就是要引人注意、获得认同,进而参与进来。此时如能运用广告招贴设计的各种表现手法去设计海报,效果自然比未加雕琢的文图信息堆叠要好得多。另外,如今的校园,大多数海报会以电脑制作、喷绘打印的方式进行,其实,如能发挥POP手绘广告的魅力,既可节约成本,又可以其文图的趣味性获得更多的青睐。再说活动宣传横幅,这也是校园里天天可见的一种宣传形式。设计一句琅琅上口、易读易记且又引人思考的宣传标语,势必会令活动引来更多的关注。再来看看校园文明建设。对于校园而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些为校园文明建设组织的活动常常只能起到短时的作用,如每年三月的学雷锋活动月就曾被初戏称为“三月来了四月走”。而如果能够通过艺术设计的形式传播校园文明的理念,使文明生活的信念深入人心,才是治本的良方。比如说,在寝室、教室、食堂里合适的地方张贴公益广告、漫画,引导生活其中的人群养成良好习惯、爱护环境、文明生活,就显然比反复的、严肃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再比如说,设计垃圾桶的外观,让更多的人留意它的存在,愿意主动将垃圾投放进去;美化教室里的照明开关,使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要自觉关闭不需要的照明;设计班级标识,以强化、塑造班级的整体形象,提升班级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设计符合当代年轻人口味宣传口号、QQ表情,再通过QQ等载体传播,倡导健康向上的语言环境和文明素养,等等。

再说高校的形象设计。对于学生遍布大江南北的高校而言,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能重视VI,通过标识、标准字、标准色等基础系统的设计、通过基础系统的具体应用,在公众心中树立起学校良好的形象,对于高校品质建设,文化推广与倡导、知名度的提高都是大有裨益的。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7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校企合作 模式创新 法律保障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和企业行业合作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促进高职教育不断地、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这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浙江省义乌市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10月经义乌市政府批准创立义乌市创意园,至2010年底止引进企业55家,其中有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等研发机构9家。搭建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引进创意人才,开发集聚义乌创新、创意的智慧,促进义乌小商品转型升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众多高校学子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学习、实践、调研、设计、创新,提高大学生的职业能力,使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相结合,为大学生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向社会输送合格过硬的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高技能人才。本文试图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及运行特征,并提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的思考。

一、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义乌创意园的实践探索

义乌具有闻名全球的国际商贸城,有批发零售各种商铺6万多家。截至2011年9月底,有针织、内衣、服装、饰品、玩具、拉链、文具、工艺品等行业为代表的中小企业20546家,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不多。创立创意园,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可以服务义乌产业经济,促进义乌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1、政府助推校企合作。义乌市政府为创立创意园公布了《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义政发〔2008〕66号)等文件,明确了入驻义乌创意园的条件、奖励措施,管理要求;下拨了人民币500万元启动建设义乌创意园,制定了创意园按年度预支管理资金的办法。创意园管理人员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和聘任校外人员组成。2009年11月国家旅游局在义乌创意园成立了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由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兼任主任,先后有多家企业进驻,并且和义乌市旅游户外用品行业协会、义乌市文化用品行业协会进行业务联系、洽谈合作。在2011年中国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组织40余家旅游研发机构、企业,在义乌国际会展中心D1馆设立了34个展位,展览旅游、文化等新产品近300项。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措施,来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并且政府通过搭建研发、展览的平台,将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明确并协调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从而通过制度和形式来保障校企合作的良性进行及发展。

2、校企合作研发创新。2010年初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研创中心进驻义乌创意园,并和义乌爱之语化妆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帮助该公司的化妆品外包装设计。该校发挥美术、产品、艺术设计的专业优势,与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企业、商家需求相结合,帮助企业进行装饰设计、包装设计、产品设计等研发创新工作,将创意设计转化为经济成果,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达成双赢。

作为入驻义乌创意园的高校之一的江苏大学,2010年3月由一名工业设计系副主任带队,1名教师和18位研究生、本科生参加校企合作的研发队伍。通过调研、参观学习,7天内在义乌创意园提交了30余种设计作品,并通过企业和专家的评审,对于设计作品浙江真爱毛纺有限公司表示满意。随后江苏大学与浙江真爱毛纺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就设计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愿意继续深入合作。把企业文化和管理引入创意园,学生在创意园就可以接触到市场经济的需求行情,熏陶到企业文化、职业心态;提升专业知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筑艺术分院在创意园通过建立研发设计中心等,构建企业化真刀真枪的真实环境,在近2年时间已有数百学生先后在创意园学习、实践、设计、出作品成果,参加了中国义乌文化产品博览会、义乌小商品国际博览会。义乌的一些知名企业,之所以诚心诚意和义乌创意园合作,是源于这些企业的人才需求恰恰切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开拓创新和发展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企业通过校企合作,获取了智力、创造力的源泉,同时也传播了企业文化,增强和扩大了企业的社会影响力,提升了企业形象和社会知名度。

二、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特征分析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8篇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作为校园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艺术,是传递学校文化精神、塑造学校形象的物质承载者.研究大学校园环境下的公共艺术创作,对于大学校园文化传播形式的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高校空间环境的公共艺术大多数以雕塑、壁画等传统艺术形态出现,作品主题单调、形式老套.文章针对当前我国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现状,通过对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的分析,探讨当下的高校校园环境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艺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

中图分类号:J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3-0145-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10YJC760051)

公共艺术一般存在于特定的的公共空间环境中,并在实际功能和文化心理方面与周遭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存在着整体性的利害关系[1](P12).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的形态,一般是指能满足视觉美感的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景观、生态艺术等.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介入,公共艺术在形式和内涵上也有了新的变化.

作为一种具有广泛性和兼容性的艺术形式,公共艺术的功能和价值属性也具有多元性与多义性特征.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装饰和美化环境是公共艺术的最基本功能.苏霍姆林斯基写道: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憎恶丑行.大学校园作为育人的场所,存在于此的公共艺术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一种“文化符号”.校园文化语境下的公共艺术,一是能提升校园文化品质,塑造学校整体形象.二是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价值观,让身在其中的学子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和自豪感.三是能营造有意义的美学空间,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起到净化心灵、提升学术氛围的作用.当然,公共艺术存在于大学校园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更能唤起青年学子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与认识,能够长时间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对周遭世界的认知;它也会成为学生身份的标识,在塑造学校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是存在于校园内的服务于师生学习、交往等功能的景观元素,这些景观元素也都是校园里最常见的特色文化.包括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雕塑、建筑,以及各种碑、亭、桥、池、石等.目前,大多数高校校园是通过创作公共艺术来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的.鉴于公共艺术对于校园环境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创作途径的探讨.

1 目前国内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基本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高校校园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庞大的校园、奢华的建筑背后隐藏的却是校园思想文化的贫乏,校园特有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的消失和淡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乏整体规划

当下国内高校校园中公共艺术作品并不少见,无论学校规模如何,都会设置一定的公共艺术作品.常在入口的公共空间处设置带有一定的主题性的雕像或是喷泉,是大多数高校标志性的公共艺术表现形式.但是在校园内部空间中对于公共艺术的处理却很粗糙,常见的壁画、文化石、公共标识等随意的放置在草坪或是间隙的空间里,显得杂乱无章.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原先的一些公共艺术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教育功能和美化功能,没有及时进行重新的规划和更新,导致一些公共艺术沦为校园里环境的垃圾.

1.2 缺乏个性,设计形式雷同

城市曾有“千城一面”之说,而存在于高校校园空间的公共艺术也有此趋势.目前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占据了公共艺术的设计领域,在中国的很多广场和街道经常会见到一些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这些公共艺术无论在造型、材料的选择上都趋于雷同,使得人们在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相同的面孔,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而公共艺术地域特征的缺失,使得大学校园也失去了个性,导致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校园景观陷入了“千校一面”的窘境.这种不分场所的照搬,忽视了作为具有人文理念和学科特色的大学精神,也忽略了场所和公共艺术的共存关系,让本来是为了体现学校校园精神的公共艺术失去了原有的存在价值.

1.3 对校园文化缺乏传承

目前,国内很多院校都是由新老两个校区组成,公共艺术的设计规划常常是两个区域各自为政,没有联系和传承.每所校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每所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曾构建过自己的文化特色以及与之适应的校园景观环境.某些公共艺术更是历史的记忆,见证着一座学校的成长,同时这些历史痕迹作为时间线索穿梭于校园,增加了校园的可辩识性,让校园文化不断的启迪和熏陶学生.“授之以渔”的高校氛围不仅源于学术的存在,更源于潜移默化的文化传统氛围的熏陶、对校园历史的尊重.新校区往往是一味的追求新奇的形式,对学校的精神内涵和文化理念未能做到传承和延续,形式上一味的追求新超和时尚,忽略了对原有校园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很多老校区中的公共艺术造型呆板、主题陈旧老套、景观绿化无规划和美感、放置环境背景的选择杂乱无章等.

1.4 设计缺乏人性化

我们经常看见一些公共艺术孤独的存在于空间中,没有人会去驻足观看或是参与其中,究其原因是缺乏亲切感或是缺乏人性化设计.存在于高校空间的公共艺术,经常会见到材质或是尺度不够人性化的公共艺术,原本是为了师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元素却成为人们无视存在或是无足轻重的物品,如石材的具有功能性的景观椅凳,夏天太热没法坐,冬天太冷坐不了.存在于高校校园里的公共艺术要让生活在其中的师生感到亲近,在人-公共艺术-环境的审美场域中,达到公共艺术与人相互共生的关系,从而达到交互的情境.

2 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的设想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500余亩,校舍建筑总面积50余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学科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是典型的综合性大学.目前校园内公共艺术作品很少,老校区仅有图书馆前的立体雕塑和第一教学楼入口的上世纪80年代所作的木质浮雕.新校区校园环境公共艺术精神集中表现在行政办公楼前喷泉广场.这是个开放的空间,六艺柱、湖边的喷泉平台、沿湖的公共椅凳以及湖边的刻有“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校训的文化石.这个对全校有重要意义的公共空间,其形式简洁,材质单纯,引古思今,表述了学校对科学理性精神的追崇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总体来看,整个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与校园面积和楼宇的分布并不均匀,新旧校区的公共艺术缺乏整体感和规划意识.对于一所历史并不算悠久的高校来说,加强和塑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提升外在形象和内在文化素养有着急迫的要求.基于目前学校校园规划的基础,在遵循环境与特殊受众的互动原则的前提下,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创作主要可以从两种形式入手:长期性公共艺术和暂时性公共艺术.

2.1 长期性公共艺术.

长期性公共艺术常常会被当做一个特定环境空间的精神地标.“不变性被社会赋予价值.人们总渴望一种固定不变的风格,通过它本身的永久性来传达永恒的意义”.[2]细数国内外的名校,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都会记存一些该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清华学堂门口的日晷雕塑,上面篆刻了清华大学的校训“行胜于言”,北京大学未名湖博雅塔,伯林顿大学校园的情景雕塑……不同类型的高校由于文化理念的差异,在校园建设方面也会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首先从整体规划入手.根据绿地、场所环境的需求,保证师生在校园环境中的学习、休闲、思考、集会诸方面的活动,营造出校园应有文化意境.诸如结合新校区实地草坪空间、地形,选择不同自然环境的石头任其自然的撒落在地面上,形态各异、色彩不同,使人感受一种丰富的自然想象和涌动的青春活力,校园环境的人文色彩在不经意中得以显示.在处理新老校区的整体性上,由于建筑是学校的主体,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缔造者,校园公共艺术应该与校园建筑形式融合,从而使建筑特点和文化氛围得到进一步加强.犹如放置的雕塑本身表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置放的环境由此富有了内涵,令人感受一种校园的历史与文化的守望.如老校区图书馆是历史比较长的建筑,两栋建筑围合的公共空间一直空置在那里,可以结合建筑的风格设计一组雕塑和景观小品与之结合,创造出学习的氛围.功能性的公共艺术往往能达到纯粹形式行的更加让人感到亲切.

其次,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选择主题性的表达.高校校园给人们的感受不只是视觉印象,而是一种校园文化精神的张扬.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色,根据具体环境塑造和表现学校的精神内涵.依据校训“诚实做人、踏实做事、扎实做学问”的育人理念,可以在校园主门入口处设计一座具有展示学校历史人文内涵的公共艺术雕塑,让每个进入校园的人首先就能感受学校蕴含的育人理念.形式上可以抽象,也可以具象.同时也可在不同的院系门前放置结合院系学科特征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这样可以给每个院系增添自身的学科特色.在题材上,以“传道、授业、解惑”为理念,用教育、学习、研究等相关的素材、名人励志求知进取的精神等诸多内容为对象.

最后就是艺术性表达.作为存在于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必须保持其文化品位,拒绝平庸无趣的作品.当然校园公共艺术的设立也不能单纯追求艺术品的堆砌.针对目前安徽工程大学校园环境公共艺术作品数量偏少的情况,可以在主要道路的两侧、学生宿舍公共区域、以及校园湖面水系两侧增设一定数量的文化景观雕塑和小品,根据所处的环境选择富有创意的、有品位的、新颖的,做到与环境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作品.在保持艺术自身的纯洁、唯美的同时,作品更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高尚的情操、追求完美理想的形式.

2.2 暂时性公共艺术.

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具有文化语境的教育场所来说,暂时性的公共艺术就要创造更多的临时的教育情境空间、教学空间,同时担负起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传播.

暂时性公共艺术从开始设计到完成展示,经历的时间都较短.“瞬间的真实性可能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个特点对于安徽工程大学这样一所作为拥有艺术设计学科的综合性高校来说,可以为课程教学带来很多创造性的授课方式.目前艺术学院有环境艺术、平面设计、广告和工业设计等专业,实践性都很强,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实体的形态展现出来.比起放作业放在艺术展厅里,还不如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如环艺专业的公共艺术、三维设计、景观设施等课程都是产生优秀公共艺术作品的重要来源.同时,对于发展中的学校来说更是对外展示教学成果的平台,是宣传自己、展示自己的良好途径.在创作空间的选择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在校园公共空间中选取合适的空间场所进行主体性的公共艺术创作.这些公共艺术会随着不同课程而不断更新变化,给校园环境带来新鲜感和活力.二是利用即将需要规划的地点在其中先放置实验性的公共艺术作品,由教师授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公共艺术创作,从学生创作的众多方案中选取最佳创意方案进行集体创作,选用简便易得的材料,由学生动手进行方案的实施.如在连接东西校区的快速通道桥面上的空间,可以根据现有空间布局进行课程训练,如景观小品、三维设计练习等,这样既能丰富课程也能对校园环境的改造起到作用.课程作业转变为暂时性公共艺术的方式,学生更乐于接受的,也会更好的发掘学生学习和创作的潜力.“时间性放弃了对永久性的追求;随着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越来越多,作品的坚固与固定地点的展示越多越不受艺术家的钟爱,他们更喜欢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内创作作品.对艺术家来说,创作变得更加轻松了;对大众欣赏者来说,作品也更加丰富了,并期待随时随地出现的新奇.”[2](p21)

生活在大学校园里面的是一群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的年轻人.作为高校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不仅仅有美化功能,更肩负着育人的功能.因而,对于创作主题的选择尤为重要.一般来说,暂时性的校园环境空间公共艺术作品创作常选择与某个事件或主题活动相关联的.这样的形式在一定意义上比起说教来的更加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对学生的思想更具备批评和干预的功能.如以“文明”为主题的环境空间公共艺术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身边人的行为与周围的环境进行创作,如食堂、银行等经常出现不文明现象的地方.作品呈现后会让师生有所体会、有所感悟,做到公共艺术与人的互动,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因而,在大学校园暂时性的公共艺术的设计创作上,除视觉形象上的认同感之外,还要在文化语境上让公众产生认同感.同时,暂时性公共艺术可能也有一种意愿,就是来表达那些永久性项目艰深的概念和当下的问题.[2](P63)暂时性公共艺术也能够展现更多长久性公共艺术无法体现的校园文化,是对校园文化类型的一种补充.

3 结语

大学校园环境的公共艺术以多元的方式展示着艺术的无处不在,创作中必须从学校的整体规划出发,遵循教育为先的文化语境,坚持与环境相一致的基本观念.除了考虑设计中的人性化、风格的协调性,还应考虑环境对师生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长期性和暂时性两种创新型设计形式的互补,创造出宜人的校园环境,让身处其中的人不断地去思考、记忆和憧憬,从而将公共艺术承载的校园精神和文化内涵有效的传达,最终达到提高认知和塑造学校独特性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2.

校园文化创意设计第9篇

1.平面设计的含义

平面设计是指通过特殊的操作处理已经经过数字化的图像的过程,它是将电脑技术、数字技术、美术与艺术创意结合的操作技术,也是沟通传播、风格化和通过文字和图像解决问题的艺术。

2.校园文化的含义

校园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种概念:广义的校园文化指的是校园学生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由全体学生、教职员工和校园工作者共同组成的文化主体,在物质和精神双方面表现形式上存在特点鲜明的文化类型;狭义的校园文化主要就是以学生为主,在校园空间内,以教书育人为主要方向的文化,有别于社会上其他群体的文化精神和意识。

3.平面设计和校园文化的联系

平面设计集结于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它对艺术和文化的展现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平面设计结合当代文化的特点与思想,将校园文化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在平面设计中看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看平面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平面设计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校园文化建设里无处不在,它渗透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带给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平面设计的类型

不同于社会上其他产业的平面设计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平面设计的类型也存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1.校园标识设计

标识设计是传达校园文化最直白最有效的平面设计方式,一般的标识是通过简化的图文相结合形成的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图形,这种简单精致的标识设计比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更加能清晰地传达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和标识所体现的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标识具有代表校园文化的特色:

(1)明确的设计理念,体现校园精神文明的主要方向;

(2)针对中小学生为欣赏主题,设计简单易懂,不能一味地标新立异,内容积极,促进中小学生健康向上成长;

(3)结合校园环境,标识导向简洁明了,与校园整体环境设计相互辉映。

2.校园公益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中公益设计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公益广告的设计,公益广告是通过广告的形式传达某种公益理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它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我品德,帮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优秀的校园公益广告具有以下特点:

(1)公益性,顾名思义公益广告是代表社会公共利益的广告,校园内的公益广告应该紧扣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可贵品质为主题,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精神,给中小学生的品质建设起到了模范作用;

(2)启发引导性,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公益广告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像公益广告里所倡导的中心思想一样,努力把中小学生培养成“素质高品德优”的校园主体;

(3)艺术性,公益广告在现代社会已经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公益广告的拍摄内容也变得多种多样,作为校园文化中的艺术表现形式,公益广告应该采用中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材料,制作出幽默诙谐,道理浅显易懂的优秀设计,不仅符合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更是对艺术的创新。

3.校园板报设计

校园板报是我国校园文化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经过了历史对校园文化的沉淀,它在我国校园文化建设中依然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优秀的板报种类繁多,但都具有以下特征:

(1)板报的制作不仅操作简单,而且是帮助中小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好机会,我国校园文化中的板报设计大都是由中小学生自己创造制造而成,比如黑板报,手抄报等等,板报的制作由于其简单便捷,美观易控制的特点深受中小学生的喜爱,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元素加入到板报当中,制作成独一无二的板报,学生很好的融入了校园文化,加深了他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提升了自我素养;

(2)板报可以设计于校园里每一处可以绘画的地方,在保护公共财物整洁的情况下,板报出现在校园的黑板上,宣传栏里,食堂宿舍等都是可以放置板报设计的地方,它有着及其强大的普及性,时时刻刻影响着中小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

三、平面设计对校园文化的作用

1.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

平面设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小学生应该在从小就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文化需要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结合,共同为传承优秀的国家文化做出贡献。

2.彰显校园文化的价值

平面设计将校园文化为主要设计理念,以校园教育思想为中心,设计出能够彰显校园文化的各种设计,平面设计与校园文化相互交映,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不仅是艺术设计的创新,更是一个时代校园文化的见证。

3.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平面设计结合当代校园文化,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方方面面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健康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对艺术的自我追求,帮助他们形成优秀的人格个性,通过校园内平面设计的各种形式,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塑造优秀的人格魅力,促进中小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

4.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