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关于新能源技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16

关于新能源技术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1篇

【关键词】 风电新能源 电网 并网技术 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并网规模、单机容量都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较多单机容量较大的发电机逐渐投入使用中。尽管这种风力发电比例的增加可满足新能源利用要求,但其应用下需充分考虑较多内容包括低电压穿越、电网调度规划、频率稳定性以及电能质量等。因此,本文对风电并网技术发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风电新能源发展对电网影响研究

风电新能源本身表现为风能稳定性不高、风能储存量少、能量密度小、风轮机效率低以及电网不可调度性等特点。以风轮机的运行为例,其以59.3%为风轮最大效率,但事实上,实际运行中的风轮机很难达到这一效率标准。有相关研究发现,对于垂直风轮机,其主要介于30%-40%的最大效率,而水平轴风轮机以20%-50%作为最大效率。由此可见,风电新能源利用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电网受风电新能源的影响看,以电能质量为例,风力发电中易产生闪变与谐波污染问题。通常风力发电机组启动下,会有较大冲击电流产生,其直接影响配电网的可靠运行,加上风机塔影效应的存在,会使风机出力波动问题出现,一旦波动处于电压闪变频率内,便带来闪变问题。而对于谐波污染,其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发电机电子装置、并联补偿电容器运行中,因谐振出现而造成谐波污染。此外,风电新能源应用下,对电力稳定性影响也极为明显,如风速扰动、三相短路故障、发电机线路开断等情况,都会使系统电压与频率出现波动。以电网调度受风电能源的影响为例,由于并网运行中,风电调峰容量有限,这样风电场整体运行都将受到影响,假若风电场功率问题难以被平衡,便需对风力发电功率进行限制。加上风电随机性、不确定性特征,更无法使电网运行成本、投资成本等得到保障。所以,风电新能源利用下,对整个电网的稳定运行都将造成影响[1]。

2 风电并网性能的改进措施

2.1 科学预测发电功率

风电接入下,较多如电网适应性差、调峰等问题日益明显,国内较多地区频繁发生风电场被限制出力情况。在此背景下,如何做好风电随机性的控制以及可调度电源的转换,成为风力发电需考虑的主要问题。现行关于发电功率的预测,常见的方法主要以NWP模型构建为,其可预测短时间内的发电功率,具体预测中,要求以NWP系统预测结果为依据,对天气数据如气温、气压、风向以及风速等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机周边情况,使机组轮毂高度相关信息被预测,最后配合相应的功率曲线,可使输出功率结果被推测出来。采用这种方式,对于以往不同天气条件下预测偏差问题,都能够有效解决,预测精度较高。

2.2 无功功率补偿

由于风力发电接入后,并网运行中将有电压稳定问题存在,此时对于该问题的控制应注意从无功功率补偿着手,一般风力发电中选用异步发电机,更易使电压稳定受到影响。因此,在解决电网稳定性问题中,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第一,风电机组低电压的切除。当风电机组运行中出现低电压故障后,会自动停止运行,以此避免电网不稳定问题发生,需注意低电压切除中,应做好电网调控能力的分析。第二,将相应的补偿装置引入其中。如装置SVC,其对于系统暂态性的改善具有明显效果,有利于风电场安全容量的整体提升。一般装置选择中需综合考虑装置调节特性、风电场容量以及电网结构等。第三,将直流接入电网引入其中。国内较多地区在海上风电场建设中,便考虑以HDVC并网方案为主,可满足无功功率补偿要求[2]。

3 风电并网技术发展趋势

现代风电并网技术发展下,变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发电机组与发电容量预测两方面。如发电机组方面,较多MW级大型风电机组将投入使用,即使风电设备以大型化为主,也不会增加风力发电成本。同时,较多微型、小型等分散式机组将投入使用,这些机组的应用对于分散区域难以供电等问题可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另外,在预测风力发电容量方面,需做好功率的准确预测,具体预测的方法包括:第一,注重NWP模型的运用,使其在预报气象信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避免不同天气条件下功率预测出现偏差。第二,注重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的运用,这些技术能够对NWP模型分辨率进行改善,天气预测准确度由此得以提升。第三,功率预测中融入更多智能方法如模糊神经网络、小波分析等,利用其对预测模型进行改善,可减少功率预测中的误差。第四,在预测短时间内功率过程中,要求所选用的气象数据应具有实时性特征,以此使预测精度得以提高[3]。

4 结语

风电新能源的利用是现行电网建设的必然要求。然而风电新能源引入后,因并网运行中会带来较多弊病,如闪变问题、谐波污染问题以及电压稳定性等问题,要求做好风电并网性能的改善,可考虑从预测发电功率、无功功率补偿等方面着手。同时在未来风电并网技术利用中,应注意将更多分散式发电机组、功率预测先进理论与技术引入其中,这样才可使风电能源利用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全成,张永明,林钧斌,孙斌.风电新能源发展与并网技术分析评价[J].上海节能,2011,03:19-23.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2篇

一、引言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热度,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大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新能源的开发主要围绕各种新能源相关的发电技术,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1]。2010年,教育部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请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2]。国内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的新能源相关专业也主要围绕发电技术开展,绝大部分的专业方向为光伏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并且部分高职院校将其作为重点专业发展,办出了其特色。国内已开设的新能源应用技术类专业情况大致如下,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众多高职院校开展新能源发电方向为主的教学[3],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业,如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但该方向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调试、性能检测和故障检修,并非涉及新能源储能领域。

新能源的利用,除了需要开发先进的发电技术,同时必须具备能与之匹配的储能系统。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属于匹配性领域。然而,在目前高职领域新能源专业建设中,呈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储能系统的教学与研究从来没有被重视。已报道的开展从事锂电相关方向的高职院校仅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5],且其方向仅为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和检测,未上升到作为储能系统来考虑专业建设。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提出了在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背景下,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方向,以满足储能领域对人才发展的需求。笔者在2015年度全国新能源职教联盟年会上,作了题为《新能源储能应用技术及课程设计》的报告,引起了国内对该领域专业建设的巨大反响。本文介绍了本校在开展上述专业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初步探索,分析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产业背景,就新能源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深入的分析,并就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作探讨。希望能为国内高职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二、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建设的可行性

(一)新能源产业支撑

图1近三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及累计保有量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由于政策、补贴和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的支持,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突破了临界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5年各类EV和PHEV总产量超过30万台,带来了超过15GWh的动力电池需求量。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消息,2015 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 万辆,同比增长4 倍。据工信部网站消息,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6年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 万辆,同比增长14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7952 辆,同比增长3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887 辆,同比增长115%;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422 辆,同比增长8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834 辆,同比下降4%。其中,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前六批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1.55 万辆,占1 月产量的97%。[6]

随着扶持政策的刺激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领域的技术型人才予以支撑,其涵盖技术研发、检测、生产、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等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锂离子电池方面,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拉动动力锂电池及电池关键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工信部披露,2015 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72.8%,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 43.1%。锂电池行业利润的快速上升,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放量密切相关。随着各地补贴细则相继落地、充电设施扶持政策出台等因素推动,电动汽车销售将延续高增长态势,并给上游锂电池企业带来实质性订单支撑。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相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背景下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符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并能确保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实现灵活高效的就业,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二) 工程技术能力与创新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储能相关的检测与应用模块已相对较为成熟;另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国内厂商已具备针对新能源储能与应用设计教学模块的能力。

(三)社会政策环境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对于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方面提出,到 2020 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 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政策的引导将促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计划中,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产业对接项目之一。

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将确保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产业链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技术型人才予以支撑,而国内高职院校的新能源类别专业主要关注新能源发电领域,鲜见关于开展储能应用技术专业方向发展的报道。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符合国家的中长期规划要求。因此有必要建设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

(一) 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世界大国纷纷重新定位本国的能源储备。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宣传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与之匹配的储能系统日益暴露出短板,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两大难题。以燃油为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成为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中长期内采用二次电池为纯动力或混合动力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的汽车产业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发展动汽车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捷径。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 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是提高就业率、实现学生人生价值的需要

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其储能系统,制定了各项扶持政策。在利好形势的带动下,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开展储能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培养和储备相关技术型人才,一方面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储能领域对人才的欠缺,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国家建设,因此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课程教学与实训,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三)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是新能源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属于匹配性技术,新能源发电后,所产生的电量需要储能系统进行储存利用。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建设过程中,呈现了向新能源发电一边倒的现象,导致新能源专业的发展呈现畸形趋势,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依据新能源专业建设情况,发电领域已相对成熟且具备一定的规模,因此后续的新能源专业建设应向储能领域发展并适度倾斜。在新能源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完善课程体系规划建设,符合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

(四)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是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目前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职院校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利于获得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提升本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技术能力形象;同时以发电以及储能相结合的技术开展项目设计,有利于研究成果获得快速的落地和应用,将有利于体现高职院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四、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产业定位

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要立足当前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发电产业的匹配性配置,其核心技术是储能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储能系统是锂离子电池系统,在研的储能系统有超级电容器,而电池管理系统(BMS管理系统)也属于电池电容储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储能系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大型电池组的应用,主要用在电动机车上,二是小型便携式电池的应用,如航模玩具。本校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产业定位如图2所示。

五、 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建设

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以及专业核心技能,其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应根据现有新能源储能产业中所涉及岗位设置,而专业基础技能及专业基础课则根据专业核心技能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而设置。根据目前电动机车产业以及锂离子电池应用产业的岗位需求,我校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有锂离子电池BMS管理系统设计、动力电池系统制造与测试、电动机车安装与设计、储能产品制造工艺、智能产品储能应用实训;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有电子产品通用项目测试、单片机技术初步实践、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线路CAD、电极控制与PLC应用;专业基础课有电化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锂离子电池基础、超级电容器基础。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六、结论

新能源储能产业与新能源发电产业属于匹配性领域产业,且随着电动汽车、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主要围绕新能源发电一边倒,对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因此有必要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的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

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一方面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对称的矛盾;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建设,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简单而言,新能源储能应用领域属于一个具有产业基础却在高职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的领域,希望在后续新能源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能予以政策、资金的倾斜,也希望各位职教同行能予以重视。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A030310522);广东省信息技术类教指委教改课题(2013B017);广东省高校热泵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2014- KJZX0056)。]

参考文献:

[1] 苏文佳,王谦,何志霞. 面向新能源专业的“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15-117.

[2] 柏金,王谦,何志霞等. 关于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2-3.

[3] 张链,郑宁,朱海娜等. 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8):9-12.

[4] 方庆山,郝志廷. 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6):148-150.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3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产业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066

1引言

中国绿色科技将清洁交通定义为可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废气排放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将交通运输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降至为最低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中国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很多问题,包括汽车尾气排放、石油消耗和交通堵塞。新能源汽车集节能环保于一身,应运而生。但尽管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销量仍不尽如人意。有观点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所以发展缓慢,是因为我国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重视远不及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导致我国居民普遍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同度较低,因而,应尽快加大力度向消M者普及新能源汽车的理念。也有观点认为,我国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掌握不够,导致整车成本难以下降,所以,应尽量加快人才的培养,对核心技术的研发,使造车成本下降,才能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的推广。但是这些探究都只涉及了单一向度影响因素方面。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对技术扩散理论的探究,我们发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很多高端核心技术均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技术并没有扩散。本文调查了大量的资料数据并整理了有关文献,详细地介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技术扩散现状,认为技术扩散机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结合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技术扩散机制的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和问题提出建议。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资料整理法,案例研究法,二手资料调查法。资料整理法,文章中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及整理,进一步总结了相关文献中对于技术扩散理论的解释,技术扩散的类型和技术扩散的模式,借鉴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方面的政策及经验,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扩散进行分析。通过技术扩散理论对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中提出建议。

其合理性主要体现在:第一,通过资料整理法利用文本分析析取出有关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的专利数量并进行分析。现有的研究多针对于定量分析。很少有对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现状、程度等的相关文献的研究。通过对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文献分析法,以技术扩散理论为依托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分析,并从技术扩散类型、模式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合理的建议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第二,通过特定案例研究法研究北汽福田新能源汽车公司发展战略过程、研发技术现状,我们能够发现企业的研发投入能促进技术创新扩散,福田要抢占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较高,技术创新的风险也比较大,因此更好地利用技术扩散,通过强强联合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22案例选择

本文最终决定选择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龙头企业福田公司与国内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作为比较对象。依据是,因为目前在我国,福田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最快的企业,将其与我国整个新能源汽车企业群体进行比较能够很好地看出技术扩散的程度,所以本文将以上企业进行对比使结论更可靠。

23资料收集与分析

本文的主要资料来源包括:一是案例企业官方网站公开的信息和资料,如公司简介、要点新闻、历史沿革等,大致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二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有关新能源汽车的事件;三是新华网、汽车之家、中国汽车报网、中工网等媒体网站的有关新能源汽车的新闻,了解福田公司的报道新闻、分析和访谈文章;四是CNKI、百度学术等学术网站上对技术扩散理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文献。

3技术扩散理论

学术界最早对技术扩散进行研究的是社会学领域。现在技术扩散被定义为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得到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根据我国学者傅家骥的理论,技术扩散是创新的推广、辐射与接纳相统一的过程。1904年,法国社会学家泰勒发现模仿是传播的重要手段,传播过程遵循S形曲线轨迹。20 世纪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对技术创新扩散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讨,认为其传播曲线呈现S形。罗杰斯认为,新技术被潜在采用者采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周围新的潜在采用者产生影响,成为新技术信息的提供者或传播者,从而加速了扩散过程,这样,这项新技术的未采用者不断减少,最后为零。

31技术扩散的概念

国外对技术扩散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熊彼特创立的创新理论中的“模仿”。Mansfield较早提出技术扩散规则,他于1961年提出技术扩散的S形模型。Smith(1980)认为技术扩散是技术从一个地方运动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一个使用者手里传到另一个使用者手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官建成(1995) 针对高技术扩散的特点,针对蔡莉(1994)的高技术扩散规律的研究中提出的模型进行了扩展,并论述了用确定型扩散模型描述创新扩散的局限性,指出了进行随机性研究的必要性。新能源汽车若能得到很好的扩散效果,它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导方向。

32技术扩散模型

本文着重分析技术扩散的S形模型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影响。此模型表明在技术扩散的初始阶段,关于新技术的信息来源很少,企业就会减少对应用新技术的信心,此时的技术扩散速率较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扩散程度会不断加大,企业对技术了解也会相应增多,技术扩散速率变大且处于加速阶段。最后仅有一些少数落后企业尚未采用该技术,技术扩散速率呈现下降趋势。在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中,主要了解了技术扩散的概念、类型和模型。由此可知,技术扩散经历了一个由缓慢扩散到快速扩散乃至最后衰落的过程,这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引进与技术扩散的速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4案例分析

41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201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为324万辆,美国占比最高,为366%,中国次之占据231%,德国、法国、日本、荷兰、英国总占比为221%,和中国持平。而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到全球总销量的60%以上。到2015年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26万辆,各国中挪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国家,高达233%。荷兰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97%,超过1%的国家还有瑞典24%,法国市场占比12%,英国市场占比103%。

42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状况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采取了长期、结构式的扶持政策,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速增长,近两年的年增速都保持在300%以上。2015年,中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331万辆,而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约55万辆,中国占比已超过50%,保有量上中国已经占全球30%,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大市场。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方面的研发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在电池正负极材料等关键原材料方面掌握核心技术,并有能力产业化。在动力电池制造技术方面,已从半自动向全自动大规模制造技术开始转变,并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配方设计、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已经具备支撑电动汽车开展大规模商业化运行的技术和产业条件。

这些都充分说明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技术上并不差,但是为什么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还是如此缓慢?其原因正是我国先进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只掌握在少灯笠凳种校没有得到扩散。

4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扩散现状

以北汽福田公司为例,北汽有两个新能源生产模块,2011 年,福田汽车共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专利1113 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454 件。2012年,福田汽车研发投入166081万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专利权843件,同比增长8568%,其中,模具工厂申请的专利数量和质量连创新高,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虽然北汽福田的专利数量与质量都在进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但是我们可以发现福田公司在研发、生产等环节中都是依靠本企业的一条龙服务,没有合作。也就是说,没有进行技术扩散。因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巨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主要的来源并不在于国家对产业不够重视,也不在于技术不够先进、创新动力不足,而主要在于新技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扩散。由于企业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一定的技术保护措施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但企业并未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故步自封。政府也未从宏观角度制定合理的模式与机制。这是造成今日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技术扩散的S形模型中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成功的技术扩散、滞后的技术扩散、未能达到预期的技术扩散、不稳定的技术扩散。作为北汽福田这种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前端的企业,显然不是成功的技术扩散,从专利数量来看,北汽福田的技术扩散是滞后的、没有达到预期的,也就是说,在新技术出现的开始阶段,由于竞争关系,一些企业并不愿意公布自己的技术专利,导致技术扩散滞后,最后不能达到预期。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角度看,这并不利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长远发展。虽然北汽福田掌握的新能源核心技术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国企业是产品研发和生产一条龙,相反,美国的新能源汽车代表特斯拉的技术却是来自多个国家及科研院所。目前,特斯拉公司公开了企业的所有技术专利,其目的就是通过技术扩散,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

5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扩散中的问题

技术水平差距越大,技术扩散所需要条件就越高,技术扩散发生的难度越大;技术水平差距越小,技术扩散所需条件相对越低,技术扩散发生的难度越低。目前我国各企业间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做大做强的企业只有很少的几个,存在很多技术薄弱的企业,这就增加了技术扩散的难度。在政府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方面,政府补贴占总政策内容的12%,税收鼓励仅仅占4%,是政府补贴的1/3,财税政策支持严重不足,导致技术不能有效地扩散。虽然我国政府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方面加大了力度,但是无论是财政补贴还是研发投入都侧重于整车补贴,对于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链重视不足,使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不均衡,导致技术扩散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目前,我国几家大企业还是对于自主产权保护度较高,不愿与其他企业共享自己的专利技术,企业之间缺乏强强联合。在这一点上,政府也没有出台合理的政策与机制。这是造成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

6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扩散的建议

61政府积极引导

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难度大,很多技术缺乏相配套的产业支持等原因。此时,就需要政府在技术的研发上起到支持、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和科研院所对尚须完善的技术进行研发,并通过政策引导,将已经完善后的政策合理有效地扩散出去,对科研技术人员重视培养,提供补贴,培育带头企业,将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做大做强。

62构建完整产业链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已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整车销量依然远远落后。通过分析,国家应继续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扩散的政策支持,通过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虽然国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数量保有量大,且增长较快,但国内现有专利利用率却不高。说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扩散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继续构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使生产形成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使科研成果尽早转化为生产力。应该加快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生产基地,大、中、小合作研发生产,分担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更快地增加汽车销量,使政府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扶持政策。

63国外技术扩散政策参考

631德国

德国为促进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技术扩散的具体措施,建立统一的研发平台。德国将以其经济部、交通部、环保部、教育研发部等政府关键部门的多项资金援助政策为主,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积极配合从而更好更快地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扩散平台。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632美国

美国促进其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政府直接参与,并投入大量资金支持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平台。截至2008年,美国能源部在资助企业研究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的资金达到了3000万美元,并在之后又进行了多次资助。

参考文献:

[1]赵浩新能源汽车产业共性技术扩散的模式及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隋梦晴,李英集群视角下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系统管理学报,2012(5):710-715

[3]郭兴磊,史乐锋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4):37-39

[4]韩晓芳,解学芳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创新扩散机制的互动关系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6(1):16-21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4篇

关键词:资源观;技术创新;战略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2-0007-03

20世纪90年代早期,与技术创新的加剧、国际竞争的激烈、顾客需求的变化等因素相适应,基于资源和能力的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由于产业环境的不确定性,竞争的边界已越趋模糊,许多学者逐渐将战略规划的焦点从传统的外部导向的产业分析转变为以企业独特能力为中心的新战略观点,认为企业专有的资产或能力才是竞争优势的基础,形成“资源观”(Resources-Based View)学派。从战略管理的实践来看,企业要从自身资源和能力出发,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及其相关产业进行经营活动,从而避免盲目进入不相关产业进行多元化经营。

在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方面,企业也要结合自身的资源状况,从技术来源、创新程度等方面选择一种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战略。许多对创新的相关研究将“技术创新战略”当作自变量,探讨不同的战略运作与选择下,对于组织绩效或新产品开发绩效等的影响,以“规范性”研究寻求最佳的企业决策。本文主要从企业资源观的角度出发,以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作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前置与影响因子,考虑企业内在条件与技术创新的匹配问题,研究资源观与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提供参考。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

自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概念后,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战略理论研究,形成了技术创新战略的相关理论。对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类型,到目前也没有统一的划分,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分类。本文主要从技术来源和创新程度两个方面对技术创新战略进行划分。

(一)按技术来源划分

1.模仿创新战略

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学习,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思路和创新行为,吸取率先者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引进购买、破译其核心技术或技术秘密基础上,实行对产品的功能和生产工艺的发展与改进,生产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以确立竞争地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行为。

2.合作创新战略

合作创新是指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战略。在这种战略下,参加合作的各方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

3.自主创新战略

自主创新是指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通过研究、探索产生技术突破,攻破技术难关,并在此基础上推动创新的后续环节,实现创新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并最终获得技术创新收益的创新活动。

(二)按创新程度划分

1.渐进式创新

渐进性创新是指对现有技术进行局部改进所产生的技术创新。渐进性创新是一种较稳妥的创新方式,它一般是对原产品进行渐进的、分步骤的改进。这种技术创新投资费用少、周期短、风险小、见效快,但它难以获得突破性创新所拥有的行业垄断地位或成本领先地位。

2.突破性创新

突破性创新是指在技术上有重大突破的技术创新,它常伴随着一系列渐进性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在一段时间内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突破性创新可以改变整个行业的结构,形成规模效益,使企业居于行业领导地位,形成一种跳跃式发展,取得规模经济,获得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但突破性创新研发投资与推广产品费用大,产品进入市场周期长。

二、企业资源观相关理论

资源观是一种强调企业内部分析的战略理论,聚焦于企

业内部的资产、技能、能力和知识进行研究,近年来引起战略学界相当大的反响。资源观理论研究基础是Penrose在1959年提出的“组织非均衡成长理论”,即组织的投入要素随着学习与经验而不断改变,其投入组合的关系也将随之不同,组织因而出现组织剩余(organizational slack)。由于组织剩余存在不完全市场当中,组织为发挥其经济效率,因而诱发组织内部的成长。到20世纪80年代,相关学者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后续研究,使得资源观获得空前的重视,因而在学术界成为主流观念。Barney(1991)发表在《Journal of Management》上的论文《企业资源与持续的竞争优势》中指出:企业可通过本身资源与能力的累积培养,形成长期且持续竞争优势,称为“资源观模式”。资源观强调以资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思考逻辑中心,将其与公司的竞争优势与企业决策相联系,重点是辨识、澄清、培植、发展与保护组织的核心或独特资源。

在企业资源观的相关理论基础上,对于企业资源的含义不同学者看法也有较大的差异。Barney(1991)采取较广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含公司资源、能力,以及由公司所控制的资产(assets)、组织程序(organizational processes)、公司特质(firm attributes)、信息(information)、知识(knowledge)等;而Fiol & Lyles(1985)与Wernerfelt(1989)则采取较狭义的看法,认为资源包括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核心能力等。本文主要研究企业的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企业的哪些资源会影响技术创新战略的决策。因此应主要从企业的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企业的关系资源方面研究企业的资源对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一)企业的技术能力

企业技术能力是企业所具有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展已有技术知识并创造新技术知识的能力,它体现为人员素质、信息系统、硬件设备、组织结构及过程、外部知识网络以及共同价值观等。技术能力并不只是生产制造与研发的能力,它更描述了企业创新的所有活动,应包括产品设计、生产方法、市场推广,以及为了规划,组织和执行生产计划、市场计划所需的企业技术支撑体系。因此,技术能力应是有关产品设计、制造及配装以及市场扩散所需的知识、设备、信息及其诀窍等能力,能将资源转化为特定目的、任务或产品。

技术能力是企业的关键能力,特别是在技术密集行业中,技术能力是核心能力建设的基石,直接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技术能力有助于技术的模仿、修改与创新,且技术能力是技术进步提升层次的条件。

(二)企业的补充性资产

补充性资产是指一个能力资源,如销售渠道、服务能力、财务资产、无形资产和补充性产品等。对于补充性资产的有效管理,是获得创新收益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方法,掌握这些资产的公司更有可能从创新中获得商业利润。当一项创新产品需要利用特殊的设备或配套材料时,如果创新企业是这种补充性资产的唯一拥有者,那么创新产品是否需要专利权的保护,已经不是重要问题。与只针对“最初的和真正的发明者”的专利权保护不同,通过补充性资产获得利润的机会向每一个掌握资产的人敞开,不论是创新者还是其他任何人。

一个缺乏某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很难获得预期的创新收益,在寻求这些关键的补充性资产的过程中,提供补充性资产的企业往往坚持要分享一部分创新收益,缺乏补充性资产的创新者有时不得不花费高额的代价去获得补充性资产。因此,企业在逐步导入、拓展核心技术与能力的发展可能性,以及之后维系、扩充技术与能力成功果实的各阶段,都需要补充性资产的不断增长与配合。企业要有效的利用补充性资产,然后专注于本身的核心创新能力,为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的关系资源

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为了业务上的往来或者战略上的运用,与外界有许多频繁与必要性的互动,不论是供货商、顾客、政府单位、研究单位、同业等等。在此过程中会形成企业的关系资源,这些资源包含企业内、外部各种正式非正式、长期或短期、固定或暂时的各种关系传递的各种信息。企业的关系资源与网络关系强弱,会影响企业的营运与作业。企业间基于本身的专业形成自然分工,同时又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形成一个祸福与共的事业共同体,如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各种关系,如企业与企业间、企业与大学等学术机构间以及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本身即为企业竞争优势之一,不论结合的方式或内容为何,网络中的成员是借着彼此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合作来达到彼此的目的;而在信任的基础下,信息分享与学习效果也是网络内企业得以成长的重要因子,互信互赖的关系更可视为企业重要资产之一。关系资源的存在不仅有助于合作伙伴间的知识交换,降低交易成本,也可有效防止不必要的知识外流,因此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战略上的巨大价值。

三、资源观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资源观是战略管理领域中运用相当广泛的一种观点与学说,资源观的重点在于强调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Grant(1991)提出的以资源观导向的战略分析架构中,说明了从资源观出发,辨识、分类,依据资源可以产生的竞争优势,再选择最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与能力的战略,战略拟定、执行之后,再以确认必须补充、增强或提升哪些资源观,形成一个循环。如下图所示:

从图的架构中可以得知,企业的资源与战略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最初所握有的资源,因具有专用性、独特性、模糊性等特质,因而可形成竞争优势。企业通过对自身资源的辨识与分类,自身能力的识别,评估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制定可行战略,并在此过程中辨识必须增强与补足的核心资源,再一次成为循环。

从技术创新战略来看,广义的创新除产品或过程创新外,还包含组织创新、战略创新等,因此技术创新战略的内涵应是包含在企业战略之中,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应仍是以企业制定战略的程序相同。企业所选择的技术创新战略不同,对于内部的资源与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如采取高度的自主创新战略则需要大量的R&D资源的投入,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组织管理能力与学习、吸收能力;相对的如果企业采取技术跟随战略或者模仿创新战略,则对上述资源与能力的要求则较低。因此,在技术创新战略的选择过程中,企业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制定战略。

(一)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技术能力是企业在市场上竞争求胜的一种重要力量,具体呈现在新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如果产品开发的速度快,设计方案、品质优于对手,或成本较低,说明企业的技术能力强。企业若向来以技术领先者自居,同时其本身也具有足够的技术能力,则通常会倾向采用内部自行研发方式。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时,通常以自身技术能力的运用为优先,在开发升级型产品时,由于需要更高精密度的仪器设备与技术,企业难以在短时间内自行研发而突破,因而需外界专业企业的支持,以购买技术、合资或进行移转;而在开发无关性产品时,因为产品技术知识为企业完全不熟悉,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薄弱,因此倾向于自外获取技术的创新方式;而应用型产品在技术特质与原有的产品较为接近,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力上较能掌握,因此多以自行研发的方式进行开发。

在创新程度方面,企业在选择技术创新战略时,受到与原有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层次的影响。通常升级型与无关型的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大、技术层次较高,而应用型产品与原有技术差距小、技术层次中等。因此,技术能力较优者的企业,采用突破性的创新战略,开发与过去企业研发方向或核心技术十分迥异的产品进行开发,产品的新颖度较高、强调创意以及开发新技术,属于高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而技术能力较劣者的企业,则选择渐进式的技术创新战略,以现有产品的延伸或附加新特性,新颖度较低、多为现有产品或技术的修正、改良或延伸,属于低度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即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亦然。

(二)补充性资产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由于企业的关系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的专有资源,如与客户关系、与供应商关系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这些关系资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此将企业的关系资源纳入补充性资产加以讨论。

企业在创新产品与商业化的过程中,除核心技术外,常伴随着其他能力或资产的使用,若不能掌握这些伴随的补充性资产,创新的利润会被别家企业所乘机占有。因此,对于多数企业而言,补充性资产与能力具有相当程度的战略重要性。

当企业新进入某个行业,虽然掌握了新技术,但由于缺乏商品化知识与经验等补充性资产。企业为了将其技术快速商品化推出市场,通常会选择与现有企业合作。在许多研发联盟的研究中发现,联盟的组成原因多以补充性资产的取得为主要动机之一,即加入研发联盟主要是为了获取自身所缺乏的补充性资产。因此,在研发项目中,当掌握的补充性资产较少时,会倾向以外部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寻求外部的协助与合作,反之,若补充性资产较多时,则由于在创新的制造、检验、测试等价值活动所需的资源已可全然掌握,则会以内部创新方式进行开发。

企业运营过程中若缺乏补充性资产的搭配,企业的创新利得将会被竞争对手有机可乘。由于高度创新的产品与项目在行业内全新或很少出现,因此,必须投入较多的资源,或者与可以充分掌握的资源相互配合,才能达成战略目标。当企业可以掌控与配置的补充性资产较高时,如上级给予充分的财务资源,与供应商、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等外部关系十分良好,由于创新所需的活动与资源都能有效掌握,无后顾之忧,故此时将会倾向于较高程度的突破性创新战略。反之,企业在进行研发项目的战略性考虑时,若缺乏资金的投入与支持,在检验、测试等活动无法自己完成,或缺乏完成此活动的外部资源可以投入,此时以理性的决策者而言,必须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做最有效的运用,达到最佳效益,故会倾向于较低程度的渐进式创新战略。

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即补充性资产较高的项目,将倾向采用自主创新的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模仿或合作的技术创新战略。在创新程度上,补充性资产较高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补充性资产较低者的项目,将倾向采用渐进式技术创新战略。

四、小结

本文基于资源观的相关理论,研究了企业资源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通过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技术能力、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关系:

(一)技术能力对于技术创新战略有正效用

技术能力较高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自主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突破性创新战略;技术能力较低的项目,在技术来源上企业将会采用模仿或合作的创新战略,创新程度上采用渐进式创新战略。

(二)补充性资产以及关系资源对于技术创新战略也有正效用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5篇

关键词:视角;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深,相关的信息技术现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价值已经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尽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对比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对此本文及基于城市视角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所现存的新产品研发支出过大、投入冗余、规模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率偏低能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1研究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城市视角下开展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即利用线性组合形式来从多项具备特定关联性的变量内提取有效信息,总结规律。核心内涵即为利用较少的主要成分来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实现降低指标维度数,同时还可获得更多的原始信息。考虑到技术创新的高度复杂性特点,在本次研究中对各项投入产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列举类比,并展开了效率分析,以期尽可能通过最少的指标来得到最充分的信息。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技术创新效率也影响到技术创新的绩效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2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效率分析

2.1选取评价指标

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效率评价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比较多,评价指标的系统过于庞大,对于相关的指标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通过更多的指标来完成对效率的评价工作。以下分析了两种指标的应用。

2.1.1投入指标

对创新投入维度展开评价,其中具体就包含了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费用等相关内容。和常规性行业存在明显差异的是,汽车行业有着高度的复杂性特点,其中所包含的投入指标不仅包括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还有R&D活动企业数与汽车产品开发项目总量。由因为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主要是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学习,因此主要采用技术改造以及引进经费支出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2.1.2产出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不但选取了一般性产出指标、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产值,同时还采用了新产品利润营收来一同对呈现创新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转化能力。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有着更好的环保性特征,在产出方面还应当含括对环保性能的指标评估。

2.2创新效率的方法应用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21日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6》,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6》对10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计算处理。①综合技术效率。在这一方面可发现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情况较为显著,上海、重庆、南通、哈尔滨分别达到了1.000的综合技术效率。其中具备DEA有效决策单元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具备更高的效率,当前的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配置状态较为理想。②规模技术效率。在此方面可看到上海、重庆、南通、哈尔滨的创新效率达到了1.000,而最低的创新效率城市,武汉也达到了0.966,各城市之间的规模效率差距相对较小。并且规模报酬变动显示为drs的北京与武汉,其规模报酬呈递减发展趋势,这表明产出的增大情况低于投入情况,规模与投入不匹配,产业规模存在过大风险,应适当控制产业规模,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进方面。基于以上方面的分析表明,综合技术效率相对于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技术效率,要明显低的多,特别是纯技术效率偏低是造成综合效率不能够有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今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应当将技术效率作为重点发展内容。

3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措施

当前一些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投入过大,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着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受制于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互相作用所导致的后果。单从统计数据方面来分析,各城市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所开展的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多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具备独立自主品牌的十分有限。产业规模和投入产出的严重出入性导致效率严重不足,而且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过度投入,所造成的冗余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现象。3.1在政府层面应当进一步扩大投资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还应加大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监管,以避免发生盲目性发展和因为资源配置不当所导致的浪费情况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对产业规模调控力度,要能够和创新投入产出规模达到良好的适应性。

3.2从企业层面来看,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要树立起自主品牌意识,加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可通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流动,促进城市创新资源与技术的优化配置。最后,从社会层面应积极拓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促使在全社会范围内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城市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会受到经济、科技、自然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影响。而要想实现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通过政府、企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手,来促进城市间的人才与技术创新交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最终达到城市间优势互补的效果,取得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蔷,赵雪敏,蒙文川.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应用对能源需求及城市环境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135-137.

[2]孙正良,江帆,虞力英.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34(06):108-113.

[3]李守伟,朱瑶.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137-144.

[4]聂凯,谢丹凤,李巍.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碳排放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09):134-140.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6篇

关键词:双元技术创新;网络位置;组织惯性;竞争力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7.06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24-05

Research of Organizational Inertia, Network Location and the 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Data of Manufactur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LIU Jiea,b, LIANG Shuyina,HE Xiaowena,c

(a.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b.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Corporate Strategic Management;

c.Guangzhou Colleg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rganizational inertia, network location and 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rrying out empirical research within Guangdong manufactures,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 (1)Conservative, program stereotypes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are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innovation. (2)Center position is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innovation, intermediary position is positive with utilization and discovery innovation. (3)Center positionconservative is negative with discovery innovation; and center positionprogram stereotypes, intermediary positionconservative and intermediary positionprogram stereotypes are negative with utilization and discovery innovation. (4)The balance dimensions is positive with performance.

Key words:du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network location; organizational inertia; competitiveness

S着经济全球化及人口红利消失,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国内外的“双向挤压”,制造业亟需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技术创新是制造企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完成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开展技术创新,企业需要拥有足够资源,同时选择两种技术创新路径需付出高昂协调成本[1],抑制活动有效开展。近年来,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强调[2],有效平衡双元技术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而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存在依赖性和互补性。组织惯性影响资源配置,企业网络位置决定从网络关系中获取资源的质量及难易程度,不同位置对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同影响。情景特征差异影响双元技术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因而还需要对双元技术创新的不同匹配方式与绩效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研究。关于双元技术创

新的绩效,以及双元技术创新的匹配方式何种更佳,存在不同的结论。因此,本文确定如下研究问题:结合企业内部和外部层面,探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组织双元性的视角,探讨双元技术创新通过何种方式实现平衡,以及何种匹配方式更有利于竞争力提升?

1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11双元技术创新

Lundvall认为创新是重大技术变革或渐进的技术改进。薛捷术认为是通过技术的获取来推进对现有产品、工艺以及服务的改进。技术创新强调整合已有要素或创造新要素以产生市场价值。本文定义技术创新为企业利用技术和知识改进现有或创造新的产品、工艺和服务,并将其商业化。

Benner等根据知识基础和创新强度将技术创新分为利用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利用式技术创新是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组织既有技能、产品、服务;探索式技术创新则是脱离既有知识进行新产品设计或开发新市场,以满足正在形成的需求。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体现企业驾驭现有知识和资源的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主动适应,体现企业战略主动性[3]。由于存在对资源的争夺[4]、自我行为的强化,早期研究多强调这两种技术创新活动之间的悖论关系[5]。近期学者提出组织可以达到“双元性”的状态,即同时开展高水平的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6,7]。

组织双元性是组织能够同时完成渐变和创新两个挑战。影响双元技术创新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组织情景、组织的资源和能力、组织结构、领导特征。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资本、网络能力[8]、网络结构。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会对绩效产生积极影响。探索式创新能增强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但过度的技术创新可能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的影响。

本文将双元技术创新划分为平衡式和组合式双元技术创新。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的平衡综合了两类技术创新的优势,平衡式双元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可能最为有利,He等发现组合式双元技术创新对销售成长率具有正向影响。

12组织惯性与双元技术创新

组织具有保持结构和行为趋势的惯性。组织核心特征迫使它保持现状。组织依据以往的习性、管理行为行事,影响组织的运作,这种强烈的关联被描述为组织惯性。技术创新具有高度情景依赖性,不能脱离企业资源与流程,因此受到组织惯性制约。组织惯性能保持企业整体发展的稳定性与一致性,提升原有技术来获取竞争优势;动态环境下,组织惯性使企业丧失主动学习新知识以及创新的机会,从而阻碍创新。廖冰等实证发现制造业中组织惯性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创新。

Gilbert将组织惯性划分为资源依赖和程序守旧[9]。资源依赖表示外部环境变化时组织坚持其资源投资模式,而程序守旧是指企业在动态环境下坚持其使用资源的组织流程。对资源的依赖和对市场势力的维护,使得企业无法改变资源分配模式;环境适应性、自我强化的组织过程以及管理者认知导致企业管理的僵化和非柔性,抑制新的资源和技术变革发挥作用。资源约束条件下,企业的资源守旧与对现有价值网络承诺的相互强化,企业资源配置程序的投资范围会着重于利用式技术创新,从而导致企业利用式技术创新活动先于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获得资源[10]。

程序老套的企业依据固有组织流程进行创新活动,保证组织稳定性,支撑现有业务运行,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程序老套抑制了探索新模式的意愿和行为,导致企业缺乏探索式创新。企业克服资源障碍投入新资源进行新技术开发时,程序老套会抑制新资源和技术变革发挥作用,不利于探索式技术创新。本文提出假设:

H1a:资源守旧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1b:程序老套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13网络位置与双元技术创新

基于网络视角,企业处于与外部相关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网络组织环境中。企业网络位置不同意味着获取资源和机会的差异,优势网络位置有利于企业进行创新活动。基于资源基础观,通过构建网络,有利于企业优势资源的获取。企业网络是自身拥有的价值创造资源同其他企业获取资源的匹配结果,维持和开发自己的资源,从而获益。外部网络资源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以及无法替代性,是企业持续竞争的优势来源[11]。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有重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获取资源等行为受网络位置影响。基于资源依赖观点,企业必须控制关键资源,以减少对网络中其他企业的依赖,并控制其他企业依赖的资源。

中心度和中介度从不同角度刻画企业网络位置[12]。中心度描述了企业在网络中位置状况,中介度强调与其他企业之间的位置关系[13]。因此网络位置模式可分为网络中心位置与中介位置[14]。占据优越网络位置的企业更易于提高创新绩效。

中心位置企业与更多网络中的企业直接联系,易获取并控制更多类型创新资源;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效率[15];同时具备更多强联结,对网络信息和资源拥有较大的调配能力,有利于推动利用式创新[16]。中心位置企业占据知识、资源、信息的控制优势,有利于探索式创新;但高中心度企业受到规则、惯例束缚,因而过高中心度会阻碍探索式技术创新。中介位置企业、桥接彼此不相连的合作伙伴,享有信息和控制优势,享有中介利益。企业拥有非冗余的异质性联系,能更快地获知机会或威胁,提升创新成功率。中介位置企业能够获得多元化的知识资源,加强隐性知识转移,促进利用式创新;同时中介位置有助于异质性知识的获取,扩展知识宽度,进而促进探索式创新。因此,提出假设:

H2a:网络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呈倒U型关系;

H2b:网络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正相关。

14组织惯性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

有限资源约束下,企业需要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做出资源配置决策,在决策和执行当中,会受到组织惯性影响[17]。企业通过合作网络弥补内部资源的不足,而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决定了其能调动的外部资源[18]。因此组织内和组织间的不同特质影响所能获得的资源,决定创新活动的选择。本文构建了4种组合模式,并探讨它们对双元技术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

中心位置―资源守旧:中心位置企业获取更多资源,更好把握网络内资源的配置,有利于利用式创新。但中心位置企业对多重联结所形成的资源依赖和承诺,加强了资源守旧对资源投入模式的固化,无法灵活运用资源响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不利于探索式创新。

中心位置―程序老套:程序老套具有路径依赖特性,不能针对非连续性的变革进行自我调整,中心位置企业扮演着网络资源管理者和调配者的角色,受到更多网络规则、惯例限制,强化了程序老套对利用式与探索式创新的负面影响。

中介位置―资源守旧:虽然资源守旧能保证资源稳定性,但中介位置的弱联结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使得资源守旧对利用式创新的正面影响被削弱。而中介位置能给企业带来更多异质性资源,但在资源守旧的作用下,仍然将资源配置倾向于现有知识、技术上,因而会不利于探索式创新。

中介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弱结不利于隐性知识转移,且程序老套使组织流程僵化,不利于持续开展利用式创新。中介位置有利于其在网络中搜索新知识、新机会,但程序老套的自我强化机制导致外部的新知识、新机会难以触动管理者,不利于探索式创新开展。因此,提出假设:

H3a:中心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正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b:中心位置―程序老套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c:中介位置―资源守旧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H3d: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组合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

15双元技术创新的匹配方式与企业竞争力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会提高企业竞争力[19],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20]。国内学者主要研究了技术创新对制造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认为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更明显,研究表明技术创新与竞争力有显著关系。

双元技术创新能同时兼顾现有竞争优势的提升和新的竞争优势的培养。双元技术创新有两种匹配方式:平衡维度和组合维度。平衡维度指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创新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两种创新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需要进行权衡取舍,确定最合适的资源分配方式。企业过分地偏重其中一方,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不利于企业绩效。

组合维度是指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共存,并达到较高的水平。两种创新之间存在互补的关系,两者处于较高水平能产生杠杆效应,相互促进从而提升绩效。高水平的利用式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企业探索和发展探索式技术创新所需的新知识和新资源;而高水平的探索式技术创新活动可开发新技术,同时改善现有技术。

H4a: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H4b:组合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16概念模型

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构建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研究方法

21数据收集

以广东地区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话访问、邮件回访等方式邀请样本企业参与问卷调查。通过预测试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根据预测试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正,正式问卷发放600份,获得有效问卷151份,有效回收率是2517%。

22变量定义与测量

双元技术创新:借鉴Atuahene-Gima、伍勇等的量表,共10个题项。将组织惯性划分资源守旧和程序老套,借鉴相关研究[21]用10个题项测量。借鉴Batjargal、Tsai、窦红宾量表,用4个题项测量网络中心位置;借鉴Freeman、任胜钢量表,用3个题项来测量网络中介位置。经检验,各量表信效度较好。

控制变量:技术创新受企业年龄、规模、社会资本等因素影响[22]。因此,本文选择企业的年限、规模、资本额、行业等作为控制变量。

3研究假设的检验与分析

31相关分析

从相关分析结果可知,组织惯性两个维度、网络位置两个维度都与利用式和探索式创新在000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相关关系。

32回归分析

321组织惯性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影响的回归分析

对资源守旧与利用式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36,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525,在p

对程序老套与利用式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43,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175,且能够在p

322网络位置对利用式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影响的回归分析

对中心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10,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523,且能够在p

对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技术创新进行回归分析,调整后R2为0402,表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较好,系数为0192,且能够在p

323组织惯性与网络位置的交互作用分析

将4种组合的交互项作为自变量放入到回归方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说明中心位置、资源守旧均与利用式创新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中心位置与资源守旧的交互作用对利用式创新影响不显著;中心位置与资源守旧的交互作用对探索式创新产生负向影响。H3a得到部分支持。同理,可以得出H3b、H3c、H3d得到支持。

324双元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由表3可知:利用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探索式创新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组合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H4a未获支持。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相对平衡维度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H4b得到支持。

4研究结论与展望

41研究结论

本文提出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影响双元技术创新的假设,以及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情境下,双元创新的两种匹配方式会对创新绩效,最终对竞争力产生不同影响的假设,并以广东地区制造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惯性的两个维度:资源守旧、程序老套与利用式创新正相关;(2)网络位置的两个维度:中心位置c利用式创新正相关,中介位置与利用式、探索式创新正相关;(3)中心位置―资源守旧与探索式技术创新负相关,中心位置―程序老套、中介位置―资源守旧、中介位置―程序老套的组合均与利用式、探索式创新负相关;(4)双元技术创新的平衡维度与创新绩效正相关。

42创新点与局限

本文从资源基础观、网络理论、学习理论等视角探讨组织惯性、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双元技术创新匹配方式的绩效效果,并构建了理论框架进行实证检验。突破了组织界限,创造性地将组织内部和外部视角结合起来,研究组织惯性和网络位置及其组合作用对双元技术创新的影响,有助于全面认识双元技术创新影响机制。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实证检验比较了两种匹配方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丰富了双元技术创新与绩效的实证支撑。

对于双元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的选取有一定局限性。问卷调查对象局限于广东地区的制造企业,研究结论能否应用于其他地区仍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检验。

43研究展望

第一,本文主要从网络理论、资源基础观、组织学习理论视角研究,未砘箍纱悠渌理论角度进一步阐释双元技术创新的微观机理;第二,本研究选取了组织惯性和网络位置对双元创新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还有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变量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孙金云. 一个二元范式下的战略分析框架[J]. 管理学报,2011(4):524-530.

[2]Benner, Tushman. Exploitation, Exploration, and Process Mangemnt: The Productivity Dilemma Revisited[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3.

[3]He Z,W P.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An Empirical Test of The Ambidexterity Hypothesis[J].Organization Science,2004,15(4):481-494.

[4]Lavie D,Stettner U, Tushman M 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within and across Organiz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0,4(1):109-155.

[5]Uotila J,Maula M,et al. Exploration,Exploit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Analysis Of S&P 500 Corpor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9,30(2):221-231.

[6]Gupta A K K G. The Interplay between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

[7]伍勇,梁巧转.双元技术创新与市场导向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破坏性创新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6): 140-151.

[8]Koka B R, Prescott J E. Designing Alliance Networks:The Influence of Network Position,Environmental Change,and Strategy on Firm Performance[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8,29(6):639-661.

[9]Gilbert C G. Unbundling The Structure of Inertia : Resource VS Routine Rigidit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

[10]陈立新. 现有企业突破性创新的惯及其超越机制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7): 20-25.

[11]Lavie D, Rosenkopf L.Balancin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Alliance Form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 49(4): 97-818.

[12]Zaheer A, Bell G G. Benefiting from Network Position: Firm Capabilities,Structural Holes,and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 26(9): 809-825.

[13]钱锡红,杨永福,徐万里. 企业网络位置、吸收能力与创新绩效――一个交互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0(5):118-129.

[14]刘冰,符正平,邱兵. 冗余资源、企业网络位置与多元化战略[J]. 管理学报,2011(12): 1792-1801.

[15]钱锡红,徐万里,杨永福. 企业网络位置、间接联系与创新绩效[J]. 中国工业经济,2010(2): 78-88.

[16]曾德明,文金艳,禹献云. 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与创新类型配适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J]. 软科学,2012(5): 1-4.

[17]冯忠垒,严良,吴郁玲. 探索性创新的资源和常规刚性对市场份额影响[J]. 管理科学学报,2014(12): 52-59.

[18]臧金娟,李垣,魏泽龙.双元模式选择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跨层视角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9): 105-112.

[19]Fabio Montobbio.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and Structural Change on Export Performance in Nine Developing Countries[J]. World Development,2005(4):56-62.

[20]Jian Cheng Guan,et al.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etitivenes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DEA Model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3):971-986.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7篇

关键词:煤炭;经济转型;能源技术创新;产业演化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8-5831(2013)06-0036-06

中国的煤炭资源型区域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鉴于这种现实,2010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山西省为部级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批准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现已批准的九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山西是唯一一家在全省范围开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试验区,其余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上海的浦东新区、天津的滨海新区、深圳市、武汉城市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重庆市和成都市以及沈阳经济区,都是在区域内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改革试验,唯有山西省的试点是在省域层面上,紧紧围绕产业调整与优化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资源型经济转型等方面展开的全方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由此可见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性。然而,什么能够促进转型?转型的机制如何?这些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相关研究进展评述

多数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劳动力转移及相应的社会制度、政策、文化等方面为资源型经济寻求转型的路径。如Auty认为,丰裕的资源有可能通过降低转型紧迫度和瓦解经济来阻碍转型,所有必要建立一个适宜的政治体系引导煤炭资源型经济的倒J型的过渡转型发展轨道[1]。Benjamin通过对煤炭行业贡献率的分析发现,如果采取矿业多样化、加强产业关联、减少对进口依赖、限制公共支出、通过适宜技术培训和扩散等政策创新,加纳的矿业仍可获得可持续的发展[2]。张汝根认为,产业转型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所在,拉伸资源产业链条、加强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高新技术是主要的转型对策[3]。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识到了技术创新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性,刘剑平、张建伟等指出技术创新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4-5];张复明认为煤炭资源产业本身具有锁

定效应的自强机制和生产要素挤出的效应,提出了针对技术创新和财富的合理配置的规避和转型机制[6]。但自从Sagar提出能源技术创新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后,技术创新为资源型经济转型提供了新视角与思路。Loschel认为,技术变迁导向的企业会有效降低国家环境政策的成本[7];Edenhofer等提出能源效率的改善应该作为化石燃料技术向新能源技术转变的能源技术变迁趋势[8];Zhou 等则更直接地指出,当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以及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达到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会选择主动进行产业的转型[9]。在煤炭技术创新方面,Schumacher和Sands指出,德国为了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在电力行业未来几十年采用的先进技术主要是煤炭联合气化技术、天然气联合循环技术、碳捕获与存储技术[10];朱光华、邹骥认为应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扩大能源供应种类和实现煤炭资源低碳化开发利用是解决中国长期能源问题的关键[11]。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的研究较少从能源技术的视角分析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对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影响,没有探讨阻碍经济转型的深层次原因其实是中国能源技术的锁定状态。事实上,产业转型在时间脉络上表现为产业的长期动态演化,运用演化经济学的“选择―竞争―适应”机制来解释就是企业多样化创新行为驱动的技术创新竞争在经过社会选择和市场协调的适应过程而产生的产业层次上的演化[12]。然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形成了资源型区域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煤炭产业技术路径的锁定,使得技术创新无法突破现有的产业边界。因此,有必要从现有的能源体系出发,寻求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以改变中国现有的能源体系,从而促使新能源技术和传统煤炭技术交互竞争上升为能源产业层次上的演化,使得资源型经济区域突破既定资源的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的能源结构及能源技术创新现状

(一)中国的能源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化石能源禀赋特点是多煤炭、少石油、缺天然气。从分析全国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中可以看出:中国煤炭的生产总量多年来在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一直很高,并随着能源生产总量的增加而增加,从1980年的69.4%增加到了到2011年的77.8%;原油的比重则在近年来持续下降,从1980年的23.8%下降到了2011年的9.1%;天然气比重虽然有所增加,但到2011年也只达到4.3%;水电、核电、风电只达到8.8%。与此相对应,中国的能源需求结构与供应结构大体相当,也呈现单一的态势:2011年煤炭的消费比重占68.4%;原油的消费比重为18.6%,远远大于原油的生产量;天然气为5%;水电、风电、核电的消费总量为8%。可以看出,中国化石能源资源的赋存状况、价格优势、现有消费结构及能源技术水平决定了煤炭仍为主要的供应与需求能源。

这样的能源结构,造成了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据测算,平均每开采一吨煤要破坏4.8立方米水资源,按2012年中国煤炭产量是36.5亿吨计算,仅煤炭开采就破坏水资源90.52亿立方米。当然,随着开采规模的持续扩大,煤炭资源本身也逐步枯竭,许多开采时间长的煤矿被迫关闭,目前中国已有1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破坏资源的同时,环境代价也相当大。据统计,中国85%的二氧化碳、90%的二氧化硫和73%的烟尘是由燃煤排放的,由此导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碳减排压力非常大。于是从2010年出现了“拉闸限电”现象,严重破坏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能源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及中国的现状

从人类使用能源的发展史来看,正是技术变迁导致使用能源的演变。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原始作坊的经验积累导致蒸汽机的发明并推动了原始的柴草、火发展到煤炭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和资本的扩张,导致内燃机的发明和电力的使用,能源发展到包括煤炭在内的化石能源;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环境及能源问题的凸显,能源技术创新必将引起新能源的使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作者里夫金发现,历史上数次重大的经济革命都是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之际发生的。新的通信技术和新的能源系统结合将再次出现――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强大的新基础设施[13]。而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也适应不了未来的经济革命。为此,新的能源系统的出现就需要能源技术创新。

然而,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较少,科技进步对能源利用的贡献较低。据统计,中国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国能源资源再生率不高,可再生能源在发电装机中尚未达到1%,远远低于世界16%的平均水平[14]。当然,纵向比也应该看到进步,2000年中国每万元GDP能耗为1.47吨标准煤,而到2011年降到1.17吨标准煤,虽然这里有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结果,但也有能源技术创新的原因。目前,中国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随着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中国新能源产业开始加速发展[15],2011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占全部能源结构的比重为13%,到2012这一比例已经增加到14.5%。当然,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新能源的利用水平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中国的能源技术创新还需要大力加强。

三、能源技术创新:内涵、作用及实现

在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下,煤炭资源型经济只有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改变现有的能源体系,通过提供新的能源来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减少煤炭的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路径之一是通过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能源产业演变。

(一)能源技术创新的内涵

能源技术创新就是指新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也包括现有能源技术的改进并使新能源技术得以实现广泛的商业应用[16]。能源技术创新的表现形式就其能源实质而言,既可表现为全新的技术创新(如风能、氢能、地能、太阳能以及生物质能等),也可表现为原有技术的改进与突破(如洁净煤技术、二氧化碳捕获、利用和储存技术等);就其能源形式而言,既可表现为单一的创新技术,也可表现为综合循环的技术系统;就其过程而言,则可表现为能源的输送、储存以及实际的商业应用、展示、配置等。

能源技术的转变具有变革性,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价值链的增值。新技术是从技术研发、展示和配置的整合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资源(包括经济、人力资源、知识和社会系统等)应该有效地配置在新技术发展的各个阶段当中[17]。新能源技术会对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环境适应能力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二)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促进能源产业演化的机制

一个产业的变迁过程是在与创新相关的多样的基础上发生的。技术创新的多样是与产业环境的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早期的创新系统理论就认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的双重政策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关键。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产业环境中的需求变化和供给结构贯穿于企业技术变迁的始终,企业技术创新在时间脉络中的分布不均匀,会集中出现在某个时点上,即技术机会的出现[18]。目前,在煤炭资源日益减少、环境不断恶化,而能源需求日益高涨、碳减排承诺逐步临近等多重压力之下,清洁能源需求的技术机会已经显现,能源技术创新的作用将逐步发挥。

在资源型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支持政策和转型战略是决定演化速度和方向的规则和制度,并没有决定演化行为本身。技术创新是技术变迁和产业演化的驱动因素,而技术和产业的变迁是异质性企业间基于竞争过程发生的选择―适应的演化过程,即“选择―竞争―适应”机制来实现的(图1)。

图1表示了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产业演化的作用机制,图中的实线箭头表示能源技术创新推动的产业演化过程。由于能源产业环境中知识存量的增加、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的倡导与管制以及剧烈的环境变动导致技术机会的出现,能源领域的技术创新丰富了旧能源供应种类和方式,同时也增加能源消费选择的多样性,从而原来的能源系统转变成新的能源系统。新的能源系统表现为能源技术、能源供给、能源需求的多样化。新的能源技术凭借其高效环保、节能低碳、经济智能等特点吸引能源消费者改变原有的能源消费偏好,减少对煤炭能源的依赖。

由旧能源向新能源系统的转变,推动了新能源技术商业应用的普及发展和部分传统技术的改进,它们通过能源消费需求的市场机制与传统煤炭技术竞争。这一过程具体表现为演化经济学中选择―竞争机制的作用过程:创新的能源技术与传统的煤炭能源技术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通过社会选择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变迁,并形成新能源技术轨道和行业标准,煤炭产业逐步萎缩,实现向新能源产业的转变,最终实现能源产业的演化。这一过程表现为演化经济学中的适应机制的作用过程。新能源产业的演化最终推动资源型经济体系的转型和新一轮的能源技术创新。图1中的虚线过程既是能源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资源型经济体系转型的过程,两者在同一时期内交互发生,在技术领域表现为能源技术的变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产业的演化、经济的转型。

(三)能源技术创新的实现:政策支持

纳尔逊认为,创新的过程包括学习、搜寻、社会选择三个过程,在特定的产业环境中,企业内部会产生自组织的学习知识和搜寻市场需求的技术知识。一般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技术的交互竞争过程是产业内在化自组织形成的,上述技术创新与产业演化可以通过自发形成。但不容否认的是,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市场失灵,尤其在庞大的能源系统中,单纯通过市场调节很难实现。事实上,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是创新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技术创新直接创造生产利润,制度创新则是对已存在的社会经济利益进行重新分配。因此,在能源技术创新的基础上,需要有相应的制度创新即能源技术创新政策与之相适。

关于能源技术创新政策,已经有许多学者从创新政策、生产政策、配置政策、能源立法、税费体制改革、能源市场整合、能源装备标准化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观点[19-21]。尤其受到普遍认可的供需双边政策[22],这种双边政策对于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可替代技术产生的技术扩散过程具有引导作用,可以促进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能源“技术―经济”体系的形成[23]。

四、美国的能源技术创新政策案例

(一)创新政策体现在立法上

美国能源技术创新政策的设立与实施主要体现在依靠能源立法上,其目的在于把能源技术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制定相关措施支持能源技术创新活动[24]。如始于1975年的《美国能源政策和节约法案》提倡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旨在强调能源节约[25];2005年出台的《能源政策法案》突出了能源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强调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使用;2005年出台的《能源研究、开发、示范与商业应用法》强调能源技术创新的网络管理,对参与者、基础设施、服务、信息、分析及协调活动等一系列支持政策进行全面管理;2007年出台的《能源独立安全法》规定了工业能耗标准,推广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特别是《奥巴马经济刺激法案》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议案》要求逐步提高来自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同时对企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限制并引入排放配额交易制度[26]。

(二)从供需双边体现政策激励与约束

从供给一边来看,改革措施包括了能源征税和减税机制。如2005年法案和奥巴马新能源政策都规定了向石油公司额外征税,征来的税用于激励相关企业和研发机构开展清洁煤、核能、太阳能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研发投资总额的23%可以从当年的联邦所得税中抵扣,形成的固定资产免交财产税。这个政策旨在通过石油额外征税提高价格,从而引导民众与企业减少汽油、天然气、燃煤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同时也为能源技术创新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从政策效果看,美国石油的消费量从2001年每天的1 964.9万桶下降到2011年的每天1 883.5万桶;煤炭的消费量从2001年的552.2百万吨石油当量下降到2011年的501.9百万吨石油当量。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石油消费量从2001年每天的485.9万桶上升到2011年的每天975.8万桶;煤炭消费量从2001年的720.8百万吨石油当量上升到2011年的1 839.4百万吨石油当量(数据来源于2012年BP统计评论)。

从需求一边来看,政策体现在政府财政拨款和能源消费补贴引导能源消费偏好,以及能耗标准的制定上。到2025年,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的投资规模将达到1 900亿美元,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也有一部分资金用于居民使用光伏电能的补贴。此外,美国法案涉及工业能源、交通能耗、建筑能源等多方面的能耗标准。2005年法案要求到2015年联邦政府建筑的能耗降低20%;要求电力公司在2020年实现以可再生能源或能源改进方式满足其电力供应量20%;奥巴马经济刺激法案则要求在2030年以前所有建筑物实现“零碳排放”。

五、启示及建议

通过对能源技术创新促进能源产业系统演化的分析以及美国能源技术创新的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及建议。

第一,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在时间脉络上是一个长期的产业演化过程,尤其在中国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现状下,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只有通过能源技术创新改变现有的能源系统,通过提供新的能源来满足社会需求,才能减少煤炭的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着眼点在技术层面,而不在经济层面。

第二,美国政府一方面通过立法来营造良好的能源技术创新环境,另一方面,政府直接投入巨额资金建立太阳能、风能、生物燃料和其他清洁能源项目具体落实,这些做法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即能源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市场失灵,不能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规制必不可少。然而,近年来中国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前面第二节提到的法规和《2000-201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要点》《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规划。这些政府法规与战略规划与美国的相比,从立法机关的权威程度、立法的多少、覆盖面上看都有差距,从战略规划的涉及面、行业的针对性方面也有差距,而对传统能源技术创新的政策法规与战略规划更少。所以,政府部门要注重加强促进能源技术创新的立法,并通过直接投资和项目推进,引导企业作为主体进行能源技术创新。

第三,技术创新本来就存在着系统失灵问题,而从能源技术创新对能源产业演化的作用机制来看,这种系统失灵会阻碍能源产业的演化。中国能源行业的相关职责被分散至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利部、科技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等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的新能源管理机构[15],难以进行有效的能源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实现能源产业系统的演化,从而促进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因此,建议国家要重视能源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在依靠企业发挥创新主体积极性的同时,通过政府的主导作用解决能源技术创新过程中的系统失灵问题。主导的能源技术创新方向一个是煤炭低碳化技术,另一个是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这两方面的技术创新,可实现节能减排和减少对煤炭资源的过度依赖,从而实现转型。参考文献:

[1] AUTY R M. Transition reform in the mineral-rich Caspian region countries[J].Resources Policy,2001(1): 25-32.

[2] BENJAMIN N A A.Ghana’s mining sector: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national economy[J].Resources Policy,2001,27 (2):61-75.

[3] 张汝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经验及启示[J].生态经济,2008(12):82-84.

[4]刘剑平.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5]张建伟. 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 张复明.资源型区域面临的发展难题及其破解思路[J].中国软科学,2011(6): 1-9.

[7] LOSCHEL A.Technological change in economic models of environmental policy:A survey[J].Ecological Economics,2002,43(02/03):105-126.

[8] EDENHOFER O,Bauer N,Kriegler E.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change on climate protection and welfare:Insights from the model MIND[J].Ecological Economics,2005,54(02/03):277- 292.

[9] ZHOU N,MARK D.Overview of current energy efficient policies in China[J].Energy Policy,2010,38(11):64396452.

[10] SCHUMACHER K,RONALD D S.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ies and climate policy in Germany[J].Energy Policy,2006 (34):3929-3941.

[11] 朱光华,邹骥. 能源技术创新是解决我国长期能源问题的关键[J].理论与实践,2006(8):53-55.

[12] 陈劲,王焕祥.演化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13] 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14] 赵红梅.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0.

[15] 刘兰剑,董涛.我国新能源技术创新政策成效及其优化分析[J].技术经济,2012(7):1-6.

[16] SAGAR A.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nergy[R].Harvard University,2004.

[17] SHAFIEI E,SABOOHI Y,GHOFRANI M B.Optimal policy of energy innov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Development of solar PV in Iran[J].Energy Policy,2009,37(3):1116-1127.

[18] STEIL B,VICTOR G,BELSON R.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19] DALTON G,GALLACHOIR BP ó. Building a wave energy policy focusing on innovation,manufacturing and deployment[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10,14(8):2339-2358.

[20] BANALES_LOPEZ S,NOBERG-BOHM V. Public policy for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development in the USA[J].Energy Policy,2002(30): 1173-1180.

[21] NOAILLY J,BATRAKOA S. Stimulating energy-effcient innovations in the Dutch building sector: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patent counts and policy lessons[J].Energy Policy,2010,38(12):7803-7817.

[22] NOBERG-BOHM V.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sights for government policy in the energy sector[R].Harvard University,2002:1-151 .

[23] THEOCHARIS D. The sustainable diffusion of 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ies as an example of an innovation-focused policy[J].Technovation,2005,25(5):753-761.

[24] 王北星.美国的能源战略及其启示[J].中外能源.2010,15(6):12-17.

[25] 周举文.美国用能产品能效技术法规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26] 谢晶仁.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能源政策[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 (3):49-52.

Mechanism Analysis of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to Promote Coal Resource-based Economies Transformation

GUO Pibin1,WANG Ting2

(1.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zhou Teachers University,Xinzhou 034000,P. R. 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 030051,P. R. China)

Abstract: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8篇

1.技术进步率变化的时间趋势分析。为了研究资源富集区与资源贫乏区两个区域技术进步率的动态变化,探寻变化的根源,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测算了两个区域的技术进步率,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时间,将整个时期分为1990—1999年和2000—2010年两个阶段进行考察,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1990—2010年我国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分别为1.031和1.50,即两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年均分别提高3.1%和5%。分时段来看,西部大开发前,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49,平均每年增长4.9%,而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82,平均每年增长8.2%;西部大开发之后,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14,呈现出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均技术进步率比西部大开发前减少3.5%;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为1.021,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均技术进步率比西部大开发前减少6。l%,但仍高于资源富集区,具有显著优势。西部大开发之后,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能源开发力度,由于能源行业自身具有高额的行业利润,对技术进步及技术更新速度的需求偏低,因此在资源富集区高份额的能源工业会间接抑制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更新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制造业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的速度。表1反映出西部大开发之后资源富集区的年均技术进步率已低于西部大开发之前,可见西部大开发促进了该区域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但其技术进步的速度却趋缓。非资源富集区不同于资源富集区单一的产业结构,制造业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当地经济增长。西部大开发后,由于国家西能东送等宏观政策的倾斜,西部能源富集区向东部非资源富集区的能源输出量非常巨大,对非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增长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充裕的能源流入也间接抑制了该区域的技术进步,延缓了该区域技术进步与技术升级的速度,因此相对于西部大开发之前,其年均技术进步率也出现了下降。总体来看,由于要素禀赋不同,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产业结构不同,造成了两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存在较大差异,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要高于资源富集区。

2.分地区的技术进步率。表2是本文测算出的12个省份技术进步率的排名结果,从中可见,不同地区的技术进步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整体来看,资源贫乏区的技术进步率基本排在资源富集区之前,上海与浙江分居前两位,技术进步率的年均增速分别为7.2%与6.7%,江苏、广东、福建分列第五至七位,年均技术进步率增速分别为5.4%、5.4%和3.5%,优势显著。能源富集区各省排名整体靠后,其中内蒙古和新疆排名较前,分列第三、四位,其原因在于当地自身基础条件较差,技术进步的空间巨大,容易形成后发优势。

计量模型和变量定义

为了进一步判断金融支持对技术进步率的作用,本文通过改进检验资源诅咒的截面数据模型¨,建立了如下面板数据模型。其中,TECHCH为技术进步率;lnGP为滞后一期的人均GDP自然对数;SXP为能源依赖度,反应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条件,本文借鉴奥蒂(Auty)的做法,并参考当前我国资源依赖指标使用的度量方法构建了资源依赖指数,即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与采矿业职工收入占职工总收入的比例的平均值;Loan为金融支持度,本文借鉴金(King)等所采用的金融深化指标],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E代表产业结构,要素禀赋不同的区域其产业结构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在此用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E代表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人力资本是实现持续性创新的基本条件,本文使用九年义务教育人口(普通中等学校在校生与小学在校生之和)与当地总人口的比重来表示;控制变量代表技术创新投入,即各省R&D的研发投入(由于数据统计不全,这里使用R&D内部支出)占各省财政支出的比重来表示;i对应于各城市截面单位,t代表年份,‰一为待估参数,为随机扰动项。数据选取1990—2010年间12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固定资产统计年鉴》与《中国财政统计年鉴》。

实证结果及讨论

1.整体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与固定效应模型(FE)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见,能源依赖度SXP对技术进步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资源富集区为一1.358,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说明该区域经济对能源的过度依赖形成了对创新行为的挤出效应,从而抑制了技术的进步;非资源富集区为2.071,但显著度不高,说明该区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但关系并不显著。从金融支持度Loan来看,资源富集区与非资源富集区的技术进步率与金融支持率均呈正相关关系,系数分别为0.625和0.944,分别在5%和1%的水平上通过检验。可见金融支持对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异,资源富集区明显低于非资源富集区。据相关统计,西部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探明储量分别占全国的41%和65%,因此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动力,因自然资源所形成的先天资源禀赋优势产生了以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其禀赋特性决定了该产业具有超额利润,所以采掘业部门的急剧膨胀导致了传统制造业部门的萎缩,过多的初级产品挤出了具有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出现了对创新的挤出效应,因此金融支持的作用对技术进步是有限的,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经济对于能源行业的依赖程度,固化了原有的产业结构。而非资源富集区明显不具备先天的资源禀赋优势,但却拥有发达的市场和较好的工业基础,制造业部门发展迅速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高额比重,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行业利润平均化,只有通过技术的不断更新才是获取更高行业利润的途径,因此金融体系对于资金的合理配置有效地推动了该区域技术进步的速度,从而实现其获取高额利润的目的。在其他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率的关系在不同地区差异巨大,资源富集区的系数为0.478,在10%的水平上显著,非资源富集区为19.738,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由于地区间要素禀赋的不同造成了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资源富集区形成了以能源产业为丰导的产业结构,间接导致对高技能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有较强需求的制造业的衰退,对技术进步形成挤出效应,非资源富集区中制造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较大,其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技术更新的速度。人力资本投入水平、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进步率之间的关系在资源富集区均为负相关,在非资源富集区均为正相关,表明在资源富集区存在大量的人才流失、教育水平过低和科研技术转化低效等问题。

关于新能源技术第9篇

关键词:银行债权治理;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转轨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6.12

中图分类号:F276;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6-0051-04

1 引言

根据组织双元性理论,相较于利用式创新,探索式创新能够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拓展市场份额,实现可持续成长[1]。然而,受制于资源瓶颈,诸多企业不得不放弃探索式创新带来的成长机会,而选择创新投入较低的利用式技术创新[2]。银行债权人不仅是公司融资来源,又是重要的外部治理主体,其极具特殊性的双重身份使得银行债权治理机制能够调节企业的资金获取规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效果产生影响。因此探索银行债权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理对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成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诸多文献围绕企业融资方式、融资类型[3]、融资结构[4]等与创新的关系展开研究,但尚未将银行债权治理机制的独特作用从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进行有效剥离。并且大量文献忽视了研发投入不能折射出企业技术创新效果的客观事实[5]。技术轨道则凝结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经验,并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演进方向[6]。基于此,本文以技术轨道为切入点,在识别探索式和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对企业成长性影响差异性的基础上,检验了银行债权治理与企业技术创新转轨之间的关系,以及创新资源在二者关系中起到的中介作用。以期丰富银行债权治理和技术创新理论,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提供依据。

2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2.1 技术创新轨道:创新范式与技术轨道的整合

Dosi最早将技术轨道定义为是某一特定的技术范式所暗藏的技术未来的演进路径[7]。Malerba和Orsenigo认为技术轨道综合了四个技术要素:技术机会、创新收益、技术积累、技术专有[8]。柳卸林认为技术轨道反映了企业所有可能的技术发展方向[9]。可见,技术轨道是解决技术创新问题的有效模式,凝结了企业创新经验,并能够折射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潜力、创新收益以及未来发展路径。

双元性技术创新代表了两类不同的创新范式。探索式技术创新是企业通过搜索、创造和试验等方法获得新知识,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潜在的客户需求[10]。探索式创新能够引领企业流程、组织和生产方式发生变异,帮助企业不断适应变化的外部环境,及时定位市场机会,为促进企业成长准备条件。然而利用式创新则注重对已有技术、知识的提炼、推广,以拓展现有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但过度注重利用式创新的企业会沿着现存技术轨道进行不断自我强化,造成环境适应性降低 [11]。

若将技术轨道视为企业采取的技术范式和技术演进路径的整合,技术创新轨道则剥离了技术轨道概念中的历史成分,其所诠释的是为解决技术问题和满足新客户需求,企业所选择的技术策略。因此,技术创新轨道是对企业技术发展方向的把握和发展规律的总结。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以开发新产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市场张力,反映了企业利用新知识,创造新产品的创新能力。采用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的企业创新投入较多,创新风险和收益较高。而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多以实现产品功能多元化,满足当前客户需求为目标。所以,在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运行的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风险水平较低,企业成长潜力较为有限。综上,探索式和利用式创新轨道代表了两类不同的技术范式,其在创新导向和技术积累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表1),这种差异决定了探索式技术创新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成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探索式技术创新轨道对企业成长性的贡献程度高于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

2.2 技术创新转轨:银行债权治理对资源瓶颈的突破

由于资源限制、制度限制等原因,当后发企业变换技术轨道时,会对技术风险产生较强敏感性[12]。当企业由利用式创新向探索式创新转轨时,为满足新客户的需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产品研发。当创新资源不足时,企业应对创新风险的能力随之降低,并削弱了企业进行探索式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另外,不完全契约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企业决策者出于对既得稳定收益的依赖性,可能会放弃高风险高收益的探索式技术创新,进而导致技术转轨动力不足。所以,企业通常会“锁定”占据主导地位的利用式技术轨道,并沿此演进 [13]。因此,企业对技术轨道的路径依赖性,以及企业的资源和制度限制共同催生了决策者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的惰性,大大削减了转轨动力。

银行债权引入企业契约网络后,将通过资源扩充和制度优化两种途径影响企业的创新行为和创新转轨。首先,债权融资增加了公司决策者的可支配资源规模,经理人可以将资金资源直接配置向技术创新活动。再者,企业将债权融资进行合理配置,并产生资金盈余,决策者可以利用该部分盈余弥补探索式技术创新产生的巨大资金缺口。此外,债权人为公司带来的偿债压力以及对公司采取的一系列监督、干预行为能够约束公司决策者私利行为,提升资源配置效率[14],促进技术创新质量。这种对公司原始治理制度安排产生的优化作用避免了决策者的私立挖掘和非效率投资,进一步增强了银行贷款资金的安全性,使得银行债权人有充足的信心为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银行债权治理能够促进企业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且创新资源在二者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3 实证设计

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按照中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确定了从属于信息技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生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机械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上市公司为高科技上市公司。选取2009~2012年作为研究期间,对高科技上市公司进行了连续4年的持续观测,在剔除ST类公司、变量数据不全的公司、未连续经营的公司之后,共获得有效样本为261个、有效观测值为1044的平衡面板数据。

公司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面板数据由作者在中国知识产权网手工搜集所得。其他数据来自于国泰安上市公司研究数据库(CSMAR)。本文对主要变量数据进行了Winsor异常值处理。

3.2 变量设计

(1)技术轨道:本文选取企业技术专利申请情况来刻画技术轨道。发展过程中,当企业享受到特定技术轨道带来的优势后,便会沿着该轨道不断完善相应技术[15],并在该技术轨道上申请专利,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根据中国《专利法》,与申请日之前的已有技术相比,发明专利需要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具备较强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以,发明专利以研发创造新产品、新服务为导向,反映了企业搜集、整合新知识和技术经验的能力和质量。因而选取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来刻画探索式技术轨道。相较而言,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在产品外形、结构上提出的新技术方案,重在满足既定客户需求,并不以新产品研发为目标。所以,选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刻画利用式技术创新轨道。

(2)创新资源:选取研发支出比例衡量企业的创新资源投入情况 [4]。

(3)银行债权治理:选取银行借款比例作为银行债权治理的操作变量。本文认为,银行借款比例不仅能够有效剥离银行债权人的治理效应,体现出债权人独特的审核治理、监督干预等治理优势,并且能够反映债权人带给企业的偿债压力,进而衡量出对经理人起到的约束作用[5]。

(4)其他变量:选取销售收入增长率率来反映企业的成长性。并选取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名称及释义见表2。

模型中,α、β、λ、μ、δ为回归系数,ξ为回归残差项,c为截距,Control为控制变量组,Tetryi(i=1,2)代表探索式技术轨道(Explor)和利用式技术轨道(Exploi)。模型1主要用来探讨不同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的差异化影响,模型3、模型4、模型5用来检验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之间的中介作用。

4 实证结果

4.1 双元性技术轨道贡献识别

探索式及利用式技术轨道对企业成长性的影响见表3。模型M1a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成长性,解释变量为利用式技术轨道。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中,利用式技术轨道回归系数均为0003,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利用式创新对企业成长性的促进作用较为微弱。证实了利用式创新以满足已有客户群体为导向,不能帮助企业实现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因而对企业成长的贡献不明显。

表3 双元性技术轨道对高科技公司成长性的贡献识别

M1a GrothM1b Groth

Exploi00030003

(073)(1.37)

Explor00004 00008***

(1.49)(370)

R20040005500410032

F/Wald检验F=445P=0000Wald=5722P=0000F=481P=0000Wald=5722P=0000

Hausman检验RERE

注: ***、**、*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内为T或Z检验值;Hausman 检验:P小于005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否则拒绝原假设采用随机效应模型(RE)。篇幅限制常数项及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未给出。表4、表5同

表4 银行债权治理对双元性技术轨道的影响

M2a ExploiM2b Explor

Debt0279*00390875***-0149

(172)(058)(3.20)(-108)

R20019003100500013

F/Wald检验F=3.28P=0002Wald=1385P=0003F=643P=0000Wald=2009P=0002

Hausman检验FEFE

在模型M1b中,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随机效应模型中,探索式技术轨道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边际贡献为008%,且通过了005水平显著性检验。表明探索式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获得持续成长能力。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处于探索式技术轨道的企业能够有效整合新知识,并不断基于发明专利开发出新产品,满足潜在客户需求,为企业成长提供动力。相较于利用式技术轨道,探索式技术轨道更有利于高科技公司成长性的提升,假设H1得证。

4.2 银行债权治理对技术创新转轨的影响

银行债权治理对高科技上市公司双元性技术轨道的影响见表4。在模型M2a中,被解释变量为利用式技术轨道。固定效应模型中的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对利用式技术轨道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回归系数为0279,T统计量为172。表明银行债权治理机制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资源投入,并能降低成本,提升了决策者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进而研发出更多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以满足已有市场需求。

在模型M2b中,被解释变量为以发明专利刻画的探索式技术轨道,此时,解释变量银行债权治理回归系数为0875,T统计量为3.20。与利用式技术轨道相比,银行债权治理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边际贡献高出06个百分点。表明债权融资的引入极大地扩充了企业的创新资源规模,缓解了资源瓶颈问题,使企业有动机和能力进行高风险高收益的探索式创新。因此银行债权治理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转轨,选择对成长性具有更强贡献力的探索式技术创新。

4.3 创新资源的中介作用

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关系中起到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见表5。模型3中,回归结果显示,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回归系数为001,显著性水平为01。即银行债权治理与创新投入间具有正相关关系。说明银行债权治理能够增加决策者向探索式创新活动配置的资源总量。模型4中,被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解释变量为创新资源投入。解释变量回归系数为7398,Z统计量为222,表明创新资源与探索式技术轨道之间具有正向相关关系。创新资源投入越多,高科技上市公司越能够在探索式技术轨道上研发更多的发明专利。

模型5中,被解释变量为探索式技术轨道,解释变量为银行债权治理和创新资源投入。此时,创新资源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贡献依然显著,回归系数为7277,Z统计量为219。然而,银行债权治理变量回归系数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Z统计量仅为-078。表明创新资源变量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的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即银行债权治理对探索式技术轨道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创新资源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当银行债权治理水平上升时,公司决策者的可支配资源规模和配置效率上升,向探索式创新活动提供充沛的资金资源成为可能,强化了公司决策者选择探索式技术创新以促进企业持续成长的动机。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利用式和探索式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贡献以及银行债权治理对两类技术轨道的影响,并检验了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轨道关系中起到的重要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首先,探索式技术轨道对公司成长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促进作用明显高于利用式技术轨道。其次,相较于利用式技术轨道,银行债权治理更有利于企业选择探索式技术轨道。最后,创新资源在银行债权治理与探索式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本文的管理启示在于:第一,银行债权人已由创新厌恶向创新包容或创新支持转变,企业应构建积极的银企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债权融资来缓解企业资源瓶颈,促进企业向探索式技术创新转轨;第二,银行债权人应认同探索式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持续成长,保障银行资金收益稳健性的重要动力。银行应进一步优化贷款契约设计,完善贷款预警和监督体系,提升债权治理机制带给企业决策者的行为约束效应,促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银企共赢。

参考文献:

[1]Andriopoulos C, W L Marianne. Exploitationexploration Tensions and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Managing Paradoxes of Innovation[J].Organization Science,2009,20:696-717.

[2]Adler P S, Borys B.Two Types of Bureaucracy:Enabling and Coercive[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41(2):61-8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