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才培养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4 15:19:26

人才培养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第1篇

创新文化产业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具有多种学科的交叉性,注重视野拓展,跨越文、史、经、管、法等多个学科边界,同时有选择的实时采用不同的学科专业方向构建自身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其设计人才需求层次,笔者按需要掌握知识结构和经验的程度分为以下三种层次:

(1)高层次设计管理人才:这类人才要求懂得社会学、人类学、哲学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既要能够把握从创意到市场整体运作,协调整个策划中的不协调的部分,又要懂政策、经营运作、项目价值,懂得艺术设计、创新产品的品质,是建立在创意的策划、设计、实施和市场运作基础之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务实性的人才。

(2)中层次的策划创意人才和设计人才:前者要求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设计水平和长期的艺术实践,更需要具有敏感的洞察能力,丰富的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和准确的判断力,具有对未来发展前瞻性的决策能力。策划运营主要包括目标市场的定位、设计师的选定、创意概念的设定、设计的定位、成本的运算,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市场营销、传播拓展、衍生产品的开发、售后服务等。后者要求对项目具体的实施保证。包括管理、和技术的实施(设计概念的抽象、对某各领域跨学科的掌握、基本成本实施;人力资源的调配。

(3)较低层次的实施人才: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各种工艺制作技术,能够较快的领会设计意图,实现创意设计方案。这一类人才具有基本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和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策略

(一)高校现有的课程的体系必须重新调整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缺少了发达国家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环节,艺术设计专业也是照搬过来,各个院校一直以来一直延续的是“纯美术”式程式化的培养方式。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50%来自学校的培养;10%来自自我学习;40%来自社会化的学习。学生在大学的专业学习基本是基础知识的训练,总是处于混沌状态,似是而非,深入学习只有靠学生自己悟和摸索,严重影响了人才供给速度。

因此,我国高校要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的人才,必须了解学科相互交叉的问题;产业流程的过程;产业流程里所必须配备的人才结构,根据这个结构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做整体调整,从基础训练到设计训练,再到最后实践环节,课程训练的内容都要目标明确,逻辑关系清楚,每一门课训练达到的目的、掌握的知识点要有严格的标准,始终保持各环节训练的顺畅衔接。

(二)打造适合创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瓶颈”。由于体制的原因,优秀的教师资源不能流动,现有的高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产业”的概念,学术带头人“形式化”,一帮蒙着眼的“盲人”,如何能担当得起创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重任?

俗话说“师傅不高,教的徒弟落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想发展,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合创新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层次的人才,必须突破教师人才的“瓶颈”。一所学校风气正与不正不是教授的多少、研究生、博士生的多少,而是学术带头人水平的高低,和其起的作用;学校的领导层是否拥有开放的心态,拥有拥抱各方优秀的发展的胸怀。

由此看来,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各个层次创新产业的人才,必须首先突破优秀人才的流动这一关。

(三)添加与创新文化产业配套的技能训练课程

创新文化产业是一门涉及到多种工艺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最后的产品价值。因此,各高校应该添加与创新产业配套的技能训练课程,有设备缺教师,可以外聘教师;没有设备的,可以考虑和工厂合作,把课堂搬到工厂,灵活处理。

(四)加强学生对市场、对产业的认知度

创新文化产业是和市场、产业结合紧密的一门学科,学校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技能训练上,要加强学生对市场、工艺、材料、技术等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市场调研、材料成本、市场价值、政策法规的认知度。

人才培养论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国际贸易专业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培养的是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既具有一般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又存在国际贸易专业的个性,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教育思想,凝聚着教育主体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认识,主要包括国际贸易专业主张、教育理论和教育学说等。

2.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国际贸易专业的要求,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依据。

3.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包括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也包括由学校设计并组织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教育教学活动的地点不同,但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形式、运行机制以及非教学培养途径等各方面决定了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理论和实务要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些理论为建构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制约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最基本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现代的生产力水平主要决定于科技发展水平。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基本的动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制约着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发展结构、人才培养规模,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

对于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来说,其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的设置与课程的开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实习条件的优劣,无不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制约。

2.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这里所说的社会制度,主要是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我国已实现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它就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需求,按照市场需求培养人才。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是我国当前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主要任务。

3.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潜在的制约因素。传统文化对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都有广泛的影响,其他社会因素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制约因素,往往要通过文化传统的折射,即使生产力水平相当、社会制度相似的国家,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模式、管理体制也不完全相同。发达国家,有的教育管理体制是集权制,有的则是分权制;在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培养目标上,有的重学术,有的重实践。这些都与该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关。外来文化同样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有广泛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对于日木、韩国、新加坡来说是外来文化,而现已成为这些国家文化传统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也是外来文化,如今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文化,对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方方面面形成主导作用。

三、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模式的建构在坚持以科学理论作指导的同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大体有以下一些。

1.紧靠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周济同志曾指出“要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招生、教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各个环节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国际贸易专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都必须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紧贴国际贸易发展的趋势,以就业为导向。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院校必须加强研究毕业生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使专业定位、招生规模等都能按市场规律变化而变化。2.素质为基础、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国际贸易专业是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的能力是建立在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之上的。国际贸易专业教育是指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环境的开发、教学的实施与管理、教学的评估与改进等教学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要求进行。同时必须注意贯彻“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

3.理论与实务相结合的原则

发达国家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经验表明: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学校国际贸易的企业相互合作是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另外,国际贸易专业作为经济学范畴里的一门重点学科,必须重视科研活动。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1.培养目标的建构

研究培养模式的建构,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培养目标,前面已经分析,我国国际贸易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科学构建国际贸易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面向”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外部关系。国际贸易专业教育要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迎接挑战、加快发展服务,要紧跟国际贸易发展的潮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国际贸易的应用型人才;二是“定位”问题,要处理好教育的内部关系,教育是一个大系统,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通过人才和科研成果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育人”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都亟待提高。在培养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时,我们要把“育人”和“育才”、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既重智育,更重德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既重知识,更重素质和能力,要显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培养目标时,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必须以市场为前提,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要充分考虑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及时了解人才发展趋势,使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行业特色,成为同类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品牌”专业。

2.课程体系的建构

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途径。在课程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必须改革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体系的建构不是在现行课程之外增设新的课程,而是根据世界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变革传统的课程结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到课程纵向横向的交叉渗透,补充新课程内容。要加强相关学科相互渗透和相互结合,注重国际贸易实务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工作和协调工作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同时要加强综合教育,建立综合教育体系,通过增加第二课堂内容,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师资队伍的建构

要实现培养从事国际贸易、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必须建立起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要求教师既具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换句话说,就是既能做工程师,又能做教师。目前国际上国际贸易专业学校的师资构成,学术型和实务型教师的比例数为l:1。而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贸易专业院校的专业教师,比较普遍的是从学校到学校的纯学术型教师,比较习惯于按学科体系组织理论教学,具有一定职业经历和职业资格的专业教师所占比例较小。所以,加快国际贸易专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已显得十分紧迫。

如何构建国际贸易专业院校高素质师资队伍,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要努力建设自身的专业教师队伍,作为自己教师队伍的常规部队。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送、下、带、引、聘”的方式。“送”,就是选拔部分教师出国进行深造,重点是针对从企业引进的实践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下”,就是让部分教师(主要是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教师)下基层锻炼。“带”,就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引”,就是从国际贸易企业中引进优秀人才

担任专业课教学工作。“聘”,就是聘请行业专家、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第二条途径就是借鉴其他国家师资队伍建设的成功做法,聘请社会实践领域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从我国目前情况看,这个途径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之一。

五、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在遵循一定的原则下,构建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我国国际贸易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训.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杨德广.现代高等教育思想探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人才培养论文第3篇

一、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问题

1.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建国以来,基于政府管制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政府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变更和取消,甚至课程学科体系的构建都需要经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严格按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或批准的专业目录,学方案、学计划和统一专业教材开展教学工作,招生和分配也由国家统一进行,形成了一统性、单一性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1]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国家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实施通识教育、英才教育,进行专业调整、管理权限下放、就业市场化等,但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秉承传统的单一性培养模式。表现在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几个显著特点:培养目标偏重于政府部门的人才需要,但对广义的公共部门的人才诉求重视不够;教学内容偏重于政府管理基础理论的灌输,忽视不同部门公共管理与服务的特殊素质和能力培养;知识结构偏重于政治理论水平、行政素养的培养,忽视管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公共管理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需求形成巨大偏差,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2.单一性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第一,培养目标笼统、不明确。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体现复合能力,且目标明确的层级就业模式和发展方向,学生的学习重点和就业预期不明确。课程设置范围和主题宽泛,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课程大量设置,学生就业方向模糊,甚至产生专业合法性危机或认同危机。学生不知道为何而学,学了往哪去,用人单位也不知道毕业生能干什么,学生对未来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培养方向偏失,培养模式根基不足。单一性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方向上重官员、领导等官僚型人才培养,而缺乏服务基层大众等事务型、服务型人才培养。这种严重滞后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人才培养方向的偏失。同时,现行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了当代社会人才选择的专业性、市场性和实用性,培养模式根基不牢靠。第三,专业进入壁垒低,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培养模式优势缺乏。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进入经济工商管理法律等领域时,时间成本和智力投资比较高,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学生却可以很容易地进入公共管理领域学习、工作;即使是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的数量和人数也更倾向于经济、会计、计算机、法律和中文等,确切针对公共管理的专业人才需求不多。借用迈克尔·波特的壁垒分析框架,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生存现状正处于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的尴尬境地,该专业很难显示出核心竞争力,这也反映了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优势的欠缺。[2]第四,课程设计结构不合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一般性公共管理通识教育过于笼统和宽泛,虽然在教学中加强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但体现专业特色的技能课程、技术课程、创新能力培养课程相当少。即使是设计的学生能力考核方式与组织,依然以理论知识为主,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依然薄弱。

二、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实践探索

早在2004年,周口师范学院就尝试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改革实践。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如山东农业大学)尝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改革实践,并初步形成了基于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以“近期求就业,远期求发展”为培养原则,侧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实务型人才和跨专业结合型人才的公共管理专业分类培养模式。实践表明,分类培养较好地适应了公共管理人才需求差异性增大的趋势,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职业发展的规律。

1.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特点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是依据时代特征,淡化专业本位,拓宽专业口径,构建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课程结构体系设计。低年级统一开设专业理论基础课和通识课程,夯实学生专业理论基础,高年级根据职业发展特点及就业需求,设置若干培养方向和教学模块,按就业与发展方向实施分类培养。[3]其主要特点有:第一,培养目标的多元化。专业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实际,设定多个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多个培养方向、建设多个课程模块,形成多路径培养体系。如就业主导型培养目标,即让把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选择公共事业管理培养方向;准公务员型培养目标,即让部分有志于公务员事业的学生选择公务员培养方向;科研发展型目标,即把一部分理论基础扎实、刻苦钻研且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安排进入研究生培养方向等。设置多元目标能够增加学生选择机会,提高目标达成度。第二,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专业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不同的模块方向课程;不仅要有案例教学、实习实践实训等实际仿真课程,而且要有调查研究、毕业论文等综合知识运用环节。此外,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人文科普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三,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当今就业市场复杂多变,学生的就业、发展适应性比就业、发展的专一性重要。公共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发展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公共理念、公共管理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在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和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的广泛就业性和升学读研的多样化和灵活性。第四,师资队伍的多元化。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术、技能培养训练,构建多学科、多模块、多素养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专业师资队伍必须多元化。

2.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优势

较之传统的单一性人才培养模式,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突出了教育的个体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尊重了学生个性、特长,有利于化解教、学供求失衡,建设和谐高效课堂,并促进学生向其理想的方向发展。它是对学生的全程全员管理,也是对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弹性管理,有助于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学质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和因材施教,是协和学生人生职业规划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务实之举;它是协和学校培养、学生发展与社会人才需求的供求结构性矛盾的有效举措,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它尊重了学生的“感性选择”,体现了学校资源的“理性配置”,优化了学习条件和环境,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分类培养有助于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管理专业是应用性专业,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社会性和实践性,培养的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实务型公共管理人才需要从业者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因此,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的职业性质,按照职业角色要求设置培养目标。通过分类培养,更能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一方面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巩固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校府合作”模式,送学生到政府单位实习、见习,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第二,分类培养有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一是在理论课程内容上适当加大学习的深度和难度。二是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里,以科研项目促进教学,学研结合。如教师通过科研项目紧跟本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并将承担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带入课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三是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由导师指导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学习模块,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分类培养有助于跨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理论上讲,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应从事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但由于岗位竞争激烈,现实中很大部分的公共管理专业学生都选择了跨专业的工作;同时,企业与政府部门的交集越发频繁,具有公共管理知识背景的人才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因此,基于社会需求,部分高校制定分类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适当培养一部分既具备公共管理知识又掌握其他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的完善

1.加强分类培养模式实践的拓展和宣传,提升认同感

分类培养的实践范围要不断拓展,实践内容要深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成长势头。目前,国内高校的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模式经过不断实验与创新,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创新,不断的深入研究和完善,使分类培养模式更加成熟和完备,分类培养成果更具显示度。同时,还要不断拓展实践领域,不断细化实施方案,通过创新拓展和样板示范以及宣传交流,使其产生更大的辐射力、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认同。

2.把握人才需求趋势,明确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

理论上讲,高校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及一些非营利组织,然而,通过对近年来公务员招考数据的分析表明,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量并不突出,而对诸如计算机等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却比较大,政府部门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甚至不及企业。曾经有学者研究指出,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度排序依次是:需求一般(67.0%)、急需(25.5%)、可有可无(4.7%)和不需要(2.8%)(如图1)。[4]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迫切要求公共管理专业转变一贯的“单一型”专业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方式,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图1各社会组织对公共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程度(百分比)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明显加速,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社会发展、也是为自身的健康发展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人才。社会需求是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3.坚持“以学生为本”,完善培养规格和课程

模块设计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由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成才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基本目标。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就业、发展需求出发,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校风、学风及文化氛围等,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以及进行相应的课程模块设计,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共管理是一种管理服务实践,需要有创新思维和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实的公共管理教学组织与社会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矛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与发展机会,应当转换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如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建立“双循环”教学机制。[5]教师要作实践调研,形成与教材匹配的“活教案”,丰富课堂教学;学生要深入岗位(部门)管理,带着疑问回到课堂;同时,邀请政府官员到课堂,讲解社会实际、传授实践经验。还如采用“层级分类式”教学方法,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高年级分类“重点培养”。拟继续深造的学生,强化他们的专业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如参与教师课题研究等;准备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强化其公共管理基础知识、调查研究和社会问题分析能力的培养;拟到企业的,强化其经济管理、市场营销、人际沟通、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另外,“多学科”渗透式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法不可或缺,可通过“专家讲坛”、“市县长论坛”形式,邀请不同背景的专家、教授作专题讲座,开拓学术视野,增长学生见识,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6]

5.整合资源,夯实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基础

资源是人才分类培养模式运行的物质基础,在资源供给问题不能迅速化解的情况下,通过资源优化与整合,为人才分类培养模式搭建资源平台成为必然路径。一是师资队伍的优化与整合。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另一方面聘请兼职教师和引进专职教师,解决教师资源不足问题。二是充分挖掘网络资源,加强课程开发与建设,实现特色、优势课程资源共享。三是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注重校内实验实践条件的整合,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门户之别,避免资源人为分割,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共用。[7]

6.完善配套支撑制度,促进分类培养优势实现

人才培养论文第4篇

(一)对接当地主导产业设置应用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德国高等教育分级分类培养人才的意识十分强烈,目前主要有综合大学、神学院、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应用科技大学和行政管理学院等类型高校。不同类型的高校,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不同的。如,应用型人才主要由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院来培养,学术性研究人才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作为区域性高等院校,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它的办学指导思想就是为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与当地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了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区域主导行业和支柱产业设置相应学科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科技大学不是按学科体系划分专业,一般是按职业领域来划分专业的,因为它的前身为工程师学校、高级经济专业学校,所以专业主要涉及经济、工程技术、农学、艺术等领域,通常不设置师范类、医学类和体育类专业,专业设置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区域性”特征。例如,德国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和机械制造业,所以应用科技大学普遍设置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以适应主导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的主校区坐落在大众公司总部沃尔夫斯堡,车辆工程专业是学校的品牌专业,为沃尔夫斯堡地区培养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奥登堡/东弗里斯兰/威廉港应用科技大学所在地区航海业和造船业十分发达,是当地的支柱产业,该校也设置了远洋航海、机械设计与制造等专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专业复合、学科交叉的行业,具有跨学科知识、能够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专门人才十分急需,所以不少应用科技大学设置了复合型专业,如经济法学、经济工程、经济信息学、技术化学、物理工程、应用语言学等。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便于培养区域经济科技发展所必需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这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一大优势。以两所应用科技大学为例:一所是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它在2006/2007学年设置和招生的专业主要有:机械工程类(包括自动化、信息技术、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学等)、交通与物流类(包括交通与物流管理、物流与信息管理、交通管理经济工程等)、车辆工程类(包括机械制造、车辆工程、车辆信息学、汽车经济等)、经贸管理类(包括市场营销及贸易、国际贸易管理、银行金融管理、企业核算及企业管理、企业经济学等),共有42个应用型专业。[3](p60-61)另一所是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它在2007/2008学年设置本科专业32个,包括三个主要专业群,即工程类专业群、机械类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等,专业主要有:能源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经济工程、机械制造、机械制造中的技术数据处理、机械经济工程、室内装潢、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舞台摄影与舞台服装等。同德国综合性大学相比,不伦瑞克/沃芬比特尔应用科技大学和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面相对狭窄些,它们都具有“应用性”、“区域性”、“行业性”、“跨学科”等特点,其专业设置都是与当地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应用型专业,以培养实践应用人才为目标,纯理论学术研究的专业一个也不设置。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德国越来越多的应用科技大学走出“象牙塔”,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延长实践教学时间,鼓励学生假期下企业实习实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应用科技大学对实习、实训环节极为重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德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如设计师、工程师、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的培养,主要由应用科技大学来承担的,这类高校十分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教学环节安排充分体现学生未来就业的岗位需要,学校将培养学生成为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很多高校明确规定:新生入学前要提前到对口的企业去实习,熟悉工作的基本过程和增加对工作环境的认识,如果新生入学前未能完成实习,可在入学后至第3学期结束前自行安排时间完成。例如,康斯坦茨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要求新生入学前进行3个月的预实习,大学学习期间的第三、六学期各有为期3个月的实习。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教学时间明显要比综合性大学长得多,一般要占整个教学环节的30%左右,有的达50%以上。实习实训环节可分两大部分,即基本实习训练和专业实习。基本实习训练时间一般为3个月,安排在理论课教学之前,在学校的实训基地和校外的企业教学车间进行,基本实习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大致熟悉、了解所学专业的生产过程、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专业实习环节通常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后在校外企业进行,为期3个月,可在假期进行。强化专业实习训练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从事该专业活动必不可少的技术和能力,懂得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有些应用科技大学为强化实践教学,专门为学生设置实习学期,学生自己联系实习企业,要在修读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一个学期。实验课程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很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它跟理论课程一样,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实验课程一般配有实验教材,并有自己独立的考核方式。实验室开放程度很高,实验课程不再局限于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更多的是设计性、综合性、探究性实验。例如,一些应用科技大学机械专业的电工学实验课程共有8个实验,分别于一学年两个学期各完成4个实验教学,每个实验必须通过规范考核才能通过。实验考试程序大致是这样的:学生先进行20分钟的笔试,教师便于掌握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笔试成绩大于或等于总分的一半以上者方可进入正式的实验阶段。笔试成绩少于总分的一半但大于等于30%的学生可以允许进入实验阶段,但要进行笔试补考,并达到学校规定成绩。实验课采取这种形式考核方式,学生除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之外,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训练。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环节是十分丰富的,除了实验、实习、实训以外,还包括毕业设计、项目教学和学术旅行等环节。近年来,由于项目教学实践性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快等因素,引起应用科技大学极大的兴趣。学校要求在各个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设置若干个项目教学,项目设计的选题力求来自企业真实的课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作品制作及展示的整个实践过程,并撰写项目设计论文或报告。应用科技大学要求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具有鲜明的“应用性”,毕业论文的撰写必须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求“真题真做、真刀真枪”训练。据统计,在工科类专业中有60%—70%的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自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问题。同时,应用科技大学还鼓励教授们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考察企业,举行学术旅行活动,以增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环境和岗位工作内容的了解。

(三)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不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体系性。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环节的设置都突出“应用性”,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真实需求,课程设置广泛征求企事业单位的意见,力求做到市场紧密连接课程教学,专业、企业和行业在“同一节奏下跳舞”。与美国本科高校的“厚基础、宽口径”通识教育不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非常突出专业教育而不是通识教育,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基础课程直接与专业学习内容相关,理工科院校几乎不开设人文类、社科类等通识课程,更没有像中国高校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层级划分。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应用科技大学开设的课程门类比较丰富,课时量充足,必修课比例高,平均周学时达到30节左右,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模式凸显实践教学的价值,实践环节比较丰富,实习时间十分充沛。如很多高校规定,下企业顶岗实习需一个学期共20周,撰写学位论文需一个学期共20周,入学前新生预实习12周等。为更好地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校普遍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模块取代单一课程成为教学的基本单位组织。以“电子技术”模块为例,该模块设置了“电子技术”、“电子技术练习”、“电子技术实验”三门课程,把课堂理论教学、练习巩固、实验环节三者有机融合起来,由同一教授承担模块三门课程教学任务,大大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方法也突出“应用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面向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教授们绝不用“满堂灌”、“填鸭式”的方法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多的是用讨论式、探究式方法让学生自明道理。学校引导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积极开展产学合作,为学生提供结合就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在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并重,强调“做中学,通过做来学”的教学理念,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的对接与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基础理论与专业课程两者的关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淡化理论教学的学术性、体系性;专业课程教学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行业需要为核心,围绕着行业、职业岗位而进行,是基于一种行动导向的教学。目前,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普查实施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习明纳尔”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均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四)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双元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坚信学生的各种能力均来自实践的锻炼,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所以学校普遍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学校理论教学3年+企业实习1年,这一模式实质上就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新生入学前3个月左右的感知企业生产实习的基础上,入学后还有两个学期被安排在企业实习,这是四年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第一个企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3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应用能力;第二个企业实习一般安排在第7或第8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相关专业的顶岗实习,将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有机结合,力求解决企业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碰到的真实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实习报告,企业指导老师对学生实习工作的表现作出鉴定。总之,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深度融入真实职业环境,从而使学生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大大提升。所谓“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也是“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之初,学校与企业之间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学校本着“面向市场、适应需求、资源共享、平等互利”原则与企业深度合作。企业是高校应用科研项目的资助者,企业为高校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企业参与大学实验室的建设、教学内容的制定和学生实习工作的指导。就读“双元制”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开始时要与实习企业、高校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比如,2004/2005学年,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机械制造系开设了三个“双元制”专业,即机械设计专业、生产技术专业、技术营销/经济工程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工程师,学制为9个学期。其中前4个学期学生在高校、职业学校、企业交替进行理论学习和职业培训,第4学期结束时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技工认证考试。后面的4个学期学生在校学习,假期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和职业训练,第期学生下企业做毕业设计。长期的实践证明“,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三赢”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学校而言,可以节约一大笔实验室建设经费,降低办学成本;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对于企业而言,既能利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又能雇佣到一毕业就可以立即上岗的高素质专门人才,降低培训费用和雇工风险。实践证明,“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比较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有利于促进德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二、对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启示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是在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它已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引起世人瞩目,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应用科技大学不同于我国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它类似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习。我们应大胆借鉴西方高等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益经验,用来指导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大力推进教学方法改革。至今,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比较保守、陈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分强调传授知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把学生当作知识接受、储存的容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其结果是学生普遍“高分低能”,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能力,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正如教育家周远清先生所言:“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我国大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赋予“教”和“学”全新的内涵。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必须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强调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实践性、创新性”。所谓“实用性”,是指教师教学不仅仅传授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领会、掌握更加有用的方法;所谓“实践性”,是指可操作性强,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真实场景演练、职业角色扮演、岗位工作模拟训练等;所谓“创新性”,是指要营造探究式、创造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开展创造性、探究性教学和学习。我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要积极汲取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面向工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主动走出校园,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新要求,为学生提供结合就业需要的各种能力的训练。在现代教学方法中,如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都比较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些现代教学方法的教育理念比较先进,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围绕着教师转,教学目标具有多元化特色,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些现代教学方法都是强调“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学生的知识不一定都依赖课堂教师的传授而获得,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而取得,也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建构、学习而取得。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深度推进培养模式改革。我国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偏高、人才培养方式单调、教学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途径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必须改革由高校单方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传统模式,以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指导,深度推进以“校地互动、校企合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校企合作”、“产学协同”培养之路。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和社会共同参加的合作教育机构,明确共同承担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责任。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共同对应用性人才培养进行顶层设计,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共同讨论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使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形成新的合作育人机制。总之,高校应高度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在与行业、产业、企业合作过程中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模式的共同点就是“校企合作、产学联盟”,实践证明它们都是十分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值得在我国应用型高校中大力推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的核心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将生产、教学和科研三者有机结合,由于这一培养模式与地方经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而成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成功做法,改革传统的生产实习模式,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场环境中进行充分有效的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

人才培养论文第5篇

广义的中医药文化泛指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与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人文精神方面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和人文气象等,涵盖了哲学文化、历史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文学艺术等内容。狭义的中医药文化指与中医学学科有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本文所讨论的是广义的中医药文化。

二、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中医药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相辅相依,不可分割。高校有四大职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中医药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高校文化传承功能的具体体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使命和重要内容,而中医药文化建设又大大促进着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动着中医药人才培养事业的不断发展。

1.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医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医药学强调整体观念和人文关怀,关注的是生病的人,而不是人患的病。早在唐朝孙思邈所著之《备急千金要方》第一卷《大医精诚》中,就专门对医德进行了论述,为习医者所必读。《大医精诚》这样论述医德: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大医精诚》,被誉为是“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它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光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拥有良好的医德。《大医精诚》被我国许多中医院校用为医学誓言,誉为经典。

2.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人才专业素质提升的重要依托。我国中医药教育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渐构建了多形式、多层次的体系,突破了传统的中医药教育模式,实现了向现代化教育模式的转变,并逐步确立了以院校教育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转变和建立就一个时期而言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但随着教育教学理论和时间的纵深发展,大量沿用西式院校的教育模式在培养中医药人才上存在的致命缺陷和问题日益突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在中医药人才西化倾向、中医基础理论薄弱、临床辨证思维能力缺乏、院校教育与毕业后教育之间衔接不良、教学与临床脱离等方面上的问题。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谈中医药人才成长时指出:“当前,一方面中医药教育在不断扩大,但另一方面中医药人才在不断萎缩。”谈话一针见血地指出照搬西式院校教育模式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致命打击,而强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和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历史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实践文化,其核心价值融入了科学精神、道德精神和文化精神。其中哲学文化的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有助于医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中医药特有的学术文化和科学思想,引领着医学生对已知和未知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而中医名医、验案、传奇、气功、武术、炼丹、药膳等文化艺术,引导了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独有气质的升华。

3.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现,是最简洁的文化名片。中医药文化建设毋庸置疑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产生和确立,对学生的成才和发展具有深远地意义,这种影响是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比拟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中医药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文化素养的提高和视野的拓展。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医药院校的文化品味,也是传播中医思想和理念的桥梁。从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了解一个高校的价值取向,这对学生、对社会而言都具有强大的引导作用。中医药文化建设有助于高校综合实力的提升。利用中医药文化建设,塑造完整的高校形象,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高校的综合实力,有助于实现高校以文化人、以文聚力的文化凝聚力,赋予了师生立足于学校文化认同的独特、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在文化活跃中不断反思、不断超越。

人才培养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外语人才;复合应用型;培养模式;

Abstract:Cultivationoftalentsaimsatmeetingtheneedsofsociety.Accordingly,theeducationofforeignlanguagetalentsinthenewerashouldmeetthesocialneedsforthecrossdisciplinaryandpracticalpersonnelwhowillserveatallwalksoflife.Toachievesuchagoal,itisnecessarytocarryoutasystematicreconstructionofpedagogicalplatformincludingtrainingmodes,curriculumsystem,teachingmedia,methodologyandteachingmanagementsoastobuildamodelinwhichtheforeignlanguagestudentscanbetrainedinthedesirableenvironment.

Keywords:foreignlanguagetalent;crossdisciplinaryandpracticaltalent;trainingmode

21世纪经济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化的趋势日益增强。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多元发展的社会需求,显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共识。社会对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外语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模式,特别是普通高校本科阶段外语人才培养。那么,什么是当前社会急需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外语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培养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设想在既定培养目标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复合应用型人才概念

(一)复合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复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复合是一种变化,尤其是智力元素的复合,其新复合体派生出的积极意义将远远超出单个事物简单相加的总和。我国高校本科教育提出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至今已经逐步发展成比较完善的思想概念,即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的融合。

复合型人才的特征首先表现为“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条件,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思维、科学思想方法的萌发点。其次,在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的基础上,使自身各种能力和潜能相互交叉、渗透与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综合性能力。最后,复合型人才在知识构建的过程中,各种素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成个体人的基本综合素质。杜国海等认为,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形成。[1]这些素质的提高,必将促进社会的适应性、理解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增强。笔者认为,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能够充分认识个人价值只有融入社会发展的进程才能被充分挖掘。拥有远大理想、高尚情操、优良品质、踏实作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二)应用型人才的内涵与特征

应用型人才具有一定复合型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技术或操作技术等),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专业的社会实践,使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如果说复合型强调的是综合知识在综合思维作用下产生综合能力,那么应用型重在利用相关知识,结合生产与社会实际,将智能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能与社会效能。

二、本科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围绕培养外事、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口译与笔译工作者。与之相对应的课程设置基本采用1+1模式,即外语+语言学或外语+文学的语言文字知识结构模式。其专业应用性主要体现在听、说、读、写、译语言技能的工具意义上。在很大程度上,外语人才的知识应用能力主要体现在外语与母语的转换上,通常作为其他专业或领域的辅助工具而存在。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粹工具型外语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并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是大批能够使用外语(至少用英语)从事社会工作(任何行业的工作)的人、国家的建设者、走向国际社会参与全球化各项挑战的人。2000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对21世纪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同时《英语教学大纲》还对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作了具体要求: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这个目标与规格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外语专业A377;具体地说,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是外语人才的立世之本;宽广的知识面是新时期学科渗透与融合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外语人才的社会适应力;较强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是外语人才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较高的素质既是实现上述诸方面的先决条件,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三、本科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其他任何一项系统工程一样,它的构建需要统一的思想认识平台,即本科人才培养总体目标。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特别是本科教育正走出精英教育理念,朝着大众教育飞速发展。高校本科外语人才培养也必须跟上时展的步伐,必须走出靠书本培养精英的传统模式,朝着“一专多能”、理论联系实际的复合应用型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人才培养思路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管理机制等进行系统化重新构建,创建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本文拟以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具体探讨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教育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意味着学术标准、人才培养规格的多样化。[3]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普及,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呈多元态势,各行各业需要大批不同规格和层次的英语人才。其中,复合应用型人才最受欢迎。因此,我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相继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各种尝试性改革,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4]:

(1)英语+专业知识。这里的“专业知识”是指英语语言的文化、文学方面的知识;

(2)英语+专业方向。这里的“专业方向”既可指英语语言的应用方面,如“翻译、文学、教育”,也可指更宽泛的学科领域,如“旅游、经贸、法律、金融、军事”等;

(3)双学位。将英语专业与其他某个专业相加,分阶段进行,如用二年时间完成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和部分专业课程,再用二年时间进入第二专业学习。

尽管以上三种模式在各高校都有实行,但笔者认为,模式(2)更接近“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构建原则,更接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首先,它体现了21世纪外语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要求,确定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根本地位,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次,它体现了语言与专业的“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加合”(如第三种模式),而是载体与被载体的融合,即语言与其背负的内容的融合。[5]最后,这种模式将外语专业面向其他专业开放,使外语人才不仅能够从事包括语言文字、文学研究,也包括新闻、外交,还包括法律、教育、经贸、金融、科技、军事等各学科领域的工作,在精通一门(或更多)外语的同时,又熟悉相关知识,成为具有全球化意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好的教育模式还需有与之相配套的合理课程体系来支撑。根据本科英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要求,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必须围绕复合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是指基础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素质、选修与必修等课程的一种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这种配置可以通过在专业平台上搭建结构明晰的模块形式来表现,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由以下几个课程模块组成:

(1)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旨在训练学生必备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基础知识与技能,为高年级阶段的专业方向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主要课程包括语音、综合英语、阅读、听力、口语、写作、翻译等。

(2)语言理论课程模块——旨在使学生对语言结构和实用规律有理性、科学的认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提高专业素质,为深入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主要课程包括语法、词汇学、语言学等。

(3)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旨在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社会需求进行跨专业、跨学科修课,构建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主要由除英语以外的各专业学科基础理论与实践课程构成专业方向模块,例如经贸、文秘、新闻、旅游、教育、法律、生态学等。(4)知识应用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由相关课程的实验与活动构成,如口译、笔译实验,旅游、经贸、文秘、新闻、教育等学科的基本技能实习,小型研究活动与学科竞赛活动等。

(5)素质教育模块——旨在提高学生个人素质,培养情操,陶冶性格,增强社会融合能力。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修人文、历史、政治、艺术等课程。

为了保障以上课程体系模块的有效性,首先要在学时分配上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原则,夯实基础。模块(1)与模块(2)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技能课程,要确保其课时量不低于总课时的50%。其次,外语技能课程必须作为教学重点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特别是要加强写作技能训练,可尝试将读写课程合并,将语言输入与输出同时并举,确保写作技能训练四个年级不断线,最后以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终结。再者,根据国际教育经验,大学课程中选修课程比重在35%~45%较为恰当,也有利于学生的创新个性发展。最后,模块(4)相关的实验、实习、活动不仅应该纳入全程教学计划,有机融入每一阶段的学程之中,还要规定最低学时与学分标准,以确保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得到实践与应用。

(三)教学手段与方法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在当今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传统的“粉笔+黑板+教师”的教学手段已无法满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的需要。《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版)对培养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的教学手段有明确规定:“要积极采用现代的、多元的和全方位的教学模式,在充分利用原有的电教设备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条件的要逐步建设计算机网络系统、光盘资料中心以及多媒体自修中心,为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习和实践的空间。”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

(1)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意培养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进行独立学习的能力。

(2)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主题发言、语境设计、模拟辩论会等,努力创造语言演练环境,培养学生使用外语能力。

(3)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准确、细致地展现所学语言的使用环境与民族文化,尽可能近距离地接近所学语言,增强教学效果。

(4)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教学方法中体现这些元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逐渐走上自身未来发展的道路。

(5)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帮助学生组织英语演讲、英语角、各种英语竞赛活动以及参与社会的涉外活动,推动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第二课堂,并在实践中找出专业学习的差距,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第一课堂学习。

(四)教学管理机制改革

学校要想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优秀人才,就要有创新意识,在管理上采取灵活、开放政策,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发展。从现有教学管理机制看,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

(1)真正实行完全学分制。我国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施的仍然是学年制。学生很难跳出四年制框框,假期修课制度缺位,学生要想缩短学习期限几乎是不可能的。这从客观上容易造成学生在入学后一段时间内学习积极性处于停滞状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奋进精神,也不利于快出人才。

(2)真正实行自由选修课制度。目前的选修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限制性选修,学校将课程划分为不同课程群,学生在某个课程群里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方可毕业。虽然这样的选修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从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人尽其才”的人性化人才发展趋势。国外通行的做法是,实行全通型选修制度,并允许适当时限的“试听”,将选修课决定权真正交给学生。这将更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利于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3)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外语应用型人才与其他专业一样,也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除了第二课堂的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以外,还应有适当的社会实践。目前我国很多院校通常采取第八学期集中实习的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在毕业前集中实习,即使遇到问题,特别是发现自己知识欠缺时,已没有机会重新回到课堂去弥补。仅在毕业前安排社会实践,对教学全过程只起到检验结果的作用,而无法对结果进行修正、补充。我们不妨尝试英国大学通常采用“三明治”模式,即“实践——学习——再实践”模式。外语专业学生可以在二年级下,或三年级上安排2~3周停课社会实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一方面检验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应用,另一方面也在实践中找出差距,促进后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针对性。此外,学校应该为外语专业学生创造条件,直接与相关语言国家进行学生交流或访学,锻炼学生的实际语言技能,体验所学语言的文化,开阔视野。

(4)完善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实行全程质量管理,即对教材选用、教师配备、课堂教学、课后练习、课程评估进行全程监控。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反馈与学生对课程配置与教师讲学的信息反馈,并根据反馈信息进行相应调整与修正。外语专业的教学评价不能采用“一科一考”、“以考代评”方式,应将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表现纳入课程评价,提高平时成绩比例(可设定为30%~40%)。此外,对理论课程应将小型专题研究、理论综述等报告型成果纳入课程考核,并占较大比例(如基础理论占40%,研究报告占60%)。由于外语专业具有很强的行为表现特点,因此,应将行为表现评估(performanceassessment)纳入教学评价体系,这些行为表现可以通过在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外语竞赛、表演,以及参与校内外相关活动与任务中体现。总之,对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要进行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立体评价,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结语

在人们转变观念,将外语人才朝着复合应用型培养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学校首先遇到的是外语师资队伍知识结构单一的困难。近年来,大批高学历的优秀外语人才充实高校外语专业师资队伍,他们具有较强的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但由于他们基本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无论是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还是在知识结构上,都不能完全承担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另一方面,外语专业学生选修其他学科课程时,其专业授课教师尚不具备完全使用外语(英语)授课的能力。如何建设合格的外语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是外语专业在发展道路上首先遇到的挑战。

另外,外语专业教学缺乏原版外语教材,包括语言类与非语言类教材。其实并非是缺乏资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版教材价格相对昂贵,大部分学生难以承受。同时,非语言类原版教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任课教师个人外语水平的限制,能真正用外语(通常是英语)开课的人也寥寥无几ᦉ7;没有原版教材,学到原汁原味的外语就会大打折扣,也将大大影响人才质量。教师能否在这个问题上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近距离接触纯正的外语,以及国际通用的专业语言表达,是每一位参与外语人才培养的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杜国海,王涓.复合应用型人才辨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7(8):2427.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南佐民.论外语学科的研究范式创新[J].外语界,2007(1):28.

人才培养论文第7篇

[关键词]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3]平,牛晓静.关于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考[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4).

人才培养论文第8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人才培养论文第9篇

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的创新型医学人才。河北医科大学是地方性重点医学院校,面临国家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有限、招生规模扩大、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紧张和人力市场需求变化等诸多挑战。河北省卫生事“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建立环首都绿色医疗服务基地”的目标,将环首都绿色医疗保健服务项目纳入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合作协议,围绕首都地区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需求,建设5个集医疗、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健康产业基地。为落实省委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就需要大量的具有很高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二、融汇人文精神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

为把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教育贯穿于整个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之中,学校明确提出了“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战略定位;构建了“优化学生生源结构、构建梯型专业层次、创办国家特色品牌专业”的特色定位;形成了“贯彻人文素养培养主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职业精神培养、落实创新教育根本”的教育模式;探索出了“一个战略、两个体系、三个结合、五个能力、六个平台,五个环节”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一)实施专业品牌战略

按照突出品牌专业建设、促进传统专业发展、提高新办专业水平、根据社会需求增设新专业的建设目标,建成了7个部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其中3个项目被推荐参评部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二)构建“两大”人文学科课程体系。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了人文学科的比重,形成了以“两课”为主线的必修课人文社会学科群,以“人文精神培养”为主线的选修课学科群。主编并开设了中国医学史、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医学伦理学、医学导论、护理伦理学、卫生法规概论、护士礼仪与美学、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必修课程;开设了医学与人文结合的理论类、文学赏析类和实践类课程等三大选修体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注重把人文关怀、人文精神、创新思维等渗透到每一教学环节;贯彻让学生早期接触社会、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病人并早期体现和实施人文关怀的理念,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践、去敬老院进行人文关怀的实践教育,组织学生到贫困地区送医、送温暖,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后期学习阶段,把人文关怀渗透到临床教学的每个角落。

(三)突出“三个”结合的教育理念

为培养医学创新人才,学校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三个”结合的教育教学思想。一是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的渗透,在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了医学主动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把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中来,在培养目标中强调了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强调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临床教育阶段实施医学人文关怀要求学生书写人文病历;二是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培养的结合,运用人文社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三是专业基础与学术前沿的结合,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前沿,早期接触社会,加强理论,突出实践,注重科研,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了“五个能力”培养目标

围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这一目标,提出了从“五个”能力的培养上做文章,一是培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与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渗透,医学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医生就要本着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胜任本职工作,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二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医学科学是循证医学,传统医学的思维模式是强调证据,而现代医学强调的是在循证的基础上强调创新,这就要求医学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反思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培养合作共事能力。医学工作强调的是团队,需要各方面人才的通力合作,因此,在医学教育中强调团队精神的培养十分重要;四是培养科学研究能力。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精神,在药学院设立了“专业辅导员制度”,从中青年教师中选择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资格老师担任年级专业辅导员,其主要职能是配合专职辅导员的工作,做好学生专业学习辅导,包括专业意识的稳固、专业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方法科研素养的养成。以巩固专业思想为主线,培养药学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工作目标;以课外科技创新团队为载体,形成了一批部级课外科技创新成果;五是培养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医学生开设医学文献检索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把信息技术和医学技术有机结合。

(五)构建创新教育“六个”平台

围绕职业精神培养、专业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了“六个”创新教育平台。一是以学术交流为平台,把创新素质教育和丰富的前沿学术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用学术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思维;二是以重大科研项目为载体,把创新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让学生早期接触科研前沿领域,推动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工程建设;三是以前沿学科为依托激发创新意识、培养综合创新能力;四是以河北省创新教育评估体系为依据,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设立创新素质教育课程,在临床医学专业设立《现代医学实验技术》、在药学专业开设《药学实验与技术》课程。把创新素质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相融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减少重复和验证性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例,鼓励学生开设设计性实验;把创新教育和临床研究相结合,充分利用临床教育和科研资源,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结合型创新人才;五是以校、院系三级创新教育基地为核心,各学院成立相应创新素质教育领导机构和专家组织,鼓励学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和创新素质教育,形成学院特色;六是以大学生创新设计比赛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为导向,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水平。近五年来,设立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87项,324名学生参与,学校被遴选为部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训练基地,8个项目被评为第二批部级项目大学生训练项目。

(六)建立“七个”创新教育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