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03 14:49:14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1篇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学模式教学与科研互动创新课程体系发电厂电气主系统

论文摘要: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干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脚、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目的。

教育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专业建设、专业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各个方面,只有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才能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达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而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工科教师,尤其对刚提升为本科院校的中青年教师,如何把自己所教的课程不断地改革完善,怎样“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则是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以创新教育与科学研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主线,创建了“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合理地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交叉与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之间的矛盾。

一坚持“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思路来构建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要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水平的提高是关键。没有科研的支撑,就没有创新型教学,科研可以保证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只有创新之师才能造就创新之生。作为刚提升为本科的地方性院校来说,科研水平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难以找到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作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三条经验,以供商榷。

一是要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教学中搞科研,深入钻研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搞好科研促教学,将在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努力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二是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技能训练资格认定和校企互动方式,使学生学习知识与社会需求直接挂钩,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教师、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实践良性循环。

三是坚持创新实践教学与专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

二以“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原则来优化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存在教学内容多、繁、杂与教学时数偏少以及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与教材更新慢的矛盾,要达到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首先要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点的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同类合并、相对集中、教学内容与当前专业最新技术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就是指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学科专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在内容编排上按照“基本原理与方法——应用技能——当前研究动态”的层层诱导递进式顺序来编写,使重组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

《发电厂电气主系统》是一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实践性、综合性强,面向工程,与其它专业技术基础课、专业课联系非常紧密相互交叉的主干专业课。根据上述特点和要求,对<发电厂电气主系统》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重组,构建了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将原分散在各个章节属同一类或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删除过时的旧内容,增加电力工业当前的最新技术、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如增加未来电力系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等,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三实施“三个模块”,采用“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个模块”是指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和自学内容三个模块。重要内容(主要是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应用技能)在课堂上精心讲解,并通过课外作业、专题研究、实验等其他环节的训练得到巩固和提高;一般内容(主要是指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介绍等)则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展示、介绍;自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则通过设问、质疑、写读书笔记、小论文的形式得到训练。

“全程案例贯穿式”教学法是指根据课程特点与专业特征精心选择或设计一个规模大、有代表性、有实用价值,并且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引导学生进入课程,随着课程教学的展开,让学生一步步深入到案例中,学到案例中相关的知识,随着课程教学的结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把案例中的相关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本课程选择推出“一个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计”为全程教学案例,围绕该案例,实施“三个模块”,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展开一个个知识点,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学习。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2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质量;迭代式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缺少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严重与实践脱离,造成培养的人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创新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活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育部人才培养的目标[1],使人才培养注重实践,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学生为主体,使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1创新研究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在完成理论课之后,没有专属的学习场地,多数去图书馆,没有集中式,针对式进行管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动手能力得不到优质的锻炼,所以提供创新研究室能很好解决这种松散式学习。1.1创新研究室管理模式学生在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对口的创新研究室;创新研究室负责老师可以对进入研究室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学习,考核制度是动态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刷卡出勤,项目和案例完成等级,进行末尾淘汰,末尾淘汰者可以把案例和项目完善再次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继续学习。1.2创新研究室理念创新研究室是以创新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创新研究室的理念是“以创新为主”。不以创新为目的的学生是不允许进入创新研究室,这样保障在研究室的学生目标一致,志向一致,很容易培养学生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完成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在研究室的创新基于“思想碰撞”、“方案敲定”、“技术实施”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2完善的竞赛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2.1构建“循序渐进”的竞赛辅导机制

竞赛辅导是保障竞赛效果的基础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期基础工作之一。在学生进入研究室前期,竞赛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没进入研究室之前多数是以教室、自习室、寝室进行学习,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多数以书本理论为主,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竞赛辅导以竞赛为目标,针对竞赛内容做基础性辅导,提高式辅导。基础性辅导是系统讲解相关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降低竞赛心理门槛高的虚假现象。提高式辅导是以项目为目标,辅导学生独立完成设定项目。在研究室辅导形式是多样化,学长带学弟学妹的“以旧带新”式辅导,以经典案例“集中式”辅导,定期“研讨式”辅导,假期“培训式”辅导。每种辅导方式都注重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为创新涉及不同学科之间,这就要求在研究室的学生涉猎的知识面是广泛的,在知识培养辅导上也不是基于单一的,是多学科多融合的。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竞赛,在题目完成上以电子类学科为主,但同时又包括计算机编程、机械制作等学科知识。在研究室的竞赛辅导是递进式的,是一层一层螺旋式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有效的、专一的、创新性辅导。通过竞赛辅导增进学生的知识的灵活掌握,曾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2创立“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的竞赛内容

目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模糊,动力不足。针对这种现状,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组织学科竞赛的同时、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他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潜在创新意识[2]。在竞赛内容上构建“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竞赛格局。(1)“多层次”指学科竞赛级别,在不同时间段参加不同级别的竞赛,例如构建从学院级别开始,学院可以组织相应学科竞赛,学院组织的竞赛称作院赛;由院赛比赛的结果作为参加学校的竞赛,学校组织的竞赛称作校赛;由校赛竞赛的结果参加更高一级别的竞赛,例如省里举办的赛事(省赛),国家举办的赛事(国赛),区域举办的赛事(联赛)等。这种“多层次”竞赛内容每次竞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动手机会,都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2)“多分支”指在一个研究室的学生可以参加多种竞赛,不要拘泥于一种竞赛,例如学软件设计的就做软件类学科竞赛,学习电子设计类的就做电子类竞赛,这种针对自身专业做自身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束缚的。真正的创新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做到的,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科竞赛上也要“多分支”参与。例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ACM、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通过“多分支”参与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递进式”指学科竞赛的难易程度,做到先简,后难,循序渐进。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对积极性是重要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持久度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成正比的,如果学生的时刻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那么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不断加强,在实际创新过程中会不断得到锻炼,能力会不断提升。

2.3一院一赛制

“一院一赛制”是在学校组织管理下,学院针对自身专业开设的一种院内学科专业竞赛。“一院一赛制”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提高,对未进入研究室学习的学生一种“查漏补缺”。是学院内各个研究室之间的一种小范围内竞赛交流,该模式能很好营造学院学生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对于在学院竞赛取得好的名次学生给予奖励。

3学科竞赛和项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金石

3.1多种形式并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在形式上是一种荣誉比赛,能很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竞赛目前形式繁多,这就要求对竞赛需要进行甄别,选择高水平、高要求学科竞赛,例如国家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国际国内重要学科竞赛。这些竞赛具备难度大,时间短,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竞赛要求,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需要在四天时间里完成方案设计,焊接,功能调试,创新设计,最终完成一个能够实际操作演示的作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与全国各个高校学生进行评比,学生获奖会极大曾强其自身的积极性。在竞赛中,学生之间会出现分歧,激烈讨论,解决分歧,形成方案,分工实施,最终完成竞赛作品。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自身创新思维,挖掘了自身创新潜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以学科竞赛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标准,为了能更好培养学生这种创新能力,在研究室的学生有阶段性任务需要完成,以“周为迭代”的案例驱动,以“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项目驱动。学生在参与这些任务过程中,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补充项目需求知识,自主完成项目分析、设计和实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答辩,这些环节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论文报告撰写、答辩技巧、表达交流、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竞争和自我挑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3.3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理念的大学生研究室平台,实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案例与项目创新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本校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科前沿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启发、激发和引导的作用,同时注重“双师”培养[4],既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增长,又要注重企业社会实际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改革思考,促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

4结语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案例和项目迭代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构建“以创新为主”的研究室平台,同时提出在该平台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法,保障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性,保障学生能力提升的扩展性。该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式学习;同时要求教师积极辅导、引领和激励。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正海,王珊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5,(18):18-21.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3]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

[4]徐辉,郁汉琪.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3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农区所;必要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S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08)03-116-02

人类历史经历了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目前已经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所谓知识经济是以人的知识和智慧为依托,以智力创造为核心的人才经济,即知识经济就是创新经济。而创新经济尤其是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它是科技创新的支柱,是当前科技改革成功之保证,是事业发展之关键。

1农区所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1人才的定义辞海中人才的定义是“有长识、学识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而对于新的历史时期,具体岗位上人才应赋予更加确切的内涵。以农区所而言,人才应是积淀广博专业知识,具备高素质科研、创新能力,思想开放,富有开拓精神,有强烈事业心和社会协调能力,并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品质的人。

1.2人才的作用人才是事业的基础。全球前首富比尔・盖茨没有厂房与设备,靠的就是人才所具有的知识,他曾说过:“如果有人把我几百亿元资产拿走,10年后我可再生一个微软,而如果谁抢走我公司的杰出科技人才,那么,给再多资产10年后‘微软’也难以再生”。就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而言,20世纪80年代初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一名硕士生,进入该单位后就开辟了杂粳、小麦核不育利用、旱育秧专用肥等3个研究方向。此外该单位现实力较强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小麦研究、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来看,10年前基础都很差,由于启用了年轻有为的人才担当室主任(现都为江苏省“333”人才或跨世纪人才),他们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科研促开发,开发促科研,整个面貌为之改变,现每个方向年出成果或新产品成本1~2个,5篇以上,开发创利100万元左右,其即为人才的作用。人才可创造条件,创造资产,就可让资产不断增值,今天的知识经济和传统农业、工业经济相比发生了根本转变,它靠知识传播、增值和应用物化产生高的经济收益,知识可以形成专利、商标等巨大的无形资产,所以当前应比任何时候更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1.3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目前农区所面临着机制转换、走向市场、加快发展的时期,面临着很多的复杂问题,最关键的是人才短缺乃至人才群体的短缺。以全国为例,农业科研人员1995年为6.8万人、1996年为6.4万人、1997年为6.3万人,人数逐渐递减;以江苏省农区所为例,科研人才老化,高级职称人员大量退休,40~50岁出现了人才断层,新的年轻科技人员急需培养,而技术开发人才、管理、专业技术工人等各类人才尚未形成,由此培养群体人才显得非常迫切与关键,人才是科技改革成功与事业发展的关键。

2农区所人才培养的途径

江苏省在培养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在“九五”时期即已开始人才培养的一系列工程,如“333”人才、“跨世纪”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养出的人才中大多数已成为农区所骨干,在各自岗位上为农业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各农区所自身仍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扩展人才范畴,全方位、系统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新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农业服务。农区所要加快人才培养,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

2.1积极创造条件引进人才可从3个方面进行工作:一是根据农区所专业设置及

人员需要到大专院校考察。对相关专业优秀学生重点放在硕士研究生层次上,以较高的待遇、优惠的政策加以引进并使他们建功立业。二是在专业发展、攻关中遇到难以解决问题时,聘任专业院所威望高、造诣深的专家、教授作客座研究。如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心探索在淮阴市区购房,派专人提供生活服务,以高薪吸引老专家来该所工作,只要期满5年,便可得到产权。第三从基层单位调入。农区所科研是直接面向市场工作,仅有科研人才是远远不够的,目前非常缺少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有丰富社会经验、善于推广营销、有经济头脑的人才,这批人才培养除要注重加快从本所内培养,更要注重基层中发现,他们多数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往往一经调入,即可胜任工作。

2.2多层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就农区所目前人才群体结构而言,管理人才专

业知识不全面,人员多,服务水平低,办事效率差,改革中应注意减员精干,要多调查了解所内科研、生产、推广各方面情况,加快业务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管理要求。科研人才结构目前是“两头小、中间大”,且高层人才又存在知识更新慢、专业知名度小、对学科发展动向把握不足等问题。这方面人才培养应做到:一方面加大学科带头人、跨世纪人才的业务进修,增强管理和社会协调才能;另一方面,要求加大辅助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包括专业技术干部和工人的培养,使他们业务精、工作实、勇于奉献。只有这样方能使集体团结向上,不断前进。再次开发人才是目前农区所的弱项,这部分人才一部分存在工作变动大、政策上不固定、制度不完善、非专业化等问题,各所应高度重视。否则,科研成果便难以转化,社会与经济效益便不能实现。

2.3改善激励机制,实行新的人才制度和分配方式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一种探索未知的复杂劳动,科研成果的获得主要靠人才的内心敬业精神和刻苦钻研精神,这种内在激情很难以行政命令的形式激发和衡定。新形势下,过去计划体制下的职称评定、精神奖励等弱刺激巳显得薄弱,应逐步完善,如运用科技成果入股分红、分房、帮助子女入学等物质奖励;建立科研基金、改善试验条件、选派进修;再如给科技人才分解压力,从组织、政治上关心他们等手段运用,使人才切切实实感觉到组织对他们信任和培养,感觉到事业留人、工作留人、生活留人,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才能,为农业科研事业发展作贡献。

2.4把人才培养当作系统工程来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更不能一蹴而就,必须按照农区所的特点,先做好

选才,然后指派老专家、老领导传、帮、带;再在实践中用才、树才;要加强定期考评,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要注意让他们深入基层锻炼;注意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要注重他们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他们思想品德、高尚情操的培养等。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才更具复合性、专业性和成长性。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4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载体

中图分类号:C961;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4-0001-03

新世纪以来,国内高校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以学科竞赛活动为依托,引导和带动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科竞赛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一、学科竞赛的内涵及蓬勃发展的竞赛活动

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的形式多方位考察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系列化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依照不同的标准,其包括多个门类的赛事活动,且具有规范化、系列化的特点。如依竞赛组织者来划分,有国际、全国性的竞赛与省级、校级地方性的竞赛;按照竞赛所依托的学科门类来划分,则包括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等多个一级学科中的数学、物理学、化学、机械设计、车辆工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艺术学等二级学科。目前,为国内高校较为关注的国际国内学科竞赛主要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magineCup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微软创新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

在我国,大学生学科竞赛有其独特的内涵。第一,它是面向高校大学生的规范化、系列化、多层级、多学科的竞赛活动。所谓规范化,是指竞赛活动是有组织、有章程、定期举办的;所谓系列化,是指依照不同的学科门类划分出不同类别的竞赛活动;所谓多层级,是指竞赛既有国际的、全国的,也有省级、校级地方性的;所谓多学科,是指竞赛涵盖了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多个学科。这几点内在规定性,使大学生学科竞赛将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而不定期举办的各类竞赛活动区别了开来。目前,为学界和高校普遍关注的学科竞赛,一般指那些竞赛规模和规格较高的国际、全国性的竞赛活动。第二,它是立足于高校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上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一方面,它立足于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另一方面,它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科竞赛是对教学效果、学习收效的一次大检验,竞赛成绩如何,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一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第三,学科竞赛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及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践动手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深入推进高校的教学建设和改革。1994年首次制定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明确提出,竞赛“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这项竞赛也是大学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回顾国内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的历史,这一赛事活动已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1979年,曾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系统工程与数学系主任以及湖南省首任数学学会理事长的著名数学家孙本旺,为了提高广大高校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建议在高校之间进行数学竞赛,并在同年5月成功地组织了国防科技大学数学系与湖南大学数学系学生之间的“对口赛”,紧接着又于10月组织了湖南全省高校工科学生的数学竞赛,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后高校学科竞赛的先河。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现状看,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为例,1992年,首届CUMCM有10个省市79所高校的314个代表队参加。2009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学生达到4.5万多人,来自全国1100多所高校,参赛人数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年新高。再看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2009年报名参赛的学校达到923所,比上届增加20%,参赛学生达到2.7万多名,比上届增长了30%。

目前,大学生学科竞赛出现了三个变化趋势,一是参赛学生不断由专业向非专业扩展,二是参赛学生不断由本科向专科扩展,三是参赛学生不断由地方院校向军队院校、民办高校扩展。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显利认为,大赛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竞赛也从最初的几个地区的小范围活动,发展到今天全国大学生的广泛参与,为大学生创新环境的营造创造出充分的条件。而据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参加竞赛的学生认为对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所提高的,占60%以上;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参加竞赛对创新能力有促进作用。

新世纪以来,蓬勃发展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得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有的竞赛已被纳入到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2007年初,由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就针对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专门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中,也把全国性学科竞赛成绩作为统计对象,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在高校品牌专业评估指标中,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也是以学科竞赛成绩为主要考察对象。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研与培养创新意识,许多高校还相继制订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由此可见,学科竞赛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

二、国内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造就和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队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这使这方面的研究成为学界特别是高等教育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随着各类学科竞赛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看重看好,以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为题的研究,正在成为高教研究的一个新热点。目前关于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研究,整体上看还相当薄弱,可以说尚处在起步阶段。其表现之一,就是迄今还尚未见有这方面的专著出版;可见的多是“竞赛指南”“赛题解析”“竞赛辅导教材”,或是竞赛活动资料汇编之类的教辅、教材。这些编著往往局限于某一竞赛学科,内容多是针对竞赛的组织和训练、赛题的解析而设计的。由于没有综论性的专著出版,使得学科竞赛虽然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展得很有起色,但又存在着认识不足、研究不深的问题。而更为明显的症候是学科竞赛显然还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撑。不过,有的编著选编的一些材料,对于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则起到了基础性资料作用。如李大潜主编的《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其中汇编了一些教育部文件、竞赛章程和会议纪要,还有一些领导和专家的讲话材料。这些对于研究刚举步时期的大学生学科竞赛,还是很有参考价值的。迄今,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散见于三个层面:一是关于人才和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的论著;二是关于探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论著;三是关于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探讨的问题涉及: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内涵;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如何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竞赛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及实践教学的关系;激励机制在学科竞赛及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如何把竞赛水平推上更高台阶的问题等等。

从目前有关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的研究者一方面在强调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但是又把参加学科竞赛仅看成是对学生“实施闲暇教育”的一部分。这说明对于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尚未真正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尤其缺乏权威性、引导性的研究成果。往往是一般泛泛而论、重复性议论的多,而系统性、建设性、创新性的研究少,更缺乏将学科竞赛置于国家人才发展战略、教育发展战略下的深入探讨。其次,对于大学生怎样通过竞赛提高自己的创新、创造能力,学科竞赛为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改进常规教学和实践教学带来哪些新的启示,通过学科竞赛应当如何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和手段,这些问题都还缺少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与定量、定性研究。三是对于如何构建起有利于学科竞赛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也还缺乏深入、系统的探讨。四是缺乏对于当前学科竞赛的新动向、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包括对中外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比较分析,对国外学科竞赛经验的系统介绍。这些不足昭示了今后一段时期深化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发展方向。

三、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使我们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但是也应该看到,如何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创新人才,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十分紧迫的问题。而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大学生学科竞赛又有着常规教学所不及的培养功能,其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在学界和教育界已基本形成共识。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组委会主任李大潜所说的那样:“参加竞赛,无论成绩如何,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动手、创新、协作,积极进取,学以致用。因此,应充分发挥学科竞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看,大学生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赛能够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自学、科学思维、动手实践的能力。学好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以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打下坚实基础,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但在高校,许多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被动接受的地位,由于很少有实践锻炼的机会,其习得的理论和技能常缺乏实践的检验。这不能不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和兴趣的发挥,特别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实践应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学科竞赛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科竞赛之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开拓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增强学生对创新创造的浓厚兴趣。竞赛赛题符合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强调知识点和系统性相结合,关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竞赛由参赛团队分别设计、制作完成一个有特定学科背景的题目,其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一个课程群。因此,通过竞赛可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设计与调试的能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很多学生正是在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与别人合作、如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也学会了互相谦让、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如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必须利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出参赛装置。在完成装置后,还要进行认真的测试,一旦出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加以解决。竞赛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考验,也给学生的学习、思维、创新活动带来新的启发。这样通过参加竞赛就可以深化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发展型的知识结构、开拓探究型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应知、应会、应用的能力。一方面,学生在学科竞赛中获取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了创新思维、动手实践和应用的能力;另一方面,这些知识、经验和能力反过来又为他们学好专业理论、掌握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这就为培养具有博、专结合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第二,竞赛能够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应对各种挑战,同时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大学生学科竞赛以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为背景,立足于学科前沿,竞赛题目难度大,内容涵盖了多个交叉学科,突出了创造性、创意性,要求学生要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策划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所以,竞赛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创造的热情,为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舞台和施展才能的空间,但同时对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相应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竞赛既是对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意志、敢于迎难而上、团队协作精神等优良素质和品格的一次大考验,也是对其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新领域、研究新问题、运用新方法、创造新成果能力的一次大检验。可以说,学科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意志的磨炼是普通课堂教学所远不能及的,因而被看成是实施创新教育、实现个性化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和促进学生增长才干、拓展素质、锻炼能力的有效渠道。另外,学科竞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了专门舞台。通过广泛地组织竞赛,能够发现和培养一批在科技创新方面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实践证明,那些曾经参加过学科竞赛的学生,特别是其中的获奖者,毕业时一些国内外大企业和科研院所抢着要他们,有的毕业后在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有许多人毕业后很快成长为卓有成绩的青年学者和学科带头人,或是相关科研部门的领导,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已不能以几千万元计。正因如此,大学生学科竞赛也被看成是创新人才成长的“熔炉”。

第三,竞赛能够带动和促进高校的学风建设、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课程体系的改革,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学风是学习者在求知目的、治学态度、认识方法等方面长期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精神倾向、心理特征的综合外在表现形式。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其内容包括调整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组建学科队伍、确立学科方向、争取和设立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学科制度、营造学科环境等方面。在高校,以何为基点科学地制订学科发展规划,上关学校办学水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下及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教学手段的更新。在这方面,学科竞赛恰能起到晴雨表和校正仪的作用。学科竞赛不仅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考验,实际上也是对一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效果、学科建设现状、学科建设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反映和体现。学科竞赛的功效之一,就在于它能够发现人才培养环节中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促使我们在赛后及时调整和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表现在,它使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能够经常进入实验室,或是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从而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动手能力不强、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育教学现状,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竞赛活动可以养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良好的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正在于促进实现这些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以学科竞赛为依托,发挥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以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越来越受到国内高校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蓬勃发展的学科竞赛活动说明:竞赛满足了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带动了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为深入推进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5篇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6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2.040

1我国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现状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具有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和高创新性的新兴产业,对新兴技术类和产业经济类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当前正是我国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关键时期,因此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经济人才培养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同时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学科相关教学资源也亟待升级改造。

在当前战略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趋势下,产业经济学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体制和资源约束下,我国在产业经济类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的方法呆板;过于强调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社会实践,难以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由此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是非常紧缺。另一方面,虽然产业经济学课程也已经围绕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然而紧密结合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及新兴产业教学资源研究仍显不足,基本停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理论改革上,并未真正提出适应现代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经济学教学理念,关于新兴产业经济类人才培养方式和有效途径研究尚不多见,面向新兴产业发展和需求的产业经济学教学资源也亟待整合、更新和升级改造。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三个主要问题。

1.1人才培养观念的保守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学科,学科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授。老师致力于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对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课堂之外,师生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不多,课程考核仍然以考试分数为主,学生为应对考试就会对理论知识死记硬背。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不深刻,逻辑思维体系就不易建立。而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强调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在填鸭式的人才培养观念下,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虽然有所掌握,但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不强。

1.2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的单一

和国外人才培养目标相比,我国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就显得比较单一。我国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国外注重学生思维逻辑的训练。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是既有深厚知识基础,又有创新思辨的人才。因此,学校就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学校转变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人才培养侧重于校内单方面培养,而与产业企业合作的比较少。学生参加讲座、例会的机会虽然多,但是参与校企合作开发的项目的机会不多。这种单一校内培养方式不利于产业经济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使得学生学术研究的价值大打折扣。中国的学术论文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真正被认可的成果却是少数,这也与我们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关。

1.3教学内容的滞后

教学所用的教材内容滞后。编写一本教材往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比较快、情况又比较复杂,所以产业经济学的教材一般要滞后于当前战略性产业发展的实际。一些产业政策条例和产业案例得不到及时更新,学生掌握的信息过时,这会影响学生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的把握和对其发展前景的思索。

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的需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资源有很强的依赖性,既需要掌握高精尖技术的技术人才,还需要熟悉产业战略布局的产业经济人才。产业经济人才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掌握专业的产业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高层次的产业经济人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参与。虽然近几年培养的产业经济类人才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经济类创新性人才目前仍然非常緊缺。因此,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效发展,就要求对高层次产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2.1培养更多的产业经济高层次人才

目前高层次人才特别是经济学方面的人才是不足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整理了2005年至2014年之间我国较高层次的人才数量。从趋势上可以看出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的人数整体上逐年增加,海归人数也在增加。经济学研究生人数也从2005年的1.87万人增加到2014年的2.8万人。但是这些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才在总量上占比全国总的受教育人数还是较少。

2.2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产业经济人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已经不可分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会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求主导产业的更换升级,这就要求产业经济人才要有国际视野。通过阅读国外最新产业经济文献,了解现下最先进的产业经济理论,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主导产业,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往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2.3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产业经济人才

如果说本科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那研究生教学就要求学生开始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学术界对其研究还不够完备。这些都需要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来完善学术研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比较符合实际的方案。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产业经济人才,除了要求阅读大量的文献和著作来开拓思维,还要求深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部门,进行实地考察。当然这些都要求教育设施的改善、教学资源的整合和正确的教学引导。培养创新型人才,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更强大的带动作用。

3适应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改革创新

产业经济学人才掌握专业的产业经济理论知识,可以运用所学很好的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规划,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间虽较短,但发展环境复杂,面临的问题较多,急需产业经济类人才改变其发展现状。这也使得它的发展必然会对高校产业经济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3.1提高师资水平与教材内容更新

一方面,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吸纳知识的效果。高校产经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还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改变呆板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好的教材有清晰明了的概念,丰富的内容,逻辑合理的结构,简便易懂。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产业经济学教材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这些实际情况,添加最新产业案例,附上最新产业政策条例,从而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思考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3.2注重实验教学

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和市场运作紧密联系。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做好产业经济的理论教学,还要加强其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和具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教学就是将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技术结合,建设产业系统平台,使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计量操作。虽然一些产业经济问题的实验结果,不能代表现实产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但是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很好的了解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积累自身分析和预测产业发展趋势的经验。实验的过程也可以让学生熟练相关计量软件的运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这比纯粹的理论教学更有成效,也算是对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和巩固。学生也更能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性。

3.3注重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对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学校为了鼓励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可以与当地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师资力量对一些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实践项目。另外,学校可还以请企业优秀工作人员来校讲座会谈,与学生互动交流。

4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需求的体制机制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这不仅要求对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还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体制进行改进和创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产业经济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创新型产业经济人才需要社会各界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产学研结合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自由的学术氛围,相对自由的学术环境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4.1以市场为导向

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走向社会,服务于企业。现在很多高校毕业生掌握的知识理论和学习技能是和社会脱节的,并不符合市场需求。学校对产业经济学学生的要求更多的是学好课本知识,查看产业理论文献。但是只偏重理论教学,就会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用性不强。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产业经济学教学的新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改变高校在产业经济学课程设计上有理论性而无实践性的状况。这就要求高校在培养产业经济学人才时,把握市场动向,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将学生推向企业学习,锻炼其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2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高校与企业双向合作,整合高校资源。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产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鼓励他们去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实习,切身体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当前的发展状态。尽可能给学生机会,参与相关产业的合作项目,策划相关部分的方案。在企人员可以对学生的策划方案给予指导和点评;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一些优秀产业经济学校友来校指导学生有效学习产业经济学。还可以请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层次技术人员和专家来校授课,让师生更全面的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

4.3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力度

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高消耗性。国家对高校高级人才的培养进行投资资助时,要做好整体性培养资助规划。要结合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基地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实践对高校高层次人才进行培养,形成一套完整的资助体系。可以通过科研启动经费、研究生津贴等方式资助优秀青年后备人才。将中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资助对象,纳入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队伍进行培养。并和国外高校保持学术探讨,让优秀人才出国培训,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的产业经济学的学术成果。

4.4科研环境的改善

环境可以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学术氛围是软环境,学术讨论的自由与否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在给出自己的观点后,要允许学生自由讨论,并允许他们提出质疑。学生和老师在一个比较平等的位置时,学生才会畅所欲言,从而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学术讨论的过程,是师生相互学习的过程。而像好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平台这些就是硬环境,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需要进行实验研究,而实验的成功需要优秀的教师进行指导,因此师资力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学校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专业平台的建设,对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自身的学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5结束语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7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培养 会计法律人才 高级会计人才

一、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市场经济下,各行业、各领域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国会计人才队伍正逐步壮大,已建立了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制度、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制度、在校教育制度和领军(后备)人才培养等制度,形成了国家支持、社会鼓励、个人积极参与、学校教育与在职教育相结合的全面的、多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了会计人员队伍结构优化、素养提高。形成了企业内部会计培训班、针对各类资格证书的会计培训辅导机构、各高校会计本科教育以及高校和研究所的会计研究生和博士生教育等多种会计人才培养途径。

尽管我国会计人才的队伍再不断的壮大,但是会计行业却面临着”就业难与用人荒”同时存在的尴尬局面。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会计人才队伍分布不合理。通常根据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资格认证、职位状况将会计人才分为初、中、高级三等。举例来说,这里所讨论的初级人才是指核算会计,出纳等。中级人才的职能有比如说负责一些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以及预算编制等。高级会计人才主要指高级会计师CFO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师、总会计师、高级财务分析师、会计师事务所的高层从业人员合伙人以及高级经理等。目前初级会计人员过多,缺少高级会计人才,导致在出纳、会计等基础性岗位激烈竞争,而中高级会计则供给不足。二会计人才能力结构不合理。我国各办学单位会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不明显,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核心基础课程,在专业方向课,而依据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去向和会计工作技能要求设置的选修课及综合技能训练方面的课程开设比例不足够,忽视实务能力的培养。三会计人才知识结构不合理。在我国依法治国的方略下,法律对于指导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在财会领域,一系列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指导着具体业务的运行,内在的要求会计人员精通相关法律法规。而我国会计人才的法律知识欠缺,导致实务中出现种种问题,不仅体现在不能很好的指导企业的财务良性发展,甚至导致企业面临诉讼的风险,给企业的经济利益以及声誉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会计与法律交叉学科核心竞争力会计人才的思考

(一)核心竞争力会计的构想

现在会计人员已经由传统的以简单簿记为主的核算会计,转变成为企业内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关键。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各层次会计人才,成为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关于会计人才培养的构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应用型会计人才,这主要是针对由国外引入的MPACC会计专业硕士产生的一种讨论。随着经济的纵深发展,对知识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高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产生大量需求。二结果导向的会计人才,要求先确立培养的使命和愿景。根据所在环境建立符合使命愿景的培养目标,鼓励多样化目标的特色培养,培养过程围绕设定的战略和目标开展,同时以学生成就显示的培养效果又会反馈决定培养战略和目标的确定。三市场导向的会计人才,关注市场的需求和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来培养所需的会计人才。四IFAC的提出的关于会计培养之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其2001年5月的《职业会计师的预备及工作以能力为基础的方法征求意见稿》中对目前的会计人员能力的研究方法做了专门的解释。主要有两大类,IFAC认为功能分析法考虑会计人员的工作结果,可以通过分析会计人员的角色与任务来观察这些结果;能力要素法考虑会计人员的投入,从投入的角度列出会计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等。IFAC的国际教育白皮书IEP2《成为胜任的会计师》,则建议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既考虑会计人才的能力投入又注重其工作后果,提出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基于胜任能力的方法应将会计课程的设置与工作需求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工作角色职业团体可向后推导这些角色的能力与知识,从而可以使教育培训系统了解特定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质,设置会计课程时根据实务中的新要求决定如何修订课程模块和结构 ,使知识和能力可持续地保持相关性。

总结一下,其实这些理念关键就是培养会计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市场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无论是应用型还是结果导向还是市场导向都是对于核心竞争力识别的一个方式或者说渠道,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会计高级人才。

(二)关于法务会计的启示

法务会计是司法会计的一种,是指由独立执业的法务会计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综合运用会计、审计及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与技能,对社会经济活动中经济纠纷及欺诈行为进行调查、审核、估算、分析和鉴定等,据以提出法律鉴定或为法庭审理作证的特定专业服务活动。而作者有感于此,认为可以把这个思路运用于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培养中去,但是不同于法务会计的是目的,不是为了司法服务,而是以培养满足社会特定需求的高级会计人才,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不同,二者在培养方式上就有很大的不同,不偏重于法庭或者司法技巧,而是为了更好的发挥会计的职能而运用法律。

(三)小结

作为核心竞争力会计的一个思路,作者结合自己法学和会计学的学历背景提出会计与法律交叉学科核心竞争力会计人才的构想,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一个创新。本文主要基于高级会计人才的培养展开讨论,培养具有会计与法律胜任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会计。

三、培养会计与法律人才的必要性

(一)拓宽法律与会计职业的界限

现代社会,各学科知识交叉结合,各类别工作都越来越需要交叉学科知识结构。全球经济下最依赖的两个职业:律师和会计师也是如此,这两个职业支撑着当今世界的经济运行秩序和市场游戏规则,同时,律师、会计师也必须接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随着会计和法律交叉现象的增加,单纯律师和会计师都不能胜任交叉领域的工作。社会对于单一定位的法律与会计工作者是供大于求的,会计与法律工作的职业产生了界限,需要寻找路径突破,才能获得好的发展。

(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求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会计活动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行为的规范化、法治化已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样离不开对于法律的遵守与执行。由于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一项社会经济活动涉及会计和法律两方面问题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促进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法律视野的会计人才,需要我国会计进行改革实现其服务市场经济的目标。

(三)我国会计法律体系

会计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的重要一环,是依法治国、依法理财的重要保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行政,体现在会计工作上就是要依法理财,要根据法律的要求,管理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行为。不同于英美法系的各国,普遍认为我国的法律渊源是大陆法系,以制定法成文法为特点。我国的会计准则等规范也不同于美国的会计准则由民间团体制定,是由国家为主体制定的。我国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的定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概念就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为中心,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企业会计制度》等组成的体系。而广义的概念还包括了证券法、公司法、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等所有涉及到企业会计相关问题的法律。从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广义的定位上就可以看出,会计工作中涉及相当多的关于法律的部分,需要会计工作者具有相应的法律素养。

(四)法律在会计实务中的需要

会计工作者对于法律知识的需求并不是限于需要知法不犯法的一般层面上,而是在实务中,某种程度上,法律会作为会计工作的依据。比如关于会计准则中的无形资产部分就与知识产权法密切相关、会计中的涉税处理与税法不可分割。还有现实中财会领域面临的一些诉讼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明法律的重要性,有一些诉讼纠纷是可以通过对于法律的精通与研究来避免的,减少因诉讼对企业的经济以及声誉的损害。会计与法律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从事相关领域会计工作者了解并掌握本行业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应该成为胜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四、培养模式展望

本文对于会计法律人才的定位为高级会计人才,不是流于泛泛而谈,法律会计人才不是懂法条的会计,也不是看的懂会计科目的律师,而是将两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很好的融会贯通的高级会计人才。

(一)大学培养主体

会计法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为高级会计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以掌握会计知识为主的会计初级与中级人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学具有着先天的优势。大学的学科资源丰富、师资优良、学风浓厚、研究探索能力强,这些对于会计法律人才的培养很关键,尤其是在初始的探索阶段。但是基于现有体制下,会计与法律学科独立的现状,涉及是开展本科教育还是研究生教育还是增加新的研究生培养方向或者类别、师资解决、具体的培养方案的制定等等难题,需要不断的探索加以解决。

(二)专业资格认证

专业资格认证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对相关人才能力的一个认可与鉴定,还可以促进人员的学习,尤其是针对没有相关教育背景的人员的学习与职业准入具有积极作用。会计行业中现有的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注册管理师等资格认证就取得了好的成绩。我们知道美国针对法务会计推出的国际注册法务会计师(IFAC)资格认证就是起到了针对这一新兴领域的资格鉴定以及辅助学习的功能。那么,就可以大胆设想,也针对会计法律人才推出相关的资格认证考试制度。这可以作为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载体中介。具体怎么办还需要包括国家财政司牵头,社会、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办学主体各方参与探索。本文大胆提出一个过渡时期的设想就是:CPA+司考+一个综合的评定=会计法律人才。

五、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要求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来解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要想真正达到会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就要改革会计教育,使会计教育先行,这是会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会计学科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本文的研究是关注于具有法律胜任能力的会计核心竞争力高级人才。由于作者是具有法学、会计学背景,所以在对核心竞争力会计培养的研究方面主要是研究会计法律人才的问题,但是核心竞争力会计的培养方面还可以进行其他交叉学科的研究,比如发挥工科背景优势的工业企业的高级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毕金星.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师,20l0,(9).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8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海洋战略部署,培养热带海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琼州学院于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现了由一所综合类院校向海洋类院校的转型。其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变为立足海南、服务南海、面向东盟,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热带海洋类大学。随着陆地资源的开发,临海各国已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海洋,围绕海洋能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维护等方面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为了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国务院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全国各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港、澳、台除外)。而海南海洋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领海,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战略十分重要的一个海洋省份。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担负着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的海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已开始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海洋战略”由此也成为海南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实现海南海洋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琼州学院在原有办学基础上,转型发展成立一所海洋类院校,为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学校转型背景下第一批培养热带海洋类人才的12个试点专业之一。如何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实现海洋类生物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文围绕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石,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类特长选修课程,凸显海洋特色

根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修订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热带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外,通过设置特长类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来确保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类人才。将以前培养热带果蔬花卉栽培专长、生物技术专长等的课程改为海洋水产养殖专长如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遗传育种、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鱼类养殖学等课程,海洋生物技术专长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学、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开发校本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凸显热带优势

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此类课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结合海洋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赋予这些课程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海洋资源特色,侧重讲授南海海洋动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及标本的制作;野外实习要求带领学生在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去实地考察与了解。微生物学课程侧重提高学生对热带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认识。生态学课程注重让学生掌握海洋生态与海水养殖环境的关系等。目前海洋类书籍很多,但其知识内容比较零散,一些课程内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达到教学目标,且许多知识内容中缺少热带海洋资源介绍,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所学课程均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前沿性,开发立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开发应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为侧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参与教材的合作编写,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素材,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三)优化课程性质比例,注重实践实训,强调知识应用,突出个性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比较多,但课程性质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行业接轨,生物科学专业调整与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类、职业类课程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在经费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三亚举办的各类企业、行业及协会的海洋类专业技能竞赛与学术论坛。比如参加蓝色海洋经济论坛,学生可通过学术平台将教师承担的一些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成果进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养殖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利用暑期去红树林保护区、海虾养殖场、鲍鱼养殖场等基地实习,以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提高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注重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而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与仪器设备,对培养学生解决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学本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向培养海洋类人才转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学专业在原有东岛、西岛等认知海洋动植物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在三亚周边及陵水、海口、东方等多个海水养殖场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在现有生物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大楼实验室的新建,原有基础实验室的扩建,与中国海洋大学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共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海洋类领域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实现了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可跟随老师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进行远洋考察与探索。为加强学生的技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设冬季小学期,要求各专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等方式革新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冬季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赛与学术论坛,聘请校外海洋专家、行业的公司总裁来校授课,学生去企业实地考察,为培养多元化的海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论文逐步由传统的以论证性实验室研究为主体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体方向转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为大背景,将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础上,与海南大学组建教育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功能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生态资源保护平台、海水养殖与病害防治研究平台、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将围绕海洋生物展开研究,为培养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专业特长为基础的平台搭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特长,设置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赏鱼养殖等特长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特长,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就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新办海洋类专业的申报与筹办搭建了平台。学校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等新专业。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的基础上,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了重组,通过组建新的学院,如对传统专业食品专业,通过与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组建在一个学院,使生物科学、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食品专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专业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四、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典的教学方法、原有的实践实训场地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学更注重海洋理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专业与企业行业搭建平台,签订协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注重讨论、案例分析,以行业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契机,由学生来处理问题,并通过实践实训与竞赛等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技能技术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变传统“唯分是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实践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生物科学职业育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职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海南海洋类企事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大学生科技园,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就业创业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实用的实践实训教材,共同寻找与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全程职业育人的目标。五、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优化在学校转型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构建与海洋生物科学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尤为重要。首先是培训与提升。年长的师资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训或承担基础课程或分流从事行政。而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与海洋类高校加强合作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学校聘请国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广东分院陈勇院士等打造学校的“双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台,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工作单位等机构学习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经历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通过与周边的企事业加强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相应的实践基地积累生产经验,参与到企业行业中去解决实际的生产应用问题。其次是聘用。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聘到本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单向引进人才策略,实现对教师人才构建与利用的多元化途径。再次是引进。对新进的人才如博士,不仅要求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如学校统一实行的挂职锻炼或是选派去实践基地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分流、培训、聘用、引进等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授为学生授课,校外著名院士学者、教授来校讲学,青年教师进行实地训练、组建教学团队,为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结语生物科学在国内高校中为开设时间长、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经典专业,从总体看,其毕业生就业适应面不是很广,就业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毕业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近几年以海洋生物为背景和材料,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重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性,达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与企业行业对海洋类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生物科学海洋渔业养殖特长类人才培养,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知识外,还需掌握与养殖相关的育苗、饲料喂养、鱼药(疫苗)使用、海洋生态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学生既要熟悉海洋药用生物的特性,还要具有化学、生化分离、结构解析等知识。而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增设这些课程,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增加专业的办学成本。因此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刘志媛,刘均玲.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J].大学教育,2012(11):53-54.

[2]刘洋.对我国高校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54-55+68.

[3]傅学丽,徐峰,曹瑞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9):55-57+73.

[4]杨斌,梁燕茹,钟秋平,等.地方高校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4(6):156-157+16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第9篇

一、中心概况

“微软―同济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技术中心”自从2005年4月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建设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重点进行Windows嵌入式系统的科研、开发、课程建设及培训,实验室的工作重心主要围绕加强基于Windows Embedded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提高嵌入式系统科研水平,并加强嵌入式人才的培养。

在科研方面,把基于Windows的嵌入式计算与当前的智能设备、通讯与网络技术、网格计算以及新兴应用与服务联系起来,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研究和开发包括基于Windows CE,PocketPC,Smartphone 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并在车载智能信息终端上实现汽车状态参数采集与显示、GPS定位、故障诊断等功能。

在课程建设和人才培训方面,中心在2005年6月和2006年9月举办了两次微软Windows Embedded 教学研讨,每次研讨会都吸引了全国近40所著名高校的百余名嵌入式系统领域的教师参加,微软的多位专家和中心的几位老师对windows嵌入式系统和Windows CE的课程教学等主题同与会的老师进行学术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二、合作背景与特色

微软公司在移动及嵌入式领域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微软也力图开拓其研究成果在实际中的应用,并培养大量嵌入式方面的人才。由同济大学研发的基于网格技术的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的推出,引起了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关注,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同济大学为了将研究成果推向基于手持终端设备的应用,也有意寻求与移动嵌入式方面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合作。

同济大学在移动与嵌入式系统领域确立了目标并为此进行重点建设,同济大学“嵌入式系统985二期平台”的建设也将围绕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开发工具与支撑环境、嵌入式多媒体通信、车辆电子嵌入式应用等方面的建设,要练就一支掌握先进CPU设计流程、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技术、网格计算平台及汽车电子等交通信息应用技术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和设计队伍,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及地方汽车计算平台和数字服务业等重大需求,开展高性能处理、嵌入式操作系统、网格服务计算技术和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研究,支持面向交通等信息服务的车载计算机系统、交通电子设备和手持智能交通终端系统产业,构建一个支撑电子与信息及相关学科,连接应用与软件,集设计、应用于一体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平台和面向交通的服务计算平台”。

中心的成立和发展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积累、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国内交流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促进。“微软―同济大学Windows移动及嵌入式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都参与其中,旨在建立学校与产业界的桥梁,建设具有特色鲜明的、开放共享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摇篮以及对外开放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心的成立有助于提高中国高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研究水平,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形成有特色的现代嵌入式信息学科基地,从而瞄准学科发展前沿,努力实现嵌入式新兴学科的强势化。

三、探索合作模式

中心参加了多项国家和上海市重大项目以及部分国际合作项目,特别是紧密结合上海城市交通信息服务这一重要主题,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交通信息服务网格系统以及基于嵌入式终端的交通信息服务和点播系统。

中心承担的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网格计算的上海交通信息服务示范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中,结合上海城市交通网格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基于Pocket PC和Smartphone的车载移动终端上的交通信息和点播系统。该重大项目的目标是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推广价值的信息网格,支持交通信息网格典型应用的研究。通过该服务系统,普通百姓就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各种手段实时了解或查询上海各个路段的交通路况。通过该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公共设施,如公共触摸屏以及大屏幕了解上海主要路段的实时路况,还可以亲自体验实时自助查询的方便和即时互动查询的服务。此外,城市交通信息网格系统还引起了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芬兰、西班牙、挪威、香港等科研机构和公司的浓厚兴趣,已经在无线宽带网络和城市交通信息服务领域展开研究合作。

同济大学和微软双方共同参与嵌入式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技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微软举行的各种嵌入式大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人才。

四、合作目标

中心作为一个跨学科的开放式实验室,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实践平台,同时也作为社会和学生了解微软的一个重要窗口;加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的重要理念,通过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不仅加强了书本上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理论,同时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实际的嵌入式系统,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甚至可以完成一个创新性的嵌入式作品。让学生觉得嵌入式系统不再是停留在书本上的遥不可及的东西。一般说来,嵌入式系统是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通过校企携手合作,不仅可以推进微软的新兴嵌入式技术快速进入课堂,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科研项目中实践这些技术,加快这些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及科技素养,推进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共同促进人才的培养与科学的研究。

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

中心成立以来的工作主要围绕在基于Windows Embedded 和Windows Mobile的车载嵌入式系统的原型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包括基于Window CE的交通信息车载移动终端系统,基于PocketPC/ SmartPhone的交通实时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基于网格计算的车载交通信息服务点播与导航系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