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研发部年终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06 16:06:28

研发部年终总结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1篇

2014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我们应该学会往前看,往前看是为了让我们知道进取,不会老是停留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要从零开始,继续奋斗;我们更应该懂得往后看,往后看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珍惜,不要总是奢求别人的所拥有的,而无视自己所最宝贵的,而是要脚踏实地,稳步前行。

2014年,公司作为省内医疗行业征集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作为研发部的一名管理人员,个人工作目标是要除了要实现工程项目高效完成,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客户服务及时响应以外,还是实现建设优秀的研发团队,协调好部门间的沟通问题以及实现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的稳步提升。下面我对其做逐步论述。

年初的时候,我们拥有一支Herp组的研发团队,拥有5名研发人员,负责Herp产品的研发工作。现在我们拥有一支门诊组的研发项目团队,拥有5名研发人员,3名实施人员。一年来年初的团队人员,只剩下我和赵子龙两名,主要的业务系统,也从Herp系统转变为门诊相关系统。值得庆兴的是我们现在仍然是一支非常有战斗力的团队,团结一心,携手向前,并且我们的原来的团队成员,现在也成为了其他团队骨干成员核心力量,为其他的研发团队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各自都仍然为自己所梦想热衷的事业继续奋斗着,千难万险,不变初衷。

2014年,作为一名研发人员,在产品方面,我们完成了对于药品管理系统标准版的产品优化升级,并且在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XX省中医研究院两家三甲医院实现的程序更新,在省二院,市八院等十余家二级医院免费完成了药品系统的升级工作;完成了药品供应链系统的产品研发,以及产品的实施推广工作,目前药品供应链系统产品已经初步成型,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还需要逐步对于产品的雕琢完善,以使产品更加完美。

2014年,在产品方面,我们未能够实现的有,对于医疗器械,固定资产新开发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未能及时保证,产品推广和完善计划未能完成;对于药品管理系统,预计新开发的升级版本的产品研发工作,未能够及时展开,并完成;对于HERP管理系统,相关的产品规划,功能扩展,产品推广未能及时完成。

2014年,关于产品研发的经验是,之前定的目标过于多,定的目标过于分散,研发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真正落地的时候,才发现要么是精力不足,要么是人力资源不足,或是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最终做了一堆半残的产品,不推广吧白白浪费经历,强行推广的化,不能够达到用户的要求,或者说只能达到部分用户的需求,后续的改造完善工作无法接续,导致新研发升级更新速度缓慢,几尽于无。还有一点就是,我们总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去使用学些新的技术,如何去开发新的业务面更广的新产品,而缺乏真正在我们现有的业务产品上,进行精雕细琢,进行产品优化,扎实产品基础,完善产品不足。不过现实可能也就是这样,我们总是执着于外表光鲜美丽的东西,而往往忽略事务内在的价值意义。在这我想与公司新来的研发人员,一起共勉的一句话,研发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别无他路,唯一的捷径就是勤勉,。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2篇

关键词: 效率;科技工时;统计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4-0173-02

0 引言

从军工研究所的人员结构来看,大部分为科研人员,研究所一般按学科划分了多个专业研究室,故专业研究室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决定了研究所整体效率。“考核是指挥棒”,就作者所在的航天军工系统看,科研工时是研究室考核的核心要素。那么,如何利用科研工时这一考核和薪酬分配工具,以促进研究室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1 研究室考核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1.1 研究室考核模式介绍 年初,研究室根据全年任

务量向单位申请科研工时预算,单位通过计划部门与研究室多轮沟通,最终审定科研工时数量;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单位全年的任务量确定薪酬总额,其中约60%为固定薪酬,40%为浮动的绩效薪酬,固定薪酬按月固定发放,绩效薪酬按月预发,最终按考核结果补发或扣减;研究室主任的绩效薪酬与整个研究室年度完成的工时总量挂钩。

1.2 存在的问题 ①科研工时对研究室薪酬总额的影响小,如工时占绩效考核的比例为40%,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按6:4的比例推算,则与工时关联的薪酬只占总额的16%,研究室获取科研工时的动力不足。②研究室更加关注任务的完成,愿意用更多的人完成任务,对用人效率关注不足。③研究室更倾向多招人,相当于固定的岗位工资增加,整个薪酬包也增加,即使新招人员的能力不足,也可以将其绩效部分转移给骨干员工。④考核数据利用率不高,研究室主任没有将考核数据作为人员筛选、裁减的重要参考。⑤研究室主任顾及情面,不愿裁掉能力不足的人员,或者过于强调裁人的风险。

2 提高研究室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方法

经研究分析和实践,要在研究室范围内达到提高研发效率、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形成良性竞争研发氛围的目的,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

2.1 调整研究室薪酬确定方法,加大绩效工资与科研工时挂钩力度 ①固定工资总额按照实际人数、职称(初级、中级、高级)、职务(正副主任设计室)进行确定和发放。②绩效(浮动)工资总额由两部分构成,两部分均与科研工时挂钩,一部分根据研究室承担的实际总工时进行“总量考核”确定绩效工资额度,另一部分根据人均工时进行“效率考核”确定绩效工资额度。③研究室正副主任的绩效工资与研究室平均绩效挂钩,也就是说某一研究室科技人员的平均绩效工资较另一个研究室的高,则研究室主任的工资也较另一个研究室主任的高,反之亦然。

2.2 增加科研工时与绩效工资的挂钩比例 ①应将科研工时(工作量)与绩效工资的挂钩比例确定为不少于60%。②明确每个科研工时对应的绩效额(元/工时),且做到全年相对固定。③日常支出的预算由研究室和财务部门共同控制,超过额度不予报销,不作为考核指标。

2.3 公开考核结果,形成竞争氛围 ①公开各个专业研究室与科研工时挂钩的考核结果,在各研究室间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②合理利用日常积累的考核数据,建立人员优化流程,人员连续两个季度考核结果为不合格时强制启动人员调动或裁减流程。

3 提高研究室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实施步骤

以上介绍了提高人员使用效率的方法,接下来介绍下具体的实施步骤。

3.1 确定全所科技人员薪酬总额 研究所在年初要根据计划任务量(包括预研等)、薪酬增长幅度、型号项目人工成本等预算数据,综合统筹平衡出全年科技人员的薪酬总额。这是进行绩效管理的基础,研究所可以在薪酬总额的高限和低限范围内进行调配,以达到激励和改进绩效的目的。

3.2 确定绩效工资总额 首先,按照实际人数、职称(初级、中级、高级)、职务(正副主任设计室)进行确定科技人员的固定工资总额;然后,用全所科技人员薪酬总额减去科技人员固定工资即计算得出科技人员绩效工资总额。

3.3 确定计划科研总工时及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度 首先,根据本年与上一年任务量的对比情况,参考上年的科研总工时,估算本年总工时(包含必要的预研创新、产品化工时)。然后,确定本年的每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每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科技人员绩效薪酬总额/本年预估科研总工时。

3.4 确定研究室科研人员绩效总额 年初,各个专业研究室通过各项任务计算得出承担的科研工时总量,用科研工时总量乘以每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得出本室的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总额。每个月,用研究室科研工时完成数量乘以每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计算得出研究室当月绩效工资总额,并按绩效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比如60%)发放当月绩效工资,剩余部分(比如40%)在年终考核后进行发放。

3.5 确定年终绩效工资 由上年介绍的方法可以看出,研究室的绩效工资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由全年实际完成科研工时对应绩效工资的一部分,即总量部分,具体数额为:总量绩效工资=科研总工时×每单位科研工时绩效额×每月发放比例(如60%)。另一部分是效率绩效工资,具体数额为:效率绩效工资=科研总工时×每单位工时绩效额×每月未发比例(如40%)×考核得分。

由于总量绩效工资每月进行发放,则年终仅需确定效率绩效工资。具体步骤是:首先,建立全所的科研工时绩效池,并将各研究室的绩效总额的未发放部分(比如40%)纳入绩效池。其次,计算得出各研究室科研人员效率(=科研工时/人数)和计算得出全所平均科研人员效率(=全所科研工时/全所科研人数)。再次,计算得出各研究室效率考核分值(=研究室科研人员效率/全所效率)。最后,计算得出研究室年终应发绩效额度(=研究室科研人员效率考核分值×放入绩效池的额度),如应发总额度超出过低于绩效池额度,则需进行数额平整。

按这种计算方法,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如工作质量)时,科研人员效率高(人均科研工时多)的研究室从绩效池拿回的绩效总额一定比放入绩效池的多。

举一个例子:三个研究室的年度科研总工时分别为540、650、1400,人数分别为30、25和40人,则科研人员效率(工时/人)分别为18、26和35,按每科研工时绩效额30元计算,则放入绩效池的额度(万元)分别为19.44、19.5和67.2。则按上述方法计算得出全所科研人员效率为27(=总工时/总人数),各研究室的考核分数为0.66(=18/27)、0.95(=26/27)和1.28(=35/27),应得绩效额度为考核分数与放入绩效池额度的乘积,计算得出为117.70万元,由于此数额超出了绩效池额度106.14万元,故需要将应发额度平整为绩效池额度,平整数值为0.9(=106.14/117.70),则各研究室从绩效池中取得的最终绩效额度分别为11.57、16.77和77.80万元,分别较放入绩效池的额度增加-7.87、-2.73和10.60万元,可见效率高的研究室取得的绩效额度增加,效率低的研究室额度减少。

3.6 确定研究室主任的绩效工资 将研究室主任绩效工资建立绩效池,研究室主任绩效考核分值与研究室科研人员效率考核分值相同,按照上述方法,计算并发放研究室主任绩效。这样就将研究室主任绩效工资与研究室效率绩效工资进行挂钩,促使研究室主人提高本研究室的科研人员效率。

4 研究室提高人力资源效率的策略

4.1 科研人员分类 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可以划分为四类:一般员工(入职2年内)、骨干、设计师、专家。由于能力、职称、职位等原因,不同类别人员的工作效率相差较大,假定为0.5:1:1.5:2,即一般员工需要4个科研工时完成的任务,骨干人员需2个工时,设计师需要1.3个工时,专家只需要1个工时。

4.2 人员分类与工时、绩效总额的关系 假设有两个研究室,人员总数均是38人,但结构不同,如下表所示,研究室B的骨干人员多,则假设每个人员全年工作时间相同,则研究室B完成的工时多,绩效额度高。

①如表2所示,虽然两个研究室人数相同,但由于人员结构不同,研究室完成的总工时和绩效总额不同,整体能力较强(骨干多)的研究室的绩效总额更多。②同理,整体能力较强的研究室平均效率更高。③按照本文上面介绍的方法,整体能力强的研究室通过效率考核后获得的效率绩效更高,也就是整体能力强的研究室同类人员的薪酬较能力低的研究室同类人员的高,如同是骨干人员,则效率高的研究室薪酬较效率低的高。④由于研究室主任的薪酬与研究室效率挂钩,则效率高的研究室的主任薪酬也较高。

4.3 通过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员效率 基于上述情况,这会激励研究室主任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本部门科研人员能力和效率,裁减掉能力不足的人员;同时,如果研究室主任不采取优化人员结构的措施,将会产生能力高人员的流失,因为同样能力人员在效率高的研究室得到的薪酬高,这又会促使研究室积极优化人员结构。

5 结论

本文对科研工时这一考核要素的统计分析,得出了通过加大绩效工资与科研工时挂钩力度、通过“总量考核+效率考核”确定绩效薪酬额度、公开考核结果等措施提高研究室人员使用效率的方法,同时明确了实施的步骤,并通过实例测算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促使研究室主任主动地优化人员结构,提高本研究室内员工素质和能力,从而提升军工研究所的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张亚楠,陈志国.对航天企业工时定额管理改进的研究[J].航天工业管理,2013(01):55-57.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3篇

关键词 终端能源;终端承担比率;CO2排放;LMDI 1;二次能源CO2排放系数

中图分类号 F0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1-0019-09

低碳发展是江苏省率先实现现代化、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而要实现低碳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就需要全面推进节能减排,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阶段性减排量化目标。2015年是江苏省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的关键之年,根据江苏省制定的低碳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到2015年底全省能源强度比2010年下降18%以上,碳强度下降19%以上。而节能减排量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形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贯彻落实的倒逼机制和约束条件,既涵盖硬约束条件也包涵软约束目标,其强制性体现在碳减排总量指标的控制以及碳减排指标的分解落实上,软约束则更多的体现在人口、产业、能源等直接影响碳减排效果的结构调整目标上。同时,总体减排目标的落实,是在硬性约束条件下,针对减排总量要求,分解为各个阶段强制减排任务落实的过程。在此,有必要针对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深入研究影响CO2排放量的驱动因素,并分析实现减排目标的现实约束,进而提出对策及建议,以更好地为实现减排目标服务。本文以定量测算2000-2012年江苏能源平衡表中所有能源消耗(包括化石能源、二次能源)CO2排放为基础,以分解八个部门(包括六大生产部门、两大生活部门)共11个驱动因素为分析目标,对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

1 研究综述

因素分解法在碳排放研究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主要分为两大类: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分解法和迪氏指数(Divisia Index)分解法。Laspeyres Index分解法主要有:以基期为基准的Laspeyres分解法和以目标期为基准的Paasche分解法;对Laspeyres和Paasche分解进行线性变换的MarshallEdgeworth分解法;对Laspeyres和Paasche进行几何平均的Fisher Ideal,Ang等[1]研究发现其乘法形式可以得到无残差结果。Divisia Index分解法克服了Laspeyres Index分解法中分解的不完全性,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AMDI、LMDI 2和LMDI 1 。Boyd等[2]和Boyd等[3]研究发现,当AMDI法(算术平均迪氏指数法)遇到数据跨度大的时间序列模型时,不能得到完美分解,也无法处理数据集中带有的零值。由Ang和Choi[4]提出的LMDI 2乘法形式能得到完美分解,但由于不具有一致可加性,而未得到普遍应用。基于取对数度量自变量变化的LMDI 1 (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 1)加法形式和乘法形式都可以得到无残差分解,而在能源经济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

近年来,国内学者应用因素分解法开展CO2排放测算与评价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CO2排放计算涵盖的能源种类,即能源消费结构的划分来看,宋杰鲲[5]运用LMDI法对山东省17种能源(除热力、电力)消费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研究;刘清春等[6]对中国制造业16种能源排放进行分解;冯博等[7]对中国各省建筑业12种能源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2)从CO2排放的终端部门划分来看,叶晓佳等[8]运用LMDI分解法对浙江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生活共四部门消费的12个能源品种进行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郝珍珍等[9]运用IDA方法,对我国农林渔水、工业、建筑业、交运仓储邮、商业、生活部门共六大部门碳排放增长贡献度进行分析;董锋等[10]运用LMDI法对中国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储邮、批发零售餐饮业、居民生活及其他共六部门碳排放分解与动态模拟进行研究;吴振信等[11]基于对交通运输业的特殊考虑运用LMDI分解法对北京地区1995-2010年一、二、三产业、居民生活部门和交通运输业五个部门的8种能源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赵志耘等[12]基于水泥生产过程的碳排放对我国生产部门、居民生活部门和水泥生产部门的碳排放进行研究。

(3)从影响CO2排放量变动的驱动因素的分解来看,主要包括孙作人、周德群等[13]运用IPDA将我国碳排放分解为节能技术减排潜力、技术效率、技术进步、技术差距四种因素;张乐勤等[14]用STIRPAT法对安徽省1995-2009年碳排放进行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得出人口、人均GDP、第二产业贡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GDP能耗共五个贡献因子;袁鹏等[15]将SDA与LMDI方法结合将碳排放分解为能源效率、能源替代、技术进步、国内最终需求、出口、进口共六个因素;范丹[16]基于LMDIPDA法将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分解为产业结构、经济产出、人口规模、能源绩效、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能源技术进步共七种因素。

以上文献存在如下不足:①由于数据的不易获得和计算处理,对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的划分都未涉及电力、热力,更没有对电力、热力的CO2排放因子及其终端承担比率进行测算。②关于省域碳排放研究的文献,对分解因子的划分大都只对生产部门进行细分,而把生活部门当成一个整体来研究,但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动、城镇化的发展和城乡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将会导致很多影响该部门CO2排放的重要经济指标剔除在实证研究之外。这种部门碳排放构成划分的宽口径处理容易影响研究结果的精确性,不利于深入探究致使CO2排放增加或减少的因素,进而对CO2减排政策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

为克服以上研究不足,本文在构建终端能源CO2排放模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进行测算并因素分解。首先根据二次能源(电力、热力)当量值和等价值,将二次能源生产过程中的CO2排放在生产端和终端进行分担,得出2000-2012年逐年的二次能源CO2排放终端承担比率。其次基于《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对化石能源CO2排放系数进行测算,最后根据电力、热力在生产过程中化石能源的消耗和省域内电力、热力的消费来测算每年的电力、热力CO2排放因子,并据此定量计算出2000-2012年江苏省六大生产部门、两大生活部门19种(包含电力、热力)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运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 1)对引起CO2排放量变动的生产部门(5因素)、生活部门(6因素)共11个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把它们归结为五种效应,分别是:能源强度效应、结构效应、能源结构碳强度效应、规模效应和人均收入效应。不仅可以观察部门CO2排放的情况,还可以比较各种分解因素之间的异同,解读其作用力方向及强弱。研究对江苏省制定针对性的节能减排政策、破解资源环境约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2 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测算

2.1 部门划分与能源种类

本文CO2排放测算涵盖了《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江苏省能源平衡表(实物量)中所有终端能源消费部门的CO2排放量。总共涉及六大生产部门、两大生活部门共19种能源。生产部门为: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和餐饮业等;其他。生活部门为:城镇;乡村。

能源种类有:原煤、洗精煤、其他洗煤、型煤、焦炭、焦炉煤气、其他煤气、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气、炼厂干气、天然气、其他石油制品、其他焦化产品、热力、电力。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研究时间段为2000-2012年,并逐年进行定量分析。所有的部门产出数据、人口数据和能源数据均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和《江苏统计年鉴》,能源平衡表里的终端能源数据全部是实物量,本文将把他们全部折算为标准量,所有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所有涉及到零值的计算全部取10-50。本文各年份GDP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这将使得本文的能源强度统计量与统计年鉴公布的江苏省能源强度指标有所差异,这种数据处理并不影响本文对江苏省碳排放量的因素分解分析。

2.3 排放因子测算

2.3.1 一次能源排放因子测算

考虑到江苏省实际化石能源品种的单位燃料含碳量、燃烧氧化率和低位热值与其他省份的不同,直接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推荐的因子并不能进行有效的CO2排放量测算,因此本研究所有一次能源,即化石能源品种单位燃烧含碳量和燃烧氧化率均选取《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的相关数据,化石能源的低位热值取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进行测算。

2.3.2 二次能源终端承担比率及排放因子测算

关于二次能源(电力、热力)消费CO2排放因子核算,普遍认为其CO2排放已经在生产端进行了核算,为了避免重复,在终端将电力、热力消费视为零排放,但这不利于终端消费部门的节能减排;而如果将国家发改委为中国清洁发展机制重点领域的CDM项目而计算出来的华东区域电网基准线排放因子直接应用于省域层面进行CO2排放测算则又存在较大误差。秉承“共同但有区别”原则,本研究采用齐绍洲、付坤[17]提出的方法分别对江苏省电力、热力CO2排放终端的承担比率及其各自的CO2排放因子进行测算,计算见式(1)~(3),结果见表1。

4 驱动因素分类分析

根据各驱动因素的性质,本文把影响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的11个驱动因素归结为五种效应,分别是:能源强度效应、结构效应、能源结构碳强度效应、规模效应和人均收入效应等。

4.1 能源强度效应

根据部门不同,本文把能源强度划分为: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生活部门能源强度。从理论上讲,某部门能源强度下降,说明该部门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如果其他因素保持不变,该部门因能源利用而产生的CO2排放量必然减少,能源强度下降对CO2排放量变动的贡献度必然为负。反之,当能源强度上升,则其贡献必然为正。

4.1.1 生产部门能源强度贡献

生产部门能源强度在2000-2012年累积贡献度为-39.09%,成为减缓CO2排放主要驱动因素。其中,①在2003-2004年间,能源强度产生2 608.13 万tCO2排放的正向驱动,分析发现是因为工业部门原煤、焦炭、其他石油制品、电力、热力、交运仓储邮政业部门柴油、汽油能源强度较往年大幅上升,分别产生了648.94 万t,194.52 万t,121.09 万t,415.69 万t,148.56 万t,347.66 万t和436.56 万t的CO2排放量。②2009-2010年间能源强度减少5 657.49 万t CO2,究其原因是工业部门原煤、焦炭、天然气、电力、热力五大能源单位产值能耗降低,分别减少贡献1 568.76 万t,1 141.09 万t,103.74 万t,1 200.58 万t,605.59 万t。由此可见,生产部门能源强度降低是实现CO2减排的关键,而其中又以工业部门原煤、焦炭、交运仓储邮政业柴油、汽油等高碳排放因子的能源强度降低为主。

4.1.2 生活部门能源强度贡献

生活部门能源强度在2000-2012年累积贡献度为0.99%,对CO2排放影响微弱。一般而言,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收入弹性是比较低的,它不会随着收入的大幅增加而大幅增加,二是与居民的生活习惯、消费方式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能源消费量一般呈现小幅波动状态或小幅增长趋势。其中,2004-2005年能源强度异于常值,究其原因是城镇和农村的电力能源强度有所增加,分别产生了71.58万t,56.99万t的CO2排放,从而导致该时间段排放量增加。

4.2 结构效应

把生产部门的能源结构变动、产业结构变动、生活部门的能源结构变动和人口结构变动(即城镇化)对CO2排放量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统称为结构效应。四种结构变动的特征和贡献度不同,结合表2和表3具体分析如下:

4.2.1 生产部门能源结构贡献

生产部门能源结构在2000-2012年累积贡献度为6.49%,这与焦炭使用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6.40%上升到2012年17.6%,电力比重从16.61%上升到26.88%密切相关,如果其他因素不变,能源结构中碳排放因子较大的焦炭、电力使用比重上升,则CO2排放量必然增加。其中2004-2005年工业中焦炭CO2排放贡献1 548.43 万t,2009-2010年工业焦炭、电力分别贡献1 568.16 万t、1 410.18 万tCO2,从而导致这两个时间段内能源结构的总体CO2排放贡献高达622.47万t和1 680.79万t。

4.2.2 产业结构贡献

产业结构调整在2000-2012年累计贡献度为-11.96%,成为江苏省CO2减排第二大驱动因素。农林牧渔水利业、工业、建筑业、交运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和其他部门每年的能源消费占当年能源总消费的比例,在2000-2012年期间分别平均为2.83%、85.04%、0.81%、8.09%、1.27%、1.96%。由此可见,工业部门消耗了能源总量的绝大部分。如果工业产值在江苏省GDP中的比重下降,那么势必导致能源消费总量减少,CO2排放量也必然下降。2000-2012年间江苏省工业比重从85.21%波动下降到83.59%,第三产业的比重由9.93%上升到13.20%,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对CO2排放的减缓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4.2.3 生活部门能源结构贡献

生活部门能源结构在2000-2012年累积贡献度为-1.61%,对总体的CO2排放有微弱的减缓作用。此期间CO2排放因子高,同时能源使用比重也较高的原煤、液化石油气使用量从27.80%、21.02%降至0.73%、10.24%,反映能源结构调整对生活部门CO2排放总量减少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2.4 人口结构贡献

以人口结构变动反应的城镇化在2000-2012年对CO2排放的累积贡献度为8.11%,城镇化进程虽然是加剧了碳排放,但其速度在呈下降趋势。2000-2012年间,江苏省城镇人口比重从41.5%上升到63%,在城镇化发展初期,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同时城镇化伴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模式向城镇居民消费模式转变,对一些空调、私家车等耐用品的需求逐渐增加,这些都将导致城镇化过程中CO2排放的增加。

4.3 能源结构碳强度效应

由于除电力、热力之外的其他17种能源CO2排放因子基本稳定,因此能源结构碳强度效应主要反映电力、热力排放因子的变化对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增长的贡献,还有少部分是因为一些年份某些能源消费从零骤然增加到某个量,或者从某个量骤然降为零值导致能源结构碳强度的变化而带来CO2排放量增加或减少。

4.3.1 生产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贡献

生产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在2000-2012年间累积贡献度为-2.52%,证明在此期间对CO2排放具有微弱的减缓作用。其中,在2004-2005年、2009-2010年间,生产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分别贡献了571.05 万t和696.14 万t的CO2排放,究其原因是工业部门电力分别贡献了304.32 万t和544.38 万tCO2排放,这与电力CO2排放因子与终端承担比率的乘积从2004年的3.15 tCO2/104kW・h上升到2005年的3.36 tCO2/104kW・h和从2009年的2.73 tCO2/104kW・h上升到2010年的2.94 tCO2/104 kW・h密切相关。另外,2004-2005年建筑业其他石油制品消费CO2排放也贡献了201.17 万t,这与其从2004年零消费上升到2005年的99.30 万t标准煤有关,以上分析是导致这两个时间段能源结构碳排放强度贡献值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4.3.2 生活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贡献

生活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在2000-2012年间累积贡献度为9.87%,对CO2排放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其中在2004-2005和2009-2010年间,生活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分别贡献了379.44 万t和107.62 万t的CO2排放,和生产部门的原因大致相同,其中:城镇汽油从2004年的零消费上升到2005年的129.48 万t标准煤贡献了251.90 万tCO2排放,2009-2010年间乡村汽油从零消费到31.21 万t标准煤,加之城镇、乡村电力CO2排放因子与终端承担比率的乘积在此期间的上升,导致最终CO2排放量增加。

4.4 规模效应

把经济规模、人口总量的变动对CO2排放量变动所产生的影响统称为规模效应。

4.4.1 经济规模贡献

经济规模贡献是指经济发展对CO2排放量的影响,本文用GDP来衡量。实证结果表明,导致江苏省生产部门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增加的因素中,经济规模累积贡献度最大,高达147.09%。但从2010-2012年实证数据中可以发现,经济规模效应逐渐减弱,是否江苏省正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还需更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4.4.2 人口总量贡献

人口总量在2000-2012年间CO2排放量累积贡献度为5.13%,虽总体上还是加剧了碳排放,但趋势明显放缓。这一结果是比较直观的,此处不再做进一步解释。

4.5 人均收入效应

人均收入效应在2000-2012年累积贡献度为77.51%,成为生活部门能源碳排放最大的驱动因素。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分别以年均9.51%和7.42%的速度增长,收入的提高带动了城乡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13中“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年末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数据计算,从2000-2012年,城镇居民的空调、电脑拥有量以年均11.91%和18.83%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空调、热水器、抽油烟机和电冰箱分别以年均21.08%,16.46%,16.10%,10.33%的速度增长。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的飞速增长必然使得能源消费量快速增加,因此而带来的CO2排放量自然会增长。

5 结论及政策建议

通过对二次能源(电力、热力)CO2排放终端承担比率、一次能源(化石能源)CO2排放系数和二次能源CO2排放系数进行测算,并据此定量计算江苏省2000-2012年六大生产部门、两大生活部门19种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总量,运用LMDI 1法对CO2排放量变动进行因素分解分别得到11个驱动因素,并把它们归结为五种效应,分别为能源强度效应(包括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累积贡献度-39.09%、生活部门能源强度0.99%)、结构效应(包括生产部门能源结构6.49%、产业结构-11.96%、生活部门能源结构-1.61%、人口结构8.11%)、能源结构碳强度效应(包括生产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2.52%、生活部门能源结构碳强度9.87%)、规模效应(包括经济规模147.09%、人口总量5.13%)和人均收入效应(人均收入累积贡献度77.51%)等。

通过对2000-2012年江苏省终端能源消费CO2排放量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5.1 大力促进江苏省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低碳城市和低碳产业试点

研究显示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在2000-2012年间累计减少3 506.14 万tCO2排放,成为减排的第二大驱动因素。减排的关键在于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因此应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以低碳改造为目标,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化工业,加快发展低碳排放的现代服务业。积极发挥财政资金的带动引导作用,对新(改、扩)建项目实施产能减量置换,严格实施项目能评和环评制度,强化能评的约束性作用。积极培育“节能医生”、节能量审核、碳排放核查等第三方机构,鼓励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各用能单位提供节能服务。

同时,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和低碳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目前镇江、淮安、苏州成为江苏省部级低碳试点城市,常州市在2015年入选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国际合作项目试点,通过实施低碳试点,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和落实低碳发展路线图,实现预期低碳发展目标,促进江苏省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

5.2 建设和完善省级电能管理服务公共平台

江苏生产部门电力、热力的能源结构碳强度在2000-2012年间累计减少了739.77 万tCO2排放,成为未来强有力的减排驱动因素。推行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以降低二次能源CO2排放系数,从而降低排放量。优先调度容量大、效率高的燃煤机组发电,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完善电力价格政策,加大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实施力度,利用价格杠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

5.3 整合优势资源,加强低碳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研究显示江苏省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累积贡献度-39.09%,成为CO2减排的第一大驱动因素。以能源强度效应体现的技术进步在CO2排放驱动因素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实证效果,反映出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为此,应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形成由政府倡导、企业推动和高校支持的产学研一体化低碳技术创新机制,充分发挥高校智力资源潜力,开发低碳技术。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共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升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创新能力,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及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5.4 发展城市绿色公共交通,提倡低碳生活

城市公共交通是公众参与节能减排工作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江苏应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全面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绿色公共交通体系,给市民提供快速、便捷的公交服务,引导公众低碳生活。打造一批绿色循环低碳交通示范城市和低碳公共交通项目,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快速交通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应用节能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扩大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

5.5 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建立节能降碳管理的长效节能机制,强化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考核。严格实施各级政府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CO2排放强度降低目标责任考核,重点考核污染物控制目标、责任书项目落实等情况。开展重点高碳行业能效对标管理,深入推进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建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报告制度,强化节能降碳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落实奖惩制度。加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深挖节能潜力。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齐心协力,共同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ng B W, Liu F L, Chung H S. Index Numbers and the Fisher Ideal Index Approach in Energy Decomposition Analysis [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2002: 38.

[2]Boyd G A, McDonald J F, Ross M, et al. Separating the Changing Composion of US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 from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s: A Divisia Index Approach [J]. The Energy Journal, 1987, 8 (2): 77-96.

[3]Boyd G A, Hanson D A, Sterner T. 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Energy Intensity: A Comparison of the Divisia Index and Other Methods [J]. Energy Economics, 1988,10 (4):309-312.

[4]Ang B W, Choi K H. Decomposition of Aggregate Energy and Gas Emission Intensities for Industry: A Refined Divisia Index Method [J]. The Energy Journal, 1997, 18 (3):59-73.

[5]宋杰鲲. 基于LMDI的山东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J]. 资源科学,2012,34(1):35-41. [Song Jiekun. Factor Decomposition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LMDI [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1):35-41.]

[6]刘清春,孔令群,安泽扬. 中国制造业能源相关的碳排放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5(24):14-18. [Liu Qingchun, Kong Lingqun, An Zeyang.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Energyrelat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China Manufacturing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5(24):14-18.]

[7]冯博,王雪青. 中国各省建筑业碳排放脱钩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4(25):28-34. [Feng Bo, Wang Xueqing. Research on Carbon Decoupling Effect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Provincial Construction Industry in China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4(25):28-34.]

[8]叶晓佳,孙敬水,董立锋. 低碳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实证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4):13-23. [Ye Xiaojia, Sun Jingshui, Dong Lifeng. Empirical Research on Carbon Emissions’ Driving Factors in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Example of Zhejiang Province [J].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2011, (4):13-23.]

[9]郝珍珍,李健. 我国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及贡献度分析[J]. 自然资源学报,2013,10(28):1664-1673. [Hao Zhenzhen, Li Jian. Analysis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 Growth: Drive Factors and Its Contribution [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3,10(28):1664-1673.]

[10]董锋,杨庆亮,龙如银,程铄博. 中国碳排放分解与动态模拟[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4(25):1-8. [Dong Feng, Yang Qingliang, Long Ruyin, Cheng Shuobo. Factor Decomposition and Dynamic Simulation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s [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5, 4(25):1-8.]

[11]吴振信,石佳,王书平. 基于LMDI分解法的北京地区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科技论坛,2014,(2):85-91. [Wu Zhenxin, Shi Jia, Wang Shuping. Analysis of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in Beijing based on LMDI Method [J]. Forum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2014, (2):85-91.]

[12]赵志耘,杨朝峰. 中国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2, (6):175-183. [Zhao Zhiyun, Yang Chaofeng. The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n the Driving Factors of China’s Carbon Emission [J]. China Soft Science, 2012, (6):175-183.]

[13]孙作人,周德群,周鹏. 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的IPDA模型与实证研究[J]. 系统工程,2013, 31(8):87-98. [Sun Zuoren,Zhou Dequn,Zhou Peng. Decomposing CO2 Emissions into Contributing Factors IPDA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J]. Systems Engineering, 2013, 31(8):87-98.]

[14]张乐勤,李荣富,陈素平,等. 安徽省1995年-2009年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子分析及趋势预测:基于STIRPAT模型[J]. 资源科学,2012,34(2):316-327. [Zhang Leqin,Li Rongfu,Chen Suping, et al. Trend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During the Period 1995-2009 in Anhui Province Based on the STIRPAT Model [J]. Resources Science, 2012, 34(2):316-327. ]

[15]袁鹏,程施,刘海洋. 国际贸易对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基于SDA与LMDI结合的分解法[J]. 经济评论,2012,(1):122-132. [Yuan Peng, Cheng Shi, Liu Haiyang. The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CO2 Emissions Growth in China: Based on a Method Combined SDA with LMDI [J]. Economic Review, 2012, (1):122-132. ]

[16]范丹.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MDIPDA分解法[J].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9):1705-1713. [Fan Dan. Driving Factors of Carbon Emissions from Energy Consumption in China:Based on LMDIPDA Method [J].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3, 33(9):1705-1713.]

[17]齐绍洲,付坤. 低碳经济转型中省级碳排放核算方法比较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6(2):8592,129. [Qi Shaozhou, Fu Ku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ccounting Method of Provincial Carbon Emission During the Low Carbon Transition [J].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3,66(2):8592,129.]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4篇

【关键词】项目组管理;企业研发人员;奖金方案

一、审批立项

根据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当前工作任务,可将技术研发项目按预研项目、在研项目和临时项目分类设立项目组。预研和在研项目一般按年度立项,每个考核周期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及实现方式,作为项目组的绩效目标。临时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申报、立项。

二、确定奖励额度

对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奖励,可通过考核团队关键绩效指标(KPI),确定以项目为基础的奖励规模。项目奖励额度,应根据不同项目类别确定不同的提取比例。在实现批产前,研发奖励额度可按整个项目预计产值的1%~3%确定;实现批产后,研发奖励额度可按整个项目的0.1%~1%确定,具体比例及金额由专门成立的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三、组建项目组

项目组及阶段绩效目标确立后,即在企业范围内组建。项目组组长及成员,可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及组织委派的形式产生。技术部门负责人一般不担任项目组组长,主要承担分管项目组的技术指导及组织协调工作。最终确定的项目组组长及成员名单,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批、确认。项目组组长及成员的调整变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报领导小组调整、审批。

四、绩效评价

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的时效性,对于跨年度考核项目,可以按年度进行考核,并组合实际情况进行年中评价。对于阶段性项目,可随项目的完成情况而随时进行。年中评价一般在每年三季度进行,按年度计划阶段任务指标进行;年末评价在次年一季度进行,按年度计划任务指标进行。年中评价结果只作为阶段性奖金预支的依据,年度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组的绩效目标考核结论,最终核定奖金总额。

在进行年中和年末评价时,按项目组提交的总结报告,对照项目进度、功能和质量,综合其他影响因素,由考核领导小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审核确定可提取的奖金比例及额度(A)。在领导小组完成项目审核的基础上,由企业主管领导、技术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组长,根据成员提交的个人总结报告,对照《技术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打分表》为每一名成员打分(包括组长),最终按4:3:3比例加权计算个人最终得分。

注:单项指标未达到临界水平的,技术部门负责人有一票否决权,即该项目中个人考核得分为0。组员(含组长)最终得分:X =主管领导评价分×40%+部门负责人评价分×30%+项目组组长评价分×30%。计算项目组成员应分配奖金额度:项目组组长奖金:T=+10%×A 项目组组员奖金:T=×(A-T)

各项目组组长,对本组其他组员的奖金总额(A-T组长),有15%的自由支配权,但需征得部门负责人的同意。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入或退出的科技人员,按其参与时间占考核周期的比重,结合其实际工作业绩及表现确定奖励额度。

五、配套措施

在项目关键绩效指标(KPI)确立的同时,项目组长应对每一位成员标进行充分的绩效沟通,达成上下一致的个人绩效目标。整个项目组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在按评价结果兑现个人奖励的同时,应就每一位项目成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绩效面谈,以达到绩效改进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这次年终总结,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以整合规章制度为举措,以提高司法水平为目的,深入学习xx届四中全会文件精神,认清形势、理清思路、明确任务、制定措施,认真总结出XX年度的工作成绩总结,找出差距,为XX年全院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奠定基础,使我院总体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时间安排

这次年终总结,从元月****日至****日,安排5天时间,集中进行,具体安排

****日上午,召开全院总结动员大会,学习文件,传达全市法院院长会议精神,对年终总结进行动员部署;

****日下午和****日全天,以庭(室)为单位讨论修改制度、岗位目标考核办法,并将修改意见书面反馈研究室;

**日全天,以庭(室、科、队)为单位进行个人总结;

**日上午,庭(室、科、队)为单位进行本部门总结;

**日下午,各庭(室、科、队)研究推荐本部门院先进工作者(4人以下的部门推荐1名,5人以上的部门推荐2名)和先进集体;

**日上午,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各部门负责人汇报**年工作情况和**年工作打算;

**日下午,召开全院干警大会,总结全年工作,表彰先进。

安排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三、几点要求

同志们,刚才过去的**年,是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佳绩的一年。全院干警在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和全省法院加强基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以司法为民为中心,狠抓审判和执行工作、法院改革、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也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所以这次年终总结,既要总结出成绩,又要找出差距,更要理清思路,制定好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第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自觉克服模糊认识,真正把思想统一到院党组的工作部署上来。切实提高对总结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年终总结是院党组了解把握本院情况,计划未来,提高领导水平、决策能力的需要,是推进全院整体工作上台阶的重要手段;是院党组了解把握干警思想状况,密切同志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干警本人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完美自我的有效方式。

在总结中,我们要自觉克服“年终总结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形式主义走过场”、“搞不搞无所谓”等错误思想和厌倦情绪。切实端正态度,增强搞好总结的自觉性。其实,既然叫“年终总结”,当然是要年年搞的,而且年年都有新意,都有特色。今年年终总结就多了一项内容,就是对市中院考核基层法院的考核办法等6个规定以及本院的《岗位目标责任制实施办法》的讨论修改等。

第二,认真总结,突出重点,切实把总结中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认真负责地组织好对市中院《基层法院年度工作考核办法》、《案件质量评定标准》、《立案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执行工作考核实施细则》、《法警工作考核实施细则》、《调研、宣传信息、司法统计及其他工作考核细则》等的讨论修改,及时(18日下午下班前)将修改意见书面反馈给研究室,由研究室整理上报中院,请各部门负责人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将是从今年起中院考核我们基层法院的依据和标准。

二是要结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的学习,认真开展好提高司法能力大讨论。司法能力建设是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重点。肖扬院长在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关于司法能力建设的讲话,对司法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紧迫性及指导思想、司法能力的内容、增强司法能力的要求和基本原则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会后大家要结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进一步学习讲话,做到融会贯通。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案件审理与执行、质量评查、后勤管理、拒腐防变等,以促进我院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是要认真总结出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要本着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态度搞好个人和部门总结,把总结作为承先启后的加油站,切切实实把成绩总结出来,把经验总结出来,把问题找准了,把解决问题的办法定实在了。个人总结、部门总结,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切忌空谈。同时,要对一年来院党组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院党组搞好全院的年终总结。院党组成员按各自分管的工作参加部门总结。

第三,各部门认真组织,加强领导,确保总结不走过场

一是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年终总结的关系,切实安排好时间,调整好工作,确保本部门参加总结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年终总结期间,原则上不能请假,有特别需要请假的,报院长或分管院长批准。

二是认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负起责任,做好表率,保证年终总结的顺利进行,各项内容全部完成,切实总结出成绩,找准不足,定好措施。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6篇

【关键字】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需求,供给

一、产业结构变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一)需求角度

由于个体的需求收入弹性存在差异,当收入发生变化时消费者对各种产品的需求量会出现不同的变化,从而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基于这一理论,国内外学者从需求角度研究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原因。Kongsamut etc.(2001)分析认为,由于消费者的需求收入弹性不同,导致了经济中不同产品产量的变化,并最终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农业份额下降,制造业份额不变,服务业份额上升。Mao and Yao( 2010) 指出,由于Kongsamut等在模型中假定制造业的产品需求收入弹性等于1,从而没有解释制造业份额的变化,这不符合二战后很多国家制造业部门呈现出驼峰形变化这一基本事实。

国内方面,陈鑫燕(2009)定性地研究了产业结构变化中的投资需求,分析指出,由于政策原因导致我国投资总量流向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结构升级的规模和比例不同,从而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动。从总需求角度出发,沈利生(2011)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扭曲的根源在于最终需求结构的扭曲,将三次产业结构与最终需求结构联系起来,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三次产业增加值与最终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而实证研究了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结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研究认为,要提高三次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就必须提高最终需求中消费需求的比重。

(二)供给角度

近年来,学者更多的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即各个部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其中以技术差异为主。Francisco and Ngo(2011)通过构建基于索洛模型的两部门模型,研究了在Cobb-Douglas生产函数下,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差异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总的资本劳动比上升时,资本会更多的流向替代弹性较大的部门,而劳动会更多的流向替代弹性更小的部门,因此,部门之间劳动和资本的替代弹性不同导致了劳动和资本配置的差异,最终引起了产业结构的变化。陈晓光(2005)在阐述了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变化的一些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三个模型,通过该模型陈(2005)论证了不同商品之间的需求收入弹性差异构成了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长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农业比例趋于0,制造业比例也逐渐下降,服务业比例逐渐上升。

陈体标(2007)构建了一个多部门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生产技术角度解释产业结构变化。分析认为,由于中间产品之间具有替代性,且生产技术增长率不同,劳动和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流动,因此部门之间的产值份额产生差异,进而导致了产业结构的变化。

(三)其他方面

其他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政策、政府、制度约束等方面来进行的。胡向婷、张璐(2005)认为,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政府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投资行为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化,而地方政府设置贸易壁垒增加地区间的贸易成本,促进了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

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出发,俞晓晶(2013)以我国1978――2011年的数据对比分析了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效应,结论表明,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是导致我国1978――1992年和1992――2011年两个阶段产业结构发展的结构效应表现出明显差异的重要原因,即1993年之前制度创新带来的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与1993年之后渐进改革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后者的结构效应弱于前者。

从财政支出角度来看,王宏利(2009) 对财政支出总水平和财政支出中的经济建设支出与不同行业之间的关系分别作了详细的分析,表明财政支出总水平与农业、制造业、金融保险业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财政支出中经济建设支出与农业、制造业、金融保险是负相关关系。

二、结论及展望

从以上文献综述可以看出:

首先,从供给角度来对产业结构变化进行的研究是比较充分的,而从需求角度来看,大部分文献的研究变量为社会总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而鲜有考虑到政府的行为,即政府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事实上,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一直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郭庆旺,贾俊雪,2006)。

其次,现有文献多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产业结构,仅有少量文献将研究视角延伸到区域层面。而事实上,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调整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地方政府投资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最后,现有文献对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其数据多是采用三次产业增加值或是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然而事实上,一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迁应当包含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干春晖等,2011)。而目前现有的文献均没有从以上两个方面来深入到产业结构内部,因此,如何确定产业结构变化的测定指标,并据此来研究相关的影响因素,是另一个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7(07)

[2]陈鑫燕.浅析产业结构变动中的投资约束[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1期

[3]李腊生,关敏芳.我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结构性优化[J].财经科学,2010(01)

[4]李青.浅析产业结构变动中的投资约束[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8期

[5]沈利生.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怎样影响产业结构变动――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12期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7篇

部科站室主任按照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依据《工作月报》和《考核月报》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本部科站室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的员工事迹,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10日前完成并报院长.在医院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各科室业务主任,护士长依据《月度工作小结》内容总结全年工作.侧重总结所承担职责的履行情况,工作的主要绩效,突出员工的事迹,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12月5日前完成并报所属部科站主任;科室护士长总结同时报医院护理办一份.在专题研讨会议上交流汇报.

全体员工总结个人全年工作,同时制订2006年度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总结注重工作绩效,思想认识,工作缺陷,尤其总结今年个人职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医疗科所属内科医护人员结合三级医师,护师职责履行情况加以总结.个人总结11月20日以前完成.各部科业务主任,护士长签署评价意见,11月底报部科站主任.

各部科站主任签署对所属科室业务主任和护士长在业务,管理,沟通三方面能力的评价意见,于12月10日前报院长处;主持召开员工年终工作交流会议和核心组会议,汇总本部科站人员全年工作评议并签署考评意见,12月15日前报经保部,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

经营保障部依据《医院月度综合考核情况通报》汇总全院全年个人考评情况.按照奖励和处罚加减百分办法,以各部科员工高低分排序.12月10日前完成.为年终先进工作者评比做准备.依据全院每月工作总结,做好2005年医院工作总结,12月20日前完成.在2006年工作会议上汇报.

医疗社区部主持总结医疗业务及社区卫生服务开展,病友协会,残疾人康复,计免防疫及疫苗注射全年工作和开展情况,对外出培训,进修情况加以汇总分析;质控办主持总结质量控制,风险管理,临床路径,投诉处理等工作情况;护理办主持总结规范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院感管理情况,对陪护管理制定并实施改进加强措施.12月10日前分别报主管院长.

经营保障部主持汇总财务,投资,员工福利,职业培训,读书活动,后勤保障等情况,侧重全年及2006年各项变动成本分析;医保办总结分析医保管理的主要难点,对全年多次违反医保规定的员工进行汇总分析;微机办总结评价各工作站运行情况,对计算机操作的员工进行能力分析评估.12月10日前报总会计师.

2006年的工作研讨和部署

召开院领导和部科站室主任专题会议.分析明年社会及改革进展,国家和上级政策变化,医疗市场竞争趋势,我院发展应对策略.重点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生收入的市场化是医疗改革当前急务》两篇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医院工作要点,综合工作目标和具体办法.年底之前结束.

各部科站主任主持,召开各部科站员工会议.集中学习我院内参资料《梁万年—建立以顾客满意为导向的医疗卫生服务》文章,回顾我院几年来经营管理的理念和做法,遵循我院追求卓越理念和保证我院的持续发展,针对本科室2005年工作的缺陷,思考研讨确定2006年科室工作加强改进的措施.12月25日前结束.

召开院领导专题会议.调整和确定《2006年组织机构设置和部科站室主任,业务主任,护士长任职》和《职能管理组织和人员名单,主要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事项.年底之前完成.

按照2005年各职能部室业务分工和职责,各职能部室分别提出医疗社区卫生工作,质量控制工作,护理工作,经营后勤保障工作,计算机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2006年度工作安排,报主管院长,总会计师审定,12月底完成.

按照医疗社区,经营保障两大系统工作内容,主管院领导,总会计师主持,部主任参加,召开各项工作专题研讨会议.制定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慢病防治,残疾人康复,继续教育,院感管理,质控活动,病友协会,职业培训和读书活动,财务监查,物资采购,物价管理,治安消防等系列工作安排.2006年年初工作会议之前完成.

总会计师主持,对成本核算科室的经营情况,费用提留及核算办法评估分析,制定《2006年各部科站成本核算办法》,修订《2006年财务预算及各项费用控制办法》,确定《2006年各部科站岗位奖金标准及考核发放办法》.12月底完成.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8篇

摘要:政策终结在政策科学研究中长期被忽视。人类社会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诸多过时、多余、无效政策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政策系统的自组织特性、政治价值的导向及财政困难、政府低效率等因素在政策系统内部促动了政策终结议程的展开。深入研究这些诱发政策终结的内部因素,对准确把握政策终结时机,推动政策终结议程顺利进行意义重大。

关键词 :政策终结;诱发;内部因素

在前人关于诱发政策终结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其共性与关键因素,并根据新时代特征做出合理补充,对准确把握终结时机,合理利用诱发因素,顺利及时地将政策终结引入公共政策议程中将起到关键的先导性作用。

一、问题的兴起与文献回顾

1.研究背景

作为公共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政策终结相关研究的兴起必然与政策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经历的一场社会变革,为公共政策学科的诞生创造条件。20世纪初,美国经济萧条、社会贫困。随着社会问题的增多,要求美国学术界建立解决社会问题的政策学科。20 世纪20 年代以来,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发展,为公共政策学科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美国由此兴起一场影响深远的“公共政策运动”,致使现代政策科学研究在20世纪50、60 年代显现出来。但对政策终结而言,由于受此类现象很少发生以及渐进主义政策思维因素影响,公共政策运动中对此研究较少。学者们更倾向关注新的、有创新意义的政策和新的理论途径,而不会注意终结那些过时的、错误的或无效政策。学界对政策终结问题的忽视,随着后工业化进程逐渐改变。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社会问题激增,由于受到战争、经济滞涨等因素影响,新自由主义的社会治理思想逐渐替代了先前的凯恩斯主义,西方国家开始进入一个对政治、经济等各类公共政策的全面调整时期。这种情况下,已有的许多政策已不适用,如果不及时将这些过时的政策纳入到政策终结议程中,会侵占新政策制定与执行的空间,进而阻碍社会变革。学者们由此认识到了政策终结在政策科学研究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开始重新审视与探究。

2.文献回顾

政策终结的过程是新旧政策的更替过程,是旧政策的结束和新政策的开始1 。它是决策者在对已有政策进行科学评估后,通过必要手段中止那些过时的、多余的或无效的政策、项目、组织或政府职能的一种政策行为。这种对旧政策的修改或调整,表面看是原有政策的延续,而实际是新政策的出台,也是新旧政策的更替过程。政策系统具有一定稳定性,新旧政策的更替不会随意发生。早期研究政策终结诱发因素的学者多采用效率和财政视角,后由Cameron将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引入政策终结,并强调其重要性。他认为,政治价值和意识形态能使社会变迁更加理性,从而克服旧系统带来的各种弊端。新的意识形态带来的共识能为政策场域提供足够能量,同时使政策终结具有正当性2 。DeLeon 在总结很多政策终结经验后,总结出三个促使决策者做出终结决定的原因。分别是财政需要、政府效率需求、政治意识形态要求3 。大量预算亏空和财政税收收缩导致财政枯竭,进而导致政策终结。这种终结有时也出于过高政策成本而导致的政府效率低下。因此,他认为前两种原因时常交织在一起。然而,意识形态较为特殊,有些终结项目并没有考虑财政或政府效率,完全由意识形态决定。如尼克松政府对联邦政府经济机构办公室的反对,里根政府对能源部和教育部的反对,都是源于政治意识形态。此外,Daniels 和Behn 分别研究了马萨诸塞州和奥克拉荷马州关闭公共培训学校案例,Daniels在总结了两人研究基础上补充了第四种原因,即关于行政、人性或社会服务如何运作与体现的行为理论的变化4 。Robert. Biller 认为,批判性的学习是政策终结的第五种原因。政策终结在某种程度上是政策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对政策错误的一种补救。由于后工业社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能力有限而无法准确遇见当前的政策在将来的适应性,因此要终结不能起作用的政策。他还指出,这些政策应当根据反馈机制做出适当的修正与调整5 。2005 年,Guenther G. Kress,Randi L. Miller 和Gus Koehler研究加州洲际贸易项目终结案例时,将政策终结的原因总结为三点:理论的失败、执行的失败、领导力以及组织文化的不足。⑥

通过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前人对于诱发政策终结因素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学者们随着该领域研究的发展对诱发因素进行不断地补充,但已有研究对于这些因素缺乏相对系统的划分与归类。介于此,在整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做适当补充是本文的主要目的所在。

二、诱发政策终结的内部因素

1.政策系统的自组织特性

政策系统有较强的自组织性特征。在制定、执行、评估、终结等多个环节组成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综合、抵制来自外部的影响,保持政策系统的稳定发展。这里强调的“稳定”并非是政策系统的一成不变,而是指系统的自我更新与完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国际形势的变化,使得政策系统必须不断融入新事物,在有限政策资源条件下,纳新的过程必然伴随政策吐故。政策系统有一定生命周期,通过从发现政策问题到相应政策的终结不断循环往复表现出来,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过程。公共政策的目的是要解决政策问题,而政策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是否应当被终结。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多,使得政策效果处于一种高度不确定性中。政策系统的自组织性并非简单表现为吸纳新事物,而是包含通过与政策环境的互动,检验政策的适用性,不断利用新事物的合理部分修正自身,这一过程自然会诱发政策终结现象,它是对先前政策不足的一种补救。简单来说,政策终结意味着政策系统的自我升华,而这种政策系统的自主性升华也往往会诱发政策终结。

2.政治价值的导向

公共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治理工具,反映了政治价值的基本导向。例如,效率在公共政策中得到更多考虑;政府干预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时期得到极大地强化;而在现代北欧福利国家中,社会公平是公共政策的重要价值导向,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很好保护。政治价值导向的转变会导致公共政策价值取向随之转变。政策价值取向变化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公共政策本身调整甚至终结。对当今社会而言,政治价值导向的转变是政策终结现象逐渐增多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政治价值交替阶段,政策终结案例更是屡见不鲜。如deLeon所说,研究政策终结的人应该超越经济学和效率等问题,从意识形态的动机角度进行思考。他曾引用美国里根政府和英国的撒切尔政府时期的大量政策终结案例说明,“是意识形态立场而不是缜密的政策分析和评估推动了政策终结行为。”虽然用激进主义形容里根政府并非恰到好处,但至少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公共政策系统以渐进主义为基本思路的局面。对于当代中国的政策终结现象来讲,在稳定的社会现状中或许还谈不上意识形态大环境的转变,但对于公共治理层面的政治思路转变还是应当予以一定重视。

3.财政困难、政府的低效率

政策的落实需要消耗一定的政策资源,而财政的支持又是政策资源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政府财政上的困难和工作的低效率同样是诱发政策终结的重要内部因素。根据Kirkpatrick的考证,公共预算上的亏空以及政府成本的削减将影响公共项目或政策的终结。由于政策运行成本的居高不下,而政策资源具有有限性和稀缺性,导致政策实施缺乏必要物质供给和资金来源,使得现有政策资源逐渐减少以至消耗殆尽,导致政策实施的中断和政策终结。例如,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开始的财政紧缩的政治气候,导致了几项政策、计划的重大消减。包括减少农业补贴,消减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预算和关闭数十个军事基地。从政府的运作效率来看,常被认为效率不高的官僚体制往往和运作成本联系在一起。低效率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而浪费又可被看做高成本。同样,公共政策的效率在这种非充分资源利用状态中其效用也不能发挥到最大。因此,政府的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赤字的可能性,也增加了政策终结的可能性。

理论上讲,政府运作的高成本和低效率在表面上是难以发现的,往往需要通过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做出科学真实的考察才能将问题凸显出来。尤其是在政策资源与环境高度复杂与不确定的今天,政策评估与监控显得日益重要。显然,对于政府及其公共政策效率的评估更能够提高政策终结发生的可能性,故根源于这种因素的政策终结多是以政策评估和政策监控为直接导火索。

既然公共政策涉及到利益的分配,那么,终结一项政策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阻碍。诸多现实案例表明,只有当诱发政策终结因素的力量大于阻碍力量时,终结目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Geva-May 曾指出,这些诱发因素的综合影响或许能够打开终结的“政策之窗”。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反对政策终结的强大力量。事实上,这也是深刻把握并利用诱发政策终结因素的关键所在。因为,当正向因素打开政策终结的“机会之窗”时,这些因素同样可以转化为政策终结的阻碍因素。例如,政治价值的改变或许是行政管理改变的副产品。然而,意识形态也引发强烈的感情波动,这种波动或许支持政策终结行为,或许会成为反对政策终结的力量,这种矛盾性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倘若反对政策终结的势力率先掌握了社会舆论的出入口,此时的社会舆论则转变成为反对势力的工具,势必会将舆论导向引向终结的反面。

显然,能够诱发政策终结的内部因素并非只有文中罗列出的几点,我们只是想说明,政策终结可以经由多种因素影响被提上议程。虽然这些因素在诱发政策终结的过程中各有其侧重点。此外,还有更多的外部因素来诱发政策终结,这些外部因素同样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引文注释

1 张康之,范绍庆.政策终结:政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2).7.

2 Cameron, James M. Ideology and Policy Ter?mination: Restructuring California´s Mental Health System[A].Wildavsky. In The Policy Cy?cle[C].Sage Publications: Beverly Hills.CA,1978:301-328.

3 Peter deLeon, Policy Evaluation and Program Termination, Policy Studies Review,1983,2(4):631-647.

4 Mark R. Daniels. Terminating Public Pro?grams: An American Political Paradox.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1997:5,7.

5 Robert P. Biller. On Tolerating Policy and Or?ganizational Termination: Some Design Consid?erations. Policy sciences,1976,7(2):133-149.

6 Guenther G. Kress, Randi L. Miller, Gus Koe?hler. The Termination of State-Run Internation?al Trade Programs in California: Perspectives on Contributing Factors and Future Policy Op?tions. Public Organization Review: A Global Journal,2005,5(2):153

研发部年终总结第9篇

关键词:创业板 并购企业 价值评估

2009年10月30日,我国创业板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开市的当年,仅有1家发生并购交易,2010年并购案例上升到31起,涉及资产总额高达28.06亿人民币,资产交易总额19.18亿元;2011年,并购交易活动达到91起,涉及资产总额更是高达99.96亿元,资产交易总额达到63.78亿元。

为什么创业板的并购交易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实务中也有人认为创业板并购中出现的较高的增值率,给我国A股市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监督管理部门有必要加强规范。基于此,本文对创业板2010-2011年中的并购案例进行研究,期望能够更好地描述出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现状,进一步剖析问题,提出更好的改进建议。

一、并购价值评估国内外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并购价值评估的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第一类,对资产的评估和交易中的定价之间关系的研究。Scott & Goodwin、Easton,Eddey and Harris(2003)分别在2002和2003年,对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并购资产评估进行了相关研究,从中发现资产的评估和股票的市价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Geltner,Gregor and Schwann (2003)将房地产市场和资产评估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评估会对房地产的市场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二类,对并购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研究。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并购价值评估问题,国外研究者研究了如何使用现金流量的贴现法来评估技术性公司的市场价值。Daves,Ehrhardt and Shrieves(2005)从对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入手,详细介绍了应该如何预测并购公司未来的财务报表和未来的现金流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文献研究运用其他的评估方法对并购公司进行价值评估,例如EVA和期权等。

对比国外研究,国内学者对并购价值评估问题的相关研究几乎都是针对我国A股市场。严绍兵、王莉莹等(2008)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交易中资产的评估结果和资产交易价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2010)关于《上市公司2009年并购重组的资产评估》中也指出,并购资产的评估成为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定价的重要环节。赵坤、朱戎(2010),刘捷、王世宏(2006),李麟、李骥(2001)等从理论方面系统分析了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同时对于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总结。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可以看出,目前缺少针对我国创业板的并购价值评估的研究,同时对于创业板在并购交易中的价值评估和交易定价等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无法为理论界和相关监管部门提供良好的指导。

二、创业板的并购价值的评估和交易定价分析

本文研究样本来自深圳证券交易所官方网站上下载的2010-2011年进行并购资产评估和资产交易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一)创业板2010-2011年并购总体概况

通过对深圳证券交易所有关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告关于资产价值评估和并购交易的事件统计,结合具体的并购案例,我们发现:2010年并购的案例中,股权收购、企业增资扩股、对外规模投资和资产并购占企业价值评估和交易的较大部分比例,具体分别为13笔,41.94%;7笔,22.58%;5笔,16.13%;5笔,16.13%。但2011年,只有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还占了并购价值评估和交易的大部分,具体为51笔,56.67%;15笔,16.67%,对外投资和企业增资扩股的比例出现大幅度减少。

再从评估的金额来看,股权收购和增资扩股的金额在2010年的相关并购案例中占了较大比重,具体分别为21.49亿元,76.55%;3.48亿元,12.40%。到了2011年,两者的金额比重继续处于前列,而且绝对值有较高提升,具体分别为:73.15亿元,73.54%;10.28亿元,10.33%。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价值的评估和交易中的定价

对2010年进行价值评估和并购交易的31起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最终有30家的创业板公司对外完整地披露了其初始评估价值和最终交易价格。评估价值和最终完成交易时的价格相等的有13起,涉及金额占总额的43.33%;相差不大的有7家,涉及金额占总额的23.33%。2011年,进行价值评估和并购交易的案例总计有91起,但是最终完整披露信息的仅有68家。在这68家中,评估价值和最终完成交易时的价格相等的有30起,涉及金额占总额的44.12%;价格相差不大的有16家,涉及金额占总额的23.5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并购资产评估的价值是并购交易中企业定价的重要依据。

三、创业板2010-2011年并购价值评估增值率和评估方法选择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评估增值率分析

从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外披露的创业板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在2010年总计有25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并购中的评估价值和企业账面价值,在2011年总计有68家完成并购的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并购中的评估价值和企业账面价值。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整体资产评估价值和企业账面价值来分析,2010年,评估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有24家,总计平均增值率高达314.46%;2011年,有63家,平均增值率高达390.99%。我们知道,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完成之后通常会主动到外部寻求能够产生互补效应资产或能够对企业产生支持效应的公司,来进行并购重组,期望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并购目标多选择资产相对轻、技术水平相对较强、无形资产相对较多的公司,因此,并购的较高的增值率在某些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创业板上市公司对于被并购的协同公司的良好期待,以及对被并购公司的无形资产的渴望,例如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

(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并购价值评估方法选择分析

1.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根据现行资产评估准则,我国的并购价值评估可以采用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且允许同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的创业板信息,2010年有21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其在并购过程中的价值评估运用的方法,2011年有71家。

对2010-2011年的并购公司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普遍使用成本法和收益法,并且以两者结合为主。在2010年,结合使用成本法和收益法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案例占2010年总体案例评估总数的42.86%;单独使用成本法的占38.10%,单独使用收益法的占14.08%,而单独使用市场法的仅为2.82%。当然2010年也有少量上市公司运用收益法和市场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2011年相对2010年,上市公司在评估方法的运用上没有太大变化,市场法的运用还是较少。

再从最终的评估结果的运用来看,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对最终并购交易价值只是选用某一种方法来评估,以评估值作为交易的最终价格,仅有很小一部分企业选用了两种不同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来确定企业最终的并购价值。

2.成本法和收益法的评估结果差异分析。我们发现,在创业板上市公司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时,运用成本法和运用收益法在最终评估结果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行业之间差异更大。而我们知道,创业板上市公司最终的并购交易价值很大程度上是以运用评估方法得到的价值作为定价的依据,资产的最终评估价值与交易的支付价格一致性较高,但是由于成本法和收益法最终的评估结果差异较大,不可避免地对交易的最终支付价格有较大影响,故笔者建议应更多地采用成本法来进行价值评估。

3.收益法参数的最终确定。我们知道,收益法在具体应用中涉及到很多参数的预测,如被并购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率和收益的期间。在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对被并购方的收入、成本和相关费用的预计,所以收益参数很难确定,且很难能做到绝对精确。因此,笔者建议,在采用折现率进行预测时,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或者风险累加法来确定更好,但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时需要预测β系数、市场收益率和无风险收益率。

四、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价值评估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综合分析,本文认为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价值的评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一)创业板的并购价值评估问题

(1)评估方法的使用存在随意性,且选择评估方法的理由不充分;(2)成本法和收益法最终评估的结果差异较大,收益法的参数确定较随意;(3)创业板资产最终评估增值显著较高,且置换资产的增值率也存在较大差异,最终交易价格以评估值作为定价比例较高;(4)关联方交易和重大的并购重组交易的评估价值的增值程度显著小于非关联方的交易和非重大并购交易重组的评估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