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社交媒体发展史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4 11:52:20

社交媒体发展史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1篇

1971年,人类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其缘起就是为了方便阿帕网(ARPANET)项目的科学家们互相之间分享研究成果。1991年万维网(world web wide)成立,其缘起也是来自于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创造的“超链接”传输方式,他早在1980年就开始构建超文本在线编辑数据库ENQUIRE项目。在大家耳熟能详的Facebook、Twitter之前(这里不谈中国或其他国家的模仿者),类似的同学交友网站有Classmates,早期搜索引擎有Ask(而且是自然语言,而非关键字),博客工具有Blogger和LiveJournal。等等。

是的,“社交媒体”的发展史有足够漫长的40年历史,既不是Facebook、Twitter开始,更不是从人人网、饭否、微博开始。感谢copyblogger制作的这幅信息图,又把人们的视线拉回到了过去的40年历史长河。《旧唐书》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社交媒体的发展同样如此,想对社交媒体发展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请一定不要错过这幅历史画卷。

史前时代:你不了解的“社交”

1971年,ARPA项目的科学家发出世界第一封电子邮件,使用“@”区分用户名与地址

1980年,新闻组(usenet)诞生,他们阅读并传播电子公告板上的内容,并组成数千个“群”在公告板上讨论科学、音乐、文学和体育

1991年,伯纳斯·李经过多年实践和改进,创办了以“超链接”为特征的万维网(WWW)

1994年,斯沃斯莫尔学院(Swarthmore College)学生Justin Hall建立自己的个人站点“Justin’s Links from the Underground”,与外部网络开始互联。Justin Hall把这个站点更新了11年,因为被称为“个人博客元勋”(founding father)。

1995年,Classmates.com成立,旨在帮助曾经的幼儿园同学、小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重新取得联系;Classmates.com在2008年的时候还拥有5000万会员,到2010年才跌出社交网站TOP 10。这里有一个罗曼蒂克的鲜活例子:Ray Sears在Classmates.com上找到了自己七年级的女友,他通过站内信息工具问她还记不记得他,她回答“我怎能忘记我的初恋”。于是两人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生下两子。

1996年,早期搜索引擎Ask.com上线,它允许人们用自然语言提问,而非关键词(比如:“今天上映什么电影”,而不是“10月23日电影上映”)。

1997年,美国在线实时交流工具AIM上线;在这一年,一位名为Jorn Barger的先锋博客作者创造了“weblog”一词。

1998年,在线日记社区Open Diary上线,它允许人们即使不懂HTML知识也可以公开或私密日记。更重要的是,它首次实现人们可以在别人的日志里进行评论回复。

1999年,博客工具Blogger和LiveJournal出现;后来Blogger在2003年被Google收购,但该产品目前仍然存在——全球科技公司之间的专利站捧红的FOSS Patent就是用Blogger建的网站。

中世纪:Facebook前不是只有黑暗

2000年,Jimmy Wales和Larry Sanger共同成立Wikipedia,这是全球首个开源、在线、协作而成的百科全书,完全不同于《大英百科全书》的编撰方式。Wiki的用户在第一年就贡献了20000个在线词条。目前维基百科仍然坚持募捐的方式筹措运营资金,2011年底他们募集2000万美元来维持2012年的运营。

2001年,Meetup.com网站成立,专注于线下交友。这个网站大家应该比较陌生,但是如果告诉你这个有着12年历史的网站,现在每月还有34万个群组举行线下活动,你应该会感到诧异了。网站的创建者是Scott Heiferman,2001年“9·11”事件以后,他成立了Meetup.com来帮助人们互相联系——而且不只是线上的。Meetup.com是一个兴趣交友网站,他鼓励人们走出各自孤立的家门,去与志趣相投者交友、聊天。现在它每月会有34万个群组在当地社区进行聚会,一起吃喝玩乐、聊天、社交甚至学习。

2002年,Friendster上线,这是首家用户规模达到100万的社交网络。Friendster开创了通过个人主页进行交友的先河,在它两年之后,Facebook正式在哈佛大学寝室上线。目前在Facebook的攻势下,Friendster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式微,不过在印尼和菲律宾仍然受欢迎——有意思的是,Facebook在这两个国家也极其受欢迎,看来东南亚人民有强烈的社交欲望。

2003年,面向青少年和青年群体的MySpace上线,它再一次刷新了社交网络的成长速度:一个月注册量突破100万。MySpace发展到后来涉黄和无谓谩骂逐渐增多,管理者不加规范,以致难以扩大用户,最终被出售。如果说2005年卖给新闻集团的5.8亿象征着它是未来的新星,那么2011年3500万美元贱卖给广告商则意味着这颗流量陨落。

2003年上线的还有WordPress,它由全球各地的几百名网友通过在线协作创建,目前在全球已经拥有数千万用户——截止2011年12月,一年的WordPress 3.0获得了6500万次下载。与WordPress相关的故事不计其数,信息图中讲到它帮助一个自闭症女孩走出病症的故事,这个叫Carly Fleishmann通过在电脑上敲打文字的方式使自己摆脱了自闭症;随后她创办了Carly’s Voice的WordPress个人博客,帮助其他人摆脱自闭症。

鼎盛时代:Facebook光芒没有遮盖住一切

2004年,Facebook成立,根据7月Facebook上市后的首份财报,Facebook目前每月有9.55亿用户活跃用户(MAU),每月移动平台活跃用户数有5.43亿。

2004年同年创立的还有flickr,现在它依然是非常活跃的图片社区,只不过东家已经变成了雅虎。

2005年,YouTube成立,它在成立后迅速被Google相中,2006年从Google那里得到的收购价是16.5亿美元。

2006年,Twitter成立,由于它内容限制在140字以内,它迅速成为方便的交流工具和强大的自媒体平台。

2006年成立的还有Spotify,它现在是社交音乐分享型应用的典型,拥有1500万MAU和400万付费用户。

2007年,轻博客平台Tumblr成立,目前该平台上有7700万个博客;根据2011年7月的数据,该网站每月的独立访问量是1340万。信息图中举到一个例子,一个名叫Ana White的女木匠在Tumblr上开通博客分享自己对木匠工作的喜爱,现在她的博客每月访问量有300万,所获得的广告收入足以养家。

2008年,Groupon上线,是国际上最大的团购网站,但近一年股价跌逾80%,一直走下坡路。

2009年,Foursquare上线,以“签到”(check-in)组建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络,Foursquare成立于纽约市,每年4月16日在纽约拥有一个独特的“4SQ日”。截止今年4月,Foursquare拥有2000万注册用户数。

2010年,Google围绕最成功的产品Gmail推出微博客和沟通工具Google Buzz上线,但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2011年12月15日彻底被Google终结。

2011年,Google Buzz的继承者Google+上线,根据今年9月的数据,Google+目前拥有4亿注册用户,每月1亿活跃用户。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2篇

[摘要]本文是把媒介生态学运用到媒介发展史研究的一个尝试。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切入点,在史前媒介生态的背景下,分析史前非语言媒介的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轨迹,包括史前特有的岩画、舞蹈、烽火、结绳、鼓、笛等传播媒介的分析,从中探讨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史前媒介生态,非语言媒介,媒介物理形态,媒介符号形态 Abstract: This paper applies media ecology to study media developing history. With the background of prehistoric media ecology,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prehistoric non-language media, analyzed its physical and symbol form and their change traces, 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on pictures on rock, dance, balefire, drum and bamboo flute which only exist in prehistory. Through all these, 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into prehistoric non-language media’s influence on human thought and intercourse activities. Key words: Prehistoric Media Ecology; Non-language Media; Media Physical Form; Media Symbol Form

作为对20世纪70年代环境保护主义(environmentalism)兴起的回应,以及受学科交融的影响,媒介生态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领域和视角出现了。它旨在研究“各种媒介形态在为自身寻找合适环境的竞争中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以及在社会力量的复杂生态中的生存状况”,同时也包括“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感知、理解、情感和观念,以及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如何推动或阻碍自身生存等问题。[1]” 媒介生态学无疑为我们对媒介发展史,特别是媒介形态与人类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切入点。由于“媒介生态学既是后工业和后现代的,也是文字前和史前的”,[2] 所以本文以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为例,用媒介生态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审视,分析其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以及各种形态的演变情况,并试图发现史前非语言媒介对人类思维及交流活动产生的影响。 一、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 人类在诞生伊始,就开始了交往与沟通(communication,也即所说的“传播”),这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充分表现形式,是媒介产生的直接动因。因此,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人类的发展一样漫长。虽然在文字出现以前 [3]的史前时期,传播媒介远不如现代高级和发达,但其媒介生态仍不失为一个逐步丰富的媒介环境结构。 有学者将人类交流的传播媒介分成三套系统:“一是推理性的符号系统(包括语言、文字等)和绘画、音乐、舞蹈等表象符号系统。二是实物系统,不仅包括与语言文字声像有关的,与通讯有关的实物(如石磬、木鼓、牛角),更是指凝结人文信息的各种产物,它们从源自地向四外扩散,本身既是传播的内容又是文化载体。三是人体系统,包括人际传播和族群迁徙等等”。 [4]应该说,这种分类基本囊括了所有的史前传播媒介,但着重点在共时性上,史前媒介生态的历时性却没有体现出来。其实,从身体媒介(人体系统)向体外媒介(实物系统)发展则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 史前媒介生态的结构演变大致经历了以人体系统为媒介的形体动作阶段——空间造型阶段——时间语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典型例子分别是舞蹈、壁画和神话。在第三个阶段,史前媒介生态已经发展得相当多样化了。还需要看到,尽管语言的出现能够记录和描写在时间上延展的过程、事件,但“事实上,即使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唯一的传播手段。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越来越大的环境空间,人类不断地发明和采用了一些早期的体外化媒介,例如用约定的实物来传递和交流信息、利用结绳或图形符号来记录重要的事件或生产和交易情况,利用擂鼓或燃放烟火以及这些信号的接力传递等保持远距离联络。” [5] 所以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 在这一媒介生态结构的演变中,形体动作、空间造型和体外媒介都属于非语言媒介,它们都“有社会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被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目的地接收,并有可能由接受人反馈的、除使用言词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为。[6]” 本文将非语言媒介作为切入点,是因为:1)“原始人思维能力在没有达到处理非实在的概念系统的水平上,更主要的思维工具只能是直观表象,甚至是主体的身体动作本身。由于视觉形象同意义的结合要比声音同意义的结合形式——语言更为具体,更为实在,所以我们有理由同意某些人类学家的观点:在前文字社会中,语言的作用还不如艺术的作用,不论是作为主体思维媒介、时会交际工具还是作为传递、积累文化信息的载体。” [7]这里我们不妨把艺术的范畴扩大或转变至非语言媒介。2)从符号学的角度来看,“一般符号学的建立应当在语言符号学的建立之后,但是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非文字的记号系统发生于语言文字记号系统之前。而且自语言系统形成后,非语言的记号表达活动继续存在。事实上,古代的符号学思想对象往往是各种非语言的记号。”[8] 二、 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种类 媒介生态学的核心思想是如何定义传播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bias)在塑造人类交流,以及在对现实的建构、永存化和转变中所扮演的角色。这里,媒介生态学采用了生态学的种群分析法,认为形态包括(媒介)符号形态和物理形态。媒介的符号形态以代码为特征,在代码中媒介代表了信息(例如,模拟符号对应数字符号)和包括符号在内的结构(例如,命题式结构对应表征式的结构)。媒介的物理形态指传送代码的技术以及编码、传递、储存、恢复、解码和传播信息的物理要求。对媒介形态进行上述分类,是基于: 由于不同的符号形态编译出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理性(intellectual)和感性(emotional)偏倚。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 由于不同的媒介具有不同的物理和符号形态,所以它们也具有不同的内容偏倚。 结合刚才的媒介生态结构构成和演变可以发现,“推理性的符号系统”正是“符号形态”,“实物系统”正是“物理形态”。下面,以具体的实例,通过分析史前非语言媒介的这两种形态,来发掘媒介形态的融合变化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人类思维带来的影响。 1、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由于不同的物理形态编译、存储并传输不同的信息,所以不同的媒介便具有不同的时间、空间和感知的偏倚。加拿大经济历史学家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A. Innis)后期研究兴趣向传播学的转移其实已经展示出一种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姿态,在其《帝国与传播》一书(Empire and Communication)中,他提出了一对颇富启迪意味的范畴——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 根据他的理论,时间媒介有耐久性,但不适于搬运,如“刻在石头、金属上的文字、图画,刻在粘土板上的楔形文字和印章,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卜文,还有金字塔、石雕、羊皮纸文书等,为典型的从古代到中世纪的时间媒介”;另外,在人类追求传播空间和传播速度的不懈进程中,“自古以来,就有种种空间媒介被设计出来。如火炬、烽火、狼烟、呼声、笛、鼓、手语、旗子等。这些信号,多借助转播系统,能迅速地进行远距离传送。其中,不乏能传播相当复杂地内容的符号体系”, [9]空间媒介虽然轻便,但是没有持久性。 无论是时间媒介还是空间媒介,无论是它们的取材还是制作,都与自然关系密切。媒介的原生性很强。比如作为时间媒介的岩画。岩画(Rock Art)是在未经人工修整的自然洞窟、崖壁岩阴、或在露天单个的巨石上进行绘、刻、雕制而成的艺术品。其创作时间最早约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最迟不超过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于文字之前。比如大多记载壁画的洞穴,并不用来住人,因为它们“是由高处下落的水流造成,必须攀爬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进口,再由高处下行”,行者“在黑暗中蹒跚前进,空穴内没有窗,墙上也没有任何缝隙。” [10]空穴内遍布水坑,伸手不见五指,必须靠感觉缓慢行走。的确,人们把所要传播的内容刻绘在石头、岩洞的墙壁上,虽然这种媒介不便携带,但可以克服时间障碍,与口传时代相比,用岩画来传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确定性。由此,正是存在岩画这样一种古老的时间媒介,现在的人们才有可能亲身感受到远古时期的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如何进化为复杂的社会系统的过程。 而击鼓和烽火无疑是空间媒介的最好例证,它们分别是人类最早远距离声觉和视觉通讯的常用媒介。比如说鼓。鼓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制成的,一直用来传送消息。有些非洲鼓敲起来非常响亮,声音能传到三四千米外。击鼓时部落间依次传下去,可以使信息传得很远。地处非洲中部的巴米累克族使用两种鼓,其中的一种叫“恩卡”,这是挖空的树干,下端有三个木脚,上端蒙一张兽皮,击鼓者用手击皮,击三次表示有危险,击五次表示要集会。另一种鼓叫“恩都”,是在一段树干上挖一个大洞,洞口蒙兽皮,击鼓者用两根木棒打击鼓面时,全族人知道要投入战斗了。 [11]的确,早期空间媒介的多数用途是传递战争中的军事信号。 2、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媒介的符号形态是不言而喻的。就“符号的定义”而言,自符号学诞生以来,不同的学派、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归纳出了不同的表述。比如,俞建章和叶舒宪就认为,“在交际的过程中,通过某种有意义的媒介物,传达一种信息;这个‘有意义的媒介物’就是符号” [12]。 虽然这一概念很好地将符号和媒介结合起来,但我们仍需稍做辨析。索绪尔认为符号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实体,是由符号具和符号义组成。“符号具是符号的形象,是纸上的记号或是空气里的声音,可以由我们的感觉感知。符号义则是符号所指涉的心理上的概念。” [13]而皮尔斯所谓“意义的元素”时认为,“符号指涉其本身以外的某事物——客体(object),而且为某人所理解。换言之,符号能在使用者的心里产生作用,这作用我们称它为解释义(interpretant)”。 [14]可见,索绪尔的符号具与皮尔斯的符号之间,以及前者的符号义和后者的解释义之间具有相似性。 据此,如果说刚才所分析的媒介物理形态属于客体或实物系统的范畴话,那么下面将要分析的符号形态则属于符号或符号具的范畴。例如岩画、印章上的各种图形图案、烽火、鼓语、笛音等。 布拉格学派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森曾明确说过:“人类社会中最社会化、最丰富和最贴切的符号系统显然以视觉和听觉为基础。”德国人类学家利普斯也认为:“最简单的交际媒介当然是语言,传播消息的其他听觉方法是由语言发展出来的。与听觉方法相对照的是传播消息的视觉方法,它的发展导致了文字的发明……” [15]虽然本文不涉及语言和文字,但这种分类方法对史前传播媒介的符号形态来说是简单而明晰的。 刚才提到的史前岩画,所负载的信息内容相当丰富,主要有这样几类:远古人类生产和家居生活的画面;性与生殖;宗教仪式;战争以及各种符号等。又比如古印度的印章,印章的内容除了一些类似原始文字的符号外,还体现出相当强的生育崇拜信仰和宗教图腾信仰。比如哈拉帕一颗印章上展示了生育场面 [16];又如,印章中有许多动物图形,此外,“山川河流等自然物也很常见。还有一类数量不多的印章图形很特别,它们或是人兽共处,或是人兽同体,反映着宗教信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神崇拜。” [17]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听觉符号方面的典型例子莫过于鼓语。鼓语有声有调,传达战斗信息的鼓语着重于声音宏大,在气势上压倒对方;而平时人们之间的信息沟通的内容远远胜过沙场上单纯的“冲锋”“撤退”等战斗语言所包含的信息,因此光靠鼓声不足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还必须通过打击鼓的不同位置以求得不同的鼓调而传送出不同的语气。 非洲一些民族使用的木鼓就很能体现出音调的差异。他们的木鼓是一段中空的树干 ,一侧壁薄,一侧壁厚,壁薄的一侧在被敲击时发出高扬的音调,而壁厚的一侧发出的声音却十分低沉。这些木鼓传递出的语言有一百七十个句子,有的反映物体和动物的名称,有的是对村落要事的告知,有的是要人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他们传送的信息常常是句子而不是单字,这样人们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传者的意图了。 [18] 三、 媒介形态融合与媒介生态变化 纵观传播媒介发展的历史,媒介形态的融合是一个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还会发生的过程。通过前面对媒介形态的分类和分析,不难发现媒介形态的融合便是物理形态——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融合、符号形态——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融合、以及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的融合。最原初的媒介,其形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各自的不兼容性。 无论是视觉-听觉媒介符号还是时间-空间媒介符号,视觉/听觉、时间/空间基本是彼此独立、相互不具有兼容性。人们通过烽火获得信息时,几乎不用动用听觉器官;而通过鼓语得知消息时,也几乎用不着眼睛。即便是最有可能兼容视觉和听觉符号的人的身体,在作为人际传播的媒介时,由于信息含量相对较少,即便只是通过语言或只是通过动作便可以基本表述清楚。从时间/空间的角度来看仍然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运载符号物的交通运输手段或介质不发达,而光、音等具有高度空间传播性的符号体系也无法保存下来。 不过,人类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媒介形态兼容性的方向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讲,史前非语言媒介在体现时间符号和空间符号记载、传承信息方面兼容性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便是印度印章,尽管从传播广度和速度方面而言,其仍没有到达相应的水平。

19世纪以来,在印度河流域各地发掘出土的印章共有2000多枚,这些印章大多是用皂石、粘土和象牙制成的。这些印章的“大小不等,有12.7公分,也有6.35公分,常见的是2.3公分。形状一般是方形,也有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印章背面有印纽,中间有洞孔,以便用绳索穿过洞孔挂在身上,以防遗失。”[19] 根据学者们的推测,这些文字可能就是主人的姓名、职衔,印章所雕刻的图像可能是他们崇拜的事物。本文介绍印章的根本所在,是其既反映了和岩画类似的主题,甚至起到类似的作用,但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不是刻画的对象,而是所凭借的符号载体形式——印章可随身携带,兼具了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特性。 自此往后的媒介发展趋势,是媒介形态兼容性的增强越来越明显。比如纸的出现,把人从石头的重量里解放出来。用手就能写出在纸上的文字,比起那些神圣的石头文字来,自然轻快得多,而且世俗化了。发展到电子媒介时代,终于可以将视觉媒介与听觉媒介、时间媒介与空间媒介统一起来了。 四、 媒介生态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那么,史前非语言媒介的形态和内在偏倚是如何帮助人类创建环境或符号和认知结构的呢?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作用又如何推动或阻碍我们生存机会的呢? 英尼斯提出时间媒介和空间媒介的概念,不仅仅是对媒介形态做出简单划分,他旨在说明两种形态的媒介在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时(time)、空(space)的观念反映出媒体对文明的意义。重视时间的媒体耐久度佳,例如羊皮、黏土板和石块。此类分量重的材料适宜建筑、雕刻一类的发展。讲求空间的媒体耐久度较差,而且质轻;譬如草纸和纸张,适于行政、商业等范围广阔的地区使用。罗马帝国征服埃及之后取得了草纸的供应,造就了大型帝国行政的基石。重视时间之材料有促进地方分权及神职阶级统治。考量大规模组织如帝国的时候,应该同时由时间、空间两层面切入,以免失之偏颇。”[20] 在英尼斯看来,“‘传播’偏倚即是媒介本身所具有的空间或时间倾向,从而设定了知识在时空长河中的扩散范围”,“文明盛衰——尤其是帝国——是基于时间偏倚和基于空间偏倚两种相互竞争的知识垄断彼此产生的辩证关系。”[21] 从文明进程回到人类自身,媒介的影响清晰可见。岩石和印章上的图画,“可能是留存至今最早的人类传播事例” [22],几乎是无文字时期唯一的文化载体,组成了一个早期人类表现他们自己和他们对世界看法的最重要的证据。这些图画同时作为一种原始艺术,在原始人类的意识中,这些绘画正是一种载体,用来同自然、人以及超自然世界进行交际的符号。其重要功能有“以画助猎”、“以画通‘梦’”以及“以画代言”。 [23]施拉姆更认为,“洞穴艺术更可能的解释是为了教育:这些画作或许是成年礼中,部落将神话、图腾及意识传递给年轻族人的媒介。……教导年轻人一些事情,并使其永不或忘。……绘有壁画的洞穴接近旧石器时代人类生活中心的程度,就好像教堂对其他世代的人类一般重要。”[24] 原始人“生活在一个由仪式、歌舞、神话、图腾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视觉与听觉表象符号所构成的象征编码系统之中”,[25] 这个符号世界是以物化表象为主要媒介而构成的。而从根本上讲,当时人类的传播交流活动是受共同劳动结成的相互依赖的社会关系所自然产生出来的思想交流、互助信息需要的驱动。当人类自觉地运用媒介沟通时,这就意味着人类不再等同于一般动物,不再赤手空拳地站在冷漠无情而又满怀敌意的自然界面前,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一个独特的中介世界。“这是精神同物质交汇的结果……它既代表了人类观察、解释和表现世界的角度,又传递了人类对自己面临的问题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和办法的信息。它既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促使人类去寻求新的解决办法。”[26] 史前非语言媒介在媒介把握上表现出超自然性的特点。人类生存的各种需要,要靠自然来满足,因此也就需要创造出征服自然、应对强有力的自然事物可能进行的各种抵抗。无论从物理形态还是符号形态来说,人类用其他自然的东西构建了一套传播媒介,用“自然”来对付“自然”,“这种工具应当被看作是高于单纯的自然的事物”。 [27]此超自然的特点正是对史前非语言媒介与当时社会中各种力量之间复杂的共生(symbiotic)关系的最好说明。 五、结语 “生态”一词意味着对环境的研究:它们的结构、内容、以及对人们的影响。史前非语言媒介的生态结构体现出单一性向多元性、身体媒介向体外媒介的演变过程。媒介生态学用物理形态和符号形态来划分史前非语言媒介的方法,既可以对媒介形态进行很好的整合,也为发现媒介形态融合、演变的实质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史前社会的特点决定了当时的媒介,无论是内在的思维模式还是外在的生活方式对群体的影响都大于个人;更突出的影响着原始人的认知结构、情感信仰乃至生死存亡。另外,如果放到更广阔的社会进程中去,这些媒介还决定着人类历史变迁的不同形态。 最后,虽然本文较多谈论的是史前非语言传播媒介,在全篇的论述中,似乎有意无意在避开语言的问题,但其实,语言作为符号和媒介,与非语言的媒介系统和符号体系在人类传播、交流和发展进程中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史前非语言媒介,特别是体外媒介,其“传播功能已经接近于文字,它们把信息传得更加广远,更加长久。更重要的是,这些媒介的采用,意味着人类传播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人类不再单纯地依赖体内信息系统来传播信息,而开始向一个功能更强、效率更高的体外化信息系统进军了。”[28] 注释: [1] Casey Man Kong Lum: Introduction: The Intellectual Roots of Media Ecology,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8,No.1,Spring 2000, [2] Lance Strate, “Understanding MEA,” In Medias Res 1 (1), Fall 1999.,media-ecology.org/mecology/ [3] 考古学家认为,原始文字的产生,大约是在公元前6000年到前5000年之间。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63 [4] 周月亮:《中国古代文化传播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页20 [5]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页30 [6] 熊澄宇等:《媒介史纲》,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发展史”教学课件 [7]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76 [8]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页492 [9] (日)竹内郁郎:《大众传播社会学》,张国良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0-22 [10] 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16 [11] 段宝林、武振江主编:《世界民俗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页286、287 [12]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页20 [13] 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5 [14] 约翰·菲斯克:《传播,意义与符号》,张锦华等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页63 [15] 李彬:《传播符号的分类及功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6] B.N.丹尼、V. M.马松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一卷),芮传明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页215 [17] 赵伯乐:《永恒捏槃:古印度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页28、29 [18] (前苏联)潘诺夫:《信号·符号·语言》,三联书店,页112-116 [19] 陈子丹:《古代印度地金石档案》,《档案》,2000年01期 [20] 哈罗德·A·英尼斯:《帝国与传播》,曹定人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3年,页15 [21] 丹尼尔·J·泽穹:《美国大众传播思潮:从摩斯到麦克鲁汉》,陈世敏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24、225 [22](美)施拉姆:《人类传播史》,游梓翔·吴韻仪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1年,页25 [23]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89-103 [24] 施拉姆:《人类传播史》,台湾,远流出版公司,页24、25 [25] 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页75 [26] 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年,页459 [27] 刘智:《新闻文化与符号》,科学出版社1999,页459 [28]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页30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3篇

关键词:现实的人;媒介存在;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5-0183-05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总体的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但迄今为止理论界尚未从媒介存在这一视角去研究、把握“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可能。作为媒介存在的现实的人,是指以自然存在物、社会存在物以及人自身为存在媒介而从事生产和交往的有生命的个人。研究现实的人的媒介存在,对于深入把握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整体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共同建设和平发展的和谐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以自然存在物为存:在媒介的“现实的人”

在宇宙洪荒时代,地球上的存在物皆为自然存在物。人类诞生之后,人们通过劳动实践,逐渐形成类意识,逐步开创类生活,不断改变自身的存在方式和发展形态。人类发展史表明:人从减弱种的兽性到增强类的人性,从迷信神性到崇拜理性,从重视工具理性到高扬人文理性,最后建立起统一的社会价值理性,这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自然存在物充当着现实的人生存生活的首要媒介。

1.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存在的一般性媒介

对人而言,自然存在物是无意识的和天然性的存在。“无意识”和“天然性”是自然存在物的内在规定性。具体地说,自然存在物只是按照自然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转换。它们只在现实的人的活动、劳动和交往实践所及的地方才对人发生作用,但这些作用却是不自觉的、无目的的。至于那种“认为自然界的力量是有精灵的”、有意识的看法,大体上是因为古代人的“祭祀仪式需要解释”…的原因。从太古代至今,自然存在物就与宇宙的生成、地球的形成一起逐渐演变而来。自有人类开始,“人工自然”跟着逐步出现。现实的人要吃喝穿用,要生产、交往、游戏、绘画。因为真正的现实的人,不是黑格尔那里的“无人身”的自我意识,不是费尔巴哈那里的“抽象的类”,也不是福柯所指的那些“疯人”、“放荡者”、“病残者”、“怪诞者”等非理性的“怪物”,而是健康的劳动者、正常的生产者、理性的生活者。这样的人,有需要意识、情感意识、反思意识、发展意识。在这些意识的综合作用下,现实的人首先把自然存在物作为对象,围绕自然存在物展开生产劳动、生活活动和创造实践。

在自然界面前,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为中心,把自然存在物作为生活、反思和发展的最初的、基础的和特定的媒介而形成了一部自然史。在社会界面前,人的“全部历史是为了使‘人’成为感性意识的对象和使‘人作为人’的需要成为需要而作准备的历史(发展的历史)”。人的自然进化史和社会发展史共同向人们提出“人类如何存在才更有意义”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近代以来,越来越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使人们过度开发和宰制自然,从而背离、危害为人类提供安身续命的自然媒介。同时,越来越普遍的反工业污染行动则要求人们重建和谐的“大自然”。在此意义上,卢卡奇曾提出第三种“自然概念”。在这个概念中,“自然就意味着真正的人的存在,意味着人的真正的、摆脱了社会的错误的令人机械化的形式的本质:人作为自身完美的总体,他内在地克服了或正在克服着理论和实践、理性和感性、形式和内容的分裂”。这个“自然”概念说明,人们要克服各种异化而复归人类的合理存在,就要确立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的存在的一般性媒介和对象性媒介的观念。确立这样的观念,与确立“自然对人类有意义与价值”以及“人类对自然有权利与义务”的观念是相互适应的。

2.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活动的对象性媒介

现实的人的活动是对象性活动,它分别指向生存领域或生存生活领域和发展领域或发展生活领域。

在第一个领域,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的生存媒介。生存是现实的人的第一需要。但生存就要有生存媒介。而作为生存媒介的物质生活资料首先来自自然界。对此,马克思指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也就是说,自然存在物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对象性存在,人们必须以其为对象,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因为自然和环境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生存物质资料。而自然存在物并不以人的存在为其生存的先决条件,人的存在却非以自然存在物之存在为先决条件不可。这是因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靠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也是因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在第二个领域,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的发展媒介。自然存在物是人的发展的根基。人是自然存在物。因为“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脱离动物界后,并没有完全与自然存在物隔离成真空状态。现实的人的发展,最初表现为改造和利用自然存在物,以及对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发展。人从纯粹以身体器官为工具到制造石器、骨器,从磨制石器转到炼制铜器,再到利用钢铁制造先进的工具、机器,这些都说明自然存在物是现实的人“参天地”、“育万物”、“造世界”的发展媒介。这些以自然存在物为原料的工具、器具的发明、生产和利用,产生了两大文化后果:其一,现实的人通过制造工具、器具,改变自然存在物的存在形态,对之塑型、定式和完善,从中获得满足和幸福,形成了物质文明。其二,现实的人在改变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了知识经验,革新了生产技术,改变了既有观念,增强了审美意识,从中获得精神充实和熏陶,形成了精神文明。对此,康德把前者看作人的“自然目的”,把后者看作人的“最后目的”。

自然存在物是特定存在、可复制的存在。而现实的人却是非特定存在、不可复制的存在。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正是这种自觉意识,人既懂得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也懂得把自然存在物作为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特定媒介。作为人的生存生活媒介,自然存在物向现实的人提供了以什么获得生存的外在尺度;作为人的发展生活媒介,自然存在物向现实的人预设了以怎样的方式生活的可能尺度。现实的人获得生存生活的外在尺度与其实现发展生活的内在尺度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说明,现实的人为了更好地生存生活、实现持续发展,应当消除偏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3.以自然存在物为存在媒介的现实的人应消除人类中心主义观念

人类自开启文明以来,有关人的重要论述并非都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绝对“合法”、无上“完美”的论证。而且,人类中心主义“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完 整并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也不曾有过什么人类中心主义学派”。

古希腊时期,普罗泰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但这不等于流放自然。伯里克利指出:“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但这不等于反对自然。在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从神学高于哲学来论证神性高于人性”,而神性不过是人性的神秘化、超越化,但这不等于抛弃自然。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对人的高贵的赞美甚于天使,莎士比亚对人作为“了不起的作品”的褒颂,强调人是“宇宙之华!万物之灵”但这不等于消解自然。近代以降,笛卡尔建立理性哲学,彰显了人的主体性,但这不等于战胜自然。康德宣明“人就是这个地球上的创造的最后的目的”,同时指出人是共处于自然之中的。这就说明人的“自由”不是无边界的。黑格尔论证绝对精神无所不能,强调人类具有“最高的光明”、应“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但这不等于漠视自然。在马克思那里,自然存在物是人与自然交往的纽带,也是人与人交往的纽带。自然存在物成为人的活动、享受的基础和媒介。没有自然存在物,人不成其为自然存在。没有人的活动存在,自然存在物不可能真正“复活”。这些思想都说明,问题不在于我们是“走向”、“走进”还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而在于现实的人逐步疏离自然,抛弃自己赖以长远存在的根基媒介,从而使人类处于与自然界相对立、甚至与之绝对对立的境地。这样的不合理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当然要扬弃。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的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是以自然存在物为生存发展媒介的人。因此,我们就有充足的理由来要求每一个现实的人回归自然的生存,建设和谐的生活,去做自由的社会人,去做一个与自然和合共生而又健康生活的人。

二、以社会存在物为存在媒介的“现实的人”

现实的人以社会存在物为存在媒介建立自身、创生自身、发展自身。人的发展形成社会历史存在,社会历史存在又推动人的发展。现实的人的总体历史与社会存在物的总体历史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人的总体历史,是人与社会、自然互为媒介的结果。

1.现实的人是“社会的产物”与“存在于社会的产物”相统一的媒介存在

现实的人是多维的、复合的主体,是具体的、有限的主体。现实的人因依存于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而成为社会的产物。他也因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参与历史的创造而成为存在于社会的产物。

首先,社会生产现实的人。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在这里,“社会”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体结构,“社会生产”是指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及其二者的综合作用。在麦克卢汉那里,社会生产是指开放社会的媒介生产。开放社会利用积累的媒介“激励人们去创造延伸社会能量”、“释放巨大的心理和社会能量”、“把个体凝聚成一股强大力量”,以至使任何个人和群体“实现无限的拓展”。由物质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存在物,是物质存在物即“物质存在”或“物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依赖于一定的生产结构的存在。而由精神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存在物,是精神存在物即“精神存在”或“文化存在”。这种存在是依赖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存在。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都是社会存在,只不过前者以实体、器物的形态向社会呈现,而后者以思想、观念的形态向社会呈现。人的物质存在是人的精神存在的本源、根据,而人的精神存在是人的物质存在的镜像、反映。人的物质存在与人的精神存在互相作用,这种作用形成为人的历史。从物质存在角度看,现实的人的存在历史,表现为生产发展历史。生产结构构成为历史的结构。从精神存在角度看,现实的人的存在历史,表现为“被认识到的历史”,“是一种有意识地扬弃自身的形成过程”,那么“历史是人的真正的自然史”。

其次,现实的人生产社会。马克思也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在这里,“社会”,是指社会的活动和享受、社会的生产和消费,以及由这些活动和享受、生产和消费所形成的社会存在物。社会存在物,既包括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又包括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其中,“生命存在”是指活着的“现实存在”,也指活着的“历史存在”;对于“非生命存在”,仅是对应着自然物的存在,在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但是,由于自然进入历史,自然存在物进人人的世界,它参与人的生活、铸造人的精神、改造人的品格,那些原先看上去没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开始有了“生命”。在莫兰看来,“妖精、鬼怪、精灵、神祗是含有高度的类生物性、类人性的存在性的”。它们的生命是附着在人身上的,它们的意义是由人赋予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们既保证与外部环境的和解,也保证与现实的人的和解。那么,那些非生命存在就成了生命存在,其原始文化本质也逐步为人们所理解。因此,由物质存在和精神存在共同建构的社会,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而由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共同建构的社会,是“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总之,社会的产物和存在于社会的产物,都是由人的实践所创造的对象世界。在这个对象世界中,人将自身建立为类的存在物,并成为“社会的生物”,也成为存在于社会的一定历史的产物。

2.现实的人是“时代的产物”与“历史的产物”相统一的媒介存在

时代由现实的人来中介,历史由现实的人来传承。中介时代的人和传承历史的人都是媒介存在的人,都是现实的人。同时,现实的人又是时代的产物和历史的产物的统一体。

首先,人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没有超越一定时代的人。“没有一个人能超越他那时代的限制”。一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生命跨越两个世纪的人仍然属于一个特定的时代的人。时代是靠“主流”、“基质”来界定的。只要时代的主流不变、时代的基质恒存,这样一个特定的时代就还在那里对现实的人发生宏大而深远的规约。冷战结束后,邓小平对世界进入并将长期处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这一时代特征作出了至今仍然是正确的判断。这说明,爱好和平是现时代的主流,谋求发展是现时代的基质。而利奥塔对“后现代社会”的解读,雅斯贝尔斯对“忧惧时代”的批判,莫兰对“超级复杂社会”的预言,列奥・施特劳斯对“现代性危机”的揭示,都昭示了一定的时代乃是人的存在不可逾越的媒介这样一个真理。现实的人对一定时代的理解、判断构成为该时代的社会存在物,而由这些社会存在物所构成的时代则决定着现实的人的选择和发展的维度。

其次,人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从口头上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不是处在某种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也就不是 抽象的死的机器,不是“想象的主体”;这样的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那种支配人的“界限、前提和条件”就是历史存在的形式,那种支配了人并作用于人所产生的好的、不好的或中性的结果,就是历史存在的内容。现实的人就是由这样的历史形式和历史内容所决定、包纳、融合的特定的产物。历史对人的作用与人对历史的作用是深度互渗、高度相干的。

一方面,历史在人之中。人是历史的开创者、继承者和发展者。人是历史的主体。离开人的活动、劳动和创造的所谓的“历史”,只可能是自然史,只可能是机械而直观的想象史,只可能是贫血而枯槁的抽象的精神史。一个丰满充实、有血有肉的历史,必定是现实的人通过艰辛的劳作、执着的追求和伟大的实践所创造、积淀和推进的历史。在恩格斯看来,“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而历史事件“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因此,历史是社会合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哪一股力起主导作用,要看这股力量是否代表历史发展的潮流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人类的历史,是世俗的历史,是现实的人的历史,“这个历史随着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越益发展而越益成为人类的历史”。

另一方面,人在历史之中。历史占有着人、支配着人、制约着人。历史是规范着人的生产、交往和发展的总体。作为历史存在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发展方式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互相联系的序列,旧的形式为新的形式所取代,新的形式又为别的形式所取代。这些与一定阶段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和交往的条件,是先后更替着、发展着的。这些条件,既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实、丰富和展开提供某些便利,也使人受制于这样或那样的条件而形成某种局限。现实的人对条件的把握、运用和超越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样,“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人在历史中,是指人在国家中、在社会中、在生活中。卢卡奇在研究马克思这一思想时发挥了恩格斯的观点。他指出:“人作为人在自己同自己本身、同自己的同类、同自然界的关系中的生活,现在能够成为人类真正的生活内容。人正作为人――社会地――产生出来”。

人作为社会存在物能动地把自然存在物纳入其中,或作为人的物质变换的材料、或作为人的身体更新的元素、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基础。自然存在物已成为人的现实存在的前提条件。融合自然存在物而创造社会存在物就建立起为人所特有的“人道”。人道是历史过程的产物,而非自然的赐予,因而“自然中心主义”的提法就值得反思。

3.以社会存在物为存在媒介的现实的人应消除自然中心主义观念

“自然中心主义”强调自然生命之重要、自然权利之重心、自然价值之重大,从而人在自然面前就不得不屈从其变化规律、屈服其天然调节、屈折其无上的威严。这样,它就受到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回应和挑战。两类“主义”之争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要解决问题,只能在现实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媒介交往关系上找出新的契合点和平衡点。这就是:现实的人作为媒介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理性存在物,是能意识到“为我”的特定性和“为他”的必要性的特殊存在物,从而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创造理性的生活。这是消除自然中心主义的深层哲学基础。

首先,现实的人是为自己的存在。现实的人具有“为我性”,懂得“为自己”。在马克思看来,人类运用自己的能力去开发自然,生产产品,就是现实的人之存在的历史前提。在舍勒看来,人的精神活动就是“使人成为人的那种东西”。在弗洛姆看来,人是“为了自己的最高利益而行动的”人。人的这种“为我性”要求消除自然中心主义观念。

其次,现实的人是为他人的存在。现实的人也具有“为他性”。“为他性”是指那种“以他人之所需”为人的交往实践的目的。人首先是基于“为我性”,继而走向“为他性”,通过“为他”来实现“为我”。从逻辑上看,现实的人之间,“每一方都是对方的中项”、中介或媒介。现实的人是为自己而为他人的存在,而为他人是为自己的实现媒介。人的这种“为他性”也要求消除自然中心主义观念。

再次,现实的人是为他人又为自己的存在。在文明社会发展中,人从“为我”趋向于“为他”,这是一个可能的必然。在较高级文明社会中,人的“为我性”逐渐减弱、缓和,而人的“为他性”日益扩大、完善,这是一个必然的可能。直至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一阶段,“为他人”本身就是生活需要,“为他人”和“为自己”都是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为我性”实现为自然的社会性,而人的“为他性”实现为社会的自然性,两者融合为人的“新天性”。这种新天性更要求消除自然中心主义观念。

人是以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为存在媒介的人。“无限的自然不可能完全地为有限的人类活动所同化”,有限的人类不可能完全地为无限的自然所遮蔽。因此,现实的人就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三、作为媒介存在的现实的人的可能-眭

现实的人是复合的媒介存在。人的媒介存在呈现出创制“合天人”的新景观、创造“同人我”的新局面以及创生和谐世界的新文化等多种可能性。

首先,现实的人创制“合天人”的新景观。自然存在物具有博大、神秘而深蕴转变的巨大可能性。它对人的可能,就是人对其深化认识的可能。马克思就此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就是他自己的自然的规定”。在这样的规定中,说明现实的人“能在更好地开发大自然的同时宏观地调控人口的增长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承认人的这种可能性,就等于承认现实的人能够汲取大自然的灵慧,充实人的精神给养,创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景观。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4篇

最近30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出现了冷战结束后的新格局,东西方之间进入了超越意识形态分歧的全面对话与交流的新时代,互联网带来的传播技术革命引发了新一轮全球化浪潮。中国结束了长达10年的“”浩劫,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邓小平亲自倡导下,100多万中国学子走出国门,开始海外求学的历程;几百万中国新移民到世界各地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海外华人中内地、香港、台湾新移民大幅度增长,为海外华人社区带来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革。中国与世界形势的变化,海外华人人口大幅度增长,为海外华文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新的市场和新的挑战。

中国的国际交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如何发挥传播媒介的作用,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增进了解,减少摩擦,消除误解,互利共赢,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关注的一个新的课题。

海外华人华侨是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和平使者,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海外族群之一。在过去30年里,海外华人身体力行,让中国与世界汇聚在一起,为增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推动中国与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积极的贡献。海外华文媒体是连接海外华人与祖国和所在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服务于海外华人,在满足海外华人的精神需求和信息需求方面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作用,服务海外华人,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增加海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新闻史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

海外华文网络媒体是全球中文网络媒体的发端。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就开始了利用互联网与远方同学进行交流的尝试。1989年,北美的中国留学生们创办了第一个英语华人网络电子刊物,1991年创办了全球第一份中文电子刊物,1992年创办了全球第一个中文网络论坛。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在中国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中不断发展壮大,与传统的海外华文报业和广播电视相互影响,并行发展。由于传统海外华文报业受到地域限制,只能在华人集中的大都市发展,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受到转播条件的限制,今天世界上很多地区的华人仍旧看不到华文报纸,也没有华文的广播电视。唯有网络媒体具有超越时间、超越地域的特点,而且信息及时迅速又便于随时反馈意见,加上海外华人新移民多为上网族,目前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海外华人最主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了遍及全球五大洲庞大的华文网络媒体群。

有关海外华文媒体研究,起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二战后期新加坡出现了一批研究学者,出版了一些学术研究专著。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出现了一些研究海外华文媒体的学者和专著,方积根、胡文英:《海外华文报刊的历史与现状》(新华出版社,1989年)、杨力:《海外华文报业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王士谷:《海外华文新闻史研究》(新华出版社,1998年)、王士谷:《华侨华人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9年)、程曼丽:《海外华文传媒研究》(新华出版社,2001年)、彭伟步:《海外华文传媒概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专著,还有数量可观的发表在各种学术刊物的专题研究论文,都对海外华文媒体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世纪以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分别主办了世界华文传媒论坛,特别是中国新闻社,自2001年始,每两年一届,已经主办了4届论坛,海内外华文媒体同业聚集一堂,加强联谊与合作,共同探讨经济全球化及文化多元化两大趋势下海外华文传媒如何应对和变化,海外华人媒体的历史与现状、跨文化传播等诸多论题。中国新闻社编辑出版了华文传媒论坛论文集和世界华文传媒年鉴,为深入研究海外华文媒体奠定了基础。

稍感不足的是,过去出版的专著和学术论文中,侧重于研究东南亚和新加坡华文媒体的居多,对于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华文媒体研究不足;侧重于历史研究,对于最近30年海外华文媒体发展变化研究不足;侧重于对海外华文报业的研究,对于网络媒体、广播电视等媒体研究不足。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的由美籍华人李大玖撰写的专著《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跨文化语境》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作者曾经在美国华文媒体新闻第一线工作多年,从记者到副总编,熟悉和了解海外华文媒体的各个工作环节和运作方式,作者以跨文化视角和传播学理论研究探讨海外华文网络媒体的产生、繁荣与发展的社会因素与文化背景,以新思路开拓了海外华文媒体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研究范畴的拓展

1.媒体研究范畴的拓展:新书将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跨文化传播特点的大众媒介的特殊传播体系进行研究。以前的学者多数将海外华文媒体视为中国新闻史的海外分支,其研究对象多数限于狭义的海外华文媒体――由海外华人创办的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两岸四地以外地区发行的报业。新书以海外华人网站为主要研究对象,兼及海外华人创办的报纸和电视广播,将海外华文媒体的定义拓展为所有在两岸四地以外出版发行的以汉语言为传播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介,将中国留学生创办的华文网络媒体和海外有影响力的各种英文媒体的中文版(如华尔街日报、BBC、金融时报等)都纳入了研究范畴。将海外华文媒体作为一个独立的大众媒介传播体系进行研究,突出了海外华文媒体的跨文化传播的特殊性;将同一媒介市场环境中各种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报纸、网站、广播电视都纳入海外华文媒体的研究范畴,有利于以大众传播学理论分析各种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海外华文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有利于研究海外华文媒体的基本特征、社会人文环境及其市场运作机制,有利于全面地分析研究海外华文媒体产生、生存及发展的规律。新书将海外华文网络媒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最近数十年,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海外华人新移民舆论最大的集散地与整合地。

2.受众研究范围的拓展:关于“海外华人”有诸多不同的定义和解释,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辞海》对“海外华人”、“华侨”都有严格的界定:“海外华人”是“已经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的人,是外国公民,亦称外籍华人”;“华侨”“指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这是狭义意义上的“海外华人”和“华侨”,以是否获得外国国籍和外国永久居留身份为区隔。海外的词典字典百科全书多从血缘和民族性来界定,牛津字典“华人(Chinese)”定义为“A native or national of China”或者 “Person of Chinese descent”,“A native or national”可以有多种翻译,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翻译,都是以民族和血缘、祖籍加以区分和界定。美国人口普查以“Chinese”统称所有具有中华民族血缘的人;美国政府将人口按种族分为六大类: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黑人、非洲裔美国人或具有黑人血统的人;美洲印第安人或阿拉斯加原住民;亚洲人;夏威夷原住民和其他太平洋岛民;其他种族。这是因为当海外华人置身于一个与其他民族杂处的社会环境中时,“Chinese”就不再是一个狭义的定义,而被视为一个整体概念,并以此区别于其他族群,其自身的独特身份、是否持有中国护照,是留学生还是已经在当地居留多年等等反而被忽略不计了。新书采用美国国家人口局的分类,以“海外华人”泛指所有居住在两岸四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将所有在两岸四地以外居留的华人都纳入研究范畴,不仅能够适应海外华人人口结构的发展变化,而且便于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进行受众研究。最近30年,欧美等国海外华人新移民人口成倍增长,已经成为海外华文媒体受众的主流。只要他/她具有中华民族血缘,能够阅读中文,都有可能是海外华文媒体的受众,都应该被纳入海外华文媒体受众的研究范畴,无论他/她持有什么样的身份或者签证,无论他/她以什么样的目的长期或短期旅居海外。

资料搜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我国学者王士谷、程曼丽等人在海外华文媒体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海外华文媒体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海外华文媒体分布在全球五大洲,而且历史跨度近两百年,因此资料搜集整理非常困难,第一手资料搜集整理更加困难。互联网是一种新兴媒体,由于缺乏专业的资料保存系统,很多网络媒体的资料已经永远消失了,为研究网络媒体发展史带来相当大的难度。新书的作者主要研究对象是最近20年崛起于海外的华文网络媒体,在IT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搜集了大量的网络资料,并通过访谈和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大量收集第一手资料,同时利用一些著名的网络评估公司的资料多方面加以补充相互印证,是迄今为止第一部系统地研究海外华文网络媒体的专著。特别是新书搜集并保留了大量的海外华文网络媒体创始时期的资料,弥足珍贵。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新思维

海外华文媒体具有双重或多重文化背景,如果忽略其跨文化传播特征,忽略海外华文媒体与中国内地媒体的差距,很容易陷入泥潭甚至误导读者。新书将研究对象还原于跨文化语境中,有利于更准确把握海外华文媒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

最近数十年,新闻学、传播学和跨文化传播领域都出现了大量新的研究成果,如何将新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新闻史研究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深入进行新闻史研究所必须面临的问题。《海外华文网络媒体――跨文化语境》的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积极尝试。

新书以海外华人的视角,重点分析介绍了美国华文媒体的基本特征、市场状况以及受众选择的特点,以美国网络媒体的创业与发展为轴心,全面介绍了世界五大洲海外华文媒体现状,是海内外第一本系统研究最近30年海外华文媒体发展变化的专著。更为特殊的是,新书的作者在美国华文媒体工作多年,对海外华文媒体以及海外华人的精神需求、信息需求有着深刻的了解。作者在广泛收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采访了许多海外华文网站的创始人和知情者,从跨文化传播和传播学的角度,以全球化视角探讨海外华人―祖国―所在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社会、不同地域文化环境对于海外华文媒体和受众市场的影响,对于海外华文媒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未来发展方向有着精辟独到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借鉴了《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解释史》等西方新闻史学研究方式,注重背景研究和解释,从传播学和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讨媒体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原因,在新闻史研究和写作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5篇

维护干部档案真实性,发挥干部档案在干部选拔任用与管理中的应有作用是维护干部工作原则性、政策性的内在要求。本期“理论探讨”栏目推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干部档案真实性维护路径探析》一文,提出利用大数据技术消解干部信息管理孤岛效应给干部信息和干部档案真实性维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由组织部门具体负责利用大数据对干部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动态维护,是从根本上维护干部档案真实性的必然选择。《论近十年来我国档案利用服务的时代创新》一文则从建立跨馆利用、为档案弱势群体提供个性化服务、积极与媒体合作、采用先进技术四个方面,探讨了近十年我国档案利用服务创新的新举措。

本期“业务探讨”栏目精选《我国社交媒体文件归档中的鉴定问题研究》《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传播模式分析与构建》两篇文章,前者针对社交媒体内容庞杂,种类繁多,档案部门在归档与保存时如何对其进行甄别这一档案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提出了社交媒体文件的部分鉴定、前端鉴定方式及其应用条件,并结合实际阐述了不同类别的社交媒体文件的归档周期。后者则在分析社交媒体对档案文化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用户关注;形成维系能力、提高用户黏性;与意见领袖合作、扩大传播效果等措施。

今年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为了纪念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档案文化”栏目特别策划了“振兴中华珍爱和平――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0周年”专题,精选了一组围绕1937年7月7日这个时间节点,讲述其前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历史人物的文章,以此追忆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启迪今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珍爱和平!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6篇

关键词:新媒体;博物馆;教育;应用

1 新媒体的内涵

目前,我国对新媒体还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与传统的媒体技术相比,新媒体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及移动信息技术等,依托互动的媒介向用户传播数据或信息等。总体而言,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及技术性的特点,促进了信息传播的数量、质量与速度,在新媒体的支持下,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阅读、编辑文本、声音、图片、动画、影像及游戏等资源,并与信息发生互动。新媒体的类型有网络媒体、移动通讯媒体及数字电视媒体等。由此可见,新媒体不仅体现了技术的革新,也反映了社会传播理念及形式上的革新,新媒体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丰富、数量大,并且传播速度快、形式多样,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2 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意义

1、提升博物馆的影响力

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大多是被动的,因为博物馆陈列的展品十分珍贵,难以实现对社会全面的开放,而且在开放的内容及时间上都有一定限制,这样不仅降低了观众到博物馆参观的积极性,也导致博物馆缺乏认知度,博物馆在人们心中更多的是神秘而遥远,借助新媒体技术,观众们不仅能够更加迅速、全面地了解博物馆的藏品,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古物保管的手法,激发人们对博物馆的兴趣,使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近距离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韵味。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观众还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博物馆的历史、教育活动等,进而更加自主地关注博物馆的发展。

2、拓宽博物馆教育的内容

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观众不仅能够看到本馆的藏品及相关简介,还能够实现跨文化的交流,如对同时期的相关文物或者其他地区、国家的文物发展,这样的博物馆教育极大地拓宽了人们的事业,强化博物馆教育的内涵。不仅如此,新媒体时代中,还可以将一些独居特色的地方文物进行展览,推动不同层次的文化、历史、文物的学术交流,为深化专业领域合作交流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新媒体促进了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关注博物馆的发展,在提升博物馆形象的同时,也能够为博物馆带来更多的资源,为博物馆的建设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3、完善博物馆建设体系

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的公共服务机构,向社会提供了历史文物的展览、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博物馆需要不断扩大文化服务的内容和范围,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博物馆的服务更加科学合理,更具针对性、系统性,进而为增强博物馆服务质量,焕发博物馆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3 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1.建设新媒体平台

博物馆教育的内容丰富多样,为了满足不同的观众需求,博物馆可以创建网络媒体平台,促进观众与博物馆及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如建设博物馆门户网站,创建不同的版块,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物进行分类,增强对文化资源的宣传推广,另外,博物馆还可以创建微博、微信等平台,在平台上博物馆的相关信息,使观众能够通过多样化的渠道了解博物馆的发展,在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上,博物馆不仅要利用自身的资源进行教育,还可以充分激发公众的积极性,激励观众参与文化资源的分享,博物馆活动信息的转发等,以更好地提升博物馆教育的效率,拓宽博物馆教育的范围。

在网络平台上,博物馆应该以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如内容,互动沟通等,使观众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感受历史文物的魅力,自觉地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中,除了图片,还可以引入微视频、声音内容,并将微视频与藏品相对应,使公众能够直接地建立声音、视频与藏品的联系,进而深化对文物的认知。网络平台的创建,为观众提供了更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增强了观众体验、学习、浏览的自主性,有效地拓展了博物馆教育的空间。

2.数字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数字技术给观众带来独具一格的体验,在博物馆教育中,可以充分利用虚拟技术,建立移动展厅、导览平台等技术,让观众能够多方位地浏览藏品,同时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观众即使回到家也能够重温博物馆的展品,深化博物馆的参观体验。

由于博物馆的藏品丰富,而观众的时间相对有限,因此观众参观展品的时间也非常短暂,为了增强观众对展品的关注,博物馆可以利用数字统计平台,统计出观众在数字媒体上浏览不同展品的时间,进而分析、整理出最后观众喜爱的藏品,进而对藏品的排序、内容的展示做出调整,由此可见,数字技术不仅提升了观众观赏展品的质量,还能够得到观众的反馈,不仅如此,观众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教育的形式、内容、意见做出评价,博物馆根据观众的评价做出适当修正,进而使博物馆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3.交互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交互性是新媒体的重要特征,为了增强博物馆教育的生命力,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富于个性化、交互性强的新媒体技术引入其中,观众利用平板、手机等,进行二维码扫描,就能够读取相关的信息,并且随着多媒体信息的引导,观众还能够“拿起”、“放下”展品,能够放大展品的局部深入观察,观众还能够参与到展品的互动游戏中,如体验展品的用途,通过互动游戏来对展品进行摆放、修复等,这些方式既丰富了博物馆教育的方式,也能够进一步拉近观众与展品的距离,进而真正实现博物馆教育的目标。

新媒体技术形式新颖,能够与观众产生即时的互动,使观众体更深层次地体验到历史文化的魅力,如互动投影仪、多媒体互动体验仪等,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灯光、音响的交融,不仅增强了历史文物或史实的现场感,也能够激发观众强烈的情感,使历史文化散发活力,既能够增强教育场景的氛围,也以富于文化气息的场景打动观众,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交互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博物馆教育呆板、沉闷的模式,让观众成为浏览、学习的主体,成为博物馆的设计者,利用新媒体交互技术,观众不仅可以自行翻阅、观看,掌握播放的速度、时间,还能够成为博物馆教育的设计者、参与者,公众力量的参与,延伸了博物馆的表现力,为博物馆的长远发展,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氛围。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为博物馆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有未有的机遇,新媒体的交互性、技术性及数字化手段,能够拓展博物馆陈列、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促进了公众与历史文物的对话,新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博物馆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加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变革教育模式,为提升博物馆教育质量,传播优秀历史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梅荣.多媒体交互展示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时代教育,2011 ( 4) .

[3]谭慧君.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叨.黑龙江史志,2014,5(11):55・57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7篇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视域;体育文化交际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对身体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活动也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体育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体育发展不再单一的纵向发展,更是拓宽到横向发展,体育工作者凭借着自己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满腔的热情不断吸收各个领域的知识,创新研究体育文化的特点特性,带动着体育文化的进步。自古以来,体育文化就与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个国家体育文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国家的进步程度。步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体育文化的交际方式也从单一的见面交际转变为复杂得多向传播。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即信息”。新媒体是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的一种媒介形式,这种媒介形式针对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体育文化与新媒体结合以后,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在新媒体形式下,体育文化发展也会越来越好,既能结合传统的体育文化,也能借助西方体育文化[1]。综上所述,本文基于新媒体传播视域下对体育文化交际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不同交际方式,然后介绍了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在交际时的内容,接着阐述了体育文化交际的困难之处,最后根据前面的阐述,讲明了在新媒体视域下的体育文化交际的发展状况。

二、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方式

新媒体是一种借助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一同向大众提供信息的新型媒体技术。新媒体起源于21世纪初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而发展,这也对传统媒体形式(如:报纸、杂志、图书等)造成了重大的冲击[2]。而互联网的不断成熟也使新媒体从网络媒体转变成移动媒体,新媒体技术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为文化带来各种不同的交际方式。体育文化博大精深,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壮大,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有更多的交际方式.1.首先可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体育文化传播平台促进更多人接触了解新媒体文化。平台管理者在上面设置多个版面,既可以介绍体育历史,也可以介绍体育器材,让网络用户对体育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使用者通过注册ID登录平台,了解平台发放的信息,同时体育爱好者也可以通过平台沟通探讨,共同挖掘更全面的体育文化知识[3]。2.建立国际体育文化接轨平台。我国体育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但是如果不与外界文化交流,很容易导致闭关自守,只能了解一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而不能吸收国外最新的知识。由于人在不同时期身体状况不同,适用的体育活动也不同,所以科学界也在不断研究体育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年来国外的研究状况一直明显优于国内,我们必须要积极接受外来最先进的文化,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为我国体育文化交流做出贡献[4]。3.建立体育爱好者交流平台。体育是一项极具魅力的活动,无论是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还是极限运动,都对人类充满吸引力。从远古的狩猎,到古代的蹴鞠,再到现在的滑板,各种形态的体育活动不断涌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身体状况,也因此体育文化一直有一群庞大的爱好者,他们热衷于体育,愿意为体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新媒体的帮助下,来自全球各地的体育爱好者可以畅所欲言的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传播自己所了解的体育文化,带动体育文化的发展。在新媒体视域下,既有网络媒体,也有手机媒体,还有数字电视屏等,网络媒体通过微博、博客、维客等软件传播体育文化,手机媒体通过短信传播体育文化,利用卫星传输将体育文化放到数字电视屏中,传递体育文化[5]。通过上述手段传播体育文化,可以得到传统手段无法比拟的效果,而且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三、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过程

在新媒体视域下交际的体育文化内容非常丰富。体育可以说是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以它独特的魅力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整个世界,改变世界。而互联网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承载内容多的优点,利用互联网传播体育文化,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海量的体育文化内容。体育文化交际内容包括体育文化历史、体育器械、体育文化形式、体育对人体的影响、体育对世界发展的影响等等。体育文化交际内容首先是交流的是体育项目,体育项目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充满活力。大多数体育项目,如打乒乓球、打羽毛球、马拉松、跳远等都极具民间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在国际化的活动(如奥运会),还是自发组织的体育比赛(如校园运动会)都可进行,而且这些体育项目具有国际通用的技术标准、竞技规则和操作秩序,这些大众通俗易懂的操作规矩不需要过多的沟通,能够极好地促进各方法合作关系,增加人与人的关系。因此新媒体视域可以将这些项目罗列到一起,让大家更清晰项目规则,了解各个项目的不同之处。利用新媒体除了可以了解体育文化项目外,还能很好的传播体育文化历史。体育文化绝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经过了上千年的发展,才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可以下发出各种各样的分支体系,不同的分支体系涉及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人去研究。新媒体可以将最新的研发成果记录传播,让相关研究者了解到最新的文化研究成果,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研究[7]。一些对体育兴趣不大的人在了解了博大精深的体育文化后,很有可能爱上体育锻炼,促进体育文化的交流。新媒体视域还能够记录体育项目对于人体的影响,由于人在不同年龄段身体状况不同,接受能力也不同,所以在不同时期适用不同的体育项目,但是一般人对这些项目了解较少,不知道选择何种体育项目,如果老年人进行一些过激运动,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新媒体视域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分类,介绍项目对人体造成的影响,让体育爱好者知道最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项目,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新媒体视域能够促进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增加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而且新媒体平台能够记录不同国家体育文化的不同色彩,作为国家官方外交的一种手段,在特定情况下体育文化还可以发挥缓冲和过渡作用,为国家塑造一个很好的形象,展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国际地位,实现与他国的良好互动[8]。

四、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局限性

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非语言行为,需要所有人通过一些共通性的可跨越语言障碍的动作来进行运动,体育文化是描述体育运动的手段,体育文化会教人如何使用和理解这些看似寻常的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连接到一起。我国体育文化和国外体育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新媒体视域下不能很好地转化,这也是目前体育文化交际的一个困难方面。例如武术可以作为我国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在练习时有所谓的“三宝”:精、气、神,这对中国人来说,理解很容易,但是对于外国人来说很难,必须要通过老师的亲身示范和讲述才能够了解,如果只是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交流体育文化很难做到这一点。除此之外,新媒体视域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任何人通过任何方式都可以传播扩散信息,这样虽然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但是传播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障,尤其是一些体育方面的历史文化比较偏僻生疏,如果不对文化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肆意散播文化内容,很容易对大众造成误导,而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很难找到散布源头的,而这样一些不法人员会在利益的趋势下,大肆传播,造成文化混乱的现象[9]。

五、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交际趋势

通过前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交际方式更加多样,交际内容更加丰富,交际范围更加广阔,交际对象也不再单一。鉴于此。利用新媒体传播体育文化具有极高的可行性.(一)设定更多的专业软件传播体育文化由于网络的普遍性,软件的多样性,未来体育文化必然会有自己的专业软件,这些软件会记录体育项目、体育历史以及各国的体育文化差异,体育文化爱好者可以通过下载软件直接便捷地了解体育文化内容。(二)净化网络传播环境,实名制传输文化文化与其他产物不同,只有文化的成熟才能带动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所以不能允许出现任何的偏差,而体育文化历久弥新,对全球发展都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净化网络传播环境,设定实名制传播的方式,确保传播的体育文化既真实又具有时效性,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体育文化,不法分子也不敢轻易传播文化。(三)加强各国的体育文化交流体育文化是一项全球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体育文化,这些文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必须要通过新媒体视角让国家与国家之间互相了解,以此带动体育文化的进步。

六、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分析可以了解到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媒体迅速发展并取代传统媒介形式,有效传递各种文化。体育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且各国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利用新媒体能够有效传播体育文化。本位对新媒体视域下体育文化的不同交际方式进行介绍,通过构建体育文化传播平台,国际体育文化接轨平台和体育爱好者交流平台,传播体育文化,进行体育文化交际,交际内容包括体育项目、体育历史文化和各国体育文化的异同之处;接着分析了体育文化交际时可能会遇到肆意传播错误文化的现象,最后指出新媒体视域传播体育文化必然向着构建更好的网络环境,实名制传播网络文化,加强各国网络文化沟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军,高大千.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品牌的新媒体传播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136-136.

[2]王斐.新媒体作用视域下的社区体育文化发展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7(10):120-121.

[3]吉学武.试析媒体文化环境下的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J].中国报业,2011(18):60-61.

[4]刘迪,黄自鑫.新媒体视域下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2016(1):178-179.

[5]孙静.论基于新媒体交流方式的宗教文化传播[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2):65-68.

[6]蒋敏.探究新媒体传播环境下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J].校园英语旬刊,2017(8):24-25.

[7]郭鹏.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路径的探析[J].现代交际,2017(11):118-119.

[8]柳皓严,于志华,余诚.新媒体视域下武陵山区巴山舞“文化空间”的重构[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6,30(5):78-82.

[9]柳剑文,柳剑能.新媒体视域下的文化传播--以潮汕文化为例[J].传媒,2014(15):75-77.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8篇

从人类史前时期的原始媒介再到口语媒介,而后是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直到今天已经在人类交流中获得极广泛应用的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新媒介,媒介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与时俱进。

上世纪中叶,人类社会已进入电子文化时代。电视机的迅速普及,不仅引出了家庭文化生活的革命性变化,而且对传统的新闻媒介形成尖锐挑战,引致文化生活和媒介环境的急剧改观。之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的建立与广泛使用,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信息的记录与传输、思想情感的表达和交流,一举迈进了数字化的新时代,人类的信息生产和传输能力达到空前规模。

扑面而来的新媒介时代,让人类不得不面临一个巨大的悖论:一方面是电子媒介的勃兴带来了巨量的知识爆炸,令人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是巨量信息的汹涌波涛又反过来进一步推动媒介技术的急骤变革与演替,预示着人类要承受更大的信息压力。这样一种相互激荡的态势,使信息膨胀与媒介技术革新,如同汽车制造和高速公路建设竞长争高那样,双方都步入迅猛发展的境地。在信息浪潮中颠簸的人们疲于应付,难得片刻的停顿与宁静去面对那需要宁神静思才心有所得的问题。这一切给人类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交往方式乃至整个社会生活方式带来了空前深刻的影响。这些时代性的新问题对人类的文化建设提出了双重诘难与诉求:精神生活的情与理、信息处理的量和质,如何有机统一起来?我们应如何从哲学层面,对这样的诘难与诉求给予严肃的科学审视与学术回答?

《媒介认识论》力图解决两大问题:其一,媒介文化环境的变迁,曾经在西方发生的大量文化冲突、文化变异现象在当今中国也相继出现,需要我们去正视和深思,需要有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由中国学者自己全面阐释的认识论回应;其二,在媒介及整个文化已成为环绕我们生活的现实的情况下,媒介构成的文化现实不仅成为左右我们认识世界、解释世界乃至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重要条件,而且它们本身也直接成为认识的对象,学者有必要对此加以深刻的研究和解释。

胡潇教授的《媒介认识论》学术专著(以下简称胡著),以人类社会交流媒介发生和演变的历史为基本线索,对语言、文字直到当今的电子媒介的历史文化特征和演替逻辑,逐一进行了认识论的分析和诠释,从认识论的视角揭示媒介发生、演变的社会文化机制,彰显媒介发展史中各具体媒介形态之技术方式的思想底蕴和能指、所指的认知与表达逻辑,深化了对媒介现象的哲学研究。一方面是对媒介的认识论研究,具体展示了媒介哲学的基本范式;另一方面又是认识论的媒介分析,具体陈述了认识活动的媒介依托、规制和机理,深化了认知的探索。

首先,胡著展开了对语符媒介现象之认识论思想的历史追溯和阐释;其次,胡著对语言发生史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进行了全新的认识论阐释;再次,胡著依循语符的视、听感性形态之能指功能与主体语言行为的意识关系,对语言和文字的相互衍生现象进行了感知论、思维学的探析,并就内涵能指和外延能指、语义表达和语境言说的关系、机制进行了媒介认识论剖析,使语言、文字现象的发生学、演进论研究更深入一层,进到了对语言、文字衍生共进之文化机制的解释;最后,则是对媒介形态与主体认知位势关系的研究。

社交媒体发展史第9篇

关键词:传统教育 缺点 多媒体 优点 方法得当

在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可见,历史题材影视素材等多媒体辅助教具的运用已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列入新课标。随着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传统历史教学方式主要是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这样的教学步骤在传统教学课堂中反复上演,教学方式基本固定,没有创新,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一模式下,教师按教学目标控制课堂,学生完全处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的被动接受状态,结果是教师累,学生烦,教学效果不明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传统历史教学方式应该进行彻底的改革,真正把历史教学做为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教师要创设丰富的历史教学情境,积极营造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成为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改变不适应新课程的思维和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多媒体教学利用音频、视频、特效等丰富多彩形式使原本单调的历史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有趣,突破、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对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建构。听、视等多感官相结合对学生想象、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无可比拟的优点,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是中学历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讲授《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专题时,三节课我分别应用了《鸦片战争》、《甲午风云》、《南京大屠杀》三个影视剧的片段,运用影视剧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触历史,开阔视野,深刻了解中国的过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增强增强历史意识,弘扬民族精神,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多方式的课程展现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比如电影《建国大业》学生观看后,纷纷表示对重庆谈判、双十协定、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有了深刻的理解。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积累历史知识,多媒体快速展现的秦始皇兵马俑、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历史遗迹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学精品,激发了学生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热情;戚继光抗击倭寇、林则徐虎门销烟、抗日名将马本斋等视频素材有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利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丝绸之路的开通,使远在更西的各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成为可能。葡萄、石榴、胡麻、苜蓿等植物移植到中国,印度的佛教在东汉时通过不同渠道传入中国,在中国历经盛衰,延续至今两千多年,随着佛教的传播,渊源于印度以至犍陀罗的开凿石窟、绘制壁画、雕塑佛像等佛教艺术,自西而东传入,在新疆、甘肃、山西、河南等地逐渐与中国传统艺术相溶合,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唐朝接受不少外国青年来长安学习,他们回国后传播唐文化,推动了本国各方面的发展,如日本的吉备真备等。郑和七次率船队下“西洋”,直抵非洲东岸,更是中外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盛事。近代康有为变法,即以日本为蓝本。提出“民主”“科学”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也日益扩大。若以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与百年前鸦片战争前后相比较,思想、宗教、文学、艺术以及衣食住行、婚丧礼俗等等,几乎社会一切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这些变化有利或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是与外国文化交流的结果。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度广度各有不同,彼此所受对方影响深浅及产生的结果,也因国家与时代而异。但中国与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是历史的必然,而在与各国交光互影的漫长过程中,总的来看是中外双方相互受益。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正确使用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