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04 11:52:20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1篇

关键词:低碳发展;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一、广元市低碳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广元市地处四川省北部、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嘉陵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国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同时,广元也是典型的秦巴山区欠发达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人均GDP只有全国的1/3,城市化率只有31%。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广元市,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200亿,在四川省六个受灾严重地市州中也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灾后重建任务的紧迫繁重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初期阶段决定了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需求量的急速上升趋势。就在此时,广元市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创造性地提出“资源型灾区的低碳重建”理念,进而大力助推低碳发展。

通过近年取得的成效来看,“低碳广元”的探索是成功的,发展低碳经济是后发地区的有效选择。自2009年广元市实施“低碳广元”战略以来,广元市经济总量和低碳指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产业结构得到完善,GDP年增长量超过15%,人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广元也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低碳发展突出贡献城市”、 “杰出绿色生态城市”等称号,2011年还成为中国大陆除深圳外受邀参加联合国德班气候大会的唯一西部城市。经过近年的努力,广元初步实现了后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良性互动,为后发地区选择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依据,也为低碳城市的发展积累下丰富的经验。

二、绿色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探究

1、完善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加大绿色交通规划建设。科学统筹区域空间和产业布局、经济和城镇化发展等,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以国家、省级高速公路网为依托,建设低碳过境交通网络,分离过境交通、市域交通和市内交通流量,提高过境交通效率,减缓或避免过境交通拥堵,并加强对过境车辆的排放管理。同时合理配置城乡交通资源,实现客运的“零换乘”和货运的“无缝衔接”,降低不必要的碳排放,提高出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公、铁、水、空等多种交通方式间的联运。此外,结合旧城改造、道路改造和城市新区开发,继续加大城区便民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规划建设力度,增加站点密度,加快规划和建设自行车路网和绿色廊道等自行车交通配套设施,在人流、车流较大的路段和道路交叉口设置自行车立交或天桥,实现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分流,减少干扰,并以南河、嘉陵江沿线为主干建设绿色廊道环线,连接城区各组团,在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同时,提升城市休闲度和居民幸福指数。适时还应着手规划建设更加便捷、节能的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增强公交服务能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以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为主导,以便捷的支线公交为衔接,以出租车、小汽车为辅,步行和自行车为重要补充的现代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结合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和城区各组团间的连接,在人流量大和条件充足的线路布设城市干线快速公交,加大人流的输送量,并在各组团内合理布设支线公交与干线公交衔接,逐步优化和调整公交线网、开辟新线,方便市民出行,从而减少社会车辆出行带来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另外,合理设置公交优先车道,做好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步行等交通运输系统的衔接换乘,发挥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效益。同时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为发展公共交通提供辅助功能。

3、调整城市结构,优化路网结构和道路客运结构。提升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划建设,加快建设联系城市功能片区间的快速路、城市环线路网,加快优化滨河、滨江道路以及“三横六纵”干道系统,并对现有路网进行优化和路面改造升级,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同时,一方面加大人口密集的老城区进出街坊、连接居住区和城市功能区,承担短距离交通的支路建设,促进干道与支路连接协调,提升道路的连贯性;另一方面,应配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开发适当调整城市人口结构和城市功能分区,以优化道路客运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城区路网结构难以改变带来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从而营造出一个舒适、安全、便捷、清洁、节能的城市环境。

4、发展清洁能源,推广新能源运输装备,促进绿色交通、低碳发展。鼓励和扶持节能汽车的使用,新建CNG、LNG加气站,发展绿色交通,制定公交车、出租车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大力引进CNG、LNG清洁能源汽车和电动汽车及其生产企业,鼓励生产、使用混合动力车、电动汽车、双燃料出租汽车、LNG公交汽车等低碳能源交通工具。由公务用车带头,推广经济适用、耗油低、排量小的节能环保型车辆。鼓励和引导运输经营者购买和使用先进的柴油汽车,提高柴油在车用燃油消耗中的比重。建设机动车尾气检测中心,对机动车尾气进行监测与统计,实行机动车分类管理、机动车辆排污许可制度,加速淘汰污染严重的车辆和老旧车辆,并逐步推行和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汽车市场准入制度。

参考文献

[1] 陈桃,董素琴.广元打造低碳城市SWOT分析及其策略[J].特区经济,2012年11月.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2篇

    一是三者都是受20世纪后半期产生的新的绿色、循环、低碳等经济思想的影响,是对交通运输与人类、自然关系重新审视探索的结果,也是在交通运输领域面对资源、环境和生态严重发生危机问题的自我反省和正本清源改进的结果。二是三者以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大系统为出发点,以生态学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原理为理论依据,处理资源与环境问题,为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积极探索协调交通运输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三是三者具有相同的人类交通运输活动和自然世界互相影响、互相依赖的系统观,相同的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发展观,相同的节约、高效、清洁的交通运输生产观,相同的适度、循环的交通运输消费观。四是三者都主张改变传统交通运输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模式,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五是三者都是要成为生态交通运输,提倡的是交通运输活动应成为生态化过程的实践理念,都是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发展模式,绿色交通运输是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循环交通运输支撑低碳交通运输、导向绿色交通运输。绿色交通运输发展、循环交通运输发展和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有共同点,但在核心内涵、理论基础、涉及领域、评价标准等方面具有各自的不同点。一是绿色交通运输的出发点都可归结于环境保护,资源循环利用是循环交通运输的主要内涵,低碳减排是气候变化大背景下产生低碳交通运输的根本性要求。二是三者主要针对的分别是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气候变化问题,对应的理论基础分别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能源经济学。三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解决问题是一种点对点的映射思路,讲求着眼问题,从问题直接入手,是一种“自上而下”地解决交通运输领域问题的方案,而绿色交通运输解决问题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思路,针对交通运输环境问题追溯而上探究交通运输经济社会产生的负外部性。四是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绿色交通运输范畴可以包含一切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关的交通运输发展形态和模式等,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五是相对而言,循环交通运输和低碳交通运输两者的评价指向具体、明确,可通过构建评价模型分别计算交通运输生态效率和交通运输碳生产力来评价其发展水平,而绿色交通运输评价一般较难,通常要采用交通运输绿色GDP核算方法,通过计算交通运输绿色GDP占整个交通运输GDP的比重衡量绿色交通运输发展水平。

    二、本质、特征和核心

    1.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本质是发展模式的转换。交通运输与其他行业一样是产生于人类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发展模式的转型。之前,没有将绿色、循环和低碳作为发展的约束条件,发展条件宽松,排放比较任意。但1992年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UNFCCC的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签订以来,产生了发展模式必须转换的决定因素:二氧化碳排放有了限量,其排放权成为稀有资源。1997年84个国家、2009年183个国家(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共同约定,在2050年前将温升控制在2度以内,并据规则将总量分与各国家和地区,2009年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特征是“三低、三高”不能简单片面地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理解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三低”仅仅代表的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和低碳,但不能完整准确地代表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概念内涵一定是交通运输“绿色”、“循环”、“低碳”和“发展”四者概念内涵的有机统一。除了“三低”外,还有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的“三高”,“三低、三高”的特征能完整体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内涵。“零碳交通运输”、“负碳交通运输”的代价高昂,理论上有探讨的价值,但目前推广实施不具有现实性,不具有经济的可行性。只有认识了高循环、高碳汇、高效率“三高”,意味不减或可持续增加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资本的总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才有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的动力。3.核心是提高碳生产率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交通运输的碳生产率:交通运输碳生产率=交通运输制度×(交通运输产值/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这一公式高度概括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提高碳生产率,揭示了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基本原理,可以成为理清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的基本分析框架。由此公式可见,提高碳生产率有3条途径:增大分子、增大系数和减少分母。公式中的分子是交通运输产值,其增加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增加行业人力资本、推进行业产业升级、优化交通空间布局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等;分母是交通运输二氧化碳排放量,其降低的基本途径有优化交通运输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优化交通运输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交通、倡导低碳交通生活等;系数是交通运输制度,其提高的基本途径是通过交通运输制度变革和创新,在增加交通运输产值的同时降低单位产值的二氧化碳排放。这里的制度包括交通运输的法律、政策、组织、文化等制度。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路交通运输;发展对策;研究分析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在以后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水平仍会保持稳定增长,作为社会经济中比较重要的交通运输事业也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而目前,公路交通运输中主要是以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公路运输业进行改革,建设公路低碳运输体系,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1低碳经济下公路运输发展现存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公路运输业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取得了比较好的发展成果,但是在当前的低碳理念下,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还是无法满足绿色环保要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公路交通的基础设施在等级和相应的配套上都要进一步的提高。当前,在整体上,我国公路运输体系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但是与现代高速公路进行相连接的公路等级比较低,一些地区和省份尚未建设起比较完善的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而且,随着经济发展,车辆的持续增加使得交通运输量有了增加,造成了实际过程中许多公路的通行能力已经超出当初建设时所设计的通行能力,从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同时,较多的运输车辆使得公路交通系统功能的混乱。

1.2节能减排技术比较落后

当前,公路运输业的主要运输能源是以汽油、柴油等传统的石化能源为主,在新能源的利用以及新技术的开发方面需要提高。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由于传统石化能源的大量使用,使得运输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不断地增加,进而引起一些环境方面的问题[1]。因而,只有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新的节能减排技术,合理的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才能够减少运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环境问题。同时,在当前的公路运输中,运输智能化技术比较落后,缺少比较完善的智能运输体系,会出现运输实载率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和运输实载率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如果实载率比较低,则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通过建设智能化的公路运输体系,可以通过提升车辆的实载率来降低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

1.3监督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1.3.1内部监督管理的不足监管力度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公路运输业内部对于节能减排方面负责监督管理的人员比较少,而且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高。其二,公路运输业的内部从事尾气减排的基础工作比较差,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1.3.2相关部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从政府角度出发,对于公路运输业的运营和低碳发展所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做得不够到位,政府方面的监督工作主要是包括运输市场、运输组织以及车辆尾气的排放量都缺乏明确的监督和管理[2]。对于当前公路运输事业中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部门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运输业低碳绿色发展水平。

2促进公路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

2.1完善公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公路基础设施作为公路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公路运输业的发展,而且能够促进综合运输体系的协调发展,科学规范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的促进公路运输业的绿色环保发展。因此,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去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使用多种形式的投资工具,获取更多的资金来促进公路基础设施及其行管的配套设施的建设。

2.2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

在当前的运输过程中,车辆尾气对于公路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利用相关的节能减排技术促进公路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技术的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研发出新型的发动机。传统的车辆发动机都是用汽油、柴油等石化能源,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从绿色低碳理念出发,鼓励以电力、乙醇等为燃料的新型发动机的研制生产[3],从而在燃料方面减低污染。其次在发动机上安装自动关机装置,避免在停车等待时由于发动机空转而造成燃料消耗。同时,推进现代化技术在公路运输方面的运用,通过建设智能化运输系统,有效提升公路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公路运输业的低碳环保发展。

2.3完善相关法规,加强监督管理

相应的法律法规是指导公路运输业绿色环保发展的具体保障。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证明,低碳绿色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对公路运输业的绿色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使得公路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有着法律层面的支撑,为以后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具体的依据。

结语

在当前的低碳经济背景下,要促进公路交通运输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必须对相关的公路基础设施和相应配套设施进行完善,促进新型低碳绿色技术的发展,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同时注重专业的人才方面的培养,保证公路交通运输业真正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为男.低碳经济下公路交通运输业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5:150-151.

[2]王汉丽.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发展趋势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7:365+367.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4篇

行业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杨传堂说,“综合交通是核心,智慧交通是关键,绿色交通是引领,平安交通是基础,‘四个交通’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推进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有机体系”。

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党组历来高度重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据测算,2013年交通运输行业节能613万吨标准煤,减排1337万吨二氧化碳。与2012年相比,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1%,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2.3%,港口综合单耗下降2.4%。

从国际视角看,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从国内视角看,党的十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部署之后,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也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依靠制度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绿色交通发展新内容,利用市场机制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绿色交通发展新手段,抓住城镇化机遇推进节能减排已成为绿色交通发展新趋势。

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2014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基本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要求,充分发挥绿色交通引领作用,以节约资源、提高能效、控制排放、保护环境为目标,以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十百千”示范工程为主要抓手,突出政府主导、法规约束、示范引领、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确保完成交通运输“十二五”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此,需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制度体系建设。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行业实际和“四个交通”发展目标,认真研究分析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的制度需求,形成制度体系框架,切实发挥制度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引导和保障作用。

二是继续优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重点和支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调动行业内外上下的积极性,推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深入高效开展,必须对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进行聚焦,必须对专项资金支持的方式进行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的集中度,取消一般项目,着力推进区域性主题性项目。二是要逐步确立目标导向,要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三是要引入竞争机制,“多中选好,好中选优”。

三是进一步实化抓手,切实推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一是继续抓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城市试点,组织做好试点推进和总结评估。二是组织做好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十百千”示范工程,打造10个示范省、100个示范市和1000个示范项目。三是继续深化“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运输专项行动,研究落实千企行动工作目标、行动机制、重点内容、奖惩措施和考核验收,逐步建立千企行动长效机制。四是组织开展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专项行动,促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推广应用、人才培养、科研基础能力建设等。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5篇

1.国外发展现状

(1)英国

英国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领跑者,也是低碳交通战略规划的开创者。一是注重宏观政策体系建设。2002年7月《未来机动车发展战略》(PFV),为低碳汽车和燃料的研发、引进与推广制定了一个全面的决策和行动框架,同时成立低碳汽车伙伴关系(LowCVP)和内阁低碳小组,以确保该战略的顺利实施和有效监督。2007年5月的低碳交通创新战略(LCTIS),率先提出低碳交通的概念,为鼓励低碳交通技术的创新和研发制定一个全面框架,分别对道路、航空、铁路以及海运部门的低碳技术进行了梳理,并制定了包括市场手段、强制措施、财政支持及信息宣传与意识提升等从低碳交通技术研发到商业化推广的鼓励性政策方案。[21]进入低碳经济转型时期后,2009年7月《英国低碳经济转型计划》,确定了2020年交通碳排放总量在2008年基础上减少14%的目标以及可再生能源比例、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具体目标,并提出实现减排的关键领域和渠道,确定全面发展低碳交通的重点方向。[22]2009年11月《英国低碳经济转型计划》配套方案——《低碳交通:更加绿色的未来》,为未来10年低碳交通发展制定了总体战略规划。二是积极推行能效及碳排放标准。英国推行的运输装备能效及碳排放标准包括车辆碳排放标准、船舶能源效率设计指数等;英国在《未来机动车发展战略》之后,根据战略要求设定了两个明确目标:到2012年10%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等于或低于100g/km(2002年英国平均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8g/km);到2012年,每年新运行的公交车中至少有600辆要满足比2002年平均排放量低30%的排放标准。三是实行财税激励政策支持低碳交通发展,包括补贴低碳汽车、车辆税改革、燃油税调整以及税收优惠等,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用以支持低碳燃料汽车的市场发展,并考虑将交通的碳排放纳入英国或欧盟的排放交易体系。英国政府通过对公众的信息宣传和意识提升,提供低碳汽车和燃料的专业信息,提升消费者低碳意识;引导公众和企业选择低碳交通方式,促进个人和企业选择公共交通、低碳驾驶方式,对公共部门设定强制性目标等。

(2)日本

日本高度重视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出了发展交通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具体行动中通过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绿色运输,鼓励新能源交通工具,注重轨道运输及智能交通建设。[23]日本用了不到欧美1/4的时间内,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一是低碳战略规划。为推进运输部门的节能技术开发,日本颁布了《下一代汽车发展战略》,提出把日本建成“下一代汽车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及系统战略的新思路,规划了车用电池、生产资源、基础设施、国际标准化等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图。并设定2020年至2030年分车种推广目标:到2020年下一代汽车推广目标为20%~50%;到2030年达到50%~70%。鉴于混合动力车从简易型到高度型燃效可比传统汽油车提高10%~20%,电动车的二氧化碳排放仅是汽油车的20%~30%,预计下一代汽车的发展将是日本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的突破点。二是政策减碳。日本于2008年6月制定了关于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把转变生活方式作为减排的关键途径;制定了全球温暖化对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对策),包括自动车交通对策、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体系等。通过实施绿色标识制度、领跑者制度等,提高汽车的节能减排性能。[24]三是技术减碳。日本出台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政策主要涉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生物质能源、智能交通系统(ITS)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日本通过对汽车运输企业等展开生态驾驶管理系统的普及,推动生态驾驶,提高燃油使用效率约15%。日本除大力发展下一代汽车外,还在铁路领域推进混合动力机车等节能车辆及高效电力设备的技术研发,推进超级节能船舶的研发,进行船舶能耗指标的标准化研究等。

(3)美国

美国建立了最早的碳交易所,最早执行了排放标准,制定了完善的政策法律和战略计划,在低碳战略、政策法规、碳交易机制、碳排放标准、综合交通与科技研究应用领域具有领先性。一是低碳战略规划方面。美国以制定和战略或规划的方式明确低碳交通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其战略规划的重点集中在交通运输业低碳化发展和新能源交通工具的研发生产与推广两个领域。[25]二是综合交通运输方面。高度重视交通设备的标准化和各种交通方式的联合运作,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耗。目前,美国已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综合运输体系,形成全国统一、权责清晰的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在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各个环节,高度重视综合枢纽和大型换乘中心的建设,解决好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综合交通网点与线之间、城市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之间的协调与连接,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立体、无缝、便捷连接。三是低碳法规制度方面。制定包括低碳交通在内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实施积极的环境经济政策,建立综合运输体系等。《能源政策与节约法》确定了针对小轿车和轻型卡车的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标准,对达不到燃油经济性标准的汽车生产商或车主进行罚款和征收高油耗税。2005年颁布的《能源政策法案》中为每辆新型混合动力轻型车提供高达3400美元的税收抵免。四是碳排放标准方面。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执行排放标准的国家,也是排放控制指标种类最多、排放法规最严格的国家。美国的汽车排放标准分为联邦排放法规即环境保护署(EPA)排放标准和加利福尼亚州排放标准。美国在能耗及排放统计上拥有完善的排放检测,美国环保署排放测算模型,并制定相关行业的标准。如2007年美国加州S-01-07执行指令,建立了低碳燃料标准,该标准旨在通过减少交通运输燃料生命周期内的碳强度来削减加州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到2020年加州由交通运输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减少10%的目标。五是碳交易机制方面。美国在2003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碳交易所——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实行非强制性自愿原则,并建立排放标准。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后,美国政府将不会为企业颁布二氧化碳排放配额指标。六是科技应用研究。美国十分注重应用高科技提高现有交通运输系统效率,解决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与环境、能源、资源之间的矛盾。

(4)欧盟

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十分注重综合运输体系的发展,强化铁路、内河和海运的整合,减少公路运输。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了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旨在减少交通运输对环境保护的不利影响。欧盟是碳交易机制的实施者与推行者,坚持建立一个安全、清洁、高效、一体化、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26-27]一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环境保护政策走在世界前列。交通运输在欧盟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欧盟大力推行可持续交通政策,核心内容是交通政策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应对能源问题上,欧盟采取可持续能源政策推广新技术,启动节约能源的计划,发展使用清洁燃料的车辆,鼓励能效提高和替代能源技术的发展。欧盟的第五个环境行动计划——《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战略》(1992~1999年)将交通运输业列为共同体优先采取可持续发展行动的领域之一,提出了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1992年2月的《共同体有关可持续交通策略》提出了保持可持续交通的主要措施。2001年,欧盟委员会了第六个环境行动计划——《环境2010:我们的未来,我们的选择》(Environment2010:OurFuture,OurChoice)。2001年9月,欧盟委员会了面向21世纪的《2010年欧洲运输政策白皮书》,提倡“可持续交通”原则,鼓励使用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对石油依赖程度小的交通方式,将可持续交通作为欧洲交通运输发展的共同政策;欧盟可持续能源政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促进替代燃料和低排放燃料的发展,通过使用替代燃料提高运输工具的能量效率,同时降低对燃油的依赖性。2003年5月,欧盟通过了一项旨在促进交通领域使用生物燃油的指令,根据该项指令,到2020年,用于交通的燃料要有20%是新型燃料。二是高度重视综合运输体系的整合与优化。1997年开始,欧盟委员会就致力于支持联合运输,为了实施联合运输,欧盟指令实施针对货物的“混合运输”(CombinedTransport),目的是通过对铁路、内河和海运的整合,减少公路运输。欧盟提倡的泛欧交通网络(TEN-T)对环境友好的交通方式也是一个促进,TEN-T的主要内容是改善基础设施,促进智能交通网络。

(5)其他国家

德国、加拿大等其他国家也都分别研究制订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中长期计划。德国积极引导公路运输向水路、铁路等低碳运输方式转移,加快发展多式联运,开展绿色物流关键技术研究,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实行交通技术创新,实施节能减排财税激励政策,制定强制性标准规范,政府宣传、示范和引导、积极制定碳排放交易等综合交通节能减排政策。加拿大建设“氢公路”,氢巴士车队服务2010年加拿大冬奥会。

2.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做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并组织开展低碳交通运输相关研究,切实加强统筹低碳交通运输规划指导。一是制定低碳交通运输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2007年至今,国家先后制定了《节能中长期规划》,《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作为重点领域进行统筹部署。2008年交通运输部编制印发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第一个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年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这两个规划在总体上提出到2015年、2020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低碳交通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与保障措施。原铁道部分别于2007年和2012年4月制定了《铁路“十一五”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规划》、《铁路“十二五”节能规划》,明确提出铁路节能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重点任务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等。2008年中国民用航空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了《民航行业节能减排规划》,2011年中国民航局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民航业节能减排目标,要求到2020年燃油效率年均改善保持在1.5%并力争实现航空排放零增长,2050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比2005年要减少50%。目前,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核心指标、重点任务与工程等已纳入到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民航“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家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综合通规划之中。其中,《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绿色交通建设目标,力争行业总悬浮颗粒物和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十一五”末降低20%。二是出台了低碳交通运输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推行低碳交通城市试点。交通运输部的《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实施方案》、《交通运输行业“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等文件分别提出了2015年、2020年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指标和任务。为加快推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两批共26个城市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印发了《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城市试点实施方案编写内容参考提纲》,组织开展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编制研究工作,重点围绕碳排放管理体系、基础设施、运输装备、运输组织、智能交通和公众信息服务等6个方面科学规划。目前,26个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已通过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审查批复,进入组织实施阶段。试点工作还要求试点城市组织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或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研究,目前广州、烟台、淮安、无锡、蚌埠等城市已经组织开展相关研究编制工作。此外,许多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一些大型交通运输企业都纷纷编制了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规划。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安徽、江西、河南、贵州、海南、重庆、福建、广东、上海、江苏等多个省(区市)交通运输厅,广州、深圳、烟台、乌鲁木齐等城市正式编制了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或中长期专项规划,如上海市交通运输与港口管理局制定印发了《上海市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制定的《湖北省低碳交通发展规划(2011-2015)》已经通过专家评审,无锡、淮安等市也开展了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战略规划研究;中远集团、中海集团、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上海港、天津港等企业也研究制定相关战略规划。三是组织了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宏观战略研究。近年来,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组织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并形成了相关战略规划与政策指导文件。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了《新时期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研究》、《交通运输碳排放统计监测与低碳政策研究》等重大战略与政策课题;国家发改委当前组织开展的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研究课题,其中《中国交通低碳发展战略研究》作为其中重点之一,拟研究提出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实现途径与战略措施;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和美国能源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节能问题研究》,重点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对中国交通运输中长期节能的目标、方向与政策等问题系统深入研究。此外,相关省市也正在组织开展相关战略性研究,如广东、河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河南省绿色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研究》。总之,我国低碳交通运输规划已经全面进入理念倡导、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阶段,具备较好的研究工作基础,为进一步完善、提升与系统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交通运输行业低碳交通规划相关领域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面对新时期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特别是随着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压力的不断加大、交通运输部“大部制”改革之后管理职责的调整变化等,低碳交通运输规划范围和领域也应相应予以拓展,统筹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另外,在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编制中,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更加强化定量分析方法和模型,以增强规划编制的理论性、基础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低碳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必须做好相关的制度设计,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有机统一。总体看,当前我国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相关研究领域还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一是缺乏完善的规划理论与方法支撑,尚未权威的编制指南。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节能低碳规划尽管已有法律和部门规章作出了明确要求,但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理论、方法、模型等基础性研究尚不多见,规划编制缺乏有力的理论与方法支撑,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交通运输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统计监测等基础性研究严重滞后,[28]成为了重要瓶颈制约;现实中许多地方和有关企业还没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编制相关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与低碳发展专项规划,更没有将其纳入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规划;已编制规划的地方或企业,其规划编制的经验性和随意性较强,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编制方法和核心内容等有待规范,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无法保证目标的合理分解和有效落实,行业目标和重点将有可能落空。二是缺少国家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综观当前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由于体制,对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单一运输方式的研究相对较为关注,大多是从单一部门角度集中在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等方面的研究。但从构建绿色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视野来看,对于建设绿色低碳型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缺乏战略规划层面的顶层设计,各种运输方式低碳发展、协调发展的目标和重点任务还不明确,发展路线不清晰。三是缺乏适应低碳技术与管理创新的配套政策体系设计。目前,我国对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成熟技术的研发推广相对较为重视,但对气候友好交通技术的前沿跟踪、战略规划等前瞻性研究相对滞后;从政策工具手段来看,行政监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应用相对较多,而对碳排放交易、节能减排自愿协议、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研究探索刚刚起步;对国内节能减排政策制度研究相对较多,而对于国际气候谈判如何增强话语权、发挥引领作用,如何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国内能力建设,尚缺乏长远谋划和部署等。

三、低碳交通运输规划研究的发展趋势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6篇

关键词:低碳交通 指标体系 构建 评价 层次分析

中图分类号:U1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b)-0213-02

低碳交通的发展问题涉及到了资源、能源、经济、社会等多方面[1-2]的内容,研究如何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符合交通发展实际的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至关重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近年来,镇江市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与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美好江苏生态更高要求相比,与率先打造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示范省的更高要求相比,与打造国家低碳城市的更高要求[3-4]相比,镇江市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基础设施的建设、政策措施保障[5]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该文依托镇江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课题,基于镇江的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1 低碳交通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指标选择方法

评价指标可选用多种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法、频度统计法、多元统计法等。

①调查研究法:主要包括收集、归纳、问卷、专家等;

②频度统计法:主要对相关论文与政策法规进行统计,选择频度高的指标;

③多元统计法:主要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通过对资料的分析,结合调查研究法、频度统计法和多元统计法针对镇江市低碳交通发展选择评价指标。

1.2 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基于镇江市能耗与碳排放预测分析,结合交通运输部的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城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江苏省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等相关文件政策,确定了镇江市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为基础设施指标、交通环境治理指标、特色性指标三个部分。

(1)指标收集与获取。

指标的收集与获取主要是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江苏省内相关政策以及镇江市运输发展相关指标等政策,同时运用调查研究法、频度统计法和多元统计法等选取指标的常用方法来确定的。

(2)指标初选。

依据镇江市交通特色,结合城市交通发展现状,选取合适的指标。

(3)指标筛选并确定。

在满足整体完备性、科学性、层次性、适用性和可比性等原则下,结合专家意见,筛选出最终的指标,详见图1。

1.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应用层次分析法[4](简记为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首先构造判断矩阵,分别计算对于上一层某元素而言本层次与之有联系的元素重要性的权值(相对权数),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该文以已经构建的一级指标体系为例,通过德尔菲法[6]进行判断矩阵的构造及计算,如表1。

计算各行元素的3次根:

计算结果正交化:

1.4422+1.4422+0.4807=3.3652

1.4422/3.3652=0.4286

1.4422/3.3652=0.4286

0.4807/3.3652=0.1428

可知所对应的特征向量为

W=

进行一致性检验:

由 MATLAB 计算得出该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可知:

又由 n=3,可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52

可得=0

由此认为该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可以接受。

故向量W=即为准则层指标权重。

同理可计算出指标层各指标权重。

2 案例分析

根据已经确立的低碳交通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结合镇江市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对各指标进行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加权平均法[7-8]对镇江市低碳交通运输发展现状水平进行评价,得分为74,具体见表2。

3 结语

绿色循环低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和变量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系统,该论文确定了具体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模型并进行跟踪分析,结合实际进行科学的评价,研究成果对于江苏乃至全国的低碳交通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世界主要城市公共交通[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周伟,Joseph S Szyliowicz.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战略与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发展中城市政策制定者资料手册[M].钱振东,陆振波,译.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4] Robert Cervero.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experiences,challenges and prospects[R].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Washington D C,2004.

[5] 崔耀杰.基于快速公共交通发展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C].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9.

[6] 武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7篇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前,国际铁路联盟发出呼吁:参加峰会的各国政府官员和环保者应选择火车作为交通工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发展低碳经济需要绿色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是最节能、最环保的运输方式,充分满足了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的时代要求。相关研究表明,在等量运输下,铁路、公路和航空的能耗比为1:9.3:18.6,铁路运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公路运输的1/2,是短途航空的1/4[1]。在世界进入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京津城际铁路以及武广高铁所采用的动车组技术都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此外,我国的高铁技术在工程设计和建设等方面贯彻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低碳与绿色的理念。因此,站在低碳经济的视角对我国高铁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一、低碳经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概念

1.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最早出现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包括: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发展低碳经济,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以及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2]。付允等指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非常紧迫,原因在于:中国温室气体减排压力大、能源安全威胁大、资源超常利用和生态环境恶化[3]。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可以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机会使一些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发展需要巨大的额外成本和大规模采用低碳能源和技术[4]。何建坤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而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5]。

2.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即绿色工艺、绿色产品、绿色意识的生态技术创新,以保护环境为目标的技术经济创新统称为绿色技术创新。

叶子青等从国家层次上,研究了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国家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比较了三者的创新模式、技术、组织和政策等。鞠晴江等基于企业的环境责任提出,绿色技术创新的内容要满足三个“绿色”要求,即节约、回用和循环;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技术研发与扩散紧密相关,包含了绿色技术从思想形成到推向市场并及时反馈的全过程。张敦杰等认为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与合作、科技进步及政府政策行为支持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动力。

二、高铁的绿色技术创新

1.低碳经济下研究高铁绿色技术创新的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需要各国、各行业、各成员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比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城镇交通领域的刚性碳排放是节能减排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有85%的能源被城镇消耗,85%的CO2排放来自城镇。而从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上来讲,铁路相对于民航、高速公路而言,具有运量大、高能效和低排放的优势。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交通运输业尤其是高速铁路运输业是重要的主体。

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的创新,在于对绿色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想引进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装备并开展相关合作。在高铁模式和技术不断得到世界认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总结经验,寻找成功规律,并将之运用到其他领域以求得更大发展。

2.高铁的绿色技术创新

(1)高铁技术的发展。在营业里程方面,从1876年到1949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只建设了2.18万公里,铁路发展缓慢。至200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8.6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铁道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至2008年,我国铁路以占世界铁路6%的营业里程完成了世界铁路25%的工作量,运输效率居世界第一。在运行速度方面,当邓小平在1978年考察国外高速铁路时,其列车时速已达300公里以上,而我国铁路旅客列车的平均旅行时速只有43公里。而30年后,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京津城际铁路CRH2C型动车组通车。在综合技术方面,2007年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表明我国铁路已经全面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牵引供电、通信信号、列车控制等成套技术,进入世界铁路既有线提速先进行列。2009年12月26日投入运营的武广高铁也诠释了我国靠自主创新兴建世界最先进的高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各国高铁技术比较。高铁技术源于日法德三国,1964年出现在日本的新干线技术成就了日本国内铁路网的主干部分;1982年法国领先的TGV技术后来成为全欧高速火车的技术标准;1988年德国的ICE技术创下了当时最高时速409公里的纪录;美国引进法国的TGV技术研制出了具有美国特色的高速列车ACELA。而中国用短短几年时间引进、消化、吸收,赶上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国产高速动车组的时速比采用西门子和阿尔斯通公司技术的法德高速铁路整快30公里,创造了运营速度、运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项世界第一。京沪高速铁路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由国内制造的新一代动车组,车体运用流线型低阻力、轻量化、高性能交流传动及再生制动等节能技术,人均百公里耗电不超过6度。再生制动形成的电能返回电网,达到90%的回收率。

3.高铁绿色技术创新规律

伴随着具有环保、节能特点的高铁技术的不断出现,中国的高铁模式不断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乃至世界飞入了高铁时代。高铁绿色技术创新的成功规律可以概括为:(1)中国特色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包括三种形式,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我国高铁即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研发先进技术,保持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2)系统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体现在很多维度,是技术创新的发展与完善。具体到我国高速铁路运输业,体现在对列车的研发、生产技术,铁路的轨道建设技术,运输安全检测技术以及客运服务质量等进行的系统创新。(3)体制机制创新。除了在硬件系统上的整合创新,我国还注重在创新主体等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机构、高校、铁路运输业多方合作形成产学研用的创新机制。(4)绿色的低碳技术创新。中国高铁的发展旨在迎合时代要求,担当国际社会责任,强化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三、问题及建议

以上部分肯定了我国高铁绿色技术创新所取得的成就。然而,我国高铁技术的发展潜力还很大,如磁悬浮技术被人认为是运输业未来的技术,它将更加符合低碳经济对技术的要求。然而,我国高速铁路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首先,客运需求不断增加给高铁带来一定压力。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人口众多。建设较长的铁路营业里程并不足以证明我国技术的先进性。在人均里程以及平均客运密度方面我国并没有体现出绝对优势。如何用现有的资源为大多数人服务是技术与管理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其次,高速铁路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比如正点率、换乘便利性以及订票服务等方面均与其他先进国家存在差距。在我国铁路客运中,晚点是很常见的事情,换乘也是中国乘客常面临的难题。最后,技术的安全性面临威胁。在世界各国称赞中国的高速度,不断引进学习中国技术时,中国的技术溢出面临着一定的威胁,是否真正地领跑世界还有待证明。

高速铁路长期以来一直有着其技术经济优势,为了发挥该优势,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并将其市场化。针对上文提到的高铁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铁路线路的设计来不断提高铁路运输效率,和其他国家、其他城市铁路线路设计师共同设计以降低因设计的不合理而带来的长期投资风险。第二,提高服务质量,抓好服务创新。减少换乘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方面,可以规划火车站站点,并与航空站、公交站做好衔接,以便于交通。或减少不必要的进出站环节来提高效率。第三,技术预见与非预见的技术的平衡发展。与开拓视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而不能将眼光局限在可预见的技术上;要广开言路,善用它山之石,发现探究不可预见的技术。

四、结语

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治理任务繁重,特别需要铁路这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我国高铁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彰显了中国模式的成功。站在低碳经济的角度分析高铁的绿色技术创新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铁技术的比较得出了中国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规律,即自主创新、系统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绿色技术创新。最后,在高铁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则需要做好调整产业结构、抓好服务创新以及探索技术的未知领域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从武广客运专线看低碳背景下的空铁竞合[J].综合运输,2010,1:62-65

[2]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79-87

[3]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4].中国低碳道路的战略取向与政策保障[J].绿叶,2009,5:28-32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8篇

节能减排是场持久战,交通行业是耗能大户。2011年,国家交通运输部决定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今年1月,第二批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公布,株洲市榜上有名,这也是湖南省第一个低碳交通试点城市。为此,《株洲市建设全国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按照方案规划,株洲将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围绕低碳交通理念、低碳交通设施、低碳交通运输以及低碳交通科技四个方面,建设“四位一体”的低碳交通运输新体系。交通行业,特别是公共交通,成为株洲从“高碳到低碳、黑色到绿色”突围的主力军。

驶入“两型”路的株洲交通

今年,株洲成为第二批“全国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是目前湖南省唯一获此资格的城市。

对此,有很多人包括株洲市民有疑问:为什么是株洲?

“低碳交通”建设,株洲有规划、有方案、有措施、有行动。

自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以来,株洲突出交通先行,积极构建“两型交通”体系,“两型交通”建设率先全省。

2008年,株洲市率先编制“两型交通”发展规划,争得了“低碳交通”发展的主动;2010年12月,《株洲市“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专家的联合评审。

2010年通车的株洲时代大道从设计到建设,全面贯彻“两型”理念,被誉为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开篇之作、精品力作,其诸多体现“两型”理念的举措,已在其他项目中推广。

株洲从2009年开始,实施“公交车电动化三年行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了中心城区627辆油电混合公交车改造,成为全国首个电动公交城,全市公交车尾气污染物排放下降30%;推广出租车双燃料及替代燃料技术项目,改造城区双燃料出租车600余辆,占总量的30.9%;自2008年以来,共清退高排放车辆200余台、船舶30余艘。

2011年,株洲又启动建设低碳绿色出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目前,该系统1000余个租赁点、2万辆公共自行车遍布全城,办理自行车租赁卡的市民逾20万名,株洲跻身全国第二批“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示范项目候选城市”。

2011年8月,株洲市“智慧交通”信息化系统一期工程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在全省各市(州)交通运输信息化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提高了株洲交通运输行业分析决策、安全应急能力,为市民提供良好的出行信息服务。

一场看不见的艰难“战役”

节能减排早已不是个新鲜话题。工业、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减排的三大重点领域,人们对各领域节能减排的认识参差不齐,其工作进展也大相径庭。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据统计,最近几年,中国交通运输部门化石能源消耗年均增长率为10.8%,比全社会总能耗年均增长率高出1.06%,已经成为能耗增长最快的部门之一,而且还将逐渐成为中国未来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增长的主要贡献者。

株洲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邓尚文介绍,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城市,株洲最早意识到了工业减排的重要性。得益于各级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以清水塘工业区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举措取得了实效并获得了赞誉。较之工业领域的“大张旗鼓”,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却不尽人意。“人们不愿意在浑浊的水里游泳,如果空气不干净,人们自然也不乐意,但相较于浑浊的水而言,受污染的空气不易被人们所察觉。”在邓尚文看来,正是这种视觉的“盲区”,增加了低碳交通建设工作的难度。此时部委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邓尚文认为“恰逢其时”,但要想赢得这场看不见的艰难战役,单靠政府部门“孤军奋战”是行不通的,还需得到市民更多的支持,这是低碳交通建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此,株洲在部署“四位一体”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中,将普及低碳交通理念作为了重要一极。通过制定《株洲市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印制《株洲市低碳交通知识宣传手册》;举办低碳交通知识竞赛、低碳交通知识抢答赛、“机动车驾驶节能大赛”,开展“低碳交通宣传日”等活动,加强市民的低碳交通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市民“低碳出行”意识。同时,积极倡导“135”出行方式,即1公里以内步行,3公里以内骑自行车,5公里以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支持的良好氛围”,邓尚文说。

战略突围—大力发展公共经交通理

发展公共交通,株洲已走在全国前列,这得益于株洲“民生优先战略”的实施。

以株洲公交为例。

2011年9月8日,株洲市完成了中心城区内全部627台公交车电动化置换任务,成为全国首个公交车电动化城市,被外界誉为“公交换芯、城市换肺”。让市民感到幸福的是,除了此,株洲公交作为城市的窗口,还推行了一系列“特色服务”。

优化线网布局:开通社区公交线、实现城郊线路提质、开通T6路方特欢乐世界等旅游专线;降低公交票价:2月1日,城区公交车票价由每人次2元下调至1元;规范线路管理:着装、仪表、服务操作规范化,推行微笑服务,绿色植物上车厢;关注特殊群体;强化社会监督:8月,株洲公交公司成立了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并设立了服务质量监督中心,制定了公交优质服务考核办法,每月组织服务质量考评,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公开招聘了20名服务监督员。

特色服务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城市公交的品位。难怪乘坐株洲公交的外地人都会感叹,豪华空调车,票价只要一元,比长沙、上海等大城市还要舒服些。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低碳交通,特别是城市低碳交通建设的重要手段”。邓尚文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对于低碳交通的意义,不仅在于公共交通是一种低碳出行方式,而且还能有效遏制人们对私家车出行的需求。“交通拥堵在每个城市都在上演,只是参演人数多少有区别。试图通过修路来缓解这个问题显然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事实证明,路往往是越修越堵”。作为打通城市交通动脉的唯一解决办法,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公共交通纳入到规划层面。“目前许多城市在规划时确实考虑了公共交通,但是其城市区域定位、道路线网结构早已确定,公共交通只是单纯的‘填空’,不能体现其价值。而‘公交都市’建设是一种前瞻性的理念,用交通来引领发展,通过在规划层面做好公共交通的布局和优化。只有落实这种体系优化才能真正彰显公共交通的低碳意义”。

“规划还只是一种‘可能’,政府主动作为,使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变成一种‘可行’更是重头工作”。健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是第二步。“‘公交优先’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说’,但真正做的还不够。要想市民选择公交出行,公交必须具备一定的优势,这便是‘公交优先’的意义”。为此,株洲一直都在努力提供一种快捷、舒适、低碳的公共交通服务,提升公共交通吸引力。

邓尚文介绍,株洲在公共交通投入上的“大手笔”,并不是“不差钱”,而是一种“习惯”。株洲在摘掉“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时已然形成的一种工作理念,那就是政府主动作为,加快工作推进。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是市民普遍要求,更是政府责任。“按照城市定位,株洲未来将建设以现代工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这不仅要求政府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增加居民的购买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如果不通过发展公共交通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市民每天堵在路上,忍受着噪音,呼吸着尾气,谈何‘绿色株洲’、‘幸福株洲’呢”?而另一方面,株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工作正在推进,提供高效、实惠的公共交通服务,也是创建工作的要求。

除了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株洲也酝酿通过一系列的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如根据市民乘坐公交车的次数,给予一定补助等。

水陆并进,构建“四位一体”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按照方案要求,到2014年,株洲全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及城市客运的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已经确定。以2011年为基数,公路运输方面,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5%,二氧化碳排放下降5%;水路运输方面,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2%,二氧化碳排放下降8%;城市客运方面,城市客运单位人次能耗下降10%,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0%。“我们的目标是根据低碳交通城市的标准体系,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把株洲建成‘全国低碳交通示范城市’”。

“节能减排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涉及交通运输各方面”。为此,不仅是公共交通领域,株洲市的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囊括低碳交通理念、低碳交通设施、低碳交通运输、低碳交通科技四个方面,形成了“四位一体”的低碳交通运输建设体系,并根据建设体系确定了具体项目及项目的完成时间表。

低碳交通设施建设方面,将低碳交通发展理念融入交通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中,完善公路、桥梁、隧道及沿线设施、公交场站、客运综合枢纽、现代物流园区、大型专业化港口等设施配套,并积极推广温拌沥青技术及可再生能源应用、LED节能照明、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新技术。

发展低碳交通运输方面,加快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通过甩挂运输试点、长株潭一体化改造试点、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等项目,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推进现代物流发展,促进交通运输方式转变,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和客运体系。此外,还对出租汽车、客货运汽车进行节能环保升级改造。方案提出了出租汽车节能环保型改造实施五年行动计划。实际上,株洲自2010年1月1日起禁止柴油出租车上牌,推广天然气和汽油的双燃料型出租车,改造城区双燃料出租车600余辆,占总量的30.9%,并规定5年内市区出租车必须全部改造或更新为使用双燃料、替代燃料技术车。今后,株洲新增出租车将全部使用节能环保车型,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电动出租车试点。道路客运车辆新能源、替代燃料更新改造每年递增5%,其中市区始发的50公里左右道路客运新增或更新车辆必须全部为节能环保车辆,道路货运车辆新能源、替代燃料更新改造每年递增3%。“如果说设定道路运输车辆准入门槛是一种刚性措施,那么与此同时株洲也采取了一些柔性措施,一方面对积极实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并考虑给予先进企业一些奖励,只有这样刚柔并济,才能在提升行业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

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第9篇

关键词:绿色发展 公共政策体系

实施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国内外日益严峻的挑战。从国家环境看,应对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成为全球主题,西方国家的绿色新政将引发全球经济秩序调整,发达国家在绿色低碳技术方面的优势扩大,我国面临拉大差距、加大依赖的风险,对我国实施绿色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从国内环境看,我国进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绿色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受到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等客观因素制约,还面临体制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挑战,绿色理念的贯彻、绿色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均存在诸多问题,绿色转型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当前形势下,经济结构转型和政策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绿色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保障。必须以全球视角研究我国的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建立我国实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推动形成长期、持续性的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和新的制度安排,促使各种挑战和压力转变为下一轮的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尽快实现我国的绿色繁荣。

将绿色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做好长期战略安排和规划

在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理想,任务艰巨,挑战严峻,它要求在世界上从未见过的规模上,对政策和活动进行错综复杂的重新定位和调整(摘自《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2》)。需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出长期、整体的安排,制定持续的、稳定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政策设计。

制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和相关的配套规划。将绿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将绿色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社会发展任务、产业发展任务、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中体现绿色发展。编制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明确绿色发展总体目标,确定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即打造绿色生产体系、创建绿色消费体系和建设绿色环境体系。在国家绿色发展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地方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以及重点领域、行业、部门的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强调绿色发展专项规划与各行业领域专项规划相衔接,各行业领域专项规划体现绿色发展目标(见表1)。

整体设计绿色发展公共政策体系。在我国绿色发展的现有政策研究基础上,围绕我国绿色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构建我国绿色发展的公共政策体系框架,包括绿色发展公共政策核心体系、支撑体系和保障体系(见表2)。

加强绿色发展重点领域的政策体系建设

(一)水资源绿色发展政策体系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永续利用,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根据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我国未来水资源的发展目标,确定水资源实现绿色发展的重点目标包括:水资源(狭义)领域“水可持续利用”的节水、增水与调控,水环境领域“水环境健康”的湖泊富营养化治理、饮用水安全、大江大河环境治理,水生态安全领域“水生态安全”的水生态保育,水灾害领域“防灾减灾”的应对气候变化、旱灾防治、洪涝防治、环境地质灾害防治,水管理领域“和谐发展”的统筹协调的水管理。根据水资源发展目标,将治水目标全面、系统纳入国家和部门的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流域综合管理和水资源综合管理。继续推进水价改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水资源与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综合解决水问题的科技支撑体系。

(二)促进绿色发展的能源政策

在能源供给政策、能源需求政策和能源价格政策中贯彻能源的绿色发展理念。从能源供给角度促进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加强化石能源的绿色集约开发和转化利用,以及促进能源高效输送。从能源需求角度,应有效抑制能源需求,节约能源。宏观层面,继续实施强度节能政策,同时适时推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手段,强化能源需求侧管理;产业层面,针对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重点用能领域,广泛开展绿色节能行动;技术层面,大力推进节能技术研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的示范和应用。从能源价格角度,加快能源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理顺能源资源及产品价格,深入推进煤炭价格市场化进程及全成本定价,加快电力价格机制改革,完善油气价格形成机制。

(三)绿色制造业政策体系

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制造业的革命性变革。一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主要包括: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提升重点产业技术水平,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压缩和疏导过剩产能。优化传统产业布局,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环境容量、市场空间等因素,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聚、集成发展。引导传统行业企业调整升级,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建立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循环过程的产业链体系。主要包括:以减量化生产原则,通过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促进产业结构闭环运行,对产业结构进行转型与重组,使之形成“资源开采—产品制造—消费群体—报废产品回收再制造业”的闭环经济系统,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和废弃物再使用。

(四)低碳建筑政策体系

我国现有的建筑节能政策包括:新建住宅标准与既有建筑改造、供热体制改革、可再生能源利用、家电下乡、节能产品推广。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低碳建筑政策体系。规范低碳建筑评估体系,启动低碳公共建筑,加快推进低碳公共建筑示范试点,以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设强制执行低碳建筑标准为示范,大力发展低碳住宅。建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加大对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制定促进低碳建筑的优惠政策,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政府应出台对低碳建筑各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形成鼓励发展低碳节能建筑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开发商、建材制造商和消费者等各方的积极性。

(五)低碳交通政策体系

低碳交通政策力度、规模和执行效果,对控制未来我国交通部门的能耗和碳排放有直接影响。目前,我国低碳交通政策主要集中在能耗强度、交通结构和能源属性三大方面。将来应不断提高运输系统效率,加快完善综合运输网络,着力发展高效运输方式、优化运力结构,积极推进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大力研发、推广低碳交通运输技术,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装备和运营等领域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强化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加强替代能源技术的应用研究,鼓励应用清洁能源。促进社会低碳交通选择,推进发展低碳型运输服务、推广节能操作技术、加强城市交通供求管理、倡导公众低碳出行方式。加强能效和碳排放管理,探索基于市场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实施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与碳排放限制,强化行业碳排放监测、统计与考核工作。制定有利于低碳交通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激励机制。

(六)绿色消费政策体系

我国绿色消费存在个人意识、管理机制和企业责任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应加快具有针对性的绿色消费政策体系,引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生产。针对绿色消费领域的特殊性,立法先行,围绕绿色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如《包装法》)和绿色产品的回收环节、环保法律责任等层面,构建多层次的法律框架。完善绿色标志制度,推行IS014000质量认证,并针对国际贸易中各种绿色壁垒,推行IS014000绿色标志认证。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制度,健全绿色产品认证和市场准入制度。针对企业制定产品责任政策。制定绿色采购政策。实施绿色税制,向绿色消费、绿色生产进行财政补贴、奖励和税收减免。开展绿色消费的政策宣传,让绿色消费理念根植人心。

构建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

加快绿色发展的标准化、法制化,将绿色发展的目标细化成为具有法律意义的可测量、可评估、可监督的标准体系,作为衡量绿色发展的发展效率、发展质量的“标尺”,和绿色发展过程中执法和管理的技术依据,为各领域、各行业、各部门和各微观主体提供约束性、指导性、系统性的“绿色参照坐标”。

(一)建立绿色发展的标准体系

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对生产运行、流通加工、消费生活等环节进行环保控制。建立工业生产和产品绿色标准体系,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绿色标准体系,能源效率和节能标准体系,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建立完善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和碳减排等领域的标准制定,拓宽工业领域的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覆盖范围,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提高汽车以及燃料排放设计和检测标准。制定资源有效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并作为政府实施行业进入和退出管制的主要依据,完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健全废品回收体系,规范回收行为,加强废物综合利用的污染监测和防治。完善标准制定和执行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大力支持民间环保组织,拓宽公众参与的渠道。加强多边或双边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组织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增强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二)建立绿色发展的认证认可体系

作为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格评定的技术支撑手段,绿色发展认证认可体系可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技术支撑,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包括:绿色建筑认证认可体系,将绿色建筑概念具体化和法制化,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绿色建筑成本控制体系,建立激励惩罚制度,明确绿色成本,推广绿色建筑星级标识。绿色交通认证认可体系,包括绿色交通基础设施、绿色交通工具、绿色燃料。绿色食品认证认可体系,完善绿色农产品认证认可体系,制定绿色农资认证认可体系、绿色低碳农机认证体系、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体系、绿色食品品牌认证体系。绿色包装和印刷认证认可体系,包括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印刷材质的绿色认证。

(三)建立绿色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体系、调查体系和监测体系

构建绿色发展统计核算体系,并作为约束性、引导性指标纳入到国民经济规划中。建立完善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氨氮排放量等直接指标体系,以及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指标、森林与碳汇指标等间接指标体系。重点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量化碳排放目标,建立可测量、可实行、可监督的碳排放体系,将碳排放统计数据纳入统计体系。改善能源和环境绩效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和规范节能减排、城市建筑、交通耗能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数据监测机制,把农村环境、能源信息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加强和规范国家和地方统计,完善对统计和信息的公布和检查监督,开展碳足迹计算工作。

借鉴国际先进理念、技术和发展模式为我所用

学习和借鉴国际绿色发展的创新理念、先进技术和标准体系,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绿色发展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制定方面的实践。例如学习国外先进的绿色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用绿色发展理念再造农业生产方式、制造业流程、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现代物流流程。借鉴国外循环经济模式、城市建设模式、工业发展模式,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另辟蹊径。如英国的“低碳城市”模式,德国以新能源产业为支柱的“低碳产业模式”,韩国的“低碳绿色增长”模式等。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体制和标准体系,包括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清洁能源促进制度,高效能源促进机制(如欧洲聪明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行动计划),能源效率管理制度(如欧洲耗能产品标准和标识制度),碳排放交易制度(如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重点行业的低碳标准体系(如“可测量”的绿色建筑评级标准)。学习和引进国外相关先进技术,包括碳效率技术(提高热电能效、建筑能效、交通能效)、碳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低碳替代技术)、碳捕获和碳储存技术(CCS)、碳汇技术(森林管护、土地利用管理技术)等。

推动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绿色发展为核心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

将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量等,以及当地政府对中央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转变过去单纯关注经济增长与过度消费的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绿色政绩观。同时加快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断完善考核标准。

(二)再造以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生态补偿机制

明确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依据、补偿办法、资金筹措、资金管理等问题,实行包括市场经济机制、政府管制机制、混合机制以及法律保障机制在内的多元化运行机制。借鉴国外生态补偿付费机制,构建以基金形式、一对一交易、政府机构运作、慈善补偿、生态标记、限额交易市场等组成的完整的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体系。

(三)完善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和交易制度

我国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建设宜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即包括以项目为基础的碳减排交易(CDM)制度建设,以配额为基础的碳减排交易制度,即排污权交易制度。中国特色的碳排放市场体系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建立与欧盟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接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建立与日本等地对接的亚太地区碳排放交易市场中心;在国内建立各省(市、区)际之间的“碳源—碳汇”交易市场;建立国内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市场。

构建绿色发展教育体系

人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第一资源。适应绿色发展的新要求,关键是要加强绿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全民绿色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形成全民绿色发展的共识,并将这种全民的“绿色蜕变”上升到教育制度变革层面,乃至整个国民素质再造的战略层面,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教育体系。

(一) 构建绿色发展人才教育培养体系

加快培养一批绿色发展领域复合型人才,突出培养一批绿色发展领域科技创新型人才,大力培养一大批绿色发展领域专门人才。建立绿色发展人才培养体系,健全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绿色发展人才培养制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手段,加强绿色发展领域人才国际交流。尤其是要完善绿色发展领域人才培养激励手段,创建良好的用人环境,加大绿色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健全绿色发展人才流动机制,完善绿色发展人才奖励机制。

(二) 建立新型绿色国民素质教育体系

绿色教育不仅仅是绿色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问题,还涉及更为广泛的文化传承、精神素质修炼、生活秉性修养和社会环境维护等一系列活动,需要构建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作用的教育体系,让绿色教育成为全民教育和终生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注重家庭环境伦理教育,“绿色家庭”构筑绿色发展的坚固基础。把绿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范畴,针对大、中、小学以及职业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的差别,分别采取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灌输绿色发展理念、树立绿色发展目标,实践绿色发展行为。在全社会普及环保文化,在工作、生活中践行绿色发展行动,加强绿色家庭、绿色单位、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公交、绿色宾馆等的创建力度。

建立绿色发展的政府管理构架

建立分工明确、紧密配合的政府管理构架是绿色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绿色发展制度安排可持续运行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与绿色发展相关的管理组织仍然是分管、监管居多,绿色发展的政府管理构架较为分散,尚不具备强有力的绿色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执行能力。必须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的政府管理构架,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机制,强化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凝聚力、决策力与执行力。

建议成立中央、国务院绿色发展领导小组,负责拟定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统筹指导和协调国家绿色发展的重要事项,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布局。国务院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协调绿色发展的相关事宜,加强资源整合、解决部门冲突、避免重复建设。设立各级绿色发展管理机构,整合现有相关管理机构,强化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领导力和协调能力,健全绿色发展政策实施的综合协调能力,提升绿色发展政策的效力和执行能力。建立健全绿色发展监察机构,在各省市节能监察机构的基础上,建立绿色发展的综合监察机构,在统计局、工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对各地的绿色发展进行执法检查。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十二五”规划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十二五”期间的战略取向,2010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2011

3.胡鞍钢.中国:创新绿色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2012

4.张坤民.低碳经济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M],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