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7 08:51:58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1篇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竞赛裁判能力培养方面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而达到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优秀毕业生。

关键词:

体育专业;竞赛裁判;能力培养

一、前言

依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在制定各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学生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应了解并系统掌握专项的竞赛理论与方法,而且能够胜任基层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同时力争达到国家二级裁判员的等级标准。但是通过走访、调查及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经过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后,实际的竞赛裁判水平,不论是对竞赛理论与方法的掌握还是临场实践的操作环节都与培养方案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师范类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将来就业的主要领域就是地方的中小学校,工作的内容主要围绕着日常教学、课外活动指导与课外竞赛训练等方面,而基层中各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更离不开扎实的与竞赛裁判相关的理论与实践基本功。因此,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本科阶段各竞赛项目的裁判学习工作必须得到重视。

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应明确以下几点:首先体育专项竞赛裁判工作本身就是专项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院校在制订本科阶段的教学培养方案时,会在培养目标里将学生掌握的基础的竞赛裁判知识和技能进行明确的阐述,学生掌握竞赛裁判水平的高低对整个专业技术的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另外,扎实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基本功,既要求学生了解相对应的各专项技术动作的结构与方法,又要熟练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实践,目的就是为学习竞赛裁判技能打下牢实的基础。从这一角度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可以倒逼学生认真学习各专项的技战术内容,深入分析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专项技战术的学习对促进竞赛裁判工作掌握的重要作用,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优秀毕业生。因此,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宏观上掌控,细节上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三、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1.竞赛裁判学习环节的课时比例情况。

依照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生在大学的初级阶段会安排各个专业技术内容的普修课程,课时在50~60学时不等,而且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10%~15%。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对所开设的所有专业技术课程的竞赛裁判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达到初步掌握各运动项目的规则和竞赛方法,对于临场竞赛裁判实践能够基本完成。在普修课程结束之后,后面阶段的学习就是专修阶段,会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取向选择一项专业技术进行下一步深层次的学习。在这一阶段,不论是时间跨度、课时总数还是学生的精力投入都要大于普修阶段的学习。专修阶段总课时安排在180~200学时左右,裁判竞赛理论和实践的学时比例大约占到总课时的20%~25%。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到,不论是普修还是专修阶段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首先认为所学专项技术竞赛裁判的学时数偏少,尤其是在专修阶段,很多学生都是因为对这个项目感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就是抱着对该项目裁判工作的强烈求知欲才选择该项目的,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实践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还有就是学生认为在安排的竞赛裁判学时中,理论学时安排偏多,实践操作环节学时明显不够,学生临场实践的机会太少。因此适当提高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情况。

在保证了一定学时前提下,对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环节的学习能否落实到实处是关键。通过走访多数体育院校的专业授课教师和学生了解到,学习过程中竞赛裁判理论讲授与实践脱节,没有及时更新最新执行的各专业技术规则与裁判法,实践学习过程中对各专业技术裁判员基本功的练习强度不够是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落实过程中体现的主要问题。竞赛裁判理论主要是对专业项目规则和裁判法的理论讲解,是学生全面了解运动项目规则要点、竞赛方法等内容的主要途径,对这个环节的熟练掌握程度直接决定了后面实践操作的质量。尤其当前流行的几大球类项目,它们的普及率、职业化和商业化程度都很高,因此对应的规则和裁判法在最近几年调整和修改的频率加大,而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如果不能对这些竞赛裁判理论变动前后贯穿,及时补充学习最新内容,势必会影响到该项目的竞赛裁判实践环节;而实际临场实践环节是对理论层次学习的检验,能反映出理论阶段学习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返回重新梳理和讨论相关理论要点,然后再实践,如此反复才能真正熟练掌握竞赛裁判技能。所以,要落实好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只有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

对于专业教师在课堂教授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情况中的问题,我们主要围绕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阐述。首先在竞赛理论教授环节,通过访谈调查相关专业的教师,发现他们部分在各自的专业项目上都有着多年丰富的竞赛裁判经验,多数有着国家一级裁判员的称号,少数还是部级及以上裁判员,多次担任高水平竞赛项目的裁判工作。尽管如此,从学生反馈的情况方面发现,专业教师在讲解竞赛理论时运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部分教师没有教案,个别使用下载的WORD文档作为幻灯片,只有少数教师会配以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完整的PPT。对于竞赛裁判的初学者而言,在课堂讲授环节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实践学习环节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对学生裁判基本功的学习抓得不够紧,多数是因为学时少的原因把裁判员基本功的具体步骤环节一带而过,学生也只是学到皮毛,对每项基本功的适用场景、运用时机都不能深入的学习和体会,导致底子还没打厚,就直接进行临场的实践操作,而且教师对临场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的纠正普遍忽略,多数抱着考虑不出现大的失误就没问题,这样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状况最终会导致顾此失彼,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4.竞赛活动开展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参加竞赛裁判工作情况。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经过普修和专修两个阶段的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后,基本具备了各专项二级裁判员的执裁水平。校内举办的运动会和组织的师生各群体项目的竞赛及市级水平的各种竞赛都给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检验临场执裁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通过调查访谈多数从事竞赛裁判工作的学生对学校创造的临场锻炼机会感到满意,并能够顺利完成竞赛任务;由于这个环节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基础,对自己的执裁要求严格,所以对于临场出现的竞赛裁判问题也能够独立思考,认识和考虑问题更加全面、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反映的最大问题就是对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教师的专业指导,后面即使有集中讨论的学习机会,但由于执裁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回忆问题时难免疏漏,导致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复出现。针对这种状况,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解决,一是指导教师亲临竞赛现场,对学生出现的临场执裁问题通过暂停或中场休息等间隙时间及时指导;另外对比赛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别同学的细节问题教师可以记到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或让跟随的学生及时记录比赛各种情况,以便赛后统一进行归纳、总结和讨论;还有就是在关键比赛场次指导教师可以亲自上场执裁,现场给学生做示范,效果会更佳。

四、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能力培养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在安排竞赛裁判学时时,适当提高理论学时数和竞赛裁判环节在总学时中的学时比例是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竞赛裁判培养问题的首要措施。

2.在落实竞赛裁判理论与实践学习时,必须做到专业项目竞赛理论与临场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理论中寻求解决方法,边理论边实践。

3.在课堂讲授环节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各个专业运动项目的特点,图文并茂并配以相关竞赛视频,有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理论讲授质量的重要环节。

4.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必须重视裁判员的基本功学习,在进行临场实践时基本功的学习要贯穿始终。

5.对于组织的各项目竞赛活动,临场出现的众多细节问题,指导教师应通过现场指导、亲自示范等多种途径及时解决。

作者:郭杰 单位:唐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参考文献:

[1]王天聪.对高师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2]何旭初.普通高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裁判能力[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04).

[3]吴建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韶关学院学报,2008,(03).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2篇

[关键词]实践教育 科技竞赛 教育改革 独立学院

一、实践教育与独立学院的科技竞赛

所谓实践教育指的是学生不仅从课堂、而且从丰富的社会中获得知识,其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体会社会及人生意义;它通过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过程,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并最终转化为人的能力、创新和智慧。我们这里所说的实践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实践教育;是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不断冲击和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实践教育。独立学院的科技竞赛正是根植于现有的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实践教育的具体载体之一;其对于独立学院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创造市场经济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和推进独立学院的科技竞赛活动的参与程度和发展速度,是当前独立学院在教育改革领域的一个新的课题。可以预见的是,实践教育的思想和方法将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就实践教育而言其功能主要有:

1.实现独立学院办学宗旨

在不少大学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雄厚的办学实力和浓郁的办学风格,其实践体系也是比较完善的,构成了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剑桥大学在其教育使命中提出,要“从普遍的生活世界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支持学生参加科研”等,非常鲜明的体现了实践教育的精神和内容。对独立学院而言,加强实践教育的建设程度,对独立学院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有着重要的作用。

2.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高质量的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实践教育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实践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3.促进独立学院教育改革不断创新和深入发展

要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决定性因素就是发展科技教育和壮大人才队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展的要求,要在独立学院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实践教育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需要系统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要推陈出新,又要防止出现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问题,要立足独立学院的现实校情,实事求是,要努力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获得、能力的培养与人的社会性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二、独立学院科技竞赛的作用和地位

在独立学院开展科技竞赛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实现实践教育的具体的途径。具体表现在:

1.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独立学院的科技竞赛是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形成主动学习精神、锻炼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了解国情、熟悉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强化其应用知识、造福社会的品质与精神的重要形式。

2.立足社会需求和发展要求,根据独立学院特点特色育人

高校 “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显然无法完全适用于独立学院,因此,立足独立学院的实际,通过科技竞赛来锻炼学生,培养学生的做法无疑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清华大学的实践教育理念是“坚持实践教育不断线,坚持从社会、自然和工程实际中提炼问题并加以解决”。这种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全过程的思路,正是独立学院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的意义所在。

3.丰富和加强独立学院实践教育的形式和方法

科技竞赛是独立学院实践教育的具体载体之一,对于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江西省电子电脑设计大赛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参赛作品不仅在科学性、创造性上不断提高,而且逐步从单纯的理论研究范畴向着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发展,这种转变极大的拓宽了独立学院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有利于独立学院实践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发展下去。

4.增加就业机会和增重就业砝码

独立学院大力开展和参与科技竞赛还为大学生的就业和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就江西省电子电脑设计大赛而言,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共有数十所大学近万名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这项赛事,江西省13所独立院校中有许多在赛事中获奖的同学往往还没有毕业便已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后不久便已成为业内的骨干人才,在他们当中还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青年创业者。因此,可以说,在在独立学院大力开展和参与科技竞赛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5.繁荣校园文化,营造尚学氛围和育人环境

科技竞赛是独立学院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竞赛本身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活动――将实践教育的理念现实化和具体化。如果将这种活动合理的加以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则它对于充实第二课堂,繁荣校园文化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

三、当前独立学院在科技竞赛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独立学院的参赛意识上所反映出来的积极参与的程度是不同的,问题的关键是对科技竞赛的认识还没有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独立学院开展实践教育的重要意义,普遍存在着参与竞赛就是为了拿奖,投资和获奖要成正比的功利性心理;

第二,从独立学院发展的过程来看,由于独立学院的历史大多比较短,一般在10年以内,往往缺乏系统的针对科技竞赛的选拔、培训、参赛的过程管理体系和具有相当参赛经验的指导老师,因此,在参赛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仓促、被动的参与方式,效果大多不理想;

第三,存在理论和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从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来看,拿的起笔的老师往往不会实践操作或参赛经验不足,有技术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在理论上又很难有所突破。从学生方面看,受培养计划和入学层次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动手能力与理论功底不相适应。

第四,国家支持独立学院进行实践教育的政策还没有到位,导致企业参与科技竞赛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社会可以为科技竞赛提供的平台有限,科技竞赛往往受场地、经费、器材、技术支持等问题的制约而无法加以拓展。

四、几点建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过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结合独立学院科技竞赛的实际情况和我国实践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拓展和强化。

1.建立和完善独立学院实践教育体系

一方面要充实和拓展独立学院科技竞赛的内涵与外延,尽可能多的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比如电子赛,电脑赛,数学建模,力学竞赛,创业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期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功底、相当动手能力和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性、应用型人才。

另一方面要在独立学院树立和普及实践教育的理念,依托高校的科技技术和师资,充分发挥高校人才,技术,开发环境相对集中的优势,鼓励竞赛过程全员化、大众化;竞赛成绩公开化、透明化;竞赛成果专利话、商品化;竞赛政策制度化、专门化;竞赛内容长期化,具体化;以期各部门,全方位,多角度形成合力,有的放矢。

2.加强校横向交流,促进实践教育的普及度

独立学院应该加强与兄弟院校在科技竞赛方面的横向交流,形成气势和营造氛围,引进新的竞赛内涵和拓展新的竞赛理念,将实践教育的普及度迅速扩展到一个新的广度;科技竞赛为应用型、专门型、创造型人才展示能力提供了大舞台,更在促进高校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参与竞赛的高校越多,产生的社会影响面就越大;参与科技竞赛的高校的数量越多,必然会在质量上有所提高,同时在拓展新的竞赛内容和项目方面也将会有更大的推动力。

3.寻求校企合作,开拓实践教育新思路

当前,很多企业看准了高校这个很有潜力的市场,纷纷以各种形式登上校企合作的舞台;对于科技竞赛,校企合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为企业资金的赞助,提供竞赛与培训基地、设备与仪器、技术支持等;能够引进社会的资金、设备、教育理念、管理机制等来充实独立学院的科技竞赛活动,这些,无疑正是独立学院一直所缺少的。

4.鼓励自主创业,实现竞赛成果市场化

在独立学院加强实践教育,积极参与科技竞赛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大批优秀的竞赛作品和成果,将科技竞赛的优秀成果合理加以转化,促使其商品化,专利化,其经济价值也是可观的;同时,它对于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对于打造独立学院竞争实力和塑造独立学院科技竞赛成果的品牌形象也有很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能否准确定位独立学院与成功实现素质拓展是检验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而能否成功实现素质与生产力的转化则是检验实践教育的成功与否的重要指示剂。

当前,我国在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是多层次的,就独立学院而言,培养适应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换句话说,在就业压力节节攀升的今天,应用型人才往往更容易被用人单位和市场所青睐,也更容易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事实上,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以兴趣为主导来选择发展的方向,注重个性培养和特色发展,讲究一技之长的培养方式,在今天社会化大分工日趋细致的时代,也必将成为独立学院办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2]曾婧.实践性对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3]邱观建.建构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体系.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3篇

    论文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着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4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

1现状和意义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wwW.133229.COM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着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

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5篇

1。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过去就有,只是不够重视,更像是摆设,仅用于雨天教学和机动的备份,内容上不外乎是体育常识、体育卫生,属于体育常规教育的范畴,没有专业性和系统性。近年来,高校在评估和学科建设的要求下,理论教学逐步受到重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表现:(1)理论教材的配备。高校根据各自的需要,编纂和出版相应的理论教材,学生人手一本。(2)理论教学的制度化。理论教学的课时,按照一定的课时比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3)理论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评价相联系。理论考核的成绩,按比例计算到学生体育成绩之中。所以说,理论教学作为公共体育教学的一种形式已经建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教学还是考核,与我们所期望的相去甚远,流于形式,丧失了理论教学的意义。首先从理论教学的内容来看,大都是过去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的浓缩版,内容陈旧,不是理论,只是运动动作和技术的文字说明,其价值相当于体育常识,缺少层次和深度,没有学术价值,学生不感兴趣。其次从理论教学的管理来看,理论教学所占比例偏小,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考核也不受重视(与其他公共课程相比)。

1。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体育实践教学的补充和指导

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系统的结论。”……体育理论基于体育实践,是对体育内在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得出的当前结论,体育作为独立的学科,主要通过体育课的形式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体育活动,仅有实践教学显然不能满足学科建设的需求。同时体育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学科形成有机的联系,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育又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体。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和相应的理论体系的支撑密不可分,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是体育实践不可替代的。体育课理论教学,基于实践教学,作为体育实践教学补充,发挥理论所具有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的延伸,甚至是对实践教学的超越,提升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档次,突破实践教学的局限性。

1。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实现高校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重要途径

所谓公共体育高等教育化,就是使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具有学术性和研究性,将公共体育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区别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模式。高校在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上有别于中小学,首先,中小学学生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体育教学的强身健体,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从学习技术和动作的角度看,中小学学生也处于动作技术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实践教学就显得更有意义。而大学生已接近成年,在学习技术和动作上处于劣势,但认识、理解和研究能力显着增强。加强理论教学,提高对体育及其价值的认识更加重要。此外,大学生缺少的不是体育锻炼的机会,而是强身健体的意识。高校在体育教学的硬环境上也非中小学可比,有良好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氛围,为提升理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综合体育素养,而不仅仅局限于技能和健身,所以理论教学彰显出体育教学应有的教学层次和深度,具有学术价值。

2核心与内容

2。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关于竞技理论的教学

确立以竞技为核心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以活动为基础的说明书式的理论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在本质上,体育是以竞技为基本手段和主要形式,增强体质,提高体能技能,培养心理素质和能力的一种社会性活动。……竞技是体育最重要的特征,体育的必然是竞技的,没有竞技就不能成体育。”“体育的本质特征决定高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高校体育学科体系是我国体育专业的基础和摇篮,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水平体育人才和体育科研与管理人才的重任,应加强体育教学的学科性与竞技性,……在以竞技为核心的基础中,根据各群体的具体特点,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娱乐和健身等基本属性及其功能,逐步实现体育的高等教育化。”竞技是体育的本质特征,是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核心,理所当然也是理论教学体系的核心,这就指明了理论教学的方向,拓展了新的层次和空间,具有系统性和专业性,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不言而喻。

2。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是对专项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

理论教学依托于专项实践教学,在加强专业性和系统性的同时,要兼顾到知识性和教育性。其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1)加强对专项的认识。了解其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2)学习专项竞技的方法、竞赛规则裁判法、组织方法以及比赛的方法等。(3)理解影响专项竞技的相关因素。技术和战术因素、身体素质和体能因素、心理素质因素以及运动损伤预防和科学训练方法等。(4)专项竞技对社会的影响。专项竞技与文化、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对健康和医学的影响等。其内容既是传统理论体系的继承,又有新的研究方向。

3作用与预期

3。1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形成有机融合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使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和专业化,理论教学对实践教学的补充、指导和提升的作用也更加突出,同时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也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合适的形式,实现理论教学与专项化选修教学模式对接,有利于形成以专项化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科分支,理论教学能够摆脱普通专业大学生受运动水平和能力的制约,打破实践教学由于客观原因而形成的教学屏障,率先从理论教学上实现突破,迈上新的层次,提高教学质量。

3。2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在增加理论教学课时的同时,还要对理论教学场所,考核的方法做到科学的安排。理论教学不仅可以提升体育教学的层次,同时也使紧缺的运动场地,器材得到一定缓冲,合理安排理论教学的周期,减少季节变化对实践教学的消极影响。在课时安排上应有别于其他学科,要突破学期的限制,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层面上的可操作性。

3。3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加强公共体育课理论教学,打破原有教学体系的平衡,教学双方必须以新的心态和新的要求共同面对,由加强理论教学而引发的新的评价体系,对教学双方的影响显而易见。加大理论教学的比重,对学生有了新的要求,部分学生仅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优势,“一招鲜吃遍天”的状况已经行不通了,而另一部分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处于劣势的学生,则增添了学习的动力和自信。新的评价体系强调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的评价,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理论教学的大力介入,对教师的学习和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观念得以更新,学术的风气得到加强,教学双方由此更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这种质的变化是学科建设的内涵。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6篇

关键词:科技竞赛;创新教育;教育改革;实践教学

一、科技竞赛有效促进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

科技竞赛种类繁多,根据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进行竞赛项目的选取,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综合训练程度不同的项目,构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参加基础、专业、综合性、创新型四个竞赛类别,培养基本能力、专业技能、综合设计、创新研究四种能力组成的科技竞赛体系。以邢台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为例,大一为培养学生基础电子电路知识、基本编程能力,选拔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开展“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大二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可参加涉面较广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等竞赛项目;大三大四学生有了较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及丰富的项目经验,安排参加一些科技难度较大的“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项目。

二、科技竞赛促进创新教育教学的多样性

科技竞赛是践行实践教学的急先锋,科技竞赛极大地促进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创新教育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对科技竞赛项目内容、要求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其涉及的学科知识,将方案论证、理论分析与参数计算、软硬件设计、测试方法等环节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进行渗透。比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控制类题目中包含控制理论的内容,在自动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理论授课过程中可以举例说明控制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等环节在竞赛题目中的体现,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和创新思维能力。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完善教育创新能力培养。概括八个“微”环节:微视频、微练习、微实验、微知识、微概念、微互动、微实践、微评估。以碎片式的知识点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兴趣点。通过学生备课互动,作品设计制作互帮互带。原有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实践性更强的科技竞赛,利用手机App、微信、邮件、QQ等互动交流服务平台,向学生学习资料(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进度、实践指导资料等)、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实时互动交流、科技动向推送、科技资讯、独到解读实践创新。创新教育要求加强知识更新,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实训实践教学,特别是通过科技创新竞赛促进新知识的实践应用,以科技竞赛为依托,通过自制实验仪器设备以及设计综合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实践项目来达到课程体系的完善,打造金课的知识体系。

三、科技竞赛有效地践行创新实践教学

以“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美观性、推广性”为原则,进行探索创新,制作科技作品,参加科技创新竞赛,践行创新实践教育。实践教学是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除了要掌握理论和实验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为此通过一系列科技竞赛项目训练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参与每一项科技竞赛项目基本都是团队协作完成的,要经历项目类型选择、设计要求解析、设计方案制定、元器件购置、电路设计制作、软件编写、系统调试、说明书撰写、视频制作、PPT文稿演示、现场路演等环节,每个环节都要经历反复地修改,硬件电路修改需要软件程序配合调整,文档撰写也要重新编辑,团队分工协作,成员每个方面的知识既要精又要通。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系统概念、科学态度、团队协作、心理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与提升,整个过程都是对创新实践教育的践行和诠释。同时通过参赛作品的制作和现场竞演,推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产品设计、技能与素质、学习与工作、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说明了创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重要平台和重要经历。

四、科技竞赛有效地促进教师修身律己不断提升自我

科技竞赛项目与日俱增,竞赛内容紧跟时代特点,体现了新知识、新技术、新领域的应用,教师作为科技竞赛项目的指导者,因循守旧,知识固封是把握不了竞赛内容动向的。指导教师必须具有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丰富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科学态度、与时俱进的知识体系,才能统筹全局,为学生指引学习方向,才能实施创新教育。因此,科技竞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了解社会需求、热门领域,研究怎样将基础科学与新科技相结合,诞生出有意义、有科技含量的创新实践项目,促进创新教育的实施,也为教师的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促进了教师申请课题、论著动力。总而言之,努力提升教师自身能力,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学生的思维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创新,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实践创新的良好效果。从心底产生对教育的敬畏与忠诚之心,在创新教育教学中能够以智者仁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五、科技竞赛有效地改善了学风,促进学生就业创业

以科技竞赛为契机,组织学生强化训练,将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实起来,并且形成了一套“老带新”的长效培养机制。项目组成员之间相互协作,技术探讨,共同进步,在科技竞赛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掌握了技术,开阔了眼界,取得了成绩,收获了快乐。实践证明,参与科技创新、经历了科技竞赛实践锻炼洗礼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创新能力上都有突破性的改变和进步。这些学生使自己的梦想走进了现实,成为了宿舍里的领头羊,成为了班集体中的顶梁柱,成为了老师有力的科研助手,成为了科技创新的急先锋,并且这批人也在深深地影响着周围的同学。以2016级自动化2班为例,班级共35人,其中3人为学生科技创新协会的主力队员;10人参加过蓝桥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华北五省机器人大赛等科技竞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班参与率高达90%,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级立项5项,省级立项2项,该班级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深受各科教师的认可和称赞。根据对近几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凡是经受过科技竞赛项目训练的同学,其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奋斗毅力均对考研起到了很好地助推作用;凡是有过科技竞赛获奖经历的,在找工作时均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更容易获得单位的青睐,或比别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

六、科技竞赛落“实”于行,在实践中创新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7篇

【关键词】科技竞赛 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10-01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这是十报告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因此,当前高等学校教育工作应着眼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深化教学改革,既要坚持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克服当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五重五轻”现象。

一、科技竞赛及其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

科技竞赛是为培养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展示学生综合素质、学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窗口。概况来说,科技竞赛是大学生在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下,综合运用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针对在社会实践、生活学习及学术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相关信息技术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辅助下,给出对应解决方案的一种创新性活动。科技竞赛既注重理论依据,又强调动手实践,考查的是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与创新性思维能力,其目标是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意识、沟通协作能力、独立思考、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抗挫折能力及形成严谨的科学意识等个人综合素质。

二、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引导学生参加与科技竞赛的动力,也是在竞赛中获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学校及学院等要在不同层面上开展一系列知名度高、影响力大、参与面广、吸引力强的校园学生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其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首先,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每年在全校常项性开展系类校园科普活动,建立品牌科普活动。应注重校级示范性及院级普及性科普活动的有机结合,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学生专业和兴趣,按照规范化、科学化、项目化要求,在全校范围内推行科普立项活动,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创新文化氛围。

其次,应注重引导学生。学校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如开展创意节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活跃学生创意思维,挖掘创新潜能;开展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创业节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学习创业知识,熟练创业技能,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三、为大学生打造科技竞赛支撑平台

学校应从组织、制度等多个角度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其打造科技竞赛支撑平台。

(一)建立科技竞赛提供组织保障制度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创新管理部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搭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交流平台。同时,设立学校行政划拨、学院自筹及企业赞助等不同层次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专项经费,将经费分为组织基金和奖励基金两部分,为学生参与科技竞赛提供资金保证,免除后顾之忧。对于专项资金的使用。同时,注意由学校成立专门专项资金管理中心,保证专款专用。

(二)健全科技竞赛激励制度

学校应制定健全的科技竞赛管理办法,鼓励广大师生参加竞赛工作,提高学生的科技竞赛水平。根据竞赛主办方的层次、竞赛的影响力、对学生创新能力锻炼程度以及学校、指导教师、学生的投入情况,从学校、学院两个层面,组织一批国际级、部级、省级、校级的学术科技竞赛,对参与科技竞赛取得成绩的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奖励可以体现在激励奖金、评优争先、保研推荐等不同方面。

(三)建设创新课程体系

学校应在实训和实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的基础上,遵循“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进行教学”的现代教学观,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根据专业年级的不同,构建普惠型、递进式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开设创新教育系类课程,开展创意培训、创新理论讲座,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等,构建创新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把创新教育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渐进性、分阶段加以安排。

(四)构建学生科研平台

坚持科研训练“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核心,建立部级、省级、校级、院级等不同层次的科研训练体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科研大平台。同时,开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课外实验实践及学科竞赛实践、创新性实验课题进行研究的工作平台,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科研乐趣、养成科研习惯。

(五)组建不同类型的导师平台

组建相对稳定的科技竞赛指导教师团队,实现一对一帮扶,同时对指导教师师资进行优化,将指导教师划分为创业教师、科技竞赛团队指导教师和校外创业导师等不同类型,对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进行全方位的指导。

(六)成立专门科技创新组织

学校组织成立专门科技创新组织,把学生创新工作更密切的深入学生中去。由科技创新组织广泛宣传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意义,提高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学生科技活动,活跃校园科技创新氛围;牵头组织各种技术培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各学院分科协工作,协调全校的学生科技活动,推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

四、结束语

科技竞赛一方面能够提升个人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另一方面又是学校展示教学成果的窗口,从资金支持、激励制度、教师指导、组织协调平台等全方位为学生搭建科技竞赛支撑平台,营造浓厚的科研与学术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有组织的科技竞赛,能够削除两个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界墙,有效地反哺教学,进而促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孙丽丽,崔英静.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8.

[2]肖纯凌.深化教学改革克服“五重五轻”[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3]曾庆均,曾晓松.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多层次全方位学科竞赛体系构建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4).

[4]薛艳茹,刘梅等.依托学科竞赛提高地方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6).

[5]谢红梅,耿葵花等.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以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为例[J].高教论坛,2013,8.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8篇

论文摘要: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原地区体育为代表的实践理论,分析了当前向社会主义市场转制过程中体育发展面临的新矛盾、新思路、新发展,提出了体育理论建设如何有效促进中原地区体育的发展。

1前言

    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人体活动。理论,是由感念、判断、推理所组成的认知系统。体育需要理论指导,理论来自人的大脑;但倘若思考功夫欠缺,所谓理论也未必会比经验之谈更好。

    没有探究,就谈不上创新。那么在体育理论建设中,大家如何看待体育理论创新的探究,探究就离不开问题。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科技以及体育物质技术条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从理论上探索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和在市场经济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有利于我们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明确体育理论建设的主要任务,使理论研究紧跟体育改革的社会实践,并提高理论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力度和实效性,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我国体育理论新体系。

2中原地区体育发展的历史性变化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矛盾

    以中原区域体育发展为例,由于实行中部崛起的新政策,推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也给中原体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纵观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踪迹,经济社会改革的不同阶段对体育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制约作用。这种制约关系构成了不同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矛盾,当前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2. 1体育事业运作中的政府行为与体育社会化不相适应的矛盾

    在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育管理体制中,我国体育改革的总目标应该是建立起一个对体育事业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的开放性体育体制,既要重视建立宏观调控的管理机制,更要重视形成依托社会办体育的运作机制,如果社会办体育没有相对完整的自我运作机制,体育社会化是化不起来的。

2. 2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与整个社会体育发展趋势不相适应的矛盾

    2000年12月is日颁布的《2001一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进一步加强国际间体育往来”、“积极参与国际体育事务,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体坛的地位”,确保各级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投入。国家设立“奥运专项资金”、“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专项资金”等专项资金,保证各项体育活动的需要。

《体育法》的实施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将社会体育提到了突出的地位,这是社会主义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因此,各级政府体育职能部门首先要真正将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为己任,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体育的积极性,要防止将全民健身当作一个球踢向社会。在强化宏观调控过程中,一方面要探索竞技体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路子,在适合我国国情的情况下,实现竞技体育管理工作的分阶段性过渡,另一方面要从内部机构调整和政策研究入手,实现体育真正面向全社会的重点转移。

2. 3体育事业发展与地区性体育立法不相适应的矛盾

    从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中,可以看出,一个地区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一个基层单位体育工作开展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主要领导对待体育工作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实现转制过程中要依照《体育法》这一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大法,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地方体育立法的步伐,强化各级领导的体育法制意识,并自觉依照体育法律法规,理顺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多种关系,促进体育领域内的全面深化改革。

2, 4体育事业发展要求与各类体育人才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

    随着体育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向更大规模和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对各类体育人才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近年来对中原区域地区各类体育人才现状的调查研究表明,各级体委管理干部队伍素质不高,据该地区7个城市的统计,体育管理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8.5% ,有相当一部分管理干部缺乏科学管理知识或是专业知识陈旧。

3体育理论建设面临的任务

    中原区域地区体育发展的现状表明,在实现上述转变过程中,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在理论上得到澄清,中国体育理论建设在探索经济发达地区体育发展的实践基础上,为西部地区体育的起飞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当前经济发达地区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必须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的注意,这些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 1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在协调发展中重点转移问题的研究

    数十年来竞技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工作的重点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现阶段仍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但是竞技体育对群众体育整体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李鹏总理在八届三次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体育工作要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把发展群众体育,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普遍增强国民体质作为重点。”为体育理论界探索体育事业内部关系的转化指明了方向,要研究群众体育作为战略重点的转移机制,探索从观念状态转变为现实状态的操作途径,结合中原地区环境特征和有利基础,研究加快重点转移过程中体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3.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原区域地区积极拓宽竞技体育发展路子,率先探索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新路子,使竞技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有了较大的改善,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重点转移和各级政府体育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竞技体育的改革面临严峻的形势,竞技体育的组织体制、竞赛体制和人才体制都需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相适应,当前理论工作者要结合经济发达地区的环境变化特征,深入探索竞技体育普遍发展规律和特殊要求,依靠地域优势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发展的多元模式,为竞技体育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与实际工作者一道确保我国竞技体育在体制转变过程中的稳步发展。

4当前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4. 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原地区的体育理论工作者,深入社会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对体育社会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理论研究和发展建设中仍然存在着不足,这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体育理论建设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重视。虽然体育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盲目的发展也会给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会导致产生得不偿失的相反效果。比如:体育场馆需要大量的资金管理及维护,如果兴建过多不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且使地面积减少,增加失业人口,影响城市经济发展。

4.1.1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低,体育理论的发展与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未能从总体上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步伐,比较多的理论研究仍停留在地区体育发展的经验总结阶段,未能根据当前转制的迫切需要提供有理论依据的发展对策措施。由于理论储备和指导不足,对体育社会实践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 1.2体育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和力量投入还未能紧跟我国体育事业战略重点的转移,重竞技、轻群体,重微观、轻宏观的现象在经济发达地区体育理论研究工作中比较严重,一些主要的体育科研机构基本上都还是以为竞技体育服务为主,群众体育科研未受重视,体育经济方面的研究仍然不力,与当前体育社会实践的发展方向不相适应。

4. 1. 3从全国范围来看,体育理论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不协调。由于重应用、轻基础,使应用研究本身缺乏发展推动力,在学科分化过程中结构不够严谨,交叉现象严重,有的学科分化后的基础不牢,缺乏形成自身的科学基础体系,另一方面,在与其它学科结合形成的应用学科中,缺乏应用学科本身所必须具备的材料,尤其一些新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搬硬套和空洞的现象比较严重。对体育理论研究和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4. 2建议

    1.要重视科研选题促进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的结合,使体育理论研究始终紧扣体育实践面临的问题。

    2.实现研究重点的转移和研究力量与队伍的调整,体育科研单位和体育院校要以群众体育和全民健身的科学研究为重点。

    3.要重视广泛吸引经济发达地区其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基础理论方面,形成牢固的基础,完善体育应用学科的体系,形成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机制。

竞技体育理论与实践第9篇

关 键 词:体育哲学;运动训练;哲学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4)06-0007-06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ies, hot topics and expectations

ZHANG Xue-heng,LIU Xin-ra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 330022,China)

Abstract: Philosophy is a scale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Explor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is the intrinsic need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Knowledge systems, concept connotations, thinking scope, value orientation, principles and patterns, experience examination and practice criticism in the overall philosophical morphology of sports training, are contents concerned by philosophy. Sports training is a complete process of practice, letting people sense the limits and limitations of body abilities in motion, and proving the existence of life form in the way of production performance. Issues such a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xiology and methodology in sports training, are the core part of philosophical study,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building the disciplinary system. The authors carried out scientific examination, collation and analysis on issues, speculative hot topics and theory expectations regarding philosophical study of sports training, so as to provide new perspectives, ideas and methods for understanding philosophical issues in sports training.

Key words: sports philosophy;sports training;philosophy

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构建过程中,我国学者一直秉承着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来指导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1]教材的出版成为了这一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我国运动训练学从理论探索、创立、发展到完善,并不仅仅局限于对运动训练实践现象的简单描述,而一直致力于寻找运动训练过程的本质规律,从专项到一般、个性到共性、特殊到普遍、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形成内容丰富、知识健全、结构完整的理论体系。运动训练学知识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必定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训练的思想观念、价值、思维认识和内容手段,都必须经过实践经验总结后的理性思考、辨证批判和哲学反思,才能上升为运动训练学知识的内涵。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焦点,在此,对近几年我国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问题进行审视、梳理和解析,力求从中发掘运动训练实践理性的意义所在。

1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理论问题

对于运动训练整体形态中知识系统、概念内涵、思维范畴、价值取向、原理规律、经验审视和实践批判,都是哲学所关注的内容。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都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显现。

1.1 本体论:运动训练是什么

哲学起源于人们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探索与追求。哲学总是在思考“是什么”,探寻事物之所是的存在方式,进而寻找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样,“运动训练是什么”,这是运动训练理论的起点和支点,任何研究、探索和思考都是从这个问题开始。“是什么”涉及到概念和定义的问题,任何一个概念都会有相应的定义与其对应。如:运动训练、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竞技状态、竞技战术、竞技参赛、竞技管理、运动技术、运动成绩、体能等。对概念的科学定义是基础,是研究的关键所在。但是,在“是什么”的基础上必定探究“有什么存在”,也就是运动训练既然是存在的,其内容也应该存在,如:运动训练原则、方法、负荷、过程、计划等,以及项群训练理论。2000年版《运动训练学》[2]教材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并且清晰的将以上概念呈现。但是,事物是永恒运动和发展变化的,对于概念的梳理和定义的考察,也将成为运动训练学之所以存在的关键。于是,郭可雷[3]对《运动训练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了一次梳理和重新定义。田麦久[4]对运动训练原则的部分内容再次进行辨证思考和确立。刘欣然等[5-6]研究发现竞技的本质不是游戏而是技艺。以上研究都是在本体论的范畴中,探索运动训练得以存在的根据。因此,《运动训练学》这门学科理论创新的生机和活力,一定是在“是什么”和“不是什么”的争辩中前进。

1.2 认识论:运动训练为什么

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人类文明得以进步的前提。人有对自我存在思考的理性追求,康德[7]称之为“理性的一种自然趋向”,于是,“为什么”的问题被提了出来。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同样是在告诫我们,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也需要不断的加以认识、审视和探索,才能解释运动训练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为什么”中不仅牵涉认识的方式和途径,还揭示事物的普遍规律和知识内涵。人为什么需要运动训练?运动训练认识何以可能?又将如何使它的面貌呈现?这些都是运动训练自身原理体系中必须解答的问题。实践经验是认识运动训练规律的唯一来源,同时,对运动训练的哲学反思又服务于实践的特殊需求。认识的能动性、主体的差异性、感觉的局限性,经验的对象性,都在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的思维认识途径中,完成对运动训练的知识构建、理论分析和哲学探察。运动训练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汇集。实践决定了认识的来源、基础和动力,马克思[8]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运动训练对自身规律的揭示、价值的认可、原理的探究,是理论自身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田麦久等[9]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刘大庆等[10]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刘建和[11]实践意识和学科任务,樊晓[12]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都是对运动训练内涵不断深入认识,创造性的能动探索过程。运动训练所反映的知识谱系,必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和证明,所以“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是运动训练理论永恒的思维途径。

1.3 价值论:运动训练有什么用处

回答“有什么用处”,显然面对的是一个价值问题,任何事物得以存在,必定经过价值思维的审视,并得出相应的价值分析和判断。“所谓价值,是一个反映主客体关系特定质态的范畴”[13]。一切价值都是相对于人而言的,运动训练是否有价值?有何种价值?都是以人为主体的有用的判断尺度。人的自我实现不仅需要理论理性,同样需要实践理性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运动训练是一种人自我生成、改造和实践的本质活动。对于人的实践改造活动来说,运动训练具有之于人的存在价值,用于竞技能力的提高和运动成绩的生产。其价值表现为:(1)工具价值。运动训练是人实践和改造自然活动的具体工具,它增强了人的肉体力量,使物质力量向精神力量转变,是实践认识的工具。(2)知识价值。运动训练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实践知识的一个部分,满足人们求知的欲望,知识就是力量;(3)实践价值。作为一种实践知识的存在方式,它提供着认识的手段,指导运动训练的价值实现;(4)生命价值。运动训练关注人本身,生物的人、社会的人和文化的人,以实现人生命价值的运动超越为己任;(5)目的价值。运动训练是满足、提升和实现自我能力的实践活动,人的内在尺度和目的价值需要寻找合理的实现手段。运动训练是让人成为人的一种实践途径。同时,运动训练还有潜在的价值,使行为主体“知行合一”,满足人在教育[14]、审美[15]和伦理[16]价值中的理想追求,并使人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价值实现。

1.4 方法论:运动训练用什么手段

黑格尔[17]说:“手段是比外在的合目的性的有限目的更高的东西”。目的,通过具体的实践行为和工具手段,反映在客体自身的价值取向上,使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社会实践,在改造客体的活动中得到统一。运动训练,是人类自身能力发展具有超越意义的实践行为,它以改造身体运动能力为目的,并使实践行为统一于自身的发展之中。运动训练需要练什么(内容),练多少(负荷),怎么练(方法)是3个基本问题,反映出运动训练内涵的逻辑形式。内容,是达成训练目的的具体工具,它是认识的基础和起点,是运动训练固有的内在属性。负荷,指运动训练的数量、程度、幅度、深度和速度等,是训练过程内部和外部特征的具体表现。方法,是获得运动训练目的的具体手段、方式、步骤和途径,是行为实践的过程。从中也牵涉到运动训练质、量、关系和模态的问题[18]。质,是运动训练内在的规定性,是本源的起因和动力;量,是运动训练的规模、范围、位置、数量和负荷等,是内部可变化的存在和时空状态变更的呈现;关系,是运动训练自我与它物之间的联系统一,不仅是整体与部分、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的联系,还表现为一种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呈现;模态,是运动训练表象的方式和经验的对象,由力量、能力和动力所组成的运动实体,在现象中获得训练的具体感知。陈小平[19]的耐力训练;荣敦国等[20]的心理训练;邓运龙[21]的个案训练;夏培玲等[22]的高原训练;崔东霞等[23]的板块训练,都是在方法论中解决运动训练“怎么办”和“怎么练”的问题。

2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热点

2.1 技术与人文

在运动训练中,我们需要追求什么?将会获得什么?这是所有运动训练工作从业者的自我追问。不管是永无止境的强化体能,还是追求竞技能力的增长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都无法摆脱运动训练的工具属性和目的特征。在自我和它物中,不见人本身。运动员物化成为获取运动成绩的工具,而技术打着科学的旗号凌驾于人之上,运动员成为技术的实验对象。万炳军[24]通过“绿色”训练理念的解析,提出了运动训练中“技术”和“人文”的问题。技术,是人类运用科学改造世界的手段和方法,是具体的实践形式。运动训练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挑战着人体的生理极限,技术化约为数理统计、指标模型和回归方程,将运动训练的整体过程解构成为一连串的数据符号。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即重视人的主体地位、文化关怀、自然本性、理想追求和价值实现。运动训练中的人文意义,是将训练过程纳入到人生命整体的文化关怀中,将追求竞技成绩的单一向度,转变成为人终极发展的整体思考。“‘技术’只告诉人‘怎么做’,‘人文’却教你‘为什么’,思考‘这么做’的途径、目的和结果”[25]。运动训练中技术的指标拆解、工具身体、成绩资本和物化危机,必须通过人文的理性统束、生命关怀、价值思考和认识重构进行化解,将人生存发展的本质要求融入到训练理念之中。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意义同构体,技术的分割与黏合,人性的张扬与遮蔽,都会反映在追求竞技成绩的过程中。在技术和人文之间,寻找意义的平衡点,才是运动训练成为人生命行为的理性选择。

2.2 内化与外向

在运动训练的哲学研究中,纯粹理性的思维运用和直观感性的实践体验,不应忽视人的主体地位。在物与我的二分世界中,是竞技成绩第一性,还是人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将成为运动训练知识体系建构中值得思考的理论问题。乔凤杰[26]的内向和外向训练,无疑又构造起运动训练另一哲思的范式。“内与外”的问题,将运动训练拉回到了运动员本身,成为对人训练意义的终极思考。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经验心和超验心、物自身和现象、本我与他物的哲学观中,强调通过实践培养出本体的“我”,而实现“我”能力的提升,需要在经验和超验的范畴中确立“我”的主体价值。在运动训练中,物自身的“我”的经验心和超验心是不能分割的整体,都是“我”在经验世界中,能力状态开显的行为反映。运动训练的目的是希望提升自我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有两种途径:一是内向训练(彰显超验心);二是外向训练(建构经验心)。内向训练,就是要超越具体的训练手段、方法、思维和观念的局限,将训练实质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形式,使潜在的本能发挥到极至。外向训练,就是采用具体的训练途径、计划和内容,进行身体能力的实践改造和超越,通过负荷刺激、生理适应和机能恢复,在体能、技能、战能、心理和智能的共同作用中,达到训练之初所设定的目标。外向训练考虑具体的训练方式和取得的实际效果;而内向训练将潜在本能激发,并内化为自身能力的结果。在现在科学训练方法化的模式中,人们只重视外向训练中技术手段、指标体系和实验观察的经验分析,而忽视内向训练中人整体行为、生命超越和能力内化的理念反馈。运动训练的理论基础,应该是道与器的并举,物与我的合一,使训练内化为自身能力的自在存在,并外化为行为经验的实践拓展。

2.3 一元与二元

自苏格拉底“肉体与灵魂”二元对立的理论开始,西方哲学中呈现出一组组有序的概念范畴,(如:一与多、有与无、是与非、存在与虚无、运动与静止、本质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等),成为哲学研究的基本形态。在运动训练的理论研究中,茅鹏先生提出一元训练理论,将“体能和技能”作为类似“内容与形式”的一组对立范畴来看待。这一理论提出,引起国内学术界的广泛争辩,周爱国等[27]从哲学的视角分析,认为: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是整体论和还原论之争。整体论从事物的整体出发,从宏观上把握事物的状态,即:一元训练理论的认识形式;还原论从事物的局部认知,最终回到事物的整体形态,即:二元训练理论的思维模式。两种观点都透视出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问题,竞技能力是由多个组件构成(体能、技能、战能、心理、智能),是将其拆分为具体的单一形式加以认识,还是从整体和宏观上把握竞技能力的呈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路径。训练整体论思维,不考虑孤立地子能力的单一性,各子能力受整体规律的统一约束,最终,运动成绩也从人总体上反映出来。训练还原论思维,从各子能力的具体形态出发,对局部加以认识和研究,使各子能力从整体中划分出来,提高了训练的针对性、独立性和操作性,使运动训练活动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洪晓彬等[28]仔细对一元训练理论加以考察,发现一元和二元训练理论之争,根本就不是哲学问题,更不存在内容与形式的区别,同时,也不构成整体和部分的对立。一元训练理论,目的只是想凸显出专项训练的重要性,而将一般训练的基础性给抹杀,而二元训练理论完全是主观臆断的结果。反倒是一般训练理论更多的考虑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最突出的意义在于,尊重运动员作为人而存在的生物自然规律和生理属性。

2.4 简单与复杂

自然界的构造是由不可逆性、随机性、非线性、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因素所组成,而人为的科学过程,是在复杂中寻找简单的对称性、决定性、可逆性、稳定性和有序的基本规律。“一切系统都含有混沌和无序的子系统”[29]。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在运动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序、稳定和同一的训练手段,会通过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差异、不等和无序的状态表现出来。以运动训练作为一个整体,其复杂性外部概观使得内部的线性规律遮蔽了,有序的组织训练其竞技成绩却是无序状态的呈现。王向宏等[30]的耗散结构的运动训练理论;仇乃民等[31]的竞技能力的复杂性,都从训练实践中揭示出复杂性问题。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而对“人”自身问题的探究从生理、心理到社会,都显示出复杂性的系统特征。运动训练中因素交错、变量结织,使复杂的动态过程在时间和空间、整体和部分、显性与隐性、质与量的关系中生成出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训练实践理论。竞技能力中,木通理论、合金理论、积木理论、胶泥理论、复杂素质、非衡结构及其补偿、双子模型和皮球理论等,都充分说明运动训练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动态性的实践过程。竞技状态中,克拉克现象、Choking现象、流畅或高峰体验、黑马现象,反映出复杂性出现在运动训练的各个角落。竞技供能中,磷酸原供能系统、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供能系统3种类型,但在实际运动中肌肉耗能的比例、效率却不一致。运动训练的复杂性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给我们的认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复杂性思维,从混沌中把握有序的规律。从简单中辨识复杂性的模式,从复杂中寻找简单性的规律,这给我们提供了认识运动训练本质和现象的思维视角。

3 运动训练哲学研究的展望

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探求,我们必须做到内求理性的本质和根源、外探物性的现象和规律,使实践经验的各种感性直观转变成为理性的普遍知识。人身体能力的各项素质,通过训练手段的运用在竞赛中呈现出来。竞技潜能的激发、竞技能力的调遣、竞技状态的呈现、竞技规律的揭示,都需要由训练实践上升为经验的总结、知识的积累、理论的探究和哲学的思辨。对于运动训练的哲学问题,我们还将继续关注,如:存在的本质、现象的理由、概念的解析、定义的基础、科学的范式、思维的形态、运动的精神、训练的维度、实践的经验和竞技的意义等等。由于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本质与现象的鸿沟,一般训练的抽象与专项训练的迟滞,都导致运动训练解释性与描述性研究较多,而开拓性与原创性探索不足等问题。鉴于此,为提高运动训练学科的综合性基础理论,尤其在哲学问题的研究中,有必要做深入的研究。

3.1 运动与训练

运动训练,是运动还是训练?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也是学科研究的基础部分。在思想认识的途径中,这也是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这牵涉到经验知识的提升和实践操作的方向。运动是事物变化的基本规律。运动训练中的运动必定指向身体运动,身体局部的运动是生理、生化和医学的研究对象,而身体整体的运动又过多地被训练所关注,因此,运动训练是身体运动与身体训练的统一。运动与训练,在学科中谁更为本原?运动是基础,训练是手段,成绩是目的,身体运动是身体训练的基础。运动训练中,训与练的关系?在教练员的规训和训导下,运动员进行身体练习和锻炼。以上初步提了3个问题,在理论体系的建构中,运动与训练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关注,这有助于学科理论基础的奠定、研究方向的明确和实践价值的探明。

3.2 竞争与技艺

竞技体育是运动训练学科发展的动因。竞技中竞争与技艺的问题,体现在本质属性中,决定着竞技体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依据。竞争是生物生存的自然法则。技艺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动力量。竞技是竞争的技艺,体现在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使人的身体能力提升,具备征服自然的情感和愿望。竞技中竞赛与表演的问题,这是真与美的问题,牵涉出知识和情感,同时使竞技的社会属性增强。竞赛制造运动成绩的差异性,同时也使运动结果具备不确定性,并产生超越和挑战身体极限的愿望。表演展现出运动的魅力,吸引着目光和人心,人在运动场中体验着激情和呐喊。竞技中技术和艺术的问题,同时也是科学与人文之争。技术追求彻底的解构,依寻着规律剖析出事物的简单性。艺术营造着美感,将竞技当成是文化的盛宴,表现着人行为实践的奥妙。

3.3 时间与空间

时间与空间是哲学中的一组范畴。运动训练也跳不出时间的约束和空间的局限,在时空的状态中,运动训练进行着自身的实践活动。时间和空间体现在运动训练的全过程中,两者总是同时出现,因此,在训练实践过程中也应该统一设计和考虑。时间,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运动训练中分期理论[32]、周期计划、课次安排和竞赛的前、中、后阶段,都是时间因素的体现,训练过程与时间维度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空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表现为目标事物的概念范围。运动训练中的内容、手段、方法、强度和规则都离不开空间的范畴,训练场地、高原训练和奥运竞赛等都在空间中实现。时间和空间是运动训练赖以存在的基础,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竞技成绩都凝结在时空因素的协同模式中,时空观应该融入到运动训练的整体哲学思考中。

3.4 潜在与显在

运动训练是生产和制造运动成绩的劳动。它将人竞技能力的潜能激发和调遣,从而使人所固有的内在力量呈现。潜在,存在于事物内部尚未显露出来。“在各种潜能中,有一些是与生俱来的”[33],有些是后天练习的结果。运动训练就是在寻找和探索,人到底能跑多快、跳多高、掷多远、力多大和游多久,人体能的极限负荷,技能的完美程度,心理的承受能力和战术的实施精度,都是运动训练所挖掘的对象,也是人对自身能力提出的问号。显在,已经感受和意识到事物的存在。运动训练是探索和认可人自身能力的过程,从否定、可能到肯定,竞技能力孕生在这种运动过程之中,显现于竞技状态和运动成绩的确认。从潜在到显在,是人自身能力的生成过程,其中蕴涵着超越、进取、求新和获胜的精神力量,是生命力的竞争和自信心的彰显。

运动训练并不是单一的实践操作的学问,它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融混交叉于其间,因此,对于运动训练的科学审视,我们更应该运用哲学的思维,发现其间隐含的问题。巴门尼德[34]谈到:“思维与存在同一性。”是在告诉我们作为学科存在的运动训练学,必定具备着普遍性、共性和整体性的问题,因此,一般训练理论的价值在于构建了一个共同的学科基础。而同时,赫拉克利特[35]论证:“世界是变动的,无物常存。”又将我们引入事物的特殊性,在变化的世界中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一样的东西,因此,专项训练和个案训练成为制造冠军的法宝。两种思维路径都是客观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正、反、合),成为调和这两种思想的有力武器。在运动训练的思维中,我们需要运用哲学辨证法来看待一般与专项、共性与个性、整体与部分、普遍与特殊等揭示运动训练本质、原则、规律、特征和价值等问题。运动训练是一个完整的实践过程,让人在运动中感知身体能力的极值和界限,并以生产成绩的方式证明生命形式的存在。我们需要在运动训练的哲思过程中,感悟人运动的本性,训练人强健的身体,磨砺人坚毅的品行,在获取胜利和荣誉的追求中,证明人存在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刘大庆.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2] 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郭可雷. 《运动训练学》若干定义的重新审定[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2-115.

[4] 田麦久. 关于运动训练原则的辨证思考[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9.

[5] 刘欣然,余晓玲.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就本质主义立场与军献兄商榷[J]. 体育学刊,2011,18(3):7-13.

[6] 刘欣然,罗林. 竞技本质技艺论――基于本体论的考察[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1):54-59.

[7] 康德. 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 庞景仁,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160.

[8]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9] 田麦久,熊焰,石岩,等. 论竞技参赛的基本原则[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1-10.

[10] 刘大庆,张莉清,周爱国,等. 我国潜优势项目特点及制胜规律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11):107-114.

[11] 刘建和. 论“实践问题意识”的强化与“学科基本任务”的坚守――关于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理论研究的两点反思[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1):1-5.

[12] 樊晓,段长波. 论运动训练学的逻辑起点与理论体系[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100-103.

[13] 李德顺. 价值论[M]. 2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4] 宋继新. 竞技教育学(修订本)[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15] 雷国. 体育审美方略[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2.

[16] 章淑慧. 竞技体育伦理基础理论和核心价值观研究[M].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7] 黑格尔. 小逻辑[M]. 黄昀,常培育,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45.

[18] 康德. 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M]. 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7.

[19] 陈小平. 有氧与无氧耐力的动态关系及其对当前我国耐力训练的启示[J]. 体育科学,2010,30(4):63-68.

[20] 荣敦国,吴瑛,张雪飞. PIN结合论对运动训练几个基本问题的看法[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3):116-119.

[21] 邓运龙. 运动训练的基本体系及优秀运动员的实践途径(二)[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1):60-65.

[22] 夏培玲,王. 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高原训练研究前沿与热点分析[J]. 体育科学,2011,31(4):75-80.

[23] 崔东霞,李钊. 比较与批判:生理学与方法学视野下的分期与板块训练理论[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4):72-75.

[24] 万炳军. 运动员“绿色”训练理念――基于技术哲学的人文关怀[J]. 体育科学,2012,32(7):78-84.

[25] 尼尔・破斯曼.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何道宽,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88.

[26] 乔凤杰. 对运动训练的哲学思考――基于古代哲学与现代科学相融合的理论分析[J]. 体育学刊,2011,18(2):94-100.

[27] 周爱国,张猛. 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辨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106-108.

[28] 洪晓彬,张生康,刘欣然. 一元训练理论若干问题辨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1):116-119.

[29] 普里戈金. 从混沌到有序[M]. 曾庆宏,沈小蜂,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30] 王向宏,曹淼孙. 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的运动训练特征[J]. 体育学刊,2011,18(5):111-113.

[31] 仇乃民,李少丹. 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2):113-116.

[32] 姚颂平.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 体育科学,2012,32(5):3-11.

[33] 亚里士多德. 形而上学[M]. 苗力田,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