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优选九篇

时间:2023-11-03 10:21:04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1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构想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2)02-0109-03

1 前 言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体育体制――“举国体制”,它使新中国的体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客观讲,这种制度使竞技体育变成少数人的体育,某种程度限制了社会、家庭和个人发展竞技体育的主动性,随着竞技体育规模的越来越大,使国家承受着越来越重的经济负担。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生转变,再加上世界大范围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在竞技体育这个领域,如何转变政府职能,使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更适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更深入地融入到国际市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2 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涵义

要了解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涵义,首先要理解体育社会化的概念。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梁晓龙是这样对它定义的:体育社会化是指尽可能多地动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兴办体育事业、参与体育运动和关注体育运动,使体育成为社会中的一种普通现象和人们生活方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主要目的是使体育面向社会、深入社会,增加全社会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口,尽可能调动全社会重视和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和潜力,包括从事体育锻炼、训练,参与兴办体育,并从参与中获得由此而带来的各种利益。推行体育社会化,培养和强化体育意识,壮大体育运动队伍,推动体育的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体育各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水平和成绩,使体育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体育更好地为社会服务[1]。

竞技体育社会化是体育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的基本国情及目前竞技体育的状况,对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涵义我们可以这样界定: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是指在继续保持或加大国家对竞技体育投入的同时,努力鼓励、引导、拓宽、和调控社会和个人办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和潜力,并使其能从中获得收益,形成国家投入、社会和个人参与、体育产业支持等多方位、多渠道共同促进竞技体育发展的良好的局面,使竞技体育能从社会得益,并服务于社会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3 我国实行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必要性

3.1 “举国体制”与中国竞技体育的复杂关系

3.1.1 “举国体制”对中国竞技体育的杰出贡献

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其它国家有很大的区别,是在体育基础较差,经济非常落后的情形下,再加上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迫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在国际体育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们选择了这种政府管理型的“举国体制”来发展竞技体育的模式。它的特点是把竞技体育作为特殊行业来对待,作为特殊事业来发展,国家集中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特别是体育方面的,来发展竞技体育。可以说,正是由于“举国体制”才使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东亚病夫”的屈辱称号发展到今天在竞技体育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功举办奥运会、很多优势项目成为世界霸主、位列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榜第一名等)。正如,袁伟民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结束后的汇报发言:“中国体育代表团所取得的成绩,得益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有‘举国体制’、全国一盘棋的优势,就没有体育事业的更快发展。”

3.1.2 “举国体制”的弊端

“举国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从属于当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是为当时中国体育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确立起来的。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竞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中国式的“举国体制”在当前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矛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抹杀了竞技体育的经济功能,阻碍了竞技体育社会化的进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道而驰;排斥竞技体育的商业化经营,再加上竞技体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给国家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担负;不计成本的投入,再加上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过分注重竞技体育的优先发展,造成体育资源的倾斜严重,使群众体育难以获得人力、财力、物力上的实际支持;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的相对隔离,使很多的运动员无法接受正规的文化素质教育,造成退役后的安置困难;很多训练队只求眼前利益,过分看重短期内的比赛名次,对运动员采取超负荷的训练强度,使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限短,但也往往断送了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3.2 世界竞技体育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竞技体育的社会化发展模式是当代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潮流。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体育走的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是国家在经济实力比较落后的情形下,以争取奥运金牌为最大目标的产物,它是不具备社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特征。在如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全球化市场经济的时代,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化的发展模式已逐渐在为世界大部分国家发展竞技体育普遍遵循的原则。像体育发达国家的美国、意大利、韩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基本上都是把运动员推向社会和市场。美国的奥委会只是支持国家队和少数优秀运动员,每年的支出也只有4亿美元左右,也主要是来自社会和其他团体的捐赠[2];意大利的体育管理体制一直被公认为是效率最高、最成功的体育体制,它没有专门负责管理体育的政府部门,而是却管理责任交给专业化的体育团体――意大利奥委会,并且在经济上完全自给,组织上完全独立,政府只是进行执法监督;韩国虽然像我们一样,也是政府主导的体育体制,但它积极推进体育俱乐部制,把热门项目和商业化进行得好的项目移交给民间市场,只是对一些缺乏商业化的项目在政府范围内继续进行培养和管理。我国如果还坚持原有的发展模式而不做改进,势必与国内、国际大环境的形势不相协调,不仅不利于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竞技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竞技体育能否发展就要看能否充分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体育需求,由此才能形成竞技体育真正进入市场,最终形成依托社会、国家调控的可持续发展[3]。在我国,竞技体育的投资除个别例子外,基本上靠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没有发挥个人、家庭、学校、企业和社团等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只注重竞技体育的运动成绩,而很少关注经济效益。随着竞技体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世界竞技运动水平的整体提高,国家对竞技体育的投入也不断增加,财政负担日益加重。在很多地方政府已造成发展竞技体育的财力资源严重不足的现象,后备人才严重缺乏,别说是扩大发展规模,就是维持正常运转都难以支持,严重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竞技体育要向着更好、更强的方向发展,除继续得到“举国体制”的优势外,还应得到社会的支持,利用自身的优势充分融入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形成“社会参与竞技体育,竞技体育服务社会”的发展局面。

4 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面临的困境

4.1 “举国体制”存在的长期性

某一时期管理体制的确立是基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这是客观选择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当然,我国的竞技体育也不例外。我国所实行几十年的“举国体制”就是在当时外部政治环境不稳定、经济不发达、体育基础很薄弱的情形下,为了整个国家的大局,而选择的一种发展战略。这种管理体制为我国竞技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提供了强大的保障,也为国家整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虽然,随着国际形势的改变、社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对它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但是变革的速度和强度却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当前我国依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还不十分发达,竞技体育的社会支撑力度还很有限,而且竞技体育还承担着“保金夺银”的政治任务,还需要竞技体育来展示国家的综合实力。再加上,前苏联以及东德由于管理体制变动而引起竞技体育快速下滑的“前车之鉴”。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举国体制”势必将还在一段时期内长期存在,那么,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发展必定受到制约。

4.2 经济基础还不够强大,居民的体育消费市场还不成熟

体育是上层建筑之一,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人类文化活动,竞技体育尤其如此,而且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它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更强[4]。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直保持着GDP年均7%-8%的增长速度,令世人震惊,经济总量也位于世界前列,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经济占有量却远远低于很多先进国家,甚至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以说,这种薄弱的经济基础状况会对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道路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

此外,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前提也要依赖于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这也是其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所采用的都是“单纯依靠投资来促使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投资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会减少政府在例如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领域的投入,本着“补偿原则”,这种投入的减少把本应由政府负担的责任转嫁给了社会普通民众,使其承担着沉重的公共品支出负担。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的储蓄意愿强烈,而消费需求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很多人不愿意在“基础消费品”之外进行消费。而体育消费恰恰不属于“基础消费品”之列,因此,其比例在居民家庭总消费中严重偏小,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可以说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意愿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发展模式的又一大障碍。

4.3 缺乏有效的组织“桥梁”

社团是政府和社会个体实现愿望的有效依托组织,是连接两者之间的“桥梁”。体育社团的良好运行不仅能促使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能有助于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但在目前,我国的很多社团还没有达到所应该具有的“民间性、代表性、公共性和自治性”,体育社团也不例外。首先,在法律上就把社团的管理权直接归置于政府。国务院公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国务院或者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授权的组织是有关行业、学科或是业务范围内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这样从法律上极大地限制了社团的自治权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体育社团其发展和运作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组织手段[5]。这一点最典型的是体育系统内的“两个社会团体和一个政府机构”,即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和国家体育总局,虽然名义上都是主管体育的直属机构,但只是一个机构、三块牌子,权力归结于国家体育总局,另两个社会团体并没有实质权力。

在这种情形下,项目协会实体化被寄予了厚望。它也确实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也已经从组织上基本实现了建设,迈出了艰难的改革第一步。但是改革还没有彻底深入,却又组建了“项目管理中心”,使协会实体化的改革进程走上了“不伦不类”的发展道路。它的官民双重身份却使其具有更强的政府属性,更像是一个新的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它们的利益博弈中,刚刚迈出社会化发展道路第一步的项目协会,其权力再一次纳入政府的掌控之下。

4.4 投资竞技体育的高风险性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投资者进行投资行为的根本动机,任何一个投资行为的发生都有相应的回报期望,竞技体育领域的投资也不例外。但竞技体育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着投资这一领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投资周期的长期性。运动员要想产生经济效应,基本要到成为全国冠军甚至是世界冠军之后,而这个周期大约需要10年以上;其次是成才结果的不可控性。冠军具有很强的排他性,并且是一个多因素“合力”的结果,成才的比例极小,这样使竞技体育具有“高淘汰率”的特征;再次是投入的巨大性。运动员在基础训练和准备阶段,学习、训练、比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要花费10万元左右,如果在国外或一些花费大的项目,这个数据就要达到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如果达到职业水平,就需要更多。被誉为“体制外的胜利”的2011年法网冠军李娜日均就要负担1.5万人民币的团队开支,所以说竞技体育也具有“高成本性”的特征;最后是代价的昂贵性。运动员的训练要从小开始,而儿童时期是学业的黄金期,从事专业训练极易引起学业的荒废,再加上运动训练的背后往往伴随着伤病,如果一旦失败且失去“体制”的保障,其代价相当昂贵。

5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社会化模式的设想

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的确立和完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晰的认识。尤其是竞技体育社会化的发展模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和高度发达的政治环境,还需要强大的社会组织“桥梁”,更需要完善的社会公共品的供应机制和公众强烈的体育消费需求,而要满足这些所有的条件必须要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任重而道远。为此,笔者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新的“举国体制”。实现政府从“全能性”向“有限性”的职能过渡,让政府从“划船”的角色转换成“掌舵”的角色,让出竞技体育中的一部分权力和责任,由新的主体来代替其部分职能。应在前期改革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逐步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关系,作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第二,采取分类管理运动项目的发展模式。做好运动项目的分类,对一些群众普及程度较低或不具备市场运作条件的竞技项目,可以纳入“举国体制”的范围。对一些观赏性强、具有很大群众基础或市场化较为成熟的运动项目,可以由社会完全管理。即凡是能通过市场运作发展的项目,都不在“举国体制”的范围之内,而是完全交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按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经营管理。形成政府监督、企业和社会团体经营、个人积极参与的社会化发展模式。

第三,挖掘社会、家庭、个人投入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运动员职业化的可观前景,使一些家庭看到这也是孩子成才的一条道路,并有很多家底支持孩子参加业余体育训练,最差也能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如果孩子确实有前途,也会超着职业化的方向发展,例台球的丁俊晖和周萌萌,网球的彭帅等。这种从小到大,从投入到产出都是家庭行为的“家庭投资竞技体育性”的发展模式,在欧美、韩国以及日本非常普遍,是国际上几乎所有职业选手的成长之路。我们应积极宣传这种模式,树立典范,使更多的家庭参与到后备人才的培养中来,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大力支持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壮大其力量。政府进行权力让渡的前提条件是需要社会团体的力量的强大,能负担起管理职能。成立各级协会,并促进项目协会实体化的进程,使协会由“虚”变“实”,变成真正的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独立法人;逐步对项目管理中心进行改革,使之从“官民双重身份”的状态中脱离出来,为政府进行权力让渡创造条件。

第五,培育并壮大发育健全、完整的竞技体育市场。政府要逐步从具体的管理事物中脱离出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采取例减免税率、协助引进项目、政策优惠等具体措施,促进体育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从而为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应扩大体育消费市场,可积极宣传体育的意义及必要性、挖掘并引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推进体育消费税前政策及体育消费补贴政策的实施、加大居民医疗、教育等公共品的投入,使社会公众能真正做到愿意消费、敢于消费,做好体育消费这块大蛋糕。

参考文献:

[1] 陈彩香. 试论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市场化及职业化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02).

[2] 喻丙梅. 论中国竞技体育社会化的缘由[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4(23).

[3] 肖林鹏. 中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与可持续发展[D], 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03.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2篇

关键词:民族 传统体育 竞技化 生活化

新世纪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全方位开放的社会,世界各国的文化包括体育文化会迅猛地涌进,对中国文化包括体育文化形成冲击和影响,成为中国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动因。中国体育文化要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参与世界体育文化的对话与交流,就必须以民族体育文化为根本,寻找有效的发展途径。[1]

一、中华民族体统体育的竞技化模式

在新时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的脱节。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竞技化模式的改造,是指以科学求实的态度,从世界的高度来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自觉摒弃一些不符合科学原理、缺乏时代感的原始因素,借鉴现代体育竞赛规则、运动技战术、教学训练手段、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对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造、整合,使之既富于时代性又保持民族特色,实现自身的创新发展,促进国际体育文化的进步。

今天,开放的中国正敞开胸怀拥抱世界,融入世界文化,这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提供了条件。欧洲杯、NBA、美洲杯、柔道、跆拳道等体育项目与竞赛吸引着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人们,成为大多数国家体育的主体,这正是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互动的结果。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正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要以自身价值为基础,跟上时代的步伐,借鉴现代手段,融入世界,才能与世界文化共荣。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在河谷平原的摇篮中发育成长的。但其边缘部分却选择了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并由此繁衍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铸造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多样性,使中国的汉民族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构成了一个蔚然壮观的文化丛林。每个民族都要发展自己具有民族个性的文化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体育活动则是其中重要的组成。如果蒙古族停止了“那达慕”,傣族忘记了“泼水节”,朝鲜族没有了“荡秋千”、“蹬跳板”,侗族中断了“抢花炮”……将是不可想象的一种民族文化损失。各民族创造的多姿多彩、风格迥异的民族传统体育,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显示出人与自然界与社会的特殊表现,是对人的创造力和才能发挥程度的鉴定。[2]

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生活化模式

现代社会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展的社会需求动因。振兴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向全社会的推广、普及工作尤为重要。因为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体育形式要为世界人民所接受,首先是要在自己国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形成文化上的“认同”。走“生活化”道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度提高,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由关注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转化为关注生活质量的提高。从人们的生活需要内容看,物质生活需要与精神生活需要并举,且具体需求丰富多样;从需要层次看,生存需要作为生活主体的最基本的需要己不是最主要的内容。具体表现为生活主体对更多、更好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实际享用,从而得到满足、舒适和惬意。同时,生活主体关注提高自身素质,发挥自身潜能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这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多面性和多样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往往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缩影,同时也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某些特征。中国有近千项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其活动方式的灵活性、独特性、趣味性形成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现代体育所缺乏的。目前,由于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已经发展到了耗资巨大的近乎于杂技化的高超水平,一般群众仅满足于观赏,受场地、经费、技能学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而被禁进入。因此,着眼于发展群众体育、走健身愉心的民族传统体育生活化道路,是体育短暂异化的回归,顺应了跨世纪的社会需求。[3]

传统的体育生活方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积淀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稳定、坚韧的结构形态,世代传承。我国少数民族由于生活地域不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各有差别,产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在这些众多的民族节日中,有些是直接用单项传统体育项目命名的。这些节日,不管是祭祀性与纪念性的,还是庆贺性与社交娱乐性的,都与传统的体育活动有着不解之缘。例如,在贵州、湖南、广西相毗邻的侗族地区,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花炮节”;广西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都要举行有名的体育盛会“陀螺节”。还有一些节日,虽然不是以体育项目命名的,但其中也揉进了较多的体育成份。节日为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体育活动又为民族的节日内容增添了绚丽多姿的色彩,相得益彰,互相生辉。因此,利用节假日、周末、交易会,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是民族节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也可以通过立法,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使之成为春节之外的一些重要的民族节日。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与传统体育活动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合理内核,将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生活化”模式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高柱.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探索[J]. 经营管理者. 2009年16期

[2] 张冬. 从体育人类学的角度论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年04期

[3] 倪依克.民族传统体育:最有生命力的休闲文化[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02期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3篇

【关键词】 竞技体育 人才培养 培养模式

引 言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竞争日益趋向国际化和激烈化,许多国家认识到,若想从根本上发展竞技体育,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进行后备人才的培养。而对于我国来说,影响和制约竞技体育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训练观念和训练体制;(2)竞技体育管理体制;(3)竞赛体制等等。因此,从根本来说,对于经济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分析,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文章结合相关文献的总结和分析,并根据自身调查情况,从宏观上提出通过改革训练体制、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作用等方式,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促进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

我国运动训练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1.训练体制现状

从总体来说,现行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是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其划分具有以下的特点:

(1)根据训练层次,在总竞技体育训练体制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四级”训练网络:国家队省、市专业队,职业俱乐部以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各级别体校和业余体校(重点体校、一般体校等) 项目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和青少年体育项目俱乐部。

(2)从运动训练队的性质上,有专业训练队,职业运动俱乐部和各种业余训练队等等。

(3)而根据训练队的管理系统,则相关运动队由以下部门组成:体育行政部门(国家体育总局,各个省市体育局) 直辖的各个项目专业和业余训练队以及体校;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高校运动队;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关心的业余体校、各级中小学体育项目试点等;体育产业部门管理的运动队和体育俱乐部;社会自发组织的各类体育团体、经济体校等。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全国各级体校、青少年俱乐部等已经成为重要的竞技体育培养基地,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呈现多样化趋势,根据笔者的研究,我们发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要可以分成以下两种模式:

(1)集中型培养模式。集中型培养模式是培养主题集中安排运动员进行日常训练和培养。具体来说,运动员集中在学校和俱乐部当中进行集中学习和训练,在职教师或教练员对其训练、学习和生活进行管理,而运用集中型培养模式的主要有各级体校、各个试点学校以及体育俱乐部等等,而教育系统管理下的各个试点小学、中学和高校(如清华大学的跳水队)等也采用这种培养模式。

(2)结合型培养模式。结合型培养模式是一种文化课和体育训练的综合培养模式,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文化教育模式和各级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模式结合在一起,运动员在进行学校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各个体校、俱乐部等体育训练机构进行训练;或运动员在学校学习、训练,聘请专业体育教练对学校运动员进行训练指导。

3.竞技体育现行训练体制

现有的我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是我国体育改革的结果,其改革的实质,便是将竞技体育的国家包办模式转变为由各级体校、社会团体等机构分散培养的模式,促使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这一体制的实行,必须以一定的指导思想为前提,与现代体育事业发展轨迹相适应,形成国家与社会相结合的训练机制,但是新的训练机制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变革当中逐渐进行,这种训练体制的形成,首先丰富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并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为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

1.现行竞赛体制与竞赛种类分析

现行的竞赛体制,是以奥运和全运为主要竞赛目标的多元化竞赛体制,而随着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大量优秀的运动队和运动团体在许多城市和地区开始展现,为提高其竞技水平,大量比赛开始产生,促进多种竞赛出现,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现行设置的各种体育竞赛,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以下几种:

(1)根据比赛项目特征划分:有各类单项联赛或锦标赛、综合性运动会;(2)根据竞赛参加者的身体划分:有各类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3)根据行业背景划分:如电力系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等等。

2.现行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情况分析

现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所参加的体育竞赛一般有两种,首先是由各级教育部门及其学校所举办的各种竞赛,如大学生运动会、单项锦标赛等;其次是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的项目管理中心和地方体育机构举办的各类竞赛,如城市运动会、青少年各单项锦标赛等等,根据各项竞赛举办的不同目标,对运动员的参赛条件有自身的要求,比如说,在大学生中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对于参赛队员的身份一直有着严格的要求,其中就包括要保证球员必须是在校大学生,并且不能是在篮协进行注册的专业篮球运动员。

3.现行竞赛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影响分析

(1)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正面影响

现行的竞赛体制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正面影响,首先,它充分调动政府和社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拓宽了资金的来源,将大量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到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过程当中,提高了社会的关注程度,与此同时,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竞赛机会丰富了运动员的竞赛经验,检验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帮助体育工作者在竞赛过程中了解人才培养所取得的成绩和问题,从而在竞赛中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各种竞赛又定了各项竞赛章程,从而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2)现行竞赛体制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

①随着多元化竞赛体制的发展,各个项目赛事纷繁庞杂,虽然对运动员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但难免出现相抵触的方面。

②在宏观方面,各种竞赛在衔接方面出现一定问题,尤其是青年队和成年队的衔接,根据统计,我们发现,青年队的总数量大大低于成年队,这种现象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③在参赛资格和参赛条件上,许多竞赛未能摆脱传统竞赛体制的影响,尤其是有着双重注册身份的学生运动员或运动员学生的参赛资格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竞赛体制当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和体现。

④全国综合性运动会体制存在一定问题,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许多运动员为了多参加比赛,不得不通过不断改变身份来实现其目标,这完全不符合竞技体育的人才培养规律。

我国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现行体育管理体制是一种由政府统管型体制向政府—社会结合型体制过渡的转型管理体制。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我国的体育管理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而政府管理,又是由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组成。政府专门体育管理系统,一般是政府领导下的各级体委或体育局,而政府非专门体育管理系统由国务院所属的一些部委设立的体育管理部门组成,如教育部的体育卫生艺术司等。

在现有的管理系统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对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发展体育事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发现,这种体制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1)现有的管理机制未能完全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模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自主性较差,体育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而在运行机制上,政府的行政职能依然处于支配地位。

(2)随着竞技体育社会化趋势的发展,多元化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开始逐步形成,使各个运动队、俱乐部在竞赛目标等问题上不尽相同,但现行的以体委系统管理为主、教育系统和社会团体协同管理的体制存在着权责不清等问题,制约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脚步。

(3)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现行机构设置存在着机构过于冗杂等情况,在具体的管理过程当中,较多行政手段的运用,制约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4)在奥运战略目标下,专业运动队仍然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而其他学校、体育机构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发展。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1.树立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

从培养过程来说,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属于一种体育和体育感化的过程,因此,对于运动员的培养,不仅仅集中在训练方面,对其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这要求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摒弃以往只注重训练成果和比赛成绩的观点,树立全方位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从而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2.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更加多元化、学校化、社会化

现有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强对抗的多元化训练体制对于拓宽人才培养资源、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训练体制改革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因此需要进行以下改进:

(1)合理利用和整合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资源

对已经运用的各种后备人才培养主体的运作条件进行相应考证,并做到 “优胜劣汰”,从而提升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

(2)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

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现有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越来越趋向于将体育训练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如“清华模式”的推广,便是一条成功的竞技人才培养道路,因此,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竞技体育训练与教育相结合模式,从而进行实质性的体教结合模式。

(3)通过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人力、物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对各级运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提高其自身的办学层次,通过与高校合作办学等方式,促进体校的升级和发展,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进行。

3.发挥我国竞赛体制的杠杆调节作用

在多元化竞赛体制下,各级体育管理机构需要对其进行宏观管理和控制,强化各单项竞赛的作用,逐渐淡化综合性运动会,并完善运动员注册制度,提高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红艳,黄善球.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2(01).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4篇

关键词: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3-0043-02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项目获得骄人成绩,其在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可以说我国拥有很多经验,对竞技体育人才在竞技体育的培养是十分成熟的。但是,其体制之外的非奥项目,却还在十分艰难地寻觅自我的发展之路,在竞技体育的影响之下,当前我国对于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也只是仅仅重视对其竞技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其文化素养的提升,这样会有很大缺陷,其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利因素,久而久之发展下去会不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而非奥运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建设能够提升竞技体育人才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其文化修养,目前也越来越成为我国体育教育的一个趋势。

一、我国竞技体育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事业也因此有了显著的提高,竞技体育也越来越得到更多的人关注,体育事业一片蓬勃发展。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明显的发展,从事竞技的人员越来越多,而且在各个国际赛事上获奖的项目也越来越多,竞技体育可谓收获颇丰。但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竞技体育教育也随之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竞技体育教育旨在培育竞技体育人才,随着竞技体育蓬勃发展,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竞技体育行业工作,这些人们参差不齐对竞技体育的认识也各自不相同,从中选拔优秀的人加以训练或是找到合适的体育教师给体育运动者培训,这对培育竞技体育人才的教育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由于我国是体育大国,国家和人们都重视体育事业的建设,对竞技体育教育更是万分关心。我国的体育教育目前仍是以三级训练网络模式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主要是由业余学校―省体工队―国家集训队三级训练网络为主。这种训练模式对体育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很高,只注重对运动员自身体育技能的训练和强化,往往会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素质的提升。近几年我国仍是以这样的模式为主,但是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与实施,也有越来越多的体育学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不少院校开始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开始初步尝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目前体育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我国体育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这离不开我国体育教育的教学模式,也正是因为我国的体育教育模式才能使我国在体育竞技方面收获不小的成就。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如果我国仅仅只是注重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训练,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就我国目前体育教育模式而言,仍有许多地方进行完善。

如只注重对运动员竞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运动员其他方面的教育,容易使运动员在退役后无法正常生活,运动员随着体能的退化和伤病的影响选择退役以后不可能继续依靠原来竞技体育所学会的技能来生活,倘若不重视对运动生活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会引发运动员退役后一系列的问题。

享受教育的权利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不能因为运动员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剥夺其最基本的受教育权,使其文化素养远远低于普通人。在运动员退役以后没有一技之长也不利于运动员日后的发展。

三、采用体教结合教学的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开展体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一段时间,这也足以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积累一定的经验。体教结合模式的开展,对我国高校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体教结合模式指对高校体育竞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能力,同时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为了运动员自身未来出路的考虑。很多运动员在经过了参与体育竞技的黄金年龄之后一旦其离开赛场,其就业领域相对狭窄,出路就很难保证。除去成为体育教练以外很难有其他方面的就业可言,其生活质量很难得以保证。但是如果运动员有其他方面的技能便可以依靠这项技能在退役后谋生,而不仅仅只是依靠竞技体育技能一技之长,使体育运动人员在退役之后能够成功转型。

四、非奥运项目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方法

1.课程内容适当开设文化课程。在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时,不仅仅要注重对其专业竞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其院校中开设文化课程,培养非奥运项目体育竞技人才的综合素质,在体育训练过程中不能一味的注重竞技体育的训练,更要适当的调休进行文化课训练。

2.课程时间上以体育训练为主文化课堂为辅。在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模式,应当注意要合理安排时间,真正的去安排好学生的生活作息。让学生在得到充分体能训练的同时也能够使身体得到休息,在体育项目紧张的训练之余,能够学习到一些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生活,能够使自我得到一个进一步的提升。

3.课程跨度应当要均衡。非奥运项目“院校化”培养训练模式在实行的过程中,在课程跨度的安排应当要注重均衡,不能顾此失彼。在竞技体育技能训练过多时,可以适当地减少文化课程的训练,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时间休息,而在训练相对较少时,可以增加对文化课程的训练使其能够更好地安排业余时间。

4.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的推广。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模式,相比于三级网络训练模式应当要做出更多的改变。作为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应当改变其三级网络选拔运动员的方法,可以走从中学选拔到业余体校再到业余体校这样一种模式,这样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就不会出现过度忽视学生素养的情况,通过学校日常的教育加上合理的选拔也能够选拔出符合国家竞技需求的优秀运动员。

5.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培养的建设缺陷。随着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的发展,它也暴露了很多体育教学模式建设中的不足,由于其模式刚起步所以仍然有很多我们需要进行探索的地方。首先,在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模式下,因为很多运动员的选拔都是出自各个地方的普通中学,没有日常高强度的训练因而选拔上的运动员竞争能力普遍较低,由于前期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期对其进行培训其困难自然可想而知。

其次,当运动员被选拔进入专业体育学校时,也就意味着其文化课程的中断,我国大部分高校对文化课程的重视仍然较低,这就不利于我国体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而非奥运项目竞技人才“院校化”体育教学模式仍处于探索期,其教学模式不够成熟仍有许多得到完善的地方。

五、结语

非奥运项目“院校化”模式的推广,一定会对学生自我能力的提升产生有利影响,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还能使非奥运项目得到更好传承与发展。但是其过程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我们应该要做好对传统体育人才培养和非奥运项目“院校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逐步的过渡,在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中加以结合发展,希望非奥运体育项目发展能够在这种新模式下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宋洁,于文谦.高校非奥运项目发展路径探析[J].体育学刊,2015,(03):95-99.

[2]王乐,于文谦.我国非奥运项目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5):12-15.

[3]于文谦,张廷晓.基于“木桶理论”视域下的非奥运项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4):1-5.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raining for Non Olympic Sports Talents

ZHANG Bo,OUYANG Bi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anzhou, Jiangxi 341000,China)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5篇

关键词:经济模式变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以庞大的群众体育作铺垫,以完善、科学的从业人员培养体系做保障。但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也会给相关从业者带来丰富的经济利益,并促进体育产业的崛起,进一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见,在经济模式变革背景下,加强对经济体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十分重要。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竞技体育

关于竞技体育的准确定义,当前学术界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因此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想法与理解。我国著名体育学专家任海教授在其发表的《关于体育划分问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质疑》一文中指出,“竞技运动是一种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能、心理、运动能力等方面潜能,并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进行科学、系统训练的竞赛。”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在1990年出版的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中指出,“竞技体育其实就是一种为了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进而最大程度挖掘,并发挥人在心理、体力、智力等方面潜能的运动过程。”基于上述的介绍可以看出,尽管其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其大体的意思是相同的。竞技体育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体育技术水平,创造优异成绩,采取的方式都是科学、系统的训练与竞赛,且都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环境下进行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竞技体育已经从过去的竞技运动逐渐扩展为社会体育活动,其属性范畴更加广泛。

(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人们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概念也未形成一个明确统一的论述,但仍然有不少学者根据《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的相关概念对其进行了解释。可持续发展最开始是针对人与自然及环境和谐发展而来的,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的竞技体育,其社会属性以及其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娱乐等功能,已经注定其要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相辅相成。因此,笔者通过分析认为,所谓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制度合理安排的构架下实现竞技体育与参与者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同经济模式下竞技体育的发展情况

(一)计划经济模式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情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同志还提出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重要思想,随着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给新中国体育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一五”计划期间,在国家体委的领导下,我国先后成立了中国网球协会、中国排球协会、中国自行车协会、中国田径运动协会、中国足球协会等。同期,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支持下,我国相继建立了上海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专业高等体育院校,为我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供了保障。“二五”计划期间,为适应当时计划经济发展模式,在中央体委的领导下,各省委陆续建立并完善了“体育工作大队”与“国家集训队”。1978年,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建立省、市、自治区为一体,并在三至五年力争完善层层衔接的训练网,进而形成集中统一的训练指挥体系。计划经济模式下,在党中央的关心、领导与支持下,我国竞技体育逐渐形成了以国家集训队和省级专业体工大队以及业余体校为核心的三级训练体制,同时还建立了以国家体委和各级体育部门为中心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育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后,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和动力保证。而我国在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的恢复也使我国的体育健儿能够在国际大舞台施展自身才能。同时,在我国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保障下,我国体育健儿在国际体育比赛中屡屡收获傲人成绩。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在面临新冲击时,不断与时俱进,尤其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共参加了28个大项、262个小项的比赛,共收获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创下4项世界纪录。在里约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最终以26枚金牌、18枚银牌、26枚铜牌的成绩,位居奖牌榜第3。同时,在其他竞技体育赛场上也全面崛起,姚明、易建联、孙悦等成功登陆NBA,并在各自球队取得了不错成绩,姚明更在今年入选NBA名人堂;我国优秀的运动员、教练也纷纷走出国门,在各自俱乐部担任要职,如朱婷加盟了瓦基佛银行队;国际马拉松比赛、环湖自行车赛、中国网球公开赛、F1大奖赛上海站等国际赛事在我国的举办,都充分展现了我国竞技体育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三、经济模式变革下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还处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在计划性的经济发展条件下所形成的“举国体制”,实质上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政府性发展的管理体制,其具备很强的行政干预能力,这种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在基础方面的发展和长期效应机制方面完全丧失。此外,我国的竞技体育正处于从计划性经济向着市场化经济过渡,要想让竞技体育都归纳到市场经济体制下,将会存在非常大的风险。所以,我国一定要建立健全竞技体育方面系相关的管理体制,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竞技体育的发展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失衡

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都形成了各自独立发展的趋势,三者都有着自己的体育运动指导思想、体育目标评价体系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此外,当前我国的竞技体育发展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相比较就显得非常的落后。本质上来说,三者之间应该是存在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然后三者之间的发展状态是相对独立的。但是从目前三者之间的发展态势以及长远发展的关系来看,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甚至有可能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形。

(三)竞技体育人才流动不畅

对于竞技体育的发展而言,人才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主要是由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协会予以培养,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人才的供应已经满足不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求。并且,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经费不足、发展前途不乐观而处于分崩离析的地步,同时受到奥运争光战略实施的集中培养、精简编制,招收专业运动员的单位也随之减少,另外绝大多数的体校学生文化成绩本身就不好,平常主要就是进行本专业的训练,如果在体育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和天赋,毕业之后是很难在适应社会的,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可能面临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致使选择从业竞技体育的机会成本要比其他行业高的多,久而久之就造成了竞技体育资源入才紧缺的现象。所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匮乏直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四、经济模式变革下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

当前,我国要不断提升竞技体育管理的能力,建立健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不断进行创新,以此来适应我国竞技体育快速发展的局面,要将单一模式的竞技体育管理转变为多元化的管理,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和社会共同管理的体制,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要体现出强有力整体宏观性调整控制能力,在微观层面的操作上,该放手的则要放手,全部交给市场、社会去进行管理,建设具有我国国情和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系。

(二)协调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

在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的发展之间,大众体育是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相反,竞技体育则可以帮助大众体育在发展中具有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给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帮助。而学校体育实质上就是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之间的桥梁,给二者的发展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所以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大众体育三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而是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以及互相促进的关系。

(三)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渐渐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站稳脚跟。但是要想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体育后备人才的建设,构建竞技体育人才发展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近几年,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发展给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激发因素,让我国的竞技运动员职业化体系建设更加完善,很多退役之后的运动员可以凭着自身体育项目的经验来从事教练、教师的工作,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输送高质量、高素质的后备人才,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据上述分析可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完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受到了强力的冲击。同时,竞技体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一直滞后于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所以说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还有许多因素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一定要合理构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发展为体育强国。

作者:袁永彦 单位: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李元伟.转变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9-70.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6篇

摘 要 为了有效的保证我国竞技体育能够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就必须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如何根据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从而有效的制定后备人才培养的方案至关重要,是我国体育界走向新时代的关键。本文主要对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法等途径,对先前科学的培养模式进行整理并制定具有当前后备人才特征的培养模式,从而提出对策。

关键词 我国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 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在竞技体育发展迅速并相继取得不小的成绩,竞技体育的整体水平也逐渐提高并处于相对领先地位。尤其是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总共获得了63枚奖牌的辉煌成绩,我国成为国际体坛的一颗新星。但是从整体实力来看,我国竞技体育还有待提高。要巩固竞技体育长期发展的根本基础,保证竞技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力度。

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竞技体育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并且高水平运动员极度缺乏。根据我国当前数据统计,中少儿体育运动学校中,共有在校学生306869人,中级体校中,在校人数一共有87176人,高级省市中,共18627人,而在编的国家队优秀队员共有3300人左右,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数在所有运动员总人数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此外,从1993至2002年,通过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统计,近十年来,我国竞技运动员整体上的实际情况主要呈现二线运动员相对较多而居于一线和三线的运动员却很少。虽然到目前为止,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总数已经多达4万人左右,但作为十几亿的人口大国,我国竞技体育存在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的现状,我国自然人口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人数呈现严重失衡的现象。从1999至2O02年统计,我国主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分布在四川、广东、辽宁以及山东等省份,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分布地区严重不均。并且,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投资还存在比例严重失调的问题。由于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渐转变并且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熟,由开始的完全依赖国家投资培养人才到逐渐独立,导致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资金方面严重匮乏。虽然在逐渐的转型和发展,但国家独办仍然是现今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我国在建立一个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依然漫长而艰巨。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对策

(一)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

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体制,由于缺乏资金、体育运动员保障不够完善以及家庭观念等因素,致使诸多体育学校招生困难甚至面临倒闭,严重影响了我国体育竞技人才资源。因此改革运动员训练体制,并建立同时完善多渠道、多层次以及多形式的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改变国家独办培养模式刻不容缓。与国际化接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模式,从而建立起以学校为基础并结合校外各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同时进行分阶级、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体制改革,对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逐步建立健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

其次,树立发展大人才观,贯彻落实“体教结合”政策,逐步建立起新型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要对我国竞技体育进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培养人才时将训练系统和教育系统进行结合,深入贯彻落实“体教结合”。

最后,需要市场塑造成为主体,逐步完善市场规则,从而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行市场上交流。市场经济,作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式,在客观上,要求各个培养单位进行自主经营并且自负盈亏的事业实体或经济实体,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各个单位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进行平等的竞争。后备人才培养单位也无可避免的要遵循这一市场经济规律,从而保障体育人才选拔制度的公正、公开、公平达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逐渐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大力推进并教育改革,从而有效的解决学训矛盾并建立起与科学合理的、“以人为本”的优秀运动员管理模式,保证运动员的有效训练以及文化知识的学习,达到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相互协调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加强科学训练和选材的重视,制定符合运动员身心特征的训练模式并加强科学合理的训练,从而提高我国体育竞技的“人才率”。

第三,发展集聚各种投资方式渠道,并对资金投入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实行效益投入原则,同时加强调动地方培养后备人才的积极性,大力鼓励社会各方的投资培养,从而实现将粗放型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将我国体育竞技运动员的保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让运动员毫无后顾之忧的接受培养和训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善运动员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

当前我国金字塔模式的培养模式,从某种程度上,也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贡献很大,同时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根据我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案进行改革和改进,才能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现民.浅析提高中职篮球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07(03):45-46.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7篇

关键词:举国体制;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69-001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稳步向前推进,竞技成绩得到全面的提升,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培养体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最为突出的是竞技体育与教育分离,虽然这种培养体制与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是从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培养的角度来看却有失偏颇。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教结合”被写进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章程之中,与此同时,体育界与教育界的同仁们为此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它最大的特点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形成管理、训练、竞赛一体化模式,形成一个由各级体委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者合一的结构。自举国体制实施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实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迅速崛起,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达到世界级水平,成为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但举国体制却受制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相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国体制所依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所蕴含的变革的需求。

2.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从运动员和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讲,“体”指体育训练,“教”指思想文化教育,“体教结合”是指体育训练与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有文化、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运动员;从教育观的角度讲,“体”指体育,“教”指教育,“体教结合”是指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应回归教育;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的主体讲,“体”指体育系统,“教”指教育系统,“体教结合”是指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共同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仍然是以体育系统自主管理为主。体育系统在内部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到大专“一条龙”较为封闭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体育系统的教育体系中,由于金牌战略的导向,普遍存在“重夺标,轻育人”现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在部分运动队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办学模式致使体育后备人才越来越匮乏,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二、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竞技体育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育体制及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美国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其训练体制是以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形式为培养体制。

1.中学竞技体育

美国中学竞技体育实行联盟制,在校际之间成立联盟。组织的名称为全美高中协会联盟(NFHS: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ate High School Association),简称联盟。NFHS是一个由成员自行管理的非营利性合作机构,包括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高中运动与艺术协会。联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以教育为基础的校际间的各种竞赛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机遇;联盟的宗旨是推动完美的中等教育;联盟会员的任务是保证学校投资的竞赛项目成为社区、联盟、地区及各州的教育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竞技体育

美国大学之间开展校际体育竞赛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经历了由校际间自发的竞赛活动到现在形成的非常完备的竞赛管理体系的演变。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以学校为中心,是美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最显著的特点。

美国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是造就了美国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的霸主地位。在美国大学里,学生为美国争得了不少的奥运会奖牌,如斯坦福大学,从1912年开始就有学生在奥运会上获奖牌,到目前总共获168块,其中金牌96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共获得16块金牌;南加州大学历史上也获过199块奥运奖牌,其中金牌95枚;耶鲁大学共获得87枚奥运奖牌,其中金牌49块。在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美国国家队队员中,有60%来自大学。

三、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真正接轨,为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两者结合,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制定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时,应更加具体化和实际化,实现以竞技体育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模式,以大众体育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2.7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8篇

关键词:“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3)04—0036—0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领域存在数十年的“举国体制”也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悄然发生着改变。体育的社会化进程在竞技体育中引起了连锁反应,一定程度上波及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如何适应我国新的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这是一个急需探究的问题。因此,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对我国未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 中国体育人才培养进入“后竞技时代”

“后竞技时代”意识在世界范围最早的兴起,主要源于对体育人文性回归的呼唤。当然,这种呼唤是随着竞技体育事业的推高发展、体育产业的快速扩大、体育商业的不断成熟之后才有的。可以说,这种呼唤是体育越来越发展的产物。尤其近年来,随着竞技体育在商业化推动下重“物”轻“人”的畸形态势,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愈加高涨。

体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原本就具有深刻的人文属性。如《奥林匹克》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均衡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相融合,创造一种以奋斗为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功的原则为基礎的生活方式;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处处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呼声,即要求体育最终会回归奥林匹克精神,回归体育的真正目的。可以说,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的核心就是重“人”。由此,在当今世界,体育人才的培养由重竞技而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

中国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是伴随着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而推进的。上世纪60年代,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缺乏大量专业体育人才。所以,专业化是当时体育事业的主要推进方向。由此,中国体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就是运动训练,而对群众体育的规模、运动量、运动竞赛的次数是加以适当控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培养竞技人才为核心的模式:通过对优秀运动队进行精简、调整;协调关系、加强对优秀运动队的管理;鼓励训练创新;精简业余体校、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网络和体系等。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主要围绕如何培养竞技人才而进行,具体落脚点在于运动训练过程和管理模式的探讨上。上世纪80年代,在“以发展竞技体育为先导,带动体育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下,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发生了转变。关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讨也开始由围绕竞技人才的运动训练,过渡到体育人才的培养。到了上世纪,1993年当时的国家体育委员会《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中提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国家调控,依托社会,有自我发展活力的体育体制和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形成国家办与社会办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格局。在这种背景下,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则更加多元化、立体化,探讨内容也逐渐由教育教学内容扩展至多种人才培养方面。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之后,更预示着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将逐渐告别以竞技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给予新的视角。

这个新视角的提出,伴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一直在推进,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被学界普遍认为是中国体育转型的节点。一般地认为,“2008年”之后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将进入“后奥运时代”。对于这个“后奥运时代”的内涵,学界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群众体育时代、健身体育时代,有的认为“后奥运时代”即体育回归教育的时代,还有的认为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等等。虽然对于中国体育事业的将来是一个什么时代认识不一致,但对于过去,这些所指却都不可争议地反向勾勒出一个共识:以竞技体育为核心的时代结束了。所以,还无法用中国体育将来开启的时代定位当前,但至少可以明确地说中国体育进入了“后竞技时代”。由此,关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须冠以“后竞技时代”这个新视角。

2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

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不同的发展进程,其体育事业的转型节点各不相同,但都必然地经历一个由竞技体育转变到“后竞技时代”的过程。如19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以后、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以后,都迎来了各自国家大众体育发展的热潮。日本政府则更是借此调整体育发展方针,从侧重“提高”向侧重“普及”转变。虽然这种政策性引导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使日本竞技体育水平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一个大倒退,但其大众体育却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当然,伴随这个过程,其体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走在世界前沿的当属美国。美国在体育人才培养上,强调以“全面、独立、创新”为核心理念来培养体育人才。如加州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要求毕业生具有以下素质:(1)熟悉艺术、文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2)能够收集、筛选、综合、评价来自不同领域并以不同形式呈现的信息;(3)理解研究过程和如何创新的知识;(4)具有解决问题和作出决定所必须的技能,并能考虑决定的广泛的社会和伦理意义。这样培养出来的体育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具有广博的视野创新的潜质,达到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在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上则是“业余+职业”、“校内+校外”的多元模式。在美国,3亿人口中,每年约有3 000万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项目。除此之外,校际(高中、高校)体育运动以及市、州政府组织的体育运动等这些业余的体育活动为选拔职业类的体育竞技人才提供了平台。可以说,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全景展示了不同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面貌,其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尤其值得转型时期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总结、借鉴。

2.1 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礎性

在世界发达国家,体育是作为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中学生必须接受的学科,更有很高的教师素质和各种制度给以保障。而且,学校体育就是后备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在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中、小学是培养后备人才的启蒙阶段,近1/3的学生成为培养对象。在美国,竞技体育系统也只是大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这种把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基礎教育结合一体的模式,必然使专业人才培养更具有普及性,使学校体育人才的培养更专业。另外,在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的普遍发展,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同等受到重视,终身体育观被逐步推广并被更多人接受,在全社会形成了热爱体育的氛围。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体育。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终身体育观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进而形成家庭体育观和全民体育观,进而自然地催生了各种社会体育培训的广泛开展。进而,体育人才培养的基礎性进一步得到夯实。

2.2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首先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即对于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同等重视。世界发达国家主要是把竞技体育建立在群众体育的基礎上,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才得以出现。正是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体育人才的培养对象不仅局限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等,还包括体育管理人才、体育宣传人才、体育产业人才,以及群众体育工作人员等。如美国体育专业方向就包括了体育教育专业、体育科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运动学专业、体育交流专业、健康专业、余暇运动专业、体育旅游专业、老年人体育与健康专业等。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还表现为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如针对学生培养,学校强调教学目的不是培养运动精英,而是强调终身体育运动习惯的培养,通过游戏和活动使能力各不相同的学生学习并享受体育活动带来的乐趣,学会从健康和合作的角度来看待体育活动,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针对运动员的培养,也不单纯以竞技培养为唯一,而是强调在接受运动训练的同时接受文化教育,美国大学里,为了确保不因为训练比赛而荒芜学业,普遍实行“补课制”,每个学生选手都有一个补课教师。

2.3 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

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常不是单一的“举国体制”,而是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在政府、学校、社会协调运作方面,不同国家侧重不同、主导不同,但都逐渐形成了三者关系良性协调运行的态势。

在德国,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结合,但实行组织分离,即学校教育承担普及体育的功能,而体育后备人才的管理任务则由社会体育组织来完成,其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俱乐部,政府则主要提供经济资助,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优惠条件。在韩国,政府通过行政手段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加以干预,一切大众活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各种竞技比赛的经费、组织和管理等均由社会、集团或个人解决。也就是说,体育人才的培养由教育和体育部门、财团、企业联合完成。另外,对于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注重合作,在韩国,政府委托大学参与其中共同培养完成;在美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学校一方面承担教育普及的任务,另一方面依托小学、中学、大学的业余训练形成后备人才培养训练体系。

2.4 体育人才培养的比较

“后竞技时代”并不代表着竞技体育退出了历史舞台,事实上,竞技体育仍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所以,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世界各国所重视的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趋势是“体教型”培养模式。“体教型”培养模式是在体育领域和教育领域相互结合的一个特殊的模式,既考虑了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青少年个人及其家庭对前程的追求。“体教型”培养模式典型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是合一的:中、小学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生在完成基礎教育的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从事早期自发的运动训练;大学是培养竞技天才的高级阶段,运动员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通过高校中的体育教学部门来充分挖掘自身的运动才能,在竞技领域实现自己的价值,美国各职业俱乐部的后备人才多从高校来选拔。美国通过法律和组织建设,使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与体育训练、竞赛并行不悖。美国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在于突出青少年体育的业余性质,另一方面在于突出竞技人才培养的系统性。

3 “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

人才培养从竞技时代到“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不仅包括具体的培养内容、培养指标、培养制度要转变,固有的观念和习惯也要进行转变的跟进。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参与,系统推进才能完成。

3.1 更新树立全面的体育人才观

不同的体育人才观是不同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前提。事实上,世界发达国家全面性人才模式的选择,恰是建立在全面人才观认同的基礎上的。只有首先树立全面人才观,借鉴其具体的人才模式才有现实意义。否则,借鉴的只是花样子而无法根本落实。

首先,要破除僵化的人才分类观。在我国,对于体育人才的认识一直局限于这样几种体育人才分类观:一是遵照学理标准而缺少关照体育实践发展和社会发展要素,二是多围绕竞技体育标准而缺少关照群众体育、健身体育标准,三是多按照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角度而缺少关照个人发展等。进入“后竞技时代”,需要结合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整体发展水平,重新缕析体育人才观,从而为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方向、原则、目标提供前提和基礎。

然后,要将全面的育人观贯穿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应淡化竞技、淡化竞争,让全体学生体会体育的快乐,重在突出发挥体育育人的功能: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磨炼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阶段也不要局限小体育专业,而要拓宽内容,使专业体育人才不仅懂体育技术、懂体育专业知识,也懂经济、懂管理、懂法律等,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培养体育人才的目标。

全面人才观的确立需要全社会形成认同氛围。教育部门应首先转变过去应试教育的观念,将体质训练和体育育人提到与文化教育同等重视的程度。学校应该从单一的输送任务过渡到学生健康观念的培养上、体育精神的培养上和终身体育观念的建立上,把竞技体育的观念淡化,重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表现和努力;把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重点,为广大的学生群众服务,而不是单纯为少数特长学生服务。具体的运动队组建方面,也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礎,而不是为比赛而组建,把精英训练变成群众锻炼,把学校训练作为学生课余课外进行体育锻炼的一种补充。

3.2 以政府调控为主导,推进培养模式多元化

尽管世界发达国家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已经实现了多元化,且政府多不直接参与体育人才的培养,这将也是未来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但就目前状况而言,中国体育人才的培养在推进多元化的同时,仍需要政府主导。

中国体育事业整体上还需要大力发展,体育人才还大量需求。目前,中国体育事业还存在地区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不平衡的问题;存在着级别、项目发展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存在着人才供应性别、年龄、项目等参差不齐的状况。在整体推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这个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在人才培养的统一部署、制度制定、协调规划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在整体促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仍需要竞技体育在一定时期内对整个中国体育事业发挥着重要的先导作用,一些关键、优势的运动项目,还需保留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如田径、跳水、射击、重竞技等。另外,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宏观政策也需要政府调控,如进行体育人才情况的调查,制定我国体育人才的培养规划,进行体育人才理论研究,等等。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市场需求较充分、市场环境良好的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等实行培养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学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把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群众运动结合起来。这种模式,在中国很多城市已经广泛推广开来,但目前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还没有广泛推广。而且,这种模式下的人才培养还存在着系统性、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突出表现是专业师资还有缺口。在高等教育的体育专业设置上就可以看出来。中国当前大多高校的体育专业设置大体三类:一是研究性人才,二是专业运动员,三是管理人才。而最终参与社会培养的,大多出身某阶段的专业运动员,还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师资而设置培养目标和方向。这种现象的存在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前培养”阶段还没有全面完成。

在政府主导下,对于那种社会影响较大、普及率较高、观赏性强及产业开发价值较大的,如足球、篮球、排球等,政府可以逐步退出,完全借助社会力量推进,调动社会各界资源投入人才培养系统。在这方面,中国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在机制运作、组织协调、市场完善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向人才培养阶段延伸,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也说明,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后竞技时代”转变,事实上已经开始,但真正完成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

说到底,“后竞技时代”必须是“竞技时代”充分发展之后的产物,或者说体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正处于这个转轨阶段,需要以“后竞技时代”的视点规划未来,也需要“竞技时代”大面积的推动铺展。

3.3 借鉴“体教结合”,开发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

“体教结合”是体育教育的一种理念,其倡导既推动学校体育的普及,又有利于竞技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体教结合”共同依附在“学校”这个支撑点上,学校是它们相互作用的载体。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曾说过:“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发展仍不会平衡,走学院化之路将是总趋势”。中国需要在这方面,探索适合中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现行中国体育竞技人才培养模式是:基层中小学组织校运动代表队;省、市、县体校到各中小学选拔人才;省级体工队到各体校选拔人才;国家队从各省队选拔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运动员长期脱离家庭、长期脱离学校教育,文化水平及修养素质较低。这种“体教分离”模式的弊端已经被更多人认识到,让体育回归教育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为此,在基礎教育阶段,体育的教育功能应该占主导地位,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礎;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阶段,则可以以竞技性培养为主导。近年来,我国高校“体教结合”已经以各种结合形式出现了。现在国内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已达160多所,乒乓球、跳水、游泳、羽毛球、举重等项目已实现了走向世界的目标,多次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世界大赛。这种联办有利于发挥教育系统和训练系统的各自优势,既解决了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运动人才培养的困惑,又成就了真正意义的体教结合。但“体教结合”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健全,如在中小学阶段的落实还不够,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文化学习和训练冲突缺乏应对机制,等等。最重要的是,学校中竞技体育观与训练队的竞技体育观缺乏共通性等。所有这些,都需要各方合力解决,针对各地特色、具体情况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培养模式。综上,正如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钟秉枢指出的:举国体制不应只举“体育王国”的“国”,而应该把全国资源充分调动起来,真正实现体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

4 结语

结合世界其他国家体育发展脉络和中国体育发展节点,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入“后竞技时代”已不可避免。中国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适应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转变,也需要率先作为推进中国体育“后竞技时代”的迈进。在人才培养的基礎性方面,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融入基礎教育体系,目前需要在现有基礎教育体育指标体系中,细化健康水平、体育精神、终身体育习惯等。在体育人才培养的全面性方面,目前需要规范培养过程和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加大群众体育整体性和区域特色单项,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带动体育人才培养的宽口径需求。在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化方面,针对中国社会体育(俱乐部)已有一定发展的基礎上,目前重点需要加强的是社会体育与政府,尤其是与学校的协调运性,真正发挥其带动作用。当然,“后竞技时代”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仍是必需的,但对目前中国来说,需要的不是强化而是均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新光.从《奥林匹克》看中国群众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5(11):20—21.

[2]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EB/OL].中国网,2005—06—10.

[3]石祥,王贵东.后奥运时代我国大众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51):16—17.

[4]苏绍会.试论中关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之异同[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13—15.

[5]董官清,鞠成军,廉俊颖.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互动与融合——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4):13—16.

[6]林诗娟.论终身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3):2—4.

[7]孟刚.略论终身体育与我国普通高校的体育改革[J].体育科学,1993,13(5):21-23.

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第9篇

关键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后备人才

中图分类号:G80-0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2-0148-02

近几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体育赛事、职业体育都取得了不e的发展,我国的体育消费规模逐年提升,竞技体育水平逐年提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阶段。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应该采取相关的策略,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前不久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美国代表团再次以绝对优势蝉联金牌榜第一名,并且创造了多个令世界惊叹的奥运传奇。与此同时,在大西洋彼岸,英国民众也载歌载舞地喜迎他们百年来最佳奥运成绩――金牌榜第二名。在里约奥运会上,我国的奥运金牌数不到美国的3/5,也落后于英国,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俄罗斯田径整体被禁赛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三大球上,我国除了女排获得冠军外,其他项目基本止步小组赛,男足与男排甚至没有出线。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转变,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一、“十三五”竞技体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国际大赛将不断提升我国体育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要充分发挥竞技体育在打造健康中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和综合功能,加快体育强国建设。但是,“十三五”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当前国际竞技体育发展十分迅速,因此,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和管理也要跟上国际步伐,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在刚刚过去的里约奥运会中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要积极备战东京奥运会,在体育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重新制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策略,改变人才模式,处理好竞技体育发展、改革与稳定之间的关系,开创我国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1.培养模式单一。当前,在我国进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时,仍然沿用了传统的体校―专业体校―国家队的培养方式。实际上,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合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社会化以及市场化的培养策略。国家总局提出了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和多种渠道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学校体育训练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对进行试点的设想。从当前来看,我国中小学传统学校有24 000所,高水平的运动队试点有67个,省级的更是多达上百个。但是,高校在办高水平运动对存在有条件有限、资金短缺等问题,这样学生在国际比赛上冲击金牌的实力明显不足。除此之外,足球以及篮球等运动职业化开始早的项目,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更是难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2.分布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进行后备人才培养时,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和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并且人才结构严重不合理、不均衡,从整体上东部地区人才培养工作要明显优于西部地区人才培养工作。以“三大球”为例,根据项目管理中心注册的全国专业运动数,在2012年的数据时,篮球为1 780多人,排球为2 100多人,足球为8 000多人,这与其他体育强国相比,我国注册运动员数量严重不足。

3.培养成效低。著名的篮球运动员曾经明确表示:我们培养一个世界冠军的成本很大,但是在成本计算时不应该仅仅将成本算到运动员身上,没有培养成功的运动员的培养成本也很大,这就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现实。当前,在我国进行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时,资金主要来源国家和地府政府财政支出,从整体上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支出与产出之间的收益率也仅仅只有5.05%。相关研究表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普遍在10%左右,由此可见,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投入与支出之间的收益率十分低。

4.人才培养管理体制落后。不可否认,在我国执行计划经济时代,“举国体制”在特定的时期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举国体制”赖以生存的空间正在消失,这也导致其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也无法解决新问题,例如当前存在的竞技体育提高与社会体育普及之间的矛盾等。当前,这些问题日益尖锐,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改革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外部驱动也越来越强烈。

三、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对策

1.多元化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加强青少年后备体育人才培养。长期以来,“金牌至上”和“夺标”的思想观念一直存在,在这些狭隘观念的指导下,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似乎已经偏离了最终目标。因此,要突破固有的思想观念,努力转变单一的培养模式。从大人才观的角度出发,始终坚持以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不断为我国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传统的体系已不能适应一些项目的发展需求。对群众基础好、社会关注度高、市场化程度高的项目(如三大球等)应鼓励走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的道路;对热门和基础性项目(乒羽、田径等)可通过深化体教结合培养后备人才,带动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对一些奥运优势项目(举重、体操、跳水等)可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保证竞技水平。所以,结合项目自身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多轨并行、多元模式并举可以推动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全新格局的形成。尤其加强青少年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建设,在部分省市推行体育公共设施向学生免费开放的试点工作。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引导青少年广泛开展体育运动。

2.借助职业体育市场,提高人才培养效益。近年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和羽毛球等项目赛制一个接一个地进行着改变,变得越来越职业化,同时吸引了不少社会投资者,政府在竞技体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得到了缩减,同时还带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途径也越来越多。由此可见,不断探索职业体育发展的新途径,是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有效方法。如以足球协会为先导推动各级各类体育协会改革,同步推进网球、高尔夫等项目职业化发展的改革试点,鼓励、扶持具备条件的运动项目向职业化发展。鼓励创建职业体育俱乐部,推动形成职业联盟,拓宽职业体育发展渠道,相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之上深入调研,进一步推动职业体育发展,以点带面,扩大职业体育的影响和范围,促进竞技体育整体发展,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综合评估竞技体育项目发展潜力和价值,强化优势项目,恢复新建参与率高的项目,调整淘汰薄弱项目,全面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

3.完善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体系。在里约奥运会中,美国和英国的金牌位居世界第一名和第二名,在此引为借鉴。在英国教育理念中,体育不仅有助于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遵守规则的法律意识以及相互f作的团队精神。在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后,英国政府经过深刻反思,并提出了“激励一代人”的口号。该行动加大了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并花费巨资用于中小学体育俱乐部与联赛的构建。这一举措为英国竞技体育的复兴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而美国利用发达的市场和社会力量,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而且为了激励更多学生投身竞技体育,构建了从小学到大学无缝对接的多元化竞赛体系,这样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和竞赛体系也为美国竞技体育的长盛不衰打下了坚实基础。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学校体育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的成功。由此可说明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体育是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重要渠道。学校体育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的辉煌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只有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大力开展校园联赛,提升学校体育比赛的水平,才能吸引更多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参与竞技体育。而离开学校体育的支撑,竞技体育的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近年来,为活跃校园体育氛围,挖掘竞技体育人才,促进学校体育发展,教育系统倾注了大量精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联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以上海市为例,为促进教体结合,该市成立了由市教委主导、体育局配合的“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并根据“1-2-4-8”(高校―高中―初中―小学)路径配属相应的资源。经过四年发展,该市足球人口迅速增加,联赛质量也得到很大提升,为上海市足球竞技人才的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及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竞技体育水平是一国体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因此,我国要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不断提高我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同时也可以借鉴一些体育竞技水平高的一些国家的人才培养经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健身氛围,全民参与,努力打破教育、体育之间的坚冰。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的竞技体育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 杨雪梅.关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人才,2011,(14):177-178.

[2] 户永伟,吴志建,周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体育,2016,(1):83-87.

[3] 刘仁胜,张国海.我国专业运动员退役安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1):12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