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营企业发展史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3 17:05:56

民营企业发展史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1篇

与西方国家的民营企业相比,中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使得民营企业表现出高度的非正规性。许多企业的产权、所有权结构、公司的管理机制、财务记录、市场准入极不清晰,民营企业的组织成长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因此而受阻。有些企业规模上了档次,但在管理制度和产权制度及组织设计方面却严重滞后,实际上就是对企业的组织成长缺乏管理。民营企业是否能够完善企业组织成长的管理,以制度带动成长,在成长中变革制度,是民营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成败以及是否能够在21世纪获得成功的重要分界线。有一些学者如葛雷纳等并没有着重去研究中国的民营企业组织成长问题。但他们对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组织成长问题的研究,对民营企业的可持续成长问题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们的观点对于中国民营企业组织成长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葛雷纳组织成长模型出发分析巨人集团的兴衰的原因,以对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二、组织成长模型概述

葛雷纳所提出的组织成长模型中的演进与变革思想,可以为民营企业的成长发展提供很好的指导。在这个模型中,葛雷纳将组织成长分为五个时期:创造期、指挥期、授权期、协调期、合作期。企业组织成长的每个时期又可以分为演进阶段和变革阶段。以家为本的“路径依赖”,企业家才能的差异和对企业的成长意愿,以及高昂的制度变迁成本,限制了民营企业向社会开发产权和企业成长的进程。在这种格局之下,企业选择家族经营模式,使企业维持在葛雷纳成长模型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即创造期和指挥期),是比较明智的。史玉柱在巨人集团的兴衰,就能很好地说明这个问题。

三、巨人集团个案研究

1.巨人集团初创时期兴盛原因分析

葛雷纳组织成长模型指出在创业的初期,企业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更多地依靠创业者的个人创造性和英雄主义。此阶段重点是强调研发,重视市场,第一重要是怎么把新产品迅速销售出去,企业能迅速成长,因此不需要太复杂的管理和战略,透过创业者本人就可以控制整个团队。巨人集团初始涉入项目是计算机行业。当时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环境都为企业的初始成功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1)外部环境。1993年以前,西方国家禁止向中国出口计算机,所以国内计算机行业竞争小,史玉柱抓住市场机会,开发的M系列产品成为佼佼者,成为巨人集团的核心资源,使巨人集团迈入高速发展阶段。

(2)注重研发。史玉柱初期注重研发,推出的产品符合市场的需求。M系列产品的开发,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推向市场,销售业绩突破百万大关。而后,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继而推出M-6401汉卡,实现纯利3500万元。

(3)注重市场,采取有效的促销手段。史玉柱当年开发出M-6401桌面排版印刷系统后,利用《计算机世界》先打广告后付款,使其产品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得到消费者青睐。

2.巨人集团失败原因分析

葛雷纳组织成长模型中指出,企业初期成功以后很容易出现领导危机。企业也更需要一个职业化的领导来进行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控制,所以这个时候要么是创业者成长为职业化的领导,要么他找到一个更职业化的经理人,委派其进行控制。这时比较困难的是,需要我们的创业者自我变革、有足够勇气放弃很多东西。同时他会发现,要继续监控发展这个企业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并且有必要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但巨人集团在初期成功之后,史玉柱并未意识到领导危机的威胁。他与一般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情况类似,在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的时期,成熟有效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并没有真正融入企业的运作过程之中,同时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远远没有达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家长式管理在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巨人集团的决策机制不成熟,没有规范化程序化,也是导致巨人集团失败的一个原因。比如巨人集团在修建巨人大厦时,原计划却被一次又一次的改动。完全是由史玉柱一人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决策,更多是受到个人虚荣心理的影响,完全没有考虑到项目的可行性以及与企业的相关人员,如财务人员,进行沟通。导致其原有的融资方式根本不能满足改动计划之后的需要,资金不能按时到位,导致经营链断裂,影响项目的总进度及公司的发展。

虽然在巨人集团成长过程中,史玉柱也意识到需要适当放权,但又忽略了自主危机的威胁。葛雷纳组织成长模型中的第二个阶段是是集体化阶段。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会出现一次振荡,即自立危机。第二个阶段管理的重点是强调经营的效率,组织结构由创业初期的松散结构转变为正规、集权的集中式或职能型结构。指导型风格成为高层管理的普遍特征,控制体系通过建立责任中心和成本中心来实现,管理人员报酬的重点是进行薪金和绩效的挂钩考核。在集团扩张到较大规模后,史玉柱也感到力不从心,考虑适当放权。他将集团下一个涉足生物工程领域的全资子公司――康元公司进行两权分离的改革。在构建康元公司的管理团队之后,史玉柱就完全将公司交给经理人。但是史玉柱忽略了自主危机,没有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约束经理人。虽然,史玉柱给予经理人员的待遇也并不低,但并不愿以股份挽留重要经理人才,担心自己处于手要挟的处境。虽然史玉柱有考虑放权,却没有设置完善的激励机制,导致康元公司经营完全混乱,产品大量积压,财务混乱不堪,加快了集团的衰亡速度。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2篇

2013年6月28日,风云“滇商”首届评选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以弘扬“滇商”精神、呼唤“滇商”精神、赞美“滇商”精神,宣传云南,发展民营经济为宗旨,由云南省工信委指导,并联合云南省工商联、云南省科协、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省招商局、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共同主办,云南日报社和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承办,由富滇银行独家冠名。出席此次评选活动的嘉宾有李江副省长、牛绍尧、吴光范等,整个会议由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花泽飞主持;企业家高峰论坛上分别有武克钢、张亚光、甘立勇、兰靖、郭兰信等参与并做了积极发言,约有1200名企业家到会。现场,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雷吟天和六家银行签署了合作协议。

“滇商”,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是一个与“晋商”、“徽商”一样,有着浓厚的商业文化底蕴。不仅在中国历史上作出过卓越贡献,而且更具有传奇色彩的经济群体。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中华民族通往世界的第一条商道——“南方丝绸之路”就已成为最早的“滇商”展示聪明才智和能量的通道。此后岁月悠悠,穿行于“茶马古道”上的各色商帮、一品红顶商人——“钱王”王炽、锡都翘楚缪云等,还包括遍布东南亚各国的商界领袖,他们都创造了无数商业史上的奇迹。“滇商”又是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综合概念。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云南经济的发展早已突破了狭隘的本土观念,而成为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所有有志之士的共同追求,因此,“滇商”理应涵盖所有为云南经济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民营企业家。

云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进程,铸就了“滇商”坚韧、包容、诚信、睿智的精神,孕育了云南人“敢为天下先”的卓越品格。“滇商”的这种精神和品格,具有历史的传承性,它是无数“滇商”前赴后继、孜孜以求而积累起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民族卓越品格的具体诠释,也正是我们今天最需要的。

政府搭台 企业唱戏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据了解,2012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546.62亿元,增长16.4%,高于全省GDP增速3.4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达44.1%,全省民间投资完成3632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61%,特别是民企入滇启动一年多来,累计签订民企入滇项目804个,协议投资11768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211个。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江在发言时特别指出,“省委、省政府在2012年出台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33条意见和29个实施细则的基础上,2013年又出台了推动企业上市、技术改造、企业兼并重组、切实解决项目落地难等政策文件,我省将采取降低门槛、税收优惠、技改贴息、信贷支持等多种方式,积极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民营企业。”李江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家抓住发展机遇,开拓创新,推动全省民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活动当天,云南省民营企业家协会会长雷吟天正式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在滇分支机构及富滇银行签约,这些银行拟在“十二五”期间安排民营企业授信额度上百亿元,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推云南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抱团前进 共同的梦

张亚光作为云南创新股权投资基金的创始人之一,已联合省内40位知名企业家的资本,募集成立了一只规模高达10亿元的基金,该基金将为云南省内民企融资提供联贷互保。本着“救急不救贫”的原则,该基金已成为省内民营企业“多帮一”抱团发展运作模式的一个生动范本。其实,国家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资金是关键,现在市场上有二十八种融资方案,股权、债权、项目、贸易等多种形式的融资,都能有效实现企业融资的方法。民营企业需要放思路放开,融资手段多元化,让民营企业自立自强。在一个行业内坚持下去就可能成为行家。

评选活动上,有关专家指出,企业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融资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好的项目,企业领导要花时间去学习和研究,专业知识、金融知识等技能;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建设企业团队,培养出核心文化。赚钱是技术,融资是艺术。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3篇

当前,南京市溧水区民营经济发展正处在企业家新老交替、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我们在对全区民营企业家及其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新老企业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比如,企业交接班认识上,有的老企业家想交班,但子女不愿接;有的子女很想接班,但老企业家不愿交;有的老企业家不想交班,子女也不愿接。调研还发现,部分已接班的新生代企业家中,有的有过国外成长或海外留学的经历,回国后对国情社情了解不多,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认识浅显,不同程度地存在信念不坚定、信任不充分、信心不充足的现象;有的年轻人属于二次创业,或处于传承、交接的过度阶段,实践经验少,社会阅历浅,对风险的评估和规避能力不足;有的想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发挥作用,积极参政议政,但是缺少参政经验,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拿不出符合实际、有分量的议案提案;有的在诚信经营、环境保护、利益共享、社会公益等方面,担当意识、责任意识还有待提升。

针对以上问题,为使全区新老民营企业家“接力棒”交接好,培养出讲政治、懂经营、会管理、善决策、能创新、知感恩的新一代企业家接班人,溧水区工商联精心谋划,深化培训教育,搭建活动平台,全面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引导他们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一是开展红色教育。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圣地延安、白马“红色李巷”和大金山庄国防园参观学习,接受理想信念教育,重温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引导他们把革命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同时,邀请溧水区委党校专家介绍溧水悠久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提高他们建设家乡、回报社会的觉悟。

二是健全培训体系。坚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培训原则,通过请专家讲课、请企业家现身说法、到国内外考察学习,学习企业兴衰史、分析国内外大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战略眼光,培塑民营企业家群体敢闯敢干、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创业创新精神。

三是优化培训方式。围绕信息时代电子商务、互联网+、私募股权、资本运营、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专题,组织企业家开展高级专题研修班的短期培训。采用拓展训练、小组诊断、导师辅导等方式,大力推广参与性培训。把部分课程安排在市区或者外地典型标杆企业进行现场教学,通过现身说法,加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特别是针对汤雄、祁小忠、张振、臧亮、杨阿琼等新生代企业家代表提出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环保、法律、税收等方面的需求,邀请相关部门主管领导分期分批开展实务培训,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是落实互访互学。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到老一辈企业家创办的企业观摩学习,请他们讲创业史、发展史,弘扬“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经历千难万险、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联合雨花台区、江北新区等兄弟商会,分期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同行企业互访互学,互通信息,共促发展。近期,我们还将组织新生代企业家赴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短期培训,学习制造业央企在党建、企业管理、工业APP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取长补短。

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定期表彰经营业绩好、管理能力强、社会贡献大、诚实守信的优秀民营企业家,并加大宣传,提高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地位,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予以重奖。建议区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优秀人才到经济建设一线创业发展,到民营企业去锻炼,对在企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提拔重用,培养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六是引导履行责任。引导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脱贫攻坚、感恩行动和光彩事业。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以后,通过扶贫济困和发展慈善事业等形式,造福社会,促进和谐,体现出企业的责任和爱心。区工商联面向困难学生、春雷女童、困难老党员等群体,多次组织民营企业家开展慈善捐助活动。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4篇

当年的“郎顾之争”由个人恩怨发展成了经济学界和法学界都极为关注的,关于中国发展路径的大讨论,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郎顾之争”以及之后的顾雏军入狱,一度被解读为某种方向性的暗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顾雏军案也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被树立在历史的坐标系中。

如果真像郎咸平所说的那样,顾雏军侵吞国有资产,那么,如何解释:顾雏军收购前“科龙”税收只有1.7亿元,顾雏军收购三年后税收达到5.6亿元?“长虹”与“海信”的尽职调查人员在顾雏军被拘后为什么很快进驻“科龙”?而之前顾雏军进入“科龙”的时候他们却为何都避而远之?这些都说明,“科龙”在顾雏军苦心经营之下由“烫手的山芋”变成了“金娃娃”。

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是,经济行为须合乎公平正义的法律。有些地方政府,对改善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仍缺乏正确认识,恣意侵犯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其生存和发展难以为继。

贪腐官员攫取财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文明”的方法,就是通过土地和项目;一种是“不文明”的操作方法,就是血淋淋地从民营企业那里强夺财产。

当一个阶层有着共同的不安全感、危机感、恐惧感时,公平正义地处理典型案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改变移民风潮,留住民营企业家阶层,需要从典型案例开始,有法必依,有错必纠,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案件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顾雏军案作为国进民退中的标志性案件,能否在再审中体现司法的公平正义,将会是民营企业家移民风潮起落的一个拐点。

保护企业家、善待企业家,平等对待国企和民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避免出现制度真空,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和红线,依法保护民企的财产,是民营企业家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基本保障。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经济史中,顾雏军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希望通过广东高院的再审,揭开顾雏军案的真相,还给民营企业家一个公平正义的经营环境。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5篇

中国民营企业家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历史责任,扮演重要角色,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这一历史重任的完成,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民营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者之一,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我认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第一个方面是民营企业的最高责任是促进民族振兴,振兴民族、富民强国是我们几代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

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和谐社会建设相结合

履行这一伟大的历史责任,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事业观的问题。就是必须跳出“小我”的框框,放开眼界,开阔胸襟,将个人的事业与国家的事业结合在一起,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和谐社会建设结合在一起,将促进企业增长方式转变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在一起,真正把创业报国的理想落到实处。

新奥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一分子,在创业之初就把实业报国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我们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趋势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要求,把公司事业清晰地定位于清洁能源产业,以煤基能源的清洁利用为切入点,依托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积极发展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努力促进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事业。这样,我们整体上不但建立了更具战略性、长远性的企业价值观和责任观念,并且将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在企业的发展思路、增长方式等方面,更多地站在社会的高度上进行思考,更加关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劳动者权益和商业伦理。

政府应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条件和机会

我们的强国富民理想已经摆在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舞台上,同台竞技的对手大多数是经历了上百年市场经济发展、拥有现代经营理念、具备较强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巨头,在竞争的起点上我们已经落后了一大截。

政府和商会也应积极为民营企业创造这样的条件和机会,使民营企业不但能与他们同台竞技,还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民营企业才能真正做大作强,成为国家经济的生力军,促进民族的发展与振兴。

民营企业家的伦理责任是实现财富回馈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6篇

近来,担忧、质疑、关注“国进民退”的呼声日益高涨,目前已从一般的讨论上升到深层次的理论层面,引起政治界、理论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中关村最早的民营企业创办者和民营经济的鼓吹者,长期担任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置身民营企业家之中,倾听民企的呼声,不断体察“企情”, 潜心研究民营经济理论,成为民营经济的鼓吹者、实践者、研究者,今天的经济形势自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和忧虑。

其实,民也好,国也好,有进有退纯属市场经济的自然现象,时退时进不足为怪,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种趋势已经能够涉及到经济体制改革回潮的潜在趋势,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内在因素,如果不引起高度的重视,任其继续发展下去有可能蚕食来之不易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仅经济发展会遭受严重的损失,而且可能引发严重的非经济后果。

面对今日的经济繁荣,千万不要忘记沉痛的历史教训。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不要好了疮疤忘了痛。

可曾记得,在那个令中国人痛心的年代里,中国的经济频临崩溃的边缘,我们不能忘记缺衣少食,饥饱劳碌,每逢过年过节每人才能吃上半斤花生二两瓜子的日子,中国人活得好累好苦啊!那个让中国人伤心落泪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中国人一改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扬眉吐气的中国人远渡重洋,周游列国,大把大把地花钱,“中国人,有钱!”。今天的中国,高楼林立,市场繁荣,应有尽有,玲琅满目,提起“每逢过年过节每人才能吃上半斤花生二两瓜子”的日子,不禁哑然失笑。

可曾记得,当年中关村就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小镇,寥寥无几的餐馆、理发店、照相馆、包子铺围着一个清静高雅而又寂寞萧条的中国科学院。今天有目共睹,中关村是何等的火爆,一个农村小镇转眼间变成繁华的技术贸易大都市、世界创新中心。

中关村崛起的关键所在

中关村何以如此火爆?

中关村发展和再发展的关键在哪里?

一个不容否定的铁的历史事实是:自从1980年10月23日诞生了民营科技之后中关村才开始沸腾,一个强大的势不可挡的群体在中关村的发展史上扮演着历史的主角,那就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群!

有目共睹中关村2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中关村的高速发展和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评论和争论。最有市场的一种说法是因为中关村是科技成就硕果累累,科技人才荟萃带来了今天的科技产业的繁荣。但只要提出一个十分简单而显而易见的问题就能证实,这并不是中关村巨变的直接和真正的原因:中国历代领导人和广大的科技人士为建设中关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中关村科研院所大量集中,人才汇聚的格局早已形成。据不完全调查统计70年代就已有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集中在中关村,具有高级职称的固定的科技人才并不亚于今天,但是直到80年代初,中关村仍然是一个高雅的科学金字塔矗立在农村小镇里。大墙内是高精尖的科研成果,大墙外面仍是鸡鸣犬吠,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一条街只是摊贩成群,人声嘈杂的小市井。中关村何以沉默了30年?

认真思考的结论就是:以民办民营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民营经济浪潮冲破了体制阻隔,诱发了一场经济体制改革,使科学技术转化找到了渠道和载体,转化为巨大的实际的第一生产力,给中关村带来了繁荣。

我们还可以断言: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民营科技企业仍然是中关村建设的主体和灵魂,是发展首都经济的战略主体。他们仍然是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民营科技具有极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内涵。

同样,我们真的应当认真地反思,是什么原因改变了中国?是什么力量竟然把一个十几亿人的泱泱大国转眼间从经济崩溃的边缘挽救出来,神奇般地走进了眼花缭乱的繁华世界。是什么使中关村发生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民营经济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将会充当什么角色?

听起来似乎是一个小儿科的问题,其实,它却包含了极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的高深学问。知道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中国过去,才能想清楚到底是什么影响着中国的未来!

一个不容否定的铁的历史事实是:没有改革开放政策,没有千万个民营企业投入改革浪潮,没有一个强大的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出现,没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就没有今天经济的繁荣。

民营企业家是勇敢的下海族,作为改革大潮的弄潮儿,冒着生死不卜、家破人亡的巨大风险拼搏在市场经济最前沿。想一想,谁是冲出计划经济的泥潭和阴影的先遣队、铺路石、牺牲品?是一群先知先觉,敢于改革、勇于开拓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响应党的号召投身改革、下海创业换来今天的经济繁荣。你可能看到王文京、柳传志、冯军等等一批发达的成功的企业家,你可曾知道有多少人默默地淹没在茫茫商海里。

民营经济再探讨

民营经济到底对中国做了什么本质性的贡献?

民营经济所起的什么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绝不仅仅是多了无数的摊点、村村点火、镇镇冒烟,建立了烽烟四起无数的民间作坊,市场火了,税收猛增了。

在我看来,这些都是皮毛,而非核心。民营企业所做的史无前例的贡献是:在党中央的号召和支持下冲破了中国的传统的经济体制,创造了全新的企业运营机制,改变了中国经济领域的利益格局,在这一强大的改革潮流冲击下,计划经济的大厦轰然倒塌,才使中国的经济获得了新生。

虽然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所起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一个最核心的本质问题并没有解决。那就是:民营经济的本质是不是社会主义的嫡系?民营经济理论和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是否共融?民营经济与国家机器是否利益共存?民营企业家是不是国家值得信任的可以依靠的亲生儿子,能否成为国家的主人?民营经济是不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流经济的组成部分?政府能否把民营企业像对国有企业一样当作自己人而“不设防”?

以我的长期观察和研究,结论是:从政治上、理论上、意识形态上,这些问题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在一些政治家、理论家和党政干部的内心,民营企业只是中国经济的权宜之计,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中国走出困境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民营经济的最终的大发展,必然滋生政治要求,有可能危及共产党的政权。

这种内在的担忧,使得每每关键的时刻受伤害的总是民营企业,这可能是中国民营企业频频出现悲哀局面的内在基因。

“国进民退”堪人忧

2010年刚刚开局,“国进民退”搅动了中国的经济格局,不管怎么利用“数据”一再地否认存在这一现象,国进民退都已然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十分担忧的问题。

各界人士之所以对“国进民退”感到担忧,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在重要的基础性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如石油石化、钢铁、金融、电信、铁路等,利润丰厚的垄断行业全部被国企占据,集中度日益增加,自然引发了“国进民退”的热门话题。

最近,土地市场国企称霸,民营企业几乎被迫退出土地市场,去年下半年以后产生的地王几乎都是被国企或国企背景的房企拿下,业内惊呼房地产行业“国进民退”趋势明显。

2010年,这种趋势愈演愈烈。

全国人大刚刚结束的第二天,一天就出现两个“地王”,无一例外被国企拿下,让世人惊讶的是平均楼面地价为每平方米达到2.8万元,竟然高于周边的建成房的价格。世人作何感想?

国企出手如此大方,巨大的资本从何来?何以能“挥金如土”,将会对经济发展格局发生怎样的影响?

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时候,国家斥巨资投向企业救市场,4万亿巨资流向国企,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仍然十分狭窄,相对之下打破了经营资本的平衡点。

企业就是企业,国家就是国家,国家与市场有着不同范畴的使命,国家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就会打乱市场本身的固有规律,致使社会利益格局和经济体制混乱,使经济畸形发展,最终的结局就是经济遭到破坏。国家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让经济表现为暂时的表面繁荣,但是利益格局和市场规律的失衡就会给未来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隐患。

让人们担忧的还有可能由此引发严重的非经济后果。让高度集中的权力掌控甚至任意支配的社会财富资源,尤其在监督缺位的情况下,使权力毫无顾忌地扩张,肆意使用最有效的社会财富的使用权、分配权、处置权,使多年来经过艰苦努力才取得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果遭到破坏,同时导致经济上甚至政治上的腐败。

重新审视“国”与“民”

我们要反思一下,所谓的国有企业,到底它的优势,它的价值在哪儿?在经济发展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长期以来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国有的资产就是对于全民都有价值的,国有企业就是国家的财政支柱,而非国有的民营企业是个人行为。古今中外,国企并不一定能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的迅速增加,主要原因是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起上,造成了千军万马的企业群体,使税收剧增。改革开放这些年,尤其是过去十多年间,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做出的贡献可能远远大于国有企业。所以应当正确地理解民营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这种地位和价值。

如果不能消除对民营经济的歧视,我们损失的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率,进而损害的是全体人民的福祉。国进民退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垄断局面,破坏社会利益格局的平衡,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

国进民退的影响还可能是国企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重新回到了计划经济时代,比过去的计划体制对社会资源、经济资源形成更高程度的控制和垄断。

中国经济的发展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继续需要民营经济,为什么不能削弱民营经济的发展?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世界进入21世纪就进入了“创业型经济时代”,这不仅仅是一个推断,而世界各国所发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证实这个论断的正确性。全世界的经济已经开始由管理型经济向创业型经济转型。这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创业、创新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的深圳、浦东、中关村,在数百个开发区,不断地掀起一个又一个的“创业浪潮”,创业精神持续高涨,千百万个中小型企业像雨后春笋般地繁衍、滋生,发展壮大,正是这种生生不息、永不停止的创业过程中,一部分经过考验富有发展前途的企业逐步成长为一批大型支柱企业,成为经济发展的脊梁。这种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局面造就了生龙活虎的经济发展格局。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7篇

摘 要: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需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在分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绩效评估 序言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实践表明,哪里的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那里的综合经济实力就强,人民生活水平就高。20年的发展,使我国民营企业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规模,有相当一批企业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正朝着现代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而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将取代资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谁拥有最优秀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改制的客观条件,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人员年龄结构年轻化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民营企业历史都不长,因此这些企业中员工的年龄都不大。这种人力结构的最大优势是企业没有历史负担,不存在后顾之忧。人员的年轻化使得企业富有朝气,思维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常常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闯出一条新路,所以这类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发展较快。但人员过于年轻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经验不足、缺乏冷静,只习惯顺风扯帆、不善于逆水行舟等等。 (二)人员学历结构二元化 一方面民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渐苛刻,尤其是在某些高科技民营企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占有绝大比例。这样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是企业宝贵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财富。另一方面,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采掘、制造、服装、餐饮、修理、服务等行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人员素质要求也偏低,民营企业大量雇用外来廉价民工,企业员工大多是初中以下学历。这样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和产业升级转型能力。 (三)人员流动性大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当灵活,因需而设,不会为了安插某些特殊人员而设置福利性岗位。用人机制是典型的双向选择,来去自由。正因为有用人上的自主权,所以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当大,可以不断吐故纳新。这种精细而又务实的做法虽然给企业带来了活力,但客观上也造成企业人员巨大的流动性,给企业带来了相对的不稳定。 (四)聘用企业外兼职人员,流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8篇

摘 要: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必需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本文在分析了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结构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 论文关键词:民营企业 人力资源 绩效评估 序言 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发展势头迅猛,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实践表明,哪里的民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大,那里的综合经济实力就强,人民生活水平就高。20年的发展,使我国民营企业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和规模,有相当一批企业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正朝着现代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2 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信息技术的传播和发展,而人是知识、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载体,生产和传播知识的人力资源将取代资木成为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谁拥有最优秀的人力资源谁就能在激励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必然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因此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要获得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必须顺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自身的优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特征 改革开放后,我国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成绩,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我国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优化所有制结构、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的主要力量。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企业改制的客观条件,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有如下特点: (一)人员年龄结构年轻化 我国民营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民营企业历史都不长,因此这些企业中员工的年龄都不大。这种人力结构的最大优势是企业没有历史负担,不存在后顾之忧。人员的年轻化使得企业富有朝气,思维开放,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常常能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闯出一条新路,所以这类企业在创业初期往往发展较快。但人员过于年轻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如经验不足、缺乏冷静,只习惯顺风扯帆、不善于逆水行舟等等。 (二)人员学历结构二元化 一方面民营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日渐苛刻,尤其是在某些高科技民营企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占有绝大比例。这样一个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是企业宝贵的智力资源和无形财富。另一方面,大部分民营企业,特别是传统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采掘、制造、服装、餐饮、修理、服务等行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人员素质要求也偏低,民营企业大量雇用外来廉价民工,企业员工大多是初中以下学历。这样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结构上存在很大的缺陷,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和产业升级转型能力。 (三)人员流动性大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相当灵活,因需而设,不会为了安插某些特殊人员而设置福利性岗位。用人机制是典型的双向选择,来去自由。正因为有用人上的自主权,所以民营企业人才的流动性相当大,可以不断吐故纳新。这种精细而又务实的做法虽然给企业带来了活力,

民营企业发展史第9篇

关键词:品牌传承 营销 消费经济

我国品牌传承商业文化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企业的价值依赖于天然的地缘和人和优势,具有民族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双向指代作用。伴随时代的变迁,在以创新营销为特色的新消费经济时代,部分企业积极适应时展要求,创新产品生产手段,改革营销方式方法,努力以现代管理理念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渐发展壮大。然而,也有部分历史悠久的企业由于不能跟上时代步伐而不可避免的面临着破产兼并的命运。如何在新消费经济时代振兴和传承传统文化企业的营销效益是企业管理者和文化传播者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也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和本土经济自信心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性议题之一。

“品牌传承”商业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和行业分布

“品牌传承”商业模式蕴含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历史底蕴,创建时间通常超过五十年。在我国,品牌传承企业自近代以来经历了几次比较重大的变革,商业品牌也经历了若干次分化发展阶段,一些企业受益于政府支持而发展平稳,另一些则不适宜时展潮流走向灭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以后,新经济形势在为传统民族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入竞争机制而致使部分企业在改革大潮中进一步被市场淘汰。

在不断经历变革和改造重组的过程中,传承性商业品牌的行业分布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见表1),行业遍及餐饮、医药、食品、零售、烟酒和服装等。根据中国品牌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品牌企业约有17000余家。自1990年以来,具备国家商业主管部门认证资格的品牌传承企业数量仅存不足十分之一,且行业较为集中,部分行业如金融、物流等民族品牌已经绝迹。

“品牌传承”商业品牌在新消费经济时代的营销困局

我国传承性商业品牌一般以手工业作为主业生产模式,行业覆盖面涉及食品、餐饮、酒类、制药、茶业等部门,自身的生命周期特性也独具特色(见图1),比如北京全聚德烤鸭、同仁堂制药、西安孙家羊肉泡馍等品牌。传承品牌商业模式在新消费经济时代的营销困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的“口碑式”市场营销宣传模式落后

我国民族品牌企业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大部分由国有企业转变为私有企业,之前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和封闭环境使得这些企业很快暴露出不适应市场竞争、难融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弊端。民族传承性品牌企业信奉产品优势,寄希望于多年积累下来的信誉和顾客满意度作为发展基础,应对新媒体宣传推广较为消极。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企业的品牌形象老化,对于青少年和中青年的吸引率降低,并且最终导致企业产品的消费结构断层。

(二) 品牌的产品价值缺乏进一步提升

我国的品牌传承企业大多采用单一化发展模式,产品开发缺乏多元化思维,包装缺乏现代感和传统特色,对于消费者吸引力较低,而新时代的消费者恰恰在产品选择、包装、品味、质量等方面的鉴赏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企业固定化的产品形象会造成消费者审视疲劳。曾经有消费者这样评价“王麻子”剪刀:“小时候,王麻子剪刀就是那个样子,这么多年过去,新品牌剪刀不但样式不断创新,功能也在不断扩展,王麻子剪刀还是和几十年前一样,产品耐用,却不再吸引人购买了”,这说明民族品牌继续维持传统的单一产品价值营销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标准。

(三)品牌传承企业形象的树立缺乏新意使服务水平有所下降

多数品牌传承企业的店面形象维护还停留在牌匾阶段,内部形象缺乏特色,与百年老店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不相匹配,时代感和品牌信息得不到体现,直接影响营销效益。部分品牌传承企业还存在服务水平差的问题,原因在于在新经济环境下对于消费者关系的认知程度不强,企业员工“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思想始终得不到确立。由于不采取激励机制和盈亏自负制度,一些企业已经越来越不能在产品和服务上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体现在省市一级的品牌上,就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力得不到保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对于品牌的市场扩张甚至成为制约因素。

(四)传承性商业品牌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特征

传承性商业品牌的人力资源疏于管理,不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特征,制约管理人才价值的挖掘。民族传统企业在人力资源统筹和培训管理方面的单一产品导向型发展模式决定了对于人力资源的系统建设,人力管理仅仅停留在教育和领导层次,缺乏对于一线员工的岗位培训。此外,企业的人才招聘过程欠缺科学性,通常新人的引进只是依靠管理者的主观情绪,与规范式的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差距较大,这在造成企业管理随意性较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使得员工流动性过大,高素质人才得不到引进,体现在企业利润方面就是留存利润低、利润结构单一、人力资本支出紊乱、技术效益获取力低下。

(五)不科学的经营模式影响品牌传承企业的市场开发

品牌传承企业以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模式不科学,产品地域性观念过重,影响市场开发。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品牌传承企业对于分店和总店之间的共性管理差异上,消费者对于品牌认知存在偏颇,各家分店虽然以同一品牌作为经营依靠,但是内部依然是“杂货店”式的管理方式,经营缺乏规范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分店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整体形象得不到确立。此外,品牌传承企业的地域色彩过于浓厚,在进行特色化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企业的外延机会丢失,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跨区域经营日渐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单一的地域化经营实际上束缚住了品牌传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新形势下的“品牌传承”企业营销效益提升策略

民族传承品牌的建立来之不易,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信誉较高的产品质量是企业身份与市场地位的象征,品牌传承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先人创业的艰难和树立品牌需要付出的巨大心血,在建设产品层级、构建科学管理、打造品牌传承CIAS、树立国际营销观念以及创新经营体制方面投入精力,破解民族传统品牌在新时代的发展局限,具体来说:

建设传统品牌的五级产品层,提升品牌扩展范围。企业要针对目前的消费者市场进行重新定位,在媒体经济时代以“货好还靠勤吆喝”理念替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经营思想,建“五级产品层”(见图2)。通过五级产品层建设,品牌传承企业借助媒体和策划营销活动来扩大产品受众,获取新消费环境下的交互快捷优势和全球性优势,这样就可以在需求结构上对产品营销进行突破,打破单一利润来源,获取长期的多样化利益渠道。

加强品牌产品管理,积极处理新产品和旧产品之间的互容关系。企业的应变能力提升靠不断创新产品,品牌发展的根基在于客观分析市场需求,分辨产品生命周期,更新产品内在质量与外在形象。对于市场需求萎靡的产品,企业要及时采取转移生产措施;对于已经丧失市场份额、缺乏继续开发必要的产品,企业必须勇于停止生产。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要以科学为指引,通过建设集构思、筛选、分析研究、试制、试销、投产和后续开发于一体的开发程序来将市场营销维持在产品适宜、价格合适、地点得当、销售合理的多维空间内。

建设基于企业形象鉴别系统CIAS(Corporate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ystem)的品牌形象维护机制,确立品牌营销真实性,维护企业商誉。商标占据企业很大比例的无形资产价值,并且在营销过程中对于消费者往往具有决定作用。消费者更倾向于高商誉企业的产品,以此获得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的心理安慰。对于企业而言,要从长期经营活动中总结和建立符合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符合消费者群体需求的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减少企业非系统风险的发生概率,获取长远营销价值。此外,店铺外观、内部装修、人力资源培训以及商标二维码建设等都是品牌维护的表现。

树立跨区域、跨国界的国际化营销理念,突破传承性品牌的销售地域限制。企业要认清形势,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地域限制,尽可能的向外部渗透产品市场,树立企业发展的“大市场”观念。在国外,欧美市场传统品牌早在上世纪中期就开始了跨国化发展,宣扬本土文化,获取海外利润。以美国为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万宝路”等产品的海外拓展要远远早于其他高精尖科技产品。对于我国,一些品牌的发展又要早于同时期的国际品牌。因此,企业必须要克服既得心态,树立国际化视野,向海外拓展市场份额,积极迎合新消费经济时代的国内外多元化消费需求。

完善品牌传承特许连锁经营制,争取政府层面的扶植和支持政策。中华传承品牌应在现有格局下寻求明确的连锁经营质量标准,落实加盟服务规范,统一企业标识和建筑用具风格,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连锁经营方进行产品督导和质量抽查。同时,在政府支持方面,品牌传承企业要依靠历史品牌价值和民族商业文化精神来争取政府支持,配合搭建政府和企业沟通平台,严格政府督导标准,将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以及经济制度改革的发展结合起来,为“老品牌”能够“历久弥新、老当益壮”而积极筹备力量。

结论

相对于现代化企业,民族传统企业具有特殊的人文历史遗产和商业精神宣扬作用。企业得以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壮大的关键在于产品营销的效益和占取市场的份额,在产品多元化、消费网络化、品牌忠诚度不稳定和价值营销占据主流的新消费经济时代,品牌传承企业的管理者和政府部门都要在民族文化传承的战略角度来看待民族企业的发展,将营销效益、人文精神和消费者忠诚度作为三位一体的营销推广策略,这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规律的深刻把握,同时也是对中华商业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敏玉.中华品牌传承品牌发展瓶颈及对策[J].企业经济,2012(1)

2.陶俊.基于品牌延伸的品牌复兴研究―对中华品牌传承的探讨[J].企业经济,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