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5 16:19:48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1篇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又制约民营企业发展。总面积61.9%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贵州较为典型,这里以该地区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的相关数据为例论述民营企业与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机制。

(一)民营企业发展滞后影响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

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滞后体现在民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业聚集少、从业人员素质低等方面。

1.民营企业规模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规模差距首先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总量少,比重低。截至2011年底,贵州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36.9%,低于全国约21个百分点,四川、重庆等省份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在西南4省份中,贵州民营经济总量最少,比重最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指标相比,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07~2011年的5年间仅提高5.6个百分点,增速缓慢。规模差距其次表现为生态脆弱地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数量少,产值低。截至2011年底,生态脆弱的贵州喀斯特区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9个,仅占私营企业数的3.5%,95%以上为中小企业;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数量为1129个,产值为1214.36亿元,分别是云南的87.9%和74.3%、四川的15.9%和10.2%、湖南的13.7%和10.1%、浙江的5.0%和5.3%。考察2009年度中国民营企业500家,东部地区具有绝对优势,有405家,占比81%;西部地区34家,占比6.8%。

2.民营科技企业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科技民营企业与其他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总量少,比重低,研发投入少。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绝大多数分布在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中,初级产品加工所占比重大,深加工产业比重低。大多数民营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能力差,科技含量低,研发投入少。2011年贵州民营科技企业研发经费为3.2亿元,占当年全省GDP的比重仅为微不足道的0.056%。2011年贵州研发经费支出36.3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仅为0.64%,低于全国研发经费的投入强度1.84%,更是远低于北京的5.76%,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排名倒数第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经费投入为27.52亿元,仅为四川的26.3%、湖南的15.1%、浙江的5.7%。

3.民营企业产业聚集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商贸、餐饮、娱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医药、特色食品等优势资源方面也有一定集中,如制药业、遵义辣椒加工业、仁怀白酒业、六盘水煤及煤化工业、开阳磷化工业等已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但喀斯特地区民营企业制造业整体上仍然呈散沙状。虽然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并针对民营企业提供各种配套便利设施,想法设法引导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这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小规模的民营企业聚集。但由于规模过小,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分工效应,聚集效应的优势尚未显现。

4.民营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差距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与其他地区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历、职称和技术等级结构上。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学历较低,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低;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业人员比重低;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比低。无论是从业人员的学历结构,还是职称结构和技术等级结构,均呈现出低端化。

(二)生态脆弱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发展滞后,既有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但又不单纯是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表象在民营企业身上,实质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体制机制和文化思想观念落后的综合反映。

1.生态脆弱地区的区位地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经济贫困、社会封闭,无疑会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产生种种不利的影响,如生态脆弱地区的山地特征导致交通闭塞、基础设施难以跟进企业发展,生态脆弱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三不沿”的地理位置以及由此导致的薄弱的经济基础均会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首先,地区相对恶劣的地理条件,如占总面积61.9%的生态脆弱的喀斯特地区,“地无三尺平”,山地和丘陵占地92.5%等,自然条件造成该地区社会闭塞和经济贫困。由于地理区位偏僻,交通、通信状况较差,信息闭塞,几乎与世隔绝,该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十分闭塞落后。其次,从整体地理位置看,喀斯特生态脆弱地区一般地处“三不沿”(不沿江、不沿边、不沿海)地区,基础环境硬件设施薄弱,交通设施、通讯设施等受区位的制约相对落后,造成整个社会经济闭塞。最后,生态脆弱地区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工业园区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形成聚集效应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就是地理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喀斯特地区园区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民营经济聚集发展。由于受自然条件、资金条件、土地瓶颈等不利因素的制约,园区建设投入大,推进难度大,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尚需完善,聚集效应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生态脆弱地区的人才缺乏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经济贫困对民营企业影响最严重的就是人才缺乏,民营企业主和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会进一步制约民营企业发展。首先,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缺乏企业家,缺乏企业家精神,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普遍缺乏。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企业家的任务是“创造性地破坏”;刺激企业家创新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创新能给企业家带来丰厚盈利的机会,特别是创新在短期内能带来超额垄断利润;二是创新的成功能凸显企业家的才能,满足追求成功的欲望,这种欲望、事业心或“荣誉感”是企业家积极进取的内在冲动力,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支撑。受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主大多趋于保守,冒险精神和创新意识较为欠缺。其次,民营经济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缺失,这也是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受区位条件、工资条件、住房条件、教育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高层次人才总量少、比重低、人才发展空间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难以引进、且容易流失等,由此导致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缺乏、研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滞后等困境。

3.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制约民营企业发展。

生态脆弱地区社会封闭导致思维观念狭隘、缺乏创新、企业主素质较低、信息闭塞等。首先,思想观念上的桎梏制约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思想观念上的桎梏首先应追溯到生态脆弱地区传统的历史文化。在地缘关系和历史传统的影响下,生态脆弱地区“以商为末”的传统文化对民营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比较明显,如较为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较弱,思想观念守旧;冒险精神缺乏,满足于小富即安。其次,思想观念上的桎梏还表现为对民营企业的认识偏差。没有认识到民营企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作用,或者认识较晚,迟迟未能落实到行动之中。这表明生态脆弱地区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还存在一定的歧视,对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定偏差,涉及到扶持民营企业时行动上表现得较为消极和迟缓。

二、民营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带来区域经济的迅速崛起,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民营企业解除桎梏和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适宜的经济平台,如东部地区和沿海地区。

(一)民营企业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民营企业对地区就业、反贫困、增加地方产值、发展特色产业、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均有重大作用和意义。为了清晰呈现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比与人均GDP的相关性,对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和地区人均GDP的数据进行整理。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呈较强的正向变化关系。从三大区域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三大区域的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人均GDP呈正相关。民营企业就业人数按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次序排列,人均GDP也呈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次序排列。从各个地区来看,基本上也呈现出较强的正向相关。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各地区民营企业就业人数与该地区人均GDP折线图的走向和形状极为接近,表明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民营企业对欠发达地区反贫困以及增加地方产值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学界较为一致的认同。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民营企业发展有反作用

随着区域经济规模扩大,生产要素流动性增强,能够吸引人才资源、资本等要素流入,促进区域技术、知识、经验的交流和增加。区域经济增长带来生产要素可得性的提高,使得民营企业获得生产要素的交易成本降低,民营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约束得以放松,从而改善了民营经济生产要素配置,如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集群形成、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可在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推动创新创业、产业聚集引导等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更高质量地发展;反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也会制约民营企业的发展。

1.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生态脆弱地区由于地质地貌导致交通十分不便。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无力完善成本较高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原因之一是劳动力供给首先在数量上受到限制,缺乏供给弹性。究其根源,在于生态脆弱地区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这种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久而久之,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分布日趋不合理,市场经济不发达,市场容量偏小等。这也成为生态脆弱地区民营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反之,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较为完善,能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较高,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高,投资者必然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效益好的东部沿海地区,由此必然导致生态脆弱地区资金投入水平低下。

2.区域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具有正向的外部性,使得整体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和企业交易成本得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得好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软环境建设更适宜投资。无论是从硬件设施还是从软环境上看,投资成本低,投资效率更高,工业园区建设更为完善,能更好地吸引民营企业实现产业聚集,而产业聚集对民营企业具有正外部效用,有利于民营企业获得生产信息、技术和经验等,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

3.区域人才与资金的获取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集群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源流动是促进地区知识溢出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伴随着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流入。这也意味着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要素和资金要素的约束得到放松,能够较容易地得到由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带来的好处。生态脆弱地区绝大部分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偏小,缺乏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获取自身发展所需的人才和资金。高端人才和技术人才匮乏,难以引进,引进之后难以留住,相对稳定的人才队伍难以形成;自身资金不足,信用评级难,贷款额度小甚至难以贷款。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流入和资金流入有利于打破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人才瓶颈和融资瓶颈。此外,区域经济发展得好,对民营企业创新创业资金上的支持可能性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得好,思想观念开放,更能包容创新和创业的失败。

三、结语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2篇

摘要: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在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退民进”国策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民间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就民营企业投资的增长情况及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以寻求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民营企业 投资 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民营经济迅速发展,在拉动经济增长、吸纳社会就业、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近几年的增长情况

1.民营企业数量逆势继续增长。截至2008年底,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达到657.42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54.37万户,增长9.0%;个体工商户达到2917.3万户,较2007年底增加175.8万户,增长6.4%(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2002~2008年,个体工商户不仅户数在持续增加,而且增长率连续6年呈明显上升态势;而私营企业虽然户数也在持续增长,但增长率却从2003年起连续5年出现下降。

2.民营企业资金规模持续大幅增加。截至2008年底,私营企业注册资金达到11.74万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2.35万亿元,增长25%。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达到9006亿元,较2007年底增加1655.2亿元,增长22.52%(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尽管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持续恶化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但私营企业注册资金增长率却还略高于经济形势最好时期的2006年和2007年。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增长率更是较2007年增加了8.92个百分点。

3.民营企业投资规模依然快速增长。截至2008年底,全国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7.23万亿元,同比增加3.5万亿元,增长25.46%。其中国有经济完成4.64万亿元,同比增加0.77万亿元,增长20%;外资企业完成1.41万亿元,同比增加739亿元,增长5.53%;而民营企业则完成11.18万亿元,同比增加2.65万亿元,增长31.07%,较国有经济和外资企业增幅分别高出11.07个和25.54个百分点(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民营企业投资增幅始终快于国有经济投资增幅,而外资企业投资增幅总体变动不大,所以民营企业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呈逐年上升态势,而国有经济投资比重则逐年下降。

二、民营企业投资行为对经济的影响。

1.民营经济迅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在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的情况之下,民营企业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尤为突出。2008年,我国民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65%。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全国GDP比重为49.7%;外商和港澳台经济占全国GDP比重约为15%。2008年,我国民营经济实现工业增加值3.93万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总额比重的49.3%,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民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以上。

2.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吸纳社会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2008年底,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达到790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650.9万人,增长9%。个体工商户从业人数达到5776.4万人,较2007年底增加280.2万人,增长5.1%。除2000年因统计口径变化原因导致在个体私营领域从业人员减少外,1989~2008年,在个体私营领域实现就业的人员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

3.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丰富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截至2008年底,民营经济完成税收总额5873.68亿元,同比增长23.1%,高于全国6.1个百分点,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达到10.2%,较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个体经济完成税收总额1988.68亿元,同比增长34%,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在全部税收中的比重达到3.4%,较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

4.民营经济的迅速增长,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我国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投资日益活跃,改变了国有企业原有的垄断格局,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民营企业同市场经济有一种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民营企业的存在,迫使国有企业低效部门提高自身的配置效率,从而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优的配置。民营企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资金,补充了经济建设资金,促进了投资结构的优化,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三.促进民营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障碍,如,在民间资本行业准入问题上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铁门”的“三门”现象;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民营企业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信息市场过于狭窄等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如何优化民营企业投资行为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扩展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目前,我国的民间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制造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一般竞争领域,在基础设施、大型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科教文卫等社会服务业却一直严重缺席;电力、石化、电信、民航等领域,基本上还是国有资本的天下。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电信、能源、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将会使民营资本迎来一个爆发式的增长。允许民营资本进入更多的领域,会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形成竞争的压力。不排除部分国有企业会利用自身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调高准入门槛,变相设置“玻璃门”“弹簧门”,这些都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2.加强金融支持力度,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根本措施,必须充分调动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面的力量,有针对性地从民营企业制度创新、金融创新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着力,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大信贷资金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筹措资金,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四是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强化民营企业信用管理;五是民营企业要转变经营管理观念,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提高信用等级;六是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

3. 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依法保障民营企业投资者权益。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次国民待遇”(相对于外资所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和国企所享受的“国民待遇”而言),以及投资权益受到损害,投资合同履行困难等现象,严重打击民营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因此要建立健全法规,给民营企业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的不断增长。

4.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供为民营企业投资服务的良好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进一步构筑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为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助提供中介服务,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管理和经营指导服务等。同时,还应鼓励发展以服务为宗旨的民营企业投资咨询机构,组织中介机构在投资决策、技术开发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必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忠礼.积极启动民间投资,发展壮大民营经济[J].河南经济,2007,(10):22-23.

[2]杨松令.中小企业投资决策特点分析[J].财会月刊, 2008,(11):37-38.

[3]唐曙光.中小民企如何做好市场调查[J].大众投资指南, 2006,(4):43.

[4]李垣明.中小民企三望而行(环境篇)[J].大众投资指南,2005,(11):4-5.

[5]王元京.哪些投资将向民营资本开放[J].大众投资指南,2006,(5):4-6.

[6]黄孟复.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

[7]厉以宁,厉以宁论民营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3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商品二重性;技术二重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创新

[作者简介]高剑平,广西民族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教授,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广西南宁530006

[中图分类号]F276.5: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1)10-0117-05

一、发展民营企业是我国改革开放国策的体现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有着资本主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首先就体现在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基础之上的开放性。改革开放使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系统(包括所有子系统)充满生机和活力。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都有了持续快速的发展。

首先,这种开放是立体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开放。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促使我们保持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制,时刻准备接纳并主动地寻找新的各种有用的“负熵流”(各种物质、能量、信息,包括可资借鉴的资本主义文化等),使我们的市场经济体系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改革开放又是一个历时的、渐进的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主动地、自觉地利用一种历时的、渐进的改革开放战略:上个世纪80年代的沿海开放发展战略,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经济先改战略;上个世纪90年代的沿江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这种梯度的、由东向西的开放发展战略,使得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一步步分阶段地明晰起来: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社会慢慢发生变化,由量变而入质变。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系统则因这种渐进的开放,既保持稳定,又彰显活力。今天,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事实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再次,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对于市场主体和准入门槛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内部市场的开放。即我国内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其各自辖区内市、县的相互开放;二是外部市场、外部环境的开放,即向世界各国的开放;三是市场准入门槛的开放,除某些特定的产业外,我国绝大部分行业向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平等开放。市场机会均等。

曾经说过:“中国将继续开放市场,加快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开放步伐,逐步开放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进一步健全涉外法规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完善贸易投资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实行国民待遇,为中外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条件。”

这种开放使得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对外部世界保持着广泛的接触与联系,随时随地吸纳各种有用的“负熵流”,这是保持大系统活力、保证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平等的一员,正是民营企业的参与,在我国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系统之内,才会出现既竞争又合作的良好局面。

二、发展民营企业是适应我国现阶段多层次生产力的需要

首先,就我国生产力总的状况来看,是相对落后;就其基本特征来看,是多层次生产力并存。各个层次生产力之间的差距很大,分布极不平衡。任何单一的生产关系都无法适应这样的生产力状况,必然要求多种形式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其次,我国的生产关系不仅要同国内不平衡的生产力发生关系。而且要同国际不平衡的生产力发生关系――从美、日、欧,到亚、非、拉。从国内的合资企业、外资企业,到境外的我独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必然要求多种形式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

再次,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任何单一的、均匀的、无差异的平衡状态在结构上是最无序的也是最无活力的状态。在宇宙天体中,具有高度同质性的拥有强大吸引力的高密度天体渐渐聚集,最后形成“黑洞”。“黑洞”其实就是“死洞”。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亚当・斯密式的国家范式。其单一的所有制形态――私有制,其所带来的无序竞争,爆发了一次又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前苏联单一的、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计划公有制形态。最后引发了剧变。可见,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单一、平衡的状态其实就是死态。

同志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这是保持社会主义事业活力的源泉所在。

清一色的私有制平衡态不行,清一色的公有制平衡态同样不行,这已被人类社会的历史所证明。只有营造出兼顾“公”“私”的“非平衡态”来,方可使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愈来愈有序。“特色”二字恰恰就体现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多种“公”、“私”经济成分共同存在。只有这样,方可优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这中间民营企业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已经发挥并且还将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

三、发展好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系统持续健康运行的内在根据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要形成新的结构,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既不能是各自孤立的,也不能仅仅是简单的线性联系,它们之间必须存在非线性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才能产生复杂的相干效应和协同性,进而生成新的有序结构系统,并持续健康运行。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结合,在方法论上已经突破原苏联单纯地局限于一种所有制的单向思维和狭隘视域的模式,将各种所有制的经济实体置于一个大系统之内,这个系统向所有的经济形

式开放(广义地讲,还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开放)。这样,营造出最为有利的环境。使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存在,并发生非线性的互动,生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系统结构,得以保持运行并健康发展。

首先,在这个大系统之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目标而言,它必须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三者发生非线性的互动,达成协同。

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要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以形成各类企业的内在动力和外部竞争压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微观效益,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宏观效益的提高。

对改革开放的理论预设,邓小平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快现代化工业化与世界接轨为诉求。将市场经济当作一种把蛋糕做大的手段和工具,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目的是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必须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这意味着公平首先是我们追求的一种价值目标。在实践中,则表现为起点的公平,程序的正义。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它使每个人都能得到公正平等的对待。其次,它不是均分财富,而主要是指在宪法的规定和保障下人人皆有追求并获取财富的机会。再次,它以效率为前提,高效率的才是高效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能够创造出足够丰富的物质财富,才能为实现公平的共同富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并为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必须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这种起点上的公平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必要条件。它使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统一起来。它通过经济的发展带动人的发展,通过人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在这个大系统之内,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目的而言,它必须使市场主体自我利益最大化与社会效益最优化两者之间发生非线性的互动。进而协同。

大凡市场经济。都要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马克思说:“谁要生产商品,他就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为别人生产使用价值,即社会的使用价值。”商品生产首先表现出――为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其次则表现出――为牟利而进行的生产。这种利他性和为己性、服务性和牟利性的对立统一,就是商品生产二重属性的对立统一。它使得商品生产是个别劳动的同时也是社会的一般劳动,并从而采取了为全社会共同体而存在的普遍形式。

作为牟利性和为己性的商品生产,其逻辑起点是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服务性和利他性的商品生产,其逻辑终点是公,追求社会效益最优化。它体现的是社会财富共享与人的全面发展。没有前者。后者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没有后者,前者便变得毫无意义。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二重性发生了对抗:前者被极大地突显,而后者则被无情地淹没,产生了商品生产的异化。即商品生产二重性的对立,外化为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继而这种对立演变为资本主义阵营内的版块割据,最后不得不发展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支撑其商品生产。此种商品生产体系,列宁称之为帝国主义。

在前苏联、东欧等国家,由于僵硬的清一色的计划公有制,商品生产的二重性则发生了另一种对抗:后者被极大地彰显,前者被无情地淹没。产生了商品生产的另一种异化――从人的全面发展的终点走向完全忽视人自身利益的起点。在“公”的名义下,“私”被取消,进而演变为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手段,凭借军事强权,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支撑其商品生产。此种商品生产体系。称之为社会帝国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不仅为消除商品生产二重性矛盾开辟了通道。而且也使其二重性之间的关系发生了转向。其服务性、利他性凸显,进而实现其为己性和牟利性,最后实现两者的协同与辩证统一。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等多元、平等之市场主体的确立,是实现这种协同与辩证统一的制度保证。它使商品生产既无法彻底倒向为己性和牟利性。又无法彻底滑向为他性和服务性,而是在这两者之间保持适度而必要的弹性和张力。从而商品生产无论其主体的自我利益,还是客体的社会利益,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内都必将产生非线性的互动。并最终协同。

再次,在这个大系统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展开,还必须引起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非线性互动。进而协同。

在政治上,随着市场经济的一步步深入,民主和法治凸显。政治体制的改革则随之成为必然。市场经济主体多元,故而其利益多元,进而其社会关系复杂。因此。它需要完备的法制来保障。民主和法治便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趋向同一。因此。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过程。

在思想文化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样成为必然。

人在本质上具有双重属性,既属于物质又属于精神。就物质属性来说,无论人作为生产者还是作为消费者,均免不了进行狭隘的利益比较。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的金钱观时说:“资产阶级撕下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如果让人的物欲蔓延。则极易引发拜金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它会沿着――从最初的单纯的追求物质――物欲膨胀――最后蔓延到精神领域――使社会浸淫于庸俗的享乐主义之中。进而导致世风日下,道德沉沦,更不用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要实现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以及伦理价值体系。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升华的过程。如此,则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必将产生非线性互动。并最终协同。

这样一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系统之内,无论其宏观的目标,还是其微观的目的;不论其各种经济主体、各种所有制形式,还是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均会发生非线性的互动,进而协同,生成富有活力新的有序结构――而民营企业断不可缺。

四、发展民营经济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为伟大的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人类社会里,它依次表现为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因此,创新已经成为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源源不断的动力学因素。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求真,目的则是求利。技术同样具有二重性矛盾,即技术的“真”与“利”的矛盾。技术的“真”,其内在的逻辑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即一旦一项新技术被发明,它会尽快为全人类所共有。技术的“利”,其内在逻辑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往往通过模仿成熟技术获取规模效益。在具体的技术活动中,两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很难将其截然分开。通过“真”,达成对世界本质的认识,从而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往往又能够带来“利”;通过“利”,支持新技术的研发,从而达到对“真”的一步步接近。

资本主义通过“知识产权制度”解决了技术创新。继而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产业创新,然而,它永远也不可能解决制度创新。

资本主义制度有其天然的缺点:“私”。其出发点是私。落脚点也是私。于是这种制度的私便与技术的私一道构成了合谋――垄断。技术的私人垄断与技术产品的社会化构成了其解不开的死结――即经济危机、贫富分化、阶级压迫,从而导致无穷无尽的阶级斗争。最终资本主义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也没有过渡到“制度创新”上来。因为,它没有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私”而无“公”。

前苏联、东欧走的则是走社会主义计划技术之路。她首先从“制度创新”人手――设计一整套的社会主义计划体系――清一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企图通过它去解决“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问题。

然而,这种体系一旦建立,其致命的弊端也就暴露无遗:非常不利于创新。尤其是不利于与现行计划体系相抵触的原创性技术的创新。因为原创性技术具有偶发性,而这种偶发性与僵硬的计划制度发生冲突。原创性新技术只好出局――缺乏“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源动力――无利可图。正是这一致命缺陷导致了前苏联的危机――因“公”而忘“私”。

如此。前苏联由其良好的初衷走向了其对立面:扼杀创新,从而扼杀了人的全面发展。

没有“私”便没有活力,没有“公”便没有正义。单独强调其中一点都必然走向其反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则为彻底解决技术的二重性矛盾开辟了通道。

首先,我们给予民营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等市场主体以同等对待。这就给了技术创新一个宽广的空间;其次,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就给了技术创新以利益驱动;再次,让市场去配置资源,就给了技术创新成长发育的充足的养分。如此则“公”“私”兼顾,技术的二重性裂缝得到弥合。“技术创新”就自然过渡到了“产业创新”,进而过渡到了“制度创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改革开放一步步推动的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崭新的“制度创新”――它既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的结果;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制度保证。因此。民营企业的“私”是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公”之外的必要的补充。它与国有企业的一道推动建立并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系统的活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总结了人类社会历史上所有文明制度的优缺点后,经过我国60多年的反复实践建立起来的。它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它继承了社会主义计划的优点;又避免了其缺点。其外部呈开放的结构,兼顾了“公”“私”;各层次的生产力发展、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相协同;市场主体利益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相协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相协同。其内部则有“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制度创新”等源源不断的动力保证。因此。它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最为伟大的崭新的“制度创新”,必将为目前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指明方向。

五、结束语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4篇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一、昆山民营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大,发展速度快,门类集中

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 无论是昆山私营企业的数量, 还是其的生产规模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飙升。据统计2005年底,昆山民企总数为5280户,2010年昆山民企总数为已经突破4万户。2006年,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为3500户, 2008年猛增至21596户, 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期, 2010年止跌为升,达到10174户。昆山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名列江苏省第一、资本总额名列江苏省第二。走过辉煌的“十一五”,2008、2009、2010三年,全年新增注册民资分别为110亿元、137亿元、200亿元。昆山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52万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846亿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量均在全省确立了“领跑”地位。

(二)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低

昆山规模型的民营企业还不多,个头还不大,与先进地区还要较大差距。从工业产值来看,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仅92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3.6亿元。与自身比,这个数字是“十五”期末的3.7倍,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同类城市比,昆山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尚有广阔的爬升空间。统计数字显示,到2010年底,昆山全市民营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7家,龙腾光电、三一集团实现产值分别达79.6亿元 和78.4亿元……。金融海啸袭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昆山感觉到寒意。小企业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小企业,纷纷倒闭,开始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

(三)外向配套企业居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开放型经济始终是昆山的“第一性”经济。昆山不断进行产业整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昆山外企多,这让民营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捷径,就是外向推动、内外协作。在昆山,有的民营企业固定的和一家外企合作,有的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多家外企。昆山的配套销售额已占工业产值的相当份额,如轻工业高达30%,机械类占22%,电子企业占17%,纺织行业占16%,模具、电路板、儿童用品等行业也形成了配套企业群。

二、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山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之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足的政府服务环境,昆山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一)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少,引领带动能力不足

昆山民营企业属于小型微类企业, 是典型的“百姓经济”和“ 草根经济”,常常遭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跨入全省乃至全国千强企业、百强企业行列的大企业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在从国际层次来看,缺乏走出去眼光、能力和气魄,国际化水平低,能够叫得出名的跨国企业还没有出现。从企业规模看,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理解不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2.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从总体上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形势尤为喜人,并且连续几年都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其出口产品种类的性质上的缺陷。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断深入,脱胎于“农村工化化和市场专业化”的昆山民营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其内生性弱点突出显现。目前昆山民营企业具有“低端道路”的典型特征。从产业的分类来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3.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家族制管理模式在昆山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这种产权结构单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在生产经营中,主要依靠同族、同乡、同村的人,依靠血缘、亲缘、地缘的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任人唯亲,家族核心人员掌控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家族经营之下的企业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家长制作风,凭经验管理,凭感情决策。家族经营的企业只可能再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挑选接班人,甚至接班人是注定的、不可更换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市场环境

1.行业中介组织独立性不强,薄弱的领导力

目前,昆山的民营企业重“单打独斗”,轻横向联合,力量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行业中介组织的引导和带动。在我国,行业中介组织等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目前主要是一种依赖关系、“婆媳”关系,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严重缺失,过度地受制于政府甚至直接被纳入官方组织的网络之中,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准政府组织”、“半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半官半民机构 ”,认为它们充当政府的“助手”、“傀儡”、“附庸”。

2.内需不足,经济风险较高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获得的比较有优势,走出了一条高投资的出口,低消费的生产型、出口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多项农产品产量排名靠前,制造业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超过德国夺得世界出口冠军。但现阶段内需战略刚刚启动,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中国尚未成为世界消费大国。

(三)政府服务

1.政府转变职能缓慢,对民营经济的服务不到位

托马斯.杰弗逊曾宣称“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首要的权力不管来自何处,只能归于人民”。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就要竭尽全力的为人民服务。当地政府在管理非公经济的事务中,仍然惯性使然的实行上级对下级、“婆婆管媳妇”的计划经济时期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只注重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不重视服务者的形象,没有“亲和力”,疏远了彼此间的距离。一些领导干部不敢与民营经济、老板经理大胆来往、“交朋友”,怕招来“傍大款”之嫌,缺乏直接了解情况事实;不少部门还习惯于开会作指示、提要求,领导台上排排座,老板们在台下“洗耳恭听”,久而久之,会议开成了走形式,走过场,老板们“会趣”全无。

2.税收政策不合理,赋税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税负过重,将会遏制其经济的活力,反而征收不到税收;相反,如果把税收减免到合理的范围,税率看起来降低了,但由于经济活动扩展,税基大幅增加,经济发展和税收都能得到良性发展。根据拉弗曲线,宏观税负超过某个临界点,企业投资和经营就会缩减,个人收入也减少,政府税收也随之减少。当前税制某些规定已经明显不合时宜了,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如现行增值税制中多把私营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使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还有就是在昆山等外资企业较多地区十分明显的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减免方面,内外资实行两套税制,内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则是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

3.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准入困难,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长期扮演着“二等公民”的角色,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在片面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大量资金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取得一筹莫展。理论上说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像对待外商那样对待民营经济,可在现实中,已出台的一些相关扶持措施基本上没有落实到位,依然在“望洋兴叹”,民营企业渴望何时能像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平等的待遇。虽然国务院早已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非公经济36条”理论来说行业准入的大门应该是敞开了,然而,中间仍然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企业仍然被“玻璃门”挡在门外。

三、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路径探寻

(一)市场创新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性和使命,而市场创新则是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由此,昆山民营企业必须要善于研究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注重开发深度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努力实现企业的区域性、属地性市场角色向大市场理念转变。昆山市东邻上海,西依苏州地缘优势,立足昆山,培育本土型民企和引进外来型民企并举方针,积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抓住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及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与上海实现“错位发展”。

(二)体制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具有“三缘”性, 即绝大多数昆山民营企业资本在产权上带有强烈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三缘”产权是阻碍昆山民营企业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产权改革的重点是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下的宗法产权制度。民产权开放是民营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办法。产权开放的目的是实现民营企业资本主体的多元化,这有利于消除“三缘”性宗法产权的现象。这种产权多元化改革,不但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范围,有利于技术进步,而且导致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有效。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驾驭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昆山民营企业要善于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昆山外资企业多的优势,努力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现有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管理流程,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从整体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发展战略水平,以保障民营企业不断实现新的超越。通过完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来把“人治”转变为“法治”,企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管理的难度, 如果没有专门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层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运行的机制,严格执行,其前景是非常渺茫的。

(四)人才创新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一个人素质的差异问题。创业意识、财富意识和风险意识。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强烈氛围,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办大企业、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是铺就“昆山之路”的基石。要加大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人才队伍。要加大吸引、培养和建设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力度,积极留住人才。创新人才选拔要注重德才兼备,品德和专业都要符合企业要求,还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企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昆山民营企业要加强和大学才订单式培养的合作,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使昆山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流向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吸引具有国际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冯莉.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9(2):58.

[3]王振宇,华树村.浅析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革新――以昆山民营企业为例.科技信息,2007,34.

[4]钱秋霞.构筑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昆山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3,7.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5篇

(一)我国民营企业成绩斐然

从全国工商联的《201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分析报告》可以看出,截止到2010年底,民营前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6.98493万亿元,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7.48%,总资产达到5.88248万亿,和上一年相比增长了50.90%。经过这些数据的对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让民营企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和国有经济增长率相比民营企业经济的增长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外资企业相比也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所以,可以预料未来在中国GDP中民营经济的比重将会不断的提高。这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1.起步水平不高,初始积累不足

企业家敏锐的洞察力和经验丰富的判断力是初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依靠,投资低水平重复的初始积累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在平均数上来讲,全国民营企业平均员工人数不足14人,平均注册资本低于一百万。从事生产活动的设备都是大型企业淘汰不用的,产品相对落后,对于市场从卖方到买方的变化很难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不断的完善,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更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想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依靠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一些民营企业目光短浅,计较眼前的利益,在竞争中使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的代价是巨大的环境破坏;一些民营企业没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依靠模仿、山寨,或者生产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产品。

2.管理不科学

企业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领导、程序、结构。要想让民营企业获得要更大的进步,要从创业初期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中走出;在组织上,要综合使用集权和分权,并把握好其中的尺度,不仅要保证企业领导的权威,也要防范过大的管理范围;目前在决策上,由于民营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决策水平的低下,出现随意决策随意等现象。

二、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放开经营领域,实行项目带动

一是把民营经济向对国民经济有利的方向引导。让民营经济的发展和活跃国有经济进行有机的结合,促进民营经济对国有企业分流人员进行聘用,在国有企业中允许并鼓励民营经济以各种形式参与;结合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的调整,对于社会服务体系的发展上鼓励民营经济的积极参加,在农业发展上促进其的投资力度,在航空、石油、铁路、通信等行业中积极的引进民间资本,在完善这些行业结构的同时还活跃了民间资本。

二是在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之间创造平等的生存、发展的制度平。对于一些具有限制性、歧视性民营企业发展的规定要废除;让民间资本的投资门槛降低,对于人们屡屡诟病的工商登记手续进行简化,大力治理乱摊派、乱收费的现象;打破区域分割、贸易壁垒,在税收、土地使用等上对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对一些不利于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制度要取消。

(二)实行科学管理,追求持续发展

一是,对新的游戏规则要积极的学习,加大人才的培养并提高其质量。从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之后,民营企业对于国际社会上的一些规则不甚了解,这就要求企业不仅要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在开拓市场上的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以及其保护有关的规定等,还要具有在遭遇不公平贸易时候的投诉权利的实力,把握企业发展的机遇并不断的迎接挑战。不仅如此,对于具有高水平的人才要积极的引进,让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的提高,对企业中的职员要加大培训力度,让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不断的提升,以便于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二是对企业的管理要科学。在民营企业中进行科学管理,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在企业各项活动中要计划合理、组织协调、指挥得当、控制有效,让自己所控制员工、金融、材料资源有效的协调,在企业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充分的使用市场经济手段,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家族式的管理模式,民营企业要一步步的走出,这才是实现企业科学管理的根本,才能够让决策更加的明智,让企业更快的发展。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6篇

[关键词]经济增加值 民营企业 文化特征

“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简称EVA)在经济学中又定义为经济利润,是由美国斯特恩•斯图尔特管理咨询公司于 1989年首创的,民营企业起步晚、规模小、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公司治理不完善,其企业文化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不足。经济增加值”这一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在影响与改善民营企业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经济增加值”的作用

经济增加值应用于企业日常管理时,除了可以科学合理地考核企业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绩效外,还具有如下普遍的作用。

1.促使企业克服盲目投资,树立权益资本不是“免费资本”的理念,节约使用权益资本,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从而有助于促进资本运作效率的提高。经营者会像企业的所有者一样思考,权益资本不再被考虑为“免费资本”,他们不再追求企业的短期利润,而开始注重企业的长期目标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注重资本的有效利用以及现金流量的增加,以此来改善企业的EVA业绩和企业文化质量。

2.有助于提升与改善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经济增加值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一种绩效评价的指标,更是一种促进企业有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的手段。与传统的财务指标相比,它有两个优势:一是考虑了资金成本,把业绩与占用资源的成本联系起来,从产出与成本两个方面综合评价决策的效果,扩大了绩效评价的范围,使部门与整体的利益一致,激励管理人员为股东价值最大化不断努力;二是对跨期费用项目进行适当调整,使长期和短期利益更好地协调起来,克服决策中的短期效应,符合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要求。因此,EVA被《财富》杂志称为“当今最为炙手可热的财务理念”。

二、现阶段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特征

1.民营企业文化是老板意志文化。这种文化与民营企业经营者的经历有关,许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具有独到的成功绝招,比如他们承受风险的能力特别强,或善于抓住市场的空隙,或技术创新能力强,或有很强的融资能力,或善于带动一群人打天下等等。这些独到的能力,使他们形成了掘金后无往而不胜的自信,同时又容易有心浮气躁的心态。民营企业产权归老板自己所有,虽设有许多管理部门,聘请了优秀人才,但老板常常越俎代庖,往往养成基层喜欢越级报告、职能部门有事不敢决断、老板一人说了算的作风。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老板意志就是企业的绝对意志,几乎没有人能对他的决定产生影响,从而产生了企业经营的“巨人症”、“霸王症”等,这种惟老板意志导致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难以提升,导致 (投资)决策与行为的不科学性,对经营者业绩的考核带有较大的随意性。以至于老板的意志一旦出现问题,企业随即失去前进的方向。

2.民营企业文化是奋勇拼搏文化。民营企业大多是草根出生,因此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就是民营企业奋勇拼搏文化的体现。在浙江温州的民营企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既能穿皮鞋,又能穿草鞋”。为了企业在夹缝中生存,他们不辞辛劳;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全力拚打。

3.民营企业文化是抢抓机遇文化。许多民营企业老板,就是通过抓住机遇,骤然发家的。老板疯狂的工作,能很快聚合资源,使企业的目标变得简单而易于操作,员工形成吃苦耐劳、快干多干的作风,企业的原始积累迅速形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确出现了许多发展的机会,谁抓住了谁就能取胜。这时,广大民营企业利用自己的体制与机制的优势,一次次抓住企业发展的大好时机,使企业站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前列。这种文化体现在企业发展中,往往就表现为一有“好”项目就上,不管自己是否具备投资发展的能力与实力,不管是否进行了严密科学的可行性论证(特别是财务可行性研究 )。

4.民营企业文化是重视感情文化。许多民营企业文化用亲情代替规则,其经营管理层由复杂的血缘关系构成,这就违背了管理大师杜拉克所言的,家庭企业要想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庭成员,也无论他们多么出色,也至少需要一位非家族成员。民营企业内注重乡亲、熟人、朋友,使管理具有非理性和落后性,阻碍经营管理的问题长期存在,企业管理制度形同虚设。这种文化体现在日常管理中,就表现为以感情代替制度,以关系亲密与信任度代替指标考核,不能做到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民营企业文化的这些特点,曾经在短时期内适应了市场环境,但却和变化越来越快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拉开了差距。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民营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更需要寻找有关途径尽快培育出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三、“经济增加值”的应用对改善、提升民营企业文化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著名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最新研究指出:“全球一场新的经济竞赛已经展开,未来会脱颖而出的赢家,将是能够抢先窥视并领悟新游戏规则的个人、企业或国家。”这对我们是一种提醒。有效应用“经济增加值”方法,可对民营企业文化的改善和提升产生如下影响:

1.有助于树立集约经营的意识,节约使用资本金。资本金是投资者进行投资活动,并依股份金额对企业实施控制的重要经济资源。以往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都将这些资本金无偿使用,头脑中根本没有资本成本的概念,因此,在有的民营企业中,出现了任意提高资本金数额的限度,或者一再追加股本金。大家知道,股本金也是资金,而资金这种资源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是有限、稀缺的。用于投资的股本金来源于自有资本,也要考虑资本的机会成本,要使用“经济增加值(EVA)”的理念与方法。经济增加值这一指标,是客观评价企业资本收益超过资本 (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 )成本后的差额大小的标准,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运用。我们也要树立起这种观念并使用这种方法,不能认为自有资本投资是无本买卖,不需要任何代价。

2.有助于激励经营者不懈追求扣除资本成本后的“增加值”,认真履行经管责任。目前,企业的经营价值观念许多是在长期经营过程中自发地、无意识形成的,带有经验色彩,单调零碎。有的企业虽提出了文字性的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经营价值观等,但往往带有雷同化、模仿性,缺乏独特个性和适应性,很难实行。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7篇

【关键词】社会关系;职业经理人;比较

职业经理人作为特殊的人力资本所有者和出资人,其经济行为是受制于所处的复杂社会关系之中的。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与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各具特色,存在很大区别,正是这些区别导致其经济行为也存在很大差异。本文从委托—关系、经理人市场、激励约束和信任四个方面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在社会关系及经济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到一些启示。

1.委托-关系及行为比较

国有企业的资产属于全体国民,全体国民委托政府进行管理,政府又委托经理人对企业实施直接经营管理,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委托-关系。在第一层次委托-关系中,全体国民其实是个虚体,由政府中的某些官员作为人代为行使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权,而政府官员由于不具有对资产的所有权,容易形成监督不力,管理缺位,滥用权力,甚至与企业经理人串通为自己谋利等行为。在第二层次委托-关系中,政府与国企经营者之间是重复博弈,而由于行政组织可能随时会将经营者调离企业,国企经营者与所任职企业之间是一次性博弈关系,这就导致经营者没有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而努力,而是将更多的本应该付诸企业经营的努力转移到满足政府偏好上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更容易被观测的政治性任务和满足上级偏好上来,出项行政化扭曲行为。

我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都是老板个人或家族控股,他们对企业有绝对和直接的控制权。企业主委托职业经理人管理企业,经理人员是老板聘请来的企业保姆,职业经理人在公司里就被看成是高级打工仔,对企业的实际控制和管理能力远远小于老板,因而一旦出现职业经理人与老板的矛盾,不是老板叫经理人下课,就是出现职业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行为。

2.经理人市场环境及行为比较

在中国,国有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由政府部门任命的。根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报告,1993年,92.2%的国有企业经理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1997年为90.9%,1998年为89%。国有企业经理人市场基本处于一种垄断状态,作为经理人的需求方,国有企业既垄断需求数量,也垄断价格,且部分国有企业对经理人所制定的垄断价格较低,直接导致一些经理人利用权力的出租为自己谋取种种好处。

根据储小平(2002)的研究,民营企业对高层经理的聘任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竞争性的经理人市场运行机制,管理人员的来源渠道主要有社会招聘、企业主的亲属、基层提拔三种方式。社会招聘逐步成为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来源的主要渠道。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社会招聘方式已占到40%以上。可以说,竞争性的外部经理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并发挥作用。同时,一些企业也在积极培育自己的内部经理人市场,如万科等。

3.激励约束关系及行为比较

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国有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缺少应有的重视,他们往往难以支付职业经理人的应有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甚至损害了职业经理人的积极性。同时,企业经理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约束,还会受到来自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约束,这种不规范和松散的制约机制为经理人提供了一个中国特有的人际关系空间,使他们的工作重点转向如何应付和讨好自己的领导上来。

民营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竞争压力也非常巨大,因此,民营企业家往往对职业经理人予以厚望,相对国有企业而言,民营企业更加重视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如制定高薪、发放奖金以及给予股权等。但是,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对职业经理人约束不力的情况。由于我国法律机制不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不规范、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民营企业家的私有财产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对职业经理人难以做出准确而全面的判断,常规的法律约束、合同约束和章程约束等难以真正见效,而职业经理人自我道德约束起着重要的作用。

4.信任关系及行为比较

在国有企业中,尽管行政任命经理人的方式存在权钱交易、官员勾结和等问题,但徐朝阳(2009)通过构造一个简单的委托-模型证明,在我国目前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内部任命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有可能给政府带来更高的净收益,因为政府在选择国有企业管理者时,一个关键的特点是,它对内部候选人的情况要比外部应聘者的情况知道得多。因此,不在政府领导身边、不被政府领导熟悉的经理人常常不被信任,这就导致很多经理人更愿意将时间、精力和心思投入到如何与政府领导搭上关系和被领导熟悉上来。

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自家人”和“外人”的意识非常强烈。因此,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外来的职业经理人往往不被信任,经理人尽管为企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始终不能真正融入进去,致使经理人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很大打击,出现职业经理人自动离职,甚至带走一批骨干人员集体离职的现象。

5.管理启示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职业经理人的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于所在的社会关系中。因此,要引导其经济行为,就要从改善经理人所处的社会关系环境入手。

5.1 健全和完善经理人市场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职业经理人市场是职业经理人社会关系的核心,不健全、不规范和不完善的经理人市场是导致经理人不良行为的直接原因。首先,要尽快组建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中介机构。其重要功能有:一是办理资格认定和登记注册程序。二是组建职业经理人人才库,并将职业经理人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推荐给企业选择,组织双方公开招标、竞标。三是对市场人才成交的各种职业经理人进行定期考核,健全职业经理人业绩档案,提供人才资料。四是对职业经理人与聘用企业的合同争议进行仲裁或调解。五是开展职业经理人的各项业务培训等。其次,要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信息网络。企业经营人才的供求信息是随其流动而产生的,反过来又能引导经营人才的流动。没有信息,职业经理人就无法流动,职业经理人和用人单位就没有相互选择的前途,就形成不了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5.2 加强国有企业经理人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任命存在明显的短期化、行政化和官僚化的特点。尽管在我国目前职业经理人市场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倡导主要从市场来选拔国有企业经理人还不够现实,但未来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国有企业经理人任命的过多行政干预,使有才之人能够脱颖而出。同时,使任职经理人的收益能够直接与企业的效益紧密相连,而不是将命运牢牢掌握在上级领导手中。其次,国有企业经理人作为受雇佣者,也不可避免地要关心自身的利益,当在较低的垄断价格下无法实现自身利益的时候,他们就很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加以弥补。因此,在国有企业经理人的薪酬制度设计上要尽量与市场价格接轨,避免权力寻租现象的产生。同时,在对(下转第331页)(上接第329页)经理人进行激励的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约束措施,使权、责、利三者对等。

5.3 民营企业家要加强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

彼得.德鲁克在《大变革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曾提出这样的忠告:“成功的企业不会采用一人当家的做法,而是有一个良好的经理班子,家族企业要能生存和保持有效运作,在高层管理人员中,无论有多少家族成员,也无论他们多么出色,也至少要有一位非家族成员。”那么,既然民营企业引入了职业经理人,就应该对他们加以信任,如果民营企业家对职业经理人缺乏信任,职业经理人也就不会为企业真心效力。张维迎(2003)指出,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信任在很大程度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企业的规模,真正制约企业扩展速度的是“融人”(企业内部人的融合),而不是融资。

5.4 职业经理人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

在我国目前职业经理人市场法律环境和制度环境较不完善的情况下,职业经理人要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严格遵守货币出资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契约规则,重诚信,讲品德;第二,要正确选择好自己的价值取向,不能把追求自身的利益放在价值取向的首位,最好把企业的长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做,把自己从职业经理人向事业经理人转变;第三,职业经理人要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若评价过高则可能会带来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感,既加深了与出资人的矛盾,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第四,要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非常高,一个能力平庸的职业经理会导致企业的衰败甚至倒闭,而一个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可以使企业起死回生并能创造腾飞的奇迹,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经理人要不断加强自身修炼,做一个学习型的经理人。

参考文献

[1]易法敏,文晓巍.新经济社会学中的嵌入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2009(8):130-134.

[2]臧得顺.格兰诺维特的“嵌入理论”与新经济社会学的最新进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1):109-115.

[3]黄中伟,王宇露.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2):1-8.

[4]卢致天,胡建新.中、美两国职业经理人产生与成长环境的比较及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3):48-51.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8篇

关键词:生态技术创新;环保产品;循环经济;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3-0096-02

一、引言

循环经济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它以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以减量化(Eeduce)、再利用(Feuse)、再循环(recycle)为原则(“3R原则”)。循环经济的每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置和转化技术,技术创新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动力。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观念后,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在理论研究及实践领域的关注。我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已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起施行)。浙江省民营企业众多,为浙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的代价。目前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坚持以生态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模式为突破口的发展方向。

二、浙江民营企业生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关系

影响生态技术创新的最主要因素即缺乏市场需求,因为市场将决定创新的收益,如果缺乏市场需求的拉动,持续的生态技术创新也就不可能实现。企业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市场和政府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同时,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自身发展特征,具有与国企不同的创新模式和动力机制,再加上短期的财务压力(尤其是上市公司)迫使企业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上。生态技术创新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只有通过企业家才能够真正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企业家是商业活动的发起者,同时也是相应风险的承担者,他们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能够也有意愿运用所控制的资源来开展创新活动。企业应了解每道工序中各种废弃物的产生情况和能量剩余情况,寻找这些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的途径,使其先回用于自身生产过程,其次用于企业内部,最后尽可能在区域内得到再利用,争取实现污染“零排放”。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是首要目标,随着工业化阶段进入知识经济阶段,生态环境也将随之改善,先污染再治理的道路走不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也认识不足,没有形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社会价值观,无法给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市场需求诱导是浙江民营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动力重要源泉之一,RothweH研究了市场导向与重视顾客需求在创新中的重要地位;Lee提出应用研究的技术交流和产品类的技术交流,更大程度上依赖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特性及其变化直接影响企业创新动力的方向。首先,企业必须依据市场需求的主导方向决定创新行为的类型和范围;其次,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方向也正是企业创新行为的方向。市场对持续创新的控制作用使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始于市场需求,通过创新最终满足市场需求,企业之间通常会出现同质产品或替代产品的竞争。只有率先引进工艺创新,降低成本,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浙江许多民营企业仍然局限于单个项目的创新或局部创新,其结果多是使其企业获得一时的快速增长,难以实现持续发展。企业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不断地推出、实施新的创新计划,并不断实现创新效益的过程㈣。其意义在于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有效地配置资源,满足市场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工艺、管理或流程的创新,避免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趋同。

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受到创新收益的影响,民营企业在拥有较高的创新收益时,企业家收入也随之增加,就会产生持续创新的利益驱动。企业家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在企业内部逐渐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同时,创新收益的增加也促使企业家增加研发投入,促进企业进行持续创新,民营企业在生态化技术创新方面有利可图,从而促进企业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政府应该成为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倡导者和维护者。第一,对于循环经济所需的重大技术由政府启动国家重大工程关键技术项目来研发和提供;第二,污染治理技术、废弃物利用和处置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能源利用技术、工业生态技术大多都要在企业应用,只有促成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浙江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成为可能。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投资见效期长、风险高、投资大,因此,对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者,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信贷优惠,或者是直接补贴,以降低企业进行生态技术创新的成本。政府部门应优先采购民营企业开发的生态技术产品,如可循环利用的产品,政府采购在推动企业进行生态技术创新方面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政府的推动作用还体现在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创新行为进行引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是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应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获得有效信息。目前我国市场机制不健全,依靠市场自发调节的力量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政府对企业和市场进行有效的引导,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并利用行政手段引导市场需求。

三、循环经济模式是浙江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第9篇

一、“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概念及假设

1、“国有经济”的概念。国有经济一般是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一种经济类型,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形式包括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

2、“民营经济”的概念。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并不存在“民营经济”这样的概念,民营经济是从我国经济运行中产生的一个概念,且现在尚不存在一个明确的概念。本文认为“民营经济”是指以反映投资主体或经营主体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成分,是在一个国度里由本国居民投资创办、经营或控股经营的企业和事业单位经济要素的总和。也就是说是外资及外资控股、国有及国有控股以外的经济成分的总和。

3、一些假设。在进入正式的讨论之前,本文先做一些假设,假设一:在明确了本文所论述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概念之后,这里将境外资本(包括国外资本和港澳台资本)抽象掉,不做考虑。假设二:不论企业的具体名称是什么,如合伙制企业、股份制企业、独资企业还是集体企业等,都仅从企业的资本构成角度来进行讨论,资本的所有形式分为三个类别――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个人资本。其他的资本形式,如法人资本最终也可以追溯到这三个类别中去。假设三:将个人资本和集体资本的总称为民营资本。

首先,本文所讨论的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中均不包含国外经济和港澳台经济成分,且主要讨论的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将境外资本抽象掉更有利于论述。其次,企业的名称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定义的,而本文重在从经济角度考查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比重进而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因此就从资本构成的角度看待企业更利于分析。具体来讲,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完全是国有资本则为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民营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是国有资本为主、民营资本占少数则为国有控股企业;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是国有资本占少数、民营资本为主则为国有参股企业或民营控股企业(这里采用国有参股企业这一说法);如果一个企业的资本构成完全是民营资本则为民营企业(民有民营企业)。当然,从这个假设的角度来看,国有经济就包括了国有国营企业以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部分;民营经济则包括了民有民营企业、国有参股企业中的民营资本和国有民营企业中的经营权部分。最后,本为将“国有”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所有”,将“集体所有”这部分划入广泛意义上的“民有”这部分。另外,本文为了叙述上的简明,用“国企”一词指代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总体,用“民企”一词指代民由民营企业、民营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

二、关于“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争论

1、有关“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三种观点。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进民退”现象就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分为以下三种。观点一:反对“国进民退”。这些学者认为,“国进民退”背离了改革的方向,是“死胡同”,是很危险的。观点二:赞同“国进民退”。这些学者认为,国有经济在某段时期、某些领域的“进”和“退”,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且认为这恰是“中国模式”优势的体现。观点三:不存在“国进民退”的问题。他们的说法主要有――在整体上并不存在所谓的“国进民退”现象,即便存在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的现象,也是个别的、局部的;无论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及其比重消长或者从市场经济运行的操作层面看,还是从理论逻辑与论断的准确性看,所谓“国进民退”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一种主观论断;“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现状不符合,也不存在国家发展战略在这方面的重大转变。

2、对上述三种观点的评述。总观上述的三种观点,可以看出承认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人,不论是反对的还是赞同的,都看到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所存在的相互替代的一面。并且,这正反两方的争论还突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国企与民企的不公平竞争的问题,而且“国有经济”在竞争中有主动权――即当国有经济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则民营经济的比重就被迫下降了,当国有经济的比重下降时,则民营经济的比重就上升了;然而,不存在反过来的情况――即当民营经济的比重上升时,迫使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当民营经济的比重下降时,则国有经济的比重上升。虽然这两种情况的结果都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此消彼长,但是民营经济是被动的,国有经济是主动的,二者相互影响的力量对比是悬殊的。不承认“国进民退”现象的人其实是针对宏观层面来说是不存在“国进民退”现象的。

对于上面的这种说法,应当辩证地来看。首先,应正视“国进民退”这种现象。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国企与民企在实践中的冲突是确实存在的,因此正视这种现象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实践上都是有意义的,是有助于国民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协同发展的。其次,应明确分析的视角,是从宏观经济的总体来看,还是从中观的不同的区域(地区)或是不同的行业来看,还是从微观企业中的产权结构来看。不同的分析视角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最后,关于“关系”的分析,既应看到其对立的一面也应看到其统一的一面。上面的说法显然是揭示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部分对立面,并且其对立面的分析也不全面,同时这二者之间的统一的一面更加无从论及。因此,本文就将以这种辩证的方法来看待“国退民进”这一现象,进而透过这个现象分析“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辩证关系。

三、“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辩证关系

总的来说,“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下面对这种“统一性”和“对立性”做具体的分析。

1、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统一性”。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具有“统一性”:第一,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工具”,二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如表1所示,自2000至2010年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呈逐年递增的态势,并且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也是逐年增加的,由此可见二者是呈现出“共进”的态势,并且统一于整体产值的增长中的。这一点在图1和图2中也可以较好地体现出来。第二,从中观的不同地区以及行业来看,二者相互竞争,此消彼长的态势交替进行,这种竞争既活跃又稳定了经济,从而推动了整个地区以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即二者统一于地区经济或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以东部地区为例,从1995年到2003年国有企业产值所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持续下降,民营企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至2004年国有企业产值所占比重相对上年有所回升,相应民营企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此后一直到2009年,国有企业所占的产值比重继续下降,民营企业产值比重继续上升。可见,从1995年到2009年间,国有企业比重与民营企业比重此消彼长,国企与民企呈现出竞争的态势,但东部地区的工业产值整体是呈上升态势的。因此,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竞争是统一于整体地区经济的发展中的。第三,从微观角度来看,通过企业内部股权的转让方式,实现了企业内部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竞争,二者的竞争直接统一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中。企业是独立核算的硬预算约束的基本单位,其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任何股权结构的变动都是以成本收益为依据的。

2、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对立性”。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从宏观角度来看,对于一定时间内的经济整体是一定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有相对高低的差异,比重方面时而国有经济大于民营经济,时而国有经济小于民营经济,时而国有经济等于民营经济,但二者相等是偶然,不等才是常态,即二者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如图1和图2所示,2000年国企数量比重为32.8%、民企为13.6%,国企是民企的2.4倍,以及国企产值比重为47.3%、民企为6.1%,国企是民企的7.8倍,这就是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大于民营经济的情况。再如,2002―2004年数量方面,国企占比从22.7%到12.9%,民企占比从27%到43.1%,则可粗略判断大约在2003年国企与民企的数量持平;2008―2010年产值方面,国企占比从28.4%到26.6%,民企占比从26.9%到30.5%,可粗略判断大约在2009年国企与民企的产值持平,那么从数量和产值这两个维度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应在2003―2009年间的某一时点上持平,即比重上国有经济等于民营经济了,但只是很短的时间。又如,2010年国企数量比重为4.5%、民企为60.3%,民企是国企的13.4倍,以及国企产值比重为26.6%、民企为30.5%,民企是国企的1.1倍,这就是比重方面国有经济小于民营经济的情况。更进一步地,从2000至2010年这整段时间来看,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产值上,国企比重都呈下降态势,民企比重都呈上升态势,二者此消彼长的替代关系是十分明显的。第二,从中观角度来看,当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处于同一地区或是同一行业中时,一般情况下国有经济较民营经济的实力雄厚,因此,竞争是不公平的,并且在竞争地位上,国有经济是处于强势的。第三,从微观企业角度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都是有弹性的,即在企业的内部会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出现国有资本将部分或是全部民营资本挤出,抑或民营资本将部分或是全部国有资本挤出,从而呈现出民营企业被国有化成为国有经济,抑或部分国有控股企业被私有化成为民营经济。

四、当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及趋势预测

1、“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我们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理应分布的经济领域。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领域,如果国有资本比民营资本更有优势,则就应由国有资本来进入;如果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优势相当,则应共同参与并展开竞争;如果民营资本比国有资本更有优势,则由民营资本进入。如果按这个理论来分析,那么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自然垄断的、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经济领域应由国有资本来进入,其他的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则视具体的情况由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共同进入或是由民营资本单独进入。

假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并实现了上面的这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理论上的分布,则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看如果改革到了这样的程度是否还存在问题。首先,“类别1”和“类别3”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各自的领域中施展能力,那么就暂且认为在这两类中是不存在问题的;那么再来分析“类别2”。

首先,这些领域由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参与,体现在民营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以及国有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形式的参与。在这种竞争性的领域中,国有经济的单独参与形式不能是国有国营企业,因为国有国营企业就像一只老虎,而民营企业就像一群小白兔,小白兔是会被老虎吃掉的,即使暂时不吃,当个别民营企业壮大起来时,威胁到国有国营企业的利益时,这只老虎就会发威将其国有化。这是“竞争”的本性――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因此,国有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是不可取的。而众多民营企业的参与,将活跃市场,增加竞争的有效性,因此民营经济形式的单独参与是有利且必需的。国有和民营经济的融合形式体现在股份制企业当中,即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现代股份制企业的产权可转让性为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相互转化提供了渠道。从国有资本到民营资本――这种转化显示出了一种“刚性”。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刚性对于维护国有经济在社会总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是有利的,因为国有资本一旦私有化,在现在股份制企业中就有可能会被进一步地为外资所掌控,这个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性是有威胁的。从民营资本到国有资本――这个转化显示出了一种“弹性”。在实践中多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了就被收为国有了。这对民营经济来说是重大的损害,影响民营经济的积极性,进而损害了市场的活跃性。上面的这一“刚”一“弹”既有利又有弊。其有利的一面体现在,维护了国有经济在整体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对于稳定经济的发展以及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当遇到经济危机时,民营资本是根本无法对抗这种巨大的经济波动的,若让这些民营企业倒闭则会造成就业率下降等重创,此时若为国有资本收购助其渡过难关,当经济好转时再转为民营企业,这对于民营企业本身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不利的一面则体现在,国有经济的将民营企业国有化较易,国有经济的民营化较难,久而久之,会造成民营经济整体比重的下降,对民营企业的积极性造成损害,进而影响市场的活跃性,最终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

因此,可以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适度的相互转化问题。其实,即使去掉前面的那个假设――“假设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并实现了上面的这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理论上的分布”,这个关键问题也仍然是存在的,只不过将上面的理论可以解决的问题都抽象掉更容易看清楚这个关键问题。

2、“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三大预测。对于这个关键问题的处理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演变趋势:趋势一:国有经济过度侵害民营经济。即任由民营资本国有化的“刚性”发展,而国有资本的民营化的弹性却不予提高的结果。这个过程是较为缓慢的,在短期来看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仍然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竞争态势,但如果取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去核算国有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这一指标时就会发现,国有资本的比重大大增加了,国有经济的增量超过民营经济的增量,从而实现整体经济的国有化,民营经济则被边缘化,甚至是退出历史舞台。趋势二:国有经济为民营经济所吞噬。即过度提高了国有资本民营化的弹性,过度削弱了民营资本国有化的刚性所带来的结果。我国的经济会呈现出整体的民营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较大,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复存在。趋势三: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划江而治”。即国有经济仅存在于提供公共产品、自然垄断、拥有安全性和战略性意义的经济领域,民营经济则活跃在除去这些领域以外的其他经济领域。也即国有经济仅仅存在于“类别1”中并占统治地位,民营经济则占领“类别2”和“类别3”并占统治地位,当然,民营资本在“类别1”中的部分国有控股企业中也有参与,但是仅为附属的成分。另外,通过财政体系,将从民营经济那里收到的的税、费用以补偿国有经济在提供公共产品时的损失。

其实,“趋势一”的描述貌似是我们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路径,最终实现全社会的国有也就成了事实上的全民所有了,然而,这个路径实质上是激进的,非自然的。因为,进入社会主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阶段是要具备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这个条件的,即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时才可以,而非通过“国有经济”的“仗势欺人”来从表面上、形式上来达到的。因此,“趋势一”是不利的。“趋势二”显然是退回到资本主义上的一种道路,这是很危险的,这对于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果会造成巨大的毁灭性的打击。“趋势三”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接受的模式。发展到这个阶段,既有国有经济稳定整体经济、国家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又有民营经济活跃市场创造大量的物质财富,从而推动整个经济体的发展,进而为走向社会主义的高级阶段创造丰厚的物质条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处理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关系对于稳定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五、关于处理“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的建议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存在的“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相互转化这一关键问题,下面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以达到相对削弱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转化的刚性、提高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转化的弹性、保证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之间适度的相互转化。

1、宏观方面。宏观方面主要是建议政府断开与国有经济的亲缘关系,以一个中立者的姿态,依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引导和调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总量上进行适度的相互转化。具体来讲,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政企分开,包括中央政府与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的分开以及地方政府与国有国营企业、固有控股企业、国有参股企业、民营企业的分开。这里政府与国有企业方面的关系是历史上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所以关注的较多,理清这二者的关系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地方政府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却往往具有隐蔽性,地方政府对于民营企业的干预是无形的,也往往伴随着一些交易。这些干预使得民营企业无法专心致志地搞经营,进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在经济领域的主要职能应归位到宏观调控上来。通过硬的决策机制(即制度安排)和软的相机抉择,来引导全社会范围内的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相互转化。这种调节应以经济周期为依据,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在竞争性的经济领域内,当经济繁荣时主要是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方向转化,即民营经济的占比提高;当经济萧条时则主要是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的方向转化,即国有经济的占比提高。当然,这里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政府只是引导并不参与到具体的企业内部操作。其二,在经济繁荣的时期也存在局部的、地区性的、行业性的或是个别企业的由民营经济向国有经济的转化,反过来,在经济萧条的时期同样也存在局部的、地区性的、行业性的或是个别企业的有国有经济向民营经济的转化。这里需要慎重考虑的是经济繁荣时,应依据动态的比较优势来分析,该民营企业的民营资本是短期的比较优势下降还是长期的比较优势下降。若是短期比较优势下降,则应考虑优先由其他的民营资本进入,具体的形式如其他民营企业对该民企的并购重组等;若是长期比较优势下降,则应考虑由国有资本进入,以便给民营资本以休整的时间,当民营资本的优势恢复时再考虑国有资本的退出和民营资本再进入的问题。

2、中观方面。中观方面主要是建议行业协会制定一些规范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行规,构建有关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并及时有关国企民营化和民企国有化的信息和通告,进而在行业内形成一层仅次于法律的软约束,从而有助于监督和调节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局部范围内进行适度的相互转化。

其中还应注意几个问题,其一,行业协会是企业的一种自律组织,因此应排除行政干预;其二,制定规范国企和民企的行规中应注意在平等的基础上,适度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保护程度;其三,构建的有关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包括国有企业之间的、民营企业之间的以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三种兼并收购的监督机制;其四,行业协会在组建具体的一个兼并收购事项的监督人员时,注意不应引入当事人,以保证公平性;其五,注意及时有关具体企业的兼并收购的意向、进程及结果,保证信息的透明度,并收集社会反映。

3、微观方面。微观方面主要是建议完善有关企业股权转让行为的相关法律,以使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在企业微观层面上自发地进入和退出,进而使得国有控股企业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地自发地转化为民营企业,也可以使得民营企业在一定条件下适度地自发地转化为国有控股企业。

企业股权转让方面:我国《公司法》第148条规定,“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转让或者购买股份的审批权限、管理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这条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规定是出现在《公司法》有关“特殊股份转让的限制”的规定中的。由此可见,“国有股权”在我国法律中是受到特殊保护的,国有控股企业民营化的难度可见一斑。并且,国企的股权转让要经过审批这一点又明显地没有将政企分开。因此,应完善这部分的法律规范,体现政企分开的精神,并区分国有国营企业、国有控股企业以及国有参股企业在法律中的不同地位,不应所有的“国有股权”都搞特殊,如部分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的国有股权可以与民营股权保持平等的地位。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有关“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关系的三大观点,得出应辩证地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角度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二者具有既统一又对立的辩证关系这一结论。进而,在这一结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当前“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关系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适度的相互转化问题。最后,针对这一关键问题仍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目的就在于通过这些措施来利用“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对立面的竞争性,既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又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并协调二者之间保持适度的比重关系,最终得以统一于整体经济的发展中。

【参考文献】

[1] 李政:“国进民退”之争的回顾与澄清――国有经济功能决定国有企业必须有“进”有“退”[J].社会科学辑刊,2010(5).

[2] 刘得扬、杨征:国家利益与国有企业的“进与退”[J].财经问题研究,2012(1).

[3] 胡乐明、王杰:国有企业比重演变特征及趋势分析――兼论“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J].中国流通经济,2012(1).

[4] 吴强:从国际金融危机看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合理性[J].红旗文摘,2010(6).

[5] 罗志荣:国企崛起是“中国模式”优势的重要体现[J].企业文明,2010(2).

[6] 卫兴华、张福军:当前“国进民退”之说不能成立[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3).

[7] 汪海波:对“国进民退”问题之我见[J].经济学动态,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