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8-21 17:10:12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1篇

【关键词】水电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管理

当前我国水电建设的现代化发展趋势要求水电施工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和项目经营管理水平。在新时期,如何抓住建筑市场竞争的机遇,总结分析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实施进度、安全质量、成本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顺利开展,是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现代化管理要求的重点问题。

一、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概述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正处在如火如荼,繁荣发展的重要时期。水电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不仅关系到我国工程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还关系到全国范围内的民生问题。优良的水电工程项目既能解决人民生活生存的基本需求,又能有效改造自然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水电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为建设出高质量,令人民满意的放心工程尽一份力。

工程项目经营管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组建专门的施工项目团队,按照工程计划的目标安排,在利用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对工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主要包含5个要素,分别是:项目周期、项目管理者、项目经济目标、经营管理职能和经营管理依据。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几乎涉及了工程的方方面面,包括合同、成本、人力资源、质量等各方面的管理。

二、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现状

水电工程行业投资巨大,工程难度较高,风险大,是准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相对于其他建筑工程行业来说,具有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另外,由于水电施工的自然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和艰苦,因此水电行业的竞争力比较小,主要的施工企业还是几个国有的大型水电单位。这种情况导致了行业内工程项目管理发展势头不足,管理缺乏明显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不过,近些年来,一些国有大型水电施工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逐渐开始重视对于工程项目经营管理工作。

首先,在经营理念上,摒弃了传统的得过且过的思想,从施工型管理逐步走向项目性管理,重视工程项目管理的整体性。其次是在管理体制上,简化了原有的四级管理,优化了管理链条,提高了施工企业的灵活性。再次是逐渐完善制度建设,在以经济利益为目标的基础上,加大对于工程项目的细节规范。最后是注重结合市场,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为企业的全面发展开拓出新的局面。

三、水电工程项目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水电工程不是由某个施工企业单独就能完成的项目,一般要进行工程项目分包或外包工作。本文分几个部分讨论工程项目的经营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分包经营管理

分包是工程总承包企业或单位将所承建的工程依法分包给具有工程施工资质单位的行为,总承包企业并不退出承包责任范围。在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中,分包作为一大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合同管理,过程管理两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规范分包合同,企业将工程项目分包给其他企业,一定要与分包单位签订正式规范的合同,做到风险防范,对所签的合同加大管理力度,对分包项目的具体责任做到明确的划分,并反复检查、督促分包单位履行合同。由于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因此在出现需要变更的地方,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经营管理人员不仅要对施工现场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还要编制意向报告,并对变更索赔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提高索赔意识。如果在工程项目的分包阶段,出现了工程质量安全问题,那么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责任细化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总结索赔经验,对分包单位进行合同变更管理和索赔。

在水电工程项目实施分包的过程中,要坚持公开招标,按照分包工程的程序对分包单位的施工能力、营业资质和安全许可等证明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在合同实施阶段,水电施工单位也要参与分包工程的技术、进度、质量等环节的建设,时刻做好总体管理工作,不能因为项目分包出去就事不关己。施工企业在工程施工期间,要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参与和监督管理,尤其对于工程质量和进度方面,要做好与分包单位的沟通工作,全方面合作。在最终的分包结算中,对于工程量要做好比较工作,超过业主结算的工程量不予结算,能够控制好利益分配,避免结算失控。

(二)外包经营管理

有些水电工程项目程序过多,需要外包给其他外部工程单位进行。外包工作虽然交付给其他企业实施,但并非与水电施工业主单位毫无关系。在工程项目经营管理中往往容易忽略对外包工程的控制管理。业主虽然不需要直接涉及外包单位的内部结构和管理方法,但要对与水电施工工程相关的方案、计划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解,以便在外包期间,能够对工程的整体情况有确切的认识。外包工程与分包工程一样,无论承包的单位是企业内部团队还是外部团队,都要签署正式的合同,对承包工程责任做好划定,不能减少应当履行的法律程序。这是对工程整体质量的责任,同时也是现代化工程企业应当做到的。

除了做好合同和责任界定之外,对于执行情况,要定期请外包单位提供书面说明,确保水电项目的进展符合整体工程的规划,对于不合理使用资源的行为要给予制止。水电工程涉及的技术项目较多,因此很多外包企业和总承包企业相比,还是缺乏技术管理能力的,总承包企业要对外包工程进行经营辅导,包括人员组织结构和技术等,要对工程质量安全等重点环节做到指导、收集反馈、验收成果全方位立体化的监控。

(三)经营管理手段方法革新

对于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无论是进行外包还是分包工作,对于自身的经营管理始终是企业发展的重点。尊重科学,不断对管理进行创新性探究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在具体实施措施方面,以葛洲坝二公司瓦屋山项目为例,做简单的分析。在瓦屋山项目大坝垫层料施工中,施工人员通过科学观察发现,料场上的弃料颗粒均匀,质地坚硬,经过河水的清洗后,不需要经过破碎加工就可以作为很好的大坝垫料,对于这样的发现,经过单位技术部门的验证发现确实可行,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准许实施。这种利用弃料的方法为大坝填筑工程节约了200多万元的资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工程施工企业的探索创新。

在对于外部单位的沟通上,尤其要注重关于建立单位的沟通,虚心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意见,对工程质量监管抱以积极的态度。

(四)成本控制

水电施工企业对于工程项目应当注重成本控制,尤其是在设计阶段和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造价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在水电工程投入发电后,要对工程总量做好成本评估,确保工程生产要素的合理分配。

四、总结

通过对水电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探讨,可以从几个方面加深对工程管理的认识,无论从企业内部还是外部来讲,都要对工程的规划、成本控制、施工过程、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做到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协调好企业内外部关系,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吴学庆.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经营管理模式探讨[J].水利水电施工,2011,02.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2篇

在工程建设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往往以项目生产为核心,存在管理粗放、效益流失等问题,影响长期健康发展。本文的主旨为,某大型工程企业针对工程企业存在的通病,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通过对组织体系和相关运行机制的改革优化,形成了“经营管理围绕财务、项目管理围绕费控”的运行机制,使财务绩效目标较好地落实到了责任主体及业务链上的各个环节,企业价值管理能力得到加强,效益得到提升,为业内企业提供借鉴。

关键词:

财务;核心;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

工程企业在国内“去产能、去库存”的经济环境下,工程投资大量缩减,低成本的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效益空间不断被挤压,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解决经营管理粗放、营运成本高等问题,成为众多工程企业的迫切需求。

一、现状与问题

工程企业是专营工程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服务的全功能组织,企业经营以项目为基础,所建立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财务、资产、技术等管理体系主要为实施工程项目需求而设置。我国的工程企业发展迅速,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不断得到实践,但针对工程实施特点,企业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围绕项目生产核心而开展,项目相关的财务绩效目标往往让位于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等生产管理目标,在项目资金管控、成本控制等价值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普遍不足。与国际同行相比,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层次较低、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稀缺成为我国工程企业普遍存在的状况。以项目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价值管理意识淡薄

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更加重视生产组织,价值创造、效益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益评价不深入,管理的短视行为比较突出,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对接不到位,特别是关注企业价值提升的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建设等长远发展性的管理行为还不能成为各级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行为自觉。

(二)生产成本控制不严

工程项目是工程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以项目生产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往往更偏重于项目进度、安全和质量,而弱化了项目效益、成本控制等系统管理,势必造成项目管理效益的流失。如: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环节,决定75%项目成本,如果仅侧重技术标准而忽视经济性考虑,“肥梁胖柱”现象就难以避免,徒增工程项目成本。

(三)财务绩效责任不落实

企业的价值管理应当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在以生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对价值管理的重视,生产、技术等与生产相关部门在考核目标上缺少经济效益指标控制,与效益挂钩不够紧密,在推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方面存在机制性缺陷,也抑制了工程企业提质增效的活力。

(四)企业财务风险突出

在实践中,工程项目生产除了安全、质量、进度等风险外,也面临着资金回收、合同履约等引发的财务风险。由于缺乏对项目风险把控的系统性,在新经济环境下,结算难、收款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坏账损失、合同诉讼和企业资信降低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威胁着企业生存发展。

二、以财务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实践

某国有大型工程企业为增强管控能力和效益创造能力,重视企业价值管理,致力于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结合项目特点,协同市场开发、项目生产管理,抓住全面预算、项目经营、组织绩效三个关键,逐步形成了“经营管理围绕财务、项目管理围绕费控”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一)组织体系突出协同效应

运转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潜能,激发企业活力,达到健康发展的运营状态。该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深化改革,努力打破了业务边界“围墙”,初步形成了财务绩效引领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和项目管理组织体系。某工程公司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1.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组建高效运转的扁平化组织机构,落实总会计师财务战略、绩效评价、风险控制等管理职责;围绕财务管理核心,引领市场开发、生产执行等经营管理活动。财务以价值管理为导向,通过前置资源的价值分配,全面参与经营活动,强化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决策支撑和价值管控,有效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2.以费控管理为核心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造价费控部门发挥其专业优势,围绕项目效益这个中心,以项目预算管理为手段,与生产指挥部门的紧密协同,深入项目估算、商务报价、预算和结算及成本控制等项目管理活动,突出采购、分包和结算等关键业务的效益规划,努力争取最优项目效益。

(二)全面预算突出价值导向

为发挥价值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确保企业经营战略及目标的实现,该公司深化突出财务绩效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融合“三大计划”,通过目标确定、执行控制、考核评价等活动,合理分配资源、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1.分级次、多维度的预算指标体系一是全覆盖的预算指标。按照业务全覆盖的原则,形成突出价值、主次有序的指标体系。根据管理层级分为企业指标和责任单位指标。企业指标以利润、资金为主要指标,辅以市场(收入)、总成本和资产等业务指标;责任单位指标又分经营单位(项目部)、费用单位和部门指标,经营单位(项目部)指标以利润指标为主,市场(收入)、资金、单位成本指标为辅,费用单位和部门指标以专项费用控制为主,其中部门按职能落实归口费用指标。二是多维度的指标值形成机制。该企业确立了综合考虑“历史业绩、经营能力(资源占用)、发展要求和可实现性(市场环境)”四维一体的指标值形成模型,突出问题导向,优化年度指标值,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某工程公司预算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2.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预算管理责任体系设立以总经理责任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总会计师组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负责组织预算编制、报告、执行和日常监控等预算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其他专业部门按职责分工、专业指标、归口业务展开相关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责任按照“专业归口、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将财务绩效责任分解到各经营单位(项目部)、费用单位、职能部门等执行主体,进行过程跟踪和分析自评。3.全方位的预算执行控制体系以制度为纲、突出业务流程规范,包括全面预算及配套的项目预算、资金、成本等管理制度,固化工作标准,开展不同层级、专业领域和业务单元的经济活动分析,抓好过程控制这个关键点,引导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同时,创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约束和激励并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生产运行突出费用控制

工程企业生产的核心内容是项目管理,项目费用控制是通过价值管控直接指导和约束项目执行,引导和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该公司项目费用控制以项目预算为载体,实现项目绩效目标和财务绩效目标的有机统一,提升了项目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1.明确的项目费控管理内容确立项目经营的理念,把项目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落脚于项目预算,以项目预算指导项目生产经营。围绕项目利润和资金两大内容展开控制活动,以“收”和“支”两条线分别控制,坚持项目以收定支,在控制项目垫资风险的同时,保持资金存量,争取资金效益,提升项目整体创效水平。2.完善的项目费控管理责任体系费控部门承担项目价值管理的核心职责,在项目费控制度建设、经营策划、过程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生产及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管理支持平台各司其职,围绕项目预算协调资源,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部作为经营责任主体,是项目费控的执行主体,确保项目价值管理工作落到实处。3.规范的项目费控管理业务流程该公司以项目控制经理为中心,实现项目费控业务流程标准化。项目开工之前,项目控制经理组织费用、合同、进度、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控制工程师或专业经理,根据项目总体策划、经营策划方案,确定项目费用控制目标,并结合预计收入等形成项目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以设计、采购、分包管理重心,全面管控、逐月分析执行情况并形成项目费控报告。项目终了,出具项目绩效报告,从项目合同、承分包合同变更、工艺、盈亏绩效等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形成企业项目管理知识库据以深化应用。

(四)考核评价突出财务绩效

在组织绩效管理创新上,按照“突出绩效、拉开差距、严考核、硬兑现”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为价值付薪、为能力付薪、为绩效付薪的市场化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财务绩效导向在经营管理运行体系中更加突出。1.考核责任体系建立“集中决策、归口管理和专业分工”的组织绩效责任体系,集中决策指设立以总经理为主任的业绩管理委员会指导、审定考核和兑现;归口管理指企业改革管理部归口管理业绩考核的组织和统筹协调;专业分工指专业管理部门承担各业务板块、专业领域的专业考核责任,如:财务部主要负责经营责任单位利润、收入、资金等指标的考核、市场部主要负责新签合同指标的考核等。专业考核结果汇总形成整体绩效考核报告,提交业绩管理委员会审定。2.突出绩效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利润、资金、成本控制等财务绩效指标占有绝对较高的权重,同时设置了新签合同额、人才培养等成长性指标,突出了财务绩效导向,促进了各经营单位努力实现经营目标。3.拉开差距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特点设置有差别的分值区间,拉开同一业务板块内部分配差距,如:经营单位(项目部)设置的基本考核指标分值区间65-135分;职能部门设置的KPI分值区间70-120分。较大考核分值区间使考核奖金向绩效高、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倾斜,在同等条件下,考核结果的优劣产生奖金差异最多可超过50%。4.严考核采用“逐月预核、年末总结”的方式,绩效考核突出“严”字,如:财务绩效指标考核均以财务账面已确认金额为标准。考核制度明确了计分规则,指标可计算、可量化,被考核单位可直接按规则计算出考核结果,使考核过程更加透明、可靠。5.硬兑现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完整兑现,分月度和年度考核兑现,根据考核对象不同,月度考核以利润实现或职能履行与否情况为依据,按标准全额或70%预兑现,年度考核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效益奖金兑现。

三、运行成效和经营管理展望

管理提升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也不会一蹴而就。该公司以全面预算和项目费控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了绩效考评体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营运体系逐步确立,项目综合毛利得到提升,运营成本大幅下降,资金运营回报显著。首先,成本控制意识明显增强,全方位的价值挖掘,使效益主要流失点得到管控;其次,事前规划、预算约束刚性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指导性明显提升;第三,资金回收、合同履约等风险管理得到强化,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后,财务绩效成为经营管理评价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工程企业要有效管控企业价值管理的关键并非易事。一方面工程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在粗放管理环境中,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绩效管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管理人员的管理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承接模式、地方环境、建设单位管理等因素各不相同,无法采用固定的管理模式。因此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仍需要多角度的管理支撑,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价值管理、价值挖掘的作用。

(一)推行工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工程企业要总结现有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找寻管理差距,加快研究和探索管理会计的应用,并进一步深化提升。加强财务和业务工作的协同性,进一步创新财务运行体制,通过流程重组和制度规范,进一步优化财务职责界面,提高财务管控能力;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升绩效管理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规划和建设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

工程企业应强化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充分分析工程企业管理特性,梳理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及流程,打破各个业务“信息孤岛”,建设工程企业全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提升财务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三)绩效管理要与价值管理相匹配

工程企业建立不同形式、不同维度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在符合战略目标、科学计量标准、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与价值管理紧密联系,价值创造与绩效管理联动,绩效管理体现价值导向,促进组织和个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周和生,尹贻林.以工程造价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基于价值、成本及风险的多视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7.

[2]温兆文.全面预算管理:让企业全员奔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

[3]何成旗,马卫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

[4]王琦.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9.

[5]王京刚.项目管理使用必备全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1.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3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经营管理

石油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之一,在石油开采的过程当中,如何做好经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玉门油田作业公司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修井企业的经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给出了油公司体制下,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工作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现状分析

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管理和创新有助于使企业稳定的运转。但是,目前我国的管理和经营水平不高,制度还有一定的问题,下面将对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1.1缺乏良好的经营管理规划玉门油田作业公司主要从事的是修井的相关工作,这项工作对管理和经营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在整个企业的发展当中,必须在一年的开始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然后,在全年的时间里,严格按照经营管理的规划来进行修井工作,从而有助于玉门油田作业公司更好的发展。在修井工作当中,是经常会遇到非常多复杂情况的,所以,我们要提前想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将处理方法准备好,将这些信息全部编制入企业的管理规划当中,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1.2缺乏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修井企业的运营过程来说,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因为修井工作是油田的医生,对油井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管理方面,我们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帮助企业的发展。玉门油田作业公司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的工作,从而做好下一步的企业经营管理创新工作。1.3公司员工的专业素质还比较欠缺虽然修井的工作要依赖一些设备,但是,人员的素质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员工的专业素质不过硬,导致管理工作十分滞后,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

2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工作

2.1管理观念的创新要提高经营管理的创新水平,首先就要做好管理观念的创新工作,我们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所以,我们在管理观念的创新上,要做到充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修井的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情况,我们要从管理上做好及时而且准确的判断,并做出处理的决策,而一系列的行为都需要管理观念的创新所促进。我们要充分掌握运筹分析,优化决策的能力,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2.2生产组织的创新油公司的生产和开采工作是核心工作,我们要做好生产组织的创新。首先,第一点,是要做好专业的生产过程,化难为易。修井的工艺专业性比较强,我们要按照各自施工的特长,将各个施工队的工作真正的落实下去,以一个最佳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工作,以求达到最好的效果。第二,是要集约化生产,化繁为简,石油行业的工作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对于技术、信息和管理的要求也都是非常高的,我们要以此为切入点,做好集约化的生产,统筹一切的资源和要素,以节俭、约束和高效为导向,以生产部门为核心,对上述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统一的配置,高效施工,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2.3人才培养的创新针对上文我们提出了专业素质人才不足的情况,我们要优化管理体制,进行人才培养的创新。首先,我们要充分的挖掘内部人才,企业内部的很多员工对于修井工作的熟悉程度非常高,加之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就能够使他们真正胜任他们的工作。第二,是要择优进行选拔,重点培养。我们要选择那些思想端正,作风顽强,技能过硬,品行优良的员工进行重点的培养,将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充实到后备人才的队伍当中。最后,修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通过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定向的培养。2.4成本控制的创新首先,分解成本项目和控制目标,责任落实到岗位。我们要将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列为修井企业年底各职能管理岗、各基层队及每名员工的业绩考核指标项,通过成本目标管理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明确目标和责任,强化成本核算工作。其次,建立单井成本写实制,加强成本控制的动态管理。第三,建立修井队物资统一调度制度,提高修井工用具利用率。最后,就是要进行激励与约束的创新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结语

在油公司的体制下,我们要做好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创新工作,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修井的效率。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和经营当中,玉门油田作业公司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宁,余晓钟,谢洪顺,张焕杰.中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体制现状浅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08:275-277.

[2]曲泰霖.中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4篇

关键词:财务 核心 工程企业 经营管理 体系

工程企业在国内“去产能、去库存”的经济环境下,工程投资大量缩减,低成本的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项目效益空间不断被挤压,企业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如何建立一个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经营管理体系,解决经营管理粗放、营运成本高等问题,成为众多工程企业的迫切需求。

一、现状与问题

工程企业是专营工程项目设计、采购和施工服务的全功能组织,企业经营以项目为基础,所建立的组织机构、人力资源、财务、资产、技术等管理体系主要为实施工程项目需求而设置。我国的工程企业发展迅速,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不断得到实践,但针对工程实施特点,企业各种经营管理活动围绕项目生产核心而开展,项目相关的财务绩效目标往往让位于项目进度、安全、质量等生产管理目标,在项目资金管控、成本控制等价值管理方面的资源投入普遍不足。与国际同行相比,管理比较粗放、技术层次较低、高素质项目管理人才稀缺成为我国工程企业普遍存在的状况。以项目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工程企业经营管理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价值管理意识淡薄

工程企业的管理人员往往更加重视生产组织,价值创造、效益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效益评价不深入,管理的短视行为比较突出,管理活动与企业战略对接不到位,特别是关注企业价值提升的战略规划、全面预算、信息系统建设等长远发展性的管理行为还不能成为各级管理层和决策层的行为自觉。

(二)生产成本控制不严

工程项目是工程企业的产品,是企业效益的主要来源,以项目生产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往往更偏重于项目进度、安全和质量,而弱化了项目效益、成本控制等系统管理,势必造成项目管理效益的流失。如: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环节,决定75%项目成本,如果仅侧重技术标准而忽视经济性考虑,“肥梁胖柱”现象就难以避免,徒增工程项目成本。

(三)财务绩效责任不落实

企业的价值管理应当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但在以生产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下,由于缺乏对价值管理的重视,生产、技术等与生产相关部门在考核目标上缺少经济效益指标控制,与效益挂钩不够紧密,在推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方面存在机制性缺陷,也抑制了工程企业提质增效的活力。

(四)企业财务风险突出

在实践中,工程项目生产除了安全、质量、进度等风险外,也面临着资金回收、合同履约等引发的财务风险。由于缺乏对项目风险把控的系统性,在新经济环境下,结算难、收款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坏账损失、合同诉讼和企业资信降低的情况呈上升趋势,威胁着企业生存发展。

二、以财务为核心的运行机制实践

某国有大型工程企业为增强管控能力和效益创造能力,重视企业价值管理,致力于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结合项目特点,协同市场开发、项目生产管理,抓住全面预算、项目经营、组织绩效三个关键,逐步形成了“经营管理围绕财务、项目管理围绕费控”的经营管理运行机制。

(一)组织体系突出协同效应

运转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的潜能,激发企业活力,达到健康发展的运营状态。该公司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和深化改革,努力打破了业务边界“围墙”,初步形成了财务绩效引领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和项目管理组织体系。

某工程公司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1.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经营管理组织体系

组建高效运转的扁平化组织机构,落实总会计师财务战略、绩效评价、风险控制等管理职责;围绕财务管理核心,引领市场开发、生产执行等经营管理活动。财务以价值管理为导向,通过前置资源的价值分配,全面参与经营活动,强化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决策支撑和价值管控,有效促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2.以费控管理楹诵牡南钅抗芾碜橹体系

造价费控部门发挥其专业优势,围绕项目效益这个中心,以项目预算管理为手段,与生产指挥部门的紧密协同,深入项目估算、商务报价、预算和结算及成本控制等项目管理活动,突出采购、分包和结算等关键业务的效益规划,努力争取最优项目效益。

(二)全面预算突出价值导向

为发挥价值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确保企业经营战略及目标的实现,该公司深化突出财务绩效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机制,融合“三大计划”,通过目标确定、执行控制、考核评价等活动,合理分配资源、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

1.分级次、多维度的预算指标体系

一是全覆盖的预算指标。按照业务全覆盖的原则,形成突出价值、主次有序的指标体系。根据管理层级分为企业指标和责任单位指标。企业指标以利润、资金为主要指标,辅以市场(收入)、总成本和资产等业务指标;责任单位指标又分经营单位(项目部)、费用单位和部门指标,经营单位(项目部)指标以利润指标为主,市场(收入)、资金、单位成本指标为辅,费用单位和部门指标以专项费用控制为主,其中部门按职能落实归口费用指标。

二是多维度的指标值形成机制。该企业确立了综合考虑“历史业绩、经营能力(资源占用)、发展要求和可实现性(市场环境)”四维一体的指标值形成模型,突出问题导向,优化年度指标值,引导企业健康发展。

某工程公司预算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2.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预算管理责任体系

设立以总经理责任下的预算管理委员会,总会计师组织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财务部负责组织预算编制、报告、执行和日常监控等预算管理委员会日常事务,其他专业部门按职责分工、专业指标、归口业务展开相关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责任按照“专业归口、层层分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将财务绩效责任分解到各经营单位(项目部)、费用单位、职能部门等执行主体,进行过程跟踪和分析自评。

3.全方位的预算执行控制体系

以制度为纲、突出业务流程规范,包括全面预算及配套的项目预算、资金、成本等管理制度,固化工作标准,开展不同层级、专业领域和业务单元的经济活动分析,抓好过程控制这个关键点,引导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同时,创建良好的预算管理环境,约束和激励并举,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生产运行突出费用控制

工程企业生产的核心内容是项目管理,项目费用控制是通过价值管控直接指导和约束项目执行,引导和促进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该公司项目费用控制以项目预算为载体,实现项目绩效目标和财务绩效目标的有机统一,提升了项目管理的价值创造能力。

1.明确的项目费控管理内容

确立项目经营的理念,把项目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落脚于项目预算,以项目预算指导项目生产经营。围绕项目利润和资金两大内容展开控制活动,以“收”和“支”两条线分别控制,坚持项目以收定支,在控制项目垫资风险的同时,保持资金存量,争取资金效益,提升项目整体创效水平。

2.完善的项目费控管理责任体系

费控部门承担项目价值管理的核心职责,在项目费控制度建设、经营策划、过程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生产及经营管理部门建立专业管理支持平台各司其职,围绕项目预算协调资源,参与项目生产经营。项目部作为经营责任主体,是项目费控的执行主体,确保项目价值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规范的项目费控管理业务流程

该公司以项目控制经理为中心,实现项目费控业务流程标准化。项目开工之前,项目控制经理组织费用、合同、进度、设计、采购、施工、财务等控制工程师或专业经理,根据项目总体策划、经营策划方案,确定项目费用控制目标,并结合预计收入等形成项目预算。项目执行过程以设计、采购、分包管理重心,全面管控、逐月分析执行情况并形成项目费控报告。项目终了,出具项目绩效报告,从项目合同、承分包合同变更、工艺、盈亏绩效等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形成企业项目管理知识库据以深化应用。

(四)考核评价突出财务绩效

在组织绩效管理创新上,按照“突出绩效、拉开差距、严考核、硬兑现”的思路,初步形成了为价值付薪、为能力付薪、为绩效付薪的市场化薪酬激励约束机制,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财务绩效导向在经营管理运行体系中更加突出。

1.考核责任体系

建立“集中Q策、归口管理和专业分工”的组织绩效责任体系,集中决策指设立以总经理为主任的业绩管理委员会指导、审定考核和兑现;归口管理指企业改革管理部归口管理业绩考核的组织和统筹协调;专业分工指专业管理部门承担各业务板块、专业领域的专业考核责任,如:财务部主要负责经营责任单位利润、收入、资金等指标的考核、市场部主要负责新签合同指标的考核等。专业考核结果汇总形成整体绩效考核报告,提交业绩管理委员会审定。

2.突出绩效

在考核指标设置上,利润、资金、成本控制等财务绩效指标占有绝对较高的权重,同时设置了新签合同额、人才培养等成长性指标,突出了财务绩效导向,促进了各经营单位努力实现经营目标。

3.拉开差距

根据不同业务板块特点设置有差别的分值区间,拉开同一业务板块内部分配差距,如:经营单位(项目部)设置的基本考核指标分值区间65-135分;职能部门设置的KPI分值区间70-120分。较大考核分值区间使考核奖金向绩效高、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倾斜,在同等条件下,考核结果的优劣产生奖金差异最多可超过50%。

4.严考核

采用“逐月预核、年末总结”的方式,绩效考核突出“严”字,如:财务绩效指标考核均以财务账面已确认金额为标准。考核制度明确了计分规则,指标可计算、可量化,被考核单位可直接按规则计算出考核结果,使考核过程更加透明、可靠。

5.硬兑现

按照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完整兑现,分月度和年度考核兑现,根据考核对象不同,月度考核以利润实现或职能履行与否情况为依据,按标准全额或70%预兑现,年度考核根据年度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效益奖金兑现。

三、运行成效和经营管理展望

管理提升往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也不会一蹴而就。该公司以全面预算和项目费控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了绩效考评体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营运体系逐步确立,项目综合毛利得到提升,运营成本大幅下降,资金运营回报显著。首先,成本控制意识明显增强,全方位的价值挖掘,使效益主要流失点得到管控;其次,事前规划、预算约束刚性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对生产经营的指导性明显提升;第三,资金回收、合同履约等风险管理得到强化,经营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最后,财务绩效成为经营管理评价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确立。

工程企业要有效管控企业价值管理的关键并非易事。一方面工程企业精细化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在粗放管理环境中,全面预算、成本控制、绩效管理很难真正落到实处,管理人员的管理惯性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转变;另一方面,工程项目承接模式、地方环境、建设单位管理等因素各不相同,无法采用固定的管理模式。因此构建以财务为核心的经营管理体系仍需要多角度的管理支撑,方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价值管理、价值挖掘的作用。

(一)推行工程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

工程企业要总结现有管理会计应用经验,找寻管理差距,加快研究和探索管理会计的应用,并进一步深化提升。加强财务和业务工作的协同性,进一步创新财务运行体制,通过流程重组和制度规范,进一步优化财务职责界面,提高财务管控能力;完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提升绩效管理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规划和建设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

工程企业应强化信息化的顶层设计,充分分析工程企业管理特性,梳理和规范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及流程,打破各个业务“信息孤岛”,建设工程企业全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提升财务信息的整合和利用。

(三)绩效管理要与价值管理相匹配

工程企业建立不同形式、不同维度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在符合战略目标、科学计量标准、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与价值管理紧密联系,价值创造与绩效管理联动,绩效管理体现价值导向,促进组织和个人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周和生,尹贻林.以工程造价为核心的项目管理:基于价值、成本及风险的多视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5-7.

[2]温兆文.全面预算管理:让企业全员奔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8.

[3]何成旗,马卫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6.

[4]王琦.建筑企业经营与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9.

[5]王京刚.项目管理使用必备全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1.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5篇

【关键词】工程设计企业 经营管理 人才管理 知识密集型 市场经济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95-01

工程设计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针对不同的建设单位为其提供服务,通常情况下,这个服务的周期比较长。工程设计企业的员工大多数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工作中除了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同时还需要创造能力。在为建设单位服务时紧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协作。因此工程设计企业在经营管理、战略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与普通企业的管理大相径庭。本文从工程设计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两方面人手进行了阐释,希望能有效提高工程设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

一、工程设计企业的战略经营管理

我国的大部分工程设计企业都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当下仍有部分工程设计企业的发展模式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特点,具有行业性和地域性。近年来部分工程设计企业都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舒服,完成了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已经在管理上转变观念,敢于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工程设计面向国际市场,面临更大更激烈的竞争,因此国内的工程设计企业必须调整好战略经营管理和人才管理,促使工程设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提高工程设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工程设计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设计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较高的信誉度,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目前很多工程设计企业都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专业化的竞争优势,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渐发达,这些专业化的优势逐渐减少,而较高的信誉度则会被市场认可,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二)提高工程设计企业的信用度

企业的生存离不开设计和优质的后期服务,要想取信于客户,在市场上赢得较高的口碑就必须以诚待人,提高自身的信用度。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深入发展,许多企业都想在短时间内谋取暴利,因此容易陷入不正当的竞争中,断送企业的发展前程。而信用度则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的积极因素。工程设计企业的发展是随着我国整体的经济形势而变化,因此就造成工程设计企业的业务量也随着国家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而信用高的企业无论是在哪种情况下都能以客户的需要为中心,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在经济变化的同时仍能健康发展。

(三)建成学习型企业

工程设计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健康发展就必须不断汲取市场经济中其他企业的优点,通过学习不断进步,同时应鼓励全部员工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企业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形成竞争晋升模式,促进员工积极学习,另外工程设计企业也应为员工提供较多的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四)树立环保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工程设计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时不得不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这首要的任务就是树立环保节能意识,工程设计师在设计对产品进行设计时要尽量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避免对材料的浪费。

二、工程设计企业的人才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优化配置、科学管理与充分利用的制度、程序、方法的总称。”人力资源管理贯穿于企业用人的正规过程,因此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合理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工程设计的技术也日趋先进,设计系统日益复杂,因此对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众多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依靠实干而得到晋升的经验型管理者,其虽然拥有较高的技术素质,但其知识结构单一、管理能力较差,同时企业中的员工也普遍靠经验进行设计,创新能力较差,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离不开创新,因此对企业的员工进行有效管理,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保护与尊重并行

马斯洛在其需要理论中指出,优秀的人才都具有较强的自尊与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在企业内尊重和保护优秀的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企业领导者要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把握员工的真实意愿。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将满足员工大的物质需求视为尊重员工的唯一手段,忽略了员工的精神追求,这就打击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只有自己的才能得到公司的尊重,员工才回将最有价值的东西奉献给企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偏袒人才也会影响人才的工作热情,长时间的获得各种荣誉或承受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则会使其身心遭受损害,因此在有效利用人才的同时管理人员还应懂得保护人才,使其能长时间的健康地服务于企业。

(二)内部激励和工作设计相结合

人工智能先驱司马贺曾经说过:“管理过程的成效随组织的成效和组织成员发挥其作用的成效而变”,这也即使说要想提高企业整体的积极性就必须使激励方法和激励措施得当、激励目标恰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企业内人才的工作积极性。目前企业对人才的激励主要是通过对其业绩的肯定和评价,但应注意,对优秀人才的激励要以内部激励为主,即是指利用工作的难度来激励人才不断提升。

(三)利用企业文化留住人才,重点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起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是业文化的精髓,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企业要想谋得发展就必须正确引导员工进行创新,而每个员工都具有自主性,因此企业要想充分激发员工的创新性就应尊重员工,为其提供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只有在平等和谐的工作环境下,员工才能完全积极配合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创新活动。

据人力资源部的统计分析,综合所有因素,替换员工的成本是辞职者工资的倍,因此人才流失直接威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根据公司发展引进合适的人才之后,要想办法留住人才,这往往靠领导的个人魅力是不够的,某些领导主观认为凭借自身能力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难题,因而忽视了企业的制度化建设,要想谋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企业文化政策划、制度化,建立科学、公平、规范的考核制度,让那些具有真才实学的员工在各岗位上适当流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要采用有效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6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模式;经营策略;战略发展

工程机械装备是铁道建筑企业实力的体现,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大多铁道数建筑企业采用低价竞标的做法.使得本来就处于微利状态的生产铁道建筑企业更加困难,降低生产成本的压力更大。生产设备费是构成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中占了较大的比重,因而通过加强生产设备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来提高生产设备经济效益,是生产铁道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从生存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

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装备效能直接影响铁道建筑企业的发展,甚至铁道建筑企业的兴衰存亡。对此,公司领导有清醒的认识,从生存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公司工程机械设备的保值增值率、机械设备装备规划等重要机械管理指标列入经理任期目标:工程机械完好率、利用率、机械事故频率等年度经济技术指标目标,列入公司年度工作目标。

二、建立健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规范制度管理行为

铁道建筑企业取得ISO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多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列为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逐步修订完善了多项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细化。铁道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总结多年来的工程机械管理经验,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再次进行修订。工程机械设备的供、用、管、养、修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管理,均有制度可依。铁道建筑企业实行了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网络,并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制。工程机械管理专职机构各岗位建立了较细致的工作程序,并明确各岗位间的工作接口关系,工程机械管理的兼职机构及人员,业务上受专职机构领导。工程机械管理网络的有效运转,各级管理责任的落实,使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行为进一步规范。

三、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工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

铁道建筑企业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很高,作业连续性又很强,实施大规模的机械化交叉作业,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安全运行状况的优劣,对铁道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影响极大。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现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是保证工程机械设备安全运行,提高工程机械完好率,降低事故频率行之有效的手段。铁道建筑企业致力于实现工程机械设备监督检查的“计划—实施—检查—整改—复验—关闭”的闭环管理,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铁道建筑企业内部的工程机械设备监督检查评分标准。按照“标准统一,分级组织”的原则进行,各单位级的检查相结合,普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的重点抽查及各工程项目管理部的互查相结合。

四、推行工程机械设备的计划保养、计划维修,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良好的技术状况

工程机械设备的及时保养与合理维修,是保证工程机械设备良好技术状况的基础工作,铁道建筑企业正确引导和监督机械使用部门处理好用、养关系,推行强制性的计划保养及预防性计划维修,《工程机械设备保养制度》、《工程机械设备修理制度》明确了各级保养及维修的范围、责任部门,计划编制、计划实施及相应的监督程序,工程机械使用部门的专职设备员根据点检规程及工程机械的使用计划、已作台时,明确点建项目,具体内容及相应的技术要求,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对保养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五、实施工程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充分挖掘工程机械的潜力,提高工程机械的装备效能,推进工程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铁道建筑企业已全面推向市场,且受建筑市场萎缩的大环境影响,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严酷,使得本来就处于微利状态的铁道建筑企业更加困难,靠投人大量资金购置新设备,满足生产需要的做法,绝大部分铁道建筑企业很难承受,如何充分挖掘现有工程机械的潜力,提高现有工程机械的装备效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经过认真的分析、研究和技术准备,铁道建筑企业开始推行工程机械设备达标管理,该办法的宗旨是:客观评价现有工程机械的实际技术状况,分析工程机械的投入产出效益,合理投入资金、人力、物力,统一标准,统一行动,较大幅度的提高工程机械设备的平均技术水平,实现以相对较低的投入去充分挖掘现有工程机械的效能的目的。

推行工程机械设备的达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对工程机械设备技术及管理状况进行检查评定,以保持设备的高效运作。

六、重视工程机械资产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努力提高工程机械资产的经营效益

加强工程机械资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发挥工程机械的最大经济效益,因而,必须重视和加强资产的经营管理工作,必须从“管家”看家守财的模式中走出来,把工作重点放在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结合上,放在资产的经营运作上。建筑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工程机械资产的经营管理:

1、调整资产结构,改善装备素质。结合铁道建筑企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对铁道建筑企业的工程机械资产结构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制定中、长期的资产结构调整计划,按照“科学分析现有工程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及对建筑市场的适应性,逐步调整现有工程机械资产结构”的原则,实施资产结构的调整,改善装备素质。

2、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提高选型科学性。铁道建筑企业非常重视工程机械设备的前期管理工作,对大中型机械的选型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多方搜资、分析,比较其价格、运行、维修、转移成本,对远期经济效益进行分析预测,提高选型的科学性。

3、优化铁道建筑企业的工程机械配置方案,合理控制工程机械配置规模,降低机械费用成本。工程机械设备的调配改变以往“满足供应”的原则为“满足使用”,对新开发产品工程机械配置规模进行合理控制,促使提高利用率,减少机械占用,并对设备的各项费用进行预算、比较,优选最经济的配置方案,减少工程机械转场、安拆、设施费用支出,控制工程机械费用。

4、积极推进工程机械资产经营管理模式的专项改革。前些年,铁道建筑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深,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以满足生产为主,淡化了对工程机械投入的控制。

加强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提高设备经营效益,探讨科学的工程机械管理方法,是机械设备管理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谨以此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达到共同提高工程机械管理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汤宜举,汤荣成.铁建企业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模式与发展战略[J].时代建筑,2010(3):31-33

[2]江山,文杰.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使用新理念[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0,36(6):61-63

[3]强壮,阳光.建筑施工企业工程机械设备合理化管理策略[J].南方经济,2009,(1):20-22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7篇

【关键词】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

0 前言

1999年8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年来,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相继建立了工程交易中心,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在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规范建筑市场领域里的经济活动秩序,确实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保证了工程项目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工程招标投标工作的日益频繁和深入,个别不规范及腐败现象也时有所发生,尤其是施工企业内部对取得承包合同权以后,如何分配施工任务?由谁进行工程施工等问题,也必然提到了日常议事日程上来了。工程施工任务在企业内部的分配问题,不仅仅是施工企业领导所要面对的事情,而且是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施工企业能否防止资产的流失,防止腐败现象的产生,已刻不容缓了。所以,施工企业开展工程内部招投标工作,是防止过去那种一人说了算,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以及能够保证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一个有效途径,有其重要的积极作用。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不可能将整个工程项目的所有工作都由自己来完成,那么就存在将部分工作交由其他施工单位,即分包商来完成。这种分配施工任务多数是通过关系或人情等方式进行的,这种分包方式既不符合招投标法,也极易造成以包代管,施工过程监管的失控,导致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出现问题,而且容易使施工企业资金流失,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往往出现施工企业年年亏损,而少数人或分包商却成为暴发户。其原因主要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漏洞大,缺乏有效的监督,把关不严,施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市场竞争机制。我公司自2014年10月份起,结合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创优实践活动,开展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建立项目经理评审制度,合理选择合格的承包人

我们知道,项目经理选择好坏将直接影响项目的质量、安全和进度,而且也影响施工企业的声誉。因此,我公司根据ISO9002质量体系的要求,将项目经理的管理纳入日常管理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对注册一、二级建造师的综合评审。主要对其业绩、以往施工表现以及承建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文明施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使项目经理能够服从指挥,同时采取动态管理。公司规章制度的奖惩制度中第二条就是加强对项目负责人的考核,主要包括:1.完成的工程量;2.完成的工程效益;3.业主的评价;4.季度信用等级;5.工程质量、进度、安全按合同完成情况。第四条、第六条规定:对被业主通报或被质量举报的项目负责人除正常处罚外,一年内不得承接工程,从制度上强化了对项目负责人的管理。

2 建立健全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规范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

为适应改革的需要,加强公司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降低工程成本。2014年10月,公司制定了《工程内部招投标实施办法》,对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工作做出了相关规定。针对目前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主要对由公司所承接的公路、市政、港航工程项目的道路、桥梁等进行内部招投标。公司成立了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办公室,建立评标专家库。具体做法:①每个工程项目成立5人组成开标、评标小组,公司党支部派纪检人员对开标、评标全过程进行监督。②每一个工程项目均采取内部招标公告的方式进行。③针对公司近年来取得一、二级建造师资格的人数已达60多名(其中:一级建造师20多名),规定凡本公司具有一、二级建造师资格的项目经理(有在建工程的项目经理除外)均可报名,每个标段报名人数不低于3人。④每个工程项目都设立标底,确定上、下限价,编制工作由公司经营部完成,确定标底工作由公司主管副经理、经营部负责人、办公室负责人、编制人及纪检监督人员共同研究决定,并在开标前严格保密。⑤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开标,现场宣读投标人的投标报价及标底;⑥所有投标人在投标结束后,对自己的投标价进行签名确认,当众公开宣布中标人。⑦中标结果在企务公开公示栏中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下发内部中标通知书,并在规定时间内签订施工分包合同。⑧从今年开始公司又增加了对内部投标保证金的收取,增强了内部招投标的严肃性。

经过一年的实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基本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从开始不理解,到后来公司所有项目经理积极主动参与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反映了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工作得到了广大职工的肯定和支持。一年来,公司先后中标的几个大的工程:东风南路DFL-1标、姜堰区华俞公路建设工程华溪大桥、兴顾公路(北段)改造工程XG-SG4标、娄庄至蒋垛公路-新通扬河2#桥帮宽改造工程、姜高线东延等工程。全部实现了内部招投标,为公司增加利税3300多万元,公司内部招投标工作是我区唯一一家被推荐为省总工会企务公开民主管理创新创优成果,受到省总工会的表彰。

3 发挥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的作用,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所进行的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工作,是在工程项目分包承包费用逐年不断上升、面临失控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是通过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将分包承包费用降到比较合理的水平。同时,规范市场行为,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维护施工企业的利益。通过一年来通过招投标的实践,施工企业开展工程内部招投标管理有以下方面的作用:

(1)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规范了市场行为,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要求,又能切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真正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

(2)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是企业推进企务公开,实行民主管理,创新创优实践的成果。

(3)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不仅能节省资金,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而且能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能调动广大职工参与施工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更加认真地开展各项工作。

(5)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能够避免一人说了算,以及随意将工程项目施工任务交给哪些管理水平低、能力差的承包人情况的发生。从源头上防止腐败现象给施工企业造成损失,维护了施工企业的声誉。

(6)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维护了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施工企业自身利益及职工的合法权益。

所以,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其作用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尤其有助于施工企业防范资产的流失。

我们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工作,只是刚刚开始,还有一定的欠缺,需要我们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在施工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广大职工的市场竞争意识,为施工企业的发展,不断开拓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内部招投标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开展,关键在于施工企业领导的重视程度。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就能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迎接挑战,使施工企业有所收获。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8篇

对于企业而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基于企业经营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全面开展,就必须立足企业经营的现实基础,从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创新等方面入手,切实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际效果并达到预期目的,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企业管理能够在实效性和统一性上得到全面提高。为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实现企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结合。

二、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管理既是推动企业经营的有效力量,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经营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认真分析企业经营形势及面临的经营环境,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以此为指导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符合企业经营要求

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目标成为企业经营的有效指导,就要确保企业管理目标符合企业经营要求,并从企业经营现实出发,结合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目标,使企业管理目标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经营服务,保证企业经营的整体质量达标。为此,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符合企业经营要求,否则,企业经营将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

2.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保证其指导性

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行为提供有力的指导,并在管理过程中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更好的为企业经营服务,使企业经营能够在有效性方面有所提升。从当前企业管理过程来看,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导目标,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因此,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的时候,必须要保证管理目标的指导性,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保证其指导性,确保企业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3.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满足企业经营需要

企业制定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管理有据可依,有规范可以执行。从企业经营的现实角度来看,企业管理目标只有与企业经营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并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经营需要,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效果,推动企业管理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企业管理目标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并保证企业管理目标能够与企业经营现实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满足企业经营的现实需要。

三、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除了要明确企业管理目标之外,企业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还要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依托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管理全面深入进行,保证企业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全面提高,有效满足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为此,企业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管理的工作过程。标准化工作要求要具有“新(标准新),全(标准健全),高(标准水平高)”的特点。

2.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定额工作

定额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利用、占用所规定的数量罚限。定额工作要求具有实践性,企业管理制度thldl.org.cn制定定额工作计划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不是主观臆造;定额工作要求具有权威性,定额是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颁发的;定额工作要求具有概括性,定额是对实践的抽象;定额工作要求具有阶段性,实践在发展,定额也要有阶段地适时进行调整。

3.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是获得数据,评价数据,没有实测的和准确可靠的数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就失去了科学依据。

4.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就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贮存等管理工作,现代化企业必须健全数据准确和信息灵敏的信息系统,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逐步纳入电子计算机管理轨道。

5.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完善规章制度工作

企业在建立规章制度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和健全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

6.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基础教育工作

企业在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应对基础教育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搞好基础教育工作,才能保证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力做好提高职工的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

四、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我们就要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1.企业应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借鉴当前先进的管理经营,重点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鼓励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经营全面奉献,保证企业经营的实际效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应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入手,重点做好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工作,使企业管理能够符合企业经营实际,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方法保证,有力促进企业经营的发展,使企业经营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质量。

2.企业应全面推进员工岗位责任制

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中,应积极实行员工岗位责任制,将每一个员工都与其实际岗位、企业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连接在一起,使员工能够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应将员工岗位责任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积极探索并完善员工岗位责任制,使员工岗位责任制能够在整体性和实效性上满足实际需要。为此,企业全面推进员工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方法。

3.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保障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本。基于这一考虑,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对人才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企业经营的现实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企业管理中能够有大量的人才作为管理保障,并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为此,企业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推动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对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第9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 企业经营; 有效结合

一、前言

对于企业而言,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的关键。基于企业经营实际,企业管理工作要想得到全面开展,就必须立足企业经营的现实基础,从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创新等方面入手,切实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际效果并达到预期目的,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支持,确保企业管理能够在实效性和统一性上得到全面提高。为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就要实现企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结合。

二、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

在企业经营中,企业管理既是推动企业经营的有效力量,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经营取得实效的重要方法。为了保证企业管理取得积极效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必须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认真分析企业经营形势及面临的经营环境,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以此为指导做好企业管理工作。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符合企业经营要求

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的过程中,要想保证管理目标成为企业经营的有效指导,就要确保企业管理目标符合企业经营要求,并从企业经营现实出发,结合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管理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管理目标,使企业管理目标能够更好的为企业经营服务,保证企业经营的整体质量达标。为此,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要符合企业经营要求,否则,企业经营将无法得到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将会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的影响。

2.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保证其指导性

企业制定管理目标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行为提供有力的指导,并在管理过程中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更好的为企业经营服务,使企业经营能够在有效性方面有所提升。从当前企业管理过程来看,只有有了明确的指导目标,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因此,企业在制定管理目标的时候,必须要保证管理目标的指导性,达到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效果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保证其指导性,确保企业管理取得积极效果。

3.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应满足企业经营需要

企业制定管理目标主要是为了确保企业管理有据可依,有规范可以执行。从企业经营的现实角度来看,企业管理目标只有与企业经营实际进行有效结合,并最大程度的满足企业经营需要,才能达到提升企业管理效果,推动企业管理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认识,企业管理目标在制定过程中,必须要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并保证企业管理目标能够与企业经营现实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经营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满足企业经营的现实需要。

三、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除了要明确企业管理目标之外,企业管理要想取得积极效果,还要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依托管理制度推动企业管理全面深入进行,保证企业管理能够在实效性上全面提高,有效满足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为此,企业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制订、执行和管理的工作过程。标准化工作要求要具有“新(标准新),全(标准健全),高(标准水平高)”的特点。

2.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定额工作

定额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对于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利用、占用所规定的数量罚限。定额工作要求具有实践性,企业管理制度.cn制定定额工作计划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抽象,不是主观臆造;定额工作要求具有权威性,定额是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颁发的;定额工作要求具有概括性,定额是对实践的抽象;定额工作要求具有阶段性,实践在发展,定额也要有阶段地适时进行调整。

3.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计量工作

计量工作的核心是获得数据,评价数据,没有实测的和准确可靠的数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就失去了科学依据。

4.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信息工作

信息工作就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资料数据的收集、处理、传递、贮存等管理工作,现代化企业必须健全数据准确和信息灵敏的信息系统,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逐步纳入电子计算机管理轨道。

5.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完善规章制度工作

企业在建立规章制度过程中,要通过建立和健全一套纵横连锁、互相协调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体系。

6.企业管理制度应包含基础教育工作

企业在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应对基础教育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搞好基础教育工作,才能保证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大力做好提高职工的政治、文化和技术素质工作,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

四、企业管理应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我们就要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与企业经营实际相结合,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全面创新,才能保证企业管理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1.企业应积极探索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经营实际,借鉴当前先进的管理经营,重点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的建立,鼓励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经营全面奉献,保证企业经营的实际效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应从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建立入手,重点做好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工作,使企业管理能够符合企业经营实际,为企业经营提供可靠的方法保证,有力促进企业经营的发展,使企业经营能够得到有力的支持,提高企业经营的整体质量。

2.企业应全面推进员工岗位责任制

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中,应积极实行员工岗位责任制,将每一个员工都与其实际岗位、企业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连接在一起,使员工能够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这一点来看,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应将员工岗位责任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积极探索并完善员工岗位责任制,使员工岗位责任制能够在整体性和实效性上满足实际需要。为此,企业全面推进员工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的重要方法。

3.企业应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保障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资本。基于这一考虑,企业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创新过程中,应对人才的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结合企业经营的现实需要,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企业管理中能够有大量的人才作为管理保障,并有效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效果。为此,企业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推动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对提高企业管理效果,满足企业经营需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要想提高企业管理效果,就要将企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结合在一起,应从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创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等方面入手,实现企业管理与企业经营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管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何志龙.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信息需求[J].航天工业管理,2014年02期

[2] 黄艺.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人为本理念实施的现状及创新[J].学习月刊,2013年10期

[3] 邢战坤.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规律与管理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4] 张一波.浙江传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