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工程与伦理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5-26 18:03:15

工程与伦理论文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工程伦理教育;环境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1-0049-0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经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痛苦中,人类积极反思和总结传统经济发展观不可克服的矛盾,努力寻找新的发展模式。1987年4月27,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将可持续发展确定为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1994年,我国政府制定并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对我国在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相关领域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任务做出了总体部署。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观出现重大转折,将给人类的发展进程和社会文明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现代工程活动范围的扩大、对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加深,工程伦理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最先兴起的。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最早在工程院校进行工程伦理教育。8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获得了政府、大公司和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从世界范围来看,工程伦理教育作为工程教育中一门不可或缺的、独立的课程的地位已经确立。许多国家已经把工程伦理课程纳入工程教育的计划中普遍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思潮,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 

一是两者都是后工业社会发展的产物,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都是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提出的。 

二是两者都倡导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强调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强化人们的环境意识;而工程伦理的发展也已从人际伦理扩展到生态伦理,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伦理关系问题,使工程师形成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能力。从这点看,两者有一致性。 

三是两者都以人类的伦理道德为最终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符合人类伦理道德的需要的,有着深厚的伦理背景,它继承了人类历史上所有伦理文化的精华。工程伦理教育本质是一种伦理教育,以伦理为依托,其要旨就在于让受教育者懂得如何在工程活动中处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具有深刻的伦理判断力。因此,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在理论基础上有着共通性。 

由于,可持续发展与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在关联,这就使得影响广泛的可持续发展观或多或少会对工程伦理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二、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社会变迁角度而言,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意味着人类从事任何活动都应考虑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工程活动作为重要的人类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广泛而直接,但在当前我国的许多工程活动中,工程活动的负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笔者以为人们在考察、反思工程问题的时候,应多视角、全方位的认识和理解工程,不仅仅只局限于技术的角度,还要从伦理层面来认识,处理好工程活动的开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以对他人、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实施工程,这才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就对现代工程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必须重视和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培养能从伦理视角审视工程的、有责任感的工程师,这才能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才有利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从工程教育发展角度而论,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工程教育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直接导致培养的工程师极具功利性和工具性,认为“工程学方法的特点是,只关心最基本的逻辑问题,而不关心人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这种没有价值、伦理、人文精神的工程教育忽略人、社会、环境的三位一体,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在工程教育中进行工程伦理教育,改变技术至上,工具理性的教育现状,促进工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迫切。 

(三)从育人的角度来说,工程伦理教育可促进工程技术人员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只有当人的自身获得解放与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毫无疑问,工程伦理教育能够完成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的自由的发展的人的使命,以契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这表现在:第一、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打下理论基础;第二、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提高环境意识提供思想源泉;第三、工程伦理教育为工程技术人员培养以伦理道德视角和原则来对待工程活动的自觉意识和行为提供精神支撑。总之,只有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才能使工程技术人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工具性人才”,这样才能适应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有益借鉴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整体观、协调观、持续观和平等的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改变了传统发展观人与物颠倒的错误认识,恢复了人的主体地位、价值与尊严。这对于整个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工程伦理教育注入了新的内涵,要求工程伦理教育应面向可持续发展来定位。

(一)工程伦理教育不仅要注重人际伦理教育,更要吸收生态伦理与环境伦理教育资源的精华,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环境教育以及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世界观教育 

随着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和环境危机的日益加深,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对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赖经济和法律手段,还必须同时诉诸伦理信念。基于此,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种伦理教育,在这方面无疑有优势,但应有所侧重,其重心应放在加强工程师的环保意识,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强化工程师的责任意识上,养成其为群体或人类共同福祉考量的思维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新世界观 

(二)要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优化,而且需要社会人文环境的优化,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构建一种尊重自然、顾及后人、注重人文理性的全新的价值观和发展观。虽然工程伦理教育本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交叉的一门学科,但在其实施教育过程中仍要始终注重贯彻科学性与人文性,培养工程师在未来的工程活动中不仅讲究设计、管理的科学性,还要注重工程活动的人文关怀,赋予工程活动以人文理性,这不仅有利于人类的安全与福祉,也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超越价值。 

(三)要加强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研究 

工程伦理教育的产生发展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事业,需要科学、完备的理论指导,理论好比指导我们冲锋陷阵的一面旗帜,只有科学的理论和充分的实践两个方面协调发展,达成和谐统一,工程伦理教育才能切实显示出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去完成其历史使命。我们应深入系统地研究工程伦理教育理论,探讨工程伦理教育实践,构建工程伦理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来推动和加快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使工程伦理教育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要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必须发扬“全球伙伴精神”,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第一、要迅速转变思想观念,培养国际型思维,向国际先进的工程伦理教育理念学习,勇于将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融入国际工程伦理教育之中,要主动参与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第二、要积极推进与国外理工科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经验,邀请国外教师讲学或授课,组织教师或学生到国外理工科院校考察和学习。要鼓励学科带头人加强与国外同行学术上的联系,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缩短与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差距。 

综上,为了社会、经济、自然,实质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视阈中值得关照的一个领域。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2]曹南燕.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37-57. 

[3]王耀中.科学发展观与现代交通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2篇

1.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工程伦理教育建立的基础具有多元化背景,必须建立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作为教育基础,以消除多种文化相互冲击对工程伦理教育的不利影响。因此,美国工程伦理教育重视一般伦理素质培养,并对此制定了详尽的标准。工程伦理学家M.Davids对其学生介绍了工程伦理教育的预期目的,并得到了美国工程伦理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将其简单概括为以下四点:①增加学生的道德灵敏性;②提升学生的工程伦理识判能力;③加强学生对行业行为标准的认识;④锻炼学生的伦理意志力。美国工程伦理教育以工程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向学生讲授,使之明确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社会责任,工程师的行业行为准则和正确认识到工程项目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工程伦理教育中,向学生阐述在现在项目工程中工程师的社会责任高于其对雇主忠诚责任的这种变化,使学生正确认识到工程师对社会、工程行业和其他工程相关对象的责任,如环境生态。具体的教育实施方式,通常采用伦理学老师或哲学老师与工科老师组成教育小组,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课堂方式采用类似于MBA的案例教育模式,主要以老师与学生的互动为主要形式,使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工程伦理在实际工程当中的应用。教育形式以老师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型体验式教学和学生自学三种途径结合,重点培养学生工程伦理的工程实践应用能力。

2.德国工程伦理教育与美国移民国家不同,德国自身历史悠久社会文化以严谨著称世界,因此其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均与注重工程伦理实践教育及一般工程原则的美式教育不同。德国工程伦理教育关注更多的是对工程技术和工程伦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在更加深层次的角度上探讨工程伦理产生和发展的本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其工程伦理教育的原则。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方法,除了兼有美国课堂教授团队及学生互动情景式教育外,还重视社会环境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和推广,其通过工程技术教育和技术伦理的相互推动来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伦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同时,工程师协会在工程伦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中也是相当重要,以其为主导推进的社会继续教育模式是德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一大显著特点。此外,德国工程师协会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主持编写了工程技术评估的指导方针,其中包括了对技术和经济的效益、公众利益、工程安全、环境生态及生活质量等多方面内容,并在1991年政府将其作为工程师职业活动规范在全国范围推广。

二、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浙江大学董晓燕以其《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开启了国内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研究的先河,随后国内各高等院校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的本质、重要性和其在工程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对当代工程建设意义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国内现代工程项目建设具有重大积极意义,尤其是国内工科大学长期以来重理轻文的教育理念,同时认为随着社会成员价值观念选择多元化的转变和多元化社会的形成,工程伦理教育必将不断向前发展。许多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适合于国内工科大学的教学模式和途径进行了研究,王进借鉴国外工程伦理教育的实现模式,提出了适合国内教学的两种教育模式:

一是教师独立授课、有序有层次的系统教学;二是结合学生的横向贯通、深度结合。其第一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认为工程伦理教育属于新型的多学科交叉课程,传统工程类学科和人文学科均不能对其内容进行完全覆盖,因此必须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开设常规化、正规化的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其第二种教育模式的具体形式是通过将工程伦理内容融入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人文素质类公共课程,和结合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生产实践环节植入工程伦理问题。刘建军以建筑类专业为例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下三种教育途径:纳入始业教育教学内容当中、开设工程伦理教育选修课、在专业课基础上进行工程伦理教育。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刘绍春还提出了另外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科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工程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工程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是学校提供条件安排学生到实际工程项目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使其获得工程伦理问题的第一感受,从而更加具体、生动地理解工程伦理教育当中的各个内容,和对其中问题进行切合实际的思考。还有一些学者对工程伦理教育理论内涵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龙翔根据工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工程伦理问题,提出当代工程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基本的伦理素质:伦理意识、伦理规范和伦理决策,其中伦理意识是伦理动机和行为的思想基础,伦理规范是伦理判断和去向的标准,伦理决策则是解决工程实际伦理问题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与此相对应的其认为在工科类大学工程伦理教育当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工程伦理素质,加强其工程伦理意识、培养其工程伦理规范和提升其工程伦理决策能力。段新明认为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过于模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介此其提出了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构成: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其中自然伦理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商谈伦理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责任伦理则是指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

三、国内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问题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40-02

1 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大科学、高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把人类推进到高风险的时代。风险社会的形成,是由科学技术的异化所导致的,即由于科技的不当运用人为的把人类推进风险的境地[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越来越多地引发人们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关注和争论。追溯科学技术的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核技术的应用,不论生活方式、世界形势,还是普世价值、意识形态,科技的巨大革新无一不对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而今,克隆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地外探索、基因工程……凡此种种前景广阔的科技进步,更在深层次上激发了人们对工程技术发展的思考:支持者期待新的技术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反对者却指出若不对技术加以禁制和管控,未来很有可能会威胁人类文明的发展。面对已然融入生活方方面面的科学技术,其相关从业人员的种种失德行为亦会带来难以估计的损失,这些人大到企业的决策层、相关技术的研究人员,小到参与或完成每一个具体工作的工程师、程序员。“由于某些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监理等环节缺乏社会责任感,,造成桥梁坍塌、楼房变形、尾矿溃坝、有毒气体泄漏等重大工程事故的消息,屡见报端。在制售假药、假酒、假种子,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随意排放和处置工业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等事故中,某些工程技术人员明知后果严重却不声张、不抵制甚至积极参与。还有一些高新技术领域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试制和推广新产品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2]”。因此,对工程从业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科技与工程伦理教育之必要性便愈发凸显。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课程。在个别发达国家,工程伦理的高校课程设置已经较为成熟,其课程质量亦被列入教育资格审查体制当中。但在我国,由于这门课程开设相对较晚,在国内缺乏长期可供借鉴的经验。同时,当前过于强调工作岗位应用与就业短期收益的国内教育体系在整体上对其缺乏关注,国内高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学都或多或少的遭遇了诸多困境。因此,尽早认识困境并尝试摆脱困境,无疑是当前我国工程伦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原因

2.1 理工类院校教师对开设伦理教育课程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使理工科大学生,即未来科技工作的决策者、设计者、管理者、实施者及评估者树立明确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意识和对工程综合效应的道德评价意识,掌握对现代工程活动的社会评价和道德评价的基本规则[3]。”这一任务的达成,必须依赖教师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高度重视,但目前这一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理工类院校的任教教师在其本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年代,国内甚至整个世界高等教育界尚未出现或完成对科技伦理教育课程的设立,而伦理意识的形成无疑依靠着文化全体对于个人的长期濡染。然而现实是,大多数的高校教师都缺乏对科技伦理教育课程开设必要性的认识,其根本原因是其本人的科技伦理意识不高,自然无法在教授相关课程时向学生们充分传达本课程的德育内涵。另一方面,由于领导层对相关课程设置必要性认识的缺失,理工类院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也显得缺乏针对性,课程类型往往不作为必修,课程安排相对比较松散,课堂内容停留于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教师的安排则一般选择社科类教师担任“外援”,自然难以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

2.2 理工类学院工程伦理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迄今为止,我国只有部分重点工科院校开设了“科技伦理”、“工程伦理学”等必修课,课程开设的范围十分有限。有些高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利用通识教育平台开设了“生态文化概论”、“工业生态学”等选修课,毫无疑问,这些课程的开设对增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价值判断力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课程基本上处于与专业教育相分离的状态,而且师资力量也很薄弱,很多上课的教师都不是学生所学专业的任课教师,工程伦理课程基本停留在导论、概论等层面上,没有实现该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衔接和深度融合,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对工程伦理认识不清,在将来的工作中极易出现工程行为方面的道德问题。

2.3 理工类院校学生对于跨学科课程的抵触

这一点不仅仅是“科技与工程伦理”这一门课程的问题。实际上,大多数理工类学生对高校开设的所有人文社科类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都缺乏足够的重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与理工类专业内相关人文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则是理工科学生特别是工科学生过分追求应用类知识的结果。可以说,这是我国当代国民价值观趋利与短视共识所导致的,也与我国就业现状的严峻现实密切相关。同时,这恰恰反映了我国教育对学生德育内容即人格塑造的缺失。学生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更能映射出大学教育之前的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3 加强理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的对策选择

3.1 强化教师对工程伦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这需要理工类院校校方认识到伦理教育在科技与工程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克服短视的教育思路,并请相关社科教师对理工科教师开设科技伦理的师范课程,之所以要对全体理工科教师开设课程,是由于上文所提到的伦理意识的非理论性。因此,伦理意识的教育绝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科技伦理本科的课程上,而是应该由全体科技伦理意识足够高的理工科老师,在日常的所有授课中对学生进行濡染,大学课堂的开放性在这里成为最值得利用的优势。“在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地把工程伦理章程的相关内容潜移默化地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牢记工程师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内在契约关系,使其正确的伦理行为在工程实践活动中为人类带来健康、安全和福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4]。”惟有如此,才能弥补大学生在本科教育之前德育的缺失。当然,伦理教育乃是对人才的长期投资,由于它的非理论性,只有在长期的濡染中才能在学生意识中形成体系化的道德律,并且真正起到伦理意识在其日后相关工作中的引导与规避作用,也正因如此,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与工程伦理课程体系才显得如此紧迫。

3.2 应针对所有理工科类师范生开设相关的科技伦理课程

应开设“独立教学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的理论模式。独立教学,即独立进行工程伦理的课程教学,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并有专职教师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讲授。学科渗透,就是将工程伦理问题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将与技术内容密切相关的工程伦理案例分布贯穿于该课程的全过程,进行渗透式教学[5]。”另外,应将科技伦理相关的项目,至少以考题的形式加入理工科教师资格审查考试中,不得不承认若要唤起学生对科技伦理意识必要性的认识,将其加入资格考试是一条捷径。这里必须要提及的是,科技与工程伦理是针对新时代所面临的新问题所发展出来的特殊学科,它与普适的思政教育有一定的相关性,亦有其独特性。在师范类院校,通识性的思政教育早已存在并且形成了良好的培养模式,但它并不能替代科技伦理教育,对于理工专业师范生而言,科技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承担着全社会科技伦理启蒙的重任。科技伦理意识的普及刻不容缓,源头性的对策才是破困的根本所在。

3.3 将工程伦理知识融入工程专业课程

通过工程课程来传播工程伦理知识,需要将工程伦理知识与工程专业课程相结合。例如,可以在工程概论、工程学、高级设计等课程里融入工程伦理的相关内容,专业教师不仅要准备专业内容还要准备伦理知识,并思考如何在教学中将两者有机结合,将道德和安全作为良好的工程实践的共同属性,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同时,工程伦理课程的任教老师,要积极参加由工程专家和伦理专家开设的讲座,与其他高校的教师进行经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把伦理知识融入到工程专业课程中。

参考文献:

[1]于丽.生态文明视域下理工科院校加强科技伦理教育的探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61~63.

[2]王 前.在理工科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10):110~111.

[3]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9~41.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技术伦理 工程伦理 工程教育

Abstract Technological Ethics (also known as engineering ethics) is a new science which is influe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tself. The education of technical ethics guid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to carry out the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ethics educati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constructive comments on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Technical Ethics; engineering ethics; engineering education

技术伦理学是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它以研究技术活动中的道德问题为对象,涉及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主体、过程和结果等多个因素,触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取向和现代技术本身对社会道德、文化的影响。它超越了以往伦理学仅研究人与人道德群体的内容,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纳入伦理思考的范畴,形成了关怀和尊重自然事物为基础的伦理准则。技术伦理(也称工程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理性思考的同时又进行伦理的思考,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强化伦理道德教育,为职业道德教育注入了新内容。技术伦理教育是对专业行为的道德性质进行个人判断的方法训练,对于理工科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日本的技术伦理教育

日本关于技术伦理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始于上世纪末。1999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基准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规定:“要理解技术对社会和自然的影响,理解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对理工科学生的培养明确了技术伦理教育的理念;其后2000年修正的《技术士法》中也规定“必须努力做到没有损害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其他公益的事情”,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和行为准则,从法律的角度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道德进行约束。日本政府还斥巨资进行“科学技术伦理教育系统的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对技术伦理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高校开展技术伦理教学的实施方法、以理工科教师及企业研修者为对象的伦理教育计划的两方面实施方案,对日本在技术伦理教育领域的研究和教育教学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在政府强有力政策引导下,日本大学理工科专业均相应地调整了课程体系,普遍在公共基础课程内设置了2学分的技术伦理课,作为大学一、二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如“工学概论”“技术论与技术教育”“医学伦理”等课程,并在一些专业课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体现和渗透伦理教育思想,技术伦理教育融入了理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技术伦理课的教师由多方面人员来担任,有企业的工程师,研究人员,理工科专业课教师,伦理、哲学方面的教师,他们或从自身的工程实践出发讲解工程师的责任,或从技术发展的视角预测和说明某一技术将对人类或社会的影响,或以社会伦理学解读技术价值观。技术伦理课教学多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通常从专业领域选出特定的案例,分析由于技术发展而突现的伦理问题,启发学生对新技术的多元化思维,学生们从伦理问题当事者的视角出发,对于专业范畴的伦理问题及影响进行充分讨论和认真思考,进而做出选择。这样从实际问题出发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技术伦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工程实践活动起到引领的作用。技术伦理课在专业课教学中多围绕工程技术规范展开,目的是使学生不仅掌握简单的工程规范,而且学会了解工程规范的背景与意义,最终使这些规范变成技术人员的自觉意识,具备对规范进行反省、考察并构建新规范的能力。

在日本高校普遍开展的技术伦理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技术伦理判别所必要的基础知识,学会伦理性的思考和判断方法,理解人类社会存在和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思考。但自开展以来也始终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社会各界对技术伦理教育的认识不足。虽然技术伦理涉及社会多领域,但常常被忽视,一些技术者对于自身就是技术伦理当事者的意识模糊,甚至认为技术伦理仅仅是教育研修的工作,仅限于讨论专业学会的伦理纲领或职业规范;其次是由于缺少产业界的支持,技术伦理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化问题愈加明显,迫切需要工程界、科技协会的有力支持;再有技术伦理教育所应该包含的内容,各个学校、任课教师之间没有达成一致,以专业伦理作为技术伦理教育核心的教学模式没有完全形成,教学内容体系尚处于探索和实践中。

2 对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启示

技术伦理在我国通常称为工程伦理,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项目的增多,关于其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理论上,由于传统中国文化重视的伦理道德仅关注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重在维护人际间的等级关系,而现代工程伦理则倡导尊重自然界中的所有生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两种伦理价值观之间存在的距离,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和重新思考。工程实践中,现实社会一些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工程决策,缺乏人文P怀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工程设计,不善管理而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施工工程,维护一方利益而不客观公正地评价工程利益、成本和风险等问题,已经造成的事故和灾难触目惊心,直接拷问着工程师的社会责任和道德观念,也使得对工程师的工程伦理教育备受期待。

工程伦理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比较短暂,本世纪初在工程教育国际化背景影响下,2004年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率先开设了独立的工程伦理课程,引领我国工程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开启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新模式。而大部分高校是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工程伦理教育方式,课程体系和地位从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规范,教育体系的建立刚刚起步。

日本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进程与我国相近,自上世纪末引入以美国文化为价值基础的工程伦理模式以来,逐渐形成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的工程伦理学教育体系,且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分析总结其发展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特点以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我国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2.1 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推进教育教学进程

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科技的正面和乐观态度比例均高于发达国家,例如对“科学技术能够解决所有问题”持同意的人占38.8%,高于欧美的16.5%,表明公众对技术自身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认识不足;对专业工程师的调查显示:仅有22%的人认为“了解工程对全球及社会的影响”是很重要的“能力”,说明大多数工程师更注重以科学的态度去开展工程项目,而对工程、对工程与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和责任思考甚少;对在校理工科学生调查显示:有81% 的学生“对工程伦理的理解”一无所知,对工程伦理内容和作用完全不了解,表明高校对于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十分严重。这些对于工程伦理作用、界限的模糊认识,直接影响了工程管理者、设计者、施工者是否具备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影响着他们在工程活动中的价值取向和选择能力。即使是在工程伦理教育普遍开展的日本,也一直存在对工程伦理意识淡薄的工程技术人员,将自身置于工程伦理当事者之外。而面对我国对工程伦理认知不乐观的状况,有必要理论上明确工程伦理教育目标、作用和内容范围,大力推进理工科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进程。

2.2 制定强有力政策,支持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学是新兴的交叉科学,专业课程和传统伦理学都不能完全涵盖它,我国各高校开展的工程伦理教育处于兴起和探索阶段,有必要从体制上确认其课程地位,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日本是在理工科专业教育认证、工程技术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两方面将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作为“工程基础”和职业认证考核必不可少的内容,促进了工程伦理教育的普遍实施。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了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机构,随着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工程伦理教育必将纳入工科教育体系。借鉴日本推广工程伦理教育的模式,建议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推进。特别是对工程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界定,确定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学大纲,各高校据此开设正规化、常规化的工程伦理课程。

2.3 围绕专业教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

工程伦理教育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工程规范、工程伦理和工程职业道德内化为工程师职业活动的判断能力,它需要依托专业教育这一主体。这就意味着工程教育在课程涉及专业决策选择时不应回避专业行为和个人道德伦理素质的联系。由于工程伦理的实践性,不同工程领域面对的是不同的工程伦理问题,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会不断出现新的解决方法,因此工程伦理教育应结合专业领域所触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展开。在专业领域选择教学素材,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环境,使学生自己体会用伦理的思维方式选择方案、判断决策,深刻感受伦理意识形成、观念塑造、行为培养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效果。

2.4 工程伦理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

工程伦理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课题,也是全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和关注。一方面,工程活动引发的伦理问题需要工程界的关注和总结归纳,各工程领域提供的工程伦理教学素材,也需教育界的关注和教学研讨,才能使工程伦理教育切实有效。另一方面,理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活动是工程伦理教育最直接的课堂,它所包含的生产实习、专业系列讲座和参观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工程等实践活动,都离不开企业、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的支持。特别是高校工科教育的实训环节,急需企业、社会机构承担工程训练任务,才能使学生在工程领域真正学会用工程伦理的思维判断和处理不断出现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曹燕南.对中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

[2] 朱高峰.对工程伦理的几点思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4.

[3] 项小军.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科技创业,2011.8.

[4] 伍接朝.理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及其实践体系构建.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3.2.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企业伦理学MBA 教学模式 教学展望

随着企业界、政府以及社会组织的诸多伦理道德事件曝光,中西方学者开始对企业伦理问题进行广泛关注。据研究统计,世界前500强中90%的企业制定了伦理守则,30%-40%的企业对员工进行伦理强化培训。国内学者认为开展企业伦理学教育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卓越才能的企业领导人的内在需要。我国对于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学科体系还不成熟,没有进行很好的吸收同化作用,制约了德行经济实践的展开。因此,加强对该门学科的中外研究与对话,形成一套适合我国企业伦理学教育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

一、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

一个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需要教师把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课程设置特点,让学生在知识层面、技术层面以及价值观层面进行完善。

1、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外学者对企业伦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做了大量研究:对企业伦理学的研究背景及内容的分析,企业伦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学科的构建等问题的阐述,以及对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趋势和热点等进行了大胆的推断和讨论,从宏观、中观、微观中的科技创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五过程,用经济学和企业伦理学的角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论证经济活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使学科理论不断完善。经济学家们对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他们对斯密难题中经济与道德的矛盾展开研究,形成了各种观点。

2、课程设置的特点

中外对MBA的企业伦理教学使用频率较高的教材有:徐大建的《企业伦理学》、徐金发的《企业伦理学》、约瑟夫・W・韦斯在《商业伦理――利益相关者分析与问题管理方法》、(美)O・C・费雷尔、约翰・弗雷德里克和琳达・费雷尔的《商业伦理》。这四本教材基本采用了“4+X”模式。即每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涵了四部分基本内容:企业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企业伦理与社会责任、企业伦理与利益相关者、伦理决策。“X”是指每本教材自己所具有的特色:国内的企业伦理学主要突出企业管理中的信息、知识与公平竞争,国内外的伦理学比较,以及跨国经营中的伦理问题,主要采用“理论+案例”的模式。而国外的企业伦理学的特点在于更注重全球环境中与利益相关者之间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全球范围内用案例的形式讨论伦理决策等经济大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采用“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式。

二、国外几所著名商学院的《企业伦理学》教学模式选择

1993年,美国90%以上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了企业伦理学,与此同时,商业伦理学扩展到整个西方,并兴起一股商业伦理热,欧洲还建立了欧洲企业伦理网络(简称EBEN)。1995年,国外商业伦理研究机构达到300多个,刊物14种,教材、专著1000多部。在国外,企业伦理学教学体系比较完善的高校有哈佛商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以及沃顿商学院等。

哈佛商学院主要对学生开设与伦理、道德和责任直接相关的课程,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习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其他案例之中。同时,教师与工商界经常保持密切的联系,很好地把握当前工商业活动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不断地修订已有的案例。从现实案例中培养“经济人”与“道德人”有机统一的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才。

斯隆管理学院主要采用理论教学、讨论以及通过故事教学来讨论“历史、环境与伦理”问题。教学大纲由经典短片小说,游戏,精选的电影以及其他方式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领导与权力、企业社会责任、伦理标准的应用、科学伦理关系问题等。通过对不同的职业与民族文化进行讨论,指导学生培养企业伦理观和德行领导方式。

沃顿商学院主要以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法律研究融入“伦理与责任教育”中,从而解释商业伦理现象。教师往往在课程中设计伦理冲突,并为这些冲突设计出导致企业成功或失败的合理框架。学生通过参与不同模块来对企业管理和企业伦理进行批判性的评价,从而提高个人或整个团队的鉴别能力与分析能力,锻炼和开发学生对企业伦理评价视角。

三、对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育的展望

国外高校和大量企业伦理专业的学者对企业伦理学教育各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这对我国的企业伦理学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我国在该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教育对象的把握,交叉运用多门学科来设置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在宏观环境下协调微观经济中经济与伦理的关系,开发学生的道德情操,为我国企业界和学术界培养既有社会责任感又有卓越才能的企业领导人。

1、教育群体的选择

由于MBA学生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他们对自己的需求有清晰的定位,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获取并有效筛选与学习有关的信息。他们深刻体会企业伦理道德对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对社会企业发展的潜规则拥有自己的看法,能对企业的现实问题提出自己初步的解决措施。在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的前提下,他们主动来高校学习,这意味着他们对企业的行为以及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非常关注。中国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张增田认为,对于MBA学生进行企业伦理学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因此对MBA学生进行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的培养,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2、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

企业伦理课程要有清晰的目标和内容,只有在正确的纲要指导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在企业决策中恰当处理伦理问题,对伦理道德水平进行创新。因此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关注伦理学相关背景及理论基础、企业利益相关者基础知识、伦理判断原则、职业道德规范、伦理决策方法与工具等、及全球环境中的事务等等。

教师需要有大量的知识积累,综合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多门学科,将中外著名学者的观点进行整合,依据中外宏观社会环境,给MBA学生讲解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发展趋势,同时布置理论和案例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伦理问题的重要性,形成一定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3、以案例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通过中外研究发现,国外采用的“案例+伦理+案例”的教学方法正适合我国MBA学生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对伦理基础的整体把握之前,有一定的实际案例操作的基础,因此他们会采用一定的出发点来考察问题,这样会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理论知识并运用于案例的实际操作中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把握现实问题的主动性,与MBA学生的教学需要相吻合。因此,对MBA企业伦理学教学主要采用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

此外,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搜集企业运作过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或激励他们针对现代企业中普遍遇到的伦理的热点问题采用故事讨论、道德讨论等方式进行研究,并就其核心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中畅所欲言,在业务中掌握企业伦理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他人对企业伦理与社会价值的见解,丰富自己的道德观。

教师还应采用管理咨询研究或与公司进行项目合作为实践应用为辅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寻找合作公司进行实习、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管理咨询项目、鼓励学生与企业进行伦理项目合作,或者鼓励学生争取在机构中就伦理道德问题申请资金支持,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培养伦理选择能力、伦理判断力、伦理推理能力以及伦理评价能力,并增强对现实伦理问题的敏感性,主动出击,防患于未然,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将学生引入讨论的重点中来,并最终作出点评。

4、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

企业处理各种关系,无论就其表面还是其本质来看,都是在扮演特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从而满足相应的角色期望。因此,在关注企业活动领域内各种复杂关系的同时,企业伦理学还得思考和辨析企业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企业所有者、客户、员工、供应商、媒体、消费者、法院、政府、竞争对手、公众、社会等。分析企业应该何时、何地、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何种伦理决策,为企业今后的伦理问题提供伦理判断原则。

5、道德情操的开发

一旦企业中的领导者实行德行领导,正直廉洁、关心下属成长、遵守社会规范和仁厚诚挚,那么这种领导方式将很明显地提高下属的满意度、下属对领导者的忠诚尽责及敬业度并且产生利他行为等效果。因此,MBA学生应该培养伦理道德能力:知晓如何以一种公开的伦理方式行事,对下属起模范带头作用;知晓如何在组织内有效地设立预警机制和伦理热线;知晓如何为员工建立切实可行的伦理准则;知晓如何开展有效的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培训;能够设立奖惩制度使员工遵从伦理规范;知晓如何有效地向下属灌输商业伦理价值观;认识到管理者在企业中的伦理责任,和对企业及员工伦理的影响,并有意识地进行伦理领导。在今后做一个“经济人”和“道德人”有机统一的德行领导者。

五、结论

根据罗宾斯等人的观点,管理其实就是用“正确的方法”来“做正确的事”,企业伦理学就是聚焦于企业如何来做“正确的事”,从企业各种利益关系的维护和发展角度出发,进行价值观的思考、利益取舍的考虑,与利益相关者相互达成一致,最终达到利益平衡。

MBA学生的企业伦理学的教学就是要让MBA学生掌握企业伦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道德职业规范,从而培养自身的伦理意识,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使他们形成从企业伦理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行为习惯;能够正确判断复杂情境中的应然关系,及时响应,以便在工作过程中按伦理行事;正确处理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维护各方利益,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背景下采取合适的伦理决策;协调经济与伦理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道德反思能力,使他们在遭遇或面对伦理困境和道德悖论时,能够运用伦理价值和原则提出富有创见的应对方案和措施,体现企业伦理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注:本文研究受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中外MBA教育比较研究中心2009年度招标课题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欧平、周祖成:全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研讨会综述[J].伦理学研究,2008(1).

[2] 张志丹: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J].道德与文明,2009(1).

[3] 戚安邦、徐国振、姜卉、李静:中国MBA商业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4] 乔佳义:哈佛商学院MBA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1996(4).

[5] 徐荃、甘全球:美国著名商学院MBA课程设置特点及其启示――以哈佛、沃顿与斯隆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2).

[6] 张增田:企业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与教学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8(3).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6篇

 

1由研究对象的异同看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异同

 

说到工程,人们常想到建筑工程,所以把工程伦理学想象为是研究房地产、城乡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建造的伦理学。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工程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包括所有技术门类,不仅有土木建筑工程,还有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电气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工程、环境工程等许多种类。工程伦理学所研究的工程不限于建筑工程,而是横贯各个工程领域的一般工程。

 

工程伦理学在我国遭遇到的另一个误解是,把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混淆起来。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误解与我们的语言有关。我们习惯使用“科学技术”这个概念,把工程等有关概念都装在里面,把工程师装在“知识分子”这个大概念里,以对科学技术、知识分子的一般性论断代替、遮蔽对其所内涵的丰富内容进行研究,没有对工程、对工程师做进一步深入具体的研究。

 

顾名思义,技术伦理学以技术为研究对象,工程伦理学以工程为研究对象,这是两者外显的区别。工程伦理学之所以与技术伦理学不同,首先在于它们的研究对象,即工程与技术存在着不同。弄清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异同,有助于弄清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之间的异同。

 

把工程与技术做出界限清晰的区分,确实很困难,以至德国哲学家波塞尔教授认为,工程与技术相互之间没有必要区分,也很难区别开来,工程哲学与技术哲学是等同的〔1]。

 

但是,面对现实,我们似乎可以指出以下两点:

 

第一点,当像人们通常理解的那样把工程看作是工程技术(即工程中的技术)时,工程属于技术,是技术的一部分。从这方面看,我们承认工程技术属于技术大类之中,这样技术哲学(包括技术伦理学)从一般技术(或“技术一般”)研究问题所提出的关于技术的“元命题”和全称判断,例如,技术是生产力,技术有直接经济效益,一切技术和技术应用都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技术有环境责任,技术活动需要伦理导向,等等,也都适用于工程,这些思想成果可以为工程伦理学吸收和采用[2]。

 

美国著名学者米切姆在列举技术伦理学研究领域时,把工程伦理学作为其中一个部分就是遵循着这样的思路。

 

这是从工程属于技术的角度来看的。由此看来,工程伦理学研究似乎没有超出技术伦理学范围。但是必须指出,即使这样理解工程和工程伦理学,工程伦理学研究还是深化和丰富了技术伦理学所提出的一般性结论。例如,技术伦理学研究技术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常常把技术当作黑箱,主要从外部对技术进行道德判断,或者将技术与其应用分开,认为只有在技术应用阶段才出现伦理问题。再如,技术伦理学讲技术是负载价值的,大多是从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己经造成了正反两方面作用的事实这种事后的角度来论证的,而对于技术究竟如何负载价值的却语焉不详。而工程伦理学通过对工程活动的分析,明确提出工程的核心是设计,正是在设计这个环节,工程主体的目标追求、价值取向得到反映,并转化为工程目标进而落实为工程方案〔4]。并且,欲改变工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也可以从设计环节入手。

 

第二点,现实工程活动是技术、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系统集成,不仅包含技术因素,还包含其他因素,除了技术上合理可行之外,还富含着社会伦理因素。这里重点指出以下几点,就足以看出工程较之技术具有更强的社会伦理意义:

 

(1)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工程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各方面、各领域的技术,而且,工程不限于技术一个方面,它还有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生态环境方面等。可见,与技术相比,工程的社会性更加突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更为密切。

 

(2)从学科结构上看,技术科学的抽象层次要较工程科学的高,涉及若干工程领域的共同技术问题,而工程科学作为知识体系,要比技术科学更加具体,具有更强的对象性〔5]。但工程绝不是技术科学(以及基础科学)的简单应用,它具有独特性,不是己有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所能完全涵盖得了的,所以,“失败是一切有用的工程设计中所固有的”,工程中难免存在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风险

 

(3)项目是工程活动的基本单位,它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活动单元,目标比较明确,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匀,需要周密的分工合作和严格的组织管理,牵涉到人、财、物,以及组织、管理、文化等社会因素。

 

总之,工程是组织化的技术一经济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质量要求、实施机构、预算和工期限制等,其现实社会属性更加突出。在当代,工程实践成为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运作形式。可见,工程与伦理的关系要比技术(以及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对于考察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关系的问题,工程伦理学是比技术(及科学)伦理学更为切近、更为合适的视角。工程伦理学的独特视角,能够提出一些与技术伦理学不同的研究问题,获得不同的理论成果。一方面,在一般技术伦理理论中热烈讨论的某些观点可能在工程伦理学不再适用了。例如技术价值中立、技术自主等,对于工程而言,恐怕难以成立,甚至可以说,在工程伦理学里它们根本就不成其为问题。另一方面,工程伦理学提出了被技术伦理学以及一般伦理学所不曾研究或者严重忽视的问题,得出了一系列重要洞见。这更是工程伦理学的重要理论贡献。

 

2从实际研究状况看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不同

 

直到目前为止,在国外,技术伦理学似乎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学科,形成比较完善的研究范式。相关问题大多是在“技术与哲学/文化/伦理”、“技术与人/社会”、“技术时代/社会的伦理”等名义下来研究的。这里我们只能通过总结和归纳我国技术伦理学实际研究了什么问题,来大致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

 

国内技术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⑴探讨“技术一般”与人性、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探讨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关系,科技时代、科技社会中的伦理问题,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

 

(2)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之间的互动关系。科技与伦理是等同还是排斥?科技决定伦理,还是伦理决定科技,抑或是两者无关?

 

(3)对各个技术领域尤其是现代高技术领域中的伦理问题进行探讨,具体涉及医学、生命、计算机、信息网络、核能、航天等新兴技术领域。

 

在对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研究中,大都立足于宏观层次,从大的历史跨度来进行,基本倾向是肯定技术发展对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在对技术与人性关系的研究中,出现了人文主义者对技术进行批判的倾向,也引起了科技界对这些批判的反驳。

 

陈昌曙教授指出,研究技术问题,可有三个层次:一般技术(或“技术一般”)工程技术(及产业技术)一具体技术。由此看来,目前的技术伦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的第一个层次及第三个层次上,中间第二个层次的研究还严重缺乏。所以,工程伦理学对工程及工程技术的伦理研究,在理论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仅以对责任问题的研究为例,从研究内容上粗略地探讨一下工程伦理学的独特理论贡献。

 

在以往的伦理学中,责任范畴不占什么地位,而在当代工程中责任问题极为突出,工程伦理学对责任范畴及责任问题的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这是因为:不仅工程的建设目的蕴涵着丰富的伦理问题,工程决策者对工程的目的、方向和性质负有价值定向的责任,而且工程中更为独特的伦理问题是,即使出于良好动机的工程项目仍然存在造成伤害的风险,表现在对第三方、对社会公众、对子孙后代、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所以说,在工程中责任问题既极为突出,又非常复杂。

 

—工程的实际效果错综复杂,有好有坏,因而以往简单的要么好要么坏的价值判断对现代工程不再适用。那么,一项工程到底是建设还是不建设呢?在当今民主社会里,这只能民主决策,吸收受到工程影响的有关各方(stakeholders)参与到工程决策中来。这时,工程师的职责就不是代替社会公众作出决策,而是要把有关工程的信息传播给社会公众,以保证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可见,现在工程师的责任范围扩大了。

 

—工程研究和实验中大量使用动物(如对新开发的药物进行试验),工程开发、利用和改变自然的力度不断増大,对生态的影响也在加大,这些都涉及到人与动物、生物及生态之间的关系问题。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等要求扩大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将动物、植物甚至无机物以及整个生态环境都纳入进来,这样工程就不仅有通过开发和利用自然来为人类造福的责任,还负有关爱生命、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传统伦理学关注的重点是个人行为,而工程项目一般都有一定规模,需要许多人协同合作。

 

另一方面,规模巨大或数量庞大的工程,对气候、环境、资源的影响,己超越国境,产生所谓的全球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集体责任、社会责任甚至全球责任,变得突出了。而集体责任与个人责任是什么关系?集体责任是否可以减轻或免除个人责任?集体责任如何归属和承担?等等,对于这些长期被忽视或者争论不休的哲学、伦理学问题,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能够提供富有成果的新认识。

 

米切姆在总结国外技术哲学发展历史时,曾指出技术哲学存在工程学和人文主义两种传统,其中人文主义传统倾向于反技术,我国的技术伦理学研究也出现了这样的倾向。而工程伦理学对工程不仅进行批判和反思,而且具有建设性的作用。在这方面,德国工程师协会(VDI)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它组织工程师和哲学家合作起草技术评价方面的文件,提出技术评价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受到工程师的欢迎和采纳。所以,工程伦理学绝不仅仅是要限制和约束工程发展,它要为工程发展指出新的方向(如环境友好型工程、资源节约型工程、绿色环保工程、以人为本的工程,等等),在创造这些新的工程中工程师大有作为。

 

3工程伦理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当前技术伦理学研究存在的一个缺陷,是流于空泛,伦理主体落空,成为无主体的伦理学,或主体泛化(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技术”或者‘社会”)。而工程伦理学研究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工程伦理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时代背景就是人们认识到工程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其突出的负面效应,期望通过工程伦理来规范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师的职业行为,以降低或消除工程的负面作用。工程伦理是对工程实践的伦理思考,反过来工程伦理理论对工程实践具有反作用。如果工程师等工程实践者了解了工程伦理思想,接受其影响,自觉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就可以塑造出新的工程。

 

这里涉及到工程伦理学与工程师伦理学(即工程师职业道德及其研究)之间的关系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否认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工程伦理学就是工程师伦理学。

 

我们认为,一方面,工程伦理与工程师职业道德有密切的联系,工程伦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工程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而指导工程师的职业行为,引导工程健康发展。但另一方面,工程伦理学又在很多方面不同于工程师伦理学。

 

工程师职业伦理,主要是处理在工程实践中工程师与有关各方(其他工程师、工程职业、客户、雇主、企业、政府、社会公众以及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这些内容在以往的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教材中都有所涉及,例如,从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原则出发,提出了科技工作者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主要内容是热爱祖国、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不畏艰辛、实事求是、团结协作等)。不足之处是这些规范比较抽象、笼统,尤其是把工程师混在科技工作者中,没有独立出来,因此没有反映出工程的作用和特点,以及工程师的独特作用和社会责任,对工科学生及工程师缺少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美国,一种比较普遍的工程伦理学研究方法,是以职业伦理学的学科范式进行的,主要介绍工程师协会伦理准则的内容,研究这些伦理准则在具体情况下的适用与科技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相比,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工程研究和实践中,怎样的具体行为(例如篡改数据、隐瞒信息、论文剽窃)违反了实事求是原则?如何保证工程师作出独立的专业判断?什么是利益冲突?如何防止利益冲突干扰工程师的专业判断?如果企业经理的要求威胁到社会公众的安全,工程师应怎么办?……在我国,由于缺乏现代职业精神(professionalism),很有必要借鉴国外职业伦理思想,尤其是工程师职业组织管理和规范工程师职业行为的一系列做法。

 

但是,这种工程伦理学研究一般直接给出伦理规范,对这些规范本身缺乏深入分析和理论论证。而另一种工程伦理学研究方法则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它以工程实践(而不是工程师)为中心,重点考察工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工程中所蕴涵的伦理意义以及其中的伦理问题,提出解决这些工程伦理问题的指导性建议。它不仅涉及工程师在工程中的责任,还涉及工程共同体中其他有关人员的责任(如管理层对工程的决策,政府组织实施大工程的作用及弊端,大众的消费需求引导工程发展方向等)。

 

这种工程实践导向的工程伦理学所研究的不仅是工程师的行为,而且是全社会有关工程的行为。我们知道,工程是一个由工程共同体所从事的集体性活动,除了工程师以外,投资者(政府、企业或个人)、管理者(政府部门、企业经理)、工人等都是实施工程所不可或缺的,甚至广大用户、一般社会公众也对工程的建设起到影响作用。所有这些人有关工程的态度和决策,都属于工程伦理学研究的内容。例如,在企业中,企业经理与工程师在事关工程决策上的职能应当如何划分。在当前我国体制下,政府是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主体,效用功能、质量安全、经济承受能力与预期效益、文化价值、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要求如何权衡协调,都需要深入研究。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工程伦理学;美国;职业伦理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工程伦理学,开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迄今为止,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理论框架的完善性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两方面均居于工程伦理学科的领先地位。美国工程伦理学系统的理论框架是该学科独立性和成熟性的主要标志,它以增强工程职业的道德自主能力为主要目标,针对工程伦理决策问题,依据西方伦理学基本理论、道德经验和法律体系所公认的伦理原则进行理解和分析,并采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形成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策略体系。相应地,美国工程伦理学在实践应用方面也非常有效,主要体现为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和工程领域中伦理问题的有效解决。那么,为什么工程伦理学首先产生于美国,而不是在其他国家?为什么工程伦理学在美国得以全面发展?美国文化和社会背景中的哪些方面对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和工程伦理学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明晰这些问题,对于我国的工程伦理理论体系建构、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确立以及制定和推行工程伦理规范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本文试从一种社会学的视角来具体分析美国工程伦理学赖以确立和发展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认识背景。

一、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承

1.专家治国思想的延续

专家治国论(technocracy),来自于希腊文techne(技术)和kratos(权力),这一概念表示要建立技术专家的政治,其特点是不以某一阶级的“私利”作为基础,而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基础来管理社会,技术专家成为管理者[1]。专家治国思想在柏拉图时代就已经产生,柏拉图认为,哲学家是最具理性和智慧的人,应该成为统治者,武士勇敢应成为管理者,而劳动者则处于最低的生产者的地位。这种专家治国思想在此后的西方思想传承中逐渐明晰,并不断完善。英国哲学家F.培根在他的《新大西岛》中阐述了技术活动兴旺发达、技术专家治国治民的思想。圣西门则明确提出“专家治国论”思想。他认为,过去的社会是会,其中主要的人物是牧师、武士和封建主;而将来的社会则是一个工业社会,它是以有条理、有系统的方式把技术知识应用于社会事务,所以治理新社会的将是生产者-工程师和企业家这些时代的新秀们[2]。

工程领域专家治国思想的先驱是前苏联工程师、技术哲学的奠基人之一恩格迈尔,他的专家治国思想与北美的专家治国运动相呼应,并在实践中为该运动搜罗人才。该运动的宗旨是:应该根据技术原理改造和管理商业企业和社会。但是在美国的商业和工程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3]。因此,工程界要追求自身的独立,寻求政治上的地位,并明确表示工程理想。只是由于种种原因,美国的专家治国运动以一股明确的政治势力出现的计划落空了。但是作为一种普遍的启示,专家治国思想将继续对全世界的政治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用管理能力和效率来取代或左或右的意识形态。在专家治国思想中孕育的工程理想也在随后出现的对工程伦理问题的关注中延续下去。比如,曼泰尔(Mantell)在其工程伦理著作《工程中的伦理与专业主义》(1964)中明确提出用工程方法解决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伦理问题。曼泰尔认为,将调整了的工程方法应用于解决个体伦理问题将有助于扩大工程职业的应用领域,使其能对更广义社会问题的解决施加更大的影响[4]。这种思想在美国工程伦理学作为一个学科确立后的著作中,没有体现得这么明显,但是,一直以来美国工程伦理学对专业主义与伦理之间关系的强调就是对这种思想的隐含性继承。

2.职业伦理传统的发展

何谓职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之所以成为职业,主要在于它是建立在严格的伦理规范之上,恰如希波克拉底誓言之于医学职业一般。因为唯有专业人员认同并接受专业伦理规范,他们才会自我约束和正当地行使社会赋予他们的自治的权利,并履行为公众利益服务的义务。最早的职业伦理规范除了医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之外,还有对建筑师责任的规定,它最早出现于汉穆拉比法典中:如果一位建造者为他人盖了一个房子但是没做好,那房子塌了并导致房主死亡,那么建造者应该被处死[5]。总之,一些古老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职业都有着固定的行规,这些行规规定了职业所要担负的责任,有些比较简单,有些相对复杂。现代职业也承袭了传统职业的一些要求,一些新兴职业,如律师、工程师等也与之类比,公开颁布一些职业上的具体行为准则。

现代西方职业观念的确立,更主要是来自近代宗教对职业观念的发展。16世纪路德的宗教改革,使人们对职业观念的认识发生了一些改变。同天主教的态度相比,宗教改革本身的后果是,有组织地从事一项职业的世俗劳动越来越受到道德重视和教会许可。而发端于加尔文教的英国清教徒为职业观提供了最融贯系统的宗教依据。在他们看来,职业是上帝向人颁发的命令,要他为神圣荣耀而劳动。他们认为正规的职业乃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一种职业是否有用,也就是能否博得上帝的青睐,主要的衡量尺度是道德标准,换句话说,必须根据它为社会所提供的财富的多寡来衡量。不过,另一条而且是最重要的标准乃是私人获利的程度。因为,当财富意味着人履行其职业责任,则它不仅在道德上是正当的,而且是应该的和必须的。”[6]宗教“入世苦行”为世俗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文化背景,即一种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因此,在西方社会,对伦理的重视成为职业的一种内在要求。

3.现代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

每一种人类文化形态都具有标志其某些种类的社会活动的一组文化价值、一组道德偏好,现代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深深扎根于美国社会。这些价值不是官方的,甚至也不是经过正式整理的,它们只是作为许多试图发现这些价值的学者与精神领袖的一致意见而提供出来。这些价值对于现代西方社会中的科学与其他基本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它们也是工程伦理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价值基础。借用美国科学社会学家伯纳德•巴伯对影响科学发展的现代西方五种核心文化价值的总结,可以说明它们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意义所在。

首先,是合理性价值。所谓合理性价值,是指对于遍及社会之广阔领域的科学实践给予道德上、情感上、“建制化的”支持。这种支持在于它为试图把所有的人类存在现象都变成更一致、更有序和更概括化的理解形式的尝试提供关键性途径。这种合理性价值更多地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基础。第二,“功利主义”也是现代世界重要的文化价值。功利主义价值是指现代人的主要兴趣在于这个世界和这个自然界的事物。这种对于世俗活动的兴趣已经几乎变成完全自主性的。第三,是普遍主义价值,它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寻找生活中的职业,以实现他们的价值。第四,是个人主义文化价值,在这里,个人主义文化价值指的是受个人良心而不是受有组织的权威的驱使这一道德偏好。这种自由主义信念认为,为所有以自己的良心行事的行为寻找契机是我们的责任。第五,“进步”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它认为,积极的合理性能够并且应该改善人在这个世界中的许多境况。与此相伴随的是相信并赞同这个世界的“进步”,它是以一种积累的方式在进化[7]73。

这五种促进科学发展的关键文化价值不是唯一产生于西方,也不是只作用于美国社会。同时,即使在同一个社会中,这五种文化价值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冲突,比如,普遍主义价值与功利主义价值之间、合理性价值与社会改善主义价值之间以及个人主义文化价值与普遍主义价值之间都会存在一些不协调之处。但是,这五种文化价值在美国社会中的比较合理的组合,对于工程伦理思想的传承和工程伦理学科的确立提供了比较坚实的文化基础。当然,仅靠这五种文化价值并不会实质性地确立工程伦理学科,它还需要比较合理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的积极支持。

二、技术社会背景的支持

美国是世界上技术与工程发展比较先进和完善的发达国家之一。因此,美国社会也是最早应对技术与工程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国家之一。这些问题最初表现为工程专业人员与客户、工程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冲突;随着技术工程能力的增强和工程应用范围的扩大,工程在造福社会的同时,频繁的工程事故更是带来很多困扰。工程灾难一度成为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在对这些冲突、事故和灾难的切身体验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美国社会群体的工程伦理意识不断增强。各种社会组织和工程团体积极投身于工程伦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大学工程教育中引入伦理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工程伦理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对工程主要参与者的伦理意识的培养与技能方面的训练。

1.政府与企业的基金支持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和人文基金(NEH)较早地开始支持大学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及其相关研究。美国学者R.Baum承担了由NSF和NEH资助的“哲学与工程伦理”1978—1980年间的国家项目,开始奠定了工程伦理学作为涉及哲学、工程学、社会科学、法律和管理科学的“跨学科性学科”地位的基础。1990年,美国学者R.霍兰德和N.斯迪奈克对1976—1987年间NSF资助的与工程伦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课题具体研究领域有[8]:①科学与工程的道德方面;②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化问题;③科学与技术新发展的伦理学意义;④社会如何影响科学与工程的实施;⑤与技术的社会应用有关的问题。1992年NSF曾资助过两项工程伦理研究[9]-“将伦理案例研究引入大学工程必修课程中”和“讲授工程伦理:案例研究方法”。政府基金对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支持从制度上肯定了工程伦理学研究的意义,对推动工程伦理教学与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带动了其他社会力量对工程伦理研究的重视和给予更多的投入。

大企业或企业联盟通常垄断某种行业,或者与某些行业的关系密切,企业、行业或职业在具体的工程实践中有时难以划分清楚。因此,工程伦理问题很早就被美国各种工程企业和行业所关注。例如,作为一种行业协会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在其建立之初,就意识到了设立行业伦理规范的重要性,并且该协会非常重视对工程伦理相关问题的基础研究。它设立基金,表彰在工程伦理实践和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创办《IEEE技术与社会》等刊物,并资助出版了大量相关的学术著作。美国化学委员会(原为化学品制造商协会)[10]设立“超级基金”来支持对由于化学工业污染所造成的工程伦理问题的处理和研究。此类来自大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基金支持更强调对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的研究,但是为了使具体策略更加强有力,也要求对工程伦理一般性问题的深入研究,比如将工程伦理置于技术与社会的更为普遍和广泛的背景来考察等。

2.工程协会的自觉发展

在美国,各种专业工程协会负责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它们代表了工程师对指导其专业活动的标准的共同看法。尽管这些专业伦理规范有时并没有给出处理具体伦理问题的明确答案,但它们毕竟提供了指导原则。此外,为了使伦理规范更适合于工程实践,工程协会还要就工程伦理规范和原则进行有组织的专门研究,而制定和采用伦理规范已经成为工程协会章程的一个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因此几乎所有美国工程协会或学会在其章程中都包含了伦理规范的要求。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ABET)一直要求:凡欲通过认证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的内容。从1996年开始,美国注册工程师们的“工程基础”考试也包括工程伦理科目的内容。这使最初的工程协会的伦理规范只适用于其成员的目的得以扩展。

3.大学工程伦理教育体系的完善

美国工程伦理方面的专家学者以不同学科背景共同参与到工程伦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当中,他们包括:工程背景的教授、哲学和人文学科背景的教授、社会科学背景的教授等。较早介入工程伦理研究的人文学者包括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应用哲学伦理学的框架来研究工程实践中的具体伦理问题,应用历史方法来考察工程知识、工程职业的历史,以及它们与工程伦理思想的起源与发展的关系。这些工程师—人文学者团队共同参与美国国家工程伦理计划,合作著书立说,讲授团队教学课程并为工程师和人文学者听众作演讲。

目前看来,美国几乎所有工科院校的哲学(伦理学)教授都是工程伦理学或相关课程的教学和研究者,因此其研究成果数量可观。在美国,工程伦理学著作出版数量之多、更新频率之快,是其他国家工程伦理研究学者们无法与之比肩的。这些出版物既是研究专著,同时也是工程伦理学课程教材,一些著名的美国工程伦理学专著和教材在世界范围内通用,并经多次重印和再版。目前那些著名的工程伦理学教材已有日文、韩文和中文等多种译本。这些教材,以不同的视角和侧重,以案例为核心,展现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关注的问题、分析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和策略等。此外,对工程伦理研究与教学方法的重视,也是美国工程伦理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美国工科院校的伦理学教授们普遍认为,在伦理教育中,采用课堂讲授的形式提出伦理问题是有必要的,但这对于学生们获得解决伦理问题的经验还很不够。他们认为,将工程设计经验与伦理经验相结合是比较可取的教学方法。伦理问题与设计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它虽然没有唯一正确解,但有些解显然更合理。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针对具体的工程设计案例,运用问题求解技术和方法,帮助学生识别和处理伦理问题,并着力提高他们的道德认识能力。

三、公众对科技认识水平的提高

对一个社会总体科技认识水平高低的评价,主要来自对公众两方面素质的考察:①对于科学技术的概念、原理与方法的认知和应用能力;②对于科学技术本身的全面反思能力。前者主要通过科学普及和专业的科学教育来实现,后者主要是人文学科学者们所关注的问题。常识中通常将前者称为科学技术的继承者,后者被称为科学技术的批判者。在科学技术教育分科比较严重的社会和发展阶段,对二者之间区分的强调通常会导致两种文化的割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西方社会这种割裂被比较早地认识到,他们发现这种割裂所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那么如何弥补这种割裂呢?

在西方社会中首先由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专业人士来承担这项任务,其中科学家作为最初的主导力量,他们主要以行动来抵制对科学技术的滥用。后来,更多的科技实践者和科技政策制定者参与到沟通两种文化的进程中,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者开始以建设性的视角,以一种更加理论化的形式对科学技术进行多方面的考察,现在将此类研究通称为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或科学技术论(STS)。这一研究群体中包括科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管理学家等等,目前科学家与社会学家的合作,成为STS研究与教育的中间力量。STS研究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深层关系,试图从社会视角探讨科学技术的本质;同时STS研究在职业伦理和技术评估实践中也被广泛应用。随着工程和技术社会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对技术和工程的社会研究被更广泛的研究者们所重视。这些共同努力的成果之一就是奠定了美国工程伦理学坚实的理论基础,并促进了整个文化和社会领域(公众)对于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视。伴随美国工程伦理学发展的认识基础体现在STS的三个主要研究阶段。

1.STS经典研究: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关系的揭示

美国社会学家R.K.默顿,针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些反对科学的倾向(如一些人文学者的反科学思想和纳粹德国的反科学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科学与社会”研究以及知识社会学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其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为标志,开创了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其间虽有中断,但是默顿对于科学社会学问题一直投以极大热情,他的学生B.巴伯1952年出版了《科学与社会秩序》一书,在默顿科学社会学思想和框架基础上,将科学社会学系统化,为其成为一个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科学社会学按照默顿开创的问题集合和框架体系得以稳步发展,这一学派通常被称为科学社会学的默顿学派,它成为美国科学社会学研究的主流。默顿强调对科学的精神特质和社会规范的研究,他提出,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包括: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态度[11]。科学的社会规范主要是指社会的价值体系和社会结构为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外部条件和氛围。默顿学派对于科学奖励系统和科学共同体内在约束机制的研究,为包括工程伦理学在内的职业伦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STS应用研究: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经典STS研究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其研究的核心是科学的社会结构问题。他们通过科学奖励系统,揭示科学的社会运行机制;利用人际关系测量技术,对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其他社会互动的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深入细致地刻画了科学的社会结构,同时,他们还把这方面的研究与科学增长联系起来。总之,在这一阶段,STS研究的主流是把科学视为一种社会亚系统,分析它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整个社会的关系[7]312。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强化了STS的应用研究,即职业伦理与技术评估实践方面的研究。

职业伦理研究在已有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稳步发展,技术评估作为一种对技术理解和控制的新概念被提出。技术评估(TA),是对一种技术过程、物质、项目或方法所产生影响的多学科评价。其目的在于揭示和预测一些农业、生物、化学、电子产业或医药技术的后果和风险,从而为制定与之相关的公共政策提供一种合理的基础。技术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该项技术的社会、伦理和环境影响的评价[12]。职业伦理观念、商业的社会责任运动与美国政府对技术评估实践的重视,共同强化了工程职业控制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

3.STS理论研究:社会建构论及其他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科学社会学中的爱丁堡学派异军突起。该学派宣称,他们抛弃经典科学社会学的研究传统,他们主要分析各种社会因素对科学思想或概念之形成和演变的影响。他们主要采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深入到科学研究的重地(实验室),通过观察科学家来了解科学家制造知识的过程。这种对科学知识的微观研究,试图提出一种关于科学知识社会生产的普遍解释,这种研究思路,被称为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或科学技术论(STS)。科学技术论的目标是“提供有关科学的一种社会科学的解释”,它所“专注研究的是自然科学各学科所生产的、被认为是被证明了的知识的社会过程”[13]。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集中研究有成就或典型的历史和现实中的科学案例,其研究成果增强了公众对于科学知识生产过程的理解。

这种研究思路,被认为是对默顿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反叛,他们揭示了在科学神圣外衣保护下,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内幕。对这些内幕的揭示似乎是削弱了人们对科学和科学家的信任,但是,这种社会建构思想也强化了外部社会因素控制科学的观念。将科学的局内人与局外人联系起来,使局外人了解科学和参与科学研究评价成为可能。在这里,对于外部社会因素的理解范围更广了,它超出了单纯的科学技术共同体,还包括更大范围的与科学技术利益相关的社会群体。社会群体控制科学技术的能力和范围在扩大,因此,传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职业群体的精神特质和伦理规范要受到更为一般性的审查。传统工程伦理学研究的目标设定、问题指向和理论方法都要进行一些根本性的改变。这对于美国工程伦理学自身的改进和应用范围的扩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四、结语

工程伦理学产生于美国,有其深厚的文化思想渊源、社会背景支持和认识基础保障。这些外部因素的协调与共生,促使美国工程伦理学在目标设定、问题选择、理论建构和方法体系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首先,在目标设定上,将工程师和工程协会视为工程伦理的主体,以培养工程职业和从业人员处理工程中复杂道德问题的能力为工程伦理的主要目标。因此,它所关注的工程伦理问题主要是工程职业的伦理建设和工程师的伦理责任等。它对此类问题的解决主要依靠已有的西方伦理价值规范、法律和宗教经验以及专业标准的规定。此外,美国工程伦理学以问题为核心,全面吸收STS研究成果,采用适合于问题解决的多种研究方法,包括伦理的、工程的和社会科学的各种方法来解决工程伦理问题。

历史文化与社会和认识背景的差异是导致观念差异的基础,历史无法重写,但是带有不同历史印迹的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不可避免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是现代社会的主流话语和实践行为,我们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类似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彼此借鉴对方已有的理论与方法。从伦理维度来探讨和解决一些棘手的工程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多种文化碰撞和交流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因此,参与到与此相关的研究和实践过程,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万长松.俄罗斯技术哲学研究[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48.

[2]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62.

[3]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7-8.

[4]MantellMI.Ethicsandprofessionalisminengineering[M].NewYork:MacmillanCompany,1964:ⅶ.

[5]MartinMW,SchinzingerR.Ethicsinengineering[M].NewYork:TheMcGraw-HillCompaniesInc,2005:101.

[6]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巴伯B.科学与社会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91.

[8]李世新.工程伦理学及其若干主要问题的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32-34.

[9]哈里斯CE,普里查德MS,雷宾斯MJ.工程伦理:概念和案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11.

[10]牛顿LH,迪林汉姆CK.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M].吴晓东,翁端,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0-83.

[11]默顿RK.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365.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高等工程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许多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工程伦理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工程伦理教育成为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工程教育提出的一项新课题。工科院校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塑造未来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一、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1.重视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的共同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许多负面效应以后,特别注重强调各类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影响,日益重视工程活动中的伦理道德,提出从业者必须受到相关的教育。20世纪80 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便明确要求:凡欲通过鉴定的工程教育计划,都必须包括伦理教育内容。20世纪90 年代,美国工程教育协会(ASEE)和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分别发表了有关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提出工程师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呼吁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从世界范围看,法国、德国、英国、 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的各种工程专业组织都有专门的伦理规范,这些规范一致认为,认同、接受、履行工程专业的伦理规范是成为专业工程师的必要条件。欧洲国家工程协会联合会(FEANI)提出了“欧洲工程师”(Eur-Eng)及其注册标准,对欧洲工程师的形成过程和质量要求作了规定,特别强调:务必理解工程专业,并理解作为注册工程师对其同行、雇主或顾客、社区和环境应负的责任。与此相呼应,各国工科院校都已开设工程伦理教育课程,积极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可见,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工程教育共同发展的趋势,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与国际理工科研究生培养的先进方向和趋势接轨的需要。

2.加强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工程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科技化。同时,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各地的工程项目频频开工,许多建好的工程正发挥着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类造福。但是,工程建设活动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如工业领域中的环境污染,建筑行业中的“豆腐渣”工程,食品、药品制造加工业中的伪劣产品,煤矿生产、交通工程中的安全事故等,这些负面影响直接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工程技术自身的复杂性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等因素,对传统的工程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给工程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新的工程伦理问题,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必须认真应对并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工科大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要适应现代工程技术的要求,他们在未来的工程建设实践中不仅需要精通技术,还要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因此,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是当今社会现实的需要。

3.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现代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必然要求

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为国家培养深谙工程技术并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程建设项目急剧增加的需求,我国工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断上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培养的人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工科大学生普遍只重视专业技术的学习,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积累,轻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和训练。他们信奉凭技术立足的实用主义,认为工程师只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有开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以及广泛的人脉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足,至于工程活动对人类社会、公众生活的重大影响、对社会的副作用、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对环境的破坏等伦理道德问题则不会主动去思考,更不会主动形成工程伦理道德意识,自然也不会自觉养成工程伦理道德行为。因此,工科大学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程师,必须补上工程伦理这一课,工科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加强工程伦理教育刻不容缓。

二、我国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工程伦理教育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或课程,是从西方引进的。我国工科院校虽逐步认识到进行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开设此课程的必要性,但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对工程伦理教育模式进行系统研究。

第一,在教育观念上对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在我国,社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评价和企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往往只集中在工程技能方面。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师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大多数工科院校培养工程师的教育目标受到了影响,在工程教育中不够重视工程师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工程伦理精神的培养,这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下大量需要的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要求极不适应。

第二,工程伦理教育模式不够成熟和完善。首先,工程伦理教育内容有偏差。工程伦理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意识,使他们明确工程伦理规范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而目前我国工科大学生接受的多是用职业道德教育或伦理教育代替工程伦理教育,这使得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只知道一般的职业道德和伦理原则,并不能帮助他们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工程伦理问题。其次,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与实践需求仍有差距。由于工程伦理教育的欠缺,我国部分工科院校的工程教育中虽涉及一些工程伦理内容,但并没有注重把伦理问题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毕业设计、生产实践等环节中,更缺乏在参与具体工程项目中对工程伦理应用的体验,这使得工程伦理教育的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没有亲身实践的体验,既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也不会对工程伦理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

第三,工程伦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在工程伦理教育师资方面有的是由伦理学专业的教师授课,有的是由对工程伦理感兴趣、又具备理工学科知识背景、工程实践经验及软科学知识的教师转向工程伦理的研究与教学,有的是由工科专业和哲学专业的教师结合共同承担教学工作。

三、加强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具体措施

1.在教育体制上,领导要重视,支持开设工程伦理课程

首先,应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工程教育目标及课程改革,安排专家建立教育大纲,组织人员编写工程伦理教材、参考书及案例分析教本,为工程伦理教学提供支撑条件。在条件成熟的工科院校,应把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推广,起到示范作用;对工程伦理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可先以讲座或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待条件成熟时再设为必修课。其次,应积极支持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相关研究,加强对工程伦理问题及工程伦理课程体系内容、方法等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2.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加强工程伦理教育

根据工科实践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在工程伦理教学中,一方面要大量引入真实案例或模拟案例,提出问题供师生共同探讨研究。案例教学法注重归纳推理,是发达国家进行工程伦理教学、培养优秀工程人才并已被实践证明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案例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对案件进行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具体伦理规范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道德伦理认识能力,获得处理专业活动中伦理问题的经验,加深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工程职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生的毕业设计及毕业论文中要强调工程伦理意识和规范原则,并以此作为评定学生毕业设计及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以使他们增强工程伦理的意识,提高对复杂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进而做出正确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3.采用多种形式拓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空间

工程伦理作为现代工科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一门学科、一个时段的教育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和长期的教育。

首先,将工程伦理教育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在遵守社会公德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作为现代工程师所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在工程教育中掌握“做人”与“做事”的学问,实现对工程活动的重新审视和对工程行为道德的反思。

其次,结合教学实习及毕业设计等环节,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工程实践,让学生参与工程设计、管理、考核与评估等工作,引导他们观察、感知、思考工程伦理问题,领悟工程活动中蕴含的伦理价值,并将其内化为一种精神,使之形成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再次,鼓励工科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指导学生通过举办学术沙龙等方式探讨学科前沿问题,通过参加知识讲座等途径了解工程伦理的热点、焦点问题,通过撰写学术论文等方式奠定科研基石等。

3.有计划地培养教师,整合教师资源

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多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事工程伦理教育的教师,必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面向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要具备科技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这项工作对教师要求很高,因此,应重视这样一支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工程伦理学教师的工程伦理知识培训。学校要有计划地对工程伦理学教师进行工程伦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工程伦理教育意识,提高他们在工程伦理教育方面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从而把课堂教学作为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途径。

其次,要加强工程伦理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与合作。由于工程伦理教育是一个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相互交叉、融合的学科,面对的问题往往来自不同的科技领域,所以,要使工程伦理学教学切实有效,该课程应该和专业课相结合,密切联系学生所关心的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寻找共同遵循的规范和原则。学校需要创造条件鼓励和促进这种合作与交流,形成既懂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

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已越来越受重视,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应结合国情、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学习和借鉴国外的经验,探索适合中国高校的工程伦理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董小燕.美国工程伦理教育兴起的背景及其发展现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3).

[2]肖平.工程伦理学[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

工程与伦理论文第9篇

关键词: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商业伦理 环境伦理

问题的提出

面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各种困境、危机与挑战,尤其是近年来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事故频发的问题,社会各界都在探寻应对之策。日益完善的法律法规并没有有效应对经济领域的各种问题,制度刚性约束的效力被稀释,各种事件不断挑战道德底线。在我国这样一个传统的礼仪之邦和强调德治的社会里,来自内在的道德约束力被寄予厚望,商业伦理的研究日益成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的需要。正如阿马蒂亚・森(2012)在其《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写到:“良好商业行为的基本准则有点像氧气:只有当缺少它时,我们才对它感兴趣”。

当前我国学者关于商业伦理研究的成果颇丰,成果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挖掘传统商业伦理思想,解析当代价值。主要从三个层面研究:一是挖掘儒家商业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如伍华佳(2012)指出,“中国商业伦理的重构必须从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的视角,借鉴儒家伦理中的文化精髓,以此重构中国商业伦理”;二是挖掘非主流传统文化中的商业伦理思想,并剖析其当代价值,如郭智勇(2012)的墨子“交相利”商业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等;三是从古代商业实践中总结和挖掘传统商业伦理思想的精华,如余龙生(2009)等明清时期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辨析研究等。第二,介绍和研究国外的商业伦理思想并指出其为我所用之处,如莫申江等(2009)对国外商业伦理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归纳了商业伦理的内涵与特征的发展演进过程,回顾了以往有关商业伦理形成与影响机理的主要理论模型及其相互联系,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对未来商业伦理研究的发展方向及核心内容进行了预测与展望;张红明(2005)从形成背景、发展阶段、思想来源、人性假设等多个方面对中西方商业伦理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使我们对西方商业伦理的认识更加清楚。

我国学者关于商业伦理研究的已有成果其意义自不必言,但在指出其当代价值时都缺失了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商业伦理必须与一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传统商业伦理的建构基础是华夏农业文明,西方商业伦理的建构基础是西方(尤其是欧洲)工业文明,而当代我国的社会形态呈现明显的多层次性。从纵向来说,文明形态发生了变化,从横向来说,是否可以照搬西方商业伦理思想?答案显而易见。且近年来,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甚至有部分学者将其作为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次文明,如宋豫秦、叶文虎(2009)认为,“人类社会已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两次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三次文明”。生态文明能否作为第三次文明姑且不论,但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必然对商业实践提出不同的要求,为商业伦理注入了新的内容。

文明形态与商业伦理的相关性

伦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导行为的观念,是从概念角度上对道德现象的哲学思考,它不仅包含着对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处理中的行为规范,而且也蕴涵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道理,它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结果,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而文明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伦理与文明相伴而生,决定于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方式。

人类社会在数千年里先后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不同的文明形态之下,伦理道德也相去甚远。传统的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农业社会,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一种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礼俗制度、文学艺术甚至国家制度。农业文明的核心是农耕生产方式,所以,农业文明也称农耕文明或农业时代。我国农业文明集合了儒家文化以及其它各类文化于一体,具有自己独特的内容与特征,深刻的影响了国人的心理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甚至民族进程。当然,其对我国社会的商业伦理和实践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从总体上来说,我国传统的商业伦理强调道德自律,如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崇尚节俭等。朱贻庭(2003)将其归纳为六个方面:第一,反映“经济结构”、“产权关系”的伦理模式――“重公轻私”、“重义轻利”;第二,植根于宗法家族制的经营模式――“家族主义”;第三,利益分配的伦理原则――礼以定分,贫富均平;第四,消费行为的伦理原则――力戒奢侈,崇尚节俭;第五,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劳动美德――勤劳敬业;第六,关于市场行为的道德原则――倡导“诚信”,反对“竞争”。其中,“重公轻私”、“重义轻利”的产权伦理是核心。这些伦理原则,均与传统农业文明下的物质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决定的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等级秩序有着密切联系(见表1)。

西方商业伦理从总体上来讲强调的是他律,如明确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等。这些商业伦理原则除受西方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外,更与近代以来西方的工业文明密切相关。十七、十八世纪以来,先后发生在欧洲和北美的工业革命改变了近代世界历史的走向,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许多国家先后经过工业革命,进入工业社会。它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西方当代商业伦理具有重大影响。

工业文明是一个文明形态的问题,文明形态的核心是物质生产方式,所以,工业文明也可以称作工业时代。工业时代是一个生产方式高度工业化的时代,具体而言,这包括生产工具的机械化、生产组织的工厂化、社会结构的城市化、产业结构的工业主导化、劳动力结构的非农业化(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重高于农业)、非农产业的产值比重超过农业等等(韩民青,2011)。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将其归纳为六大基本原则:劳动方式最优化、劳动分工精细化、劳动节奏同步化、劳动组织集中化、生产规模化和经济集权化。

基于西方工业社会的以上特点,其商业伦理的原则和内容均与此有密切的相关性。伴随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为资本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追求提供了充分条件,资本的逐利性凸显,竞争观念日益增强,由此“经济人假设”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前提,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至上论成为当代西方商业伦理中颇具影响力的理论;机器生产的模型化、标准化、程序化等特征使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成为必需,它不断塑造着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严谨、认真,具有强烈的规则意识,反映在对商业活动的要求上就是恪守严谨的规则;生产分工不断精细化,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具有社会性,交换的范围不断扩大,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联系日益广泛,契约的重要性显现,反映在商业活动中就是明确的权利和义务的划分;伴随工业化的发展,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着变化,阶级差异日益扩大,个体权利意识渐浓,对平等和自由的追求日益强烈,个人本位的竞争观逐步形成;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社会的各种弊端日益加重,尤其到了现当代,对工业文明的反思成为关注的焦点,由此在商业伦理上西方社会兴起了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责任伦理”成为当代西方商业伦理的核心。

我国当代商业伦理建构思路

当前,我国社会依然处于快速转型期,工业化继续加速推进,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的商业伦理其意义何在?严峻的“商业无伦理”现象的存在,是否是对传统商业伦理无用论的证据支撑?改革开放前,我国历经数次的政治运动,传统文化遭到破坏;私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被彻底批判,而公有产权的价值合理性被广泛宣传和认同;民间的经济活动被严厉禁止,人为地压抑着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人们普遍生活极度贫困。改革开放后,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消解了建立在农业文明(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制度)基础上的传统伦理,这样,传统儒学在由中心到边缘,由浑沦到碎裂的过程之中,经受了现代工业文明和政治意识形态的双重解构(景海峰,2002);逐利的正当性得到了官方的认可,释放了人们对利的渴求,私有产权的合法性得到认可;在社会的快速转型过程中,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伴随改革开放,西方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价值观念冲击着国人的价值观等。总之,当前“商业无伦理”现象的存在并非是对传统商业伦理价值的否定,而是由多种因素合力作用所造成的结果。以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的工业文明时代,与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商业伦理并非完全不相容。因为我国当前的工业时代并非和农业时代完全割裂和异质,且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其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超越性。因此,以工业文明为前提,摒弃传统商业伦理中的反市场性的一面,科学看待其合理内核,构建当代商业伦理。

前文提到,西方商业伦理在改革开放以后对我国商业伦理和商业实践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它与西方工业文明相适应。而我国的工业化道路是对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学习,那么,能否由此认为西方的商业伦理也适合我国国情,完全为我所用?答案是否定的。当代西方商业伦理在形成过程中,除了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外,也与其历史、文化、传统、宗教等密切相关。如西方的商业伦理原则主要源于道德哲学、人生哲学和神律学,其中以新教对西方商业伦理影响最大,新教所倡导的“追求财富是对上帝虔诚的表现”和“绝对理性”的思想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张红明,2005)。西方商业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有着较大差异,甚至存在伦理上的冲突。因此,应积极关注当代西方商业伦理研究的新成果,借鉴其合理元素,重视西方商业伦理的“本土化”研究,寻求中西方商业伦理的交集和共同准则,以此推进我国当代商业伦理建设和中西方商业交流。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通常是指人类在进行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伦理原则。工业文明以工业化为显著标志,机械化大生产占据主导地位,它快速解构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与传统农业文明相比,由于以日益先进的机器生产代替了人力作业,使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领域不断拓宽,创造着巨大的财富,满足着人类永无止境的欲望。但同时,人类也在承受着工业化的代价,无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都成为严峻挑战。有学者指出,西方工业化的困境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困境,需要从文明模式重建的高度来解决工业化的困境(张孝德,2008)。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进程中,在文明形态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工业化进程中的诸多障碍后,资源与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当前我国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十进一步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传统农业社会,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关系是卖方和买方,商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者破坏有限。而在现代工业社会,商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或者破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甚至单纯依靠生态系统已不能自愈,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关系变成卖方、买方及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商业活动之所以造成许多环境问题,就是因为交易双方出于利己之目的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的结果(柴艳萍,2012)。因此,环境伦理成为我国当代商业伦理建构的首要价值取向。

(二)契约伦理

契约就是双方或多方之间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协议,含有某种“合意”、“共同意志”的存在。在西方,契约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商业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甚至还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在古法典中,如《罗马法》对契约的定义、契约的分类和契约的执行均做了明确的规定。伴随工业文明的到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契约更加显示出其巨大的适用性。在某种意义上,市场经济就是契约经济,需要明确界定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障其权益,如此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因此,契约精神构成现代西方精神的重要内容和商业活动的基本原则。契约伦理就是人们在订立、执行以及毁约中所表现出来的伦理性质和执行契约中所需要的伦理基础(晏辉,2002)。它是法律和道德相结合的产物,表达了共同的自由意志,是平等主体间的相互确证,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在我国传统农业文明形态中,儒家文化和封建宗法制度占据统治地位。从人性的“善端”出发,在治政理念上,“礼治”、“德治”等成为基本模式,在伦理诉求上,强调道德自律,规则意识或者契约意识淡薄。反映在商业活动中,传统商业伦理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突出诚实守信的伦理价值。伴随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建立。这种从人性美好“善端”出发的伦理观念已不再完全适合时代的要求,在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人”的约束成为必须。而契约伦理作为法律和道德相结合的产物,既传承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传统伦理道德,又与现代工业文明相适应。因此,在商业活动中,契约伦理理应成为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伦理基础。

(三)责任伦理

责任即份内应做的事或没有做好份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康德(2002)指出,“责任这一概念就是善良意志概念的体现”,“道德行为不能出于爱好,只能出于责任”。责任伦理学认为,由于行为者履行责任的行为在时间上是一个过程,因此它要求行为人在行为发生之前就能预见行为完成之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并努力克服其中负面的东西。对企业而言,它要求负责任的企业不能只具有消极被动的责任意识,更应当具有“预防性的责任”或“前瞻性的责任”意识,以一种事先责任的精神,以未来要做的事情为导向,在确定行为的目的、手段、结果都无害以后,才去从事追求盈利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西方工业化进程中,商业活动中的伦理失范问题曾一度成为社会焦点。由此,企业社会责任(CSR)运动在西方国家的兴起,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理论上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公民理论等,都呼吁企业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在实践上成为共识。

而我国传统农业文明时代留给现代社会的责任意识少之又少,且具有一定局限性。我国传统文化中虽有“责任”意识和要求,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但这种责任伦理是基于一种既定的伦理秩序,是在此伦理秩序下一方对于另一方的要求,而并非现代平等意义上的责任观。在商业活动中,由于商业活动简单,利益相关者较少,因此,商业活动中的责任伦理意识聊胜于无。近代以来,西方的责任伦理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普世伦理。但在我国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至21世纪到来之前,责任伦理研究在我国还是一片处女地(方国根,2010)。作为后工业化的中国,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当前我国商业活动的参与者责任意识淡漠,商业伦理失范的现象突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责任事故频出,责任伦理理应成为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重要内容。

结论

商业活动不仅要有成熟完善的规则的支撑,也需要良好的商业伦理的规范。当前,我国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中,规范商业活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传统农业文明形态下的以道德自律为核心的商业伦理对当前商业活动缺乏有效约束,当代商业伦理还未形成,因此,商业伦理失范问题突出。在一定意义上,我国的工业化之路是对西方工业化道路的学习,如何将始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移植到东方文化背景的中国来,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走向工业化的体制障碍已经成功解决。但是,如何对待依附于工业化的一整套价值体系尤其是商业伦理,成为审视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活跃但失范的商业活动的重要视阈。伦理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与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相联系,文明形态的转化必然要求伦理道德与此相适应。因此,我国当代商业伦理的建构应立足于传统文化之上,放眼于工业文明的进程和全球商业伦理价值,着眼于关怀当前社会的现实需要,从环境伦理、契约伦理、责任伦理三个方面加强建设。

参考文献:

1.[印]阿马蒂亚・森著.刘民权,刘柳,任赜译.以自由看待发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伍华佳.儒家伦理与中国商业伦 理的重构[J].社会科学,2012(3)

3.郭智勇.墨子“交相利”商业伦理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商业研究,2012(4)

4.余龙生.明清时期江西商人商业伦理精神的价值辨析[J].商业研究,2009(10)

5.莫申江,王重鸣.国外商业伦理研究回顾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7)

6.张红明.商业伦理的中西方比较研究[J].经济经纬,2005(6)

7.宋豫秦,叶文虎.第三次文明[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4)

8.朱贻庭.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J].伦理学研究,2003(1)

9.韩民青.论工业文明的本质[J].山东社会科学,2011(2)

10.景海峰.儒学的现代转型与未来定位[J].国际儒学联合会主编,儒学现代性探索[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

11.张孝德.中国工业化的困境与文明模式的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8(72)

12.柴艳萍.商业活动中的环境伦理问题探析[J].道德与文明,2012(2)

13.晏辉.契约伦理及其实现[J].道德与文明,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