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德育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3 16:36:11

古代德育的特点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古代蒙学 高职学生 道德养成

中国传统蒙学教育以立志做人为首要目标,以日常生活为进路入口,以伦理教化为类型特征。尤其在教育方法上,力求切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榜样示范作用,注重良好习惯养成,讲求知行合一,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实行因材施教,编写符合儿童特点的教材等。探讨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继承优秀教育传统,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寻找“内源性”思想路径。

一、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在今天这个传统与现代大碰撞的年代,探寻传统蒙学教育理论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契合点,将是教育学界一件极为迫切而又重要的工作。反顾古代蒙学教育,将其教育实践特点加以梳理研究,借鉴其富有成效的教育经验,对我们更好地开展现阶段道德教育无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千字文》是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成书最早、流行时间最长的一种,作者为南朝梁时周兴嗣。作为最早的蒙学读物,千字文开创了蒙学教育传统的先河,初步形成了蒙学教育和蒙学读物编写的体系,为蒙学教育中伦理道德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蒙学教育的影响十分深远。后来的《三字经》、《弟子规》、《童蒙须知》等蒙学读物无疑从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通过对《千字文》伦理道德教育特色的研究,可以为当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伦理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古代蒙学教育思想主要仍以传统儒学为主,同时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积累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之推经历南北两朝,思想深受朱熹圣人“明哲保身”的影响,所以《颜氏家训》也带有很强烈的保守意识。《颜氏家训》开后世“家训”的先河,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典范教材,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对后世影响很大。

二、学习古代蒙学的优点

伦理道德教育不是脱离其他知识而进行的单纯说教,而是与知识教育融和,按照一定的道德理想塑造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美好的品德,达到敦人伦、美教化、淳风俗的教育目的。家族宗法血缘关系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人伦关系,所以人伦关系在蒙学教育中是最重要的。《千字文》乃至其后的蒙学特别注重别尊卑,序长幼的伦常关系教育,劝孝、向善是其主旨,这与儒家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恭惟鞠养,岂敢毁伤”讲的是孝亲;“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则谈夫妇人伦;“孔怀兄弟,同气连枝”说兄弟和睦;“交友投分,切磨箴规”是朋友之谊;“资父事君,曰严与敬”是忠孝之心。凡此种种,总是力图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理想。,从而有利于高职学生道德的养成。

把伦理道德教育与其他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植根于深厚的中国文化土壤之中,这正是今天的道德教育所缺失的意义与内容。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更多地关注来自学生方面的信息,关注学生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正确而有效地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三、学习古代蒙学对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现实意义

1、道德教育。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古代历来重视幼儿的道德教育,可以说,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教育的主线。在当今道德底线模糊的社会,我觉得我们很有必要重新拾起那些精简但寓意深刻的古代蒙学教材,作为经典文化向幼儿诵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我觉得这也是幼儿们喜闻乐见的故事。

2、博文广志。像《幼学琼林》、《蒙求》等书内容囊括了天文地理、人文世故、自然景象、教育等非常全面的内容,可以使幼儿在快乐阅读时收获各种各样的知识,比起现在一些单调,华而不实的书来说是个更好的选择。

四、学习古代蒙学读物对培养高职学生道德养成的可操作性

伦理道德教育具体实用可操作性强 。《千字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道德教育要求具体、明确,不作空洞的说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实施。《千字文》对蒙童进行教育,具体到了人的音容笑貌、言辞、着装、饮食等细节,“容止若思,言辞安定”,要求人的言行要神定气闲;“俯仰廊庙,束带矜庄”,朝礼着装要整洁端庄;“稽颡再拜,悚惧恐慌”,祭祀行礼须神情惊悚恐惧。短短千字,竟然能细化到这样的程度,令人惊叹。

五、总结

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是现代伦理道德建构的文化渊源,道德类蒙学教材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一种世俗化形式,是古代私人设学和私家聘请教师时教授学生所采用的道德类读本,是一种侧重于向童蒙传授伦理道德知识及培养童蒙的封建道德观念和封建社会里修身处事的态度的蒙学教材。宋代是蒙学教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国蒙学教材发展的高峰时期,在宋代出现了系统化的道德类蒙学教材体系,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正是通过向学生讲授蒙学教材特别是专门的道德类蒙学教材这种方式使道德观念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深入青少年的骨髓,左右着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所以深入研究宋代道德类蒙学教材的特点,拓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现代价值研究空间,将会为现代高职生道德建设提供一定的思想理论上的支持,对现代学校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谈儒强,中国传统蒙学教育方法的现代意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2篇

[关键词]古代思想政治教育;演变过程;教育方法;基本特征

在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花园中,无数智慧的奇葩竞相开放,可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遗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不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还在东亚文化圈里成为中流砥柱。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也是其中一朵艳丽的鲜花。何谓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指一定的阶级、 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 ,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国古代的思想道德教育实践也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以其学说宗旨来教化人听命于“天子”或“天意 ”,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早已先于这个学科而诞生了。

我国古代虽然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 ,但有不少思想家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而且其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内容的论述最为丰富,其影响也是最为深远的。虽然其中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然蕴藏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一、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谓硕果累累,内容丰富。

1.奴隶社会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雏形。夏商周时代,就已有了伦理与军事方面的教育。整个夏朝,道德教育也主要局限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产的行为规范教育。殷商时期 ,虽然仍迷信自然 ,但开始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周朝时期强调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是 “明人伦”,把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元素 ,确立上下尊卑的等级差别 ,教导人们安于本分 ,切勿犯上作乱 ,以维护社会秩序并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当时国学的德、行、艺、仪四教 ,就是以明人伦为主要目的的。可见 ,这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

2.封建社会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熟及没落。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占据意识形态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思想。就儒家而言 ,孔子的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是最为丰富的 ,其影响也是最大的。根据孔子的论述 ,“仁”和“礼”的教育 ,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孔子之后的历代儒家 ,虽然结合其各自所处的时代、社会的特殊要求 ,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强调、补充和发展 ,但大多未离开孔子规定的基本思想。例如 ,汉儒董仲舒注重 “三纲五常” 的伦理教育。实际上 “三纲五常” 是孔子所谓 “忠恕”、“孝悌” 等规范的精致化;后来 ,宋明理学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纲常礼教思想 ,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天赋王权”,“君权神授”等理论 ,系统论证了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绝对性。

自明代中叶以后 ,中国封建社会进入衰落时期 ,这一时期 ,阶级斗争和民族矛盾日益激烈,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面对这种局面 ,再也拿不出像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来了 ,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它的没落。

二、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沿革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这里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方法都列举出来,只选取一些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方法列举如下:

1.灌输式教育。统治者为了传播儒家思想使儒家的经典《诗》、《书》、《春秋》、《论语》《孟子》等得以普及。历代统治者采取了编写和普及蒙书的手段来灌输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如《三字经》、《女儿经》、《千字文》、《神童诗》、《增广贤文》等等。这些读物均为当时学童的启蒙教材,不管其是否能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只要求其奉读铭记,无条件接受。当然,统治者编写的这些读物容易背诵,以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传播儒家道德思想,使其在民间大量推广流传,从而达到普及儒家伦理道德教育目的。

2.化民成俗。统治者实现化民成俗 一方面是教育灌输的结果,同时也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自发养成的,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秦汉时期地方设“三老”专职教化,他们的任务是发现本地区的为民法式的人和事,一经发现,就会奏报朝廷,以门庭悬挂荣誉匾额大事宣扬以示表彰,树立典范加官晋爵,树立牌坊,修建祠堂,建立家谱家规等。通过这些方式营造出统治者所需要的社会氛围。随着生产和生活实践的积累,形成了深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的社会民俗。

3.言传身教。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重视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他们认为“言教为后,身教为先”。孔子认为,一个人能正己然后才能正人。教育者应该是伦常的完美体现者,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要以自己负责的精神,谦恭态度和博学多知来教育学生,感化学生,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为学生树立好典范,以此实现道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

在对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特点的研究中,其角度是多元的,涉及原则、内容、途径、方法等等。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原则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和德育至上;在教育内容上注重目的性和针对性;在教育途径上重视教书育人和训教合一;在教育方法上注重传承性和内在性的统一。强调道德教育及其方法的运用 ,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把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目标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强调对人仁爱,对父母孝道;突出了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是知行结合。

表面上看,中国传统道德注重人的价值和现实利益,实际上道德已沦为统治的工具,道德被做作知识,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 ,道德中的人饱受封建道德的压抑与束缚。但中国古代的教育家们都十分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 ,从德育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史上,这个思想却是应该加以研究的。

四、结语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在其几千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有其参考借鉴的价值。 立足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大胆借鉴利用其精华部分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继承历史优良传统,开拓创新,不断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

版社,1985年.

[2]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古代高等教育 官学 私学 修身

高等教育系教育体制中的最高层次,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的场所,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措施传授高深文化知识,研究高深学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经沧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影响着现代高等教育的诸多方面。本文拟对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对于现代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启示。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概况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起源

高等教育位于学制结构金字塔的尖端,它的产生时间晚于一般学校教育,而且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据古籍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二千七百年前就有了“大学”之称。虞夏商时期的上庠、东序、右学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具备高等教育的一些属性,应该可以说是高等教育的雏形。高等教育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要求生产力必须显著发展,文化教育方面要求有可提供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等,以及有作为传授知识和培养官吏的专门教育人员。而处在奴隶社会初中期的虞商时期还难以完全具备这样的条件,只有到了西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出现了脱离生产劳动的文化官吏,加之文字的成熟,才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周代金文中关于周天子带领群臣及学生在“学宫”习射和作乐舞,这里的“学宫”即大学,已基本具有高等教育的性质。所以,虞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可视为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二)官学中的高等教育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事业起于朝廷,而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统治走向崩溃的时候,“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垄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失至民间,私人办学成为这个时期的一大景观。从此以后,整个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一直存在着官学和私学两种类型。在官学类型中,太学和国子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汉代太学,即由“大学”一词衍生出来,是古代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此后历代都有设立,而名称不尽一致:晋武帝咸宁二年创办国子学;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隋炀帝改为国子监;唐宋两代太学与国子学并存;元明清时期则不设太学,只设国子学或国子监;明清国子监兼具备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两重性质,后逐渐衰败,成了科举的附庸。除此之外,东汉末出现了我国古代最早的艺术大学──鸿都门学,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三国时曹魏建立的五经课试法,其中由“门人”升入“弟子”的制度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南朝刘宋政权设立的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个学馆的分馆授业制度是分科教育的开端;唐宋明三代分别创办的书学、算学、律学、医学、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与专业训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科学校。

(三)私学中的高等教育

私学是中国历代私人办理的学校,是封建社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程度分,私学有蒙养教学和经师讲学,后者相当于大学。故私学中也有部分属于高等教育层次。很多思想家借助私学这种形式来宣传自己的学说,扩大本学派思想的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之一,他招收生徒,传授学问,以教学为主,并将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在后学身上。汉代以后,私学分为蒙馆之学和专家之学两个层次,基础教育通常在十五六岁以前完成,之后就必须进入私家经师的学馆去深造,私家经师多为当世的著名学者。汉以后的私家经馆,培养了大批不求功名的学术人才,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唐宋时期,私家经馆发展为书院,书院是中国古代学者研究学问、聚徒讲学的教育场所。宋朝有了较大发展,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嵩阳书院等;明朝的东林书院也办得颇有特色;到清朝时期,出现了书馆官学化,绝大部分书院成为准备科举考试的场所。不管怎样,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书院为历朝学术的繁荣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

通过回顾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之近现代高等教育,中国古代高等教育有其独特的特点,概括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德育,强调修身养性

儒家教育以经史为基本,以“明人伦”为中心,注重修已治人之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也以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为中心,汉代的五经、唐代的九经、十二经、宋代的十三经,再加上《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等,形成古代高等教育的教育内容。这些内容讲究文、行、忠、信,以三纲五常为行为规范,严君臣、尊卑、上下之分;明父子、长幼、亲疏之别,其共同特点就是泛道德主义。孔子眼中的“士”,孟子心中的“大丈夫”,首先是道德的典范。教育内容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中国人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反映了社会进步的普遍要求。

尤其是宋明理学家把封建的伦理道德视为“天理”,强调修身养性,格物致知。书院就是一些学者为达到修身养性求得真学问的目的而产生的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强调“理”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伦理纲常名教,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采取“修身治国”、“改过迁善”、“致知践行”的原则和“自省自察”“存养”“陶治”的方法进行道德教育,主张静以养心,修心以德,修已安人,在读书治学中思考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培养真正的“君子”品格。因此,以德育为先,注重道德学问,注重修身养性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教育原则。

(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也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优良传统。官学中太学的教学以相互问难、讨论经义为重要形式。博士既是太学的专职教师,又是朝廷的学术顾问,参加朝廷举办的所有重大学术活动。西汉的石渠阁会议和东汉的白虎观会议,都有博士参与讨论,这种学术争论,影响到太学的教学和学术风气。博士平素讲经,注重互相诘难,并以善辩而受人称誉。辩难精神是太学的优良传统,这是研究和繁荣学术所必需的。

私学中的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不仅仅是教育场所,也是当时的学术中心。它们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以繁荣学术为已任,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相得益彰,是古代学者进行教学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的基地,并由此形成了众多的学术派别。因此,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相结合是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成果得以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书院教学实行门户开放的办法,打破了官学关门教学的做法,听讲者可以不受学派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学术交流。顾宪成在东林书院讲学,“远近名贤,同声相应,天下学者,咸以东林为归”;王守仁除在濂溪书院讲学外,还和湛若水等人还历时数十载奔波于全国各地讲学,形成了我国书院史上著名的“讲会制度”,使书院成为学术争鸣和交流的舞台。

(三)官学与私学相结合

前面提到,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原来由贵族龚断、官府掌管的文化也散落到民间,从此,古代社会的高等教育就形成官学和私学平行发展的局面。由于官学招生名额太少且有入学资格限制,不能满足许多人的求学要求,加之私学的讲授课程与官学都是儒经,不妨碍读私学的人以后做官,致使私学得以迅速发展,弥补了官学在数量和其它方面的不足。因此,私学成为官学的必要补充,并促进了官学的发展。

书院与私学相比,不仅有相对固定的教育经费作后盾,而且有严格完整的管理体系做保障,这些是私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书院又不同于官学,其经费来源于民间的自发集资,而非官府拨款,办学不受官方的直接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培养学生,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教育对象主要是下层社会的贫寒子弟,带有浓厚的平民色彩,而非纨绔子弟。因此,书院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有益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积极改造和系统综合。正因为书院是对传统官学和私学的扬弃,它才能在批判继承中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教育制度,并贯穿在它存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方面。

(四)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性特质,表现在古代高等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以人为本位,重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倍受冷落。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儒家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人予“穷理、正心、修已、治人之道”,因此教学内容多为讲究修齐治平的儒家经典以及文史辞章等古典人文学科。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并且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的始终。尚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了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大体上属于社会、伦理、文化、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进入封建社会,又有了充实和发展,出现了“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增加了哲学、政治、伦理、文学、历史知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经验性、积累性、直观性、强调人文、强调道德的教育内容,使得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高度发达,这也是中国古代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人才迭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尽管古代高等教育中也涉及生产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但只是作为统治艺术的辅助知识进行研习的。而且,数学、医学、天文学在讲求“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代还是由于与“人事”有一定的关系,才受到统治者一定程度的扶植。其它如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纯自然科学则完全为社会所忽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这种重人文科学轻自然科学的特点,与欧洲古代、中世纪大学重视数学、天文、医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形成明显的对照。

(五)学在官府,政教合一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官学具有明显的“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特点, “学在官府”即学校皆由官府所设,教育机构与政府机构合而为一,并且“以吏为师”,官学中的教师都是朝廷命官,办学地点在官府之中,统治者的政治化人格被作为社会楷模; “政教合一”即以政治教、以教治国,强调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以“政”,即治国之道为内容。在“学在官府”“政教合一”的教育体系下,政既是教育的内容,又是教育的目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各级官吏,虽然学校也有教化百姓的任务,但这种教化任务更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实现的,即由学校培养出来的官吏来完成的。因此,教学仅为中国古代的高等学府的职能之一,它与政府行政职能有机结合,不仅是封建官僚的培养场所,同时也是封建统治思想的宣传工具和推行其统治政策的实施机关,起着统一思想和统一政治的作用,这种高教管理体制在世界上是独具特色的,在中国高教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正是由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与政治的这样一种密切关系,使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校学习时即很关心时政。中央高校学生和朝中士大夫本着学术上的承袭关系,政治上也经常持相同立场并互相倚助,因此,古代高校历来是开展政治活动的场所,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议论朝政成为中国古代高校的一个传统。而这一点不仅体现在官学中,私学中也不例外,如东林书院就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著名对联。

(六)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

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生道路上,为学不离从政,学与仕始终是不可分离的。古代高等教育预设了“学而以居”“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汉代开始分科目察举人才以后,尤其是隋唐设立进士科举以后,高等学校的办学目的就是“储才以应科目”。学校追求的是中举及第率,也就是追求更高的录官率,高等学校成为培养官员的预备机构,成为追逐功名利禄的阶梯。在实行科举制的一千多年里,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与科举考试这种世界上独特的选拔人才方式紧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一大特点。科举考试成为教育有力的指挥棒,考试的内容成为高等教育的内容,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科举实际上成为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重心。

三、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若干启示

(一)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泛道德倾向”,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与爱国精神有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实际要求,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当坚持和发扬,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中的德育与这种泛道德的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但在当代的高等教育中,仅实施这种泛道德的教育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和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环境,学生因思想冲击、利益驱动和社会的压力等所产生的道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高等学校在进行这种“泛道德”教育的同时,应着重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人生及其挫折、如何去适应社会等等,使他们在学习中思考、探索并真正明了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

对于高等学校如何进行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古代高等教育中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方法,强调人的自我觉醒、自我约束,如“改过迁善”、“致知践行”、“存养”、“自省自察”、“陶治”等,主张静以养心,以德修身,这些经验总结都值得我们借鉴。除此之外,高等学校还有结合当代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更多的途径“践行”,德育的最终目的要体现在日常的行为中,所以要在大学生的行上下工夫,“助省助察”、“动以养心”等也应该成为“修心”的有益方式。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场所,同时它也是人的精神的训练场。因此,高等学校工作也应以德为先,做到教书育人,以德修身。

(二)教学相长、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

教学相长是教学过程的一条重要原则,这条原则在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突出,如何实现师生间教与学的相互长进,我国古代高等教育中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辩难。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最不理想或说最欠缺的是师生间的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与探讨,也就是上面提到的“辩难”。“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依然是当今大学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学生很少有与教师“辩难”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它不利于教与学的相互促进,也不利于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说到底,它不利于学术的繁荣。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推行这种师生间的“辩难”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和途径,让师生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相互诘难、推理和启发,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须适应多元文化和各种思想潮流的交融与冲刷,高等教育在学术思想上更应该如此,因为多元化不仅意味着“百花齐放”、竞相争艳的繁荣景象,而且表面很多学术内部的潜在的东西将被激活,因此在高校应该提倡学术上“兼容并包”,大学应该给各学术流派提供展示的舞台,正如古代“讲会制度”那样,容许有各种学术的声音存在,这些对大学学术的真正繁荣应该是大有裨益的。

(三)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相结合

我国古代私学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对古代教育的发展应该说是相当有益的,书院等私学的存在对古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更是不言自明的。以史为鉴,我国现阶段大力推进和加快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必须的。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应该说是相当的迅猛,特别是公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其发展速度达是建国以来最快的,但是这种速度还满足不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国家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师资、设备、校舍、图书资料等教育资源的短缺是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唯一选择,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资源,减轻国家经费投入上的压力,同时满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的需求。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就必须在发展公办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并使二者很好的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从而最终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四)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

前文提到,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重人文学科轻自然科学”。从历史来看,这种观念和做法也造成了惨痛的结果和教训,我国辉煌的古代文化到后期长期停滞不前,就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统治的结果。随着自然科学的崛起,自然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使得现代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现象。无论是古代的“重文轻理”还是现代的“重理轻文”,都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类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重此轻彼”的现象应该加以批判。

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日益走向融合是现代社会的要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原则,。现代大学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和一批知识英才,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中坚力量,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将依靠这些人的聪明才智。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还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等学校的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史等知识;自然科学的教育应该包括数理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知识。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外,学校还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其他学科的通识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学以致用,注重素质教育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目标,从而导致了科举考试的选拔人才方式,“八股文”成为了天下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经书”,古代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大都“千人一面”,无个性和创新精神,为“仕”成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教育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对这一单纯的目标的追求,现代高等教育应该追求的是“学以致用”,有学必有用,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高等教育就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方位、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之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等,实施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 鲍风,《儒家智谋》,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 蒋方,《中国文化史九绎》,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 单远慕,《中原古代教育》,《天中学刊》,1996年第4期;

4、 郭洪纪,《儒学的教育伦理与官师治教的承传》,《山西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5、 朱永新,《书院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教育的启示》,《江苏高教》,1994年第2期;

6、 胡青,《文化传统与中国古代教育》,《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10期;

7、 江应中,《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第4期;

8、 刘海峰,《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机械工业高教研究》,1994年第4期;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传统德育;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40-02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校,用以立德树人的“德”,必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德性”,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个人私德、社会公德、国家发展大德。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当前我国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层面上出现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高度警惕和努力克服的新情况。为了应对和解决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的问题,高校必须要紧紧抓住“道德”规范来约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以德育人的过程中,悠久的中华民族德育文化优良传统,为我们加强大学现代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可供借鉴的资源。因此,以社会现实要求为基础,从新的角度构架当代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理论系统,最大程度地传承传统德育对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养成的作用,既是当前社会实际对现代道德教育理论要求的反映,也是高校教育理论工作者对这一要求的理论上的自觉行为。

一、传统德育与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的相似点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传统德育,是当前大学建设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理论的重要基础和不竭资源,所以大学德育工作者必须找寻传统德育和现代德育的相似点,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水平的重要理论途径。

(一)以德育人的思想

中国传统德育教育非常重视德育,古代教育家把政治、道德、教育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以道德为核心。古之教育者提倡“传道授业解惑”,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首当其冲位置,足以显示中国古代德育以德与人的思想。我国一直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中央、国务院为此还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足以说明国家层面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要非常明确地将德育教育放在整个育人过程的首要地位,凸显德育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坚持“以德育人”、“德育为先”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德育教育的相关文件、政策、精神,以适应大学生实际生活为准则来转变德育教育的思想,有目的性地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方向进行调整,不断建章立制,构建适应当前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机制,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二)与人向善的方式

纵观古今,“求真向善”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向善”就是要教会人们“以善为魂”,正确和谐地解决业已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从而和谐相处。古代的向善教育,主要是从个人与群体、社会统一的角度出发的,也以此为落脚点的,确立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德理念。我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以“仁而善”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以此达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所以“以善律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必然之路。这是借鉴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成果所在。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首先要能善待每一个学生,这是道德基础,也是师德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强烈的责任心,才会敬业爱岗,才会与人为善,于己为善;才能教育学生从善如流,引导学生积极求真、向善、塑美,提高精神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三方联动的机制

我国古代传统德育认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是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古人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认为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基础。古有“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等认识,把家庭教育的地位提高到了可以影响国家成败的高度。同样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著名观点,说明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可以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在道德品质形成问题上,环境的影响要远胜过学校教育的作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机制认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环境三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必须要为大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置身于家庭、学校、社会这个良好的联动教育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以此来达到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二、中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对传统德育的传承

大学要做好“立德树人”,必须要把德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始终,要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更要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德育教育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

(一)德育思想求善唯是

时至今日,“求善唯是”依然是广大德育工作者可以借用的主要资源。“求善唯是”作为传统道德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它包括:和谐友善,求真尽美。这无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所以要求现代德育教育者在日常工作中,首先就要与人为善:对人要有爱心,要有担当。因为和谐传达的是善意,表现的是友好,追求的是美好。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向善求善的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形成正确的“三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特有的道德品质。

(二)教育方法躬行实践

我国传统德育中蕴涵着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古人即以“得”释德,“德者,得也”,“得”乃是一个变外在为内在的内化过程,将外在之得变为自身的内在之“德”,“吾日三省吾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充分地说明了在不断反思自己德行的基础上,领悟做人的道理,并且要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以此来检验德育的准确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外在的准则不断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由道德信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国目前的德育教育,一再强调了道德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说多于做,教育者没有亲自在实践中论证自己传授的德育理念是否能够指导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导致德育理论严重脱离了实践,使德育教育收效甚微。统观我国的传统德育,虽然有的是受唯心主义的指导,为实现古代的道德教育目的和道德内容服务的,但是剔除其唯心主义的因素,抛开其服务的主体,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遗产,是值得研究与继承的。

(三)德育教育循序渐进

中国古代的德育教育是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德育在教育的进程中,非常重视德育内容的循序渐进,如《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笔者深感古代先辈们对于德育教育的阶段可谓把握得恰如其分,如“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在当代中国大学,德育内容的程序化有利于年轻一代优秀品德的形成。所以德育必须要在掌握学生所能接受的最佳阶段设置相关课程和编撰教材,在实际德育过程中必须做到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体现德育教育在尊重个体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循序渐进。因此,在广大的德育工作者必须在深入理解传统德育教育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开展日常的德育教育,使其真正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顺利开展夯实基础。

(四)知情意行规律清晰

从我国古代传统德育的诸多经验和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德育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这和现代研究结果认为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完全一致。道德认识为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发挥激励和调节作用;道德意志是道德情感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支配道德行为的力量;在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共同支配下,才会有合理的道德行为。古代传统的德育规律,对当前高校德育教育给予了明确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作为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优秀德育传统,遵循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才能推动我国特色大学现代德育实践取得更大的效果。

总之,要开展好当代的大学德育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和借鉴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德育的成功经验和优秀成果,牢牢把握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牢牢把握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实践途径,积极探索高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现实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从而为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德育工作体系,高效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夯实理论基础。所以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定要深信,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育经验,一定能使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和理论思维的训练,能开启他们的智慧和原创精神;能引导大学生传承民族的优秀人格,追求有价值的人生;推动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它对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德育发展的意义不可忽视,在推进中国大学德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忠.浅谈传承国学与学生德育修养[J].赤子,2014,(6):187.

[2]王伦信.“德者,得也”传统德育意涵辨析[J].基础教育,2012,12(6):89.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德育形态;现实价值;演进

在分析德育形态时,可将历史、现实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德育历史形态包括现代学校德育、古代学校德育、习俗性德育[1]。德育现实形态包括隐性课程、间接德育、直接德育。通过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有利于更好把握德育概念,明确德育发展方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1德育历史形态演进

德育历史形态可分为习俗性德育、古代学校德育、现代学校德育三种形态。

1.1习俗性德育:

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前的德育形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德育教育有利于对社会各个成员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社会具有维护作用,教育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人人都要参与;第二,原始社会人们的教育、生活、劳动均为一体,通过给予道德教育,可使年轻人对年长者更加尊重,进一步理解部落、氏族的责任,掌握宗教礼仪。习俗性德育具备生活化的特征,其优势在于有趣、有效,缺点在于系统性、自觉性差[2]。

1.2古代学校德育:

古代学校德育主要指封建社会时期的学校德育,德育主要以师徒授受的形式进行,教育内容为圣贤经典思想或宗教思想,因教育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导致德育教育中存在猜想成分。古代学校德育的专制色彩非常明显,教育特征表现为强调记诵、注重理解。

1.3现代学校德育:

现代学校德育具备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主要特征,世俗化表现为学校德育、宗教教育两者分离,在古代教育中,宗教势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德育,道德教育在方法、内容、目标上均体现了宗教特点。除此之外,现代学校德育还具有民主化的特征,德育民主化与政治民主化存在很大关联,不仅包括教育过程中的民主化,还包括德育目标、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内容的民主化[3]。随着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发展,德育已经演变成科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效率明显提升。但在德育过程中,也存在学生的个性被忽视,过度理性化的现象。

2分析德育历史形态的作用

2.1为深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条件:

与学校德育相比较,生活德育、民间德育的范围更加广泛,且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通过对德育历史形态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人们增强对德育形态的了解,追溯德育发展的现实与理论源头,全面解释德育的内涵,为进一步分析德育形态提供理论依据。如习俗性德育既有有趣、有效等特征,也有美感、生活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德育形态,获取更多教学灵感,提升德育实际效能[4]。

2.2为比较现代德育与古代德育形态提供帮助:

古代德育形态的经验性、等级性、神秘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而现代德育处于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主要呈现为社会主义形态和资本主义形态;不同形态社会中的德育形态虽有差异,但都朝着科学化、民主化、世俗化的方向发展[5]。我国在德育上深受儒家伦理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德育已经从以往的神秘性、等级性、经验性走向世俗化、民主化、科学化。

3德育现实形态

3.1间接德育:

间接德育指的是教育人员并无明显、直接的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从间接途径接受德育。常见间接德育有校园生活、校园活动、非德育教学课程等,实际上,很多科目中都含有德育因素。就间接德育意图标准而言,隐性课程的德育也属于一种间接德育的形式。

3.2直接德育:

直接德育是指教育者具备德育意图,受教育者也了解自己接受德育形态的一种以直接方式呈现的德育教育,包括师生间德育性对话、主题德育活动、直接德育课程、校园文化、各科科学等内容。我国尤为重视直接德育,这种德育形式有利于更清楚的向受教者解释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使受教者直接受益。直接德育是学生最主要的教育形式。

3.3隐性课程德育:

隐性课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德育形式一般以潜移默化、非计划、隐含性、非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隐性课程有三个因素;第一为群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群体,班级中有各项规定、规则约束学生的行为;第二为表扬,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第三为权利,可将班级视为一个小社会,班级中权利的差距、权利的结构都是该小社会中的一部分,学生要想更好的适应社会,就必须先适应班级这个小社会[6]。虽然隐性课程的德育范围比较广泛,但因其隐蔽性而被人们忽略。

4分析德育现实形态的价值

4.1增强教师的使命感: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有利于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具备高度责任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还需对德育形态进行全面把控,增强德育使命感与德育认同感。

4.2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

全面深入地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分析,使教师全面了解德育内涵与德育概念,拓宽教学思路。教师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会为学生安排更多德育活动、德育课程,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育形式与教学方法。

4.3提高德育成效:

通过对德育现实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有利于教师对德育教育加深了解。直接德育、间接德育、隐性课程德育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例如直接德育可以向学生明确解释德育的概念,便于学生及时吸收所学内容,不过直接德育需花费一定时间,如果说教过度,还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必须合理选择德育形式,预防和疏导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工作收到成效。德育是规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探讨德育的形态演进与现实价值,有利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进一步了解,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切实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张洪春.生态德育:一种生态伦理学的实践形态[J].社会科学家,2012,(10):28-31.

[3]顾洁.知性德育物本主义范式的批判———浅谈当代德育模式的合理形态[J].经营管理者,2012,(24):6-7.

[4]刘巍.德育形态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14.

[5]王启明.人本德育实践路向及其形态———基于通识教育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3,(12):90-92.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6篇

关键词:古典文学教育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思想不断地涌入到中国,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中国年轻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产生影响,潜移默化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少学生因缺乏判断力,容易被消极负面的思想所误导,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的形成。鉴于这种情况,特别需要高校从思想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积极作用。[1]

一、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思想教育的意义

我国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学热,体现出国家对文化软实力的不断重视,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我们通过古典文学教育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条件。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备了较强的学科交叉性、借鉴性、流动性的特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借鉴多个不同学科的理论和资源为自己所用,从而提升自身的教育效果。尽管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但二者在教育意义层面是共通的,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和美育工作是统一的。古典文学背后蕴含的强大情感昭化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求,是我们在古典文学研究中忽略的地方,深入地挖掘中国古典文学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人文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二、古典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古典文学的内涵和特征

为了研究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首先应该明确古典文学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以及精神特征,更加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的本质。那么古典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可以从古典文学教育的内容着手,中国的古典文学广义上来说是指从先秦到清末所有的中国文学内容,包括的内容非常多,诸如作家、作品、文学事件、起源与发展历程等,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点;其表现形式也非常多,从诗歌、小说、散文到词、曲、赋等,题材非常丰富。[2]古典文学的主要特征有哲理性、教育性、情感性、道德性和美感性。其哲理性主要表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理性之美,特别是探索真理、揭示事物本源的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好的帮助,能够促进学生探索真理,激发学生主动思考;情感性也是古典文学的主要特点,很多古典文学中含有丰富的情感内容,有的关乎国家命运,有的饱含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关怀,这种情感力量对大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强烈的情感共鸣;道德性主要体现着古典文学的历史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弘扬人文精神是古典文学的典型特征,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非常重视对人物历史事件的道德审判,这种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是古典文学的显著特征。

(二)古典文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1.古典文学对当前社会的解读与时俱进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文学曾经很长一段时间被认为是落后的封建思想而与社会相分离。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古典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古典文学内部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型学派,他们通过古典文学的理论解读当前的很多社会现象。透过古典文学的理论更加清晰地看待这个世界,能够对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一群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对于社会现象的全新认识能够被广泛地运用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这种与时代结合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文化思潮的推动和价值观念的养成。特别是现在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期,在巨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大学生会产生多种不良的情绪,而很多古典文学也恰恰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创作出来的,古典文学对于社会的解读有时候恰好符合了当下大学生的心理情景,通过独特的视角和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古典文学教育能够促使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

当代的大学生是一群追求创新和个性的年轻人,古典文学教育的引入能够使得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形式得到创新,古典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为大学生思想教育创造了便利的条件。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主要表现在教学的理念、内容、模式的改革上,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解读,古典文学的加入能够极大地丰富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这也符合了当代大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能够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古典文学教育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将古典文学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内容中,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3]其次是教育方法,古典文学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教育毕竟不是同一学科的教育,古典文学的引入必然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形式、内容、方法的改变,通过古典文学资源中思想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教育的导入点,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积极影响。教育方法的改进能够不断地深化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为根本,积极开展古典文学研讨、朗诵等活动,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新兴的教学方法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教学范围,纵向扩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内涵。

3.古典文学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古典文学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更加注重学生思想层面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理解和接受,是当前古典文学教育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难点,也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古典文学发挥其人文内涵的特性,将教育与人文关怀相融合是其实现思想教育目的的手段。为此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是充分发挥古典文学的精神,构建多维度的思想教育的环境和氛围,通过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过程,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烈女传》中孟母三迁的典故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样,大学生思想教育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环境。这种来自教育层面的环境对于实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尤其加强对思想道德的重视,利用多平台的优势营造一个多维度的教育环境和空间,充分地调动一切教育的资源和力量,营造一个合理的思想道德教育氛围,从而全面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是通过古典文学中精神方面的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从思想层面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不断地汲取古典文学的精华,充实当前大学思想教育的工作内涵,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际工作效果。

4.古典文学能够增加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所谓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即一定要适应当今的社会发展,古典文学结合时代的发展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理论意义。[4]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融合的时期,世界的多元化发展带给年轻人很多的思想冲击,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不断深入也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古典文学与时代相结合就是注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鼓励他们在学习古典文化的同时,不忘古典文学知识中的哲理性和科学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古典文学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马克思主义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就是在历史的变革中不断地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特性,选择性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中国的古典文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古典文学除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外,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而这种哲理性又大大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科学性。

结语

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核心观念就是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而中国的古典文学以其积极强烈的感染力反映着中华民族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古典文学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来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来说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古典文学的解读能力,充分地挖掘古典文学的人文内涵和特征,研究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进而全面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洪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于运国.文化交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7篇

关键词:德育;家教;素质教育;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9-0146-02

1引言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提倡加强德育教育和素质教育,德育工作从古至今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当今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也高速发展,国民收入日益提高。但是,外来思潮和西方的伦理道德观念对我国的冲击也很大。目前,国民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开始出现很多不如人意的情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观念,判断是非的标准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人们的道德水准下降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我国古时候的德育主要是靠家庭教育,人们提到个人道德品质时说的最多的是这个人有没有教养或有没有家教,其中的教与养都与家庭有关,人是父母养的很多东西也是父母教的。家庭教育在古代德育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2古代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

2.1家庭教育

我国古代德育工作最重要的途径是家教,家教的最重要方式是家训、家规、家法和遗训等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运行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紧密互动,如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儒家文化思想、古代社会的用人取士制度;家法族规的制度保障作为家教本身的内在特色也是其运行的动力因素。家庭功能的延续发展是现代家教运行的现实依据。

家庭是国家社会当中的基层组织单位,家庭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政治生活模式独自运行,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一种政治文化模式,是传统家教运行的社会基础。正如《周易?家人卦》:“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父子、夫妇、兄弟各安其位,各司其责,分工协作,家庭才能治理好,国家才能安定。家国之间彼此唇亡齿寒,休戚相关。家庭教育的成败不仅关乎自身,更关涉国家兴衰存亡。世界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其他三个都不存在了,只有中国历尽沧桑依然存在并且蓬勃发展,这与中国具有自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独特的家文化有着一定的联系。

2.2私塾教育

私塾教育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教育方式之一,私塾教育主要是教授一些处事和治世的哲学,其中儒家的忠信礼义思想也是私塾教育的重要内容,如果说我国古代家教的核心思想是孝道,那么,私塾教育的核心是忠君思想。古人读私塾的最大目标是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之后为国家效力,也就是俗语说的“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私塾教育的技能主要是识文断字,诗词歌赋,八股文方面的技能和入世治世的方法,治理国家的治国安邦之道等内容。主要是培养做官的职业技能。私塾教育对德育的贡献主要是教导读书人如何达到符合社会需求的标准,古人常把读书人称为斯文人,读书多了自然会提高一个人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准。

2.3儒家的忠信礼义思想的影响

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必须要有一套思想体系被广大民众接受。长期以来我国人民一直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目前儒家的忠信礼义和中庸之道还是被很大一部分人接受的。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区别是,我国没有形成统一全民思想的宗教,我国有一套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对古人的处事和道德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2.4国法的维护

道德的维护有两个途径,一是公众舆论,二是国家强制力(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国家的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行为极不符合规范的人,我们常用无法无天来形容,就是说法律是需要遵守的。法律是德育的最后一道防线。

3现代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及影响因素

3.1学校教育

现代德育工作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德育教育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德育课程,二是班级的班会,三是学校的校园文化。学校的德育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

3.2家庭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不容忽视,现代社会虽然缺少了家规、家训、家法和族规等传统的家教内容,但是家长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对子女的影响是巨大的。家庭环境,家庭的潜移默化对一个人的道德形成非常重要。家庭的德育教育仍然极大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观念。

3.3多种宣传媒体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的大发展,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人们思想影响比较大的媒体是电视、电影和网络等,人们获得信息的多样化导致了难以形成独立的思想。随着因特网的普及良莠不齐的网上信息,从封建迷信、色情暴力到流言蜚语、反动言论等大量呈现在学生眼前,资料显示,占网上信息总量不到1%的中文站点中仅黄色网站就有5万余个,“”宣传主页多达四千多个。因此,多种宣传媒体的存在导致各种道德观念有了自己生存的空间,对我国的德育工作影响很大。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大学生 精神成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1-06

[作者简介]候海荣,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科研处处长(吉林四平 136000)

培育大学生“精神成人”,这是一个永恒的真命题。能否在教学实践中将人类历史进步的普世价值谱系内化为受教者的精神动力,乃衡量古代文学教学良窳的必要条件。高校的古代文学教学日趋颓势,“无用”成为其招致攻讦的靶点。在人文精神大讨论尚未谢幕的时代,究竟应该如何审视古代文学在古今对话场域中的文化方位,如何认同跨越千载韦编黄卷留下的精神资源?

一、古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精神成人”的相悖归因

古代文学课堂出勤率超低与其他技能培训班的热情高涨形成强烈反差。大学生一边以淘金的眼神汲汲于名目繁多的等级证书,一边与故纸堆里的“诗云子日”形成难以逾越的心理障壁与文化隔阂。此中揭橥出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不争事实:古老的传统学科已然边缘化甚至“鸡肋化”了。按照西方的“文化记忆”理论,当前大学生对待古代文学的态度可归纳为四种“记忆模式”:冷记忆、零度记忆、反讽记忆、热记忆。

冷记忆即批判视角下的负面记忆,蕴含某种程度的心理阻抗,表现为记忆主体对古代文学呈现一副不悦、不满、不屑的冷峻面孔与反思姿态。零度记忆即秉持一种文化折中与价值中立的立场,表现为缺乏对古代文学的稔熟与尊崇,摒除其中的价值关切与精神诉求,试图在“冷”、“热”两极之间划出一条不甚明晰的归属地带。反讽记忆是思想复杂的一种表征,表现为对古代文学的调侃、嘲弄、揶揄。譬如,2012年,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疯传,且一改历史上忧国忧民的“诗圣”形象,杜甫手握钢枪,坐骑素马、脚踏摩托,甚至还变身为火影忍者、妖娆靓女、暧昧情人……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不啻如此,在杜甫“日理万机”的年度,诸多商家瞄准这一契机,京东商城将杜甫的头像用于三星笔记本的宣传代言,广告语堪称点睛:这是“杜甫的选择”。继“杜甫很忙”之后,网友继续创作“李白不服气了”、“孑L子不走了”、“孟母不迁了”等系列。缘于网络低成本、零门槛的亲民性以及网民的广阔性,传播效应快速扩大,引发点击率的一路狂飙与有识之士、无聊看客的群体聒噪。尽管其“恶搞”的创意本身及背后的文化警示不容小觑,对文化名人崇高内核的亵渎,本质上它是原创者在现有认知结构基础上对母体意义的一种颠覆性解构,折射的是精神贫血、人文缺氧的社会怪状。热记忆即深怀对古典作品的温情与敬意,体现为向传统靠拢的一种文化自觉。譬如,超星学术视频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多门专业,云集了海内外一流大家的学术精华,这样一个天下名师皆我师的“永不下课的课堂”,满足了部分受众重温经典的心理渴求,使得曲高和寡的人文国粹借助高端平台恢复了阳春白雪的品位。还有央视以独特炼金术打造的品牌节目《百家讲坛》,主讲者将诘屈聱牙、晦涩深奥的文史内容就熟说生、就近说远。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成功联姻,同时催生了后续的产业链条:以电视讲稿为蓝本的书籍成为出版市场炙手可热的新宠。鉴于各家观点人言言殊,也招致了学术对垒、集团鏖战甚或恶性围剿,亦有人产生“国学热到底热多久”的隐忧,但瑕不掩瑜,由精英们领衔的文化复苏运动,带动了新时代囊括古代文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勃兴。若仅从高校古代文学教学的视角观之,整体式微亦是毋庸否认。省思这一困局的成因约略有二:

(一)历史归因

按照马克思人的发展“三形态论”,我们跨过了漫长的“人的依赖关系”时期,目前正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期待朝着“自由个性”的辉煌终点迈进。因此,教育异化现象是无法规避的历史所然。加之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科学霸权主义统辖主宰一切,所有对象均成为科学视域里所谓的“客体”,人文情怀被科学习惯地驱逐和遮蔽也是全球现象。印度影片《三个傻瓜》评价印度理工学院是批量生产蠢驴的工厂,日本大学培养冷漠的奥姆真理教教徒,德国大学制造出嗜血成性的纳粹分子等等,大学教育出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割裂,呈现出对经济价值的青睐与对精神向度的冷漠,人片面地发展成为单纯技术性和功利性的高级动物,被西方学者称作“单面人”。

(二)现实归因

首先,学科本身的困。古代文学的历史间距最长,通常被划分为“三古七段”,90后的大学生需要拥有史学的强劲储备,方能斩断缠绕它的历史藤蔓,对其进行艰难的变焦。当他们步履蹒跚穿越历史的雾霭,在现实参照中又很难桴鼓相应,遂对古代文学萌生悖谬感、虚无感。其次,评价体系的窒碍。古代文学大多为考试课,以学生是否挂科为底线,这样学科本身内蕴的人文属性渐次淡退,教师在受教者中不易找到激发群体关注的节点,人文活性在教育的“紊流”状态下日益消泯。同时,“就业至上”带来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的冲突、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的错位,大学生备战于国考、司考、会考等等,对于古代文学近乎不痛不痒的学科无心、无暇、无力也无计顾及。再次,客观现实的羁縻。转型期、多元化成为当下社会大背景的关键词,消费主义、娱乐生存、市场、拜金等不同符码充斥于斑驳陆离的社会侧面,精神文明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带来日嚣尘上的物化倾向。急管繁弦之中,一切都在被一种摧枯拉朽之力破解。青年学生突破了原有的知识边界,在物欲的蛊惑下定力丧失,文学作品中的纯粹、理想、美好等被指为乌托邦式的存在而遭致祛魅与质疑。最后,新锐网络的冲蚀。魔幻、仙侠、修真等新生代文学创作膨胀着人性中的不确定成分,并以文化或文学的冠名成为传播的噱头。山寨版、火星文、咆哮体……以自身的平民地位对精英文学进行反拨,运用崭新的文化逻辑构建属于自己的草根狂欢。电子书籍以其巨大的裹挟力异军突起,哪怕是昙花一现的众声喧哗。对古代文学的大话、戏说、乱弹、麻辣、水煮,粉墨登场的系列快餐,赚取着青年学生的眼球,原有的文学领地被瓜分、蚕食、鲸吞。所有这些悄然改变着传统文学的公共空间,青年学子以其稚嫩的文化想象趋之若鹜追逐最酷最炫的文化时髦。

(二)以人文情怀感发人文情怀

人文精神作为文化的“形而上”部分,是精神成人教育的根本。人文精神不仅是人文学科的内在情志外显,亦是所有文化产品的思想映照。能否把人文情怀与教学实际紧密配合,取决于主讲者的教育理念、专业造诣、精神高度。只有用生命体验来奠基的教学,才是有活力的乃至有原创性的真教学。古典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作家人文情怀的艺术外化,对于大学生的信念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等等,存有不可轻忽的潜在功用。然而,具体的课堂教学往往把知识静态地传授给学生,主讲者与内容似无发生精神上的深刻关联,导致人文意蕴被化简,学生丧失主体性应有的精神庇护。若仅从知识的角度照本宣科,对大学生“精神成人”意义甚微。教育者只有在对文本不落言筌的理解与高屋建瓴的把握中,才能在教育对象中感怀,孵化个性。任何人文精神,都只能是一定民族文化传统之下积淀的人文精神。文化元典因其思考的深邃性成为一个民族垂范久远的指针和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每一部文学作品皆是一种接引、一种敞开、一种反观。细者,洞幽烛微;大者,观水观澜。晋初的傅玄将人性譬如水性:“置之圆则圆,置之方则方,澄之则淳而清,动之则流而浊”。耗散理论亦启示我们,只有开放的系统方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流。这就要求古代文学教育者一方面要以严慈相济的博爱使学生亲师信道,让受教者既与古圣先贤远距离感应,又与教师近距离对话;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讲授的内容廓然于胸,烂熟于心,让可以意会的,都可以言传。譬如,对于一首律诗,既要分平仄以辨格律、谙作法以识匠心、知校雠以定是非,还要广学识以明诗义,富历练以察兴会。

(三)以高尚道德导航高尚道德

道德是心灵的契约。在中国古代,文人作为士大夫一种衍生身份,其“文人身份”确立的标志是“文人趣味”的生成,“雅”与“清”共同构成了主导的评价性概念。“雅”超越于“俗”,“清”远离于“浊”,其中蕴涵道德内质的审美取向,成为作家文学观念与做人理想的高标。不同历史形态的文学道德价值在接受中形成不同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转化。统而言之,社会转型期是活跃的道德构建期,道德失准、失序成为此类时期的道德症候,全新的道德尺度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脱胎,这一时期也是文学道德价值格外凸显与充分实现的时期。缘于情感教育具有隐性与非实体特征,欲盘活古代文学遗产中厚重的道德资源,古代文学教育者在实践中有两点必须清醒。

第一,重塑师道之尊。一个教育者“绝不是可以买卖的人,而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若一所学校喻作影响学生心灵的一台精致乐器,则它“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言教重说理,身教重示范。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后,得出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之成败,“我”是决定性因素。只有教师本人是“道德贵族”的楷模,通过不言成蹊的“缄默性”传递,才能带来受教者精神上的内在变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认为学校犹水,师生犹鱼,教学活动仿佛游泳,大鱼前导,小鱼尾随,从游既久,濡染观摩之效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育德者若缺乏自身道德光芒的照耀,就如同乞丐传授致富秘笈一样不可思议。

古代德育的特点第9篇

在各个优秀文学作品当中,爱国主义是一个经久不衰的思想,并且任何一个朝代的诗人、文学家等都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例如:屈原、陆游、文天祥、林则徐等人。其中,屈原成为后人啧啧称道的著名爱国诗人。特别是在《离骚》当中所表现处的忠诚、为国殉难的强烈爱国精神,铸就民族灵魂,因此,成为人们心中的楷模。当前,贯穿在古文学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感,都可以成为培养现代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精神食粮。尤其是此种情感并不是通过理论知识所能表现出来的,通常都是融入到具有较强感染力艺术形象当中,触动当代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都能够接受这种情感。一般来说,爱国精神和热爱人们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表现出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支柱为爱国与爱民。在诸多优秀文学作品当中,都反映出对人们疾苦生活所表现出的怜悯与同情,歌颂了人民在反抗统治阶级斗争当中的伟大精神,并且这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主干线。在当今时代,要求当代学生必须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其核心内容就是培养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思想。这样一来,利用古代文学当中的诸多审美艺术形象,都为当代学生提供足量的思想教育范本。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提出的各种理想道德,比如: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都是我们所要汲取的古代文学的精华。然而,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君、臣、父、子等传统观念中,有些都是糟粕东西,而有些则是非常合理的内容,因此,也值得我们去效仿的。另外,在古代文学当中涉及到的勤劳、朋友情、交往时的款款有礼等,都能够充分体现我国民族传统良好伦理道德。而这些伦理道德内容通常都是体现在家庭、朋友等方方面面。而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上述内容都是培养他们道德素质的基础内容。如果任何一个人对家庭、朋友等都持有不负责任的态度,而只是想着自身的利益,甚至去损坏他人利益的人,更不会热爱国家。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当中,都会倾注这些形象,爱憎分明,营造一个良好的意境,并且对当代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有较强感染力与说服力。由此看来,我国古代文学对我国人文素质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特别是古代文学教育者不仅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使命,又肩负着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挖掘我国古代文学中生存和发展的底蕴,通过古代文学教育来促进我国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2.怎样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2.1准确对古代文学教育价值进行定位

当前,各个高校都进一步扩大共选课程设置,从而进一步加快了文理渗透的快速发展。在实施此对策之后,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今时代,受我国体制改革和全球化的共同影响,从而使得我国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其古代文学教育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由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当前教育工作者与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需要将古代文学教育有一个正确的定位。然而,在古代文学教育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古代文学边缘化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育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主要形式,而且又是现代文化教育当中所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所以,改革的核心思想为开展素质教育。

2.2把现有德育教育和古代文学特点相结合

结合古代文学内容与特点,在当前思想道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从而培养他们高尚、正直的人格。然而,由于古代文学内容十分丰富,而且题材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学生思想树立起到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除此之外,在古代文学教育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有多方面的优势,它不仅有丰富的内容,而且形象也十分的鲜明,同时有着强烈的情感。为最终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要结合文学作品内容去寻找潜藏在文字之后的信息,充分去感受人们鲜活精神跋涉。由此看来,我们古代文学的价值不只是完全局限到教材当中,而是要将其看作是一个流动式的教学课堂。

2.3培养现代化教学思想

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具有顽强生命力,并且这也成为教书育人的核心内容与有效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将爱国主义精神、各种传统美德、中心思想等作为重点内容。并且使教育工作和我国现展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做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追求时髦,而这是由古代文学丰富性予以决定的。因此,我们要培养现代化的教学思想。

2.4认真做好科研工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尽管涉及到教师的科研成果并不多见,但是,他们的这些科研成果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调动全局,因此,进行科研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加快教学的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把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发展紧密相结合。特别是在古代文学教育过程中,追求美学律动,点评古代文学与现代作家创作二者的关联。这样一来,不仅有深度,而且也有一定的广度。

3.结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