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13 16:36:11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1篇

摘 要 本文对重庆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有关部门了解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动态,制定有效的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从而推动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 传统体育 传承 现状 影响因素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拥有众多少数民族的直辖市,共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壮族等5O多个少数民族,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多居住在渝东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县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黔江等区。重庆有着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有着深厚的根基,由于多种原因,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处境逐渐尴尬,很多项目已濒危消亡,且呈现出单一化的传承形式。

一、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现状

由于重庆民族区地势奇特,经济落后,在原始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便传承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从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特点。目前重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方式主要有方式的传承、节庆习俗方式的传承、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学校体育教育方式的传承、小范围的师徒“传帮带”等传承方式。绝大多数学校目前未普及传统体育项目。

(一)方式传承

重庆少数民族聚居地,宗教极为盛行,宗教祭祀活动把大量的古代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为宗教服务。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种。全市有宗教信徒100多万人活动场所400多个,活动范围广,影响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宗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如“社巴节”是土家族最古老、最有影响,也是规模最大的宗教节日。整个过程分迎神、敬神、送神回山,期间就有大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如跳“摆手舞”、“魔术”、“打秋千”、“武术”、“打靶”、“射箭”以及“舞龙灯”等,摆手舞是一项优雅大方的活动。在雄浑歌声与简洁的一锣一鼓的伴奏中练习摆手舞,有一种仿佛来到了田园牧歌般的自然环境,使人的心灵获得强烈的激情、美好的向往、审美的愉悦。因此,无论是观看表演或是亲自体验,人们都能从中得到愉快情感的体验、美的享受。所以当地有些学校纳入了体育教学项目,瑶族的祝着节,是祭祀祖密洛陀的仪式活动,节日期间,人们载歌载舞、吹唢呐、射弩、赛马、斗鸡、打陀螺,场面气氛热烈。宗教这种特殊的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重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民俗传统节日传承

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俗和传统节日中经久不衰的得以传承。民俗以“跳丧”为例,跳丧是2人一组,目的是为死者家属驱邪祈福,各组踏着鼓点,模仿“猛虎下山、犀牛望月”等动作,其中许多动作存在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并流传至今。由此可见,武术、锣鼓是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庆祝或纪念大事的主要方式。传统节日以“赛龙舟”为例,端午节的龙舟会是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秀山苗族土家族广泛盛行。每逢每年的端午节,沿江各场镇都要举办“龙舟会”,一是龙舟抢江,二是龙舟抢鸭,热闹非凡,群众对传统节日的热潮使丰富的、优秀的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更稳定、更广泛、更大规模的得以传承。

(三)生产生活方式传承

少数民族文化始终以歌唱生产劳动为主,在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如黎族的“跳竹竿”,苗族的“走独木桥”,土家族的“摆手舞”、“秧歌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地形奇特,高山、湖泊资源丰富,民族区渔业很发达,一般都设有打猎、钓鱼、游水捉鸭、独木舟等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和“射弩”也是人们在大自然中同野兽搏斗中演绎出来的体育项目。民族地区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传承着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二、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影响因素

(一)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

重庆是一个多山的地区,而重庆市的少数民族大部分都集中聚居在渝、湘、鄂、黔四省交接处的渝东南地区,位置偏远,这些地区交通不发达,地理位置不优越,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所以影响了经济的发展。落后的区域,势必造成本地区民族体育经费不足,场地、器材不够,限制了民族体育的产业化发展。

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相对落后,为了改变家庭经济状况,乡镇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外出打工。根据对少数民族聚居区农村留驻人口现状统计,家家户户均是老人孩子留守在家,90%的年轻人都出外打工挣钱去了,社区呈现出很萧条的景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得很少。

(二)现代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对民族传统体育形成冲击

现代体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西方奥林匹克精神,鼓励竞争、崇尚身体运动能力的最大发挥,而民族体育讲求“顺应自然、天人合一”,以健身娱乐为最高活动境界。“洋”运动开展普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就更少人问津,甚至已被遗忘。民族传统体育被现代竞技体育排挤,失去民族特色。据调查资料显示,重庆市及各区县很难组织一次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从国外引进的“洋”运动项目,如网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尽管投资大,消费高,却在各地开展得十分普及。而我国独有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虽然场地要求不高,便于开展,却很少人问津,从而影响了重庆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开展,要能走向世界更难。

(三)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视不够

民族体育项目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的参与和投入是关键,同时还应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如果政府不能投入资金,那么这些项目的开展以及发展就面临很大的困境。许多民族项目的器材造价比普通的篮球、足球竞技体育项目的器材贵,而政府经济支持不够,没有一个明确的文件导致在学校没有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场地和器材。调查的区县相关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工作发展普遍不够重视,经费支持力度不够。每年都有经费拨款但数额很有限,根本就不够。

(四)学校体育教育未普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部分民族地区学校也开展了少数的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太极拳。但大多数学校开展的也仅仅是纯现代体育项目,没能体现民族体育特色。在追求升学率的教育现实影响下,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也没有系统的规划。绝大多数项目,没有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教授的内容,甚至体育课在课程教学中大部分学校都流于形式,大纲中几乎没有传统体育项目体现。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严重缺乏,仅20%的学校有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师资。52%的学校开展传统体育活动获得了政府的经费支持。由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难度低、趣味性强、调查得知,学生依据对长辈的传授和民间的观摩,对传统体育项目有一定的认知和兴趣,也希望学校开设一些简单的项目,如踢毽子、跳格、踢毽球等。

(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匮乏

少数民族地区研究和调研人员不够,各地区文体局部门的二到三人专职负责其资源的整理、开发与利用。专门从事民族体育工作者较少,如民族传统体育高级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以及民族体育经营管理人才和民族传统体育社会指导员。特别是民族传统体育指导员,学校民族体育的教学师资,目前仅依靠体育院校少量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面的毕业生,重庆地区乃至全国对从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健全,尚未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和体育产业化进程中,既熟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又懂得市场经营之道的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重庆市传统体育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老一辈的民族传统体育大师的衰老和死亡,一些传统体育技艺濒临失传,人才缺乏己成为制约重庆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关键。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单一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体育对民族体育的冲击,应建立一套全方位的传承体系,让民族传统体育的瑰宝得以保护和健康发展。

项目编号:13SKD03(重庆市人文社科项目)。

参考文献:

[1] 芦平生,陈玉玲.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

[2]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4.

[3]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12-13.

[4] 易学.重庆市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走廊基础建设构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4):458-460.

[5] 毛景广.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6):59.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2篇

[关键词]学者;网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络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注释: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3篇

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空间

城镇化的发展逐渐改变了农村以往的生产方式与文化发展模式,带给人们一种自由、活力以及创新的生活方式,这也给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出了严苛的挑战。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关系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过程中需要保持自身特质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在城镇化高速进行的过程中,发展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需要解决因为城镇化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与心理问题,并制定科学的措施,以扩展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与传承的空间,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触角伸向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激发人门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城镇化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发展创造了新的平台

城镇化的发展促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新型体育方式的便捷与新颖,未来的体育文化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重构与吸收基础之上,但这并没有改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质。它是利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地思考问题,将民族传统文化中落后的文化特质剔除,保留其中优秀的文化特质,注入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中的精华部分,使其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环境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之上,它既是世界体育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结晶。传统体育文化是社会与民族发展的产物,特殊的社会发展环境是体育文化存在的基础。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就是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的结构与发展机制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城镇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同时也为传统体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城镇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在精神生活方面却没有以往的丰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载体,为新型农民进行健身娱乐提供了场所,不但减轻了人与人之间的生活情感压力,同时也给城镇化催生的新型农民以真正的文化熏陶。

针对如何加速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人们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主要的精神的表达方式,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理念与内容,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化遗产,需要对其进行传承与保护。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在城镇化加速建设时期,要充分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步骤与条例对原生态的民族传统体育区域进行保护。对一些流传时间悠久的口述体育演练方法与体育民俗进行记录与存档。

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文化产业品牌的方式进行保护与传承:第一,要对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与传承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利用本地特殊的人文文化环境与经济发展环境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文化产业品牌的包装,形成地方特殊的文化产业。第二,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资源开发与利用力度,打造一批充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特色的体育文化形式与品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各个地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的重复建设。

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传承与保护

要运用博物馆的静态与动态形式进行保护与传承:首先,要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与体育事业发展的现状,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交流活动,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讯技术承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博物馆的特殊时间与空间,将与民族传统体育有关的民俗、起源、服装与技术演变进行有效展示,给人们留下静态形式上的文化印象,在时间纵轴与历史进程中记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最后,利用博物馆的特殊地理位置,在节庆期间,搭建好庆典平台,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设置稳固的传承空间与传承人制度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传统手工艺;文化传承

作为农耕时代重要的经济形态及组织,传统手工艺是祖国宝贵的人文遗产,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人文精神和经济价值。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困难,传统人文精神弱化,传统手工产业发展堪忧。在前述背景下,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团委在上级团委指导下,对传统手工艺遗存较为丰富的皖西南地区手工业生存与发展现状实施了详细的实地调查,探究其技艺流传、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问题。

一、调查路径与过程概述

具体来说,项目基于徽州地区丰富的传统手工艺留存,调查典型手工业的传承故事、生存现状,通过学生暑期回乡就近调查走访其历史源流、传承故事、工艺特点、生存现状、发展问题等内容,并通过图文、视频网络直播,记录和宣传传统手工艺,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更好发扬传统手工艺人文和经济价值。

(一)实地观察、深入走访、问卷调查

此次调查主要以皖西南黄山、安庆、池州、芜湖、宣城5个徽州典型地区近30个样本进行实地调查,按照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研究和文件精神,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开展,包括实地观察、深入走访、问卷调查,获取皖西南地区典型传统手工艺的现状资料,在此基础上队员撰写调查日志,团队在队员调查日志基础上分析调查内容,探讨并得出结论。

在调查安排上,队员们分别对群众和手艺人进行了深入走访,对具体传统手工艺资料的发掘、生存现状、生产过程、存在问题进行详细调查、整理。在访谈内容安排上,队员们了解传统手工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述求,并试图寻求解决意见。调查如实反映传统手工业在皖西南发展现状,队员分别与传统手工艺见证人、传承人展开采访,力求全面、细致、客观,既反应传统手工业发展传承好的一面,也不避讳发展被破坏遗失的事实。同时,发放《传统手工艺及手工产业生存发展情况调查问卷》,在此基础上构建调查总结报告。

(二)调查过程概述

我们对队员的日志和报告提出了具体要求:(1)一定要原生态、清新简洁,包括内容与表述。(2)报告中的案例及照片,可选取典型事实和场景说明问题。图片一定要有说明。(3)加强文化遗产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相关资料的学习、交流,提升调研能力与水平。

在历时一个多月的调查、走访、思考、总结及网络直播过程中,队员们搜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生动展示了皖西南地区众多传统手工艺的生存与发展现状。不少队员在调查、采访基础上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发展展开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诸多有益建议。

二、发现的问题

在调查走访中,大部分同学反映传统手工艺发展传承出现断层,多数传承人工作环境较差,青年人对传统手工艺关注度不高。但也有不少同学发现政府对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逐年增加,市场对传统手工艺的需求不断升温。把这些调查报告放到一起分析后,我们发现传统手工艺发展存在几个共性难题,如传承困难、市场日益被挤压、关注和支持力度不够等,不过从长远来看整体是好的,而且不少传统手工艺在政策与市场引导下,开始了蓬勃发展。具体结论如下:

(一)现状及困难

1.后继无人,传承是大问题。作为农耕社会经济形态的遗存,很多传统手工艺失去了在现代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其市场受到了极大挤压,青年一代的关注度和支持度较低,面临被遗忘和被淘汰的命运。同时,基于收益的低下、生产过程的原始、生产地点多处于农村和小城镇,传统手艺很难受年轻人重视和关心,由此造成的传承困难是时代性的难题。

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传统手工艺传承的特殊性,如技术保密,其工艺只留传于家族中,有的只是口传心授,这些问题给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效益低下,发展是大问题 。受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发展缘故,流传至今的传统手工艺多数保留着传统手工技法,工艺制作流程较慢,经济效益低下,这给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

图1 受访者认为传统手工艺的劣势

图2 受访者对传统手工艺的态度

图示表明,由于技术落后、效率低下、形式单一、政府政策支持尚不完善等原因,传统手工艺及产业很难适应市场化需求,在大机器工业、大规模生产的今天,其生存空间急速受到挤压,生存发展困难重重。

(二)发展与支持

1.关注度尚可,支撑基础薄弱。调查期间,团队找不到调查项目所在的地址是常发生的事情,询问当地居民更是无人知晓,这充分说明了传统手工艺所受的关注不够。由于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度不高造成推广传统手工艺是现存的一个极大的问题。

图3 受访者了解传统手工艺的途径

图4 受访者认为传统手工艺的优势

如图所示,有点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人数占四成,人们了解传统手艺的渠道主要是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这表明传统手工产业的社会关注度处在较高水平。调查过程中发现,单纯了解、被动认知占多数,这是一种典型的“疏关系”,相比而言,深入调查、主动支持的人数极低,从亲朋好友“亲关系”渠道获得的较少。感兴趣和打算从事传统手工艺工作是不同的概念,由此造成的传承与发展困难是必然的了。

2.政府逐步重视,枯木又逢春。调查期间有的传承老艺人激动的告诉我们,现在传统手工艺发展转好与政府的大力引导密不可分,由于政府相关文件的出台及相关申遗活动的开展使得传统文化从幕后被搬到了台前,传统手工艺开始逐步走向发展。在池州市青阳县丁桥镇调研发现,当地政府引导群众积极将传统手工艺申报文化遗产,并从资金、场地、设备、人员培训、市场宣传等方面予以专项支持,促使传统手工艺适应现代市场需求。在各地的走访调查中,此类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传统手工产业发展的模式已取得相当好的成效。

(三)市场与前景

1.市场导向,需求又升温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市场对传统手工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手工艺开始逐步做大做强。在池州市杏花村调查期间,队员们发现博白县把编织产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扶持,专门成立工艺品研发中心,并积极创新经营模式,形成了“旅游公司+协会+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开拓了市场,有力地推动了手工艺品制作、生产、销售的发展。

图5 受访者对传统手工艺品的认知程度

图6 手艺传承人对传统手工艺发展提出的建议

调查表明,消费者愈来愈看重传统手工艺产品蕴含的文化价值,如文化底蕴、地方特色等,同时对其质量、材质、工艺也表现处相当高的认可度,这极大支持了传统手工产业的发展。

2.技艺需创新,政府须更深入参与。技艺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调查时我们发现很多传统手工艺在传承的同时也在自我革新技术、管理等要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努力把本就充满魅力的传统手工艺由优秀推向卓越,但整体来说技术和管理创新、政府支持方法和力度还有待改进。

图7 受访者传统手工艺发展提出的意见

图8 受访者对于是否支持兴建传统手工业手艺展览馆的回答

调查发现,在市场需求升温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产业亟待有效的政策扶持、自身创新和社会关注,对此,政府、社会都应做出更大的努力。

3.适应形势,全民参与。从调查结果来看,皖西南地区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现状整体是好的,但是如何呼吁更多人来参与传统手工艺,如何使传统手工艺适应市场化需求确实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调查发现,高达九成以上的民众支持建立传统手工艺展览馆,保存、传承、发扬传统手工技艺和文化,这表明传统手工技艺的群众基础、社会支持程度是非常好的,因此,传统手工技艺的发展前景是良好的,但需要更多相关方,包括政府、社会人士、传承人聚集发展合力,共同为传统手工产业适应现代市场需求、传承传统手工技艺、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切实努力。

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目前已经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步发展成型,形成独有的制作和销售模式,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逐步关注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同时,新兴互联网媒体的发展也给传统手工艺的投资融资、人才聚集、制度创新、市场推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三、结语

本调查实践的初衷就是想通过实地参与调查,将我们的思想、实践融入到社会现实之中,在实践中向群众学习,获得成长的能量,实现能力的提升。通过对皖西南传统手工艺生存现状的调查、走访,获得皖西南传统手工艺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思考出路,最终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呼吁更多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中来,更好发扬传统手工艺人文和经济价值。

追求服务社会和锻炼学生的双重价值,这是皖西南地区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现状调查项目的根本目的。通过五十多名队员的实地调查、走访,我们收获了新知与成长,我们将继续坚持为皖西南地区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建设而行动、思考、付出,同时呼吁和邀请更多人来参与我们的行动。

参考文献

[1] 廖育群,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M].大象出版社,2009.

[2] 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 樊嘉禄,陈发俊,张程.安徽传统手工技艺项目保护现状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5篇

1   中国传统音乐现状

在此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因此,许多年轻人都开始格外关注国外流行音乐文化。他们认为国外流行音乐更加新颖、潮流、时尚,符合自身的个性特点,满足自己对音乐文化的欣赏需求。年轻人崇尚国外流行音乐文化,致使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忽视。这样的发展形势也使人们开始关注音乐,人们愿意让孩子在各类的音乐培训班中报名,在选择音乐类型时,大多会选择流行音乐、摇滚乐,而选择乐器的过程中,也更加偏向于小提琴以及钢琴等,使得孩子更加热爱西方音乐,无法有效传承中国传统音乐[1]。

对我国音乐现状进行分析,而后发现现阶段人们所熟知的中国传统音乐大多仅停留在《二泉映月》以及《喜洋洋》等作品上,对于其他曲目的了解甚少。与此同时,人们在学习音乐知识,也更加强调五线谱的形式,无法了解传统音乐的记谱方法。这样的音乐发展现状对于西方音乐来讲无疑是有利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来讲却极其不利,甚至面临着较大的阻碍。除此之外,当下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未能关注传统音乐,使得人们直接将目光转移至西方音乐文化。

此外,在我国的音乐文化发展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传统音乐都被视作封建文化,甚至也直接否定了其传承价值,导致传承过程受到严重阻碍。但是,古代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却被视作主流文化,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艺术价值。所以,我国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这样方可使之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国人与国外友人所认知,拓展其影响力[2]。

2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路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每个民族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必须提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从而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笔者对现阶段年轻人忽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诱因进行分析,不仅仅是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除此之外,也因中国传统文化难以符合现阶段年轻人的音乐欣赏需求,甚至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需要,人们更愿意展览音乐作品,但却无法提高兴趣主动了解、深入分析。

基于以上情况,若想最大程度的保护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就应当加强与其他音乐文化的交流,提取优质因素,发掘其中的内涵,令更多的年轻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后以极具活力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人的目光[3]。除此之外,也要重视传统音乐的改革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避免形成带版的音乐形式,而是要体现时代的特点,不仅要发掘传统音乐的内涵,还要适当的加入与时代相符的因素,给音乐欣赏者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比如,彝族格外重视音乐创作,不仅如此,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也体现了民族特色,展现了彝族人民可爱的个性特点,笔者建议,在创作一组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承古老的音乐文化精髓,体现其深厚的内涵,还要融入现代化的元素,使之更能为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西方音乐文化不断冲击的背景下,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受到重重阻碍,所以,在传统音乐传承的过程中必须形成别具一格的文化特色,拓展其发展前景,展现独有的风采,使当代年轻人发掘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经过不断的创新,在传统音乐作品中注入青年人的活

力[4]。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6篇

关键词: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 传统文化 继承与创新

随着音乐认识水平的提高,民族传统音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能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去,则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对促进高校的音乐教学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音乐文化的引入,有利于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偏西化倾向的改变,也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民族意识的提升和爱国精神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关系研究

(一)高校是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载体

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正在承担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民族音乐长久以来通过民间的文化组织进行传播,具有不稳定性,不能全面的将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而高校通过对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向学生传递正确的音乐文化知识,使他们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集中力量和弘扬民族传统的使者。因此,高校能够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提供广阔的服务平台。

(二)民族音乐文化是高校音乐教育的的奠基石

音乐界一直关注着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当前民族音乐的传承方面看,主要是以民间一些特殊的音乐团体的传承作为主要途径。这样的传承途径单一,且传播效果又不明显。而高校一直将民族音乐作为自己音乐教育的依托,大部分的高校都将其设置成基础教学,教材也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另外,随着全球化的蔓延,要想在国际的舞台上展现出中华文化的魅力,借助音乐这个载体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作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奠基石,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音乐的发展现状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行,我国当前音乐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音乐的教育内容、标准、形式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比较重视学生基础音乐的学习,同时民族文化的音乐学习也占据着重要的主流地位,这说明了民族的传统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觉性,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一些高校对于民族文化音乐的重视还不够,音乐老师的民族音乐素养还有待于提升,一些老师在教学中对现代音乐的认识比较深刻,而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识却略显肤浅,所以对音乐教学方面我们还需进行一定的强化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民族音乐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作为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文化是一种文化形式。然而,从目前来看,我国的民族音乐受到了当前音乐市场上流行音乐以及其他类型音乐的冲击。大部分的消费者都热衷于市面上的流行音乐、爵士音乐以及一些西方的音乐类型。其具体表现在欣赏人数的减少以及受关注程度的减退等。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形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必须寻求一种自我发展的道路。另外,民族文化音乐的演职人员的减少、人力资源的匮乏现象也已经屡见不鲜,而且民族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经费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关注。为了弘扬民族传统,必须将其发展放到日程中来尽快解决。

(三)当前高校音乐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而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在高校中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由于受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音乐教育只是流于表面,民族音乐文化更是受到了忽略,只有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才能得到音乐的教育,才会受到民族音乐的熏染;另外,由于一些高校老师受到西方音乐教学模式的影响,主张流行音乐以及其他国外类型音乐的教育方式,追求时尚与创新成为他们的教学理念,致使许多学生在受到流行音乐以及网络音乐的影响下,根本不了解什么是民族音乐,并且也缺乏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这些都是当前高校音乐与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三、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举措探讨

随着认识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有过许多对民族音乐的研讨与探究,但将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结合在一起的却很少涉及。因此,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将其进行有机的结合,不仅能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还能有效的提高高校音乐的教学水平,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一)树立正确的文化继承观念,培养民族意识

优秀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继承才得以呈现在我们面前。因此,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要积极的继承,而民族音乐的传承并不是完全继承,实际上,民族音乐的传承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因此,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继承观,选择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民族音乐加以创新,以此来实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平时多学习一些能够激起学生爱国斗志的歌曲。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学生沐浴在民族文化的阳光下,汲取有利养分,增强自己的民族认同感。

(二)完善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课程设置

对于高校的音乐课程设置,仍停留在曲目与曲风的选择类型单一、现代多于民族的现象上。要想让音乐教学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更加完善与合理,只有把高校音乐与民族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当前,大部分的高校都没有对民族音乐的课程列入到学生的学习日程上来,导致民族传统音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此,可以对高校音乐的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改革,将民族的音乐曲目适当的加入到教材中,并且做到民族与现代的合理搭配,才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这种做法,能够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重视,还能对传统音乐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增强自身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同感。

(三)加强音乐老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的教育中,需要音乐老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教学素质,只有专业的民族音乐老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人才,只有建立在一定的师资基础上的音乐教育,才能领悟民族音乐的真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为了更好的继承传统,并达到传统与现代音乐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必须不断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水平,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并对优秀民族音乐的传承产生积极作用。

(四)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善与创新,达到民族与现代的高度融合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民族的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完成教学活动,就必须打破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首先,老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可选择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民族的音乐的认识与熟悉,并体会其中的美感;其次 可对传统的民族音乐进行系统的规划与分类,使学生认识到传统音乐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深刻的理解民族文化的共性和区别,并掌握各个民族音乐文化的特点;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可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进行授课,通过互动式的提问,进行情景教学法,将传统的民族音乐展现在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与民族文化的传承相互融合,共同促进各自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的音乐教学中融入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对于民族文化的继承以及高校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责任感,还能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因此,高校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传统音乐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民族意识;同时,作为高校的音乐教师,也应加强自身民族音乐素养的提升,为塑造专业化的音乐人才以及培育有民族精神的大学生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使民族音乐能够在国内乃至国际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陈培刚,张文.论我国民族音乐传承模式的当代意义――《民族音乐文化传承》随感[J].人民音乐,2010,(02).

[2]党焱,刘爱华.谈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企业导报,2012,(11).

[3]王国琳.论民族音乐文化的和谐发展[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07).

[4]王璐`.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1,(08).

[5]张天彤.高校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关于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音乐学,2014,(01).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7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伦理道德时展继承传扬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科学规划家庭教育专项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个案研究》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19]G283号。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33-0005-02

当今时代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关注也不能缺位。时代的发展使得人们的行为方式与思想认识都发生了一定变化,为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伦理道德的传承带来了机遇与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对伦理道德的推陈出新、批判继承应该采取符合时展实际的办法,以便于能够达到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实践中求传承效果。

一、时展产生的新元素以及引起的新变化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时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其发展,而网络技术与现实生活中的其他技术不同,更新速度非常快,自身面貌变化速度较快,对社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人们的社交方式在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的刺激下变得多样而快捷,网络社交新元素的增加对人们的社交生活产生了不同影响。一方面,外向开朗的人在这种环境中更加“如鱼得水”,不仅与熟人之间的交往变多,与陌生人的交往也随之变多,社交网络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内向的人也借助网络社交这一“面纱”开展数量更多的虚拟社交活动,毫无疑问,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社交范围以及社交行为数量不断增加。

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各种新产业随之出现,移动支付、网络购物以及与之相伴的快递行业、外卖产业、共享经济以及虚拟货币等等都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再是以前触不可及的“天方夜谭”,新兴产业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减少了生活中的不少麻烦。同时,这些行业的收入与平均收入相比都较高,但行业准入门槛并不高,导致高收入与低知识水平共同存在的现象,而这些行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生活隐私得到了更多的暴露,消费者与从业者之间产生矛盾时如何保证道德底线成为了重要问题。

网络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捆绑程度逐渐上升。现在生活的人们,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智能手机,离开了智能手机就寸步难行,可以说,智能手机的功能与使用场景就是当今社会的缩影。人们的社交生活、日常购物、娱乐活动等都与智能手机紧密相连,各种数据成为了不同行业分析客户面貌的重要基础,通过手机并分析用户数据能够得到不同个体对某一产品的具体偏好程度,投放的广告更加具有针对性,吸引个体产生消费行为的几率大大增加,这无疑是各个行业增加经济收益的良好机会。然而在未经个体用户同意前提下,利用广告等形式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到用户的喜好隐私数据的“擦边球”行为,不仅有触犯法律的可能性,更多的是道德约束感不强的表现。

二、时展新变化引起的人们思想认识的变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当今社会产生了各种不同变化,不论是社交方式的拓展与延伸,还是新兴产业的出现,亦或是智能手机与人们生活捆绑程度上升,这些变化改变的不仅是人们的行为,也促使人们的思想认识在上述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人们的社交范围与社交行为数量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不断拓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逐渐产生了对“交往”这一社会行为的不正确认知。由于熟人与熟人之间、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关系都能够很迅速展开,并且处于网络技术自带的相对隔绝状态,很多人出现了社交关系随意化的思想认识,不认真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当出现社交矛盾时,非常容易走向迅速激化状态,产生社交关系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现象。同时,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发表意见的限制大大减少,部分人依仗网络评论的这一特点,随意组织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甚至发展为网络暴力。上述现象都体现出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特点而逐渐延伸出来的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变化,可以说具有上述行为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会表现出相同特点,只是在真实环境中会比网络上有所收敛,真实状况也并无实质性差别,但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这一技术起到了助推作用。

新型产业的发展使得经济产业风口的变化频率变快,产生了诸多经济向好产业,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大批大批的人开始追逐经济利益,跟随网络技术与其他行业结合的脚步而发展,期待自己能够成为引导下一个经济潮流的人,“金钱至上”思想逐渐改变着人们对待正常工作与经济投机的态度。而其中突出的为共享经济和直播经济两种经济产业,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进入共享经济中,从共享单车走向共享汽车的发展,但成功者数量仍旧不多,与之相比,直播经济更加残酷,许多青少年受到直播经济光鲜亮丽表象的吸引,放弃学业投入直播行业,成功者更是寥寥无几。在经济形式快速变化的时代,更加需要具备正确对待金钱与长远个人发展之间关系的思想认识。

三、新时代传承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有效途径

时代在发展,技术提升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我们不能阻止时展过程中各种新元素的出现和它们进入到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更不可能改变不同元素对人们思想认识的渗透过程。但是,我们应当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做出改变,在适应新时代网络技术迅猛發展和其引起的诸多变化的基础上,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认识加以有益干涉,提高人们对不同新事物的正确看法,用平常心看待技术与经济的发展,保持自身积极的思想状态,能够将网络技术为自己所用,成为网络技术的利用者,而不是盲从者,从而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仍旧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中华传统优秀思想当中汲取营养,运用悠久的中国古典哲学社会思想解决技术发展中对人们思想认识产生的种种不利状况,将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精华挖掘出来,成为加强人们精神世界建设的有力支柱。在实际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挖掘传统文化和传统伦理道德的优势,与当前阶段的实际生活进行融合,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积极传承,成为指导人们思想健康发展的推动力。

(一)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融合,传统文化焕发新光彩

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特征就是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技术也在飞速更新状态中。传统文化乍一听与科学技术毫无联系,是毫不相关的两种事物,其实不然,在实际生活当中,任何科学技术都和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科学技术可以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技术支持,体现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宣传、发展等诸多方面,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实现传统文化的广泛发展,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和影响力度。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减少科技主导思想有害状况的出现。因此,现代科学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能够为优秀传统文化带去多方面的实际帮助,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

例如,3D打印技术能够帮助重现古代精美艺术品,提供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物载体,促使优秀文化传播范围的扩展。3D技术还能够提高传统艺术成品的精细度,增加艺术品的精细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展示。同时网络技术的加入则为打破历史文物展示的时地限制提供重要帮助,可以做到随时随地重现历史文物,破除了只能到博物馆观看历史文物的限制,为世界人们认识我国优秀文化提供更多可能性,传统文化传承的几率大大增加。在校园建设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意识,能够在各个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用理性的角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意识,有效培养学生们的自发探索当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结合的新途径,为今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生力量。

(二)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当今社会娱乐业迅速发展,新型媒体方式不断涌现,传统文化与其结合能够得到最大方式的传播。影视行业发展迅速,一大批自媒体平台和自媒体账号蓬勃发展,拥有众多粉丝,影响力和号召力甚至超过了传统媒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利用网络自媒体这一重要宣传途径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宣传,能够有效扩大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走出以往传统文化宣传中“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被动状态,在主动出击中不断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范围,增强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发挥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引导作用。

例如,在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一是可以利用微博这一社交工具提升话题热度,二是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三是可以利用多种短视频手机终端进行宣传。以上三种方式都是基于手机端进行的宣传,有利于将传统文化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而在后期,辅以大数据分析的方式还能够对众多的后台数据进行个性化分析,对人民群众喜欢以及接受程度较差的宣传方式以及内容进行准确定位,进而找到接地气同时受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对宣传工作起到针对性的反馈,可以有效改变人民群众对部分传统文化“高高在上”的认知,增加传统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结合,有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思想认识的积极转变作用。新媒体宣传途径在这一环节中具有更广泛的宣传效果,不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

(三)结合时展特点,批判继承传统伦理道德

历史上的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只有优秀与落后之分,然而伦理道德不同,历史流传下来的伦理道德并不一定都是健康的,所以在面对伦理道德在今天的传承应该更加谨慎。时代在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并不是所有的伦理道德都能够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思想水平。因此,伦理道德的传承也要在批判中进行传承。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8篇

散打运动员的心理调查与分析

论中国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

论国术推广期间的形意拳发展

大同市传统武术发展现状研究

参加室内武术练习对大学生的影响

浅析运动训练原则在武术中的运用

太极拳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传统武术的发展困境及制约因素分析

近现代学校武术嬗变及当下发展之路

休闲时代背景下太极拳文化内涵研究

武术礼仪对武术传播的影响研究

文化传承:一种武术的身体哲学探源

规训视角下传统武术拜师礼价值认同审视

中西文化交融下竞技武术套路解读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武术对青少年审美认知的影响

中国武术融入全民健身战略的文化建设

新疆昌吉市武术馆(社)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

广东省武术文化挖掘路径与发展策略

不同太极拳练习者足底压力分布的比较研究

山东回族昆仑派武术基本技术体系研究

武术段位制在辽宁省学校推广的战略研究

助推与发展:传统武术对散打技术的影响研究

高职院校施行武术标准化的对策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武术传承与保护的新主导者

武术格斗在武术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

文化学视角下太极拳养生思想体系研究

传统武术教育在普通高校的传承与发展

网络传媒在武术传播中的价值作用研究

武术传播中人际传播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传统武术现有国内推广模式的问题与分析

普通高校武术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研究

广州市中小学校武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吕梁市传统武术文化特征及其传承价值研究

河南省濒危武术文化的界定与传承价值研究

对散打女子优秀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践与认识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

武术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探析

江苏省普通高校武术教育中传播民族文化的研究

高校女子防身术实战技能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文化新内涵探究

“三位一体”推动高校武术文化教学改革研究

民国时期武术回归学校对当代校园武术发展的启示

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及其实现途径

优秀竞技太极拳运动员临赛技术训练模式的构建研究

禅宗视域下少林武术“禅武合一”思想的义理探析

中泰武术文化比较研究——以武术泰拳国际市场化为例

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第9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传承;文化建设;文化遗产保护;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传统节日虽冠以传统之名,其实也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生活与文化现象,传统节日在构建民众生活世界和民族国家文化体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自身也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精彩华章。

在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经历着从已持续数千年的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急剧转变。同时,伴随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惠及到普通民众,传统的时空观念和交流方式也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此为背景,与传统农耕文明关联密切的传统节日正面临着比较严重的传承危机。如何让传统节日面对新时代的民众需求而旧命维新、生生不已,为当今社会有机体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是弘扬节日文化这一重大课题的关键所在。

本子课题旨在研究“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在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以我们山东大学民俗学团队近20年来积累的田野调查资料为补充,对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就研究区域而言,主要以鲁中地区潍坊市寒亭区为核心个案,以同属鲁中地区的淄博市淄川区、莱芜市钢城区、潍坊市昌邑市为参照个案,调查城乡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民众的节日心理需求,通过做归因分析,理解传统节日的传承主体、社会语境、政府导向、外来节日影响等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传统节日的当代传承、节日文化的创新与节日制度的改革等方面提供现实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本课题突出传统节日的当代性,特别关注传统节日在现代化、全球化语境下的多样化表现、节俗变迁与区域文化认同、节日活动与诸多社会文化范畴之间千丝万缕的互动关系,针对传统节日在城乡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提出富有实效的对策性建议。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问卷调查为收集研究材料的主要方法,在潍坊市寒亭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教育背景、不同职业的居民,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563份。调查对象中,男性240人,占42.6%,女性323人,占57.4%;未婚的占31.1%,已婚的占68.9%;年龄范围从16岁到67岁不等。学历分布:初中及以下所占比例12.1%,高中及中专15.1%,大专及以上72.8%。家庭月收入分布:3000元以内所占比例45.1%,3001—8000元49.2%,8000元以上5.7%。社区居住时间分布:居住0—5年占总数的30.5%,5—10年27.6%,10—20年23.0%,20年以上18.9%。调查对象的职业涉及面较为广泛,有政府或事业单位人员、企业领导或管理者、企业一般员工、个体私营业主、退离休职工、无业/失业人员、农民和学生等。

调查问卷围绕“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设计,共25个题目,包括六个主要问题:1.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2.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评价;3.民众如何过传统节日;4.传统节日法定化的问题;5.民众对传统节日的期望;6.民众对外来节日的认知、参与和评价。问卷中共涉及到10个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我们注意根据传统节日的实际情况设计问卷,对于那些节俗活动较为隆重、文化影响较为广泛的四大传统节日,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主要调查民众对节日现状的评价和期望;对于那些影响较次的节日,如二月二、七夕节、中元节等,则主要调查民众的认知情况。

本调查问卷主要由徐悌(台北政治大学教授)、马广海(山东大学社会与文化人类学教授)、杨文文(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2010级博士生)设计,发放与回收均由课题组成员完成。全部问卷资料由调查员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然后输入计算机,由课题组成员利用SPSS软件(13.0版本)进行统计分折,分析类型主要是单变量的描述统计和多变量的交叉分析。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民俗学的深度访谈作为重要的补充研究方法。近20年来,依靠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和山东艺术学院艺术民俗学专业师生的群体力量,我们持续对鲁中地区城乡居民的过节状况进行定点式的民俗志调查,调查内容涉及传统节日的现状、传承以及人们对节日的评价与期待等。这些田野调查均在民俗学教授的指导下组织实施,调查员均为民俗学专业的博士生或硕士生。田野调查结束后,先由调查人完整地整理出调查录音资料,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完成分项专题调查报告的写作,最后由课题组负责人完成总体调查报告。由此获得的30余万字田野资料,成为这次由问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的良好补充,共同成为本课题的论证基础。

总之,本课题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田野调查兼顾的方法。将不同的调查方法相结合,将同一地理区划中的不同社区个案相参照,尽量保证研究资料的准确性和典型性,同时力求研究过程的科学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本课题在以下六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认知现状

节日认知,是考察节日现状的重要指标。鉴于我国民众对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节日的认知度普遍较高,本课题主要选取了二月二、七夕、中元节这三个影响相对较小的节日,调查民众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