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4-19 16:54:44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知识产权商标侵权防范侵权

随着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有关知识产权的争端也越来越多,其中商标纠纷尤为严重。我国作为加工贸易大国,在商标权方面可谓遭遇颇多。仅2001年至2005年,国内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就查处涉外商标侵权案件1.8万多件,在刚过去的2006年里,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39万件,其中涉外商标侵权案件7439件。本文从一实际案件出发,着重分析侵权责任的划分,商标侵权带来的危害,以及如何防范商标侵权。

一、案例再现

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经协)于2004年1月至8月期间,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并委托宁波万亚传动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亚)加工生产标注“GATES”注册商标标识的传动带27350根,非法经营额达260422元,侵犯了“GATES”商标所有权人美国盖茨公司的合法权益。杭州市工商局责令浙江经协国际经贸有限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390000元罚款。这一判决引发了人们对加工贸易中商标权保护问题的思考,侵犯商标权的后果是严重的,那么如何划分委托方和加工方在侵权中的责任呢?

(一)、国内委托方和被委托方(加工方)的侵权责任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第52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标侵权行为强调的是“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这一法律要件。在上述案例中,美国盖茨公司是“GATES”商标在中国的合法拥有者,受到中国《商标法》的保护。经协在未经盖茨公司的许可下,就将“GATES”商标提供给万亚进行加工生产,显然侵犯了盖茨公司的商标权。《商标法))第53条规定:有本法第52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并可处以罚款。因此杭州市工商局责令经协停止侵权行为,并处以罚款。至于在对外加工贸易中完全以委托方的委托为依据行为的加工方,国内目前还没有具体法规来规定其是否应该为这种完全被动的行为承担责任,但是我们可以从《商标法》中分析一二。商标法第56条规定: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的并说明提供者的,不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在上述案例中,杭州市工商局未对万亚做出处罚。

(二)、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的侵权责任划分

那么经协在受到处罚之后,是否可以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向外商索赔呢?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第10条规定:对外贸易经营者在从事进出动中,对他人指定或者提供使用的商标,应当要求对方出具真实有效的商标专用权证明文件或者被许可使用该商标且未超出许可范围的证明文件,并予以核查。该商标不得与已在我国相同或者类似的商品上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其商品的包装、装璜也不得与他人已在我国使用的包装、装璜相同或者近似。在上述案例中,经协在未向对方索取商标权属证明情况下,就擅自接受外商来样定货出口订单,没有履行对商标的审查义务,结果造成商标侵权。在这种情况下,经协即使是被委托人,也成为了侵权人,它不能将侵权责任完全归咎于外商,自己也必须承担责任。至于经协和外商各自承担多少责任,经协向外商索赔多少,则由二者协商而定。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发现,当我国对外加工贸易中出现侵犯国外商标权的情况时,国内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对象往往是国内侵权人,根据《商标法》划分国内责任,并不深究贸易双方(国外委托方和国内被委托方)孰对孰错,如何划分责任;而我国《关于对外贸易中商标管理的规定》及一些国际公约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恰恰对其做出补充——规定了贸易双方责任的划分。如《公约》第42条规定:(1)卖方(加工方)所交付的货物,必须是第三方不能根据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主张任何权利或要求的货物,但以卖方在订立合同是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的权利或要求为限,而且这种权利或要求根据以下国家的法律规定是以工业产权或其他知识产权为基础的:a如果双方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是预期货物将在某一国境内转售或其他使用,则根据货物在其境内转售或做其他使用的国家的法律;或者b在任何其他情况下,根据买方(委托加工方)营业地所在国家的法律。(2)卖方在上一款的义务不适用于以下情况:a买方在订立合同时已知道或不可能不知道此项权利或要求;或者b此项权利或要求的发生,是由于卖方要遵照买方所提供的技术图样,图案,款式或其他规格。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约》是不适用于加工贸易中的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的,而上述案例属于来样加工,因此可以援引《公约》作为参考。

二、商标侵权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1、商标侵权严重危害了加工企业的发展。对国内加工企业来说,获得的只是少量的加工费,大部分利润被委托方攫取。随着国内外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引起商标侵权的风险是巨大的,同时商标侵权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很严重的。我国《商标法》第59条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构成犯罪的,除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外,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外对商标管理也相当严格,如美国商标法就对伪造商标的处罚做出如下规定:对个人伪造的,罚金25万美元或者处以5年以下徒刑;再犯者处100万美元罚金,或者处l5年以下徒刑;对合伙伪造的,处100万美元罚金;再犯者处500万美元的罚金。加工贸易这种风险大,利润小的生产方式从本质上决定了加工企业的不利地位。企业一旦被卷入商标纠纷,完全是得不偿失。

2、侵权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及国际形象。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中侵权案件频频发生,货物被海关扣押或者没收,这些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产品的出口。此外,美国海关曾列出五大侵权“黑名单”,中国大陆居于黑名单首位。美国公布2006财政年度海关知识产权类扣押案件比上年增加了83%,海关共扣押仿冒品1.4万余起,案值超过1.55亿美元,原产自中国的涉案产品金额约1.26亿美元,占所有被扣侵权货物总价值的81%;这些统计无疑会使中国的贸易合作伙伴降低对中国产品的信任,提高与中国合作的警惕,影响了我国外贸环境和国际形象。

三、我国加工企业防范商标侵权的对策

面对侵权风险,加工企业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防患于未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在接受定牌时,要求委托方提供商标合法性的证明文件。如果是他人的注册商标,委托方需提供合法的商标使用转让证书。委托方如果提供了证明文件或转让证书,即使验证过程可能很繁琐,企业一定要验明其真伪。如发现可疑之处,企业应当婉转拒绝。

2、当企业知道委托方提供的商标可能存在侵权问题时,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贪图蝇头,拒绝为妙。要特别注意的是,按照我国加入的《商标注册用商品与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对于驰名商标来说,不但不得在相同或近似类别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而且不得在不同类别甚至性质不相关的商品上使用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否则,就构成对驰名商标的侵权。

因此当委托方提供的是其他商品的驰名商标时,企业要高度警觉,调查清楚该驰名商标能否用于自己生产的产品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

3、为避免卷入侵权纠纷,企业与委托方应该事先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当委托方指定的商标被第三者控告使用侵权时,应由委托方与控告者交涉,与加工方无关,由此给加工方造成的损失由委托方负责赔偿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2篇

当国内有些军工企业还在疲于转换机制和扭亏为盈时,周边环境已经推着这些企业必须迈出新的步伐,在加快军工企业改革的同时,适时地研究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在不可避免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调整国内军工企业,拓宽民品开发的路子,在开发生产成套设备产品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加工贸易,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尽快提高军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适应国际分工、占领国际市场的能力。

一、加工贸易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

从一般意义上讲,对外加工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进口主要原材料、零部件,在国内加工、装配后再出口的一种贸易方式。在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通常是外国企业以合资、合作方式,把某些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或者利用东道国的已有生产能力为自己加工、装配产品,然后行销到全世界各有关地区的一种贸易做法。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参与亚太区域乃至世界产业分工的重要链条,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例如发展“两头在外”的轻纺、机电产业,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扩大了出口,适应了国际市场,有力地增强了国际竞争能力;同时也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

我国航天系统对外加工贸易的发展显得不太平衡,地处内陆的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而地处沿海的企业,有的已通过对外加工贸易形成产值数亿元的规模。例如八院的上海仪表厂,就是抓住了日元升值、日本企业急于寻找海外生产厂家谋求发展的机遇,同美能达公司签订了多批合作生产复印机组件的合同,第一年产值就达1亿多元,第二年接近3亿元,出口创汇达2500万美元,产品直接销往欧美等国家。这在当今不少国有大中型企业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无疑是一个奇迹。上仪厂通过对外加工贸易,不仅使企业生产经营快速增长,而且还通过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建立了一家新的专门发展对外加工贸易的企业--航仪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这就是抓住了国际产业分工的机遇,通过对外加工贸易有力地激活了企业,同时增强了军工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二、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重要一环,符合当今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加工贸易的发展实际是我国通过对外开放承接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某些中等技术产业,充分发挥了我国的优势,包括廉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成本低廉、以及有一定工业和技术基础等,加快了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进程,增强了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90年代以来,我国加工贸易的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外商投资的合资企业逐步取代了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为加工贸易的主体;二是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为主导,逐步向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发展;三是加工贸易的技术档次在逐步提高,出现了一批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的大型项目;四是加工贸易企业相互之间的配套程度在提高,不少企业使用国产原材料和国产零部件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协作联系正在加强。从这些情况看,加工贸易升级的步伐在明显加快,今天的加工贸易同改革开放初期的加工贸易已产生了质的差别。事实上对外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生产和流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加工贸易迅速发展后,其经营格局对海关监管和整个经济管理形成了日益严峻的挑战;二是加工贸易的外向循环与国内产业的循环,未能形成有机的联系,因此制约了加工贸易对国内产业带动作用的发挥;三是走私漏洞现象增多,这对国内的生产经营和市场竞争,都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置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加工贸易,并在此基础上理顺加工贸易的政策,加强和改进加工贸易的管理,仍是当前一项紧迫的任务。

三、加工贸易将发展到一个高级阶段

从当前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加快,必将推动全球加工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并在更大范围得到发展,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一种主要方式。当前,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的增长速度已大大超过其他非高技术制品。高新技术产品的部分加工组装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领域的突出优势,不仅将加剧其产业向国外转移的过程,并且也将以具有较大接纳能力的市场,作为其转移的目标。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中国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结构转移的主要目标。其次,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具有成熟技术的产业,也将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对外加工贸易将会获得进一步发展,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建筑等支柱产业,以及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核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加工贸易,均会有一个长足的发展。

像日本与韩国等国家一样,我国的加工贸易今后必将经历一个从初级形式向高级形式发展的过程,在加工贸易内涵、市场营销和科研开发等环节,不断优化和升级。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系列政策保障,特别是外贸制度与政策环境面临重大抉择。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军工企业)经营机制难以适应

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自主技术开发能力和国际市场营销能力极为薄弱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3篇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理论分析 案例讨论 专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规模不断增加,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中国制造在全球的经济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时代,我国应采取措施,努力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亦带来了挑战,长期以来,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是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纠纷的关键问题,2016年上半年人民币不断贬值,美联储不断加息的预期,英国宣布退出欧盟,面对全球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我们要采取措施维护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益,不断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提高我国的贸易地位。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可以有效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战略等知识,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导论(佟家栋等,2011)将对外贸易分为理论体系及制度与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黄建忠等,2013)主要讨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对外贸易理论依据(上、中、下),对外贸易产业经营、资本经营、对外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宏观调控等方面。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曲如晓,2016)主要学习中国对外贸易格局、对外贸易理论依据、对外贸易战略、对外贸易管制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中国的关税制度、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加工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对外贸易关系。这些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对外贸易概况,内容丰富,理论深厚,案例清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教学方法研究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理论丰富,实践性强,学习难度较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1)明确学习目标,每部分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包括学习重点及难点,分配课前学习资料。

(2)小组学习法,选定小组成员,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及求知热情,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讨论,课堂演示等。

(3)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中国对外贸易理论依据这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及难点,教师根据课时安排讲授贸易理论知识,然后选择相关案例进行演算、实证分析。此部分重点讲授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先讲解贸易理论提出的背景假设,变量内涵,理论模型,数理模型的应用,再讲解理论的经济学含义,进一步解释贸易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可以采用图表相结合的方式,注意数据的时效性。然后逐一讲述相关理论依据,可以增加案例解释,此部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学生数理模型的计算能力、图表的绘画、分析能力及学生对贸易理论的思辨能力。

(4)对外贸易法、贸易促进制度、海关管理制度、关税制度、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等内容,需要学生熟悉相关法律制度,根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解决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要掌握关税的征收方法、出口退税的程序等具体问题。

(5)服务贸易在GDP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进行讲授,先介绍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情况,再选取某一具体行业进行深度分析,比如互联网销售,还可以选取特定公司进行分析,比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然后请小组成员选择感兴趣的行业及公司进行贸易案例研究等。

(6)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本课程可以选取“一带一路战略”,“服务贸易”,“对外贸易关系”,“加工贸易”等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明确研究主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问题,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等。

(7)明确考核方式。本课程可以采取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并重的方式,突出课堂演示、专题讨论的重要性,同时也要考查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应用能力等。

3总结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案例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贸易理论基础,了解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这门课程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等。

参考文献

[1] 佟家栋,刘程.中国对外贸易导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4篇

根据偏好相似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知,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也是促进一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检验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及该效应作用路径的存在性,本文以中国1990-2014年数据为样本,就不同贸易方式下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各贸易方式而言,中国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均显著存在,且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是该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传导途径。

关键词:

本地市场效应;出口贸易;传导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贸易出口额由1978年的99.5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2.34万亿美元,36年间增长了235倍,并于2009年超越德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出口国。随着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关中国出口贸易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备受实践部门和学术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大都从传统要素禀赋优势视角来分析我国出口。然而,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禀赋已难以继续支撑出口的增长。鉴于出口贸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国际国内经济贸易发展形势的新变革,探索中国出口持续增长的动力源,并构建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直接关系到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成败。近年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来探讨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的研究逐渐活跃,尽管大多研究结论均支持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但未能对本地市场效应影响出口贸易的内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本地市场效应在我国是否存在?本地市场效应通过那些途径影响出口贸易?

一、文献综述

Krugman(1980)和HelpmanandKrugman(1985)首先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的理论范式下,研究发现,一国需求规模的扩大,会导致产业的集聚和产量的增加,这不仅能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还会导致超额产量出口。Melitz(2003)、BaldwinandOkubo(2004)在D-S垄断竞争模型中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OkuboandRebeyrol(2006)引入规制成本构建新的模型,发现在企业异质的情况下,当规制成本非常大时,会出现本地市场效应。Larch(2003)认为在跨国公司存在的情况下,本地市场效应不是通过产业间贸易而是通过利润汇回出现的。此外,许多学者从实证的视角展开了相关研究。DavisandWeinstein(1996)首先以OECD国家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本地市场效应的解释力为5%,在引入市场准入因素后,DavisandWeinstein(1999)又检验了日本19个制造业部门,结果发现8个部门呈现本地市场效应。Schumacher(2003)利用引力模型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22个OECD国家的许多制造业部门存在着本地市场效应。此外,还有一部分中国学者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证明了在中国一些产业中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杨汝岱,2008)由以上文献综述可知本地市场效应已成为解释当今贸易发展的全新的理论视角,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另一个理论基础,但是也不难发现,所有这些文献都是基于本地市场的需求规模进行研究,而忽略了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研究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本文所指的“本地市场需求水平”是相对于“本地市场效应”中提到的本地市场需求规模而言,用本地人均市场需求规模来表示,取自国家竞争优势中需求要素的含义:指某个行业产品或服务的国内需求性质。

二、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Heckscher-Ohlin模型认为要素禀赋优势是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动因,国内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林毅夫、李永军,1999),发现要素禀赋优势是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原因;同时,根据偏好相似及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可知,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同样是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借鉴邵军和徐康宁(2009)的思路,构建了以出口贸易为因变量,要素禀赋和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作为解释变量的实证模型。其中,EXPORT表示出口额,EGDP代表本地市场需求水平,RE表示资源禀赋条件。下标i代表不同的贸易方式,具体包一般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其他贸易出口额,εi为随机扰动项。在研究出口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的模型基础上,为研究这种效应是如何通过各种传导途径来实现的,本文借鉴了Rajan与Zingales(1998)的方法,利用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受教育水平和科技资本存量乘积项作为解释变量对出口贸易额做回归,如果交互项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模型解释的本地市场效应的传导途径是有效的。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本文的变量分为三种,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和中间传导变量,对各变量的具体阐述如下:1.被解释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包括总出口额、一般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出口额和其他贸易出口额,其中,用EXPORT来表示我国贸易总出口额;NEXPORT表示一般贸易出口额;用PEXPORT来表示加工贸易出口额;OEXPORT表示其他贸易出口额。2.核心解释变量为要素禀赋变量和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其中,表示本地市场需求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两种,即人均消费水平和人均GDP,本文将利用人均GDP来表示本地市场需求水平,要素禀赋变量借鉴王小鲁、樊纲等(2009)的研究,用人均固定资产存量来表示。3.本文的中间传导变量为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受教育水平和科技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额(FDI)为各年我国实际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额;人均受教育水平(PED)是由历年人力资本存量除以劳动年龄人口数(扣除在校学生)计算得到,人力资本存量是根据从1990年以来历年从小学到研究生学历的各类学校入学人数、毕业人数和退出劳动年龄的人口数计算得出,是他们的人数与受教育年限的乘积。科技资本存量(TRD)是根据逐年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以永续盘存法计算得出。本文使用的人均受教育水平和科技资本存量数据来源于王小鲁、樊纲等(2009)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一文。其他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1-2014》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

(三)实证结果分析1.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中国出口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本文利用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和中国出口数据分别作散点图来初步分析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图3所示,图1的纵坐标轴为一般贸易出口额的对数值,图2的纵坐标轴为加工贸易出口额的对数值,图3的纵坐标轴为其他贸易出口额的对数值,图1、图2、图3中横轴均为本地市场需求水平的对数值。通过对散点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较明显地发现,图1、图2中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同一般贸易出口和加工贸易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而图3中显示的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同其他贸易出口之间也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但其相关性与图1、图2相比稍弱一些。这些分析与本文前面的理论论述基本吻合,证实了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对出口贸易有较大的促进作用。2.各变量的平稳性检验。由于本文研究的各变量均为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在对各变量间进行长期趋势的协整回归分析时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现象。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对各变量时间序列数据以及其差分值进行平稳性检验,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各变量均为二阶单整时间序列,符合进行协整回归分析的前提条件。3.本地市场效应存在性的检验。利用0LS方法对表示本地市场需求水平的人均GDP和表示要素禀赋的人均固定资产存量对总贸易及其他贸易做回归,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的第2列可知,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对出口贸易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均GDP每增加1%,可促进总体出口增加3.55%,这与前文的理论阐述部分相符,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的存在性。资源禀赋变量在1%显著性水平上负向显著,人均固定资产每增加1%可使我国总体贸易出口减少1.41%,这说明资本要素禀赋未发挥促进作用,当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出口的比较优势,是推动我国出口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对总体贸易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又对这三种贸易方式下的出口贸易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回归结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表2中回归结果第3到第5列数据显示,在三种贸易方式下,EGDP在1%水平上均显著,说明本地市场需求水平的出口效应都存在,但在不同贸易方式下,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大小不同,其中,对其他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大,即人均GDP每增加1%可促进其他贸易出口增加6.16%,而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促进作用分别为0.97%和0.99%,可见,通过提高本国市场需求水平可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就要素禀赋变量来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上,人均固定资产每增加1%会使其他贸易出口减少1.41%,可见在其他贸易出口的影响因素中,我国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也符合我国以往的研究结论,但是,对于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来说,人均固定资产存量每增加1%可以促进二者分别增长0.86%和0.77%,这表明,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量的不断增加,交通、通信厂房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将极大推动我国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量的增加,进而促进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量的增加。4.本地市场效应的传导途径。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可知,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会借助于外商直接投资、人均受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本文分别以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为研究对象,来分析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影响出口的传导途径,根据方程(2)进行回归分析,如表3所示。回归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方式的出口贸易,交互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显著,但是其作用大小及其作用方向存在差异,本文将对不同贸易方式的交互项对出口贸易的回归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第一,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外商直接投资的乘积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下均为正,这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是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促进出口的一种重要途径,这与前文的理论分析基本相符,但对三种贸易方式的作用大小不同,对加工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为0.26,而对其他贸易和一般贸易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分别为0.1和0.03。这是因为我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据较大的比重,而在我国的加工贸易中,外资企业一直都占据主体地位,并且近些年来外资企业在中国加工贸易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提高,1999年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为67.2%,2005年增加到83.4%,可见,我国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外资企业的大量进入引起,而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重则相对较低,所以受外资的影响较小,因此,实证分析的结论与我国现实的情况基本相符。第二,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技术进步。回归结果表明,表示技术进步的变量—科技资本存量也是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促进出口的重要传导途径之一,在1%的显著性水平之下,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科技资本存量的乘积项均存在显著正影响,乘积项每增加1%,能拉动其他贸易增长0.37%,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贡献分别为0.183%、0.046%,即技术进步对其他贸易作用最大,对加工贸易影响小,因为我国的加工贸易是“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即产品研发和营销环节在国外进行,在国内完成加工组装环节,而加工组装环节主要是是劳动密集型环节,因此,丰裕的低成本劳动力是推动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对我国的加工贸易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

而其他贸易和一般贸易主要是由国内的企业来完成,因此,本地需求水平提高会刺激国内企业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及创新,从而促进本国企业出口竞争力的提高进而我国的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的出口自然就会随之快速增长。第三,本地市场需求水平与人均受教育水平。在三种方式的贸易中,本地市场需求水平和人均受教育水平的乘积项的作用并不显著,这说明本地市场需求水平提高并没有通过人均受教育水平这一路径来推动我国出口的增加,究其原因,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幅度远超过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增长幅度,1990年到2008年,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增长了约1.33倍,而人均收入水平则增长了约13.8倍,后者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前者,导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对人均受教育水平的影响还较小。再者,我国现阶段体制弊端和文化观念的落后也是导致传导机制失效的主要原因:首先,我国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受教育观念还比较落后;其次我国各种教育法律法规还尚待进一步完善,像教育乱收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及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等都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最后是我国对教育的投入还不足,城乡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的受教育负担太重,无法支付学费是制约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得到改善和解决,这一传导机制就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对我国加工贸易产生顺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出口方面探究了原因。文章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年年增长主要源于我国低廉的劳动力价格,逐步降低的交易成本,以及近年来外商投资的不断引入。通过实证表明长期中出口与劳动力工资负相关,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外商投资额呈正相关;并且在短期,加工贸易出口呈现出明显的惯性。 【论文关键词】 加工贸易 单位根 协整 一、引言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商品进出口连续5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速度超过28%,中国对外贸易持续巨额顺差的问题引起了世界的关注。2006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103.84 亿美元,进口额为3214.96亿美元,顺差达到了1888.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6%。2006年加工贸易顺差额占全部对外贸易顺差额的106.43%,我国的贸易顺差主要由加工贸易顺差问题所引起,加工贸易顺差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首要来源。 本文主要分析加工贸易顺差状况,基于以下三点考虑,首先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要素转移迅速增加,特别是国际经济中产业内贸易比重迅速上升和大量产生的跨国公司经营活动对国际间的加工贸易活动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并且加工贸易顺差为对外贸易顺差的最主要部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加工贸易分析清楚了,整个对外贸易的情况也就更容易理解了。第二,是由加工贸易的特点决定的,加工贸易的特点在于“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加工贸易是由“进口原材料-加工生产-出口产成品”三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成为加工贸易。因此加工贸易只是在中国加工生产,其两端都是外币主要由美元计价,这样就规避了汇率波动的影响。第三,外资在加工贸易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虽然自1995年开始,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全部加工贸易出口比重有所下滑,但比重基本维持在80%左右。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将其生长过程外包出来,我国凭借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拿到了国外厂商的外包,通过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获得价值链最低端的那么一丁点收益,同时,还要背负巨额贸易顺差的“恶名”。 二、文献回顾 近年来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于我国贸易顺差的成因问题都有论述。张薇,陈仲常(2005)指出我国巨额的贸易顺差一方面来源于不断涌入国内的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则源于我国廉价的劳动力,从比较优势理论角度分析了我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对于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贡献。但是,文章同时指出这种仅仅依靠低廉的劳动力价格来促进贸易的手法是不利于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的。张曙光(2005)在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长短期压力的同时测度了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函数和进出口函数及其汇率弹性,估算了不同幅度汇率升值的成本,主要包括引进外资和出口贸易减少的数量,以及由此带来的GDP 和就业人数减少的规模。文中发现汇率升值对进出口额具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三个季度后下降了一半以上,七个季度以后近于消失。这从一定程度上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从汇率的角度上分析了贸易顺差的成因。 陈继勇、刘威(2006)指出我国贸易顺差激增源于以下几点:首先,投资需求的减少和消费的有效不足抑制了进口;其次,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使得加工贸易在我国发展迅速,间接扩大了我国出口贸易规模,从而贸易顺差“虚增”;最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外出口对我国贸易顺差的迅速提高也产生了做用。胡吉嵘(2007)指出我国的顺差产生的原因除了别国转嫁和消费品进口偏少之外,还源于我国对于一些产业先期的固定资产投资产出的效益。汽车、钢铁等产业初步完成了进口替代的过程,使得我们国家对这些产品的进口大幅度减少。同时,国内市场对于先期发展的一些产业产能已经趋于饱和,使得这些产品不得不出口,从而扩大了顺差。此外,文中还指出我国丰富的劳动力储备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也加速了国外制造业向我国的转移,促进了出口的快速发展。 上述论文着重分析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原因,主要表现在理论逻辑阐述方面,很少有实证检验,而且专门分析加工贸易顺差的论文极少。本文重点对产生加工贸易顺差一些原因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证的角度探讨产生加工贸易的因素,以期为中国解决贸易失衡提供一些思路。 三、中国加工贸易顺差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和跨国公司投资作为实证分析的变量,研究它们对加工贸易顺差额的影响。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我们选 择从1981年到2006年的时间序列。由于早期的加工贸易为逆差,如果选择加工贸易净出口作为因变量,该变量就不能对数化,于是很难消除误差项的自相关现象。为了能够对模型中的变量对数化,本文采用加工贸易出口额作为因变量,分析它与劳动力成本、交易成本和跨国公司投资的关系,得出影响加工贸易顺差的效应。加工贸易出口(PTE)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劳动力成本选取制造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wage)加以度量,交易成本选取公路里程(road)加以表示,跨国公司投资以外商直接投资(FDI)签订利用外资协议金额代表,这三列数据均来自中金网数据库。本文运用EViews3.1进行分析。 1.单位根检验 对各变量及其差分变量的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1。由表1可知,在给定的检验类型(c,t,k)下,lnPTE、lnPTI、lnroad是二阶单整I(2)序列,lnwage、lnFDI为一阶单整I(1)序列。由于lnroad为二阶单整,和lnPTE同阶单整,所以lnPTE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同理lnPTI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也可能存在协整关系这样。下面就对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作进一步的检验。 表1 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检验类型(c,t,k)分别表示ADF检验中是否会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为k,*表示1%显著水平 2.协整检验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表2)表明,lnPTE与lnroad、lnwage、lnFDI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协整方程为 这表明在长期lnPTE和lnroad之间正相关,lnPTE和lnwage之间负相关,lnPTE和lnFDI之间正相关。协正方程的系数说明,公里里程每增加1%,会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增加4.2989%;工资每增加1%,加工贸易出口减少8.8378%;FDI的引入每增加1%,加工贸易出口增加5.3876%。三个因素都对加工贸易有显著影响。 表2 Johansen协整性检验结果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方程式(1)的残差项ECM,建立下列误差修正模型。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时,首先需要选择每一个变量的滞后长度,本文使用Hendry的从一般到个别的建模方法。一开始,每个变量滞后2期,然后,删除那些不显著的滞后期,获得最终的简洁形式模型(2)。误差修正项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在误差修正模型(1)中,差分项反映的是短期波动的影响。加工贸易出口额的短期变化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前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变化对本期的加工贸易出口额变化有的影响,即:加工贸易出口有一种惯性,本期的出口额会促进下期的出口;另一部分是偏离长期均衡的影响,误差修正项系数表明对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当变量偏离长期平衡时,0.96%的偏离均衡部分会在一年之内得以修正。 四、政策建议 1.区分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增加加工贸易产品的技术含量 开展加工贸易是现阶段与外资合作,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形式。通过对外商投资的利用,可以减少资源和资金的约束,推动企业与国际接轨,增加出口的各种渠道,将国内生产的产品打人国际市场。而且,随着外资进人水平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档次、技术含量也在提高,所以,它对推动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均有促进作用。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更大,而且外商独资的来料加工贸易发展趋势增强。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外销渠道和市场均优于国内企 业。未来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主动权将主要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其发展战略势必影响我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方向。从国际生产布局和技术周期来看,电信、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的硬件制造都实现标准化生产,逐步从发达国家转移出来,我们必须引导外商对我国进行高技术含量的投资,争取使我国尽早介入到国际化生产链条中附加值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环节,以跟随世界工业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趋势,使整体加工贸易产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可以减少贸易顺差额,又可以分享更多的贸易附加值。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减少交易成本 基础设施的改善对于中国的贸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铁路、公路的发展非常迅速,铁路已经第四次大提速,高速公路的里程已居世界前列。基础设施作为硬件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投入,国家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外资的合理转移。适国际产业的转移,在中国内部形成合理的区域布局,减少加工贸易的数量,增加加工贸易的质量。 3.积极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加快产业链条的延伸 配套产业发展是加工贸易带动当地产业成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基础。为此,我国需要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这可以通过改革关税制度,逐步降低制成品关税,减少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的税收差异; 改革海关监管模式,提高监管效率,为深加工结转提供便利条件;完善出门退税政策,缩短退税时间,减少退税环节。今后还要加快培育能为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配套的各类中小企业,逐步实现产品的配套与服务的配套,尽快融人跨国公司的生产链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6篇

关键词 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一、选题背景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呈现稳定快速增长的趋势。作为中国外贸的两种主要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在规模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特别是加工贸易,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加工贸易开始占据中国对外出口的半壁江山以上。

江西省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加工贸易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起步较晚,但省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劳动力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当前产业西移、厂商西进的大好形势下,江西省拥有作为中部省份的地理优势,可以承接西移的东部加工工业,突破性地发展江西加工贸易,并藉此扩大江西省的对外贸易,带动江西省经济快速增长。

本文着眼于江西省近些年来加工贸易快速发展这一经济现实,从经济理论和实证分析两方面来研究江西加工贸易发展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根据结论,针对目前还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加工贸易发展现状

江西省加工贸易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以“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业务为主。近年来,在“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即把江西建设成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的基地、劳动力输出的基地和旅游观光的后花园)的战略定位指导下,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较快,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1.99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48.35亿美元;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企业也从2000年的74家增加到2006年的196家;主要是纺织品、服装、打火机、鞋类、智能卡等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商品。

由下表1可知,江西省的加工贸易近些来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省政府深入实施“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战略以来,加工贸易的增长大大提速,但和沿海省份相比,甚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无论从总量和占贸易的比重来说都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2008年是江西省加工贸易发展得最好的一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48.35亿美元,但这还不到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的2%,江苏的4%。同时,广东、江苏两省的加工贸易均占本省外贸进出口总额的60%以上,而江西省仅为35.17%,加工贸易尚未成为本省对外贸易的优势领域。

三、加工贸易对江西省经济增长作用的基本分析

根据国内外研究,外贸对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发挥明显的拉动作用。然而以前的研究并未区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或者说其研究的仅仅是一般贸易。从理论上来说,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对经济增长也应该有贡献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加工贸易的自身特点来理解。加工贸易本质上是国际分工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即由产品间的垂直分工发展到产品内部的水平分工,随着国际分工细化到产品内部而催生的。对于江西来讲,主动依照自身的禀赋特征参与到国际大分工的链条上来,能享受分工和贸易利益。同时,在参与国际竞争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积累,最终增加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上面的分析思路中,我们可以探究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第一,加工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江西经济可以按照参与国内国际分工的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发挥本省的劳动力及自然资源优势,将经济资源集中于本省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从而实现结构性的效率增长;第二,通过贸易可以补充本省经济发展的“瓶颈”。江西省作为中部的欠发达省份,既存在“资本”瓶颈,又存在“技术”瓶颈,经济资源禀赋极不均衡,劳动力资源明显过剩而其他资本、技术等主要经济资源明显不足。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使江西得以进入全球分工大链条,既解决了大量劳动就业问题,又通过生产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换回自身所短缺的其他经济资源;第三,加工贸易引进了先进的技术,推动了江西制造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提升了江西在国际国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

以上三点可以总结为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加工贸易通过这三个渠道来对经济实体的增长提供动力。

四、加工贸易对江西省经济增长贡献作用的定量分析

1.加工贸易的经济增长贡献度指标

经济增长贡献度指标可以从国民经济总量平衡的角度来

考查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按支出法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GDP=C+I+(X-M)

用NE表示净出口,表示增加值。一般认为,当净出口为正时,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呈正向拉动作用;当净出口为负时,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呈负向的拉动作用。我们从贸易方式上讲净出口分成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形成的净出口构成,故又可将上式改写为:

GDP=C+I+NE1+NE2

其中NE1和NE2分别表示一般贸易进出口和加工贸易的净出口增量。通过继续的数学运算变形,我们得到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量化公式:

依此类推。

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度=

加工贸易进出口增加额×100%

GDP增加额

加工贸易对GDP增长拉动的百分点=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度×GDP增长率

根据上式分别求出江西省加工贸易对其GDP增长的贡献度及贡献率,结果见下表2:

由表中的计算结果可知,江西省加工贸易净出口额增量一直为正,且越来越大,说明增速强劲。加工贸易对GDP增长的贡献度近五年来也一直为正,且有缓慢攀升的趋势,当然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贡献度有年回弱,但总体上还显示出了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虽然拉动作用还很小,跟其他沿海发达省份比还有差距,但这正说明江西的加工贸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是指贸易产品从原料进口到成品出口的产品增值程度,这一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经过加工的贸易产品附加值水平,并最终体现为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值系数的提高表明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提高及创汇能力的增强。计算公式如下表3所示:

加工贸易出口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

从表3分析结果可知,从2003年起,江西省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大部分时间里是大于1的,2004年还超过2,但波动较大,缺乏稳定性。究其原因主要是江西省的加工贸易商品的品种较为单一,规模较小,技术含量较低,很容易受外部经济因素波动的影响,如FDI的增加、外需的波动、外来原材料价格的变动等。

总体来说,江西加工贸易的增值能力还比较弱,附加值较低,出口竞争力还较弱,很容易受外在经济波动的影响,加工贸易的整体质量也还需要大大提高。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分析

通过了以上的基本分析与定量分析,都证实了加工贸易能对江西省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但加工贸易这种贸易方式的不稳定性也得到了映证。同时,我们从经济增长贡献度和增值系数这两指标的结果,也可以了解到江西省目前的加工贸易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增值能力、创汇能力都还很有限,而且还波动大。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江西省加工贸易的加工商品简单、加工层次较低、加工链条短。加工还停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上,技术含量低、附加价值低。

第二,江西省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数量极少。2006年,江西省有进出口实绩的经营企业为1089家,开展加工贸易并有实绩的企业为196家,仅占18%。

第三,江西省的加工贸易尚未产生规模效应。到目前为止,江西省内尚未形成系统的加工产业链。全省的加工贸易还处于星星之火状态,各个加工企业各自经营,互不关联,严重影响了加工贸易规模的扩大和整体效益的推进。

2.政策建议

由于江西省工业底子薄、基础差、技术相对落后等原因,仅凭本省自身的力量,省内加工贸易一时难有较大的突破,但如果江西省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有利形势,并在与东部产业对接中突显本省的优势,同时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软硬件条件,加工贸易必将有突破性发展。因此应在以下向方面努力:

第一,提高政府对加工贸易的支持度,不断出台加工贸易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的力度,激励西进产业在赣落户。

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生产、物流成本。重点是建立加工贸易产业园区,打造加工贸易企业的航母。园区化发展和规模化发展是引导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在加工园区形成带动效应,以点带面,充分发挥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第三,以科技进步带动产品深加工,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引导产业升级。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江西省要依托当地已形成的加工产业基础,有针对性地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在省内投资,借助外力,加快本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纵深发展和推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1]罗兴武,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黑龙江对外经贸.2002(5).

[2]陈树文,孙彦玲.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商业研究.2006(9).

[3]于艳妮.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上海经济增长的作用的比较研究.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8.3.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7篇

论文摘要:加工贸易作为浙江这一外贸大省的重要外贸方式之一,对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综合运用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及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将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加工贸易对于出口创汇、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加工贸易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长0.282个百分点,进而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加工贸易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加工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浙江省Abstract: The processing trade takes Zhejiang one of this foreign trade big province important foreign trade ways, has the noticeabl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growth, will synthesize us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increment coefficient, the processing trade to the Zhejiang Province GDP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s and so on drawing the processing trade will have mad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o the Zhejiang economic growth functio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Zhejiang Province processing trade regarding export obtaining foreign exchange, the economic growth has th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he processing trade grows 1 percentage point every time, GDP grows 0.282 percentage point, then proposed further develops the processing trade suggestion. key word: Processing trade;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l analysis; Zhejiang Province 前言 在发展一般贸易的基础上,我国积极实施鼓励发展加工贸易的政策,使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性发展。从1979~2011年,我国的加工贸易年均增速达26.9%,比同期外贸平均增速高12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80年的4.38%增长为2011年的55.3%。加工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浙江作为外贸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1 浙江加工贸易的发展状况 1992~2011年的十几年里,浙江省加工贸易进出口额由1992年的91.52亿元增长到了2011年的1 477.34亿元,尤其从2002年始加工贸易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630.57亿元发展为2011年的1 477.34亿元,增长了800多亿元。 2011年浙江省加工贸易有了新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前11个月,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9.3%,对出口增长贡献率达23.3%,在整个贸易中的地位开始上升,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第一,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提高。长期以来,受国家贸易政策、企业自身条件和利益的限制,外资企业倾向加工贸易,内资企业倾向一般贸易。这在2011年有所改变,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第二,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增长迅猛,产业链延伸。2011年加工贸易从上游原料环节就从一般贸易转为加工贸易进口,通过深加工结转,延长加工链条,直到成品的再出口。 2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 2.1 加工贸易对浙江省GDP的拉动度分析 加工贸易对GDP的拉动度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由加工贸易贡献的,亦即加工贸易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的乘积。拉动度=(X-M)GDP增长率∕GDP,结果见表2。 从表2可 以看出,在20世纪90年代初,浙江省的加工贸易净出口的贡献度与GDP增长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浙江省在20世纪90年代初民营企业兴盛发展参与加工贸易,大量的加工设备进行进口,此类贸易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浙江省加工贸易从总体上进口额大于出口额。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在初加工的基础上,浙江省民营企业中一些参与加工贸易的企业建立起了自己的生产能力,因此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浙江省加工贸易开始出现顺差,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度越来越大,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2.2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增值系数的提高表现为加工贸易在质量上的扩张。 从表1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均大于1,并且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点多提高到了近2点的水平,表明浙江加工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即加工贸易处于贸易顺差。增值系数整体上的上升趋势,说明浙江省加工贸易的顺差额逐渐增大,出口创汇力增强。 2.3 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作用的线性回归分析 在浙江加工贸易对GDP拉动度分析的基础上,文中选取相关数据,通过建立GDP与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及GDP滞后一期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减少数据的波动,更好的说明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拟合效果,本文对GDP、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取对数。 建立二元回归模型: ㏑GDP=a+b㏑GDP(-1)+c㏑TJ+u 其中:㏑GDP--GDP ㏑TJ--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 ㏑GDP(-1)--GDP(-1) 将有关数据带入SPSS,输出结果如下: ㏑GDP=1.862+0.594㏑GDP(-1)+ 0.282㏑TJ T: (7.585) (8.559) (4.685) R2=0.996 DW=2.107 F-statistic=1335.128 从上述结果得出以下结论:①方程的拟和优度很高,R平方高达0.996,表明上述方程式的解释力很强,可信度很高。所有参数估计量都通过了检验,表明㏑GDP(-1)、㏑TJ及常数项显著。从DW值可以看出方程中的随机变量不存在序列相关性;②对方程式运用戈里瑟方法进行异方差检验,以及运用逐步回归检验法检验自变量的多从共线性。通过检验得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和多重共线性。 由回归模型可以得出,加工贸易对GDP有促进作用,加工贸易每增长1亿元,GDP将增长0.282亿元。加工贸易对GDP的推动作用不是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浙江省的外贸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只有二、三成,这与全国加工贸易占五五成的形势形成较大差距,这种外贸比重上的失衡使得加工贸易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所限制。 3 结论及对策建议 上述的各种数据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对浙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对于实现贸易方式多元化、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对外出口,减轻就业压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提出如下进一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的建议: (1)加大对加工贸易的宣传,消除长期以来企业认为加工贸易两头在外产业链短受外商控制,不利于产业自主发展的这种认识偏见,促进浙江省加工贸易的发展。政府合理设置公共保税仓库,为深加工结转货物提供便捷、低廉的交易平台。 (2)健全社会相关部门共管机制,坚持鼓励合法发展、打击违法经营并举的方针。加工贸易管理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海关税务、工商、质检、外汇、银行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与国际接轨、以"海关主管、社会共管、企业自管"为特色的加工贸易综合管理体系,创造良好的加工贸易外部环境,推进浙江省加工贸易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浙江的一般贸易虽然居全国第一,但走的仍然是低成本、低价格的老路,由于缺乏品牌和技术,这些产品、产业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面临的不仅是贸易摩擦,更有难以跨越的贸易壁垒。因此,应在巩固浙江一般贸易优势的同时,更加注重以一般贸易带动加工贸易发展,走出一条利用加工贸易跨越贸易壁垒、提升技术水平、加快产业升级的道路。同时,立足于一般贸易为主的比较优势,鼓励和引导企业发挥一般贸易出口的营销渠道优势、成熟的加工制造优势,大力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走浙江特色的加工贸易发展之路。 1 罗兴,蔡宜斌.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02(5) 2 赵娇.外贸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3(7) 3.范文中国网.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几大趋势.http://www.fw789.com/article/sort072/sort093/info-3864.html3 闫国庆,陈丽静.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5(3)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8篇

关键词:工序贸易;外包;规模经济;不完全合约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4-0057-05

收稿日期:2010-04-01

全球分工细化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不断发生着变化,贸易的对象已经从产品层面深入到了工序层面,探寻工序贸易动因、模式及其利益分配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课题。本文试图在梳理近期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回答这些理论问题,并与传统一般贸易理论作简要对比分析。

一、工序贸易的基础和动因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有关制针的经典描述为工序和劳动分工给出了一个鲜活的概念。自斯密时代开始,随着运输和通讯成本的降低,生产流程的专业化分工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从18世纪60年代到如今的200多年时间里,国际分工经历了由产业间国际分工到产业内国际分工,再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也由完全制成品转向半成品甚至是生产工序之间的交换。特别在20世纪末,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分工的深化,国际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个引人瞩目的新现象,即产品制造过程中包含的不同工序和环节被分散到不同国家进行,从而形成了以工序、环节为对象的新型国际分工形态。Grossman等(2008)为此提出了工序贸易(trading tasks)的概念,是把生产过程看作一系列连续的工序(tasks),发达国家可以把一部分工序外包给发展中国家。它通常表现为指跨国公司将价值链中的低端流程分包给国外的第三方公司,然后再通过贸易完成生产链工序的全过程,应该说它是处于内部化交易与市场化交易之间的一种商业关系。

近年来的文献表明,工序贸易的研究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标准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下推进。另一类是将新制度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信息经济学和跨国公司理论融入贸易理论的全球生产组织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理论时,大都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当代国际贸易主体跨国公司的投资选择和贸易方式,包括跨国公司纵向一体化生产与外包投资方式选择以及世界贸易模式的转变等,并由此展开一系列有关贸易发展和包括产业转移在内的经济全球化问题的探讨。

(一)生产国际化、分散化和贸易垂直化:规模经济视角

根据传统的贸易理论,假定存在两个具有相同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的国家,经济体之间不可能产生国际贸易(只有劳动一种投入,从而排除了要素禀赋差异的可能)。但根据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模型,每个国家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好处,并改进每个国家的福利水平。他对这个模型的一般化扩展也表明,“一个国家可以出口它具有较大国内市场份额的产品”这个观点是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这一结论为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了简洁而令人信服的证据。

而杨小凯(2001)等经济学家从分工和专业化角度对新型的国际垂直分工与工序贸易形式做出了很好的解释,他沿着斯密“市场范围限制分工”的观点,将消费者和生产者合二为一,并用数学将这些思想加以形式化,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随着市场交易效率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较高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必须和较大的市场容量相适应,而国际贸易可以使得市场的容量有效扩大。因此,随着国际间交易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就会自发形成。不仅如此,不断拓宽的世界市场规模为分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可能,国际贸易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除了那些天然连续性的工序或者环节无法在空间上分割外,任何存在报酬递增的工序都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重新分布,从而出现了生产的国际化现象,即产品的中间投入品的生产实际上是在许多国家分工生产完成的。这就为解释生产国际化、分散化、贸易垂直化的缘由和趋势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分析框架。

从跨国企业生产角度看,我们知道生产国际化和相关要素的跨国流动受边际报酬高低的影响,它的本质是产业和产品在国际地理空间内分工的深化与特殊的区位优势(如地理优势、劳动力价格优势、投资环境优势、特定技术优势、人力资本优势等)相适应的结果。生产国际化的主要实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垂直型FDI的一体化形式,另一种是国际外包的不完全合约形式。跨国公司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本质上都是由市场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使不同的产品或生产工序在不同的区位进行专业化的生产。垂直型FDI跨国公司的相关生产定位于全球市场,这些跨国公司的海外分支机构从母公司或其他第三方进口中间投入品,生产的中间产品或产成品除了满足东道国消费需求外,还要出口到母国和其他第三方国家或地区,因此,这类投资有很强的贸易创造效应。而外包的贸易创造效应就更是显而易见,所以,市场规模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最终决定了分工和贸易的模式。

(二)从福特主义到温特尔主义:全球生产组织理论的回答

20世纪90年代初,作为生产发包主体的跨国公司面临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顾客个性化要求的提高、企业竞争的加剧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强调垂直控制产业整体实物价值链的福特主义不能适应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从跨国公司的产业组织结构和竞争模式的角度来看,福特主义属于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垂直型结构,从产品的设计、制造到销售,以至售后服务,都是在同一个企业内部完成。这个过程中,虽然许多产品具有多节点的价值链,但企业都是以价值链的整体来竞争的,各价值节点对竞争结果影响不甚明显,特别是各价值节点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产业部门。因此,福特主义在全球生产外包活动中的典型代表依然是汽车工业。

而温特尔主义(Wintelism)生产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这种新型的国际生产模式在信息技术行业的全球化生产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根据定义,这种新型跨国生产体系是一个企业赖以进行的研发活动、产品设计、采购、加工、销售以及各种支援活动所构成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曾经是由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和由此发生的内部贸易带动起来的,但现在更多的是依靠企业之间的协调,对于一个跨国企业而言,它的生产体系包括其子公司、分公司、

分包商、供应商、分销渠道、合资公司以及其他各类的合作安排。以前所有这些组织活动或者经营活动都是在一体化的跨国公司内部完成,现在的跨国公司生产体系令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小型企业也能像大型企业那样进入全球化进程中。与传统的福特主义跨国公司相比,新型跨国生产体系的突出特征是跨国界企业之间的非股权合作关系,使价值创造过程的很大一部分都在主导企业之外完成,甚至整个企业的经营功能都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来实现,当然,由于主导企业控制着销售渠道、市场标准,价值的实现依然会控制在主导企业手中。由此看出,不完全控制的企业生产组织形式,自然成为工序贸易存在的微观基础。

二、不完全合约与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

由于工序贸易理论兴起不久,对工序贸易模式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代表性文献主要集中在运用不完全合约理论解释工序贸易的模式选择方面。

不完全合约是跨国公司进行工序贸易的主路径之一,以跨国公司所主导的贴牌生产(OEM)、许可经营等已经成为这种路径的重要方式。因此,研究跨国公司的工序贸易模式离不开合约理论。代表性的合约理论包括经典的委托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以及不完全合约理论。不完全合约理论一般是指由格罗斯曼、哈特以及哈特、摩尔所建立的GHM分析框架。该理论认为交易费用尤其是专用性投资导致了合约的不完全性,其中专用性投资的可观察但不可证实的特性是导致合约不完全的主要原因。

Grossman等(2002)、Antras(2003)和Helpman等(2003)把Grossman-Hart-Moore不完全契约模型引入贸易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获取中间投入品的所有权安排问题。一般而言,相对依赖性较大的企业,会较愿意维持合作关系,也较容易接受合作伙伴所提出的要求与改变。而相对所有权较为独立的企业,会利用其优势地位要求合作伙伴接受改变。但这些研究在分析外包的区位选择时抽象了企业边界问题,在分析国际生产的企业边界时没有考虑贸易成本和市场规模差异。胡国恒(2004)以Dixit-Stiglitz垄断竞争模型和不完全契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完全契约条件下的母国国内生产,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国际生产,构建了一个两阶段国际生产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把纵向生产结构中的所有权和区位问题统一起来,分析全球经济中贸易、投资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关系,对国际生产体系的形成和演变机制予以完整的理论解释。模型表明分工结构是决定国际产业布局变动的基本因素,贸易自由化、规模经济和良好的契约环境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

Feenstra(2004)、Hanson(2005)以加工企业的所有权和中间投入采购的归属为标准,将在中国大陆的跨国公司加工贸易模式分为四种,外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中方拥有所有权,外方拥有采购权;外方拥有所有权,中方拥有采购权;中方同时拥有所有权和采购权。第一种生产模式的是外商独资企业,第二、三种为中外合资企业,第四种为非外资企业。Feenstra(2004)、Hanson(2005)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来说明跨国公司对这些贸易模式的选择。在完全合约下,跨国公司倾向于选择第一种模式,或者第四种模式。在不完全合约的条件下,跨国公司与加工企业将分治两项权力,但最为常见的是,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而东道国企业得到中间投入品的购买权。这种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合资企业生产贸易模式有较强的解释力。

三、工序贸易的经济效应

(一)工序贸易的经济利益

尽管从表象上看,与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相比,工序贸易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贸易形态。然而,从理论上讲,工序贸易并未超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适用范围,只要在传统贸易理论框架内加入当代国际分工条件,仍然可以用于解释产品不同工序间的国际分工。Grossman等(2008)构建了一个Trading Tasks模型,将交易成本变量和技术因素加入传统国际分工理论框架,建立了加入交易成本因素的“拓展李嘉图模型”和“拓展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而将传统分工理论拓展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利益分析上。

工序贸易理论模型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现有技术水平下各潜在任务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二是假设部分加工贸易的运输仍需要费用。他们将需要较低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L-tasks”,较高技术水平的任务定义为“H-tasks”。发包国的跨国公司可以生产x和Y两种产品,其中x代表技术密集型产品,Y代表劳动密集型产品,对于不同任务所需的要素数量关系可以表示为:aHx/aLx>aHy/aLy,并且规模报酬不变。

用w和w代表国内与国外的低技术水平工人工资,这种外包的工资关系就可以表达为

w=βt(I)w (1)

在完全竞争市场,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都应该不大于一单位这种商品的生产成本。一单位J产品的成本是四方面的总和,包括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国内(发包国)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任务外包给他国工人的工资、国内高技术任务中熟练工人的工资、其他生产要素的成本,表示为

pi≤wai(・)(1-I)+waLi(・)βt(i)di+saHi(・)+…,for j=x,y,

厂商选择将生产任务外包给国内低水平劳动工人时,可能会支付较低的工资水平,但也可能面l临着较高运输费用的问题。将(1)式代人,可得

pi≤wdLj(・)Ω(I)+saHj(・)+…for j=x,y

国内(发包国)要素市场,x、y代表着两个产业的产出,当市场上低技能劳动力出清时,每个厂商在国内完成L/1-I的任务。

那么对于低技能工人和熟练技术工人,就可以推出

aLx(・)x+aLy(・)y=L/1-I

aHx(・)x+aHy(・)y=H

通过以上几个基本等式,Grossman等(2006,2008)将任务外包的低成本效应分解为:(1)生产效率效应,相当于劳动所增加的效率提高,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工资;(2)相对价格效应,就是说外包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相对价格下降,从SS定理可知,低技能工人的工资也会下降;(3)劳动力供给效应,外包相当于提高了低技能工人的劳动供给,他们被吸引到产业生产中去,尽管有可能减少他们的工资。这个模型第一次较为系统的解释了跨国公司进行离岸外包的现象。在同一文献所做的实证分析证明了上述效应的存在。

(二)工序贸易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学者站在发包国的立场,更关注由工序贸易所改变的全球劳动力供求关系对发达国家工人失业率和工资水平的影响。Grosman等(2008)的研究发现,在关于外包的讨论中,不仅应该考虑新增海外工人对全球劳动力供应和发达国家总体福利的影响,还应考虑外包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另外两种经济效应。首先,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结果

造成劳动密集型商品价格下降,受全球新劳动力市场影响最大的发达国家低技能工人工资面临下行压力。第二个效应是生产率方面的:任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会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在更依赖于低技能工人的行业。那么,这些行业就会产生扩张的动机,低技能员工也会找到生产率和薪资更高的新工作。这两位经济学家估计,生产率效应主导着劳动力供给效应。也就是说,某些产业的转出不仅没有降低美国的薪资水平,实际上还抵消了中国和印度等大型新兴经济体融入全球经济带来的一些薪资降低效应。即便更高技能的工作任务成为贸易候选品,这些正面效应仍可能会存在。对于各级技能水平的美国员工而言,外包的性质类似于提高生产率和薪资水平的科技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在工序贸易中得到提高。一是就业扩大所引起的收入提高效应。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目前的基础是劳动力丰富这个比较优势。因此,当中国处在为全世界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工序时,全世界的就业机会就或多或少转移到中国来,即使工资没有上涨,由于扩大了全社会的就业面,本身就会带来整体劳动者群体收入的提高。二是生产率提高所引起的工资增长效应。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任务,比发展中国家原有的产业需要更多的高技能劳动力,发展中国家所从事的生产任务中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度也比以前高了,这也相对增加了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提高了高技能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另外,中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本身也会带动劳动力在地区间和部门间的转移,产生一种资源重新配置效应,实际上也促进了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一旦生产率得到了提高,一方面通过产品价格下降,增加了低收入者的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从而通过乘数效应增加就业,另一方面也使企业具有了增加工资的物质条件,如果其他条件具备的话,工资水平也就自然得到了提高。

四、结论与前瞻

较之传统贸易理论,工序贸易理论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第一,研究对象和前提假定不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在研究国际分工与贸易的起因和模式时,均以最终产品作为研究的对象,而有关工序贸易的研究文献将研究视野由产品层面拓展到了工序层面。建立在不完全竞争与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被用于国际垂直生产的分析时,同样将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等因素扩展到各个生产工序来考虑。这种调整使得贸易理论更贴近于现实,但也使该理论模型更加复杂化。第二,分工基础不同。传统理论认为,决定国际分工的根本因素是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而工序贸易理论认为,无论两个国家的禀赋差异如何,决定两个国家分工的根本原因在于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同时,科技进步为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生产和贸易提供了可能,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政策也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分工的细化。第三,贸易的利益不同。建立在差别禀赋基础上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产品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各方现有差别优势的充分实现。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别化基础上的工序贸易模式是工序层面的贸易,其利益来源主要是规模经济在各个工序环节的充分实现和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此外,对于贸易经济效应的分析也更加微观化,主要集中在对参与国总体国民福利与国内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国际间技术扩散的影响以及对世界贸易增长的影响等方面。从研究结论看,工序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而其他几方面的经济效应分析均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即在一般情况下工序贸易对参与国贸易利益、国际技术扩散与世界贸易增长有积极影响。

对外加工贸易论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东莞市,加工贸易,经济增长,JJ协整分析

 

1 研究背景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的一半左右,地处珠三角的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和加工贸易最发达的省份。1978年,东莞最早出现了以“三来一补”为主的加工贸易,现有加工贸易生产型企业近1.5万家。2009年,东莞市加工贸易总额799.64亿美元占外贸总额941.55亿美元的比重高达84.9%以上。可见,加工贸易对东莞市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近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退税大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的出台JJ协整分析,使东莞加工贸易的发展进入瓶颈,大量劳动力密集的加工贸易遭受到了强烈冲击,探明加工贸易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有利于推动东莞市加工贸易的长足发展。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选取与处理

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统一性,本文根据广东省东莞市统计局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提供的1995——2009年数据进行处理,首先,将东莞市各年GDP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平均汇率换算成美元;再将单位为亿美元的GDP、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按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换算成剔除物价水平后的数据。

2.2 加工贸易的增值系数分析

增值系数是衡量加工贸易创汇水平的质量指标,反映了生产加工环节的附加值程度。若加工贸易的链条较长,即所需零部件和原材料由国内生产供给,或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较高,则该增值系数较高。反之较低。增值系数=加工贸易出口额/加工贸易进口额。笔者对东莞市1995——2009年加工贸易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见表1。

表1 东莞市加工贸易增值系数的变化

 

年份

加工贸易出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进口额(亿美元)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

1995

75.48

61.25

1.232326531

1996

90.19

69.37

1.300129739

1997

1998

111.86

128.97

86.525

92.564

1.292805548

1.393306253

1999

149.78

116.694

1.283527859

2000

169.28

126.19

1.341469213

2001

189.89

154.65

1.227869382

2002

233.87

180.96

1.292385057

2003

275.07

208.98

1.316250359

2004

343.51

249.298

1.377909169

2005

391.6

284.2

1.377902885

2006

446.83

314.49

1.420808293

2007

563.33

389.91

1.444769306

2008

601.4

391.9

1.534575147

2009

48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