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全球变化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23 15:19:10

全球变化论文

全球变化论文第1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家关系国际政治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士界经济的重要特征,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1985年T莱维最早提出“全球化”,他用这一词,形容此前20年国际经济的巨大变化。当前有关全球化的解释比较多,但从全球化一词提出开始就是指经济的全球化。是指士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贾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人员交往等活动,使得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正因其反映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且对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影响增大而引起多方面的关注,成为现实生活中最流行、最时笔的用语之一。

世界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世界政治关系的改变。同样,作为世界经济重要特征的全球化,对国际关系已经或正在产生着深远影响。全球国际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有助于维护世界范围的和平与安全。在利益相互交织下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也使不同类型国家间关系有所调整。

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强化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虽然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现实.是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但是其发展毕竟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体,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可以认为经济垒球化的出现与发展,是作为目前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垒球范围的扩展。无论是在贸易、投资、金融、生产方面都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而出现的,且在全球经济规则中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WTO所制定的叠融和贸易规则,更充分地体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要求。因此,经济全球化必然有刺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为了争取更长时期,拥有更多的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会采取更加一致的行动。

经济全球化开始的过程,也是两极格局逐渐终结的过程,冷战结束后,殴、美共同对抗的敌人消失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所上升.特别是西欧独立意识进一步增强,经济与政治联合的步伐明显加快但这种矛盾和分歧并未冲破西方业已形成的利益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基本相似的政治文化背景与制度规范环境和价值观念,使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既有矛盾分歧(更多矛盾、分歧集中在经济领域),同时还通过有效的协商的方式,通过沟通、谈判.通过各种组织,特别是西方富国俱乐部——西方七国(现在因俄罗斯加入而称八国)首脑会议,来缓和矛盾,解决问题,共同雏护共同的利益虽然这其中也不乏西方国家因面对美国推行“单极”独霸世界而带来的困扰和苦恼,如美国实施赫尔姆斯——怕顿法靠和迭马脱法靠.引起西欧、加拿大等国家的反对,但美国强太的经济力量加上与西欧、日本、加拿大等的密切经济联系,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问关系的主调是协调、缓和。

二、经济全球化协调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关系,由原来的封闭对抗走向开放缓和

冷战时期,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问由于政治制度对立,意识形态的分歧,造成经济上相互隔绝互不鞋来.彤戌两个平行的经济体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鲁主义国家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造一步发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认识世界,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而开放性恰恪是经济全球化的另一方面的体现:基于这种认识,杜会主义国家带5足改革开放的政策,冲破封锁,创造案件,抓住机遏,使社会主义刺度的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竞争力和国家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从当前的客观情况看,资本主义消灭社会主义国家或社会主义战胜资奉主义制度的国家都不是很现实,两种制度将是长期并存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解决全球共同面对的问题方面,在维护全球经济安全方面,在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方面.社会主义国家与资奉主义国家之间,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使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在政治、军事,特刺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完全对立趋于缓和.由冷战时期“对抗”走向“既共处又竞争”的关系。本质上讲,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代表着人类社会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制度,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必然,最蝽的革命性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但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两种制度之间的共存也可以成为一种客观现实。在当前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社会主叉需要稍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尽可能短的时间提高自已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而资本主殳国家恰恰也需要象中国这样大的具有更大潜力的市场.因此争取与资本主叉国家和平共处,相互合作,进免对拉是有可能的。事实上,当夸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古、越等都认识到当前是一十难得的机遇,特别是随着中国的开放、发展厦加入WTO,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彼此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当然,作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仍然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上的包两,政治上的“渗透、演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时社会主义国家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涉和影响,越是经济站舍的紧密,这种防犯工作越是艰巨。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上相互结合与政治上对峙的结构将会持续下去。

三、经济全球化加大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全球变化论文第2篇

关键词:政府职能;旅游业;市场竞争;全球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入世以后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的逐步开放,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面临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问题。例如,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较为有利的位置、获得较多的市场份额,如何实现和保持我国旅游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等等问题,是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系列重大课题。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特点是时空距离的大大缩减,从伦敦到北京也只不过十几个小时的航空距离。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旅游目的地间的竞争。从某种程度上讲,旅游目的地的竞争趋于全球化,且态势日趋激烈。

我国旅游业发展初期,采取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但在旅游产业市场全球化进程加快的今天,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究竟应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该行使何种职能、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起何种作用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值得作深层次的探析。政府对旅游行业的全面管理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90年代中后期进入比较系统和完整的阶段,到目前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近20年来,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经历了由开拓者向规制者的演进。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特别是在中国已是WTO成员国的情况下,旅游行业管理手段应该更多地转向间接引导和宏观调控,政府部门的作用也应逐步由规制者向协调者过渡。中国各级旅游行业管理部门必须从管理旅游经济微观环节中抽身出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行政管理的职能集中指向宏观调控、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把一些属于企业自治权内的事情交还企业,把一些政府管不好、管不了的事情交由社会管理,真正实现“小政府、大市场”。

二、政府在发展旅游业中应该发挥的基本职能

在旅游市场竞争全球化条件下,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通过创建一系列制度安排来规范市场、稳定市场和引导市场发展,并通过提供必要公共产品的形式来弥补市场供应的不足,政府不一定要自己来生产某种产品。可见,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不比市场小,而是具体的分工不同。政府的职能不是要去做大事,而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即政府和市场要做到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行其权、各得其利、各担其险,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1.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业的政策。政府政策的推行会引起社会成员对其切身利益关系的考虑,从而引发其意识和行为的改革。当这种考虑和改变形成群众意识时,就可能影响社会发展的趋势,体现政府的政策目的。所以,科学的、经过严密论证的法制化政策过程,可以在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稳定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宏观调控的规范化运行。政府执行政策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权威性等特点,政府主导推行的过程,也是旅游业方面的政策地位不断提升的过程。旅游业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从长远看,旅游业发展需要一个高水平、全方位的集目标、组织、规划开发、促销等要素于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从而形成旅游业发展的最佳环境。

2.制定旅游总体规划。旅游业是由核心旅游业和辅助旅游业构成的综合性产业,其持续发展必须有赖于一个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必要的规划、规范、指导和调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是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旅游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政府不仅需要制定科学的规划,更重要的是应按照总体规划的目标与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旅游业,宏观调控仍是政府管理旅游业的重要职能。

3.制定旅游市场法规、条例和规定。对旅游业的规制旨在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这是宏观调控的一种根本手段。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政府旅游部门在旅游业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开拓者阶段、规制者阶段和协调者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第二阶段,即政府主管部门对旅游业的管理正由直接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

4.提供公共,收集和旅游信息。目前旅游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还很不完善。因此,旅游产业的许多公共还需要由政府来承担,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旅游市场的宣传与促销、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旅游服务的评定与检查、旅游人才的培训与考核等。中国旅游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理性甚至非法行为的存在。政府可以通过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强化旅游服务供应商披露真实信息的义务等途径来改善这种情况。

5.合理开发与保护当地的旅游资源,走可持续发展旅游的道路。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兼顾旅游经济效益、人文效益、环保效益。因此,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各级政府应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要以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其他资源为前提,并能对生态环境保护给予资金支持,使其得到可持续利用,满足旅游者日益增加的多样化需求,并能保持对未来旅游者的吸引力,还必须能满足当地居民长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需要。

6.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有效地刺激市场。政府投资旅游市场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而是通过政府资金启动社会投资,从而更有效地调控经济、刺激市场。在旅游业发展初期,政府利用较强投资促使旅游业超常发展,能迅速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和供给能力。政府在这方面的角色表现为:一是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主要是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牵头开发旅游线路。二是重大项目的启动者。政府对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可以拉动私人资本的更大投资。三是浓郁氛围的营造者。主要是通过宣传促销活动刺激旅游动机,扩大旅游市场。此外,政府可以组织策划一些影响力巨大的主题活动。如昆明世博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都是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成功范例。

三、政府发展旅游业存在的误区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似乎都乐意把旅游业确立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龙头产业。这种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定位,是符合时展的基本趋势的。政府力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无疑十分重要,但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政府在旅游业中的职能也应得到恰当的界定。WTO的本质是进一步的市场化。加入WTO后,我国还有很多制度、规则、行为与市场经济不相符,现在要把它们改过来。一些地方在这方面会出现一些误区,阻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宰。沿用计划经济下高度集权的领导模式。有些地方仍存在由长官意志代替企业行为,由行政命令代替市场规律,干扰旅游市场对旅游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导致决策失误,旅游供求失衡,造成很大的浪费。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财,即由政府的财政拨款包揽一切,各个行业、各个企业只盯着政府的口袋,或等或靠或要,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有利时机;或者超越政府财政实力,大包大揽,误把政府的职能作用理解为政府主干,即由政府投资兴办并直接管理骨干的旅游企业,给予它们各种各样的优惠与保护,造成事实上的垄断经营和不公平竞争,限制了市场经济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政府对旅游企业干预过多、管得过死。一些地方政府对旅游企业管得太死,充当一切具体业务的决策者,其结果是政企不分,旅游企业无法自主发展。政府并不天生是旅游专家。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违背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仅没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反而还阻碍了旅游业的发展。政府并不是万能的,那种什么事情都靠政府解决的观念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阻碍,应从这种错误观念中摆脱出来。

3.政府成为部门利益的分享者,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自身利益的伸延。从理论上来讲,政府代表着社会整体的利益,它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事实上,政府由众多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它们若追求各自的政绩、形象和其他各自相对独立的利益就会出现误区。由于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几乎与政府的各个部门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一项旨在改善旅游公共利益的政策可能对多数政府部门的利益产生影响。因此,旅游政策的实施与否以及实施效果的大小取决于政府各个部门的权利博弈。与政府其他部门相比,旅游局拥有的权力较为有限,由此决定了旅游局缺乏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与驾驭的能力,决定了旅游产业政策难以落实与实施。

由于以上误区,使得政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介人饭店、旅行社等竞争性的旅游行业,而对于道路、环境等公共领域却投入不足。总之,无论是旅游产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是政府主导型战略在推行中出现的误区,都与政府行为是否合理密切相关。市场缺陷要靠合理的政府干预来弥补,而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更要以合理的政府行为为前提。

四、旅游业市场竞争全球化进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和保持旅游市场的高度自由化,具体体现为职能的转变。政府由现在的对旅游的经营参与、经营指令、经营指导的角色,过渡到产业服务、市场纠偏、信息、市场普遍性原则引导的角色。

要克服以上误区,科学合理地发挥政府对于旅游业的职能,就应该实现以下转向:

1.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推动、领导和协调,但政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微观的生产经营活动,而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权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宏观调控,作好引导工作,促使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把握好干预的范围和干预程度。旅游产业现代化要求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干预目标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和引导。因此,干预的范围,也就仅仅局限于对经营者的经营、消费者的消费的度内,干预的程度仅仅局限于对市场普遍性原则的纠偏,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策略、不干预行为主体的行为细节、不干预市场主体的行为结果。

2.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管理企业的“长官意志”色彩浓厚,不是政府服务企业,而是企业服从于政府,以致旅游企业在市场面前,往往茫然不知所措,不但没有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反而失去了许多市场机会。面对中国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对旅游业的冲击,政府部门尤其是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要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创造一个有利于旅游发展的大环境,服务于旅游业。在职能行使的手段上,应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法律手段为主,用法律法规而不是“长官意志”管理规范旅游产业,以避免旅游管理的随意性和旅游发展的不确定性,使旅游产业在法律法规的规制下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如,在推进企业跨国经营方面,政府应完善企业走出去的法律、法规,简化审批制度,增加审批的透明度,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放宽对外汇出境的限制,取消政策上的所有制歧视倾向,向企业提供必要的信息、咨询、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的服务。

全球变化论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法;变革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西方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提出来的,然而,对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却众说纷纭,到目前还没有确切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局限于各个不同国家疆域内的诸多经济活动、制度正在冲破国界的局限而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全球化是自由市场、民族国家和信息科技前所未有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相互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这就要求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经济法必然受到其一定的影响,发生相应的变化。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推动国际经济法变革的几大动力

(一)国家

国家是国际经济法的制定者,在当今它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经济全球化要求尽量扩大市场规律的作用范围,尽量减少政府对国际商业交往的限制,这就使国家行使的范围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某些在传统上一贯被认为属于各国国内法管辖的事项进入了统一的国际经济法规则调整的范围。例如GATI和WTO的一个主要职能就是通过谈判来降低关税并约束关税,这无疑就是一种国家经济的让渡。其次,国际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扩大,将越来越多的各国国内政策纳入其视野。WTO协定从货物贸易拓展到服务贸易、投资措施就是国际经济条约调整各国国内政策的表现。最后,经济全球化导致单个国家无法单独对某些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必须通过国际合作、借助于国际性组织协调管理,这样政府间国际组织特别是WTO的作用日益凸显起来。

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的确在向市场让步,适当放松了其对国际商业交往的管制。但是,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也不能采取完全放任的态度,如果缺乏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资本的扩张不一定能带来综合的社会发展,相反地,会使财富的集中程度进一步提高,这是不利于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因此,国家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要积极探求建立某种有效的调节机制,以减少经济全球化对国际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还应当意识到,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影响力,其在国际组织的发言权也不同。一般说来,国民经济最强大的国家总是要求最迅速、最广泛、最强烈地推进贸易、资本、人员、服务流动的自由化。如果经济落后的国家不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则会处于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境地。

(二)商人

在目前的国际经济交往中,商人中影响力最大的无疑是跨国公司。经济的全球化实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那么商人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润,商人会冲破各种限制,将价值规律推向全国,进而也推动了国际经济法向有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商人可以编撰统一的商事规范并使其得到普遍运用和政府的承认;另一方面,商人还可以借助国家的力量,推动国家创设他们所需要的法律规则。为了保障他们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利用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来影响国家赋予其更加优惠的投资条件,进一步放松对商品、资金和人员流动的限制,并对本国商人的海外利益给予更为严格的保护,要求本国政府对来自国外的竞争加以限制。

(三)非政府组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也得到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协商和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公共利益及不同群体的利益。于是,代表着国际社会中不同群体利益的非政府组织,为了使这些全球化问题的解决能反映其利益和愿望,就在国际社会上作为“压力集团”来发挥其影响,特别是在国际人权、劳工权利、环境保护等方面。转三、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基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尤其是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的国际经济法,必须作出相应的回应,有新的发展。

(一)国际经济规则统一的进程不断加快

经济全球化首先意味着跨国经济交易的增多。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保障预期利益,就需要为跨国交易设立规则,特别是推动世界范围内规则的统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首先,作为国际经济法重要主体的商人(尤其是跨国公司)通过自己的机构创设或统一了大量的商法惯例。国际商会近几十年来,主持修订了各种商事惯例,它们将商人们实践中所形成的习惯做法确定化,成为统一的商事惯例,来便利商人们所从事的跨国交易。

其次,各国国内商事立法的趋同,一些国家制定出与多数国家相一致的商事法律规范,也推动着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国在普遍选择实行了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战略的同时,对内也先后进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以市场经济作为国内经济运作的基础。这种全球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趋势,促使作为国际经济法渊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各国国内经济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涉外经济法制之间的差异性进一步减弱,而趋同性增强。

最后,国际经济规则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还借助于调整跨国交易关系的国际统一规则的迅速发展。最初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涉及国际货物贸易的政府管理问题,而且主要是规定关税问题。但在随后的几十年时间里,总协定条约体系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至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世界贸易组织条约体系已从国际货物贸易扩展到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在贸易管理措施方面,已具体到反倾销、反补贴、政府采购、海关估价等各个领域。同时,WTO已经开始新的“千年回合”谈判,新一轮的多边谈判可能涉及环境保护、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等议题,从而可能导致上述领域内新的国际统一规范的形成。

(二)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弱化

规范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管理的法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这部分法律规范在过去几十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看出,国家对国际商事交往的管理呈弱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国家对商人的跨国交易的限制在不断放松。其原因主要是:(1)商人们在利益的驱动下,要求市场规律突破国家疆界的限制(事实上是各国的管理措施的限制)而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2)各国政府认为扩大的对外经济交往从总体上是有益于本国的发展的。

(三)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矛盾更加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财富在大量增加,但财富的集中程度也大为加速。据统计,1960年全世界20%的最富有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占人口同样比例的最贫穷国家的30倍,而30年后,这一差距已扩大到60倍。由此可见,未来经济全球化的稳定和持续发展,需要首先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目前面临的巨额债务负担、贸易条件恶化和外部援助匮乏等紧迫问题,改革现存的造成南北经济发展失衡的旧的国际经济体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兴盛,是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希望所在。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新旧两种国际经济秩序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只有最终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起国际经济新秩序,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一个平衡稳定的环境下发展o

(四)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法的挑战

电子商务就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直接进行交易,从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均在全球电信网络上进行。新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带来新的法律问题,由电子商务所产生的合同的成立与履行、电子货币与网上支付以及税收征管、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各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和有关的国际条约均缺乏相应的调整手段和规范措施。因此这种新型的经济活动,在改变传统的生产、销售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对现行的适应于传统商业交易活动方式的国际经济法律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和冲击。

全球变化论文第4篇

Scholte(1997)指出全球化内涵包含3个层次:跨越边界、开放边界和超越边界。跨越边界意味着国际化,侧重于描述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及其对东道国的影响;开放边界意味着自由化,侧重于从政治与制度的角度分析全球化过程中国际秩序的变革,以消除要素流动的壁垒。二者主要以地域为基本分析单元。而超越边界则强调以全球为整体,在超越地域概念的基础上重构空间。从全球层面上看,全球化重塑了全球生产、国际关系、文化交流、知识传播等过程的空间结构,并且参与主体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特征,进而导致结果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在当前背景下, 全球化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政治及社会问题, 它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问题,当代人文地理的研究在全球化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占有重要地位。

当代人文地理学家对于全球化的定义,包含三种不同的态度-超全球化论、怀疑论和转型论。超全球化论者认为,全球化是不可抑制的巨大力量,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高度发达的技术和全球化消费观念的扩散使得信息、资本和创新的"流"达到最大的状态。最大化的自由的 "流"建了一个生产、贸易和金融的跨国网络,这使得世界经济成为 "无边界的"状态。怀疑论者质疑了已经存在的全球化,认为全球化是过于夸大的思想和分析的概念。他们认为全球化不是决定性的,而是被决定的。区域主义被认为是反全球化的有力的证据。怀疑论者认为国家政府在全球化经济的构建和管理行为者中仍占有中心性的地位。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人文地理学者从不同维度开展了全球化研究:既包括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分析要素流动、经济增长、区域发展、世界城市等,也涵盖了对政治与制度的解构(制度变革、国家转型、城市治理等);既涉及对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扬弃,也注重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值得注意的是,人文地理学者尤为重视对尺度与空间的理论重构,反对全球化意味着"地理终结"的论调,指出全球化不仅代表着跨国联系的强化,同时还推动着代表异质性的地方力量崛起和国家力量变革。

随着全球化程度不断加深,社会生活的转换由物质-政治-文化的转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当代全球化阶段,国家已经无法维持持续的社会繁荣和经济的增长,个体开始突破国家尺度的管理,最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文化的"普遍化 "显示文化的全球化和渗透性,突出了全球化文化的重要意义,认为全球化历史主要体现在全球化文化的扩散和渗透,全球化文化由表层面的物质文化,中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的不断加深。从全球化的动力机制来看,是文化结构要素的自身出现的发展危机导致了全球化阶段变化。Murray 的全球化波动历史理论的核心思想强调了结构性危机是每一次波动产生的动力。欧洲的贸易殖民导致了工业变革和资本主义的加强,这种文化的改变对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入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 "后殖民主义文化"培育了全球化的政治制度。在现代化阶段国家发展主义大力推进跨国公司是资本主义文化扩散的主要动力;1970年的石油危机则导致了全球 "新自由主义"文化兴起,国家的力量受到全球制度和市民社会的挑战。其核心是致力于缩短资本循环周期的资本主义文化的扩散,其导致的空间结果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带来的 "时空的压缩"。独立于领土空间的力量的存在使得全球化空间力量的结构表现越来越复杂,同时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他认为:一是全球化并不是像地毯一样均匀的铺展开来的。二是全球化也不是什么新的现象,但不同的全球化波动阶段存在一些明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差异。

总体来看,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有影响力的理论方法论包括计量地理学、后结构主义地理学、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女性地理学、制度主义地理学和关系的地理学,它们在全球化的研究主题、态度、分析的框架上各有特色,同时也存在交叉。分析庞杂的 '全球化'的概念,可以发现当代人文地理学的全球化态度的演化经历了 "超全球化论-怀疑论-转型论"的演化。对 "空间 "概念的理解经历了 "绝对空间-相对空间-比喻空间"演化;空间辩论走向了 "真实的空间(地方空间)和比喻空间 (流的空间)共存"。总之全球化和地方化相互作用的观点成为当代人文地理学关于全球化空间辩论的主导方向。对于空间规模的理解,全球的 、国家的 、区域的和地方的多种规模空间权利存在,关于制度 (权力)空间结构的理解经历了 "分离的层级性-协调共存的层级性-网络的交织"的演化。从全球化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上,对全球化的动力机制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理论方法和后结构主义的方法得到较多的体现。

长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一直将 "空间"研究作为研究的核心。即人文地理学关注解决 "what"和 "where"的问题,而其他学科则解决"why"和"how"的问题。这在很大的程度上限制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和学科地位的提升。当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方向性显示,"空间"开始由 "研究的对象"转向了"研究手段 (way)",研究的对象则转向解决"why"和"how"的问题。面对复杂的全球变化,我国的人文地理学家也需要认真的思考和讨论学科的发展方向问题。关于全球化的研究,目前我国的人文地理学主要是关注经济层面的全球变化对区域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FDI 和产业集群的研究。就实质上看,就是思考如何被动"响应"全球化,而不是如何积极的"牵制"全球化。全球化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仅仅从单方面,单层面入手是无法发现问题的症结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因此,多尺度的空间规模,多元化的行为者以及相互作用的网络关系的研究需要在全球化的研究中得到更多的体现。而这些问题的研究也需要其他更多相关学科理论的融入,如社会学,管理学等。

参考文献:

1、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性经济地图》

2、徐海英 -- 《人文地理》

3、贺灿飞、毛熙彦 -- 《地理科学进展》

4、高柏枝 -- 《环球人文地理》

全球变化论文第5篇

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化话语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国外、国内学者加入到文化全球化的讨论中。然而,就像人们至今无法就“全球化”概念达成统一意见一样,在文化全球化问题上也是歧见纷呈。本文试图在考察林林总总的有关观点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勾勒文化全球化的基本表现、产生根源、后果等问题。

一、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及其主要表现

何谓文化全球化?并没有一致的、明确的定义。“全球化”概念本身具有多种含义,“文化”也是个含糊不清的用语。在讨论文化全球化问题时,大致有以下几种对“文化全球化”的理解:

第一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指一种共同的或单一的文化的形成,可称为文化同质论。这种观点承袭了早先现代化话语,尤其是工业社会趋同论的思路,把文化全球化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认为由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决定,冷战后世界“文化变化的方向是更加趋于均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将变得越来越小”1。第二种理解:文化全球化是同质化与异质化同时进行的过程,或者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辩证并行。这种理解认为全球化同时也是一个异质化的过程。如韩国总理李洪九博士199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时,强调“世界化并不是一元化,而是只有在追求多元化时才有其价值”2。第三种理解否认文化全球化的存在。塞缪尔?亨廷顿是对全球化话语的重要批判者。他提出着名的文明冲突论,论证世界历史的发展将强化文明间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必须用区域化(欧美一体化)来对抗,以扞卫和保护西方文明。亨廷顿的悖论在于,他把注意力从民族国家(为数众多)转向被称为文明的“文化实体”(七大或文明),本身就是对全球化语境的一种反应。

由此可见,尽管众说纷纭,但人们都不能否认,当下世界文化发展的确出现了新的变化,以往的理论话语已不能够涵盖这种事实,以致有必要提出新的话语作为理论研究的工具。文化全球化话语是对全球文化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结构——新的统一和新的分化——的回应,同时也是把握这些变化的一种新的认识论需要。文化全球化这个概念包括客观进程、主观战略和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全球意识的形成:客观现实。一方面是全球的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是解决全球问题的需要促使全球意识的形成。由于全球问题关涉整个人类的共同命运,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应在承认国际社会存在共同利益、人类文化现象具有共同性的基础上,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分歧,克服民族、国家和集团的限制,从全球的角度去考察和认识社会生活与历史现象,这便形成了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在广义上包括生态环境意识和求同存异意识,表现为规范、价值观等方面的广泛共享,以及在世界一切文化之间进行的双边和多边的文化对话、沟通、交流。

第二,西方文化扩张:主观战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冷战后调整战略,推行文化扩张,建构文化霸权,力图把非西方文化纳入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就主张用西方的价值观念来改变世界,只不过在今天,这种过程更多地采用了新的形式: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技术+文化。以美国为例,美国一方面加强西方政治价值观的推广,频频用人权观念干涉别国内政;另一方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率先为互联网自由贸易区确定规则,将技术的边界视为它新的西部和传播美国精神的新天地。就连理论话语也成为美国文化扩张的工具,如阿里夫?德里克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话语似乎变得越来越普遍,但是对它的最热情的宣传是来自旧的权力中心,尤其是来自美国,因而实际上更加剧了对霸权企图的怀疑。”3

第三,消费文化盛行的国际趋势:实际进程。文化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进程是错综复杂的,但其主线一目了然,即:消费文化全球盛行。与之相关涉的两个特征是文化的商品化和大众文化的勃兴。地球变小了的客观现实加上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欲望,使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成为可能。文化工业兴起于西方,迅速波及第三世界。由于第三世界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西方(以好莱坞梦幻工厂为典型)就成为全球的文化工厂,其他非西方国家则成为巨大的消费群和西方文化的倾销市场。在第三世界内部,新兴的文化工业卖力地模仿和追随西方文化工业的操作模式,精英文化、主流文化面临外来文化和内部大众文化的双重挑战。

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技术、科学、资本、规范等方面积累的先发的优势,文化全球化的客观进程浸透着西方文化扩张的强烈主观意图,全球化的方向是单向(西方指向非西方)多于双向、多向,使其客观的演进过程实质上成为资本主义文化新扩张。文化全球化的真面目是全球文化西化、“美化”。

二、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和动力

全球变化论文第6篇

【关键词】全球化 ;演变;中国 ;影响

【中图分类号】D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31-02

全球化思潮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着每一个个体,而且这种影响是广泛的、多维的和全方位的。可以说,欧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全球化思潮,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反全球化浪潮的立体式冲击,在意识形态领域同发达国家展开一场博弈。

一、全球化思潮的演变过程

(一)全球化思潮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酝酿,西方资本主义的垄断地位开始被打破,人类科技文明的新成果不断在东方涌现,全球范围内非西方国家的自身价值得到释放。西方中心意识不得不认同非西方意识的存在并接受与之并存的局面。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化思潮开始兴起,以全球主义为代表的思潮提出了“世界正在变小”的观念。它充满着理想色彩,挑战着国家主义概念,引起了新一轮的自由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化的概念覆盖到多个领域,并超越地域和国界的束缚,在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方面有了很大反响,学者们和舆论媒体普遍认同“全球化”术语,并将其作为“国际化”“一体化”的代名词。20世纪末,“全球化”在政界、商界和学界迅速成为普遍流行的高频词语。全球化的产生强化了西方自我中心意识,中心区域与边缘区开始对立起来,使得均衡意识状态下呈现依附或被依附的观念。西方国家“化”全球,并不代表非西方国家心甘情愿被全球“化”。建立在权力均衡意义上的全球意识才是公平的真正的全球主义思想。

(二)全球化思潮的内涵

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兰・罗伯逊认为,全球化一方面是人类意识到世界缩小了,另一方面现代科技确实使得世界缩小。世界一体的意识增强仅仅意味着各国难以剥离而非关系紧密。全球化好比一把双刃剑:有人认为,政治全球化倡导的自由、民主、平等观念可以化解国际争端,实现和平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市场有效资源配置能够促进科技发展,减缓了战争冲突;文化全球化使得人类文明成果交流共建,最终实现文化大同等。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会引起大国强权政治,由发达国家单方制定规则,极大冲击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由于发达国家掌握核心技术,致使落后国家在经济上毫无竞争力,随之带来的是世界贫富差距拉大,政府作用削弱、金融危机、就业与环境问题等。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渗透,通过电影、电视、饮食、服装、电子产品等多种渠道使得发展中国家民族观念更加淡薄,在表面“自由平等”“自我实现”实则拜金主义、个人中心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糖衣炮弹下,最终导致民族的覆亡。

(三)当代全球化思潮的发展

全球化思潮后来演变成为四种流派,一是必然论者,他们认为经济全球化乃至一体化代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赞美全球市场竞和社会民主运动,并认为市场自由法则是全球范围内解决一切问题的终极法则,全球化时代标志着落后国家或民族旧有制度的结束。二是怀疑论者,他们对全球化的市场平等和国家走向终结、全球化一体化的宿命论等观念提出质疑,认为西方社会发展的抽象模式不足以在全球范围内推行。三是变革论者,他们认为21世纪,全球化将会重塑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都会经历深刻变革。变革论者一方面揭示全球化带来的两极分化和不公平不合理局面,另一方面却不否认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四是反对论者,反全球化思潮是对新自由主义抛售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球主义观点进行的全方位批判。反对论者的主张既有理性主义的深刻反思,又有过于激进的情绪宣泄。总之,以上四种流派可以称作完全意义上的全球化思潮,它们的实质都代表了对于全球化概念理解上的差异,同时它们都是以“西方中心论”立场作为基本假设而展开争论的。正得益于他们的论争,才有力推动了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良性发展。[2]

二、全球化思潮对中国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一)全球化思潮总体影响着中国社会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深度与广度不断延伸,从经济全球化再到文化、政治方面的全球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也给党员领导干部以及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民族意识安全等敲响了警钟。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视野下巍然屹立,不被西方同化,保持政治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人们思考和关注的课题。中国社会并不排斥全球化思潮的到来,而是善于挖掘和运用全球化的有利层面,在负面冲击较大的同时敢于接受考验,化不利为有利,研究全球化的本质和演变过程,剖析这一思潮对中国的冲击和影响,自然成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内容。[5]

(二)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形式

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当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同时保证我国的经济独立与安全,同时实现自主科技创新。由于发展中国家总是被动地接受西方发达国家推出的产品以及消费文化与消费方式。国民对于国外产品的依赖,对国外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的向往都将使得国产品牌遭受很大程度上的打击。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如果占据重要地位甚至垄断地位,这都会使得人们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念出现巨大转变。因此,保护和发展民族企业是很有必要的。人们若长期生活在国外品牌的包围下,自然会不知不觉倾向国外消费方式和崇拜国外生活理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会随之逐渐被演变。[1]

(三)文化全球化渗透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文化选择

文化全球化是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全球化,向非西方国家输出自己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影视娱乐等内容,强化了“西方文明中心论”,他们传递的资本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世界文化变成美国“一元文化”“统一化”或者西方文化“霸权化”“殖民化”,以文化渗透的形式影响和改变着其他国民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我国尤其是青年群体价值观中产生了以下问题:一是文化全球化使得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在青年群体中蔓延。随着我国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自我意识的唤醒,青年人开始崇尚个性张扬,满足个人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为特征的价值取向。二是全球化也使得人们在社会价值观多样、文化选择多元的态势下,感到信仰缺失和空虚迷茫。国外影视作品过分宣扬的私欲膨胀、诱惑力强的内容,传入与东方传统和谐友善思想相悖的理念,造成了社会关系的冷漠。三是全球化还使得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加大,消费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滋长和萌生,金钱至上的观念带来了年轻人爱慕虚荣、急功急利倾向。[5]

(四)政治全球化渗透下的阴谋干涉别国内政

西方国家积极推进政治全球化,在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大肆鼓吹和宣扬所谓的民主、“言论自由”和普世价值观,并把新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错误思潮通过他们控制的新闻传播载体传入中国,不断宣扬他们的价值取向、政治理念和民主制度等。西方某些发达国家通过人权问题指责和干预别国内政,甚至还在我国领海等方面不断挑起事端,同时蓄意丑化我国领导人形象、灌输资本主义思潮,使得不少人在错误思潮的泛滥下出现我行我素、颠倒黑白、难辨是非、理想信念缺失和道德沦丧等问题。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全球化思潮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3]

三、关于应对策略的几点思考

在政治济方面,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传播方式,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量和宣传力度。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具体国情,以创新为导向,保持自主创新能力。增加国防科技的技术含量,跟上全球化信息革命的步伐。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借鉴国外一切先进的经验和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创造适合我国实际的民族产品和品牌,真正使得我国的综合实力向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4]

在文化价值观方面,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和防范西方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帮助广大青年自觉抵制和识破错误思潮带来的诱惑与假象,引领广大人民树立全球化视野,同时保持清醒意识,选择正确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重建精神后花园。在广大青少年全体中开展自我教育,以不变应万变。组织参加社会实践,通过慎重思考、观察和分析,学会鉴别善恶、是非、正误、美丑。在社会大众群体中,正确发挥大众传媒的导向作用,鼓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扬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内容,严把政治关和质量关。坚决同西方错误思潮的误导展开斗争,同时要鼓励新闻工作者和文学艺术家提供正能量作品和精神食粮。此外,加强治理、注重预防、消除社会腐败和不道德现象,倡导诚信和谐、公平正义,真正净化社会风气和提升人文素养等。[4]

参考文献:

[1]张晓慧.全球化思潮[J].国际资料信息,2003,(2).

[2]丁银河.全球化思潮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1).

[3]朱继东.全球化的本质及其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挑战 [J].前线,2015,(2).

全球变化论文第7篇

关键词:全球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68-03

一、全球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早在 1848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由于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球化成为当下我们所在世界的最时髦的知识语境。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2]。

全球化主要是经济的全球化,从全球范围看,全球资源可以得到最有效、最合理的优化配置,不仅全球范围内有效地分工协作可以产生新的巨大的生产力,而且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可能。从个人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看,人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接受教育和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竞争,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通过全球范围内的选择和实践检验,人们的才能可以得到最佳发挥和充分的自我实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空前发达的生产力,其效益不可避免地为全球共享,与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进而必然影响到政治、文化的变化。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推进,中国卷入世界的程度也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带来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全球化带给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机遇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一)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无限生机

尽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剧变使得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和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死亡论”曾喧嚣一时,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仍具有强大生命力,在全球化研究方面尤其如此。全球化更加凸显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运动规律。当今的全球化仍然没有冲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90年代以来一波接一波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性贫富差别的拉大,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经营在全球生产领域尤其是在全球金融领域无政府发展的恶果。在这种状况下,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要素或许能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突与矛盾提供一些解决“线索”,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工业发达的国家更倾向于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原因及解决方案,《资本论》的热销及“回归马克思”的思潮就足以证明这一现象。可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没有过时,相反经济全球化还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力量和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当今的全球化还在人类的实践、“人化世界”、历史辩证法、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确证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所有这些都同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新的生长点。

(二)文化多元化丰富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

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领域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各国的思想文化都在多元化中并存,同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大量涌现。一方面,文化多元化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例子以及言语形式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极大地丰富了相关课程的内容;同时更应该看到这些“主义”扬言的所谓要“补充”和“修改”马克思主义,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内容,激励我们正确认识、科学评价和大胆吸取系统论、信息论、运筹学、博弈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对这些“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进行批判吸收,并且对它们提出的问题及挑战做出马克思主义的回答,从而增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

(三)信息载体多样创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及方法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本教材、信件、报纸及广播等,而是出现了集文本、声音、图像及信息于一体的网络新载体。与传统信息载体相比,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而诞生的现代传媒工具无疑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与互联网相关联的多媒体课堂,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效果融为一体,营造出一个立体的、动态的、活泼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受众身临其境,发动眼耳鼻舌身全方位地接受信息,为人们提供真实的表现效果,使人们的思想能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中得到升华,从而也使教育手段更加直观形象和现代。网络技术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手段和方法,为其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使得其理论内容不再枯燥而变得易于青年学生接受,大大提升了其教育效果。

三、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严峻挑战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思想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

全球化的趋势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一方面,使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外来文化与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涌入、传播,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化思潮与形形的西方价值观念,部分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其消极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容易被人们不断地崇尚和偶像化,极易侵蚀部分大学生,导致的迷离和困惑,将逐渐消解穷国和落后国家的主流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西方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西方从来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指望通过意识形态方面的强烈渗透,在青年思想上打开缺口,首先使他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降低和破坏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

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一枝独秀外其余国家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先进和落后的对比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产生了疑问,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心理排斥。

(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化意识的挑战

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各个民族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发展阶段,是民族国家从狭隘的地域性生存发展到普遍交往的高级阶段。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尤其是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巨大挑战。

(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道德操行的规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文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逐渐呈现出来强势的特征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兴趣点主要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出现文化上的自卑和崇洋现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动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热爱程度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消解,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渗透和侵蚀,这就势必会给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教育带来更大困难,使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 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YI Dan-ni

(Guizhou UniversityDepartment ofMarxism- LeninismTeaching,Guiyang 550025,China)

全球变化论文第8篇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以及新兴经济体力量的壮大,世界历史的编撰体例也从过去的西欧中心论逐步转向全球史观,开始以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撰写历史,本文就全球史观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梳理,以求对全球史观这一史学观念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关键词:全球史观 全球史主题 全球史观的优劣

中图分类号:K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一、什么是全球史观?

所谓全球史观是以全球视野为考察对象的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史观,他不是将全球各地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罗列起来,把各个区域、社会、国家、民族各自的历史做简单的拼凑,而是以具体人群、社会的历史实际为基础把各种文明的演进和发展作为整体对象,通过考察全球范围内不同的人民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性质和程度而展现出来的过程。

二、全球史观的提出及演变

全球史观的兴起时间并不长,20世纪50年代中期弗里・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提出“全球历史观”, 在《当代史主要趋势》一书中,他更明确地将这种看法阐明为“全球史观”, 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而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导论》,认为建立全球史观是当代世界对历史学的客观要求。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称“它论述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他关注的是所有民族而不仅仅是西方诸民族或非西方诸民族,就仿佛读者正栖身月球俯瞰着我们所在的这颗巨大的行星。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理论,超越了传统以民族、国家便签为分析单位,主张以世界体系为分析单位,并用一体化的方法来研究世界体系的演变。

20世纪80年代末,吴于廑教授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及其他相关连的四篇论文集中体现了他的“世界史宏观体系理论“。他强调:世界历史这一学科的主要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世界历史学科的主要任务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历史,运用相关学科如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的成果,研究和阐明人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向。

三、全球史观对世界历史的分期

当历史学家用全球史的眼光看待过去,审视跨越社会和文化区域便捷的历史进程时,分歧问题变得更加突出。长久以来,历史学家们认识到以西方或任一特定文明的经历为基础的分期方案都不能很好地揭示其他社会的发展轨迹。举个例子来说,源自欧洲历史的古代、中世纪和现代分期,运用到中国、印度、非洲、伊斯兰世界或西半球时便显得格格不入。

杰里・本特利按照时代特征、社会内部结构的变化、文明间交流的程度和全球化的进展把复杂的世界历史分为七个阶段:1.早期复杂社会 BC3500前-BC500前,探讨的是人类出现后的早起社会的发展 2.古典社会组织 BC500前-AD500 关注的是在波斯、中国、印度和地中海地区发展起来的社会 3.后古典时期 公元500-1000 是东半球各社会做出重大调整时期。 4.跨文化交流的时代 公元1000-1500 关注游牧民族的影响 5.全球一体化的缘起 公元1500-1800 欧洲人在这一时期兴旺发达起来,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被迫卷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 6.革命、工业和帝国时代 公元1750-1914 关注欧洲人在世界上建立霸权的过程。 7.现代全球重组 公元1914至今 对20世纪的世界史进行描述。

四、全球史的主题

既然称全球史那就一定要以全球为研究单位吗? 全球史不总是,甚至不经常是,把全球作为其分析单位。倘若是,那么全球史研究就只能停留于不者边际的推论的层面上,历史进程中个体的作用将很难得到承认。那么全球史到底应该如何选题?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一文中评述了全球史的一些学术研究课题近年来的进展情况,其中包括全球史理论、跨文化贸易、物种传播与交流、文化碰撞与交流、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移民和离散社群等等。首都师范大学刘新成教授在《在互动中构建世界历史》一文中指出,全球史的核心理念是互动,全球史研究就是“大范围的互动研究”。 在认真梳理全球史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他指出了全球史学者表达“互动模式”的八种方式:1.阐述不同人群“相遇”之后,文化影响的相互性和双向性 2.描述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各种类型的“交往网络”或“共生圈”。 3.例数产生于某个地区的发明创造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连锁反应 4.探讨“小地方”与“大世界”的关系 5.“地方史全球化” 6.全球范围的专题比较研究 7.生态史、环境史研究 8.探讨互动规律与归宿。 如果认真思考和理解,这八个方面对世界是真正感兴趣,并有志于全球史研究者来说已经有了足够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了。

五、我对全球史观的看法

全球史强调把整个世界看做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运动、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上,能够较清晰地反映世界近代史的构架、格局和运动规律。

我认为全球史观的主要优点在于: 1.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在传统史学中,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是以欧洲的重要历史事件为标尺的。 “90%的篇幅中只介绍世界上25%居民的历史”。 显然,这种“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并不能反映世界历史的真实情况。 2.主张用全球视野来考察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当前世界性事件的影响下,历史学家所要达到的理想是建立一种新的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文明的尽力只当做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

当然,全球史观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也许是考虑到前人的研究已经比较充分的缘故,忽视了社会内部的发展,各社会内部的发展,即内因的作用,是重要的。对这一方面的关注不够,因此便在分析跨文化互动对各个社会所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影响时就显得缺乏深度。 第二,虽然很早就有学者对“西方中心论”提出了很多深刻的批评,但大多数人仍然把西方当做先进而加以追随。 我认为要真正克服西方中心论,我们非西方国家的学着就必须加强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研究。我们中国学者更应该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充分肯定它在历史上对世界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杰里・本特利著,夏继果译.全球史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2]柯娇燕.什么是全球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陈祖武、杨泓.世界史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

[4]于沛.全球化和全球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5]刘成新.全球史观与近代早期世界史编纂[J].世界历史 2006(04).

全球变化论文第9篇

由于全球化在现代进程中具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引起来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的重视。总结30年来对全球化的研究情况,呈现以下特点:1.研究范围全面;2.研究成果颇丰;3.研究内容走向深化。本文则就何谓全球化,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全球化的未来趋向作一简要综述。

一、何谓全球化

尽管很多研究全球化的学者试图给全球化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定义取得绝对权威的地位。不同的学者对从社会、历史、文化、意识形态、信息、政治、哲学等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学科对全球化做出解释,还有很多大家以自己对全球化的理解做出解释。

英国的戴维・赫尔德认为:“全球化指的是社会交往的跨洲际流动和模式在规模上的扩大、在广度上的增加、在速度上的递增,以及影响力的深入。它指的是人类组织在规模上的变化或是变革,这些组织把相距遥远的社会联结起来,并且扩大了权力关系在世界各地区和各大洲的影响。”中国的俞可平认为:“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现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本内容,但全球化也涉及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内容。”黄卫平教授认为:“所谓全球化现象,指的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的活动空间正在日益超越民族国家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以及趋势。”还有人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不断出现冲突的过程。”

当然很多组织或是周刊等也对全球化做出过定义,然而很多更偏重于经济领域方面的影响。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化的定义是:“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服务交易以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经济周刊》认为,全球化是指各国间不断增强的经济相互依赖,这反映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的跨国流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还有很多国外学者将全球化看成是欧洲化或是美国化。可谓对全球化的定义是见仁见智。

以笔者看来不管对于全球化的定义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的,以哪个领域为重点做出的所谓的定义都有一定的合理之处,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反映目前全球化的情况,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人们会有更好的结论。

二、国外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

对于全球化研究开始的时间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国外对全球化的研究比较早,成果也比较丰富。从国外的研究情况来看,更多的学者把眼光是放在经济全球化方面,集中体现在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资本、生产、国际分工、现代通讯技术等方面。但也不乏很多学者从全面的角度出发客观的看待全球化现象甚至还出现了很多集大成者。

英国学者在全球化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英国著名学者莎拉・鲍威尔(Sarah Powell) 和佩尔韦兹・高里(Pervez Ghauri)在《全球化》一书中描绘了全球化的起源、发展进程,发展的动力及面临的问题,对全球业务的开展及其管理提出了很多尝试意见。目前对全球化研究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全球化百科全书》( Encyclopedia of Globalization, 2006),此书囊括了关于全球化在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国际关系等各方面的知识,收入条目400多条,由国际权威学者编纂而成,是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和论述全球化的概念、术语和理论的工具书,无论对学术界还是其他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士: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杰出的权威学者简・阿特・斯图尔特在《人文译丛―解析全球化》中,对全球化的来龙去脉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对全球化的文化、生态、政治、地理甚至心里等方面都进行了分析。并且权衡了全球化的利弊,提出了一些建议,在书的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自己的期盼,希望全球化能够趋利避害,发挥积极的作用。赫尔德和麦克格鲁的《全球化理论》则是站在理论的高度对全球化做出诠释。本书汇集了全球化领域一流学者的论文,对于澄清这个经常由于意识形态而混淆的基本话题论争,大有裨益。这些文章涉猎广博,论证严谨,主题新颖,有人预言此书必将成为世界各大学的必备读物。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和安-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对此书也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日本学者星野昭吉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世界政治的行为主体与结构》一书中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对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公民国家体系、种族的冲突方面进行深刻的分析,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政治体系的不平等、非对称的现状,指出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并且指出了改变这一现状的可能和途径。他的其他著作例如《国际政治――冲突与和平根源》(此书最早把7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全球问题与全球意识引入国际政治理论研究),《世界政治的原理与动力》,《世界政治的变迁与权力》,《国际关系的理论与现实》,等书也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全球化进程的。

美国哈佛大学的劳伦斯・布尔(Lawrence Buell)教授致力于全球化的文学方面的研究,尤其对全球化文化的本土化方面颇有造诣,但是美国学者罗西瑙对全球化的本土化方面的研究却有不同于他的独特的看法。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知名学者Robert A. Rhoads教授与Katalin Szelenyi合作出版的《全球公民与大学》(Global Citizenship and the University)通过对几个国家的大学的案例的分析阐述了全球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打破传统观念成为“全球公民”的观点。托马斯・弗里德曼是典型的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全球化,和美国全球化的鼓吹者,他的观点在他的著作《凌志和橄榄树》一书中可见一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肯尼思・沃尔茨认为现在的全球化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其他方面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规模。

毫无疑问,全球化的问题已经成为一门“显学”,各个国家各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争相研究、各抒己见,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它已经突破了最初的经济全球化的片面观点形成了各种视角,渗透到各个领域。但是现在他仍然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理论概念,正如国际全球化研究领域内的权威学者罗兰・罗伯逊和杨・阿特・肖尔特在最近出版的四卷本《全球化百科全书》导言中所指出的,“全球化是一个经常为人们谈论但却理解甚少的概念”。相信随着历史进程的演进人们对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全球化会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体会。

三、中国学者对于全球化的研究

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摆脱不了全球化的影响。国内的学者对于全球化的问题也是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给出宝贵的意见。最近30年相继出版了14万多篇相关文章,数以百计的书籍,可见目前国内研究全球化的著作和内容颇多,但是内容都大同小异,缺乏创新,导致不能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如有学者能深入客观的挖其精髓从本质上看到全球化对我国的积极意义,将可达到更全面更客观的效果。毕竟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在这一进程中的劣势方面应该有相应的趋利避害措施。当然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乏一些不错的专著,从其可以看到我国学者对全球化的研究。

根据俞可平的观点,九十年代中期全球化就已经成为中国学者的热门话题。在研究全球化方面俞可平有相当的见解,并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书,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在引起国人对全球化的关注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他在《全球化和国家》中系统讨论了全球化与国家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展示了全球化的特点,并收录了当代学者关于全球化与国家的若干最新理论。 他出版的著作例如《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政治发展》和《全球化:西方化还是中国化》都是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令人深思。从1991年到2000年,随着全球化对中国影响进程的加深,他相继发表了"当代全球问题"、"关于现代化代价的思考"、 "全球化的二律背反"、"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全球化研究的中国视角"、"全球化与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全球化是一个合理的悖论"和"全球化理论的一些特征"等文章,引人思考给人警醒。

杨雪冬在《全球化》、《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想象力》等书籍里面全面的描述了全球化是什么以及现在的发展情况。他在论文“全球化:已知的与未知的”里面以已经发生的全球化为背景,对未来的全球化趋势作了大胆的预测。

此外,王丽华的《全球化语境中的异音:女性主义批判》, 一书是站在女性的角度理性的看待全球化对中国妇女产生的影响的,并从实践出发阐述了全球化对于我们妇女的一些负面影响。翟学伟,甘会斌,褚建芳编译的《全球化与民族认同》收录了多篇有关全球化与民族认同的论文集,分析了民族认同的建构,探讨了全球化对它的影响以及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对之重建的设想。民族认同的建构是民族国家进行文化融合与政治整合的过程,其要点在于民族统一与族裔多元的平衡以及文化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还有很多学者把全球化的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相结合,并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还有很多学者从《共产党宣言》里面解读自己对当前全球化的理解。刘明华的“《共产党宣言》全球化语境解析”,张立波的“世界历史、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前景”等很多学者,很多著作都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范凑,这类作品可以说是我国在研究全球化方面的一种独特的视角。

四、全球化的未来趋向

不管人怎么样,全球化都在客观的发展着的,关于如何发展,只能依据历史、现实和自己的理解去做推测性的判断。许多学者认为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论扩张,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有的学者提出,全球化呼唤的是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更负责任的全球化。

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呈现多方面为主导的全面的全球化格局。随着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强,观点的转变等很多因素的影响,相信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既然不可避免就要积极的参与进去,为促进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公平、合理、公正有序、全面的全球化贡献自己的力量。至于更完善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人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