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众哲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0:44

大众哲学论文

大众哲学论文第1篇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当时发挥了巨大作用,对我们今天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也有相当的借鉴作用,但时代在变化,大众的构成和需要也在变化。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推动和实现当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对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这里的“教育主体”主要是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传播,以期推进其大众化的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体大众化是由大众化的对象所决定的,即大众对象的多样性、层次性决定了教育主体的多样性,换言之,就是决定了教育主体的大众化。然而以往的人们大都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只有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统教育的学者才有能力,才有资格去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于其自身则往往妄自菲薄,亦或自谦为不知或知之甚少。殊不知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哲学家,并且都可以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者,因为只要我们在思考,在实践,就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分不开,从这一程度上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打交道,也就是说我们都可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体,当然在理论水平方面我们会稍逊于受过正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学者,但在实践中,我们并不一定低于他们的水平,甚至强于那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本本化的“象牙塔”里的学者,因为他们不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所以,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主体的信心和决心,使人们意识到自身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价值意义,而一旦他们有了这份意识,便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理解、相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里的“教育客体”是指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对象。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客体大众化从根本上说是由其本身决定的,因为“大众化”本身就是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普遍化,使之为大众所掌握和认可。但现在一提到教育,人们往往会把范围缩小到学校教育,殊不知“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对象,并且事物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亦然,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要在变化中不断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所以从更宽泛的维度上着眼,我们都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客体,而不应拘泥于某一群体,也只有使人们意识到作为教育客体的必要性及其精神所需,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真正内化为人们的意识。

这里的“教育介体”是指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介体大众化主要是指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人们喜闻乐见的方法来表达,使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为人们所用。对此,我们应做到教材生活化、语言通俗化、形式多样化。教材生活化。这是《大众哲学》给予我们最深刻的启示,在当时《大众哲学》之所以能把那么多的人引进哲学天堂,进入马克思主义世界,就是因为教材的通俗易懂,它能以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为例,讲得贴近实际,虽然作者在《自序》中讲过“要说的话不能直说,要用的字不能不用别的字代替,要举的例子也只好不举”[1]。但是他通过举诸如“雷峰塔的倒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笑里藏刀”等家喻户晓的典故或成语来渗透自己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让人们觉得哲学其实并不神秘和陌生。所以“并不是只有深奥的哲学著作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的、通俗的读物同样可以深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甚至赢得更多的读者。”[2]

因此,笔者认为现在很有必要出版一本结合现代语境和语义的大众化读物,把人们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语言通俗化。语言文字是理论的承载者,理论知识由最初的“口耳相传”,再到后来的“文字记载”,才可能代代相传,也才会有文明的延续、进步和发展。在我国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教育主体就得用中国式的语言和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人总以为语言越说得艰深晦涩,让人不知所云,学问就越大。所以,当初在艾思奇同志出版《大众哲学》后,就有很多所谓的“学者”攻击其语言过于生活化,缺少专业性和学术性,并且满带讽刺地说自己不屑于写如此通俗的著作,认为通俗会流于庸俗。其实恰恰相反,能用简单准确通俗的语言讲清复杂深刻的道理才是最难的。而艾思奇就做到了这点,试想如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深刻的理解和扎实的研究功底,是根本不可能用自己的语言,更不会用群众的语言来表达的,最多只能是引章摘句,用一些生硬的言语照本宣科。只有在理论上博大精深的学者,才能把抽象的哲理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

至于“通俗会流于庸俗”,笔者认为应该首先厘清二者的本意,再看看其间是否有必然性。“通俗化”要求理论的表述易懂但不能偏离本意;对于“庸俗化”,邓小平曾经讽刺“这些年把一些人养成懒汉,写文章是前边摘语录,后边写口号,中间说点事”[3],可见,一方面“庸俗化”是口号式的,无实质性内容、理论可言,另一方面“庸俗化”与“通俗化”相比,可能“易懂”,甚至“有趣”,却有可能偏离甚至歪曲理论本意。固然,为了“易懂”,“通俗化”也往往需要借助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故事或者俚语等作为铺垫,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论证的“学术性”,但“底线”是决不能“牺牲”理论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决不能因为追求理论的“易懂”而“失真”,陷入真正的“庸俗化”。可见,二者含义完全不同,其间也没有必然性,并且《大众哲学》的成功,也是对这一怀疑的最好论证。实现形式多样化。这是因为当今时代,一方面人民群众的思想、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加大了理论传授和宣传的难度。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分工的日益细化,不断呈现出新的社会群体,而各群体所需、所想有质的区别,应该格外关注,做到具体群体具体分析,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采取不同的形式,适应不同群体的需要。

#p#分页标题#e# 这里的“教育环体”是指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从国际上看,当今社会是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这样就把世界各国愈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得各国相互影响愈加深刻,而来自其他各国的影响亦使我国的社会环境愈加复杂。从国内看,网络的兴起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青少年,网络已经成为新世纪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工具和手段。它就像一把“双刃剑”,以其独特的优势吸引着广大人民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不少挑战。所以客观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亟待攻克的一片阵地。如何在网络上对“网民”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引导,推动其大众化也成为了我们不得不面临的重要问题。但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隐蔽性等特点,这就使得我们工作的难度加大。

大众哲学论文第2篇

在对马克思大众化的根本概念完全明确后,就需对哲学大众化的概念进行明确了。所谓马克思哲学大众化,即是指将其抽象化转变为形象具体化。大众化中所说的“大众”是指人民大众,其自身具有突破政治、经济、地域、年龄、性别等限制的特点。自改革开放后,现今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我国开始出现一些新型的社会阶层,他们同样归属于人民大众的范畴中。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对于群众的理解也需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促使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特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人民大众能够对马克思哲学理论灵活运用并用其对各类实践、改造活动进行科学指导,进一步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运用各类实践活动操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一步改进完善马克思哲学理论,推动其良好发展。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途径

(一)积极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意识

历史与现实均表明,在现今的社会中,大众化哲学的存在极为必要。所以,广大的哲学研究、教学者及人民群众需积极树立增强哲学大众化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哲学的信念。长时间以来,在我国出现了极为突出化的群众不懂哲学,学生不喜哲学、哲学招生淡薄、不注意加强哲学宣传的情况,最终导致出现马克思哲学被完全忽略,相关世界观、方法学说空洞、无力的问题。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大部分人未将哲学作为一门与实践活动相关联的科学,还未将哲学的概括、抽象性及现实、革命性进行有机结合。归根结底,是这些人未对哲学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充分了解掌握,对实践活动与哲学的引领作为未完全明确。相关哲学工作者在推进其大众化时,需做到有的放矢,对社会实践中存在的新问题、情况充分认识及解决。另外,在马克思大众化的推进中,对于“庸俗化”的担心是完全不必要的。大众化并不等同于庸俗化。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是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一项具有高度政治意义的事业。所以,广大哲学工作人员必须将自己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对自身的历史使命完全担负。

(二)多形式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活动

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化的活动,需要相关研究部门、媒体、学校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哲学工作人员需加强自身与实际之间的关联,积极选取一个恰当适宜的课题。开展哲学大众化的研究,如哲学大众化推进的必要性;哲学大众化与中国化、时代化之间的联系;哲学大众化的实质、特点等。而相关出版部门则需组织编写一些不同风格、类型的大众化哲学读本。可以对《大众哲学》、《学哲学,用哲学》等书中进行借鉴。各家新闻媒体则需积极开展一些有关于哲学大众化的宣传活动。学校是马克思哲学大众化推进的主要地区,思政课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载体。所以,各大高校的思政教学需进行科学化的创新、改革,进一步提升其实效性,对学生进行理论、实践有机结合的哲学教育,帮助其进一步树立起一个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观点。

(三)落实马克思v哲学大众化的基础、生长点

马克思哲学必须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其对马克思哲学进行灵活运用,将哲学作为认识、改造世界的有效手段及武器。所以,我们需积极采取一个极为有力的措施,促使哲学理论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的距离得以缩短,进一步形成一个学哲学、用哲学的和谐环境。第一,进一步奠定哲学大众化的群众基础,将其根植于群众之中,为广大群众所服务,代表其根本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为其大众化奠定一个坚固的基础。第二,奠定哲学大众化的制度基础,在大众化活动推进中,需做到坚持不懈,促使其形成一种制度。第三,奠定哲学大众化的实践基础。哲学大众化进行中需做到立足实践,从实际出发。

三、结语

大众哲学论文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建国初期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3)09-0069-05

在马克思关于“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著名论断中,深刻蕴含着对哲学大众化核心问题的思考。首先,谁是改变世界的主体?不是哲学家,而是人民大众。而人民大众靠什么去改变世界?光靠单纯的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理论武器。那么,如何才能让人民大众掌握理论武器?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哲学的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理论武器,只有通过大众化的过程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才能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的现实物质力量。因此,大众化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6年发生前的17年间。为了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引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顺势而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成功典范,为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提供了有益的历史参照,很有必要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来总结其历史经验、探讨其现实意义。

一、建国十七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经验

(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和哲学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文本

文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用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主要工具。建国十七年,为了适应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和哲学著作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要文本。

1.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不仅在数量、质量和速度上超过了前一阶段,而且具有版本多样化的新特点,包含了全集、选集、文选、专题言论、单行本等。在全集出版方面,由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翻译,并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2卷)、《列宁全集》(39卷)、《斯大林全集》(13卷),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在选集出版方面,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列宁选集》(4卷本),这两套选集收入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各个时期的主要哲学著作。在文选出版方面,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文选》、《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斯大林文选》。在专题言论集出版方面,有《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机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历史科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集》等等。在单行本方面,新版和重新校译了《神圣家族》、《哲学的贫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哥达纲领批判》等。这一系列经典著作通过新华书店这一遍布全国的最大发行网络,发行到全国各地,其发行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方面的一大成功举措,为当时的人们系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宝贵的文本材料。

建国初期,一般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都比较低,加之在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异,如果一开始就直接学习翻译过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哲学著作,必然会在阅读和理解上遇到很大的障碍和困难。因此,中国共产党把重新发表并编辑出版哲学著作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最佳切入点。1950年至1952年间,在总结10多年以来的革命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哲学代表作《实践论》和《矛盾论》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补充,使之在理论上更加深刻、完备,并相继在《人民日报》重新发表。重新发表后的“两论”成为了当时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首选教材,引发了全国上下的理论学习高潮,对于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决定以中央的名义编辑一部具有权威性的《选集》,在全国出版发行。1951年10月,《选集》第一卷正式出版发行,第一批总发行量超出60万册,成为当时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党员中,在青年、知识分子和各界人民群众中,形成了学习哲学著作的热潮。1952年4月、1953年4月,

《选集》第二卷、第三卷相继出版,思想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全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60年代,《著作选读》、《语录》的海量出版发行,直接推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学哲学、用哲学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使得哲学著作成为了那个年代的必修课。

(二)把理论创新和通俗化解释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来自西方的理论,要在中国实现大众化,首先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联系中国的实际,二是要化入中国的语境。只有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创新和阐释,才能真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走向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认同、掌握和应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借鉴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把理论创新和理论阐释并举,有效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1.在理论创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教育中,中国共产党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绝不只是单纯的通俗化和普及化。还必须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只有在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建国十七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一刻也没有停止过理论创新。一方面,基于新的社会实践来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从而形成了许多很有个性和特色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新见解,尤其是在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论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论述,比如,在认识论方面,提出的新论述有:“哲学就是认识论”,“认识规律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等等。这些新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当时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迪。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提出的问题,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如何对待民族资产阶级、国家的职能和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过渡时期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产生了像《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大纲》等一批有影响、有价值的哲学宏篇著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众化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有效地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通过通俗化解释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由于旧中国教育十分落后,直到建国初期,中国普通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属于文盲或半文盲,他们无法独立阅读一般的出版物,根本不可能读懂深奥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著作,更不要说运用哲学理论来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正如刘少奇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把马列主义原理拿到中国人民中间,特别是拿到中国劳动人民中间来宣传,来实践,来应用,如果不进行通俗化的工作,就不可能在中国推广,劳动人民就不可能接受。”为此,党中央在全党尤其是全国理论界进行了发动,要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尤其是哲学原著进行通俗化的解读和阐释,以便广大民众能够听得懂、看得下、学得进、记得牢、用得上。在党中央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下,广大的理论工作者尤其是哲学工作者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思想等经典原著进行了通俗化的解读和阐释,不仅出版了一批系统研究、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思想的著作,而且在《人民日报》等各大报纸和刊物发表了大量介绍、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思想的文章和材料。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李达的《(实践论)解说》和《(矛盾论)解说》,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杨献珍的《什么是唯物主义》、冯定的《平凡的真理》等。这些著作和文章的共同特点是集理论性、针对性、系统性和通俗性于一体,以革命建设的实践成果和科学研究上的成果为主要依据,密切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引证了许多广大群众所熟悉的事例,在以通俗的语言具体生动地讲述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同时,引导读者运用这些理论正确认识世界、社会、中国革命和新中国,辨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当时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哲学思想起了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以多样化的宣传教育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的宣传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途径,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归根到底就是要在全社会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知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在建国十七年中,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

1.开展全同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针对当时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思想情况,党中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普遍的、大规模的学习运动,通过举办暑期学习会、干部训练班、短期政治学校等形式,在各大中学校、各机关、部队、工厂等掀起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热潮。建国之初的前两年,主要是以社会发展史和唯物史观为学习重点。从1952年开始,转向对同志两部重要哲学著作,即《实践论》和《矛盾论》的学习和宣传。195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把全国广大干部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推向了更高的阶段。这些学习运动紧贴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和接受能力,坚持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贯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采取了党的领袖亲自倡导、新闻舆论引导、哲学工作者带头并指导、广大干部和各界群众主动参与的办法,因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

2.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哲学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建设。在教学机构建设方面,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调整中,集中各大学哲学系的师资,组建北京大学哲学系,使之成为当时全国哲学理论骨干培养的“大本营”。到1956年,又重建了武汉大学哲学系,新建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哲学系,所有大学哲学系的教学和科研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同时,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和各省市的中级党校也建立了哲学教研室。这些教学机构的建立,对于培养和组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队伍,提高广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起了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机构方面,1949年7月成立了中国新哲学研究会(1952年改称中国哲学会),它作为一个群众性的学术组织,团结和凝聚了全国的哲学工作者,在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955年9月,中国科学院增设了哲学研究所,它是全国最高的哲学理论研究机构,集中了一大批哲学工作者和许多著名的哲学家,为在我国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组织保证,同时对于指导全国广大哲学工作者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促进群众性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动持久深入开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3.积极创办哲学理论刊物。

建国初期,为了适应全国性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的开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建设的需要。党中央积极倡导创办了一些全国性的哲学理论刊物,如《光明日报》的《哲学研究》专刊,中国科学院的《哲学研究》、《哲学译丛》和《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等,这些刊物虽然开设的栏目各有特色,刊载的内容各有侧重,但宣传立场和服务面向是一致的。都突出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的阐述、对形形的旧哲学思想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成果和学习心得的介绍等等。这些全国性的哲学理论刊物,给广大的哲学理论工作者、学习所学专业的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和交流的同地,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繁荣,同时,对于确立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在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程。

建同初期,党中央把高等学校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阵地,开设了专门的课程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1949年10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出台了一个重要文件,即《华北专科以上学校1949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要求本地区高校学生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等课程。1952年10月,在高校院系调整完成之后,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课程的指示》,规定综合大学及财经、艺术院校自1952年起,依照一、二、三年级次序,分别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并规定这三门课程都要开一个学年。1953年2月7日,高等教育部发出通知,规定从1953年度起,将“马列主义基础”列为各类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以上)二年级的必修课程。从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基础课一样,成为高等学校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育开始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高校推进的主渠道。

(四)充分发挥领袖、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中的主体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决不仅仅是党的领袖人物的工作,也不只是少数专家学者的事情,而应该是一个有许多人以多种形式参与、由多方面的工作构成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历来对大众化的主体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在建国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统筹协调领袖、理论工作者和普通群众三者的关系,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地位,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积极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融合,共同汇聚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强大力量。

1.发挥领袖的关键作用。

党的领袖人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引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从建国十七年的历史来看,以、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共领袖人物,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们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凝聚全党集体智慧,亲自著书立说,不断创新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科学的内容;同时,积极倡导、引领和组织发动形式多样的全国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宣传活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家的书斋走向并深入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和社会各界群众,使之为大众所认同、理解并掌握。此外,领袖人物以自己崇高政治威望和深厚理论功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通过发表文章、演讲、批示、调研、座谈等多种途径,运用通俗化的语言,亲自向党员干部、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其他群众宣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有力地带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2.发挥理论工作者的基础作用。

理论工作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先锋、骨干和示范者,也是领袖与大众、理论与大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建国十七年中,以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为代表的理论工作者,自觉地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运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他们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建国后革命和建设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对一些重要哲学理论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学术支撑;同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作出了系统而又准确的阐释。尤其是对哲学思想进行了通俗而又透彻的解说,通过哲学批判和论争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为广大群众学习、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此外,他们还热烈响应党的号召,在认真学习、改造思想的基础上,积极承担帮助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辅导和宣讲任务,或在报刊公开发表学习心得、解说文章,或直接深入到群众中去举办辅导报告会和学术讲座,或走进大学课堂里讲授哲学课程,对干部群众和学生做哲学“通俗化”的工作,受到了干部、群众和学生的欢迎。

3.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作用。

广大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客体,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主体。建国十七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从根本上看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学习活动,它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但明显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他们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学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党员干部纷纷参加各级各类党校培训班和学习班,采取听报告、钻原著、读报刊、学文件、开座谈会等多种办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系统学习,理论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知识分子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一场学习运动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武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特别在高等院校中,政治课成为学生最关注、最欢迎的课程之一;刚刚翻身解放成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发自内心地信服并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全国兴起了群众性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可以说前所未有,这一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哲学与现实生产、生活的结合。

二、建国十七年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重要启示

(一)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不等同于中国化,也不只是通俗化,更不是庸俗化,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以人民大众为核心而展开的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要“为人民大众而化”,代表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人民大众的诉求,积聚人民大众的智慧,符合人民大众的特点,能够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化大众”,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和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转化为人民大众的实践指南,从而掌握人民大众。第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大众化、实践大众化和创新大众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由被少数人理解掌握转变为被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由少数人领导指挥转变为人民大众自觉行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由被少数人主导推动转变为人民大众广泛参与。

(二)夯实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理论根基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必须切实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要达到彻底、能说服人、掌握群众,就必须坚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一定的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这根主线,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的支撑和引领。在当代中国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一方面,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相结合,在指导解决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问题、引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升华和创新,从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打下深厚和坚实的理论根基。

(三)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传播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不断创新理论传播的方式,要顺应人民大众对理论和现实的诉求,充分考虑人民大众的实际理解能力、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入耳人脑的大众化方式。向人民大众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掌握和运用。要注意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有效结合起来,各展所长,形成合力。继续发挥好报刊、图书、广播、电视在哲学理论宣传普及中的重要作用,讲究宣传艺术,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要充分利用一些新兴媒体的优势,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成为理论大众化的崭新平台,努力创建出一批思想理论类网站,突出专业特色,形成各自优势,使之成为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阵营。

(四)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专业队伍

建设专业化的队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得以实现的组织保证,其中应当包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宣传、教育等三支队伍。当前,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来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培养专业队伍的良好学风和工作作风,尤其是要让他们树立调查研究的学风,让他们敢于深入工厂、农村、学校、社区之中去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让专业队伍和工农兵学商相结合,思想互相融合,感情打成一片,努力克服“闭门造车”和“经院化”的主观主义作风。二是要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重点培养一大批既具有较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又具有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加强对专业队伍的培养和扶持。建立常态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专业队伍的培训学习交流机制,通过定期学习培训让他们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纵观时代的历史视角和宽阔的国际视野。

(五)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发展机制

大众哲学论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基本原则;推进路径

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比较难懂的,常人难以理解的学问通俗化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抽象难懂向具体、通俗易懂转变的变化过程,这样使得原来仅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在中国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命运。人民大众包括的群体众多,无论何种职业、宗教、地位等人群都可以称之为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作用重大,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同样承担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用人民大众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之通俗化的语言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理解并运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小部分学者们的知识,而且他们只是执政党的一个执政手段。第二,一部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认识到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思想家的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实际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单单只是这些思想家的经典观点,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指导人民生活的更好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过去错误看法和误解予以更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力、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哲学领域的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与19世纪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丰富。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转变为能被人民大众都接受的文化理念,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续服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成果理论继续重视和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高深专业难懂的思想,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将高深难懂的理论思想简单化,使得人民大众都能接受,最理想的就是让文盲都可以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都理解拥护。

2.2对最新成果的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之一,推动最新成国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力推进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在当今的社会实际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来指导社会发展,促使社会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情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方法

3.1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哲学理论

在具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使得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明白,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将相关的理论书籍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编写等措施,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不能变,它是人人都需要尊重敬仰的一种文化,不能过于低俗或者庸俗。

3.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运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但在这个过程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诸如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进一步的深入。

4.结语

在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公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发展的过程中,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让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要将理论向大众化推广。而且在现在发展关键时期,一部分人员的思想意志不坚定,产生了动摇心理,使其推广到大众化的时间和任务更加紧迫。

参考文献:

[1] 滕俊博. 浅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及推进路径[J]. 科技视界, 2014(36):184-184.

[2] 尚庆飞.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 河北学刊, 2008, 28(3):18-20.

[3] 崔啸.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与推进路径[J]. 中文信息, 2016(10).

大众哲学论文第5篇

关键词:哲学大众化 价值论 解放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01-02

促进哲学的大众化是艾思奇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要旨,也是艾思奇哲学的特点与魅力所在,在旧中国,艾思奇所提出的哲学大众化思想引领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今天如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如何在新的时代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入人民大众的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的要求,更是塑造新的时代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之必要性

从价值论的角度看待问题,往往要从一个命题存在的必要性来进行分析。哲学的大众化对于很多哲学研究者而言,特别是研究艾思奇哲学的研究者而言,其必要性似乎是不言自明的。但就是这个不言自明的命题,在现实的社会中却面临着很多难以言表的困境,一方面,传统的哲学研究领域不断地被其他学科蚕食,或者是直接分化为新的学科;另一方面,哲学研究领域与空间却又在不断缩小,造成哲学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渐行渐远,逐步退入到了一种“边缘化”的境地。

但回望艾思奇提出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时代,却发现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了无数革命青年信仰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的桥梁,为何在艾思奇的手中,如今看似被“边缘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会发挥出如此大的力量,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能还要从人们应该如何看待哲学说起。

1.如何看待哲学?

我们该怎样看待哲学?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哲学观,艾思奇认为“哲学思想是人们的根本思想,也可以说是人们对于世界的一切根本认识和根本态度”;对于具体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出发去理解全部哲学问题的哲学观,以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哲学观”。说的更具体一点,对一种哲学观的理解,更主要的是对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进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的解放作为其最高价值诉求,与之相应,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就是“在全面占有自己本质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绝不是专注于‘世界何以可能’、‘认识何以可能’、‘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哲学,也不是热衷于抽象的议论‘存在的遗忘’的生存论哲学,而是以人的解放为理论旨趣,以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非人生存状况为理论进路,以探索变革人的生存方式的现实道路为理论内涵的‘解放何以可能’的解放论哲学”。作为一种要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接受的哲学,必须有一个能为普通人所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哲学观,它必须反应这种哲学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为哲学的大众化奠定坚实的基础。艾思奇所推行的哲学大众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体现的为全人类所接受的价值取向和精神旨趣。

由此产生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哲学的价值问题,“社会为何需要哲学”,这是致力于推进哲学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者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哲学一直被视为一种只供少数“有天赋”的人去钻研的“精英之学”,但自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到“生存哲学”的产生,再到近年来价值论哲学的兴起,哲学回归到“人的生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价值的思考不仅要阐明人生活的目的,而且也要确立一种达到目标的指导原则”,价值论哲学是一种紧紧围绕人与人的生活展开的哲学。因此对于哲学是否有用的问题,也不妨从价值论哲学的视角下来进行分析。

2.从价值论角度分析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思想的成功

哲学大众化的价值论基础,说的通俗一些,就是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问题。价值论中的价值,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产生于人按照自己的尺度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现实活动;价值的本质,是客体属性同人的主体尺度之间的一种统一,是‘世界对人的意义’”。在价值论哲学的视野下,人与价值是紧密相连的,人本身的存在状态就是一个价值的存在,即使大众很难意识到这一点,但人的生活一直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主导,那就是人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主导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我们为何觉得有的事情非做不可,而又对有的事情厌恶至极,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决定了我们的选择,因为价值观念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价值取向和态度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形态”。

这里再回到艾思奇的时代,为何艾思奇的哲学思想能受到如此多有志青年的青睐?的确,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以及他另外的著作中,从没有发现有关价值论的蛛丝马迹,更没有发现有对那个时代人们价值观念的分析与论述。但是,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就不难发现,在当时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中国,如何救亡图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而马克思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拯救中国之最有效地革命理论,这就天然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传播打下了坚实的价值观念基础,而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中也可以找到这种将中国当时的现实国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合的痕迹,例如,在论述单靠客观真理的害处时,举了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例子,在论述如何从实践中去认识真理的例子时,用了“一·二八”事变后李顿调查团作为反例;用帝国主义侵略本性的不变性与侵略方式的多样性来解释现象与本质的问题。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艾思奇用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联的例子,来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正好契合了当时广大青年的价值诉求,因而在推进哲学的大众化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所以必然会出现这样的时代:那时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从其内容来说,都要和自己的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用马克思的这句话也许最能解释艾思奇哲学大众化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艾思奇的哲学思想在精神追求上契合了那个时代救亡图存的时代精神,才能在广大有志青年中产生广泛的共鸣。

如今,那个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每个时代都有其特有的时代精神,即使在我们这个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也概莫能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与“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本身就是一种哲学的大众化,而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以“改变世界”、“解放全人类”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天然地就具有大众化的理论特质和内在要求。但是仅仅从理论上解决哲学大众化是否有必要的问题是不够的,只是理论界对哲学定位的一种自我反思而已,要真正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大众,还面临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即:哲学的神秘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哲学走入普通人的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可能。

二、从价值论角度看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困难

很多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和普通人聊到哲学,他们一般都会说哲学好难,哲学著作看不懂;或者直接就问: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干什么用?产生这些看法和问题,归结起来就在于人们对于哲学的不了解。

思想与常识的纠结:哲学为何神秘

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的开篇,写的就是“哲学并不神秘”,可见,无论是对于几十年前的有志青年,还是对于当今迷茫的现代人,哲学都有其神秘的一面。所谓的神秘性,其实对于大众而言就是不知道哲学研究的对象,也听不懂哲学家们在说什么。对于前一个问题,艾思奇在其《大众哲学》中指出,哲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就来自于我们对日常生活的感想。但“哲学比感想更有系统”,而哲学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是为了确定“人的生活目的在于追求幸福”。听上去虽然美好,但却使人感到空洞,空洞的原因,是哲学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似乎与此目标相去甚远。我们更愿意去理解和接受的,却是很多哲学研究者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常识”。

“常识的本质特性,就是它的经验性”,也就是说,常识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相互沟通的工具,在于其来源于人类共有的“共同经验”。但哲学要表达的却是一种超越经验的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对经验常识的超越。哲学思维与常识思维的矛盾,就决定了一方面,哲学家要与限制自己思维的常识作斗争,从而达到超越其的目的;另一方面,常识作为人把握外部世界的最基本工具,哲学研究者又必须使用它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说,必须用来源于经验的语言表述哲学研究者们超越经验的思想,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哲学大家所撰写的哲学著作曲高和寡,只能在有限的概念框架内得到认知和解读。这无形中就在哲学研究与大众之间,设置了一道看不见的藩篱,使大众对哲学敬而远之。

三、突破藩篱:哲学的大众化与解放大众的哲学

一直以来,哲学与大众之间却存在着这一条看不见的“篱笆”。既是由对哲学心生敬畏的普通大众所构筑的,也是由那些“看似‘自我放逐’实则逃避现实” 的哲学研究者们所构筑的。哲学的神秘性与实用性的问题,就是这一现状的写照,大众因哲学的“无用”而远离哲学,很多哲学的研究者们又需要用哲学的“神秘”来体现自己的“高深”与“智慧”,但是,哲学不是书斋里少数学究的思维玩具,也不是对普通人而言可以将其束之高阁的“闲学”,而应该成为指引大众追求幸福生活,走上真正的“成为人”的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只需要一个答案,那就是找到一种能够大众化的哲学并使之大众化。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哲学研究一直在追寻几个问题的答案人是什么?人需要什么?人活着要追求什么?站在马克思主义论的立场上,从价值论的视角分析,人是一个社会的存在物,也是一个追求价值的存在,人类需要自由,需要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此,人要不断追求解放自己,从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中解放自己。而人的本质与人的追求,决定了作为“终极关怀”的哲学,必然要以某种形式与人的生活,人的生存方式,人的行为方式融为一体。

这种融合,就是哲学的大众化,在几十年前,艾思奇以通俗的语言、恰当的比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介绍给了中国的广大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追求自由和解放的精神带给了苦难的中国。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各种流派的哲学思想,如生命哲学、新康德主义和唯意志论等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也大行其道。但唯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成为了带领广大中国人民争取自由与独立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哲学还是唯心主义哲学,不是“从来没有看到真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并且仅仅限于感性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独的、肉体的人’”,就是“不知道真正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哲学,这样的哲学早就背离了“认识你自己”这句作为哲学研究最根本原则的古希腊名言,它们又如何能与普通的民众产生心灵的共鸣?

在当今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能仅仅只是编写几本通俗易懂的教材就可以,理论即使再通俗化,如果它与大众的价值追求并行不悖;甚至是背道而驰,那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所谓的大众化。因此,作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理论工作者,首先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追求、精神旨趣与思维方法,同时,又要对我们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社会发展以及民众的价值观念进行深入的反思与剖析。

新时代的哲学大众化是要以各种大众能够接受的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传递给社会大众。这种传递并不仅仅是一种说教式的传授,而是一种精神的交流的互动,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解放的价值诉求传递给大众。哲学思想存在于一切文化形式和样态中,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不仅仅是将哲学理论用一种大众可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更要以各式各样的大众化的文化载体(小说、戏剧、影视、漫画、歌舞等等)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追求自由、追求解放精神实质与价值追求,从而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社会大众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我们不需要要求人人都像哲学研究者那样研究哲学理论,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内涵传达给普通民众,使之能够以具有哲学色彩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世界,形成新的价值观,最终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实现对其自身与所处社会的自我解放。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与哲学之间构筑一座桥梁。让哲学“回到人间”,让大众“走向天堂”。

参考文献

[1]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2]孙正聿 《哲学通论》(修订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3]李兵 《生存与解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4]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3-4页

[5]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6]李德顺 《价值论》(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120-121页

[8]艾思奇 《大众哲学》(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9]牧口常三郎 《价值哲学》,马俊峰江畅译,1989年版,第107页

大众哲学论文第6篇

关键词:《大众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 当代启示

在20世纪30年代,由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一经问世就受到人民群众的热捧,仅在解放前就印行了32版。该书作为“中学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开山之作,曾长时期地影响了我国的哲学界”,启发和影响着几代青年走向革命的道路,同时也给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提供了丰富经验和重要启示。

一、《大众哲学》的理论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的革命事业呼唤新的正确的理论指导。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众哲学》的出版,不仅解决了当时人们认识上和思想上普遍存在的困惑和疑难,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理论贡献。

一是将哲学从腾云驾雾的神秘中解放出来,将哲学与群众紧密结合。

二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系统阐发,推动其广泛传播。

在当时中国,随着和新文化运动的落潮,来自于西方的哲学流派和产生于本土的传统哲学等各种文化思潮纷纷涌现,艾思奇一方面不断批驳各种错误的哲学思想,另一方面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哲学》尽管是一本通俗读物,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进行了较为完整和准确的阐述,分别论述了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将概念、范畴和基本规律有机统一。

三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进行了深化研究。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许多问题的阐发都包含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特别是对人的认识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李公朴在序言中强调,“虽然是通俗化的著作,但是也有许多深化的地方。尤其是在认识论方面的解释,如哲学何以有党派性的问题,如‘变革的实践’何以能成为真理标准的问题”。

二、《大众哲学》的主要特点

作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大众哲学》做到了哲学与实践、哲学与群众、哲学与时代有机统一,其本身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哲学理论。

《大众哲学》没有像一般的教科书那样板下脸来对哲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进行精准的分析,而是以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典故为引线,在形式上采用日常对话聊天式的通俗语言,将哲学原理渗透其中,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符合人民群众的认知习惯,收到较好的效果。二是从大众的思想实际出发,贴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为人民大众所掌握,哲学的生命力才是持久的,才能变成指导社会变革的巨大的物质力量。”为了便于普通民众的理解和掌握,《大众哲学》在内容设计上十分注重使用群众生活身边的日常事物、人们普遍熟知的历史事件和民间谚语来阐述哲学理论。他曾形象地将《大众哲学》比喻成让一般群众能消化的“一块干烧的大饼”,而不是让阔少们享用的“装潢美丽的西点”,他“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在乡村里,给那些失学者们解一解知识的饥荒”。艾思奇通过事理结合的方式将产生于西方社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用中国化的言说方式传递给了人民群众。又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符合人民群众的思维实际,便于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接受。

三、《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现实启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的面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任务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更迫切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开山之作,尽管也存在着诸如对学术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等不足,但对于当前我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新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每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诞生之初就属于大众的哲学,但“本质上属于人民大众的哲学并非天然地具有大众化的普及的形式”,这就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的自觉努力。当前哲学与生活部分脱节的现实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所面临的种种困难,要求哲学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每一名哲学理论工作者都应该做到,既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原著,准确把握基本原理,又要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关注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在不断探索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民群众的有机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进程。

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坚持群众路线,立足于群众的思维习惯和实际进行普及宣传。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过程中,应以艾思奇《大众哲学》为榜样,从农民、商人、学生等一般群众的表达方式、思维习惯和日常生活实际出发,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而不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来表达思想,要与群众平等的交流探讨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要通过对事例的深刻剖析来阐述道理而不是高度抽象的概念逻辑演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就应始终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把抽象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大限度地亲近大众,把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引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必须与时俱进,关注和解决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真理吃透,用以回答中国的实际问题,在与实际的结合中升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成果,并使之通俗化、大众化,为群众所接受,这是《大众哲学》成功的最重要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始终关注时代主题,要随着时展而不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大众哲学论文第7篇

关键词: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哲学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10607

20世纪30年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受苏联哲学家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深刻影响,以艾思奇为代表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中国掀起了一场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他们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利用通俗化的语言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指导和推动了中国革命的深入发展。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深刻的社会历史动因任何一件事情的产生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背景,或者说社会动因,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绝不是偶然的事件,它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动因。

(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中日矛盾日益尖锐,中国的民族灾难进一步加深。同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不断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围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不仅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策略,还要争取广大民众对革命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必须唤起民众,用先进的革命理论武装他们。但是,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党内还存在着轻视理论的倾向,刘少奇对此曾经有过深入的分析,他说,有些人“似乎认为只要有实际斗争的经验,而不要高深的理论研究,就能满足,就能领导革命达到胜利。似乎认为马列主义的理论,无须经过相当长期的埋头深刻的研究,就能把握得到”[1]。理论准备的不足给革命带来了严重危害,大革命的失败就是一个沉痛的教训。正如革命活动家、教育家冯乃超所说:“1927年叛变了革命,我们认为,这暴露了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的弱点,主要是缺乏理论指导。因此觉得,很有赶紧向中国的读者――知识阶级,介绍马列主义理论和展开宣传工作的必要。”[2]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理论武装的重要性,因此,中国共产党开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领导,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兴起。

(二)对唯心主义哲学的有力回应

1927年北伐战争结束,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实现了中国的统一。但是,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从内部来讲,各个派系之间的争斗并未结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依旧困苦不堪,而外部则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不断加深。为了维护,当局在军事上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进行围剿的同时,在文化上加强对广大人民的控制。从1927年开始,开展了为期10年的“党治文化建设”运动。其主要措施,一是进行所谓的“党化教育”。 “党化教育”在起初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如要求教育要贯彻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政策,但“四一二”以后则日益走向反动。1932年,在赣、闽、皖、鄂等省开展的所谓“特种教育”,大肆推行宣传,更是直接暴露其推行所谓“党化教育”的真正目的,这就是消除革命影响,麻痹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斗志。二是提倡尊孔读经。为了消解人民的革命斗志,极力宣传儒家学说和思想。1934年,中常会正式通过“尊孔祀圣”的决定。此时,还发起所谓的“新生活运动”,提倡封建的“三纲五常”,要求人民群众忠于统治。

为了使党治文化具有理论色彩,右翼势力还极力鼓吹其唯心主义哲学,如戴季陶的“民生哲学”,认为人类“生存的欲望”是历史发展的动力,以此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陈立夫的“唯生论”哲学,鼓吹“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求生存的……记录,是唯生而不是唯物的”,企图直接从理论层面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进行批判,歪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达到“以理论打击共产党”的目的;宣扬所谓的“力行哲学”,以重塑国魂为幌子,打着革命与科学的旗号,宣扬看似是“知难行易”,实则是“大学之道”的一套封建教化,对人民群众具有很大的迷惑性等等。为了使唯心主义哲学思想被更多的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文人和政客有的出版论著、有的发表演讲、有的利用报刊进行造势,并且在普及化、通俗化上大做文章。尤其是这一时期的一些刊物,在推动唯心主义哲学宣传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如1936年上海市教育局创刊的《读书青年》杂志,读者对象为中等学校学生和一般青年,其很多栏目都采用讲话体,如“读书讲话”“中国文化讲话”“作文讲话”“国际问题讲话”“自然科学讲话”等,极具通俗性。该刊为了给歌功颂德,先后发表了“CC”系主要骨干潘公展的《非常时期青年应有之觉悟》《中国不亡论》《蒋委员长革命事迹》以及顾森千的《蒋委员长的青年时代》等文章。因此,为了阻止和对抗的文化钳制,抵制其唯心主义哲学大众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

(三)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深刻影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如火如荼,共产主义实践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苏联理论界积极开展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期间曾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哲学论战,一次是德波林学派的辨证论反对机械论的论战,另一次是米丁等红色教授学院学者对德波林学派的批判。这两次哲学论战基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教科书体系,也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相结合的宣传方向,极大地促进了苏联哲学界对辩证法的研究。与此同时,以布哈林、郭列夫等为代表的一些理论工作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被列宁称为“党的最宝贵的和最大的理论家”[3]的布哈林,在这方面贡献较为显著,他的许多著作都具有很强的通俗性,其哲学代表作《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副标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通俗教材》。他在该书《自序》中说:“本书是按照《共产主义ABC》一书的样式来写的”,“力求写得通俗”[4]。该书从医学上的精神分类讲到天文学,地质学和动、植物学的发展,从古代的中国礼仪讲到现代新的绘画流派,旁征博引、文笔流畅、举例生动、引人入胜。这种通俗化的写法使得工人、农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郭列夫的《无产阶级之哲学――唯物论》一书,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详尽地阐述了哲学的基本定义、近代唯物论的发展、辨证唯物论与科学的关系、唯物史观及其国家观、宗教观、道德观、艺术观以及哲学与阶级斗争的关系等等。苏联哲学家对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所做的开创性工作,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瞿秋白的《现代社会学》就是参考了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写成的,该书从社会科学的角度,通俗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在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辨证唯物主义的论著。艾思奇《大众哲学》的通俗化、大众化写法更是深受苏联哲学家的影响。

二、哲学工作者的实践探索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和组织下开展起来的。早在1929年6月,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宣传工作决议案》,提出了“扩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并且要普遍这种宣传到工人群众中去”的要求[5]。1930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以下简称社联),以开展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精心组织有力地保证了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蓬勃开展。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艾思奇、陈唯实、胡绳、沈志远等则在这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哲学社会科学界的精英具有坚定的理想和革命信念,他们不仅自身坚信马克思主义,而且勇于担当、身体力行、不遗余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工作。为了民族的事业、为了激发人民的革命意志,他们不愿一味地呆在书斋里从事高深的“学问”,而是放下身段,走向民众,用实际行动向人民大众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艾思奇曾经直言:“《大众哲学》实在花费了我不少的精力。如果我用同样的精力来做专门的学术研究,我想至少也可以有两倍以上的成绩了罢。”[6]正是哲学工作者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促使他们积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实践,并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被大量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之源和事业之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都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里,只有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著作,走进革命导师的内心世界,与伟人“对话”和“交心”,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地领悟其思想精髓,不断汲取理论创新的精神动力和丰富营养。早在20世纪20年代,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就已经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经典著作零星地翻译和介绍到中国,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哲学的贫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等。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翻译出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超过以往。从数量上看,大致是1930年5部、1932年6部、1934年2部、1936年1部、1937年1部。除了上述著作以外,这时翻译出版的还有《资本论》《反杜林论》《费尔巴哈论》《自然辩证法》《唯物论与经验批判论》等等。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翻译出版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翻译出版主要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这反映了当时革命形势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烈需求;二是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不仅有摘译本,而且大量的是全译本,《费尔巴哈论》《哲学的贫困》《反杜林论》《资本论》甚至还出现了多个译本,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发生了质的飞跃,即从简单的介绍到更高层次的学习研究。

第二,哲学内容宣传紧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哲学如果不与人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双向互动,就很难摆脱玄奥、抽象、枯燥、脱离实际的命运,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哲学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要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实践,并为其提供方法论指导。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7]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中国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世界密布着战争的阴云。怎样认识中国社会和中国前途,怎样认识世界形势,怎样解开人民群众的思想迷雾,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严峻挑战。当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没有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停留于书本上的理论探讨,而是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解答人民群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入民众,影响民众,扎根于民众。譬如,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就对当时社会存在的经济凋敝、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等群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分析,他从哲学的高度来阐释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思想,指出什么样的抗战思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抗战思想是错误的,从哲学理论上论证了真理在中华民族这一边,而不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一边;真理是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这一边,而不是在法西斯那一边,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斗志。正是由于广大哲学工作者设身处地地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把哲学变成大众的哲学,讲述大众自己的故事,以大众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原料来宣传哲学,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达方式力求通俗化。语言的通俗化或者大众化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文风问题,好的文风是群众接受、理解、运用理论的催化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产生于西方社会的学说,在语言表达上较为晦涩难懂,这就使得以工农为主体的中下等文化水平的群众难以理解和掌握,从而严重妨碍了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传播和影响。因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内容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出来,使一般人都能听懂、看懂、理解、接受是很有必要的。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克服了许多哲学家“言必称希腊”,纯粹用所谓的学术语言和高深莫测的概念来研究、宣传哲学的通病,从而使文化水平不高的一般群众也能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艾思奇在写《大众哲学》时,“把专门研究者的心情放弃了,回复到初学时候的见地来写作。说话不怕幼稚,只求明白具体”。他在《大众哲学》中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来阐述各种不同的世界观,破除了哲学的艰深玄妙,因此称其为“真正是通俗的而又有价值的”著作[8]。胡绳也非常注意用人们所熟悉的语言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他看来,耳熟能详的形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得以实现的必备前提之一,其“书信体”的表达方式就深受群众欢迎。陈唯实认为,文字的通俗易懂是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大众化就是把文字写得浅白易懂,使讲话或文字的形式通俗化。正是由于当时哲学工作者的努力,才破除了哲学的神秘,使它变得通俗易懂,从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形式趋向多样化。任何一种理论的传播,都离不开一定的形式和载体。再好的理论,如果不能采用好的形式和手段使人民群众接受,就发挥不了它的作用。1929年6月,中国共产党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宣传工作决议案》曾经提出:“为适应目前群众对于政治与社会科学的兴趣,党必须有计划的充分利用群众的宣传组织与刊物。……党应当参加或帮助建立各种公开的书店,学校,通信社,社会科学研究会,剧团,演说会,辩论会,编译新书刊物等工作。”[5]可见,当时党中央已经意识到多样化的理论宣传形式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领导下,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中,不仅采用课堂讲授这一传统方式,而且也在积极发挥其他宣传形式,如广播、报纸、杂志、电影等媒体的作用,尽管这些媒体在当时还是较为新式的传播方式,但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巨大优势已经展现出来了。其中,利用大众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时的普遍形式,如《大众哲学》就是先在《读书生活》杂志上陆续发表,然后才结集出版的。胡绳的《哲学漫谈》也是首先在《新知识》和《新学识》杂志上连续发表,其后才结集出版的。

三、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多元化趋势,各种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价值观有所滋长,信仰缺失、精神迷惘、道德滑坡等现象凸显,一些社会成员包括少数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怀疑甚至信念动摇。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现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过程中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指导和引领作用。那么,当前应该怎样有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宣传教育?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和启示。

(一)哲学社会工作者应该“民众化”

哲学社会科学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就必须走向大众,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科学知识,这也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20世纪30年代,以艾思奇为代表的一大批哲学工作者勇敢地承担起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神圣使命,不仅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由于党的长期培养,其中绝大多数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定的信仰,并且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段时间以来,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倾向,就是存在着纯学术化的研究误区。当然,马克思主义本来也应该从学术上开展深入研究,但这种研究绝不是远离社会生活、远离大众视野,一味地热衷于经院式的考证和思辨。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纯学术的东西,局限于狭小的圈子里,实际上是要把它和人民大众分割开来,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作用的发挥。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该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放下身段,走出书斋,走向民众,用实际行动向人民大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真正化为人民群众的“学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内容必须现实化、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来就是在实践中诞生的,它只有关注现实、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深入分析和回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民大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到发挥。在党的历史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取得实效的时期,都是其宣传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做的比较好的时期。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总体小康目标的实现,中国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当前,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奋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但是,我们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矛盾,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增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治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一方面需要我们通过强化社会建设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做出解答,以破除人们的种种思想迷雾。因此,我们要紧密联系实际,摆事实、讲道理,对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以充分发挥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语言要通俗化、大众化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风问题,主张以通俗化、大众化的语言对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在时期,就写了《反对党八股》一文,提倡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他说:“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9]的理论文章,叙事明了,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引人入胜。如,他曾经批评教条主义者说,教条主义者连猪都不如,猪碰到墙上还知道痛、知道转弯,而教条主义者碰到墙上就不知道痛、不知道转弯。这就形象地刻画出教条主义者那种顽固、呆板的嘴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语言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如今,由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语言表达上也已经相当通俗化了,群众“懂”马克思主义已不是什么主要问题了,但在宣传上仍然要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城乡基层群众的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只有以他们熟悉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在当前理论的宣传上,形式僵化呆板、空话套话太多、语言枯燥乏味等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在哲学研究领域甚至存在着 “问题越来越高雅,视阈越来越狭窄,字眼越来越生僻,概念越来越抽象,语言越来越晦涩,逻辑越来越玄妙,文章越来越难懂”的怪现象[10]。一些论著文风晦涩,咬文嚼字,引进甚至制造生僻概念;有的学者热衷于抽象和思辨,习惯于用一些大家看不懂的话语来表达大家都明白的道理,把有意义的问题表述得没有意义,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并加以克服。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方法要多样化

理论宣传的方法应该是多样化的,宣传马克思主义不能不拘泥于一种或几种方法[1116]。20世纪3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在方法上并不局限于课堂讲授这一种,报纸、刊物、广播等媒体的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1718]。在当代,尽管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经过上百年的传播,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怎样使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热情和兴趣,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依然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多种传播手段,创新传播途径。第一,要改进传统的灌输方法。灌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的一种传统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对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灌输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但是,实践证明,过去那种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的机械灌输方法已经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它过于突出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置于被动服从的位置,因而难以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灌输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也要注重灌输方式的多样性,如:可以采用教学互动、参观考察、专题讲座、先进事迹报告会、图片展览、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寓教于乐、寓教于学,这样的理论灌输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现如今,广播、电视、报纸等这些覆盖面较为广泛的传统媒体,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方面,一些媒体工作者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譬如中央电视台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以及一些电视政论片等,把先进的创新理论和电视传播手段相结合,实现了理论讲解和受众的无缝对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第三,重视和采用新媒体。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广泛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人类的交往方式,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教育工作拓展了新的空间和渠道。如互联网技术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广泛性、便捷性等特点,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阵地和新领域,如果运用得好,将会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总之,只有以受众为主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手段,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亲和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显现成效。

四、结语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这个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推动和领导下开展起来的,而以艾思奇、胡绳、陈唯实等为代表的广大哲学工作者则发挥了先锋和主力军的作用,正是他们的积极努力和辛勤工作,才使得哲学大众化运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2]冯乃超,蒋锡金.革命文学论争・鲁迅・左翼作家联盟[J].新文学史料,1986(3):1935,68.

[3]列宁. 列宁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M].李光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5]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

[6]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8].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9].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陈曙光.谈谈“理论”与“问题”[J].湖湘论坛,2008(4):8385.

[11]齐艳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文化基础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14.

[12]王学俭,刘强.新媒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取向[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01):146149.

[13]赵付科,李永健.微博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探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4):7478.

[14]魏泳安,王学俭.新形势下优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媒介路径探究[J].理论导刊,2012(05):4750.

[15]刘强.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16]卜叶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路径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4.

[17]郭德钦.延安时期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18]焦金波.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Exploration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1930sXU Menyou1, XU Yang2

(1. School of Marxism,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127, Shaanxi, China;

2. Education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ol and Political Theory,

大众哲学论文第8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比较难懂的,常人难以理解的学问通俗化的一个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抽象难懂向具体、通俗易懂转变的变化过程,这样使得原来仅仅有一小部分的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而转变为被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且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与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否在中国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它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命运。人民大众包括的群体众多,无论何种职业、宗教、地位等人群都可以称之为人民大众,人民大众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作用重大,人民大众创造了历史同样承担了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就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所掌握所运用,而不是“小部分人的特权”。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主要是让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人民大众的社会实践和用人民大众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基本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进行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这就需要在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之通俗化的语言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民大众理解并运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紧迫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进步,经济文化不断地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第一,一部分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小部分学者们的知识,而且他们只是执政党的一个执政手段。第二,一部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没有认识到其在指导实践方面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至今仍有一部分人对马克思列宁等经典思想家的观点还存在着一些偏见和误解。实际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单单只是这些思想家的经典观点,还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补充和发展的指导人民生活的更好的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过去错误看法和误解予以更正,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应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其与我国的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中取得了许多伟大的成就,但是,在生产力、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变化很大,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哲学领域的变革。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出与19世纪为了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在社会的变化中要不断的发展变化,进行不断的丰富。将高深的哲学理论转变为能被人民大众都接受的文化理念,使其能够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继续服务。

2.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基本原则

2.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深入研究

专家学者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研究和推广过程中,应该继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基本成果理论继续重视和发展。有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品一般都是比较高深专业难懂的思想,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要将高深难懂的理论思想简单化,使得人民大众都能接受,最理想的就是让文盲都可以接受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想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上下都理解拥护。

2.2对最新成果的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点之一,推动最新成国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大力推进哲学基本原理的创新,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3应与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应在当今的社会实际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观点来指导社会发展,促使社会的科学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和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紧密联系,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和情况。

3.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方法

3.1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深奥的哲学理论

在具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过程当中中,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应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理论,使得人人都可以理解都明白,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更进一步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诸如将相关的理论书籍用大众化的语言进行编写等措施,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在大众化的过程中,其地位不能变,它是人人都需要尊重敬仰的一种文化,不能过于低俗或者庸俗。

3.2运用多种宣传方式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需要多种宣传方式的综合运用。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实现宣传手段的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使得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但在这个过程也应该综合考虑各方面诸如生活习惯、知识水平等因素,将晦涩难懂的哲学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大众,让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工作进一步的深入。

大众哲学论文第9篇

关键词: 艾思奇 马克思主义哲学 大众化

一、我们的困境

在一百多年前的德国,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在一百多年后的中国,说:“要把哲学从学生的课堂和书本上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中尖锐的武器。”“历史是不能靠公式来创造的。”要创造革命性的历史实践,必须有革命性的思想武器。而如今,我们的这个思想武器在一些地方发挥不出威力,我们的哲学缺乏亲近社会的态度,缺乏新鲜活泼的语言,缺乏入情入理的观点,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向人民大众解释改革开放过程出现的新的问题、新的矛盾,获得群众信服和认同等方面,时常闪烁其词、苍白无力。归纳起来有以下表现。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有“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的“经院化”的研究取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学术,也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思想武器。当前哲学研究的成果可谓是汗牛充栋,但其中真正属于表征“中国特色的实践问题”或把它表述成一件“思想武器”的文章著作则乏善可陈。如果更悲观一些来看,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正处于一种“官热民冷、政热经冷、外热内冷”的困境之中,哲学缺乏思想渗透性、时代大众性和实践指导性,相反却显示出“学术凸显、思想淡出”的“学院化”研究取向。

2.当前哲学的宣传正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困境中,缺乏大众式的思维方式,脱离大众生活世界。

理论宣传的任务就是将正确的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 “大众”思维方式,从而使哲学变为方法和意识,并通过人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变革。这个道理马克思早就说过: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相反,如果哲学脱离了群众,就失去了自己的立足地。正如艾思奇所言:“一个理论工作者,如果脱离群众,就没有生命了。只有把哲学同人民大众结合起来,为人民大众写哲学著作,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正确道路。”哲学的理论宣传工作者们需要明白哲学并不是高居于现实之上的抽象理论,而是要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最生动鲜活的语言,最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多层次、多渠道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否则就只能是脱离大众生活世界的教条。

3.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亟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

随着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思想观念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思想活动的自主性、差异性也日益增强,社会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出现了信仰缺失、精神迷茫和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等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有效推行,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所以,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

二、榜样的道路

艾思奇(1910―1966),云南腾冲和顺乡人,原名李生萱,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和成就。如所言:“艾思奇同志为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奋斗一生,在哲学普及和大众化方面所做的卓越贡献尤为突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斋中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武器。”并被同志誉为“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

1.创新理论普及的方式与方法,以贴近大众生活的语言文字和事例增强说服力。

艾思奇同志与当下很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工作者不同,他有一套贴近大众生活的语言文字和事例。比如他用“一块招牌上的各种花样”为题介绍两种世界观,用“果树林里找桃树”向人们讲述“哲学是什么”,等等,基本都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用人民群众的语言来讲述抽象的概念和深奥的哲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深入浅出地运用到分析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上。正如1935年李公朴为《大众哲学》写的编者序中所写的那样:“这本书是用最通俗的笔法,日常谈话的体裁,溶化专门的理论,使大众的读者不必费很大的气力就能够接受。这种写法,在目前出版界中还是仅有的贡献。”邓小平同志曾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长篇的东西是少数搞专业的人读的,群众怎么读?要求都读大本子,那是形式主义的,办不到。……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

2.哲学联系实际,结合实践需要,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事情,回答人民关心的问题。

艾思奇的时代中国正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国家的道路、民族的前途,直接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现实生活。对于这些重大问题一个为人民大众所信服的解答,是《大众哲学》成功的前提。艾思奇自己也曾谈道:“我只希望这本书在都市街头,在店铺内,……却不敢妄想一定要到尊贵的大学生们的手里,因为它不是装磺美丽的西点,却是一块干烧的大饼。……‘埋头’在学院式的读物里的阔少们,自然是要觉得不够味的。”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艾思奇也坦言:“我掮着这个担子是极不胜任愉快的,因为真能当这重担的人,应该对于生活有充分的经验。而我缺少的却正是这一个东西。”所以,深入调查,反映人民大众的要求,反映时代的问题,抓住人民大众的思想,才能同人民大众心连心,得到人民大众的欢迎,使人民大众理解它、相信它、运用它。

3.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化为大众主体的价值取向,善于以理服人。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见不到任何到咄咄逼人的说教,只以生动活泼的材料加以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以一个谈话者的面貌出现,把深奥的道理转化为生活本身的逻辑,并帮助人们自觉到这种逻辑,以它指导自己的行动。比如艾思奇在谈到抗战期间“亡国论”和“速胜论”时候就说,如果不是它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哪怕是执政党的高调宣传也无济于事,不能并用于指导认识和实践。比如眼下国际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难、反腐倡廉、等热点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准确合理地解释回答,就达不到真正令人信服的效果。艾思奇正是通过在通俗化的过程既不损害理论的基本精神,又能合情合理的揭示出事情本质使人完全信服这样的一个途径,征服了无数的民众,以至于都不得不承认:“一本《大众哲学》,冲跨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

4.学者与战士相结合的品格,使得他的作品散发出巨大的感召力。

著名马克思主义学者黄楠森说:“艾思奇无疑首先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其次才是一个哲学家。他不是一个在学院里工作的学者,而是紧密结合革命斗争需要从事学习、宣传、研究、论战、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艾思奇的一生既是学术的一生,更是战斗的一生。从他在延安时期对反动哲学的批判,到建国后对胡适哲学的批判,都体现了他既是学者又是战士、革命者的特点。正如艾思奇研究者所言:“革命者的精神和意志,使他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科学性、尖锐性和深刻性,并赋予时代的色彩;哲学的思想和逻辑,又使他革命者的立场更加坚定、充实和鲜明,更富于理性。”

三、方法论的构想

1.大众化的理论,必须连着大众的心,关切大众的利益。

要连上大众的心就必须做好大众化对象的调查工作。只有通过深入调查,理解大众主体的思想状况,与大众谈话、生活、调查等,才能了解大众最需要的是什么,和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有哪些看法,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有何看法和建议,等等,对此进行一些科学的分析,才有针对性地展开大众化的理论教育。在中国革命与建设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赢得人心就在于它使得老百姓过上了实实在在的幸福生活。当前,社会矛盾多发,众多新问题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解释这些问题,化解误区和矛盾。

2.把真理从“文本”转变为用通俗易懂的道理。

不管何种理论,即使是绝对的真理,如果只以一种简单的方式强制地灌输给大众,也容易使得人们产生一种反感,甚至觉得受到“文化暴力”的侵害。我们需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化研究,通过用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语言和案例摆事实、讲道理,通过电影、电视、书籍、报刊、网络、广告等途径内化,弥补大众在思想方法与价值取向上的缺失。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觉成为大众认识世界、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判断是非的工具与标准。

3.注重通俗读物的建设工作。

2005年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一直在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读物的出版工作,比如《六个“为什么”》、《七个“怎么看”》等。今后仍需要大力发动有知识、有见解的知识分子做这样的工作,并给予在编写、出版、经费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楠森.继承艾思奇的事业.哲学大众化第一人―艾思奇哲学思想研究(序)[J].云南日报,2002.5.28第C02 版.

[2]谢本书.《战士学者艾思奇》中的《序》,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艾思奇.艾思奇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艾思奇同志纪念文集编辑组,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纪念文集[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5]艾思奇.大众哲学[M].上海:三联书店,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