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大众传媒的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18 14:50:14

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1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中职学生;心理;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B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33-01

二十一世纪是媒体爆炸时代,随着大众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中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新的发展渠道,构成了中职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可以说,大众传媒为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然而,与此同时,一些落后的思想和不良信息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对其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中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尤其要注重大众传媒对于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的内涵及其德育功能

大众传媒又称新闻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它主要是传递新闻信息、交流思想感的载体,反映了人类传播能力的发展变化,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个人或群体的传播手段,是包括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互联网、手机等在内的总称。

正是因为大众传媒有着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使得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依赖它,因而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只要我们有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了解的知道,通过传播媒介,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可以找到答案,世界在大众传媒面前变得十分渺小。大众传媒正以它悄然的方式走近我们的生活,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据有关人员调查,2009年北京市居民接触媒介的时间约占闲暇时间7成以上,现在这个数据在呈上升的趋势。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我们花耗如此巨大的时间在一个方面,它又有多少真正的营养给予我们呢,特别是面对着世界观正在形成的学生群体,大众传媒又有多少德育功能蕴含其中呢?

由于大从形式多样、内容广泛、传播迅速、影响深远的特点,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很多典型事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传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的甚至借助它可以产生轩然大波。学生们,是最易受到传播媒体所宣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人生趋向影响的人群。大众传媒对学生的德育功能主要表现在,首先它是通过文化倡导进行的教育,在报道新闻时,加入必要的知识材料,使受众更好的理解,不会产生歧义。其次,大众传媒通过引导舆论进行教育。通过一此具有导向性事实的报道,使受众向着有利于特定利益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大众传媒传播的目的。第三,大众传媒通过传播者与受众的良性互动进行教育。在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再处于被动的授予地位,他们也积极地与传播媒介进行着信息互动和反馈,有时甚至直接参与到信息的制作和传播中来。

大众传媒通过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等方式引导人们的行动,让内化于心的道德认知外化于规范的行为。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讲述一个小孩看见他的妈妈给奶奶洗脚,于是他在妈妈下班回家后,吃力地端着一盆水送到妈妈面前,让妈妈洗脚。妈妈给奶奶洗脚无意中收到了教育孩子的效果,这就是道德榜样起到的强有力的引导作用。这还仅仅只是人际传播,如果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其效果肯定会大为增强,因此大众传媒对受众,特别是学生有很强的示范作用。

二、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简析

中等职业学生学校处在中学生中相对特殊的位置,他们既是中考的落榜者,家庭经济条件普遍落后,心理现状比较自卑;又是具有一些高中生不具有技能的拥有者,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强,很多琐事能自己处理。因此这样一群特别群体,他们的心理既有脆弱无助,需要关心的一面,又有好胜敢于人先的一面。

曾经有人总结,中职生的心理特征,他们身体发育接近成人,而心理发展相对滞后;在真正的成熟面前,他们的心理表现还是处于动荡的状态,易偏激、蛮干、冲动;急于在心理和行为上摆脱束缚的自主性;也同时渴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升和大众传媒的日益现代化,中职学生所接受的社会信息容量越来越大,这给原本就处于动摇状态的中职学生的心理又增加了易受影响的不稳定因素。优良的大众传媒信息给学生的心境注入一股暖流,不健康的文化信息则对其道德判断力不强的学生产生腐蚀。另外,中职生在校期间相对其他学生而言,学习压力不大,课余闲暇时间充足,也就更有机会,有更时间去接受影视、网络、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影响。

三、增强大众传媒对中职学生心理发展的有利影响

关于大众传媒文化以中职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的研究,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同志也曾经提出过“要增加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感,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造优良的舆论环境。”这种责任直接关系着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这是大众传媒应该肩负起光荣神圣的责任。

面对大众传媒各式各样的信息,我们应该对学生正确运用媒体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督促,教给他们斟辩信息的技巧,提升处理能力,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利影响和发掘大众传媒对学生的辅助功能。首先,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将传媒文化纳入学课课程体系,有计划有目的的发挥各种信息的正面促进作用。对于教师本身来讲,言传身教地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政治敏感力和鉴别力。其次,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密切联系家长,共同监督,管理学生,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最后,社会应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积极、宽松、有序的传媒文化环境。媒体主管部分也应该加强监管,不盲目追求收视而混杂一些低速信息,从而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可以将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面对各种道德问题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针对传媒文体的特点及其带来的影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充分正确利用好传媒文化的优势,坚决抵制其中的垃圾信息和不良思想,逐步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2篇

关键词 CUBA 大众转播 大众媒体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1传播学中关于大众媒体的研究

传播是人类社会性的表现,传播的产生与人类社会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承载着文化与文明。还作为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播的载体,传播媒体的方式和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人类的交流、语言、文字、活体印刷术的发明到电报、电信、电话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科技的泛使用,一共发生了五次信息传播的革命,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媒体可以分两大体系,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体(如广播、电视、电影和互联网等)。

2 CUBA与大众媒体

目前我国大学生篮球赛事主要有CUBA和中国大学生男子篮球超级联赛。此中CUBA大学生篮球联赛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面向中国绝大部分高校、面向全社会,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篮球人才为目标,采取半商业化、半社会化、产业化运作形式的大学生篮球专项运动联赛。而大众传播媒体利用自身在信息传递上的优势对CUBA联赛的大力宣传无疑会使人们对CUBA球关注程度的相对集中,无形中使得CUBA联赛的影响力渗透到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活,及更好地培养我国篮球后备人才。

2.1 电视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在现在这个信息社会,电视作为大众媒体的一种,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必需品和必要品。而通过电视媒体去收看体育赛事的直播、转播和录播以及一些体育专题节目已经成为了观众的首先。电视媒体具有使用方便、快捷以及观众的参与感强的特点,使得观众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通常在收看体育赛事的同时,电视媒体都有相应对该体育项目非常了解评论员和解说嘉宾,更是大大地增加了观众的参与感以及现场存在感。美国职业篮球联赛、世界杯、奥运会也主要通过电视媒体将精彩的内容呈现给观众。同样是篮球赛事的CUBA的传播也以电视媒体为载体将经常的内容及时、准确和方便的传达给观众朋友。在第十四届CUBA的比赛中,全国共计12家电视台对CUBA比赛进行了转播。

作为全国最大,综合性最强,转播覆盖面最广泛的CCTV5这种国际化专业体育频道也仅仅参加9场转播,并且所有的电视台在转播比赛的过程中都是具有选择性的。同时, 还能够发现在转播场次的男女分配上也是不均的,这种选择性转播对于体育竞争实力弱势的队伍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是典型的“马太效应,对CUBA整个联赛的发展也是不利。在调查访问中得知,所有的电视转播都是要付费的,这与NCAA相比是大相径庭。

2.2网络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最近几年来,我国网络传媒的体育报道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发展,几乎所有的新闻综合网站以及大型门户网站都开辟了体育频道,尤其是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这四大门户网站所开辟的体育频道更是吸引了数以万计受众的目光,成为受众上网获取喜爱体育信息的首选网站,CUBA球联赛也因其相对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网站体育频道不可或缺的重要传播素材之一。网络媒体操作更加简单,网上发送相关信息周期更快,内容更佳丰富而且都是以数字化的方式储存起来方便检索。

微博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多次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是一个基于用户之间相互关系的信息的分享与传播。2013年10月CUBA新浪官方微博正式上线,采用了更为快速和有效更新内容,并且可以及时回答相应用户关系所关心的内容。

2.3印刷媒体对CUBA发展的影响

CUBA的大众媒体传播中,印刷媒体一直发挥重要的作用,在联赛发展的初期,印刷媒体是最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体,它包括报纸和杂志。CUBA每一场比赛都会有相应报纸对其进行报道,不管是专业的体育报纸,像《体坛周报》《篮球先锋报》《篮球报》和《中国体育报》这些全国型还是《羊城晚报》这些地方性但是出色的综合报纸都及时准确地把比赛的成绩、比赛中的精彩内容、以文字和图片生动的传达给观众。这些报社分布于全国各地,但是都能够将CUBA的比赛及相关情况传播给全国各个地方的大学生和其他受众。当然在时展今天,印刷媒体也出现了自己弊端。但是一些关于CUBA深度性,专题类的报道内容还是源于印刷媒体,由于纸质的载体局限性反而时代相对较少的空间内关于联赛的报道内容更加完善和有深度。

3结论与建议

大众媒体对CUBA的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力量是毋庸置疑的,现代社会的大众媒体是极其发达的,对CUBA的相关比赛内容传播和报道可以使得更多人喜爱和热爱CUBA,成为CUBA的球迷。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由于受众的年龄结构特点,微博和网络媒体已经渐渐地取代了印刷媒体成为传播的一大支柱。而另一大支柱,电视媒体仍是主力君,但是信息时代,网络电视与传统电视中网络电视在传播CUBA时的贡献要大于传统电视。对于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的CUBA,应该以传统电视和网络电视为根本,大力发展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效应。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着手点,扩大CUBA球星的明星效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CUBA作为一个年轻和有活力、有朝气的组织,应该抓住这次机遇。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3篇

纵览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在每次新媒介诞生并与旧媒介并列的交叠关头,始终存在着一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即尽管新媒介在技术手段、传播特性方面迥异于旧媒介,但在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内,它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直接借鉴原有的旧媒介,旧媒介的传播逻辑或多或少的要渗入新媒介。这样要经过一个时期的纠缠交错之后,新媒介才慢慢积淀出完全适合自己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而一旦新媒介独立之后,它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力量对旧媒介产生强有力的冲击,重新结构媒介格局。本文把旧媒介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内容渗入新媒介的现象称为媒介的“干涉”,而将新媒介成熟以后对旧媒介的冲击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并行发展称之为媒介的“叠加”。这两种现象随着报纸的诞生就初见端倪了,一直延续至广播电视。世纪之交,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它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它本身目前还不成熟,也正在经历一个“叠加与干涉”的阶段。所以传统新闻媒介的危机感似乎还不那么迫在眉睫。不过可以预见,一旦这一阶段完成,它将以崭新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名副其实地成为“第四媒体”而挑战传统大众传媒。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新旧传播时代交替更迭的转折。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厅?

一、现象扫描; 我们首先来看看新闻传媒发展历史当中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此透视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报纸诞生之前,基本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介,那时的新闻往往和政令、商情或演说观点混合在一起。因此,就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来说,报纸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杂,如它的小说连载有书籍的特色,法规的颁布又有政令的特色,很难说它和具体的哪个媒介相干涉了。直到广播诞生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电台于1920年1月2日正式开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媒介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期。这种成熟表现在:

1、报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如针对不同信息的类型和不同读者的要求,报纸本身的分层基本成形。既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这样严肃的政党报纸,也有诸如《世界报》、《纽约日报》这样的大众黄色小报。报道内容以新闻为主,同时兼顾散文、漫画等适合副刊的内容。在报道题材方面,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新闻文体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固定了下来。

2、当时作为唯一的新闻传ッ浇椋?ㄖ接涤凶罟惴旱氖苤谌郝洌豢梢运担?鞘钡氖苤谝?私庑挛牛??丝幢ㄖ剑?鹞匏?荆?蛭?挥衅渌?嘈偷拿浇橛胨?赫?1ㄖ降纳缁嵊跋炝Υ耸笔俏抻肼妆鹊摹?

3、报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媒介运作体系,从采访、编辑到出版,从成本核算到广告费用的评估。在这一点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出现恰恰是报纸为了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如美联社的前身港口通讯社,就是由《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等六家报纸联合成立的。合众国际社的前身之一国际新闻社也是有报业巨头赫斯特创办的。

在这种情况下,新诞生的广播将无可奈何的处于报纸的阴影下,因此早期的广播在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有浓重的报纸的色彩,这表现在:

1、广播新闻的信息源大量地来自报纸;刚刚开始的时候,广播播音员仅仅是简单地读一下当地报纸的新闻标题,即便是新闻内容也很多直接来自报纸。那么就带来这样一种情况,当人们想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的时候,往往就必须去买报纸。这对报纸促销显然有好处,因此许多报纸看中了这一点,干脆自己办广播电台。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广播委员会1927年的报告表明,当时48家报社拥有自己的电台,69家报社在其它电台中出钱办节目,97家报纸上刊登广播新闻节目,几乎一半以上的高级电台都与报纸有着紧密的联系。

2、广播没有自己的新闻采编力量,在这方面受到报纸的严密控制;没有一线的采编力量,意味着自己只能获得二手新闻信息甚至一无所获,报纸对此进行了严格的垄断。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美联社为了挫败合众社,将当年的总统选举结果提前供给广播网以进行现场直播,这使许多报纸忍无可忍。于是,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于1932年年底召开董事会,向其成员通牒,在报纸刊出有关新闻之前,不得出售或透露新闻给广播电台。1933年,美联社成员召开会议,将报纸供给广播电台的稿件限制在35字以内。

3、相应的,广播新闻的体裁、结构、形式等等也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报纸的痕迹。广播短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等等从名称到结构都直接沿用了报纸的说法。在制作手法方面也鲜有突破。

无疑,这一时期的广播在媒介格局中仅仅起到对报纸的拾遗补缺的作用,而当这一阶段过去,广播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之后,它本身又对报纸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席卷欧美的大萧条给广播提供了第一个发展机遇,广播的便携性收听的特征,为因为经济危机而背井离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信息窗口。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大大促进了广播业的发展,一方面广播成为战争中的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都把对广播的发展和控制作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报纸和通讯社的压制,如断绝新闻的供应,也迫使广播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采编播体系,在这方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流的新闻搜集机构,在美欧一些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记者网,随后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也纷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1938年,时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欧洲新闻部主任的爱德华.默罗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现场实况报道节目。默罗、夏勒等记者分别从维也纳、伦敦、柏林巴黎和罗马向美国观众广播了慕尼黑阴谋及其在欧洲产生的震荡,广播新闻传播的现场感、实效性被鲜明地凸现了出来。1940年8月18日开始的《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更是把广播的有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罗斯福、希特勒、丘吉尔和戴高乐等人在广播中的演讲将现场报道、评论等因素融为一体。广播开始摆脱报纸的限制,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其媒介逻辑的独立性显现了出来。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广播评论等一系列广播新闻报道体裁被开掘了出来。广播的实效性、现场感和便携性收听带来的渗透性成为它区别于报纸的主要特色。报纸在新闻传播方面开始面临着广播的挑战。对此报纸也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0年代解释性报道在报纸中的率先崛起,相对于广播的声音传播,它发挥了文字传播逻辑性思辨性强的特色,着重解决新闻要素中“为什么”(why)的问题。两大传媒此消彼长,到二战结束时,形成了双峰并峙的传媒格局。

在娱乐服务功能方面,广播旧瓶装新酒的现象也很突出。广播杂耍节目是较早登上广播舞台的广播娱乐节目,它是舞台艺术在广播中的翻版;直接在广播中说故事的小说联播节目也深受欢迎。此外,象音乐、演唱会等舞台艺术、现场艺术也大量在广播中出现。直到30年代广播发展的繁荣期到来以后,广播有了自己独特的说故事的方式-----广播剧和情景喜剧,独特的聊天方式------脱口秀。就娱乐功能来说,它和当时以散文、漫画和幽默为主要手段的报纸对峙着并在同一个层面争夺着受众群。

电视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电视在40年代末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在新闻报道方面不 可避免地要面临报纸和广播两大传媒的影响,同时在娱乐方面也深受电影、戏剧等传播方式的影响,这表现在:

1、由于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相对笨拙和缓慢。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往往难以直接获得,而更多的是取自广播和报纸。因此刚刚开始的电视新闻仅仅有一些短讯,万能画面配声音也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典型的是中国本世纪60、70年代“新闻简报”类的电视新闻,几乎不具备任何新闻传播的优势。1938年4月,美国RCA和NBC开始试播电视新闻时,选择的是直接阅读《纽约时报》上的消息。即便是到了50年代,在一些着名的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蓬车》、《电视新闻与道格拉斯.爱德华》中,直接摘录报纸和广播的新闻也还是主要的手法。

2、电视由于其兼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信息传播内涵方面深受其他传媒的影响,如早期的电视经常播放电影而因此获得了“小电影”、“家庭影院”的别称。在画面编辑方面,也深受电影美学的影响。比如,在整个40年代,电影纪录片和电视新闻在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里都被混淆,如荷兰伊文思的《新土地》、德国李尼的《意志》、法国金派尼夫的《海马》等等在当时几乎都被作为新闻看待。观众也形成了习惯,很少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作要求。

3、在节目构成方面,其他媒介渗入的痕迹也很明显。典型的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52年,在电视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全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西尔维斯特.韦弗提出了电视杂志的概念,他当时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电视和杂志在排列上是可以相同的这一层面上。在这个概念下,该广播公司创办了《今天》、《今晚》等电视杂志节目。许多电视的其他节目如电视杂耍节目、电视戏剧、电视综艺晚会等等,也大多是其他媒介形式的电视翻版。

比广播幸运的是电视由于画面传播的魅力太强,因此没有被报纸和广播等媒介压制得太久,人们很快地意识到了它的传播力。不过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电视同样大量汲取其他传媒的成熟经验,有时干脆将其他媒介的节目形式完全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这一阶段也延续了一段时间,电视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如电视把谈话节目从广播中拿来直接形成电视谈话节目。这是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拿来”,不仅仅是节目的结构和形式完全照搬,而且连主持人也完全一锅端。 60、70年代美国许多大牌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从广播中直接转行过来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在8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电视纪实节目代表作《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节目主持人虹云就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着名播音员)。

肥皂剧一开始也是广播的主打节目之一,电视将其兼容和变革后,成为地道的电视节目,而广播肥皂剧相反却日益衰退。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工作者的电视意识(如纪实美学)的发展和强化,电视媒介的独立性才渐渐得到确立。便携式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的问世,提高了电视新闻采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种声画一体的纪录系统强化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个本质特性------现场感,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制作手法的变化,如对同期声的重视。同期声的大量运用,画面叙事功能的开发和拓展,渐渐形成了电视新闻传播独特的结构和逻辑。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出现了,并迅速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的个性独立之后,迅速对报纸、广播等媒介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广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的优势迅速让位于电视。电视收视行为的随意性、私人性、被动性也大量分流了电影的观众。面对这种情况,报纸继续在深度报道方面进行开掘,广播拓展伴随性收听的优势,开发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新闻方面,发挥广播新闻短和快的优势,率先开始滚动新闻的播出,同时针对现代社会中人际沟通困难的特点,大力发展谈话类节目,并首创电话直播的形式(至于电视也出现了滚动新闻的播出和电视谈话类节目,那是电视后来发展成熟以后的事了。)。在娱乐方面,成立了专业的文艺台和音乐台,并且细分广播音乐听众,出现了“乡村音乐台”、“成人音乐台”“古典音乐台”等不同类型的媒介形式。电影则更关注技术的变革对人类视觉的冲击,在大银幕(大场面)、立体声等方面优势的发挥,以此对抗电视的挑战。各大媒介彼此调整,互动竞争,逐步形成今天这样相互叠加,共同发展的格局。谁也不会被淘汰,谁也不能执牛耳。

二、本质探析:人类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是以相应的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但传播媒介的成熟除却技术原因之外和社会意识还是息息相关的。一种传播媒介成熟的标志是它是否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信息”的理论间接地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发展成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那么这种新的媒介就真正独立成熟起来了,而社会本身也就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因此,媒介叠加与干涉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媒介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任何一种新媒介刚刚诞生的时候,它面临着和老媒介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信息源。大众传播有自己固有的传播逻辑,如它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机构、拥有职业的传播工作者、面对的是非特定的大众等等。新传媒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这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思想的不成熟,它一开始无可避免地要借鉴传统媒介的传播思想和手段,来面对传统媒介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对待的媒介环境和信息源。此时,它是传统媒介形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人们刚刚接触广播新闻的时候是为了能更好地看报纸,刚刚开始接触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时候是为了替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80年代初,电视刚刚在中国兴起,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几十个人共同看一台小电视,而且一定要熄了灯看,这完全是电影接受习惯的延续)。

2、媒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普及是传播物质基础的体现,而依赖程度的提高则关系到社会心理的变迁。

以电视为例,美国的电视机达到普及的程度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1952年,当联邦通讯委员会关于电视台的冻结取消之后,美国三大广播网均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电视事业。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方向发展。60--70年代,电视逐渐成熟,电视机普及率在1960年以达到 90%,有4600万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台电视。如今已经有99%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平均每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目是2.24台。电视台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形成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天要看4个小时的电视,相当于一年有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看电视。此外,日本NHK的调查也显示,20岁以上的国民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看电视成了一种日常化的接受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此,电视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了。CBS的肥皂剧《我爱露茜》从1951年每个星期四开始播放以来,电视机拥有量较多的大中城市竟然万人空巷。面对这种魅力,广播报纸显得无能为力。成熟的电视节目本身开始规范社会生活。

3、旧媒介在面临挑战寻找出路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都会往纵式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旧媒介遇到挑战的时候会收缩阵地,往深度开掘自己的优势。以美国广播为例,从1953年起,电视成了主要的娱乐媒介和主要的新闻媒介之一。广播面临挑战,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内,广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此时,广播根据自己的传播特色,拓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内涵,将电话这种人际传播的方式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当报纸新闻在快和现场形象性方面面无论怎样也无法突破广播的技术优势的时候,它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往纵深发展,开掘出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新的报道题材,而不是在广度上和报纸一争高低。

三、未来展望-----英特网的叠加与干涉; 英特网是90年代以来传播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它以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和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正改变着现有的媒介格局。关于未来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在网络这一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 有的则认为网络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只是一种协作关系,它会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受众,但影响力不会很大。

我认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特网这一媒介的变迁。正如我们很难将29英寸大屏幕的彩电、影院效果的立体声音响以及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资源等电视的概念同二、三十年前12英寸的黑白电视、在着雪花点的屏幕形象、寥寥无几的频道资源的电视概念等同起来一样,可以说,此电视已经非彼电视。

同样的道理。目前英特网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它作为一个新媒介,正处在一个和传统媒介相干涉的阶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英特网的普及率不够高。从绝对数字来看,上网的人数日渐庞大,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的影响力还远远比不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一个媒介如果没有足够的受众群,其相应的媒介文化就会比较弱。一部好的电视节目引发的万人空巷的局面,在当代的网络社会中从未出现过。

其次,受众上网接受信息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种条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丰富与满足,如必须有相关的电脑、电话线和相应的软件配备;同时更需要个人素质的支持,如一定的电脑知识、相当的英语水平等等。就象17、18世纪欧洲政党报纸时期,由于教育落后,文盲较多,从受众的角度就限制了报纸大众化的普及,真正的报纸媒介的普及还是要等到工业革命后,受众的素质提高后才能实现,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还需要一个电脑扫盲和网络扫盲的过程,才能真正普及网络。

再次,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英特网的传播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选择和过滤的机制和方法,英特网信息丰富性这样的传播优势反而成为了当代人“信息焦虑”(面对纷至沓来的太多的信息无力处理,无法选择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而产生的焦虑)的源泉;声音、画面和文字多种信息符号一体性的传播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网络上声画传播的效果远不如广播和电视,这无疑牵制了其多媒体传播优势的拓展。这就是为什么斯塔尔报告在网络上刊登以后,各大新闻媒介的相关报道和节目依旧火爆的原因。

所以,英特网目前正处于一个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干涉,也就是相互吸引和相互借鉴的阶段,它本身独立的媒介逻辑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由于网上信息泛滥、拥塞,眼下它必然要借助传统媒介处理信息资讯的机构和人才,方能使信息合理有序地流动。对于在传统领域中它无法替代的部分,如英特网上的影像传播目前还无法替代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因此在这一方面,英特网往往起到拾遗补缺和引导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介也的确正在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它们也在试图干涉网络,以一种多角化经营的机会来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如在网广播就是这两种媒介在一起相互干涉的产物。因特网出现之后,广播电台除了把稿件贮存在网上随时以供调查以外,还可以把节目放在网上以供听众随时调听。用网络传播声音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极大进展,有些网上广播的音质已经接近CD。现在世界各大国际广播电台均有自己的主页,并提供在网上的广播服务,有些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听众传送新闻稿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媒介在互相干涉促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电视领域中,在台湾,台视网站中的专题新闻已经可以通过影像来呈现。在网上看电视以经不再是梦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兼容性非常强,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将远远超过以兼容性着称的电视,任何传播形态、传播内容都有可能在网上出现。所以这种相互干涉最终很可能会以网络占上风而终结,这个终结的到来标志着英特网这种媒介的媒介个性已经成熟。届时,各媒介经过纷争、借鉴和调整以后,又会各自独立发展,相互叠加,就象现在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局一样。

参考书目:

1、《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 张隆栋 傅显明编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4篇

纵览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在每次新媒介诞生并与旧媒介并列的交叠关头,始终存在着一种“新瓶装旧酒”的现象,即尽管新媒介在技术手段、传播特性方面迥异于旧媒介,但在开始发展的一个时期内,它的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直接借鉴原有的旧媒介,旧媒介的传播逻辑或多或少的要渗入新媒介。这样要经过一个时期的纠缠交错之后,新媒介才慢慢积淀出完全适合自己的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而一旦新媒介独立之后,它就会以一种独立的力量对旧媒介产生强有力的冲击,重新结构媒介格局。本文把旧媒介的传播特色和传播内容渗入新媒介的现象称为媒介的“干涉”,而将新媒介成熟以后对旧媒介的冲击后形成相对稳定的特征并行发展称之为媒介的“叠加”。这两种现象随着报纸的诞生就初见端倪了,一直延续至广播电视。世纪之交,互联网这一新的传播媒介异军突起,它对传统的大众传媒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它本身目前还不成熟,也正在经历一个“叠加与干涉”的阶段。所以传统新闻媒介的危机感似乎还不那么迫在眉睫。不过可以预见,一旦这一阶段完成,它将以崭新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名副其实地成为“第四媒体”而挑战传统大众传媒。这一过程其实是一个新旧传播时代交替更迭的转折。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有十分突出的现实意义。����厅?

一、现象扫描; 我们首先来看看新闻传媒发展历史当中的“新瓶装旧酒”的现象,以此透视这一现象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在报纸诞生之前,基本上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新闻媒介,那时的新闻往往和政令、商情或演说观点混合在一起。因此,就大众传播媒介本身来说,报纸这种旧瓶装新酒的特点表现得非常杂,如它的小说连载有书籍的特色,法规的颁布又有政令的特色,很难说它和具体的哪个媒介相干涉了。直到广播诞生之后,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当世界上第一个广播电台KDKA电台于1920年1月2日正式开播之时,西方发达国家的报纸媒介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成熟的发展期。这种成熟表现在:

1、报纸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成熟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如针对不同信息的类型和不同读者的要求,报纸本身的分层基本成形。既有《泰晤士报》、《纽约时报》这样严肃的政党报纸,也有诸如《世界报》、《纽约日报》这样的大众黄色小报。报道内容以新闻为主,同时兼顾散文、漫画等适合副刊的内容。在报道题材方面,消息、通讯、特写和评论等新闻文体形式已基本成熟并固定了下来。

2、当时作为唯一的新闻传ッ浇椋ㄖ接涤凶罟惴旱氖苤谌郝洌豢梢运担鞘钡氖苤谝私庑挛牛丝幢ㄖ剑鹞匏荆蛭挥衅渌嘈偷拿浇橛胨赫1ㄖ降纳缁嵊跋炝Υ耸笔俏抻肼妆鹊摹?

3、报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媒介运作体系,从采访、编辑到出版,从成本核算到广告费用的评估。在这一点上最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出现恰恰是报纸为了解决信息来源问题而采取的举措,如美联社的前身港口通讯社,就是由《纽约先驱报》、《纽约论坛报》等六家报纸联合成立的。合众国际社的前身之一国际新闻社也是有报业巨头赫斯特创办的。

在这种情况下,新诞生的广播将无可奈何的处于报纸的阴影下,因此早期的广播在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都有浓重的报纸的色彩,这表现在:

1、广播新闻的信息源大量地来自报纸; 刚刚开始的时候,广播播音员仅仅是简单地读一下当地报纸的新闻标题,即便是新闻内容也很多直接来自报纸。那么就带来这样一种情况,当人们想进一步了解新闻内容的时候,往往就必须去买报纸。这对报纸促销显然有好处,因此许多报纸看中了这一点,干脆自己办广播电台。据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广播委员会1927年的报告表明,当时48家报社拥有自己的电台,69家报社在其它电台中出钱办节目,97家报纸上刊登广播新闻节目,几乎一半以上的高级电台都与报纸有着紧密的联系。

2、广播没有自己的新闻采编力量,在这方面受到报纸的严密控制;没有一线的采编力量,意味着自己只能获得二手新闻信息甚至一无所获,报纸对此进行了严格的垄断。典型的例子是1932年,美联社为了挫败合众社,将当年的总统选举结果提前供给广播网以进行现场直播,这使许多报纸忍无可忍。于是,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于1932年年底召开董事会,向其成员通牒,在报纸刊出有关新闻之前,不得出售或透露新闻给广播电台。1933年,美联社成员召开会议,将报纸供给广播电台的稿件限制在35字以内。

3、相应的,广播新闻的体裁、结构、形式等等也不可避免地被烙上报纸的痕迹。广播短讯、广播通讯、广播特写等等从名称到结构都直接沿用了报纸的说法。在制作手法方面也鲜有突破。

无疑,这一时期的广播在媒介格局中仅仅起到对报纸的拾遗补缺的作用,而当这一阶段过去,广播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之后,它本身又对报纸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席卷欧美的大萧条给广播提供了第一个发展机遇,广播的便携性收听的特征,为因为经济危机而背井离乡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绝妙的信息窗口。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大大促进了广播业的发展,一方面广播成为战争中的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工具,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也都把对广播的发展和控制作为战争的一个重要内容。此外,报纸和通讯社的压制,如断绝新闻的供应,也迫使广播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采编播体系,在这方面,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率先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流的新闻搜集机构,在美欧一些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记者网,随后美国广播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也纷纷在这方面有所建树。1938年,时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欧洲新闻部主任的爱德华.默罗组织了历史上第一次现场实况报道节目。默罗、夏勒等记者分别从维也纳、伦敦、柏林巴黎和罗马向美国观众广播了慕尼黑阴谋及其在欧洲产生的震荡,广播新闻传播的现场感、实效性被鲜明地凸现了出来。1940年8月18日开始的《这里是伦敦》的现场报道更是把广播的有时发挥得淋漓尽致;此外,罗斯福、希特勒、丘吉尔和戴高乐等人在广播中的演讲将现场报道、评论等因素融为一体。广播开始摆脱报纸的限制,形成自己独特的报道方式和内容,其媒介逻辑的独立性显现了出来。现场报道、录音报道、广播评论等一系列广播新闻报道体裁被开掘了出来。广播的实效性、现场感和便携性收听带来的渗透性成为它区别于报纸的主要特色。报纸在新闻传播方面开始面临着广播的挑战。对此报纸也作出了一定的调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30年代解释性报道在报纸中的率先崛起,相对于广播的声音传播,它发挥了文字传播逻辑性思辨性强的特色,着重解决新闻要素中“为什么”(why)的问题。两大传媒此消彼长,到二战结束时,形成了双峰并峙的传媒格局。

在娱乐服务功能方面,广播旧瓶装新酒的现象也很突出。广播杂耍节目是较早登上广播舞台的广播娱乐节目,它是舞台艺术在广播中的翻版;直接在广播中说故事的小说联播节目也深受欢迎。此外,象音乐、演唱会等舞台艺术、现场艺术也大量在广播中出现。直到30年代广播发展的繁荣期到来以后,广播有了自己独特的说故事的方式-----广播剧和情景喜剧,独特的聊天方式------脱口秀。就娱乐功能来说,它和当时以散文、漫画和幽默为主要手段的报纸对峙着并在同一个层面争夺着受众群。

电视的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电视在40年代末刚刚登上历史舞台时,在新闻报道方面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报纸和广播两大传媒的影响,同时在娱乐方面也深受电影、戏剧等传播方式的影响,这表现在:

1、由于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原因,电视新闻的采访编辑相对笨拙和缓慢。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往往难以直接获得,而更多的是取自广播和报纸。因此刚刚开始的电视新闻仅仅有一些短讯,万能画面配声音也是这一阶段的产物,典型的是中国本世纪60、70年代“新闻简报”类的电视新闻,几乎不具备任何新闻传播的优势。1938年4月,美国RCA和NBC开始试播电视新闻时,选择的是直接阅读《纽约时报》上的消息。即便是到了50年代,在一些著名的新闻节目骆驼新闻大蓬车》、《电视新闻与道格拉斯.爱德华》中,直接摘录报纸和广播的新闻也还是主要的手法。

2、电视由于其兼容性强的特点,因此在信息传播内涵方面深受其他传媒的影响,如早期的电视经常播放电影而因此获得了“小电影”、“家庭影院”的别称。在画面编辑方面,也深受电影美学的影响。比如,在整个40年代,电影纪录片和电视新闻在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里都被混淆,如荷兰伊文思的《新土地》、德国李尼的《意志》、法国金派尼夫的《海马》等等在当时几乎都被作为新闻看待。观众也形成了习惯,很少对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作要求。

3、在节目构成方面,其他媒介渗入的痕迹也很明显。典型的是电视新闻杂志节目。1952年,在电视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全国广播公司的董事长西尔维斯特.韦弗提出了电视杂志的概念,他当时的意识仅仅停留在电视和杂志在排列上是可以相同的这一层面上。在这个概念下,该广播公司创办了《今天》、《今晚》等电视杂志节目。许多电视的其他节目如电视杂耍节目、电视戏剧、电视综艺晚会等等,也大多是其他媒介形式的电视翻版。

比广播幸运的是电视由于画面传播的魅力太强,因此没有被报纸和广播等媒介压制得太久,人们很快地意识到了它的传播力。不过在节目发展过程中,电视同样大量汲取其他传媒的成熟经验,有时干脆将其他媒介的节目形式完全照搬过来为己所用。这一阶段也延续了一段时间,电视才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媒介逻辑。如电视把谈话节目从广播中拿来直接形成电视谈话节目。这是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的“拿来”,不仅仅是节目的结构和形式完全照搬,而且连主持人也完全一锅端。60、70年代美国许多大牌的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都是从广播中直接转行过来的(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在80年代初刚刚兴起的电视纪实节目代表作《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节目主持人虹云就是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著名播音员)。

肥皂剧一开始也是广播的主打节目之一,电视将其兼容和变革后,成为地道的电视节目,而广播肥皂剧相反却日益衰退。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工作者的电视意识(如纪实美学)的发展和强化,电视媒介的独立性才渐渐得到确立。便携式电子新闻采集系统(ENG)的问世,提高了电视新闻采集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这种声画一体的纪录系统强化了电视新闻传播的一个本质特性------现场感,技术的发展直接催生了制作手法的变化,如对同期声的重视。同期声的大量运用,画面叙事功能的开发和拓展,渐渐形成了电视新闻传播独特的结构和逻辑。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出现,使即时传播成为可能。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出现了,并迅速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

电视的个性独立之后,迅速对报纸、广播等媒介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广播新闻传播的即时性、现场感和感染力的优势迅速让位于电视。电视收视行为的随意性、私人性、被动性也大量分流了电影的观众。面对这种情况,报纸继续在深度报道方面进行开掘,广播拓展伴随性收听的优势,开发了新的节目形式。在新闻方面,发挥广播新闻短和快的优势,率先开始滚动新闻的播出,同时针对现代社会中人际沟通困难的特点,大力发展谈话类节目,并首创电话直播的形式(至于电视也出现了滚动新闻的播出和电视谈话类节目,那是电视后来发展成熟以后的事了。)。在娱乐方面,成立了专业的文艺台和音乐台,并且细分广播音乐听众,出现了“乡村音乐台”、“成人音乐台”“古典音乐台”等不同类型的媒介形式。电影则更关注技术的变革对人类视觉的冲击,在大银幕(大场面)、立体声等方面优势的发挥,以此对抗电视的挑战。各大媒介彼此调整,互动竞争,逐步形成今天这样相互叠加,共同发展的格局。谁也不会被淘汰,谁也不能执牛耳。

二、本质探析: 人类任何一次传播方式的变化都是以相应的传媒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技术的发展不以社会意识为转移,但传播媒介的成熟除却技术原因之外和社会意识还是息息相关的。一种传播媒介成熟的标志是它是否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了一种独立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一点,麦克卢汉的“媒介就是信息”的理论间接地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为“传播技术的任何进展引起人类事物在规模、步伐或类型上的变化。”一旦这种变化发展成司空见惯的社会行为,那么这种新的媒介就真正独立成熟起来了,而社会本身也就此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因此,媒介叠加与干涉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人类媒介行为社会化的过程,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任何一种新媒介刚刚诞生的时候,它面临着和老媒介完全相同的社会环境和信息源。大众传播有自己固有的传播逻辑,如它必须依靠特定的传播机构、拥有职业的传播工作者、面对的是非特定的大众等等。新传媒由于自身的不成熟,这包括技术的不成熟和传播思想的不成熟,它一开始无可避免地要借鉴传统媒介的传播思想和手段,来面对传统媒介已经可以十分娴熟地对待的媒介环境和信息源。此时,它是传统媒介形成的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正如人们刚刚接触广播新闻的时候是为了能更好地看报纸,刚刚开始接触电视剧和电视电影的时候是为了替代去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80年代初,电视刚刚在中国兴起,很多地方的情况是几十个人共同看一台小电视,而且一定要熄了灯看,这完全是电影接受习惯的延续)。

2、媒介带来的新的生活方式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该媒介在社会中的普及和人们对它的依赖程度。普及是传播物质基础的体现,而依赖程度的提高则关系到社会心理的变迁。

以电视为例,美国的电视机达到普及的程度是在本世纪50年代初期。这是电视台发展的重要时期,1952年,当联邦通讯委员会关于电视台的冻结取消之后,美国三大广播网均大力发展了自己的电视事业。电视开始朝着大范围的覆盖方向发展。60--70年代,电视逐渐成熟,电视机普及率在1960年以达到90%,有4600万的家庭至少拥有了一台电视。如今已经有99%的家庭拥有了电视机,平均每户拥有的电视机数目是2.24台。电视台的发展和电视机的普及形成了人们看电视的习惯。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天要看4个小时的电视,相当于一年有两个月的时间一直在看电视。此外,日本NHK的调查也显示,20岁以上的国民中有95%以上的人每天至少看一次电视。看电视成了一种日常化的接受行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至此,电视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了。CBS的肥皂剧《我爱露茜》从1951年每个星期四开始播放以来,电视机拥有量较多的大中城市竟然万人空巷。面对这种魅力,广播报纸显得无能为力。成熟的电视节目本身开始规范社会生活。

3、旧媒介在面临挑战寻找出路的时候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即都会往纵式方向发展。这意味着旧媒介遇到挑战的时候会收缩阵地,往深度开掘自己的优势。以美国广播为例,从1953年起,电视成了主要的娱乐媒介和主要的新闻媒介之一。广播面临挑战,在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内,广播已经没有任何优势。此时,广播根据自己的传播特色,拓展了大众传媒的传播内涵,将电话这种人际传播的方式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当报纸新闻在快和现场形象性方面面无论怎样也无法突破广播的技术优势的时候,它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往纵深发展,开掘出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新的报道题材,而不是在广度上和报纸一争高低。

三、未来展望-----英特网的叠加与干涉; 英特网是90年代以来传播界的一大热门话题,它以突飞猛进的技术发展和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正改变着现有的媒介格局。关于未来媒介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理论界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在网络这一媒介的冲击下,传统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将“化为泡沫”,有的则认为网络对于传统媒介来说只是一种协作关系,它会分流一部分传统媒介的受众,但影响力不会很大。

我认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英特网这一媒介的变迁。正如我们很难将29英寸大屏幕的彩电、影院效果的立体声音响以及几十个频道的电视资源等电视的概念同二、三十年前12英寸的黑白电视、在着雪花点的屏幕形象、寥寥无几的频道资源的电视概念等同起来一样,可以说,此电视已经非彼电视。

同样的道理。目前英特网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成熟的地步,它作为一个新媒介,正处在一个和传统媒介相干涉的阶段。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英特网的普及率不够高。从绝对数字来看,上网的人数日渐庞大,但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的影响力还远远比不上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介。一个媒介如果没有足够的受众群,其相应的媒介文化就会比较弱。一部好的电视节目引发的万人空巷的局面,在当代的网络社会中从未出现过。

其次,受众上网接受信息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种条件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丰富与满足,如必须有相关的电脑、电话线和相应的软件配备;同时更需要个人素质的支持,如一定的电脑知识、相当的英语水平等等。就象17、18世纪欧洲政党报纸时期,由于教育落后,文盲较多,从受众的角度就限制了报纸大众化的普及,真正的报纸媒介的普及还是要等到工业革命后,受众的素质提高后才能实现,对于整个社会,尤其是不发达的地区来说,还需要一个电脑扫盲和网络扫盲的过程,才能真正普及网络。

再次,由于技术发展的限制,英特网的传播优势得不到充分的发挥。比如,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选择和过滤的机制和方法,英特网信息丰富性这样的传播优势反而成为了当代人“信息焦虑”(面对纷至沓来的太多的信息无力处理,无法选择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而产生的焦虑)的源泉;声音、画面和文字多种信息符号一体性的传播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实现。网络上声画传播的效果远不如广播和电视,这无疑牵制了其多媒体传播优势的拓展。这就是为什么斯塔尔报告在网络上刊登以后,各大新闻媒介的相关报道和节目依旧火爆的原因。

所以,英特网目前正处于一个和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相干涉,也就是相互吸引和相互借鉴的阶段,它本身独立的媒介逻辑还没有成熟和完善。由于网上信息泛滥、拥塞,眼下它必然要借助传统媒介处理信息资讯的机构和人才,方能使信息合理有序地流动。对于在传统领域中它无法替代的部分,如英特网上的影像传播目前还无法替代传统的电影和电视因此在这一方面,英特网往往起到拾遗补缺和引导的作用。而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传统媒介也的确正在受到网络媒体的冲击,它们也在试图干涉网络,以一种多角化经营的机会来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如在网广播就是这两种媒介在一起相互干涉的产物。因特网出现之后,广播电台除了把稿件贮存在网上随时以供调查以外,还可以把节目放在网上以供听众随时调听。用网络传播声音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极大进展,有些网上广播的音质已经接近CD。现在世界各大国际广播电台均有自己的主页,并提供在网上的广播服务,有些还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听众传送新闻稿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两种媒介在互相干涉促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电视领域中,在台湾,台视网站中的专题新闻已经可以通过影像来呈现。在网上看电视以经不再是梦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的兼容性非常强,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将远远超过以兼容性著称的电视,任何传播形态、传播内容都有可能在网上出现。所以这种相互干涉最终很可能会以网络占上风而终结,这个终结的到来标志着英特网这种媒介的媒介个性已经成熟。届时,各媒介经过纷争、借鉴和调整以后,又会各自独立发展,相互叠加,就象现在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格局一样。

参考书目:

1、《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 张隆栋 傅显明编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

2、《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蔡骐 蔡雯著 新华出版社 1998年

3、《外国广播电视史》 马庆平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

4、《中国电视史》张庆 胡星亮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中国电视论纲》杨伟光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

6、《传播学导论》邵培仁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7年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5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 社会性发展

现在的儿童大多数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营造的环境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直接载体,他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中,电视的影响力是最大的。从有力的方面看,儿童通过看电视开阔了视野,认识了社会的角色,并学习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更多的联系。健康的电视节目有助于培养儿童合作、友好、自制的行为,同时电视对儿童增加了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电视也给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电视有可能使儿童在认知上与现实产生距离。电视内容虽然来自现实,但是以一种艺术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可能有很多与现实不符的内容和画面。如果他们长期接触这样的节目,就很容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和误解。第二,电视可能会影响儿童现实的交往关系,影响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看电视时在户内进行的,儿童看电视越多,相应的户外活动时间就会减少,亲子间、同龄人间的接触也会减少,这样可能影响到儿童现实的社会往,进而影响交往能力的提升。第三,一些不健康的电视节目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模仿,对其社会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在电视节目中,存在相当一部分思想不健康,或者不合适儿童观看的内容,而电视节目中不清晰的价值导向也使儿童更容易产生模仿行为。除电视以外,计算机和网络也日益成为影响儿童社会陛发展的因素。作为教育者,应趋利避害,利用这些现代化媒体的长处,避免它们可能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1 影响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儿童的社会化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地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个社会人的过程。其间,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有环境、儿童自身的因素、幼儿园教育等,具体来说就是:

1.1 环境因素。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内容决定。自然环境是指幼儿一出生所生存的地域,在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和大众传媒。家庭环境中,家庭物质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亲子关系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家长和孩子的关系及其所营造的精神环境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影响较大;家庭中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性发展影响不同,民主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等不同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较大。幼儿园环境中,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影响;幼儿园的精神环境是影响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教师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很大;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影响也很大,主要表现在,同伴交往能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同伴交往能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儿童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1.2 儿童自身的因素。儿童气质对社会化的影响: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认知,气质影响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的认知水平对社会化也有影响,儿童参与的积极陛对社会化有影响。

1.3 幼儿园教育因素。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凭借其有利的教育条件和独特的优势,儿童的社会性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2 家庭结构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结构对幼儿的社会性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单亲家庭,由于父母离异或者因为丧偶,孩子只能随其中一方生活。在一般的单亲家庭中,父亲或母亲都经受过精神的创伤,因而变得情绪不稳、心理压抑,孩子也由于得不到正常家庭的温暖和教育,而容易出现悲观、孤僻、冷漠、自卑等心理特征,行为问题也较多。有的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因为生活压力大而无暇教育孩子,造成对孩子的忽略;有的则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造成对孩子过分的溺爱或过分的控制。这些都可能会使孩子变得蛮横无理、不懂礼貌、为所欲为,或者幼稚、胆小、神经质,造成生活适应上的困难。还有的单亲家庭有可能缺乏父亲或母亲的影响,在性别行为方面出现问题。男女孩出生后,都会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性别行为模式。而在父亲一女儿、母亲一儿子这样的单亲家庭中,孩子缺乏模仿的对象,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形成不正确的性别行为: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早年丧父的男孩依赖性强,缺乏果断性,语言攻击行为较多;而女孩则主要表现为青春期与异性的交往障碍。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6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 舆论监督 文化发展

舆论监督是公共意见通过媒介的表达手段,是大众传媒的一项基本功能。它是新闻媒体通过传递政府事务、社会事务以及公共领域范围内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而为公众所了解,并在公众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舆论声势而对社会权力机构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传播活动。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与否的重要体现,它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对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推进,也有着深远及广泛的影响。

一、坚持党性原则的舆论监督应对复杂文化环境

在我国努力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舆论监督氛围日趋浓厚,坚持党性原则,时刻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维护党和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坚持团结稳定和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与我党依法治国、抵制腐败、鞭挞丑恶的方针有机统一。坚持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舆论监督及时反映百姓疾苦,宣扬优秀人物、事例,曝光丑恶现象,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形势所趋,特别是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东西方经济、文化相互渗透和影响时,受西方不良思潮的侵袭和国内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不良的文化,如拜金主义、极端主义、自由主义等也悄然在我国出现,对我国人民群众的认知及世界观、价值观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坚持以党性原则为基础的舆论监督,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和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统一,在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西方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与理念同时,抵制不良文化影响和侵蚀,弘扬中国思想文化和传统美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增强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影响力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大众传媒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

二、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国作为一个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是在人民群众授权和同意的基础上,以人和人民公仆的身份出现,作为服务型政府,主要的职责是服务百姓对人民负责。而作为党和国家、人民的喉舌,大众传媒一直坚持承担着桥梁作用。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中,舆论监督作为大众传媒的一部分,以反映舆情,传递信息,及时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发扬社会主义大众传媒的战斗性,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考虑为出发点,调动群众积极性,让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民主管理,更好地增强社会凝聚力,用于维护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维护人与人的平等关系,有助于整顿党风党纪、树立良好社会风气,以批评、曝光、揭露的方式,使百姓深恶痛绝的腐败政府官员、社会不良现象公布于众,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看到党和政府的决心和信心。因此,深刻认识舆论监督,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可以更好的促进和谐文化建设,消除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隔阂,达到荣辱与共,水融的和谐状态,为我国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好稳定保障工作。

三、舆论监督依托“三贴近”发挥导向作用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拥有着世界人数最多的大众传媒受众,且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国的网民数量每年呈几何级增长。面对如此众多的传媒受众及日新月异的传媒技术发展,怎样做好大众传媒工作,使其能更好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成为我国大众传媒事业的主要工作。

由于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传媒质对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发事件,往往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过去的当地新闻,可能转瞬间就被全国人民所知晓。并且同大众传媒的新闻功能更注重宣传相比,舆论监督的主要话语权把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使一些事实的真相得到公正、公平、公开、有效的解决,但是,又由于手机、微博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舆论导向容易混乱,会产生一些狭义、不正确的观点,从而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作为具有强烈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舆论监督报道,在应对信息爆炸的浪潮中,应站在社会舆论的最前沿,在宣传党和国家依法治国方针同时,坚持以“三贴近”为核心,情系民生,了解百姓心声,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保证新闻真实,坚持实事求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用科学严谨的思维,细心发掘问题的源头,对症下药,让人民群众认清事件的真相,并把人民群众的想法、感受、意见和建议通过大众传媒得以表达,在做好正确舆论引导的同时,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让人民群众看清事实的真相,踊跃发表看法,打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使其成为一种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舆论监督的警示教育作用

当政府或者社会出现一些不良行径、危害社会公德、有害人民利益的现象时,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使事实曝光于众,施以批评与谴责,并带动起其他人对这些事件的关注、议论及反对。虽然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往往都是一些负面,不合法的现象,但是,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只在于批评、曝光和揭露,而是在舆论监督反映问题时,党和政府如何解决及其态度,并在以后出现负面现象时,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以此为鉴,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才是真正的目的。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舆论监督所具有震慑、警示、教育的作用,能够促进社会团结、文明、进步,让不同的意见和呼声共存,使党和政府虚心接受舆论监督,把人民群众的评价或者批评当成一种鞭策,在舆论监督下,及时、深刻地发现自己的问题与错误,从而及时改正,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公正、客观、准确的舆论监督,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言论自由的充分体现,对社会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产生巨大作用,也对抵制腐败,依法治国,惩恶扬善,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加快民主进程,对构建和谐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发挥着独特的督促和推动作用。

五、舆论监督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及影响

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明进步,促进民主进程的重要力量,舆论监督本身的道德、精神力量,又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所在。因此,随着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不断推进,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更加强大,社会责任感更加强烈,在“华南虎照片”、“我爸是李刚”、“产妇被缝”等一系列事件中,通过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人们认清了事件的本来面目,对其进行批评及谴责,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舆论监督的增强,又极大推动了人们精神、文明、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使文化大发展发繁荣有了极好的舆论和群众环境基础。

结语

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经和衣食住行一般,深入人们日常生活,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大众传媒,了解世界,了解社会及周边环境,尤其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电子媒介异军突起情况下,大众传媒已使信息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赋予了舆论监督的巨大力量和广泛影响。因此,我们要紧跟形势发展,了解舆论监督,并使其作用最大化,成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先头兵,努力使我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本文是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大众传媒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作用研究”成果之一,编号2012lslktziwx-23】

参考文献

①中共十七大报告[N].新华网,2007

-10-25

②周大新、李岚,《舆论监督的导向原则》[J ].《新闻战线》,1998(5)

③张鹏,《浅析新闻舆论监督》[J].《东京文学》,2010(2)

④李郁,《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及其完善探析》[J].《新闻知识》,2010(9)

⑤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10、510

⑥赵志立,《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J].《新闻与写作》,2005(4):3

⑦张咏梅,《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东南传播》,2007(1):13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7篇

【关键词】文化工业 大众传媒 现实意义

“文化工业”的概念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一书中首先提出,并明确指出这是资本主义工业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自己的批判对象。“所谓的文化工业是指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娱乐工业体系。”①而文化工业理论集中表达了启蒙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倒退,大众文化受其影响最甚,在当时大众传媒发展有限的条件下,电影、广告、广播、报纸是传播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受文化工业影响最为明显。时至今日,大众传媒的手段、载体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广播、报纸、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融合趋势,都在与文化工业的相互影响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文化工业理论有很多与当代大众文化现状相契合的部分,因此该理论在当代仍有其合理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众传媒为我们呈现出过度的速食信息和速食文化,人们接受的信息和文化也越来越浮于表面。在这种被文化工业抹杀了艺术性和审美性的文化环境中,大众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虚和娱乐透支后面对文化荒漠的焦灼。“我们被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快速的流行时尚所左右,沦为工业化和市场化的奴隶,成为无思想、无主见、无个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虚拟性的满足之中而不能自拔。”②

一、文化工业理论的产生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1、大众传媒的公信力下降

“在垄断下,所有大众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过人为的方式生产出来的框架结构,也开始明显地表现出来。……电影和广播不再需要装扮成艺术了,它们已经变成了公平的交易,为了对它们所精心生产出来的废品进行评价,真理被转化成了意识形态。”③在这种模式化、工业化的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明显下降。

2、加剧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

“‘文化工业’从生产机制上讲主要是受商业资本和统治阶级的控制,生产出来的文化商品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品。”④从此看出信息的消费是文化工业中大众传媒商业资本运作的根本,也是大众传媒之间争取受众、进行商业化竞争的源头。怎样获得最大利益,让自身在市场竞争机制中不被淘汰,是大众传媒必须考虑的因素。文化工业商业化的特质,让大众传媒之间的竞争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势。

3、政治色彩淡化,娱乐性增强

阿多诺和霍克海默认为文化工业有欺骗大众的性质,用文化产品娱乐方式的渗透来迷惑大众。“文化工业对消费者的影响是通过娱乐确立起来的;公开宣布的法令并不会对此产生破坏作用,相反,娱乐规则中所固有的敌意倒会产生这样的作用,因为这种敌意比它针对自己的敌意还要强。”⑤娱乐至死的时代里娱乐现象成为大众传媒精心捕捉的噱头,其一为挖掘商业利益,其二为利益集团控制对其有益的消费人群。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将这种外在娱乐化的手段称为“别有用心”,大众传媒的娱乐方式让受众沉溺于猎奇、欢愉之中,追求生存压力下身心头脑的完全放松,从而失去思考力,不知不觉成为文化工业的俘虏。

二、大众传媒的现状与特征

1、大众传媒的发展现状

当今大众传媒逐渐迎合人与人之间需要密切联系的社会化进程,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信息传递和沟通的渠道多元化。继报刊、影视、广播之后,有“第四媒介”之称的网络媒介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随着科技发展,通讯技术的提高,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与传统媒体激烈竞争,媒介融合趋势也不断加强。大众获取信息的途径增多,角色也开始从受传者到传播者转变,形成自媒体。文化工业在当下继承以往的特质,同时又呈现出新的特征。

2、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大众传媒的特征

(1)程式化、同一化。文化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产品,有着统一固定的模式,“由电视、电影、唱片、广播等构成的庞大的文化工业体系的主要特征就是产品的批量化和标准化,这使得文学艺术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以及创造性,变成了只注重量而忽略质的低级媚俗的娱乐产品;导致文学艺术的庸俗化、低级趣味化;扼杀了文化消费者的丰富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⑥大众传媒所传播给受众的信息更是无限量的进行复制,尤其在网络媒体泛滥的当下,同一则新闻被多家媒体反复转载。信息多样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表现受到冲击,受众也盲目地接受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文化产品。除了内容方面,大众传媒在影响受众的手段上也呈现模式化的规格。比如大众传媒的程式化宣传,对社会舆论的控制和引导受众意识形态的影响严重。

(2)过度商业化。文化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具备原有纯粹的艺术本质,而是呈现商品化的特征。大众传媒的商品化性质首先表现在以追逐利润为目的的传播技术发展,成为文化工业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种手段。其次是大众传媒中对广告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尤其当下报纸、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植入广告逐渐增多,广告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媒生存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广告的宣传,一方面不断诱导受众的商品消费欲,另一方面广告的赞助收益是大众传媒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除广告在大众传媒中份量的增加外,信息的商业化交易也愈加明显。大众传媒收集信息和受众获取信息的收付费项目显著增多,让大众身陷商业化的信息潮流当中。此外,为吸引大众眼球而产生的媚俗化现象,也是大众传媒以追求商业利润为最终目的的结果。

(3)个性的毁灭。“在文化工业中,个性就是一种幻象,这不仅是因为生产方式已经被标准化。个人只有与普通性完全达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没有问题的。”⑦文化工业使大众传媒在自由的表象下传达给受众标准化的信息和思想,本质上扼杀了文化的个性。使受众被动地接受已设定好的模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是由于文化工业市场化和商业化的特征决定的,它必须大规模地生产和复制文化产品。因而导致了真正的文化艺术所应包涵的自由、个性本质的毁灭。意识形态的操控更如枷锁般让文化的创造性不能得到施展,大众传媒在传播信息过程中无意识向受众传达着统一的思想。

三、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意义

1、回归文化本质

第一,加强创新性。由于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工业的影响,其文化艺术的本质正在渐渐流失。因此大众传媒在时代背景之下虽不能脱离市场规律存在,但可以力争在为大众营造文化氛围的同时,从传播手段和内容上加强创造性,减少对同一模板的复制。在保证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市场运作,打破受众思维定势,训练人们的品鉴力和思维力。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提取反映文化独创性的题材,依靠“源头活水”来防止文化的枯燥和僵化。第二,摒弃媚俗化。不为迎合取悦大众而媚俗,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需要有厚度和深度。大众传媒在为受众传递文化时,要坚持自我风格和立场,严格审核传播内容,不能一味为吸引眼球和满足受众猎奇心理而抛弃了文化应具有的深度和厚度。

2、注重传承传统文化

当今鱼龙混杂的文化发展和传播让大众传媒在宣传过程中逐渐流失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电影作品中更多地融入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了强烈冲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拯救,一方面为大众传媒提供了更有利的自身个性发展的素材,另一方面有利于大众进一步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为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一些艺术形式如果仅仅依靠现代技术进行简单的复制,将会丧失其审美价值以及韵味,这就要求大众传媒平衡好文化产业化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传播内容和传播手段上侧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弘扬,应尽量慎用复制技术,保留其原有的姿态和意味,体现其欣赏价值和审美趣味。

3、细分受众,将传播内容做深做精

文化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主流文化而抛弃小众文化,在标准化的模式之下很容易忽视有价值的小众文化。要既体现文化的多元化,又突出自身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必须要求大众传媒在市场化的发展中细化受众。通过专一的文化传递避免文化工业中齐一化、一律化的弊端,同时兼具文化的深度,体现出大众传媒的立场及其所传播文化的特质。受众也可以通过传播内容的细分而各取所需。将传播内容依据受众需求做深做精,有明确的文化传播的目的和方向性,有利于受众增强文化底蕴。发挥大众传媒在各自领域的优势,为受众提供独树一帜、有思想内涵的文化产品,也是大众传媒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①衣俊卿 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153

②王海平,《在当下中国看阿多诺“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是与非》[J].《阴山学刊》,2011(3)

③⑤⑦霍克海默,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108

④梁郁郁,《论阿多诺与本雅明的文化工业理论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音乐天地》,2011(5):4

⑥包桂芹,《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8:135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8篇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快发展对农传播事业

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为对农传播事业发展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期。

1·政治建设机遇。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了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思路。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取消了在中国持续两千多年之久的农业税。这一切举措都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对农传播发展提供了无比优越的政治保障和政策环境。

2·经济发展机遇。

经过5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实施反哺农业政策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3%,城镇化进入了快速成长时期。大众传媒在我国经济发展和格局中作为第三产业以及文化产业的生力军,全面扩大发展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初步具备。

3·“三农”政策机遇。

新农村建设提出要加快建立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要求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存量适度调整、增量向新农村建设重点倾斜,明确要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推动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这些战略和政策取向上的重大调整,使发展对农传播公共服务的视野更宽、内容更丰富、扶持力度也更大了。

大众传媒的发展第9篇

关键词:大众传媒;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72-02

赏石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属东方艺术的范畴。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广西柳州红水河流域来宾卷纹石、彩陶石的出水上岸,受到藏石家的追捧,国内及东南亚地区掀起了一股红水河赏石收藏之风,柳州也因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形成而被喻为“中华石都”。由此来看,红水河奇石文化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文化的力量并不仅仅取决于自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开发需要利用现代传播方式去培育文化市场。因此,本文将从大众传媒对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作用入手,重点探讨如何通过传媒的力量,不断发展和完善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

一、大众传媒对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作用

1.传递信息,促进红水河奇石文化的社会认知

长期以来,赏石界对奇石的欣赏与收藏主要集中在太湖石、灵壁石等传统四大名石中,红水河奇石作为赏石界的新宠,其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发展需要以提升红水河奇石的知名度为前提。从效果上讲,最好提升社会认知度的途径就是要通过报刊、电台、电视台、光碟、网站等多媒体手段,向社会公众介绍各种鉴赏、收藏红水河奇石的知识,反映红水河奇石收藏的最新动态。因为,“现代传媒以报纸、电视、广播、网络为传播载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和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是信息传播的主力军,具有覆盖面广、表现形式丰富、影响力度深远等特点。”[1]通过媒介搭建的平台,人们能加深对红水河奇石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大众,培育多元化的消费群体

赏石文化本属于精英收藏文化的范畴,在现代传媒对大众的影响作用下,红水河奇石收藏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将成为大众参与的活动。传媒不仅传播红水河奇石文化的知识,借助藏品来探讨深厚的石文化底蕴,还将反映红水河奇石收藏动态和收藏投资理念,并传递相关投资技巧。由于“人们对自身所处世界的认识往往不是来自直接观察和亲身体验,而是依赖他人或大众媒介提供的有关情况。因大众媒介介入的传播活动,形成了一种强有力的文化环境和认知空间,在引导和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表现出巨大的作用。”[2]这样,在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热潮和媒体造势的推动下,将为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培育出多元化的消费群体。更多的受众与奇石文化市场联结起来,红水河奇石吸引的不仅仅是平日里在收藏领域中唱主角的民营企业家,还有更多的大众收藏投资者。

3.明晰市场行情,促进藏品的市场流通

红水河奇石作为自然艺术品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部分民众热衷于将其收藏作为保值增值的投资行为。对于收藏者而言,红水河奇石的收藏、拍卖以及藏品价位等各种市场行情,他们都需要迫切的了解。而大众传媒以其拥有的速率,能在第一时间向公众告知国内外的石展、拍卖会等情况。通过媒介,市场行情将透明化、清晰化,消费者能够知道奇石收藏的最新市场动态。

另外,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它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覆盖全球的大众传媒,通过网上的拍卖与展销等活动,能将广大消费者的藏品凝结在一起,进而扩大了各种奇石藏品流通、交易的机会,从而拓宽了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空间。

二、红水河奇石文化的传播现状

纵然大众传媒能提高红水河奇石文化在公众中间的认知程度,起到推广和宣传的积极作用,然而,就目前红水河奇石文化的传播现状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1.圈内交流密切,大众普及不足

红水河奇石在国内外有着较好的声誉,尤其作为东方赏石文化圈的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对红水河奇石进行过刊物介绍以及专题片的拍摄。此外,国内多家地方电视台以及《中国旅游报》、《光明日报》等报刊都曾专门介绍过红水河奇石的情况。柳州市赏石界从1998年以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赏石理论,赏石协会也应运而生。曾较早地编撰出版奇石画册和学术汇编,并在1998年就已自行制作完成了中国第一部奇石VCD――《柳州奇石》,并得到国内外石友的较好评价。但是,针对普通民众,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介绍并不多见,只在首届“国际奇石艺术节”的时候,《柳州日报》才举办了为期一个多月的“美石奇观”征文,让专家与石玩爱好者撰文介绍赏石经验和体会。由于普及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红水河奇石文化的传播与广大民众的参与。

2.注重市场信息,赏石理论、市场法规宣传不够

目前,大众传媒对红水河奇石的宣传,更倾向于介绍红水河奇石的石种、各种藏石和奇石的交易情况。红水河奇石的网站也成为一个促销窗口,进行各项拍卖与展销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赏石理论探讨的式微与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宣传不足。而且,随着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化的推进,由于没有成熟的赏石理论与市场法律法规宣传,诸多不健康的因素开始向奇石文化市场渗透。例如:部分石商与收藏者开始炒作奇石价格,导致红水河奇石价格一路攀升。有些媒体不明真相,一味追求轰动效应,利用“天价奇石”的新闻来赢得眼球的亮点。由于“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会自觉不自觉地以大众传播媒介中曾经出现过的某种态度或行为方式,去看待和处理各种问题”,[3]传媒的话语常常影响和改变大众的思想的行为方式,而诸如此类的宣传容易误导大众消费者,进而导致文化市场的失序。

3.以地方媒体为主导,国家媒体长期关注度不足

红水河奇石文化的主导舆论主要是凭借着所在地区,地、市级以上的电台、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形成的。从文化传播的效果来看,地方媒体的传播覆盖面有限,难以向更大范围内的受众普及红水河奇石文化知识。而国家媒体对红水河奇石文化的报导,常在“国际奇石艺术节”的时候达到一定的密集程度。一旦“国际奇石艺术节”过去,红水河奇石文化的传播也成为过眼云烟,使得红水河奇石文化在国家媒体的眼中只能成为一年一度、持续一周的报道对象。而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开拓与培育是一项需要进行长期持续宣传的工程。间歇式、热点式的传媒报道难以引导和培育社会公众的赏石文化认知。

三、媒体开拓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策略

在了解目前红水河奇石文化传播现状的基础上,可通过以下路径,在今后的具体实践中,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在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中的积极作用。

1.多种传媒样式协作,加大红水河奇石的普及宣传

红水河奇石作为一种天然艺术品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一的传媒样式很难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因此,在进行红水河奇石报道时,其表现形式可实现文字、图像、视频等多种样式的综合,传播手段也应综合平面与网络媒介,在传播过程中构建起立体的、互动性强的感知环境,营造出融合性强的文化氛围,从而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

另外,可通过增加报道频率来实现对奇石宣传普及的力度。地方电视台可在新闻联播之前播放一些奇石画面;报刊、杂志应经常刊登有关红水河奇石方面的照片或文章,尤其要保持或接近在“国际奇石艺术节”期间的宣传力度,始终保持浓郁的奇石氛围。只有不断地宣传普及,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玩石、赏石队伍中来。这样,才能真正培育红水河奇石的广阔市场。

2.开展理论交流与法规宣传,培育成熟的市场体系

中国赏石文化正处于新旧赏石理念的交融期,由此来看,当务之急就是在各种媒介中加强赏石理论的探讨,构建起新的适合于当代赏石文化发展的赏石理论,从而引导奇石文化市场的赏石实践。通过理论建设可保证大众传媒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完整性,进而促进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完善。

良好的艺术法律法规对于“建立一个繁荣的艺术市场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观赏石作为一类新兴的自然矿产,《矿产资源法》、《文物法》已做了明确的保护规定。而且,“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针对艺术市场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如《拍卖法》、《文化艺术品出国和来华展览的管理细则》、《经纪人管理办法》[4]……这些法律法规为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随着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要迈向成熟的文化市场,传媒应作为市场的督导,面向整个社会公开、公正的进行法律宣传,从而使市场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并走向成熟。

3.实现传播媒介的跨区域合作

地方媒介应与国内及海外媒体进行跨区域合作。首先,可开展红水河奇石新闻内容的合作。由柳州地区新闻媒体提供相关红水河奇石的新闻,从而扩大国内及海外媒体的信息源,提高红水河奇石对受众的吸引力。其次,是合作创办杂志,由双方出资,或以其他形式合作,在国内及海外赏石集中地创办杂志,提高红水河奇石的影响力。在这方面,由柳州张卫兄妹创办的《石道》以及台湾的《石之艺术》等杂志已走在前面。此外,还可利用转载、转发媒介扩大宣传覆盖面。

总之,大众传媒的角色决定了自身在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信息环境中,如何让红水河奇石文化市场和谐的发展,不仅是应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更是大众传媒必须面对的现实任务。

参考文献:

[1]杨煜.地方博物馆公共形象构建与传媒运作[J].博物馆研究,2008,(1):19.

[2]张国珍.从美术鉴赏类电视节目解析我国当代鉴藏[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