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3-17 18:10:28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1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英语 教学 文化导入

当前形势下,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学课堂文化导入过程中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文化导入枯燥、导入时间过长以及中式英语导入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致不高,无法发挥其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乐观。故现阶段,学校与任课教师需从英语课堂教学实际入手,积极寻找和探索新型的文化导入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其文化知识认知,提高教学效果。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课标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文化导入策略,现论述如下。

一、提高英语教师综合素质,于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导入

从根本上来讲,教师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课堂教学知识的最重要媒介,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等。所以当前形势下,学校要想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渗透文化信息,需重视学校的师资管理工作,通过提高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开展教学中的课堂文化导入活动。首先,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其需具备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与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便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将此种文化知识与思想意识科学传授给班级学生,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内化,使其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增强学生课堂知识积累,提高其语言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其次,高中英语教师还需具备利于英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素质,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英语知识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导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再次,教师在日常生活中需多充实自己,在空闲时间多涉猎和学习中外文化,以增强自身中西方文化素养,提高其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在实践课堂教学中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担负起导入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责任。

二、科学对比中西方文化,组织英语课堂教学

在以往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均比较注重对学生的西方文化讲解,却忽视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导入,易导致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不甚理解甚至理解错误,或发生中西方文化混淆运用的情况,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所以当前环境下,高中学校与教师要想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导入和渗透中国文化,则需要科学对比中西方文化,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于中国文化来讲,其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包含多项内容,如语音知识、词汇、汉语语法以及听、说、读、写能力等,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先向学生讲解和展示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区别,以增强其对两种差异性文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英语单词“moon”,在不同文化背景人的脑海中所反映出的联想和意象均不相同,在中国人眼里该词代表着“中秋团圆”、“嫦娥奔月”等,而在西方人眼中则表示“登月”、“太空飞行”等;又比如,“New year Eve”可使中国人联想大年三十全家团圆的情景,而西方人却并不存在这种感觉;由此可以看出,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导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鼓励学生合理利用课下时间,增强文化渗透效果

一般来讲,若学生单纯依靠课堂时间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英语的,所以,教师应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之余,鼓励学生将课下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弥补课堂时间有限的不足。当前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都可以为其英语学习提供良好条件。所以,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阅读一些双语杂志或者观看一些电视节目等,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可为学生推荐一些适合高中生阅读的双语报纸,使其在课下阅读的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其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去观看一些符合高中生兴趣的电视节目,比如汉语桥等,这种方式可以起到扩大学生知识面的作用,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极为有益。另外,双语报刊和电视节目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学课堂文化导入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笔者建议任课教师在高中英语实际课堂教学中需重视文化导入工作,主要可从提高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以及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进,于课堂教学中开展文化导入活动,合理组织英语课堂教学,以增强文化导入和渗透效果,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2篇

化学实验是需要学生集中精力,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动脑、动手,才能学好化学,而实验本身也具有生动、形象、真实的特点。在课堂上,首先教师要做好实验演示,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实验演示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实验演示,以展现物质的性质,并要求同学们认真的观察[2]。做好实验演示,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在课堂实验演示过程中,教师也应当注意一下几点:

1.1注重演示方法

一个成功的实验演示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选择演示的实验时,要注重演示的方法,满足突出重点,符合直观、安全、可靠、简单的要求,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首先在上课之前,做好备课,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方法、过程、结果等;其次要设计好整个实验的演示过程,并对于突况做好准备工作。

1.2引导学生思考

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同时也能积极的思考问题,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结合教材对实验的步骤、方法、原因进行解释和说明,还要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课堂实验的研究对象上。在实验结束之后,还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目的、过程、内容进行分析,对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思路进行思考,从中找到启迪。

例如:进行“氨的性质”的实验演示时,首先明确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即氨的喷泉实验和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之间的反应。在进行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在实验之前和实验过程当中进行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为什么氨会形成喷泉,说明氨有什么性质?CO2等也能形成喷泉吗?二是氨溶解于水仅是溶解过程吗?为什么喷泉呈现出红色?那么CO2是否能喷出白色的喷泉?三是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为什么会发生现象?通过这个实验,浓氨水和浓盐酸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质?那么,浓氨水和浓硫酸之间会发生这种现象吗?通过提出以上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教材积极地思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该堂实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的能力。

2做好高中化学学生的分组实验

所谓分组实验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动手、独立完成的实验[3]。分组操作实验可以促使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加强动手能力,获得现象、数据、实验结论。待学生分组实验完成之后教师要做出评价,对操作错误的学生进行纠正,避免下次再犯;同时还要表扬并鼓励操作规范的学生。

2.1引导学生进行预习

在课前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主要包括对实验的内容、方法和仪器等进行预习,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分组实验中,学生往往会对实验的仪器和原理感到陌生,进行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也避免了在实验的过程中出现手忙脚乱、呆板的操作。

2.2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实践

化学实验就是要求学生动脑动手,因此其特点也就是要凸显个人活动,强调学生学生参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在实验教学中,应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等,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能动性。

2.3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在课前进行预习,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探索,在实验完成之后,也应让学习对实验进行总结,要求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所需的仪器以及原理进行思考和分析,

鼓励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大胆的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之相关联的问题,结合实验和教材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探讨,以达到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实验目的。

3强化高中化学学生课外的有效性试验

3.1增强实验的趣味性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贪玩心较重,教师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的课外化学实验能更好的融合知识。例如运用CO2与NaOH做喷泉实验、让学生自制粉笔炸弹、在水中生火等化学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强化实验的实用性

让学生学以致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更加巩固,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的生活性,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有用的。例如自制灭火装置、酿造米酒、清洗水垢、测量土壤和大气的成分、了解废旧金属材料的回收和利用、自制净水装置等等。

3.3实验的巩固作用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3篇

一个将军带兵打仗不能只注重一次战斗的胜败,而应当考虑整个战局,这样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教师带领一个或几个班的同学们学习化学,不能只为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奋力拼搏,有一些知识点较难也不好理解,可以放一放,通过后面知识的学习自然就解决了,不要搞得人困马乏,大家都失去信心。要知道在高中化学学完后同学们掌握就可以了,因此,整体意识的形成有利于高中化学的教学和学习。

二、培养同学们建立化学知识结构体系

新课标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是学好化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培养化学素养提高化学能力的必然途径。没有知识结构体系的知识是零散的,既易忘又不便于用。新课标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必修1和必修2是让同学们知道高中化学有哪些内容,都是介绍性不宜太加深,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因此,在学习必修1和必修2时不要过多扩充,更不要穿新鞋走老路。由于必修1都是一些高中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且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要放慢速度多联系多巩固;必修2速度可以加快,因为选修内容是对必修2的补充和加深。

三、培养同学们提高课堂效率能力

虽然我们提倡素质教育,提倡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但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量有限、新课标知识结构不完全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教材中新授课内容要让同学们自己解决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中化学主要还是传授型教学,既然这样提高课堂效率就成为同学们学习的关键。现在多数的课堂还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之所以这样主要是:教师只讲是什么不问为什么,学生只记笔记不想为什么,一节课师生互动很少,课堂枯燥无味。

四、培养同学们利用好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的能力

教材是国家教育部提供的学习必备材料,它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知识内容,还提供了知识范围。不同版本的教材,基本内容是不同的,因此在高考中规定了哪些省份用哪种版本教材。为此高中化学教师应当了解本地教材版本,让同学们利用好教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教材中除了一些基本内容,还增加了“学与问”、“思考与交流”、“资料卡”、“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实践活动”、“科学视野”和“习题”等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对基本内容的补充和扩展,同学们在把握基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将这些信息进行了解。

五、培养同学们自我复习和自我总结的能力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4篇

 

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课程体系的概念,学界一般有以下两种阐述:一是课程体系是指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根据专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设计的各门课程的系统;二是课程设置是指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价值观的决定和制约。笔者选取了国内部分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并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进行分类并进行系统的分析。

 

我国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分,一般可以分为三个板块,新闻学理论及技能、体育运动基本理论、文学语言类知识。而各个高校的不同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不同板块的课程数量结构的区别。

 

(1)新闻学理论及技能类课程开设情况。作为体育新闻专业的主干课程,新闻传播类课程是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的核心和重点,这也是学生在校期间主要研习的课程内容。从数量上来看,新闻转播类课程一般为13门上下,几乎占了专业课程的50%。虽然在开设的课程科目数量上,各高校并无太大差异,但在开设的科目内容上却存在明显的不同。

 

很明显,在开设科目的选择上,各高校也将不同的人才培养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中,并没有出现传统的“采、写、编、评”课程,而是出现了广告学、公共关系学这样的课程。由此可见,该校并没有将新闻行业作为毕业生的唯一就业培养方向,而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向其他传媒产业发展。这与北京地区人才密集,就业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与北京体育大学相似,广州体育学院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体经营管理课程,将经营类课程加入课程体系,体现了广州体育大学与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养方向,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较为领先的沿海地区的区域特色。

 

(2)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体育新闻专业是新闻学与体育学的交叉学科,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体育新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兼具新闻类学科能力和体育类专业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课程设置中,几所高校都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一定数量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

 

从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看,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的开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对于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的区别。

 

在现有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各大高校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主要有两种开设形式。一种是开设纯体育类课程,该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体育类知识,凸显学生的体育特长。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北京体育大学一直以“大体育”的办学理念建设体育新闻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对于学生的体育特色予以了相当的重视。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中,共开设有7门纯体育类课程:体育概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运动人体科学概论、体育教育训练学概论、运动项目概要、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奥林匹克运动;另一种开设形式则是将体育类课程与新闻类课程融合,形成交叉类课程。该类课程淡化了体育特征,转而将体育融入到新闻课程中。这类课程在各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都有出现,但数量不多,课程内容也大同小异。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在进行体育新闻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中,着重毕业生的媒体适应性,在课程设置中也一直淡化学生的体育特色,因此仅开设有体育媒体通论一门体育新闻类课程。

 

(3)在体育新闻专业开设的体育运动基本理论类课程中,我们还可以总结出一个特点:无论开设的是纯体育类课程还是体育新闻类课程,内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论类课程,而且多以体育人文类的课程居多。这也反映出现在阶段体育新闻专业建设中,高校普遍将体育与新闻的结合点放在体育人文方面的现状。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我们也就不难找到专项体育记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学语言类课程。在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体系中,文学语言类课程也是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一类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这一类课程在各高校的开设情况无论是数量还是内容上都区别不大,开设数量一般为4到6门,内容上基本以文学概论、中外文学史、古代文学和文学作品阅读为主。

 

在课程内容选择问题上,依上文所述,国内现阶段高校体育新闻专业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采用的是新闻类课程+体育类课程+语言文学类课程的结构形式。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直将工具应用型课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闻类的课程开设上,就不能简单的照搬本科体育新闻专业的课程,而应该将主要的课时放在能够切实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课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相关工具软件(如排版软件、图片处理软件、视频编辑软件)。 (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07页)

 

在体育类课程的选择上,应该以体育文化历史类课程和具体运动项目的了解为主,而在本科体育新闻专业课程中大量存在的体育理论类课程则应作为辅助类课程来进行适当削减。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体育史、奥林匹克文化、运动项目特征鉴赏与分析。语言文学类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课程开设的一个难点,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属于专科层次,尤其是体育类高职高专院校,学院招收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存在文化知识基础薄弱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语言文学类课程选择时就应该将重心放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上。在语言文学类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写作训练和增加阅读量。所以主要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基础写作、优秀新闻导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选读等。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应该通过对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的充分研究和理解,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找准职业目标定位。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一套以实践类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应合理整合学院现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丰富的选修课资源。课程内容应在掌握新闻传播类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突出培养学生的体育专业应用能力,同时通过一定量的写作和阅读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此同时,不断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结构,这样才能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的放矢。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语文教育 新思路

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热,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研究得到了较快发展。高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和必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其冲的要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新旧课标对比下,高中语文教育中出现的新特点。以下将是笔者在新课标背景下,自己亲身参与一线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感悟和思考。

一、新旧课标下语文教学对比

无容置疑,新课标修订对于高中语文教育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首先它改变了传统应试教育环境下学生地位。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主人,提出了高中语文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这就对传统的学科中心论当头喝棒,强调语文学科教学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深刻体现出认知与情意、结论与过程的完美统一。这些显著的变化都给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带来全新的思路。

二、新课标高中语文教育新思路

新课标与之前课程标准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在高中语文学习方式、课程内容涉及方面,还是高中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还有对高中语文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都有了一个较大的改变。具体如下:

(一)学习方式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这对语文教学和学习而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将传统的高中语文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结合紧密联系的方式,突出地表现出语文教学的新亮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明确规定的,这也是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这突出反映出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素质教育的应题之意,开创高中语文教育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合二为一,增强教育的前瞻性与预测性。

(二)课程内容开放性

受长期学科中心论的影响,高中语文教育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误尽苍生”虽然过于偏激和极端,但是它能从侧面反映出世人对于语文教学的迷茫,这也反映出传统的课标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单调、乏味与生活脱节的现象突出。而在新课标背景下,要求高中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中心论,将综合性、跨学科、跨领域学习教育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任务中,力求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有句话说的非常正确“语文教育的外延是生活”,只有将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实现不懂文化领域之间的连接与贯通,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高中语文教育的空间,实现多学科的交融,从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化发展。

(三)教学理念的全新化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育将高考作为终极目标,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在高考时取得较好成绩,而当前在新课标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育理念有了质的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需要重视,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更为重要。因此,高中语文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被动教学理念转变为主动教学理念来迎合综合性、开放性和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以往的结构模式化、内容僵化、教学方法单一、与现实生活脱节的教学理念,追求一种全新、主动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理念,不断扩充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和面向未来的实质要求所在。

(四)教学方法双边性

新课程倡导的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教育模式下就决定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双边性特点。首先,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人翁地位发挥作用的大小直接制约着高中语文教育的效果,教师要自觉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模式,从而使得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发放突显出双边性的特点。此外,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老师在积极地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模式,力求将生活化、综合性和跨学科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总结

高中语文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新课标规范下,要积极主动创新传统教学,立足实际,体现高中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彰显高中语文人文性教育优势。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积极主动探索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是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应题之意。

参考文献:

[1]王晶晶.刍议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J].现代交际. 2013(02)

[2] 刘丽. 试论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J]. 现代交际. 2013(03)

[3] 赵海艳. 将"美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的当代价值――韦志成语文教育思想研究[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传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1前言

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这一重要论述寓意深刻,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下如何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希望能够切实解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率、质量,为高校其它学科教学改革提供些许借鉴和参考,为高等教育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提供一些思路。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文化、教育、高等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2.2调查法

采用寄发问卷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省内外部分高校的体育教学情况进行调查。

2.3专家法

召开专家研讨会,邀请部分学者专家、高校体育教师对文化传承与创新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内涵与实质进行研讨。

3结果与分析

3.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提出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文化传承与创新,其核心应该是文化的发展,一种与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相匹配的文化发展〔1〕。“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是同志从当代中国和国际高等教育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要论述,具有纲领性、战略性的意义,它给改革中的高校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

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必须传承和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也要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多样性。从文化的视角研究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使我们能够对其有一个本质的、深层次的认识。总之,“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提出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该是一种以体育课程文化建设与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改革。

3.2当前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矛盾分析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曾前后5次颁布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指导纲要等指导性文件〔2〕,文件的每一次颁布都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时的历史特点,为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理念、内容、方法,也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完善注入了无尽的动力。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体育锻炼健身的方式方法匮乏、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存在着怕苦怕累的思想,特别是近年来学生的某些身体素质指标持续下降等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造成目前这种现实状况有社会外部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体育教学自身的问题。因此,在新理念下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必须清楚地知道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自身存在的矛盾。

3.2.1课程目标理念与实施载体之间的缺失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指导纲要》),次年第5次体育教学改革在全国高校试行。《指导纲要》的试行为高校体育树立起全新的课程目标理念,即“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和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大课程目标〔3〕。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没有人能够清晰地表述出简单的体育课教学如何完成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课程目标,因为我们在长期的教学中,习惯了运动技术、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体育教学中体育文化的传承,造成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文化的缺失。

3.2.2课程目标理念与组织实施行为之间的缺失

课程目标理念的实现需要合理安排课程设置、系统搭建课程结构、科学选择课程内容、恰当使用教学方法手段以及综合构建评价体系。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体育课开设年限较短,课程结构体系过于单一,课程内容偏少且过于陈旧:课程教学时间一般为两年。一年级开设基础课,二年级开设选项课;开设项目以篮球、排球、足球、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常规项目为主,体育理论课所占学时得不到保证。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简单化必然导致“为技术而教学”的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往往仅限于对学生体育课成绩的评价,即把学生的技术成绩、理论成绩、达标成绩、出勤情况折算成分数来评定,缺乏科学的量化。这种组织实施行为片面地强调了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等的培养。

3.2.3课程目标理念与器物配备之间的缺失

场地器材设施配置情况和体育教师的水平高低是决定课程目标理念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但当前,由于高校体育在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弱势地位,使得学校场地器材设施和体育教师的配备无法完全达到课程实施的需要。

3.3新理念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新理念的提出,不仅使我们找到了现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以体育课程文化的发展为核心,从课程目标确立、课程内容选择、课程组织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四方面进行探索的改革。

3.3.1课程目标确立的多维价值性

体育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到达的预期结果〔4〕。新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要统筹考虑能力价值观、健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努力形成具有文化特性的现代体育教学课程目标(表1)〔5〕。

3.3.2课程内容选择的多元化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逻辑序列组织编排而成的知识和经验体系〔6〕。新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2)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结合;(3)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4)基础性与实用性相结合;(5)兴趣性与科学性相结合;(6)生活性与人文性相结合〔7〕。

根据以上原则的要求,我们设置若干内容分类板块结构体系(图1),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各分类板块的教学内容。

图1新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分类板块结构体系

3.3.3课程组织实施的系统化

课程组织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8〕。新理念下高校体育课程的组织实施过程应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

第一,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与结构,兼顾课程内容分类板块选择。(1)科学规划贯穿本科4年教学的体育课程体系,即1-4学期为必修课,第5-6学期为选选课,第7-8学期为任选课;第1学期分别从体育知识理论类、体育基础素质类、基础体育项目类和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中各选择一项组合教学,第2学期从体育知识理论类、基础体育项目类和民族传统体育类课程中各选择一项组合教学,第3-4学期可以从基础体育项目类、民族传统体育类和体育休闲娱乐类这三类的任意两类中各选择一项组合教学,第5-8学期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开设相关课程;(2)增加基本体育知识,各体育项目特点、内涵及发展史等理论教学课时。

第二,恰当使用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领悟体育教学本质。(1)实施分层次教学,各实践教学内容均设置A、B两个班,满足不同兴趣、不同水平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2)实施体育知识理论类等教学内容集中授课制;(3)针对具体教学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动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合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实践技术与理论知识的结合;(4)在各体育项目技术技能实践教学环节,固定各练习小组成员,设计教学情景,引导学生领悟体育运动之本质,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精神和思想意志品质。

第三,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1)随着体育教学内容的细化、增加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高校必须构建新型的校内或校际间的团队教学模式,满足教学需要;(2)新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文化底蕴,所以必须重视教师职前阶段的专业化培养,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定期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促进体育教师教育的行为模式养成。(3)长期聘任或定期邀请体育名师、名人讲学传道,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第四,整合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1)学校可以引入社会资源,配备先进器材,建设体育场馆,联合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一流的体育设施和运动环境;(2)学校应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体育人文景观,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3)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学校体育教学项目宣介平台,吸引学生了解熟悉体育文化,激发学习兴趣。

3.3.4课程评价的全面化

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课程建设的评价。这里我们主要论述对学生的评价。新理念下的学生评价体系应兼顾课程四大价值目标:(1)能力价值目标和健康价值目标方面: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体育项目本身对身体素质的要求比较苛刻,这两方面的评价应以学生学习技术技能的努力程度、自我提高幅度以及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价依据;(3)文化价值目标方面:应以学生在实践运用教学环节的参与度作为评价依据;(4)社会价值目标方面:应以学生在实践运用教学环节中的个人表现、在团队小组中的作用作为评价依据。此外,我们应该为学生建立体育跟踪档案,制定学习目标,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综合体育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文化传承与创新”理念的提出不仅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也提出了艰巨的任务。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就是体育课程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应从能力价值观、健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角度对体育课程问题进行审视和反思,通过对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的重新定位,构建符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践需要的科学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4.2建议

4.2.1新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位要统筹考虑能力价值观、健康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

4.2.2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多元化原则。

4.2.3推进高校体育课程组织实施的系统化。第一,合理安排课程设置与结构,兼顾课程内容分类板块选择;第二,恰当使用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领悟体育教学本质;第三,构建体育教学新模式,提高教学团队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第四,整合优化教学环境,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4.2.4构建全面化的课程评价体系应兼顾课程能力价值、健康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四大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小海,尹宁宁.文化智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2〕林立,丁明山.在新《纲要》指导下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3):374-376.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2.

〔4〕张湛宁.跨文化的中美体育课程目标对比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5):69-71.

〔5〕马卫平,张传燧.文化视野中的大学体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审视〔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1):114-117.

〔6〕王林.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与设置

〔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1):71-73.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7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观念变革 载体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承担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课程教育,是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组成的课程集群。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的不断推进,更加重视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问题,更加重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持续开展。以此为背景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也必须要呈现出满足这一目标需求的观念和载体的创新思考。

一、课程论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

课程本质是一个归属于课程论思考的问题,相关的讨论会涉及关于课程概念的探讨。对于什么是课程,教育学家们的观点也是各不相同,仅《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就列出9种不同的课程定义,在此不一一列举。尽管各种定义的出发点有所不同,但都在某种程度上部分地揭示了课程的本质,基本思想是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学科或教材;课程是学生的经验;课程是计划;课程是预期的学习结果。《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认为课程可包含广义与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广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由于课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现代课程的发展来看,广义的课程概念更能体现出现代学校课程的特征与本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课程的内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五个发展趋势:现代课程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现实体验,主张学生在现实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学科知识;现代课程越来越重视在教学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越来越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互动的生长性;越来越重视开放形态下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资源整合;越来越重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学生不仅在课程中学习到计划范围的知识体系和规范,而且还学习到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即隐性课程带来的影响。

在课程论的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和观念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本质问题,具体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课程的本质呈现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生成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师生协同互动、创造教育情境、体验教育生活、建构教育整合结构的过程,其中固然包含知识性内容的间接学习,但也包括了直接学习的经验因素,体现出生成性,表现出一种“未完成态”、一种“进行时”。思想政治素质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首先有赖于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思想互动的广度和深度。生成式学习的特点反映出教育过程中的非直接传递性、不可控性以及学习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社会中,简单化的、直接灌输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会因为其具体方式缺乏对体验式学习特有的非直接传授性的关注而缺乏更有效的内化途径。虽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在内容、方式、手段和载体上应该体现出一定的抽象性,但也应同时以丰富的道德体验作为基础和氛围。

第二,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整合性。学习从内容上说,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种基本类型的学习,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认知类学习主要是通过专门的课程达到教育目标,而对情感学习和行为学习的关注和研究则相对缺乏。学生对情感的体验和需要状态、学生在行为中是否获得一定的行为方式并形成稳定的行为规范等方面一直以来的研究是不够的,也正是基于上述欠缺,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个性特点、人际互动、生活方式中表现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特点以及时代与国情的特殊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问题很现实地摆在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隐性课程建设是现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主导性与普遍性、稳定性与变动性共存的特点发展起来的。它所具有的隐蔽性、变动性更利于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氛围中达到教育目的,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整合性更为凸显。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情感性。没有情感投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学习是无法达到教育效果的,孤立的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不但毫无意义,而且也是有害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和学习都需要丰富的情感累积作为规范内化的必要途径。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从根本意义上说是不可直接传承的,因为情感作为个人的心理体验有很大的内隐性和个性化色彩,只能通过体验式活动而不断累积,这就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在宏观上具有的价值传递性的同时,在现实教育过程中、在具体方式上体现出非直接传授性。

第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作为体验式学习具有个别性。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实现社会规范的个体认同与实践。如同所有的教育过程一样,对个人的差异性与个别性的充分尊重是教育过程中主体自由与解放的需要。在特别强调主体,『生的当今时代,缺乏个体尊重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是脱离实际的,也是无法满足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要求的,因此,教育能否触动大学生个体的内心世界是考量教育途径与方法适用性的标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基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质的上述认识,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观念变革必然超越课程本身的思考而呈现出更广阔、更开放的视野。从人的主体视角观察,教育的目的要远远大于知识教学本身的内容,“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德与智慧的完满与自足,知识是生命获得完满不可或缺的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只有让知识与价值、认知与情感、智慧与道德同步发展,生命才能绽放出绚丽的光彩。”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观念变革主要体现为五个“重新认识”,以此对原有的教育观念、教学要素、教育目标和途径进行反思。

重新认识课程属性。课程的性质和属性是不同领域的两个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组成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是在教育学科课程论领域的内容,就属性而言,是承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养成的载体、手段和媒介。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服务于教育内容、服务于教育对象、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可塑性,简言之,课程属性是服从于课程性质的。

重新认识过程主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体系中的各个具有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要素都是主体,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在课程人力资源的意义上都是主体。需要指出的是主体地位的分担与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并不矛盾,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是教育有效性的基础,真正的受教育一定要体现主体的过程参与。 转贴于

重新认识资源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各高校社科部的教学工作,也是学校课程集群建设的组成部分,整合学校内外的学科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学科综合优势和社区、城市和所在区域的地域优势,如,中文系的文学经典研究优势、理工专业的科技伦理、经济伦理研究案例,实现校内整合、地域融合。

重新认识服务对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中,受益者是学生,但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学生,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使命决定的,要结合区域发展中的社区文化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机关建设等目标,拓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影响,培养一支立足大学、服务社会的专家团队,展现大学的文化魅力,立足学科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理论动力。

重新认识教育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就项目而言,目标是建设精品课程;就学校而言,目标是带动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和观念的变革;就领域而言,目标是提高学校在全区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中的影响力和好评度;就成果而言,目标是使学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修养、认同核心价值、确证文化底色,形成积极人格和健康心理,从而终生受益。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载体创新

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反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载体建设,会顿感载体建设滞后的压力。事实层面中的载体缺失需要通过创新来弥补。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相结合。各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展现的精神风貌、职业素质、民主素养、国际意识、人文品位、价值判断等都会对学生的“三观”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并间接影响到学生对制度文化的理解。教师本人不仅要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尊重、平等、民主的教学互动,培养学生对社会规范的信任和归属感,以及确立人际交往的规则。在课程改革中可以通过文化热点建设引导学生参与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网站建设、宿舍文化和个人网页建设,把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提高课程影响的保有度,要充分利用学生来源广泛、专业互补、文化多样、本群体认同程度高的特点和优势,为课程网站搜集文本和影像资料、积累典型案例,体现出在参与中受教育,在实践中促成长的教育本质。根据学生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讲理论先讲事实、讲结论先讲过程、讲规范先讲系统、讲政治先讲人文、讲社会先讲人生。总之,教学视野要宽广、课程导人要切身,把宏大性的内容讲扎实,把规律性的内容讲亲切,把规范性的内容讲细致,着力避免直白、空泛、粗线条、低响应的无效灌输。

第二,学校教育与校外实践教育相结合。综合化、网络化、实践化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必然趋势,关于实践活动有两种层次的理解,从广义上说指学生参加的一切社会活动;从狭义上说则仅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为了完成某种学习任务或从实践中进行体验以帮助某项学习任务的完成的校内外活动。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就是要把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而把校园和社会联系起来的基础,就是本土的价值观,即适合本国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观念。社会实践的形式主要有:教学实习、劳动锻炼、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勤工俭学、公益劳动、社团活动、合作交流、参观访问等,还包括社会风气、校风学风、学校管理、校园景观、家庭关系等环境体验。社会实践教育既有社会教育的属性,又有学校教育的属性,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紧密联结,是学生通达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重视实践环节的教育影响是各国教育模式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如日本的劳动教育活动、美国的学校企业双元式商业实践及社会服务活动等。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8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技能型课程;理论培养;实践训练;创新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003-02

国家教育部正式决定:今年九月全国中小学将执行经过十年实验的基础教育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十年来,广大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经过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基础教育课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给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教学,带来重要启示,根据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不少高校也相应调整了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堂结构,但在教学方法运用上仍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尤其是在专业技能型课程方面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要改变过去重理论知识传授轻技能训练。无疑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更要重视创新型的课堂模式的研究,重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教学一样应“在教学过程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实施创新教学,就是要通过课堂活动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的主要任务对象是学生,因而开展创新教育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走出传统的思维定势,注重分析、研讨、探究的思维素质的培养。“首先要求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具有学习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高校的教育教学直接为社会培养人才,为基础教育课程服务。基础教育理念要成为师范院校课程主要的教学内容。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更应在技能型课程方面,进行课程的培训,做中学新课改的引领者。转变教学理念,转换教学思路,突出实践训练环节与理论学习相结合。通过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学科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帮助在校生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新理念。这将开阔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站在理论的最前沿,使其成为具有综合素质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一、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实施中的关键环节,教师素质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效果。“现代教育学认为:教育作为一种新质,作为一个新生命,与过去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在新教育观看来,教育不在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知识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与技能,不再只是促进背诵、作业和考试;教育将深刻地改变自己的目标与职能,成为个人身心全面和终身成长的助手,成为现代社会个人选择和发展的无微不至的指导者。”高尚的师德、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断的科研能力,改革创新的勇气和能力等等都是教师的必备素质。

师范教育要帮助学生理解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语文教师应在汉语言文学理论、教育理论与技能等多元知识结构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准,拓展自己的素质,关注新课改。掌握基本理论是最重要的一方面,高校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教育理论素质,将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和基础教育新课改的新变化、新要求,以其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融入教学之中。认真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改革以来出版的论文及论著,明确语文课程性质教学目标,用全新的理念和思维去探究语文教学规律,去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出新的教学方法。只有打下坚定的课程改革理论知识,才有把握从事语文教育教学,才能使学生在从教时有可能用所学的观念来引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强化在校师范生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创新型教师,需要高校优化课堂教学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和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地性学习。”基础教育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强调尊重学生的理解、张扬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目前高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化,也使师范教育存在明显“重专业、轻职业”,学生轻视教育类课程学习,语文学科教学论课沦为摆设课、“逼修课”。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很少投入精力,仅满足混毕业。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让学生参入课堂之中,对中学语文教学现象,进行研讨、交流、示范、评价,达到有直观的感受。教学中要增加教育案例比重,直观教学为主,删除重复空洞陈旧的理论知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课外开展诗歌、绘画、书法、演讲、艺术表演等多种活动,培育人文精神,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科论课程的积极性。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第9篇

宁夏医科大学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丰富了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为宁夏医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人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人文教育

作为宁夏唯一的一所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宁夏回族区域特色,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培养适应区域医药卫生事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近年来,学校形成了以医学为主、中西医并存,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样的培养目标和专业体系的改革,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和体系,是适应这些要求的当务之急。

一、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

未来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医学生素质体系指标,是一所医学院校多方面特点的综合反映。第一,在办学类型方面,学校致力于建设综合实力突出、学科特色显著、服务社会卓有成效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二,在办学层次方面,学校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积极加强留学生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优化专科教育,稳定继续教育。第三,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以医学专业为主体,强化传统优势和地方特色专业,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第四,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具有国际视野与科研能力,掌握扎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五,在服务面向方面,学校立足宁夏,服务西部,面向行业发展。以上各个方面,支撑起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这个目标可表述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医疗的基本技能,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医疗人才。具体到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可以表述为:①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病人和自身的权益;②重视医疗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和伦理问题,能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充分考虑病人及其家属的利益;③尊重患者的隐私、人格及个人信仰;④尊重同事和同行,具备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⑤谦虚好学,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⑥爱岗敬业,不断进取和学习,努力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将“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作为自己的终身职责。近年来,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好评。通过学校对用人单位电话及纸质回访的反馈信息表明,学校毕业生综合评价良好。普遍的用人单位认为宁夏医科大学毕业生思想素质水平较高,专业知识扎实,业务能力好,动手能力强;在人际交往、职业能力、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及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在科研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能力较强,有继续深造培养的可能性。

二、新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在于要回答一下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变化和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除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五门必修课。此外,增开学校特色医学人文课程,卫生法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卫生教育,立足于对医学双重性质的认识,帮助医学生深刻理解医学的社会人文内涵,认识医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提高道德价值的判断能力、心理素质、医学行为选择决策能力。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又满足了医学生成长的特殊需求。将普遍的思想道德要求与专业的特殊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针对性,形成了医学生培养的特有课程体系。第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能否适应新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方式的变化?近年来,学校根据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实施了以机体的系统性和从健康到疾病的“整体性”为主线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双螺旋”见习、实习的临床教学实验模式改革,启动了“公共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人文医学与职业素养培养工程”,开展了PBL、翻转课堂、“三明治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病例引导式临床理论课程等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沉浸在丰富多彩的专业课教学方法中的学生,同样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课程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有很多因素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方式革新,一类问题是方法创新的重要性。时代在变,学习要求在变,学习内容在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变,在此复杂情形下,不创新就无法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无法达到好的教学目的。二类问题是这一创新的可操作性。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是各位教师应该做并且可以做的事情,也是可以操作、能够出成果的行为,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应当得到积极的推动。第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如何适应新一代学生学习特点的变化?从学生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态度来看,学生上课的心理同上专业课是不同的,学生学习专业课是“我要学”,学生学习政治课是“要我学”,两种心理,两种态度,事实上把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师置于不平等的地位。新一代的大学生,眼界宽阔、知识面宽、自我意识强、动手能力强,学习生活中好恶感鲜明,表达直率。这些都预示着那些糊糊涂涂、平平淡淡的教师将在教学中被淘汰。只有能深入学生心灵、与学生共情的教师,才能保留在讲台上。宁夏医科大学的许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强化医学生的法律意识并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多种形式。比如,每门课程至少安排6~8学时的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演讲、知识通关、现场教学、视频制作、作业展示、家乡深情等教学活动,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制定具体的评分细则,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这些改革,对各专业课程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反映在课程中,在于如何选择课程课目、在于课时的变化、在于授课方式的变化、在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在于考核评价方式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新临床医学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理论教学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教育课程教学与改革,要紧密结合宁夏区域特点和回族民族特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素质教育”全过程,把“医德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模块化教学体系,全面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和人文医学素质水平。

(一)课内课外相结合

学校党委研究通过了“人文医学素质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开展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其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促进医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为目标,将人文医学素质教育渗透到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以党、团、学生会活动为辐射,形成整体教育教学体系,动员全校力量,实现全面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教学水平和实效性。通过“模块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使具有人文医学素质的合格医学生,具备五种基本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伦理道德素质、人文知识素质、身体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素质,这五大素质即五大模块。要培养具有上述五大素质的合格医学生,是一项需要集全校之力的教育教学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专业课教师、党组织、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五大模块队伍的力量来完成。

(二)开展卓越医师班教学

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每年从300名以内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新生中择优选拔学生(2012—2014级各36名,2015级72名)单独设置班级并组织开课,改革班级模式采取课程组负责制,通过教师、学生座谈会,听取任课教师、学生对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保障该项改革顺利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素质课程的改革也在这个试点班中开展。教学模式和效果都有很大变化。

(三)开展医师执业技能培训

为了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宁夏医科大学向中国医师协会申请建立“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宁夏)基地”获得成功。通过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医学生在了解医师职业精神的普遍原则和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学医患沟通技能,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提高职业素养,增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体系,使得我们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有了新的平台和抓手。

(四)强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

医学学生培养是素质教育和职业教学相结合的工程。培养卓越医生这一目标,具有相当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宁夏医科大学根据国家的指导原则,明确卓越医生培养目标,依据“深化教改、适应医改、胜任岗位、注重能力”的原则,以夯实医学生人文底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重点,确立“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卓越医生培养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人文类课程教学的改革的研究,对进一步开展教育教学,开展综合改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以上是针对宁夏医科大学开展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开展的。研究立足于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大背景,前期已经有两年以上教学改革实践基础。现需要在此基础上,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四、结语

学校“十三五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了“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指导思想,继续围绕“打造‘两个一流’(西部一流、有一流学科),建设西部地区有特色、现代化、高水平的医科大学”的办学目标,以“创新、内涵、质量、发展”为核心,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步伐,续写宁夏医科大学办学事业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作者:汤波 单位:宁夏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涛,田淑卿,汤波.宁夏医科大学强化人文医学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2,33(5):63-6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