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2 15:22:30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1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现状;提高;策略和方法

怎样才能提高职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呢?我们必须了解职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现状,了解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状况,从而对症下药,找到提高职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方法,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职高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探究,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课内轻课外等传统教学固有的弊端依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进而导致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脱离职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进一步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

其次,缺少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职高生源质量差,部分学生甚至是“双差”,即: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差。学生入学起点不高,不少学生实际上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进入职高后,多数学生片面认为,职高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于是放松了对语文的学习。

二、改进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1.教学方法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兴趣是打开知识宝库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深知这个道理。作为其任课老师怎么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兴趣。我尝试了这样一些方法:

投其所好:十五六岁的中学生很喜欢流行音乐,课余也很爱唱歌。例如,我们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荷塘月色》时,就可以用学生们耳熟的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来导入,让学生先从听觉上感知一下荷塘月色之美,再来细细品味作者的文字魅力,岂不是事半功倍吗?

联系现实生活:学生不喜欢语文有一部分的因素是:觉得它离自己的生活太远了。那我们在教授时不妨让课文走进他们身边。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一句为“拜为上卿”,这里需要学生掌握“拜”这个字今义为拜访、拜望,而古义为“授予官职”的意思。这是我给学生提到了汉中的著名景点“拜将坛”。这个地方学生很熟悉,但对它的故事却知之甚少。我就通过这两个“拜”为同义,给学生讲述了此处为汉高祖刘邦授予韩信为大将军之地。这样一来“拜”的古义恐怕学生想忘都不学了。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教学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在职高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中的主体作用:首先,要注重培养、鼓励学生对语文材料的自主阅读的习惯,便于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学习思维;其次,要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时代背景、形色人物、描写事物等有质疑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质疑态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能力;最后,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精神要重视,在职高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满足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需求。

例如在执教鲁迅小说《阿Q正传》时,为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可以率先让全体学生观看电影《阿Q正传》,以在初步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后,使他们能对人物有初步的看法;其次,在观后诵读范文后,针对时代背景对不同人物进行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设问出系列问题:举人老爷的乌篷船来未庄做什么?什么时间来的?说明了什么问题?举人老爷和赵秀才素不相识,现在却排了个“转折亲”反映了什么问题,等等。最后,根据学生领悟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并根据自我认识在网上搜集材料,以《说不尽的阿Q》为主题,每组学生进行组内研究某一问题,形成主要观点,制作网页,进行班内交流。在这样的主体发挥中,学生由最初从电影了解到课文的深入,在至自行搜集材料进行自我认识,效果自然比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效率更出色。

3.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欣赏理解课文情境

真正学习应创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这种轻松的氛围的创造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情境教学:即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使得教学内容的仿真情况在课堂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文学作品是生活情境的反映,欣赏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创设适当情景来感受作品中反映出的情境。为达到这一目的,可结合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浅显易懂的诗歌和散文,可采用朗读法和记诵法,使学生在熟读课文的过程中欣赏作品中反映出的意境美、语言美乃至技巧美等。对较含蓄难懂的诗歌和散文,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理解诗意和文意,共同体味诗歌和散文的含蓄美、艺术美。像我在讲《琵琶行》第一段时,先让学生诵读,接着自己范读和适当点拨后,说:“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和感受一下,作者在这一段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物图?其中又蕴含着怎样的感情?

你们看,茫茫江头,秋夜送客,枫叶飘零,荻花萧瑟,寒江浸月,客船待发,这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你们能用文中三个字概括出这景物的特点和给我们的感受吗?同学们自然会随着我有声有色的引导欣赏到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也会抓得很准,立刻回答:“秋瑟瑟”。而对待小说和戏剧,除了生动地陈述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的之外,可以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相应的分角色朗读或登台表演,这样就使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在欣赏的同时再创造,既欣赏到作品原有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这样学生便会在一种欢乐愉快中欣赏到了文学作品的魅力。这也是寓教于乐的一种体现。

总之,破解职高语文教学困境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采取有效的策略方法,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的不断提升,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我们的语文教学质量一定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贺慧.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32期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2篇

关键词:英语学习 策略 调查 分析

1 学习策略的含义及分类

学习策略,具体来说,是指为有效地达到某一个学习目的而对学习方法所进行的选择。包括制订学习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选择适应性强的学习方式,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定期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检测,对学习方法进行改善从而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是当前教育心理学界提高学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学习策略的有效使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策略,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内容当中。虽然有很多的学习策略分类法,但是Oxford采用的二语学习策略分类体系是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一种分类法。Oxford提出了一个由6组第二语言学习行为组成的策略系统,此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元认知策略:有意识的寻找练习机会、自我评价学习效果、集中注意力以及制定学习计划和监控错误等;第二,情感策略:自我鼓励和减少焦虑等;第三,社会策略:质疑与本族语言者的合作和文化意识等;第四,记忆策略:归类和意象等;第五,一般认知策略:推理、概括、分析以及操练等;第六,补偿策略:根据上下文猜测意义和迂回表达法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形式调查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状况,希望从中找出帮助学生了解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本文以柳州师范专科学校文科、理科班中共选取的6个班共26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7份,有效率达95%。

文献资料法: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各项自身因素以找到更加适合自己学习的策略,可以通过参考文献资料总结一些具有价值的、可供教师和学生参考的学习策略,在继续沿用优势学习策略的同时加强填充弱势学习策略,并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学习方法,更好的掌握学习英语的具体技巧和方法,能积极解决学习英语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找到适合自己学习英语的途径。

数据分析法:本次调查采用了Oxford(1990)“语言学习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被称为“一个极有价值的诊断性工具”。问卷包括六大类学习策略的问题,采用5分制计分,从1级的“从不使用该策略”到5级的“总是使用该策略”。平均得分为1.0-1.4:几乎不适用此类策略;得分1.5-2.4:基本不使用;得分2.5-3.4:使用情况一般;得分3.5-4.4:经常使用;得分4.5-5:总是使用。学生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从接受、储存语言资料、组织语言知识运用、理解语言结构、提高操作语言技能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信心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了解广西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的运用策略情况。

运用SPSS软件对各项策略运用频率进行统计,总平均分为2.54分。

3 结果与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六大策略的平均值都偏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学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时存在的问题:①元认知能力较差,缺乏学习计划和安排,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不足。高中学生总是依靠老师的指导来进行学习。进入大学后,他们当中大多数学生缺乏独立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任务,不知如何计划、安排、检测和评价自己的学习。大多数学生不明确自己学习英语的目标和学习需求。个别学生能制订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对自己学习英语中的进步与不足能进行反思和总结。②认知方式不够科学,对知识获得及掌握的过程不深入了解。在众多的学生当中,能够借助图表等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和表达,能借助想象建立相关知识间的联系以及能够利用常规推理以及归纳等逻辑手段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不足三分之一。仅有少数的同学能够对接触语言材料中的语言规律进行总结和应用,同时能够举一反三。能够根据自身学习的需要进行预习、抓重点做笔记以及主动复习和整理归纳的更是少之又少。③社会策略缺乏,情感策略较为消极,自我调控能力和协调能力不够。新生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学习模式和自我学习还不适应,相对中学学习而言,与教师接触较少,在学习上与其他人交流更少。多数学生缺乏一定的主动英语学习意识。不能较好的克服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寻找学好英语的途径,也很少留意身边讲英语的人并进行自我激励。④学习策略知识明显贫乏,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缺乏。多数学生学习较为被动,经常是死记硬背,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正确方法的引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英语的总体能力不足,令人担忧。学习外语是一个复杂、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在整个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导不再是唯一因素,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具备科学的学习策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把科学的学习策略应用在外语学习中,才能成为自主、独立和有效的学习。因此,高职高专非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教给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增强他们学习策略观念,提高学习策略意识。

4.2 建议 教师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使用英语思维,通过多读和多听,尤其在解释生词的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解释,促进学生逐渐培养成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教师在大学阶段应当针对学生实际学习外语的策略,全方位培养学习的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以及社会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等外语学习的策略。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全方面的应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当为其提供各种学习英语的策略,使得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策略。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并重视个体差异。教师应当将培养学习策略与日常的教学结合起来,使得学生逐渐学会使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最佳策略。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学习策略训练的内容,教师应当适当的为学生传授学习英语的策略知识,有效的协调学习策略训练与计划的教学任务,这样除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能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服务于终生教育。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胡郑辉.英语学习策略[M].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

[4]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

[5]王静,于新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策略[J].河北大学学报,2006.

课题项目: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3篇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新形式下提出的,它要求每一名高职高专学生既要学会运用词汇理解,表达与描述不同的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又需要掌握3400个词汇(A级),或2500个词汇(B级)。这就要求英语学习和教学中,要注重英语词汇的学习。学生要学好英语就必须掌握一定的英语词汇量,才能有效地提高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高专学生由于英语基础有限,在学习英语词汇时没有正确的词汇学习方法,高职生学习英语词汇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1)反复默写记忆。有些学生通过反复在纸上写一个单词,甚至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只写两三个单词的方法来记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英语出学者,而对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记忆,需要更灵活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重复朗读记忆。采用重复拼写单词的方法来记忆新单词。(3)默读记忆。有的学生采取不出声,反复浏览单词的方法,在心里记忆新单词。这种方法易走神,记忆效率不高。因此,要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英语学习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

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自身学习词汇的体会,提出以下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几点建议:

一、注重词汇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学习一种语言,先要先了解它的文化,要注重本族语与外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有的英语单词具备很强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向我们传递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词汇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词汇的文化背景知识,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单词产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掌握单词。

二、介绍多种词汇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例如,对于初学英语者可侧重音形结合法,也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用图片、实物、幻灯片等一系列辅助教具以及手势、动作、表情开展词汇教学。适当了解构词法,英语构词有三个要素:即词根(roots)、前缀(prefixes)、后缀(suffixes)。构词法主要有词缀法,即在一个单词或词根上加上前缀或后缀构成一个新词。对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英语学习者,可以介绍其进行适量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来扩大词汇量。

而基础较好的学习者,可以选择欣赏合适的英语影片,既可以拓宽知识,面,也可以掌握大量词汇。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词汇小游戏辅助教学,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词汇的主要场所,教师可在课堂中采取灵活的方式教授:词汇接龙,猜词等游戏;充分拓宽学生的词汇学习渠道;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词汇考核等。

三、建立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和活动来获取关于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一些信息,并以此做出评判,因此其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要根据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词汇量和学习能力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采用开卷、闭卷的、开闭卷相结合或口试、小论文等多元化评价手段,使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满足高职高专英语词汇学习的要求,及因材施教发展和学生个性的需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评价体系。

近年来,英语学习策略培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但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比较少。随着高职高专的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应注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词汇量扩大的角度,英语学习策略集中培训可以激发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词汇量的意识,并会有一定的词汇量的增长,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找到自主的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Gu,Yongqi.& R.K. Johnson.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Learning Outcomes[J].Language Learning,1996.643-679.

[2]O.Malley,J.and A.Chamot(eds.).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isty Press,1990.150-156.

[3]Oxford,R L & Scarcella, R.C.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Learning among Adults State of Art in Vocabulary Instruction[J]. System,1994,22(2):231-243.

[4]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刘振前,肖德法.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6]王文宇.观念、策略与英语词汇记忆[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1):47-52.

[7]吴霞,王蔷.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学生学习策略[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53-57.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2-25.

[9]张亚萍.英语词汇记忆策略的实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52-53.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4篇

[论文摘 要]本文通过对国外学习策略的研究,分析了目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中应采用的策略: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注意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特点,加强教材建设,教材选择定位正确,应该体现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尽力找出影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因素,实施语言学习策略训练,为学生创造交流的环境。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只重要的生力军。近年来,对大学本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文秋芳,1995,2003),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却很少见。文秋芳(2003)认为学习策略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因此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个不容忽视的课题。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另一方面,作为指向认知目标的一种心理操作,策略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重视学习策略的科学研究对解决当前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二、国外学习策略的研究情况

国内关于学科学习策略,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比较系统,有很多种分类。国外主要流行下面的三种分类:

1.O’Mallev和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的理论,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用于学习语言的活动之中;社会,情感策略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

2.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有直接联系;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联系。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

3.Cohen(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前者指为学习语言而使用的策略,后者指为运用语言而使用的策略。学习语言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有意识记五小类;运用语言策略包括检索策略、排练策略、掩盖策略(为掩盖自己语言知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和交际策略四小类。

三、高职高专英语学习策略现状

我国高职高专的教育一直贯彻国家政策“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育方针,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同时也适当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相应语言学习策略的能力。近年来不可否认高职高专英语语言教与学的许多环节已取得一定进步,但是对于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极其重要影响的学习策略上,许多高职高专的学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对元认知策略重视不够是普遍问题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学习上对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优势和劣势认识不够,其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或不正确,甚至根本没有。此外平时也特别不注意预习、复习和自我检查等方面,仅仅是仓促地应付或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导致的结果是学习收益不大。并且对于知识链条方面也经常存在脱节的情况,基本上无法做到有意识地积极地修补。漏洞渐渐地变得越来越大直至失去补救的办法和信心。

2.对认知策略方面运用不全面是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认知策略的形式非常广泛,但很多高职高专的学生对此种类的运用很有限。我们可以经常见到学生在英语课上不擅长使用各种有益的方法和手段获取牢固的信息,例如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本不做课堂笔记。在课堂之外也有很多学生缺乏对语言学习的必要敏感度,不习惯和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相关知识。

3.对社交情感策略掌握欠缺是重要问题

大部分的高职高专学生对老师和同学在其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意求助于老师和同学,其实不耻下问是最直接的、有效的学习方式方法。社交情感策略的欠缺也表现在有些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能调整好心态,对英语学习产生消极情绪从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在课外,很多学生不习惯经常性地使用英语进行互相交流。

四、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一是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教师需要自主进行学习策略研究,大胆尝试和灵活使用各种英语教学法,以此来突出职业教育发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特点。

二是注意高职院校英语课程设置特点,加强教材建设,教材选择定位正确,应该体现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个部分。把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使课堂教学与就业相联结,增强学习主动性和探索性,使学生更具适应性来突出高职院校教育特色。

三是尽力找出影响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因素,如年龄、智力、个性、学习方式、态度和动机。此外,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其他文化、社会的差异都会导致学习策略的不同选择。教师要找出影响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因素,帮助他们做出理性的判断,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四是实施语言学习策略训练。

(一)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发现词汇是最难学的,怎么学也觉得学不够,而且一边学一边忘。因此学习者必须要减少词汇学习的盲目性,提高词汇学习的效果,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

1.在语境中学单词与孤立地学单词相对应的是在语境中学单词。

2.使用联想增强对同类词的学习大多数英语单词都能按照某种方式归类。

3.利用图像或想象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具体词一般都能借助图片记忆;对于抽象词可以借助词义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影像(i‘mage)来加深记忆。

(二)英语语法学习策略。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语法规则。语法学习本着实用原则,与语言的运用结合起来促进理解、监控输出的作用,使语言知识融为一体。

1.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语法学习要做到真正理解,不要死记硬背条条框框。

2.积极主动归纳语法规则。

3.注意语法在交际中的使用。

(三)英语学习中听的策略

1.解决听不懂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即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也可以充分利用文字和图表等视觉信息帮助听觉信息。当然根据说话人的语气和语调来判断说话者的意图如讽刺、幽默、惊喜、同情等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2.解决记忆问题。克服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记忆问题比较有效的径是做笔记。

3.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扩展所听的内容和渠道。

(四)英语口语学习策略

1.听说结合,以听带说。

2.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五)英语阅读学习策略

阅读的过程并不是被动、单向和解码的过程阅读者在接受文字信息的同时运用语法、语篇以及常识进行分析和推测,并时刻根据新信息印证并修订预测。阅读者为了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者应该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以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以及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调整阅读策略。常见的阅读策略主要包括略读、寻读、预测、猜测生同意思。

(六)英语写作学习策略

写作是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它涉及的内容小到标点、拼写、大到词句缀、整篇布局,无处不显示学习者的语言基本功。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有很多,常用学习策略如下:

1.构思的策略。一般来说,通过阅读来拓宽写作思路、在写作前可以采用列表形式来归纳思路以及通过自由写作等手段来进行练习都能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

2.语篇衔接的策略。好文章不仅需要丰富的内容、巧妙的构思和规范表达。还需要把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即是使用关联词,连接性副词以及一些介词和短语等。因此,要整理和储备一些常见的表示不同逻辑关系的篇章衔接标志。

3.其他写作学习策略。学习者可以通过定时进行学作练习、与笔友交流、建立范文库、模仿性写作等来练习写作能力。

五是为学生创造交流的环境。较少使用社会策略必然会阻碍学生交际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师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交流的大环境,可以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双向交流的机会。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由于笔者调查研究的时间较短,范围较窄,结果尚缺乏系统性。因此,今后仍需结合学生的个人特征、学习任务特征、环境和文化因素等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策略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五、教学启示

本文对高职高专英语学习策略的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职业学院英语教师要切实尊重职院学生的个体特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策略的可教性,学习策略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训练加以培养。教会学生学习策略是为了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其成为策略型学习者。

另外,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的培养应尊重学生的特殊心理规律。英语教师在明确学习策略的重要性之后就应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等手段主动掌握学生策略运用的状况,利用各种途径向学生提供策略指导,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策略。学习者如果能合理运用有关策略,就能很好地内化、贮存、提取和使用第二语言。

参考文献

[1]朱捷,邵丽君,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时代教育,2008,6

[2]汪名玖,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分析与研究,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第7卷第2期

[3]邓柯,学习策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探讨,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3卷第5期,2008,9

[4]高秀丽,戴猛强,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问题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8,第20卷第4期

[5]周葫,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5篇

词汇在语言学习和应用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毋庸置疑。语音、词汇、语法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其中词汇是最基本的因素,是语音和语法的载体,是组建语言的材料。学好英语,词汇是关键,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进行听、说、读、写、译,就无法有效用英语交际。词汇贯穿语言学习的全过程,维系着语言的语音、语法、语篇,是语言的建筑砌块(Brown 1994:365)。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认为:“没有语法,人们不能表达很多东西;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东西。”语言一旦离开词汇,就没有实际意义。词汇学专家 McCarthy 说,一个学生学习第二语言,其语法无论学得多么好,语音无论掌握得多么漂亮,没有词汇表达各种意义,外语交际都难以实现。从语言的构成看,无论是语句还是语段,都少不了语词;从语言交际的信息传递看,一两个词也能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方面,掌握学习策略已成为衡量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根本标志。另一方面,策略既是学生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个知识以几何速度增长的社会,若不能熟练掌握学习策略,学会自主学习,必然会被时代淘汰。研究表明,学习效果 =50%学习策略 +40%努力程度 +10%智商, 这说明在影响学习效果的三个因素中,学习策略最重要。学习者的学习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策略使用的成败(文秋芳,1996)。

二、 基本理论概述

1.词汇学习策略的定义。词汇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的一个分支,是语言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学习者掌握词汇时有意识运用的、可以观察到的具体学习策略及有意识地采用的某些方法或技巧。它既可以是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可能是大脑意识的内部活动,又可以体现在词汇的选择、词汇的记忆和词汇的应用等词汇学习的各个方面。不同的研究者对词汇学习策略有不同的理解,如孙雪梅(2009)认为词汇学习策略是以语言学习策略为框架而形成的具体的针对词汇学习的各种方法、技巧和步骤;洪雪珍(2007)认为词汇学习策略是指各种有利于词汇理解记忆和运用的方式、方法、步骤、手段、技巧的总和。以上两种定义都指出学习策略是具体的、可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忽略学习者的大脑内部活动。王文宇(1998)在此基础上指出词汇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学习和记忆词汇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它既可能是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又可能是大脑意识的内部活动,并认为词汇学习是一个输入、记忆、存储、加以运用,然后深层记忆的过程,如此反复循环,直至彻底掌握。

综合以上词汇学习策略的不同定义,笔者认为:词汇学习策略,就是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词汇学习效果而有意识地制定和采取的学习态度、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和学习行为。词汇学习策略是英语学习策略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能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词汇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2. 词汇学习策略的分类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于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不同的分类。O’Malley & Chamot(1990)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两个层次: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词汇学习认知策略分为死记硬背策略、分类策略、上下文策略、查词典策略、猜测策略、做练习策略及联系策略;词汇学习元认知策略分为制订计划、自我评估、自我检查和选择性分配注意力四种。

Lawson& Hogben(1996)将词汇学习策略分为:重复识记(包括反复读、写单词、自我测验)、词语特征分析(包括拼读单词、归类、利用词缀等)、简单分析(包括句子翻译,初步利用上下文、与形、音相近的词联系)、复杂分析(包括多方面利用上下文、用不同方式表达、运用记忆术)。

受到国外词汇学习策略的影响,近十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和语言爱好者不断深化在词汇策略研究方面的研究。文秋芳(1996)和马广惠(1997)对词汇学习进行了分类。文秋芳把学习词汇的方法分为分清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利用上下文进行猜测、查字典、猜测与查字典相结合、构词法、分类记忆法。马广惠把词汇学习策略分成四类:机械记忆,即反复读、写、背;联想记忆;独立性记忆,即只记某一个词的某一个词义;联系性记忆,即结合上下文搭配进行记忆。

3. 新课程标准概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水平提出较高要求,体现在词汇的“量”和“质”两个方面。一方面,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显著增加,高中七级要求掌握 2400 至 2500 个单词及 300 至 400 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及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词汇;高中八级要求掌握 3300 个单词和 400 至 500 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高中九级要求学习使用 4500 个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另一方面,课标提倡从运用的角度学习词汇,因此课标要求词汇教学不仅要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更要帮助学生在辨认、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词汇进行一定程度的交际。

新课标除了设置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等语言目标以外,还设置了一些非语言目标,学习策略就是非语言目标之一。学习策略与语言学习有密切联系,对语言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有重要影响。同时,学习策略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教育的根本目标不仅仅是学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是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因此,新课标对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分类:(1)认知策略:对词汇分类、掌握构词方法、利用上下文理解词义等;

(2)调控策略:制订词汇学习计划、尝试不同英语词汇学习方法、尝试使用新学单词等;(3)资源策略:使用报纸、电视、电影、多媒体资源学习词汇;(4)交际/情感策略: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代替不知之词等表达思想。笔者将采用新课标的这四种分类,对高中生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进行研究。

三、 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的意义

掌握足够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必备因素。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词汇具有数量大又没有系统性、规律性和难以控制的特点,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困难。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对词汇的量和质的高要求加重了学生学习词汇的负担。他们对于英语词汇学习很少使用策略或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策略,不知道如何有效记忆和复习,不知道如何计划、监控自己的学习,在背英语单词、词组上花去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致使学习兴趣严重缺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遭受挫折。所以,研究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呈现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学生而言,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将使学生独立于教师,自己有效地进行学习;并且词汇总在不断地变化扩大,正确的词汇学习策略可以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进行有效的词汇学习。因此,探索有效词汇学习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者的词汇学习效率,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社会发展对词汇的要求。启发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词汇时运用多种策略,提高学生主动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频率和使用技巧,培养他们自觉运用策略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意识,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再次,可以帮助学生改进词汇学习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积极的语言学习者,体验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为终身英语学习奠定基础。

对教师而言,词汇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为他们提供高中学生词汇学习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了解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使用策略的总体特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找出词汇学习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好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及时调整词汇学习的教学策略,采取更科学的词汇教学法,从而推进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

四、 高中生词汇学习策略使用现状

笔者对德州市第十中学的134名高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为 91%,对问卷结果运用统计软件 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了学生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得到了四类词汇学习策略的平均值和方差,结果如下表所示。如果均值高于 3 则说明此策略被学生较多运用,方差值表示内部差异的大小,方差值越小,表明这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即数据越集中、整齐,分布范围越小。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四种词汇学习策略的总体均值在3以下,位于“基本不使用”与“有时使用”之间,说明该校学生总体上很少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高中生学习压力大,负担重,学生对学习英语失去兴趣和主动性,只是机械地背单词,能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不多。从上表可以看出,高中生使用词汇学习策略的趋向。学生在学习中倾向于使用认知策略和资源策略,其中资源策略的均值最高(M=3.1108),说明高中生比较倾向于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学习英语,原因之一是学生厌倦了长期的枯燥的学习,要通过看电影、听音乐等方式学习英语,同时也放松自己。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为学生订阅了“21世纪报”,而且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听磁带,这两种资源成为学生学习单词的重要工具。学生不常使用交际策略和调控策略,说明学生学习的计划性和自我反思严重缺乏。这一情况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O’Malley & Chamot(1990)的研究结果,他们发现初、中级学习者 的情感策略比认知策略的使用频率要低很多。交际策略的使用频率最低,说明学生很少用英语交流。从方差看,不同学生的策略使用差异较大,尤其调控策略的差异最大。由此可见,部分学生还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

五、教学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特点和使用状况,据此提出以下教学启示。

1.在词汇教学中融入词汇策略进行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最主要的策略指导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低效的词汇教学方法,科学设计词汇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树立对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策略训练的意识,并将其融入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并不断反思和调整,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2.训练学生的调控能力。高中生已经有自己制订计划及自我监控的能力,由于单词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活动”,因此在课后独立学习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制订有针对性的词汇学习计划,确定阶段性学习目标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根据学习风格调整策略,并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思,通过检查自己学习单词的效果,对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并进行适当调整。

3.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教师应立足课文丰富的话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充分挖掘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尽可能地开发有趣、有效的课程资源,创造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有意义的语境中学习单词,如简易读本,简单的英文歌曲,配有字幕的电影等作为学习材料,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6篇

关键词:内容依托教学;优等生;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管理

一、引言

内容依托教学(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是一种二语教学方法,它“围绕学生将要获得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而非围绕语言或其他形式的大纲组织教学”(Richards & Rodgers,2001:204)。与传统单纯注重语言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不同,内容依托教学法将语言和内容融合一体,教师可以以内容为依托进行语言教学,学生也以语言为媒介获得有意义的内容,这对于消除传统语言教学中语言与内容的隔离,在有意义的语境中提高语言能力,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任何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都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当今国内外语言教学对学习者、学习过程、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等方面的研究充分体现了当今外语教学对学习者作用的重视。本项研究关注的是实施内容依托教学方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策略,特别关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实施内容依托教学过程中优等生使用的学习策略,希望通过内容依托教学下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研究,深入探索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下有效的学习策略。

二、文献回顾

2.1 CBI及其相关研究

随着现代外语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经历了口语法和情境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能力本位教学、任务型教学、内容依托教学等一系列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内容依托教学法将语言和内容相结合、为二语习得提供最佳条件并取得突出效果而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二语教学研究逐渐意识到语言技能和学科知识分离的弊端。近几十年来,把学科专业知识引入二语教学的实践已越来越普遍,并逐渐形成“语言与内容的融汇式学习”(CLIL)的教学理念(骆巧丽, 2006)。然而CLIL并不是一种全新的教学设想,它是ESP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是随着ESP的发展,和内容依托教学密切相关的概念。这一教学理念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展的“沉浸式”教学实验(Immersion Programme)(袁平华 俞理明, 2008)。

20世纪80年代,内容依托教学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应用到外语教学和二语教学当中,例如加拿大和美国的沉浸式教学和双语教学。内容依托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而且能够增强学习动机,提高语言水平。国外学者在这一领域的成功实验对中国学者有很大启示。

CBI具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其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交际功能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黄娟, 2007)。它把语言作为学习内容的媒介,把内容作为学习语言的源泉(蔡坚, 2002)。Leaver & Stryker(1989)把CBI归纳为四个显著的特征:以学科知识为核心(Subject Matter Core)、使用真实语料(Use of Authentic Texts)、新信息的学习(Learning of New Information)、适合学习者特定需求(Appropriate to the Specific Needs)。Met(1991)将CBI细化为五种具体模式:完全和部分沉浸法(Total and Partial Immersion)、用L2教授专业课(Subject Course Taught in L2)、专业课加语言教学(Subject Course plus Language Instruction)、基于主题的语言课(Language Classes Based on Themes)和经常利用内容进行操练的语言课(Language Classes with Frequent Use of Content for Practice)。

2.2 学习策略及其相关研究

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期以来以教师为出发点的教学研究,已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学生身上。澳大利亚教育学家比格斯(Biggs)在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模式,这一理论模式包括了一系列学生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动机、方法等(文秋芳, 1995)。率先进入第二语言学习策略领域的是美国的Rubin、加拿大的Naiman、Frohlich和Todesco等人。1975年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在该文中她总结了善学语言者的七条策略。同年,Stern和以Naiman为首的研究组也就善学语言者这一课题分别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 和TESL Talk上发表了文章。从此,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逐渐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在对学习策略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都对策略做了不同的定义和分类。Stern(1983)将策略(strategy)用来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approach)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技巧(techniques)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Wenstein & Mayer(1986)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做法和想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Chamot(1987)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回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Rubin(1987)认为,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构建的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Oxford(1990)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同时,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信息处理理论,将策略分为三大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Cohen(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我国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1984年(文秋芳 王立非, 2004)。20多年的研究成果既有对国内外学习策略理论的总结和研究现状的介绍以及对外语学习策略有效性研究的质疑(如:吴增生, 1994; 文秋芳 王立非, 2004a; 文秋芳 王立非, 2004b; 庄智象 束定芳, 1994),也有对外语学习策略进行的调查和实证研究(如:蒋祖康, 1994; 刘津开, 2002; 刘绍龙, 1996; 吕长竑, 2001; 马广惠, 1997; 秦建华 王英杰, 2007; 苏远连, 2003; 文秋芳, 1995, 1996, 2001; 文秋芳 王海啸, 1996; 张萍, 2001; 等等),其中既有宏观视角的研究(英语学习者观念和策略的总体),也有微观视角的探讨(如听力策略、阅读策略、词汇策略等);既有针对中小学生的研究,也有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既有问卷调查研究、实验研究,也有个案研究;另外还有有关英语学习策略的专著(见程晓堂 郑敏, 2002; 文秋芳, 1995; 肖建壮, 1997;严明,2009)。#p#分页标题#e#

同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们也通过观察、调查以及个案分析等方法对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总结了优秀学习者使用的一些学习策略。Rubin(1975)在她的研究成果中指出,成功的外语学习者在心理特征和学习方法上有很多惊人之处,包括心理特征、交际策略、社交策略、认知策略等等。在Rubin的影响下,Stern对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对比,总结出了成功学习者必备的十大学习策略。他还把成功学习者策略分为四类:主动计划策略、“学术性”学习策略、社会学习策略和情感策略。根据Stern的模式,加拿大多伦多OISE现代语言中心进行了名为“优秀语言学习者工程”(Good Language Learner Project)的项目。研究最终得出结论为,优秀语言学习者能够充分利用潜在的有利学习环境,或者自己创造学习环境来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Rubin、Stern研究的基础上,Naiman等人对优秀语言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了更加全面和详细的研究,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的使用、交际活动以及情感因素等方面,并且修正了Stern提出的十大策略,提出成功外语学习者五大策略。Ellis(1994)也对优秀学习者学习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总结。

我国的学者对于成功学习者和不成功者学习策略的使用差异也进行了探索,但是数量有限,主要有文秋芳、马广惠等人的研究。文秋芳(1995)通过对两名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的个案研究来探索英语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方法是造成她们英语成绩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马广惠(1997)对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在学习策略上的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另有夏静、秦晓晴(2005)以22位知名专家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成功英语学习者的特征分析。但是这些研究样本都比较小,结果的可推广性还有待于进一步验证。然而这并不能否认对各级各类的学习者展开一定规模的优秀者学习策略研究的必要性。进行这种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师可以根据优秀学习者的特点,确定具体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长处和短处,使之互相取长补短,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克服使用策略的随意性和无计划性(秦晓晴,1996)。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7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外语学习 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职教事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社会对培养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技术院校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中就包括英语。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在职业技术院校中普及高效的英语教育是刻不容缓的。然而,我国职业技术院校当前的英语教学现状却是不太理想的,其原因之一就是生源的整体英语水平不高,主要是普通高中毕业生(虽经过正规的高考和录取,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不适应现在的学习)或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高职高专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学过几年英语,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面对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原有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必须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贯穿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以取得良好效果。

学习策略,一直以来就是语言学习者所研究的热门话题。上世纪70年代,Rubin在TESOL Quarterly上发表了《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同年Stern和以Naiman为首的研究组也就善学语言者这一课题分别在Canadian Modern Language Review和TESL Talk上发表了文章,从此学习策略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究其原因:过去几十年,人们研究教学方法热情高涨,却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60年代出现的听说法、视听说法,70年代出现的认知法、交际法,后来又出现的沉默法、全身反应法。尽管新方法不断涌现,但语言学习的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由此人们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即只研究教而不研究学,只重视教师而不重视学生,双边关系只强调一边,自然不成功;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要以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标,学生一旦具备自学能力,就能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在这一改革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技能,还要教会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

最近几十年来,在研究大学英语教学法时,不少研究者也发现,单纯寻找最佳教学法是徒劳的,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法,总是难以取得最佳效果。因此,他们在研究教学法的同时,也注意把研究重点从怎样“教”转移到怎样“学”;从研究“教方”转移到研究“学方”,即研究影响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的因素。其因素很多,如:环境、年龄、性别、学习动机与态度、个性、认知风格、学习策略、情感等。通过研究发现,学习者的学习策略是影响其学习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目前的研究,笔者认为: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直接作用于英语学习的效果。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归纳与总结;二是教师的传授。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把学习策略的教授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学习策略的定义

学习策略有着多种定义,如:Bialystock(1978)认为学习策略是“利用有效信息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最理想的方法”。Tarone(1983)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自己目标学习中的语言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所做的努力”。Rubin(1987)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O’Malley & Chamot(1990)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或其他有意识的行为”。Oxford(1992―1993)认为学习策略是“学生为了提高第二语言技能而有意识地采取的行动、行为、步骤和方法。这些策略可以促进新语言的内化,储存和使用”。

可以看出,早期的定义侧重于策略运用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重点则转移到了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方面。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习策略的以下特点已得到了广泛认可:(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提高第二语言学习水平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体现在语言习得和语言使用的全过程之中。(2)学习策略可以是可视的外部行为,如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也可以是内部心理活动,如思维活动。(3)学习策略是灵活的,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对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4)学习策略是可教授的。(5)学习策略可以指总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也可以指具体活动或技巧。(6)对策略的运用,可能意识得到,也可能意识不到。高水平的策略使用者,对策略使用的意识水平即便不高,但当要求描述策略的内容,特别是当要求他们注意自己的活动时,也能意识到所用的策略;低水平的策略使用者,往往是随机地、盲目地使用,对策略的应用,通常处于无意识状态。(7)策略的应用有水平层次之别。由此可见,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均可归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

(一)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

O’Malley & Chamot(1990)根据Anderson的认知理论框架,将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调整策略和驾驭学习策略)用于评价、管理、监控认知策略的使用;认知策略(即理解策略,如:利用原有知识帮助理解等)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活动中;社会/情感策略(学习者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自我情感控制)只是为学习者提供更多接触语言的机会。这三类策略中,元认知策略高于其他两类策略,而每一类又包括若干小类。

(二)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直接策略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有直接联系;间接策略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联系。如,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联想、利用图像和声音、有计划的复习、使用动作);认知策略(操练、接收和发出信息、分析和推理、为输入和输出创造构架);补偿策略(合理猜测、弥补缺陷和不足)。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制订学习重点、安排、计划学习、评估学习效果);情感策略(克服焦虑、鼓励自己、控制情绪);社交策略(提问、与他人合作、理解他人)。

(三)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

Cohen(1998)根据运用策略的目的,把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学习语言的策略和运用语言的策略。前者指为学习第二语言所使用的策略,包括识别材料、区分材料、组织材料、反复接触材料、有意识记五小类;后者指为运用第二语言所使用的策略,包括检索、排练、掩盖(为掩盖自己语言知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和交际四小类。

其中,O’Malley & Chamot的分类法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比较而言,更全面、更具有代表性。

三、对某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调查及分析

为了解当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状况,以及对学习策略掌握和运用的情况,笔者于2006年5月在乐山某职业学院校对26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男生170人,女生90人),全部调查受试者中有80人为优秀学生,其中有50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有87人为英语考试常不及格者。此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形式,同时还采用和学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作为问卷调查的补充。

调查问卷收集后,首先对问卷中的各策略问题的应答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并根据理论框架和因子分析结果,归纳出10类学生们常用的学习策略:(1)考察:开始学习活动以前,作好预习工作;(2)计划: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制定学习计划;(3)监管:在学习过程中常总结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进度;(4)自主: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能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安排自己的课外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5)坚持:敢于面对难题并积极解决难题,能够坚持按所定计划进行学习;(6)情感:不怕丢面子,勇于互动,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信心;发掘学习的乐趣,善于把学习中的阻力转化为动力;(7)工具:备有相应的学习工具书等;(8)词汇和阅读:以大纲要求的词汇为基础,能够掌握好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的效率;(9)听力:听力训练,用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式找出自己的薄弱点,加以克服;(10)写作:注意积累词汇,掌握基本句型的结构,多从范文中学习。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策略方面普遍有以下问题:

(1)学习策略知识贫乏。很多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基本知识没有概念,更没有意识去培训自己的学习策略。(2)学习过程管理意识淡薄,被动接受思想意识相当严重。据调查,近76%甚至更多的学生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更多的情况是被动地按老师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学习,且有部分就连老师的基本要求都没达到。(3)认知手段单一,缺乏语言输入和输出环境。课堂内外借助视觉形象和其他真实材料的机会较少,使英语学习成为脱离使用环境的抽象语言模式的识记。(4)形式操练和功能操练严重失衡。对英语而言,形式操练和功能操练都十分重要。形式操练属于分析型策略,其重点是语言形式本身。在这种操练中,学生仅为外部观察者,着重抽象的语言形式和功能,缺乏真正的交际意图。与此相反,功能操练属于实践性策略,目的在于语言的使用。学生是积极参与者,注意力集中在真实语境呈现的语言意义上,而不是具体语码上。但在调查中发现,形式操练仍占主导地位,只强调语言知识积累,而轻视内容表达。(5)社会策略缺失,情感策略消极。语言是交际工具,只有在语言的真正使用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掌握好语言。要真正掌握好语言,就必须能驾驭自己的情感,克服消极情感成分,如害羞和害怕犯错等。

影响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可综合为人格、情景和情感等,其中人格因素主要涉及能力、认知风格,这些方面对个体而言是稳定的;情景因素包括作业的特征、内容、难度以及呈现评价作业的背景与有关作业教学的背景,这些因素是具有可变性的;情感因素主要涉及学习动机。在学科学习策略的运用上,研究者还特别强调已有知识对学习策略的影响。刘电芝(1989)研究表明,结合专门学科的思维策略训练不仅依赖训练的方法,还依赖于对象对专门学科的基础知识。英语学习策略的研究也表明,低水平的英语学习者使用形式操练策略多于功能操练策略。

四、高职院校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

英语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如何掌握好,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就方式而言,Oxford认为学习策略训练包括三种方式:(1)意识训练。指对策略的了解和对策略价值的认识,但学习者并没有实际应用策略。(2)短时训练。指学习和运用一种或几种策略于实际任务中。该训练包括给学习者提供关于策略价值的信息,怎样使用以及什么时候使用和如何评价策略的成功使用。(3)长时训练。长时训练不仅要训练短时训练的上述内容,而且特别注重训练学习者监控和评价自己的操作,同时,长时策略训练的时间更长,包括的策略更多。就步骤而言,Brown(1986)等认为策略训练应包括三个步骤:(1)学习策略及巩固练习。(2)自我执行及监控策略的使用。(3)了解策略的价值及其使用的范畴。后来Oxford(1990)又提出了策略训练的八个步骤:(1)确定学习者的需要和有效的学习时间。(2)选择良好的学习策略。(3)整体考虑策略的训练。(4)考虑动机因素。(5)实施完整的策略训练。(6)准备材料和设计活动。(7)评价策略训练。(8)矫正策略训练。前五步为计划和准备步骤,后三步为实施、评价和矫正。

结合实际情况,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

(一)转变传统教学中“知识本位”观念。语言教育应着重学习技能、策略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更具有主观能动性。

(二)应加强学习策略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用于实践,不断总结并提高。教师应了解国内外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在教学活动中大胆开展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能力。

(三)明确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目标,运用灵活多变的培训方法。学习策略本身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学习策略教授的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选择、判断、以及评价策略的综合能力。具体实施有以下建议:

(1)将直接教学法和间接教学法相结合,集中培训和综合培训相结合。教师可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将各种策略恰到好处地融入教材中;也可从英语学习策略入手,围绕具体策略设计课堂活动;还可把策略适当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帮助学生运用。

(2)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与社会/情感策略融会贯通。缺乏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只重视语言知识积累而轻视内容表达,其结果往往是费时低效。缺乏社会/情感策略的学生,在课内重专心倾听、被动接受和内心交流,而轻主动参与;在课外重书本和录音,而轻互动、与人交际。消极情感策略导致羞怯和怕出错,不敢主动参与课内活动和主动与他人进行交际,缺失功能训练。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中,应注意把三者结合起来,才会收到良好效果。

(3)注意对策略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和评价。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评价以及对策略教学的评价,不断增强学生的策略意识。教师还应研究本人的教学方法和整个课堂教学的风格,看其教学计划中是否给学生提供了运用各种策略的机会。

(4)开辟第二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策略综合运用能力。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学习策略的综合运用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特别是对社会/情感策略培训作用极大。

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不仅使学生掌握策略本身,同时也提高策略意识,能够自我总结并生成新的策略,在学习活动中成为实施者、实践者,从而在获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在职业技术院校的英语教学中,贯穿学习策略的教授和培训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建国.职业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5,(1).

[2]刘电芝.学习策略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程月芳.大学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语言学习策略问题[J].外语界,2003,(2).

[4]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1990.

[5]程晓堂.关于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2000,(6).

[6]Cohen,A.D(1998),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策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8.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8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内隐学习策略;外显学习策略

从去年开始,国内关于英语高考形式的改革设想,取消高考英语统考,将英语纳入社会性等级考试,引起了广大师生和学者的关注。业内人士发现,改革并未削弱英语成绩对高考总成绩的权重。对于偏科学生而言,英语单科成绩的缺陷不能通过特长科目的高分来弥补,可能会阻碍他们继续求学。改革之后,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重要,提升高中英语的教学效果也随之愈显紧迫。可是如何操作才能高效呢?外语学习的“词汇”效率观点认为,只有对单词的再认达到快速自动化的过程,阅读时的效果才最好。也就是说无论听力、阅读、改错还是作文,大量词汇的获得是必要的,而且词汇提取得越快,其他相应任务完成得越好。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英语教学更离不开词汇教学。

2001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的词汇学习作了明确的要求:“基础教育阶段高中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学会使用三千个单词和四五百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能够运用词汇理解和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等;能够运用词汇描述比较复杂的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有效的词汇教学策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和记忆英语词汇,提高记忆效率,实现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化,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索或发明新的词汇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文献综述

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关于词汇教学策略的研究针对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重复”策略。此类研究包括对重复法有效性的探讨和对最佳重复次数的争论。(2)“编码”策略。最受关注的编码策略是“关键词法”,而且大部分关于“关键词法”的研究都肯定了它的有效性,被研究的其他编码策略有“联系法”和“语义编码”。(3)“精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理解其内在的深层意义并促进记忆的一种策略。(4)“内隐学习”策略。探析和研究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局限性等。上述研究都局限于对某一种策略的有效性进行探讨,试图证明它是否是最佳方法。这些研究所调查对象几乎都是学习另一种印欧语言。教学方法常受环境的影响,随着教学者的不同而改变。

国内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在高中阶段,学生常用的英语词汇学习主要涉及三大策略: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

1992年,卜元探讨了影响英文单词记忆效果的三个因素,涉及了学习方法。而对词汇学习方法研究更全面的则是顾永琦,他运用问卷调查了北京师范大学85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对这些学生所使用的记忆策略进行了粗略描述。但顾永琦的调查对象仅局限于非英语专业学生,他对记忆策略的归类也不够完善。王文宇1997年运用定量的方法,调查了50名大学生对词汇记忆的看法和他们使用的记忆策略,并就记忆策略和词汇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谢遐均2004年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量”和“质”,尤其是“质”影响学生的词汇成绩和英语学习成绩。深编码策略如活用、词形分析、上下文、联想等对单词记忆起促进作用,善于采用这些词汇记忆策略的学生词汇量较大,英语学习成绩也较好。

解朝文2005的英语词汇记忆研究认为,英语词汇记忆困难是由英汉语系不同、英语词汇内部因素、记忆词汇的策略与方法、记忆词汇的心理因素以及记忆的姿势造成的。词汇记忆过程中应有目标性计划性策略、强化性和高速度策略、精加工策略、实践性和持久性策略、灵活性策略。灵活选用常用的词汇记忆方法,如:协同、联想、构词、分类、卡片、比较、联系、阅读、图表、游戏、歌曲、谐音、歌诀、拆字、循环、软件等记忆。庄玮玮、回超2008开展了心理学记忆特点在英语词汇记忆中的实践,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运用组合法、综合法、阅读法、反复法等记忆词汇。

田秋香2011年通过实证研究了不同口头任务对初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84名英语水平相当的初中生在阅读完相同的故事后,分组进行了三种不同的口头任务:用目标词编故事,用目标词造句和复述阅读材料故事大意。结果显示,与造句组和复述组相比,编故事组附带习得了更多的英语生词。而造句组和复述组对目标词进行了基本相当的词汇附带习得,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陈达芬2011年经实验发现,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理论也适合运用于外语的词汇学习。运用自我参照编码进行词汇学习能有效促进词汇的记忆和提高写作的词汇产出量,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研究或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不同策略及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或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英语教学中任务的不同对学生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或直接给出英语词汇学习建议。

二、我校英语教学实践

英语词汇量大,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较多,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记忆本身已经很辛苦,好不容易记住了,实际使用中又会遗忘,苦不堪言。郭秀艳在《内隐学习》一书中提出:根据内隐学习规则,学生应该最大频次、最多形式地与词汇接触。这样无论是否能够记住并提取,先前的记忆不会徒劳,接触越多,词汇储存越牢固,随着无意识词汇量的增多,学习情境中启动效应出现就越多。另外,多种方式的学习,听、读、写三种方式同时进行,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提高记忆的效率,而且有利于缄默知识的迁移。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经研究证实:遗忘先快后慢,为提高记忆效果要及时、有规律地复习。鉴于此,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

1.早晚读,提倡各班级站立诵读英语课文或其他英语散文、诗歌,对自己喜欢的篇目尝试背诵。

2.引导学生分析词汇,绘制思维导图,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新词汇纳入自己的词汇网络中,并与同学交流,加深印象。

3.组建学习小组,分割词汇教学任务,让学生担任教师角色,选用解朝文老师的词汇教学策略去实施教学,组内互助,完成词汇的掌握。

4.定期检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日日清由教师组织听写、周周清和月月清由学校组织限时训练来完成。对于不过关的学生,教师加强关注,并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策略,确保每位学生过词汇关。

5.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校广播台、电视台定期播出适合学生能力的英语节目,班级文化墙开辟英语角,增加英语词汇的“出镜率”。

6.支持学生英语学习小团体的活动。学校专门为有需要的社团提供学习设备、活动场地和优秀师资服务,并号召更多的学生参与英语学习小团体的活动。

近半年的实践显示,学生的英语词汇水平同比有所改善,我们将继续探索英语词汇教学之路,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和方法第9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策略;应用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语言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学习策略逐渐受到我国外语界学者的重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方面,学习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策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几年成绩的发展的好坏。所以,本文对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分析

1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内涵分析

首先,对于每一个语言善学者来讲,其都有自己的学习策略。比如,对于如何改善语音,很多英语学习者所总结出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语音学习策略便是“多模仿、多实践”。然而,在实际实践的过程中,其效果并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尽管方法不错,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那么效果也就不明显。

其次,对于语言善学者来讲,他们具有一种恰当使用策略的能力,也就是说,其是一种综合能力,该能力是基于选择、判断、评价学习策略的。对于一般的英语学习者来讲,他们只会机械地理解学习策略,只会机械地使用学习策略看,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或者是很少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最后,对于语言善学者来讲,一方面,他们具有良好的学习策略执行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还善于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内在因素进行自我监控,善于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监控。

2.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结构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策略应用调控、策略应用知识、策略应用技能以及策略应用意识。策略应用调控指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习者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结合自己的特点,从多方面考虑,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同时,还及时地进行反思、评价以及优化。策略应用知识则主要包括英语学习策略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系统的常用的英语学习策略的“储备库”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讲,策略应用技能是其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实际技能。对于每一种学习策略来讲,他们的使用方法是不同的,所以,只有熟练掌握这些使用方法,才能使得策略的作用得到很好地发挥。策略应用意识指的是一种良好的心里状态,该状态是英语学习者在改善其英语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地使用学习策略时所表现出来的,是英语学习者为了学好英语二有意识地使用学习策略时所表现出来的,是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大胆的尝试或者是创新时所表现出来的。

二、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

1.培养的途径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是培养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两种主要的途径。课堂教学主要指的是教师向学生传授学习策略以及其应用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演示、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初步形成程序性知识;课外活动教学则是注重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进行“实战演练”,从而提高他们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自我培养。所以,作为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将这两种培养途径有效地结合起来。

2.培养方式

显性和隐性是培养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两种方式。显性的培养方式指的是告诉学习者培养的目的,培养的意义,培养的内容以及培养的方法等等,从而使得学习者可以有意识地学习学习策略,可以有意识地掌握学习策略。隐性地培养方式指大的则是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教师潜移默化而得到的。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简单地只用一种培养方式,相反,我们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与之相适应地一种或是多种培养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3.培养方法

从规模上看,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可以分为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这两种。从内容和时间安排上来看,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方法则可以分为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这两种。其中,集中训练主要是介绍一些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一些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安排一定的策略实践,安排一定的应用活动。分散训练则是在日常英语教学的活动中安排英语学习策略。与集中训练相比,分散训练的针对性比较强,所占用的专门教学的时间比较少,但是,分散训练的系统性不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灵活运用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灵活运用集中训练和分散训练。

4.培养形式

首先,课程式。课程式指的是英语学习策略以课程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列入英语学习策略,有具有这方面知识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学习策略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讲解一些比较实用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学会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其次,融入式。融入式指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将英语学习策略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的活动中。与英语课程的学习内容相结合是融入式的主要特点,该种方法的针对性比较强,易于反复训练,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机能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形成。

再次,研讨式。研讨式的主要特点是将讲座、研讨和实际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可以得到一定的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然而,这种方式需要安排专门的时间。

最后,讲座式。讲座式指的是举办专题讲座。可以邀请英语学习策略方面的校内外专家向学习者进行讲解学习策略的相关内容,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者的知识面,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策略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健.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的相关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2]田仙枝.独立学院应重视大学生英语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年16期

[3]许丽云,张瑞雪.完形填空试题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在语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的培训[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4]朱晓苑.加强元认知学习策略的指导,提高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5]胡淑娟.段少敏.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策略培养模式[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