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文献量:1986

影响因子:6.21

复合影响因子:3.0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国内刊号:11-1912/N

创刊时间:1986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发行周期:月刊

国际刊号:1000-3037

邮发代号:82-322

业务类型:期刊征订

杂志订阅:全年订价:¥ 1360.00 起订时间:

学术咨询: 预计审稿时间: 1-3个月     影响因子:3.02

投稿咨询 加急咨询 杂志订阅

自然资源学报 2019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资源与战略
青藏高原粮食生产、消费及安全风险格局变化673-688

作者:段健; 徐勇; 孙晓一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100190; 华夏幸福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100872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青藏高原是中国粮食短缺地区之一,提高其粮食自给能力和确保粮食安全一直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修订牧业区和半农半牧地区人均粮食消费需求量标准的基础上,利用1985-2015年青藏高原县级行政单元粮食产量和消费数据,采用波动系数法、分级法、重心模型以及粮食短缺指数模型,分析青藏高原粮食生产和消费的时空变化特征,并评估114个县市的粮食安全风险状况。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分布不均衡,粮食生产呈环形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湟黄谷地、藏东和藏南沿江河谷地带,中部和西部粮食产量较低,粮食消费呈东高西低格局;本地粮食生产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区域粮食缺口量达21.04万~121.69万t,相当于粮食消费需求的8.22%~40.11%,考虑旅游人口的影响,2015年区域粮食缺口达132.92万t;青藏高原粮食安全风险较高的地区广泛分布在藏北高原、青南高原、祁连山地以及城市化水平较高的拉萨市辖区和西宁市辖区,旅游业发展对林芝市的粮食安全风险影响显著;单纯依靠粮食增产不能解决区域粮食问题,建立完善的粮食储备和交通物流体系、加强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的粮食贸易合作,是保障青藏高原粮食安全的关键。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资源利用与管理
1995-201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协调性分析689-706

作者:张晓琳; 金晓斌; 范业婷; 刘晶; 单薇; 周寅康 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南京210023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可实现土地利用功能协调,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功能协调角度构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分析框架,利用江苏省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5期遥感影像及相关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构建三级土地利用功能评价体系,以县域为评价单元,通过三角模型和空间相关分析等方法,定量解析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期内,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总水平提升减慢,其中生产、生活功能不同程度提升,生态功能明显下降。(2)生产、生活功能空间集聚不突出,生态功能的热点、冷点区域呈'Y'型集聚分布。(3)不同功能区功能协调性态势不一,重点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可持续发展态势总体良好,优化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程度较弱并持续恶化。建议江苏省在落实发展蓝图和空间规划的过程中,应优先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重点开发区生活功能转型、Ⅰ类限制开发区生产功能转型策略,并严格落实禁止开发区的生态保护责任等差别化管理策略。

OBIA与RF结合的龙口市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707-717

作者:王瑷玲; 张校千; 苏晨晨; 于新洋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泰安271018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为提高中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精度,本文提出面向对象影像分析(Object Based Image Analysis,OBIA)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结合的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方法。采用Landsat8 OLI影像,针对不同地物特点,阈值分割和多尺度分割结合创建影像对象,规则集和分类器协同分类,基于Relief F算法分别对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所有特征降维筛选特征子集,并与全部特征一起应用RF建模,对龙口市进行土地利用信息提取与比较。结果表明:OBIA与RF结合提取土地利用信息,基于Relief F算法筛选纹理特征,保留完整光谱、几何、空间关系特征构建RF模型,建模错分率为0.0958,分类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9.37%和0.872,取得较理想结果。该方法可应用于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718-731

作者:韩博; 金晓斌; 孙瑞; 项晓敏; 刘晶; 曹帅; 周寅康 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国土资源部海岸带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23; 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技术工程中心; 南京210023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耕地细碎化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土地利用可持续性下降、耕地撂荒增多等多种农业问题,土地整治是当前中国改善耕地细碎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探索适宜的土地整治计量模型以解决耕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从工程设计、权属调整、地块分配三方面构建土地整治项目区耕地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选取典型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模型优化,案例区农业生产消耗降低了20.41%、地块平均规模增大了53.72%、户均地块数降低了34.92%,平均耕作距离减小了68.17%,可促进耕地细碎化问题的改善,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研究对丰富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方法,推动耕地细碎化问题解决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资源生态
基于LEI和MSPA的南昌市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关联分析732-744

作者:赵燕如; 邹自力; 张晓平; 危小建 单位:东华理工大学测绘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扩张导致大量生态景观日益破碎,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的变化及其关联机制能为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指导。以南昌市为研究区,采用景观扩张指数(LEI)和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识别南昌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用地景观类型,并通过建立缓冲区带分析城市扩张类型与生态景观类型变化的关联特征。结果表明:(1)南昌市城市扩张主要以边缘型扩张为主,生态用地以'核心'形态为主;(2)不同圈层的城市扩张类型和生态景观类型的关系在不同发展阶段差异显著;(3)在城市扩张过程中,总体上生态景观越加破碎,边缘型扩张会加速大型绿色斑块的减小,飞地型扩张促进绿色景观单元的破碎化,填充型扩张则有弱化这一过程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供可靠的理论参考,并为研究区的城市有序扩张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基于恢复能力与影响周期的围海养殖工程生态损害特征及补偿标准——以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养殖区为例745-758

作者:冯佰香; 李加林; 龚虹波; 何改丽; 黄日鹏; 李昌达 单位: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宁波315211; 宁波大学法学院; 宁波315211; 温州市洞头区海洋生态与藻类研究院; 温州325000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以宁波市象山县水湖涂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生态服务价值损害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围海养殖区的生态损害特征,并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研究了围海养殖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和资源恢复周期。结果显示:(1)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造成的生态损害总价值为318.90万元/a,单位面积损害价值为3.20万元/hm2·a。生态损害主要以生态服务型为主,占总量比例为53.54%。(2)生物资源型损害类别中,潮间带生物损害价值最大,为59.71万元,其次为紫菜养殖和鱼卵、仔鱼,二者损害价值量相当,占总量比例均为13.55%,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价值损失则均较小。(3)生态服务型损害类别中,一级类别主要以调节服务价值为主,占总量比例为32.56%。二级损害类别中,废弃物处理损害价值最大,为71.77万元,休闲娱乐损害价值也较大,占总量比例为12.80%,其他类型则价值损失较小。(4)名优水产围海养殖工程基于海域自我恢复能力的生态补偿标准为280.90万元/a,单位面积补偿价值为2.82万元/hm2·a,对比生态损害价值确定的补偿标准,总量减少11.92%。项目施工结束后,近岸滩涂恢复速度为4.6320hm2/a,约13年后新围大堤附近滩涂将恢复到围海前的基线水平。

气候和人类活动对典型岩溶地下河系统径流年际变化的影响759-770

作者:王赛男; 李建鸿; 蒲俊兵; 霍伟杰; 张陶; 黄思宇; 袁道先 单位:重庆市岩溶环境学重点实验室;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桂林541004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为揭示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河系统年径流量的影响,以南洞地下河为研究对象,利用其1972-2014年的径流量、降水量和蒸散量数据,分析其年际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径流、降水和蒸散均呈现波动减少的趋势。其中流域内径流整体以0.014亿m3/a的速度减少,降水整体以3.14 mm/a的速度减少,蒸散整体以7.94 mm/a的速度减少。通过有序聚类法和Mann-Kendall法综合确定出径流、降水的突变年份为2002年、2008年。通过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定量分解了不同时期气候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影响的贡献率:综合考虑降水和蒸散因素,以人类活动轻微的T1(1972-2002年)阶段为基准期,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T2(2003-2008年)、T3(2009-2014年)时期分别为-86.68%、35.92%,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在T2、T3阶段分别为186.68%、64.08%。可见,人类活动是南洞地下河流域径流量年际变化的主导因素,其中生活、生产的直接耗水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影响下径流过程的变化,共同影响着径流年际变化。

基于MCR模型的大别山核心区生态安全格局异质性及优化771-784

作者:黄木易; 岳文泽; 冯少茹; 蔡接接 单位:安徽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合肥230601; 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 杭州310058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以大别山核心区精准扶贫对象岳西县为研究单元,选择10个生态阻力因子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rcGIS构建生态阻力面,应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方法(Ex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ESDA)、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inimum Cumulative Resistance,MCR)和重力模型对生态安全进行诊断和潜在生态廊道识别提取。研究表明:(1)岳西县生态安全较高及高等级区域占县域总面积37.79%,而较低及低等级区域占51.89%,整体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特征,生态安全水平总体偏低。(2)ESDA分析显示,生态安全空间分布全局Moran’s I指数为0.6374,LISA图显示岳西县生态安全等级主要以高高(HH)、低低(LL)两种聚集类型为主,在空间上呈明显的片状集聚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选择生境良好的自然保护区及大型风景区斑块为生态源,生成累积耗费阻力面,基于MCR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源之间的最小累积耗费路径,提取潜在生态廊道90条,生态节点103个,利用重力模型识别出21条重要潜在生态廊道,其中,一级和二级潜在生态廊道分别为13条和8条。(3)结合岳西县旅游产业空间发展规划,提出了'一环三带'生态网络框架空间布局模式及优化对策,该模式可作为岳西县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格局的有效补充。

太行山脉不同量级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785-801

作者:李维杰; 王建力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5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1977-2017年萨吾尔山冰川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802-814

作者:王炎强; 赵军; 李忠勤; 张明军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山冰川站; 兰州730000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利用1977年MSS和1989年、1998年、2006年TM及2017年OLI/TIRS遥感影像资料,通过目视解译和GIS技术,提取萨吾尔山地区五个时期的冰川信息,同时对研究区周边气温降水的趋势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最近40年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1)1977-2017年,研究区冰川总面积减小了10.51 km2,退缩45.72%,退缩速率为1.14%·a-1,且冰川处于加速退缩阶段;(2)冰川规模越小,退缩越快;(3)南坡退缩速度最快,东南坡和西南坡次之,东北坡退缩最慢,冰川退缩率在5°~40°坡度大体呈现随坡度增大而增加的趋势;(4)研究区正处于气温上升期,降水增加期,降水量增加幅度不能弥补由气温升高造成的冰川消融,引起冰川退缩速率不断加快;(5)与其他因素主导区域的冰川相比,研究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面积较小的冰川占比较多是形成这一结果的另一因素。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资源评价
基于信息熵的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815-828

作者:何焱洲; 王成 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乡村人居环境研究实验室/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400715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是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系统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表征或结果,这一结果的优劣是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生物质基础与保障。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以2001-2015年为研究时段,基于信息熵,从支持型输入熵、压力型输出熵、氧化型代谢熵、还原型代谢熵四个方面构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演化指标体系,揭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演变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探析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变与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协同演化过程中的相关关系,设计乡村生产空间系统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2001-2015年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熵流为0.017~-0.049,熵产生为0.204~0.059,均呈下降趋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的协调性和活力得以增强;总熵变为0.221~0.010,呈相同趋势,乡村生产空间系统有序度不断提高,总体上向健康水平发展。(2)2001-2015年重庆市乡村生产空间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为1.285~2.803,呈上升趋势,系统可持续发展态势良好,并不断向可持续方向演进。(3)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分与支持型输入熵、还原型代谢熵正相关,与压力型输出熵、氧化型代谢熵负相关,与熵流、熵产生和总熵变负相关。

华北引黄灌区粮食产量与农业土壤资源质量时空分布特征829-838

作者:陶雯; 张旭博; 孙志刚; 李仕冀; 刘晓洁; 张崇玉; 欧阳竹; 成升魁 单位:贵州大学农学院; 贵阳550025;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研究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山东东营地理研究院; 东营257509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明确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时空变异可以更好地掌握农田生产力和土壤质量情况,对农业资源合理配置以及提高生产力可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农田作物产量数据和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对华北平原引黄灌区下游作物产量的演变以及有机质和养分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阐明该地区作物产量、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灌区的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空差异。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农田生产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冬小麦高产田分布在黄河下游北岸中部地区的齐河县和下游南岸三个县,范围是6084.0~6861.0 kg/hm~2,夏玉米产量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端低的特征,其中齐河县的产量最高,为7524.0 kg/hm~2。灌区农田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最高的德州市分别为16.30 g/kg和202.40 mg/kg,全氮含量最高的淄博市为1.17 g/kg,有效磷含量最高的泰安市为34.56 mg/kg。研究表明,灌区的生产力水平一直不断在提升,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掌握养分分布特征和土壤肥力的空间差异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措施,可为今后该地区实现精准农业和高产稳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及其区域分布839-852

作者:杨喆; 吴健 单位:青岛大学经济学院; 青岛26607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北京100872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自然保护区的有效管理需要充分的资金保障。为了探究中国自然保护区的资金需求状况,构建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本体系,系统估算和分析全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结果显示:(1)以2014年数据估算,全国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本为5049亿元,占当年全国GDP的0.78%,远低于环境损害成本和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产品和服务所带来的经济价值,自然保护具有经济的合理性;(2)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成本约为85.91亿元,意味着为了达到最基本的管理标准,每年所需的管理资金量,但实际的总体投入远低于管理资金需求,保护区的总体资金缺口较大,且资金配置不均衡,地方级保护区需加强经费保障;(3)管理成本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保护区生态价值高、管理资金需求较大,而经济相对落后,地方财政压力较大,中央财政应适当倾斜;(4)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的机会成本达到4963亿元,反映出保护区建设带给地方的巨大经济压力,但目前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缺口较大,政府亟需完善面向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西北干旱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853-866

作者:李贵芳; 周丁扬; 石敏俊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10087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 北京100875;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310058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水资源短缺是制约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提高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压缩农业灌溉用水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可能途径之一。基于2014年张掖市农户调研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段不同类型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均存在改进空间,节水潜力较大。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典型灌区主要作物灌溉技术效率达到目前的最高水平,平原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制种玉米和大田玉米,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34.47%和38.15%;北部荒漠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棉花、制种西瓜和玉米套小麦,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48.42%、34.82%和22.99%;沿山灌区生产同样产量的小麦、马铃薯、大麦和大田玉米,灌溉用水可分别减少14.48%、30.75%、25.50%和35.96%。(2)不同灌区之间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的变异系数与作物种植面积占比呈负向关系,同一灌区内部种植相同作物的农户生产管理水平存在明显差异。(3)农地细碎化程度和农户耕地面积扩大会降低作物灌溉技术效率,改善耕地质量能提高北部荒漠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增加井水灌溉会提高平原灌区大田玉米和沿山灌区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灌溉次数与多数作物灌溉技术效率呈'倒U型'关系,而农户耕作需求及其对风险态度的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合理确定种植规模、加快农地空间优化,因地制宜地改善耕地质量,完善水利设施、合理使用井灌、增强河水灌溉放水的灵活性,是提升黑河流域作物灌溉技术效率的主要途径。

中国采煤沉陷区空间格局与治理模式867-880

作者:李佳洺; 余建辉; 张文忠 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0049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大面积的采煤沉陷区引发严重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沉陷区复垦研究不同,考虑采煤沉陷区自然生态因素和区域经济发展条件,从综合治理的角度出发,分析中国采煤沉陷区整体格局和面临的社会经济风险,深入研究各地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路径。结果表明:中国采煤沉陷区面积预计超过60000 km2,其中与城乡建设用地和耕地叠压的面积分别达到4500 km2和26000 km2,涉及人口达2000万左右,其中山西和山东两省采煤沉陷区的影响最为严重;从区域特征来看,中国采煤沉陷区有开发利用、环境修复、民生保障、异地搬迁四大主要治理导向,进一步结合社会经济和空间特征,可以将沉陷区分为环境适应发展型、基础设施完善型、特色产业带动型、环境修复型、民生保障型、异地搬迁型六个治理类型。

中国粮食自给率研究——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分析881-889

作者:杨明智; 裴源生; 李旭东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8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由于统计口径与计算方法的不同,粮食自给率的计算结果往往差异较大,得出的中国粮食安全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从而引起国内各界的广泛争议。为了准确分析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情势,避免误判对相关决策造成误导,有必要对粮食的统计口径和自给率计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选用三种粮食自给率计算方法—定额统计法、流向统计法和消费统计法,测算中国2000-2016年的粮食、谷物和口粮自给率,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定额统计法计算结果容易造成失真,流向统计法与消费统计法计算结果较为准确;(2)谷物和口粮自给率更能反映中国实际的粮食供需情况;(3)中国谷物自给率在98%以上,口粮自给率高于100%。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会造成耕地被侵占、粮食需求激增等严重问题,口粮生产仍然不能放松,建议未来调整农业结构,稳定小麦、稻米生产。

自然资源学报杂志笔谈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890-910

作者:杨忍; 文琦; 王成; 杜国明; 李伯华; 曲衍波; 李红波; 许家伟; 贺艳华; 马利邦; 李智; 乔陆印; 曹智; 戈大专; 屠爽爽; 陈秧分 单位: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广州510275;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银川75002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重庆400715;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150030; 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 衡阳421002; 山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济南250014;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京210023; 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郑州450046;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长沙41008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兰州730070;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石家庄050024; 山西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 太原030006;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宁530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期刊:《自然资源学报》2019年第04期
摘要: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乡村振兴路径需要体现乡村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来自乡村地理学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开展了深入讨论。核心观点如下:(1)乡村振兴需要遵循时空分异规律,重点关注乡村发展的时空传承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衔接,建立彰显地域特色和具有可操行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的人居环境、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和治理模式等转型。(2)力求城乡融合和联动,构建城乡复合多中心网络体系,创新采用'乡村群'空间组织模式,以乡村内生力、城镇辐射力与规划约束力共同驱动乡村振兴。(3)在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农业承载着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产品等多重功能,需要构建农业'全价值链'的发展路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兴旺。(4)在能源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求前提下,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西南地区,依托山区特色生态、人文资源打造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塑乡村旅游新品牌、构筑山水田园乡村家园;在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与'东北振兴'战略协同推进,有序分类推进;在长三角地区,应在全面认知乡村工业化到乡村城镇化,再到乡村特色化,到乡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阶段演化特征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在西北地区,应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乡村'自主脱贫'的能力,实现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在京津冀地区,需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核心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体系替代以资源开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在传统农区,优化耕地利用转型同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