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庭贫困自述书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2 15:22:29

家庭贫困自述书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1篇

【1】

家庭贫困证明

xxxx学校:

贵校学生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__人,家庭年收入约____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盖章 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 单位联系电话: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民政部门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

家庭贫困证明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0×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xx月××日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2篇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0×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年××月××日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3篇

一、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作出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我通过一段时间的党支部集中学习和自学,领会了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始终牢记在党的报告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作为一名基础党员,结合本职工作,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紧密结合起来的理论论述,要汲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的丰富经验,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直面现实,解决矛盾,翻越脱贫攻坚这座山,打赢

这场硬仗,在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党和广大人民共同谱写新的历史,创造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的辉煌,带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二、查摆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1.学习领会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还有一定差距,脱贫攻坚理论武装不够扎实。

2.由于语言关系,与自己的帮扶户沟通存在困难。

3. 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

4、对帮扶户家庭情况变化有时不能及时了解。

5、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存在乐观情绪。

(二)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1. 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系统完善,要学懂弄通这个科学方法,还需要一定时间,离融会贯通还有一定距离,自身动力不足,存在重业务学习轻扶贫工作理论学习的现象,不能很好用所学知识指导、帮助帮扶户。

2.在帮扶工作开展之初,能严格按照县局党委安排部署,到帮扶户家中开展相关扶贫工作,但由于语言关系(不懂藏语),交流沟通有困难,不能随时交流,掌握情况,需要懂藏语人员翻译。

3.中国有句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受文化素质、传统习惯、传统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帮扶户对改变自身生活现状的动力不足,方法不多,努力不够,我自身也缺乏找到好的方法、方式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方法,没有深入研究解决的办法。

4.在帮扶工作中,由于公安工作本身节奏紧、压力大、事情多,有时会忽视及时询问沟通帮扶户家庭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只能被动了解,不能及时帮助解决存在的困难。

5、有时存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乐观情绪,主要原因是对帮扶户家庭情况认识不够、分析不深刻,认为现在已经脱贫了,问题不大,未能及时发现返贫的原因,不能防微杜渐。

四、下一步整改措施

   1、今后加大对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力度,深刻理解,仔细分析,吃透弄懂,找准关键点,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扶贫工作中,把扶贫关系到贫困户的政策、法律法规详细讲解到位,转变传统思想、生活方式,从“智力扶贫”做起,做好扶贫户智囊。

   2、今后加强藏语方面的学习,做好能和帮扶户简单沟通,打好感情牌,提升帮扶的效果。

   3、重视、主动多了解帮扶户生存生活地域的特点、背景、家庭人员变化情况,通过电话、微信及时沟通,分析研究现状,结合他们实际需要,提供好的致富主意,开阔他们眼界,找到好的方法。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4篇

关键词 贫困生 资助 甄别 认定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子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让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走出大山来到了大学,通过知识来改变他们的命运。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学费的压力,从而高校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贫困生,为了能够使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念,国家和学校也相应的增加了助学的力度,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以及学校的助学岗位,如何能够将这些钱利用的有理有据,用到实处,在这一点上就和我们如何能够准确的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甄别与认定是息息相关的。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类别

首先,孤儿家庭。尤其是那些没有兄弟姐妹的孤儿,由于没有家庭主要劳动力,经济困难程度偏重,因此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这类学生一般在小学初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受到资助。其次,单亲家庭。处于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劳动力的缺失因此会造成经济困难。通过调查,单亲家庭中父亲缺失比母亲缺失的家庭一般来说家庭经济困难程度会偏重。但是其中也有个别情况,有的家庭当中可能是经商或者是在世父母有正规职业的这些家庭,家庭经济情况有可能受影响不大;同时还有一类单亲家庭属于离异单亲家庭,家庭的破碎可能并没有对家庭的经济情况带来巨大影响,因此这些情况需要仔细甄别。再次,因病致贫。有的学生家里虽然父母双全但是由于家里有重病患者,常年需要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因此给家庭的经济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这一类学生经济困难情况也很严重。又次,突发事件致贫。有的学生家中本来的经济是相当好的,但是因为一些突发事件比如重大疾病、车祸等等的因素而造成家庭经济苦难的学生。最后,多子女家庭。有的学生家里兄弟姐妹较多,而且都在读书,高额的学费给家庭带来相当大的经济负担。

2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甄别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新生报到时通过留意学生的穿戴情况来初步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一般来讲,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穿戴与家庭环境优越的学生的穿戴会有明显的不同。其次,可以通过翻看学生以往档案的情况来甄别。以前已经受过资助的这部分学生应该格外关注,这说明这部分学生之前就比较困难。再次,通过学生的自述来酌情的了解学生个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这一点上要特别慎重,难免其中存在很大的一部分学生为了得到高额的助学金而弄虚作假。最后,通过与同宿舍同学和同班同学的交谈中,来侧面的了解学生的经济状况,也是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现代的大学生自尊心比较强,不想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家庭比较困难,因此处处的掩饰自己家庭困难的现状,这也给老师认定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其次,有的屡次受到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不好好的珍惜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金,经常的挥霍,而学习成绩却屡屡下降,丧失了资助金原来的意义。同时,由于资助金的额度和资助学生名额的限制,曾经受过资助的学生,把接受资助金当做了自己的特权和理所当然,而失去了分享的爱心。再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界限比较难把握。现在学校的很多大学生都有手机和电脑,但是有手机和电脑的学生并不都是家庭经济情况良好的学生,而这些学生的家庭经济苦难情况受到很多同学的质疑,把资助金发给这些学生会引起很多其他同学的不满和怨言。最后,学校对经济困难认定的方式单一也是认定不准确的一个原因。现在高校中认定基本上是采取辅导员宣讲,困难学生提出申请,班级认定小组根据困难学生提交的材料进行认定的程序进行。家庭经济困难的认定需要学生所在地的村和镇上的民政部门开具相应的证明,据了解,这些证明有的也是弄虚作假,这给学校老师和班级认定小组的认定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同时由于认定小组的成员可能存在个人的主观臆断等因素也会使着认定工作不能够准确到位。

4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对策

首先,提高高校大学生资助观念。国家向贫困大学生分发的贫困资助金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学生能够有书读,同时读好书,所以受到国家资助的大学生一定要利用国家和学校给予的资助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同时,也应该有分享意识,毕竟困难学生的数量还是占相当大的比重的,困难中应该学会自强,在允许的范围内,将这份资助能够让给其他更加需要的同学,让更多的同学能够在这份资助中完成学业,同时,加强大学生的资助诚信教育,在资助认定的过程中,提供有利依据,不弄虚作假。使自己从原来的“物质资助”转向“精神资助”,从“资金式”向“能力式”拓展,做个自强自立的大学生。其次,学校建立动态学生档案,制定合理的认定机制。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时(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下流行的网络资源建立贫困生档案库,对贫困生进行实时监控和更新,同时,还可以利用对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来分析学生在校园中的消费情况和一些消费习惯,来辅助学校对贫困生的经济状况进行认定。对于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学校在一定时间内将名单在学校里进行公示,请全校师生进行监督和纠正,设立专门的信箱和网站,接纳师生对贫困生评选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已经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的不文明和隐瞒虚报行为的举报。

5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甄别与认定的意义

对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的甄别和认定能够更有利的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发放给需要的学生,能够更大意义的发挥资助金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贫困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的帮助,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正确的认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片诚信友善和分享的天地,净化学生的纯洁心灵,让学生时刻有一颗友爱的心。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887);黄山学院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013JXYJ32)。

作者简介:柳丽平(1983-),黄山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5篇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并广东111111学院:

是 省 ( 县) 镇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 XX 年考入 广东工业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XX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20xx 年 8月 23日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公章)

20xx 年 8月 25日

家长承诺书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我是贵校 系 ) 专业 20xx 级 学生的家长。我同意我的子女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承诺成为我的子女国家助学贷款的永久联系人,及时向学校和银行提供我的子女的联系方式。我将积极配合学校和银行教育我的子女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毕业后按期履行还款义务。

家庭固定联系电话:(含区号)。

家庭详细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家长亲笔签名: 20xx年8月 25日

附件: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参考格式)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中国银行并山东大学:

xxx是xx省xx县xx乡xx村(xx单位)人,xxxx年考入山东大学,其家庭因xxxxxx原因,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申请给予助学贷款支持。

特此证明。

xx省xx县xx乡xx村

村民委员会(公章)

二0xx年 月 日

需要写明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收入、困难的原因和程度等情况,需要你所在的街道或居委会出具。以下四种情况属于生活困难: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以上所说的“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所在省统计局当年四月二三十日公布的上年度省平均统计数为准。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家庭贫困证明

兹有我社区(村委会)居民(村民) 之子女 在

学校就读,其家庭人口 人,劳动力 人,家庭年人均收入 元,属当地贫困户或特困户。

特此证明。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盖 章)

二〇xx年 月 日

家庭贫困证明

学校:

贵校学生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人,家庭年收入约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家庭贫困证明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x×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11月××日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6篇

一、西部后发展高校辅导员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

(一)辅导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爱心和平静的工作心态

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心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素质最基本的要求。在工作中,辅导员应树立与学生平等的工作理念,弯下腰、蹲下来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充分尊重学生,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知心朋友”,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要认真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以最妥善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老师应积极挖掘学生会干部的工作潜能,大力调动学生会干部的工作热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国家奖助学金评定的基础,所以辅导员应从客观事实出发,不允许情感凌驾于理智之上,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开展贫困生认定工作,在工作中时刻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

(二)辅导员应具备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学生工作意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是国家奖助学金认定工作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品行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资助。按照文件的要求准备评选材料的同学均可参与贫困生的认定,使贫困生认定工作在源头上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位同学。积极推进贫困生认定的民主评选,由非参加贫困生认定的同学进行计票、唱票、监票,及时统分等相关工作,杜绝搞小团体拉票,情感义气投票等现象。整个过程均在班级全体同学的监督下进行,确保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积极树立辅导员公平、公正、公开的学生工作意识。

(三)辅导员应具备对文件的准确深刻的解读能力

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饱满的爱心、平静的工作心态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学生工作意识,同时要具备对相关文件的准确的解读能力。一份学工文件的具体执行首先是辅导员先对文件进行解读,辅导员解读文件能力影响学生工作的良好运行,直接影响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效果。辅导员应当对文件进行通透的理解,只有把握贫困生相关文件的精神,抓好重点有的放矢,才能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少走弯路。辅导员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引路人,因此,辅导员更需要自觉地培养对文件的准确深刻的解读能力。

二、西部后发展高校贫困生认定“三步走”主题会议

(一)第一个主题会议

第一个主题会议是主要针对各班班长和团支书的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分配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在本次贫困生认定中的工作和需要准备的相关事项。会议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班长领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组织本班同学认真解读本文件。

第二,对解读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与疑惑,班长和团支书可以解答的由班长和团支书现场解答,对于班长和团支书不能解答的问题由团支书做好书面汇总。

第三,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所有会议要求本班全体同学参加,按照对全班同学负责的态度,对于不参与的同学需要向班级出具书面说明一份,书面说明应包括不参与会议的原因、已知晓本次会议的内容、时间、地点和不参与会议造成的后果自负等内容。

第四,做好班级会议记录,与会人员要做好签字考勤。

第五,确定第二次会议的时间、地点和会议的主要内容。

(二)第二个主题会议

第二次主题会议非常重要,起到关键性的承上启下作用。

1.会议内容

(1)辅导员详细解读相关文件的具体要求。

(2)辅导员解答同学们对文件的疑问。

2.贫困生认定中争论较大的问题

(1)是否有低保证就可以无条件当选,低保证是怎样申请的。

(2)部分持有低保证的同学,日常生活消费水平与低保消费水平不符,如果仅以持有低保证为贫困生认定依据,存在不公平现象。

(3)部分持有低保证的同学,较少或从不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针对这类同学不予进行贫困生认定。

(4)部分有低保证的同学,有违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中第三条工作要求中的是否给认定。

(三)第三个主题会

第三个主题会议是贫困生认定的主体实践部分,本次会议主要体现贫困生认定过程中的民主、公平、公正和公开,参会人员为辅导员和班级全体同学。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1.评选认定贫困生评定小组

贫困生评定小组主要由自我推荐和班级民主推选相结合的形式组建而成。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主动不参加评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同学。

(2)责任心强,积极主动参与班集体活动的同学。

(3)宿舍内有参评人员,该宿舍入选评选小组成员只能限定1人。

(4)有同乡的参评人员,评选小组成员不能超过2人。

2.贫困生认定小组的公示

贫困生认定小组的公示主要采用固定班级内粘贴黑板报、班级QQ群公示等方式进行公示。其中对贫困生认定小组的公示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公示应包括“根据文件的精神指示,经过班级全体成员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推选”等字眼。

(2)贫困小组成员的姓名、性别、宿舍号、籍贯和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3)公示相关电话,对贫困生认定小组成员有异议的可通过该电话进行投诉。

3.班级民主评选

班级民主评定步骤主要包括参选人陈述理由、辅导员复述参选人经济困难情况、宿舍成员陈述参选人日常生活状况、班级主要班委对参选人情况进行点评、班级同学补充性点评和填写班级民主评分表等。

(1)全班同学对参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民主评选。

(2)辅导员复述参选同学参选理由中提到的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3)同宿舍同学点评参选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生活开支情况和生活消费水平,是否有购买奢侈物品等。

(4)主要班委对参选同学的相关情况进行点评。

(5)班级其他同学补充点评参选同学的日常表现等。

4.其他民主评定程序

(1)统计全班同学对参选同学的民主评议表分数,做到即时公开班级评选分数。

(2)民主评议小组成员对参选同学进行评选,及时统分。

(3)将班级民主评分、小组成员评分和辅导员评分的分数进行及时公开,同时进行班级民主评议的最后统分,把评选结果进行班级公示。

(4)贫困生认定的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与归档等。

三、西部后发展高校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需要建立的相关体系

(一)建立贫困生认定民主体系

辅导员和民主评定小组是直接主体,由于辅导员制度下辅导员一般负责多个班级,同时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精力有限,因此建立良好贫困生民主认定体系至关重要。

1.民主量化体系

民主量化体系包括三大类,即班级评选民主量化体系、贫困生评定小组民主量化体系和辅导员民主量化体系。班级按照《贫困生申请表》等材料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议,采用《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表》进行无记名民主量化评议,并综合学生的日常表现,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档次。贫困生评定小组和辅导员分别采用《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表》对参选同学进行民主量化评分。

贫困生认定民主评议表主要包括家庭贫困程度、勤俭节约情况、学习态度和思想表现等四大方面,每个方面分A、B、C、D四个等级,A等级10分、B等级8分、C等级6分和D等级4分。其中,家庭贫困程度得分占50%,勤俭节约情况得分占30%,学习态度、思想表现得分各占10%。申请学生的民主评议得分计算方法是:总分=全班同学评议平均分×50%+班级贫困生认定评选小组评议平均分×30%+辅导员评议得分×20%。

2.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各个班级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建立日常民主生活档案,班级班委进行各尽其责、各尽其职的明确分工制,由各班委根据实际情况汇总相关信息,由心育委员负责各班委上交信息的汇总与归档。

在建立班级日常民主生活档案工作中,各班委任务分工如下:班长主要负责班级同学的日常综合评定,团支书负责班级同学的思想评定,学习委员负责班级同学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的管理,体育委员负责班级同学参加体育活动情况搜集与汇总,文艺委员负责班级同学参加文艺活动的情况总结汇报,劳动委员负责班级同学参加集体劳动的情况,纪检委员负责班级纪律的情况汇总,心育委员负责最终的归档综合整理,并及时在班级内公开、公示。

(二)建立感恩回报社会的教育体系

得到贫困生认定的同学是国家助学金评选的前提条件,只有获得贫困生认定的同学才有资格参加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因此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需要开展感恩回报社会的教育,将感恩回报社会的感恩教育建设成连续性、长期性的教育体系,借助贫困生认定工作建立感恩回报社会教育的整体性和延续性,将感恩回报社会教育工作贯穿辅导员工作的始终。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7篇

一、部门盖章的问题

按照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调查表要求的程序:本人书面申请,描述家庭经济困难相关情况,基层村或居委会盖章,镇街民政部门、区县民政部门盖章,区县教育部门签署意见盖章。

二、所需要准备的材料

能够证明家庭经济困难的材料包括相关部门颁发的证件,如农村特困户证件、下岗证、城乡低保证件、五保家庭户证件等,以及其他能够证明证件家庭经济困难的材料,如因病致困的重大疾病病历,遭受自然灾害的相关证明材料,基层组织出具的农村低收入家庭等相关材料。

三、其它情况

如果对大学生办理情况仍然不够清楚,可以向当地民政机构或区县学生资助中心咨询。

贫困证明范文

贫困证明

兹有我乡(镇)(居委会等)×××(父母亲姓名)之子(女)×××(学生姓名),于××年××月考入贵校学习。由于×××原因(每个家庭的具体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希望学校、银行能为其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居委会等(公章)

××年××月××日

大学生贫困证明范文

尊敬的老师:

我是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XX级____系____班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现将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如下,请审核:

我家住在偏僻的农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父亲在外打工,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另外,弟弟现在正在读高中。家里没有能力供我完成学业,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学生:________(签名)

XX年11月__日

贫困证明怎么写

1、贫困证明中要求明文出现贷款人名字,并且要求与本人身份证上的名字完全一致,不能用同音字、不规范简写字代替,不能有错别字。贷款人名字不得涂改。

2、贫困证明要求加盖家庭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公章,或更高一级主管部门公章。其中有效的公章有: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局、市民政局。城市居民可以是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社区公章。注意村民委员会的公章无效、单位公章无效。贫困证明尽量不出现两个或以上公章。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8篇

一、基本情况

XX村幅员面积2.4平方公里,现有7个社,总户数1113户,总人口2508人。其中农业人口343人,非农业人口2165人。建卡贫困户5户14人,低保户25户51人;其中城市低保户21户38人,农村低保4户13人

二、致贫原因

(一)文化水平偏低,劳动技能落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贫困户从小没有收到良好的教育,有的小学都未毕业,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技术的需要,就业范围狭窄,岗位的双向选择,很难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以**村建卡贫困户李某为例,李某肢体残疾,行动不便,李某妻子没读过书,劳动技能匮乏,在外找不到工作。

(二)家庭老弱病残,劳动力短缺。调研发现,XX村大多数贫困户都存在因家庭成员老弱病残,导致家庭劳动力短缺,无法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以**村建卡贫困户杨某为例,杨某一家5口人,杨某与妻子均已满60岁,难以从事繁重的工作,目前杨某在家种菜,妻子患有癫痫,最近又摔倒导致骨折,儿子患痛风,孙子还未成年,全家只有儿媳在綦江高铁站打工。家庭成员中一旦出现年老或生病,长期需要治疗和照顾的情况,家庭压力将陡然上升。不仅因老弱病残丧失了劳动力,还需要家庭中其他劳动力抽出时间和精力去护理家人,必然导致贫困。

(三)思想观念落后,素质能力低下。部分贫困户思想意识落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新思想新思维,缺少主动性创造性,满足现有的生活状态,脱贫的内生动力不强,存在“等靠要”和“思想贫困”的现象,宁愿打零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或是守着自己的一小片菜地自给自足,也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学习新技能。

(四)供养子女读书,家庭负担较重。许多家庭认为只有多读书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因供养子女上学支出较大,导致家庭经济困难,但子女毕业并就业后就能改变现状,实现脱贫。以**村贫困户郭某为例,郭某一家3口人,育有一儿一女,郭某依靠每月低保金和偶尔在外打工,供养女儿读大学、儿子读高中。儿女就业后,郭某一家就不再贫困。

三、对策建议

(一)加强思想引导,激发内生动力。扶贫必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拔掉贫困户的穷根,通过召开会议、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宣讲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思想、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大部署、扶贫政策法规,让党的扶贫方针政策扎根在困难群众心里。深入挖掘脱贫先进典型的人和事,树立榜样,广泛宣传,强信心、聚人心、筑同心,树立贫困户自立自强、艰苦奋斗的精神。对那些“思想贫困”的困难户,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教育引导,转变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帮助其将把“要我脱贫”的思想观念转化为“我要脱贫”。

(二)保障义务教育,开展技能培训。扶贫必先扶智,保证农村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让一个农村孩子上不起学或中途辍学,让农村孩子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有针对性的为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不足的贫困户传授致富技能知识,帮助贫困人口就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脱离贫困。

(三)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发展产业。贫困户自身力量薄弱,往往只是单一的小规模种植蔬菜,难以发展壮大产业。政府可以通过加大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鼓励贫困户扩大种植范围和种类,发展养殖业,再由驻村工作队或帮扶责任人帮助联系销售渠道,确保贫困户增收致富。

家庭贫困自述书第9篇

关键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排斥;影响因素

贫困代际传递的概念由“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中发展而来,是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①。显而易见,贫困代际传递的产生基于一定的相关因素和现实条件,而这些因素和现实条件能否造成贫困代际传递也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的。本研究2014年7月―9月对陕西省西乡县某贫困镇20户低保家庭追踪研究发现,造成这些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多样化,但造成贫困的发展路径大致归为两种:纵向性贫困户,即持续性贫困的家庭,家庭的贫困史较长,短期无法摆脱贫困,基本依靠低保和种地来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横向性贫困户,即在某一阶段因突发状况致贫,出现暂时性贫困的家庭,往往短期内可以摆脱贫困。

对于农村贫困户的研究,我们无法准确判断今后这些农村贫困家庭的成员是否有一定的能力去摆脱目前的贫困现状,也无法预测是否会将贫困再次传递给下一代,但是基于对二十户贫困户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可以总结出与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相关性高的因素。本文将基于社会排斥理论来分析探讨农村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

农村贫困家庭的贫苦状况的改善与摆脱,既可以看做是农村贫困代际传递链条的割裂,也可以说是新的场域与惯习再生重构的过程。对贫困问题的认识,其实质是部分社会成员因缺乏资源而导致的社会剥夺②。农村的发展受到阻碍,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卫生水平低下,基础设施缺乏,因此80的③农村人口长期摆脱不了贫困。显然,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对中国农村贫困的产生有着十分深远的负面影响。从社会排斥内涵来看,社会排斥理论强调贫困是被剥夺了经济机会所导致的,而造成被剥夺的因素在社会下层和穷人中不断再生产出来,贫困也因此发生代际传递④。因此,从社会排斥视角研究农村贫困代际能够从问题的根源入手,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全面的认识农村贫困代际问题产生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排斥的经济维度与贫困代际传递

从社会排斥的概念来看,社会排斥既是是一种被边缘化的机制与过程,由于各种原因,在国家、社会组织和社会利益集团等施动者的作用下,致使个人、群体等受动者不能公平地享受到应该而且能够享受的公民权益与国民待遇,导致他们能力削弱与机会丧失,以致处于边缘化困境的一种社会机制⑤。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一座座高楼耸起,越来越富裕,而农村却一直处于贫穷状态。城乡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现象,追其深层原因,不得不分析社会排斥的经济维度对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在工业化过程中,国家一方面对农民实行高积累政策,另一方面不断压缩农业的投资比例⑥,从而导致农业收益下降,农村发展严重受阻。这些政策措施给农村造成的经济排斥带来直接后果就是农村的长期贫困落后,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社会贫富悬殊急剧扩张。当前时期,现代化程度迅速发展,大量农民开始选择进程务工,但是户籍制度的限制再次剥夺了农民非农的就业机会,他们只能从事一些最底层的工作,微薄的收入和户籍制度的限制,致使其子女依旧无法拥有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甚至被留守在农村,缺失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心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调查中也有所发现。比如,M家,这是一个三代大家庭,奶奶今年78岁,独自一人在农村照看8岁的孙子小华,小华的父母全都在西安打工。据小华的奶奶说,孙子今年上一年级,其父母在他三岁的时候就一直在外打工,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本来想等孙子上了小学接去西安读书,但是高额的借读费和严格的户籍限制,最终还是让这个家庭放弃了这个想法,只能让小华继续在镇上的小学读书。由于小华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小华的关心很少,致使小华性格孤僻,很少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成绩也不好。

对M一家而言,虽然夫妻两个人都进程务工,但是微薄的收入根本没有明显改善这个家庭的贫困状况,儿子小华依旧无法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甚至还成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最基本的心理需求都被剥夺。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未来成长,无疑是十分不利的。

二、社会排斥的福利制度与贫困代际传递

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认为,农民可以依靠土地和家庭保障实现自身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的低保比不上城市低保重要和紧迫。国家长期实行一系列政策优先发展城市,忽视了农村的具体制度如户籍制度、养老制度、住宅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等的建设,把全国80以上的农民因户籍原因排斥在了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之外⑦。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圈地热随之而来,大量农地被征用为建设用地,失地农民数量急剧增加。在农转非的过程中农民失去的不仅仅是土地本身,还丧失了一系列的权益和权利。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当不了农民,也无法与市民一样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权利。因此,失地农民面临着极大的社会风险,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的农民。

除了无法实现对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外,我国当前针对贫困农民家庭的扶贫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央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把传统的分散救济式扶贫方式彻底改变为开发式扶贫方式⑧。事实上,这种扶贫方式虽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受益的却不是向贫困农民,而是地方的强势群体和地方政府的各部门。在调研过程中,我们除了对20户贫困家庭进行调查访谈,我们还对享受扶贫政策的“非贫困户”进行了调研。如B家,经济条件在村里算中上等家庭,夫妻俩之前一直在苏州打工,后来通过哥哥(本村的支书)帮忙得到了地方政府扶持养猪政策的项目名额,于是决定回村创业,办了养猪场,目前这个养猪场固定资产大约在100万左右,流动资产在70-80万左右,当时创业投入资金大约在15万。据了解,村里真正贫困的家庭每年的平均收入大约在3500元左右,勉强可以维持家里的日常生活,即使得到了这个扶贫项目的名额也根本没有能力和资金创办养猪场。由此可以看出,目前的扶贫政策过度弱化了救济式扶贫的作用,忽视了真正贫困群体的实际利益。扶贫资源被有关系的“能人”用来发家致富,导致越富裕的家庭资本积累越多,越是真正贫困的家庭越没有能力摆脱贫困。

三、社会排斥的社会资源与贫困代际传递

对于每一个农村贫困家庭来说,贫困不仅仅指物质贫困,更是一种持续的生活困境,靠贫困农民个人或家庭的努力,在短时期内难以摆脱。据统计,我国有6000多万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农村,30为农村贫困残疾人⑨。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获取社会资源最主要的途径是通过亲属、邻居和农村社区。这里的社会资源主要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其他多方面的支持。

通过调研这20户农村贫困家庭发现,这些家庭获得的社会资源十分有限,物质方面仅仅是从政府获得的低保金,只能暂缓温饱问题。而且他们获知的就业信息也较少,调查发现,村里大多数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是通过亲戚、老乡介绍,才有机会出去打工的,但是对于一些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仍然在家务农,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家庭的社会资源少,社会关系单一,外加贫困家庭的子女一般受教育程度低,因此获取进程务工的途径少,机会少。例如W家庭,共有三口人,夫妻两人现已经60多岁,由于无法生育,收养了一个女儿,今年刚满16周岁。据了解,W家基本上算是村里最穷的人家,由于家里经济条件差,女儿成绩也不好,所以女儿未上完小学就已经辍学在家。W家没有什么亲戚,在村里很少与人们来往,甚至与邻居也不怎么交往,而且w家的父亲担心女儿一人外出打工不安全,也不愿意让女儿去城里找工作,所以现在一家三口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种地和低保金。由此可以看出,贫困家庭由于没有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换的社会资源,担心给别人添麻烦或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的心理原因导致他们有意识疏远了社会关系,从而制约了他们与外界的沟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因此也降低了他们获取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

四、社会排斥的文化教育与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历来是促进社会阶层间合理流动的进阶,同时也是贫困家庭打破贫困代际链最直接且最有效的途径。知识的能力对一个人或家庭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我国农村居民历来在教育上所遭遇的社会排斥尤为显著,导致了他们知识的能力的欠缺,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这是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深层次原因和根源所在。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今天,对于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来说,接受高等教育是他们摆脱贫困,提高社会地位最直接的办法。然而农村孩子在受教育方面大多数时候是受社会排斥的。一方面,大量的农村孩子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高额的学习而早早辍学,难以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或因不合理的高校招生制度而与大学无缘;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高额学费让考上了大学的孩子家庭陷入选择性贫困当中,这种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排斥。这种排斥阻碍了农村居民自身文化素质和知识能力的提高,致使贫困代际延续问题尤为突出。

在调研的二十户农村贫困家庭中,不乏存在由于贫困使子女无法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现象。其中,最为普遍的现象是,这些贫困家庭的子女都在镇上的中学读书而且大部分学习成绩较差,因此在读初中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就基本上都在老师的劝说下去读技校了。在这个大学教育普及扩张的时代里,学历低的人很难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更不要说初中文凭都没有的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他们没有资本投入和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不得不进入地段就业成为新一代低收入群体,面对他们的无疑是持续贫困的生活。因此,教育的不公平时最大的群体歧视和影响最深远的社会不公平,最终会影响到社会的均衡发展和持续发展⑩。

五、结论与思考

农村贫困代际穿的发生并非必然,基于社会排斥理论视角的研究发现,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网络资源贫乏、社会排斥的经济纬度、福利制度以及文化教育这几方面的因素相互影响,强化了农村贫困代际的传递。针对这些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消除对农村贫困家庭社会排斥带来的不利因素,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对农村反贫困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

然而,切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链条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往往一项体制的改革需要很长的时期才能完成。因此,针对此问题,找准切入点是关键,循环渐进,从致使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源出发,解决各种对农村贫困家庭,尤其是其子女的不公平对待问题。首先,在影响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因素中,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教育政策不公平是当务之急。将切实保障农村贫困子女受教育权利公平化作为切入点,把义务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地方,尤其是经济较为贫困较为不发达的地区,实现教育的公平化。通过政策鼓励来宏观调控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其次,国家应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助学信贷制度,让寒门学子无障碍的接受高等教育,而不会因高额的学费错失上大学的机会。除此之外,国家和社会还应该给予农村贫困家庭更广泛的政策性支持,从而为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强有力的社会资源的形成形成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尽快打破代际贫困的链条。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注解:

① 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评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75.

②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78.

③ 康涛陈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

④ 许小玲,魏荣:”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载《前沿》,2012(11).

⑤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3.

⑥ 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06(7).

⑦ 同⑤.

⑧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113.

⑨ 刘启栋:”关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力”,载《社会福利》,2002,(6):33.

⑩ 马新,”教育公平对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作用”,载《现代教育管理》,2009(1).

参考文献:

[1] 李晓明.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评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16(2):75.

[2] 关信平:《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78.

[3] 许小玲,魏荣:”社会排斥与弱势群体:一个中国情境下的分析框架”,载《前沿》,2012(11).

[4] 康涛陈斐:”关于我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的研究”,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6.

[5] 刘启栋:”关注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力”,载《社会福利》,2002,(6):33.

[6] 银平均:《社会排斥视角下的中国农村贫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