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优选九篇

时间:2023-07-07 16:16:59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1篇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自强之星 多因子 全方位引导

目前在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资助体系,大大减轻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压力,已逐步实现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问题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目标。但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当前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助更多侧重于物质与经济方面,而对于精神层面的引导较少,导致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意识、感恩意识、自强意识等相对薄弱。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途径,加强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引导,真正实现高校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的目标,已成为当前引导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当务之急。

1.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助困、扶智、励志、立心等方面没有真正体现其应有的功效。

1.1助困方面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基本形成“奖、助、贷、补、减、免”等一体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对缓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问题切实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在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时,出现了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凭借着生源地民政部门的贫困证明而获得经济补助,而部分真正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心理因素,如自卑)没有办理贫困证明或者没有按规定程序申请补助,没有获得相应的经济援助的现象;同时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懂得自食其力,在缓解经济压力方面不是靠自身努力为主,导致贫困现象一直存在。这些因素使得资助工作没有真正完全实现助困功效。

1.2扶智方面

一方面,一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造成学习基础较差,加之无法适应高校学习生活,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导致自暴自弃;另一方面,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本身纪律观念不强,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逃学,造成学业荒废;还有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忙于各种兼职而忽视学习,经常在正常的上课时间里出去兼职,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可能造成虽然经济负担有所缓解,但学习成绩没跟上,最后不得不退学。这些都是资助工作没有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智力因素而导致扶智功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1.3励志方面

由于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的重点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困”方面,往往只注重对贫困生经济的支持,而对贫困生精神方面的引导相对忽视,导致了一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信自尊、自强意识较弱。不愿通过自身努力来减轻经济压力,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救助与补助,甚至部分贫困生形成了“坐、等、靠、要”的不良习惯,自我约束能力较差,严重阻碍了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没有人生规划与目标,缺乏理想与目标,使得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经济与思想等方面多重贫困。

1.4立心方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的地区与家庭。南于客观环境限制影响着贫困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与对待自我,可能形成自卑与自闭心理;且由于自我调适能力较弱,造成潜能发挥受抑制。但当前资助工作涉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方面较少,缺乏较好的衡量体系或措施来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的对策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工作的研究已成为当前资助工作的热点。众多学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上作、救助上作、心理问题干预工作等方面进行研究,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仅局限于某一研究方向,所得出来的结论也仅对某一领域起到指导作用。对如何从宏观上把握,通过构建一个良好载体,建立起科学、合理、量化的测评体系,通过这个载体或者体系就能较好地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科学发展,真正实现资助工作助困、扶智、励志、立心等方面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前,笔者通过建立以德育(思想品德)、智育(学习表现)、文体(参与情况)、生活情况及心理状况五个方面的量化测评与考核为主要内容的测评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引导,并在实践上取得一定效果。本文将通过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树立典型(“自强之星”)为载体,包括自强之星的评比细则、评比方式及宣传方式等渠道,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引导,努力实现助困、扶智、励志、立心之功效。

2.1“自强之星”评选依据

“自强之星”评选对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产生方式由两部分组成:先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评选条件进行自荐,再由其他同学通过投票方式产生。而评选条件主要是依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财政部与教育部出台的《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通过相关规定,结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引导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助困、扶智、励志、立心四个方面进行测评与考核。

2.2“自强之星”评选因子定性研究

2.2.1助困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学生最大的区别是经济压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济困难问题。而助困的首要因素是自助。为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解决部分学费与生活费,“自强之星”评选更注重贫困生实践助困,转化为评选指标,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勤工实践活动。勤工实践,是大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内外通过合法劳动取得合理报酬的实践活动。通过勤上实践,不仅能够减轻经济压力,而且能提早适应社会,获取社会经验。这里所指的勤工实践,主要侧重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并积极参与校内外提供的勤工岗位。

第二,创业实践活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不仅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能够提升能力与实现自我价值,为将来就业积累经验。同时,由于成功的创业需要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强化应用知识能力,磨砺并增强心理素质,因此创业实践活动应该作为“自强之星”评选的因素之一。这里所指的创业实践活动,不仅指积极参与由学校资助部门在校园内外所搭建的创业实践平台,如淘宝街活动,更包括学生自主创业,如各类实体店及利用网络所建立的虚拟店等。

需要指出.针对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自身心理因素没有申请贫困补助的,可以通过加强“自强之星”的宣传力度,让这部分贫困生认识到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现象并不会受到他人“另眼相看”,只要通过自身努力自立自强,还是令人尊重与尊敬的。

2.2.2扶智

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资助政策《意见》及励志奖学金评选的《办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方面进行相关规定,特别是《办法》中明确规定,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以此为依据,在“自强之星”的评选中,智力因素(即贫困生的学习情况)应作为一重要指标作为参考。这里所指的“扶智”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专业知识水平,即专业学习情况。专业学习是指学生在本专业所要求各门课程的学习情况,以专业排名为参考,这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学生以学为主,学习是第一要务。通过专业学习情况的引导,能够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对专业的学习态度与重视程度。

第二,技能实践能力水平,即非专业的学习情况。有些学生学有余力,在完成本专业学习的情况下又能进行其他方面的学习;也有些同学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高,在完成专业学习的情况下,能对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研究,获取其他方向学习的认证。技能实践能力水平包括各种国家、省级认可的职业资格认证及专业技能认证。

必须指出的是,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受到从小学习环境的限制、原有专业基础、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影响,因此在“扶智”指标考核上不应该太过于单一。“扶智”方面的考核,最重要的是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同时要督促学生夯实基础,引导他们掌握方法,善于学习;同时也要关注那些注重学习并在专业学习上有进步的贫困生。

2.2.3励志

“扶贫先扶人,扶人先扶志”。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关键在自救。在开展资助工作中。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断自我激励、追求进步,真正做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非常重要。转化为“励志”这一指标进行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遵纪守法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较少,可能涉及到的违纪情况就是因盗窃、诈骗受到的处分。贫困生可能产生的违纪现象主要表现为考试违纪、考试舞弊及替考等行为。需要特别指出,有部分贫困生对替考行为的严重性认识不够深刻。所以,遵纪守法情况应该作为一票否决因素。

第二,考试不合格情况。参加“自强之星”评选的贫困生,应该要能做出积极表率作用,更何况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考试有无不合格情况也应作为一票否决因素,即小管该学生平均成绩如何优秀,只要出现考试挂科,就没有参加评选的资格。

第三,参与学术、文体活动情况。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活动中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同时有助于打破自闭自封的局面,充分融入集体活动。学术活动既包括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也包括各类科技创新活动。

第四,参与公益文化活动情况。乌鸦有反哺之义,羊羔知跪乳之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取国家与社会资助,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应该要具有感恩的情怀。从行为的转化上来看,表现为参与志愿者活动的多少,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多少,也就是对社会认可度的多少。因此,这一因素也应该作为“自强之星”评选的重要衡量因子。

2.2.4立心

资助工作中对心理方面的测评,主要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确看待自己,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人际交流,构建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心理工作涉及到个人隐私,要遵循保密原则,因此当前有关心理测评量化考核的研究较少。对“立心”这一指标进行考核,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自述自评。自述,主要是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全面地看待自身的表现,同时能够主动地将自己就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心得体会给予分享。在考核体系中直接表现为自荐信的书写。

第二,他述测评。他述测评,既是考核参选“自强之星”的贫困生在其他同学心目中的地位,也是考查其他同学对贫困生日常表现的了解情况及认可程度。主要是引导其他同学客观地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日常表现以及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通过他述测评,能够让贫困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明白自身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在考核体系中直接表现为评选过程中其他同学投票支持的票数。

2.3“自强之星”评选因子定量分析

根据上述内容,对所提各项因子进行定量测评考核,其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中的各项指标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但由于“助困”与“扶智”两项指标当前研究较为成熟,而且易于量化,而“励志”与“立心”采用量化测评可能考虑到的因素还不够全面;同时,由于表1中的各项指标可能未能全面地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面貌与整体状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其他项中给予酌情测评加分,但应该说明加分理由,因此“助困”、“扶智”、“励志”、“立心”与“其他”各方面比重采用3:3:2:1:1进行,在今后测评考核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正与调整。

2.4“自强之星”评选方式

“自强之星”评选采用自荐、班级推荐以网络投票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一,自荐。参与评选的贫困生需要按照表1中各因子的相关要求,提供相应的支撑材料,同时要特别注重自述自评的书写。

第二,班级推荐。经过自荐后,采用班级推荐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各班级成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人翁作用;而且可以保证推荐材料的真实有效。

第三,网络投票。网络投票是缘于当前网络平台的兴起与发达,既可以扩大评选活动的影响,又能够让投票者了解贫困生的典型事迹。

2.5“自强之星”宣传形式

“自强之星”的宣传,既要考虑采用传统的宣传形式,又要结合当前新兴宣传渠道进行。除了采用宣传栏宣传外,还可采用微博、博客、BBS论坛等网络平台。当然,有条件时也可借鉴心理学领域的情景剧模式,将“自强之星”的先进事迹搬上舞台,让其他同学更直观地受到激励与鼓舞。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2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生源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教育部每年公布的数据可知,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现状,探究认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适合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

关键词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分析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财【2007】8 号)中指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校园里的特殊保护群体,一方面他们是国家各种资助政策的受惠对象,国家对他们的资助投入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学校为其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筹备特困补助基金、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培训课程等。以上举措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同学中间普遍受关注,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也接踵而来,从而影响到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要做好高校资助工作,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甄别出真正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得最有需要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

1 高职院校贫困生常用认定方法分析

1.1 学校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水平比较法高职院校在对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上最常见的是月最低生活保障线比照法,利用这个方法比较简单,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对照学生所在高校的最低的生活水平的标准,如果是低于这个保障线的就认为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如果学生的家庭生活费用的水平低于学生所在的城市的最低的生活标准的话,则是认定为是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学生。利用上述的方式通过比照标准的方式实现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认定,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并且很实用,但是利用上述的方法也存在很大的问题,需要对学生所在的户籍的民政部门以及街道等相关部门的学生情况的证明,这些证明存在不够科学和正确的评估,甚至出现学生的困难证明跟实际情况不符,由于民政部门没有跟学校的学生困难认定的部门很好的衔接,对于开证明的部分工作不够标准,随意性较大,因此在利用上述的材料和标准来进行认定的话就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

1.2 认定小组民主评议法认定小组民主评议法就是成立各级院系、班级认定小组对学生进行逐级认定。其中学校认定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院领导、学生处人员组成;院系认定小组由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组成;班级认定小组是由班主任和10%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代表(含班干部、宿舍舍长)组成的班级认定小组。通过“学生申请———班级小组成员调查、表决———院系认定小组认定———学生处审核”的方式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这种方法有利于客观地反映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班级认定小组的意见最为关键,因为班级、宿舍的同学们在一起学习、生活,互相之间非常了解,经过推选后再由院系认定小组进行民主评议、认定,最后提交学生处进行审核。一方面反映出同学们的民主意愿,充分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另一方面避免了个人的主观臆断性及经验主义。

1.3 学生家庭收入与在校消费对比法学生家庭收入与在校消费对比法就是通过学生在校的消费情况和学生家庭收入进行对比进行综合判别。对于学生的学生家庭收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如学生家庭人口、家庭的务工情况、年月人均收入等等。对上述的信息进行核实和调查并根据调查的结果作出相应的判断。这种方法简单并且很实用,它能迅速地得出认定结果,而且能够有效掌握学生家庭提供的生活费和在校消费情况,进行后期的跟踪核查。

2 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除了上述介绍的三种常见方法外,还有很多其他殊道同归的认定方法,都是各高职院校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绍。在对兄弟高职院校的认定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后,不难发现总体上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认定方法都比较客观和具有合理性,但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缺乏综合评价。如部分高职院校侧重学生的日常生活支出,部分高职院校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总的来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佐证材料缺乏准确性、认定标准缺乏参考性、认定依据缺乏规范性等相应问题。

2.1 认定过程缺乏科学透明性首先是,在以往的对于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工作以及认定的过程中有部分的环节做得不是很好,特别是对于学生困难程度材料方面,经过实践很多申请的学生中材料信息不真实,有实际困难的学生碍于情面又不主动去申报材料,使得材料真实性方面大打折扣,最后使得认定的结果跟实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难以保证申报到困难学生补助的学生是最应该给予帮助的,使得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的合理性有一定的问题。其次是,对于部分的同学自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是购买了高档的电子产品,比如说电脑、手机等等。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对于贫困的学生来说不能拥有上述的高档的产品,在拥有上述的电子产品的时候还领补助金的话就不合理;有一部分的学者认为现在的电脑已经不是很贵的,并且电脑也越来越普及,还有的学生的电脑是别人赠送的不应该当作是取消贫困认定的理由。最后是,目前的对于大学生的贫困的认定主要是在大一的阶段,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学生认定的话会使得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准确率不是很高,有些不能正确地反映大一新生的家庭经济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这一部分的学生进行跟踪和调查,老师以及学生工作辅导员需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实地的考察,并且准确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情况的变化,这样才能帮助提高对学生认定的准确性。

2.2 认定标准缺乏操作可比性

2.2.1 认定标准难统一。由于对于高校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组织时间不是很长,使得目前对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认定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标准的统一是非常重要的,才能确保得到补助的学生是确实需要,使得认定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标准中的指标,使得最后认定的过程具有严密性和科学性,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和学生工作的老师根据以往的经验来进行认定。

2.2.2 操作方法不够科学。经过调查和分析,目前对于高校的学生贫困程度的认定主要是通过下面的方式来完成的,第一种方式是学生向有关的老师来反映并提交困难程度的申请;第二种方式是学生工作的老师通过学生干部来调查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并且经过学生干部和代表的方式来选举出学生贫困的名单;第三种方式是通过老师来选举出学生困难程度的候选人并且经过全班的同学进行投票,依据票数来最后确定属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上述的对于高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的三种方式当中在操作的层面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科学性和规范化的操作方面,因此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2.3 认定依据缺乏规范真实性

2.3.1 认定程序不规范。根据现在对大学生的贫困程度的认定方式的调查,主要采取的是学生申请、学生所在的班级进行调查和组织讨论、学生工作的老师的意见、学校院系进行评定,在组织方式上主要是学校的职能部门如学生工作处,进行总体的协调和组织评定,具体的操作主要是由二级院系进行落实。上述的程序虽然总体上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在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在进行学生认定的时候由于工作繁忙,不能花很多的精力去集中调查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最后的评定的结果,使得各类补助不一定能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身上,有的辅导员由于没有进行调查直接平分到所有的学生身上,使得认定的程序不够规范。

2.3.2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体制不完善。由于各种原因影响,使得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在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进行调查的时候,需要申请的学生来提供相关的证明,通过上述的方式来对学生家庭经济的情况进行了解,这是作为是否进行学生经济补助的很重要的依据,但是也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是否是真实的,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规范等等,对于这些存在一定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雷燕,隗送爽.试析高校贫困生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4).

[2]侯斌刚.关于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的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1).

[3]薛建航,王雪峰,李艳琴.层次分析法(AHP)在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1(8):25.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3篇

兹有我社区(村委会)居民(村民) 之子女 在 学校就读,其家庭人口 人,劳动力 人,家庭年人均收入 元,属当地贫困户或特困户。

特此证明。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盖 章)

二〇xx年 月 日

家庭贫困证明

学校:

贵校学生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人,家庭年收入约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家庭贫困证明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0×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11月××日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国家开发银行广东省分行并广东111111学院:

是 省 ( 县) 镇 (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 20xx 年考入 广东工业大学,其家庭因(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困难原因) 该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xx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

特此证明。

经办人:

村民(或居民)委员会(公章) 20xx 年 8月 23日

上述情况属实。

经办人:

街道办事处、镇或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公章)

20xx 年 8月 25日

家长承诺书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我是贵校 系 ) 专业 xx级 学生的家长。我同意我的子女在校期间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承诺成为我的子女国家助学贷款的永久联系人,及时向学校和银行提供我的子女的联系方式。我将积极配合学校和银行教育我的子女做一名诚实守信的人,毕业后按期履行还款义务。

家庭固定联系电话:(含区号)。

家庭详细联系地址:

邮政编码:

家长亲笔签名: 20xx年8月 25日

附件: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参考格式)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中国银行并山东大学:

xxx是xx省xx县xx乡xx村(xx单位)人,xxxx年考入山东大学,其家庭因xxxxxx原因,经济困难,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申请给予助学贷款支持。

特此证明。

xx省xx县xx乡xx村

村民委员会(公章)

二0xx年 月 日

需要写明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收入、困难的原因和程度等情况,需要你所在的街道或居委会出具。以下四种情况属于生活困难: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以上所说的“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所在省统计局当年四月二三十日公布的上年度省平均统计数为准。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4篇

一、“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受助学生认定申请表”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二、提供有关家庭困难情况、学习成绩和品质状况等方面的材料,真实合法有效,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三、本学期已经得到 单位(个人)资助金 元。

四、承诺自己所受助的资金将全部用于购买学习用品和上学所需的生活费。

五、我自愿为学校公益性事业无偿服务。

六、我愿意同时接受以下条件:

1.弄虚作假,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不真实,取消助学金资格。

2.在校期间如有重大违纪违法行为,取消助学金资格。

3.家庭经济状况明显好转的,停止助学金资格。

4.高中未毕业,但终止了学业,取消助学金资格。

承诺人:****************时间:**********

学号:****************** 班级:*******

家庭详细住址及联系电话:

父亲姓名: 职业:

母亲姓名: 职业:

年 月 日

学生诚信承诺书(二)

承诺书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条件。为了增强自身的诚信意识,提高诚信素质,树立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形象,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诚信人才,争做一名合格的道德公民。我庄严地做出如下承诺:

一、“缓交学(杂)费申请表”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三、“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所述内容完全属实。

四、本学期已经得到 单位(个人)资助金 元。

五、家庭为自己筹集的学(杂)费,已全部交到学校,没有挪用而故意欠费。

六、我自愿为学校公益性事业无偿服务。

七、以上任意一条若填写不属实,我愿意同时接受以下条件:

1.不参加上学年(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其它奖学金的评定。

2.不参加上学期(年)各种荣誉称号的评比。

3.不申请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

4.不享受国家对大学生回家时火车票减半的优惠政策。

承诺人:

时 间:

学号: ;系别、班级: ;联系电话: ;

QQ号: ;电子邮箱: ;

家庭详细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5篇

总理曾对中外记者说:“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我国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近年来国家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工作高度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建立了新的资助政策体系。与此同时,国家用于教育资助方面的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已经从2003年的18亿增加至2010年的510亿。另据统计,2010年,各级财政共下达高校国家奖助学金经费141亿元。在此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工作获得了莫大的支持,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急剧增多的资助资源被许多人视为“免费的午餐”,随之而来的是堆积如山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同学之间的猜忌、攀比、拉帮结派等不良现象紧跟登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面临严峻的考验。在此情况下,探寻科学准确、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对资助资源实施合理分配,对于大学生建立对真实、公平、正义、诚信等人类普遍价值理念的强烈认同,意义重大、刻不容缓。再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甄别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提高资助资源分配公平性和使用效益,可以促进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对于缓和社会矛盾、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同样不容忽视。

二、现行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述评

2007年7月,国务院出台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此意见的指导下,各高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纷纷探索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评估的有效机制。目前,我国对于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办法主要分为三类:评议法、贫困线测量法、数学模型分析法。

(一)评议法评议法为大多数高校所采用,基本程序是:学生申请——同学评议——老师确定——学校审批,主要的依据是学生自己的陈述、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经济困难证明以及师生对申请者日常行为的观察。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难以保证结果的客观、公正。

(二)贫困线测量法有学者借鉴测量城镇贫困线的市场菜篮子法,通过重点分析大学生的消费特点、营养需要,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食物摄入量为标准,计算出基本生活费用,再乘以恩格尔系数,由此计算所需费用和确定大学生贫困线[1]。例如北京某大学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了三条贫困线,即:生存线,根据大学生达到成长要求所需营养标准及学生食堂伙食价格测算得出;生活线,在生存线基础上增加学生书费、交通费和零用费得出;困难线,在生活线基础上增加学生的学宿费得出。学生家庭提供的经济支持与上述三线相比较得出学生的困难等级[2]。贫困线测量法将贫困的标准具体化,通过量化计算得出结论,使主观因素大大降低。但是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交通费、零用费等值的测算,依赖于大量的统计数据,且受地区、季节、市场、性别等因素影响,数值稳定性较差,尤其对于多地跨校区办学的高校实施起来难度较大。

(三)数学模型分析法有学者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数学分析模型,将各项定性的致贫因素转化成可量化的数学公式。该方法首先“建立描述学生贫困程度的内部独立的递阶层次结构”[3],“将评判贫困学生贫困程度看作是一个问题,影响该问题的因素按属性不同进行分层,一般分为目标层、中间层和方案层三个层次”[4],然后分别列出各层量化致贫指标,确定各指标的相应权重,给出各指标的计分标准,采用Matlab等层次分析法软件计算出学生贫困度。运用该方法可以将影响学生经济状况的多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统一的量化标准,考察比较全面,人为因素较少,评估结果相对公正。缺点是过多依赖于量化计算,灵活性较差,针对特殊情况评估准确度低;再者,层次分析法软件操作复杂,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而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具体工作的多为辅导员和学生代表,学科背景差异较大,层次分析法软件推广存在一定困难。

三、基于技术的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系统

(一)基本思路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上述三种方法的单一运用对于评估大学生经济状况这一复杂问题都是不合适的,我们将在实践中探索一套以量化评估为主,民主评议为辅,借助现代信息科技,操作规范的大学生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新机制。该机制首先借鉴数学模型分析法进行量化评估,对学生经济状况作出初步判断;其次,全班学生根据日常消费行为、操行表现进行民主评议,以民主评议的结果对量化评估所得到的贫困度进行调整;最后,由学院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组根据掌握的特殊情况对认定的结果进一步复核和调整,学校对认定结果进行审批。

(二)操作实施我们提出的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机制的基本程序是:量化评估初定——民主评议调整——学院复核——学校审批。这一过程的具体实施存在一定的难点:其一,学生信息庞杂且分布于不同的纸质档案,收集难度大;其二,数据繁多,公式复杂,计算和排序难度大;其三,评估工作需要学生、学院、学校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必须建立数据共享、信息公开、传输便捷的交流平台。为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利用网络开发技术构建一个稳定、高效、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系统。网络开发技术具有VisualFoxPro系统的可视化强、操作便利等优点以及MicrosoftExcel系统的高数据处理能力特性,同时弥补了两者运行效率低、功能有限、安全性不高、数据输入及导出不便等缺点。基于技术的系统建模图设计如图1所示。

1.认证及登录模块该模块主要负责验证用户的合法性,并且根据身份的不同,赋予其相应的权限。大学生经济状况评估系统的注册用户分别是学生处、学院和学生个人。具体的权限分配如下:学生处是系统的超级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对各院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并且独有审核后的数据修改权及系统公共代码的设置权;学院可通过系统对本院学生信息进行录入、审核和查询;学生是系统的普通用户,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期间,可进行信息录入和查询,认定结束后只有信息查询权限。

2.数据收集模块该模块可以与其他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交流,如从招生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批量导入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籍贯、户籍、专业、年级、学制等基本信息,避免了人工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率。该模块还可以通过信息录入直接收集学生信息。这就需要从分析导致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入手,建立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大学生的经济窘迫主要根植于两项因素的叠加,即收入低、支出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可能的致贫原因如表1所示。表1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而言可能的致贫原因上表诸原因可能会独立存在,更多情况下是相伴共存,但在确立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时应根据其重要程度、信息统计分析难度、信息准确程度等因素有所取舍。对父母学历层次和父母有无稳定职业进行统计分析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将其与相关项“获得资助少或无”、“学生自救所得少或无”合并为一项指标——家庭人均年收入;将“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父母离异”、“家庭人口众多”三个相关项合并为一项指标——家庭劳动力与总人口之比;“来自老、少、山、边、穷地区”一项标准难统一,“家庭负债”和“消费水平高”两项信息准确程度较差,因此不再将该三项纳入综合指标体系。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由“家庭人均年收入”、“本年度家庭成员大病支出金额”、“家庭受教育子女数量”、“家庭劳动力与总人口之比”、“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五项指标构成的经济状况量化评估的指标体系。在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工作中,学生将与上述量化评估五项指标相关的信息录入系统,学院对照生源地民政部门出具的证明进行信息审核,以此作为量化评估的基础数据。

3.民主评议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实现“在线评议”,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匿名表达自己的意见,对申请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操行表现进行评价,有效防止了“乐队效应”。

4.数据分析模块该模块分为四部分,即量化评估、消费行为评议结果计算、操行表现评议结果计算、困难等级确定。(1)量化评估。我们已确定了量化评估的五项指标,针对每项指标选择适当的核算方法对于提高量化评估准确度有着重要作用。指标核算方法主要有公式法和赋值法两种。在评估过程中,一般首选公式法,建立连续的函数式,以提高指标对于学生经济状况的区分度;例如:将指标“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核算公式设立为10×(1-家庭人均年收入/高校所在地低保家庭人均年收入);另外可采用赋值法,针对指标直接赋予具体数值,而数值的确定则应通过开展调查,精确有效区间,凸现频数分布差异,以提高指标的甄别效果。开展量化评估,还需要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在设置指标权重时,一方面要考虑指标对学生经济状况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应考虑该指标信息的准确程度,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师生、专家的意见,综合多方因素,得到相对合理的指标权重。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例如: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可提高“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变故”指标的权重。我们将各指标的核算公式和权重编入本模块程序中,学生录入各指标数据后,学院即可进行计算得到贫困度的量化分值,初步判断学生的困难程度。指标核算公式相关参数及权重由学生处控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完善。(2)消费行为及操行表现评议结果计算。学生对申请者的消费行为和操行表现进行评价,评议意见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分别记为3、2、1、0分,学院可进行评议结果的计算及排序。(3)困难等级确定。学院在量化评估模块得到学生贫困度量化分值,据此排序,可以看到某学生在全班(专业)的相对困难程度,参考消费行为得分、操行表现评议得分以及日常工作中对申请学生的深入了解,并根据资助资源的比例,确定学生的困难等级,标记为“特殊困难”、“困难”、“一般困难”。

5.数据查询模块为保证系统安全并实现信息的保密,系统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查询权限:学生处有最高查询权限,可以查询所有学生的评估信息;学院有权查询本院学生的评估信息;学生可以查询自己及本班(专业)同学的评估信息。为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系统允许学生查询量化评估得分、民主评议得分及认定结果,从而使整个过程清楚明了、有据可查。对于涉及到学生隐私的某些信息,则可依照学生的申请进行保密处理,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根据查询结果,系统可生成相关报表,并可将结果导出或打印。

6.数据维护模块该模块主要功能是维护数据,保证系统运行的效率、共享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包括:数据变更及备份和系统日志。这里所讲的数据变更主要是指数据在信息录入系统并审核完毕进行的数据更新。学生处和学院有不同层次的信息审核权。学生信息录入后,由学院进行审核,审核后学生不得更改信息,学院和学生处可更新数据;学院提交的信息由学生处进行审核,审核后学院不得更改信息,学生处可更新数据,以此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另外,为进一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还设置了数据备份和系统日志功能。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6篇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0×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11月××日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2、陈述困难原因必须详细,数据充分,能够充分说明其家庭经济贫困;

3、村委会(或居委会)必须盖章,但乡镇民政部门及以上民政部门只需盖一个级别民政部门的盖即可。

家庭贫困证明范本(2)

学校:

贵校学生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人,家庭年收入约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

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民政部门

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家庭贫困证明范本(3)

兹有我社区(村委会)居民(村民) 之子女 在 学校就读,其家庭人口 人,劳动力 人,家庭年人均收入 元,属当地贫困户或特困户。

特此证明。

市 县(市、区) 乡(镇、街道)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7篇

【1】

家庭贫困证明

xxxx学校:

贵校学生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其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___人,家庭年收入约____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__________________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盖章 单位联系电话:

盖章 单位联系电话: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 乡、镇(含)或或家庭联系人所在 街道民政部门单位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2】

家庭贫困证明

现特证明××省××市××县(区)××镇(乡、街道办事处)××村(或居委会)××组组民(市民)××同志之子(女)××,于200×年×月考入湖南科技学院经济贸易与管理系××专业××年级××班级学习。

陈述困难原因(家庭人口情况、地处偏远山区、家庭人均年收入情况,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情况、家庭遭受突发意外事件、家庭成员因残疾、年迈而劳动能力弱情况、家庭成员失业情况、负债情况及其他困难原因等。)

家庭情况实属贫困,特此证明!

村委会(或居委会)(盖章) 乡镇或街道办事处民政部门(或县级民政部门盖章)

20xx年xx月××日

备注:

1、请学生以当地民政部门的身份自己书写贫困证明书;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8篇

论文摘要: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障已在“统账结合”的新模式下运行,但是实践表明,依照这种模式所提供的制度养老金数额对老年人养老的所有需要的保障是不确定的。中国人口和家庭的历史与经济背景以及发展趋势的特殊性,使一些老年人得不到家庭养老的经济支持。因此,养老保障的实现要从纯经济领域之外寻找帮助。社区的地利和人力以及社区服务可以成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特殊系统,使得社区能够发挥家庭力不能支的功能,补充现行养老金制度经济保障的不足。

一、现行养老金制度存在粉经济保障的不确定性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以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决定》为标志,已形成基本框架,并在占全国城镇职工大多数的各类企业中付诸实施。理论与实践均表明,中国在排除了现收现付式和完全积累式的筹资模式后,选择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部分积累式,这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的选择,它会最大可能地满足养老金发放的需要,但满足到什么程度是难以确定的,其中的最大风险是一定比例的退休人员领取到的养老金不能满足基本养老生活的需要。

退休者的养老金替代率,在“统账结合”的新模式下将因人而异,养老金水平的高低在退休者群体中的分布将呈现出不确定性的特点。按照新模式的设计,基本养老金分为两个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部分是确定的替代率即20%,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不确定的,它以个人账户储存额为计算基数,而这个储存额与个人在职时的收人水平相关联,也就是说,这部分的替代率水平决定于每个人在职时的收人水平。在职时收人的差别必然造成某些人这部分养老金替代率较低。

我们可以把上述分析与收人状况的调查结果进行对照,作出一些预测性思考。近年的调查表明,中国的高收人层在总收人中所占的比例过大,它不仅侵占了低收入层的份额,而且侵占了中等收入层的份额。中国的总收人结构是中层比较小,但中下层比较大。如果在统账模式下,上述收人结构以不同程度的状况得以存续,则必然会有一定比例的退休者因为收人低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较低,甚至出现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退休者。那么究竟这部分人有多少,哪些人会成为这样的养老金领取者,他们将出现在什么样的家庭中,他们的养老金数额不足程度如何,这些都是确定性趋势中的不确定因素。

养老金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这些退休者,如果能从家庭中得到补充,其养老保障就得以解决,但是他们能否从家庭中得到相应的补充也是不确定的因素。

当代乃至未来中国的家庭结构状况,使若干数量的老年人从家庭获得经济支持以供养老的机会越来越少。中国的人口发展趋势,使中国家庭正向“四、二、一”结构演变,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子女是一个具有直系血亲关系的三代家庭格局,这种家庭结构下的社会成员,在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之后的若干年后才进人老年期,因此,按照现行法规,他们退休后都应当有自己的基本养老金,只不过养老金数额存在差别。在老年父母的支出结构中,子女的直接经济供养主要用于购买作为日常必需品的实物,有子女和夫或妻可以作为照顾者的家庭将无需购买照料服务,这就是说,子女直接提供经济支持数额等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实物)的费用与养老金之间的差距。我们在假设父母都有养老金,子女都有收人的前提下,相对于个体家庭来说将形成以下几种组合:(1)子女收人高,父母养老金也高;(2)子女收人高,父母养老金低;(3)子女收人低,父母养老金高;(4)子女收入低,父母养老金低;(5)子女收人中等,父母养老金也为中等。在此,收人高是指收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外,有不同程度的剩余,收人低是指收人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时有不同程度的欠缺,收人中等指收人数额与基本生活需要基本平衡。上述养老金的高、低、中等在满足领取者养老基本需要时,相应地会出现剩余、不足、平衡三种类似的形式。前述五种组合中,在第四种情况下就会造成需要直接经济支持的父母难以得到来自子女的支持。这部分老人究竟有多少呢?据保定市的调查表明,需要得到金钱与物质支持但尚未获得的人分别占3.79%和3.0%,除此之外的老人,或者是已经得到了相应的支持,或者是现在还不需要这些支持。养老金数额不足,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这些老年人如何生活?这将对社会提出特殊需求。

只追求养老金这一经济保障的解决,认为只要发放“预定的”(从数学模型中推出的)养老金就解决了养老保障问题这种观点,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的背景下,在中国老龄化的特殊条件下,无疑是片面的、不切实际的。经济保障的不确定性缺陷的克服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本身寻找办法,而应当跳出单纯计算养老金数目的圈子,探讨克服缺陷的途径。

二、社区的非经济资源优势可以超越经济手段而发挥效用

社区所具有的地域的稳定性适应了现代家庭养老的需要和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自由流动,现代核心"家庭将取代传统的主干大家庭。但是不能以父母与子女的分居就得出父母与子女的空间距离导致子女无法照顾老人的结论。根据对保定市的调查,在只有一个子女的父母中,有95%与子女同住保定市,其他城市的调查情况也与此接近。即使发达的美国一般情况也是75%左右的父母与子女同住一城市。退休的父母即使独立居住,也不愿意离开他们熟悉的社区和作为自己小天地的家庭。当他们行动不便需要照顾,而子女又无暇顾及时,就可以求助于他们所在的社区。如果情况较好,他们不必离开家而去专门的养老机构,只是需要时由社区的有关人员上门提供方便。一方面,他们属于社区,在空间位置上不存在障碍,另一方面,又减少了去专门养老机构所需要的过多的开支,如果他们的养老金并不可观,其重要性就更明显。如果子女对社区提供的辅养老服务有所担忧,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例如双休日去其父母处探视,必要时可与社区沟通,这在客观上是可行的,因为他们同住一个城市。实际上在老年人生活功能发生障碍时,有些子女就搬到与父母所在社区很近的地方,使家庭与社区在养老上的配合更为有效,现代住房制度提供了实现这种情况的客观便利。

社区中人力资源的优势,使社区养老功能的发挥具有可靠的保障。养老事业是人文特点十分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事业,核心家庭出现养老困境,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源支持的不足。社区中聚集着常住的、暂住的、各行各业的人士,他们工作或业务上的差异,使之具有时间上的互补性,这就为志愿服务的实现提供了可行性。烟台市2001年共有120万青少年参与了志愿者活动,注册志愿者6万多人。上海市石门二路街道1999年登记在册的志愿者10500余人,其中在职职工占19. 04%,退休人员占28. 57%在校学生占52. 38%。毫无疑问,如此规模的志愿服务,使得到服务的老年人减少了从市场取得有偿服务的需求,这样势必减少其本来就有限的养老金的开支,这是一笔值得一算的经济账。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是确定的,由此决定的社区地域特点是确定的;中国的人口状况和就业规律、职业结构在市场经济成熟后将是稳定的,由此决定的社区人力资源分布也将是稳定的。总之,由社区提供的非经济养老资源具有确定性的特点,这对弥补现行养老金制度存在着的经济保障不确定性具有相当的作用。

三、经济手段和社会手段的综合运用:社区养老准市场系统的构建

家庭经济情况自述第9篇

摘要:学生精准资助工作指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资助对象实行精准识别、精准资助、精准管理的学生资助工作方式,是探索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的新思路、新思维。本文从一线从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辅导员的视角阐述建立一套可供量化的系统,建立可操作的细则,旨在减少人工劳作,提高效率,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辅导员;资助;精准识别;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001-03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大学生日常管理与服务中,帮扶贫困学生是一件事关学生切身利益和教育公平的重要工作。有效做好贫困学生精准资助的工作,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促进学生爱国感想、自立、自强,诚信友善,为培养学生德才兼备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2013年在湖南湘西考察时强调:“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对“精准扶贫”做了深入的阐释和部署,对学生资助工作指明了方向,带来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和实践空间。大学生资助虽然有其外在物质财富传递的载体,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物质财富的载体所表征的一种内在的生命精神。引导学生塑造与生成一种合理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自我意识,是资助工作优化学生人生的重要内涵,也是一种价值期望。

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或方法,国内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本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践改良,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量化认定机制和学生自主评价机制相结合使冒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无可称之机。

一、辅导员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一)贫困生认定操作标准难确定

所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贫困生认定标准有:以生源所在地居民低保证为依据;建档立卡户、学生家庭人均收入在当地属最低,如: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单亲家庭,且家长下岗或失去劳动能力;边远山区的农村贫困家庭,城市双亲下岗等。但是,这样的标准很难精准地对贫困生作出认定。

(二)贫困生认定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于贫困生的认定首先会根据学生生源地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贫困证明”来进行初步认证,辅导员对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只能采取以“贫困证明+自我申请+老师意见+民主评议”的方式,根本无法核实每一个贫困生的真实情况,这就引发了各方面的不满,争议较大,虽然程序合法但效果令人不信服,直接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

(三)教育的公平性受到了质疑

由于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标准难确定,认定方式不科学,可操作性已经成为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瓶颈,使认定工作的参与者都产生了疑惑和不信任感,贫困证明受质疑、贫困程度受质疑、民主评议受质疑。

二、精准识别:辅导员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构建贫困生认定方法

要想真正将贫困资助工作做好,做到实处,做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基本前提。除了以国家、学校相关资助管理的条例及规定为蓝本外,笔者在辅导员工作岗位多年工作实践中设计了一个指标体系,并且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把模糊的无法操作的概念变成直观的数据。

(一)量化贫困生认定的多层次指标体系

科学认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份。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一级、二级指标和多个主要观测点。设立能够反映家庭真实经济状况的观测点和能够体现学生真实消费状况的消费行为是认定其是否贫困的基础。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关键在于构建能够全面掌握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指标体系。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学生家庭属性,学生生源信息、学生家庭情况、特殊情况等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对应的信息,按照影响家庭经济状况的程度不同进行区分。细化了主要观测点,多个维度识别资助对象(见下表)。采用的评定标准都是客观数据可核查的,如家庭成员是否有残疾、重大疾病,家庭是否有住房、直系亲属是否享受低保等。其他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补充。[2]

(二)学生自主评价基础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排序法

第一步,学生根据认定指标标准体系得到量化分数,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序A1。第二步,每个学生对班级内的全班学生基于个人对他人(包括自己)的量化表进行贫困程度的排序(升序)。然后,对每一个学生所得的排序数相加,得到一个总数,再对全班学生所得排序总数值进行排序,得到一个初步的班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排序A2。[3]第三步,召开班级评议小组会议。对比A1和A2排序。看排序是否有明显偏差,是否合理,并得出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困难程度综合排序A3。第四步,对量化分数与学生自主评价排序中的异常情况进行核实。

(三)对班级的贫困认定排序进行纠错

上述排序方法对班级进行贫困程度排序后,会出现以下几种不能真实反映贫困程度的情况,要开展相应的纠正处理。

例如:(见表二)一,小张家庭经济真正困难,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由单亲母亲养育,性格上就非常孤僻,害怕与人交往,其他学生对他(她)的家庭情况不了解,而本人也害怕同学嘲笑自己家庭困难。对这类学生,就必须要给予帮助教育,同时要保证资助资金到位,真正解决其经济困难问题,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二,小李量化分较高,家庭经济真正困难,但是虚荣心较强,表面上生活显得较宽裕,实则生活捉襟见肘,掩盖了真实的家庭经济情况。对这类学生,要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教育要进行思想教育。三,小王量化分数为35,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但善于钻营,人际关系较好,在学生中相互拉票,在小群体内承诺获得资助后利益均沾的学生排名靠前,导致贫困程度排序出现大面积不正常情况。对于这类的学生,必须进行严肃的处理。对提供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学生,发现根本达不到贫困的标准,c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时,要通过家访,查明真相后,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和诚信教育。以量化为基础的学生自主评价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让学生自主评价进行微调,成为一种比较可行的方法。

三、精准资助:辅导员推行动态化资助管理模式

建立学生资助信息动态管理系统,辅导员要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合理分配资助资源,避免过度资助的现象,使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通过资助缓解经济紧张状况。让学生资助这种光鲜事业成为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对资助对象及其家庭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变和学生受资助情况的改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数据库也必须不断更新。同时,建立贫困预警响应机制,结合日常观察对家庭经济突发致贫的学生开展主动帮扶,及时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管理系统。学生处于这种环境体系、深切体验公平的环境、正义的行为,自觉升华内在道德良知、道德行为和道德追求。

四、精准管理:辅导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关键力量

由于我尚未建立统一的诚信体系,现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主体以高校和生源地为主。精细化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管理工作。辅导员做好学生的日常资助工作则需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家访活动,通过日常电话家访、假期实地走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学生家庭所在地居委会直接联系核实。从起点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的客观收集、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到监管环节的作用发挥,都体现精细化管理的思路,做到精准资助的保证。考虑到成本等问题,可以抽样调查的形式进行,以点带面,起到提高学生诚信意识的作用。

运用制度的规范功能规定学生所思所想,运用制度的刚性来规范学生思维方式和思想行为,内化为学生思想品质,并自然流露于自己的生活之中,进而改善社会道德环境。这种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者重视,也更值得学生资助工作者借鉴。

五、结语

辅导员做好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目的是有效解决当前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进行精准资助以及精准管理,能够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实现资助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精准资助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既要有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专业背景,又要热爱学生工作,更要掌握国家对扶贫工作的初衷和要求,努力创新,全力推动学生资助工作朝着精准化方向发展,打开学生通过学习成长,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丽仙.建立精准学生资助工作机制研[J].教育评论,2015,(9)

[2]何倩.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高校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

[3]林西平.杨红波.学生自主评价基础上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研究――以广西大学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3,(4)

[4]张博.孔难难.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2013,(12).

[5]张福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量化认定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