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1 14:42:2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1篇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自然观的要求

生态文明是自然观进步的产物,其核心理念是尊重和保护自然。首先,在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中,它更注重系统性和整体性,不仅针对具体的自然物。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万物构成的系统,从自然系统、生态系统到城市生态系统,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到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局部的破坏可能会造成系统的失衡,进而危及生态乃至人的生活,这种复杂性远超出我们的已知。我们对自然物的处理,未必能预料后果。我们遭受了后果,未必能明白原因。我们节省了一种资源或许消耗了其它更多的资源。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实际上是我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过程,我们只能以客观的态度、慎重的实践,不断增进认识,不断修正建设行为,不能靠社会系统中权力或情感的力量,更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的思想和作风。

其次,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中,它更强调人的节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本体与客体的关系,而人是主要方面。人类适应、改造、利用、保护、破坏自然,把自然界称为环境或资源、当作文明建设的内容,都是本体意识。即便是人对自然界的崇敬,终究也是本体对客体的情怀,而不是以自然为本。人依赖自然而生存,而人趋利避害的欲望和能力,又在不断超越着这种依赖,甚至引发自然灾害。所以,生态文明建设要处理的基本矛盾是人对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矛盾。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民生观的要求

人对自然的态度,说到底是生活态度。无论是对个体、社会或城市而言,现代生活并没有因为现代化而远离自然,相反,自然因素在生活质量和价值意识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为了自己和代际的利益,人们更关注大气、水土等安全,更关注自然物的处置,发生了更激烈的利益纠纷,采用了更多样的利益诉求行动,这是必然的现象和现实的矛盾。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民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民生观的新内容,它必须以人为本,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使民生需求与自然系统保持普遍而持久的协调,这是非常重要的立论,也是需要得到广泛共识的立论。有了这个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才会有公众的参与和支持,才能依靠公众的力量,才能协调公众之间的矛盾。

改善民生是我们所有建设的出发点,生态文明作为其内容,不能孤立地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从经济、产业和城市基建的角度关注得较多,从政治、文化、社会的角度关注得较少,对生态文明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生活方式和态度问题、公共服务和公众参与等问题缺乏研究和引导。所以,我们要按照中共十报告的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所谓“突出地位”,就是要把生态文明理解为“五位一体”建设中的共同目标,而不是单独的事项。所谓“融入”,就是要把这种目标转化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要求和任务,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部分。

三、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化的要求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以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甚至被认为是工业文明反思的成果,因为工业文明过于消耗资源和加剧污染。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经济增长的依靠。生态文明提升了现代化的目标,自然对工业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我们的工业化不能助长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我们要用生态文明理念来完善经济利益和工业建设意识,政府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管理制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发挥市场和企业的作用,使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成为利益,促进工业科技创新,提升工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对城镇化的要求

城市是文明起源的标志,现代城市集中了工业文明的精华,工业化又强烈刺激着城市建设。人们普遍认为,为了工业化乃至经济发展,我国必须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并把城镇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这时特别容易造成生态文明问题,因为我们的工业化本身不够先进。更重要的是,城市作为人工生态系统,天生具有脆弱性,它巨大的物质和能量需求,必须依赖其它生态系统,因此与其它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总理在与两院院士座谈城镇化建设时指出,“新型城镇化,要树立集约高效绿色理念,努力寻求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办法”。这是很高的要求。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要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将其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才能更容易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但是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还存在很多问题,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经济格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不能协调发展,为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引入新型农业机械设备,形成新型的生产模式,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势,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形成我国特色的乡村经济格局。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以和谐共存为主要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社会、资源等和谐相处和共同发展,蕴涵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和保护自然的真谛,准确阐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发展乡村经济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一)有利于转变落后经济发展观念,改善生活环境

一些村民受到传统观念的限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其阻碍乡村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期间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这种观念会影响到村民的行为,内心抵触生态文明建设,日常生产时可能出现一些破坏行为。事实上,通过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包括气候、土质、地理位置等,选择最适合当地的农作物,一方面可以控制种植难度,减少劳动负担,另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经济收益,达到增收的目的,在实行新型种植模式以后,农民意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其中。

(二)有利于实现城市乡村环境保护工作相统一

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环保,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同样,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式,推动乡村环保事业发展,逐渐缩短乡村与城市的差距,共同向着一个目标努力奋进。

(三)转变乡村原来的农业发展模式

乡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推动乡村经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乡村开始调整经济格局,将绿色农业放在首位,转变原有农业发展模式,在保护生态文明的同时发展农业经济,在生产期间减少化学肥料使用,一方面可以减少肥料对土壤的污染破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农作物上残留的化学物质,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的食物。

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要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让两者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站在保护环境的角度上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才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要求。

(一)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业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的经济发展观,因此在乡村经济发展期间,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追求速度,要形成新的经济组合模式,不能发展单一的经济模式而要将各种资源组合运用,才能注入新鲜血液,营造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同时还要做好推广工作,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则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治理保护工程,才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后续的乡村经济发展奠定基础。要建设新型农业,就要加强乡村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可循环资源,才能更好地缓解资源紧缺的矛盾。相关部门可以加强新型技术的宣传,深入乡村教授各类新型技术,例如沼气制作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乡村的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用于制作沼气可以提供能源,同时避免火烧秸秆引发污染问题,制造出来的沼气用于厕所、自来水改造等,可以实现对水源的净化处理,减少蚊虫繁衍,为农业种植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出现虫灾。

(二)重视农业技术的研究及创新

要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就要从农业生产入手,传统技术存在较多弊端,为此可以加强技术革新,选择关键性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病虫害防治、农作物研发等,以往的研发工作重点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现阶段要转变思想观念,将提高农作物品质放在首位,推广新型农作物,尽可能提高科技成果转换率。国家应出台相关扶持性政策,给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以足够的资金支持,为农业种植业提供帮助,提高农业收益。

(三)推动农业经济结构改革

现有的农业经济体制存在不足,需要优化改革,首先加强新型农业设备的采购,实现机械化作业,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工业改革取得巨大成就,累积了经验及理论知识,可以将工业改革的经验运用到农业经济结构改革中,实现对现有乡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一方面可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快速推动农业改革。其次,相关部门则要加强对农业改革的扶持,出台一些合理的鼓励政策,帮助农民购置现代化设备,可以逐渐实现机械化生产,推动农业生产向着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采用机械设备替代劳动力,农民也可以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最后,还要加强对农作物质量的监测,一方面是为了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实现对农作物质量的全方面管控,另一方面可以让农作物更加安全,出口给其他国家,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四)大力发展农业区域化

农业区域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进程,在农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以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规划为例,东北平原以外向型、城郊型农业模式为发展方向,在中部与西部地区根据区域不同条件制定了农业发展计划并达成了区域生态平衡。在东北中部地区,当地采取了以小麦种植为主、畜牧业为辅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优势作物的种植和补充性农业养殖实现区域农业经济协调发展。而在东北平原西部,则充分考虑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劣的现实条件,以退耕还林还草为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优先措施,在生态环境改善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畜牧业,从而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我国农业区域面积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水文、土壤等生态条件差异,因此乡村经济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特色,在践行农业生产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区域发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五)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业生产标准及农产品质量标准

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应当以统一规范的农业生产标准及农产品质量标准对农业市场进行严格规范。首先,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形成制度化的农业生产、销售链条,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都有切实可依的条文规范。其次,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农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以切合实际的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各个环节做好对农产品的质量管控。具体而言,规范化的农业生产管理需要从种苗、种畜检疫购进的源头开始,对机械设备及化肥农药等有关设施用品的功效和质量都做好严格把关,确保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食品安全要求,从而构建起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业发展模式。

(六)构建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若要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还需要建立起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科学的检疫准入基础上,通过交易制度的完善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农产品交易制度的完善依托于相关法规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发展相结合,为农产品交易提供良好的环境。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可以借助当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搭建起广阔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从而为买方与卖方提供便捷的渠道服务,提高交易质量与效率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不断优化财政支持生态文明型乡村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

(一)实施惠民支农政策

通过财政手段优化支持乡村经济发展,应当以惠民性质的农业支援政策为基础,通过农业税费改革、良种补贴以及借助价格杠杆调节农业经济等方式,予以农业生产者财税优惠并减轻经济压力。政策扶助是政府以财政手段支援农村经济建设、促进农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基础前提,支农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首先需要明确相关部门机构的权责划分,实现支农工作的公开透明,保障各项政策可以切实落实;其次要充分了解农业生产动态,根据地方农业生产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科学的政策支持;第三要积极推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配合支农政策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增长最大化。

(二)加强农业财政管理

良性的农业财政管理是实现财政手段优化的关键所在,要实现乡村经济增长,必须加强乡镇政府财政管理力度。乡镇政府财政管理的加强,一是要制定规范的财政管理制度,通过工作人员素养的提升,强化乡镇财政管理水平;二是要调整上缴财政金额和支农资金补助,转变市区代为编制预算的财政工作模式,实现财政资金由市区到乡镇的支付转移,将财政主动权交还乡镇;三是要实施透明的乡镇资金流动管理措施,通过公开报账等方式监测财政资金动向,实现报账流程、资金支出的公开化。

(三)加大农业补贴资金投入

在生态文明型乡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加大农业补贴的资金投入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重视对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营造,实行科技、水利、环保及粮食安全与农业资源储备方面的补贴,以此弥补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与效率;重视对农业生产及其技术的革新,实行农业收入保险、灾害救济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强化地区农业生产援助,为农业生产提供支持;重视对农业生产者经济效益与合法权益的保障,实行农产品价格、出口及农业生产所需的种子、肥料、灌溉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减少市场形势变化、生产者经济压力等因素对农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农业生产与农产品贸易提供切实可靠的保障;重视农业生产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的平衡关系,实行休耕、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补贴,以此减少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四)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

为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水平,推动生态农业进程,应当不断强化农业产业化建设。首先,加大资金技术投入,研究培育高产高质新品种,推动农商产业基地建设。其次,加大人才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者生产与经营水平,充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以高品质生产成品为根基,增强农产品交易规范性,加大农商宣传力度,构建出特色农产品市场。同时,利用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拓宽农产品交易渠道,创新农产品交易模式,实现农商产业可持续发展。

(五)突出农业科技推广投入

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加大资金投入,只有把握核心技术才能提高农作产量,财政部门从点、线、面三个层次进行农商扶持,建立农业技术展示区,每个乡镇以科技展示区为核心,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地;二是选择乡村示范基地,形成以农业科技为核心的示范区,三是支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形成一个包括技术推广、农民培训、防病治病、信息服务多功能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同时,还应加大农业科研、农民培训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六)突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一是突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确保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资金需要的同时,实施“小工程大群体”,投入一定资金广泛开展乡村小水利建设,以普遍增强乡村农业抗旱、防汛、蓄水、灌溉等能力。二是安排结构调整扶持生产资金、农技推广补助资金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用于良种繁育、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以及支持改造中低产田。通过扶持。提高乡村集体统一的功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挥双层经营积极性,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县乡财政财力有限,支农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当前县(市)财政大多财力严重不足,加之硬性增支因素较多,为保工资兑现,保政权机构正常运转,保教育、社保等重点支出,使得部分地方预算内安排的支农资金远远低于《农业法》的规定,而乡镇财政则更无力直接投入农业。

四、结语

综上,农业经济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为此要加强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现阶段,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经济则要利用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优势,采取一系列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找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平衡点,实现优势互补,逐渐发展节约型及集约型农业,给人们提供安全放心农产品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当地环境,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玉梅,代和平,桂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08):256+258.

[2]金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格局优化的措施[J].时代经贸,2018,440(15):15-16.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3篇

一、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

一是扩大实施范围,除了国家规定的8大高耗能行业外,福建省还增加了建筑饰面石材、钢铁/玻璃和落后产能等3类企业。二是提高淘汰标准,按照国家淘汰类水泥行业窑径2.2米的标准,福建省主动将淘汰标准提高到窑径3.0米。三是提高征收标准,针对建筑饰面石材企业点多面散、乱排乱放现象严重的情况,实行产业集中区内区外不同电价,并将国家规定标准提高到1.5倍;对未在期限内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企业,逐年提高加价标准。2013年以来,先后对3218家企业执行差别电价,累计征收差别电价资金13多亿元。这些“下猛药”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未迁入产业集中区、减排不到位的水泥、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大量关停,较好解决了“牛奶河”等污染现象;大部分列入执行名单的高耗能、高排放和落后产能企业已停产或转产。2013年11月,胡祖才副主任到福建调研时,对福建省的这些做法和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大幅提高环保电价考核标准

对脱硫限值,福建省执行的标准比国家标准提高了一倍;对脱硝限值,福建省对所有机组统一执行100 mg/m3标准(国家对新机组执行100 mg/m3、老机组和循环流化床机组执行200 mg/m3);对除尘限值,福建省对所有新建机组统一执行20 mg/m3标准(国家对一般地区执行30 mg/m3、重点地区执行20 mg/m3)。通过执行更加严格的考核标准,促使企业采用更加先进的环保设施。到2016年初,全省主力燃煤机组已全部完成脱硫、脱硝、除尘技术改造,达到比国家更高的考核标准要求。

三、实施差别化的水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

对装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新建水电站,按照库容调节能力,分档制定不同的标杆上网电价,引导建设有调节性能的绿色水电站,鼓励小水电转型提升,优化水资源配置,保护流域生态环境。政策实施以来,改造水电站200多座,修复改善100多条曾经减水、断水河流的生态功能。

四、全面提前完成居民阶梯水价、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改革任务

去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将这两项工作列入调度督查范围。福建省高度重视,主动向省委省政府报告,列入全省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全省按照成本监审、定价听证、政策等各阶段的统一时间节点制定工作计划,同时多措并举,督促落实:一是组织专项业务培训,统一规范成本监审、定价听证等工作;二是建立督导工作机制,实行半月一报告、逐月通报制度;三是纳入地方政府环保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并与价格系统年度评先挂钩;四是建立约谈制度,被两次通报的地方,由省局领导及时进行约谈;五是强化督办问责,对进度较慢的地方,提请省政府办公厅督办,要求当地政府出具承诺函,明确年底前不能完成任务的地方由省政府进行问责。在各市、县价格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016年12月15日,全省67个市、县全面完成了居民阶梯水价改革和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工作。

五、严厉打击环保价格违法行为

2015年7月,我们查实某燃煤电厂擅自改装环境监测系统软件、恶意篡改二氧化硫排放数据、骗取脱硫电价款的行为,对该电厂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1303万元、并处4倍罚款5213万元的处罚。这一案件产生了巨大震慑作用,至今没有再发现类似环保价格违法现象。国家发改委给予了“福建省加强检查力度,重罚造假企业”的肯定。

六、助推“清新福建”品牌建设

打好组合拳,三管齐下,营造清新旅游消费环境:一是出台景区门票及相关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对保护性开放的自然保护区,实行生态保护成本补偿机制。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旅游价格投诉“一口受理、七日办结、先行赔付”工作机制,全国首个旅游“快处先赔”办法,开展“放心游福建”服务承诺工作。三是开展景区价格专项治理,采用“两随机、一公开”的执法模式,对23个存在价格违法行为的景区进行行政处罚并予以公开曝光。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4篇

1 阿勒泰地区林业建设现状

1.1 林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

阿勒泰地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庭院绿化、中心村及村级道路绿化等为重点,创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共实施公路绿化18.62公里,庭院绿化120户,乡村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到100%;先后实施了乡、村主干道路硬化工程,截止目前主要道路硬化率达到100%,完善了基础设施,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1.2 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较好

阿勒泰地区有高山森林、河谷风光、湖泊温泉、岩画石刻等旅游资源数量为185处,分属6大类29种摹本类型。有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喀纳斯,部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自治区级7个、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0个;有6个自然保护区;2006年完成旅游接待人数1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5亿元,占地区GDP的13.3%,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超过10%。

1.3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成效明显

阿尔泰山林区总面积225万hm2,1998年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全国15个天然林保护工程之一。工程实施以来,依法对225万hm2森林实施了常年有效的管护。森林覆盖率为13.2%。活立木蓄积10378万m3,占全疆51%,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4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扩大了林地面积

阿勒泰地区采用以林促草、以草促牧、林牧结合的造林方法,起到了防风固沙、净化环境等生态效应。6年来,共完成退耕还林116.85万(667m2),荒山荒地造林79.90万(667m2),经济林5.2万(667m2),兑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达31480万元。

2 阿勒泰地区林业建设制约因素

2.1 林业发展基础薄弱

阿勒泰地区林业经济相对落后,2009年布尔津县林业总产值0.54亿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的份额不到10%。自身造血功能不足,林产品的加工贸易尚处于起步阶段,林产品附加值低,林业产业中二、三产业发展滞后。

2.2 产业特色不突出

由于林种、树种结构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林业产业直接经济效益低下,林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难。

2.3 林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不高,林业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导致群众的造林积极性不高,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林业的意愿不强,造成资金投入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的发展步伐。

3 阿勒泰地区林业发展对策与措施

3.1 突出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全民生态安全意识

加大对林业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宣传,增强全民绿化意识、保护意识、发展意识,体现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3.2 夯实发展基础。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紧紧抓住阿勒泰地区的区域特点,坚持生态建设和产业建设并举,整体联动,使林业在发展目标、总体布局和工作重点上同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一致,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建立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林业产业。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产业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吸引社会民间资金,形成多元化投资主体,充分发挥林业特有的行业优势,使林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产业。

3.3 坚持发展与管理并重,切实强化森林资源管理

3.3.1 做好灾害预防救治。完善科技服务体系

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减轻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对森林资源的威胁。在引进品种、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组织科技攻关,加大对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发挥林业科技的重要作用。

3.3.2 强化退耕还林的跟踪管理,促进后续产业发展

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建设为支撑,对现有已完成的退耕还林和配套荒山造林工程要落实,管护人员应加强技术指导和防护措施,保证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林率,保护退耕农户的利益。要制订符合本地实际的后续产业规划,规划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积极引导退耕农户发展切合实际的林下经济,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5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副校长任副组长,负责日常工作,由各部门行政人员具体参与,各学科教研组和班主任在领导小组安排下组织开展生态文明活动。围绕这项工作,学校应制定详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积极利用周边环境优势,从实际入手,从小事入手,抓环境、转理念、导行为,使全校师生更加关注自然、关注生态文明,形成充满绿色氛围、充满生命气息的校园文化。

二、立足课堂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有机渗透

为真正搞好生态文明知识在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抓好一支“绿色园丁”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师增强学科渗透的意识;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让大家走向自然,感受绿色,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让老师们增强生态文明意识。而且,还可以将生态文明的有关内容列入各类考核之中,以此督促教师自觉实行低碳生活。二是对各学科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任课教师对本学科所涉及到的生态文明知识要讲全、讲透,联系实际,达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的。每学期举行一次生态文明知识有机渗透学科教学的研讨活动,以此促进教师们提高绿色教育水平。三是用好环境教育教材,要求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制订好教学计划,并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而且,我们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开设相关的校本课程,从而增长学生的生态文明知识。四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解决环境知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使环保知识更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强化学生环境意识,丰富环保知识教学形式和内容。五是建立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潜移默化中提高生态文明道德素质。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使绿色生态文明在他们心里烙下印迹。

三、开展各类活动,拓宽生态文明的教育渠道

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学校班会、团队等活动之中,不仅可以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而且对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学校可以开展以下活动:一是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活动。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电子屏、广播台、黑板报、宣传橱窗、校报、校园网站等媒体加大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力度,并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生态文明知识,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二是结合重大纪念日,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可以在植树节、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禁烟日等重大环保纪念日,开展多项适合中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三是通过主题班会、团队会等活动深化创建工作。可以定期组织以生态文明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团队会活动。四是积极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环保意识和现状调查,开展保护“母亲河”宣传活动,开展学校、社区共建活动,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爱护环境。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开展社区服务等,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清理居住小区和校园周围的杂草杂物包括废塑料袋、碎纸片等;清理和洗涮不规范张贴物,使校园及周边环境清洁、优美,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把生态文明知识播向周边的每个人。

四、注重环境建设,增强生态文明的育人效果

环境氛围是一门潜在的隐性课程,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校园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清洁,美丽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环保教育的教材。因此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增强育人效果。

一是加强校园绿化工作。绿化建设常抓不懈,合理布置校园绿化带、绿化地,聘请优秀花木工,培植护理学校花卉、草坪、树木,并设置宣传标语牌,使校园内一年四季绿草如茵,鸟语花香,呈现一幅美丽的花园景色,陶冶师生的情操。二是提高校园文化品位。通过张贴名人名言等宣传标语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还可以通过定期刊出黑板报、宣传窗,墙面等营造绿色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得绿色文化氛围愈来愈浓厚。三是加强学校环境管理工作。在学生中,提出“自主教育”的德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自觉性,开展“爱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学生”、“告别陋习,与文明握手”大讨论等活动,实行绿地认养制、公共场所包干负责制、班级规范化管理,德育处成立文明监督岗,让学生自己体会主人的责任和义务,体会管理工作的艰辛,从而提高遵守各项制度、维护校园环境整洁的自觉性。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6篇

关键词: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提到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将这个概念写入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既是对人类文明进入转型期的规律性把握,是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理念的实践性提升,也是我党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执政理念的一次升华,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理念的重大体现。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它将给我们带来包括世界观、价值观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维系社会和谐发展的力量。

一、生态文明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涵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其形态经由原始文明、农业文明而进入工业文明。工业文明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凭借科学技术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干预自然的能力,人类对于自然从被动适应、主动反应发展为积极的干预、改造。工业文明在不到人类历史万分之一的时间里,创造了比过去一切时代总和还要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出了更加丰富的文化与制度。工业文明在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张扬的同时,无视自然的价值,使原本充满灵性的有机自然沉沦为机械的、僵死的被征服与掠夺的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赋予了工业文明以新的特征,增长成为工业社会的最大追求。

生态文明的提出,源于人们切身感受到的生态危机。从20世纪60年代起,以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森林退化、臭氧层破坏、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为特征的生态危机凸显,人类为了竞争性的增长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通过反思,人们意识到,只有建设新的文明形态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走出工业文明困境,探寻新的文明形态文明的努力开始在全球范围出现。

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对以增长为核心的工业文明观的扬弃,而不是结束文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连绵不断,每一种新近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生态文明对于工业文明既有否定,也有继承。工业文明时代所创造的辉煌的科技成就、科学思想、民主制度、不朽的艺术成就和空前的社会财富,我们必须充分肯定和继承。但是,工业文明时代关于人类要凌驾于自然之上、要主宰和控制自然的思想,需要进行根本性的改造。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将引领人类迈向文明的新高度。

以往人们对文明的了解,人为文明是人类改造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现在看来,仅离在人类社会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活动的层面上理解文明是不够的,人类这会本质上也是自然社会的一部分,必须从人类与自然的母子关系上认识文明的另外一个层次,那就是,敬畏宇宙、关爱地球、亲近自然。生态文明明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

首先是价值观的转变。从根本上说,生态文明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政策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灵魂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其次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生产方式上,它追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传统GDP不再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生态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运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

第三是社会结构的转变。生态环境危机并不是自然本身的危机,而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社会组织形式的危机。因此,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在生态环境上,而在人类自身。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必须做的庄严承诺。人类作为有生命的存在物,起源、依赖于自然界,属于自然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又以其自觉能动的实践活动改造自然,实现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目的。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党中央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提高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把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非常必要的,代表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反映了当今时代世界范围内各国发展所共同面对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对发展主体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等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不仅对中国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扩大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级负责的精神,意义非常重要。

三、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改造传统制造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7篇

一、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 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2、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

3、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举例:巫山煤矿)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还要建立开发环境的补偿机制,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坚信人类生存的环境会一天天优化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一、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 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2、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8篇

【关键词】环境监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现状;措施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只有把生态文明与环境监察有机的结合并贯彻实施,以改善经济建设环境,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环境监察力度,严格贯彻节能减排,并积极拓宽环境监察职能,才能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环境监察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主要是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环境监察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1、环境监察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对环境的监察,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环境监察人员可以及时的赶到环境污染现场,对环境污染进行监督、管理等,不仅可以阻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还能够及时找出污染原因,进而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2、环境监察有利于改善环境

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需要从根本上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而对环境的监察就应运而生。环境监察工作是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环境污染的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快的找出环境污染的源头,对造成污染的个人或者是企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为环境的治理提供依据和保障。因此,在环境的监察工作中,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样才能将环境监察工作落到实处。可见,对环境的监察可有效的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的质量。

二、环境监察的现状

由于环境监察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在当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环境监察工作质量偏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监察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环境监察工作质量偏低。主要原因有:

(1)环境监察任务的加剧;

(2)监察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3)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4)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形式化。

2、环境监察人员素质低

在当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缺乏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监察人员,尤其是基层监察队伍。监察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环境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

(1)监察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2)工作的简单化和形式化;

(3)凭借经验办事,甚至出现违法法律的现象。

3、缺乏完善的监察体系

环境监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在当前的环境监察中,缺乏完善的体系对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环境监察的一些工作采取压缩和省略的方式,因此其操作规范难以按照要求进行,致使环境监察工作缺乏内在的动力。同时,环境监察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不够,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导致环境监察工作者执法整体效果和质量的降低。

三、解决之道

(一)深刻认识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监察人员要以“十”精神为统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战略性,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增强环境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健全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完善环境执法标准

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在继续提高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执法装备建设的同时,开展执法工作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和补充现场执法技术指南规范,进一步明确执法标准,执法要求和执法程序。

(三)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日常监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污染源日查、每旬一次河流断面水质巡查,每月一次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每季一次重点案件督查,半年一次环境监察稽查,每年四次环保专项行动的日常监察机制,实现日常监察的长效化。

(四)全面推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将辖区内日常巡查、查处、“四个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监察等工作直接纳入网格管理,实行分片包干每月轮换制度,使每个环境监察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五)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制度。

在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办力度的同时,进一步严格执法监管重点企业。进一步引入信息化执法监管手段,加强远程监管和实时打击,提高执法的时效性和精准度,确保监管到位、执法到位、监督稽查到位。

综上所述,环境监察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部分,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需要加强对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视,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使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标.浅谈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3).

[2]蔡晶晶.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组织改革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09(12).

[3]唐孝炎.我国环境污染、环境健康、环境经济与发展战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9(2).

[4]刘权东.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有效途径[J].大江周刊:论坛,2012(5).

[5]陆新元,田为勇.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9篇

(一)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目前,我国的煤炭城市总共有63座,其中典型的煤炭城市达到了31座,它们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和山西省。我国的煤炭城市大多煤炭资源基础良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煤炭供应能力。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煤炭产业集群,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十分旺盛,煤炭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时,我国当前的铁路、道路的运输能力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煤炭城市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煤炭城市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多元生产。煤炭城市产煤基地和矿区利用煤炭开发利用的输出产品在电力、煤电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方面的多元性和功能性,积极整合产业链,提供环保的、具有高附加的煤炭衍生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中,煤炭城市逐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实现自身的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一系列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郊森林绿化、污水治理项目已经完成,煤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以说,我国煤炭城市的发展前景良好,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资源方面。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以采掘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工业,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然会破坏脆弱的土地资源。在开采期,重型工具粗放的挖掘作业,无疑会破坏地面、损坏地质结构。而且,开采前需要在矿区修建基础设施,如:厂房、道路等,无疑会占据有限的地面空间。还有,采掘必然会伴随着废渣废料的产生,这也会使土地资源更为匮乏。2.水体方面。矿产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在矿井作业、清洗淋溶煤料等方面都会污染水资源,并通过地表和地下两个层面,进一步破坏水资源的平衡和清洁。采煤使地下水被疏干,矿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人们的饮用水源减少或干涸。而矿井排放到地面的水,由于塌陷形成很多泡泽,夏日蒸发而污染空气,有的地表水顺采煤塌陷地缝而下渗,污染地下水体,造成恶性循环。3.空气资源方面。煤炭的开采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直接进入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同时,煤矸石和粉煤灰等中间产品和废料,或者直接以悬浮颗粒的形式造成空气混浊,影响清洁,导致浓雾出现频数的增多;或者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与日照、雨水等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硫化物、氢化物等以气态形式污染大气,降低空气质量水平,危害矿区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采煤矸石从井下运到地面后,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会自燃,其中也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的污染。4.生物多样性方面。煤矿区在规划和建设前期,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土地、砍伐植被。毫无疑问,对于土地植被的大面积损坏,必然会引起土壤污染与退化而导致土壤沙化、肥力减弱和酸碱性失衡,从而影响着矿区动植物的生存。此外在矿区,由于煤矿的生产,很多地面的各种机械、车辆和小井的放炮声,原煤装车外运,轨道机车和各种运输产生了噪音,这些噪音久而久之,使少部分人承受不了,甚至患上疾病。煤化工生产,加重了矿区环境污染。现在矿区为了增加效益都在进行煤炭的深加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都在上大大小小的洗煤厂和焦化厂。这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件大好事,但有些企业由于认识和投资不足等因素,造成烟气不达标排放,废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河道,污染了矿区的空气和水体。

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提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煤炭资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对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方面加大煤炭开采相关技术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资金投入,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坚持环保生产与生态环境修复同步进行。第一,绿化和无害处理。针对矿区的土地退化和利用受限的问题,对于塌陷区的洼地可以在平整后用于农业或渔业,对有滑坡可能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整形修坡、固化山体,并结合地形进行种草、种树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的状况;针对水和大气污染要保护现有的天然植被,并逐年增加人工绿化面积,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将矿区废水进行进一步的无害处理。第二,造林。采用推填、搬运覆土的方式恢复治理占用耕地或可耕地的煤矸石堆(山),依据地形对部分区域实行就地平整、覆土,改造为林业绿化用地。第三,合理利用和治理煤矸石。矸石可以采用植树方式进行生态恢复,而且煤矸石可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发电,灰渣可以作为水泥和砖材的原料,拓宽其用途;废料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功能性和效率。第四,大力推广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推动开采的产业的绿色化和清洁化,打造一条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方面针对新老矿区实际情况,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紧密结合我国煤炭城市基地、矿区生态环境特点,在已有的政策法律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新上矿区、老矿区和废弃矿区,坚持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把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融入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明确法律法规。同时坚决贯彻环保政策,加强环保力度,扶持环保型煤矿开采企业。针对新上矿区项目,严格控制新矿区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审查,达不到标准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对于老矿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通过关停整治提高到环保标准,若仍达不到环保标准,责令关闭停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现象继续发生。对于无法追究生态保护和治理责任的矿区,由省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向正在生产的矿区征收生态环境破坏补偿费以及征收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的形式,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基金,该基金为各个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物质保障。

(三)控制监督方面在煤炭开采、利用和废料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中,要注意进行全程的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煤炭城市主要的产煤基地、矿区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环境危害评估体系,并在日常作业中实施严格的操作标准,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基地需要进行整个环节控制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从而实现绿色生产。同时,在企业自律的同时,社会公众、媒体也要积极参与到环境监督中,社会各界共同抓管,实现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把治理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提高到发展区域经济的高度来认识。首先,要提高领导者的认识,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摆上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治理的力度。其次,是教育采矿者谁采、谁治理,并做到采矿的同时就要边采、边治理、边恢复,不要一切等到关停。第三,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并认真的加以执行。常抓不懈,形成氛围,做到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