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4-21 14:42:2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第1篇

××市在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以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真抓实干,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推动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全市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文明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实施“双百万十”工程,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为载体,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培育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营造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氛围,开创了我市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一、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本做法和体会

(一)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

1.实施“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薄弱点。它不仅影响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相对落后的生活方式和小农经济的思想观念也不利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以提高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结合我市农村实际和特点,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双百万十”创建工程,即创建100个文明单位、100个生态文明村、10000个文明户、10条文明示范街活动。在农村则以建设生态文明村作为载体,带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领导挂点,深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委的领导下,市精神文明委员会制订创建百个生态文明村活动方案,确定在三县一市以及郊区力争在3年内创建100个生态平衡、环境良好、秩序良好的生态文明村,使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连片发展的新格局,使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上一个新台阶。为了确保创建活动落到实处,成立××市创造生态文明村领导小组,由市副书记×××担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市长×××担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点,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具体措施,解决了具体问题,确保生态文明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市长×××多次到×县×××镇×××调研,与镇领导和村民一道研究建设方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副书记×××深入到×××市×××镇大和村,与村民一道研究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规划问题,并现场拍板解决一些困难。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与×××县文镇新村挂点,帮助村解决建设生态文明村急需的部分资金和水泥等问题。副市长×××则与×××村五组挂点,协调各部门大力扶持该村搞好生态文明村建设。在市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生态文明村建设。同时,市文明委多次组织召开县、镇文明办主任会议,了解情况,做好协调工作,并在×××市和×××县召开创建生态文明村现场交流会,交流情况,推广经验,使我市的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得到全面推开。

3.三级联动,调动各方积极性。在开展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市、县和镇三级联动机制。爱卫、卫生、水电、土地、建设、规划、教育、环保、能源、林业、农业等部门做到明确分工,挂点定村,明确目标和任务,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同时,各部门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抓规划、抓项目落实等,有力调动各方参与共建生态文明村的积极性。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特点,从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及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如×××县免收城市建设配套费、耕地占用税等税费,金融部门实施贷款建房优惠政策等。在资金方面,市、县镇三级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也给予支持,×××县政府拨款5万元,县建设局拨款2万元,县各单位支持资金15万元,镇政府支持3万元,市建设局支持水泥130吨,扶持挂村建设生态文明村。规划、环保、农业、卫生、水电等部门单位也通力合作,帮助创建村做好规划、生活环境卫生治理和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等工作。据统计,目前,市、县、镇三级各部门支持资金万元,水泥吨等物资支持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

(二)建设生态文明村,农村精神文明带来新变化

从去年4月开始,我市创建生态文明村工作全面启动至今,全市已初步建成个生态文明村,新铺水泥路米,新建沼气池座,新建卫生厕所座。基本上达到了创建标准。在生态文明村中基本实现道路水泥化,饮水洁净化,能源沼气化,村内环境绿化美化,村风民风文明化,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农村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

1.以道路硬化,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加大创建力度。在创建活动中,开始时,村民对建成生态文明村信心不足,往往看不到好处,因此创建热情不高。我们抓住了这一情况,以实施村道硬化和能源沼气化作为突破口,先抓示范村,以带动其他村的创建活动。在各级领导的挂点定村和各级部门支持下,×××县挂村、×××县×镇良村,×××市台村、×××县连村、郊区新村5组等10多个村作为创建示范村。由各县(市)、区、镇领导组织人员到示范村,深入了解,观农家厕,闻猪栏“味”,踏泥泞路,体农家难。面对面倾听农民意见。帮助农民做好规划,筹建创建项目,落实具体任务,解决资金、用地、技术以及政策优惠等问题。×××县挂村修建了一条主干村道宽8米,巷道4米宽,长880米的水泥路。×××县江镇良村修建了一条长2.3公里的主干水泥道路,水泥路通到各家各户,建成沼气池45座。郊区新村修建了一条长近3公里,宽10多米的水泥路,家家户户出门就能踏上水泥路,其中5组村民家家用上沼气。在示范村的带动下,各村也纷纷加快了创建力度,×××县江镇在良村的带动下,也掀起了修建水泥村道和沼气池的热潮,权村、大山村、大水村修建了水泥路,大洲村修建了一条环洲水泥路,建成了11个水泥码头,同时,修建沼气池,煮饭、冲凉用上了沼气。据镇政府统计,全镇各村共修建水泥路32公里,建沼气池2780多座。目前,在我市各县(市)区的家村正掀起了创建生态文明村新一轮热潮,从原来确定创建100个生态文明村增加到105个目标。已建成的生态文明村村道和巷道基本上修建或铺设了水泥路面,家家户户建起了沼气池和打水井,饮上洁净的井水或山泉水,实现了水、电、路三通。配合改厕,新建住房在村内修建了排水系统,改变了过去卫生赃、乱、臭的现象。许多村建成了文化活动室、球场、村头花园。电视电话进村入户。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同时,各村根据各自的特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有的村以发展水果种植为主,有的以发展养殖为主,充分利用沼渣沼液发展生态农业致富。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使农村的社会经济文化发生可喜的变化,村民的文明程度有较大的提高。

2.农村面貌新变化。以创建生态文明村为载体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新变化。一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在创建前,在村内看到的是赃、乱,牛粪猪粪鸡屎遍地,污水随处流,闻到的是猪栏和厕所的臭味。创建后,道路宽阔洁净,村内绿树成荫,果树飘香,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三层五层错落有致。村中公园有凉亭小息,并建有单杠、秋千等健身场所,有些村建成了水泥篮球。在村民家中,家家户户用上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既节约能源又干净卫生。如×××市容镇和村,呈现在人们面前是一座漂亮的山庄,内有游泳池、篮球场、冲浪池、花园和鱼池等。×××县良村,村头建起了一座标准的篮球场,村中周围荔枝树花蕊飘香,一条平坦的水泥路通向各家各户,一座座沼气池整齐建在村边,同时建成了完整的排水系统。村中建起2-5层不等的新房,外墙装饰漂亮的墙砖,家中打制水井和抽水管道,屋内建有卫生系统,沼气炉和沼气热水器。村容村貌发生根本的变化。二是村风民风出现可喜变化。在创建生态文明村前,由于缺乏高尚的文化娱乐活动,赌博现象时有出现,封建迷信思想较为严重,建庙搞迷信活动大有市场。创建生态文明村后,制订村规民约,经常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观念和意识有较大的提高,村民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较大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良村以前民风骠旱,赌博、偷窃、迷信活动常有出现。创建后,赌博、偷窃现象没有了,甚至喝酒时行拳的现象也少了。村民办白事时,也没有大操大办,更不会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关心集体,相互帮助在村中已蔚然成风。良村郑组长,以人工1000多元把几个困难村民请来种植蘑菇,使他们既学到种植技术又增加了收入。许多村成立篮球队,与邻村举行比赛,在节日期间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体育比赛。三是思想观念发生可喜变化。在创建活动中,村民得到实惠,使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已悄悄地发生变化,尤其是改变了过去的小农经济的意识,逐步树立起开放的意识和市场经济的意识,村民文明意识也得到提高,增强了村民的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如在修建村道时,需占用到的屋地或房屋,村民能以集体利益为重,自动拆除,也不需要补偿。修建集体项目全部由村民义务投工,在资金方面,大家踊跃集资,有些困难村民,较富裕的村民主动借款。在修建沼气池中,能互相帮助,共同修建。村民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的认识,着重发展绿色食品,利用沼液沼渣作为肥料种植蔬菜、瓜果,建立生态农业。×××县良村发展蘑菇种植和荔枝种植,同时发挥靠近圩镇优势,大力栽种绿色蔬菜,目前已发挥效益,一些单位、酒店已专程到村内定购蔬菜,而且价格比其他蔬菜高出2-3角钱,去年17户种植的蘑菇每户收入达4000-5000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江镇大山头村和郊区新村等则发展种桑养蚕业。生态文明村建设,给农民带来了实惠,增加了收入,农民对建设生态文明村的自觉性不断提高,热情更加高涨,村与村之间出现了你追我赶的争创热潮。如×××镇二叉、三叉两村,提出了各自的创建招数,大摆创建“擂台”。四是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党群、干群关系融洽了,干部自觉深入农村基层,察民情、体民意,解民忧,真真正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农民也自觉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三提五统”自觉上交,过去“天下第一难事”的计生工作好做了,村民自觉执行计生政策,结扎率达100%,超生现象也没有了,个别村民自愿只生一个小孩。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乡互动,促进全市人民群众文明素质的提高

一是大力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互动发展的局面。在开展“双百万十”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中,通过×××日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情况进行大力的广泛的宣传报道,各县(市)、镇通过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创建活动的典型。同时召开创建活动经验座谈会,组织人员到农村参观学习,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相互促进,互动发展。城镇单位和居民在感受到农村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的热情,深受鼓舞,也加大了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的活动,投入资金建设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花园小区,经常组织住户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和文艺比赛等,活跃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二是城市支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创建精神文明活动中,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也出钱出物或从技术上为农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出力。有些单位送书送技术,为农民送上精神食粮,有些单位送去水泥,厕所瓷盘等物资。在全市文明单位中开展“工农手拉手,文明单位助农友”活动,文明单位积极从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有些单位与农村结成对子开展共建活动,出现了军民共建、村镇共建、城村共建等创建形式。

(三)一点体会

1.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突破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能事半功倍。在创建生态文明村活动中,首先确立了真真正正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谋利益的创建新思路。因此,从修路、改水、改厕、建沼气池等作为创建突破口,使农民能得到实惠,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深得农民欢迎,农民对创建活动热情高涨。因此,以为农民办实事好事的形式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适应了当前梧州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适应了农民渴望文明,追求新生活水平需要;适应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极具生命力。农民积极投身到创建活动中,甚至能牺牲个人的一些利益,自筹资金,积极义务投工,毫无怨言。

第2篇

(一)发展现状及其前景目前,我国的煤炭城市总共有63座,其中典型的煤炭城市达到了31座,它们主要集中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和山西省。我国的煤炭城市大多煤炭资源基础良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煤炭供应能力。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当地煤炭产业集群,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煤炭资源的需求十分旺盛,煤炭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优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同时,我国当前的铁路、道路的运输能力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煤炭城市的产业化、规模化水平。在新时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在国家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我国的煤炭城市也在不断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效、多元生产。煤炭城市产煤基地和矿区利用煤炭开发利用的输出产品在电力、煤电化工、冶金、建材等产业方面的多元性和功能性,积极整合产业链,提供环保的、具有高附加的煤炭衍生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个过程中,煤炭城市逐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实现自身的清洁发展、安全发展、节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来,一系列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郊森林绿化、污水治理项目已经完成,煤炭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可以说,我国煤炭城市的发展前景良好,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

(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土地资源方面。矿产资源开发作为以采掘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工业,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必然会破坏脆弱的土地资源。在开采期,重型工具粗放的挖掘作业,无疑会破坏地面、损坏地质结构。而且,开采前需要在矿区修建基础设施,如:厂房、道路等,无疑会占据有限的地面空间。还有,采掘必然会伴随着废渣废料的产生,这也会使土地资源更为匮乏。2.水体方面。矿产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在矿井作业、清洗淋溶煤料等方面都会污染水资源,并通过地表和地下两个层面,进一步破坏水资源的平衡和清洁。采煤使地下水被疏干,矿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人们的饮用水源减少或干涸。而矿井排放到地面的水,由于塌陷形成很多泡泽,夏日蒸发而污染空气,有的地表水顺采煤塌陷地缝而下渗,污染地下水体,造成恶性循环。3.空气资源方面。煤炭的开采中,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气,直接进入空气中,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同时,煤矸石和粉煤灰等中间产品和废料,或者直接以悬浮颗粒的形式造成空气混浊,影响清洁,导致浓雾出现频数的增多;或者直接暴露在空气中,与日照、雨水等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硫化物、氢化物等以气态形式污染大气,降低空气质量水平,危害矿区附近居民的健康和安全。采煤矸石从井下运到地面后,堆积如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而且还会自燃,其中也释放有害气体,造成大气的污染。4.生物多样性方面。煤矿区在规划和建设前期,都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土地、砍伐植被。毫无疑问,对于土地植被的大面积损坏,必然会引起土壤污染与退化而导致土壤沙化、肥力减弱和酸碱性失衡,从而影响着矿区动植物的生存。此外在矿区,由于煤矿的生产,很多地面的各种机械、车辆和小井的放炮声,原煤装车外运,轨道机车和各种运输产生了噪音,这些噪音久而久之,使少部分人承受不了,甚至患上疾病。煤化工生产,加重了矿区环境污染。现在矿区为了增加效益都在进行煤炭的深加工,延长煤炭的产业链,都在上大大小小的洗煤厂和焦化厂。这对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件大好事,但有些企业由于认识和投资不足等因素,造成烟气不达标排放,废水不经处理就排入河道,污染了矿区的空气和水体。

煤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党的十提出,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煤炭资源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对生态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技术方面加大煤炭开采相关技术和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资金投入,提高相关技术水平。坚持环保生产与生态环境修复同步进行。第一,绿化和无害处理。针对矿区的土地退化和利用受限的问题,对于塌陷区的洼地可以在平整后用于农业或渔业,对有滑坡可能的部分进行加固处理、整形修坡、固化山体,并结合地形进行种草、种树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的状况;针对水和大气污染要保护现有的天然植被,并逐年增加人工绿化面积,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将矿区废水进行进一步的无害处理。第二,造林。采用推填、搬运覆土的方式恢复治理占用耕地或可耕地的煤矸石堆(山),依据地形对部分区域实行就地平整、覆土,改造为林业绿化用地。第三,合理利用和治理煤矸石。矸石可以采用植树方式进行生态恢复,而且煤矸石可用于循环硫化床锅炉燃烧发电,灰渣可以作为水泥和砖材的原料,拓宽其用途;废料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功能性和效率。第四,大力推广应用清洁开采和洁净煤技术。推动开采的产业的绿色化和清洁化,打造一条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政策方面针对新老矿区实际情况,加强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紧密结合我国煤炭城市基地、矿区生态环境特点,在已有的政策法律的基础上,区别对待新上矿区、老矿区和废弃矿区,坚持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把矿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融入矿区发展的全过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明确法律法规。同时坚决贯彻环保政策,加强环保力度,扶持环保型煤矿开采企业。针对新上矿区项目,严格控制新矿区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审查,达不到标准的项目坚决不予立项;对于老矿区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通过关停整治提高到环保标准,若仍达不到环保标准,责令关闭停产,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现象继续发生。对于无法追究生态保护和治理责任的矿区,由省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向正在生产的矿区征收生态环境破坏补偿费以及征收新矿区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的形式,建立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基金,该基金为各个矿区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物质保障。

(三)控制监督方面在煤炭开采、利用和废料处理的整个工艺流程中,要注意进行全程的科学的规划和管理。煤炭城市主要的产煤基地、矿区需要建立一套完备的环境危害评估体系,并在日常作业中实施严格的操作标准,合理开采矿产资源。基地需要进行整个环节控制监督,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从而实现绿色生产。同时,在企业自律的同时,社会公众、媒体也要积极参与到环境监督中,社会各界共同抓管,实现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把治理和恢复矿山生态环境提高到发展区域经济的高度来认识。首先,要提高领导者的认识,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摆上位置,加大资金投入和治理的力度。其次,是教育采矿者谁采、谁治理,并做到采矿的同时就要边采、边治理、边恢复,不要一切等到关停。第三,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并认真的加以执行。常抓不懈,形成氛围,做到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察;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现状;措施

党的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体系中,形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工作是重中之重。环境监察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线,只有把生态文明与环境监察有机的结合并贯彻实施,以改善经济建设环境,推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加大环境监察力度,严格贯彻节能减排,并积极拓宽环境监察职能,才能努力实现生态文明。

一、环境监察的重要性

我国目前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主要是要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环境监察是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实行统一监督、强化执法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举措。环境监察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领导下,依法对辖区内污染源排放污染物情况和对海洋及生态破坏事件实施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处理。

1、环境监察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同时,也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如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正向便利化、卫生化发展。为了顺应这种需求,一次性泡沫塑料饭盒、塑料袋等也开始频繁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包装材料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另一方面,这些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往往被随手丢弃,造成"白色污染"。白色污染是我国城市特有的环境污染,在各种公共场所到处都能看见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他们从自然界而来,由人类制造,最终归结于大自然时却不易被自然所消纳,从而影响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对环境的监察,可以有效的降低环境污染问题。如果环境监察人员可以及时的赶到环境污染现场,对环境污染进行监督、管理等,不仅可以阻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还能够及时找出污染原因,进而对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

2、环境监察有利于改善环境

为了实现环境的保护,需要从根本上对环境污染的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而对环境的监察就应运而生。环境监察工作是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对环境污染的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尽快的找出环境污染的源头,对造成污染的个人或者是企业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进而为环境的治理提供依据和保障。因此,在环境的监察工作中,要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样才能将环境监察工作落到实处。可见,对环境的监察可有效的改善环境,提高环境的质量。

二、环境监察的现状

由于环境监察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工作,难度较大,在当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的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环境监察工作质量偏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监察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环境监察工作质量偏低。主要原因有:

(1)环境监察任务的加剧;

(2)监察技术和设备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3)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4)对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形式化。

2、环境监察人员素质低

在当前的环境监察工作中,缺乏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监察人员,尤其是基层监察队伍。监察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不利于环境监察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

(1)监察人员的专业性不强;

(2)工作的简单化和形式化;

(3)凭借经验办事,甚至出现违法法律的现象。

3、缺乏完善的监察体系

环境监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工作,但是在当前的环境监察中,缺乏完善的体系对环境监察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由于受到经费和时间的限制,对环境监察的一些工作采取压缩和省略的方式,因此其操作规范难以按照要求进行,致使环境监察工作缺乏内在的动力。同时,环境监察工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监督和制约不够,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导致环境监察工作者执法整体效果和质量的降低。

三、解决之道

(一)深刻认识加强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环境监察人员要以“十”精神为统领,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保护的基础性、战略性,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进一步增强环境忧患意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二)健全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完善环境执法标准

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在继续提高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水平,加强执法装备建设的同时,开展执法工作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和补充现场执法技术指南规范,进一步明确执法标准,执法要求和执法程序。

(三)强化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建立和完善日常监察工作机制。不断完善重点污染源日查、每旬一次河流断面水质巡查,每月一次建设项目环境监察,每季一次重点案件督查,半年一次环境监察稽查,每年四次环保专项行动的日常监察机制,实现日常监察的长效化。

(四)全面推行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

将辖区内日常巡查、查处、“四个办法”检查、建设项目监察等工作直接纳入网格管理,实行分片包干每月轮换制度,使每个环境监察人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

(五)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制度。

在加大对大案要案查办力度的同时,进一步严格执法监管重点企业。进一步引入信息化执法监管手段,加强远程监管和实时打击,提高执法的时效性和精准度,确保监管到位、执法到位、监督稽查到位。

综上所述,环境监察工作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部分,对环境保护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需要加强对环境监察工作的重视,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从根本上实现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使环境保护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徐标.浅谈当前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9(3).

[2]蔡晶晶.我国环境监察执法组织改革的基本状况及其发展趋势[J].重庆社会科学,2009(12).

[3]唐孝炎.我国环境污染、环境健康、环境经济与发展战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9(2).

[4]刘权东.提升环境监察执法效能的有效途径[J].大江周刊:论坛,2012(5).

[5]陆新元,田为勇.环境监察[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第4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 政府职能 生态问责

一、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地方政府的积极作为有利于应对日益凸显的生态危机。伴随着工业文明创造的巨大物质财富,我们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困境。而生态问题往往又是跨越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向周边、向全球蔓延,所以,生态危机靠一己之力很难应对。地方政府就承担着这种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要能够协调本地的关系和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地投入到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当中。

其次,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利于树立政府的诚信力。政府的诚信力来自于权力运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地方政府不仅要有发展经济的谋略,更应该有保护环境的远见;不仅要把经济作为地方发展的支柱,更要把人民的福址当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要能够统筹兼顾,在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上谋求平衡。只有实现了平衡,发展才可持续,政府的合法性资源才不会枯竭。

第三,地方政府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出手就是为了补救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特别在产业转移和承接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更要从生态高于一切的高度,积极融入经济转型的大潮中,而不是被动地用过去经济发展的方式,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换来地方的短期发展。所以欠发达地区提出的“跨越式发展”不是追求经济的盲目冒进,而是在整个经济转型大趋势背景下谋求可持续发展。

二、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任务

1、环境的保护

事实也证明人只有在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取更多发展资本,环境条件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它满足了人类更好生存的可能,也让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不断地改造着自己。所以,进入了新的文明阶段,我们要改变的不是环境,而是要改变对待环境的态度。政府应该在维护环境上发挥主导的作用,不管是战略上的安排,还是措施上的跟进,都应该体现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要求。通过战略合作、规划布局、技术的创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让我们与环境更好地相处。在保证环境可持续的同时保证人类的永续发展。

2、资源的开发

有实力的国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自身的全球能源战略;有思路的地方政府也在通过各种振兴计划让本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但我们在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往往也把自己推向了资源匮乏的边缘。所以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如果缺乏保护的意识,在巨大需求的拉动下,必然会对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由于发展比较滞后,各种大的工业还没有对该地区造成破坏,资源丰富既成了优势,也会在地方发展的强烈冲动下变成一种劣势。因为掠夺资源的嗅觉无处不在,而欠发达地区往往又缺乏提升资源利用的核心技术和改善环境的资金技术保障,如果地方政府用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发展经济,那么落后的地方不仅得不到长远的发展,还会撼动基本的生存条件。

3、权益的平衡

当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全球变暖”给全世界带来的“蝴蝶效应”的时候,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地球就是一个小小的村落,任何一个地方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在进入了“后哥本哈根时代”之后,不同的国家主体在全球生态责任上进行着激烈的博弈,这种博弈既是对自身发展空间的争取,也是对政府生态职能的重新定位。发达国家有义务对欠发达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扶持,发展中国家应该主动进行转型,不能再重新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气候是想通的,自然是相生的,一旦自然环境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它将不可修复。

三、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职能转变不到位

1、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缺位的现象

(1)监管缺失。长期以来,政府职能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固然在经济上取得了辉煌成绩,但环境却承载了巨大的压力。造成在技术改进,治污投入上缺乏动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当前政府政绩考评体系的不合理。在GDP 挂帅的各种考核体系中,各级政府为抬高政绩, 追求GDP 增长, 往往置生态文明建设职能于不顾, 使生态环境付出了巨大代价。

(2)缺乏合作。环境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运作机制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本身具有公共资源属性、外部性、空间外延性, 这就决定了区域环境保护的整体性。比如一条河流可能涉及几个省,甚至几个国家,但是在行政区划的限制下,各级政府缺乏合作交流的平台,很多环境问题一旦跨区域,只是通过一些临时组织进行协调和处理,缺乏长效监管和处置的机制。

(3)立法滞后。法制是生态文明建设职能运行的直接依据。但政府在环境行政立法上还存在配套立法进展缓慢、环境法规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给生态文明建设职能的执行带来障碍。首先表现为内容上的难以适应。环保部门作为主要的职能部门在治理环境问题上通常表现为缺乏独立性,治理手段单一,在保障保障经济高速增长的大前提下,很难独立地行使监管职责;最后表现为法律之间重合和打架的情况。

2、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越位的现象

(1)暗箱操作。暗箱操作反映出的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清,反映的是程序设置上的不规范,也反映出对政府监督的无力,这显然是不利于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毕竟政府的专业性并不是十全十美,而政府的控制力也不是所向披靡。所以要构建一个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环境,政府要打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决策失误;要打破程序缺乏造成的权力滥用;要打破责任体系不完善造成的问责疲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既体现了政府在管理上的自信,也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因为生态文明建设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所以公开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2)脱离民意。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替代企业决策发展策划和经营,替代市场分配资源,替代法制管理经济,短期行为泛滥,比如引进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违法违规出台优惠政策;重引进、轻服务,各级政府拼命地追求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经常为了增长而牺牲环境、生态,甚至牺牲部分民众的权利。随意以政府的名义为某些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提供担保,滥用政府的财政信用等等这些情况反映的就是对民意的漠视。

(3)朝令夕改。任何的决策只有具备了稳定性才能发挥它的指引作用,也才能让老百姓对政府的行为有足够的信赖。但是现实中由于受领导任期制和政绩考评体系的限制,任期内的领导大部分都希望在政绩上实现短平快,从而造成效果上的轰动性。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通常需要出其不意、另辟蹊径,这就导致政令上的朝令夕改,政策缺乏连贯性,使得管理和执行中出现了很多的隐患。这种隐患小了说造成决策与执行的脱节,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从大的来讲就可能造成不可修复的错误。特别是在生态领域,如果缺乏科学的态度,进行任意决策,破坏的不仅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也会对整个自然系统造成致命的伤害。

3、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职能错位的现象

(1)土地财政。分税制之后地方税源大幅缩减,地方政府需要寻求新的财源和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来保障地方的发展,土地因为其稀缺性和可拓展性被赋予了这一历史的使命。但是当这一特殊财源被开发出来之后,地方政府在谋求地方政绩的冲动和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土地的依赖变得越来越强烈,城市建设向农村蔓延的趋势日趋明显。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城市的过度消耗,让土地的生态功能弱减;也让地方政府乐于对土地的巨额回报坐享其成,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缺乏积极性;对本地企业的培养缺乏耐心;对人民矛盾的化解缺乏长效机制,最终让地方政府在土地财政的巨大诱惑下偏离了政府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方向。

(2)审批政治。行政审批本来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通过事前设立门槛,有效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但由于“管治”思维的驱动和部门间职责定位不清,导致行政审批逐步演变为了政府权力的放大镜。政府职能部门在利益博弈中,不断延伸权力的触角,从而凸显各自在地方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却往往忽略了与其他主体间的协调和配合,权力运作呈现碎片化,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无谓消耗。虽然这种趋势经过中央的六次审批改革之后有所改善,权力格局逐步优化,但要从思想上实现从管理就是服务的转变;从法律上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从行为上重塑掌舵者的形象还任重而道远。

(3)以罚代管。罚款只是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但由于法律的滞后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约束的有限,使得罚款成为了很多部门追求高效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罚款一旦作为常态被纳入到违规者的成本核算中,它的警示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事件背后反映出的是政府对自身职责定位的不清,对后果认识的不到位以及在权力衔接上的脱节。所以需要建立一套多元机制共同作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全程监管的监督体系才能保证企业、个人、社会的行为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四、地方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1、通过政策制定,落实生态政绩观

目前,生态补偿政策主要集中在林业方面(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客体比较单一,政府应该进一步拓展生态建设的领域,通过多种手段,激励人们在环境改善、资源节约、生态修复等方面多做贡献。同时,中央政府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转移支付,让生态利益和经济利益实现基本平衡。其次,政府要在各项规划中落实生态优先的理念。规划作为建设的指引,生态建设的成效最能在各项规划中得到体现,所以,要在各项规划中为生态建设预留空间。在发展规划中要倡导绿色发展;在城市规划中要融入生态和谐的思想;在土地规划中要树立红线意识等等,用科学的规划限制人类无止境地对自然的开发和索取,让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第三,政府要出台鼓励发展新兴产业的激励政策。过去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我们需要寻求新的路径,才能实现成功的转型。也就是只有靠发展才能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保护生态不在于我们不去利用自然,而是用更加科学的方式对自然进行合理开发。

2、通过执法监管,强化生态责任感

首先,要强化环保部门的监管职能。一方面需要加强人员、设备的配置,加强环境监测体系的构建,提升环境监管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保证各项监管工作得以常态化开展,而不是通过运动式检查体现工作的效果;从长远来讲,要在体制上赋予环保部门更多的独立性。让环保部门超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压力,从体制上、法律上、机制上更加独立地管理环境问题。其次,要加强部门联动机制的构建。环保问题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部门很多,但部门间的协助并不通畅。这就需要通过多元机制,把部门间的力量聚合起来。比如云南省昆明市和玉溪市成立的环保警察队伍就很好地与环保监察工作实现了衔接。并且可以建立定期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地方环保问题研判和处理机制,使环保问题得到及时、高效的处置。第三,要保障公民参与监督的权益。在环境监管中要建立完善群众举报的渠道和处理程序。通过教育和激励让群众认识到环境问题关乎每个人的权益,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让环境问题少发生、快处理。最后,要构建生态问责体系。要把生态指标作为政府绩效评估的基本内容,任何政府绩效的肯定都必须以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生态利益的公正为基础,增强生态指标在绩效评价中的刚性作用。

3、通过服务引导,实现生态文明的有序推进

对本地区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要做到及时公开,并对后续处理工作做妥善处理,防止因为信息封锁而衍生出次生灾害。其次,要加大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合理设置垃圾、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复合交通网络,利用绿色节能技术对建筑、路灯等进行升级改造,大力推广新型能源等,对生存空间进行积极改造。第三,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政府鼓励企业培养自己的研发队伍;制定政策吸引外来人才到本地服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服务体系,让科技成为助跑地方经济的核心动力。第四,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生态优先的良好氛围。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倡导低碳生活理念、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生活文化。要创新和推广低碳生活的技术与方法,创造低碳生活条件,引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形成整个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通过交流合作,构建大生态治理格局

生态治理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政府要通过各种机制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才能让生态文明建设见实效。首先,要加强跨区域的合作。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在流域治理、风沙治理、森林保护等方面构建大生态格局,积极地在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努力实现管理的扁平化,提升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其次,要加大部门间的配合。各部门要明确各自的生态职能,通过联合执法和碰头协商等形式,提升部门的行政效率。第三,要加大与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合作。政府要能够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要给环保NGO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赋予民众参与和监督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权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共同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政府生态治理效能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玉凯.界定政府边界――汪玉凯谈政府改革.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第5篇

一、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 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2、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

3、建立文明的生产方式。传统的生产方式对能源和材料的利用是粗放式的,是资源―产品―废物―排放单向度的线性发展模式,通过把资源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增长。这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的生产方式。而资源供给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和自然承载能力却是有限的,若不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将会激化,生态危机将会加剧。(举例:巫山煤矿)因此,生产方式必须向“原料和能源低投入、产品高产出、环境低污染”转变,发展循环经济,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4、建立文明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生态化的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是生态消费方式。所谓生态消费,又称生态文明消费或绿色文明消费,是指以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为前提,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的适度的、绿色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消费。积极倡导消费者的循环再利用,引领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同时,强调每个人对环境保护贡献力量,从小事做起,比如积极清除白色污染,外出旅游主动收集垃圾,不穿皮毛衣服,不吃野生动物。还要建立开发环境的补偿机制,谁破坏,谁补偿;谁污染,谁治理。这样坚持下去,我们坚信人类生存的环境会一天天优化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赋予环境保护工作最重要、最根本的时代重任,是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一、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并作为我们党的行动纲领,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建设生态文明、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是人类不断认识自然、适应自然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善与自然的关系和完善自然的过程。

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着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及其结果。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文明的进步也影响着自然的结构、功能与演化。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被动服从。到了农业文明时期,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人类开始不安于自然的庇护和统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试图改造和改变自然,而这种改造和改变往往伴随着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破坏性。工业文明的出现,使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极大地提高。这时,人类对自然的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利用”变为了“征服”,“人是自然的主宰”的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笛卡尔就认为,借助科学“我们就可以使自己成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但是,令人叹惜的是,由于盲目自大,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和统治变成了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大规模消耗,带来了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最终造成自然资源迅速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荒漠化、动植物物种大量灭绝……灾难性恶果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自然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和认识迅速升温。1972年,联合国发表了《人类环境宣言》,郑重声明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在开发利用环境的同时,也承担着维护自然的义务。90年代以后,以《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纲领性文件的问世,标志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

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员,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人与自然本是一个须臾不可分离的有机整体,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整体是基,共处是形,和谐是本。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呵护人类自己,改善自然就是发展人类自己。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关键,是要端正人的思维、校正人的认识、调整人的发展行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演变到今天,自然界已经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太多伤害。如果只是一味地坐等自然界的自行修复而不是给自然界恢复的机会,就难以从根本上重新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人类不仅要严格地保护自然, 尽快地恢复自然,更重要、更急迫的是要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然规律科学地修复自然,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进程中,保护自然是基础,恢复自然是目标,改善自然是关键。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产生,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直接危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未来十几年,工业化、城市化还将加剧,如果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或在原有的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方式、消费方式的根本性调整,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污染排放强度,努力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力争以最小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支撑和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稀缺性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出于全球环境保护的需要,还是一些发达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的需要,生态化设计、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等已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可以预见,谁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将深刻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进工农业生产、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将保护环境的任务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全过程,将保护环境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贸易政策中,推动技术创新沿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循环经济的方向迈进,使我国的工业化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我国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将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走过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20世纪的100年中,美国累计消费了大约350亿吨的石油、73亿吨的钢、2亿吨铝、100亿吨的水泥,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对全球环境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就是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从根本上摒弃发达国家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模式,为全球环境保护作出积极贡献。

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的生态形势也十分严峻,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据权威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必须重新审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建立全民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最关键的观点就是人和自然不是对立的双方,是和谐相处的统一体。因此,建立全新的生态文明观念,不仅科学家要高度重视,而且政治家、企业家及全体公民都要高度重视,站在自然之子的角度,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2、建立法律和伦理保障。健全的生态法律制度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标志,而且是生态保护的最后屏障。法律制度是文明的产物,它标示着文明进步的程度,其作用在于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类的不文明行为,惩罚破坏文明的行为。从我国的情况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并实施以来,已有一定的立法、执法实践。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严格落实环境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加大对违法超标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克服生态治理中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法律制度体系,以制度规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建立生态伦理,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一种普遍的道德自律,就是从每一个人做起,阻止自然进一步恶化的脚步,国际上发达国家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国内排污大户必须承担更大的责任,必须将环境污染和向自然索取限定在科学容忍的范围内。

第6篇

内容摘要: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西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针对此,本文提出了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即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开展绿色消费试点,构建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绿色消费 生态文明 建设

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内涵

2005年2月28日,陕西省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颁布了《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报告》,指出生态化是保证城市生存安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西安生态文明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其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完善生态教育机制,提高全民生态意识。生态文明正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

实施生态经济,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政府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大环境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绿色消费做为一个切入点,能对生产、流通、消费、处理全过程的生态化起推动作用。绿色消费模式是绿色消费内容、结构和方式的总称,是一定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下绿色消费者(包含生产性消费者和生活消费者)与绿色消费资料的结合方式,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污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下,考虑保护自身健康和群体利益,对绿色产品和服务进行的一种理性消费方式,是一种体现绿色文明、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消费模式。

绿色消费体现了西安“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和本质。绿色消费的特征是保护生态和最有效地利用资源,绿色消费的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西安市工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水平不高。同时工业内部的污染排放量不断上升,资源利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球经济绿色化、生态化的趋势下,西安要想发挥后发优势,就决不能再重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应将绿色消费贯彻到区域经济发展中,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产品,探索一条符合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物质和能量有效组合利用以及工业生态系统稳定协调的工业发展新模式,为区域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利润源,在保证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同时,确保质量和效益的稳步提高。

绿色消费是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动力。首先,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生产者放弃高能耗、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努力节约资源,推动清洁生产,采取措施对资源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绿色消费的导向作用下,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其次,新绿色产业的涌现,通过消费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绿色消费模式促进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成熟,进而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及构建西安生态文明的微观基础,应该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等不同层面出发,明确各自的定位,发挥各自的职能,建立起西安城市圈绿色消费体系。

发挥政府调控作用并加强规划指导。政府应将绿色消费模式列入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明确绿色消费的发展目标、重点、措施、推进步骤等。鼓励引导各区结合实际,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绿色消费模式。组织开展立法调研,尽快制定有关废弃物再生、垃圾分类回收、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加大财税、融资政策扶持促进力度,激发企业有效利用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市民回收有用物质的积极性。建立绿色营销鼓励基金,对评比达标的绿色商业企业给予资金补贴,降低绿色商品销售价格。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绿色消费,探索实行差别电价、差别水价政策。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及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鼓励外商直接投资绿色产业。完善绿色奖励政策,通过建立“西安绿色产业发展专项投资基金”和“西安绿色银行”等方式,支持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

营造绿色消费氛围以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在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绿色消费宣传教育,全面推广节约资源模式和文明健康、简约环保的生活方式。注重对市民的环保教育,将资源环境课程纳入社区宣传教育体系。注重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鼓励公众,特别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建立和发展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从事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环保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社会工作。只有让全社会充分认识绿色消费的意义和绿色消费带来的好处,才能使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才能在陕西省西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得以实现。

构建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科学的绿色消费模式综合评价体系,以这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评价体系引导各级部门的工作。该体系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绿色消费环境状况,包括绿色化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指标;区域绿色产业机构指标;绿色经济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二是绿色产品经营状况和效率质量状况。包括绿色产品结构和数量;绿色资产收益率;绿色生产效率等指标。三是绿色流通渠道状况。包括绿色产品流通的种类、数量、规模,及其绿色销售专店的设立,建立绿色网络流通体系,绿色通道的建立。四是法制环境状况。包括价格法律及各种法规对绿色产品发展的支持政策规章等。五是地方政府支持绿色产品研制开发的情况。包括地方政府参与制定的绿色产品发展战略情况;地方政府改善绿色消费投资的环境,支持绿色商品发展的具体措施等。

构筑绿色消费的产业基础。培育引导绿色消费,建立适应绿色消费要求的现代产业结构是基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和装备传统制造业,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在制造业中的推广和应用,开发出一批绿色工业产品,促进西安市绿色消费的提档升级。要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农业,促进生态农业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绿色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运用,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安全食品。要抓住新能源成为世界投资新热点的机遇,成立负责新能源招商引资的工作专班,加大对世界新能源投资动向的关注和研究,策划、引进、实施一批新能源项目,促进清洁能源的有效利用。

开展绿色消费试点。开展绿色消费示范创建活动。西安市相关部门制定创建标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家庭、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企业、绿色消费机关等示范创建活动。开展绿色农村建设,实现农户居家清洁化。在商贸流通领域促进绿色商品消费,引导有条件的商服企业设立绿色节能商品专卖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配套垃圾分类收集的设施设备,培养市民垃圾分类收集的习惯。

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西安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更需要从长效机制入手。主要包括: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决策机制,从决策上解决生态环境的整体性、长期性与不可逆性问题;建立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机制,制定出战略性、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机制,在财税、融资、土地、产业技术、国际合作、人才等方面有效地引导、规定、维护、激励整个社会更高级文明的行为;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宣教机制,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扎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发展机制,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外延型向集约内涵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陈建锋.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J].求实.2008(8)

第7篇

一、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的现状

柴达木地区现有盐湖75个,其中有6个大型干盐湖矿,这些盐湖矿床多属大型、特大型综合性矿床,潜在经济价值达165454亿元,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近几年,在盐湖资源开发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生产工艺使盐湖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到了最低限度,做到了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污染物达标排放,使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得到了有效保护。目前在盐湖资源开发中已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反浮选――冷结晶生产工艺,使氯化钾产品平均品位提高到93%以上;完成了低钠盐、硫酸钾、钡溶剂、低钠光卤石等多种新产品的研发,突破了晶间卤水的大规模连续开采和长线输送技术,掌握了大面积深水盐田光卤石生产工艺控制技术;消化吸收、突破性的研制成功了世界先进的光卤石矿采收设备――水采船;完成了脱水氯化镁的试验研究并进行试车等。在锂资源开发中已与国内、外科研单位进行了技术谈判与商讨,完成了相关试验工作,特别是已经启动了青海100万吨钾肥石油天然气化工循环利用项目,在世界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盐湖和油气资源的结合开发,延伸了盐湖矿产资源开发的产业链,为促进盐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做了一些工作。

盐湖资源开发企业充分认识到开展综合利用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措施,对合理开发盐湖资源,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污染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减少氯化钾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老卤、尾盐对盐湖资源的影响,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先后开发出水氯镁石、低钠盐等综合利用产品,尤其对老卤选矿母液实施综合利用,利用兑卤盐工艺生产精制氯化钾;对氯化钾生产项目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光卤石反浮选―冷结晶法先进工艺,基本上消除了十八胺、2#药剂的等浮选添加剂的使用量,改善了生产作业环境,产品由粉状氯化钾变为颗粒状氯化钾,淘汰了部分落后装置,降低了粉尘污染。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开发建设金属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高纯氧化镁、硝酸钾、碳酸钾、碳酸锂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发标志着柴达木地区盐湖综合利用工程的启动。

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环境现场管理。加大环保治理和现场监管力度,将环保工作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轨道,对污染排放达标工作进行后续监督管理,对盐湖开发企业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对工业污染物的增减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问题限期治理。

二、柴达木生态文明建设和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在五十多年的开发中,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布局,暴露出一系列生态问题。

(一)盐湖湖区生态环境脆弱,淡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察尔汉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中东部,湖区内地势平坦,地表为一层地质坚厚的盐盖,无任何植被,盐壳下面是含有晶章卤水的盐层,遇水速溶,盐湖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与此同时,由于受自然因素和在资源开发中缺乏开发技术支撑因素的双重作用,使整个柴达木地区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可利用的优质草场面积不断下降,沙化面积速度在扩大,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使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的雪线逐年上升,地下水位不断下降,表现为湖泊沼泽干枯、冰川退缩、土地冻融沙化和荒漠化,水资源供需十分突出。而柴达木地区的盐湖资源固液并存、以液体卤水矿为主,在固液转化过程中必须投入大量的淡水,对淡水的需求急剧增加,若没有周边淡水补给与晶问卤水开采的平衡,固体钾矿就不可能转化成液体钾矿,孔隙度卤水就难以转化成给水度卤水,晶问卤水可能在孔隙申析盐变,使储量减少,给资源开发带来特大困难。

(二)盐湖资源开发加工工艺落后,科技支撑能力弱

柴达木地区盐湖资源中有广泛的钾、钠、镁、锂、锶、硼等资源,在盐湖资源开发中,除氯化钾生产已经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反浮选冷结晶法之外,其他盐湖资源的开发生产工艺十分落后。盐湖资源综合开发整体科技投入不足,对一些制约资源综合开发的技术缺乏研究。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仍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比较低,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及尾矿的利用率不高,钾、锂、镁、硼、锶等多种有用成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生产尾盐的排放造成盐湖中某一组分的富集和对开发矿种的贫化,既破坏了环境,也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较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

(三)资金投入机制不完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不足

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柴达木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该地区社会经济落后,地方财政困难。所以,地方政府和企业能够投入生态环境建设的资金也很有限。企业在筹资治理污染过程中面临着发展与稳定的压力,如盐湖资源开发中的固体废弃物治理的投资严重不足,与当前企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显得极为不和谐。

(四)清洁生产力度不强,污染物排放量较严重

由于盐湖资源开发企业清洁生产力度不强,致使污染物排放量有增无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十分严峻。柴达木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现有盐湖工业中多数企业在生产规模、生产水平以及市场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在钾肥生产中老卤大量排放,并将在盐湖钾肥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的氯化钠(干盐)弃放,一般采用盐滩和盐池露天堆放,回收利用率不高,造成巨大浪费, 甚至是破坏资源。且污染物排放达标现状距全面达标要求也相差甚远。

(五)生态环境监管技术落后,环保队伍素质不高

柴达木地区生态功能区涵盖区域面积30.09万平方公里,自然环境恶劣,生态体系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难以恢复。目前监管体系不健全,一是缺乏一个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二是环境保护的人员、装备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致使环境管理跟不上盐湖资源开发的需要,成为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薄弱环节。三是监管技术、手段落后,无法及时准确提供盐湖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难以从根本上保障昆仑河、三江源等河流源头区域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尤其是目前盐湖资源的开发机制不适应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需要,盐湖湖区生态环境治理总体上进展缓慢。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柴达木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

盐湖资源开发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坚持从发展的实际出发,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一)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推进生态型工业发展

我国是缺钾大国,全国钾肥自给率低,对外依赖度很高。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O07年柴达木地区生产钾肥300多万吨,使我国钾肥自给率大幅提高。但是根据市场需要我国缺钾还十分突出,所以,要进一步搞好盐湖资源的综合开发,以生产氢氧化钾、碳酸钾、硝酸钾、硫酸钾、高氯酸钾等钾系列产品为重点,建成国家钾资源综合利用的基地。加强研发氯化镁、硫酸镁为原料,建设电解金属镁和镁系列化工项目,同时对副产的氯气、二氧化硫、硫酸、盐酸进行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甲醇、乙烯、丙烯、镁合金等关联项目。加强对盐湖老卤的回收融化利用,发展纯碱、烧碱等盐化产品;加快锂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积极开发铝锂合金、镁锂合金、锂电池等产品,补充和延伸锂产品开发产业链条。通过以上手段,不仅可以综合利用盐湖资源,包括初级产品的有效利用和循环,而且可以把盐湖资源加工中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也可减少排放物,形成循环发展的产业链条和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实现生态型工业发展模式。

(二)加强保护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质量

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保护队伍来完成。一要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解决环保机构编制、装备和人员,努力实现各地区环保工作有独立部门、专人负责管理。二要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保队伍思想、业务水平,完善管理制度,培养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廉洁奉公、勤奋敬业的环保队伍。三要不断加强环境管理、监察和监测能力建设。认真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努力实现大气、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目标。根据省环保局给全区下达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化学需氧量15600吨、氨氮3900吨、二氧化硫3300吨、烟尘25000吨、工业粉尘36000吨),全区环保部门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积极解决环境问题,努力做到增产不增污,严格控制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为重点,综合考虑各地区及流域的排放基数、排放强度、环境容量、削减能力等因素,采取整体控制和分区包干的原则,认真落实每年度全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目标控制分解计划,鉴定目标责任书。同时,要加强柴达木地区老企业环保设施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用;要对每年新审批的各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予以验收,并督促企业确保环保设施正常使用和运行;要严把各类规划及各类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从源头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有效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三)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

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工程顺利实施。同时,要制订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接受社会捐助,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建立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补偿机制,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依法征收国家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规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专项基金,积极争取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世行贷款等项目资金,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对矿山企业监管、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做好资源的循环利用工作。

(四) 加大法制建设力度

要加大法制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资源开发的相关法规,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各种乱砍滥伐林木和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对违反“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污设施、超标排污、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等违法行为重点查处。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实行限期治理,以强硬手段减少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卫东.对柴达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青海师大学报.2008.3.

[2].青海省生态文明保护“十一五”规划,青海省发改委,2005.12.

第8篇

论文摘要: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反映了政府执政观念更加成熟。随着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必将有力的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并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1深刻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前提。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态与和谐相辅相成,没有生态,就不可能有完整意义上的和谐社会。面对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倡导生态文明是人类做出的一次理性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曾多次郑重提出,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从全世界范围看,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物质生产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对地球资源的索取超出了合理的范围,对地球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其严重后果就是全球气候变化,过渡开发土地,垦荒种田、滥伐森林,炸山开矿,环境污染等所产生的其他负面效应。近些年来暴雨、高温干旱、沙尘暴等极端气候频繁发生,也就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正在急剧恶化。

2深入开展生态文明观念教育

目前,在我国突出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一方面,我国人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12.80%,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人均拥有储量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实行主要依赖投资和增加物质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增长很快,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也日益突出。当前。甘肃省受盐渍化影响的土壤面积接近3万km2,荒漠化土壤面积达19.28万km2,全省2.60亿亩天然草原有90%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过度放牧依旧,草皮萎缩,黄沙裸露。因此,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连续多年又快又好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是罕见的。但是,我们不能忘了如此速度是以能源高消耗和污染多排放为代价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节能降耗,污染减排,这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经济总量小,社会物质匮乏。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速度看的更重,更多地追求总量的增长。所以,我们吃祖宗饭,砸子孙碗,要了金山银山,毁了绿水青山;经济腾飞,环保欠绩;现在,生态就是政绩,生态就是文明,政府部门要做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同时,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文明教育。这是因为领导者的思想认识可以通过其决策和管理,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政府行为对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作用。使国家保护环境的目的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体现,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3促进公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参与

第9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 城市生态文明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影响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许多城市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完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其中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条件。因此要科学管理园林绿化的持续发展,加强园林绿化质量管理的科学理念,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1园林绿化在城市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a)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随着人口的增加,氧气消耗量不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因此需要绿色植物维持上氧气和二氧化碳平衡;

b)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绿色植物可吸收有害气体和杀灭细菌的作用,如:银杏、石榴可吸收SO2;丁香、侧柏可分泌杀菌物质;

c)减弱噪声:植物的叶与枝条能吸收声波,降低噪音分贝;

d)改善城市小气候:绿树可遮挡太阳辐射热,降低城市气温;

e)美化城市环境:通过合理布局,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可形成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和较高的观赏价值的园林景观,增加城市的自然美。

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1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内涵

城市生态文明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互惠共生结构,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地球文明与人类文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统一。相比较传统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等特点,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其建设过程大致需要经历生态卫生、生态安全、生态整合、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五个阶段。同时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

2.2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化,在进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时,要做好城市园林绿化,特别要建设好生态园林。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完善与稳定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越来越鲜明的园林绿化特色,越来越和谐的人类与环境发展。

2.3城市园林绿化的内涵和功能

一个景观优美,生态协调稳定的城市园林能够极大地调节、改善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做好城市园林绿化从景观上来说,可以愉悦人们的心情,消除疲劳,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从社会功能来说,可为社会提供休闲游憩功能、文化教育功能、丰富生物多样性等;从经济功能来说城市园林绿化可极大地促进城市发展,如:房地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些功能也促进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因此不少学者认为园林绿化将是未来潜力较大的新兴行业。

3南宁园林绿化现状及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3.1园林绿化现状的总结

(1)在“点”的绿化上,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园林作品

南宁市的广场绿地和游园绿地越有100多处,均是根据其的位置和功能定位来设计和建设的,如::朝阳广场处,人口较为密集,人们大多用于休息和游憩,因此广场改建保留了原有的大树;民族广场作为政治活动中心,草坪、鲜花遍地种植,并且视野开阔,建设简约而庄严。街头根据地形、地势的不同建设手法和

表现风格也迥然不同,形成了“街头荫生园”的独特景观。

公园建设立足自身实际,在营造优美的景观的同时又彰显了公园特色。如:人民公园汇集了许多荫生植物和棕搁科植物,同时根据热带雨林特有植物生长形式,营造了极具热带风情的园林景观。以种植大树著称的南湖公园以树多、树奇的独特优势吸引了众多游客。

风景区建设以生态环境相结合为主,从园林植物造景、生态造园的角度,对部分山林进行了生态改造。如:全国最大的“苏铁园”; 大明山风景区春岚、夏瀑、秋云、冬雪的奇特景观;五象岭风景区等。

南宁市具有保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路让树、房让树的例子屡见不鲜,市民保护古树、抢救古树的报道也很常见,成了绿城不可或缺的优异的风景,这些措施在扩大南宁市绿化面积的同时,体现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步。

(2)在“线”的绿化上,塑造具有亚热带风貌的生态型绿化带

南宁市通过街道绿化搭建市区绿化骨架,较好的反映了亚热带园林景观和南国风光。同时南宁市将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窗口如:“果树上街”、 “道路彩化”等独特的园林景观。目前为了彰显城市的生态之美、景观之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南宁市进行了城市景观改造:民族大道、大学路等街道绿化中,综合考虑了人行道、左右侧分带及人行道后排的园林绿化因素,实行了乔、灌、地被的多层次合理搭配。树种多选用高大、常绿植物:芒果、小叶榕、大王椰等。同时为彰显南方的园林景观特色,选择了观花、观色、闻香等特点的植物进行了配置。如:民族大道街道植物配植品种多达150多种,街道绿地率达到45%左右。

南宁市依据地理特点,以山、河为依托,在邕江两岸建设了具有防洪、交通、园林景观等多项功能的综合园林。通过综合治理朝阳溪,将“臭水沟” 变成了绿化带,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3)在“面”的绿化上,营造生态环境体系

通过综合考虑人群分布、城镇建设,南宁市力求绿化地域特色明显,绿地分布均衡,实现绿化一体化,和谐发展。并且全市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建设步伐,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实现了城乡绿化衔接自然,绿化资源利用充分,城市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3.2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1)增加绿量,确保绿得壮观,突出“中国绿城”特色

南宁市目前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在全国达到中上水平,但仍需采取有力的措施,增加城市绿量。只有足够的绿量,绿色景观,才能凸显城市的壮观、大气。因此南宁应继续实施1000万株树木种植工程,并切实的开展下去。

(2)重视以生态学原理指导的城市绿化规划

园林绿化不仅要考虑城市的美化和绿化,还要强调和突出环境、社会、经济效益。城市中出现的因景观不佳、绿地分布不均、绿化与交通矛盾等问题而进行绿化改造的例子,都是因为缺乏规划或规划不科学不合理。因此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利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并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前瞻性、超前性、系统性、和均衡性。

结语:

城市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应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为更好地促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通过本文分析个人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建议如下:园林绿化建设应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科学进行;必须遵循生态学原理和人本位理念;尽可能的体现城市特色;适度改造和努力提高现有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园林绿化建设要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城市绿化布局,充分利用绿化资源,实现城市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敖惠修.应用生态学观点建设园林城市.广东园林,2001(1):8-1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