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4 14:45:33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1篇

1我国海洋保护区发展概况

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手段之一,其适用范围广泛,既适用于通过限制和设计准入条件来保护所有海洋资源的禁入区,也适用于面积辽阔的、综合保护多种物种和渔业资源,同时采取控制机制,允许有限获取某些物种的多种利用保护区。我国的海洋保护区类型包括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海洋生物物种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根据环境保护部的《2013年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截至2013年,我国已建成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34个,总面积1.87万平方千米,包括地质及古生物遗迹保护区、海洋海岸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野生植物保护区等类型。结合历年自然保护区名录,从2008年到2013年6年间,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在数量和面积上保持稳定,而对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的建设投入则十分明显。截至2013年,我国共建成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52个,比2008年数量增长44个,增幅达5.5倍;2013年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公园总面积约为5930.76平方千米,比2008年增长238.6%。

2海洋保护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1保护区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海洋保护区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的宝库,也是海洋生态文明核心的物质基础。海洋保护区针对最具生态重要性和敏感性的海域进行保护和管理,达到监控海域环境质量、保护珍贵的自然遗产和海洋历史遗迹、维持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开发海洋生态功能的目的,为海洋保护区生态和经济价值的体现提供自然基础。海洋保护区以重要物种的发源和聚集区域为原点,帮助区域及周边海域保持和发展生物数量和种类,同时保障了基因多样性的丰富,为海洋生物遗传变异的复杂多样提供基因储备,也使海洋生物面对生存环境压力和无法预计的自然灾害时拥有更强抵抗力,给予未来海洋的可持续利用和科技进步巨大的可能性。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海洋保护区是人海和谐发展的最佳体现。我国根据海洋保护区内不同海域的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特征,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管理相应人类活动。如海洋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则可分为重点保护区、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和保留区,通过这些功能分区反映保护区资源综合利用的状况。此外,厦门海洋珍稀物种自然保护区设立了野生动物救治中心、广东海陵岛、特呈岛等海洋公园在总体规划中对生态旅游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这都体现出人类在尊重海洋自然属性的基础上对海洋资源的适度利用。而社区共管、社区参与、联防群治、乡规民约则彰显出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持续繁荣。如三亚珊瑚礁部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开展东西瑁岛的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形式,带领当地人民实现了从采挖珊瑚礁向保护珊瑚礁的根本转变,为海洋生态文明的保护和建设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海洋保护区已经处于海洋与人类相互接触、增进了解、和谐共处的前沿位置。

2.2保护区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推动作用

海洋保护区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阵地。保护区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科普、宣传和教育。海洋保护区保存有珍稀的海洋物种、优美的海岸风光、古老的历史遗迹,这些都是直观的、具有吸引力的宣传教育载体,保护区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激发周边群众和年轻一带对海洋的兴趣,引导他们理解和接受海洋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潜移默化调整其行为。海洋保护区是海洋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基础。保护区可以提供的经济价值至少包括四种类型:

(1)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

(2)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

(3)存在价值;

(4)遗产价值。海洋捕捞生产、海洋工程建设、海水养殖都依赖的是与消耗性开发活动有关的市场价值;滨海旅游娱乐的开展依赖的是非消耗性的体验与娱乐价值;有人仅仅知道某些物种的存在就从中获得了益处,体现的是存在价值;贝壳堤或海底古森林遗迹让人们有机会了解数千年前的岸线情景及蕴藏的科研价值,依靠的是遗产价值。海洋保护区是调节区域海洋开发力度的重要砝码。《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是我国海洋自然保护区和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的重要法律依据,同时各地颁布的海洋生态红线也对海洋保护区的法律地位起到了一定的巩固作用。因此,区域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不能对保护区产生直接的破坏或者考虑对周边保护区的影响。对于资源消耗型、粗放利用海洋资源的行为,保护区的存在会对其产生限制性作用,有利于区域海洋整体生态环境压力的改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实现。

3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通过对保护区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分析可知,海洋保护区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载体也是动力。当然,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的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保护区作用的发挥构成了阻碍。这就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目标出发,在保护区选划与布局、环境压力消减、能力建设投入和宣传方面进行一些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3.1完善保护区选划与布局

我国各级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约42060平方千米,占我国海域面积的1.4%,但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另一方面,海洋特别保护区选址集中现象较为突出,以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例,我国52个部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中有32个分布在辽宁、山东,其中山东就有26个,占全国总数的50%。从江苏连云港至海南,海洋特别保护区总计仅19个。此外,部分海洋保护区的选划过于关注自身现状,忽略保护区自然环境的变化特点和保护区之间的生态联系的研究,使区域选划缺乏科学性,不方便与其他保护区协调联系形成网络,不利于各单一海洋保护区物种和生境的数据资料共享、交流和管理水平提升。综上所述,要解决保护区覆盖率不高和分布不均的问题,首先要提高地方政府申报保护区的积极性,因为地方政府是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的直接管理者,把保护区建设成绩纳入沿海地方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内容,才能提高地方政府建设和发展保护区的积极性。其次还应加强保护区管理优秀案例的宣传,消除地方政府对保护区限制经济发展的误解与恐惧。考核和引导双管齐下才能改变目前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可以尝试针对某一共同的保护对象,如中华白海豚,探索适宜的保护区网络建设方案,从省内到省际逐步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以此积累经验推动更大范围的保护区网络建设。

3.2消减保护区环境压力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海洋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涉及海洋保护区的能源、资源、交通、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日益增多。部级海洋保护区大多存在程度不同的开发建设活,一些地方开发活动伸到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如黄河三角州保区、辽宁双台子河口保护区石油开发已进入核心区。天津古海岸与湿地保护区2014年的人类活动遥感监测结果表明,农业生产种植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64%,工业、交通及城镇化占到了保护区面积的13%,主要是由于保护区实验区面积大且适合农业发展,在划定保护区前当地群众就已经在此进行农业生产。一些地方为了开发建设,多次对自然保护区进行调整,如蛇岛老铁山保护区先后因烟大轮渡、双岛湾石化建设项目分别调整功能区划和范围。现阶段的大多数保护区的旅游开发未编制相应的生态旅游规划,更未开展过环境影响评价,如辽宁双台河口保护区在核心区开发旅游,且管理不到位。减轻保护区开发压力首先要从区域建设规划入手,保护区属地所在的地方政府在规划编制时应尽量不占用或少占用保护区范围的土地和海域,提升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其次应抓紧划定生态红线,尽量把保护区纳入红线范围,强化巡护管控,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此外,受到人类活动受围填海工程、陆源入海排污、近海养殖捕捞等多重压力的影响,80%的海洋保护区生态系统长期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水平。沿海各级政府应消减周边入海污染物排放,清理关闭保护区排污口,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周边建设项目巡视监控,要充分利用海域使金、海洋生态补偿金积极开展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恢复保护区保护对象及其生境。

3.3加大保护区能力建设投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国家只对部级自然保护区给予适当资金补助。我国的绝大多数部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由当地政府管理,然而多数地方政府并未给予海洋保护区基础的投入保障,管护能力缺乏和基础设施落后是缺乏投入的直接体现。广东省作为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较为突出的发达省份,仍有很多保护区未设立管理机构,近三分之一保护区未配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中科技人员的比例也较低。许多海洋自然保护区由于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日常管理、监测、科研费用无法落实,保护区出现了重建设、轻管理的不合理现象,多数维持在最初等的看护水平,无法形成较强的管护能力。针对保护区能力建设资金来源的问题,建议国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在开源的方面,各级政府应激发公众参与海洋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引导利益相关者承担适当的保护区发展成本,以保护区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经营方式,吸引多种渠道的资金投入;同时建立保护区收入公开分配的机制,保证利益相关者承担保护区成本时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回馈,保持其参与管理决策的积极性,并在多方参与的过程中普及海洋保护区的知识。例如,温州雨田集团在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实施深海网箱、海珍品养殖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展人工鱼礁建设和增殖放流,与保护区形成良性互动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从节流的角度,国家应加强各保护区域的实际情况的监管,一方面对海洋保护区各功能分区的保护和利用活动要有全面的认识,将主要的管理精力放在协调区内各方关系上,通过降低内耗来节约管理成本并加强管理力度,同时对保护区资金的支出要严格监控,减少如建设多余的管理设施、购买不必要的管理设备等资金消耗;另一方面对生物和生境上确实拥有重要意义和价值,但缺少开发和利用条件的区域,政府应建立健全严格的保护制度,并主动承担保护和监管的成本,保障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管理决策,承担管理压力的积极性,减少全面管理所需的政府支出。

3.4完善保护区制度建设

保护区规范化建设与管理,离不开制度保障。我国早期建立的一些海洋自然保护区,很大一部分属于抢救性建设,由于当时条件限制和管理不到位,存在范围界限不清、功能分区不明确等问题,造成保护区违法活动责任不能准确界定,处罚依据不足等问题;部分自然保护区尚未彻底解决土地或海域权属问题,经常发生侵占保护区土地的现象,保护区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现行有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法规也是多年前制定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些规定已经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管理的要求。所以要抓紧将《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升格为《自然保护区法》,明确自然保护区资金投入,规范保护区土地权属、海属权属申请与管理,明确海洋类型保护区管理权限;抓紧制订《生态补偿管理办法》和《生态补偿技术规范》,使保护区的生态损害、损害补偿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加快部级保护区“一区一法”进程,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积极协调解决一些保护区面临的土地权属问题;完善保护区内部规章制度,实现奖惩分明、巡护日记记录及保存完整,管护责任制落实到人;加大工作力度,继续开展自然保护区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对违法违规案件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建立责任追究任期目标管理制度。

3.5开展保护区宣传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2篇

以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环保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推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互动双赢,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行为方式,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为重点,以改善村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组织推进、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社区)是推进村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主体,要通过政策鼓励、典型示范等措施,加强宣传发动,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二)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特色的原则。不断优化村庄产业布局,完善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作用,倡导集约建设,保持乡土特色,展现乡村风情。

(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结合各村(社区)村庄地理区位、发展水平等条件。加强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村庄的分类指导,科学有序实施生态环境整治。

(四)坚持健全机制、协调推进的原则。坚持以块为主,建立镇村联动机制,努力巩固整治成果,持续改善村庄生态环境。

三、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

在全镇范围内全面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着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各村(社区)要充分发挥好现有大中型拖拉机及秸秆还田机、小型秸秆还田机的作用。积极做好秸秆回收工作,着力推广秸秆制块(粒)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秸秆饲料、秸秆建材、秸秆沼气、秸秆食用菌、秸秆堆腐等综合利用技术,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率的提高。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组织。镇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领导组,由党委书记挂帅,镇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村居、环保办、企业服务中心、水利站、畜牧兽医站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下设环境保护办公室,负责日常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协调。

2、明确工作职责。各成员单位要整体联动,各司其职,切实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工作,又要主动沟通,密切配合,形成推进村庄生态环境整治的强大合力。相关职能部门要增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各村(社区)是生态环境整治和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各村党总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村镇干为直接责任人,镇与村签订相关责任书,明确村庄环境整治、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禁抛工作的奖惩措施。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3篇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功能,在保护气候、涵养水源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环境污染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对林业来说,必须不断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1.努力增强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

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运用种形式、渠道,广泛宣传《森林法》等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加大教育宣传力度,转变林区的百姓"靠山吃山"的观念。教育林农明白山上的森林不只是“祖先”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水土流失就会日益严重,就会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严重自然灾害,人类将付出惨痛的生命代价等等。让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使人人自觉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使命。

2.着力限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

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沼气、煤炭、电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替代薪材,减少农户,加工企业、餐饮业消耗薪材;二是严厉查处、打击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木材。加强原木、薪材的运输管理,严厉打击盗伐、偷运行为,并禁止原木、薪材外流;三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变“砍”森林为“看”森林,努力从生态旅游中增加林农收入;四是加快发展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鼓励扶持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野生疏菜、野生花卉、养殖禽类等产业,增加林农收入。

3.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措施

一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弥补林权所有者的一些损失。二是探索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按照有利于国家、集体和林农,有利于严格保护,有利于责、权、利统一等原则,探索、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机制,切实管护好生态公益林;三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林权流转和经营机制,提高林农管山、护林和造林的积极性,提高林农的效益,从而促进管护好森林资源。

4.健全责任机制,强化森防工作

要充实和健全各级森防组织机构,落实各级领导负责制。一要建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机构成员会议,分析形势,协调部门采取联动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落实保护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目标,层层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有效的保护责任机制体系。各基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建立护林队伍,加强巡查,责任到人。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制定实施岗位责任制、跟踪考察、奖惩兑现等条例措施,进一步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加大对林内火源的监控力度。认真落实森林防火目标责任制,强化森林防火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结合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严格野外火源管理,完善扑火预案,备足扑火物质,专业扑火队伍24小时待命,要加大巡查力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做到有火情及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

5.严厉打击破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密切协调,认真履职,加强检查,严格管理,及时掌握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布控防犯网络,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安全。

6.制定生态工程计划,合理利用天然林区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制定并实施林业生态工程计划,不断提升森林资源储备和促进生态修复为主的林业工程项目。大力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尽快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要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不断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既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和培育,又可对林木进行适度的间伐和择伐,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林间资源。

7.继续抓好造林绿化工作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4篇

地区及各县市都大力推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践行规划先行加强生态建设。编制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5)》,并由自治县人大批准实施,编制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部级生态县创建规划(2011-2020)》已通过自治区审查,待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并实施了伊尔干河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一期、二期工程。编制《乌苏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和《裕民县生态县创建规划》,辖区额敏县7个乡(镇)场编制《生态乡镇创建规划》。目前,我区有176个行政村和76个连片村被列入《自治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2009年以来,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9个,项目总投资5441万元,其中争取国家专项资金3631万元,支持29个乡镇场的64个行政村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区饮用水水源地得到保护、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处理……,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受益农牧民6.8万人。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生态镇2个、部级生态村2个。同时大力开展乡村清洁工程,加大农田地膜回收利用力度,建设区域性地膜回收站,农村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

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地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长期投入不足等原因,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依然脆弱,生态保护任重道远。由于近年来,受气候变化、超载过牧、提前转场的现象影响,特别是农区牲畜带牧及偷牧现象严重,不断加剧着夏牧场和春秋场的载畜压力,使我区草场资源退化情况不能得到有效遏制。(2)牧区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水资源利用率低,加之缺乏项目支持严重限制了牧区高标准饲草料地建设。(3)农业面源污染,尤其农田残膜污染呈加重趋势。我区的农药、化肥施用远远超过发达国家所规定的标准上线,地膜残留量也比较高。(4)乡(镇)场垃圾污染加剧,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各种垃圾合理回收利用迫在眉睫。

3对今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5篇

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强调:“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虽然我们以不到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但同时也造成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农业生产严重污染了广大农村水、大气,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带来较大隐患。当前我国一些地区农村饮用水被污染,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导致农作物减产、含有毒物质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方面仍缺乏系统的管理,较为科学的农耕方法得不到普及,部分地区的农民仍然依赖提高化肥、农药的应用量来提高产量,而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对农田周围的土地、水源、农作物及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引起的污染。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初具规模,使农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也日益改变着广大农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物质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直接导致农村的生活垃圾由过去的瓜皮菜叶变成如今的农用薄膜、塑料袋、快餐盒等“白色垃圾”, 这些因未作处理或处理不当,严重污染了农村的环境,导致农村水、大气的污染日益加重。

3. 农作物后续处理造成农村土壤污染严重,农作物质量受到影响 。 一方面,当前自动化农业技术已逐步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由此造成的机器噪声污染、尾气排放污染、对大气层环境污染却日趋严重;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使煤炭、天然气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秸秆焚烧,致使大量的秸秆成为垃圾,农民采取火烧的方法来清理秸秆,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导致出现雾霾、灰尘、沙尘暴等情况。另一方面,我国大面积的耕地不同程度的遭受到了农药、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由于工业三废和城市排污、农药、农膜的过量使用、畜禽养殖场的规模化、农牧脱节、禽粪便和废弃物的使置不及时和不合理,引起土壤污染,这必然使农作物受到影响。

4. 乡镇企业产生的污染。乡镇企业的突飞猛进,促进了经济的巨幅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乡镇企业片面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量的工业厂区建立在农村周围,由工业制造产生的有害物质都流入到农村附近的水源中,使农村附近的水源受到污染,对村民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毒河流在灌溉到农作物后,使农作物产量大大减少,同时有毒河流所蒸发的气体对农村环境也造成极其恶劣的污染,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病率猛然增高。

二、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原因

1. 农业生产的粗放式经营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直接原因。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虽然由原有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稳步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环境污染较重、治理不善、高耗低产等问题日益凸现。一是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农村环境污染,这已成为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排放主体分散、随机性大、隐蔽性强,所以监测、治理难度很大。二是由于普及、推广大棚农业,地膜污染、农业废弃物污染也在加剧。大棚农业范围的扩大,导致大量的垃圾、秸秆没有作一定的处理便进入水体,加上水产养殖业对水体的污染,导致农村水源的水质不断恶化;同时禽畜养殖的集约化,多数农民的畜牧、家禽养殖排放出的粪便、污水没有经过任何处理而直接排入河内,引起禽畜粪便污染大幅度增加,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水体。三是工业污染。因工业污染严重的产业不断从城市转向农村,工业废水未作任何有效处理便流入河流、湖泊或水库,农民用这样的水来灌溉、饮用,既破坏了土壤结构和品质,又损害了农民的身体健康。

2.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体制不完善是农村环境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首先,我国原有的环境法律体系,是以防治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为目标和重点而设立的,这与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确定性和不易监测性特点的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内在要求大相径庭,因而我国原有环境法规的有关规定和条款与当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不相吻合,对解决我国农村污染问题作用不大。其次,由于我国许多环保法规内容滞后,与现今农村环境保护的实际相关度不大,因而惩戒力度偏小,已经很难解决我国现今农村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这必然导致我国农村的环境污染事件屡禁不止。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对环境污染行为的处罚力度过小,企业的违法成本太低,使得一些企业单纯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宁愿交罚款而不愿选择治理污染。

3. 资金投入滞后,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乏力。建国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国实行城乡分治,城乡差别巨大,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我国将预防和治理污染的大部分资金都投放到城市和工业上。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的加重,使环境污染重的工业和产业陆续向农村转移,但我国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投向并没有作出相应调整,农村从财政得到用于污染治理的资金是微乎其微,因而环保部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和积极性难以为继,更谈不上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主动性。

4. 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到位,导致农村人口、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恶性循环。我国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认识较晚,对防治的重要性又认识不足,环境保护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片面地以城市为着眼点,而对广大农村、农民环保的实际需求考虑不多,缺乏有针对性的、符合农村、农民、农业实际的环境防治知识宣传,加之农民群体整体素质不高、文化层次低,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到尤其是在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贫困农村山区,人口增长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引起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农村环境污染加重又引起农民的高发病率,高发病率导致经济贫困,经济贫困又导致人口素质下降的恶性循环。

5. 农村农民聚居点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农村环境管理滞后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染。农村聚居点的生活污染物因为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保护措施不到位一般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每天农民生活产生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未作任何有害处理就堆放在房前、屋后,每年产生数以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入河流、农田之中,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另外,由于资金有限、人口分散、技术落后、农村生活污染物难以集中进行有效处理。

三、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

1. 加大对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要转变观念,彻底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促进大农业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发展,形成生态文明进步和经济稳步发展并举的态势,达成农业生产安全与农民健康生活的目标。一是不断创新生产方式、结合农村地形、土质、气候、雨水等区域自然条件,按照生态平衡、生态文明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运用科学的、先进的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技术,适量地施用化肥和农药;二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技术的力度,努力做好节水灌溉技术的配套开发,大幅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化肥利用效率;三是努力创建科学化种植,依据各地的土质、水分、温度、地形和灌溉条件因地制宜,实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区域上的科学、合理地搭配,实行多种农作物的套种、轮作和倒茬,以减轻水体和土壤污染;四是注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促进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2. 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我国现有的环境方面的立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环境问题,因此,我国有必要尽快制定出台一系列针对农村环境问题的法律法规,应建立农村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让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服务向周边村镇辐射,提高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利用率。具体说来主要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界定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增强各主体的环境责任意识。二是完善环境保护立法,提高环境污染违法成本,打击地方保护主义和小集团主义,加大对企业环境污染的惩治力度,减少工业污染,确保农用水资源干净、安全,从根本上改变乡镇企业先污染、后治理或不治理的问题。

3. 创新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方式,提高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创新农村环保资金的投入方式,充分发挥环保资金的效能,一是应保证环保部门从财政渠道有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政府要扶持民营骨干企业发展品质优良、特色鲜明、附加值高的环保事业,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二是政府必须做出排污费不能用做环保部门管理经费的严格规定,政府职能部门应从宏观的角度入手,重点做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计划、决策,部署好各责任主体的应尽职责,将污染防治的具体业务工作交给社会力量去做。

4. 加大农村环境安全知识和环保意识的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培养农民环保意识,一是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全体农民群众培养环保意识,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三是开设一些农用技术培训,使村民能合理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从而减少农业方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6篇

近年来,国内的经济经历了长足的发展,而这样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了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我国的环境问题就已经十分严峻,许多土地遭遇了荒漠化的毁灭性灾害,水土流失更是一年比一年爆发频繁,许多灾害性天气此起彼伏。尤其是九八洪水,让国内的环境专家迅速觉醒,开始思考生态发展的新问题。

在我国,生态方面的建设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其中包含了公益林的建设。既然是公益林,也就是说是一项公益性质的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在公益林的建设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公益林的建设进度十分缓慢。通常都会在比较偏远的地区设置公益林。但是在偏远地区,许多地方的经济都十分落后,导致文化与思想也还处在相对落后的程度。许多人为了贪求私欲,乱砍滥伐获取经济收益。另外,还有一些务农的人将地势比较低的公益林改成耕地,获取更多的农业收入,让公益林的面积被大量缩减。因为公益林所提供的补偿金并不高,也不允许人们进行砍伐,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管理与保护。而且,自从集体管理的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现在大多数林地都是承包给农户,每家农户承包到的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由于比较分散,也让农户对公益林保护的意识不高。

2 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问题

2.1 补偿资金过低和补偿方式单一

当前,政府采取的公益林的补偿金发放方式还是参照管护人员的工资水平来制定的,只要提供管护人员基本的工作酬劳就可以了,但这样的低酬完全没有考虑到公益林本身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国家有针对林地进行专门研究的研究小组,他们经过实地考察与分析研究,得到的数据是国内的森林资源的价值可以达到两千多亿,所能带来的生态环境方面的收益是林业产品收益的13.3倍。但是,现行的补偿政策所提供的资金远远低于这个数字,标准明显不合格。而补偿方式也只是单一地向管理人员发放资金,很难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现实的情况就是,许多管理员甚至并不了解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并不能很好地完成管理与保护的工作。

2.2 受益单位未进行相应的补偿

公益林建设以后,许多相关的单位部门都获得了很大的利益,这些利益都是由公益林带来的,然而他们并没有给予相应的回报。政策并没有要求受益的单位给那些承担了损失的林农任何补偿,这种形势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非常不合理的。

2.3 补偿政策和实施机制缺乏灵活性

我国已经建设了许多公益林,然而这些公益林是分属于不同地区的,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但这方面实行的政策并没有将他们分开。我国政府对于公益林的管理方式是比较统一的,给予的补偿也是固定的标准,每个地方都一样。但是这样就缺少了灵活性,地区之间的发展状况不同。有的地方补偿还不错的价格到了另一个地方就会变成很低的补偿,这也让许多管理公益林的人没有积极保护的意识。

2.4 生态公益林保护压力加大

林业的发展经过了又一轮新的改革,集体林权制度走上了历史舞台。商品林因为由固有的林农进行经营,可以获取很高的收益,因此乱砍滥伐的现象也就少了许多。然而,公益林与之相比,就没那么尽如人意了,公益林的经营主体还没有进行具体的明确,管理人员的相关政策也没有具体的界定,这让许多公益林成为了盗匪的天堂,还有管理员自己偷盗的事件发生,情况很不乐观。

3 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3.1 制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

从国家的经济增长状况出发,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制定层次不同的公益林补偿标准,让公益林的管理与保护的林农可以增加收入。而且,也要根据林农的自身经济状况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具体的补偿结构划分。具体措施可以这样:首先对那些划分为公益林的地区先进行区分,根据林地性质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补偿标准。然后,根据每一片林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工资的标准,制定动态的补偿机制,让这个补偿的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3.2 选择合适的公益林管护模式,提高农户参与公益林建设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我国目前实行的公益林的补偿标准还是偏低,而且许多农户还继续砍伐,因此没有多少人愿意进行公益林的管理。在这方面,我们应该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与研究,让农户的思想可以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相融合,找出新的公益林管理模式,让农户可以提升更多的积极性。而且,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每一个省的林地资源都是不同的,互相之间差别很大。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也要针对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选取具体的适应当地发展的林地管理方式。

3.3 普及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因为大多数公益林处在偏远地区,管理者也是当地的农民。许多人因为没有受过正统的教育,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不能理解政策中的举措对自己的管理有什么作用。因此,我国也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尤其要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民的普遍素质得到提高。

3.4 受益者直接补偿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7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 农村环境保护 建议

1引言

生态文明主要是指以国家持续繁荣发展作为基本理念,人类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但是在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着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宗旨,农村地区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要使广大农村群众转变传统是思维理念,实施策略来改善农村环境情况,呼吁人民群众保护环境,培养村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创建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氛围,才能加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力度。下面将分析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在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分析农村环境保护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社会各界人士对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在党中央召开十七大会议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发展理念逐渐被广大群众所熟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助于国家繁荣可持续发展。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指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优化农村居民生活环境,而在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中,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进度,因而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造成重要影响。只有改善农村环境问题,才能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才能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完成,从而实现国家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3分析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3.1出现的问题

(1)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虽然当前农业现代化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在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管理,一些科学的农耕方法得不到普及,使大多数地区农民群众仍然采取粗放的生产技术。这种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依靠加大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化肥、农药的应用量来提高产量,在投入农药、化肥的过程中,一些农药的利用率较低,其中约70%的农药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反而渗入到土壤中,对农田周围的土地、水源造成极大的破坏,被农药灌溉过的农作物也含有一定的毒素,对人们群众的身体造成危害。因此,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2)农作物后续处理造成的污染:目前自动化农业技术已经走入千家万户,虽然保证了农作物的产量,但是由此造成的机器噪声污染、尾气排放污染却日趋严重,尤其是自动化农用机器需要大量的柴油,在燃烧的过程中对大气层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煤炭、天然气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秸秆焚烧,致使大量的秸秆成为垃圾,农民为了清理秸秆,只能采取火烧的方法,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还使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出现雾霾、灰尘、沙尘暴等情况。

(3)农村工厂排泄污染:大量的工业厂区建立在农村周围,由工业制造产生的有害物体都流入到农村附近的水源中,使农村附近的水源受到污染,村民在饮用有毒水质后,对村民的身体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有毒河流在灌溉到农作物后,使农作物产量大大减少,同时有毒河流所蒸发的气体对农村环境也造成极其恶劣的污染。

3.2解决策略

(1)培养村民保护环境意识:农村政府领导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引导全体农民群众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先进的、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同时也要开设一些农用技术培训,使村民能合理运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从而减少农业方式操作不当造成的污染。

(2)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农村政府单位要制定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制度,使一些工业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生产,减少由于无节制的的工作所造成的工业污染,对工业单位的垃圾排放要重视起来,垃圾排泄物要统一处理,密切控制工业污染排放量,确保农用水资源干净、安全。

(3)不断开发科研技术:农村政府部门要不断创新生产方式,根据不同的土地决定采用哪种生产方式,同时加大对农业技术开发的投入,努力创建科学化种植,从而在根本上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4结语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农村环境污染太过严重,严重阻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这就需要农村政府单位开展保护环境的教育活动,培养广大村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制定一系列合理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合理规划工业单位污染排放,从而在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安毅.农村生态保护中农民生态参与的困境、成因与对策[J].财经科学,2014年10期.

[2]张安毅.农民生态权权利缺陷对农村生态保护的影响及立法对策[J].理论导刊,2014年2期.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8篇

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2002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中央和地方都在积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我们浙江省也与全国各地一道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了一种党政领导齐抓共管、职能部门齐心协力的工作格局,推出了一套推进生态环保工作的创新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影响生态环保工作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活动,总结了一批先行先试、适应市场机制、有实践经验的成功典型,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2002年6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浙江”的战略目标,同年省政府出台《浙江可持续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制定了《浙江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4年启动“811环境整治行动”这一基础性、标志性工程。2005年又启动“发展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2007年,省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在节约资源保护方面实现新突破”,将“环境更加优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之一;2008年,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优化人居环境作为全面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并启动“811新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污染减排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作出《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提出要打造“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2010年12月,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基础上,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已成为全省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抓手。2011年又启动为期五年的“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明确了“十二五”生态文明建设8个方面主要目标、11个专项行动和11项保障措施。2012年,省十三次党代会再次从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高度,强调要“坚持生态立省方略,加快建设生态浙江”。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建设的决定》又把现代生态体系建设列为“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八个方面”的内容之一。从这一决策脉络说明我省在生态、环境、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上一直在探索,理念不断提升,思路不断拓展,实践不断突破,在发展理念上,经历了从污染防治到生态建设到“生态立省”的跨越,在目标定位上,实现了从“绿色浙江”到“生态省”再到“生态浙江”的递进,也为今后加快“美丽浙江”建设,构建现代生态体系创造了良好的优势条件。

当前要做的几项重点工作

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抓起,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融合。浙江作为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省份,在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过程中,必须把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之一。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基础上,加快实施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使人口集聚、经济活动、城市化推进与生态环境承载相适应,逐步实现空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加快建设产业集聚区,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大力倡导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加快淘汰落后产业,逐步实现时间意义上的产业合理布局。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推进产业升级。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克服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做法,改变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要按照党的十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我省生态环境建设中影响科学发展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要精心设计有效载体。从2004年开始,我省连续开展了“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和“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和新一轮的“811”生态文明推进行动,使之成为生态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重点解决了一批流域性、区域性、行业性的突出环境问题。还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新农村建设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四边三化行动等等,都是我们推进工作的有力抓手。在建设美丽中国、美丽浙江的过程中,也要精心设计或选择有效载体,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着力解决影响环境的突出问题。由水、大气、土壤、重金属污染等损害人民群众健康突出问题还不少,由环境引起的也明显增多。对此,“十二五”期间要在巩固提升铅蓄电池、电镀行业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制革、造纸、印染、化工四个行业的整治提升工作,推进污染综合防治,大幅度削减污染排放总量。要深入推进清洁水源、清洁空气、清洁土壤三项行动,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要抓好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还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环境修复活动,做到自然恢复和生态修复相协同,切实保障环境安全,优化人居环境。

重视生态制度建设。党的十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建立刚性的评价机制和硬约束措施,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要建立和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科学决策制度,确保生态文明理念和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进入各级党政决策者的具体决策过程之中,建立有效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从产业布局、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的源头上控制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要改革干部综合考评制度,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我省早已摒弃了“唯GDP论英雄”的观念,而转为综合考核手段。下一步,还应按照各地不同主体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的分类考核评价方式,使政绩考核机制更加科学合理。要建立资源环境领域的市场化机制。用市场化的办法促进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我省在水权交易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矿业权有偿使用制度等方面,已进行了试点,应及时推广这些成功经验,尤其要全面推广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环境损害赔偿与保险机制等,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我省是全国首个出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的省份,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多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机制,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完善补偿模式,全面实施生态保护足额补偿机制。还要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和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提高公众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水平。

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第9篇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成效

1、坚持绿色发展,环境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随着我乡群众思想进步,环境意识的增强,加强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增强了对环境治理的投资,全面了开展了水土保持工程、防林护林工程,并取得了实效,森林覆盖率达到58%。并在乡道路上安装太阳能路灯,栽植桂花树500株,重视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生态。

2、加强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逐步提高。在全乡组建专门的清扫保洁队伍,乡场镇组建4人专门清扫保洁员,各村由社长专门保洁。新建环境卫生硬件设施,全乡修建2个垃圾中转站,14个垃圾中转池,建垃圾池87个,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全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变,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

合理划定养殖区域。开展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综合防治,推广畜禽清洁养殖和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加大力度整治生活污水和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80%,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达到95%,养殖废弃物全部实现综合利用。

建立河长制巡河制度,开展河道垃圾、废弃物清理,打捞河道漂浮物,保持河道、水面整洁。组建队伍,加强日常清捞,保障全乡河流水域基本消除“水葫芦”,基本清除河道“水葫芦”危害。

3、加强环境监管,严格履行环境执法工作。开展辖区环境保护大检查,为全面掌握我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打下基础;加强区域突出环境问题治理力度,区域油烟废气治理工作基本完成;加强危废管理工作,全面排查和规范危废处置和存放。

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河长巡河、举报投诉受理、考核与问责等工作制度,定期通报河湖管理情况。建立了河道“警长”体系,履行指导、协调、监督和违法查处等工作职能,落实乡村基层河段长巡河制度,做到每天有人巡查、有工作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下沉责任主体,进一步突出乡村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做好垃圾收集管理和群众文明卫生习惯引导工作,继续完善保洁机制和垃处理机制,落实人员、设备和经费等保障。

成立了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应急管控措施,对涉及油菜、小麦秸秆禁烧的农户进行了教育引导及处罚。对区域内实行24小时巡查,确保秸秆禁烧期间坚持做到白天不见烟,夜晚不见火,确保不发生应秸秆焚烧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形成认识统一、责任明确的良好机制。专门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生态环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统筹安排。

2、广泛宣传,形成层层发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丰富宣传方式。精选宣传内容,拓展宣传内涵,既用好挂横幅、设立宣传牌等传统方式,又发挥手机媒体、互联网媒体、LED显示屏等新媒体作用,拓宽宜传渠道。突出重点、集中造势,形成强大、良好的與论环境和工作氛围。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通过生态文明和环保培训、讲座等形式,有效提高全乡群众对生态环保的责任意识,增强生态观念,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创新机制,形成全面监管、严格执法的良好格局。

加强部门联动,做到“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选聘环保义务监督员及联络员,制定《环保环境监管实施方案》,建立相关考核制,积极落实属地环境监管和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

2、突出重点,形成狠抓落实、以点带面的良好作风。

环境监管项目集中养殖场、河道等各类污染源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对未达标排放、未批先建、批少建多违法行为等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达标的责令关停,重点污染源务必整治到位。坚持每周到现场实地检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排污行为,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我乡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部分企业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2、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社会共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个部门和社会各界,全民意识还需提升,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还需加强。

3、交通粉尘、油烟废气、秸秆燃烧、噪声污染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监管有待加强。

4、环保机制尚需完善,政府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环境管理和执法任务面广量大,人员配置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手段相对滞后,现有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等与新形势下环保工作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

1、围绕环保目标,营造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责任,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环保办统一管理、全乡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良好局面。要加强环境宣传,提高全乡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倡导鼓励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绿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