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传统生态农业优选九篇

时间:2024-03-04 14:45:32

传统生态农业

传统生态农业第1篇

关键词:农业 传统农业 生态农业

从古至今农业都在国家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生存最基本需求是衣、食、住、行,其中“食”则最为重要。而食品原料绝大部分属于农产品,发展农业是经济需要,也是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存需要。传统农业生产率低下,产量少,不能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要求,而现代化农业对生态环境及土壤破坏严重,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才是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结合,提高了产量,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防止了污染,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力,推广现代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的关系

在我国农业研究中对于传统农业始终褒贬不一,很少有客观的评价。传统农业发展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在农耕时坚持按“农时”耕种,围绕“农时”进行经营开展农业活动。传统农业精华在于合理协调、用养结合、因物致用、多种经营。讲求的是轮作复种、合理布局、间作套种,协调用地,提高用地效率。这种耕种模式,还能够抑制病虫害,对土壤优化有着很大帮助,保证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衔接和转换,维持了农业生态稳定,虽然产量不如现代农业。但对农作物进行了优化组合,通过对不同作物的搭配促进作物生长,实现合理配置用地结构,且注重对土壤微环境的改善。而现代生态农业则是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的融合,以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为基础,利用传统农业技术精华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率,控制农业生产中的污染,保障农产品安全质量,保护农业生态系统,注重发展集约化农业经营模式。因此,二者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相互结合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实现高效农业发展目标。

二、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思路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生态农业有着密切联系。现代生态农业应在继承传统农业精华的同时,通过融入现代技术,从而弥补传统农业模式缺陷,提升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现代生态农业将成为农业发展建设的主流趋势。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发展建设目标应与区域总体规划目标一致,同时要通过政策引导,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具体建设中产业结构调整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当地自然条件为依据,不仅要制定农业发展计划,还要完善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评价体系。从政府角度来讲,应给予农业更多政策上的支持,使广大农民能够在不损失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现代生态农业建设事业中,让农民能够对生态农业有一个正确认识,从思想上理解农业持续发展科学内涵。具体可采取措施,如建立农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通过补助手段让农民对生态农业产生认同感。此外,现代生态农业还应积极融入传统农业中的“精耕细作”思想,从而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目标。传统农业中精耕细作的核心在于“用”与“养”的结合,不是盲目使用土地。如不对土地进行保养,土壤质量和肥力就会下降,甚至出现水土流失现象。要“用”就先得“养”。而化肥使用不仅消耗大,效率低,且会造成污染问题。而有机肥不仅对土壤有优化作用,更能够增强肥力,成本也非常低。因此。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对化肥的应用,也加强对有机肥的应用。此外,从农具角度来看,应加强对现代化农具的应用,但要选择环保型耕作机械,发展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护性耕作完全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需要,有着明显保护水土、抑制农田地表扬尘等问题的作用,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低污染、低投入、高产出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应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线路,构建产供销、贸工农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单一农户分散、孤立,农业生产中所能够取得的生态效益十分有限,且不好管理,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更难以得到保障。如把这些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打造农业产业链,不仅扩大了农业产销范围,增加了农业收入,同时更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且这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积极作用。走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的基础。

三、结束语

农业发展关系国计民生,是支持国家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土壤破坏,环境污染现象日益严重,造成耕地面积持续降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我国农业发展中,应积极继承传统农业精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将生态思想融入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赖亚兰.重庆三峡库区高效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机制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3,4(18):67-68

传统生态农业第2篇

有机农业实际上属于生态农业的一种类型,它是指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制度。有机农业技术系统充分考虑了土地、农作物、畜禽、鱼类等的自然生产能力,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依靠轮作、作物秸杆、家畜粪尿、绿肥、外来的有机废弃物、机械中耕、含有无机养分的矿石及生物防治等方法,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易耕性,供给作物养分,防治病虫杂草危害,既提高食品质量又改善生态环境。传统农业的耕作制度安排和作物栽培技术精华,对有机农业有重要借鉴作用。正是因为传统农业技术与有机农业有密切关系,所以有农学家提出:“认真总结和发掘传统农业的技术精华,进一步利用和完善传统农业中物质循环利用技术,将生物多样性利用、立体种植、时空布局,用养结合、地力常新等可持续技术应用到我国有机农业建设体系中去”。

例如,有机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来满足作物生长对各种养分的需求,其中的有机肥主要是指传统的农家肥。“农家肥是有机农业的生产基础,适合小规模生产和分散经营模式,是综合利用能源的有效手段,是有机农业低成本投入的有效形式。大量施用农家肥可促进有机农业生产中种植与养殖的有效结合,实现低成本的良性物质循环”。这里指出了有机农业对肥料种类选择的要求,充分肯定了农家肥在有机农业中的重要性。传统的农家肥、堆沤肥、绿肥等积制方法,经过适当改造或科学处理之后,在当今的有机农业建设中大有作为。再如,传统农业广泛应用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技术,也是有机农业建设的重要措施。“轮作是有机栽培的最基本要求和特征之一。有机农业极力强调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合理的轮作复种和间作套种,以增强作物品种多样性,可均衡利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把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培育地力”。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具体要求和吸收能力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作物轮作或间作套种可以全面均衡地利用和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充分发挥土壤的生产潜力,在用地的同时达到养地的效果。中国传统农业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南北各地都有大量可资借鉴利用的技术模式。尤其是古人很早就有意识地实行豆科作物、绿肥作物与粮食作物的轮作,以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地肥力。

另外,有机农业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要求特别严格,其技术核心之关键是“在防不在治”,特别强调禁用化学农药,要求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耕作、选用抗性品种、轮间套作措施以及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仅就间作而言,现代科学研究已经揭示出它的防病机理:间作作物根系的分泌物或微生物,能够影响土壤病原物对周围生长的作物根系的侵染,不利于病害发作;通过作物的间作和混作,起到了多物种相克相生的作用,打乱病虫害的生活规律和生活周期,降低病虫害对寄主的适应性,从而减少其危害的时间和程度。传统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如深耕细耙、翻耕冬灌、轮作间作套种、抗虫品种选育、生物防治等,都与有机农业有契合之处。

2传统有机肥施用技术与土地资源保护

现代有机农业的重要特征就是农业物质循环的有机性和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永续性。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有机农业就失去了其自然资源保护的意义,也就谈不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专家指出:“用地与养地结合是不断培育土壤、实现有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方面,传统有机肥施用和用地养地相结合、保持地力常新壮的理念及技术措施,对于发展有机农业,弥补现代农业的不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1近代以来中外学者对传统有机肥养地作用的高度评价

我们知道,自上个世纪初期以来,中国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过渡,传统农学趋于衰微,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经久不衰的事实及其所创造的奇迹,长期以来一直很受西方学者的关注,并试图探索其中的奥秘。他们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总结说,传统农业时代中国人把一切能充作肥料的东西都放到土壤里去,使其参与物质的再循环和资源的再利用,化无用为有用。近代农业化学奠基人李比希(JustusvonLiebig,1803-1873)曾将中国能长久保持土壤肥力的奇迹,归结于其无与伦比的用地养地制度。他说这种耕作制度“就是把从土壤取走的植物养分,又以农产品残余部分的形式,全部归还土壤”。德国农学家瓦格纳(W.Wagner)根据他自己的亲身见闻说:“在中国人口稠密和千百年来耕种的地带,一直到现在未呈现土地疲敝的现象,这要归功于他们的农民细心施肥这一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09年,美国农学家金氏(F.H.King)曾用了五个月时间到中国和日本、朝鲜考察农业,其中在中国就呆了四个多月。回国后他撰写的“FarmersofFortyCenturies”(《四千年农夫》)一书,高度评价东亚的传统农业。该书的副题是“PermanentAgricultureinChina,KoreaandJapan”,“PermanentAgriculture”,可以翻译为“永久农业”,也可以译成持续农业。一百多年前的金氏就把中国传统农业称之为“持续农业”,是很有眼光的。金氏在书中重点描述了中国、朝鲜和日本农业的废物利用传统,并将之与美欧国家做了比较,高度赞扬东方国家粪肥积制与施用传统及其对维护土地肥力所起的作用。作者指出,东方民族的特质之一就是能够很好地保护土壤,为了很好地保护土壤,避免破坏土壤肥力和污染环境,他们很注意随时随地收集粪肥。他根据自己在江浙一带的见闻写到:“中国人总是沿着乡间小路或者公路收寻动物的粪便,当我们走在城市的大街上时,也经常看到有人迅速将地上的粪便捡起,然后将它们小心地埋在地下,尽量避免因为透水以及发酵而造成的养分损失。在一些桑园里,人们会在树千周围挖一个直径6-8英尺、深3-4英寸的坑,然后将蚕的粪便、褪下的皮以及吃剩下的一些叶子和梗一起埋在下面。这样处理废物是必要的,因为人们将除丝绸之外的所有东西都利用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而且这些东西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下一季桑叶的生长”。

书中还对中国农民在作物种植过程中充分利用粪肥的智慧和技艺深有感触。实际上,金氏描述的这种现象在中国传统农业时代或者畜力运输时代非常普遍。中国北方有一句谚语叫“早起不拾粪”,也可以理解为,很多人早起是为了赶路拾取路上的牲畜粪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对中国社会特点的认识,深受《四千年农民》的影响。他转述金氏的话说: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系统里的一环,通过自然循环实现生态平衡,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份。他们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在亚洲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生产了多少粮食,养育了多少人,谁也无法估计,而且这块土地将继续养育许多人,看不到终点。就是说,在这个系统中,人类成为自然循环的一部分,社会就像自然界一样循环往复,不断地持续并缓慢发展。遗憾的是,中国在近几十年农业发展过程中,面对耕地不断减少的严峻现实,在土地利用上一直强调提高土地生产率而忽视地力培养,过度依赖化肥而轻视甚至弃用有机肥,结果导致土壤生态恶化,土地肥力下降,农产品品质受到影响,并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威胁。于是人们开始反思并纠正以往只强调生产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的农业经济观念,认识到土地利用必须走用养结合的道路。

2.2传统有机肥的优点及其回归土地的意义

地力的维持和土地的培肥离不开肥料,传统农业所施用的肥料一般是农家肥或天然有机肥,其中包括人畜粪尿、厩肥、作物秸秆、绿肥、饼粕、草木灰、河泥、骨粉、骨灰等,种类繁多。据研究,各种农家肥具有不同的养分特点,可以在养地和培肥土壤方面发挥不同作用。家畜粪便中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营养物质,如氮、磷、钾等,还含有铁、镁、硼、铜、锌等微量元素,是一种复合有机肥料。而且家畜不同,其粪肥的充分也有差别。猪粪尿具有质地细,木质素少,总腐殖含量高等特征;鸡粪养分含量高,适用于各种土壤,还可提高作物的品质。作物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和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和墒情。现代试验研究认为:“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如果每公顷耕地还田秸秆3.0-4.5t,平均可增产粮食15%以上;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土壤理化性状有明显改善”。还有研究表明,稻田综合使用绿肥、化肥与有机物养分,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性状。

联系传统农学理论来看,土壤性状和肥力能够通过合理的耕作和施肥措施加以改变,土地可以越种越肥,南宋农学家陈旉曾明确提出了“地力常新壮”的土壤学理论。此外,传统土壤科学还包含了两种很有特色的理论———土宜论和土脉论。土宜论指出,不同地区、不同地形和不同土壤都各有其适宜生长的植物与动物。土脉论则把土壤视为有血脉、能变动的活的有机体。这些具有明确生态含义的传统土壤学理论,为历史时期土壤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农业生产实践来看,中国几千年能够维持地力不衰,而且土地越种越肥,显然与其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态技术经验有密切关系。当今中国农村和城镇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的一些粪肥积制和施用条件已不复存在。“过去农村连垃圾都少,别说人畜粪尿,但凡能够有些肥力的生活垃圾,连拆除的炕土、灶台、墙土,都混合上切碎的秸秆沤肥,送到地里去了。那时连收废品的都不下乡,因为农村几乎没什么废品,差不多都被老百姓循环利用了”。但是这种情景伴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而逐渐消失,由此带来的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从目前的农业生产实际来看,要做到合理使用化肥,实现化肥与有机肥的配合施用以及有机肥的真正回归,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例如,农作物秸秆过去是肥料、饲料和燃料,农民舍不得丢弃。现在由于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变了,秸秆似乎成了废物,不少地区的农民干脆在田里一烧了之,于是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现象。要解决类似的环境问题,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和先进经营理念,在传统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智慧对解决现代单一化种植问题的启示

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主要体现在遗传多样性与栖息地提供。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作牧养及育种保留了大量动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山林草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之处。不过,现代常规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不仅使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而且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同时,由于一味追求农作物产量和生产效益,导致单一化种植问题日益严重,农业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上述两个方面又互为因果,使农业生态陷入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状况,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值得借鉴和利用。

3.1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历史与现实问题

实际上,为了提高产量,应付人口增长的压力,古人也总是有意识地选种一些高产作物。但由于单一性的高产和多样性的稳产毕竟存在一定矛盾,在古代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多、劳动力充裕,且人们的生活仅限于温饱的情况下,种植多种农作物,保持农业生物多样性,抗御自然灾害,追求稳产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首要目标。这样,人们会有意识地种植某些低产但适应性强的作物,如粟、黍、大豆、稗等,并不断地选育不同的动植物品种等。就是说,虽然近代以前中国农业已出现了单一栽培的现象,但这种现象由于人口、经济、社会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遏制。人们通过不同农业生物的组合,以及品种的多样性培育缓解了作物栽培单一化的扩展及其危害。只是由于增加产量、提高效益也一直是农业追求的目标,所以,单一栽培的趋势并没有停止。20世纪初期以来,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和经济全球化,使传统农业受到很大冲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遭到破坏,农业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对于农产品产量提高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使得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成为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必然途径,并由此导致了作物栽培的单一化。同时,现代先进的生产力和传统农业中长期存在的富余劳动力,也为治山改水和园田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农业生态系统单一化。这样,原来的生物多样性农业模式就被完全打破了。

在单一化过程中,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此消彼长,大豆、谷子和高粱等种植面积的减少乃至消失便是单一化种植的结果。在这些作物种植萎缩的同时,玉米、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却大为增加。在作物和家畜品种上,也有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单一化现象。品种单一化趋势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加速。1950年代,中国各级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组织调查收集整理农家传统品种,进行农家品种的比较试验,从中选择出优良高产的品种,进行大力推广,淘汰当地原有的低产农家品种,这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由于一些高产农家品种得到迅速推广,粮食增产明显。但在大量被淘汰的农家品种中,作物的不少其他优良性狀如抗病、耐旱、耐瘠、优质等基因也随之遭到汰除。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农学家又利用遗传学原理,培育出一批批以矮杆高产为主要特征的作物品种,取代了原有的农家高产品种。70年代以后,杂交育种的成功和大面积推广,进一步加速了作物品种单一化进程,农业收成过分依赖于少数高产品种,地方品种资源被大量淘汰或抛弃。

3.2单一化栽培的危害及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的启示

单一栽培对于粮食增产贡献巨大,但由于缺乏多样性,容易引发病虫害及其他生态问题。传统农业常常通过不同生物的组合来应对各种灾害,甚至变害为利。在单一栽培的情况之下,人们只能通过使用农药、化肥和灌溉等来保正收成。农药、化肥和灌溉的大量使用,既增加了农民负担,又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农产品品质下降,最终危害人类的健康。就单一栽培引起的生态破坏而言,单一种植会引起土壤中某些重要营养要素的极端消耗,而该作物需求很少的另外一些要素则日积月累,导致土壤性状改变、肥力下降,甚至会引起土地的退化、砂化和盐碱化。与单一种植相关的“多年连作”易引起多种病虫害,它们积累于土壤中,就会会造成“重茬地”现象。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微生物日益衰竭,直接影响到土壤生态的平衡和土地肥力的再生产。滥用杀虫剂,蜜蜂和蝴蝶都被毒死,虫媒花作物油菜、桃、杏等开花却不能结果;鱼类、蛙类遭到灭顶之灾。青蛙等害虫天敌的减少,又使人不得不加大对农药的依赖,导致土壤环境和作物体内的污染也在增加。单一经营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还会带来其它生态及文化问题。例如,以原有多样性农业生物为基础所构筑的本土食物体系,也正在被替换成产业化、全球化食物体系,由此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传承和食品安全的担忧。

比较而言,维持农业经营的多样性是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这主要表现在:每块土地同时种植多种作物,每种作物都有很多地方品种和特色品种,每种作物都有多种用途;人们不仅关注作物的经济产量,还关注作物的生物学产量;在不宜五谷之地,种植榆、白杨、乌桕、女贞等树木,提供用材和燃料等。这种农业难以用纯粹的经济利益标准加以衡量,但对于传统的农民来说却是很有价值的。在当代农业的产业化栽培中,“产量”一般是指单位面积上某单一作物的经济产量,作物其它经济价值不高的部位则往往被当成废物。就是说,传统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在为人类提供营养的同时,还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中国农业之所以能维持几千年而不衰,与其长期保持作物的多样性种植有直接关系。传统农业通过包括草本和木本的杂植,甚至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组合,人为地组成一种“多物种”的生态系统,使光热、水土以及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这不仅扩大了农业用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持了地力常新,还在应对自然灾害、调节劳动力使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人们对保持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意义已有一定认识,注意到单一栽培的危险,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农业生物的多样性。如果回顾历史,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思想与实践可以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一,重新认识和利用相关生物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如开发生物燃料,替代石油能源,缓解能源紧张趋势。其二,以生物多样性来应对自然灾害。

据试验研究,在同一稻田中同时播种几种不同的品种,可以使稻瘟病的发病率大为下降,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各种农业生物自身的抗逆性,减少对农药、化肥及灌溉的依赖。其三,以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如桑基鱼塘、稻田养鱼养鸭等。其四,利用生物自身的适应性或抗逆性,保护自然生态。因土因地种植,综合利用山地、水面、草原、滩涂等土地资源,减少垦山、造田、改土的行为,在节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同时,扩大衣食之源,尽量遏制对自然的人为干预。其五,防止外来生物入侵所导致的生态灾难,同时应积极引进域外动植物良种,丰富生物多样性。最后,以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作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人类需要一份安全的食品,需要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而生物多样性是这些生活需求的基础,可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身心健康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资源循环利用价值

综合经营是中国两千多年传统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农林桑牧结合等都是比较典型的综合经营技术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因地制宜,制定各种恰当的生产组合,并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安排其它生产项目,谋求产量的提高和经济收益的增加。同时,通过农业系统内各种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实现无废物生产。具体到每家每户,农户生态系统也是“小而全”的结构单元,物质封闭循环,几乎所有的副产品都被循环利用,以弥补农田养分输出的损耗。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种普遍的观念和一般性做法,还被发展成为若干农业生态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如粮桑渔畜综合经营、桑基鱼塘、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萍鱼共生等。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传统农业综合经营的特征及其典型模式,依然能体现出它的生命力和应用价值。

4.1传统农业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生态意义

当前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的农业生产体系建设无疑需要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但也要注意吸收传统农业生态文化的精华。“过去的经验的确能够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丰富的思路甚至是捷径”。“我国一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的优秀模式,在一些特定的区域,具有现代常规农业难以取代的优势”。“就生态农业的概念来说,其并不排斥传统,反而主张吸收传统农业的精华”。有农学家还根据循环系统的范围,把生态农业分为五种循环模式:(1)农田循环模式,如秸秆还田模式;(2)农牧循环模式,如猪-沼-果模式;(3)农村循环模式,如生活废物循环模式;(4)城乡循环模式,如工业废物循环模式,城市垃圾循环模式;(5)全球循环模式,如碳汇林建造模式等。前三种循环模式都属于农业系统内部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中国传统在这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游修龄先生曾根据食物链原理分析了太湖地区著名的粮桑渔畜综合经营系统,认为它是水陆资源循环利用的典型实例。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也决定了推行农业产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是首选。它要求尽量将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包括农林结合型、农牧结合型、农渔结合型、农林牧副渔综合型等。其中农牧结合既能更好地扩大畜牧业的饲料来源,也能为农田提供丰富优质的有机肥,并可以减少农业和养殖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养分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

不可否认,传统农业生态文化毕竟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形成和发展,它与现代农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不可同日而语,其经验性和局限性也很明显。如果不与现代农业设施和科技手段相配套,低生产力和经验性的问题就难以解决。但是,单纯以高科技方式发展农业又会引起一系列农田环境与农产品污染问题。因此,要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的目标,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传统农业的各种技术模式,从科学的高度充分认识各种循环经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机理,并举一反三,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农业生态新模式,拓展综合性循环经营的新领域。在传统生态模式的基础上,适应当前环境条件和地方经济特色发展起来现代农业生态模式,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果基鱼塘”、“花基鱼塘”、“菜基鱼塘”等模式,江南地区的稻-萍-鱼共生模式,海南地区的“茶胶相依”模式等,都是传统继承与现代创新相结合的典范。再如,很多地方的食用菌产业利用各类农作物秸秆,林木枝杈等农林副产品下脚料作为培养料,而生产食用菌后的废菌糠经过菌丝体分解,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是很好的畜禽饲料,也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它既可以用于养殖业,降低饲养成本,也可以还田增产。养殖业的畜禽粪便可以肥田,农作物秸秆又可以继续用来栽培食用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

4.2传统稻田养鱼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这里以稻田养鱼的稻鱼共生模式为例,说明典型传统综合经营技术模式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稻田养鱼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目前不少省市还保留着传统的稻田养鱼生产方式。稻田养鱼,鱼粪肥田,稻鱼共生,这一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在维护稻田生态、保持地力方面具有现代常规农业不可比拟的优点。在田里,水稻可为鱼类提供荫凉和有机物质,而鱼类又可以为水稻提供氧气、吞食害虫,这有益于养分循环,还能有效地减少水稻病虫草害,降低农药污染,达到粮食增产和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另外,它利用鲤鱼的掘食习性来疏松土壤,客观上起到增氧促根,类似持续中耕的作用,鱼类的粪便也可以培肥土壤。新中国建立至七十年代末期,全国各地的稻田养鱼主要是传统方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稻田养鱼由南方地区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田鱼产量有较大增加,同时,稻田养鱼技术长足发展,传统的稻鱼双元复合结构模式,已发展为稻、莲、萍、茭白、菜、菌菇、禽、鱼等多元复合结构模式。就是说,八九十年代以后,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已发生了转变。近年来稻田养鱼的面积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如果不加以特殊保护,用不了多久,稻田养鱼就会变成“历史”。一般来说,传统稻鱼生产方式生态效益显著,但养殖技术较为粗放,经济收益有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水体小,鱼类栖息环境差。二是一般以养鲤鱼为主,鱼种单一、规格小、生长慢,放养密度低。三是不投人工饵料,稻田天然饵料数量有限,导致饵料不足。四是迟放早捕,稻鱼共生期较短。上述技术因素严重限制了传统稻田养鱼产量的提高,进而影响到这种生产方式的生存和发展。

传统生态农业第3篇

传统农牧区自然资源丰富,没有大工业http://造成的严重污染,生态环境较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牧区的实践中,一条可行的发展道路是立足于发挥生态优势,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着力发展特色经济,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有绿色食品品牌的现代农牧业,实现农牧业不断增效、农村牧区加快发展、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

一、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畜牧业主导产业

传统农牧区通常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种植业比重大,种植业内部粮食作物比重居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制约农牧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因素,同时也是加大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的根本性决定因素。传统农牧区发展现代农牧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畜牧业产业关联度强,抗御自然灾害的素质强,传统农牧区要以发展草原畜牧业为依托,做大做强现代畜牧业,培育符合地区实际、体现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

(一)调整产业结构,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应着眼于整合放大产业优势。传统农牧区种植业多属于旱作农业,靠天吃饭,弱质低效。农业种植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是在稳步发展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农业、订单农业的同时,确立“为牧而农、农牧结合、农牧互补”的格局。在资源配置方面,要压缩旱作农业的规模,把不适宜耕种的土地退下来还林还草,将劣质的耕地资源转变为发展畜牧业的优质资源,优先发展饲草饲料生产与加工,立草为业,满足畜牧业加快发展对优质饲草饲料的需求。充分利用农区的荒山、荒坡等资源,加以改造植树种草,扶持广大农户发展畜禽饲养业。要建立畜牧业与农业种植业的良性循环,鼓励生产者把畜禽代谢废物转化为发展农业种植业生产的有机肥料,做到农牧互补。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补贴资金,引导、支持广大农牧民和企业等其它经营主体扩大养畜规模,提高畜牧业总量。要根据地区资源特点和市场导向,合理调整畜群结构,重点发展牛、羊等草食牲畜饲养,因地制宜发展奶牛养殖、肉牛快速育肥、肉羊短期育肥,建设奶业大市、肉类生产基地。

(二)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生产方式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原因,传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上沿袭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基本保障,初级农畜产品供应季节性明显。这种依赖资源消耗进行数量扩张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按照符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实施农牧业集中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要以农牧业科技园区建设为载体和切入点,推动产业布局调整,切实转变生产方式。在传统农牧区,遵循相对集中的原则,积极推进农牧业生产园区化布局,整合各类生产要素,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在广大农村牧区,科学规划,正确引导,建设集约型的奶牛小区、专业化育肥小区,提高畜禽饲养规模,形成一定区域范围内农畜产品的规模化供应,吸引加工企业入驻,并做大做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以政府投资主导,农牧民和其它经营主体筹集资金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强以水为中心的农田草牧场基础建设,增加节水灌溉面积,提高防旱抗旱能力。要改变传统畜禽因陋就简的散养方式,发展建设养畜,扶持饲养户建设标准化畜禽圈舍,大力推行舍饲半舍饲。以牲畜“种子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牲畜良种化,提高畜群质量。草场是畜牧业生产的宝贵自然资源,要推行禁牧、休牧、轮牧等制度,合理利用天然草场,充分发挥和挖掘天然草场生产力,恢复草原生态。要依托农牧业科研单位和院所,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强大的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农牧业科技研发、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于一体的支撑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牧业经济真正转入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

(三)调整转换工作思路和方法,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

传统农牧区农畜产品加工业不发达,农畜产品多以初级原料或粗加工形态流入市场,农牧业的比较效益低,农牧民常面临产品卖难的困扰,收入增长缓慢。要跳出就农牧业抓农牧业的思维定式,以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大发展,带动、促进农牧业长足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的素质和竞争力。

要立足丰富的农牧业资源优势,实施工业反哺农牧业,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的加工转化增值率,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成长性较好的重点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扩大生产能力。围绕乳、肉等产业,加大产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综合实力强的大型加工企业,提高农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千方百计启动社会资金和民间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大力发展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以民营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大发展促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蓬勃兴起。要积极鼓励、支持市内有实力的工商企业投资农畜产品加工领域,实现农畜产

转贴于 http://

品加工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壮大加工群体。加大对农畜产品加工业科技投入的支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扶持加工龙头企业推进技术创新。要适应农业国际化的新趋势,发展以牛羊肉、果蔬等出口创汇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农牧业经济的外向度。

二、发展现代农牧业组织形式,推进农牧业产业化

传统农牧业生产以农牧户家庭经营为主,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低,经营分散导致生产上的盲目性,生产与加工相互脱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农牧业现代组织形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一)建设优质农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

根据农牧区的资源特点,以市场为导向,合理安排农牧业生产,大力发展种养专业村、专业乡镇和特色旗市,变千家万户松散无序的小生产为有组织的集约化大生产。通过发展种养业的专业化,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定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变农牧区农畜产品“少而全”为“精而优”,实现批量规模化,全面提高种养业的整体水平,为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

农牧民生产与经营从分散走向联合是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农牧区要大力扶持农牧民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发挥专业化中介组织在提供社会化服务,开展行业自律,防止无序竞争,衔接企业和农牧户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地方政府要采取具体的扶持政策措施,鼓励农村牧区广大科技人员、种养能手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把广大农牧民和农牧业从业人员组织起来,广泛发展生产与经营上的合作,提高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水平,增强农牧民适应大市场的能力。

(三)发展“公司+农牧户”等组织形式

农牧业是从事自然生产与经营的产业,处于弱势地位的农牧民承担着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措施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与农牧民建立稳定的合同关系,构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利益分配新机制,降低农牧业生产与经营的风险。各类中介组织要在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架起桥梁和纽带,做到风险共http://担、利益均沾,促使农牧业生产经营高效顺畅。

三、调整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品牌

传统农牧区工业“三废”污染较少,农业受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污染相对较轻,生态环境整体优良,在当今绿色消费形成时尚的背景下,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农牧区要切实加强环境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和发挥生态优势,打“生态”和“绿色”品牌,生产和开发品质优良的无污染安全、营养的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

(一)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

要加快农畜产品标准化建设步伐,建立和健全农牧业标准化体系、农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快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品质标准、投入品标准和基础技术标准,不断改进和优化认定和认证水平。在生产环节,加大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及修订力度。以生产示范园和示范户为载体以实现优质优价为前提以加强对农牧民的技术培训为手段,加大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应用工作力度,实施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控制,保证农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抓好优势农畜产品区域带、龙头企业、出口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的扩散度和辐射面,开发大规模、整建制的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转贴于 http://

(二)推动产品创新

由于加工企业技术、设备和工艺落后,传统农牧区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缺少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优品牌,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产品档次低。要以提高科技含量、发展精深加工、创优质品牌为目标,重点抓好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装备,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特别是要加快农畜产品采收、加工、包装、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和装备。要整合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市场优势,打造形成地区统一的知名品牌。要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努力开发新产品,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农产畜品加工企业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深入开展精深加工工艺、技术、品种和功能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产量。

(三)完善绿色食品营销网络

要以实现品牌价值为核心,加快市场培育和流通体系建设。吸引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采取多种渠道投入建设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专卖店。支持龙头企业在消费地区建立绿色食品专卖店、专区、专柜,不断提高主打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工商、交通、农业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并开通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跨地区营售运输的“绿色通道”,抓好系列产品的包装、宣传、推介http://,扩大品牌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政府有关部门、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要积极组织加工、流通等企业参加农产品、绿色食品博览会等重大商贸活动,举办多种形式的订货会,全力开拓国内、国际市场。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增设专栏或辟建专门网站,经营好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网上销售。

传统生态农业第4篇

关键词:传统生态农业 稻田养鱼 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新出路

前言

我国已有近700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8亩,超过40%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沙化的影响。在有限的资源禀赋内,寻求一条兼顾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的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之路已刻不容缓。

传统生态农业,例如稻田养鱼、桑基鱼塘、养鸭治蝗等都曾因其生态、高效、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农产品的多元化在农业史书中书写过光辉的华章,但在工业化背景下,因其无法很好适应机械化、规模化大生产而淡出了人类的视线。然而,随着人地矛盾的日益凸显,传统生态农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中,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主要通过追加投资,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但整治潜力有限,甚至在预期投资年限内无法收回成本,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投资量大,容易对生态造成不良影响,只是短期内缓解了人地之间紧张的供需矛盾,并未展示出持久高效的增产续航能力和对环境长远改善的潜力。

二、稻田养鱼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

浙江省青田龙现村的稻田养鱼,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选为世界农业遗产进行保护。由此,有关稻田养鱼的研究,成为一个国际性的课题。但它的社会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环保价值还未受到社会业界的高度重视,社会投入微乎其微。我国可养鱼稻田有600多万公顷,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尚不足四分之一。研究人员大多把研究方向锁定在如何提高系统本身的效益最大化和系统所产生的外部经济、生态问题上,并未很好地结合社会化大浪潮,使传统生态农业的发展发生质的跃迁。

本文将稻田养鱼与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巧妙地联系在一起,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为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寻求新出路的同时,为传统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稻田养鱼与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一、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是指在稻田内放养田鱼,在田陇上种植瓜果蔬菜,丰富稻田生态系统结构,提高稻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产出多元化、生产效益最大化的传统生态农业。

田鱼觅食,搅动田水,可使土壤疏松,起到增氧促根和持续中耕的作用,促进水稻生长;草鱼每增重0.5K,可吃掉杂草40K,有除草剂不能比拟的彻底性与持续性;危害水稻的害虫,如二化螟、叶蝉等,幼体都生活在稻田的水中,成为鱼类喜食的饵料;鱼类排出的粪便可肥田,亩产25K鱼,可向稻田排放40K粪便,相当于增施了硫酸铵6.5K,过磷酸钙2. 5K。因为鱼有增加田水氧容量、肥田、除虫除草的作用,稻鱼共生的稻田水稻产量普遍比其他稻田高5%到10%。

二、稻田养鱼与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

稻田养鱼是种植技术和养殖技术在立体空间上的完美套种,是对土地资源短缺的有效应对。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不扩大种养面积的前提下,通过种养结合,不但提高了水稻的产量,更额外获得了瓜果、蔬菜、鱼类等农副产品,有效增加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

稻田养鱼生态系统可以充分利用稻鱼共生关系,降低养鱼成本,减少防治水稻病虫害过程中的农药投入,减少化学肥料的投入,以更低的投入,收获更高的产出,间接地实现了单位面积效益的优化,实现了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利用稻鱼共生系统,发展观光农业,绿色稻米,生态鱼类养殖,利用稻鱼共生系统巨大的生态效益获得更大的产品附加值,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

三、稻田养鱼相对于其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式的优势

稻田养鱼利用系统固有的稳定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生态价值相比其他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式优势得天独厚。

稻、鱼、瓜果、蔬菜等多元化的产品,系统自身全方位的产品产出,实现了其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式难以实现的效益多元化。

系统在低投入下产生的高效的收益、可持续的发展能力,以及生态效益所带来直接和潜在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其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方式所不具备的续航能力和发展机遇。

总结

在人地矛盾日益激化,人类对绿色无公害食品孜孜以求,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越发兼顾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传统生态农业必将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农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实现找到一条经济、生态、可持续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张丹. 侗族稻田养鱼的历史、现状、机遇与对策.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04).

[2]陈礼强. 稻田生态渔业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渔业致富指南, 2007,(06).

[3]游修龄. 稻田养鱼,生态农业的典范. 浙江国土资源, 2008,(07) .

[4]张传辉, 张汉巍.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2006,(06).

传统生态农业第5篇

中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4]。然而把这种朴素的经验上升到科学和理论的高度,却是现代的事。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一些农业现代化的弊端开始显现,很多专家对农业生产只重视粮食生产、乱垦滥开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同时以马世骏院士为代表的学者指出,要以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概念与观点来指导农业的研究与实践。1981年,马世骏先生在全国农业生态工程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了“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5]。1982年,叶谦吉教授在全国农业生态经济学术讨论会上发表“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的一次绿色革命”一文,正式提出了中国的“生态农业”这一术语[6]。随后,1982年至1986年的5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根据我国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情,提出农业要“走充分发挥我国传统农业技术优点的同时,广泛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走投资省、耗能低、效益高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一部分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以及一些县,开始了生态农业的探索[7]。在近10年的较大规模的试点后,1993年由农业部等7部委局组成了“全国生态农业县建设领导小组”,重点部署51个县开展县域生态农业建设,从其分布的区域和生态类型的代表性看,也是具有推广意义的[8]。这一时期,中国学者在广泛的生态农业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初步形成了中国的生态农业理论。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至2010年中国在新世纪连续出台了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其中4份“一号文件”均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生态农业在经历了约30年的发展后,积累了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整合、深化和扬弃,进一步与农村发展、农民致富和农村城镇化相结合,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无公害化已经成为中国生态农业的重点趋向;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补偿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生态观光农业也成为了生态农业中新的亮点。但也应当看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进入一个瓶颈期[9]。首先,当前的生态农业还是以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追求产出为主,对农业的多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以种植业为核心的基本格局对与包括工业、服务业在内的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重视不够,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缺乏市场化的引导、规模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品牌化推广,很难获取显著的经济收益;第三,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10],往往只重视模式的物种结构搭配与组装,而不太重视模式结构组分之间适宜的比例参数、各个环节的关键配套技术;最后,农业管理标准化整体还处于较低水平,标准不完善、可操作性差,甚至出现矛盾的现象时有发生。

2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为新时期生态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为了适应不同的自然条件,创造了至今仍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这些灿烂的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同时也对全球可持续农业产生积极影响[11]。在中国生态农业发展进入瓶颈期的时候,人们开始从农业发展的政策、模式及技术方面进行反思,重视对传统农业价值的挖掘,以期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FAO列为首批GIAHS保护试点,标志着新时期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探索的新起点。截止目前,全球共有16个GIAHS保护试点,其中4个保护试点在中国。除了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以外,还有云南红河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显然,与以往的基于考古研究和农史研究为重点的农业遗产相比,这里的农业文化遗产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蕴含着深厚的生态哲学理念、有效的农业种养殖技术以及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将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实践技术与平台建设。2012年3月13日,农业部正式发文将在全国范围内评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一方面有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组织推动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相衔接,促进农业功能拓展,更为重要的是,将极大地推动新形势下生态农业的发展和落实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农业文化遗产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农业,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保留了杰出的农业景观,维持了可恢复的生态系统,传承了高价值的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同时也保存了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首先,农业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知识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和系统,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其次,农业文化遗产“不是关于过去的遗产,而是关乎人类未来的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及传统农业知识、技术和农业景观一旦消失,其独特的、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和文化效益也将随之永远消失。最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强调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极端条件的可持续性,多功能服务维持社区居民生计安全的可持续性,传统文化维持社区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12]。因此,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保护一种传统,更重要的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留一种机遇。

3面向多功能的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具有较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域性特征,几千年的农户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形形的农业区域,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同时又为文化的多样性奠定了自然基础,赋予了农业更为广阔和丰富的内涵,促使生态农业的功能在现代社会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基于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及其特点的分析[13],我们认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农业多功能的拓展,而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上的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拓展为其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3.1生产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及相应的农副产品产量是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一直注重采取不同农业生产工艺流程间的横向耦合,如稻鱼共生、北方“四位一体”模式、南方猪沼果模式等都是生产多种产品,提高产品产量。针对一些小规模生产模式调查的实验证明,其净收入往往高于现代常规农业[14]。另一方面,在解决农业生产中的产品质量问题方面,中国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也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在源头尽量降低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污染土壤和水的可能性,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但随市场经济发展,由于生产规模小、分散化程度高,生产方式和技术不能适应市场多样化要求等,小农经济与大市场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规模化和产业化成为生态农业生产功能的重要内容和发展趋势。

3.2生态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由于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农业文化遗产地多具有生态环境脆弱、民族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促使农业不仅肩负生产发展的任务,还须在生产中保持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环境压力的胁迫促使人们通过在生态关系调整、系统结构功能整合等方面的微妙设计,利用各个组分的互利共生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5],提高农作物的抗性和品质[16],控制农业有害生物[17],提高土壤肥力[18],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9]。如稻鱼共生系统中,鱼类的活动搅动了土壤,同时杂草和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从而减少了稻田CH4的排放量;鱼的排泄物中含有氮、磷等营养元素,减少了氮肥和磷肥的使用;对三化螟、纵卷虫、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态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3类:一是生态质量附加值产品开发,如优质有机农产品等。我国是传统的有机农业国家,生产绿色食品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加之我国区类众多,农产品种类多样,具有形成区域特色的有机食品生产的客观基础。二是休闲功能开发,如生态型观光休闲农业等。生态观光旅游是未来生态系统与社会、人文需求相结合的一个切入点,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体现。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自然资源丰富多彩,人文资源各具特色,具有较大的农业旅游业开发潜力。积极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可促进我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无污染绿色农业的发展,给农村增加就业渠道。三是生态补偿[20]。与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一样,生态农业耕作方式下的农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也存在外部性的特点,在以往的经济核算框架下这些成本或效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从而错误地低估了生态农业耕作方式的综合效益,可以通过生态补偿激励社会效益大的行为方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21]。

3.3文化功能拓展与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在近万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得到了延续[22]。当前任何区域的农产品都有一定的文化、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与内涵,它们均富有区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发展地方经济,继承与传播文化遗产,对弘扬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视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对传统知识的传承以及提供教育、审美和休闲作用,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文化功能型农业发展的途径可以概括为两类:一是文化休闲功能开发,如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等,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复合性、动态性、脆弱性、原真性、独特性等特点。而农业文化遗产地除了农业文化遗产系统之外,还有其他诸如山水景观、民俗、歌舞、手工艺等资源,既有物质形态,也有非物质形态,共同组合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受到了很多旅游者的青睐。但同时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开发是一把双刃剑。遗产地文化传承中存在工具理性、传统与现代的背离、文化传承的代际失衡等问题。因此,要推进遗产地旅游开发中文化传承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使遗产地文化得以正常传承和发展[24]。二是文化附加值产品开发,把农产品和地域文化、地理和历史实现有效的嫁接,通过“科学商标”、“历史商标”、“人文商标”、“地域商标”和“文化商标”等赋予农产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孔府家酒”、“曹雪芹”、“茅台酒”、“北京烤鸭”、“莱阳梨”、“道口烧鸡”和“岐山哨子面”等,不仅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对实施生态农业产业化具有重要价值。

传统生态农业第6篇

有着“中国最美梯田”之称的浙江云和梯田,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即公元1452年。农人祖先们巧妙利用地形,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依山势而筑,顺其自然,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山水与耕地完美交融,流水不腐。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这种独特的灌溉系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使当地农民的生活得到保障。

除了云和梯田农业系统之外,还有黑龙江抚远赫哲族鱼文化系统、广西隆安壮族“那文化”稻作文化系统、新疆奇台旱作农业系统等传统农业生态模式也被列为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这些传统农耕文化都遵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等朴素的农耕思想,在长期的农耕活动中,祖先们尊重生物多样性,并赋予了这些农耕系统以深刻的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体现了“蚂蚁抬土”“愚公移山”一般的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当下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各种传统农业系统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保持中国文化魅力的关键、创新中国特色文化的重要资源。

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农业文化遗产则是世代传承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农业技术与知识体系,是传统农业系统中的精华。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以自然状态自生自灭者居多,若不重视保护难免濒危。”

在上世纪60年代,海南羊山地区原有野生荔枝母本群6万亩之多,形成了世界罕见的野生荔枝母本群,有130多品种,其中58个品种为优良品种,是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荔枝种质资源库,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而自1990年至今,农民被利益驱使而砍伐荔枝木,改种或嫁接古荔枝。曾经随处可见的百年以上荔枝树,如今砍伐严重,羊山古荔枝群农业生态系统被人为严重地破坏了。

另一方面,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土地,传统的生活方式,世代相传的技能技艺,与农业相关的民俗、礼仪等面临着后继无人、断代消失的威胁。

为此,2012年3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了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工作,并于2013年5月公布了首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至今已经公布了6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保护遗产名单。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家行为”,正式列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的日常工作,那些由祖先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的、最典型、最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系统,受到了来自中央政府的保护。

中国的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世界前列,目前共有31个传统农业系统入选联合国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中国有11个,居世界之首。

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对工业化浪潮下农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当前建立在以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现代化农业造成了农药残留和对土地以及水资源的危害,这使得农业生物多样性大大减少。

然而一些传统地区的传统农耕方式在适应气候变化、供给生态系统服务、保护环境、提供多种产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污染,其农业系统内部即可达到平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保护好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确保物种、粮食品种和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确保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传统生态农业第7篇

(1.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2.西安财经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0)

【摘要】本文在梳理了传统农业特征的基础上指出,现代农业应该是商品化的、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是依赖于高科技支撑并以现代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际上就是: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转变;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的转变;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的转变;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应重点协调好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关键词 传统农业;经济均衡;现代农业;技能偏态型

0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问题依旧存在,由于历史上所形成的制度与体制障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仍在延续,农村的落后与贫穷、愚昧和偏僻、偏执与保守,使得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加强“三农”工作,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全局,关系着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也关系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201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全文公布,对过去十年我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结,突出强调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基本经营制度优越性,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代农业体系。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重新梳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传承关系,明确政府职能,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1 传统农业的特征

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为基础的农业可以称之为传统农业。传统农业是一个经济概念,从经济分析的角度来看“传统农业应该被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均衡状态”。处于这种均衡状态下的传统农业生产实际上应该是一种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进行的生产方式长期没有发生变动的小农经济。根据舒尔茨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传统农业的几点基本特征:

(1)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变化。这里所说的根本性变化是一种内延式的增长,指在投入要素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及土地的产出率得到提高。那种依靠更高效的化肥使用,或者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土地产出增长显然不属于这种根本性的变化,它们依然属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2)将投入要素作为收入流的来源,人们获得与持有这种生产要素的动机长期不变。按照舒尔茨的观点,收入流的来源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的价值决定了收入流的价格。昂贵的生产要素价格导致收入流的成本极高,使得传统农业资本收益率低下,人们缺乏增加传统投入要素的动力,即人们对于这种要素的需求偏好长期内不发生变化,因此农业生产投入的生产要素和技术才会在长期内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基于上述两个原因,传统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处于长期均衡状态。因此传统农业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它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均衡状态。对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关键就在于打破原本的均衡,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激励生产者寻找新的生产要素作为廉价的收入流来源或经济增长源泉。

2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现代农业应该是在不断寻找廉价生产要素作为经济增长源泉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商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现代农业通过生产要素的整合,加大投资(对土地投入和对农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是降低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获得了廉价的经济增长动力。与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小农经济不同,现代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为配套,用科学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

2.1 现代农业是商品化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不同的是它们的制度基础。传统农业是在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的自我需要,只是在产品剩余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交换,市场化行为是偶然的结果。现代农业则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者的生产过程都以市场为导向,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提供商品。不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市场,就连生产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技术也会遵循市场原则。因此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更容易对市场价格作出反应,在价格指导下对农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

2.2 现代农业是合作化经营的农业形态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我需要,所以分散的,小规模的,封闭的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对于传统农业生产者而言是一种理性的选择。面对市场的现代农业则有本质不同,市场范围的扩大,使得交易的不确定性增强,交易风险提升,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越来越成为市场交换的障碍。只有依靠合作化经营才能获得足够信息以抵抗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同时合作化经营也成为农业生产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本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2.3 现代农业是高科技支撑的农业形态

传统农业在生产要素和技术水平不倾向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了一种均衡,这种均衡建立在传统生产经验的精耕细作基础上,技术的使用也基本局限于化肥的施用及畜力与小型农机具对人力的替代上。低下的资本效率使得对于农业进行投资成为一种非理性的选择,传统农业发展就在这样的技术面前停滞不前。现代农业依靠资本的高投入,使得农业技术发生质的转变。基于转基因、无土栽培、航天育种等高技术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农业科技使得农业发展甚至摆脱了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限制,大大拓展了农业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转基因技术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2.4 现代农业是新型农民为主导的农业形态

现代农业技术的复杂性与交叉性要求有文化、懂技术、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取代传统农民成为经营主体。伴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会逐步取代非技能偏态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产出的增长越来越多依赖于技术的进步而非传统经验的累积。那些具有高文化、掌握了更多技术的高素质人才会逐渐取代老一代的农业生产者成为现代农业的主人,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生产经营。

3 建设现代农业应实现几个转变

3.1 生产目标由自给自足向以市场为导向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主要以满足生产者需要为终极目标,生产体系封闭与市场的联系很少。现代农业生产则将市场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的全部环节,围绕市场需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农业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者自身的需求,而是紧盯市场动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终极目标,甚至农业生产者自我需求的满足也要依赖于市场。围绕这种价值取向,农业生产者逐渐强化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意识,在竞争中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坚持“以优取胜”。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会促使农业经营者从单一的农业生产环节走出来,涉足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服务等领域,促进农业经营的“一体化”,在更长的产业链上配置资源,提高农业资本收益率。

3.2 经营方式由分散型向合作型转变

传统农业生产的自然属性使得农业生产分散在较大的空间范围而不与其他生产者产生联系成为可能。同时由于技术上的简单化,也使得农业生产者可以仅仅依赖于自身知识的积累便能完成传统生产,生产者之间缺乏合作的激励。现代农业生产则是一种社会化的生产,虽然生产环节本身还依赖于自然条件需要分散在不同的空间,但是自然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也就仅限于此,更多的不确定性则是来源于市场。单个生产者在面对巨大的市场风险时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分享专业化利益,提高工作的熟练度。通过合作,生产者会获得谈判优势,降低交易费用。通过合作,生产者可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业生产大环境,同时,这种外部环境的改善会带来外部经济,增加生产者收入。

3.3 技术进步方向由非技能偏态向技能偏态转变

根据技术和使用技术的劳动者技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把技术进步分成两种不同类型——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和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如果新技术的使用要求比使用现有技术更高的能力,或技术使用主体必须承担重新学习的成本,那就是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相反,如果某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没有对使用技术的劳动者的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依靠劳动者的原有技能或禀赋能力即可操作该技术,此时发生的便是非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郭剑雄、李志俊,2011年)。技术进步依赖于对于物质资本的投入进行,现代农业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需要以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为条件,并同时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这种技术进步有利于进一步打破传统农业内部的经济均衡,引入“廉价”(即投入产出比更高)的生产要素,降低农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的成本。

3.4 劳动者由经验型向技能型转变

随着我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的消失,劳动力资源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农业生产也将会同其它部门的生产一样,从追逐劳动力数量投入转变为劳动力质量投入。一方面,技能偏态型技术进步要求劳动者不能再依靠原有技能和禀赋进行生产,适应技术进步的方向,掌握与技术应用相适应的技能从事现代农业经营活动。另一方面,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年轻一代的农业从业者获取生产技能的途径不再依赖于口耳相传,而是更多地来源于教育和学习。他们从老一辈的生产模式中走出来,主动学习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4 政府在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4.1 协调市场化需求与农业供给之间的关系

政府应在强化市场导向的同时,加强对于农业生产的引导,减少生产的盲目性所带来的效率损失。随着商品化程度的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一样成为了社会劳动,构成社会化分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化生产的盲目性容易导致农产品供给的波动。农产品属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农产品的供给往往取决于上期价格,而农产品的需求却是和本期价格相关,因此仅仅以市场价格为导向很容易造成农产品供给的周期性波动,打击农业生产者积极性,也导致农业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政府可以通过农产品供求的信息发布,对农产品市场进行专业预测,建立预警机制对农业生产的方向加以引导。

4.2 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

合作化经营是“小生产”与“大市场”进行有效对接的手段。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经济发展也不平衡,因此在实践中,劳动人民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化经营方式,也获得了很多成功的宝贵经验。但总体上而言,我们对于合作化经营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许多政策法规还不完善,政府的监管还不到位,政府对于农业开展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要求。今后政府的工作方向应该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要求,引导农户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生产要素,加快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积极带动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4.3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强调“把农业科技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我们要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创新机制、改善创新条件。首先,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加大国家各类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支持力度,与农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攻关,提高农业科技成果向农业生产力的转换率,特别是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其次,努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科技成果在农业的推广离不开各级农技服务,一方面我们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推广站进行宣传,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另一方面我们利用信息化平台将最新的农业科技动态带到农户身边,使他们尽快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情况,并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农业技术,分享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农业现代化。最后,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 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特别是发展适合家庭生产的小型机械和信息化生产设备。

4.4 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培育新型农民

农业的现代化依赖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的主导者必然是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农民。随着沿用传统生产方式的老一代农民逐渐退出农业生产领域,年青一代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生力军。他们思想更开放,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渴望更强烈,怀揣着热情希望在土地上大有作为。然而目前我们对于农业的职业教育的开展却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实践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一方面继续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力度,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农业技术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对农业生产者进行现场指导,还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实现网上实时指导,使得对于农业生产者的职业培训贯穿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提高农业培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 梁小民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陶武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着力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12.

[3]郭剑雄,李志俊.劳动力选择性转移下的农业产出增长——非技能偏态技术进步与质量过剩劳动力假说及其检验[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学报,2011(11):100-109.

[4]李滋睿,屈冬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与政策需求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25-29.

[5]曾福生.中国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创新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11(10):4-10.

传统生态农业第8篇

1. 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或更为宽泛的“农业遗产”的概念),我国著名农业历史学家石声汉先生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包括来自于现代农业的农药、化肥、机械等以外的有关农业的所有要素;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已经逐渐淡出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要素。

我们的理解是:广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人类在历史时期农业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以物质或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技术与知识集成,主要包括农业遗址、农业工具、农业文献、农业民俗、农业技术、农业物种、农业工程、农业景观、农业品牌、农业村落等10种类型。狭义的农业文化遗产指历史时期创造并延续至今、人与自然协调、包括技术与知识体系在内的农业生产系统,特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推进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与农业部推进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China-NIAHS)。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于2002年发起的一个大型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该项目将努力促进地区和全球范围内对当地农民和少数民族关于自然和环境的传统知识和管理经验更好地认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来应对当展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促进可持续农业的振兴和农村发展目标的实现。

按照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些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表述,这些农业生产系统是农、林、牧、渔复合系统,是植物、动物、人类与景观在特殊环境下共同适应与共同进化的系统,是通过高度适应的社会与文化实践和机制进行管理的系统,是能够为当地提供食物与生计安全和社会、文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系统,是在地区、国家和国际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的系统,同时也是面临着威胁的系统。

我国是最早响应和积极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国家之一。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部、中国科学院积极支持,有关地方政府积极配合,不同学科的专家和遗产地人民积极参与,在示范点选择与推荐、保护利用探索与经验推广、科学研究与科学普及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成为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

2012年3月,农业部正式启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工作。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的农业生产系统,这些系统具有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传统知识与技术体系、独特的生态与文化景观等,对我国农业文化传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功能拓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根据这一定义,主要包括小规模庭院经济型、特殊遗传资源保护型、多个物种互利共生型、景观生态结构优化型、水土资源持续利用型等不同类型。

2. 农业文化遗产的特点

(1)活态性:这类农业文化遗产是有人参与、至今仍在使用、具有较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的农业生产系统,系统地直接生产产品和间接生态与文化服务依然是农民生计保障和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2)动态性: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以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所表现出的系统稳定基础上的结构与功能的调整。

(3)适应性:指随着自然条件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系统稳定基础上的协同进化,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智慧。

(4)复合性:这类遗产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传统农业知识和技术,还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的传统农业景观,以及独特的农业生物资源与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合特点。

(5)战略性:这类农业文化遗产对于应对全球化和全球变化带来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与粮食安全,有效缓解贫困,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6)多功能性:这类遗产具有多样化的农产品和巨大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充分体现出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多种功能。

(7)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这些农业文化遗产对于极端自然条件的适应、居民生计安全的维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8)濒危性:指由于政策与技术原因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所造成的系统不可逆变化,表现为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丧失、传统农业技术和知识体系的消失、农业生态系统的破坏。

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示范价值等, 这些价值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充分挖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多种价值, 可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传统生态农业第9篇

在建设新农村生态农业时,沼气的建设是重要的一环。到2013年时全国农村农户沼气普及率超30%,而目标是到2020年,将农户普及率达到70%以上。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技术为何普及困难,经调查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四方面阻碍:

一是技术水平受限。由于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涉及到农学知识、化学知识、农业工程技术和其它一些高新技术,农民的接受能力较弱,不能发挥整个生态农业模式的最大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对沼气配套技术进行不断的维护和更新才能顺利运行,但我国在沼气推广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人才较少。另外,一些地方使用简单粗放的操作进行沼气发酵,并且没有专业人员的指导,管理落后,原料配制不当等原因使沼气池的优势一点都没有发挥出来。

二是资金紧张。在建设沼气池等基础设施时需要一定的资金,它的建设是以整个系统为单位的,完善的沼气农业模式包括建设与之适应的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的设施。如果只是单独建立一个沼气池,对新农村农业方式的改善是治标不治本。因此,虽然政府有提供一定的补贴,但只是杯水车薪。

三是部分政府人员和大部分农民传统观念限制。受长期的传统观念影响,大部分农民都是遵循着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不肯轻易尝试新的农业模式,而且,沼气生态农业模式在应用中获得收益需要较长的前期准备,并且难度较大,短期内看不到优于传统农业模式的效果。因此农民处于规避风险的想法也不肯轻易尝试。四是沼气生态农业技术支持体系不够完善。在农村,建立沼气设施之后,地方政府在基层安排的科技服务人员较少,无法在农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排除,而在相关的设备提供服务较少,通常要到县市级地区购置。

2改善对策

沼气建设需要稳步进行,不能贪图任务量,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全面进行改善。

首先,加大对生态农业和沼气生态农业模式的宣传,提倡农民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宣传国家实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具体涵义、实施措施。基层技术人员和基层政府管理人员利用农闲时间多组织农户宣传农业生态带来的效益和正确实施方法,并将沼气生态农业技术应用中应注意的难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都告知农户。

其次,加快对不同地区农业情况的研究,提高实施的整体技术水平。通过对新技术新理论的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及时地更新沼气生态农业模式中的技术。同时根据当地的耕作制度来推行适合的种植养殖配套技术和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水平。只有形成了完善的系统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发展生态农业模式系统的最大优势。

再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集中生产。整个沼气生态农业系统需要较多的人力,新农村建设中可以趁着适宜的实际打破门户界限,以三户左右为单位,共同发展生态农业。在资金方面,政府可以设定单独的基金会来发放补贴,专款专用,使每一分资金都得到有效利用真正用到农民身上。另外,在农户贷款方面放低标准,尤其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农户,给予数额较大的资金支持。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