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宏观环境特征优选九篇

时间:2024-02-20 14:44:53

宏观环境特征

宏观环境特征第1篇

一、 宏观市场分析

1. 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2. 宏观社会环境分析

3. 宏观政策环境分析

4. 宏观经济、社会、政策环境对办公市场的影响

二、 办公宏观市场分析

1. 上海总体办公市场分析

2. 行业宏观发展态势分析

三、 区域办公市场特征分析

1. 区域概述

2. 供应、销售(租赁)、空置分析

3. 销售(租赁)价格分析

4. 产品特征分析

5. 主力客户分析

6. 典型案例分析

四、 项目地脉研究

1. 项目地块特质分析

2. 项目地块周边市政、规划情况分析

DiYiFanWen.com第~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五、 项目初步定位建议

1. 初步市场定位建议

宏观环境特征第2篇

【关键词】 宏观经济环境;资本结构;调整速度;非平衡面板数据

在调整速度的众多影响因素中,宏观经济因素对调整速度的影响近年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Douglas O. Cook(2009)分别采用两阶段和综合两种动态部分调整模型,考察宏观经济环境对调整速度的影响,发现在宏观经济繁荣时调整速度较快。原毅军,孙晓华(2006)的研究得到调整速度与上一年GDP增长率正相关,与通货膨胀率,实际贷款利率和财政支出增值率负相关的结论。黄辉(2009)对宏观经济环境和制度因素影响调整速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调整速度表现出顺经济周期现象。本文对前人研究方法进行改进,基于部分调整模型,用宏观经济变量划分样本进行调整速度对比研究。在目标资本结构的回归中不考虑宏观因素。这样改进可以避免双重考虑宏观经济因素造成研究结果不稳定性和不显著性。

一、研究模型与变量设计

1.研究模型

接受Nerlove的部分调整模型(partial adjustment model)的构建思路,构建下面的资本结构部分调整模型(1)

Lit- Lit-1=?姿(L*it- Lit-1) (1)

其中,L*it和Lit分别表示公司i在第t年末的最优资本结构和实际资本结构。?姿为调整系数,表示在一个年度内公司的资本结构向目标水平调整的快慢,并间接反映调整成本的大小。

根据屈耀辉(2006)等人的研究,目标资本结构可表示为公司特征向量与行业特征向量的线性函数

L*it=?琢0+■?琢jYjit+■?琢sDs+■?琢tDt+?滓it (2)

其中Yit是影响公司目标资本结构的一组相关变量,Ds和Dt分别为行业和时间虚拟变量。

将(2)式带入到(1)式整理得到本文的回归模型(3)式

Lit=?姿(?琢0+■?琢jYjit+■?琢sDs+■?琢t)+(1-?姿)Lit-1+?滓it(3)

2.变量设计

(1)资本结构变量。本文分别使用账面资产负债率和市场资产负债率两种资本结构进行研究。

LEV Bit=(LDit+SDit)/TAit

LEV Mit=(LDit+SDit)/(TAit-LSVit+LSit*P)

LEV Bit表示账面资本结构,LEV Mit市场资本结构。LDit表示长期负债,SDit表示短期负债,TAit表示账面总资产,LSVit表示流通股账面价值,LSit*P表示流通股市场价值。

(2)目标资本结构拟合变量。根据已有文献对目标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选用的公司特征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用主营业务的自然对数表示,目前公司规模与资本结构的经验研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资产有形性(TANG),用固定资产除以总资产表示,经验研究表明有形资产的比率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非债务税盾(NDTS),用固定资产折旧除以总资产表示,经验研究研究发现非债务税盾与资本结构负相关;公司成长性(GROW),用托宾Q值表示,公司成长性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公司盈利能力(PROF),用息税前利润除以总资产表示,公司盈利能力对资本结构的经验研究也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税收因素(TAX),用所得税除以利润总额表示。考虑行业特征因素,用行业资产负债率平均值(HAB,HAM)表示。

(3)宏观经济变量。仿照Douglas O. Cook(2009),本文选用GDP增长率来定义宏观经济环境。GDP增长率定义为本年GDP减去上年GDP再除以上年GDP。宏观经济变量划分样本的具体情况是,13年的GDP增长率数据以2002年的GDP增长率为中位数分为两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按照GDP增长率的二分位数再进行划分,将样本分成四个部分。取GDP增长率最小的三年1998~2000定义为为宏观经济环境衰退;取GDP增长率最大的三年2005~2007定义为宏观经济环境繁荣。

二、样本选取与估计方法

选择沪深两市1996~2008一般上市公司的数据,不包括金融上市公司,剔除PT,ST公司。经过数据整理,获得分布于十二个行业的715家公司的9295个样本观测点。样本数据来源于CCER数据库。由于模型(3)把目标资本结构的决定因素内化其中,模型右边包含因变量一阶滞后变量,采用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方法,把模型(3)右边所有变量的二阶滞后变量作为工具变量。

三、实证结果分析

注:括号里的数据是T检验值,表中***、**、*分别代表在1%,5%以及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表1中LEV(-1)的系数就是1-?姿。可以看到,在账面资本结构下,宏观经济衰退时的调整速度是0.575(1-0.425),在宏观经济繁荣时的调整速度为0.592(1-0.408);在市场资本结构下,宏观经济衰退时的调整速度是0.606(1-0.394),宏观经济繁荣时的调整速度是0.656(1-0.344)。

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表现出顺周期性,与Douglas O. Cook(2009),黄辉(2009)的结论一致。本文只用宏观经济变量划分样本,没有把宏观经济变量作为目标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避免了实证结果的稳定性与显著性,使研究结果更可靠。

参考文献

[1]原毅军,孙晓华.宏观经济要素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动态优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39~42

宏观环境特征第3篇

企业特征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4年Jalilvand & Harris发表题为《调整资本结构和目标股利的公司行为》。文中在假定不完善市场中,采用公司规模、利率环境和股票价格等作为变量,测试了长、短期债务和股票发行对于美国公司的影响。用以观察公司特征对于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文章呈现两个特点:首先,强调公司在不同的融资决策下的速度特征(长短期负债、流动性、股票和股利)。其次,公司使用部分调整,长期融资目标被设定为外生性。

和Jalilvand et al 不同,Banerjee,Heshmati & Wihlborg(2000)第一次把资本结构和调整速度内生性,并通过选用美、英企业样本研究发现:公司在任意时点上观察到的杠杆比率并不是最优的,并且通向最优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也不相同。在规模较大的公司里其调整速度较快,高成长性的公司向目标资本结构的调整速度较慢,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和经济状况等都会影响调整速度的结论。

在此之后,Heshmati(2002)对2261家微小型瑞典公司从1994到1997年间的样本研究,其规模和成长性与调整速度的关系与Banerjee et al(2000)的结论相同。对此其认为:由于公司规模大、透明度高、抗风险力强,从外界获得资金更容易,而小公司受到来自于供应和需求两方面的融资限制,即使存在调整成本的情况下,大公司也比小公司拥有更多机会调整资本结构。此外,在公司成长性方面,平时内部操作就包括这一部分小型调整行为,只有当需要大的调整时才发行股票,因此大公司的调整速度比小公司慢。文中提出了公司资产独特性这一概念,即如果公司产品专业化过强或具有某些特殊技能,那么一旦出现破产可能,公司资产很难变现,预期债权人得到的补偿就会更少,因此这类公司的资本结构更加不易改变。

Drobetz,Pensa & Wanzenried(2006)采用1983至2002年,来自于法国、意大利、德国、英国706家欧洲公司样本分析公司特征在调整速度上的影响后得出:成长快的公司调整更容易的结论。其理由是,这些公司通过相对成本优势或增加调整资金,来增加其调整速度。这与Banerjee et al(2000)和Heshmati(2002)的结论正好相反。此外,其还发现相对于账面价值,杠杆市场价值的巨大波动将导致更快的调整。

国内,肖作平(2004)、童勇(2004)等用静态系数对调整成本进行估计,但结果不太现实且偏差大,不能揭示动态调整的本质。近年来,研究转向对调整因素的实证分析上,如屈耀辉(2006)和陈必安(2009)等也分别从规模、成长性等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其结论上存在差异。

二、制度导向与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

进入20世纪初,人们认识到国家政策制度能够改善金融市场的有效性,特别是LLSV(2000)法律制度在金融领域的运用给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研究注入了新的元素。其后关于调整速度中制度性因素的影响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市场主导型制度下的企业具有更高的透明度和更强的投资者保护,其调整速度比银行主导型更快;从普通法和民法的角度分析:对投资者有较强保护的普通法国家里,调整的速度快于民法国家。由于制度因素与宏观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探寻制度对企业速度调整过程上通常将公司特征、经济环境、资本市场及税收制度等综合考虑。

最初的研究呈现出在单一经济体系下考察制度变量与调整速度的关系,Wanzenried(2002)采用来自于1988到1998年间,167家欧洲和英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作为样本数据。并分别以金融市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大小以及金融中介规模);法律体系(法律的有效性及债权和股权);经济环境的发展稳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作为制度特征的变量。得出结论是:证券市场的大小和流动性在短期速度调整上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长期则呈现消极作用。金融中介所起的作用越大,公司调整它们的资本结构越慢。并且好的经济环境导致公司加快资本结构的调整。总的来说,英国公司调整融资结构比在具有更高的调整成本的欧洲公司速度更快。此外,股票市场的大小和流动性及经济环境的稳定是调整行为的决定因素。

其后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两大金融体系进行对比,找出在不同体系下企业调整速度的差异,L??f(2003)比较1991到1998年间,市场主导型的美国和英国,及银行主导型的瑞典两大金融体系后分析得出:虽然公司并不会频繁调整目标杠杆,以股权融资为主的美国和英国公司调整到目标资本结构的速度比以债权为主的瑞典公司快。Antoniou et al. (2008)同样做了类似的研究,所不同的是在对银行主导型国家选取的是德国、法国和日本。 根据4854家公司从1987到2000年间的研究发现,法国向目标杠杆调整速度最快,紧接着是美国、英国和德国,日本调整最慢。同样是在银行导向的金融体系下,德国和日本公司偏离目标的成本比调整成本更低,他们和债权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并缓慢朝目标杠杆靠近而不会产生巨大的成本。因此调整速度低于法国。

近年来,研究逐渐由美、英和欧洲国家扩展到全球范围,Flannery & ?ztekin (2009) 对全球37个国家从1991到2006年间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研究后给LLSV(2000)的结论提出了新的佐证。他们进一步扩宽了制度性含义的考查范围后指出:具有较高融资成本和现金流监管成本时,其调整速度偏低。相反,能够创造更高调整收益的制度环境,调整速度加快,如税收壁垒或有效的监控财务困境等,在制度的变量选取上与Wanzenried(2002)及其相似。

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也做了有意义的尝试,从李国重(2006)第一次将制度性因素纳入到动态目标调整模型中来,说明制度性力量对中国决策的关键导向作用。其后黄辉(2009)也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来说,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宏观环境与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

正是制度与宏观环境无法割舍的关联性,在对制度和调整速度研究的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调整速度影响的研究工作也同时展开。并将其分为繁荣和衰退两种情况,其结论较为一致:即在宏观经济繁荣时期,公司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更快。当考虑到融资约束时,不受约束的公司比受到融资约束的公司调整速度更快。

早期主要是单独考虑宏观因素,如Miguel & Pindado(2001)、Wanzenried (2002)和Nivorozhkin(2004)分别对西班牙、瑞士、捷克和保加利亚的调整速度给予了宏观经济上的解释。

接下来大多数文献都是基于企业特征基础上,加入制度和宏观因素在内的混合型调整速度的方法。后来的研究中也多是沿着这一思路展开。Drobetz & Wanzenried (2006)以1991到2001年间的90家瑞士公司为样本,包含成长性和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企业特征因素,和以期限差价、短期利率、违约差价和泰德差价作为经济周期的宏观因素变量,发现经济环境越好,调整速度越快。同年Hackbarth et al(2006)分析了宏观经济环境对信贷风险和动态资本结构选择的影响。其结论与Drobetz & Wanzeried的相同。其理由是:当外部经济环境良好时,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外部资金,因此企业的借债能力更强,通常这一指标要高出平时的40%左右。在短期债务发行上,形成严格正的信贷息差以解决传统此类模型的缺点。

对宏观因素变量上的摸索是近些年来的发展新方向,如Cook & Tian tang(2010)使用1976到2005年跨期长达30年的美国公司样本,估计宏观环境对速度的影响。他们采用五大指标作为宏观环境的变量:期限差价、违约差价、GDP增长率、市场股利收益率和价格产出比,虽然前三个指标已经能够清楚的预测调整速度,但在啄序理论下,由于选择债券筹资优于股票筹资,低杠杆公司比高杠杆公司调整速度更快,因此加入了市场股利和价格产出两项。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从动态权衡理论出发,而且对啄序和市场时机的结论也给予了支持。然而,调整成本并没有随时间和公司而变化,其中的某些假设过于严格而缺乏实用性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探寻。

把目光转向国内,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赵东青(2008)以房地产为例,考察宏观调控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白竹青(2010)利用部分调整模型对宏观环境的繁荣与衰退进行研究对比;何靖(2010)在广义矩法估计下,把融资条件考虑进来,进一步扩宽了研究视角。

四、地域经济特征与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

世界经济的新航标使学者们的目光从美欧等发达国家逐渐转向亚太发展中国家,这类国家由于处在经济转型期,制度和宏观因素对国家的影响尤为重要,Clark,Francis & Iftekhar(2009) 采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混合数据,选用来至40个国家的26395家公司研究发现,(1) 金融市场的发展对调整速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旦金融机构需要排除大量的障碍才能得以发展,其调整速度就会逐渐减弱,这与Demirguc,Kunt & Maksimovic(1996)的结论相一致: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中单个部门的发展将增加整个资本的供应;而发达国家仅是改变整个资本的供应结构,这种互补和替代效应的差别解释了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法律、制度变量对资本结构调整更加明显。(2)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税率和对融资弹性的需求都对调整速度产生作用,因此,目标资本结构的收益影响着调整速度。总的来说,在发展中国家,强制债权和股权都与更快的调整速度相关联,对于发达国家则不具有解释能力;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高税率与调整速度在发展中国家里成正相关,但在发达国家呈现负相关关系。

此外,Getzmann,Lang & Spremann(2010)采用1301家亚洲公司,从1995到2009年间,亚洲公司估计的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范围在27%到39%之间,这一数据与Flannery & Rangan(2006)美国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相一致,但高于Flannery & Hankins(2007)和 Lemmon,Roberts & Zender(2008)17%和25% 的调整速度。他们推测由于面对更快的调整,大型的亚洲公司与美国公司相比并不会遭受更高的交易成本。

五、结论

现有关于调整速度的研究多是基于动态方式分析资本结构问题时附带提出的,因此分析上缺少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就现有关于调整速度的研究仍存在如下问题:(1)公司特征的各变量与调整速度的关系仍不明朗。对速度的研究过程中,偏离目标资本结构的距离、公司规模、成长性、盈利能力、融资能力和资产专用性是研究公司特征与速度最主要的几个变量,但国内外关于各变量对调整速度的影响并没有取得较为统一的结论。其原因在于:首先,公司特征的变量选取上没有统一标准。除上述一些变量外,还有将公司声誉、股权结构、实际贷款利率和GDP增长率等纳入到考虑范围内。其次使用的计量方法存在着内生和外生性的区别。此外实证研究中,样本和数据选择上的差异也会导制结果不同。(2)制度性。虽然少数学者开始尝试着对亚、非等发展中国家的制度性与调整速度的关系研究,但绝大多数学者都是选取以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的公司样本,忽视处于经济转型期,国家调控机制最强的亚、非等国,使其研究领域过于单一,结论适用范围过窄。此外,除了对法律制度纳入研究范围,其它如,税收制度、破产制度等因素也应考虑进来,使制度因素的内容更加全面。(3)宏观因素。20世纪后,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研究的目光逐渐转向宏观环境因素上,并进一步考虑到融资约束条件。公司资本结构调整速度上的亲周期性得到证明,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充分证明,这一结论在中国经济环境下也同样适合。(4)地域性。近年随着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以及刚刚过去的次级贷危机都在提醒人们将目光投向更具发展潜力的新型国家,这也是将来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白竹青:《宏观经济环境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研究》,《企业导报》2010年第4期。

[2]何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资本结构调整速度吗?》,《南方经济》2010年第12期。

宏观环境特征第4篇

[关键词] 投资战略 现金流 宏观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战略是指将公司依据其整体战略,在对环境与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权衡风险与收益,将其拥有或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现金流)有效地投放与收回,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投资战略是公司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司战略的关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公司的投资战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宏观经济因素将对商业周期产生影响;其次政府在商业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将会对公司的投融资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将给到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保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基于现金流的投资战略

公司的投资战略主要涉及公司的长期资产,按照是否参与投资的运行,投资战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战略和间接投资战略。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将货币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者购买已有企业的投资战略。通过直接投资战略,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资产及相应的所有权,直接进行或参与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以其资本购买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以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战略。

以往有关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从会计指标的角度将当期公司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变动作为公司当期的投资。这样处理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投放于长期投资的现金流转情况,另一方面忽略了公司战略投资行为的另一面,即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所导致的长期投资的收回。而从现金流角度分析公司的投资战略则克服了以上缺陷。

在公司环境剧烈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金流是公司财富的载体,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日渐渗透到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分析管理之中,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决策、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现金流体现着公司财务资源和经营能力,揭示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外,现金流还在业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会计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说,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体现了公司财务战略的意图,公司现金流的特征揭示了公司财务战略实施的结果。

从公司现金流转的角度,公司的投资战略应当包括两个方面,资金的投放和资金的收回。资金的投放是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的体现,而资金的收回则体现了公司战略收缩或战略重点转移,二者均反映了公司战略的实施。

三、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战略的影响分析

对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因素波动两个方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这就客观上要求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因此,公司在投资现金流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的特征。

繁荣阶段,由于可以较为容易地筹集资金,且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好地预期,因此会采取扩张的投资战略,如扩建厂房、增加设备等。这一扩张性的投资战略将导致公司的直接投资现金流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则表现为相对较小的规模。

衰退阶段,企业由于对未来前景的看淡,筹集资金成本较高,则会采取收缩的投资战略,可以出售多余设备,转产、停产,此时公司会减少直接投资现金流出,直接投资现金流入增加。

萧条阶段,企业一般维持现有规模,并适当考虑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如出于提高公司现金收益的目的,将现金资产投资于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间接投资现金流增加。

复苏阶段,公司需要在市场中新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确定未来的投资战略。此时出于未来不确定性的考虑,公司将转化已有的间接投资,为未来的投资战略筹集必要的资金。因此,公司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逐渐增加。

2.宏观经济因素波动。除了周期性变动之外,一些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如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非预期波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出于控制公司总体风险的考虑,公司会在未来采取措施降低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使公司保持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因此,公司将会减少退出成本高的投资,如专用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投入,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同时,为了减少公司持有现金资产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公司将资金投向于风险较小的,且退出成本较小的间接投资。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公司投资战略现金流的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下降,而间接投资现金流上升。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小的时期,由于公司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较小,公司管理者将会减少对间接投资水平,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公司的自身特征,提高直接投资现金流。此时,各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高,且公司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宏观环境特征第5篇

[关键词]投资战略现金流宏观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公司投资战略是指将公司依据其整体战略,在对环境与资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权衡风险与收益,将其拥有或实际控制的经济资源(现金流)有效地投放与收回,以获得未来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投资战略是公司财务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公司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公司战略的关键。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公司的投资战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首先宏观经济因素将对商业周期产生影响;其次政府在商业周期不同阶段的经济政策将会对公司的投融资环境产生影响。这些影响将给到公司的现金流带来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动对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影响进行分析,以确保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

二、基于现金流的投资战略

公司的投资战略主要涉及公司的长期资产,按照是否参与投资的运行,投资战略可以分为直接投资战略和间接投资战略。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将货币资金直接投入投资项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者购买已有企业的投资战略。通过直接投资战略,投资者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资产及相应的所有权,直接进行或参与投资项目的经营管理。间接投资战略是指投资者以其资本购买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债券或股票等有价证券,以获取一定收益的投资战略。

以往有关投资的研究主要是从会计指标的角度将当期公司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项目的变动作为公司当期的投资。这样处理一方面没有考虑到公司实际投放于长期投资的现金流转情况,另一方面忽略了公司战略投资行为的另一面,即公司投资战略的调整所导致的长期投资的收回。而从现金流角度分析公司的投资战略则克服了以上缺陷。

在公司环境剧烈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金流是公司财富的载体,并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日渐渗透到企业的经营过程及其分析管理之中,与企业的战略规划、财务决策、运营模式紧密结合起来。现金流体现着公司财务资源和经营能力,揭示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此外,现金流还在业绩评价等方面具有会计指标无法比拟的优点。可以说,公司对现金流的管理体现了公司财务战略的意图,公司现金流的特征揭示了公司财务战略实施的结果。

从公司现金流转的角度,公司的投资战略应当包括两个方面,资金的投放和资金的收回。资金的投放是公司实施规模扩张战略的体现,而资金的收回则体现了公司战略收缩或战略重点转移,二者均反映了公司战略的实施。

三、宏观经济环境对投资战略的影响分析

对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主要体现在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因素波动两个方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一般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对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经济特征,这就客观上要求公司采取不同的投资战略。因此,公司在投资现金流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的特征。

繁荣阶段,由于可以较为容易地筹集资金,且对未来的经营状况具有较好地预期,因此会采取扩张的投资战略,如扩建厂房、增加设备等。这一扩张性的投资战略将导致公司的直接投资现金流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则表现为相对较小的规模。

衰退阶段,企业由于对未来前景的看淡,筹集资金成本较高,则会采取收缩的投资战略,可以出售多余设备,转产、停产,此时公司会减少直接投资现金流出,直接投资现金流入增加。

萧条阶段,企业一般维持现有规模,并适当考虑一些低风险的投资机会,如出于提高公司现金收益的目的,将现金资产投资于债券股票等长期投资,间接投资现金流增加。

复苏阶段,公司需要在市场中新的投资机会进行分析,确定未来的投资战略。此时出于未来不确定性的考虑,公司将转化已有的间接投资,为未来的投资战略筹集必要的资金。因此,公司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逐渐增加。

2.宏观经济因素波动。除了周期性变动之外,一些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如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的非预期波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公司投资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加大了公司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出于控制公司总体风险的考虑,公司会在未来采取措施降低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使公司保持较高的财务灵活性。因此,公司将会减少退出成本高的投资,如专用性较强的固定资产以及无形资产的投入,表现出较低水平的直接投资现金流水平。同时,为了减少公司持有现金资产所带来的机会成本,公司将资金投向于风险较小的,且退出成本较小的间接投资。因此,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较高的时期,公司投资战略现金流的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下降,而间接投资现金流上升。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较小的时期,由于公司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较小,公司管理者将会减少对间接投资水平,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根据公司的自身特征,提高直接投资现金流。此时,各公司的投资战略现金流特征表现为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高,且公司之间的差异也较大,而间接投资现金流出水平较低。

参考文献:

宏观环境特征第6篇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许多国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累积性的环境污染问题,使生存和发展都受到了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以税收强制手段控制全球环境退化度问题,已成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第一次提出了发展与环境问题,并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使关注环境保护问题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得以公认。随着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等财富在代内和代际的公平分配”理论的确立,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问题,经济学家庇古率先提出的“政府利用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环境税收思想,是绿色环境税收得以产生的思想理论基础。

随着全球宏观税收比例的提高及税收宏观调控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和绿色壁垒的宏观税收调控作用的突现,世界各国已逐步开始探讨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环境税收”问题,促使经济学家庇古的“宏观税收调节环境污染行为的绿色环境税收”理论得以实行,于是顺应世界潮流的绿色环境税收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绿色环境税收的发展出现高潮,由于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国际机构,都积极推进这项工作,并出现了不少新研究成果,促使绿色环境税收研究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目前针对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欧盟委员会提出开征二氧化碳税的绿色环境税收,可以预见全球绿色环境税收的征收使用范围将更加广泛,全球经济一体化绿色环境税收制度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二、绿色环境税收概念及种类

为了从根本上使环境保护得到长远的保障,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世界经济学界在着手研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问题时,提出了“绿色环境税收”新概念。使税收在一定程度上也被赋予了新的职责,即增加了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的新内容。根据一般性概念,绿色环境税收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宏观调控自然环境保护职能,凭借税收法律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无偿地、强制地取得财政收入所发生的一种特殊调控手段,充分体现了国家以自然环境保护为主体的宏观税收调控职能,是一种既重经济效益又兼顾公平的环境经济政策手段。

从广义上说,绿色环境税收是税收体系中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利用和保护有关的各种税种和税目的总称。它不仅包括污染排放税、自然资源税的生态税费,凡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关的税收调节手段都应包括在内。绿色环境税收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资源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实现代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或限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根据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的稀缺程度差价征收的生态税种,是绿色环境税主要税种之一。其中主要包括:对开采出的资源征收的开采税;按照资源储量征收的地产税;中国已经试行征收的资源税、资源补偿费和环境破坏补偿费等。

2.污染税:是为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环境退化度,实现绿色清洁生产,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对资源、环境的破坏污染行为征收的环境污染税种。其主要是排污税,是同所导致环境污染(无论是排放到大气、水或土壤或产生的噪声水平)的实际数值直接相关的税收支付。即根据排放量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来决定税率以计算的污染排放税,如对废气、废水征收排污费,包括新开征的硫税和碳税。排污税一般一次只针对一种类型的排放征收。新晨

3.绿色环境税收优惠减免:是为了鼓励企业节约资源和对资源实行综合循环利用,以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而实行的减免税及补贴政策,均属绿色环境税收范畴。

三、我国绿色环境税收现状

宏观环境特征第7篇

    一、当代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结构性变化

    (一)当代社会环境子系统的变迁

    研讨学校德育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认为应从环境因素(子系统)及其物质和精神结构两个角度予以展开。所谓社会环境的子系统包括客观系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中观系统的社区,微观系统的家庭和作为中间系统的大众传媒。

    当代社会就其宏观角度来看,全球正处在后现代化和现代化的巨变过程之中。一部分已经完成了工业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诸领域均已达到了目前人类社会所达到的最高成就。但是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明又带来了技术专制、金权社会、紧张的人际关系及天人关系等,从而也带来了人的物化,主体的失落,与他人的对峙及其伴生物道德论表与麻木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寻找现代化的出口——后现代化之路。因此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既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契机。60年代以后北美西欧诸国兴起的道德教育的研究热潮及其在现实中对学校德育的强化趋势正是因应这一宏观系统的变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则正在现代化的入口处努力。在努力推进经济、政治体制的现代化转轨的同时,人的现代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一方面“培植独立的个人主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人的解放不只是政治解放,而且是经济解放、社会解放。

宏观环境特征第8篇

关键词:违约风险;COX Regression模型;宏观经济变量

一、引言

随着我国融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程度的提高,国内市场环境深度和广度的提高;我国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中,对于各种风险因子的波动变得更加敏感,由此而衍生出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的缩短、企业违约风险加大等问题。宋雪枫基于生存分析法,建立了以杜邦体系为基础的企业特征变量的违约预测模型,该模型适用于时间序列变量,同时不需要配对样本,且预测能力较强。Sareto基于生存模型分析框架,通过加入时间序列变量同时不假设生存时间的分布,扩展了现有的生存分析模型,从而提高了模型的预测准确度。Bellottit& Crook将宏观经济变量引入了生存分析模型,实证证明了宏观经济变量对于个人违约风险具有一定影响,并比较分析了加入宏观经济变量的生存分析模型和Logistic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生存分析模型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二、研究设计与实证

模型运用了197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003-2011年的样本数据和非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我们的模型很好的得出了企业的宏观经济风险头寸。

1.COX回归模型详述(6)

2.实证过程

本节实证过程是基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利用软件中寿命表法和COX回归模型,以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197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方法,对影响企业违约风险的相关因素进行识别和度量。

可以看到,由COX回归函数基于财务数据得到的样本企业的分组数据的生存函数与寿命表法中得到的生存函数图像是一致的。经营现金流/总资产大于0的分组数据的生存函数要大于经营现金流/总资产小于0的分组数据;另外经COX回归函数得到的生存函数的整体趋势也与寿命表法得到的生存函数趋势一致。

三、结论

利用COX回归模型对197家样本企业的特征变量和相关宏观经济变量进行筛选,模型最后识别出4个与样本企业违约风险相关的特征变量。这四个特征变量分别是财务状况、每股收益率、经营现金流/总资产、GDPR/LN(P)。实证结果显示,每股收益、经营现金流/总资产系数为负,与信用违约风险呈负相关关系;GDPR/LN(P)、财务状况两个指标的贝塔值为正,说明样本企业违约风险与两指标值呈正向关系。上述四个指标中,经营现金流/总资产反映了企业各期现金流状况;每股收益率指标反映了企业股东权益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反应企业的总债务成本的大小;GDPR/LN(P)反应的是企业所处宏观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邓晓岚,陈朝晖,王宗军.企业财务困境的非参数生存分析模型评价 [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29(6):121-124.

[2]高培业,张道奎.企业失败判别模型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0,(10):46-51.

宏观环境特征第9篇

相关热搜: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改革

  本文分析了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的特殊性,以及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网络信息共享中的信息质量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1.前言

网络信息共享就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一定范围的信息资源纳人到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中,使众多信息网络营造一种信息共享氛围,经过有序管理把网络中的所有信息提供给有关用户、网络成员共同分享与利用的一种方式。在实施共享的过程中,在客观上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良好管理和有效保存,信息质量(InformationQuality,IQ)越高、内容越丰富,共享程度就越髙,信息精品越多,人们从中捕捉到的信息灵感就越多,信息交流就越活跃,决策失误就越少。可以说,信息质量是网络信息共享发展的前提,从信息共享的本质特征看,信息共享必须解决信息质量最优化、共享程度最髙效等实质问题,才能实现共享信息的价值。

但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IQ问题既不同于传统纸质媒体信息质量问题,也不同于物理产品的质量问题,其信息质量管理的质量特征、质量控制方式都和传统质量管理完全不同,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特点,也相应要求具有新的质量管理思路、方法和措施。

2.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控制的变化特点

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IQ问题已突破过去的技术层面的IQ问题,表现了信息质量的社会属性特征,其内涵所体现出来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的“网络性”、“问题性”和“社会性”,是三者的“综合性”。“网络性”是指所有网络信息质量问题的发生都与网络本身产生着某种关联性,是在网络共享环境中产生的;“问题性”是指共享信息存在着内在结构的缺失,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并具有“原发性”、“紊乱性”和“破坏性”;“社会性”是指它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结果均具有社会特征;“综合性”是指IQ问题的整体解决办法具有系统综合性,也说明它受到诸多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其信息质量控制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

2.1时空虚拟化、控制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传统质量控制方法的不适用

传统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在时间、空间和约束边界相对确定的系统中进行有秩序的管理控制,确定系统质量控制的范围是哪些、控制程序从何时、何处环节进行等等。对IQ问题可以通过追溯发生问题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来追踪1Q问题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而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则是一个虚拟的时空环境,时间成为可逆性的、可随意前后调整了的;而且空间的无限开放性与不确定性使得无法准确确定每个信息数据可能贮存位置,时间和空间已不能成为IQ问题可追溯性的一个可靠依据。这使得传统“盯梢”式的质量控制将因为找不到质量控制的边界与时序而失控,呈现一种控制措施和实际现状的“背离现象”。

2.2IQ问题传播的实时性、快速扩散性造成IQM的难度加大

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IQ问题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影响,具有影响范围广、传播速度快、易变动、难以追溯根源等特点,也使得传统质量控制作为“结果式控制”而非“预防式控制”的无法适用。除了产生“garbageinandgarbageout”的问题外,也会由于信息质量控制的乏力出现“Goodin,butgarbageout"问题,即:即使输人髙质量的信息如果不能通过正确的质量控制也将会产出低劣的信息产品,而且网络IQ问题产生损失是巨大的,所进行数据修复等质量补救措施的成本更大,使得IQM的难度加大。

2.3共享空间的虚拟化,造成质量管理角色高度重合

传统质量控制是能够界定质量管理角色,且明确质量管理的职责。而在网络共享环境下,不仅存在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还有信息的管理者三个角色,而且同一个人在同一交换中可以轻易地兼具提供者与使用者的身份,实际上,网络共享环境中三者在互动过程中很难区分角色,造成质量管理角色高度重合,容易出现质量管理职能和角色的缺位、错位情况,进一步影响质量维护、改进的责任分配、动力激励等,造成IQM难度加大。

2.4网络共享环境中的IQM变成一个“多中心”网络型控制模式

传统质量管理体系大多以系统内明确相互关系和控制结构为条件的,是一个相对封闭完善的管理体系,是以质量控制部门为中心开展质量控制活动,而网络共享环境则是一个多中心的“互联”网络体系,每个共享组织都与周围建立共享联盟,甚至一个组织可以和多个组织同时构建不同的共享系统,其IQM不再是具有质量控制中心的管理机制,其运作和管理更多地靠网络环境的宏观调控以及网络共享中各个组织内部自我管理与松散的共享联盟来共同维系。

2.5网络共享环境中的质量控制对象、控制目的和控制手段的多样性变化

在成熟的传统质量管理体系中,控制对象具有相对稳定性,控制目标一致,控制手段较固定,而在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质量控制由于控制对象的流动性与控制领域局限性的矛盾、控制目的的一致性与控制理念多样性的矛盾等原因使得人们对“控制”的理解、对“控制”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对“控制”标准的设定也一定是多样性的,这种多样性意味着网络共享环境中的IQ控制中需要采取更多的质量约束要素,并根据每一个具体“场景”不同,筛选不同组合的质量约束要素。

总之,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在网络信息共享下已不能完全适用,在网络共享环境下需要新的信息质量管理思路、质量管理办法和措施。这其中,首先就需要对共享信息的质量特征有所认识,才能为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提供新的思路和探索。

3.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数据)的质量认识

网络共享环境下的信息(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除了具有一般信息所共有的特点外,还具有如下一些独特特征(如:共享性、非排他性、原始性、动态性、分散性和时效性等)。尽管它和物理产品生产中的其它资源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它具有不同于其它物理资源的特有属性,如表1所示,

可见,信息的质量具有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一般地,对信息自然属性的质量是比较明确的,即信息的生产者对信息的适用性、可靠性、新颖性、研究性、完全性、经济性等客观性能可以通过诸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合同等加以约定。这样所提供的信息如果在自然属性上有一般质量缺陷(例如:信息在某些环节上如数据格式质量或者使用说明不符合要求,不足以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实现)和严重质量缺陷(如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信息的来源错误等)较容易判断。

信息的社会属性一般难以统一确定,常指信息满足不同用户的程度。对涉及内容方面质量及缺陷程度较难准确判定。在此方面的一些质量特征也很难进行直接测量,例如:Wang等人给出“准确性”作为固有特性之一,不能够直接测量,而必须借用其它“代用特性”来测量?4];而且,信息不像物理产品那样具有质量特征的反面对称性,如“及时性”很难有对立面[5]。这使得对信息的质量控制方面也有不同。传统的物理产品的质量控制系统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对产品质量特征的对立面特征(如质量缺陷)进行识别、把握,即通过质检员的检验,控制不合格产品的通过。但这种方法不能完全适用于信息的生产过程中,这不仅因为信息的一些质量特征难以测量,而且这个经验可以直接应用到信息生产中,通过雇佣大量的质检员以防止把有缺陷的产品发送给用户。这样的系统会使组织付出高昂的信息质量控制成本,如数据审核人员从抽样数据中,测试录人数据记录的正确性,就像质检员站在生产线的终端检查产成品质量一样,其代价昂贵且效率低下,而且审核人员在这个过程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会发生新的错误。

—些专业人员在数据管理上的研究和实践上得到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经验:预防质量缺陷比修理质量缺陷花费要低,“阻止错误数据发生的成本仅是修正产生的错误数据成本的1/10”。为了提高管理效率,把信息总成本降到最低,对信息的质量控制必须注重差错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检查。

在目前国内外在信息质量管理研究中普遍缺少统一的一个系统完整的、适应网络信息共享环境的信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专业标准情况下(如类似制造业的IS09000等),有专家认为可以把信息(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可以借用管理物理产品质量的方法管理信息的质量,Wang教授等人认为将信息看成产品,尽管物理产品和信息产品不同,但从质量特征来看,将不影响分析的正确性。这个质量特征就是“Fitnessforintendeduse”,即“适合于有目的的使用”或者是“满足或超越用户期望”。目前,这一结论被广泛接受并应用到各领域对信息(数据)质量解决中。

从适用范围看,将信息看成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信息管理系统或微观组织内部应用传统QM方法解决IQ问题,如可帮助一个系统或组织分析存在的IQ问题,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但若将其不加区别地从一个组织(或企业)内部扩展到更广泛的网络共享环境中使用,将有一定的局限性。将信息看成产品则容易使IQM过于注重信息的自然属性而忽视了信息的社会属性,过于注重信息的外部质量特征的把握而忽视内在质量特征的认识,它缺乏对共享信息的全面认识。

4.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IQM和传统IQM的区别

传统信息质量管理主要是对传统纸质媒体等信息产品的质量控制,结合传统质量管理办法,它已经积累了比较系统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但目前对网络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研究和认识并不充分,还没有形成能够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和方法。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一些表面现象来分析二者的不同。通过上述分析认识,总结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和传统IQM的区别。

4.1质量控制的目标及侧重点有所不同

传统IQM通过对印刷文献的加工实现信息产品的增值。在这一过程中,产生过程中注入的知识、技术、工艺,客户需求越多,品牌越着名,信息产品的附加值就越髙。组织的目标是要不断创造新的信息产品,并在信息产品中注入尽可能多的科技成分,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附加值的目的。因此,传统IQM的目的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是通过对庞大的、分散的、孤立的、无序的信息进行系统的采集、加工和组织,方便用户的査询、检索和获取,使信息资源成为有序、系统、全面和集成的资源,并根据不同用户群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因此,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的目的是实现信息效用最大化,实现信息价值。

4.2质量管理的范围和规模大小不同

传统IQM是对组织内部可控资源的整合形成其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模式相对简单,而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过程是由分散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机构来共同完成的,而不像微观组织内部那样集合在一个供应链上来完成。因此,还必须从宏观层次对信息资源进行管理和协调。以科技文献信息共享为例,目前世界上数万种数据库产品是由数万家机构开发完成的,信息的生产者和信息加工者之间不一定有直接联系,这就使宏观层面的IQM非常松散,质量控制力度弱化。同时IQM作为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主要手段,其形成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社会化工程,需要社会各组织髙度的协调和管理,需要政府的介入并发挥主导协调作用。

4.3质量管理职责和环节划分不同

传统IQM是以部门、工序及岗位来划分质量管理的范围和分解质量管理目标的。网络共享环境下IQM常常结合信息生产过程来认识,通过划分信息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来理解其增值性,如信息采集、标引、录人、加工、服务等等,使信息价值链上的分工与协作较为明确。事实上,信息价值链的单元经常很难清晰明确细分的,它们的差异是隐含的,常常各环节具有很大的重叠性。信息的增值环节体现在信息形成的每一个细化的过程中。

4.4质量控制方法和实施手段不同

传统IQM方法局限于组织内部的实体分析,是在一个组织内部较为“封闭”中的“闭环”质量管理模式,QM控制因素较易控制,通常可以引入IS09000等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和传统QM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工具进行管理;而网络信息共享领域的IQM则既是一个微观组织的质量管理范畴,更扩展到跨组织、跨地区、跨领域等宏观层面的质量管理问题,且更易受到宏观因素的直接影响。如果简单采用传统QM中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分析解决信息环境下的信息质量问题显然无法适应网络共享环境下IQM的要求。新的IQM的管理重心开始不断地向外转移,并将外部影响因素纳入IQM考虑范畴,充分考虑到信息资源的社会属性的特点。

总之,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具有技术性、网络化、动态性、标准化、整体性与协作性、分布性与统一性等特征。

5.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的要求

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离不开国家宏观调控和共享组织的微观管理,IQM的宏观调控就是要通过国家层面的整体规划和宏观管理,通过政策调控和法规体系保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法,引导参与建设的组织完善其内部质量管理活动,共同提髙IQ的系列活动。IQM的微观管理强调的是在组织内部建立较完善的质量管理系统,它主要围绕网络信息生产的几个关键环节(数据的采集、处理、存储、交换、共享、服务和应用等)从技术和管理两个角度通过标准控制进行质量管理,是对信息质量形成过程的整体控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对信息本身以及其形成过程的质量控制,从而促进信息质量及其管理过程的改进。这一过程中需要各个共享参与者(信息提供者、使用者及管理者)参与信息质量维护、相互协作,遵守共同约定,密切合作,发挥整体效益,从而提高网络信息的高效利用。因此,对网络信息共享环境下的信息质量管理应重点强调以下几点:

5.1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应强调的是一种引导性控制而不仅仅只是强制性控制

网络共享环境下IQM是面向全体信息共享参与者的,更强调宏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它主要依赖于对人的思想与意识的正确引导。而不再是过去那种“盯梢式”的控制,事后把关式的质量控制,也不仅仅只依赖于一种强制性措施。它应该包括两方面:既有规定、限制活动,又有教育、疏导活动。IQM是两者的结合和统一,既要一方面鼓励、引导、保护参与者实施规范允许的信息行为,另一方面也要通过设立约束条件规范所禁止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从社会宏观层面和组织微观层面两个角度充分发挥IQM对网络共享发展信息的控制作用。

5.2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应重视网络化自治的自我质量约束管理

网络信息共享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其质量控制由原来垂直型的组织化控制转向一种平面型的多中心网络化控制,这一变化造成传统的质量控制的弱化,但这有利于形成一种自我质量约束式管理,即发挥每个参与者的能动性,使其自觉地担负起某种质量维护职责,因此,在强调通过宏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应强调网络信息参与者根据网络自身发展规律进行自我调节。目前宏观管理在缺乏大量信息共享管理法规、标准等的情况下基本是通过一些信息共享组织的管理规范和参与者的自我质量约束来落实IQM,使形成宏观外部约束和组织内部IQM相结合,从而达到管理的目标。

5.3网络共享环境下的IQM应强调一种开放式质量管理方式

网络共享环境是一个多中心的“互联”网络体系,在这样一种庞大、复杂的联系网络中,其IQM强调是一种开放式质量管理方式,它通过信息共享组织之间、共享参与者之间,以及信息共享系统之间的互动、合作与相互影响来完成彼此的约束与引导,这种开放式控制是一种互动性控制,将更有效联系用户,以用户质量需求作为IQM调控的最高目标,使在信息共享发展中求得动态的共享新秩序。

但要有效实现网络共享环境下的这种开放式质量管理的效果,还需具备其他条件:①逐步完善的外部宏观信息共享管理管理规范制度;②不断健全的组织内部质量管理制度;③在不同信息共享虚拟联盟间IQM机制的形成,就是要在虚拟联盟中解决由于不同组织的资源状况各异、技术条件不同、信息资源质量不同、数据管理水平也不一致、目标用户群不同等产生的诸多差异,通过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接口协议、统一质量约束标准来逐步形成虚拟联盟间IQM机制,起到强化横向协调,弱化条块分割的作用;④网络质量文化:就是使参与者对IQM的认识趋向一致性,形成一个合力;⑤提高参与者的信息质量素质,这是实现自我质量约束管理的基本条件。

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