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新媒体技术含义优选九篇

时间:2024-01-30 15:10:59

新媒体技术含义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1篇

现代主义感官审美的媒介文化属性

电媒是技术社会形成的前提。而电媒的技术感知与现代主义的艺术感知同形同构,形成媒介、技术、文学、艺术的相同感知,对现代主义文学与对电媒分别出现了神话感知的表达就是一个例子。研究媒介理论的何道宽指出:“质言之,技术、媒介、环境、文化是近义词,甚至是等值词。”电媒的感官审美,使现代主义文学转向非理性的审美,背离了印刷媒介时期现实主义观念文学的社会理性。现实主义属于认识论主导,电媒语境的现代主义是形式审美主导,认识论与审美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现代主义转向审美,形成文化转向。C.德里斯科尔的《现代主义的文化研究》,对现代主义与文化研究予以互释。该书的第7章与第8章两次提到,现代主义是现代性中的“文化转向”。戴维·哈维的《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一书中,也有“时空压缩和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崛起的现代主义”的提法。现代主义是20世纪新的审美文化的起点与标杆,其根基在于电媒介的出现,电媒介使社会与艺术进入了崭新阶段。18世纪、19世纪的科学影响了文学观念,但科学观依然是一种观念文化。而技术则不同,已经脱离观念文化,其对文化的影响不是观念价值,而在感知审美,它与观念价值有一定的对立。技术常被视为文化的对立面,被排除在观念价值主导的文化之外。这是对现代主义的理解一直忽略电媒介与技术作用的原因。电媒对感官的塑造力,兴起了影像文化新形态,其成像技术与即时传播,带来了一切领域传播的审美化。艺术家们的感知,过去以哲学和科学为主导,而20世纪则转向了以技术与媒介为主导。对现代主义形式勃兴的审美现象,一直没有结合媒介进行理解,而只是就形式而论形式,走向审美自律,这忽略了现代主义审美的媒介塑造。从社会角度看,形式本身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过去理解审美自律,偏重自律,而忽视了形式的社会性的一面。乔治·马尔库什说:“形式是文学中真实的社会元素……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连接的纽带,是唯一的既是社会的又是审美的文学范畴。”此外,卢卡奇也强调过形式的客观性,他认为形式包含一种世界的和思想内容的质的“内涵”整体。这也说明形式与社会有所关联。我们不妨采取N.弗莱的平行说来看分离。他认为工业革命后,西方社会很长一段时间都存在新的经济结构与老的政治结构并存的局面,且是一种对立关系。现代主义与技术社会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同样形成分离,不是包含关系不等于没有关系,还存在平行与对应的关系。过去文学被包含在社会观念与阶级关系中,是反映关系,而现代主义文学艺术与社会分离,构成的是平行与互喻关系。

文学艺术作为现代性核心领域的文化功能

现代主义联系于新的电媒环境、技术环境以及技术生产带来的物质环境、商业环境与消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联系于系统化管理所带来的民主社会与大众社会形态。它本身承载上述文化,如布克哈特所言,文学艺术与科学本身是都包含在文化中的。从现代性文化看,艺术与科学是其中两个主要构成领域,相当于一个是审美现代性,一个是社会现代性,对二者的分离的强调,切割了审美现代性与社会现代性的联系。马尔库什说:“文化现代性具有一种持久的结构,这个结构使它成为一个统一体,但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的统一不是建立在主要成分渗透并约束所有其他实践的基础上……统一体建立的事实基础是,不论在范畴上还是在制度上,文化中的两个最有意义的领域都以两极对立的方式构建在一起。”对立的两极正是科学与文学艺术。这种对立带来“作为文化的现代性所具有的歧义性、不确定性和矛盾性”。对现代性文化缺陷的反思一直存在,也是现代性文化的一部分,文学艺术属于反思的组成部分,有时称之为审美现代性。一方面,科学属于遵从单一理性不断向前的部分,正是科学技术单一效率目标的后果,即科学技术“突破自然的限制——一种不断进步的理念要把盲目的、抵抗的自然转变成顺服的自然、作为物质资料的自然;一步一步地接近无限遥远的绝对支配的目标”。这种现代性的走向,使社会充满悖论与异化,现代性背离了“完整的人”,产生“片面的人”。但另一方面,文化现代性的反思也从不曾停止,其中,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属于现代性文化矛盾对立中的自我反思部分。技术的非人文化、非人性化与应用的逐利原则,排挤了人的中心地位,使社会的异化程度加深。技术社会被技术原则组织与主导,被追逐利润的工商精神与实用原则所统治,人的价值被漠视,有机的关系与自然秩序被排挤。“我们被一再告知,不断向定位于无限性目标的靠近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想法,而且每次操控的成功接踵而至的是其不可预见性结果的风险和不断加剧的恐惧。”此外,科学与艺术一方面有矛盾,另一方面却又存在互补。“因为文化的两个主要领域是互补性的对立面,所以每一个都可以作为补偿,来弥补被对方提升为内在价值的原则危险的片面性。”“在这种处境下,艺术——主要由于它们的去功能化——可以发挥补偿的一般功能。艺术是现代性中最卓越的补偿领域,因而它就成了一种救赎力量。”宗教衰落后,科学成为一种新救赎。科学、道德与艺术取代宗教与形而上学之后,艺术与科学、道德出现第二次分离。科学、道德是理性主义的,科学受到质疑,道德受到遗忘,科学不再能承担现代性社会的救赎,当历史、理性、道德、逻辑等都随之不能承担技术社会的文化组织原则时,唯剩下艺术审美担此重任。艺术的拯救之所以被认为与宗教的拯救具有相通的地方,在于它们给人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宗教给人许诺一种现实的满足,即来世的满足……艺术创造一种现世模仿,它可以作为一种许诺或保证,作为来世的一种映像。”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在失去形而上学与观念文化崇高价值的技术社会,成为信仰文化、价值论观念文化与理性文化失效后的补位与替代,它的超越性的审美功用被提升到了救赎位置。这充分彰显了现代主义文学艺术的文化功能。

现代主义文学作为新文化的六个维度

现代主义文学具有之前文学不具有或不突出的新文化维度,决定了其新文化属性,并支撑其作为一种新文化模式,代表整个西方世界的根本转型。

(一)技术塑造维度

由于人们习用了上千年的人文认知框架,不习惯将技术与文学扯上关系,因此往往将现代主义文学演变视为艺术家的创造或归结为文学自身的发展。技术引发了20世纪科学范式的革命——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理论,改变了牛顿的机械力学理论所形成的思维模式。技术的思路是非决定论的,电力技术的自主性与自身逻辑,显示为新的文化原则。技术的自主,指技术按照自己的属性运行。新技术经常产生意想不到的多目的的情形,打破了原因与结果的单一关系的因果律,不确定与无法预知被推广开来。因此,技术思维取代了严密的原因与结果的科学思维,也颠覆了序列思维的主导,呈现出比线性思维远为复杂的无序状况。技术工具也与感知有关系。唐·伊德说:“新的工具化给出了新的知觉。”他认为,“现代科学与所有古代科学的明显区别体现在工具上”,“现代科学包含一种自身在工具设备的感觉上的可感知性的新模式”。新工具与新技术及其系统化环境,兴起了一种新文化。第一,高技术环境成了人工环境,社会现实被技术中介、由技术构成或被技术转化,因而“我们的生存是由技术构造的”。第二,成像技术的去远性形成信息堆积的马赛克,呈现为复合文化,单一的地方文化与民族文化受冲击,国际文化思潮兴起,现代主义正是这种思潮之一。第三,“成像技术有‘再生’或‘产生图像’的能力”,而“图像是真实的,有自己的呈现,并不必然属于‘再现’,而是一种独特的呈现”。因而,审美摆脱模仿转向创造。现代主义艺术家的逐新就是追求创造的表现。

(二)电媒介塑造维度

如果说技术并不直接对接于文学的话,电媒介则直接塑造艺术家的感知。麦克卢汉发现了电媒感知及环境的人工化与艺术化。人造卫星使地球成为一个被看对象,自然、地球都艺术化了。麦克卢汉说“机器使自然转化成一种人为的艺术形式”,自然与文化的对立消解。新的影像媒介产品兴起感官化审美、时空的聚合使线性历史叙事以及历史认知范式受到冲击。“技术破坏了精神与历史实体的结合,这个结合曾被认为是永恒的秩序。技术时代确实给很多东西带来了死亡。”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空间小说形式。电媒的即时连接,让联想与象征有了自发发生的语境,带来意象勃兴。现代主义各流派都包含象征。现代主义文学与感官化经验美学相连、与意象为基础的象征美学相连,也可以说与新的媒介美学相连。

(三)感官审美维度

电媒的塑造力超过了观念文化的塑造力,电媒使意象直接与符号连接而无需真实对应实物,意象审美随处发生,不像现实主义需要有现实或实际原型为参照。现代主义审美脱离对应物而以想象与创造为主导,审美勃兴与创造风行。现代主义的审美转向来自电媒介感知塑造,感官化与直觉化形象,成为新媒介属性,形象即美,新媒介传输的形象都是美的。这样的媒介传输,也是美的形象传输,可以说使电媒自带美,一切被电媒所传播的,因形象而具有审美特征。这种感官形象感知影响到所有领域。苏珊·桑塔格强调,一切现象在镜头面前获得了平等性,这使得对物质的感官体验被放大,感官的、身体的、物质的东西都平等地进入文学艺术中来,弱化了道德等观念价值。现代主义的审美转型,与实践的大规模扩大也有关系。技术创造物质,即丰富的商品,包含有美的意象。现代主义的审美与工业设计、商品设计等包含的表象化与外观审美一道,形成美的潮流。电媒的感官化兴起表象价值,文学不再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理想王国,而传播各种物质美的意象。电媒介还改变了过去文学的上层建筑属性,使之成为“穿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整个界面”的存在。马克·波斯特将电媒时代的文学艺术,归到整个信息化生产。他说:“我之所以将‘信息方式’与‘生产方式’相提并论,是因为我看到了文化问题正日益成为我们社会的中心问题……意义的建构已毋需再考虑什么真实的对应物了。”媒介形成一种特殊的生产,即信息生产方式。形象、符号传送的传播方式、传达的感知模式,符号本身成为文化范型。而文学艺术同样被纳入伊格尔顿所说的“文化生产”的视野,很难说它就是上层建筑。新的媒介审美可以脱离对应物,以象征、感官化与符号化构成新型审美。艺术家以抽象化来制造反环境,以追求表象背后的东西,那么抽象化本身,是对媒介环境的反环境化,成为艺术化的手段。

(四)“现代性”维度

现代性是对现代社会与政治思想的一个主导框架。20世纪随工业体制制度的确立,现代性进入新阶段,作为新的历史框架与社会框架,框定了新的文化形态。“审美现代性”强调的是反现代性,让人忽略了现代主义为现代性所兴起的事实。20世纪现代性对进步的加速追逐,破坏了人所依赖的社会稳定性;社会分工使信仰被专业追求取代,哲学、政治与宗教都成为专业领域的事情,社会丧失了精神向度。社会失去精神目标,变成了一盘散沙,源自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的不断分化;也源于技术引发大规模实践活动,相互不具有同一性;还源于技术没有人文关怀。20世纪现代性处境中的人,基本不再有反抗。最具反抗的形象,被认为是加缪《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其实他并无反抗的言行,不过是以冷漠对抗世界而成为反荒诞英雄。文学的理想性下降,异化与荒诞成为基本面。

(五)跨学科维度

电影、艺术、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对文学形成交互影响。文学与其他知识领域的关系,在20世纪兴起了新一轮的改变。政治、历史、理性哲学对文学的权威性有些过时。现代主义文学与新型学说网状互联,不再是谁被谁决定,而是它们具有共同的土壤——工业体制社会与电子媒介语境,学科之间更多是呼应、互证,而非过去教材所强调的哲学思潮等决定文学思潮。显著的例子是,20世纪初的尼采热和麦克斯·施蒂纳(MaxStirner)热,与现代主义的形成相呼应。心理学领域也兴起了同样与文学交织的事件。定居巴黎的匈牙利心理医生马克斯·诺岛(MaxNordau),其反现代社会的《传统是我们的文明》难以置信地印了73版。在表现手法上,现代主义被认为吸取了电影蒙太奇,文学与电影的交互影响成为新范式。

(六)反文化性维度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2篇

[关键词] 媒体融合,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9-88-3

Innovative Service of Digital Library in the Background of Media Convergence

Song Hailong1,2 Zhang Fan2

(1.Library of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Henan 453003; 2. School of Management;Xinxiang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Henan 453003)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mediaappears with the phenomenon of convergence acceleration, especially affected by the national policy and other factors, the digital library's resource construction,service platform,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d service modeand so on have experienced huge changes.Thisarticle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media convergence on digital library,and puts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Keywords:Media Convergence, Digital Library, Innovation Service

近年来,不论是媒体形式、应用平台,还是接收终端,都出现了新的形态,不断改变着传媒产业市场和格局。在新传播格局下,媒体形式迅速增多,并且其多样性在导致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不是呈现简单的对立和竞争,而是变成更高层面的相互融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加速融合,新媒体生态圈雏形已经形成,媒体融合时代到来了。

1 媒体融合概述

“媒体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IthielDeSola Pool)提出。他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形态融合”(convergence of modes)这一概念[1]。他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包含报纸、广播电视以及电信业在内的传统媒体的边界逐渐消融,多种媒体表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无论是人际传播媒体还是大众传播媒体,都承载着比过去更多的服务和功能,并且过去只能由一种媒体提供的服务,现在可以由多种媒体提供,或者过去由多种媒体提供的服务,学者可以由一种媒体提供。

普尔教授将“媒体融合”概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定义是指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进行相互融合而产生新的媒介形态,比如博客新闻,微端新闻等。广义定义不仅仅是指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含传播手段、内容、媒介功能、所有权以及组织结构等多要素的深度融合,就是人们所说的“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2]。它将报纸、出版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结合起来,进行集中处理和资源共享,形成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向用户传播[3]。

简单来讲,媒体融合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等科学技术、政治、文化、商业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间出现的多层次、多方面的相互交融的状态,它包含媒体规制、行业、渠道融合、技术、终端、所有权、组织结构、内容生产等方面的融合,增加了媒体载体之间的相同点。媒体融合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多种媒体的有效整合,也是技术和经营方式的融合[4]。

2 媒体融合对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影响

数字图书馆是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存储技术,把图书馆的各种文献资源进行整理和加工,并利用数据库技术、互联网技术以数据库形式让用户进行检索,并经过互联网把数据传递给用户,使他们能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获取需要的信息资源[5]。作为图书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产物,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深受媒体融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媒体融合环境下用户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数据资源服务提出新要求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资源数据量猛增,给数字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资源收集来源,但是,收集、整理以及标准化这些数据,以便更好地为用户提供有用、有序的信息资源,成为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媒体融合进程的加快,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平台扩大到互联网之外的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网络以及移动网络平台上。媒体融合使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手段和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可以有效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3篇

【关键词】视觉载体;视觉效果;设计内涵;多媒体影响

一、多媒体技术让视觉载体丰富

今天我们提及视觉载体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联想到丰富多彩的动态视频或者影视多媒体作品。这时我们发现已经不能用简单的一两个词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视觉载体了。这时因为,视觉载体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提供着我们生活中的几乎全部的信息。这种视觉载体的极大丰富主要的推动者就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多媒体技术的空前进步。自从多媒体让平面设计“动”起来之后,二者就已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了。人们已经认为平面设计是可以动态的展示其内涵,并且借助科技的力量实现了平面设计与人的交流,其中电脑二维动态软件就可实现人们对平面设计动态化的需求。可见,过去的所谓的平面视觉艺术、平面设计,所涵盖的领域包括包装、书籍、招贴、海报、宣传册,这些传统的平面的视觉载体已经在多媒体技术的推动下,成为了另一种更加有活力的视觉载体。

二、多媒体和平面设计的在视觉效果上的共同作用

多媒体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平面设计成为可以操作的界面,准确的说是让某些平面设计成为视觉的体验和互动操作部分,其突出的功能就是视觉的体验和操作互动。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实现的人机互动,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是现代设计的功能,即平面设计让画面成为容易接受的视觉形象,而多媒体技术让其成为了更加生动和可以互动的动态载体。

简单的说图标或者设计,其本质就是平面设计的成果,而多媒体令其附加了可操作的功能,并以此反馈了设计的优劣。就拿图标来说,一个图标就相当于平面设计当中的一个标识设计,其必须能反映一定的功能性,并以此来识别某种概念,这就是设计的内涵性,具体的解释就是设计一定要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并且让人们认可其表达的内涵产生共鸣,这就是设计的内涵。原本的平面设计当中的图形创意,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基础内容,并延伸到多媒体制作上,那么这时平面造型的风格与创意与全新的功能限制条件相结合就产生了具有操作功能性并具有视觉创意的图标,设计的美感依然在其中,但是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纸面上平面符号而成为创意图形。

三、现代设计的内涵详解

1、现代设计的审美和功能

现代设计的审美功能就是指通过生动的形象、优美的意境、丰富的内涵、健康的表达给欣赏者或者阅读者以特定的含义传递,让欣赏或者阅读的人可以获得审美的愉悦或者认知信息,而审美的功能即愉悦人们身心的功能是现代设计首先要表现的内涵。现代设计的功能性也就是某个产品的外观或者结构也是设计者需要重点考虑的设计层面,因为在美的创意没有实际的功能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可见平面设计其设计的内涵也应当具备这样的审美和功能性,只不过有时候审美和功能性相融合,如在装饰中平面设计就是将功能和审美融合在一起,即审美效果的达成也就是实现了其功能性。有时候,也会成为两个层面,如在前面提到的图标中,就要体现出功能和审美两种内涵,即可以达到愉悦公众的目的,也要实现一定的功能。所以现代设计的内涵首先是功能和审美的统一。

2、现代设计的可认知性

所有的设计都有其特定认知功能,也就是表意性。这种表意就是将设计者的意图通过设计作品体现出来,让公众从中间了解到其设计的含义和功能。所有的设计都会有被赋予不同的内容和含义,每个设计者都会想利用各种表达形式来让公众容易认知其内涵。可见,现代设计的内涵其突出的一个层面就是可认知性和渴望被认知的内涵。

四、多媒体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1、多媒体能够让色彩更富动感

在设计作品中其主要的元素就是颜色、线条、形态等,其中颜色作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即平面设计构成的主要元素。色彩不仅仅是点缀生活的重要角色,它也是一门学问。要在设计作品中灵活、巧妙地运用色彩,使作品达到各种精彩效果,可以对设计的表意更加的鲜明,并形成一定的对比。同时,对比可以产生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或明朗、或肯定、或强烈,从而个人以更深刻的印象。前面提到的多媒体可以让平面设计动起来,同时也可以让设计的色彩也鲜活起来,同动态的变化,更能够突出作品色彩的变化,当然也就更能体现出作品的深刻含义和期望达到的审美和认知功能。

2、多媒体影视技术可以赋予设计更多的表现方式

多媒体的含义就是让静态的设计鲜活起来,同时也可以在上面附加音乐、动画这样的附加元素,也就是让设计动态起来。这些多媒体元素可以更好的展示原有的平面设计理念,根据作品的特点将原有的平面设计进行了动态化的分析让平面设计在新的载体上幻化出了新的活力,这样的变化将会不断地发展与更新这也是多媒体技术和平面设计相融合的趋势。因为这样的更新是在未来的数字时代中将成为设计的主要形式。

五、总结

总之,多媒体让平面设计形成的静态图像,打破了其不能够传达更多内容的单一性,不能够更加丰富视觉形式的单调性。让静态变成了动态化的表意和传递媒介,在视觉美感上也将平面设计作为一个基础并且发展延伸,动态的包装使之更容易达到其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熙.平面设计中的艺术内涵[J].安徽文学,2009,(11) .

[2]王君文.现代设计发展趋势之设计语义[J].安徽文学,2009,(12) .

[3]李祥秋.形态在设计艺术中的审美因素[J].安徽设计,2009,(12) .

[4] 高胜难.当代设计语言和多媒体融合[J]. 多媒体设计,2008,(04) .

[5]王晏星.图像――艺术设计的构成因素[J].安徽师范专科学报, 2009,(03) .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4篇

新媒体技术的知识衔接

要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要素有机整合在一起,并且被新媒体所识别和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所用到的技术从现在来看应包含PDF、XML、CSS、JavaScript和HTML5等。除PDF外,其他各部分如果独立讲授给印刷专业的学生,其内容和传统印刷课程的联系较少,理解难度大,相应的训练还非常不足。在现阶段,新媒体内容生产和制作的市场远不完善,供需双方都还在摸索,学生以此作为职业方向的市场成熟度还非常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一个将上述新技术和传统印刷课程结合的平台就非常有必要,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能深入接触新技术、新问题,同时所学内容在当前印刷业中也有用武之地。基于这个分析,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可以充当这个平台。因为数字印刷的印前工艺和传统印前总体相似,且数字印刷也包含了不少新媒体内容制作所必须掌握的IT技术。比如版式编排、字体、图像处理等方面和传统印前是一致的,PDF文件整理、色彩管理等既与传统印前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区别部分则正好是新媒体内容所必须了解的。除此之外,数字印刷的核心特色是数据的可变性。数据整理离不开数据库技术,这是印刷工程之前较少接触的信息技术,同时也是向新媒体技术转型绕不开的内容。因此,针对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在印刷工艺应用的基础上,逐渐熟悉和掌握数据库技术。在这个问题上总结出“XML+InDesign”可变数据印刷教学内容。该内容既包含了传统的版面设计基础,也加入了必要的信息技术内容,如XML单纯提供数据(内容),InDesign则提供版式,二者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可变信息的版式化。该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ML基础、多种文件导出XML数据、XML修改与验证、InDesign样式、InDesign与XML、XML导入InDesign、标签映射、样式与标签映射、输出PDF等。从实践效果看,InDesign作为专业排版软件为广大学生所熟知,而XML作为数据存储工具相比于其他专业数据库更易于被大家所接受,尤其是在学生学了一部分网络知识之后,对HTML的认知会迁移到XML上来。

新媒体技术教学体系

XML与InDesign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变数据印刷。XML还是各种数字媒体常用的内容存储格式。而InDesign的应用也不仅仅是排版,除了可变数据之外,InDesign还支持JavaScript开发的脚本,这些脚本可以为版面设计提供各种自动化工具。因此,以大家熟悉的InDesign为平台,学生可以把JavaScript作为印前开发工具,也是在传统平台上实践新技术的一个方式,从而为数字内容制作的转型做好技术储备。JavaScript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用该脚本语言和HTML5实现在各种媒体上以恰当的格式内容。

总结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5篇

[关键词]媒体;现代教学媒体;教育技术史;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10-04

引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的发生、变化、发展、消亡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的。任何教学媒体也必经历发生、变化、发展、消亡的过程,从1917年陶行知先生在嘉兴使用幻灯以来,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电子计算机等这些用于教学的媒体迅速发展着、变化着。在最近几年里,国内一些学者已经开始从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发展规律与应用规律的角度经验性地研究现代教学媒体的历史。这些研究显示了社会科学、技术哲学在教育技术发展史的研究中开始受到关注,并试图以此来分析影响现代教学媒体生命力的潜在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拟对现代教学媒体从适应性的角度作一番综合性的考察和分析。

一、“现代教学媒体”的操作性界定及其特点综述

按照学者李运林等人(2003)的观点,“近年来被开发引入教学领域的一批现代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影、电视、录像、光盘、电子计算机等硬软件及其相互组合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综合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都被称为现代教学媒体。而在南国农等人(2004)的定义中“现代传播媒体”被表述为“电子传播媒体”,并且增加了“闭路电视系统”。在刘世清等人(2005)的定义中又增加了“虚拟现实技术”。基于以上表述,学者们倾向于把“现代教学媒体”看作是与硬件相关的、具有实践操作价值的概念。

在描述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方面,南国农等人(1998)表述为“五性”:呈现力、重现力、传输能力、可控性和参与性;顾明远(1999)、尹俊华(2002)、陈琳(2002)、李运林(2003)的著作中基本上沿用了上述“五性”,只是对于“传输能力”争论颇多。在潘中淑等人(2003)的表述中,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被归纳为“延伸性和扩散性、存储性和重复性、互补性和组合性、代替性和工具性以及诱导性和强迫性”;在王洪录等人(2004)的表述中将“形声性、再现性、先进性、高效性”作为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而将“五性”表述为“媒体的研究视角”。

学者们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认识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是将具有某些特征的媒体表述为“现代教学媒体”,具体来说是用某些评价纬度来衡量媒体,用不同的研究视角来分析媒体,由此也可以说明现代教学媒体概念形成的过程,以及这一概念的可操作性。

二、我国近三十年来现代教学媒体“消亡史”简述

用“消亡史”一词旨在说明任何现代教学媒体都具有暂时性。在现代教学媒体的研究中,研究内容可归结为两个过程论范畴:一个方面,现代教学媒体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过程论认为“事物的现象是复杂的,尤其是事物的本质暴露有一个过程”,因此学者们把握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也有一个过程。

1 第一阶段:幻灯投影类媒体时期

1978年2月,教育部正式成立电化教育组。7月改称中央电化教育馆。在1978年幻灯教学汇报会上,一度提出1980年大部分地区普及幻灯教学。作为当时最先进的教学媒体,幻灯开始崭露头角,同时还有投影器、录音机、电唱机和电影放映机。“到1986年6月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教育系统拥有幻灯机、投影器约21万台,录音机29万台,电唱机7万台,电影放映机4万多台。相关的教学媒体产品也随之大量被生产:幻灯片和投影片2000万张,唱片300多万盒,录像带16多万盒。”与此同时,相关著作开始出现,如秦兆年先生的《幻灯投影教学》非常受欢迎,当时,“幻灯投影教学设备的运用,幻灯投影片的设计与制作是电化教育专业学生和电教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 第二阶段:计算机多媒体起步、发展时期、

“20世纪80至90年代前期,是视听教育的后期阶段,进入教育教学领域的新技术媒体,除了幻灯、投影、录音、电影外,又有电视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卫星电视系统”。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广泛运用。由于计算机多媒体对图、文、声、象有极好的兼容性,加上技术更新周期不断缩短,使得现代教学媒体全面进入计算机多媒体时期并全面取代幻灯投影类媒体,对比数据如下:“1986年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学校有3319所,全国计算机数量3395台,从事计算机教育的教师人数为6300人,学生为35万人。到了1990年,开展计算机教育的学校数为7081所,全国拥有计算机76862台,从事计算机教师的人数为7232人,学生为300万人。”虽然计算机运用于教学的初期并不像今天这么广泛,但是从本质上取代了幻灯与投影,媒体数字化在这时开始起步。

3 第三阶段: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虚拟现实,移动学习等开始涌现时期

进入2000年以后,现代教学媒体史再次被改写。一方面,在远程教育领域,联网后的计算机在功能上取代了作为多媒体教学机的计算机。2004年初的统计表明,全国已有68所高校开办了网络远程教育学院,很多高校建立了完备的计算机网络。另一方面,一系列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导致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信息化改革,形成了用新技术促进教育创新的新媒体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移动学习技术、教育游戏等层出不穷,形势喜人。

三、影响现代教学媒体存亡的重要变量解析

自1978年“拨乱反正”的30年以来,随着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更新,选择媒体、运用媒体的相关研究开始起步。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探究相关的规律,主要观点都是围绕教师对现代教学媒体的选择规律进行研究,属于微观分析。而从宏观上讲,“适应性”是现代教学媒体的本质属性。影响现代教学媒体存亡的有两个重要变量:第一,与技术相关的外在适应性因素;第二,与教、学相关的内含适应性因素。

1 与技术相关的外在适应性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指导着中国的改革,教育技术领域更是深受影响。1983年,运德玉教授指出“技术是一个人类实践的动态过程,技术在人类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才体现出自己的面目。”现代教学媒体在近30年的发展中,都是先有新技术后有新教学媒体,并且,新技术支配了新的现代教

学媒体技术的进化方式。在一般的教学领域,技术决定论倾向于把传播技术视为一种自主性的变化动因。

第一,每种新的现代教学媒体较之旧的媒体都改变了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从而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幻灯代替黑板是由于幻灯片能给人呈现事物放大后的、更细腻的图片,它比用教科书、语言呈现事物更具体、更形象,人们可以详细地观察和研究。任何新的现代教学媒体必须在时空的维度上超越旧的形式,而这种超越可以理解为现代教学媒体对技术更新在时空维度上的适应。

第二,新的现代教学媒体较之旧的媒体更有效地改变学习者的感受和认知本质。例如,用计算机呈现动画较之图片更有利于改变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体验。由于教学本身就具有强迫性,教学媒体都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强迫性,但是越新的现代教学媒体从技术上进行突破,使这种强迫性蜕化到情境之后。例如,优秀的教育游戏会使学习者乐在其中。这种技术上的突破是现代教学媒体对于有利于改变学习者感受和认知本质的技术的一种选择,换言之,任何新的现代教学媒体都必须比旧的媒体在技术上更适应学习者的特点,这本身就是对技术创新的适应。

第三,新媒体对于技术创新的立体需求。从过程论的角度上看,技术创新的内容可以理解为技术本身的、经济的以及管理的创新的结合。技术创新首先是技术本身的过程创新,包括技术本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又包括该项技术同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结合实现立体化的过程。新技术促进新的现代教学媒体去打破原来建立起来的教育传播方式以及原有的信息流动模式。例如,网络环境下学习发展共同体的产生,重构了远程学习中的要素,这正是由于技术创新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创新,赋予了现代教学媒体新的功能甚至是新的内涵。

2 与教、学的过程相关的内含适应性因素

如果说现代教学媒体从媒体技术发展中选择与教学相关的技术进行开发、利用是一种影响现代教学媒体的外在适应性因素,那么客观的说,并非技术先进的媒体就一定适应于教学。因为新的信息环境下依旧需要考虑非技术性的因素:师生的交流,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与学的态度,课程的特点等等与教与学过程紧密相关的内含适应性因素。

第一,现代教学媒体对于学习者感受的适应性。早在1912年,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提出“教具”有利于训练儿童的感官。她为了系统地对儿童进行感官训练,创造了一套有秩序的教材和教具。“教具”可以理解为是对当时教学媒体雏形的某种经验性地表述,而后来产生的幻灯、投影乃至计算机多媒体不局限于训练儿童的感官而是以更加适应学习者感官的方式促进学习。客观上,是学习者选择了新的媒体而放弃了旧的媒体,其本质是新的现代教学媒体在感官上更适应学习者的需求。

第二,现代教学媒体对于教师使用心理的适应性。接受新媒体与熟悉新媒体需要付出代价与承担风险,由于“路径依赖”产生的效果,一些教师对于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疑虑甚多。某种程度上,不是教师能否适应媒体的问题,而是教师能否操作作用于媒体的问题,教师期望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提高教学效果时必然面临在改变内容(教学内容)还是改变形式(使用媒体)两方面做出选择。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为这种需要提供了可能性。另外,教师对于媒体的使用都有属于自己的认知图式,新的媒体的出现也需要适应这种认知图式的发展规律。

3 两种适应性的发展阶段简述

这两种适应性在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过程中有各自的发展过程:外在适应性的发展是宏观的,是不同的媒体之间“更新换代”的问题,是质变:内含适应性的发展是微观的,是针对某一种媒体的“波浪式改进”的问题,是量变。

现代教学媒体外在适应性发展阶段的划分。第一,吸收技术阶段:新技术的出现为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第二,顺应技术阶段:教育技术工作者参与设计、开发媒体,完善它们的功能,使之可操作,为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性。第三,在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动态循环。

现代教学媒体的内含适应性发展阶段的划分。第一,试行阶段:广大教师将可操作的现代教学媒体试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第二,扬弃阶段:对于教师自己不适应的部分进行加工、修正、完善。第三,习惯化阶段:教师开始熟练运用某种媒体技术。第四,自发操作运用阶段:教师与学生可以主动作用于教学媒体而非受到媒体发展的刺激才作出相应的反应。

这两种适应性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适应性本身由技术进步、教学情境和媒体自身发展共同决定。现代教学媒体就在适应性的“平衡一不平衡―平衡”的模式下发展,见图1。

四 基于“大历史观”的现代教学媒体适应性诠释

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提出的“大历史观(macro-history)”对于史学研究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其研究历史的角度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其核心观念是历史的规律性在短时间内看不清,必须大开眼界,从别的领域里、跳出历史看历史,下结论要“顾远不顾近”。

本文研究现代教学媒体发展史的角度深受黄仁宇先生影响,认为研究现代教学媒体史的问题应该抽象为“适应性”的问题,毫无疑问,媒体的发展依靠技术的进步,但其发展的本质是适应。不能适应的就消亡,所以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史不仅仅是消亡史,更是适应史。尽管本文研究的只是现代教学媒体近三十年的发展,时间跨度不长,但是研究的思路是“大历史”的,立足于规律,着眼于适应与发展。学者们在探讨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时一般都侧重于从运用的角度对媒体的特点进行分析,但在“大历史”的研究视角下现代教学媒体的特点就是“适应性”。

1 现代教学媒体发展的本质是适应

具有适应能力就等同于具有竞争力。当前有些教学媒体在运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媒体设备被当作了“摆设”,有的则是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媒体,有学者指出,“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与日常教学应用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这正是说明当前的现代教学媒体的适应性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内含适应性即教师操作方面的问题,有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与“不使用电子媒体”形成了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不使用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技术,缺少教学媒体的时刻,老师本身成了最好的媒体。

2 适应的本质是一种动态平衡

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旧的教学模式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使教学过程对于新媒体产生期待,促进了现代教学媒体的开发、利用和推广。在这种“不平衡”的条件下,现代教学媒体的发展出现了两类情形。第一类情形:如果已有的教学形式可以接纳新媒体技术,使新媒体技术纳入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学媒体的使用效率将发生量上的变化,如幻灯投影类媒体的出现,加强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并未产生全新的教学形式。第二类情形:已有的教学形式不能正常的接纳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必须建立新的形式而引起质的变化。如网络技术的出现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被接受,而引起在课堂外开辟新的“课堂”(虚拟课堂)这一质变的产生。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6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广播电视工程;运用;必要性

一、引言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早期垄断了视听媒体领域,但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在多年的摸索发展中,电视广播逐渐走向了融媒道路,实现了电视广播产业的优化升级。电视广播融媒需要硬件设施支持,近些年新建广播电视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为了提高工程运行质量、保证服务质量,科学应用多媒体技术有重要的意义。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视广播工作压力、减少单位运营成本。运用多媒体技术,一方面可以丰富广播电视工程功能、提高技术含量;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处理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中的难题,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视听服务。

二、多媒体技术相关阐述

多媒体是多种媒体的综合技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等多类媒体形式。在电视广播产业领域中,多媒体是指2个或2个以上媒体的信息交互与传播,从而实现相应的互动功能。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衍生品,是指通过计算机管理、存储文字、数据、音频、视频等各类信息,让用户可以多感官与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多媒体技术所呈现、承载的内容实际上就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1]

三、网络技术在电视广播工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保证广电工程运行质量多媒体的“多”,代表该项技术功能丰富。从多媒体技术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给广电工程带来的效益非常明显,可以有效处理广电工程运行中的各项问题。过去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传统广电工程信号信息缺乏稳定性,电视画面波动频繁、“黑白雪花”等现象经常出现,用户对此也是怨声载道。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衍生出了多媒体技术,也生成了新型数字信号传递方式,信号传输更加稳定,广电节目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提高了用户满意度,满足了广电工程运行的各项要求。可见,应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广电工程技术指标和服务质量,形成了良好的运行模式。

(二)丰富功能,提供多元化服务新时期下,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技术革新效率高,群众对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性增强。特别是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当今社会群众对最新消息的需求量很高,如何第一时间为用户提供最新消息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广电产业发展现状来看,广电用户分布在全国各地,主要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影音娱乐服务,是社会群众必不可少的家庭元素。这就需要广电工程全面提高硬件水平,满足市场需求。[2]一方面,用户对广电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可以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用户希望广电拓展服务渠道、丰富信息、提供多元化服务,而多媒体具有多样性、多功能特点,可以有效提高广电工程的功能水平,使信息传输变得更加高效、多元。

四、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运用

(一)工程维护新媒体的出现使数字电视变得更加智能,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实时与他人沟通,满足用户的信息沟通需求。新建广电工程与传统工程不同,其中蕴含多种高新技术,技术含量非常高,提高了工程维护难度,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广电工程维护。其中,网络媒体所提出的改性技术在广电工程运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涵盖大量服务手段、技术手段。传统广电工程运维更加注重信息量存储和存储效率,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对信号源进行多次压缩、解压、传输、转化、存储。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使信息存储更加快速、便捷,效率可以提升百倍。多媒体对数字信号的压缩速率非常快,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在服务器中即可释放压缩包,直接转化为用户端的视频、音频,实现“无损”转换,这样电视端获取的信息数据质量更高,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同步。

(二)广电工程运行质量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新建广电工程中应用了大量数字媒体技术。从新媒体出现开始,其就已经成为广电行业转型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并融入多媒体实现了技术上的又一次突破。多媒体不仅涉及网络媒体、广电媒体、文字媒体,同时也包含多种层次的资源,如传统广电工程只能提供标清视频信号,而在多媒体技术的加持下,不仅可以实现标清,还可以实现高清、超高清、4K、8K,甚至是更高。这是因为传统广电媒体需要将视音频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数据体量大,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再加上技术上的限制,会产生信号丢失等问题,还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电磁波等。[3]因此,模拟信号一直都是制约广电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落后于时展进程,难以满足群众需求。多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主要使用数字信号,再加上光纤传输,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减少了信号损耗,极大地提升了广电工程运行质量,多方面满足了用户的视听需求。

(三)节目后期制作广电节目后期制作的工作量很大,并且当代电视节目十分注重节目效果。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逐渐衍生出了很多适配广电节目后期制作的软件。以AdobePremierePro软件为例,作为广电行业最常应用的软件,在数字化音视频处理方面具有极强大的功能,不仅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并且后期处理效果非常好。其可以根据节目制作要求,提供不同音视频,编辑也更加便捷。AdobePremierePro软件经过了多年发展,使用功能更加丰富,视频处理功能更加强悍,可以直接在AdobePremierePro软件平台上制作超高清胶片,还具备视频一键处理的功能,视频节目效果更容易被控制,技术人员可以利用不同音视频资源进行输出操作。同时,AdobePremierePro软件还具备AAF交换模式,使信号数据转换更加便捷。AfterEffect(AE)软件也是广电产业中常见的工具,作为成熟的视频剪辑软件,可以与AdobePremierePro配套使用。AE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负责专业视频处理、视频内容设计,具有功能丰富、路径强大、控制性好、剪辑质量高等优势,特别是新推出的AdobeAfterEffects软件,可以细分为standard和producingbundle两个版本,满足不同广电节目制作需求。前者可以为节目视频增加特效或插入广告等信息,使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后者主要是用作混色背景,用于视频资源的后续处理。二维码技术作为近些年应用十分火爆的一项技术,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广电行业发展走势。二维码技术作为一种辨识性技术,几乎所有电视节目都应用过,如广电机构想要与用户互动或开展一些活动,都会在电视屏幕中展示出二维码,用户使用手机“扫一扫”功能即可获得信息,实现了群众与电视节目的互动。如用户扫二维码参加抽奖互动、发送弹幕等,缩短了群众与电视节目的距离,提高了电视台收视率。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7篇

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也改变了企业品牌传播的策略和渠道。在传播方式上,新媒体着重建立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在传播行为上,新媒体环境中的消费者从被动接受方转为主动分享者。媒体传播模式的变化促使企业改变了品牌传播策略,以适应新媒体环境,创造受众群认同的品牌。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概念的不同含,从不同角度对新媒体带来的品牌传播变革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多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形象特点,提出不同的推广策略和传播效果。

关键词:

品牌;企业形象;多媒体;形象设计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因素,其形象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企业在竞争市场中的地位和公信力。数字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品牌设计提供了新的传播模式和发展空间。如何在设计日趋数字化的新媒体环境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传播属性改变设计观念,创造出既能体现企业品牌内涵,又能传达有效信息和新媒体特点的品牌形象,是值得经营者和设计者为之深思的问题。

一、什么是多媒体

多媒体,最早出现在1986年的计算领域之中。将其作为传播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则出现在最近几年。从概念上看,多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多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将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动态因素与图形、文字、线条、造型等静态字符以整合运用,传达信息的传播形式。狭义多媒体,是指以计算机为载体,通过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媒体符号,对艺术作品进行的任意组合。虽然概念范围和范围界定有所不同,但广义多媒体与狭义多媒体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以计算机(包括网络)为传播介质;不同的是,前者更多强调的是传播媒介属性,研究重点主要放在网络媒介上,而后者则更多从设计手段出发,其设计过程多以电脑为载体,设计效果也往往离不开网络传输。

二、多媒体设计的优势

(一)整合性、兼容性

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设手段,多媒体的设计手法较传统媒体视觉设计复杂和多样化,其设计手法既包含图形、文字、动画设计等传统媒体的表现手段,也使用了以图像、音频、网络通信技术等新媒体的表现手法,是多种技术手段的整合结果。

(二)交互性

是指由于多媒体设计是兼具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特质,因此其操作环境具有人机互动的特点,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信息传播交流的方式和过程进行调整、控制的可能性和能力。设置良好的交互功能和交互页面,是多媒体视觉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及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三)协作性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将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

的传播效果融为一体,形成视听结合、传接相结合的设计图像。协同性是以互联网为技术基础,将海量化、多样性的信息方式转变成可由电脑统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技术。

(四)多频化视频、音频化

与传统媒体传播介质不同,多媒体视觉传达信息的方式多是通过显示器、数字显示屏、音频输出装置传达给信息接受者,并以鼠标、键盘、操纵杆等接受设备反馈信息,继而实现人机交互功能。

三、多媒体视觉设计的局限性

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传播特点,使依托于网络的多媒体设计明显优于传统媒体。但与所有的设计一样,多媒体视觉设计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一)页面设计的局限性

互联网的交互特点,使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喜好进行内容浏览,而网络媒体自主化或海量化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让受众的选择更加自由。相比传统媒体单一、静态的设计,网络媒体阅读更加注重的是视觉感受,因此网页视觉设计能否在最短时间吸引受众的注意,也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国内电脑的显示器尺寸多与16开的书页相等,过小的版面使视觉设计者无法采用与海报或户外广告相同的因素构建色彩强烈,能给人的视觉带来强烈冲击力的画面。这就使得网页设计在视觉冲击力显得相对薄弱。

(二)技术设计的局限性

网络视觉设计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发达的数字化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为页面的设计表达提供更多的可能,同时又因软硬件和视觉设计的特殊要求,对仍以文字、图形、影像为基本设计元素、平面设计为载体的视觉设计技术产生了一定的限制。这主要是因为现有网络带宽的硬件限制,要求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视觉设计要尽量做到“小而精”,如果视觉设计精美文件格式占有空间较大,就会对网络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不利于网络设计的传送和。

四、品牌的涵义及对国内品牌的影响

(一)品牌的涵义

品牌,最初的涵义是通过特定的标志在事物身上留下烙印,以加以区分和识别。随着社会的变革发展,现代社会的品牌已经演变成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全部体验和印象。它包括物质体验和精神需求两个方面,传递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快速的生活节奏、富足的经济生活使人们更加看重产品背后的隐含价值和精神感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得以快速发展,它代表了消费者个人的一种精神需求和生活方式,而非产品的物理属性。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市场竞争不再仅仅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还有以建立核心消费群的品牌竞争。与产品竞争不同,品牌竞争看中的是与核心消费群体建立情感,培养忠诚感,它有其既定的市场规则,任何品牌都会自觉遵守这些规则,以保持其在市场和消费群体中地位和影响力。在市场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品牌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投资。一些国际品牌的资产,如可口可乐、微软的品牌就高达数百亿美元,是典型的品牌效应经济。品牌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产品依靠技术产生轰动效应的可能已微乎其微,在产品属性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品牌依靠独特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念及稳定的消费群,成为市场的赢家。

(二)国内品牌的发展状况

全球品牌化经济的发展,使国内企业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在国际经济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含金量高、享有世界声誉的品牌却很少。这样的反差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作为美食大国,我国自古就讲究“饮食文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饮食也是数不胜数,但放眼国际餐饮市场,能被消费者津津乐道的饮食品牌却是寥寥无几,而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可口可乐等外国饮食品牌却在国内扎根立足,对人们的餐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饮食出售的事食物,而国际知名品牌出售的事一种服务方式和价值观念。简言之,在餐饮市场较量中,民族餐饮缺乏品牌意识。又如,作为国内第一汽车制造厂,长春一汽历史悠久,产品附加值也很高,但在市场销售时,因其“大众”系列汽车依托于德国大众品牌,所以消费在进行购买行为时,看重的是汽车品牌而非生产厂家。这就是品牌价值的隐形影响力和价值直接体现。改革开放30年以来,国内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和经营时,往往只注重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技术的引进与学习,却忽略了对企业品牌的保护和建设,有时甚至为因为市场利益而牺牲了品牌维护。因此,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背景下下,如何凭借多媒体手段快速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将成为国内企业不得不迫切思考的问题。

五、企业品牌形象设计策略

企业品牌形象的设计和建设,不仅包含设计手法,还涉及市场营销、消费群体、服务标准、市场推广等诸多领域。从视觉设计的角度考虑,企业品牌形象策略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一)识别策略

品牌的独特性说到底是指品牌设计的差异性。个性化的品牌形象突出的是品牌自身的个性与特色,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感受和精神需求。消费者重视的是品牌带来的独属体验,而非产品的物理属性。网络时代的多样化选择特点,使品牌的独特属性对“个性”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如可口可乐。虽然产品经历无数次革新,但其识别设计系统却一直保持深红的底色来衬托白色的文字的图案设计,并未因经营者的改变而有所改变,具有极高的识别性。

(二)文化策略

文化,是指与消费有关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如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购买行为等,文化背景决定了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并对其购买决策会产生潜在影响。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行为诸多社会心理因素中,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因素。知名的国际品牌推广不仅包括成功的形象策划与传播方式,独特的个性文化亦是重要原因。如,重庆谭木匠木梳的设计,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长长久久的生活理念与木质材质相结合,造型设计采用传统的雕花造型,整体设计古朴典雅,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中的温润和谐,又不失现代感,小小木梳,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产品推出就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形成独特的品牌效应。

六、品牌形象设计中的多媒体特点

随着互动媒体和多媒体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手法开始加入到品牌形象设计中,设计者通过整合运用的方式,将传统媒体中的文字、图像、线条与新媒体中的动画、视频、音乐、三维动画等传媒方式综合在一起,既为受众提供一种全新的视听感受,又为讲求效率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种多样化的、大容量的接受信息的理想渠道。事实上,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多媒体,最终的目的都是为受众传达信息。多媒体技术是目前能在短时间内集中传播信息的高效手段,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符合信息时代的阅读方式。

七、结语

时代的发展必将带来新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企业品牌如想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可持续的发展,不仅需要学习利用多媒体的传播手段和技术优势来设计和建设品牌形象,还要将思考如何运用多媒体维护和发展品牌形象。这是时代赋予经营者和设计者的历史责任,也是多媒体视觉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婷婷,曲飞宇.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战略路径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4(5).

[2]方敏,尹建国.企业形象识别设计对企业品牌经营的影响[J].装饰,2003(12).

[3]丁喜胜.浅谈企业品牌形象的塑造[J].商场现代化,2007(1).

[4]王家华定位时代下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5]任佳春.基于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企业品牌传播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6]郭曲红.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8篇

一、新媒体是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数字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新媒体”作为一种开放性和综合性的媒介,至少包含如下含义:新型的文本体验(由超文本、电子游戏和电影特效而产生的“惊诧的体验”)、对现实与世界新的呈现方式(虚拟现实中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主体(在线用户、“新媒体”的受众)与新技术之间的新型关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新的传承与互动以及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新的感受所获得的新的启示等。这些新的媒体体验方式为我们概括了这种新媒体的新特点,即它的数字化、交互性、超链接(Hyperlink,多层次的文本链接)、分布式结构(dispersal)、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简称VR)与赛伯空间(Cyberspace)化的生存模式,新媒体的这些特质跟动漫结合在一起,对动漫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带来动漫艺术深刻的变化和全面的革新。 新媒体动漫艺术是指结合于新媒体如移动通讯、互联网、网络电视、P2P(pointtopoint,点对点下载)、IPTV等区别于传统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而言而诞生的一种新的动漫形式:如网络卡通(flash)、移动通讯(手机彩信)、新漫画(四格、绘本)和QQ卡通等动漫。它既有传统动漫艺术的某些特点,又有巨大的差别,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动漫的艺术新质。 新媒体动漫艺术从开始的静态传输,到现在的动态显示方式,从被动地要求观众观看到互动参与,从鼠标、键盘的输入到通过自身肢体行为的艺术呈现,既是艺术创意的突破,也是技术的合理应用。互动多媒体技术的介入,也使观众由一个完全的被动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极大地凸显了观众的参与性、沉浸感与娱乐性。新媒体动漫艺术的带来的艺术“新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动漫艺术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边界模糊消融。从动画创作者的角度来说,新媒体动漫艺术赋予了其新的自由。传统动画必须要由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家来完成的创作,此时已完全消解。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进行动漫创作和传播。接受者既可以是动漫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动漫的创作者和传播者。 2.动漫生产的技术化。是指新媒体动漫的生产更多的受到现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等的约束。新媒体动漫的生产者应熟练掌握艺术与科学技术等跨学科的知识体系,从而像古希腊时代曾经有过的那样成为具有“技艺”的艺术家。从艺术角度来定位,技术是对艺术思维的呈现方式,也可以说新媒体动漫艺术对艺术家与技术掌握者之间的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的知识技术背景与技艺协作精神也是对新媒体动漫艺术创作者的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新媒体动漫艺术是直接利用新型的数字媒体作为艺术承载的介质、以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相互融合与互动的产物。它所跨越的是技术要素与艺术思维的双向交集,是科学与艺术的合集。 3.动漫传播的互动性。新媒体动漫的互动性是其有别于其它传统媒体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它的最大优势。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是一种强势的大众媒体,但它所传播的信息只是单向流动的,受众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反馈的路径和条件。互联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信息流动的方向,不但可以是双向的,还可以延展为多向的。如新媒体动漫作品《我的转折点》这个作品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由许多的小故事组成,浏览者既可以解读别人的故事,也可以将自己的故事写下来与别人分享,具有充分参与的自由。创作者设置了两个搜索系统,根据不同的信息提供方式,对网站采取不同的访问方式。 4.图像与意义分离特点。新媒体动漫追求卡通画的形象上是对传统动漫艺术的延续。“卡通是一种通过简化以使效果得到强化的艺术形式。”创作者通过卡通手法把形象抽象化,把焦点放在某些特定的细节上,通过对形象的简化,得到一个形象的核心意义,达到现实主义无法达到的效果。一般来说,卡通化的人物形象形态简练概括、结构明了;表情夸张、人物性格化、神态生动活泼,惹人喜爱。但是新媒体动漫的图像化追求具有新的表征——图像与意义分离。最主要的就是只追求图像本身的夸张、搞笑、有趣,追求图像当下的审美而不在于图像所传递的意义。比如,用于网络交流的QQ动画,往往只在于图像本身的夸张、搞笑、有趣,而不关注其它的方面。还比如韩国的流氓兔的系列,流浪狗系列都是以画风细腻、细节动作非常到位见长,画面效果非常漂亮,深受人们喜爱。 从本质上讲,新媒体动漫不同于现存的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它也不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亚群体”。多媒体技术平台的普及与技术开发本身蕴含的可操作性、互动性与大众化因素真正地把艺术从天堂拉到了人间,成为普通大众的生活方式之一。我们看到,熟练运用数码相机、低成本拍摄和非线性技术制作DV(DigitalVideo,即数字视频)、操作动画制图软件创作Flas、利用RSS技术创建“博客”(blog)等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随着教育的普及,新技术和多媒体工具将会被更多人掌握,因而新媒体动漫艺术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艺术”;它们必然会以新的认知结构,全方位地呈现人类新的生活状态与生存实践方式,故而,它在内容上所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也不容置疑。 二、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媒体的不断出现和应用,动画制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的渠道传播,打开了动漫的新时空。新媒体动漫的横空出世,不仅仅意味着动漫内容到形式的转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转变可能意味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解放与革命,意味着整个人类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相应的,我们的动漫设计艺术教育也应该顺应时代呼唤,做出一些战略性的部署。 #p#分页标题#e# 一是应该针对新媒体动漫大潮的趋势,对整个动漫设计做出前瞻性的研究,梳理出动漫设计艺术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来应对动漫的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主要为传统动漫服务,那么它有哪些好的成分我们应该保留下,比如原有的针对动漫设计艺术人才综合能力方面的理论知识体系,它们哪些方面值得保留,哪些方面应该改进,哪些方面能够使我们较好的应对未来的挑战;还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和制作技能是建立在工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动漫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模式培养的动漫人才主要应对工业化、机械化流水作业动漫生产线的人才要求,一个动漫人才只是一个单一的角色,要求完成的工作也相对单一,主要着重于技术含量的做工,比如,专注于上色的动漫制作工人,所以这种背景下单位时间量中动漫技能操作熟练工人很受欢迎,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动漫人才往往热销。但是在新媒体动漫中,一个动漫人才要兼具多种角色,他既要懂得编剧,要求有文学的知识,要求有绘画的功底,音乐的知识,乃至于服装的知识,运动的知识,还要求有动画的理论,等等;又要懂得制作,并且是全方位的制作,比如各种动画制作软件的应用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利用新媒体发行,如何吸引更多的眼球,等等。这样一来,对动漫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就要加以改造,要按照新媒体动漫的发展趋势来建构动漫人才的知识体系,要按照新媒体动漫的制作技能来培养动漫人才。 第二,针对新媒体动漫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进一步细化每一种知识体系中的结构,尤其要解决动漫设计人才的综合素质问题。这种动漫人才的知识结构培养与建构最终要落实到动漫教育教学课程的建设上,所以新媒体动漫设计人才的教育不是简单地对传统课程的增删和归并,而是使学生在自身设计能力方面得到持续提高的同时,全面加强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当在学科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增强其互融性、交叉性、应用性等功能。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互融性,是指动漫设计学科与其它人文学科乃至自然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任何与本学科相关的知识和成果,都可以融合到动漫设计学科中,对其发展起到重要的整合作用。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交叉性,是指设计学科内部各门类的相互交融和贯通。学科专业方向划分要相对合理,打破专业方向之间的屏障,加强其共同点和交叉性,拓宽专业面。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应用性,是指艺术设计教育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求,以及对于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教学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撰和筛选,都要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需求,及时不断地作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动漫设计人才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 第三,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学方法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从事动漫设计教学的教师的职责将不仅是向学生的头脑填塞过去的文化和灌输现成的知识,而且是着力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的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中国文化特色的动漫艺术人才,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方法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较高的境界。这有赖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从事动漫艺术设计教育的教师如果没有哲学家对认识世界的思索,没有艺术家对审美意识的敏感,没有自然科学家对人类自身的关怀,就很难做好动漫教育工作。只有采取切入学生心智,唤起学生探究欲的教学方法,才能给学生以足够的发展空间。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纪,是一个互联网交织的世纪,更是一个新媒体崛起的世纪,是一个信息传播速度异常迅疾,传播方式异常多样,传播效果更为有效的世纪,这也意味着传统教育教学方法将教师当作知识“仓库”观点的终结和将教师教学只是当作可以复制粘贴的“拷贝式”方法的休止。这种背景更要求动漫设计艺术教育应该彰显“创新精神”,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视学生为教学主体,最大限度地“钻探”每一个学生的潜质和潜能,采用更为开放的授课方式,探索研究型课程,尝试运用“适当讲课+公开讨论+研究探索”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让学生学得主动,重在掌握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开发具有不同禀赋的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提升的机会。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应注重发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设计过程的体验和实践,建立新的设计作品评价体系。支持学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做法,创造宽松的气氛,以利于学生的成长。

新媒体技术含义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田径教学训练;体育教学

一、相关定义解析

(一)多媒体技术的含义

多媒体技术又可以称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基础,通过计算机对文字、图像、视频、声音、图形、数据等内容进行综合管理与处理,构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使人们体现出人与机器产生交互作用的一种技术。计算机技术产物才算得上是多媒体技术真正涉及的对象,像音响、电视、电影这种其他的单纯事物不归于多媒体技术范畴。近些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发展起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逐渐地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说教育类、娱乐类、艺术类、建筑类、金融类等都受着多媒体技术的影响。其中,多媒体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教学方式被各所学校广泛应用,田径教学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就结合了多媒体技术,这对田径教学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

(二)田径教学训练的含义

田径教学训练的含义顾名思义就是指具备专业素养的体育教师以田径项目为核心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以及相关实际动作步骤的操练,使同学们增强田径理论的知识水平,加深对田径技术要求的理解,提高自身对田径学习技术的掌握。田径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它是其它项目种类运动的基础,主要包括跳跃项目、走跑项目、投掷项目以及全能项目等内容。通过对学生进行田径项目教学训练,有利于学生对田径各项目运动基本技术的掌握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以及身体素质,为学生学习其它种类项目的运动奠定坚实的基础。田径教学训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对学生进行田径项目的教学训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的必要性

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田径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有其必要性,具体来说:

(一)传统的田径教学训练的方式与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现在,传统的田径教学训练大多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听课为辅,教师课上示范为主、学生课下练习为辅,田径训练这种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严重落后,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利于学生对田径技能的真正掌握,并且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们感觉很枯燥,会影响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热爱。所以学校应改革传统的田径教学方式方法,使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改善教师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在能力各方面有显著的提升。

(二)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是促进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田径教学训练本身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如何使得教学内容不那么抽象,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操作是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调动人们各种感官的作用,因此,田径教学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得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地具有直观性,便于学生对田径技能动作要领的认识与观察,对田径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提高田径教学训练的效果。

(三)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的实践过程中有利于开拓学生体育方面的视野性,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激情,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还能使学生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田径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从而更好地与实际动作要领相结合,促进学生田径各个项目能力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找一些关于田径运动与德育相结合的视频短片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观以及价值观。从上述表述来看,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它是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被教育领域所覆盖,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提高、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田径教学训练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美国摩西奶奶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喜欢的东西便是你的兴趣所在,你的兴趣所在便是你的天赋所在”。这句话充分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某类事物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潜能开发,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以生动准确的形象、图像、视频等展示给学生,加深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田径学习的求知欲。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对田径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田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教学方式与方法上显得过于单调与枯燥,并且对教师自身要求特别高,资历浅的体育教师可能刚刚毕业,教学经验不足,所以在对学生传授要领时,可能不能准确的表达,会导致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而资历较深的体育教师可能会因为年龄较大的问题在动作示范中会出现不规范的效果,这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好的影响,无法突出田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而,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上述问题完美地解决掉,并且还可以向学生们展示一些直观连贯的动作,正是因为多媒体技术使得教师能够将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这对田径教学重难与难点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对田径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田径教学训练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教师将田径理论知识以口头的形式传授于学生,将动作技能以示范的形式教给学生,但由于动作是瞬间完成的,无法在现实中分解放慢,所以使得学生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模仿与练习。如果教师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去,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所要教授的动作技能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将动作分解、放慢、定格,使得学生能够清晰地看清动作的角度以及发力点,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所要学习的动作要领。因此看来,多媒体技术有效地改善了田径传统地教学模式。(四)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有利于教学不受时空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一些关于爱国的、集体主义精神的、合作的、团结的、公平的、奋斗的等一些有意义的电影或视频短片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得学生有较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集体主义合作精神,使学生具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能吃苦、有毅力、不怕累的精神。因此,多媒体技术应用到田径教学训练中对学生正确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四、多媒体技术在田径教学训练中的实际应用方略

(一)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应

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这对教师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相关田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还要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师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打造多媒体技术下田径教学训练强有力的教师队伍。

(二)在多媒体技术下展开田径教学训练要注重实现田径教学训练方法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下展开的田径教学其主要的任务还是让学生们对田径理论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对田径的爱好,为实际动作要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此理论基础上应结合多样化实际训练方式进行实践操练,避免单一的实训方式将学生的兴趣扼杀掉。因此,教师在引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应配合多样化的实际训练,来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在多媒体技术下田径教学训练的内容以及评价体系应进行调整与改变

田径教学训练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联系,田径教学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所以,田径教学训练应结合时展的潮流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然后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去调整田径教学训练的内容体系,改变原有的田径教学训练评价体系,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有用的人才。五、结语一言以蔽之,多媒体技术应用在田径教学训练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改善传统田径教学模式,突破田径教学过程中的局限性,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因此,为推进田径教学训练的改革与发展,应大力推广多媒体技术与田径教学训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丁兴富.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从校校通到班班通———革新课堂教与学的新生代技术(1)[J].电化教育研究,2004,11

[2]田振军,王友华.数字化人体技术及其在体育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展望[J].体育科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