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12-29 10:41:36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2-0000-02

1 前言

现代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是当代的一大特色,那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所以让高校的学生学好计算机网络对他们在社会上生活是十分受益的。提高其的教学质量就更显得十分有必要。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案例教学更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此一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往教学内容的枯燥无趣,很难引发学生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脱离了实践,纵然学到的理论再多,一旦真正的上机操作,仍然会变得不知所措。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难以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是传统教学的弊端,而案例教学却弥补了这些。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优点,研究案例教学是提升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质量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2 阐述当前教学中的不足

2.1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现下不光是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许多课程的教学都存在这些问题。对于许多高校教学,授课时尽管采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但也仅仅是换了一种称为ppt的板书而已。许多高校教师一味的在讲台上讲述理论知识,学生则一味的去听,学到的大多只是理论方面的知识,但众所周知,计算机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科目,若要掌握其中的精髓,必然要上机去实践,才能真正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且对于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是要学到真正有应用价值的东西,而不是枯燥的理论知识。

2.2 当前计算机教学的内容过于系统

许多高校的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时都要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去学习,内容过于死板。许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就是为了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的工具,来辅助自己的专业来学的,可是他们学的有关计算机的内容却由于教材的编订,显得过于繁重,而且学习的时间相对来说有比较短,造成的结果就是对于教师来讲,由于要教的内容太多,难度偏大,教学质量降低,而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内容太多,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并不能掌握其中真正的技能,那么致使把计算机作为一个实用工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了。

2.3 当前计算机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弊端

现在高校的教学模式普遍都使用的是多媒体教学,以ppt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实则不然。用多媒体教学速度很快,教师一味的讲,学生以为的听,来不及思考,更来不及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在课上只是在看东西而不是在学东西,可以说是左耳朵进右耳多出,这种教学效率可想而知是很低的,学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的东西。可以说这是教学中的一个弊端,也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

3 案例教学的优点和意义

3.1 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案例教学的一大特色就是引入案例来进行教学,案例的来源多来自于社会生活中,教师将案例引入到课堂,让学生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进入到这个案例的情景中去,真正的做到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不再仅仅停留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是好像真正的融入到了一个实际案例中去,真正的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案例教学使学生的学习并没有脱离实际运用,这样才达到了教学的真正目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难以做到这点的。

案例教学的另一个优点就是,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学生是整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最终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学到真正的知识。那么能否做到让学生从被动去学做到主动去学是很重要的,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只有激发了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才会使上课不仅仅是上课,而变为更加有意义的教学。案例教学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案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更好的投入到每一次授课中去。

3.2 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很多缺点,那么将这一模式引入到教学中去,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可忽视的意义的。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无疑将会对整个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另外案例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是从很多方面去改变,那么致使教师会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善自己以往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无疑是对教师的一种鞭策。在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兴趣,无疑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也是十分有帮助的。

4 举例说明如何进行案例教学

4.1 案例教学准备阶段

案例教学在准备阶段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准备。教师应在案例的选择上去做准备,而学生需要在怎样合理的划分小组上去做准备。

对于教师在案例的选择上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案例应该如何去选择,才能使授课达到最佳效果呢。案例的选择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方面为主要考虑方向。所以案例的选择尽量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将邮件发送时,不要去选择那些非常普通的案例去讲解,如不要去讲学生向教师交作业这样简单无趣的案例。可以去讲同学之间用邮件来发生日贺卡等案例来讲解。另外,案例应该具有目标性,典型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等特点。这些也是教师准备案例时应该考虑到的。

另外的准备阶段就是学生的准备,主要是如何分组上去考虑,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合理性主要包括要从小组的规模,人员的分配以及各个成员的职责等等。组长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是,要选一个相对来说能力比较强的,有比较强的对案例的分析能力,有能力带动起整个小组的氛围。另外各小组成员中,也要有能力强和能力弱的来搭配,能力强的可以去帮助能力弱的同学,这样才能使整个小组强有力的发展。

4.2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

在实施阶段可以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1.理论教学即为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可以设定一个情境,让学生来参与,亲身去体验某个知识点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去分析。如在计算机网络中讲到Ether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可以给定一个这样的案例,让学生参与,然后从中分析,理解这个知识点。

(1)案例描述:让一组的人处在一个黑屋子内谈论一个话题,每个人只能听到彼此的声音,要怎样说话,才能正确包括Ethere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所遇到的各种情况。

(2)案例分析:A.每个人都可以说话,即为访问时的多路访问。B.发言前需检查,是否有其他人在说话,此情景模拟的则是访问时的载波监听。C.如果同时有多个人发表意见,那么就会出现访问中的冲突问题。D.一个人在发言时还要时时检查着是否有别人进来讨论,此时模拟的则是访问时的冲突检测。E。一个人在说话时发现有人要来说话,那么就要停下来,去等待。过一会儿继续说话,此情景模拟的则是访问中的冲突停发,延迟重发的情况。此外还有其他的情况可以去模拟,这就需要各小组成员内部去商讨,能否有其他的创新形式。在此案例中通过模拟情景,同学们亲身参与了进来,更好的理解了Etherenet网络介质访问CSMA/CD时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更清楚地明白它的工作原理,.对于以后将其运用到时间生活中去,是十分有帮助的。

2.实践教学,即是在讲到一个网络上的功能时,如讲到路由器的使用时,可以给学生一个生活化的实例,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去完成案例中所要求要完成的工作。这样更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可以通过下面这样一个案例来进行说明。

(1)案例描述:你是某高校的一名学生,你的宿舍要安网线,需要将其配置成无线网,要求你利用路由器来进行设置,并给宿舍成员分配出相应的IP地址。

(2)案例分析:A.连接好路由器,并且启动路由器。B.对无线路由器进行参数的设置。使用IE浏览器访问,并登录。选择向导,根据向导来进行一步步的设置。选择上网方式等等。在此阶段也可以进行其他方面的设置,如绑定mac地址,分配IP,防火墙设置等等,这些都是为了自己的网络更安全而设置的。C.设置完成重启路由器。为了防止蹭网,需要在网络安全设置项设置密码。D.搜索无线信号,连接上网。这个阶段是一个实际操作的阶段,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个阶段,最好是在讲路由器这部分内容前给个小组布置下去。一方面可以考验小组之间的自学能力,另一方面考验小组之间,在遇到没有学过的知识上的团结协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小组的操作能力。所以通过实践教学,好处是有很多方面的,学生在学习到的不仅仅是学理论知识,而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去运用,这些才是最重要的。另外还曾强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4.3 案例教学总结阶段

在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各小组都参与了教学内容,心得体会必然是有的。在总结阶段主要是由教师来进行主持。各小组要派代表上台进行总结报告,可以形成书面形式或者ppt来进行报告,分别针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各小组内部成员是怎样商讨的,怎样策划的,还有分工是怎样的,这些都要进行汇总。并且将这些报告保留下来,以便将来期末测评时,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另外汇报完成后,要对各小组完成案例的情况进行评价,此阶段可由教师完成,评出比较好的小组来进行褒奖,以此来鼓励同学们今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案例教学中来,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这样做更加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实施,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为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5 总结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网络的学习不是靠理论知识就能学到好的,更多的是要在实践中去操作,才能真正的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的重要性。案例教学很好地发挥了它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案例教学仍然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还需要各方面的去努力,才能更好的使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到充分的运用,更好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崔炜荣.PacketTracer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40-41.

[2]鲁凌云,王移芝."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过程优化设计的一个实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92-93.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4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网络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计算机网络课程已逐渐成为高校很多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概念众多,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同时,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的,很多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打好理论基础,掌握实践技术,从而培养出大量高素质网络人才,是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师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1][2]。

1 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作者所在高校特点,除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将《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专业课学习之外,在全院的教学计划中,该课程一般属于公共必修课,个别专业根据学科需求进行学习。而对于全院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唯一接触到计算机网络内容的途径是在大一《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简要的介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反馈是没有太大兴趣,不认真听课,不给予重视,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之所以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源于二点原因:(1)《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比较抽象,理论知识偏多,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易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方向而失去耐心;(2)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的讲授主要以网络体系结构为主,然后逐层展开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一般较注重理论讲解,与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其结果导致学生只关注书本中的知识,缺少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案例教学法的引入

为了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本人对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案例教学法在针对学生的网络学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一种教与学的模式,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3]。采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案例与理论相结合。在课堂教学环节,以案例作为贯穿整个教材的主线,通过案例分析,提出问题,然后逐步引导,切入知识点,在充分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最后回归到案例的解决中去,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

案例的选取要有代表性,应尽量简单。太复杂的案例反倒效果不好,学生理解起来会因太复杂而放弃。作者根据网络课程教学与学生自身的特点,选取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校园网模型作为该网络课程的综合案例。如:构建一个校园网,该校区有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各一座,校园网的网络中心位于办公楼。校园网连接了这4座楼,并接入了因特网。

若要成功的组建上述校园网,需要多方面知识的支撑。本着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从组建简单局域网开始,逐步深入,最终保证整个校园网通畅运行。下面以网络线路及设备的连接为例,讨论如何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实际课程环境中去。在讨论的过程中,用网络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来模拟实际网络分布状况。

2.1 双绞线的制作

若要构建网络,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连接成网络,这就需要采用传输媒体。其次,现阶段的传输媒体有那些种类?室内媒体与室外媒体是否相同?它们在连接使用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连接头?

基于上述问题,教师讲解传输媒体的相关内容。其中,双绞线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传输媒体,也是室内普遍使用的传输线路。通过讲解与实际观察,使学生初步理解双绞线的构造与功能特点,并了解双绞线与RJ-45接头之间如何协同工作。在实际操作环节,教师通过对双绞线制作工具的使用、制作流程的讲解,要求学生制作双绞线,并进行相关测试。以上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学生不仅能进一步理解双绞线的功能,还能亲手制作网线,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 局域网的构建与局域网的资源共享

网线制作成功之后,就可以来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在局域网的组建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应该选用哪种类型的局域网?它的结构和特点分别是什么,以及它需要什么样的网络设备?

根据问题的描述,学生需要掌握当前主流的局域网类型。当前主流的局域网是以交换机作为网络设备连接的以太网。在实验操作环节,要求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网线连接计算机和交换机,从而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2.3 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在局域网的配置中使用了交换机,那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对交换机进行操作和管理?这是在局域网中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首先要介绍交换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其次针对大规模的局域网时,还需借助VLAN来保障网络性能。

在实验操作环节,先介绍交换机的配置模式,以及每种模式下的基本命令。在之前已搭建好的局域网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换机端口划分VLAN,在划分的同时可以跨交换机实现。

2.4 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

划分VLAN之后,不同VLAN之间的计算机如何才能通信?这需要借助另一种网络设备路由器。首先与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作比较,引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及区别。

在实验操作环节,务必使学生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并学习配置静态路由,从而使不同VLAN中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

3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网络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虽然案例教学法在网络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若想更好的教授好这门课程,还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地努力,认真地学习,能够使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晏,陈志国,杜海顺.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0(17):44-49.

[2]赵欣."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06):149-152.

[3]郭凤广.案例教学法的误区分析及实施例谈[J].中国电话教育,2007(09):91-94.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3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课程 教学改革

1案例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网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g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新的技术领域,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点课程,其特点是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网络 OSI 和 TCP/IP体系结构,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更是晦涩、不易理解的难点。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还普遍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从概念到概念”的传统教学模式不适合讲授抽象的网络知识;二是网络教学缺乏实践操作。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3“计算机网络”案例化教学实践探索和思考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案例”化实现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 其一:有两位不同国家的哲学家要进行对话,他们使用不用的语言。他们所要通话的内容需要有共同的兴趣和认识,但是使用不同的语言不能直接通话。

因而,他们每个人都请来一个译员,将他们各自的语言翻译成两个译员都懂的第三国语言。两个译员可以使用共同懂得的语言交流,但是,他们在不同的国家,还是不能直接对话。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将交谈内容转换成电信号在物理媒体上传送至对方。然后,让同学们讨论,在这样一个案例中,需要几个层次和什么层间服务?最后,经过讨论,同学们都认识到,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方法,就是分而治之,形成了“哲学家/译员/工程技术人员”这样的层次。

(2)实验课“案例化”组织方式探索。

实验课的实验项目往往是很好的“案例”载体,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也做了一些探索。在实验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把学生按组组织,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完成之后,各组通过投影仪交流,并推选学生评分员,进行打分、提问、交流,也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较重要的部分。然而这部分内容的理论讲解总是有限和抽象的,笔者对网络协议可视化教学的设想是:引入实际编辑状态,连在数据总线的 D0、D1、D2 上。此程序在启动转换前根本没有选择好通道,应该在启动转换指令MOVX @DPTR,A 前对累加器 A 置通道号,即在转换指令前加上 CLR A 指令。若实验板的通道选择线接在地址总线的 A0、A1、A2,则前面的程序就正确。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教师应尽量先提示,再让学生在调试过程中找到问题的关键,然后独立解决。实现 TCP/IP 各层协议仿真及各层协议字段值的编辑,提供手工和自动计算校验和方式,加深校验和计算过程的理解;灵活的数据仿真发送功能,根据不同实验的需要实现数据的单帧发送、多帧发送及重复发送;便捷的网络扫描方式,提供主机扫描和主机端口扫描功能;形象化的协议模型层次图,使数据帧的编辑不再抽象,协议层次关系表现更清晰更直观;运用多种协议模板快速建立一个数据帧,提高实验操作的效率,这将是一个生动、有趣和深入的过程。

4总结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还有许多章节可以用案例教学的方法进行实施,帮助学生直观、形象、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也应该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中一直需要坚持和探索的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应用案例教学思想,引入了两个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来思考和讨论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构成。计算机网络在整个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

参考文献

[1] 宋瑾钰,俞成海,孙树森.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校外教育,2007.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4篇

教学设计案例 剪纸喜鹊单独纹样的剪法

一、案例概述

本课例遵循新课程理念,发挥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优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在教学网站上为学生提供多个从不同角度反映剪纸单独纹样的不同剪法视频,以及教师科学巧妙的引导等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知识建构环境,把知识的传授过程转换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使教学过程充满生机和活力。

案例名称:剪纸喜鹊单独纹样的剪法

课时:1课时(40分钟) 教学对象:初中学生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就已经有了粗浅的认识,本节课从欣赏剪纸名著《清明上河图》入手,介绍剪纸的定义,同时介绍剪纸艺术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剪纸制作的基本步骤,再结合实例喜鹊剪法,进一步说明剪纸的基本步骤。最后学生小组讨论喜鹊剪纸图案。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剪纸定义,学会月牙纹、柳叶纹剪法。

(2)能说出喜鹊单独纹样剪纸制作的基本步骤。

(3)学会喜鹊纹样的剪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习兴趣,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升审美、观察、动手等综合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养成爱劳动、讲卫生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个体差异很大,部分学生的美术基础薄弱,所以在此环节教师可设计临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情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另外,学生有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可以独立完成网上信息查找任务。

二、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引入

学生上网查询剪纸名著《清明上河图》视频,欣赏名家名作。通过展示事例,激发起学生学习剪纸兴趣。

2.重、难点突破

喜鹊的剪法是个重点,通过让学生观察喜鹊剪法的视频演示,学生从三维空间角度看到喜鹊的具体剪法,并指出剪刀使用方法。

(一)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Newclass网络教室

资源准备:①百度《中国剪纸基本技法》。

②专题网《单独纹样的基本剪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课堂准备

教师活动:师生问好!

①说明上课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②指导学生登陆《中国剪纸基本技法》网页。

③介绍专题网页的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①作好课前准备。

②登陆专题剪纸网页。

③熟悉专题网页的操作方法,欣赏名家名著《清明上河图》剪纸长卷。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第二环节:引入课题

教师活动:板书课题,电脑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活动:明确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环节:师生互动(一)

教师活动:①剪刀的基本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电脑展示)②介绍月牙纹、柳叶纹的基本剪法(要求:线条光滑)。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剪月牙纹、柳叶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第四环节:师生互动(二)

教师活动: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

(电脑展示)①描图。②固定:用曲别针固定描图纸和折好的红纸。③剪制。④分离。⑤装裱。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入相关网页,根据自己实际自主浏览视频,提取信息,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五环节:分组合作,探究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

教师活动:

①教师指导。

②记录课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学生活动:

①组长组织本小组活动,动手练习剪喜鹊图案。②将剪好的剪纸图案粘贴到A4纸上,并以喜鹊图案为核心绘画出自己理想的图案。学生到网络中收寻相关信息,拟好剪纸作品题目。③填写《小组个人评价表》。④整理桌面卫生。

设计意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练习带来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剪纸艺术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第六环节:评价

学生将作品上传到专题网上,授课教师设计了在线答题及评价标准,学生答完后可申请查看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在学生答题时还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差异问题,进而实现分层次教学。

第七环节: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强调单独纹样剪法的基本步骤和喜鹊纹样的基本剪法,并提出希望。

学生活动:在教师指导下总结本课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总结本课,使学生产生后续学习的激情。

第八环节:知识拓展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教师博客,探讨复杂的单独纹样图形的剪法。

学生活动:学生进入教师博客,点击学生互动平台,进行师生进一步学术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能力差异问题,实现分层次教学。

(三)教学流程图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授课教师设计了讨论、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的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点,使同学们朝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意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5篇

关键词:网络编程 案例驱动教学法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1 引言

《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课程。本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掌握TCP/IP 协议簇中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网络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和编程模型,运用高级语言或者面向对象语言进行开发,同时能够利用相关网络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面向应用,突出实践”。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本课程的教学,因此该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基于“案例驱动的教学法”是以任务为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案例的形式提炼出来,让学生据题而思、据题而想、据题而做。“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中,为全体师生构建了一个学习情景,学习内容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有重点有主次的了解相关理论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它适合《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课程教学的开展。

2 基于“案例驱动教学法”教学特点

“案例驱动教学”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针对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讨论,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这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而案例驱动教学法采用“提出案例——分析案例——完成案例——评价小结”,是以布置案例为出发点,以分析、完成案例为中心点,以评价案例为延伸点,符合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它具有以下特点:

(1)老师启发性。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案例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启发性教学。由老师提出问题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案例给学生分析,改变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主动性。与传统的教学不同,案例驱动教学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输入案例,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深入理解和掌握案例本身所反映出的基本原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老师学生互动性。根据案例的难易程度,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训方法。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完成。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在实训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围绕案例,进行相关知识的探讨和获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知识和经验在师生之间双向流动,并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4)评价小结。根据案例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对于案例完成较好的同学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展示可以给其他同学开拓的思路。在展示结束后可对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的信心,给学生指出不足,提出希望,做出小结。

3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中案例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3.1 理论教学设计

课程教学从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入手,涉及互联网体系结构、IP地址和端口、TCP和UDP协议,网络服务、C/S和P2P编程模式、套接字、编程接口等,也涉及到程序设计中进程、结构、函数、对象、类、I/O模型、进程阻塞、多线程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作为应用型课程,强调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实践相融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网络编程技术,增加课程的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求解能力是该课程讲授的关键。我们以案例教学法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施,所有的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中。例如,QQ及时通讯、网络会议、在线五子棋等设计,既形象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上看,案例式教学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了避免课堂上少量案例不能覆盖全部的实际应用,在教学方法上,老师注重由点及面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的思维,举一反三。

3.2 实践教学设计

网络编程技术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只听不练很难达到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上机实践教学,将上机实践环节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验内容组织上,老师充分考虑实验题和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实验题目的综合可操作性和难度,将实验题目分为设计题和综合题,如下表1所示:

实验的实现虽然不与具体的编程语言有必然的联系,但是编程语言在教学环节中有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网络编程是在高年级阶段,必修课程学过高级程序设计(C或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NET开发(C#.net),任选其中一种语言似乎都可行。但据开课前我们对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首选C#进行编程。因此,课程教学课题组决定,老师上课注重网络基本理论的讲解,编程实践以C#为主。

4 结束语

在课题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几个学期来对《计算机网络编程技术》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本课程已经建立起较完善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总结教学经验,使整个教学环节更加完善合理。

参考文献:

[1]宋瑾钰,俞成海,孙树森.基于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Java手机游戏开发教学模式研究[J].校外教育,2012,(1):162.

[2]魏惠茹,李晓东.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语言教学[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7):157.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计算机网络;项目;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罗来俊(1977-),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郑晖(1970-),男,江西南昌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实训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的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XJG-10-85-1,主持人:郑晖;本文系江西理工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立项课题“基于项目能力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训教学研究与实践”的项目成果,课题编号:JXLG-2010-94,主持人:罗来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5-0078-03

引言

计算机网络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作为该专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在国内高校中开展多年。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效果还不甚理想,教学内容主要以网络基础性的验证为主,比如:网络连通测试命令、路由器与交换机常用命令的使用等。学生做完实验后仅仅能对单个的知识点有所理解,对于综合性的网络工程项目仍然是十分茫然、难以上手。而当前用人单位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企业希望招聘到工程实践能力强、能直接上手、能独挡一面、职业素质优良的毕业生。若要使学生具备上述能力,就有必要将网络工程案例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完成工程案例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由此本文提出以案例教学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项目实践能力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是一个来源于现实的、具体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作任务。案例教学以“工程案例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工程案例贯穿于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利用工程案例对知识进行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通常,先由教师对工程案例进行任务描述,并作适当的启发性的引导,然后让学生围绕工程案例进行讨论、协作、实践、探究性学习。这种将工程案例教学与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在对案例项目的处理中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做到融会贯通[1]。“案例教学法”有效的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提前掌握今后在就业当中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包括了实践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协作等能力,真正实现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目的,为学生以后能在工作中能有出色的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案例的选择

合理选择网络工程案例是确保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先决条件。因此在案例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其中关键是要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选题,选题要注意难度适中,内容得当,以便学生在实践训练当中所需的理论知识能满足实践训练的需要[2]。通常可将案例分为普通案例与综合案例。普通案例主要面向低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学生所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少,较深的专业技能还不具备,所以案例的难度和深度应该有所控制。普通案例所涉及的内容应以相对简单的网络知识为主,例如组建小型局域网、无线对等网等。通过普通案例的实践训练,可以让低年级学生认识案例项目,了解项目运作过程。普通案例项目的成功运作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综合案例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的,因为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较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所以综合案例需要具备一定的深度与难度,并应将理论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和典型的网络技术融入其中。综合案例项目可以参照企业的真实工程案例来设置,比如:某高校的校园网或某企业的核心网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综合案例的实践训练,可让学生熟悉真实的企业项目,增加并积累工程实践经验,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

三、案例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

在案例项目正式实施前,制定科学的执行计划是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优秀的项目执行计划可以让项目的实施少走弯路,让项目的实施更加高效。项目执行计划包括确定项目的任务需求,业务流程、技术方法以及组织形式等。制定项目执行计划可以培养学生对项目的总体把握能力,因此在项目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充分发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3]。对于同一个项目,不同的项目组可能制定出不同的执行计划,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不同的项目执行计划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对项目计划进行优化。以某企业核心网络的设计项目为例,项目执行计划的制定过程,如图1所示。

四、案例项目的实施

本阶段的任务是让学生对案例项目进行具体实施,锻炼学生分析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以实现将理论知识向工程实践能力转化的目的。在教师的适当的指导下学生按照既定项目执行计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个阶段的任务。经过在实际的网络环境下工作并最终完成任务,可以让学生在实战中充分体会实践工作的要领,并从中获得宝贵的项目实践经验。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各项目小组不仅要能够实现项目的既定功能,同时各项目小组实现项目功能所采用的方法应与企业真实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方法类似,要能基本能符合真实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应对今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对于各项目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要作相关的引导。以大中型企业核心网络的设计为例,通常在企业网络中会有较多的网段,各网段之间要能实现设备互访,同时各个网段的广播流应当限制在各网段内。针对上述需求学生很容易和路由器的功能联系在一起,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则很容易采用路由器作为企业网的核心设备;学生的做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因为企业网的各个网段间有大量的互访的数据流,采用路由器必然造成各网段间访问的瓶颈;在实际项目中大中型企业网的核心设备通常是采用路由交换机来实现的,因为路由交换机具备“一次路由,多次交换”的功能,这可以很好的满足各网段间的大流量数据访问要求。因此对于学生所采用的方法与真实项目方法不一致时,教师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另外在案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因为有多个项目小组,且每个小组都需要一套网络实验设备,所以对于网络设备的数量要求很高。如果学校的网络实验室具备这样的条件,则可以直接在网络实验室中进行实验,真实设备是实验最理想的环境;但如果学校不具备这样的实验条件,则可以考虑采用虚拟的实验环境来完成项目的设计。对于简单的项目,可以使用BOSON、PacketTracer模拟软件来加以实现,而对于复杂的项目则可以使用Dynamips模拟软件来实现,因为Dynamips使用了真实的网络设备操作系统,通常可以模拟出设备的所有的功能,实验效果比较理想。

五、案例教学评价

在工程案例实施完成之后,对各项目小组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评价总结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由各项目小组对本组所完成的案例项目进行演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采用方法的优缺点,对于其中的优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肯定,而对于不足之处则应该进行相关的点评,并与同学一起找出更加合理的实施办法,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其次,项目教学评价不能以某个项目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每个组员的成绩,这样极其容易造成“吃大锅饭”的局面,以至于项目任务仅落到组长与几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身上,导致好的学生越好,差的学生越差,难以实现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4]。因此,对于每个学生的成绩要实行单独评定,每个学生的最终成绩分可由项目小组的总体成绩与学生个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任务量与完成质量的评分来组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促进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

六、将案例教学融入校企合作中

为了让学生毕业时能更好的适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必要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到企业中去学习,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企业中真实的案例项目,通过参与企业的项目,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发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间还存在哪些差距,这样便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并弥补自己的不足。

校企合作可以较理想的达到上述的效果,校企合作可以利用学校和企业共同的教育资源。企业可以根据当前工程实践能力的需要制订培养计划,并将工程案例教学融入到校企合作的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让学生还未出校门就掌握了今后在工作中所必需的核心的职业能力[5]。同时该模式可以有效的促成校企间定单式的人才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可以直接到企业上岗,从而省去了通常的岗前培训环节,节省了企业的培训成本,同时也使得学校的就业率得到了提升,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结束语

通过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后,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的目的,让学生切身的体验到学用结合的优点,并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项目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充分展示了当代高等教育以能力为本、以职业素质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使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泽敏,王高亮.基于项目驱动教学法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研究[J].软件导刊,2011(03):190.

[2]彭剑,肖华茂.案例教学法在网络工程实训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6).

[3]潘泽强,黄益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制造业自动化,2011(02):182.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改 整体认知法 四大主线 微型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6-00-02

1 前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1]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围绕五层网络体系结构,按照层次结构展开,思路清晰。但该课程概念多、知识点琐碎,传统教学方法极容易造成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教学,枯燥的理论知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大学生重实践、轻理论,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配套的实验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如何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已有的解决方案是案例驱动[1]、任务驱动[2]、中间辐射法[3]、虚与实相结合[4]、思维导图法[5]等。本文提出“整体认知法”,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四大主线,设计出微型教学案例,辅以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来系统、全面、深入的学习课程内容。

2 整体认知法

“整体认知法”的提出源于系统论的认识观,认识事物时,先从整体上把握,即整体观;再分析局部,把局部置于整体中,联系、全面的观点。应用该方法进行教学时,首先是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化零为整”;再从不同角度出发学习各章节内容,“化整为零”,加深理解。在学习各版块内容时,将其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从整体出发回归于整体,避免过于注重细枝末节而偏离主要内容。

整体认知法突出对课程知识体系的学习,系统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大到整门课程,小到章节知识点。整体认知是基础,版块学习是重点,实验教学是补充,三者环环相扣、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3 四大主线[5]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多、琐碎,虽然课程知识体系能清晰地展示概要内容,但是对于初学者,在章节内容学习中,容易将各章节内容混淆,且单一角度看问题,理解得不深入。本文在原课程知识体系基础上,从实践到理论、组成到原理、宏观到微观、具体到抽象等多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划分,结合具体实例展开,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入。

3.1 主线一:计算机网络构成

从实际联网方法入手,引入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及分类,重点讲解网络的宏观组成。通过主线一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基本的形象认知。

3.2 主线二:计算机网络提供的服务

这一主线是对计算机网络抽象逻辑功能和具体网络服务的学习。从网络逻辑功能入手,认识网络的抽象组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得出网络主要功能是通信和资源共享。结合网络服务,从抽象理论功能到具体的网络服务,实现抽象与具体的对应,形象易理解。

3.3 主线三: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

结合具体的Web服务,从抽象与具体、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描述信息传递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具体的Web服务获取过程和抽象的协议层数据处理。

3.4 主线四:路由交换

信息由发送方传递到接收方,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需要一种机制来解决跨网络信息传输问题,包括异构网络信息处理和路径选择问题,这是主线四的重点。

总之,通过从四个角度对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对抽象的计算机网络定义、组成、功能、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层数据处理、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交换技术有一个形象的认知。

4 微型教学案例设计[1,2]

本文给出的微型教学案例,以课程知识体系为中心,以四条主线为参照,从四个角度深入讲解网络相关知识。本微型教学案例作为入门级的教学案例,属于教学的一部分,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在短期内对网络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利用“知其然”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知其所以然”的积极性,而且其中所蕴含的整体观对学生学习网络课程帮助也很大。

4.1 引例1

任务1:说出家中如何联网?需准备的设备有哪些?

参考答案:电话线联网(Modem,网线),局域网接入互联网(网线)。

知识引入:计算机网络概念、组成和功能等。

教学目的:熟悉网络概念、网络的软硬件组成、联网方法和常见网络设备等。

4.2 引例2

任务2:通过互联网购买车票

操作步骤:①打开浏览器;②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③单击跳转按钮,登录12306网站;④购买车票。

知识引入:网络提供的服务,网络的主要功能等。

教学目的:通过引例,掌握网络的逻辑结构和主要功能。

4.3 引例3

知识引入:网络体系结构,异构网络(协议层)数据处理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通过对引例的分析,掌握宏观网络设备间数据的传递与处理,微观协议层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及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功能。

4.4 引例4

任务4:互联网是覆盖全球范围最大的计算机网络。互联网上的信息传递往往要跨越多个异构网络,如何保证信息准确送达?如何保证不同设备信息的互通?

知识引入:路由器、网络协议、网络体系结构、路由交换技术。

教学目的: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异构网络互联和路由选择技术。

5 方案完善

5.1 实验环节

本文提出的教学改革重点是强化理论知识的理解,其教学效果的保证需增加实验环节,内容跟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实验使用ciscopackettracer软件和wireshark软件。前者用于虚拟网络,后者用于实际网络。

5.2 微型教学案例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微型教学案例教学时,应注意:第一,微型教学案例主要用在正式讲解课程内容之前,应明确其作用是引导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概要内容;第二,反复强调微型教学案例蕴含的整体观,将整体观贯穿于课程知识体系和章节详细内容的学习中;第三,微型教学案例整体观和各主线的重复引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但是,不同章节内容强调的重点不同,在教学时应注意整体观和四条主线的引用要详略得当。

6 结语

本文提出的整体认知法和设计的微型教学案例,已应用于河池学院本科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和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课程和非计算机专业(文秘专业)互联网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使用微型教学案例的班级学生对课程重点的理解、接受和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前者。不足的是,整体认知法主要运用于课程整体知识体系的学习,在整门课程中的推广使用需进一步提高。

(河池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广西 546300)

参考文献 :

[1]杨晓燕.“案例”驱动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7(9):89-93.

[2]亢宗,等.在计算机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81-82.

[3]刘杰民,等.“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中间辐射法[J].计算机教育,2007(10):47-49.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探讨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1日

一、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教学现状

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讲解分析,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网络体系结构,按照自顶向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逐层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由于知识点抽象、概念多,学生普遍感觉内容枯燥,难以掌握。

由于网络实验室具有专用性,实验室设备除微机外,主要是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其价格昂贵,淘汰更新较快。不少学校鉴于资金不足,设备使用率相对较低等因素,对网络实验室的投入不足,甚至没有专用网络实验室,这直接影响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和实验效果。

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和教师对实验的认识不足,以为网络实验主要是验证性实验。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联系不够紧密,分析实验现象不到位。实验教学内容一般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内容主要是各类网络服务器(如Web、FTP、DNS、DHCP、E-mail等)的设置和常用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组网配置等工程类实验。实验内容比较直观、实用,学生兴趣相对较高。但是,实验对网络数据通信过程和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涉及较浅,致使学生对原理性知识的理解仍然比较模糊。再加上设备不足,实验通常以分组方式进行,每组配备一套实验设备,这样在有限的课堂学时中,就不能满足每位学生都能实际操作;另一方面实验内容强调学生网络编程能力的训练,内容涉及CRC校验模拟编程、Ethernet帧发送模拟编程、IP数据包解析编程、TCP和UDP数据包发送模拟编程、IP地址检查和路由模拟编程等方面。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学生编程能力、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差异,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一般是将具体的模拟程序编印在实验指导书上,由学生在实验中上机输入、完善、调试实验程序。另外,这类程序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十行,很少涉及综合性大规模程序。因此,多数学生无法通过实验真正锻炼出将来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项目设计管理经验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1、更新教学内容。为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和新应用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之特点,我们应不断修订教学大纲,并引入重要的新知识。新教学大纲可以去掉已经被淘汰的网络知识内容,增加作为网络骨架的路由器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增强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技术等内容。对于一些实践性内容,如虚拟子网技术、服务器的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等技术,则采用实验来代替纯粹的课堂讲授的方式,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在讲授过程中,注重融入新技术的讲解,比如在讲述网络层的同时,还融合进了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网络技术,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网络等。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太多,课堂教学应突出重点,结合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考虑实用性和技术前瞻性,以主流局域网、广域网技术为重点。

2、加强实验环节。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环节中,实验内容往往过多地依附于理论教学。因受到课程总学时的限制,实验课的内容多以了解性和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对计算机网络的核心原理和应用方法更充分的融合和扩展,这样使得学生虽然了解了一些关于网络交换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基本功能和配置方法以及一些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但当面对一个具体的大型网络组网和管理实例时却无从下手,由此也体现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一方面可以对实验课内容进行精心安排,通过在课堂上增加网络实践方面的案例,如企业和家庭组网、网络协议分析等内容,深入剖析计算机网络的整体构成及运作方式以及相关软件的支撑作用,让书本理论知识从抽象变为具体;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企业建立网上实验室,通过搭建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让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提出各种网络建设的课题,让学生提交各种网络建设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让学生来亲自搭建。此外,教学单位还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络实验室,供学生进行网络实验。

3、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分析、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益处。

实践证明,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上好案例教学课,教学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案例能促使自己进行教学的反思和帮助学生“学有所获”。在选择案例时需要注意:第一,注重时效性。引用的案例应紧跟形势,引进新的实例。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例如,讲解广域网时不要过多的讲解已经过时的网络。还有链路层的协议,不要讲解HDLC协议,即复杂,有难懂;第二,注重趣味性。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ARP协议时,可以讲解ARP攻击原理和实例,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第三,注意精确性。引用的案例应尽量真实具体,不宜胡编乱造;第四,难易合适。需要注意案例的难度。没有难度,学生会没有兴趣;难度太大,学生又容易丧失信心,这些都对授课不利。

三、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不断创新、实践的课程。明确实验教学目标,合理设置、优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善于观察、勤于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是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长远主题。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将继续不断地努力探索、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中的积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功宜.计算机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计算机网络教学案例第9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教学改革;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是当前迅速发展的信息化关键技术,是反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三个层次中的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主要内容,它比“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知识层次更高,而且比“多媒体原理与应用”等专业课程更贴近实际需要。为适应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需求,为适应全社会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已经成为很多高校必开的一门新的公共课程。

1《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1《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的特点

从2008年开始,紧紧围绕把学校建设为西部地区高水平的大学的目标,为了实现学校提出的“三高一强”人才的培养,着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贵州财经学院学院同意增设《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为全校学生的文理基础限选课,从最初单一专业基础课逐步转变为目前多专业、多学科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课,突显了《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在财经类院校多个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也体现了我院的培养目标和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相符合的宗旨。经过建设发展,《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已具备了丰富的课程资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合理的评价方式、较强的交互性等,该课程对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的认识,不仅仅局限在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原理知识,更强调了实践和两种新技术的整合应用,讲授内容不仅包括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基础知识,技术部分还包括四个软件的具体教学和应用: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和影视制作的实践。

1.2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针对的是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以丰富的网络多媒体知识深得学生的喜爱,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以课程为中心,重视概念的讲解、知识点举例、上机练习等常规手段的运用,强调的是局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可能比较容易掌握每一节课的基本知识或者是课程的基本知识,但是对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课程的系统性概念等很难把握,而且因为该课程是基础课程,课时量有限,但丰富的教学内容使得贵州大多数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因计算机能力较差等原因在接受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以上原因,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用案例教学法推进教学,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特点

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和特点。

1)目的性。《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自己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践性。《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需要创新性的课程。我们根据学生和课程实际,设计出以“以案例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的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与促进下完成案例的学习,并能在案例学习基础上自己创新出新的作品。

3)交互性。在案例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师生交互、学生与学生交互。在交互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拓展原有的知识范围,从而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教学案例贯穿《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理论教学

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围绕每个教学知识点,我们贯穿多个案例来加以说明,这个不仅应用在四个软件的教学上,在前期介绍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知识的时候,也要始终坚持选择案例来讲解知识点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一直处于案例教学的环境中,案例主要包括:教学案例、教学拓展案例和学生案例,这些案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选择的讲解:教学案例是在教学过程中着重讲授的,是围绕着课程知识点选择的;教学拓展案例是根据知识点来进行拓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讲授;学生案例主要是给学生展示以前学生所做的优秀案例或是本届学生所完成的案例。学生带着具体的问题,为了具体的任务进行学习,这样学习针对性比较强,学生更易于掌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易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性,学生可以从一个个具体的案例进行延伸,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

4案例教学法在《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改革中的实际应用环节

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或设计恰当案例,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环节:情境引入和案例选择,案例分析,案例拓展,案例展示和案例讲解。

4.1情境引入和案例选择

这个环节不仅是案例教学的开始阶段,也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学生对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子总会印象深刻,所以我们要创设和实际密切相关的情境进行教学,案例不仅要能很好的体现教学内容,还要是学生喜爱的或者易于接受的,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欣赏图文声并茂的网络与多媒体作品,并且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在Photoshop中的图层教学时,给学生欣赏各式各样的个人简历封面的设计,并对学生提出问题:大家想在找工作时向用人单位提交和别人一样的简历么?想不想制作个性化的简历封面呢?怎么才能把大家想要的元素加入到简历封面上呢?大家想想我们如果把几张写了字的纸重叠在一切的效果是什么情况?如果错开重叠呢……

又如:在学习如何运用Dreamweaver设计制作网站时,为了让学生能学习到完整的网站设计技术,笔者设计了一个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个人网站的设计和制作(本制作采用了QQ上流行的漂流瓶的页面,页面元素也是大学生喜爱的元素类型),并引导学生:大家看到这个网站觉得熟悉么?你们在哪个地方好像也看到过?我们能否细心点,也能把现在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你想要设计的网页中呢?大家想不想也设计一个自己的网站?让更多的朋友人认识你呢?然后引入教学知识点:该例子包括了网站设计的所有基本步骤,下面一起来分析该网站的制作。

4.2案例分析

学生对案例产生了兴趣,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要把知识点和案例对应讲述,在上述个人网站的案例分析过程中:从站点的创建、建立站点结构、页面创建与编辑、用表格和层等对页面布局、页面元素的设计、超级链接和热区的制作、CSS样式设计、用代码进行页面设计和测试站点及站点上传等,教师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解,让学生能够深刻的记住设计制作网站的步骤和方法,进而也比较容易进行下一步拓展案例的实践应用中。4.3案例拓展

在实验课上,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前提下,自己创新、实践独立完成作品。该阶段以学生的具体操作为主,学生首先自己动手实践教师上课所讲的案例,然后就利用网络查找素材,利用技术实践自己所设计的案例。教师要指定具体案例制作的范围(案例范围相同,学生可以互相比较、取长补短),但是不指定具体的内容(学生在设计中创新不会被局限),比如:利用Dreamweaver完成个人网站、寝室或班级网站的设计制作,利用Photoshop完成个人相册封面、简历封面、校园宣传海报的设计与制作等, 在完成班级网站或寝室网站的案例过程中,允许学生自由选择1-2个同学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案例,培养他们之间的协作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当学生没有创意时给与引导,对学生技术性的难题给与指导,对学生作品的创新意识给与赞扬等等。学生在案例完成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大胆地尝试,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在拓展案例的完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4.4案例展示

在这个阶段挑选出部分典型案例(能够反映教学知识点的一些典型案例或者是优秀案例)进行展示,可以让学生自己展示,借助这个阶段学生之间可以相互探讨、相互学习,还可以在展示过程中选择一些技术强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在今后的实验课中,让他们作为小组的组长来帮助其他成绩差的学生学习。在展示案例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案例的优点,赞扬学生的创新点,要鼓励其他学生发现自己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效果。

4.5案例讲解

这个环节的案例讲解主要是讲解学生案例,对于学生案例中比较难的部分再重新进行阐述,相当于复习巩固的过程;在学生案例中,会出现在教学中并没有讲解过的知识点,有些知识点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阐述,相当于是知识的拓展;对于过难的知识点,教师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自学完成,可以在课后辅导。通过这些环节,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术,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用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5小结

通过课程改革实践教学表明,以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很好的融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同时这对于深化我校教学改革中如何能培养我校大学生“三高一强”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闻婧.案例教学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1):44-46.

[2] 朱秀丽,陈劲松.案例教学法在Access数据库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煤炭技术,2010(4):228-230.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