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自然灾害概念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3 16:07:42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灾害概念第1篇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最优化;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结构控制

Rethinkingofconcep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

Hazardbasedondamage-reductionmode

Abstract:Thedevelopmentof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isreviewedbriefly.

Thestructuraldesignbasedondamage-reductionisstudied,andtherelationshipbetweendamage-reductionmodeandstructuralcontrolisdiscussed.Examplesshowthatthemethodhereinisrationalandhelpfultostructuraldesignagainstnaturalhazard.

Keywords:aseismaticdesign;structuraloptimization;structuralreliability;damage-reductionmode;structuralcontrol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作为框-剪结构的分灾子结构,非灾害荷载作用下,带缝剪力墙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灾害荷载作用下,一方面利用带缝剪力墙的缝隙联结面材料进行耗能;另一方面,联结面开裂,刚度降低,结构动力特性发生变化,周期变长,有利于结构抗震.框-桁结构,用一个桁架代替剪力墙作为结构的分灾子结构.框-桁结构。

具有受力明确、计算简单、可人为控制破坏顺序(弱腹杆中强梁强柱)、结构全部由杆件组成而不会出现刚度突变、可人为控制刚度、不易造成材料浪费等优点。

参考文献

[1]陈向东,蔡文学.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J].自然灾害研究,1996,(4):22-27.

[2]OUJP,YOSHIDAO,SOONGTT,etal.Recentadvanceinresearchonapplicationsofpassiveenergydissipationsystems[J].EarthquackEng,1997,38(3):358-361.

[3]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1997-12-13(5).

[4]牛光庭,李亚杰.建筑材料[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3.

[5]KAYEYAMAM.Incompatibledisplacementmethods[A].SPRIETJA.NumericalandComputationalMethodsinStructuralMechanics[C].NewYork:AcademicPress,1973.43-57.

[6]徐道远,符晓陵,寿朝辉.混凝土三维复合型断裂的FCM和GF[A].涂传林.第五届岩石、混凝土断裂和强度学术会议论文集[C].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19-24.

[7]隋允康,王希诚.DDDU(2)程序原理和结构的简要说明[R].大连: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1984.

[8]陶建人.动接触减振法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1988.

自然灾害概念第2篇

关键词:抗震设计;结构最优化;结构可靠性;分灾模式;结构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成灾模式认识的加深,人类有可能采取更加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防灾减灾设计方法,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合理的结构设计概念,使结构以较低的造价,得到较高的安全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5]。

1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的发展

经过长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人们关于结构防灾减灾设计的概念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主要有以下这些设计概念(以地震灾害为例):

“刚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即大大增加结构的刚度,使其与基础成为一个刚性整体.这种设计很不经济,较难实现[6-8]。

“柔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种设计虽然可以有效地减少作用于结构的地震荷载强度,但在大震作用下会由于结构变形过大而导致结构破坏,甚至倒塌;在小震及常规荷载作用下,又会由于刚度过低而很难满足结构的正常使用要求[9]。

“延性结构体系”设计概念:这是目前采用较为普遍的设计概念,即适当控制结构的刚度,使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进入非弹性变形状态,以消耗地震能量,保证结构不倒塌[10]。

“结构控制体系”设计概念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是结构防灾减灾设计概念一次突破。

…………

3.2分灾子结构

自然灾害概念第3篇

1981年Timmerman率先将它引入社会学,把恢复力和脆弱性结合起来,定义恢复力为“系统或系统的一部分遭受灾害事件打击后,从中恢复的能力”101-126。1996年Handmer&Dovers创造性地将社会恢复力与灾害风险管理规划和灾害适应联系起来,把恢复力作为衡量灾害系统的一个属性引入灾害学领域,创新了环境变化响应机制研究框架。从此,在灾害学研究领域产生了“灾害恢复力”新概念。灾害恢复力概念产生以后,国内外很多学者开始对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2002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中将灾害恢复力定义为“系统、社区或社会抵抗或改变的容量,由系统能够自组织的能力、增加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的能力(包括从灾害中恢复的能力)的容量决定”。从灾害恢复的对策与行为角度,定义“自然灾害的恢复力是行为者应对或适应灾害压力的能力,是人们根据潜在的灾害而采取的应对决策、规划性准备的程度,包括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应急救援和灾后恢复与重建救济和救助,以及保险机制等”,如果系统的防御度越高,则恢复力越大,否则,恢复力就小。2006年我国学者刘婧和史培军等提出了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认为广义的恢复力是指“系统抵抗致灾因子打击的能力(静态部分)和灾后恢复的能力(动态部分)”159-201;狭义的恢复力是指“系统没有被完全破坏的条件下,只包括系统灾后调整、适应、恢复与重建的能力,由恢复的速度或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所需时间或恢复后水平等变量来刻画”。显然,这一定义强调系统灾前平衡状态与灾后恢复后达到的新平衡状态两者的比较。但无论是用恢复速度或时间还是恢复后水平来刻画恢复力的大小,都必须建立一套反映系统状态的动态评价指标体系,并具备相应的完整的前后两个状态的统计数据。然而,由于我国对各地质灾害区域没有建立完善的统计数据库资料,这一狭义定义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很难以被有效运用。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Pelling(2003)所给出的灾害恢复力定义的基础上,将灾害恢复力指数刻画为系统的防御度与受灾区域的环境条件指数之加权和,将灾害防御度与系统的环境条件联系起来,不仅充分考虑灾前的预防预警等规划性准备程度,而且充分考虑受灾区域的环境条件。众所周知,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环境条件,如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地质结构与地貌特征、人口密度、灾害危险区比例以及农作物密度等,不同的环境形成不同的致灾因子并影响人类活动,因此具有不同的灾害恢复力。在防御程度一样但环境条件差的地域,灾害恢复力显然要小。下面根据这一定义建立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方法。

2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方法

疏散避难预案是否完备,是否具有疏散路线和避难的计划、房屋与财产的分布图、人员名单,特别是老弱病者及小孩的名单;四是减灾练习是否持续开展,包括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全民参与的演习等,标志着居民减灾的第一手的经验和对灾害的警惕性。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根据灾害恢复力定义,本文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构建如下多层次区域地质灾害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中,灾害恢复力由区域灾害防御度和区域环境条件两个指标确定。受灾区域的防御度指标主要包括应急系统能力、预警系统能力和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等三个指标应急系统能力主要体现减灾机构是否完善,是否具有专门的减灾团队,包括专业的技术人员、健全的灾害管理机制,是否具有防灾减灾人力资源的调度与分配能力;减灾资金,包括救援物质、减灾设备是否充足。这些指标标志着提供紧急援助和重新安置居民的能力。

3预警系统

自然灾害概念第4篇

关键词:风险观;灾难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风险认知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10-0055-04

一、问题的提出

风险伴随着人类社会,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各种灾害风险更是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在当今社会,洪水、旱灾、地震、飓风、海啸、矿难、空难、环境污染、核泄漏、大规模恐怖袭击等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的新闻常常见诸报端。灾难与风险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如不同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1]、公共危机与社会风险研究[2]、横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灾难学,[3]灾难人类学更是异军突起,对灾难与危险进行独特研究。[4]然而,从国内已有的风险与灾难研究文献上看,不同学科之间未建立起必要的对话机制和跨学科研究,学术概念不统一阻碍了不同学科的对话。

在此态势下,如何全面理解、认知和应对“风险”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梳理社会理论中关于风险的认知,探讨人类学家如何认识、理解风险;并试图构建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以扩展灾难人类学的研究范畴。

二、三种传统风险观的比较

在风险管理方面,ISO风险管理标准《ISOguide73:200险管理术语》中将风险定义为“风险是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effectofuncertaintyonobjectives)。这是一种技术性取向的理解,试图通过计算风险概率以控制风险;还存在一种“经济-社会-文化”取向的理解,将风险看作是一种社会后果。[5]“广义地讲,风险是指一切对人及人所关心的事物带来损害的事件与行为的可能性。风险的实质是其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既源于风险事件与行为本身的随机性,也源于我们对风险影响理解与把握的不确定性。”[6]

对社会风险的认识存在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乌尔里希・贝克和安东尼・吉登斯持客观主义观点,认为风险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而玛丽・道格拉斯等认为当代社会风险实际上并未增多或加剧,而只是被觉察、被认识的风险增多和加剧了。[7]对此,一些学者认为风险本身就是客观和主观的综合体,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既要研究民众的风险意识,也要研究中国的风险现实。[8]可见,风险是当今社会理论的重要论题。

昂格尔在《现代社会中的法律》一书中指出,经典社会理论必须面对三个问题,即方法论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和现代性的问题。当代社会理论仍需直面上述三大问题,出于对现代性和当代社会秩序的反思性思考,乌尔里希・贝克、安东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以及尼古拉斯・卢曼等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在他们开创性的研究基础上,风险社会理论成为当代重要社会理论之一,并成为当代哲学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风险社会文献研读与分析比较,笔者认为在风险社会理论中存在以下三种风险观念:即自然主义风险观、结构主义风险观和建构主义风险观。

(一)自然主义风险观

从历史角度看:在原初社会中,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没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对自然具有一种崇拜和敬畏心理,常常是通过巫师祷祝、献祭等方式与自然沟通。人们生产生活与自然界直接联系,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于自然灾害的威胁,如洪水、干旱、地震等。对自然灾害的经验逐渐塑造了人们自然主义风险观。这种风险观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风险是自然存在的;其应对方式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如迁徙、如传统禁忌等。这种自然主义风险观在农业社会也仍然普遍存在。

从理论方面看,贝克等人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是暗含风险社会之前的社会是具有自然风险(本能的)、可控风险(机械的)这一预设的。贝克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与工业社会相区分,是因为贝克敏锐地观察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性出现了断裂,技术风险已经超越传统的自然风险,成为主要的风险因素,自然主义风险观已经无法解释现代社会风险的结构特征。所以,贝克等人赋予“风险”新的概念,认为它表明自然与传统的终结。

(二)结构主义风险观

贝克和吉登斯等人的风险观念一般被认为是制度主义风险观,是现实主义风险观,这是从本体论角度的概括。笔者提出的结构主义风险观是从风险认知视角出来进行的描述。

首先,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人与自然的二分,这是结构主义认知的基础范式。吉登斯将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被制造的风险”,贝克也特别强调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的主要影响。其次,贝克和吉登斯都强调技术风险与制度风险在现代社会中引起的结构性变化,如认知结构的变化―对未来的思考决定现在的决策,而非基于过去而决策,又如风险分配取代财富分配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逻辑。最后,社会风险在社会结构中放大或缩小,个体化公民被镶嵌于社会之中,独自面对风险。从风险认知角度看,卢曼基于系统环境维度的风险社会理论,也是一种结构主义风险观。

(三)建构主义风险观

所谓建构主义风险观主要是指被感知的风险才是真实的风险这样一种风险观念。在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风险分类不一致,不同群体、不同文化取向的人具有不同的风险观。比如,玛丽・道格拉斯根据阶层/权力分类图式[9]与不同的风险取向的分析,认为等级制度主义文化中倾向于认为政治风险是最大的风险,而市场个人主义文化中则认为经济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处于社团群落边缘文化的人则倾向于认为自然风险是最大的风险。[10]他们认为,风险不是一种社会事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风险分类不一样,因为不同社会的文化感知不一样,故建构出不一样的风险文化。灾害和灾难是通过物质实践和意识形态话语与社会互构而得以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11]斯科特・拉什在玛丽・道格拉斯的基础上提出了“风险文化”的概念,试图用“风险文化”的概念替代“风险社会”的概念,是风险社会理论的重要维度。可以说,作为人类学家的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观超越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风险观。

三、灾难人类学

目前,人类学对风险的认识与理解主要体现于灾难人类学这一分支学科之中。灾难人类学将灾难视作社会科学的“天然实验室”,因为“社会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灾难中因社会、文化和物质的需求被降低到最低点而完全暴露出来。”人类学研究灾难主要有三种基本视角:一是行为反馈模式,二是社会变迁模式,三是政治-经济环境模式。[4]从现有文献来看,灾难人类学更重视灾难发生后的研究,因而风险概念很少进入其分析架构,但通过社会脆弱性概念以及灾难人类学对灾难原因及灾难预防的理解,可以体会灾难人类学的风险认知。

(一)社会脆弱性

脆弱性是在灾难和风险研究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但其定义并未得到统一,脆弱性的表现形式也多样,如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技术、文化、生态和制度等方面的脆弱性。但社会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这一概念的出现使人类学者开始重视灾难发生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相关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的分析,而这一转变就是从重视灾难到重视风险分析的转变。

灾难人类学中常用的脆弱性定义是由布莱基(Blaikie)等提供的临时定义:“我们所说的脆弱性,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预期、应对、抵抗自然灾害的打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和特点。这里涉及的是一套组合因素,它们决定在自然和社会中分立和可区分的事件,在何种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生活”。[10]

脆弱性是风险分析的一个有效概念,它使我们看到风险如何在自然与社会的交织影响中,借由社会意识形态、人口因素、环境特征、经济关系等社会文化结构,如何对社会现实产生作用发挥影响的。通过脆弱性概念,人类学者能够分析不同群体甚至不同个人因为社会结构关系不同,受到同样的灾害的威胁程度不同,其应对方式也不一样,这是一种明显的关于风险的社会分析方式。

(二)灾难原因

当社会脆弱性概念的引入,人类学不再认为灾难仅仅是由自然因素引起,而是在自然―社会的结构中产生的。灾难不再被看做是“上帝的旨意”或者是“不可预测的事件”,不再是中断、突发,不是外在力量的强行介入,而是持续与嵌入,是原有生活的投射。[12]

“在大多数情况下,灾难并非不期而至,而是通过两种因素:一是人口以及构成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二是有潜在破坏力的因子,两者相结合才产生灾难。这两种成分均嵌于自然和社会系统之中,并且作为一种进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展开。当灾害威胁和灾难发生时,它们都成了物质、生物和社会文化系统复杂交汇的表现。”[13]对灾难的理解急需综合性分析,其原因在于人的社区与行为并非简单地定位于环境。人类学以整体观作为学科领域的标志,提供了一个能够覆盖灾难成因与影响范围的理论框架。

(三)灾难防治

人类学者在研究灾难时不可避免地打开了应用人类学的大门,因为研究灾难不得不涉及如何进行灾后重建和灾难的防治。在灾难的防治方面,可以看到一些人类学者对风险的认识和应对之道。

首先,人类学强调灾难防治的本土实践。人类学认为同样的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社群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规范的现代科学性、技术性的防灾减灾模式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社区。外来的科学的防灾减灾工作思路要充分了解目标社区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特征,使统一的科学模式能够与本土特征相契合,强调防灾减灾的本土实践。

其次,人类学注重利用灾害应对的地方性知识。在不同的社区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各种灾害风险和灾害影响时,逐渐形成了一些在当地行之有效的灾害预防知识与智慧,这是适合于当地防灾减灾的地方性知识。比如,有学者对彝族比尔文献中的灾害防治地方性知识做了分析,认为将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14]进一步地,张原等敏锐地观察到地方性知识体系必须保持开放性,以维系不断变迁的地方生活世界有序性,否则将“导致地方社会文化结构的脆弱性,诱发各种灾难情景”。[15]

最后,人类学者强调在整体的生活世界中直面灾难。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能采取碎片化的、项目式的工作方式,而是应在社区的整体生活世界中,从自然、结构、文化以及历史的维度中直面灾难,认识灾难在生活世界中的本来面貌,[16]从而采取综合性的、系统性的防灾减灾方案。

从上述对灾难原因与防治的分析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看到灾难人类学关于风险有如下基本理解:其一,风险并不仅仅是一种概率性的偶然事件,它与社会生活环境直接相关;其二,灾难的风险产生于自然―社会系统之中;其三,灾难风险分析需要人类学提供一个整体研究框架。

四、人类学与风险认知

(一)人类学的认知框架

在西方人类学传统中,认识人文世界存在着三种基本传统:第一种是受卡尔・马克思影响的强调生产、经济的物质主义观,第二种是涂尔干脉络下的社会结构观,第三种是马克斯・韦伯脉络中的强调文化与意义理解。这三种传统分别注重的是物质环境、社会事实与文化意义,各有侧重又相互影响,传承不绝。我们认为人类学的三种基本传统或者说自然(nature)、结构(structure)和文化(culture)的三种视角,不可偏废,它们共同构成人类学认识人文世界整体框架,这一框架对我们综合认识风险也是极具意义的。

进一步分析,我们可看到人类学的三种传统都存在着一个更深刻的“人与自然”的二分结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会呈现出不一样的人文图景,其风险观念也会明显不同。正如前文所述,在自然主义观念看来,人与自然合一,人完全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们对自然的神秘力量保持一种敬畏之心,面对自然风险采取的是本能的或神秘的反应。在结构主义观看来,人与自然是二分的,而且随着人类技术的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面对自然风险的态度不是敬畏而是采取工程技术防治。在文化相对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互构的,而风险是在人类与自然互构的环境中发生和产生影响的。可见人类学的认知框架对我们综合理解风险大有裨益。

(二)人类学整体观与风险认知

综合上面风险社会理论中自然主义、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风险观,以及灾难人类学对风险的综合性理解,结合人类学“自然―结构―文化”的整体认知框架,人类学对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呼之欲出。

一方面,我们认为自然物质、环境生态和身体生命等具自然属性的事物是风险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风险发生作用的基本对象,没有人与自然,风险无从发生,也无从被认知。另一方面,我们认为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政治关系、科学技术、经济水平以及历史基础等具结构属性的社会事实是风险得以发展变化的基本载体,在不同的人为结构之中,风险以不同的方式发生变化和影响。再一方面,我们认为意识形态、文化传统、分类范畴、传统经验等具有文化属性的意义建构是认识风险的知识来源,也是风险应对决策的基本准则,不同的意义建构将导致人们不同的风险认识和风险应对方式。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人类学风险的整体认知图景。

我们认为应带着人类学整体观的认识视角,从上述自然、结构和文化三方面综合认识和理解风险,在理论上加强不同向度的风险认知的对话与理解,在实践上进行纵向历史和横向空间上的比较分析,使人类学关于风险认知的整体图景能够成为社会科学中风险认知的基本参考,也能指导不同地区的人们有效应对和防范风险。

(三)民族志调查与风险认知

持续系统的田野调查是人类学最重要的分析工具,民族志是其田野调查的科学成果。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往往集中于一个社区,对该社区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比较,并能与宏大叙事理论发生关联,展现人类社会的不同面向、贡献独特的地方性知识。人类学的风险认知图景能综合各个学科关于风险的理解,将之统一于自然―结构―文化的认知框架之中,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风险。人类学也提供了田野调查这样一套独特的方法观察风险实践。

流动性和风险应成为当下人类学的重要课题,[17]人类学者已经认识到灾难是其天然实验室和危机显示器,[4]很多人类学者已经做出或正在做关于灾难的民族志调查,如李永祥关于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18]一般都是注重灾难发生时和灾后重建的社区调查,但已开始注意到关于风险形成和风险观念的田野调查。我们期待经典灾难民族志的出现。

五、结语

风险是面向未来的损失的可能性,灾难是已然发生的事件。我们看到,风险既是一种自然因素,更是一种社会事实,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风险理解上,人类学为我们提供了自然―结构―文化的三维认知框架,使我们对风险有一个更为确切的整体把握。当风险和脆弱性进入灾难人类学乃至整个人类学的视野,人类学的独特视角和方法将超越传统风险观,进而为风险认知提供更为基础、更为综合的知识观念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广利,许丽娜.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个研究维度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冯必扬.社会风险:视角、内涵与成因[J].天津社会科学,2004(2).

[3]李明泉,赵娉萍.灾难学研究框架构想[J].社会科学研究,2009(5).

[4](美)安东尼・奥利弗-斯密斯著,彭文斌译.人类学对危险与灾难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1).

[5]张海波.社会风险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学学报,2007(2).

[6]彼得・泰勒-顾柏,张秀兰.社会风险治理经典译丛[M].中国劳动出版社,2010.

[7]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J].哲学动态,2005(9).

[8]刘岩.风险社会三论及其应用价值[J].浙江社会科学,2009(3).

[9]张宁.风险文化理论研究及其启示―文化视角下的风险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2).

[10]安东尼・奥立佛-史密斯.灾难的理论研究:自然、权力和文化[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1]马步云.风险社会的文化透视[J].兰州学刊,2006(5).

[12]夏少琼.国外灾难研究历史、现状与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7).

[13]安东尼・奥利弗-史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著,彭文斌编译.人类学者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14]叶宏,郭虹.地方性知识与民族地区的减防灾―以彝族尔比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2(2).

[15]张原,马浪.知识图景中的灾难考察―人类学灾难研究的关键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8).

[16]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17]范可.流动性和风险:当下人类学的课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18]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自然灾害概念第5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1-0126-03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的要求,医院需明确本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制定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提高医院的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医疗安全。我院是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一所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定编床位为1 200张,实际运行病床数1 500张左右,可以说人员复杂、流动性大,建筑物密集、交通拥挤,管道、线路密集、易燃易爆物品多,所以灾难脆弱分析必不可少。医院复审工作办公室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灾害脆弱性加以研究,了解与其相关的因素,以便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对医院进行危机管理,提高医院的抗灾害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努力将灾害对医院运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以保证医疗救治功能的正常发挥,确保医疗安全。

一、脆弱性概念及其界定

脆弱性概念起源于对自然灾害问题的研究,随着脆弱性科学地位的逐步确立和发展,有关脆弱性问题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并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领域。相关文献报道[1]脆弱性概念主要有以下5种界定:①脆弱性是暴露于不利影响或遭受损害的可能性;②脆弱性是遭受不利影响损害或威胁的程度;③脆弱性是承受不利影响的能力;④脆弱性是一种概念的集合(包括:风险、敏感性、适应性和恢复力等);⑤脆弱性是由于系统对扰动的敏感性和缺乏抵抗力而造成的系统结构和功能容易发生改变的一种属性。由此可见,敏感性高、抵抗能力差和恢复能力低,是脆弱性事物的显著表征。脆弱性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表现在系统脆弱性程度会随着系统内部结构和特征的改变而改变,一个系统在此时刻脆弱性较低,但在彼时刻,由于其内部结构的变化,脆弱性可能更高。而脆弱性物体可以通过其自身或人为因素,改变其内部结构和其对外界风险的暴露形式,降低脆弱性程度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同时,脆弱性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至少包括人类学维度和社会学维度,前者是指人类内在的脆弱性条件,后者是指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所导致的敏感性增加,产生了脆弱性空间和脆弱性人口。脆弱性分析维度是构建脆弱性分析框架的基本要素。

二、医院灾害脆弱性的定义及内涵

灾害脆弱分析属于灾害医学的范畴,它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灾害医学研究的深入,出现了一些耳目一新的突破,其中医学的脆弱分析理论就是其中的代表。基于前面关于脆弱性概念的界定,医学灾害脆弱性是指在医学领域这个特定的系统、次系统或系统的成分暴露于灾害、压力或扰动下可能经历的伤害,即医院受到某种潜在灾害影响的可能性以及它对灾害的承受能力。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①它描述的是某种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这里所说的灾害是指某种潜在的或现有的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素所造成的大量人身伤害、疾病、死亡,所带来的财产、环境、经营的严重损失以及其他严重干扰医院功能正常发挥的后果;②这种可能性可以是一系列动态的可能,如外在力量、物理状态或生物化学因子存在的可能,它们可以有引发事件的可能、事件形成灾害的可能、灾害演变成灾难的可能;③其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④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是医疗环境被严重破坏,医疗工作受到严重干扰,医疗需求急剧增加;⑤它与灾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与医院的抗灾能力成反比;⑥其构成涉及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我们对它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三、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

在各种灾害性事件发生后,处于灾害地区的医院是医疗救治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但医院本身往往也是灾害事件的受害者,灾害的影响常常会导致医疗工作的中断或瘫痪,使医院不能正常发挥或者根本无法发挥医疗救治的功能。医院面临危险事件分为四大类及其来源(13种)。具体见表1。而我院经医院内专家审阅调整,将面临危险事件也分为四大分类、21种来源。见表2。

四、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的内容及其赋分标准

根据医院灾害脆弱性及其来源设计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内容包含7个方面,即发生概率、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服务影响、应急准备、内部反应、外部支持等。①发生概率:在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时,可以参考已知的数据、以往的历史数据、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专家评价、上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②人员伤害:评价人员伤害时,要考虑可能造成的工作人员伤亡、病人与来访者的伤亡、伤者的预后、情感和心理的影响等;③财产损失:估计财产损失时,要计算更新的费用、建立临时替代设施的费用、维修的费用、恢复正常所需要的时间等;④服务影响:要关注正常工作的中断、关键物资供应的中断、外部服务的中断、职员的减员、病人到达的受阻、不能履约的情况、不能遵守规定的情况、可能的法律纠纷、公共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医院财政负担的增加等;⑤应急准备:要注意应急预案是否完善、是否经常开展应急演练、是否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应急物资的情况、应急支援的情况等;⑥内部反应:在评价内部反应的能力时,要考虑到做出有效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目前的物资种类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工作人员掌握相关技能的情况、对事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预计、有无后备机制、上一级应急预案的要求等;⑦外部反应:在评价外部支持时,要考虑国家和本地的应急反应能力、有关机构签订相互援助协议的情况、与其他同类医院协调的情况、社区志愿者的情况、与物资供应机构签订的应急供应计划或合同的情况等。根据以上相关项目制定我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表,每项指标分四个等级,分别赋0、1、2、3分。赋分情况详见表3。

五、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实施方法、数据及调查结果分析

组织我院中层领导及高级职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为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以及调查内容、形式和调查表的填写要求,培训时间为2个课时,培训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当场填写完成并回收。发放问卷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100%;有效95份,有效率为96.94%。数据录入Excel 2003,调查结果分析按各危险事件的相对风险以发生可能性为权重,结合严重性得分计算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我院面临危险事件的风险排序依次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突然停水(27.98%)、医疗气体中断(27.40%)、食品安全事件(27.07%)、医院感染暴发(26.00%)、电力故障(25.56%)、烈性传染病(25.32%)、信息系统瘫痪(24.28%)、破坏性地震(23.87%)、炸弹威胁(22.75%)、电梯意外事件(22.47%)、核事故与辐射事故(20.37%)。

注:表中可能性及严重性得分为95份问卷平均分,备注栏为危险事件按相对风险(%)大小排序数值。 六、结论、应用及展望

近年来,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新发与重现传染病的流行、恐怖活动和其它各类公共事件的日益增加[2,3],促使人们对应急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医院脆弱性分析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关键在于这是自然和人文因素结合的一个过程,难以完全通过实验室模拟获取准确结果,同时,也无法完全依靠社会调查来解决问题。

本研究证实,医院灾难脆弱性分析调查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火灾(49.97%)、暴力性医疗纠纷(45.28%)、医疗风险差错/事故(43.36)、高温(40.74%)、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52%)、批量突发意外伤害事件(33.09%)、药品安全危害事件(32.67%)、洪水(32.38%)、建筑物倒塌(29.95%)、院内紧急意外事件(29.29%)。从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调查结果可以明确医院应对危险事件的重点,从而进一步对医院可能造成的影响突发事件以及医院的承受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提高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出加强医院应急管理的措施,及时修订应急预案并针对性开展演习与培训,为再培训与教育持续改进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医院定期进行灾害脆弱性分析应对的重点进行调整作好准备,确保医疗安全。

本研究方法是进行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上的一种尝试,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可由卫生系统及主管部门等主导,系统的开展各方块医院灾难脆弱性调查与评估工作,并结合仿真演练等科学手段开展定量分析,从而为医院风险管理和灾害救助提供重要工具与手段。

参考文献[1]李 鹤,张平宇,程叶青.脆弱性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J].地理科学进展,2008,27(2):1825.

[2]薛 澜,张 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1.

自然灾害概念第6篇

一、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趋向

安德鲁飓风、密西西比河水灾、加州电力危机、“9·11”事件、卡特丽娜飓风和印度洋海啸等灾难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尤其是2005年卡特丽娜飓风袭击中美国政府救灾失败以来,西方灾害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新的繁荣和发展,“社会脆弱性”(social vulnerability)也因此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而成为灾害研究的重要范式。然而以往的社会科学对脆弱性研究几乎不关注,1975年以前的脆弱性研究基本上都是自然科学及工程技术取向,从这一角度进行的研究似乎最容易而又不会引发争议。随着“脆弱性源自于人类自身”的反省,学者们越来越关注灾害的社会历程及社会基础①,1976年,以学者怀特(white)和哈斯(haas)为首成立了自然风险研究与应用中心(natural hazard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后来改名为自然风险中心nhc),主张脆弱性评估不能局限于自然领域,还应扩展到经济、政治与社会等领域,从而开启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天然灾害综合评估研究,并以发明各种脆弱性概念及相关风险分析而闻名于世②。在这派学者的影响下,1988年德州农机大学成立了减灾与复原中心(hazard reduction and recovery center),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卡罗来纳大学设立了风险与脆弱性研究所(hazards and vulnerability research institute,hvri),从2006年起联合国大学环境与人类安全研究所更是每年都在慕尼黑举行了以“社会脆弱性”为主题的年度夏季讲学,社会脆弱性范式因此得到了学界的一致重视。

纵观整个灾害社会学研究,表面上有多种视角,但仔细梳理可以看到两个贯穿其中的基本学派,即“经典灾害社会学”和“社会脆弱性”学派。“经典灾害社会学”首先厘清了“灾害”(disaster)的概念或定义,对灾害情境或灾害组织进行了分类,此外,灾害后果与灾后重建的社会过程等研究都是核心议题。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人类学家基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灾害人类学”研究,还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灾害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设想,这些也都可以算是经典社会学的分支。经典灾害社会学最大贡献就是破除所谓的“灾害迷思”并着重分析“灾害管理循环”,使得灾害的社会性研究获得学术界一致的重视。但学者阿杰(adger)批评这一学派早年具有功能主义倾向,而且近似于官方立场,研究焦点过于集中经济社会与地理因素的双重考量,而对于灾前预防与风险分布则基本不涉及。灾害社会学另一个主要分支就是“社会脆弱性”学派,它从经典灾害社会学重视灾害本身转向灾害的社会过程及风险分布研究。社会科学领域中的脆弱性研究原本来自人类学和社会生态学领域,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或小区受灾害影响的结构性因素,强调脆弱性是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状态。当灾害来临时,某些社会群体总是容易遇到灾害风险。此外,社会脆弱性也指对灾后生活的冲击程度。

虽然社会脆弱性学派已经成为灾害社会学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学派之一,然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四川5·12特大地震灾害的爆发,社会学界对灾害的研究也逐渐增多,但研究视角仍然相当有限,主要集中在社会资本、社会救助、集体行动和社会动员等视角,从社会脆弱性视角进行的灾害研究非常少见,专门对社会脆弱性思想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几乎没有,造成了一些研究在运用这一范式时形似而神异、简单化和表面化的现象。只有深入研究社会脆弱性范式的基本内涵,才能真正推动这一范式的实际运用与深入发展。而要使这一范式不至流于“我思故我在”,就必须回答几个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社会脆弱性,它的理论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社会脆弱性分析。下文将详细论述。

二、社会脆弱性概念

社会脆弱性是灾害研究中的重要概念,但学术界对这一概念却有许多争议和分歧,造成了其意义指涉具有多重性和模糊性。目前,有关社会脆弱性的定义,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定义:1、“冲击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灾害对人类及其福祉的冲击或潜在威胁。2、“风险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灾害危险发生的概率。3、“社会关系呈现论”。其核心是将社会脆弱性视为在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状态、4、“暴露论”。其核心则将社会脆弱性界定为系统、次系统或系统成分暴露在灾害、干扰或压力的情形下所受到的伤害程度以及造成损失的潜在因素。

综合学界不同定义,社会脆弱性概念至少包含这样几层含义:其一,它强调灾害发生的潜在因素所构成的脆弱性,潜在因素包括灾前特定的社会结构、社会地位或其他体制性力量等因素,如拥有社会资本越多脆弱性越低;其二,它强调特定的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害冲击之下易于受到伤害或损失程度的大小,也即灾害对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所形成的脆弱性程度,如富人的受灾几率小于穷人的受灾几率,脆弱性较穷人而言相对较低;其三,它强调灾害调适与应对能力所反映的脆弱性,应对能力越强脆弱性越小,应对能力的大小由个人和集体脆弱性及公共政策决定的⑥。简言之,社会脆弱性既包含灾前潜在的社会因素构成的脆弱性,又包含受害者的伤害程度所形成的脆弱性,还包含应对灾害能力的大小所反映的脆弱性。基于此,本研究将社会脆弱性界定为社会群体、组织或国家暴露在灾害冲击下潜在的受灾因素、受伤害程度及应对能力的大小。这一定义的基本内涵如下图所示:

转贴于

虽然安德森(anderson)有关这一定义与本研究的定义大致接近,也较为学界所接受,但本研究的定义更为简洁明了。

安德森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人们如何响应并处理灾害背后引发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及制度因素,并通过因素分析来评估一个地区、系统或人类群体等特定范围内既存或预期冲击或灾害的脆弱度,以便找到降低脆弱性的本文由收集整理方法来增强人们对环境变迁的适应。与脆弱性概念紧密相关的还有危险度与风险度概念,这三者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社会脆弱性与自然脆弱性(physical or biophysical vulnerability)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自然脆弱性取决于极端自然事件本身,例如灾害发生频率、强度与空间分布等,而社会脆弱性则是指影响个人或团体受灾几率与灾后恢复能力的社会特征,是社会不平等的产物之一。二者的异同如表1。

除此之外,卡特还将脆弱性研究区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界定那些使人们或地方容易遭受极端自然事件的条件即暴露模型,第二种类型是测量人们对于灾害的社会抵抗力或恢复力。前者着重于自然脆弱性的研究,后者着重于社会脆弱性的研究,至于第三种类型,则是整合前面两种类型,锁定在特定的地方或区域即地方脆弱性是由自然脆弱性与社会脆弱性共同组成,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在决定什么人容易受到伤害的层面上,社会因素比自然因素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拥有较多信息与资源的人们能够避免暴露在自然脆弱性高的地方,在卡特丽娜飓风中,新奥尔良水淹最严重的地方几乎都是贫民小区,这是因为弱势群体缺乏获取灾害信息的能力,即便拥有信息也仍然无可奈何,因为不容易被水淹的地方房价较高,弱势群体往往无力承担。

三、社会脆弱性的基本研究命题

社会脆弱性范式背后存在着一个理论假设即大自然本身是中立的,风险和危害来自社会薄弱环节,真正意义上的“自然灾害”是不存在的,一切灾害都有人为的因素和社会的影子。这一范式有两个基本研究命题,即“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与“社会分化命题”。

命题1: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hazard inequality proposition)。脆弱性分析总是与风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脆弱性外部因素即风险、冲击和压力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风险。所谓灾害风险就是指灾害发生后损害产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以往研究灾害的学者们多用“脉络中的风险”(hazards in context)、“风险社会的扩散”(social amplification ofrisk)和“风险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 of risk)来指称,但他们的研究缺乏实证资料的支撑。为了弥补这种缺感,学者们将灾害风险概念整合进脆弱性经验框架中而提出了“灾害风险不平等命题”:由于阶级、族群与性别等灾前社会不平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同一地区的个人与家庭受灾风险呈现出不平等现象。在灾害中,每一次受灾最深和最严重的群体都是弱势群体,如穷人、妇女、老人、儿童与少数民族等。卡特在卡特丽娜飓风的研究中发现新奥尔良市的灾民脆弱性程度与阶级和种族高度相关,班柯夫也发现在印度洋海啸中,印度尼西亚一些地区不会游泳的女性在遇难者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虽然这一命题很好地回答了“为什么一些特定的人群更易于遭受灾害风险”诸如此类的问题,但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质疑,如灾民受到的打击是来自受灾风险的不平等还是灾后重建资源分配的不公平?通常情况下弱势群体容易受灾,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机制需要更进一步的解释。

命题2:社会分化命题(social polarization proposition)。社会脆弱性学派认为如果重建资源无法有效且公平地分配,弱势群体的脆弱性将会相对提升,灾前阶级、族群或性别等社会不平等现象在灾后将会更加恶化,这种恶化很容易导致灾后社会冲突与政治斗争,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分化命题”。尤其在“人祸”情境定义中,容易出现追求灾害损失赔偿与“伸张正义”等诉求的灾害集体行动,如果这种诉求能获得合理性与正当性,并且能够成功动员其他社会资源,这一行动就能持续下去,从而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不仅会对既有的政治体系造成冲击,甚至可能会引发政治危机。菲利普(philip)与马逸莲(maijolein)通过对1950到2000年之间的统计资料分析后发现,在经济欠发达的中、低收入国家中,由于灾后社会不平等的恶化,引发了短期与中期的暴力冲突。简言之,脆弱性会因为政治权利的缺乏、社会剥削以及不公平待遇的增加而形成新的阶级分化。

四、社会脆弱性的主要讨论面向

围绕“社会脆弱性理论内涵是什么”这一核心问题,卡特回顾了近一百篇关于脆弱性或灾害的研究,发现社会脆弱性主要有三个重要的讨论面向:

面向1:脆弱性是一种灾前既存的条件。社会脆弱性认为导致人们受灾的原因不仅来自自然因素造成的实质损害,而且也来自灾前阶级地位的差异、权利关系及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等社会因素。佩林(pelling)认为社会脆弱性是指灾害发生前区域内就存在的状况,是从人类系统内部固有特质中衍生出来的。当灾害来临时,某些社会群体总是容易受到灾害风险。影响受灾害风险的社会特质包括阶级、职业、族群、性别、移民身份、边缘化、保险取得的能力及社会网络等,其中贫穷、不公平、健康、取得资源的途径、社会地位被视为是影响社会脆弱性的“一般性”决定因素(generic determinants)。简言之,灾前的社会关系将被带进灾后的社会行动中,从而使得每个社会成员对灾难的承受能力有所差异。

面向2:脆弱性是灾害调适与应对能力。卡特认为人类社会面对灾害时会通过修正或改变自身特质和行为来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应对能力主要包括抗灾号恢复能力。一切灾害都是社会建构的,没有人类就不会存在所谓的“灾害”,因此灾害是人类建构也是适应的结果。阿杰指出在灾害应对能力中社会固有的内部特质起着决定作用,如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习俗等。米勒蒂(mileti)认为社会群体或个体采取的策略或生产资本越多样化,那么其拥有的抗灾弹性能力也就会越强。而且,脆弱性较低的群体即便暴露在较高的灾害风险下,承受灾害损失的能力也会相对较强,灾后复原的速度相对较快。相对而言,社会脆弱性较高的群体只要暴露在中等灾害风险的地方,就可能无法承受灾害伤害且灾后不易重建。贾乐平(gallopin)强调在应对能力中还需要特别关注人类的学习能力,人类会借助过去经验而发展出灾害应对策略。人类的学习能力能提升灾害应对能力以降低社会脆弱性,反过来,社会脆辣性的降低也是人类适应灾害的结果。转贴于

面向3:脆弱性是特定地点的灾害程度。社会脆弱性强调某一特定地点的某种脆弱性,卡特与钱伯斯(chambers)等学者在强调脆弱性是造成灾害损失的潜在因素的同时,也指出脆弱性因子多因地而异⑥。虽然某些脆弱性因子如经济发展程度与医疗资源等因子具有普世性意义,但脆弱性更关注的是不同区域的脆弱性因子及其影响程度,这些因子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导致的脆弱性程度也大为不同。特纳(turner)也指出社会脆弱性不仅在不同社会、小区和群体间呈现出差异分布,而且同一地区的居民即便面对相同的灾害也会出现不同的敏感性与处理能力(coping capacities)。

五、社会脆弱性因子

如何确定社会脆弱性因子已成为社会科学定量分析面临的重要挑战,卡特(cutter)等学者曾根据1990年左右美国各州的42种社会与人口变量,以因子分析法浓缩为11个因子并将因子分数加总而构成各州的社会脆弱性指标(social vul、nerability index,sovi),然后利用地图(gis)将较为脆弱的区域标示出来,结果正确预言卡特丽娜飓风受害者的地理分布而名声大震。为了呈现出各个变量的个别评分价值,卡特并没有采取权重的方法,都是直接加总各项社会脆弱性评分,并将社会脆弱性评分的合计再乘以自然脆弱性评分,显示出地区脆弱性的高低程度,从而得知地区内不同危害的影响比例为何以及社会脆弱性的个体元素与危害的比例关系。他所列举的脆弱性因子表如表2。

在学者们共同努力下,社会脆弱性分析变得更具体,操作性更强,脆弱性因子更全面,学者德怀尔(dwyer)以系统化方式列出不同的因素导致的脆弱性结果,并集中在第一层级的社会脆弱性(the first level of social vulnerability),区分出四类可量化的因子:1、家庭中的个人(individual in ahousehold):年龄、收入、居家型态、财产占有权、受雇用状况、英语能力、家庭型态、残障、家庭保险、健康保险、负债与存款、汽车、性别、受伤和住家受损等;2、小区(community):对等互惠、效力、合作、社会参与、市民参与、小区支持、网络规模、沟通频率与模式、情感支持、小区整合、一般行动、人际特别关系、沟通支柱、连结和隔离等;3、服务的获取(access to service):主要城市、内部区域、周边区域、偏远区域和极偏远区域;4、组织/架构(organizational/institutional):地方政府责任、州政府补偿金/协助协议、中央层级救济基金、捐赠物/募款原因。德怀尔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模式如下图所示:

六、社会脆弱性的多元评估模型

如何通过不同模型的评估找到降低社会脆弱性的途径成为近年来西方学术领域研究的前沿议题,社会脆弱性评估是指评估一个地区、系统或社会群体在面对某一范围内现存灾害或在经过事前评估分析后确定将会发生的灾害脆弱性,并以此决定该地区、系统或社会群体如何受到影响及该如何面对形成中的灾害。目前,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评估模式,评估模型也因此呈现出多元化现象。本文归纳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模型1:空间整合评估模型。“社会自身是否因为具备脆弱性而成为灾害受害者?”这样的结构性问题应该成为脆弱性评估的核心问题。基于此,卡特将脆弱性分成三个层面来进行评估:1、自然层面评估:强调的是自然或灾害本身所造成的影响;2、响应层面评估:强调的是社会结构,包括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作用力,着重灾前社会结构性条件的评估;3、地方层面评估:认为灾害应该是特定区域在自然及社会结构层面运作下的产物,是特定社会对灾害的脆弱程度。在此基础上,卡特利用gis套迭12种灾害类型与社会脆弱性指标,呈现出自然与社会多重因素影响下的脆弱性空间差异②,抽离出不同的研究精髓并整合在一个既定的空间中来进行评估。

模型2:灾害周期评估模型。修勒斯特(sutherst)等学者根据时间顺序将脆弱性分为灾前敏感度(susceptibility)评估、灾中应变能力评估、灾后适应能力评估(adaptive capacity)。灾前敏感度评估包括灾前的减灾、防灾和备灾三部分,主要是评估人们通过灾前预防而免于受灾的能力,灾中应变包括灾情通报、避难疏散、灾害抢救、受灾建筑物及其他设施处理和支援救灾规划等,灾后适应力则包括灾后适应和复原能力两部分。这一模型通过对造成灾害损失不同时间段的因素进行分析以确认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强化社会对灾害的适应和防范能力。

模型3:微观与宏观评估模型。这一模型主要将脆弱性分为两个不同层次的评估,主要包括个体或家庭层次的脆弱性评估以及小区或国家的空间层次的脆弱性评估。前一层次的评估深受饥荒与权益(entitlements)关联性的影响,通过社会调查数据来讨论个人的阶级、族群与性别身份如何导致更高的受灾风险,后一层次的评估则讨论一个小区或者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贫富差距、行政能力、医疗与社会福利、住宅政策等因素对小区居民或者公民的非正常死亡率的影响。

模型4:函数关系评估模型。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发展了这一评估架构,涵盖了暴露、敏感性及适应能力三大主要概念,麦卡锡等学者(maccarthy)指出脆弱性评估其实就是这三者的函数,这一评估模型着重了解造成脆弱性的原因及条件。其中暴露性(exposure)是指人类或社会群体接近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的程度,也是一个地方受灾害的暴露程度,暴露性概念比较容易理解与操作,它与灾害频率、强度、历时与系统的邻近性有关。敏感性(sensitivity)指人类或社会群体受到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影响时可以与之抗衡或从损害中复原的能力,敏感性评估指标包括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人口组成、产业结构、制度与授权的能力。适用性(adaptive capacity)是指人类社会群体对于特定压力、干扰或灾害的抵抗力(resistance)或恢复力(resilience),资产、授权、多样化策略和社会资本构成了适应性的主要操作性概念。

转贴于

七、“社会脆弱性”的理论贡献及局限

通过对社会脆弱性概念、理论假设、主要讨论面向、脆弱性因子及评估模型等方面的论述,可以发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社会脆弱性具有预测的特质,通过对造成损失的潜在因素的分析并清楚描述脆弱性及将灾害损失量化,可以预测某些人在灾害风险情境下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状况,以此来确认降低脆弱性的方法并强化社会群体对灾害的适应,这是社会脆弱性范式最重要的贡献。阿杰因此认为社会脆弱性在评估人们如何适应或加强能力来面对灾害风险威胁时是非常有用的分析工具④,纳尔逊(nelson)等学者也指出脆弱性分析能确定最脆弱的群体,为政府与民间社会防灾、救灾与减灾规划的制定提供针对性的建议。而且,社会脆弱性范式不仅有利于克服经典灾害社会学功能性研究的局限,而且能避免自然脆弱性忽视“人们为什么会居住在高风险地区”社会理论的解释的缺陷,以及工程技术脆弱性视角下片面强调技术改进与材料优化对于抗灾的积极意义,实现了对“经典灾害社会学”与自然脆弱性范式的超越,对灾害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同时,社会脆弱性范式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它虽然试图摆脱自然科学研究范式的局限,但事实上脆弱性分析本身就具有地理学与工程学谱系的特点,被一些学者质疑为“技术决定论”或“结构式减灾”倾向⑥。“结构式减灾”(structural mitigation)强调以工程技术解决天然灾害对于生命与财产造成的威胁,事实上并未因为采取这一措施而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损失不见减低反而年年增加,因此一些学者主张以“非结构式减灾”政策来降低未来天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此外,在灾害社会学内部也出现了尝试整合功能主义与脆弱性分析的社会建构主义取向(social constmctionism approach),强调脆弱性的社会建构性即社会不公是造成弱势群体容易受到灾害干扰并形塑着人们在灾变中的行为,通过改变个人或社会应对灾害能力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条件以降低社会脆弱性,将人们从过去悲观的灾害受害者转向了主动的行动者,强调主客观之间的互动性,使得脆弱性分析更具动态性内涵,弥补了对灾害本身、社会系统及社会群体之间有机联系的分析。

自然灾害概念第7篇

关键词:灾害地质学;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202-02

一、引言

灾害地质学是工程地质专业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门专业课,同时该课程也是资源勘探工程、岩土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选修课程。该课程系统地讲述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介绍了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分布、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地质灾害减灾对策等[1]。那么如何讲授这门课,如何在教学中实现由培养文化型、学科型专门人才向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转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别从学习兴趣、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实践及考核等方面着手,加以简要阐述。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引发其好奇心,然后激发其挑战欲。可分以下三个步骤来实现,即学科溯源、前景展望和方法掌握[2]。学科溯源主要说明这个学科是干什么的,前景展望是带学生去发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各种地质灾害现象,二者使学生在宏观上有了正确方向的导航和一探究竟的欲望。而如何才能在这条知识的长河中随意畅游,让学生学会如何“走出去发现问题”和“走进去解决问题”,则要看方法掌握,这里的方法就是指老师教学的内容、模式和手段等,而掌握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

三、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

目前,国内正规出版的灾害地质学教材多为统编教材,内容丰富但不深刻,着重普及性介绍,缺少专业系统的地质灾害勘探研究内容,尤其对于我们以地质学为基础的学院更有必要编写出版一本既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满足培养学生动手、研究、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教材。笔者目前正在从事编著工作。但这还不够,灾害地质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尚处于不断地研究和完善之中,地质灾害预警精度很低,减轻地质灾害损失的治理工程和防御措施还有待完善,许多方面的探索和研究还很不够,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只是教学的辅助,教师应与时俱进,充分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基本素质,及时调整知识结构,在实际教学中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与具体工程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理论,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既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又增加了对实际应用的认识。如在讲到地震这一章时,可把汶川地震作为引子贯穿于整个章节;从地震的定义、成因类型、特点到震级强度与破坏性,以及预防和减震,汶川地震都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此外,向学生推荐土木工程网、岩土论坛等热门论坛,鼓励学生在论坛中交流、学习和下载相关资料,使其成为学生走出校园后的强大交流平台,终身受益。

四、互动对话的教学模式

创建积极引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讲课、演示、讨论、作业、辅导、考核等),更加深入、广泛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的资源优势,拓宽交流渠道,使之做到教师常在学生身边,学生常在教师心中,交流无处不在。同时引入协同学理论,注重教学过程的交流与对话,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改变现行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堂教学重点讲思路、讲方法、引问题、重讨论,不再单一地只讲知识,而向重知识、重思想、重方法三者并重的模式转变。使讲授不再是单纯的灌输,更多注重启发与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加上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原本枯燥的论述变得鲜活起来。比如在对比讲解“滑坡”与“崩塌”这两个概念时,由学生分组讨论它们之间有何区别与联系,小组选派代表发言,组员相互补充,并可以把曾经观察到的此类地质现象形象地表达出来。同学们畅所欲言,两个枯燥的概念顿时像赋予了生命“滑移”、“滚动”起来,经过教师最后的总结,这两个重要的地质概念就清晰地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印象极其深刻,教学效果很好。

五、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

灾害地质学理论教学的主要方式应该是讲授法,课程中有很多概念与地质现象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向学生解释概念、描绘情景,但其中一些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讲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这时如果把野外采集的大量地质图片和视频,制件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课件,利用其形象直观的静态及动态演示功能,具体地显现出灾害及其发展的过程,生动地揭示灾害特点及变化规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一定的物质形态,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再加上适时适度的讲解,就可以做到把知识化难为易,使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六、走近灾害的实践环节

灾害地质学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地质名词和地质现象仅通过书本上的概念与理论,不配合一定的实践,学生不能掌握彻底。加强实践教学不但是课程本身的需要,也是21世纪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改革课外辅导方法,将学生明确划分给任课教师及助教,由他们负责所分学生的课外辅导工作,课外活动的方法有指定阅读参考资料、参加实际科研和生产项目,使学生真正地走入到“地质灾害”的环境中。与此同时,在假期由“老师联系学生自愿”去周边的各地质灾害科研及生产单位进行调研学习,通过实际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治理的实习加深学生对灾害的直观认识,提高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地质灾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检验的结合。

七、全面客观的考试考核

将考试的目标调整到对知识和能力尤其是能力的双重考察上来。改变现在本科教学70%+30%的成绩处理方法,力求考试(核)的形式多样化,适当地增多考试(核)的次数,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综合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卷面题型,在把握住对最基本知识的考查的基础上,减少单纯知识题型的比重,扩大能力题型的比重,尤其是加大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能力的考查,树立“一点突破的创新成果要比全面掌握的知识更有价值”的新观念。灾害地质学的实践性很强,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那些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中表现积极、提出创新性思维的学生,给予加分鼓励,以此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开拓创新的潜能。此外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出勤状况和课堂表现的评定。建立在多样化考试形式、综合考试评价之上的全面客观考核方式,更注重个人能力的考察,体现过程与创新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及掌握。

八、结语

教学方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发展对人才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使教学手段日益更新,所谓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没有一种教学方法对所有学习类型或学习风格都完全适合。重要的是要依据多方面条件,使各种方法进行合理的组合,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潘懋,李铁锋.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自然灾害概念第8篇

一、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分类及分期

1.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概念

自然灾害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给周围的生物造成悲剧性的后果,对人类社会则可能构成灾难。世界气象组织表示,所有的自然灾害有90%跟天气、水和气候事件有关。但是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灾害,结合突发事件的概念,本文所研究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既是自然界中突然发生的异常现象,又必须与人相关,会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件。

2.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类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主要依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和天文灾害等类型。其中,气象灾害、气候灾害、生态灾害、天文灾害可归为持续类灾害,而地质灾害通常被归为瞬发类灾害。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基于它们所造成的灾害时间的长短,例如,气象灾害中的水灾、雪灾等,是短时间的大气物理过程产生的灾害,而地质灾害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是地质作用所产生的灾害,其地壳运动的时间很漫长,但是其爆发的时间很短暂。依据造成伤害的时间进行分类,又可以把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持续类灾害和瞬发类灾害。

3.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

本文借鉴了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进行了分期。危机生命周期理论由管理学者斯蒂文?芬克提出,指危机因子从出现到处理结束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生命特征。它有五个显著阶段:危机酝酿期、危机爆发期、危机扩散期、危机处理期、危机处理结果和后遗症期。危机因子从诞生、成长、成熟到死亡,都有不同的征兆显现。危机生命周期理论可说是危机的症候学研究或过程学研究。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就建立在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生命周期基础上。[1]

就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来说,其危机潜伏期难以估量,例如地震是亿万年的地壳运动所导致,水旱灾害很大程度上是气候变化、人为植被破坏等因素的综合结果,因此在对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的分期上,我们把它划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

二、突发自然灾害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

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出现、舆论领袖的发现、意见的发生、事实与意见信息的传播、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舆论的形成等六个阶段,网络介入后,舆论的形成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仍经历了以上六个阶段。[2]

首先,从问题的出现到最后形成网络舆论,所用的时间比形成非网络舆论要短。这得益于网络的信息量巨大,部分受众接收信息的信息源主要是网络,受者即传者,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其次,在网络舆论中,舆论领袖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政府和传统媒体。在社会群体中通常都会有这样一些人——他的意见更能影响周围的人,常常被当作某个群体的意见领袖。他通常消息灵通、分析能力强、人格魅力突出,对社会问题反应敏锐,并能进行独到、合理有效的表达。[3]舆论领袖在强调身份平等和信息多元化的网络社会里影响力巨大,能聚集无数的追随者,成为大众心中的偶像和英雄。对于一般的网民而言,他们只是舆论的参与者,对舆论领袖来说,他们则有能力左右舆论的发展方向。通常,舆论领袖已经有一定知名度,或在某一领域具有专业优势,或者因敢说敢言而被网民们热捧。

三、汶川大地震案例分期

1.事件回顾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大地震,宁夏、甘肃、青海、山西、陕西、河南、北京、上海、贵州、湖北、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震感。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震中心为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其次为北川羌族自治县,震中烈度高达11度,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汶川大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受灾人数达462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2.事件分期

前面提到,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分为事件爆发期、危机蔓延期和事件恢复期,笔者将汶川大地震事件的发展分期如下:

事件爆发期(5月12日—5月15日)。选择地震爆发后的前3天作为事件爆发期的原因为,这是地震后的黄金72小时,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内,灾民的存活率随时间的消失呈递减趋势,24小时内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在90%左右,第二天的存活率在50%-60%,第三天的存活率在20%-30%。

危机蔓延期(5月16日—6月11日)。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面积的地貌改变,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在汶川、北川以及青川等地区形成了34个堰塞湖,其中在湔江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是堰塞湖中最危险的一座,为防止堰塞湖崩塌引发下游洪灾,政府各部门共同组建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6月10日至11日,泄洪成功,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于6月11日16时获得解除。

事件恢复期(6月12日—至今)。时至今日,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依旧存留在国人心中,每年的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都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具有“纪念日”的性质,在过去的三年中,每到5月12日前后,都会出现关于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公众讨论等,尤其是在2011年,同一时期的信息量要多于同属事件恢复期的2009年和2010年,三年,是中国人传统的祭祀时段,本文将此称之为突发自然灾害事件在事件恢复期的网络舆论的纪念日特性。

四、南方雪灾案例分期

自然灾害概念第9篇

关键词:危岩;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Abstract: many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until the 1970 s with qualitative evaluation is given priority to, in the 70 s after the development for the semi-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rticle summariz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method of dangerous rock and st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 risk assessment has goo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gradually towar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integ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pace in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dangerous rock; Geological disasters; Risk assessmen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S4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危岩的基本概念

1、危岩的成因

危岩主要发生在裂隙发育的山体表层,该处坡面角较陡、基岩、物质组成主要为硬质岩,岩石硬度一般为3-4级,如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等。

危岩体由若干组结构面切割而成,即层面"节理及裂隙面。其形成受构造边坡卸荷回弹等影响,在长期的风化作用下,溶蚀性裂隙发育,形成了危岩体的趋形。在重力及外营力长期作用下,危岩体沿潜滑面向下的分力大于结构面抗滑阻力时,产生崩滑。

2、危岩头稳方式

2.1倾倒式

以陡倾角倾向坡内或垂直节理,柱状节理,直立岩层面的板岩、片岩、石灰岩等岩石组成的斜坡,在长期自重应力作用下,常产生向临空方向的弯曲倾倒破坏。

2.2滑移式

厚层脆性岩石,如石灰岩、砂岩、石英岩等常在斜坡前缘形成倾向临空面结构面,可能组合成各种形状,如板状、楔形等,在重力及静水压力、动水压力作用下产生滑移崩塌。

2.3鼓胀式

坚硬岩石下有较厚软岩层,如页岩(的斜坡,上部为陡倾角节理,下部为近水平的结构面,在重力和水的软化作用下,下部软岩受垂直挤压,引起鼓胀,伴有下沉,引起滑移、倾斜)2.4拉裂式

上部突出的悬崖岩层以悬臂梁形式突出,常见于软硬相间岩层。多为风化裂隙及重力拉张裂隙破坏,在重力及外营力作用下发生坠落、平缓,软硬相间的层状岩体多以坠落为主。

2.4错断式

垂直裂隙发育,通常无倾向临空面的结构面,通过岩体的自重引起剪切力,产生错断。

3、危岩崩塌的运动特征

3.1暴发突然,快速向坡脚运动,全过程历时短暂。

3.2惯性大,破坏能力大。

3.3运动过程中沿途撞击,引发更多的危岩随之滚落。

3.4运动轨迹不固定,变向显著。

3.5运动的形式有滑动,滚动及弹跳。

二、危岩危险性评价

1、危岩失稳破坏概率计算

失稳概率计算通常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该方法在目前的可靠度计算中是相对比较精确的。蒙特卡洛法又称随机抽样法、概率模拟法或统计试验法。该方法是通过随机模拟和统计试验来求解可靠性的近似数值方法。根据蒙特卡洛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可以编制危岩崩塌体的稳定性分析程序,程序中可考虑自重、裂隙水压力、地震作用等荷载的各种组合情况。

在数据文件中输入各随机变量的均值与变异系数,程序最终输出的为危岩崩塌体的失稳概率值。在具体计算时,每抽样一次求得危岩的安全系数K,并对K进行安全判别,每次抽样结束后累计K小于1的次数,根据贝努利定理,其值与总抽样次数的比 值为失稳概率的近似值。

危岩体的稳定性采用《三峡库区崩塌滑坡与塌岸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地质勘查技术要求》推荐的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大量工程实例,结合规范要求,主要考虑了3种工况和荷载组合:

天然工况,考虑自重和天然状态下的裂隙水压力;

暴雨工况,考虑自重和暴雨时的裂隙水压力;

地震工况,考虑自重、天然状态下的裂隙水压力和地震力。

在影响危岩体稳定的各个岩土参数中,危岩体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指标(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受野外采样、室内试验、数据处理等多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岩土体自身的重度参数变异系数较小,把它视作常量来处理危岩稳定性的计算结果不会产生过大的误差。

2、危岩失稳后危害范围的评价预测

危岩失稳后形成的崩塌落石的运动形式可表现为滑动、滚动、跳跃、自由崩落等,运动轨迹不确定性较大,主要影响因素有:危岩落石本身的大小、形状及其坚硬强度;边坡或山坡的高度、坡度、坡形;坡面组成物质及其表面起伏程度,覆盖层植被情况等。

危岩失稳后形成的落石运移距离可采用落石运动抛物线和坡面直线运动方程来计算。

三、危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基本分为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即数学分析方法)2大类,有些情况,可用后者。但多数情况下,仍须采用前者!即预测危岩失稳可能性,选择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法,估计数学分析及其解答的适用性。

1、定性评价要素

①当地危岩崩塌历史:包括破坏形式大小、数量,产生破坏的原因;

②斜坡特征:包括斜坡地质条件,斜坡形态;

③环境:包括降水、地震、爆破等。

2、定性评价方法

①成因历史分析法;

②赤平投影分析法及块体理论分析法;

③工程地质类比法。

3、定量评价

根据各种破坏类型,尤其是块体受力状态及起始运动形式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评价:3.1倾倒式崩塌是倾覆破坏,可按倾覆稳定进行计算;

3.2滑移式崩塌可按抗滑稳定验算,比如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

3.3鼓胀式崩塌是由于下部软岩受无侧限挤压,产生塑性变形,向侧向膨胀引起的,因此可采用天然状态无侧限抗压强度验算;

3.4拉裂式崩塌是受抗拉强度控制的,可用抗拉强度理论验算;

3.5错断式崩塌可用岩石的抗剪强度验算:

通过现场地质及地质历史调查分析,对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将其划分为极差、较差及一般3级。进行发展趋势预测评价,并提出治理方案。

四、危岩地质灾害评估的内容及主要方法

危岩地质灾害评估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危岩地质灾害评估的分类按性质可分灾害风险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灾害的生态环境评估等。

1、危岩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

危岩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风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面对的问题,但对其概念却有不同的理解。一般认为风险是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有“主观风险”学派和“客观风险”学派之分另外还有的学者认为,风险不只是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对灾害风险的理解也各有不同。

2、危岩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内容

危岩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和过程:

2.1灾害模型

确定相关区域一定时段内特定强度的危岩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重现期,获取灾害发生的超越概率,并建立灾害强度一频率关系。

2.2抗灾性能模型

确定遭受灾害影响的可能区域以及其内部的主要建筑、固定设备、内部财产以及人口数量、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

2.3灾害风险区价值模型与风险损失估算

价值模型是指确定危岩地质风险区内不同承灾体的价值,以及价值的计算方法。风险等级划分:根据灾害风险区风险损失的大小,划分风险等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状况,绘制风险图。

3、危岩地质灾害危险评估方法

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量化指标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计算。常用方法有综合指数法、参数叠加法、模糊数学评判法、信息量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

4、区划方法

危岩地质灾害空间评价区划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工作目的和工作尺度。一般可考虑两种方法一是从高到低的方法;二是从低到高的方法;或二者结合考虑。

4.1从高到低的方法

从高到低的方法是一种先综合再分解的工作方式,一般以定性分析为主可能情况下对主要因子予以赋值给出量的概念。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小比例尺地质灾害空间区划图的编制和分区评价。由于是在综合意义上的分解工作。就要求研究者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研究方面有较高的理论基础。对以往资料的收集分析比较系统全面,对所要研究评价的地区比较熟悉,能够比较准确地列出不同级别评价单元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采用工程地质比拟法、成因历史分析法。

4.2从低到高的方法

从低到高的方法是一种先分析再综合的工作方式,一般是按某一尺度选定一系列评价单元方格、行政区或自然搜索。对各单元按同一套因子定量、量化、计算,最后把数值接近的单元合并同类项。研究建立空间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可采用图斑合并方法—传统聚类方法,基于空间邻接系数的聚类方法等。重复这种方法,直至达到工作目的。工作过程中注意不同级别的分区要采用不同的因子系列,并尽可能用量化指标表达。适宜采用各类统计数学方法。

五、结束语

随着危岩勘查,治理的逐步实施,其勘查技术及工程防治技术必将得到不断的发展,危岩崩塌防治措施很多,任何一项技术和方法不是万能,各自具有自身的特性和适用条件。在防护工程中,首先要查明危岩的特征,然后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质条件,防护要求及防护目标等,首先在满足技术上可靠。合理的基础上,从经济上比较,选择出经济合理的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 向喜琼,黄润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J].2008.

[2] 殷坤龙,张桂荣.地质灾害风险区划与综合防治对策[J].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