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实现经济发展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2 16:10:52

实现经济发展

实现经济发展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盈江;跨越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204-02

一、盈江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2011年是盈江县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启动之年。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各族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共克时艰,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在大灾之年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1亿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13.1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4%;第二产业24.59亿元,增长19.5%;第三产业11.32亿元,增长13.9%。三次产业比重从26.6:49.9:23.5调整为26.9:50.1:23.0。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7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6%。完成工业总产值46.72亿元,按现价计算增长28%。主要工业产业中,电力、电冶完成27.89亿元,增长23.7%;制糖业完成6.64亿元,增长29.8%;建材业完成6.16亿元,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11亿元,增长2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4亿元,增长20.1%;进出口总额完成11.36亿元,下降21%。其中:进口4.63亿元,增长75.6%;出口6.73亿元,下降42.7%。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8.04亿元(不含捐赠资金),增长32.2%,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81亿元(不含捐赠资金),增长31.9%;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8.86亿元,增长1.6倍。金融机构存款余额55.35亿元,增长44.7%;贷款余额32.08亿元,增长31.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924元,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4712元,增长26.8%。

二、对盈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省委书记秦光荣强调,强滇之基在于强县,县域经济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云南省实现“四个翻番”、“两个倍增”目标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支撑,没有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大跨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全省经济、抓县域经济就是抓全省经济”的思想,充分发挥县域经济优势,努力挖掘县域经济潜力,坚持兴产业、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抓改革、扩开放、增收入、重科技,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强化产业培育,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突出县城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强化县域经济的领导

切实强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领导,是加快县域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从纵向比较,县域经济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横向比较,盈江县经济发展与全国、全省乃至周边县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始终把经济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

1.强化党政领导机制。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领导,抓住机遇,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统揽全局的能力。要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推进盈江县域经济发展。

2.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党委、政府的各个部门都要围绕发展形成合力,不断为基层群众解决困难,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强化日常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领导体系。扎实推进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确保各项发展盈江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3.建立完善长效机制。要把抓盈江县域经济发展作为一项惠民工作长抓不懈,建立健全定期分析研究经济工作制度,做到重大问题早发现,应对措施早布置,各项工作重落实,确保国民经济沿着健康轨道发展。要建立盈江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例会制、部门分工负责制、部门联席会议制等工作制度,定期不定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破解发展阻力。

(二)研究政策,制定措施,创优环境

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对县域经济发展尤其重要。就盈江县而言,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经济增长点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必须采取硬措施来抓好环境建设。

1.要加强研究,强化结合,营造政策环境。只有深入研究国家、省、州有关惠民政策,把国家、省、州有关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政策措施很好地与盈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有机结合,灵活运用,用足、用活各项政策,才能努力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弥补自身不足,促进盈江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必须在吃透、用活政策上下功夫,寻找结合点,努力改善盈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2.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改善行政环境。要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环境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建设规范高效的行政运行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形象环境和良好的企业运营环境,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盈江、优质服务等环境创新工程,在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方面狠下功夫;要着力抓好制度的实施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各级政府的公信力、诚信度和行政效率,切实改善盈江县域经济发展的行政环境。

3.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升服务环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盈江县域经济的关键。思想不解放,思路就不会拓展,眼界就不会广阔,经济就不会发达。我们与发达地区最根本的差距就是差在解放思想不够、更新观念不够、改革创新不够。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敢干敢闯、敢于突破、敢于冲破束缚,用特殊思维特殊路子特殊办法,采取超常规促进盈江跨越式发展。

4.要兑现承诺,落实政策,打造诚信环境。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要为市场经营主体做好各项服务,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对社会各界的承诺一定要兑现,对中央、省、州、县作出的各种优惠政策一定要兑现到位,切实加强政府诚信环境建设,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为加快盈江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三)发展县域经济要处理好五个结合

1.发展县域经济要与班子建设相结合。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的最高决策集体,其成员素质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好坏、凝聚力的强弱,发展思路和最终决策很大程度决定着一方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首先要按照“靠得住、有本事、作风正、民意好”的原则,把能够踏踏实实地履行工作职责,具有独挡一面,善于处理好各类矛盾、棘手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其次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培育想干事、敢干事的领导班子,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具有新观念、新思维、新方法的领导班子。再次是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对领导干部监管,从制度和机制方面下功夫,通过对干部实施年度考核、来信来访、任中和离任审计等方法进行全程的监督,防止出现并及时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做法。

2.发展县域经济要与队伍建设相结合。只有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才能得到科学的落实。因此要强化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坚持在干事创业中考察识别干部、培养锻炼干部、选拔任用干部、激励约束干部,大力提拔重用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工作上有实绩、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行为,通过强有力的惩治与保护来充分调动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速增效、实现超常发展。

3.发展县域经济要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县域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科学技术实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所以说,只有把科技创新作为盈江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将其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经济社会发展才有活力、才有希望。

4.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发展地方经济,在大力引进外地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同时,必须结合实际,致力于本地资源、发展现状、承载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本地资源集约开发上下功夫,走内涵式发展的路子,否则,经济发展就会受制于人,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就会被削弱。为此,必须坚决做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一切工作都围绕经济发展来安排,一切工作成效都以发展实绩来检验。在引进外资的同时,由靠别人援助转向靠自我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追求质量和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5.发展县域经济要与外延式发展相结合。走外延式发展道路,是实现增量扩张的有效途径。盈江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在经济发展中,却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生产要素,因为,在现阶段,必须大力引进外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广借外力,嫁接优势,加快对县内资源的开发建设进程,努力做大经济总量,盘活经济存量。为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

(四)发展县域经济须做到四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企业。首先,企业要重视人才培养,既要有强有力的管理者,也要有素质过硬的技术队伍,这样才能为做大做强奠定基础。其次,一个企业要做大,就要借助外力,善于“借水养鱼”,政府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先做强,再做大。同时要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抓农业,加强区域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下大力培植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使本县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和农业综合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2.坚定不移地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盈江县产业转型的必然选择,必须以推广循环经济为载体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提高资源利用率,以落实环保措施、提高准入门槛、做大企业规模为切入点,促使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更新换代。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综合利用的势头较好,需要突出精深加工,突出清洁生产,突出盈江仕明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壮大工业实力。

3.坚定不移地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环境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先进经济发展模式。盈江县域经济要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子,从而在现代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经济发展第2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8)05-0003-04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的良好发展态势,但是能耗指标却没有达标,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使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央将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又快又好”转变为“又好又快”。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的“快”可以用经济增长速度或经济增长率来表示,而经济发展的“好”则指经济整体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只有快没有好,就会出现像拉美一些国家曾经出现过的“有增长无发展”的矛盾。我国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不仅仅是一个前后次序的变化,它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持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年均GDP增长达到9.7%,远远超出世界平均发展水平,成为目前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增长纪录的创造者和保持者。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见图1。按照这样的速度,中国经济今后保持平均以7.2%的速度持续增长,就可实现到2020年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2004年GDP排名,中国以16493亿美元排在第七位。①到2005年GDP达到18.3万亿元,约为2.26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居世界第4位。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有人预计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0年左右超过德国,2020年左右超过日本,2040年左右超过美国(按现行汇率计算)。“超英赶美”,对中国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2001年至2005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比世界平均水平(3.8%)高出5.7个百分点,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1%)高出7.4个百分点,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5.8%)高出3.7个百分点,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时期增长最宽的国家。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平均贡献率为14.3%,仅次于美国,排在第二位。

表1列出的是中国和日本、亚洲四小龙之间经济增长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高速增长延续时间之长、速度之高,已经超越了战后全球经济中最受瞩目的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战后的“经济起飞”,如果说存在着“东亚奇迹”的话,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增长就是真正的“中国奇迹”。

二、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

1、消耗了大量资源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不断加大投入,尤其是生产资料的投入,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近50年来,我国GDP增长了10多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2002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51797万吨标准煤,到2006年增加到245669万吨标准煤,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8%,高出年均GDP的增长率。2006年,按现行汇率初步测算,中国GDP总量占世界的比重约为5.5%,但重要能源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较高,如能源消耗24.6亿吨标准煤,占世界的15%左右;钢消费量为3.88亿吨,占世界的30%;水泥消耗12.4亿吨,占世界的54%。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重要资源的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的世界第二消费大国(美国居首位)。多年的粗放扩张,使我国资源状况对经济增长构成严重制约,成为最突出的瓶颈。全国各地许多能源材料纷纷告急,煤、电、油、水供求矛盾日趋突出,国人接连遭遇“煤荒”、“电荒”、“油荒”、“水荒”等资源短缺的苦涩。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资源正在被过度过速利用,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普通老百姓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

2、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经济的快速增长没有把环境污染问题放在重要的位置,而是延续了西方国家发展初期所走的道路,先发展经济,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工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污染环境,尤其污染江河直接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我国七大江河水系,有54%的断面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76%的河流受到污染。工业经济发展,大量消耗资源,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剧增,固体废弃物的大量排放,污染环境。

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2006年我国工业和生活废水排放总量453亿吨,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1348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硫排放量2120万吨,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年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05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最新的“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中国位居第133位,在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20多个城市中,有16个在中国。根据中国科学院2003年的估计,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普通老百姓的直接感受是,经济发展了,环境却恶化了。

3、导致产业结构失衡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2002~2006年,全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44.8%上升到48.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40.1%,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口的比重只有32.2%,这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也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三大产业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都在10%以上,但第一产业的贡献率都在0.8个百分点以下,第二产业在5.3个百分点以上,第三产业在4个百分点左右。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低,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过高。

第二产业的发展,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自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3个行业的投资增长像勒不住缰绳的奔马,不仅引发了这些产品的轮番上涨,加大了物价全面上涨的压力,还使得产业结构的矛盾进一步加剧。由于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材价格上涨,致使钢铁产业盲目扩张,仅河北省就年产钢铁5000万吨,有钢铁厂205家,平均生产钢铁5万吨,这样的生产规模势必造成高投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

4、引起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社会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别已经十分明显。我国甚至被国际上称为不平等发展最快的国家,改革已经不能够普遍提高各群体的“收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就有对中国的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的描述。据国家统计局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而是聚集在少数人手里。在我们这个正在迈向小康的社会里,“丰裕中的贫困”依然触目惊心。

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时,压倒性的主流观点是“发展是硬道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毫无疑问,这种观点对计划经济下根深蒂固的平均主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打开一个新的思维领域,实际上也符合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因此,有观点认为,适当的、阶段性的“不平等”、“不公平”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因而“利大于弊”。在这种认识下,一些原有的违背基本公平原则的政策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一些新的还在陆续出台。比如,当前仍未被废弃的户籍制度就是一个带来更多不公平的制度。类似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结果是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了改革的成果,却没有或很少承担改革的风险和代价;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承担了大部分改革的风险和代价,同时却未能或很少享有改革的成果。

三、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

1、优化经济结构,降低消耗

首先,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统筹城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东部的率先发展与中部的崛起、西部的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相协调,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的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其次,我国的产业结构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关系来看,我国的第三产业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从要素密集程度来看,我国的资本密集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产业还不够发达,也需要大力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就是要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基础之上。

再次,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加快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的转化。停止和限制高消费、高物耗、低效率、低产出的产业和企业的生产。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利用政策、法律和经济手段来引导企业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

2、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质是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而这关键取决于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可以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可以更新机器、设备,降低能耗,提高利用率,从而节约物化劳动的投入和使用。同时,科技进步可以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活劳动含量,节约活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此外科技进步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提高效益。总之,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前提。为促进科技的进步,就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以自身企业为主体,科技人才高度集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技改力度,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努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这样才能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目前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70%,这方面的潜力还很大。科学技术进步通常有两种实现方式:一是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二是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科学技术上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具有后发优势,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同时,随着世界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研发基地以及中国产权保护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促进了经济发展。

3、建设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传统的经济运行方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过程,而且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即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就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的运行路线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这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方式,其根本特征为“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模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1/3、铜产量的1/2、纸制品的1/3来自于循环使用,水的循环利用更为普遍,一些发达国家在17个产业部类的生产中,水资源的消耗速率已达到“零”增长,有的实现负增长。国外钢铁企业采用高炉喷废塑料、余热余压发电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不仅减少了污染,还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巴西的铝饮料罐回收率高达85%,日本为82.5%,美国为55.4%。近几年来,我国辽宁省在鞍钢、沈化等大型企业开展能流、物流集成和废物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重点行业和主要产品的能耗、物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我们不妨学习国外和辽宁的成功经验,将循环经济的理念注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中,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资源的和谐发展。为此需要从三个层面人手: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他们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体力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和积累的主要途径。教育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和技能,还应加强劳动态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目前,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偏低;我国劳动力人口众多,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生可以提高生产率43%,初中生可以提高108%,大学生可以提高300%。而我国人力资本资源是比较匮乏的,我国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急需提高。

5、尽早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现在通行的GDP指标中,对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是忽略的,例如大肆砍伐森林导致的木材产出和进一步的产品加工都被计算进入GDP,但对植被的破坏、加工工业对空气的污染却没有从GDP中扣除。同时以GDP为核心的对地方官员政绩的选拔和考核标准,为无视资源环境条件,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开了绿灯,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第3篇

关键词:经济发展方式;战略重点;体制保障

中图分类号:F120.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003-02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刻不容缓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给我们的警示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爆发了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的金融业健康稳定,为什么也会在这场冠名“金融”的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问题出在经济发展方式上。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消费占的比重比较小。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使中国出口大幅下滑,不少企业经营困难,有的甚至停产倒闭,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使中国认识到过度依赖出口和投资的这种发展方式必须转变。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客观上为中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后危机时代”国际竞争的压力

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从当前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中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第一,限制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目前主要依赖的能源就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特别是煤在中国能源构成中占的比重最大,而煤又是产生二氧化碳最多的,石油次之,天然气最少,中国“富煤少油缺气”。 “减排”意味着限制我们的发展。第二,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我们的发展方式是高消耗、高排放的,我们生产的产品碳含量就高。发达国家会以此为借口对中国产品征收所谓的“边境调节税”、“环境和气候税”等,或者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等施加其他制裁措施。另外,现在欧洲、美国的很多产品都有“碳标签”,消费者会有意识地选择低碳产品,如果我们的产品碳含量比较高,别人不买,我们就失去了市场。第三,限制中国在世界各地购买石油、农产品、矿产及其他产品。发达国家可以以中国“碳排放”太多为借口,限制中国购买石油等产品。2009年11月26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让世界瞩目,也意味着中国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三)中国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

中国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国际市场,投资率偏高,国际贸易顺差偏大,消费率偏低的增长格局不可持续。主要依靠物质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低水平产业粗放生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偏低,城乡居民、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造成投资和消费不平衡,而且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优美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扭转。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

(一)调整需求结构,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居民消费率过低、投资率过高,是中国经济重大比例关系不协调的突出表现。2007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4%,与历史最高水平1985年的52%相比,下降了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30个百分点。而投资率2003―2007年均达到42.4%,是历史上最高的时期。特别是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投资增长过快,产能严重过剩。提高居民消费率,降低投资率,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当前宏观调控的一项重大任务。一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二是扩大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三是扩大消费信贷,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征信体系,优化消费信贷市场环境。四是围绕消费结构升级的要求调整投资结构,改善消费环境。加快建设以铁路为重点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加强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一代互联网建设,促进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五是把促进房市、车市、股市联动发展作为扩大消费的战略重点。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扩大消费,不仅经济结构得到改善,而且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这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根本目的。

(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状况,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使一、二、三产业结构相协调。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造成就业矛盾突出,制约经济发展。在第三产业中严重落后的有两个方面:一是研发、物流等生产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围绕科技研发形成了包括知识产权市场、人才市场、信息市场、风险投资市场、技术培训市场的技术进步服务体系,为企业技术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中国技术市场尽管发展较快,但远远满足不了企业需要,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差距很大。同时,物流业发展落后,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造成物流成本较高。扶持、壮大物流业,建立跨国、跨地域的现代物流体系,建立一批物流中心,发展一批物流企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发达国家,会计、审计、法律、咨询、价格评估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比较完善。从业人员众多,在许多方面代替了政府的一些职能,对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优化要素结构,以自主创新带动产业升级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一些地区和企业能逆势而上,奥秘就在于它们注重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靠消耗大量资源和付出环境代价来实现。

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

(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扩大居民消费提供制度保障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能否顺利转变。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首先,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例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已经下降到43%。中国企业工资收入占企业运营成本不到10%,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其次,缩小收入差距,加大财政、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收入差距太大不利于消费。富人边际消费倾向(最后一个货币收入单位用来消费的比例)通常低于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凯恩斯主张通过收入的重新分配,即通过提高穷人的收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最后,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负担。在西欧、北欧这些高福利国家,财政的钱45%以上是用在社会保障上的,美国财政也有1/3的钱用在社会保障方面。在中国社会保障支出大概占到国家财政的12%左右,甚至低于印度、孟加拉以及非洲很多比我们贫穷得多的国家。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利益导向

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现行的分税制,出于对本地财政收入、就业的考虑,地方政府会容忍甚至鼓励一些高污染的项目。比如,中国钢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要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难度和阻力非常大,因为要触动地方利益,影响地方政绩、税收和就业。应该在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改革事权与财权不对应的财税体制。研究完善资源税、开征环境税等。中国的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有偿使用。国家通过收取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体现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但是记税方式不合理。如煤炭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是以煤炭产量和煤炭销售收入为基数征收的。由于煤炭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未与矿井动用的资源储量挂钩,不利于激励企业珍惜和节约资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征收的资源税和补偿费太低,相对于资源的价格几乎微乎其微。资源和要素价格扭曲,未能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状况。中国矿产资源总体上人均储量低,相对贫乏,但普遍存在矿产资源税费过低,甚至无偿开采;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异常珍贵,但在招商中常常出现低地价或实质上零地价;水资源短缺,但缺乏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和价格形成机制。

(三)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性

实现经济发展第4篇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policies, explore feasible development model, a strong advocate and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add some vitality to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nsureeconomic growth is showing a good trend.

关键词: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energy saving; cleaner production; circular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国一直延席着勤俭节约优良传

统,那么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人口剧增,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多,如果忽视了节约,不科学不合理地消耗能源、破坏资源,不用心研究可持续发展,后续生活怎么安排,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什么?所以从现在着手、政府带头、社会参入、政策支持、立法规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大力推进节能环保,严格控制能源消耗,用政策法规科学合理地开发资源、合理地利用能源,在保护的政策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正如国务院总理强调“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建立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体系”。(一)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三)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四)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五)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资源节约的法律法规体系。比如矿产资源开发,首先要考虑是否符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其二证件是否齐全,包括资源节约证;三是从区域层面是否科学合理,经过论证。具备上述条件的允许办理和开发,否则办理和开发就要追究有关责任,严肃查处。必须卡住关口,不留后患,其他开发也是如此,把好源头,用科学发展观进行规划管理,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把节约资源,降低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崇尚节约降耗,资源应用最大化的氛围,奖励一批先进的典型,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可以再多方面、多行业倡导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推进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用和民用节能,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加大企事业单位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支持海水、再生水、苦咸水、矿井水利用,推广先进的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进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利用材料,提高金属材料利用率,推进木材节约代用,大力发展散装水泥,严格工程建设中材料消耗核算,限制过度包装,控制房地产重复建设,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达到永续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握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

首先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

最小化为主线,合理地将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其二是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工艺先进化,装置规模大型化,资源消耗循环化,环境污染减量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再利用原则,将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即“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四是资源化原则,要求产品能够以初始的形式多次或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消费就丢弃。现有的循环经济专家学者提出“再思考原则”,不断深入思考在经济运行中如何系统地避免和减少废物,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化。五是经过上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最大化来实现决策系统科学化,开发项目投资和效益通过预算衡量好与差,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三个效益经专家评估来决定项目开发的实际意义。

三、循环经济决定可持续发展

总书记在党的十报告中第八个部分专门阐述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现代化建设决不能走高投入、高消耗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在我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报告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六大提出:“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所有的开发和工农业生产建设必须围绕这条主线不动摇,构建循环模式,创新经济增长点,使循环经济逐步取代传统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实际上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循环经济具有三个重要的特点和优势:

⑴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⑵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

⑶循环经济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中。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模式,能够更好地协调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从而促使我们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2、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防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一是水环境每况愈下,部分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全国七大水系中V类水质占41%,78.7%的河段不符合饮用水标准,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有上升的趋势,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00多万吨,虽然呈下降趋势,但仍居世界第一位,全国酸雨面积已占国土面积近1/3,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1940万吨,全国年排放生活垃圾1.4亿吨,处理率仅占60%左右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较低,不足20%。此外,农村畜禽粪便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2009年起经过国家实行三年农村环境整治后大有改观,取得实效。但沉积多年的环境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彻底解决的事情,还要多方面的长期努力,比如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大量事实证明,发展循环经济,可将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传统的消费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据有关部门测算,受大气污染影响,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固体废弃物的堆积不仅产生大量寄生生物,而且废弃物产生的渗漏液还会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人是宝贵的资源,我们要加快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讲求生态效益;不仅要促进经济增长,更要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搞好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增长。

四、结论

循环经济的发展与目标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给予政策上的扶持,要结合节约经济优先发展循环经济,更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应建立硬性的约束机制,制定新的评价标准,用科学手段制约、限制高能耗、高污染生产部门的发展,为循环经济创造优化的制度环境。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循环经济是世界经济的主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性选择,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优化模式的理性选择,尤其是在像我国这样一个人均资源总量不高的国度里,如何调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口之间的关系,实现和谐社会目标,大力倡导和发展循环经济已是大势所趋,而落实循环经济的长远价值与现实意义必将为社会发展所证实。

参考文献:

[1]党的十报告,十六大报告,2012、11,2002、10;

实现经济发展第5篇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

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志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个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邓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同志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新任务,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做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醒目的标题写在报告上和载入里,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发展新思路的高度重视。

二、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进一步深化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6年,同志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党的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路”,并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三、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必须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本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这个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必须更好地把握和运用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就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我们才能紧紧抓住和充分用好战略机遇期,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实现经济发展第6篇

关键词:产业结构,低碳城市后发优势

 

在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加剧的今天,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选择。徐州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资源和能源城市,无论是国内需求还是实现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地区,都被迫加快产业结构转型,走低碳发展之路。

一、低碳城市是我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发展都做出过历史性贡献,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徐州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逐渐丧失,原有的基础、传统的结构、固有的观念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要扭转这一局面,发展低碳经济走产业优化升级之路乃是当务之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1]。低碳城市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排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排放处于较低水平,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以及在城市内部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

二、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低碳徐州建设

我市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结构失衡。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资源依赖程度高,因此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1)我市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徐州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工业总产值居于前几位的分别是普通机械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煤炭采选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还有木材加工及门、藤、棕、草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产业链延伸能力弱。从三次产业在江苏省和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来看,徐州同其他十二个城市相比,第一产业排名比较靠前,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排名比较靠后。虽然呈现“二三一”格局,属于工业化中期,但其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产业升级还需要继续。除烟草加工和煤炭开采等行政性垄断和经济性垄断行业外,徐州市一般竞争性行业的产业集中度相对较低。

(2)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建设低碳徐州的必要条件

发展低碳经济,打造低碳徐州,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是重头戏。徐州产业结构中食品、原材料、机械制造、木材加工等传统行业占绝对大头,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不足,占工业投资的 3.2%,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的 2.6%,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少[2]。徐州应抓住在金融危机中全球投资商信心缺失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全面推进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尽多的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先进制造业项目和对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带动、支撑作用的项目。,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优化调整要以重大项目为着力点,用高新技术改造现有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群,改变产品结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工业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全面提升全市工业整体水平,加快徐州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的步伐。

(3)抓住发展低碳城市的机遇,提升我市的核心竞争力

徐州总体规划中对产业规划有明确目标,至 2020 年基本实现把徐州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精华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到规划期末,城市综合实力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其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3900 亿元,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基本实现现代化。将徐州建成以工程机械、电子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化工、能源产业为依托的区域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区域商贸物流中心。从其产业结构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徐州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对资源型城市的重要性,及时的转型势在必行。

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低碳徐州跨跃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徐州经济虽然增长较快 ,然而与发达地区相比 ,差距还相当明显。因此 ,徐州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紧抓国家发展低碳城市的历史机遇,争取实现我市跳跃式的非线性发展。

(1)将低碳发展列入我市产业发展规划

作为淮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城市,徐州目前已经具备建设低碳城市的条件。徐州要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目标,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完善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根据这一要求,建议在未来的城市规划当中全面导入“低碳”理念。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坚持集约化建设理念,认真借鉴新加坡、香港和欧洲一些城市实行集约化建设的范例,配合高效的城市交通运作系统,弥补城市生存空间资源的不足,有效减少对机动车的过度依赖。新城区开发建设要积极推广“低冲击”开发模式,做到城市建设不影响基本的地形构造,不影响碳汇森林容积量,不影响城市的文脉及其周边的环境等,最大限度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2)低碳徐州需要公民、企业与政府共同协作

低碳城市不同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而是一种政府同市场,同公众三方共同参与、相互影响的发展模式。首先,政府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起到领导、指导、引导的作用。在考虑城市现状的基础上,政府需要制定低碳发展的目标,从而展开相应的城市规划,并同本地的企业和公众合作,同上级政府、其它城市合作,甚至同国外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建立多方合作,顺利执行并监管低碳城市的建设。其次,低碳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形成和良好运行。低碳产业和与其相关的环保产业形成了低碳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何将现有的市场体系引导到低碳方向,完成产业节能技术的升级、减排能力的提升,形成低碳技术开发的大环境,并积极开发低碳产品,积极引导低碳的消费,在市场的运作机制中嵌入低碳因素,是建立低碳城市不可或缺的方面。第三,低碳城市的核心和可持续的动力是拥有低碳理念的城市居民。进行低碳消费引导、低碳理念教育和低碳生活宣传是提升公民低碳意识的基本手段,也是未来建立低碳决策的全民参与、以及设立低碳的全民监测体系的基础。

(3)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基本共识。从徐州来看,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也迫切需要推动发展模式和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为此,我市宜从前瞻、长远和全局的角度,部署发展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应将低碳战略全面融入“十二五”规划,并把低碳标准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指针和衡量尺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适度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争取在未来的几年内,将我市的第三产业比重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

总之,徐州应该及时地做出产业结构的调整,适应现在社会的发展,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张复明.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研究述评[J]中国社科学,2009-6.

[2]马晓国.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实现经济发展第7篇

[关键词] 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建于1958年。52年来,安钢在4.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一个设计能力为年产钢10万吨的小钢铁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千万吨级的现代化钢铁企业。并保持了32年持续盈利的优良业绩。特别是2003年实施“三步走”战略以来,钢产量从2002年的342方吨到2007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完成了漂亮的转身,当之无愧地跻身全国钢铁行业第一方阵。2010年,安钢共生产钢905万吨、生铁917万吨、钢材8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30亿元、利润1.5亿元,全面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

近年来,安钢一方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结构调整;另一方面推进节能减排,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安钢先后淘汰了一大批能耗高、污染大的工艺装备,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大型化的高效装备,从源头上降低能耗、控制污染:与主体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累计投资30亿元以上,建成了干熄焦、高炉TRT发电、污水处理等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项目,提高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污染排放,实现了变废为宝;干熄焦、烧结余热发电等已注册成为联合国CDM项目。目前,安钢自发电比例达到30%,年节约外购电费4亿元: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6%以上,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安钢主要污染源点得到有效控制,烟尘、粉尘大幅度削减,吨钢COD、吨钢S02含量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厂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一、理念先导,统筹规划,营造发展循环经济大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降本增效、提高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为重要。钢铁行业是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钢铁工业占工业总能耗的15%~18%,1吨钢材要消耗2~3吨自然资源,所排放的废水和废气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4%,固体废弃物占工业废弃物总量的16%。特别是在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安钢集团深刻认识到,调整结构上项目固然重要,但不迅速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紧张的压力就无法缓解,企业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限制和约束,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的增长将会大幅削弱盈利能力,很可能使安钢集团在发展中走入困境。在当前形势下,关键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照国家宏观政策导向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抓好节能减排、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实力。

思路决定行动。安钢集团公司对发展循环经济高度重视,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时,明确指出要“坚持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投入上、项目上、工艺上对循环经济统一规划,统筹发展。安钢“兰步走”规划总投资180多亿元,其中涉及循环经济范畴的投资就达21.4亿元,约占整个规划固定资产投资的18%。为了确保循环经济落到实处,安钢集团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安钢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规划》,从指导思想、主要原则、规划目标、项目实施等方面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要求,在全公司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规划内容上,结合结构调整过程中安钢工艺装备变化的实际,配套规划了焦炉干法熄焦、综合污水处理、高炉余压发电、转炉煤气回收、软水闭路循环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确保安钢“三步走”发展过程,既是一个结构调整、产品升级的过程,又是一个大力节能减排、实现清洁发展的过程。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在于循环经济项目的高起点、大投入、快实施。安钢集团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贯穿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在主体工程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配套建设循环经济项目。积极研究新上项目的能源循环体系,安钢集团将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贯穿于结构调整的全过程。在主体工程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环保治理资金,保证所有新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环保技术装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

以最易产生污染的焦化工序为例,安钢投资2300万元建成焦化酚氰水处理系统,使焦化污水水质完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重新用于生产循环。焦炉煤气脱硫示范工程,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5000吨,有效回收苯、硫酸铵、硫磺等副产品,年直接创效7000万元。15万吨焦油加工项目,不仅大大改善了大气质量,同时加工提炼的系列化工产品,每年可实现1.8亿元的销售收入。

对固体废弃物,安钢将高炉水渣作为水泥原料全部外销;高炉重矿渣及钢渣通过磁选工艺将废钢返回转炉再利用,尾渣作为生砖、筑路辅材等;转炉污泥采用泵送烧结配料工艺再利用;各种除尘灰、氧化铁皮全部运到烧结、竖炉作为原料综合利用。实现了当年产渣、当年消化,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在废气的回收利用上,安钢配套上马重力除尘、布袋除尘、静电除尘、湿法除尘等废气净化处理设施约60台(套),生产中外排废气基本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建成转炉煤气和高炉煤气回收装置等贯穿工艺全过程的气体循环链,将余能余热用于发电及其他生产工序。安钢高炉煤气利用率己达到88%,自发电比例4.1%。

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安钢新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12万立方米;新上项目采用先进的水循环设施,一水多用,串级使用,目前己基本做到了工业用水全循环和污水零排放。

伴随安钢集团“三步走”发展规划的全面完成,安钢钢产量已达到千万吨级规模,各项环保指标达标率与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率均达到100%。

通过持续的环境综合治理,安钢主要污染源点得到有效控制,烟尘、粉尘大幅度消减,吨钢COD(化学需氧量)、吨钢S02含量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厂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绿色低碳转型更加坚决。安钢推进节能软硬件升级,加快能源中心建设;优化生产工艺,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大对余热、余压、富余煤气等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力度。2010年,安钢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7千克标煤,吨钢耗新水同比降低0.78立方米,“十一五”节能总量达到59.28万吨标煤,超额11%完成省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

安钢集团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节能减排当作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在推进节能减排上下真工夫,全面提升企业发展品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安钢实现了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和谐统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绿色安钢”、“亮丽安钢”的全新形象充分展现。

二、安钢集团今后将依托科技创新,继续抓好循环经济的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既不能举步不前,无所作为,停留在赶时髦、喊口号的层面上;也不能一味贪大求洋,盲目上马最先进的装备,而是要根据企业的设备状况,选好突破口,创新管理,量力而行,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扎扎实实推进。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安钢集团坚信“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集团公司在循环经济具体实施中,十分注重对自身生产功能进行深化和拓展,以能源、环保,以及废水、废气、废物综合利用为关注点,采用管理、技术、投入等多种手段,开展系统攻关,实现重点突破,最大限度保证了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

据了解,今后安钢还将按照分层实施、梯次改进的理念,进一步完善节能硬件装备,提升节能减排的整体实力,同时加强工艺研究,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将节能减排的目标集中到资源的高效利用、能源的高效转化和代谢物的高效再生上。具体做法是:

1.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建设和实施自主创新相结合,推进节能减排。依靠节能技术、综合利用技术和清洁工艺的自主开发、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抓好转炉煤气回收、余热蒸气回收利用、余热余能自发电等项目建设,提高余热余能自发电比例,抓好工业用水的循环利用;抓好冶金渣综合利用,推进项目实施,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冶金渣的减排增效:继续做好CDM项目向联合国执行理事会的注册工作,争取国际资金支持。

2.加快淘汰落后与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推进节能减排。一方面,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再淘汰一批相对落后装备:另一方面,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再上马一批大型化、现代化工艺装备,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单位能耗的产值和效益,实现结构节能的目标。

3.把强化管理与优化工艺相结合,推进节能减排。要进一步优化节能规划,完善管理制度,加大节能目标的考核管理力度,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推进;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强化二次能源和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攻关、开展水的综合利用攻关等,全面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的零排放。到“十二五”末,使安钢的主要能耗指标达到国内同类企业先进水平,成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作出新贡献。

三、安钢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做法带给钢铁行业的有益借鉴

实现经济发展第8篇

【关键词】天保工程;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重要国策,对我国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长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针对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气候问题对人们生存及发展带来了较大威胁,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必须实施。我县具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做好保护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天保工程主张对天然林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不仅有利于生态保护,还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实现。

1天保工程主要内容及进展分析

1.1天保工程主要内容说明

所谓天保工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建设生态文明,用科学技术指导林业生产,改善林业环境,以促进经济、社会及生态协调发展的目的。对于此,天保工程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其一,对天然林资源进行重新分类与分区,专业化管理,及时调整林业发展方向,以起到保护、培育及发展生态天然林业的目的。其二,对分区的林业进行合理保护,禁止乱砍乱伐等现象,加大生态林业建设。其三,对林区经济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妥善安排林业护理工作人员,发挥其积极意义。

1.2天保工程所取得成就说明

随着天保工程在我县区域内的有效实施,生态林保护取得了较大进展,具体成果如下: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好转,森林得到了有效管理及覆盖率有效增加。同时,对森林实施经济化管理,有效改善了我县经济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得部分闲余劳动力得到了很好转移,职工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另外,天保工程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由政府主管逐渐向企业、个人过度,逐步减轻了国家的经济负担,同时也为国家带来了有效的财政收入。

2天保工程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与讨论

2.1天保工程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说明

关于森林资源的特殊作用,如涵养水源、农田防护及气候屏障作用等,对生态保护具有积极意义。如我国一些特殊的森林资源,其具有极大的不可复制性,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其原状。对于此,保护天然林,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实施天保工程,首先是满足当前国家经济建设及林业职业群众的需要,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对天然林资源实施合理保护及有效开发利用,以实现林业资源有效管理的目的。但同时,在未来森林资源环境需要,应将可能构成生态资源管理造成严重破坏的一系列行为及行动进行限制,以保证资源开发与利用。

2.2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面对我县天保工程实施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说明,具体来讲,全县林业基本实现了两个增长与三个提高,即我县森林资源的积蓄及林业面积实现了持续增长,而森林质量、生态效益及资金投入得到了显著提升;森林资源在涵水、保土及制氧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生物多样性有了显著增加。同时,我县部分区域在实施天保工程以后,在保护天然林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加强生态林业建设,并限制木材的开采量,对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我县经济增长带来了一定效果。

2.3天保工程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本质要求

天保工程最核心的目标在于保持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我县为实现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施天保工程。对于此,可持续发展主要有以下内容:其一,可持续发展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如生态林业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可持续发展失去其本质意义。其二,林业的破坏,最基本的原因是人们对土地及木材的需求。而基于现状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发展,木材需求量增大,部分人员采取非法手段,肆意砍伐木材,导致林业损坏严重;因此,需要天保工程对林业进行有效管理来调减木材产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的。此外,森林培育是天保工程实施的主要方面,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经费的投入对天保工程部分项目实施提供必要保障,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3天保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与探讨

依照以上分析,天保工程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有效的政策及技术手段实施管理,以保证其协调友好发展,促进生态改善。首先,天保工程实施,加强林业道路建设和维护,推进林业棚户区改造,把棚户区改造和山上林场布局调整合并、实施生态移民建镇相结合,实施集中供热、供水,消除森林火灾隐患,全力推进和谐林业社区建设。其次,加强制度改革,理顺企业与政府的职能及权限关系,使得企业与政府彻底分开,以保证采用市场经济的手段促进生态林发展目的。另,为保证生态林业及相关附属产业发展,政府及企业应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优势,加快旅游等资源建设,加快体质改革,大力发展特色林业经济。此外,为保障天保工程项目的有效实施,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资金投入也是必须资源与保证,一方面对于各类措施的实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企业也可采用融资的方式发展林业,以减少对政府的依赖,促进林业资源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及现状,生态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与挑战,为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发展,生态林业必须得到保护。对于此,天保工程的提出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起到了积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林业管理经验,就天保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有效应对措施,以便为后期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隗权,陈丽琳.宜昌市天保工程区公益林建设分析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5(6):54。

[2]高怀松,刘汝春,李保贵.勐腊生态公益林生态社会效益浅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4(12):155.

[3]刘清香.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评价分析[J].绿色科技.2014(8):61.

实现经济发展第9篇

残疾人是一个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现有0.31万残疾人,占总人口的4%涉及全区约0.28万多个家庭。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提出“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既说明改善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的生活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又体现了党中央已经把加强残疾人事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这一切对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为把握机遇,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今后一个时期我区残疾人工作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把残疾人事业纳入我区社会发展大局之中,以解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加强基层工作为重点,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努力改善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推动富裕、民主、文明、和谐建设。

一、奋斗目标

到20xx年: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使城乡重度肢体残疾人享有无障碍设施进家庭服务,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着力解决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生活问题,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改造残疾人危房40户;加大对全区残疾人的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残疾人的就业比例;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使义务教育入学率提高到98%以上,继续资助大、中专新生上学;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文体活动,积极参加国家及市级组织的各类赛事;加强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残疾人组织体系,加强残联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盟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二、做好七项工作,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机遇,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要求,努力在我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建设中,大力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使广大残疾人得到更多的实惠。积极争取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区残联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稳定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

(二)、认真实施康复工程,推动康复工作全面开展。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相结合,将残疾人康复工作列入全区卫生工作规划,纳入村街一体化卫生服务体系,完成社区康复示范区建设和白内障无障碍建设,大力开展社区康复,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继续实施国家重点康复工程,着力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康复难的突出问题。制定和完善残疾人康复救助办法,对贫困残疾人康复给予补贴。为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9例,为截肢肢体残疾人装配假肢1例,为脑瘫儿童做矫形手术,为重度肢体残疾人配备轮椅及座便椅11件,为听力残疾人安装助听器20件,切实满足残疾人康复需求。

(三)、加大扶贫工作力度,扶持残疾人尽快摆脱贫困.

根据残疾人特点,扶持农村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每年扶持50-70人,辐射带动更多的残疾人脱贫致富。重点改造农村残疾人危房,做到每年改造34户以上,争取用五年时间实现所有残疾人危房改造目标。进一步将贫困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落实社会救济和补贴政策,提高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贫困残疾人家庭的保障标准,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依法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稳定扩大残疾人就业。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就业条例》,依法落实残疾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把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工作纳入劳动监察的范围。鼓励就业岗位多、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兴办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积极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扩大残疾人就业面,使残疾人就业率逐年增加十个百分点以上。完善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 构功能,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职业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对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使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公益性岗位,完善残疾人就业保护措施,实现残疾人稳定就业。

(五)、发展特殊教育,不断提高残疾人综合素质。争取建设和完善特殊教育学校各项建设工作,使其成为集特殊教育、残疾人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机构,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扶持残疾学生和残疾人接受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在具备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设立特教班。建立健全残疾学生就学保障机制,组织实施公益金扶残助学项目,努力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率。积极筹措资金,开展残疾学子“圆梦行动”,绝不让一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