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5:58:25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1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古代文学 教学信息化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03-03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21世纪以来,由于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修订了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古代文学课程的授课学时遭到缩减。教师一方面受制于教学进度和学时,另一方面还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方式在讲授文学史时容易浮光掠影,在阅读分析作品时容易浅尝辄止,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现代多媒体教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有效解决教学容量与教学课时的冲突,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1]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传授教师:观念与方法陈旧

根据现代教育学理念,教育是一种服务,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应有的知识和能力。教师教学只是一种服务手段,即以教学服务学生,强调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因此教师绝不能为教学而教学。然而许多教授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囿于传统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思想,认为课堂的中心是教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的群体,教学工具只需要教材、粉笔、黑板。这种落后的思想意识与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迷恋外面世界的情况。

(二)教学模式:讲授与解析单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主要包括文学史和作品选,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采取的策略如下:以文学史发展为纲,以作家作品为目,纲举则目张,用文学史统领作品,通过学习作品掌握文学史。由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述文字主要是文言文,字句篇章比较简约艰深、枯燥乏味,学生有阅读障碍,解读不易,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加之传统古代文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基于语言表达的局限性[2],容易“言不逮意”,对作品的解读和教学缺乏创新,难以做到恰如其分地阐释优秀的诗文辞赋。这种单一的讲授与解析,缺乏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段,易使学生对课程感到腻烦,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受教学生:受知效果有限

生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类的全部感觉信息中,以视觉与听觉为主,视觉信息约占80%以上。二者相较而言,人类的视觉比听觉更具优势,更敏锐的视觉接受信号的能力要强过听觉,而将二者结合则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常常一堂课都是教师在讲,师生缺乏互动,课堂气氛沉闷,这容易造成学生听觉系统的倦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受知效果极为有限,只能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课程结束后所获无多,影响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掌握与古代文学有密切关系的古代典章制度、历史知识及古代汉语知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钻研学术问题的兴趣能力;加强学生古典文学修养,承传民族文化的精神,为将来进一步从事教育、文化、科研等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全面实现以上教学目标。问题的解决在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教”、“学”与展开方式

我们通过历年教学实践经验,探索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在教学的展开方式、运用手段、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成果。“教学”简言之包括“教”与“学”,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对于古代文学课程来说,就是教师的传授和学生的品阅。传授,是教师把知识、技艺等教给学生,如唐代齐己《寄蜀国广济大师》诗云:“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品阅,是学生对古代作家作品流派等的品味、阅读、赏鉴、评价。而古代文学具体的教学展开方式,是将教师的课堂讲授与学生的课外品阅相结合,讲授和品阅同行。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样式、文学流派,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延伸阅读评赏。如此一来,既能解决教学课时缩减与教学内容丰富的矛盾,又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

(二)教师:第一课堂多媒体传授

教师在课堂上应结合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形成合理的教学结构,以优化教学效果。古代文学课程运用多媒体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用文字提炼教学要点,用图片展示文学上的辉煌,用音频再现经典的美妙,用视频扩充学生接受视野。[3]

多媒体课件的主体是文字。在制作古代文学课件时,既要概括知识要点,又要补充文字材料,以大信息量、大容量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可以预先传给学生文学史、作品选、作家传记、生平背景,增加其阅读量,锻炼其思维能力,方便教师分析,节约教学时间。例如学习魏晋文学时,选摘《世说新语》中有关阮籍、嵇康、王羲之、陶渊明等名士的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入了解作家与时代,诸如魏晋风流、人物品评、玄虚清谈等,达到一举数得的效果。然而,仅有文字的课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课件,只有将文字与图片结合,才能使教学富有直观性和形象性。通过图片资料演示,再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进而加深学生对古代文化与文学的认识。例如讲授宋代文学,运用丰富的图片展示“宋型文化”,以宋金、宋元对峙的疆域版图说明其抗战爱国主题,以《清明上河图》等绘画书法作品展示当时的民众生活。这些直观的图片,能够增加课堂容量,节约教学时间,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文学、艺术方面双重熏陶学生,提高其审美素养。

无声的古代文学课件不利于学生接受知识与技能。文学与音乐二者并非毫无关涉。早在中国上古时期,最初的诗歌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例如《诗经》中的“颂诗”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中古时期的唐诗宋词能吟能唱,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曾云:“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古代文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是诗词戏曲的音乐性,由于许多教师并不具备音乐素养,传统口授的教学模式单调、抽象,导致课程讲解乏味、课堂沉闷,学生理解困难。因此,古代文学多媒体课件中除了文字和图片外,还应插入诗文朗诵、音乐、戏曲等音频材料,以此加深学生对作品情感、艺术、意境的理解和体悟。例如讲授初唐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解读作品前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名曲《春江花月夜》,体会空明纯美的诗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再如讲授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时,可以播放相关的影视插曲,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身心均大有裨益。多媒体课件内容除了文字、图片、音乐以外,影视、视频文件也是有益的补充。连续的视听画面具有生动、立体、动态的优点,能够直观再现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学生理解难度,缩短接受时间。例如在讲授叙事文学《窦娥冤》、《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三言二拍”、《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红楼梦》等小说时,可以让学生赏析优秀的电视剧、电影片断,教师加以评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文本。教学中使用视频对于古代戏曲的学习效果尤为显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讲授戏曲的结构形式、角色组成、唱念做打时,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让学生观看形象具体直观的舞台演出,进行身临其境似的感官体验,能够使课堂气氛活跃,增强教学的生动性,效果显著。

(三)学生:第二课堂主动品阅

师生在第一课堂之外的时间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可称之为第二课堂,它具有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学习时空自由的特点。古代文学的第一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因此要充分开发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将第一课堂学到的知识,在第二课堂中以新方式来理解、体验和创新。第二课堂应以学生主动品阅理解为主导,辅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使学生真正理解古典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人文素养。首先,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学界的研究成果,如中央电视台的《宋词十家》、《百家讲坛》、《中国史话》,这些节目中与古代文学有关的影视歌、音视频内容,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对其古代文学学有裨益。其次,播放与古代文学教学有关的音频、影像,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教学趣味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三,通过QQ群、论坛、博客、微信、微电影等媒介,可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如学生可以“图说唐诗”,演唱宋词,模拟创作古典诗文辞赋,表演小说戏曲,增强古代文学的实践性。古代文学教学要实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并重,如此一来才能建立崭新的“时空一体”教学模式,即课堂现代教育技术方式的传授与课外多媒体技术运用下的品阅相结合。

三、结语

十余年来,我们对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进行探索、创新、实践,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如学生评价“上课生动活泼,能把枯燥的古文与生动有趣的影视作品和图画相结合,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教学质量非常高”,“上课方式灵活,讲解详细,生动有趣,配合多媒体达到图文声像的有机统一,富有感情与风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我们在懂得一些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了欣赏电视剧,也加深了对作品的了解”。[4]“上课方式灵活新颖,运用课件帮助我们理解课本知识,利用短片或动画参与教学,善于激发同学们对本门课程的热爱,能和学生互动,让学生快乐学习,提高了文化涵养。”

综上所述,古代文学教学包括的“教”与“学”,简言之即为传授和品阅。我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探索出古代文学教学信息化的创新路径。教学的展开方式有课堂讲授、课外品阅,讲授和品阅兼行,其运用的手段如下:课堂上主要以PPT课件呈现,辅以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课外(第二课堂)以学生主动品阅理解为主,辅以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建立新型的“时空一体”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经典,阐释文化要义;学生品阅经典文学,理解、传承文化精髓。教师要对古代文学教学实现信息化,这样学生才能感受艺术魅力并获得美的享受,其学习兴趣才能得到激发,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2篇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古代汉语课不同于普通高校,二者相较之共同点在于不但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要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要注重高师教学,做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今古代汉语课教学课时的缩减限制了教师的发挥。

比如说课后教师要布置课下作业,针对该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巩固。再从同学们的作业中反馈学习中的疑难点以及学习中的盲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教学。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还学要一些有效的手段。如学生对于课前学习资料的预习,教师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讲义内容进行提问,还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进行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根据同学们的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打分,计入平时成绩,课后复习作业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这样做不但可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真学习和课前认真准备,还可以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和巩固。关键是还可以避免学生为了考试而考试,临时抱佛脚的消极的学习态度的产生。

二、优化策略之一:灵活运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在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中,能够用来比较举例的对象较多,古代汉语教师一般都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而灵活使用。老师们用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东西把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之间进行比较,利于学生接受。语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古汉语叫“源”,现汉语叫“流”,二者既有相承关系又有区别变化。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熟悉的现代汉语作参照,将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进行区别,这样学生们对知识也更加便于理解。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二者间学生最难掌握区分的是他们之间的微殊。借助现代汉语做比较来学习了解古代汉语,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语感。比如常用的“再”字,古汉语是“两次”或“第二次”的意思,岂可“再乎”中的“再”字也只可以解释为“两次”或“第二次”,然在现代汉语中“再”也只单一的表示动作的重复。词一般即有本义,又有引申义,在成语中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现象。比如一“兵”字,在成语“短兵相接”中,有本义中的“兵器”一意。这几个成语与词语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更好地反映了词的本义与引申义二者的词义系统。

另一词叫做连绵词,它包括双声连绵词、叠韵连绵词、双声叠韵连绵词与非双声叠韵连绵词等等。讲述方言,同样在方言中也出现了很多来自古代的汉语,同时也证明了其鲜活的存在过,现在为止在各地的方言中还存在着很多现在普通话中已经不再使用的古代汉语词汇。所以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适当合理地运用方言,可以更加便于学生掌握和学习。

三、优化策略之二: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我们对高师古代汉语词汇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仅靠黑板粉笔的单纯讲授法早已不再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教学需求。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我们能够拥有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古代汉语词汇教学上面来,同时它也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南开洪波教授主编的《立体化古代汉语》第一次尝试把纸质教材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与多媒体平台结合,进行实验性教学。也意味着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能够进行立体化教学。但某些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进行有选择性的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或是巩固练习。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学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科学设置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知识和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常识要熟练掌握,对于文化常识能够正确判断。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艺术特点,能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在宏观上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线索。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学教育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声光画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高等院校应该注重为教师提供诸多素材的条件,因为在制作这些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没有便利的资源和条件,会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体资料借鉴意义也很有限,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资料的选取要本着实用,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文学视野,能够形象的说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克服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深入的研究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在研究古代文学课程时要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在网络化时代,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检索和收集相关学术最新研究成果显得日益重要。将过去那种传统的古代文学与现代网络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现阶段,很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被文化部门,广电中心拍成了优秀影片,在全国各大剧场进行放映,这又为大学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使得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学习,激发研究的兴趣。

(三)树立新型学习观,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国内诸多高等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教育方式,加快教育改革,树立新型学习观。新型学习观是相对过去陈旧的学习方式,陈旧学习目标,落后的教学观念来说的,是一种主动超前的谋划,研究性的学习,注重的是实践效果,取得的效果应当是有助于推动实践应用,培育学生反思和创造能力,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深化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办学旺盛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扎实苦干的精神,克服不足,致力改革,推进改革,开创教学改革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白俊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及其教学策略[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

[2]毛三艳.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4(16).

[3]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

[4]罗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J].语文学刊,2011(10).

[5]陈玲.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6).

[6]刘红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4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古代汉语教学;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391-01

目前许多地方高校开始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若仅强调专业素质,固守精英教育时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重理论轻实践,显然已不合时宜。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古代汉语教学也应进行改革,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现状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语言工具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还是一门文化教育传承课。古代汉语教学对培养学生基本的古代汉语素养和阅读古文的技能等有着积极意义。然而,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古代汉语课程内容繁富,仅通论部分就包含了文字、词汇、语法、音韵、修辞、文体、古注、今译、句读、诗词曲律、工具书、古代文化常识等。要在有限教学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内容,几无可能。另外,应用型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加强选修课、通识课,对古代汉语课非但不增加课时,反而还进行删减,致使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赶进度,很少安排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环节,导致教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实际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成果很不理想。

2、教学方法落后

在教学方法上,当前,不少应用型院校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式”教学法,这种方法虽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知识结构,但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知识获取的实践性,也使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化为泡影。

3、教学手段单调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相关视频、图片、实物等形象化教学手段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古代汉语这门本身就枯燥的课程显得更加枯燥、乏味,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教师在讲解“汉字的形体演变”时,还是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几个象形字符,滔滔不绝地讲不同阶段汉字的形体特点、载体材料、发展变化等,缺少直观表现,学生很难理解或领悟汉语形体演变的过程。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对策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古代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要求对古代汉语教学进行改革。

1、合理规划课程内容,优选教学材料

(1)以通论为经、文选为纬

古代汉语内容丰富,在当前课时被大量压缩的背景下,我们认为应该以“通论”为经来指导文选的讲授和阅读,文选的教学要围绕通论中的知识点展开,不能仅仅局限在字词的翻译和文意的疏通上;以“文选”为纬来印证“通论”中的知识点,通论的教学要以文选为基础,不能让通论失去了语言材料的土壤,否则通论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还要将通论中的知识点辐射到文选中去,以一个知识点带动一个面,提纲挈领。这样,经纬交错,循环往复,举一反三,从而达到相得益彰,协调有致的教学效果。

(2)优选教学材料,重视学生课外自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情况等方面来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以及精讲或略讲,从而将有限的教学时间落到实处。可以推荐一些趣味性强的古文材料让学生去阅读,这样即可以提高他们对古代汉语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弥补教材所选材料的不足,同时也可以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

2、更新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变讲授法单向的信息交流模式为师生之间双向的交流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重视知识获取的实践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建立起一种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模式。另外,我们还可以设置些有关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别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去解决,未尽事宜可以向老师求助。

3、充分利网络资源

当今,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古代汉语的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作为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字图书馆”“国学网站”“语言文字网”等与古代汉语课程相关的网络资源进行电子文献的检索与阅览,培养他们发现、获取、重整、分析、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另外,多媒体教学也给古代汉语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增强了古代汉语的趣味性。一些相关的背景材料、知识点和语料等内容可以通过 ppt投影到大屏幕上,这样既可以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又达到了增强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4、适当增加地方性语料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强调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高校服务地方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扬地区文化是古代汉语应当承担的任务。古代汉语作为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基础工具自然要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充分利用古代典籍有关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材料,并将其纳入到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不仅有利于突出古代汉语教学的地方性,还有利于弘扬和宣传地区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古代汉语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5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学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科学设置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知识和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常识要熟练掌握,对于文化常识能够正确判断。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艺术特点,能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在宏观上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线索。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学教育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声光画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高等院校应该注重为教师提供诸多素材的条件,因为在制作这些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没有便利的资源和条件,会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体资料借鉴意义也很有限,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资料的选取要本着实用,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文学视野,能够形象的说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克服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深入的研究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在研究古代文学课程时要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在网络化时代,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检索和收集相关学术最新研究成果显得日益重要。将过去那种传统的古代文学与现代网络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现阶段,很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被文化部门,广电中心拍成了优秀影片,在全国各大剧场进行放映,这又为大学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使得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学习,激发研究的兴趣。

(三)树立新型学习观,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6篇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转型意味着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合肥学院的经验是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能力培养是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而在专业框架下,则实施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1]。河南省黄淮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其中包括: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2]

转型势在必行,但是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条件参差不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作为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的转型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创新,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作为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会保留下来,因为它对接一项基本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但是必须改造。

中文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三个特点:(1)喜欢感性知识胜过理性知识;(2)喜欢现当代胜过古代,用唐代韩愈的话就是“有志乎古者希矣”(《答李翊书》)。(3)喜欢文学胜过语言。学生的课外读物多为文学作品,并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名著。在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打分中,文学课老师一般要高于语言课老师。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其实并非真爱,消遣的成分很大。

目前公认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个精神,古代汉语教材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古代汉语常识)三结合的体例。感性认识体现在文选上,理性认识体现在通论上。由于在古代汉语常识方面词汇知识特别重要,因此教材除了在通论板块讲古汉语词汇理论知识外,又安排了几个单元的《词义分析举例》,旨在教给学生分析词义的方法。应该说,以上设计是很科学的,但是现在看来有点理想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代汉语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学生阅读古书的实际能力如何?――令人失望!因此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值得检讨。从应用导向出发,古代汉语课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内容的增减

在目前的课时内,通论要减少,相应地文选要增加。一直以来,通论和文选各占一半的时间,甚至通论占得稍多。从教学效果看,通论既没有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又挤占了文选的学习时间。如果着眼于语言能力,理性认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中文,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中医、图书馆学等专业也有古代汉语课,它们的工具性、应用性都很强。历史系的历史文选课和中医的医古文课均是文选性质,但是都能获得各自专业所需的能力。如果单拿文选比较,各专业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中文的古代汉语课选择文学作品。作为中文专业组成部分的古代汉语理应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古代汉语,但是如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就需要改造了。

中文系学生讨厌语言理论,接受能力也有限。四年本科毕业,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者大有人在,至于形态、范畴、音位等概念,更是一头雾水。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虚词用法用知识的掌握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在扬弃古人的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五四”以前的历代文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阅读古文的能力强,甚至会写古文;不足是缺乏理性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诚然好,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得兼,我们宁可舍理性认识而取感性认识了。

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三位先生合编的《文言读本》包括两大块内容:导言和课文,篇幅比例大约为1∶3。卷首的导言,说明文言和现代语的种种区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虚字。其中虚字部分罗列了一百多个,把它们的用法分项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有几种帮助学习的项目:(1)作者及篇题;(2)音义;(3)古今语;(4)虚字,基本上落实在导言中对虚字的说明;(5)语法,指出除虚字以外的语法上值得注意的事项;(6)讨论及练习。[3]

《文言读本》的结构值得借鉴。我们要把古代汉语改造成以文选为主、以通论为辅的课程。通论部分又可分为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相关知识包括古代文化、文献学等。古代文化知识如职官、地理、历法等属于专门之学,完全可以不讲。基本知识要大大压缩。现在语法讲得太多了!音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太难了!文体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学。

现有的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均根据文体特点把文选分为若干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添加地方文献文选,因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定位之一是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初探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要立足于下列原则:(1)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要干什么”;(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就古代汉语课来说,现阶段可以选择两点进行突破:

(1)做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文章

过去也讲结合,实际上是两张皮。有些古代汉语常识没必要单独系统地讲解,完全可以融入文选课中。例如在讲解古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介绍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在讲白文的过程中培养古书标点的能力,在讲诗选的过程讲解诗律,在讲词选的过程中讲词律,等等。即使是一些需要独立分单元讲解的理论知识,也要抓好在文选中的落实。落实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途径,例如讲完字际关系后,布置学生在制定的文选中找出异体字、通假字等。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宗旨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技能。古代汉语的常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顶多来一点互动。这种方式亟需扭转。初步设想在课堂上借鉴阅读指导模式,增加课堂练习。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尝试边操作边讲解,例如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可以把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另外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优化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教学路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的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以此向同行请教。

注释:

[1]本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N].中国教育报,2004-4-16.

[2]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 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N].中国教育报,2004-4-14.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7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会议特别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是根据人才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等作出的战略决策,同时也符合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升入本科不久的高校,由于软硬件条件差,基本上培养不出学术型人才。学生方面,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少数爱学习的学生多为准备考研者,他们考研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找工作。但随着高校不断提高推免生比例,不少名校热门专业甚至将保送生比例提高到一半以上,考研也变得越来越难了。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表示,转型意味着50%的学校要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和岗位来对接。合肥学院的经验是把学科导向变成专业导向,一切围绕学生的培养配置资源。能力培养是核心,专业建设为龙头,而在专业框架下,则实施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所谓模块化教学,就是在对学生就业岗位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岗位能力要素,确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能力培养方案,最终把学生的每一项能力具体化为一个个教学模块。这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打破了各学科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格局,变“教师要讲什么”为“学生能干什么”[1]。河南省黄淮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核心、四个统筹”。其中包括: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统筹通识课与专业课,打通两类课程;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重。[2]

转型势在必行,但是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的条件参差不齐,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作为文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简称“中文”)的转型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创新,课程体系需要重构,教学方式需要改革。作为一门基础课,古代汉语会保留下来,因为它对接一项基本能力——阅读古书的能力,但是必须改造。

中文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三个特点:(1)喜欢感性知识胜过理性知识;(2)喜欢现当代胜过古代,用唐代韩愈的话就是“有志乎古者希矣”(《答李翊书》)。(3)喜欢文学胜过语言。学生的课外读物多为文学作品,并且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名著。在学生对老师的课堂评价和打分中,文学课老师一般要高于语言课老师。学生对文学的爱好其实并非真爱,消遣的成分很大。

目前公认的学习古代汉语的方法是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为了贯彻这个精神,古代汉语教材采取文选、常用词、通论(古代汉语常识)三结合的体例。感性认识体现在文选上,理性认识体现在通论上。由于在古代汉语常识方面词汇知识特别重要,因此教材除了在通论板块讲古汉语词汇理论知识外,又安排了几个单元的《词义分析举例》,旨在教给学生分析词义的方法。应该说,以上设计是很科学的,但是现在看来有点理想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代汉语课的基本目的是为了增进阅读古书的能力。学生阅读古书的实际能力如何?——令人失望!因此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值得检讨。从应用导向出发,古代汉语课要在以下两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内容的增减

在目前的课时内,通论要减少,相应地文选要增加。一直以来,通论和文选各占一半的时间,甚至通论占得稍多。从教学效果看,通论既没有起到理论指导作用,又挤占了文选的学习时间。如果着眼于语言能力,理性认识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除了中文,中国古代史、古典文献学、中医、图书馆学等专业也有古代汉语课,它们的工具性、应用性都很强。历史系的历史文选课和中医的医古文课均是文选性质,但是都能获得各自专业所需的能力。如果单拿文选比较,各专业只不过各有侧重罢了:中文的古代汉语课选择文学作品。作为中文专业组成部分的古代汉语理应有别于其他专业的古代汉语,但是如果达不到课程设置的目的,就需要改造了。

中文系学生讨厌语言理论,接受能力也有限。四年本科毕业,不会分析句子成分者大有人在,至于形态、范畴、音位等概念,更是一头雾水。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宾语前置、虚词用法用知识的掌握也好不到哪里去。

现在通行的方法是在扬弃古人的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五四”以前的历代文人学习古代汉语的方式是“死记硬背”。这种方式的好处是阅读古文的能力强,甚至会写古文;不足是缺乏理性认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并重诚然好,但是如果二者不可得兼,我们宁可舍理性认识而取感性认识了。

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三位先生合编的《文言读本》包括两大块内容:导言和课文,篇幅比例大约为1∶3。卷首的导言,说明文言和现代语的种种区别,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虚字。其中虚字部分罗列了一百多个,把它们的用法分项举例说明。每篇课文后面有几种帮助学习的项目:(1)作者及篇题;(2)音义;(3)古今语;(4)虚字,基本上落实在导言中对虚字的说明;(5)语法,指出除虚字以外的语法上值得注意的事项;(6)讨论及练习。[3]

《文言读本》的结构值得借鉴。我们要把古代汉语改造成以文选为主、以通论为辅的课程。通论部分又可分为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基本知识包括词汇、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以及修辞表达、文体特点等,相关知识包括古代文化、文献学等。古代文化知识如职官、地理、历法等属于专门之学,完全可以不讲。基本知识要大大压缩。现在语法讲得太多了!音韵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太难了!文体特点可以让学生自学。

现有的各种古代汉语教材均根据文体特点把文选分为若干单元,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适当添加地方文献文选,因为中文专业的人才定位之一是服务于地方文化建设。

二、教学方式初探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要立足于下列原则:(1)抓住“能力培养”这个核心,把“教师要讲什么”变成“学生要干什么”;(2)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就古代汉语课来说,现阶段可以选择两点进行突破:

(1)做好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的文章

过去也讲结合,实际上是两张皮。有些古代汉语常识没必要单独系统地讲解,完全可以融入文选课中。例如在讲解古注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介绍古书注解的体例和术语,在讲白文的过程中培养古书标点的能力,在讲诗选的过程讲解诗律,在讲词选的过程中讲词律,等等。即使是一些需要独立分单元讲解的理论知识,也要抓好在文选中的落实。落实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途径,例如讲完字际关系后,布置学生在制定的文选中找出异体字、通假字等。

(2)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而宗旨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技能。古代汉语的常态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顶多来一点互动。这种方式亟需扭转。初步设想在课堂上借鉴阅读指导模式,增加课堂练习。对于操作性强的知识,尝试边操作边讲解,例如怎样查字典辞书、古汉语常用工具书,可以把课堂搬到图书馆阅览室。另外要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从而优化古代汉语课的实践教学路径。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是一个新生事物,其中的课程建设刚刚起步,没有多少成功经验可供模仿、借鉴。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希望以此向同行请教。

注释:

[1]本报评论员.抓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N].中国教育报,2004-4-16.

[2]介晓磊.破解地方本科高校发展难题 探索应用技术大学办学之路——以河南省黄淮学院转型发展为例[N].中国教育报,2004-4-14.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8篇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小学;蒙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蒙古语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正在有声有色的进行着。对于蒙古族自治县而言,蒙古语文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蒙汉杂居地区的蒙语文小学教师来说,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应加强蒙古语文教学,并传承蒙古族的传统文化。

一、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培养对蒙语的感情

《课程标准》提出:“要热爱自己的民族,具有民族自豪感,有愿意学习、掌握、运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坚定的信心、强烈的愿望。”

培养学生对蒙语的感情,可以通过电影、电视剧,去图书馆,采访会说蒙语的老年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历史、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主要习俗。了解成吉思汗、忽必烈、嘎达梅林、尹湛纳希等古代、近代民族英雄及其事迹,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荣誉感。了解我们蒙古人是如何的勤劳、勇敢,有着怎样的聪明才智,如果想更深刻地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就要学好蒙古语,把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灿烂的民族艺术传承下去,是我们蒙古族一代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而激发他们想学、学好蒙语的欲望和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蒙语的深厚感情。

二、充分创设语言环境,营造说蒙语的氛围

如果没有口语基础,学习语言犹如纸上谈兵。学生在家里几乎没有蒙古语言环境,蒙语文教师就在学校千方百计地给学生们创设语言环境,营造宽松、适合学生的交流氛围。

1.首先是教师多用蒙语说。教师应坚持用纯蒙语授课,学生若没听不懂,老师再用汉语翻译一遍,久而久之,既培养了学生们的蒙语语感,又使学生逐渐理解并熟悉课堂用语。

2.坚持每日学一句日常用语。教师应每天利用晨读或课前规定时间教学生一句日常用语,并叫学生做好笔记,课下及时去背诵和温习,以达到能掌握并熟练应用的程度。

3.坚持每日唱蒙语歌曲。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使学生们感受到蒙语歌曲优美的旋律,不由自主喜欢自己的语言,热爱自己的民族艺术。

4.坚持每周应有蒙语日。当学生能听懂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时,试规定蒙语日,学生在课间一律用蒙语交流,同学之间互相说,见到老师用蒙语打招呼等,不会的随时问老师,自己再学着说,以便加深印象,直到掌握为止。当学生能听懂一些常用的蒙语,会说一些简单的日常用语,学起蒙语文就很轻松,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就能够得到提高。

三、采用实用的教具、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学生的第一语言是汉语,很难对蒙语产生兴趣,所以,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就很被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想方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1.制作卡片,省时高效

把卡片运用到教学中,看上去似乎很陈旧,但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卡片,在课堂上它仍然很实用,用卡片出示音标或词语,可节省板书时间,张贴或悬挂在黑板上的卡片,不仅清晰醒目,而且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记忆。

2.利用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教学挂图

色彩鲜艳的教学挂图生动、形象、直观,深深吸引着学生的眼球,教师将图片与文本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恰当地利用,可使学生在学习蒙文词句的同时,理解其内在的含义,且对词句印象深刻,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3.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成为现代化教学的大革命,它所特有的集声、光、色彩、图片、动画和影像于一体的影音效果,使学生接受多种途径的感性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师与生、生与师、生与生之间多向的教学信息的传递、交流、沟通、反馈,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能有效地完成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所以教学中应结合生动有趣的文本内容,研究制作了不同类型的课件,如生字词课件、语法形式的课件、体现故事情节的课件、练习题课件。有了这些课件的辅助,教学内容能更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实用的教具,新颖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蒙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蒙语的积极性。这样既便于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又启发了学生的多向思维。

4.情境教学,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创设各种有意义的、真实的情景,使他们想说、会说、喜欢说、主动说、相互交流。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从他们的兴趣出发,尽量提供一系列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来理解语言,积累词汇,从而在运用语言中理解词汇的词性、用法、搭配等,达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的目的。如在教授低年级的课时,将学生分成小组,有的学生进行动作表演,有的学生就表演的动作情况进行对话练习,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顺便也和学生进行对话。同学们在这种演说情境中,快乐地学着语言、说着语言、掌握着语言。学生听、说、译、用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教学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特别适合低年级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蒙族学生的多方面素质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第9篇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

问题之一:放弃板书,不方便学生课堂记忆

当前高校中,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极少或者根本不在黑板上写字。教室的黑板对这些教师来说如同虚设,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他们也只是信手胡乱涂鸦一番,毫无书写条理。规整的板书传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首先,板书可以写出课堂内容的梗概,且能长时间展示。这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手段仅能在开头和结束的某个时间点对内容梗概进行短时展示,这是不利于学生记忆的。据研究,人对知识的记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作用时间短,容量有限,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瞬时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方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也十分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不断复述的条件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RobertL.Solso)认为:“某种记忆系统(短时记忆)能够储存信息,但如果信息未得到复述,它就从记忆中失掉。”[1]板书能使教师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长时间留存,有助于学生认知感觉的强化与信息的编码,并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次,板书机动性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便于记忆。相对于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板书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讲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疑难字词、学生的随机提问、需要增加的图示、适时划出重点难点等。第三,板书更便于学生记录与思考。一般来说,教师板书速度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是一致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古代文学犹为如此。要真正学好古代文学,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下苦功夫。这已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圈子中不争的事实。然而,因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过快的课堂节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做课堂记录,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适度思考与提问。课堂记忆效果自然也不好。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板书传统的有机结合。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为例。在教学计划及进度中,该章所分配课时一般为二至三个,要讲解的问题有五个,即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等。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史记》,其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及研究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个问题之中的任意一个问题都可以讲授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此章全用板书讲授,显然时间捉襟见肘;若全用多媒体讲授,则往往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者材料的取舍不当而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含混而过。这就要求讲授者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把五个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讲授要领书写在黑板上,而将讲解与论证过程辅以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播放鸿门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以及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来说明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与《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总之,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课堂方能张驰有度,学生才有记录与思辨的空间,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之二:不写教案,教学设计不当

许多教师上课完全不看教案,或者根本没有教案,而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理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边放映多媒体课件,一边看教案会导致顾此失彼,不好取舍,不知道该以哪一边为主,所以就只好不看教案或者索性不要教案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来说,教案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绝不能被忽略。准备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预演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首先,教案能使上课过程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防止讲授内容的枝蔓。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新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因为刚从较高的学习层次出来,心理状态还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深,身份感不强,往往不按教材讲,自我发挥较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传授者,认为教材内容太俗套,没有发挥空间,没有新东西,所以在授课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儿全讲出来,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所讲内容较深,又偏离教材,故收效甚微。接受新知识如同爬坡走路,毕竟是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趋轻避重、趋易避难,乃人性使然,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恰当选择授课内容。然而一些老教师往往喜欢投学生所好,花大量的时间讲段子、讲故事、讲经历、讲笑话、讲时事,就是不讲教材。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而于要掌握的知识则愈发遥远。其次,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既非私塾教学,没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又非通贤大儒,可以不用准备就出口成章,现代教学是多位教师面对更多位学生的过程,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授课一定要有计划性,预先要有精准的设计。本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时间分配如何等,都应该有预先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自由发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动性。所以,教师上课无异于戴着枷索跳舞,要讲好一门课,站好一节讲台,绝非易事,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准备教案的过程能使讲授者对有关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详细罗列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避免出现因停电、故障等原因无法操作多媒体而耽误上课的情况。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同是孔子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在大纲一定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前通过准备教案使授课内容条理化、精准化,十分必要。在完整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授课是以教案为依赖,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依赖,所以即使停电,也不影响授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并不能代替教案。一些教师不写教案,直接带课件上课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准备不充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且不说准备教案的过程对课堂实践多么有帮助,单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案书写与课件文字并不相同,自然也无法互相替代。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底本,并不直接面对学生,就像舞台演出的脚本并不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它可以将提示性的话语写入。而多媒体课件要直接播放给学生,它对文本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拘谨,远没有教案书写随便、具体、细致。相对于多媒体课件,教案内容更全面,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授课前应花费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好教案。若决定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则应在已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再行努力,化繁为简,由隐蔽到直观,制作出适合课堂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直接以课件授课而忽视对教案的认真准备。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决定其课堂讲授内容极为丰富。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内容。我们应该分清准备教案与制作课件的先后次序及主辅地位。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远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我们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问题之三:过度依赖课件,口头讲解太少

一些教师上课时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为主,很少或者根本不做口头讲解。这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另一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过度依赖视频、音频,动辄播放,自己则很少讲解,更有甚者整堂课以放映纪录片、影视片、名家讲授实况相始终。二是把全部讲授内容几乎一字不落地放到多媒体课件上,然后按顺序读下来,直至课堂结束。殊不知教师口头讲解才是古代文学授课的主流常态。正是教师充满个性化的口头讲解,才使艰深晦涩的古代文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共鸣,给学生以启示,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首先,口头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古代文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等。其文字、词汇及语法系统基本上是属于古代的,与今天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愈是历时悠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左传》、《论语》、《庄子》、《楚辞》等,其书写语言与今天的通行语言差别愈大,加上其古奥难懂的内容,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口头讲解,单凭播放音频、视频、PPT等,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理想。教师充满文采的口头讲授能给学生营造一种短暂的古代语言环境,无形中拉近了古今距离,淡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陌生感,比播放程式化的课件效果更好。而且,教师的口头讲授更便于学生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取决于我们(在抽象感觉中)所知道的和我们(在特殊感觉中)所感觉到的综合结果。”[4]强调了在认识过程中,人受到的感官刺激(感觉)的重要性。教师口头讲解一般会辅以生动的动作姿势,加之讲解时的具体情景,都能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同时,这些姿势与情景都可能成为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凭借与提示物。其次,不能对多媒体课件过度依赖。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确有必要时再用,绝不可对其过度依赖,否则就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诗词或者文章的文本逐段、逐节地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朗读及解释这些文字则不宜用多媒体。学生更愿意听到自己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不是机器放出的陌生声音。另外,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朗读或积极参与互动。专家指出,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就是朗读与背诵。学生于讽诵之间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诗词的内容与韵律,教学效果不知比被动听别人朗诵与默不作声地观看画面要好多少倍。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5]说的就是多朗读而后自有体会的道理。再如某些画面感或者故事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实物展现或者教师本人的模仿与表演,就更不能依赖多媒体课件了。第三,口头讲解有利于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反应对某些讲授内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非常具有随机性,但却是最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能让学生“秒懂”,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口头随机讲解,或绘声绘色的描述。另外,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解决他们的大量疑问,使其思维能正常行进,比之把问题记下课后再问,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学生有这样的习惯,一个问题弄不懂,往往没有心情听后面的内容了。相反,如果教师帮学生把问题及时弄懂了,会激发学生更用心地听后面的内容。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治学态度能对学生做人与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如果教师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无疑会限制这种师生间的信任与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