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5:58:25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要素;管理措施

1 引言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那么水利工程就是通向和引导源头的媒介。水利工程是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纽带,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施工中和运营中的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现象屡见不鲜,如:2012年5月26日下午3点多,湖南长沙湘江航电枢纽坝顶桥引桥在浇灌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四人受伤,等,究其原因,在于水利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管理措施的不到位,因此,系统综合分析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中的要素,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很有意义。

本文从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特点切入,基于AHP层次分析法和PDCA管理法,对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和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望对类似工程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2 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及特点

2.1 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调整、开发和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工程,它是获取水资源的媒介。一般说来,水利工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地表水和地下水,兴利除害;(2)预防洪水灾害;(3)开发水资源;(4)防止旱、涝、渍灾;(5)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为工业用水服务;(6)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7)处理污水和雨水;(8)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9)围海造田,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需要,等,水利工程的这些用处充分体现了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意义,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研究水利工程安全生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2 水利工程的特点

水往低处流,越流越宽广,说明了水流的长度长,覆盖面大,也就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流域性和大面积性,且水利工程往往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的野外,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也就决定了水利工程生产的艰巨性。一般来说,水利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覆盖面广,系统性强;(2)施工环境复杂;(3)工期长;(4)成本高;(5)技术难度大;(6)对环境有很大影响;(7)不可抗力因素多;(8)效益具有随机性,等,水利工程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复杂性,且影响因素呈多元化趋势,给安全生产和管理带来了挑战,因此,怎样综合系统的考虑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是很有必要的。

3 基于AHP的要素分析

3.1 AHP的内涵与应用

AHP是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的缩写,意思即为层次分析法,它是一种综合系统分级的对某种问题进行直观清晰的展现的方法,更多地运用在因素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在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分析中运用此方法尚属首次,上面提到,很多相关研究内容较零碎,系统性不强,且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必将综合系统的对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进行体现。

3.2 安全生产的要素分析

上面分析了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特点,那么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有哪些,影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因素是什么,显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有横向的影响要素,也有纵向的影响要素,更有斜向的某些偶然要素,下面根据AHP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对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进行二级层次分析,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的要素是呈多元化的,但都有它的归属。纵向要素、横向要素和斜向要素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面式要素”,也可以称作“面式体系”,因此,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要素是一个面式的,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在工程实践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安全生产的各要素,分析其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作用。

4 PDCA视角下的管理措施

4.1 PDCA的内涵与应用

PDCA是Plan, Do, Check, Action的缩写,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和再实施,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学方法,它的循环性和完善再完善的优点使其在公司企业内部具有重要的地位。上面提到,水利工程投资大、工期长、不可预知因素多,因此,把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中具有可行性。

4.2 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上面已对安全生产的要素进行了分析,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措施和方法对这些要素进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下面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并结合安全生产各有关主体把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针对安全生产各个主体所对应的管理措施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工程实际进行。

上面提到,把PDCA循环管理法运用到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中具有可行性,那么,怎么运用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PDCA管理法可针对每个管理环节或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循环运用和改进优化。

参考文献: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2篇

关键词 墨菲定律 安全管理 警示职能 启示

Abstract

After the study of Murphy′s Law in detail,two points of enlightenment were gained, i.e. the Law verifies that safety management mus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lert function, and the alert func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raising the level of the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Murphy′s Law Safety management Alert function Inspiration

1 引 言

从大量的事故案例看出,有关人员存在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笔者受墨菲定律的启发,通过对安全管理过程的分析和研究获得如下结论:消除有关人员的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是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

2 墨菲定律的基本观点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1-(1-p)n

由此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即小概率事件),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这一结论被著名学者墨菲应用于安全管理,他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做法,或者存在着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小,当重复去做这件事时,有某人按照错误的做法去做,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也就是说,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多么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的。例如,在飞机维修中,检查座舱密封性工作时,发现未将座舱压力调节器开关放在工作位置;在拆装助力器时,忘记打开口销等小概率事件,通过维修人员的努力,可以减少差错的发生,但不能杜绝这种差错的发生。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墨菲定律”。长期的安全管理实践,证明了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3 墨菲定律的启示

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的,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根据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两点启示:

启示之一: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S胧率迪喾矗怯捎谡庵执砭酰楸粤巳嗣堑陌踩馐叮哟罅耸鹿史⑸目赡苄裕浣峁鞘鹿士赡芷捣狈⑸F┤纾泄嗽鼗鸺扛隽慵目煽慷染?.9999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97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纵观无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启示之二: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钟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4 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由墨菲定律揭示的两点启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安全管理中,警示职能将发挥如下作用:

1) 警示职能是安全管理中预防控制职能得以发挥的先决条件

任何管理,都具有控制职能。由于不安全状态具有突发性的特点,使安全管理不得不在人们活动之前采取一定的控制措施、方法和手段,防止事故发生。这说明安全管理控制职能的实质内核是预防,坚持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墨菲定律指出:只要客观上存在危险,那么危险迟早会变成为不安全的现实状态。所以,预防和控制的前提是要预知人们活动领域里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并告诫人们预防什么,如何控制。

2) 发挥警示职能,有利于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具有警示、警告之意,它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小概率事件;在思想上不仅要消除麻痹大意思想,而且要克服侥幸心理,使有关人员的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这正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3) 发挥警示职能,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是被动的安全管理,是在人们活动中采取安全措施或事故发生后,通过总结教训,进行“亡羊补牢”式的管理。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导致个别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不断变化,新的危险不断出现,发生事故的诱因增多,而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已难于适应当前情况。为此,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已有的危险,还要主动地去识别新的危险,变事后管理为事前与事后管理相结合,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牢牢掌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

4) 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

安全状态如何,是各级各类人员活动行为的综合反映,个体的不安全行为往往祸及全体,即“100-1=0”。因此,安全管理不仅仅是领导者的事,更与全体人员的参与密切相关。根据心理学原理,调动全体人员参加安全管理积极性的途径通常有两条:①激励:即调动积极性的正诱因,如奖励、改善工作环境等正面刺激;②形成压力:即调动积极性的负诱因,如惩罚、警告等负面刺激。对于安全问题,负面刺激比正面刺激更重要,这是因为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如果安全,则被认为是正常的;若不安全,一旦发生事故会更加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此,不安全比安全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墨菲定律正是从此意义上揭示了在安全问题上要时刻提高警惕,人人都必须关注安全问题的科学道理。这对于提高全员参加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5 结束语

墨菲定律的内容并不复杂,道理也不深奥,关键在于它揭示了在安全管理中人们为什么不能忽视小概率事件的科学道理;揭示了安全管理必须发挥警示职能,坚持预防为主原则的重要意义;同时指出,对于人们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复旦大学编.概率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3篇

【关键词】生产;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其对象是生产中一切人、物、环境的状态管理与控制。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为有效的将生产因素的状态控制好,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安全和生产之间的关系。

1.坚持生产和安全管理同步

安全寓于生产之中,并对生产发挥促进与保证作用。因此,安全与生产虽有时会出现矛盾,但从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目的来讲,二者之间表现出了高度的一致和完全的统一。就是说,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与生产在实施过程,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进行共同管理的基础。

国务院在《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人员在管理生产的同时,必须负责管理安全工作”、“企业中备有关专职机构,都应该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生产和安全管理齐头并进,不仅是对各级领导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同时也向与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员明确了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管理责任。由此可见,一切与生产有关的机构、人员,都必须参与安全管理并在管理中承担责任。认为安全管理只是安全部门的事,这是片面、错误的认识,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管理责任的落实,都体现了生产和安全管理齐头并进。

2.坚持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安全管理的内容是对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状态的管理,有效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达到消除或避免事故,起到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的目的。如果没有明确目的的安全管理是一种盲目行为,充其量只能算作花架子,劳民伤财,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意义上,盲目的管理只能纵容危害人的安全与健康的状态,向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或转化。

3.贯彻“预防为主”方针

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从保护生产力的角度和高度,表明在生产范围内安全与生产的关系,肯定安全在生产活动中的位置和重要性。进行安全管理不是处理事故,而是在生产活动中针对生产的特点,对生产因素采取管理措施,有效的控制不安全因素的发展与扩大,把可能发生的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的安全与健康;贯彻“预防为主”,首先要端正对生产中不安全因素的认识,端正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态度,选准消除不安全因素的时机,在安排与布置生产内容时,针对施工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采取措施予以消除。其次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措施,尽快、彻底的予以消除,这是安全管理应有的鲜明态度。

4.坚持"四全"动态管理

安全管理不是少数人和安全部门的事,而是一切与生产有关人员共同的事,缺乏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就不会有生气、不会出现好的管理效果。就现河采油厂综合大队而言,安全管理涉及到生产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现场施工到完工的全部生产过程,涉及到全部的生产时间,涉及到一切变化着的生产因素。因此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安全管理,只抓住一时一事、一点一滴,简单草率、一阵风式的安全管理,这是走过场、形式主义,要坚决杜绝。

5.安全管理重在控制

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对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必须当成动态安全管理的重点。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运动轨迹与物的不安全状态运动轨迹的交叉,从事故发生的原理也说明了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应该当成是安全管理的重点,而不能把约束当成安全管理的重点,这是因为约束缺乏带有强制性的手段。

6.在管理中发展、提高

安全管理是在变化着的生产活动中的动态管理,这就意味着它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以适应变化的生产活动来消除新的危险因素。然而需要的是不间断地摸索新的规律,总结管理、控制的办法与经验,指导新的变化后的管理,从而使安全管理不断上升到新高度。

7.结束语

针对我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1)风险评价抓源头控制:风险评价是企业安全管理中采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危险源的划分和预评价,找出各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然后有的放矢,采取必要的安全对策加以解决,从危险源源头上预以控制,来达到安全生产目标。因此,我单位应依据本身的特点,将整个生产流程划分为若干单元,然后进行危险分析和不可接受危险程度的评价,对不可以接受的因素,及时拿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和资金进行整改,而对不能接受的危险,则告知职工可能发生什么结果,应怎么预防。

(2)加强监督抓隐患整改:监督检查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项保证措施,是安全管理网络里的一个双向载体,通过它既可以对安全实施监督,又能快速向决策层反馈最新的安全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出决断,其目的就是及时发现危害因素,快速消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我们对发现的习惯性违章重复性安全隐患,下发整改指令书8份,整改隐患29条。

(3)总结工作抓整改提高:通过阶段性的总结和评比找出差距,找出安全管理中的漏洞作为下一阶段应解决的问题,达到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的目的,这个提高包括言论理念和行为意识、客观环境和管理技术,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更注重强调各生产单位的开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生产单位一线职工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安全群防体系。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4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效率;制约因素

煤炭生产只有在保证人员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够确保煤炭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从而获取经济利益。然而,在当前形势下,虽然安全生产的科技手段不断使用,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依然存在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想突破这一安全瓶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切实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落实煤炭生产的科学发展观。

1煤矿安全管理效率

(1)煤矿安全管理的条件。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且分布地域比较广泛。不同地域煤炭生产的基础条件也相差甚远。基础条件表现在地域的自然条件,人员的个人素质条件及综合管理条件。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人员配备素质不高等方面原因都会导致安全管理效率的低下。因此,衡量安全生产管理效率高低必须要考量当地的综合条件。(2)煤矿安全管理的资源。煤矿安全管理必须要借助科学的技术手段,先进的生产设备,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成熟的安全培训体系,严谨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有诸方面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安全管理效率。(3)煤矿安全管理的效果。煤炭生产是一项获取经济利益的劳动行为,只有保障煤炭的安全生产才能够切实提高煤炭生产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保障人身安全,物资设备安全,才能降低减损比例,促进煤炭产业的长足发展。

2安全管理效率制约因素

2.1规章制度类因素

规章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思想,执行生产任务的基本规划。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保证生产任务的有序进行,相反,作为制约性的规章制度,由于缺乏健全性、科学性、实践性,不但会影响煤矿生产的进度,还会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所以,只有结合实际,接受实际生产的检验,才能将规章制度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2.2效果类因素

效果类制约因素表现为一段时间内安全管理的效果类指标的综合体现。这种效果类指标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发生影响的结果。煤矿生产中的效果指标主要体现为百万吨死亡率、百万吨伤残率、隐患消除率、员工安全感等几个方面。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效率的提升是这几个方面共同发生良性作用的结果,只有多方面的因素摆脱作为制约性因素的条件,才能够真正的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

2.3执行力类因素

执行力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严谨的规章制度,先进的生产理念都需要良好的执行力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如果缺乏执行力,监管薄弱,就会丧失各方面因素该有的效用。作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执行力需要长期的贯彻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

2.4实物资源类因素

实物资源类制约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因素。如果缺乏雄厚的资金支持,就不能将先进的生产设备应用到生产中,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势必会对人员的人身安全,生产设备的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3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效率的手段

3.1内部手段

(1)制定严谨的规章制度。某些规章制度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适应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这就需要对部分不能适用的规章制度进行审查修订,从而确保煤矿生产任务的有序进行。规章制度的制定者需要结合实际,充分的实地调研,结合员工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观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将这几方面因素融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2)优化资源配置。优化资源配置是指在确定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将所拥有的所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包括安全资金的配置,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先进安全设施烦人配置。通过合理的调配,达到效果的最大化,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3.2外部手段

(1)科学知识支持。科学是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基石,为现代化生产建设提供了长足的技术指导与支持。煤矿生产需要也依赖于科学的支持。运用科学的生产技术,先进的生产设备可以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指数。同时,生产过程中,可以借助相关专家的指导,通过专家的专业背景审视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因素,客观的评价,综合的分析,指出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并且加以指正引导,改善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所以,煤矿企业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或者科研部门开展安全管理座谈会,及时发现隐患,降低煤矿生产损失。(2)国家政策支持。由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类的方法有时也会不能满足时展的要求。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那些落后的管理观念、法规政策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去其不合理因素,适应社会的发展。(3)资金支持。煤矿生产安全管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引进外部资金用于改进生产设备,加大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个人素质,从而推进安全管理的不断进步。申请相应的配套资金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总之,煤矿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大物力资源的投入,提高员工的安全感,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保证员工安全有序的进行生产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梁艳.煤矿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3):149-151.

[2]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02):168-172.

[3]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5篇

关键词:企业安全管理安全文化建设

一、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起主要因素的是人。人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和生存权。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还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精神文化是用以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

物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满足员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来满足员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实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二、提高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

1、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2、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企业管理层主要指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企业决策层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经营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综合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干部进行现代化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技术知识培训,以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结合机构改革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把一部分有知识、有经验、懂管理、素质高、敢于创新的工程技术干部调入安全管理部门,以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技术力量。

(3)定期组织部分优秀安全管理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将其为我所用。

(4)在行业内部或在行业之间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3、企业操作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1)形成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要把企业决策层的宏观决策意图以及各项微观指标通过操作层的最小组织单位班组来变成每个操作者的具体行动是相当难的,只有通过安全文化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用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来不断规范操作层的行为,实现安全意识的飞跃。

(2)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进程中,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操作层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操作层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世能上能引导、激励操作层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进而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

(3)企业要把提高操作层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研机构,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开展安全文化总结经验交流会。创造安全文化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4)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操作层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来说,从制度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6篇

煤矿的安全管理理念是有效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新时期,煤矿原来的安全管理理念已经与当前煤矿生产之间有了很大的差距,煤炭企业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就需要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使其能真正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1.1坚持“敌情管理”的理念

“敌情”指的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种与安全有关的因素,例如,瓦斯、火、漏电等客观因素,粗心、懒散、轻视安全等主管因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这些因素的不重视往往就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坚持“敌情管理”理念就是要求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不仅要重视生产,还要重视安全管理,在发现“敌情”的时候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敌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应该先撤离到安全的地方,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保存实力,为下一步的行动服务。坚持“敌情”关键就是从思想上要重视各种不安全的因素,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学会分析,善于总结经验,避免“轻敌”思想的产生。

1.2坚持“素质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相关人员的素质,不仅仅包括的是生产人员的素质,还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坚持“素质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中要重视全体人员素质的提高,煤矿企业要针对具体的生产运行情况确定长期性和反复性的培训方法,坚持以高素质避免安全事故的管理理念,将素质培训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坚持岗前培训—单位培训—现场观测培训—个人违规教育培训等一系类的培训程序,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安全生产的知识,能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这些知识更好的解决安全问题。

1.3坚持“程序管理”理念

煤矿生产是由很多工序组成,而安全管理就是要对这些程序进行严格的管理,所以在安全管理中要坚持“程序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应该与煤矿生产保持一致,一步一步进行,不能错乱。在管理中要重点培养各工作岗位中的安全操作规范,对各岗位的操作程序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重点要培养煤矿职工良好的操作习惯,避免各种不安全操作行为的发生。“程序管理”可以按照不同的人员分工进行,例如:对于普通职工要懂得如何进行生产才是最安全的,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按照正规的程序进行,能善于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对于各工作班组长,重点是应该注意在确保没有安全隐患的条件下,高标准和高质量的完成生产任务。对于企业领导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学会对人和制度的管理,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和执行力。

1.4坚持“责任管理”理念

“责任管理”理念指的是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要明确不同级别的人员在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将安全管理责任逐级进行落实,明确每个人自身的责任,从而在煤矿企业中形成完整的安全责任体系。企业职工是岗位第一安全责任人,班组长是当班第一责任人,企业行政领导是煤矿企业的第一安全责任人,这样明确了不同人员的责任能提高他们的安全责任意识,在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时候能找到责任人追究责任。在“责任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煤矿企业应该形成一个上下级互相牵连的“责任网”,形成全面性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

1.5坚持“激励管理”理念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坚持“激励管理”理念就是要通过各种鞭策和激励来实现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激励管理”理念的指导下,首先应该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用绩效考核的办法起到激励作用。其次,采用合理的鼓励措施,煤矿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没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领导、职工等进行安全鼓励。再次,设置安全奖金,煤矿企业应该将安全奖金提前放置,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发放奖励。最后,做好岗位评优工作,煤矿应该根据安全生产情况制定优秀评选机制,评选出最优的生产小组和最差的生产小组,以此实现各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促进。

2结论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7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1 加强煤矿的安全检查工作

通过煤矿安全监察发现,国有煤矿的安全管理机构相对比较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等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总体来说,安全管理水平比较高,但这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比较低,煤矿安全装备水平整体普遍较低,煤矿企业领导的管理水平大多数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粗放型管理水平上,难以适应现在安全新形势的发展。与国有重点煤矿相比,地方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在安全管理方面,是比较原始的。一些乡镇煤矿甚至没有相关的安全管理机构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管理制度上,有的甚至是空白,在装备上有的还停留在非常原始的生产水平。在职工素质方面,大多数是临时工、季节工,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非常低,煤矿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相当落后。处于这样的煤矿企业管理水平,如果煤矿的安全执法监察不与企业的安全管理相结合,单纯的安全执法力度再大,也无法实现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

就煤矿安全来说,煤矿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安全贯穿于煤矿一切生产活动之中,日常的安全管理决不能脱离企业的经营活动而独立存在。也就是说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提高了,安全生产水平才会有提高。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于企业是否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煤矿是否有安全生产的自律意识,完全依靠外部的监督,自身没有安全的自律意识,是不会搞好安全生产的。煤矿生产的主体是煤矿职工,因此职工是否有较高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成为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煤矿安全生产活动的实质是同井下现场的各种自然灾害和违章现象作斗争,提高职工的自身素质,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提高每一个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也是最为基础的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是否完善,管理层是否具有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只有企业具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领导层具有较高的安全管理意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提高,现场的装备水平也对煤矿安全生产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煤矿安全监察不仅可在现场及时地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制约煤矿的违法行为,而且要通过行政执法,依靠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促使煤矿建立健全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管理机构,加强考核,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提高煤矿的装备水平,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煤矿安全监察作为外因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的好转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人既是安全工作的受益者,又是事故发生的受害者,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对安全工作的认识问题,也就是能否从思想上真正地把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放在其它一切工作的首位的问题。每个人已认识到安全是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不牢固。道理很明显,每个人一出生到懂事后就想安康长寿,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安全需要是人类最根本的本能需要。怎样才算真正地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呢?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当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必须首先想到安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企业要树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巩固“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全员的安全环境。

3 强化工人的技能培训,提高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

现阶段煤矿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作业工人素质低,不能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现在煤矿井下作业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必备的文化程度、安全知识和技术素质,这既拖了煤矿发展的后腿,也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有必要对国有煤矿现有全民合同工、农民轮换工和副业工进行一次文化考试,达不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全民合同工要进行文化知识补习,农民轮换工按合同,期满的予以辞退,未满期的,必须补习文化知识并辞退各类副业工;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的,必须按工种分期分批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脱产安全技术培训,以提高国有煤矿作业工人的素质。乡镇和个体煤矿的作业工人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因此,该部分作业工人必须经过政府有关部门授权的安全培训中心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安全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否则不许上岗作业。政府煤矿安全监督部门对此要从严管理,发现未经培训或不符合培训规定的工人上岗作业,要对煤矿经营者或个体矿主从严处罚。在抓煤矿安全思想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强化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以提高全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和操作水平。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8篇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笔者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能力;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预测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3)安全决策组织管理素养。决策很大的难点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推行。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团结一致、协调作战的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有多种方案,决策者不仅应具有寻求一致意见的素质,还应具有决策中倾听反面意见的素质,才能使决策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企业管理层主要指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企业决策层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经营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综合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1.规范管理层行为是管理层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1)认真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从严遵守法令、法规。安全管理层人员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企业安全规程制度,以增强法制观念,并认真贯彻落实。

(2)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企业管理技能。安全管理科学技术知识是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不但要懂管理,而且要会管理,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应用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3)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处理事故应本着“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有始有终、负责到底、不得弄虚作假”的原则。

(4)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使企业的一些制度越来越存在缺陷,这就需要安全管理干部不断去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5)不断探索安全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及效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断探索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彻底改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企业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干部进行现代化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技术知识培训,以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结合机构改革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把一部分有知识、有经验、懂管理、素质高、敢于创新的工程技术干部调入安全管理部门,以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技术力量。

(3)定期组织部分优秀安全管理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将其为我所用。

(4)在行业内部或在行业之间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企业操作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1.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1)提高分析和判断技能。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基础积累的快慢和操作技能的高低;判断的失误,轻则影响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事故发生。

(2)提高应变和反应技能。反应能力的快慢,取决于操作者对生产工艺过程掌握的熟练程度,操作者不但要熟练掌握生产的规律,更要在积累操作经验提高生产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去总结探索新的生产变化规律;在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物流因素、原料因素、配比因素等在安全思维中,建成完整且互相联系的有机体,一旦异常发现,能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准确无误、处理困断,实现人机最佳结合。

(3)提高预防预控和综合技能。预防预控的目的是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提高综合技能是指透过现象抓住要害本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处理的综合能力,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的变化同产品质量、事故触发的可能性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科学因果关系进而对工艺偏差、事故预防提出措施,并认真付诸实施。

2.建立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的途径。

(1)形成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要把企业决策层的宏观决策意图以及各项微观指标通过操作层的最小组织单位班组来变成每个操作者的具体行动是相当难的,只有通过安全文化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用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来不断规范操作层的行为,实现安全意识的飞跃。

(2)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进程中,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操作层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操作层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世能上能引导、激励操作层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进而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

(3)企业要把提高操作层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研机构,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开展安全文化总结经验交流会。创造安全文化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4)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操作层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来说,从制度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安全生产管理的要素第9篇

一、企业决策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决定因素

1.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能直接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的风格反映企业文化的个性,而企业决策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形成中起着倡导和强化作用。实践证明,决策者的品格风貌对企业的安全风貌会有极大的影响。从企业的整体来讲,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是在企业决策者的决策指挥下进行的,企业的决策层在安全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素质。

笔者认为,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文化素质应包括安全思想道德素质、安全知识技能素质和安全心理行为素质三部分。在这三部分中起首要作用的是安全思想道德素质。企业决策层只有具备了优秀的安全思想素质和高尚的安全道德素质,真正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命,一切以企业员工的生命和健康为重,才能树立起强烈的安全事业心和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发自内心地去关心职工的疾苦和改善恶劣的劳动条件,才能把安全工作视为“天”字号大事摆在

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才能防止重生产、重经营、重效益而轻视安全的思想发生,才能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企业看作一面镜子,企业在发展中可照出决策者的形象与风格,决策者的风格会给企业行为提供示范和榜样。因此,要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安全环境,企业决策者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决定因素,它能直接塑造企业的形象。

2.企业决策层领导必须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

在现代化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中,谁拥有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测技能,谁就为企业的安全生产能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因为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决策,作为一个企业决策层的领导只有不断增强自身的安全决策素养,才能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安全决策知识素养。这是决策能力素养的基础。当今世界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决策者掌握一定的知识,有助于决策能力素养和组织管理素养的提高。因此,决策者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切实负起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二要不断学习安全工程技术、密切关注国内、国外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新方法、新思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三要系统地评价企业安全状况,掌握事故发生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安全决策能力素养。这是决策层安全文化素养的重点。决策层安全决策能力的大小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其决策能力素养主要包括对企业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能力;对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综合管理能力;对事故的调查、分析、研究以及预测能力;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3)安全决策组织管理素养。决策很大的难点不在于决策本身,而在于决策的推行。因此,决策者必须具有组织协调企业各部门、各级人员团结一致、协调作战的能力,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出现不同意见,甚至有多种方案,决策者不仅应具有寻求一致意见的素质,还应具有决策中倾听反面意见的素质,才能使决策避免盲目性和片面性。

二、企业管理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

企业管理层主要指企业的中层和基层管理部门的领导及管理干部,他们既要服从企业决策层的管理,又要管理基层的生产和经营人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忠实贯彻者和执行者。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对整个企业的形象,对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对企业综合的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影响。

1.规范管理层行为是管理层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1)认真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从严遵守法令、法规。安全管理层人员要不断学习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法规以及企业安全规程制度,以增强法制观念,并认真贯彻落实。

(2)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企业管理技能。安全管理科学技术知识是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具备的业务知识。不但要懂管理,而且要会管理,同时要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应用现代化管理的新技术、新方法,使之科学化、规范化。

(3)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安全管理层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踏踏实实、认真负责。处理事故应本着“周密调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有始有终、负责到底、不得弄虚作假”的原则。

(4)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督促落实。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革新改造,使企业的一些制度越来越存在缺陷,这就需要安全管理干部不断去补充完善,使其更加切合实际,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5)不断探索安全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及效果。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要从实际出发,从提高教育效果入手,不断探索喜闻乐见的安全教育新模式,彻底改变形式单一,枯燥无味、教育效果很不理想的老模式,使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提高企业管理层安全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

(1)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干部进行现代化科学技术、安全工程技术知识培训,以提高干部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结合机构改革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把一部分有知识、有经验、懂管理、素质高、敢于创新的工程技术干部调入安全管理部门,以加强安全管理部门的技术力量。

(3)定期组织部分优秀安全管理干部出国考察,学习发达国家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将其为我所用。

(4)在行业内部或在行业之间定期开展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以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企业操作层的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石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是企业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石,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也决定着企业的命运。只有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才能全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1.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文化建设。

(1)提高分析和判断技能。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经验和技能的积累,文化和技术素质的差异必然导致基础积累的快慢和操作技能的高低;判断的失误,轻则影响产量和质量,重则导致事故发生。

(2)提高应变和反应技能。反应能力的快慢,取决于操作者对生产工艺过程掌握的熟练程度,操作者不但要熟练掌握生产的规律,更要在积累操作经验提高生产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去总结探索新的生产变化规律;在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工艺参数、物流因素、原料因素、配比因素等在安全思维中,建成完整且互相联系的有机体,一旦异常发现,能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临危不惧、沉着冷静、准确无误、处理困断,实现人机最佳结合。

(3)提高预防预控和综合技能。预防预控的目的是把各类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利用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做好预测预防工作;提高综合技能是指透过现象抓住要害本质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处理的综合能力,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状态参数的变化同产品质量、事故触发的可能性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科学因果关系进而对工艺偏差、事故预防提出措施,并认真付诸实施。

2.建立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的途径。

(1)形成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要把企业决策层的宏观决策意图以及各项微观指标通过操作层的最小组织单位班组来变成每个操作者的具体行动是相当难的,只有通过安全文化渗透,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安全展览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场。用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观念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精神文化来不断规范操作层的行为,实现安全意识的飞跃。

(2)在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进程中,注重用安全文化的功能、安全文化的手段和力量去开拓操作层的内心文化世界,去挖掘操作层的精神文化世界;用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去世能上能引导、激励操作层的思想文化世界;用科学的思维文化方法去完善作业程序,提高操作技能,进而形成全体员工的安全文化场。

(3)企业要把提高操作层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应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研机构,举办安全文化讲座,召开安全文化研讨会,开展安全文化总结经验交流会。创造安全文化环境,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4)通过制度化建设来提高操作层的制度文化素质。安全管理制度是人创造的,但制度常常也能反过来塑造人,使员工不知不觉地适应于制度,从而达到约束规范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操作层安全文化建设来说,从制度入手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