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10 10:38:59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1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技训练;课程管理

1研究目的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回归教育本源的倾向和高等教育理论创新的使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以“育人夺标”的竞技运动训练课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虽然历经26年的发展,但在训练课程管理体系至今尚处空白,其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没有形成“竞技育人”的核心理念,忽视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贯彻《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要求,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特点,对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学校课程管理进行探索和实践,以期为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竞技训练教育课程管理体系,提供实践支撑和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改革及全国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院校(88所)、教练员和部分主管学校体育领导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个案考察和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相关高校训练实践课程理论支撑,训练课质与量均得不到保证

查阅近百篇的相关文献资料,关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整体管理现状研究的文章占90%以上,关于高水平运动训练教学管理的文章约占2%,关于高水平队制度建设的文章占3%左右,而针对如何构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至今尚未有人进行专题研究。调查发现,涉及到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方面的首要问题均是训练不系统,45%以上的学校不能保证长期训练,45%的运动员成绩得不到提高,10%的运动员成绩下降。没有具体的训练目标和体系;部分运动员把上大学作为一个跳板,进校后拒绝参加训练或消极训练。由于未形成有效训练课程管理机制,80%以上的承办院校均存在着训练管理难的共性问题。

312训练管理缺乏人文关怀,大学生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生理成长旺盛期,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竞赛成绩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最后阶段,然而竞技体育训练不仅是对人的身体、心理和意志力的考验,更多情况下是带有风险的训练和比赛。我们提倡科学训练,但是超负荷的竞技运动训练和竞赛场上瞬间的千变万化,给运动员造成伤病事件在所难免,目前,我国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普通高校,在对待运动员因训练导致的身体伤病问题上,约95%的学校没有明确管理制度和解决办法;因伤病给大学生运动员带来学习和生活的困扰,造成了一部分运动员训练动力不足,对训练失去热情和信心。所以,缺乏人文关怀训练管理,已不适应当今高校大学生运动队训练管理的发展。

313高校运动队训练课程未执行学校课程管理规定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课不占学分的达867%,有学分规定的仅占133%,但在执行训练课学分时,仅靠口头承诺,没有形成具体的课程管理规定,所以,多数院校的训练课学分形同虚设,教练员既没有对运动员平时训练课考勤的评价,也没有最终的考核评价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学籍档案未显示运动训练竞赛学分,高水平运动员毕业时,只要完成规定的文化课所修的学分即可拿到毕业文凭和学位证。由于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没有真正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中来,而缺乏训练学分约束机制,导致了多数运动员学生进校后不想继续训练或训练课消极怠工,这就严重阻碍了我国普通高校竞技体育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314训练课目标定位不准,层次模糊

2005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频发的文件中提出,大学竞技体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目标是完成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的参赛任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做贡献。然而从理论到实践,目的和目标之间距离太远。训练目标定位均以为学校争光,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为目标,这样的训练目标与我国大多数院校现有的竞技体育水平差距很大,相反造成多数院校重视招生,轻视训练过程中的育人因素,同时出现了急功近利为少数人服务倾向,忽略了大学竞技体育教育“育人夺标、全面发展”指导思想。训练目标的过高或过低都将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课的效果和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例如,2011年的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我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仅分布在10所大学,仅占我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院校的37%。所以,只有建立大学竞技体育分层培养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调动学校和运动员的积极性。

315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与文化课学分的转换问题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学分的规定已基本成熟,但运动员训练竞赛学分规定相对滞后。有的学校把运动成绩好的学生训练比赛学分与学习文化课的学分相融合,以运动训练成绩代替文化课的学习学分,而有的院校则把不训练的运动员学生,以普通本科生的学习文化学分代替训练学分,这样的学分规定均不符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第八条要求。该条规定: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按照学校制订的训练和参赛计划,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对入学后无特殊情况,擅自不参加训练和比赛的高水平运动员,学校按学籍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理。在训练课程管理方面,我国目前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的管理制度不是十分严谨,确切地说基本上没有形成可操作性管理体系。

316训练课缺乏“竞技育人内涵”,不符合学校教育规律和大学竞技教育理念

当前,国内竞技体育仍然存在着重结果(金牌)、轻过程(教育)的倾向,以致人们的竞技观念还停留在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成绩和物质奖励“物化”的层面上,忽略了“以人为本,育人夺标”全面发展的研究。反思我们大学承办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管理,训练课依然没有摆脱“金牌至上”的思想。例如,教练员认为能够出成绩的学生就带,感觉出不了成绩的就不带;运动员能够得到教练员欣赏的,教练员就培养,否则就得不到教练员的指教。因此,训练育人,因材施教在大学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课中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70%以上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教学工作量已按照其它课程教学工作量同等对待,但是缺乏训练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课程评价。

32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纳入课程的管理与实践

321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

针对我国目前的体育管理制度和政策导向,以及我国高等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水平,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运动员身心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育人夺标为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解体育发展规律,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合格人才;逐步完善学校运动队训练课程体系,完善大学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途径”。

322训练课程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质量及人才培养现状,训练课程目标应分三级培养目标:

一级培养目标:强化提高学生运动员专业训练能力及素养,参加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及世界大学生体育赛事,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促进我国竞技体育健康持续发展。

二级培养目标:通过竞技训练课程,进一步挖掘学生运动员体育潜能,参加国内高校体育系列竞赛活动,为学校争光,从而提高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当中的自身价值。

三级培养目标:面向所有体育特长生,以训练育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训练态度;以大学校际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为平台;以广泛推扩大学校园体育文化为目标,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并具有较高体育素养的合格人才。

323训练课程教学方式

采用训练实践教学与训练理论相结的方式(包括运动训练综合理论知识、技战术训练、心理训练等),并根据训练科学规律,采用区别对待原则,掌握人体生理机能发育基本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训练竞赛手段,不断提高训练教学质量和运动水平。

324训练课程实施方案

根据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相关规定,教学计划、训练计划制定的原则要求,本、专科高水平运动员的总学时数和总学分数与普通本、专科学生的要求相同,其中专业文化学时数和学分数占60%,运动训练、竞赛学时和学分数占40%,运动训练、竞赛学分、专业文化课学分均不能相互融通。根据大学普通本科生最低毕业学分要求,总学分一般平均约为165学分,因此,我们换算训练课程的总学分为66个学分;其中综合训练理论课占2学分、专项技能训练课48学分(每学期按训练课要求,达到合格标准者可得8学分)、比赛学分占16学分〔全国大学生单项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者得10学分,第二名得8学分(依此类推为7、6、5、4、3、2)。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相应名次,获得学分在此基础上加倍。获得省大学生运动会前六名分别得学分为6、5、4、3、2、1〕。如果因伤病或训练水平影响,不能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以上比赛的运动员,需要从事学生群体竞赛组织工作,帮助各院系或学校组织各项体育竞赛活动或辅导普通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每学期可得5学分。

3241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与学时

运动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2学时)、运动训练目标定位与实施(2学时)、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2学时)、运动疲劳与恢复(2学时)、赛前运动心理训练与控制(2学时)、赛场技战术安排与预案(2学时)、运动训练与营养(2学时)、体能训练与专项成绩的关系(2学时)、非体能类因素对运动训练的影响(2学时)。之所以安排综合训练理论课内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并使学生对竞技体育和运动训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从而增加学生对专项运动技战术训练深刻认识以及比赛的自我掌控与把握。

3242运动实践训练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每年训练48周,每周训练6天,每天训练2—3小时,共训练12小时—18小时,根据比赛周期而定。

准备期训练:(运动员状态诊断与训练目标建立、一般综合素质训练、一般专项技术与体能训练、技术风格的培养与训练、规范技术与个体差异训练。

竞赛期训练:专项身体素质与体能训练、战术意识训练、战术能力训练、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配合训练、赛前心理训练、基本技术与高难度技术的训练、技术创新与战术创新训练、实战模拟训练。

恢复期训练:保持基本体能训练,根据前期比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训练,赛后修复生理机能及心理疲劳训练。

325实践效果

通过三年来的实践检验,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运动训练水平和训练成绩也有了新得的突破,近三年来,在部级比赛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一线运动队学生共获得5枚金牌、5枚银牌、6枚铜牌,35人次在各项比赛中进入全国大学生比赛前八名;二线运动队伍的学生在河南省大学生体育竞赛中获得36枚金牌;三线队伍的学生在校内群体竞赛组织活动中,充分施展了自身的运动技能,发挥了组织运动竞赛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并实现了自身价值。在他们的带动与组织下,2011-2013年我校学生年均参与校内外阳光体育系列赛事活动的人数达约2万人次,参赛人数达我校在校生的83%以上,把我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有效促进了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4结论

(1)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课程管理体系尚处空白,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程缺乏相关理论技术支撑及实践检验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普通大学生竞技训练课特点,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大学生运动训练课程体系。

(2)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训练课程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培养目标定位模糊,缺乏竞技育人的核心主题,这不符合学校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宗旨要求。因此,树立以“训练育人”为课程指导思想,建立多元化训练课程目标与管理,根据运动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个人训练特点、思想认识等,采用个人诊断与教师诊断相结合,最终达到个体训练课程与团队训练课程相结合的管理目标。

(3)把运动训练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经实践证明,设置目标分层培养,分层管理,因材施训,扬其所长,发展特色,不仅提高了学生运动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而且充分施展了其自身的运动技能,培养了综合素质,锻炼了自身的领导组织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

(4)我国大学竞技体育训练“应以大学生身心健康第一,训练育人为指导思想;以大力推动大学竞技体育文化和校际竞技体育文化交流为核心,争取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文军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动力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25-46

〔2〕杨铁黎,宋尽贤,刘海元等我国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战略〔J〕体育学刊,2005,12(6)

〔3〕马永红河南省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行制度分析与创新〔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918(5):65-68

〔4〕刘海元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呼唤战略性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20(1):34-36

〔5〕张浩,吴冶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政策现状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2):31-34

〔6〕王文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方略〔J〕体育与科学,2010,31(5):104-107

〔7〕张新萍,杨茜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特色管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4):42-44

〔8〕张瑞林,刘铮,周利民等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研究会报告〔C〕吉林长春:2011,8

〔9〕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的发展研究〔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09-117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体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培养模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受政治、经济的影响,经历了从体教分离到体教结合、教体结合的发展历程。教体结合是把传统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的新鲜模式。教育部门担负起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任务,依靠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学校体育普适教育功能,培养学习成绩和竞技能力俱佳的学生运动员。然而,在教体结合的实践过程中,教育部门照搬现有的训练模式,对学训结合的规律没作深入探讨,没能构建切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模式,其结果是,使得学生学习和训练的协调难度增加,教体结合模式的优越性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以此出发,笔者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教体结合竞训策略,以期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教体结合的三个运行模式

教体结合模式即学校与当地省市体育系统合作办队,双方共同负责运动员的选拔、入校、文化学习、思想教育、训练比赛。运动员既可代表所在省市参加有关比赛,也可代表所在学校参加比赛[②]。教体结合是一种共创双赢、优势互补的结合,既吻合了运动员夺标的普遍愿望又满足了成才的需求,是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后备人才培养最佳模式之一。目前,教体结合有以下三种成功的运行模式:

1.三集中制。高等院校按其招生政策的要求,招收或特招符合要求的运动员,对于招收进来的运动员集中学习、住宿和训练。从招生选拔到训练、比赛和毕业、就业等实行一条龙管理,由招生学校全面负责为运动员开设文化课,选派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教练员负责运动训练,同时配备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此训练体制确立了学校训练和教学的双重责任,利于统筹安排,突出学校办队的特色。例如,在上海交通大学子弟小学办少年班,招收优秀小学毕业生运动员入校,在附中设篮球班,从大学部选派教练,进行竞技训练,形成一条龙训练体制。

2.高校主导制。以高校为主导进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安置中、小学生运动员在高校附近就读,统一进行学习文化课,是一种集中住宿、分开训练的运行体制。与三集中体制不同的是,它是散开在各自学校进行训练,高校主导的训练体制能达到以小促大、以大带小、共同促进与提高的目的。体育资源被更加充分使用,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愈加显著,又可抑制学校与体育管理部门相互推诿的可能,使学生运动员的招生、输送变得更加流畅。清华附中建立的马约翰运动学校,是这一体制的成功代表。

3.分工协作制。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作为学生运动员,由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在高校学生运动员修完应该的学分学可拿到文凭,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运动员具有两种身份。此训练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可能会出现不统一的情况。

二、教体结合的困境

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根本矛盾未能真正解决。虽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教体结合,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实践来看,并没有完全彻底解决决定竞技体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协调和全面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根本问题和基础问题,即“学训矛盾”。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员训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原因有三:第一,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学业负担的加重以及应试教育对学校体育的排挤。第二,竞技体育具有的高竞争性及对运动训练规律的片面肤浅理解。片面理解运动训练就是苦练,就是延长训练时间、提高训练次数,导致青少年运动员群体中出现较高的运动伤病率,运动员几乎没有精力与时间学习文化课及其他活动。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造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市场经济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对我国竞技体育的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国家不再为运动员担负一生,仅有高水平运动成绩而文化素质低下,运动员退役后很难在社会中进行职业转换。竞技体育的耽误太多文化学习时间和较低的成才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竞技体育这一充满风险的道路,而上大学无疑是一种风险更小、回报更高的选择。第二,退役再安置的问题。市场经济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我国原有的“一条龙”训练体制使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面临重重困难,部分退役运动员由于缺少基本劳动就业技能,使得就业时竞争力不足,安置难度加大,致使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时间无法得到安置,滞留运动队,新运动员入队不及时,影响了后备运动员的更替。以上困惑使得我国“一条龙”训练体制的竞技体育面临严重的人才缺乏。

3.缺少切实可行的训练模式。在教体结合过程中,一些教育部门常常死搬硬套训练队的训练模式,教练员及相关人员没有对学训结合的深层次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进行深入详尽的探究,教育部门也缺少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和保障机制进行制度构建。其结果是,教体结合培养模式的优势未能充分得以体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之间缺乏科学的引导,竞训计划与学习进度缺乏合理的匹配,使得学生运动员训练和学习的处置难度增加,比赛期间学生运动员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考试期间学生运动员比赛和训练亦会遭到破坏。

4.体育部门和教育管理部门协调不佳。在分工协作体制下,省市县体育管理部门与学校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学校承担文化课学习,而体育部门负责学生运动员的思想教育、日常管理和训练比赛工作。此运行体制强调分工协作,使双方的优势发挥至极,共同达到培养双高人才的目标,但由于多头管理,运动员学训安排出现不统一的状况。

三、完善我国教体结合的策略

1.多种运行模式结合。无论是分工协作制、高校主导制还是三集中的运行模式,都有其优缺点。目前,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应是三者综合运用,取长补短,依据现实可能,选择适合自身的培养模式。

2.依据竞技运动训练规律,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与专业队运动员相比,学生运动员业余训练的性质和学训结合的特点,在训练的时间上学生运动员相比专业运动员差距很大,学生运动员难以拿出全部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训练,学训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于学校竞技体育中。将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科学地运用于训练实践,利用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主观性,增加训练的针对性、客观性,提高训练效率,已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针对目前在教体结合过程中照搬专业队训练模式的情况,建议教练员、科研人员及相关人员加强对学训结合的规律、适应学校化的竞训体系研究,教育与体育部门应协调匹配,分工具体、明确,切实加强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输送、保障机制及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这种优越的培养模式。

3.利用体育专业院校优势,推行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教育过程中,体育专业院校表现出特别的优势,构建适应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发展需要的训练、教育、科研三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当务之急。建立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色的办学体系,以全面教育促进运动训练和科学研究,以科学研究为牵引,以运动训练为媒介,在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过程中,检测教学成效和科学研究成果的真伪。竞技体育与进入学校体育,也使体育教学工作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有机融合,达到夺标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对普通学生的素质培养。

4.成立竞技体校和运动训练一条龙的培养体系。学生运动员从小学阶段开始选入竞技体校,一直到上大学甚至读研究生都在一个体育专业院校学习和训练,这一体制的优势性体现在:(1)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统一性和连续性。(2)可以较好地解决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安置和文凭问题。(3)运动员在培养过程,有固定教练指导训练。这样不仅可以克服运动员分级训练培养体制中互相不适应,而且还有益于教练员制订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另外,学生运动员还可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使较低水平运动员可以亲眼目睹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运动竞技能力与竞技能力的培养过程,提高了训练和成才的效率。

5.文化学习途径的解决。在文化学习上,低水平运动员强调综合、全面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和注重能力培养的特点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国教育方针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高水平运动员在全面学习基础学科知识之上,加强对其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根据其训练、竞赛、地点的异同,分为借读(学生在训练地点附近选择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借读)、队读(学校统一安排教师到在训练地授课)、校读(学生在学校集中授课)、自读(按教学大纲自读)等。

6.树立综合发展、育人唯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观。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难题,其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升到育人的境界,没有在教育视角下实施运动训练,没有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统筹到终身教育的界线是问题的根源所在。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看做一个专门的职业,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充分挖掘人体机能能力的极限是片面的,不应忽略人是统一的完整体,人体的竞技能力是一种综合表现能力,需要各子能力互相协调、相互配合,只有全面拥有各子能力,才能在比赛中立于不败之地。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3篇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与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相关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工作中存在的体能训练理论经验化严重的问题和“早期训练专项化”在认知和应用上的误区,然后又在此基础之上,针对这两个问题分别探讨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体能训练 竞技体育 训练理论经验化 早期训练专项化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简单来说,其核心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其在竞技比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奠定基础。而体能训练作为竞技体育运动科学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整体竞技水平得以有效提高的基础,也是其竞技水平得以充分发挥的切实保障,由此可见,体能训练在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鉴于此,为了推动我国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就针对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中现存的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探讨了相应完善对策。

一、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现存的问题

(一)体能训练理论的经验化情况严重

体能训练是运动训练工作的一部分,其理论基础离不开运动训练学,因此,在体能训练理论中经验化的内容也就相对较多。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学科也逐步发展成熟,体能训练理论的科学性已经成为了可能。然而,由于我国在开展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工作的过程中,对体能训练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仍然导致了体能训练理论经验化问题的存在。例如:在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中,很多人都坚持认为体能就是能跑,就是耐力,是田径能力在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从而导致我国的竞技体育的体能训练理论出现了明显的科学化不足,经验化严重的问题,并因此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

(二)体能训练“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知和应用上存在一定的误区

“早期专项化训练”实际上指的就是在确定了专项以后,所进行的以打好专项训练基础为主要目的的早期训练。目前,在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体能训练工作中,对于“早期专项化训练”的认识及应用误区主要有两点:一是,反对“早期专项化训练”,认为早期训练只应该是全面的素质训练,即体能训练。只有在体能训练的基础打牢之后,才能够与专项技术相结合,失去了体能训练的基础,专项化的训练就无从谈起。二是,认为随着现代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运动训练的专项化程度也相应的不断提高,运动员创造优异的成绩的年龄也不断提前,如果不开展早期的专项化训练,是无法取得优异的体育运动成绩的。以至于在运动训练的早起就盲目的开展专项化训练,使得运动员出现了早衰、运动寿命缩短等一系列的问题。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均过于片面,其忽略了体能与技术统一于专项运动的现实,从而影响了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性。

二、我国竞技体育运动体能训练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开展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工作

体能训练作为针对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各个器官系统的训练,只有朝着动力学、生理学等科学训练的方向发展,才能够切实的揭示体能训练的本质规律,才能够促进体能训练由运动学的表象向动力学、生理学等本质规律转变,才能够更科学的指导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促进体能训练成效的不断提升。例如,在开展体能训练理论的研究工作时,如果能够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研究骨的杠杆作用,关节角度的变化,骨骼肌的收缩;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研究能量代谢,有氧无氧能力以及肌力大小和神经支配作用等等,将会使得所开展的体能训练工作得到人体科学理论的支撑,使得所开展体能训练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注意“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科学应用

“早期专项化训练”的理论并没有错误,其关键是如何科学的把握体能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训练水平和训练的控制问题。实际上,早期专项化训练中的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是一个互为基础、彼此支撑的动态平衡问题,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势必会造成对体能训练工作的误导。因此,对于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早期的训练来说,就应注意如下几点问题:

一是,早期训练应建立在运动员不同身体运动能力、不精通时期发展的敏感期上,才能够取得最佳的训练成效;二是,在不同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必须要充分利用敏感期的快速发展性,采用多种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最大限度的开发运动员的某一种或某几种身体运动能力;三是,处于早期训练阶段的运动员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模仿能力。因此,在开展体能训练,发展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的时候,同时也应该要注意进行必要的技术练习。但是在开展技术练习时必须注意不要过分强调技术的细节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以防止出现错误的动过技术定型;四是,在开展早期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运动员各种身体运动能力之间的内在转化关系,而不要过分的强调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外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够将体能训练与技术训练统一于一个科学的训练体系之中,实现最佳的体能训练成效和竞技体育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仇乃民,李少丹.论竞技能力系统的结构复杂性[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2).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4篇

【摘要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张英波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7]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8]宋继新.竞技教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9]周爱光.竞技运动异化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5篇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我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始建于1983年。20年来,伴随着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面,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出版了一系列运动训练学领域的研究性专著。曹景伟等(2001)把这些独具特色并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研究进展称为运动训练学理论的“中国流”,主要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提出与建立、运动员选材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竞技能力的结构及其评价、博弈理论与制胜规律以及训练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与服务等内容。本文则拟从6个方面进行阐述。

1 运动训练学三层次理论体系的确立

人们在描述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时候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进行不同的构架。从横向来看,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运动训练的原则、运动训练的内容、运动训练的方法、运动训练的安排、运动训练的负荷这样5个方面。而从纵向来看,可以解释为包含着一般训练学、项群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这样3个层次。适用所有的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称做“一般训练学”;适用于部分运动项目的运动训练学理论,称做“项群训练学”;而适用一个运动专项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则被叫做“专项训练学”。构建这样一个三层次理论体系的关键在于项群训练学的提出和建立。

1984年,田麦久提出了建立“分类训练学”的构想。1987年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构思与命名》的论文。1990年在北京亚科会上发表了论文《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与应用》,1998年正式出版了《项群训练理论》专著。

2000年出版的《运动训练学》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中,把“项群训练理论”列为重要的一章,这表明项群训练理论已经得到训练学界的认可,达成共识。这一章里的第一节为项群训练理论的总论,包括项群训练理论的建立及其科学意义、竞技运动项目的划分、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和项群训练理论的应用三方面的内容;第二节则分别论述了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所聚合的8个不同项群各自的竞技特点和训练方法。

项群训练理论问世十几年来,受到体育界的普遍重视,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中主要的理论进展包括:依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以及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1.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 竞技运动项目的项群划分是建立项群理论体系的重要前提。1983年,田麦久首次提出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为标准进行项目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的两大类的项群理论体系。近年来,田麦久吸取了谢亚龙、竺义功、徐本力等对项群的划分提出的不同看法中的合理思考,建立了复合主导竞技能力的概念,依不同项目的竞技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拥有两种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类属。把射击、射箭等项目归属为技心能主导类项群,把各种球类项目和格斗类项目归属为技战能主导类项群(表1)。

这样一种划分,应该说,对于我们更加准确地认识不同项群所包含项目的竞技特点,会有更好地帮助,会使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解除若干不必要的束缚,更有利于我们准确地认识项目的竞技规律,从而确定对应的训练理论和方法。

1.2 多标准多维度的项群组合 经典的项群训练理论中,主要是以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运动技术的动作特征和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为3个分类标准建立起了3个主要的分类体系。而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因为由于有着无穷个分类标准,项群体系的划分从理论上来讲也是有着无穷个的。所以在我们的研究过程当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建立新的项群体系,进行相应的研究。这里仅以几篇论文为例,如“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男单选手基本单元竞技过程的运行模式”,用“持拍隔网对抗性项群”这一名称,概括乒乓球、羽毛球、网球3个手持球拍进行比赛的项目。又如“陆上同场对抗性项目集体球类项目”的名称,就排除了水上、冰上的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只包括足、篮、手、曲4个项目了。总之,我们在实践的研究过程当中和我们在进行分析组织训练活动当中,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的需要,按照多种标准、多个维度组织相应的项群进行研究。

表1 主导竞技能力的项群划分的调整  

  原有项群名称

调整后的项群名称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

技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格斗对抗性项群

1.3 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 面对3个层次的训练学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训练学命题,如训练的原则,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训练的负荷,训练的安排等等,都既可以在一般训练学层次进行研究,也可以在某一个项群和范畴内进行研究,还可以就一个专项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训练大周期的划分是否恰当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能不能使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周期性变化,适应于特定日程重大比赛的参赛需要。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不同的,显然,其训练大周期的划分也应该有着明显的区别。而经典的马特维耶夫的周期学说的主体内容,是在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训练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很少顾及到技能、技心能、技战能主导类项目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变化和表现的特点。田麦久(2000)关注到这一问题,并专题研究了训练大周期划分的项群特点。他首先分析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主要表现和相应的指标,然后建立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评价体系,确立不同项群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培养途径,最后提出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表2)。

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表现,有着明显的区别。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主要特征,就是看是否在比赛中能够表现出最佳的体能状态;体操、跳水这些项目主要是看成套动作的熟练稳定和流畅的连接;射击、射箭项目,主要是看运动员技术感觉的细腻度与心理状态的自控性;而各种对抗性项目,则主要是看技术是否合理、熟练,战术准备是否充分,战术运用是否多变而实效。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状态表现的主要特征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的训练大周期的结构就不应该是同样的,而应该各有其特点。这一研究为非体能主导类项目运动员训练大周期的安排,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人们在项群层次上开展更多内容的专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示例。

表2 不同项群大周期中阶段训练的安排要点  

项群

  大周期中阶段训练安排的要点

体能主导类各项群

  1.专项化程度的变化;2.负荷强度与复

  合量的变化

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

  1.由单个动作到成套动作的完成过程;

  2.有序地提高成套动作的成功率

技心能主导类表现准确性项群

  1.基本功训练,空射到实射的转换;2.

  提高并力求完善定向的心理自控能力

技战能主导类个人对抗性项群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实战性

  对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技战术积累及针对性选用;2.阵容选

技战能主导类集体对抗性项群

  配,组合训练及成队训练;3.实战性对

  抗训练及热身赛安排

1.4 项群概念的广泛应用 项群训练理论被提出20年来,已经得到了体育界普遍的共识。而且,项群这一概念正日益广泛地被应用于体育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健身、体育产业、体育管理等众多的领域。

2 训练目标导向与控制作用的强化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行为又都是为了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进行的,这是人们的一项共识。但是在我们的实践活动当中,又常常会被具体的微观事物所包围,而忘掉了为实现终极目的而做的努力。训练活动当中也是这样,如某教练员,训练课的初始目标是想让运动员很好地掌握一项技术,或改进一个动作细节。但运动员做得不好,教练员生气了,罚他再作50遍。运动员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本来应该是在神经系统、肌肉反应各个方面都处于良性反应的状态下、在很好的协调状态下才能够做好。这时,运动员已经疲劳了,动作也没做好,你还要罚他再做,什么时候能做好呢?运动员在疲劳的状态下即使勉强完成了动作,其动作质量也很难保证。教练员的这一要求是与其在这一堂训练课的初始目的不一致的。

所以,在2000版《运动训练学》教材中,特别强调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专门列出一章谈“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而且,排在全书第三章这样显要的位置。发展竞技能力与提高运动成绩,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直接目的,运动员在训练中完成竞技能力的变化,并在比赛中力求使它变成相应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训练的所有内容、各种训练负荷、各式各样的训练安排,都是为了训练目标的实现。把训练目标问题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会有利于人们强化训练目标的导向意识。

强调训练目标的导向和控制作用是竞技需要原则的体现。竞技需要原则本质上就是从实战出发的训练原则。训练是为了比赛,要从比赛的实战出发,紧紧围绕着目标的实现去组织训练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这样一个本来是很明确的基本认识,过去却没有得到必要的关注。此前各个版本的运动训练学教材,都没有把训练目标的重要价值给予更为充分的确认和强调。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的这一变化,则把训练目标的导向与控制作用鲜明地突显了出来。

3 训练理论时空构架相对均衡的调节

训练理论的时空观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在时间、空间里运动。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包括训练的内容、训练的方法和训练的手段;运动训练的时间特征则包括训练的过程、训练的周期和训练的安排。

张英波(1998)“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的时空协同理论”的研究认为,运动训练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密切地协同和配合,是实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良性转移的必要条件。其结论之一为:“运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是运动训练活动的空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过程是训练活动的时间构成因素,运动训练的计划是时、空因素协同的组构,运动训练计划的实施则是时、空协同的具体操作。”这条结论看来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内容,但却是从时空观这样一个视角来认识运动训练活动,从时间、空间的关系和协同去理解运动训练活动的规律和要求。另外一条结论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中,时、空因素良性协同的主要表现形式为:获得同样的转移效果只花费最短或者较短的时间,花费同样的时间可获得最大或者较大的转移效果。”显然,这两种协同的形式正是我们的训练活动所追求的目标。

附图

图1 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时空协同的结构模式(引自 张英波 1998)

多年以来,在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中,人们常常偏重于对运动训练空间特征,即训练的内容和方法的研究,而却相对忽视了对于运动训练时间特征,即训练的过程、节奏和安排的研究。例如,在1990年版的教材里面,反映运动员运动训练空间特征的章节很多,而反应时间特征的章节很少。但在运动训练的具体活动当中,许多教练员都是按时间特征来考虑问题的。今天练什么,明天练什么,这个月练什么,下个月练什么,这是教练员组织训练活动重要的思维路线。因此,在新版《运动训练学》教材里面,把原来的“运动训练过程的结构组织与控制”这一章,分成了“运动员多年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实施”、“运动员周课训练计划与实施”一共3章,加大了关于反映运动训练活动时间特征的内容和份量,使得运动训练时空特征的均衡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4 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研究并建立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结构模型,是实施模式训练的重要工作环节。任何运动员的竞技能力都是由其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这五种子能力所构成的,刘大庆、田麦久的研究,使得我们对这五种子能力的组合方式,亦即其结构特点有了更为全面的科学认识。

根本勇(日,1985)把经济学界的“木桶模型”引入了运动训练领域。一个盛水的木桶由若干木片所围成,用桶中所盛的水平面的高度表示运动员的总体竞技水平,各个木片的长度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即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的发展状况。由于各种子能力发展的程度不同,所以各个木片的长度也不相同。在这个模型中,木桶里能够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那些长木片所代表的优势子能力,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所代表的劣势子能力,因为,长木片本来有可能围存的水会从这块最短的木片所造成的缺口流出去。因此,我们就要找出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中最差的子能力,及时地予以相应的发展,藉以促进运动员总体竞技水平的提高。“木桶模型”表达的是一种对于平衡的追求,要求我们注意发展不同竞技能力之间的均衡性特征,通常称之为“补短”。

刘大庆的研究中发现,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各个子能力之间的不均衡状态是普遍存在的,呈现着非衡结构,从哲学意义上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又是绝对的。但其构成因素中某种素质或能力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它高度发展的某种素质或能力所弥补或代偿,从而就使得总体的竞技能力保持在一个特定水平。例如,邓亚萍凶狠快速的技术风格对其较低的身高条件的补偿;朱建华出色的助跑起跳结合技术对其最大力量不足的补偿等等。

与“木桶模型”相对应,我们为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设计了新的模型,称之为“积木模型”。这个新的模型如同一个积木堆,由9个小积木块构成。绿、红、黄3种颜色各有3块。我们把这个积木堆的体积比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绿、红、黄3种颜色的小积木块则代表不同的子能力。如果从积木堆中去掉2块黄色的小积木,再用一块绿色的小积木和1块红色的小积木“补偿”到积木堆中,积木堆的体积,即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总体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以此直观地展示竞技能力的非衡结构及其补偿效应。提示我们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运动员优势能力的竞技价值,通常称之为“扬长”。

“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观察竞技能力的结构特征,用不同的图象展示竞技能力结构中各子能力之间的不同联系。两个模型各适用于不同的运动员,或同一个运动员不同的训练阶段。所以说,“木桶模型”与“积木模型”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反映和表述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状态,我们把它们叫做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图2)。

附图

图2 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双子模型》

5 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科学定义的给出

在一个学科的理论体系中,基本概念的选定及其科学定义的给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建设,但多年来我国运动训练学界还没有系统地进行这一工作,许多概念的定义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缺陷。田麦久等16名运动训练学者(1999)对运动训练学的常用概念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从中选出190个词条作为基本概念,并分别编写了释文。

我们注意到,此前的同事们在解释这些概念时出现最多的逻辑错误有两个。一是将概念归于不恰当的类属,二是提出了不应有的理想期望。前者如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后者如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

一切人类的行为都可以归为一种活动过程,把“竞技体育”归结为一种“活动过程”,也不应说是错误,但不准确,类属过大。而如果将其归结为一种“体育活动”,则明确得多,准确得多。

“比赛战术”这个概念本身并没有特定的倾向性。有正确的比赛战术,也有错误的比赛战术;有实战效果很好的比赛战术,也有实战效果不好的比赛战术;有成功的比赛战术,也有不成功的比赛战术,或者失败的比赛战术。而如果把“比赛战术”定义为“正确地分配力量,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限制对方特长,为战胜对手而采取的合理的有效的计谋与行动”,做不到“充分发挥己方特长,限制对方特长”,所采取的计谋和行动不够“合理有效”,那就不是“运动战术”了,这显然有悖于运动训练的实践和运动竞赛的现实。这一证伪的结果告诉我们,原有的定义违背了对此类概念应“中性定义”的原则。我们把它改成“为战胜对手或为取得预期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与行动”,定义本身不被附加任何倾向,就具备了普遍的适用性。

《词解》的作者对大约1/3的词条作了如同上述的修订,同时为过去未见定义的近半数的词条给出了全新的定义。从而完成了对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体系的一次重要的基本定义的规范化工作。

6 运动训练学理论向竞技体育学理论的扩展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不断丰富,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也在逐渐地向竞技体育学的理论扩展。竞技体育的主体活动是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参赛的过程,沿着这一轨迹进行思考和设计,竞技体育学应该包含着运动员选材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竞赛学以及贯彻始终的竞技体育管理学,这4个学科应该说是构成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图3)。

在运动选材学方面,我们国家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有关的专著。国家体委科教司于1983年出版了《优秀青少年运动员科学选材论文汇编》;赵斌(1989)、谢燕群(1990)、刘献武(1991)、曾凡辉等(1992)、钟添发等(1995)陆续出版了有关运动员选材的若干专著。我国有组织的运动员选材工作的普及程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许多项目运动员选材工作科学监控工作也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运动竞赛学方面,有刘建和(1990)的《运动竞赛学》和肖华富(1990)的《运动竞赛方法学》朱章玲等(1995)的《运动竞赛学》和王蒲(2001)的《运动竞赛方法研究》等。竞技体育管理学领域有关的理论专著中,比较有力度的有周爱光(1999)的《竞技运动异化论》,宋继新(1999)的《竞技教育学》、吴寿章(2001)的《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等。这些研究成果的问世,正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形成重要的积累。

附图

图3 竞技体育学理论体系的主体学科群

本文所列举的上述6个方面只是近年来我国运动训练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我们应该而且可以期待,中国的运动训练学理论必将会伴随着中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一步步走向成熟,也会向世界运动训练学界贡献出更多新的科学理论。

【参考文献】

[1] 李益群,谢亚龙.体育博弈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2] 吴寿章.实施奥运战略的历史痕迹[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蒲.运动竞赛方法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4] 梁慈民.论竞技体育的前沿技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5] 田麦久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徐本力等.运动训练学(体育函授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6篇

关键词:高中;竞技体育;水平发展;健康发展;研究

自素质教育提出并实施以来,我国便定期对各阶段学生进行调查,以保证学生能够全面健康成长,而在多次高中生体制调查中显示,我国高中阶段学生普遍身体素质状况有所下降,这一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而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还是与校内开展的体育活动有关,目前大部分高中在所开展的体育活动都以竞技类为基础,以田径竞技为主,但在开展过程中却始终无法保证水平的平稳发展与健康发展,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没有起到十足的相应作用,所以目前想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首要任务便是提升高中田径运动方面的发展水平,保证高中竞技体育水平的健康发展。

1 体育兴趣培养

1.1 体育兴趣

想要保证校内竞技体育的水平能够稳定健康发展,首先要做到的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兴趣属于一种心理倾向也是竞技体育参与者的基本动力,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体育产生了体育兴趣那么便会积极参加相关活动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所以培养竞技运动过程中参加者对运动的爱好与兴趣是十分必要的。田径运动属于经济运动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原始基础的运动项目之一,但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田径运动形式较为单一和枯燥,大部分学生对其的兴趣始终有减无增,想要充分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在日常田径运动训练过程中可以在不失田径运动原有意义的同时,增加一些趣味性,比如带领学生环城长跑、在常规耐力训练中加入游戏元素,或者选择走出校门到野外选择训练场地,在训练的同时促进学生亲近自然等等。用新鲜感来冲淡枯燥感,以此来促进校内竞技体育水平健康发展。

1.2 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动机

人的任何举动都需要一定动机来支撑,在田径竞技运动中,最大的动机便是过程中快乐与胜利后的喜悦,因此在田径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着以训练为基础以快乐健康运动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对田径的兴趣与自信,有效提高学生的运动动机,让学生面对训练与运动活动不再抵触。

1.3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人有的心理需要分为五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我实现,竞技\动中的兴趣就来源于自我实现当中,因此,学校要经常在校内组织各种与竞技运动相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断超越自己的来充分证明自己的实力。比如可以将按照学生的身体素质分组,组织学生进行短跑,趣味障碍接力跑等,比赛进行时,学生们互相支持、相互激励、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还能增强学生的团结精神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以此来促进学生对竞技运动的兴趣,从而更为努力和积极的投入到校内体育竞技活动与训练当中。

1.4 加强田径基础知识的传授

田径运动技能的学习时要和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结合,如短跑中肌肉的如何发力,如何更好提升肌肉力量等,以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增强学生田径竞技运动的兴趣,从而完成对运动竞技水平的提升。

2 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2.1 体育教师要加强知识体系的更新

善于学习和知识储备。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基本来自于大学学习的课程知识,自己曾经的训练经验。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自己训练经验的总结。另外多关注大型比赛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和其他教练员的训练办法,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

2.2 增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做个科研型体育教师。体育教师的体育科研能力主要是指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总结工作的创新能力、实践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与公关能力等。教师在坚持以训练为主的同时应该从事相关的理论研究“训练”与“科研”结合在一起,可以更自觉地钻研理论,及时掌握训练信息,不断丰富学识,不断提高训练的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3 充分发挥校内运动员在业余训练中的主体作用

3.1 发挥训练中的群体效应与尖子生的作用

学生根据专项分组后,有些学生先天素质很优秀,而且模仿和学习技术动作的效率比其他队员要快,因此要加强这些学生的技术训练,先有这些学生在技术动作上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其有助于其他学生的学习和模仿,有利于全队学生的技术学习效率同时加强比赛模式与自信心的训练,有些同学在学习初期训练成绩很容易提高,而且也能发觉自己提高的幅度,但到一定技术水平后,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难提高,达到一定的相持阶段,因此要组织适当的运动项目比赛,使学生在心理上紧张,适度的紧张能使学生的训练成绩充分发挥,并在检验的同时,得到提高,达到超量恢复。

3.2 增强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提高科学训练的质量

3.2.1 制定合理的科学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提高训练的质量和运动员训练水平。而科学的训练计划是有目标、有组织、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的。首先要根据学校的教学要求制定合理的年训练计划,在年度计划的大目标下,制定合理的季度训练计划,月计划和周训练计划。而且周计划要在训练过程中反复检验,从训练结果上检验训练成绩,从而保证月计划、季计划和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3.2.2 结合运动员专项选择合理的训练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训练效率。高中学生本身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因此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的提高训练成绩,必须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专项合理安排合适的训练方法,实行量体裁衣的训练方法。深入研究本专项的技术特点,真正把握专项的本质和技术难度,在训练手段上,要做到实用、集中、有效、小搞形式主义。查阅和搜集国内外资料,及时了解各项专项的发展趋势、动态和最新训练成果,有助于提高老师的个人业务水平。

结束语

总之,想要促进高中竞技体育水平健康发展,无论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是日常训练都要灵活进行,比如制定针对学生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按客观规律,紧抓学生心理变化,以此来保证学生持之以恒地训练,以达到学生身体素质与校内竞技体育水平共同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牟晋京.山东省部分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7篇

论文关键词:竞技体育;战略选择;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是对竞技体育运动的全面分析、判断和科学预测,对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全局所做的筹划与指导,是未来竞技体育运动发展的指导性文件。而它本身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竞技体育运动的成败,因此战略制定的首要工作就是对影响战略选择的内外部内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战略的科学性。

1内部因素分析

1.1项目布局与管理

世界上任何一个竞技体育发达国家,都不是实行大而全的发展战略,而是战略重点有所侧重。如美国的田径、游泳,仅这两个项目就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27枚和25枚金牌,成为美国金牌的“半壁江山”;德国的赛艇、皮划艇、马术(在1996年奥运会上,德国到最后3天金牌还只列第5位,就是依靠皮划艇和马术,才在最后时刻回到第3名的位置),法国的自行车、击剑、柔道,中国的乒乓球、跳水、射击、举重,韩国的射箭、跆拳道,日本的柔道,古巴的拳击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范例。因此,项目布局是制定竞技体育发展战略所应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过去20年中,除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绩不理想外,我国在洛杉矶奥运会、巴塞罗那奥运会、亚特兰大奥运会、悉尼奥运会、雅典奥运会上都取得了好成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那些我们从上世纪8o年代开始抓的传统优势项目和重点项目的潜力已基本挖尽。同时,我们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的优势项目大多数是在世界体育领域影响较小的项目,而在像田径、游泳这两大基础项目及影响较大的篮、足球项目上我们仍处于相对劣势。

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奥运金牌总数第二的位置,就必须在积极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围绕2OO8年奥运会目标,对我国正式开展的44个奥运会项目进行新的合理的结构调整:巩固和提高传统优势项目;整理和挖掘潜优势项目,努力寻找新的金牌增长点,从大项中选择若干典型小项为突破口,集中攻关,力求实现目标要求;抓好田径、游泳两个基础大项和水上项目“119工程”的建设;对群众喜爱、观赏性强的足、篮、排等集体项目进行合理调整,在进一步巩固女排传统优势的基础上,以女足、女垒、女篮、女曲、女手五个女子集体项目为重点突破口。男子项目则要力争或保持在亚洲的领先地位。此外,要对奥运重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动态评估制度,科学、准确、公正、合理地确定重点项目,调动各个运动项目参与奥运争光计划的积极性,实现优胜劣汰。

1.2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与发展,不可没有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制胜的规律,对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表明,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参加课余运动训练的中小学学生人数少,造成高水平体育人才断层现象严重;我国竞技体育训练体制“金字塔”比例失衡,塔基过宽、塔身过大,即我国竞技体育的“成才率”较低,经济效益差;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短缺、失灵,市场调节能力有限。为了早日克服目前我国竞技体育“青黄不接”的断层局面,我们应尽早制定相应的有效措施。首先,走“体教结合”的道路,建立新型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变过去那种后备人才成长单一通道的供给型业余训练体制,以小学运动队一中学运动队一大学运动队为主干通道,以初级俱乐部(业余体校)一中级俱乐部(重点业余体校)一高级俱乐部(体育运动学校)为辅助通道,形成体育与教育结合、学校与市场交叉双轨制的业余训练体制。

其次,发挥国家办业余训练的主渠道作用,走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业余训练的路子。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如果国家不给予必要的保障,那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就会失控,就会严重干扰奥运争光计划的落实。因此,我们必须发挥政府在办业余训练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搞好“一条龙”后备人才的梯队建设。同时,要鼓励社会及个人兴办、资助业余训练,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和培养社会体育骨干。

再次,进一步加大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要下决心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纠正青少年竞赛中虚报年龄,以大打小、弄虚作假、“借鸡下蛋”的不正之风。

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业余训练网络重建起来,将运动人才梯队重建起来,全面振兴业余训练,为2008年奥运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职业俱乐部兴办业余训练的法规,监督职业俱乐部依法建立后备人才训练梯队,保证必要的基础训练规模。

1.3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

长期以来,训练科学化程度与技战术创新力度不够,一直是制约我国部分项目健康发展的瓶颈,表现为训练指导理论滞后于运动实践的现实发展、传统训练方式占主体地位、训练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与训练实践严重脱节。

因此,今后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力度,便成为落实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的关键工作。其一、建立科技与训练“双方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科技与训练双方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其二、加强对我国优势项目包括基础训练在内的先进训练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开发工作,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指导本国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同时要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训练理论,并做好“国产化”的消化吸收工作。其三、不断改进训练条件,改革训练方法手段,加强训练的科学调控,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益和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其四、加强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高水平、多功能、集中强化型的国家运动训练基地,为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等大型比赛提供集高水平训练、科研、教练培训、恢复、营养等多位一体的服务。其五、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在坚持科学训练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继续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和统一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

1.4区域体育发展

不同地区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事实表明,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无论在发展水平、质量、规模、速度还是资源拥有量上,我国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区域间竞技体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了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此,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我们要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梯度推进和扬长避短的方针,制定本地的体育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体育现代化目标,支持地区间的合作,共同利用和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口支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尤其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西部的体育事业。在承办赛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给予积极支持。

再次,进一步加大青少年业余训练的管理力度和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我们要下决心尽早、尽快采取措施纠正青少年竞赛中虚报年龄,以大打小、弄虚作假、“借鸡下蛋”的不正之风。

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将业余训练网络重建起来,将运动人才梯队重建起来,全面振兴业余训练,为2008年奥运会再创辉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完善职业俱乐部兴办业余训练的法规,监督职业俱乐部依法建立后备人才训练梯队,保证必要的基础训练规模。

1.3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

长期以来,训练科学化程度与技战术创新力度不够,一直是制约我国部分项目健康发展的瓶颈,表现为训练指导理论滞后于运动实践的现实发展、传统训练方式占主体地位、训练效益差等问题。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科研与训练实践严重脱节。

因此,今后加强科研与训练的结合力度,便成为落实科学训练与技战术创新的关键工作。其一、建立科技与训练“双方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科技与训练双方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其二、加强对我国优势项目包括基础训练在内的先进训练经验的总结和研究开发工作,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训练理论,指导本国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同时要大胆引进国外的先进训练理论,并做好“国产化”的消化吸收工作。其三、不断改进训练条件,改革训练方法手段,加强训练的科学调控,提高运动员训练效益和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其四、加强运动训练基地建设。建设高水平、多功能、集中强化型的国家运动训练基地,为国家队参加奥运会等大型比赛提供集高水平训练、科研、教练培训、恢复、营养等多位一体的服务。其五、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积极引导他们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与训练方法。在坚持科学训练和技术创新的同时,我国应进一步加大反兴奋剂力度,继续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努力采取一系列措施,构建更加完善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和统一的反兴奋剂管理体制。

1.4区域体育发展

不同地区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但事实表明,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是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突出特征,无论在发展水平、质量、规模、速度还是资源拥有量上,我国区域间差异十分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造成区域间竞技体育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导致了竞技体育发展不协调,最终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为此,在区域体育发展格局上,我们要从各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梯度推进和扬长避短的方针,制定本地的体育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现体育现代化目标,支持地区间的合作,共同利用和开发人力、物力资源,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对口支援,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尤其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西部的体育事业。在承办赛事、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应给予积极支持。

2.2.2中国人体育观念的制约.

中国的社会因素也有对竞技体育发展不利的一面,首当其冲是中国人的体育观念问题。体育竞技是最具冲击性和感官刺激的活动,体现了人在竞争中求生存的顽强精神,而中国人自古以来修心养性,追求中庸,提倡温良恭俭让,这与现代竞争有着本质上的不和谐。欧洲中世纪的各国纷争及美国人当初从欧洲移民到蛮荒的大陆后改造环境的抗争,造就了他们不断挑战对手,挑战极限的生存意识。甚至像Et本这样的亚洲国家,由于本土资源的贫乏,也对民众从小进行着适者生存的训练。这种文化差异导致了中国大多数人对体育先天的不重视。于是,一直以来中国人没有把体育放入主流文化里2.2.3商业运作观念滞后

另一不利因素是,中国社会还没有深刻认识到竞技体育作为商业平台的重要性。萨马兰奇、尤伯罗斯、阿克斯塔以商业模式成功运作竞技体育的案例,对中国的体育管理者和投资者还很陌生。中国竞技体育缺乏商业运作——竞技体育是一个产业,必须引入商业化运作,需要有投资人、职业经营者、赢利模式和产品,如同进行利益至上的、可计算的工业生产一样。而目前我国本土的竞技体育生产的有效供给能力还远远不能满足国内体育消费者的需求,于是有很多消费者去享受NBA、欧洲足球联赛等高质量的产品。正如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庞德所言:体育赞助和商业运作是100多年来奥林匹克运动运行的的汽油,中国竞技体育目前在中国社会难以找到高质量的汽油。

2.2.4中国的城市化

体育是城市文化,竞技体育发展的土壤——消费和参与群体在城镇。没有城镇居民占总人口比重的提高,没有城市化产生的聚集效应,竞技体育拓展和繁荣都是不可能的。中国确定的“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对今后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竞技体育的发展,尤其是启动体育消费,拓展体育市场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人口大幅增加所产生的聚集、辐射、带动效应,促进体育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和集约化运作,体育人口将大幅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不断完善,使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以外延式扩张方式进入大规模发展期,竞技体育将呈迅速发展之势。

2.3政府因素

2.3.1政府管理体制

政府是竞技体育的管制者,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竞技体育发展影响深远。同时,由于竞技体育具有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国家形象和促进国际外交等政治价值,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看到奥运金牌对中国的重要意义,而充当了竞技体育的管制者和竞技体育的运作者。这种高度集权式管理存在“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缺乏活力和后劲不足”等一系列弊端,新时期的竞技体育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举国体制。体育行政部门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贯彻国家体育方针、研究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制定体育行业政策、加强管理和提供服务上来。强化体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社会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把一部分不应由政府行使的职能和社会能够办的事逐步转移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

2.3.22O08年奥运会

中国举办2O08年奥运会是北京市政府的行为,这一未来事件对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有巨大影响。它会促进该段时期内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这一点无需证明。引起很多体育学者关注的是,它对中国竞技体育的长远改革发展,尤其是市场化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为了确保金牌,规避风险,2008年以前是不会对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动大手术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明确了在未来几年要继续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

然而,我国竞技体育的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忽略市场的配置资源作用,不考虑成本和收益毕竟会影响效率,这都是举国体制引起学者质疑之处。何况,学者发现,现在人们对金牌的激动已不像当年那样狂热,人们虽然关注金牌榜的数字,但更关注、更需要的是项目自身的文化魅力。这就提醒我们,竞技体育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要注意尊重民意,引导全面的竞技体育价值观。在北京奥运会金牌上,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是可以理解的。但从长远看来,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至少会对近几年竞技体育市场化造成一定障碍。

2.4大众体育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协调发展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推崇的一项体育方针。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能真正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虽然我国一再强调这一问题,但由于受国家投人不足与重大赛事夺取奖牌任务之间矛盾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制定发展战略时只能把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实行在一定时期内高水平竞技领先的方针。但竞技体育的高楼大厦不能失去大众体育的支持,否则会成为“空中楼阁”,它需要大众体育为其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提供为数众多的爱好者和支持者、设备、人才资源等客观条件。

2l世纪,随着中国进人“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将大幅度提高,恩格尔系数将大大下降,对体育的需要以及健康的要求将大大增加,这为大众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我们要转变观念,正确理解和认识两个战略之间的相互依赖、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全民健身战略为基础,以奥运争光战略为重点,大力推进两个战略的协调发展。

2.5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

2.5.1竞赛方面

(1)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各国对金牌争夺更加重视。奥林匹克赛场成为各国和地区显示实力、扩大影响、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随着新世纪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各国和地区都愈加看重和关注本国和地区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表现,将此作为民族形象的体现。各国更重视奥运成绩和排名,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竞技水平不断提高,如法国青年与体育部推行的长达l0余年的“体育复兴计划”等。(2)奖牌分布更加广泛,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增多,实力格局有所变化。竞赛活动日趋频繁,作为竞技体育最集中的表现形式,竞赛制度、方式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竞赛种类和次数越来越多。名目繁多而又充满刺激和吸引力的比赛应运而生,除了传统的锦标赛、联赛、杯赛、邀请赛外,各种名目的大奖赛、排名赛、精英赛、系列赛、资格赛、等级赛、公开赛、巡回赛等纷纷登场,奖金额度不断攀升,比赛次数越来越多。竞赛发展的新特点必然对各国原有的竞赛体制形成冲击,因此任何想致力于发展竞技体育的国家必须进行相应的训练制度、科研制度和竞赛制度改革。

2.5.2商业开发方面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8篇

关键词: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思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它的创立、发展和深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竞技运动水平的不断突进和提高。一门成熟的学科,必有一套规范的学科名词和成熟理论作支撑。以过家兴教授为主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工作,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本《运动训练学》专著,该专著的问世标志着中国运动训练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到现在只有25年的历史,而世界上第一本内容体系较为完整的运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诞生于1969年,可见运动训练学还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其中的许多问题尚待人们进一步探索,但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仍存在一些分歧,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竞技体育理论的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在此就对竞技能力的定义、同一性、差异性及构成要素等问题进行探讨和论述,以期为完善竞技体育理论体系及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与论述。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竞技能力的演变。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早期阶段,曾经使用“训练水平”替代“竞技能力”来描述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本领,但在训练实践中,训练水平这一概念有时也用它来指代“运动员所达到的竞技水平”、“教练员组织训练工作水平”、“运动员所具有的运动能力”等,存在着一定用词混乱的现象,可以说,训练水平是一个多义词。而训练水平是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竞技能力的含义则专一而明确。当训练水平被用于表达运动员的训练状态时,则比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更为具体地表述所达到的程度。1984年田麦久教授首次对“竞技能力”这一概念的科学涵义及其在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进行了探讨。随后,体育界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练员开始逐步使用。1986年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院系统编教材《运动训练学》中,使用了“竞技能力”这一概念,标志着竞技能力概念在我国的使用走向了深入和普及。

(二)竞技能力的定义。竞技能力的定义长久以来一直存在分歧和不同的见解,目前广泛使用的定义多集中于“参加比赛”而剔除“参加训练”的表述。“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有效地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本领,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的综合。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均引用了此种概念。下定义的规则中“定义项不能包括含糊不清的概念和隐喻的词语”,“有效地”这种含糊不清的词是欠妥当的。在1988年版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1994年版的《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和1998年版的《项群训练理论》中均把“有效地”去掉了,将“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参加训练和比赛所具备的能力。

而“竞技能力”中“竞”是“竞争、竞赛”之意,“竞技”是指“体育竞赛”,“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所以,竞技能力是表现在“体育竞赛”中的能力。训练学家徐本力教授认为“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为在比赛中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所必须具备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综合体;张洪潭教授对“竞技能力”的定义是运动员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训练而积聚的参赛夺标的主观条件。2000年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对“竞技能力”定义为: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郑念军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将竞技能力系统定义为:相互区别、相互作用的身体形态、技能、素质、技战术等组成要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竞技能力状态转移而表现出一定训练和参赛能力的有机体。田麦久教授在《我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新发展》中指出,对概念下定义时,应遵循“中性定义”的原则,不能对所定义的概念持有“理想的期望”。显然,徐本力和张洪潭所下的定义中“取得优异成绩”、“参赛夺标”是不适合的。

(三)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运动训练方法是为提高竞技能力而采用的途径和办法,要提高什么样的竞技能力,就应有什么样的运动训练方法。1986年过家兴教授等人提出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体能、技能、智能和心理能力”,到1990年徐本力又提出了“体能、技能、战术能力、智能、心理能力和思想作风能力”的观点,2000年田麦久主编的《运动训练学》中提到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但这些运动训练方法中,除比赛训练法这种综合提高各种能力的方法外,没有专门提高运动智能的方法。循环训练法还能提高对抗能力,而对抗能力不在五种竞技能力中。所以,有必要对竞技能力构成要素进行梳理,这样在运动训练中要提高某种竞技能力才能采用相应的运动训练方法。

1、竞技能力的同一性。竞技能力是运动员个体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养,身体练习是竞技能力的基本特征。因此,从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的运动员个体必须具备身体能力,没有身体能力,竞技能力将无从谈起。以前常听说搞体育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从侧面也反映了要想从事体育活动,四肢一定要发达,要具备一定的身体能力。身体能力是其他竞技能力的基础,在很多项目中还起到了主导作用。

完成体育动作需要有方法,这种方法即是技术。技术是体育的核心,不学技术可能会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跑步,但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要经过多年系统科学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早期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是“力量+技术”,可见技术早已被人们所重视。运用技术的能力即技能。在田麦久的项群理论中,把技能主导类作为一大类提出,也充分显示了技能的重要性。没有技能,就无所谓体育竞赛。竞技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技能的一点点提高,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运动成绩。

运用技能将身体能力充分发挥,必须有心理能力的参与和配合才能得以实现。心理能力是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奥运会赛场上从没有出现过弱智的运动员。一个心理能力不强的运动员,很难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要不就不会有“克拉克现象”一说。比赛法的目的就是训练心理能力,确保在实战中技战术的稳定发挥。如果说身体能力是竞技能力的“硬件”,那么心理能力相当于竞技能力的“软件”。

战术能力只有在球类等项目中才有作用,对于跑类就没多大意义了。运动智能属于心理学范畴,综合体现在其他各种竞技能力中。思想作风不属于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所以,竞技能力的同一性是指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体育竞赛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则能节约身体能力,更合理地利用身体能力,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心理能力是身体能力和技术能力正常发挥的精神保证。

2、竞技能力的差异性。不同体育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是不同的。比如,100米跑与健美操、足球来比较。从竞技能力的同一性可知,这三项运动的竞技能力构成要素都包括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100米跑除了这三种能力外战术能力可以忽略不计。

健美操是一项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舞蹈、音乐为一体的身体练习。在竞赛中运动员要表现出健、力、美,要抬头挺胸、面带微笑。对于100米跑的竞赛,观众不会去看运动员跑姿好不好看、有没有面带微笑。崔云霞、杨里平在提到“健美操专项竞技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培养”时提出“表演能力的提高与选材”,2001~2004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与1997~2000年国际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之一是“不断提高创新和艺术表演能力”。由此看出,表演能力是健美操不同于100米跑的一种竞技能力。

足球运动是以脚为主支配球,两个队相互攻守、互为对抗,力争将球射入对方球门的集体运动项目,足球运动是集体运动项目。100米跑是个人项目,不存在与其他队员的配合,只管自己往前跑。一个有凝聚力、团结的集体中各成员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帮助,才能实现1+1>2的效应。一个足球队中的队员不光要有身体能力、精湛的球技,还要顾及与其他队员的合作。北京足球现代队外援恩里克评价中国足球队时说:“中国不是弱队,队员之间配合有问题”;孙雷鸣提出:“足球球星所具有的特质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感知能力、协同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个人绝招等”。这种配合、互助的协同能力在集体项目中是不可缺少的。足球的特点之一是对抗性。100米跑在自己道次上运动,跑到其他的道次属犯规行为,所以不存在对抗。但在足球场上,队员之间会有合理的身体冲撞。“现代足球运动的主要发展趋势是在越来越快速的激烈对抗条件下,熟练而准确的运用技战术进行比赛,随着足球运动水平的提高,对于球员的训练质量和比赛中对抗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邹秋华、王君指出中国青年女子足球队存在的问题是:“其防守的主要问题是后场队员的个人对抗能力不强”。众多资料中显示,对抗能力作为一种竞技能力在对抗性的运动项目中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100米跑是个体两腿快速的交替重复运动,足球则显得复杂得多。足球场上情况复杂多变,竞赛结果更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足球运动员要采取计谋和策略,即战术。荷兰队教练米赫尔斯说:“全面化的队员必须具备敏锐的机智,根据场上攻守情况,需要他到哪里起什么作用他都能承担,这样把所有的力量加起来才是总体战术”。合理的足球战术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运动员个体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即战术能力。运动员要在全面扎实的技术基础上,熟练应用战术,不断提高战术能力。

三、研究结论与建议

竞技能力是指运动员个体在先天因素基础及后天因素作用下,通过专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训练形式,在体育竞赛赛场上所展示的综合素质的集合体。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竞技能力的同一性表现在身体能力、技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的差异性表现在表演能力、协同能力、对抗能力和战术能力等方面。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为基础竞技能力、核心竞技能力和辅助竞技能力,三者在竞技能力构成要素中都不可缺少,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而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高职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刚.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持续发展观[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5.24.1.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第9篇

关键词: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8.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6-0001-04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Sports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SUN Banjun,ZHANG Qingchun,LIU Yan,GUO Penghao,LIU Ye

(Hebei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Shijiazhuang 050041,He bei 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 events refers to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 he entire team in sport games. The competitiveness is affected by the training

system,game system,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public support. The pa per reviews five major factors,namely,competition potential,static energy,te am efficacy,team intelligence and environment restrictions. Based on this revi ew,the paper build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port events, so as to have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e vents from all directions and aspects. Therefore,it has theoretic and practica 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ompetitiveness of sport events; influencing factors; evaluat ion;index system

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概念界定

竞技体育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社会现象,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体现了一个国 家的综合国力,同样一个地区的竞技体育水平也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实力。而现代竞技体 育的竞争不仅仅是纯粹的竞技体育方面的能力比拼,它涉及的范围更广、内容更全、因素更 多、分工更细且更综合,因此有必要随着竞技体育这一特征的发展,对竞技体育的描述有新 的认识。构成综合竞技能力和影响训练过程包括生物学、社会学、运动学、心理学等多方面 因素,我们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是指竞技运动主体在竞技管理、竞赛组织、团 队和谐、科技支持、物质保证条件下,在运动竞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整体的竞技和竞 争能力。

对于一个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系统,其内部必然有自身的矛盾规律,对外则必然与外界 社会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种内部矛盾发展和外部环境影响是此系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竞技体育的最基本环节就是训练和比赛,而其主体是运动项目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运动项 目团队在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的,综合 竞技能力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运动项目团队整体实力决不是运动 员个体竞技能力的简单相加。衡量一支运动项目团队的综合竞技能力可通过以下因素去分析 ,即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运动项目的综 合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将会受到竞技体育训练系统、竞技体育竞赛系统、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支持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训练过程中影响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因素既有其固定的规律,又时刻处于变化的动态 状态。如何在训练过程中实现对影响训练对象综合竞技能力诸因素进行科学的诊断评价和监 控,并根据诊断和监控的情况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实质就 是通过对反映训练对象综合竞技能力的诸因素各种参数的掌握,正确分析其变化特点和规律 ,研究其对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为科学地确立训练目标、制定训练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 训练方法手段,从而达到优化整个训练过程的目的。建立健全科学的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 评价体系并对其综合竞技能力进行测评,可以避免选择项目优化方案时的盲目性,避免运动项 目团队资源的浪费,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提升运动项目的整体竞技能力。因此,研 究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必要性。

2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

竞技体育的最基本环节就是训练和比赛,而其主体是运

投稿日期:2010-03-10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项目(07277112D)。

作者简介:孙班军,河北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体育 管理、集团管理与公司治理。 动项目团队。作为一个整体,运动项 目团队在比赛中的成绩和名次是由多层次、多系统、多环节构成的动态因素群决定的,综合 竞技能力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每个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而运动项目团队整体实力决不是运动 员个体竞技能力的简单相加。衡量一只运动队的综合竞技能力应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其影响因 素,即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智能、环境制能(图1)。

图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要素

2.1 竞技潜能影响因素

运动项目团队的竞技潜能意指项目团队通过合理的选材和科学管理,在体能、技术、 战术、心理素质和运动智能方面具备的一种潜能,经过系统、科学训练变为现实竞技能力的 一种潜在可能。这种可能向现实转化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能否挑选到适合这一项目运动 的、具有某种天赋的人才,这又涉及到选材的水平、科学性以及选材的途径和运气;运动员 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素质;训练体系(在青少年阶段的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训练体系存在) 是否健全;是否具有适合各年龄组比赛的竞赛体系、竞赛的健康程度;项目开展的传统与历 史以及该项目开展的环境优劣等(图2)。

图2 竞技潜能影响因素

2.2 竞技势能影响因素

竞技势能意指项目团队经过系统、科学的训练,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素质和运 动智能方面表现出来的现实竞技能力的水平和状态。一个项目团队的现实竞技能力水平和能 力高低主要取决于经过系统训练后运动员个体在体能、技术、战术、心理以及运动智能等方 面的竞技能力水平;教练员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认知体系的形成途径、特点以及健全与否 、经验体系的丰富与否以及修正效果、教练员的个性特质与人格特征等;训练理念的先进程 度、接收相关训练理念、理论、信息的能力,训练过程的调控于训练效果的把握(图3)。

图3 竞技势能影响因素

2.3 团队效能影响因素

团队效能意指项目团队所有成员间的协同、合作、互补、简捷、协调和效率的程度, 是团队在组织管理、内外部协调,尤其在对团队特质的管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就竞技 体育而言,团队成员之间及其团队与外部的沟通与协调的意识、沟通与协调的方式、沟通与 协调的效果,团队内部的目标设计与规划、团队目标的组织实施、团队的凝聚力、价值取向 和认同程度,团队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坚决性、一致性和韧性等是影响团队效能的主要因素( 图4)。

图4 团队效能影响因素

2.4 团队智能影响因素

团队智能意指项目团队成员在知识体系、认知体系、经验体系支配下的智力程度和特 点以及在实施团队目标过程中认知过程的效率。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团队 智能的核心,团队智能追求的是团队成员在不同条件下对认知信息的反应、采集、判断、储 存、处理、加工、决策运用的一致程度和效率。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不同环境条 件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团队的文化特质和认同与一致程度是影响团队智能的重要因素( 图5)。

图5 团队智能影响因素

2.5 环境制能影响因素 综合竞技能力环境制能是团队管理体制 、激励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表现。

环境制能意指项目团队内部的精神特质、价值认同、文化品位等方面以及保证团队目标实现 的管理方式、激励措施和条件保障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对每个成员言行和意识的约束程度, 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趋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以及规章制度等等。环境制能影响因素主要 是从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对运动项目团队成员产生影响(图6)。

图6 环境制能影响因素

3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与竞技能力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若 干个指标构成的,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涵盖了竞技潜能、竞技势能、团队效能、团队 智能和环境制能五大方面,由五个一级指标,十五个二级指标和三十二个三级指标构成,其 中包括多项定性指标以及定量指标(表1)。

团队应变指数教练员经验指数教练员特质能力文化能聚能力训练方法势能指数训练手段势能指数训练调控能力 3.1.1 竞技潜能指标分析

3.1.1.1 运动员潜能

运动员遗传,主要评价运动员的运动天赋及家族遗传中一些对竞技水平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 的生理因素;运动员竞技基础,主要评价运动员本身已具备或已掌握的基本竞技能力;运动员文化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的文化修养能否提高其运动智能,能否抵御外界的诱惑、 坚定信念和人生目标。

3.1.1.2 竞技项目潜能

项目传统指数,主要评价运动项目被认知和被参与的程度,群众基础广泛、认知程度越 高、参与时间越长,其整体和个体的竞技能力水平相应越高,在某运动项目上参与和认知的 个体越多、时间越长,则为这种需要提供了更为广泛和坚实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这种长时 间的群众基础和竞技经历,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出深厚的竞技经验以及更为先进的训练 方法和手段,这为个体竞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宝贵的营养成份;竞技环境指数,运动员竞技 能力的类型以及竞技能力的各组成成份受其存在的环境的影响。一个团队中运动员的竞技能 力各组成成份也与教练员和运动员所形成的竞技习惯有关。主要评价竞技环境是否有利于形 成良好的竞技习惯,是否有利于运动员的训练成长和教练员能力的发挥;训练网络指数,主 要评价是否根据自身的实力,积极网罗、积聚有价值的资源(独特的资源禀赋、卓越的人才) ,使自身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抢占上风;是否广泛地建立合作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并消化有 价值的知识、信息、经验和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建立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获取渠道、更广 泛的合作伙伴。

3.1.2 竞技势能指标分析

3.1.2.1 运动员竞技能力

体质能力,主要评价在竞技训练环境中运动员体质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 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协调五方面;战术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 ;心智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认识事物、分析自我的能力;技术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按一 定技术要求掌握、完成和表现动作的能力;心理素质能力,主要评价运动员在训练或竞技环 境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的控制和调节能力,运动员是否能在训练或竞技环境中通过自我暗示 、思维阻断、注意转移、表象、想像等手段方法迅速有效地调整,使得心理状态达到较为理 想的状态。

3.1.2.2 教练员执教能力

教练员文化能力,主要评价教练员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教练员经验指 数,主要指教练员是否具有丰硕执教成果、良好的运动经历和个人素质评价;教练员特质能 力,主要评价教练员执教是否有高超的智慧和创造开拓能力。

3.1.2.3 训练势能

训练方法势能指数,训练方法势能指数主要评价训练方法是否能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 运动员的竞技运动水平,有效完成训练任务;训练手段势能指数,训练手段势能指数主要评 价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能否有效提高竞技运动能力、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 习、活动方式;训练调控能力,训练方法和手段无疑是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途径。相 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会由于其训练对象不同而产生完全不同的训练效应。而不相同的训练方 法和手段的组合能显示出训练的多样性和普遍性,不同运动方法和手段的组合对运动员竞技 能力提高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训练调控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是否能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 的效果进行有效地调整和控制。

3.1.3 团队效能指标分析

3.1.3.1 团队组织能力

团队设计能力,主要就团队能否确定团队合力的组织结构、职权结构、部门结构和规章 制度,以及信息沟通、人员配备、绩效测评等做出综合分析;团队规划能力,主要就团队是 否对团队各职能部门等组织内的活动制定相应的规程、规章和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的情况 ,同时团队能否根据需要因事设职、量才使用的原则,对每个部门配备适当的人选,同时为 每个人找到最适合的岗位,创造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3.1.3.2 团队协调能力

团队内部协调能力,一是团队是否能够进一步明确团队组织及其各成员间的责权利关系 ,调动积极性;二是团队能否根据管理、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资源配置的要求,有效组 织不同资源,并让在各自位置上正常运作;三是团队能够搞好个体与整体的目标协调、信息 反馈以及个人技能与团队关系的协调等方面情况做出综合评价;团队外部协调能力,一是评 价团队能否及时掌握与团队联系的外部环境的状况,了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了解国内 外先进的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等,结合团队具体情况做好对环境的改善和协调工作。二是评 价团队能否协调利用好团队外部资源,有效利用到团队的发展中来。

3.1.3.3 团队特质效能

团队特质效能是指对团队特质资源的有效配置,发挥优势,形成竞争力的能力。团队 特质资源包括团队特质文化资源、特质训练资源如团队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特质训练方法 手段等、团队的关系资源等有别于其它资源能体现团队特点和优势的资源。团队特质资源效 能指数主要评价团队特质资源利用的程度,从而反映团队特质管理的能力。

3.1.4 团队智能指标分析

3.1.4.1 团队创新能力

团队创新倾向,团队创新倾向是指竞技运动项目的团队管理层、教练员,在管理和训 练方法、手段及其相关技术等方面,是否具有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指标可以通过团队 自主创新比率、团队自主创新频率和百人创新数量来表示。其中,自主创新频率反映的是创 新的速度,百人创新数量反映的是创新的效率;训练方法创新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成员在项 目训练方法上的创新能力,从训练方法的构思到资源配置、训练过程监控和实现等环节,训 练方法创新是否有总体的谋划和计划,这种预期的谋划和规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训练 手段创新能力,主要评价团队成员在项目训练手段上的创新能力,从训练手段的构思到资源 配置、训练过程监控和实现等环节,训练手段创新是否有总体的谋划和计划,这种预期的谋 划和规划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3.1.4.2 团队文化力

团队凝聚能力,团队文化凝聚能力的强弱集中表现了团队通过文化建设是否增强了凝 聚力;是否减少了团队的内耗,提高团队效率。团队的凝聚力强弱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的作 用得到阐释,一是文化导向作用。团队是否可以通过一些言简意赅的口号或标语来倡导一种 能被所有团队成员理解和信奉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规划;二是文化渗透作用。团队是否将文 化自觉渗透到团队的决策、执行等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是否将文化渗透到训练的完善、 调整等活动中,是否渗透到每一位团队成员行动中,并见到成效;三是文化建设作用。团队 是否能够不断总结文化建设经验,融合有益文化,丰富提升团队文化。

3.1.4.3 团队适应能力

团队适应指数,主要是团队及其成员(包括运动员等)是否能够在变化的环境中找准方向、 寻找到解决的措施和方法,以及能否对新知识与新技术等的掌握并较快的适应。

3.1.4.4 团队应变能力

团队应变指数,主要是团队及其成员(包括运动员等)是在特殊、紧急环境中能否有 效应变,是应变效果程度的反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团队整体特别是运动员都能灵活多变地 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对特殊氛围或状况快速应变,从而使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最大程度 的和最为经济的发挥。

3.1.5 环境制能指标分析

3.1.5.1 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指数,主要评价团队管理体制是否适合团队的发展,运动竞技水平及训练水平 的提高。

3.1.5.2 激励机制

激励指数,主要评价激励机制能否影响运动员平时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技,能否影 响着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临场发挥,并成为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原动力。

3.1.5.3 条件保障能力

竞赛保障指数,主要评价团队能否合理有效地完成竞赛的组织、协调,对竞赛运动员提 供全方位的智力、物力保障,从而能够让运动员在较为理想的竞赛氛围和环境中发挥出正常 或超常的竞技水平;训练保障指数,主要评价团队能否合理有效地完成日常训练的组织、协 调,并能够适时调整训练方法和手段,对训练运动员提供全方位的智力、物力保障,从而能 够让运动员在较为理想的训练氛围和环境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4 结 论

1) 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综合竞技能力水平的高低,受到竞技体育训练 系统、竞技体育竞赛系统、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支持程度等多角度、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竞技运动项目团队管理者,首先要明确团队组织及其各成员间的责权利关系,调动积极性, 根据管理、训练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资源配置的要求,有效组织不同资源,并让在各自位置 上正常运作。搞好个体与整体的目标协调、信息反馈以及个人与团队关系的协调工作。同时 ,及时掌握与团队联系的外部环境的状况,了解国际竞技体育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先进的 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等,结合团队实际情况做好对环境的改进和协调工作。

2) 通过文化建设增强凝聚力,努力减少团队的内耗,提高团队效率。团队可以通过一些言 简意赅的口号或标语来倡导一种能被所有团队成员理解和信奉的文化价值、信念和规划以增 强团队文化导向作用,并将文化自觉渗透到团队的决策、执行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将文 化渗透到训练的完善、调整等活动中,将渗透到每一位团队成员行动中;团队管理者要不断 总结文化建设经验,融合有益文化,丰富提升团队文化。在此基础上,充分有效配置团队特 质资源,包括团队特质文化资源、特质训练资源如团队核心教练员、运动员和特殊训练方法 手段能体现团队特点和优势的资源,发挥优势,形成竞争力的能力。

3) 运动项目团队管理者要积极网罗、积聚有价值的资源(独特的资源禀赋、卓越的人才), 使自身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抢占上风;是否广泛有效地建立合作网络,最大限度地获取并利用 有价值的知识、信息、经验,建立比竞争对手更快捷的获取渠道。团队要注重培养运动员在 特殊、复杂、紧急环境中有效应对的能力。特别是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要能够灵活地调整 自己的竞技状态,对特殊氛围或状况快速应变,从而使竞技能力在比赛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 挥。

4) 团队管理者在竞技运动项目的团队管理层、教练员,在管理和训练方法、手段及其相关 技术等方面,培养提升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自主创新频率,保护自主知识产权,把 创新技术融合到运动员管理和运动训练上来。通过对竞技运动项目的认知,能够使得运动项 目团队的精神特质、价值认同、文化素质等方面得到提升,在有效合理的管理方式、激励措 施和条件保障等机制综合作用保证团队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孙班军,黄志强,等.体育产业治理绩效影响因素及其评价方法探析[J].山 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

[2] 孙班军.集团公司竞争力[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 孙班军,华凤岩,张庆春.河北省优势、潜优势运动项目现状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 学报,2009,23(2).

[4] 张庆春,马国义,蒋国勤,等.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球队竞技能力要素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8):68.

[5]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传版社,2006,7.

[6] 杨阳.河南省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探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2).

[7] 党丽萍.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J].甘肃科技,2008,(6).

[8] 鲁飞.试论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J].中国体育科技,2007,(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