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法治思维的养成优选九篇

时间:2023-10-02 08:58:48

法治思维的养成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1篇

一、法治思维的涵义

一般的法治思维是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基础,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一般的法治思维在检察工作领域的延伸和深化。要深入认识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必须对一般的法治思维有全面科学的把握。

法治思维是与人治思维相对应的概念,它是以法治的要求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的要义,在于国家权力在法律范围内行使,公民的自由和权利通过贯彻实施法律得到切实保障,即限制权力与保障权利,这也是法治思维的两个核心内容。

由法治思维中权力限制和权利保障的内容可以推衍出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一,树立法治权威。树立法治权威,就是要培养宪法至上、法律至上的观念。“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我国通过宪法和法律确立了人民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正义等法治原则,这就必然要求以保障人民权利为主要内容的法治思维必须合乎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并以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最高标准。2008年5月4日,总理在中国政法大学解读法治精神时指出:“法比天大,法治天下就抓住了法治精神的核心。宪法和法律的尊严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组织和机构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并努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

第二,树立权力制约、权利保障的观念。法治的核心是对公权力的制约,以及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就必须摒弃中国几千年来的“官本位”封建特权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法大于权的观念。“破坏法治的最大危险在一般情况下都来自公权力。”[2]治国重在治吏,治吏重在治权,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故有学者提出,“限制权力,保障权利,是法治的精髓,也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核心。”[3]十报告也再次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在行使职权的时候,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因此,依法治国的关键,或者说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是依法治权。

第三,树立遵循法律规则和正当程序的观念。法治思维是规则性思维。因为法治思维要求法治主体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对事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进而做出决定,而法律规范、法律原则和法律精神属于规则体系的组成部分,故法治思维必然要求执法者培养规则意识,即凡事按照规则办理,不能突破规则,没有例外,更不能违反,不能随意违背法律、规避法律和超越法律,不能“遇到红灯绕道走”,更不能对法律熟视无睹。另一方面,在严格遵循法律规则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树立正当程序的观念。目前,制约中国法治进程的深层次障碍和阻力还有来自传统社会形成的交往习俗和人际关系准则导致的关系社会、熟人社会格局,这种“非正式组织”和形形的“潜规则”制约着正当程序作用的有效发挥,对实现法治国家具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要实现建设法治国家的目标,就要在全社会废除各种“潜规则”,摒弃“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观念,按照正当程序办事,保证实体正义和公正。

第四,树立责任意识。所谓责任意识,就是清楚地知道法律规范的责任,并自觉、认真地承担依法履行职能和行使权力过程中产生的责任。作为权力的执掌者,要时刻意识到任何权力的行使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后果和责任,行使手中的权力,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尤其是执法者要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受追究的责任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法治思维理应是责任思维。

二、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内涵

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指检察人员在运用一般的法治思维处理事务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检察工作特有的规律和要求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模式。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就是要求检察人员既要遵循法治思维的一体要求,又要以检察监督独特的视角思考问题,处理案件。

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除服从法治思维的一般要求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殊要求:

第一,要树立强化监督的观念。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这是我国人民通过宪法的形式赋予检察机关的职能。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一方面,法律监督的主体只能是检察机关,具有专门性;另一方面,检察机关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通过专门的监督方式和途径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自党的十报告提及“法律监督”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出现“法律监督”一词,这些都是对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地位、职能的认可和强调。因此,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更应该强调法律监督的属性。

第二,要树立严格依法履行监督职能的观念。一些检察人员的思维观念里,往往将检察机关的监督权无限放大,一味强调法律监督,导致监督越位、错位,背离了法律设计的初衷。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要求检察人员明确法律监督的重点是监督公权力,维护私权利,以及保障人权。所谓监督“公权力”,即监督公务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尤其是监督侦查、审判、刑罚执行等机关履行职能活动的过程是否合法,实体处理结果是否正确。“设计检察制度的初衷便是为了控制警察的恣意和法官的擅断。”[4]除此之外,检察人员还必须明确法律监督的手段主要是启动程序,而非实体处理。因此,必须恪守检察权的边界,在配合与制约之间,寻找合适的法律监督切入点,谨慎地启动监督程序,严格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第三,要树立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观念。作为法律的监督者,检察机关负有依法监督和纠正侦查、审判和刑罚执行等法律适用环节中存在问题的责任和义务,这样才能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检察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用更加严格的标准履行检察职能,并提升检察监督的能力,维护检察权威和司法公信力。

三、培养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重要意义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监督法律正确实施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因此,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意义重大。

(一)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发挥着重要作用

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目标,更不是若干个执法部门可以独自成就的伟业,需要所有的执法、司法部门共同努力、辛苦铸就。检察机关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法律的贯彻实施和监督职责,在推进法律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正确实施,保障人权和维护司法公平正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更需要执法者具备法治思维,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因此,检察人员培养法治思维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是搞好新时期检察工作的必要条件

当前,人民对司法公正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检察工作的期待也不断提升,检察工作面临更多更严峻的挑战。搞好检察工作,除了要求检察人员具备较好的政治素养,拥有较高法律水平,心怀司法为民的热情,更要具备依法办事,按照正当程序,正确、稳妥处理矛盾和纠纷的能力,还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这就意味着旧有的执法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国家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普遍存在的对司法公正的渴求。因此,检察人员必须更新司法理念,在原有的司法理念的基础上,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进一步运用法治思维办理案件,履行监督职能,才能适应新时期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三)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检察机关更好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

在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大背景下,党的十报告要求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作为司法者和法律监督者,尤其是在化解矛盾和深化改革过程中,检察人员负有更为重要的职责,也必将大有可为,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因此,检察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思考问题,更好地发挥在化解矛盾、解决纠纷、维护稳定中的作用,也是有效地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

(四)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有利于解决当前检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当前,检察工作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法律监督职能不能有效发挥,重办案、轻监督,重配合、轻制约的现象比较普遍;检察机关在人权保障方面的职能发挥不够充分,漠视人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检察机关对于司法公正的维护与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期待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等等。以上问题的妥善解决,需要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需要广大检察人员不断增强法治思维,强化法律监督意识,正确有效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在维护司法公正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权,有效化解矛盾,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

四、培养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途径

从当前检察工作的实际情况看,培养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需要重点强化四种“意识”。

(一)强化“学习意识”

检察人员法治思维的培养不是自然而然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自觉地、不断地培养。所以,检察人员要不断强化学习意识,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法治思维能力。要认真钻研法学和检察理论。只有对法学和检察理论有了全面、正确和深入的理解,才能对法治和检察工作的规律有全面、准确的把握,并不断加深认识,从而为培养和深化法治思维奠定理论基础。要不断加强对现行各项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检察工作涉及的有关法律法规必须熟练掌握,并深刻领会其立法精神,将其融会贯通,为培养和增强法治思维提供良好的法律武器。在办案实践中加强学习。通过审查案件、出庭应诉、侦查讯问、调查研究、分析案例等实践活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处理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使法治思维真正成为检察人员办理案件、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时的“第一思维”。同时,通过办案,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不断调整和修正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进一步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

(二)强化“监督意识”

长期以来,检察工作中存在要么只重视侦查权的行使,偏废诉讼监督权能,要么不敢监督、不善监督、不愿监督,从而不能有效发挥检察监督职能的问题。事实上,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中,强调检察权的监督职能,并着力培养检察人员的监督意识是十分必要的。强化“监督意识”,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配套工作:第一,要培养宪法意识。检察人员的法治思维首先是思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权威,也是一切行为活动的根本总则。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是宪法赋予的。因此,我们要从宪法的角度,认识检察机关在宪法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在思想上牢固树立强化检察监督职能,就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的法治信念。第二,要进一步增强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意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案件的查处上。十报告中指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因此,检察机关必须强化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意识,必须牢固树立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的观念,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充分发挥作用。第三,要强化接受监督意识。要自觉接受群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作为司法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者,检察权同样需要在阳光下运行。唯有加强对检察权的监督,检察权的运行才能更加规范,从而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检察工作健康发展,也才能使广大检察人员深刻体会到检察权的严肃性,感受到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寄予的期盼和高度关注,从而不断深化监督意识。

(三)强化“程序意识”

在我国几千年来的“人治”传统观念之下,重实体、轻程序的执法观念和思维已经根深蒂固,并严重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从“佘祥林案”到近期揭露的几起冤假错案不禁让人们发出疑问,违反程序正义的前提下还能否保证基本的实体正义?对此检察机关应该深刻反思,是否在监督环节上,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缺乏程序意识才最终导致了冤假错案的产生?

法治是程序之治,法律程序是约束和制衡公权力、防止公权力滥用和执法者凌驾于法律之上,并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正义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因此,检察人员要培养程序意识,即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把程序正义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检察人员在作出某一项决定,实施某一项行为的过程中,其过程、步骤、方式和时限等应该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特别是在办案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证据出发,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审查证据、判断证据、适用证据,确保每一个证据在案件办理的每一个环节都合乎法律的规定。当前,强调检察人员强化程序意识,防止侦查人员和检察人员刑讯逼供、指供诱供和非法取证具有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的采取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要坚决依法予以排除。

(四)强化“人权意识”

强调检察人员树立“人权意识”,是因为检察权作为司法权和法律监督权,如果运用不当就会导致检察权的滥用,损害到当事人的利益,会产生比滥用侦查权和审判权更为严重的危害后果。如何在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之下,求得检察权打击与保护职能的共赢,始终是检察人员面临的难题之一。

对此,检察人员要严格履行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在履行检察职能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权保障”的理念,并将之融入到完善证据、依法辩护、合法侦查、强制措施和审判程序等各个环节,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并保证人民的自由、财产、权利和尊严免受执法机关滥用执法权带来的侵害;检察人员要恪守“不得强迫自证其罪”、“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和“有利于被告人”等刑事法治原则,坚决防止和纠正刑讯逼供、变相体罚、指供诱供等非法行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人员要倡导平和司法。平和是一种司法心态,更是一种司法境界。检察人员要以追求公平正义为根本,理智、客观、审慎、平和地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和每一起案件,尽量避免采用普通民众的义愤情绪来对待案件和当事人,尤其要克服官僚作风和“优势心理”,平和对待律师等职业群体;另外,检察人员要增强司法人文关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从生活中体验人情世故,学会换位思考,时刻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拉近司法与民众的距离,在检察工作中展现人文精神和司法亲和力。

注释:

[1]转引自王新友:“破除‘人治思维’才能实现法治梦想”,载《检察日报》2012年12月19日。

[2]江必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若干思考—以学习党的十报告为背景”,载《人民论坛杂志》2012年11月20日。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

党的十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这是新时期深入开展法治教育的新要求,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不仅有助于推进依法治国,而且有助于推动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使他们更融洽地融入法治社会。

一、法治思维相关概念界定

(一)、法治思维

法治思维是指用法律的精神、规定与原则,对相关法律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解决的意识过程,是用法治的理念、法律知识与法律规定去实施法律的具体过程。而当法治思维成为个人的思维习惯时,这种思维方式也将会伴随其终生,并影响终身。

(二)大学生法治思维

大学生法治思维是指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培养他们去熟练运用法治思维对所遇到的法律问题,能正确的去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决策的思想认识过程。具体表现为能去灵活运用法律原t、逻辑以及法律规范作出符合法治理念相适应的行为。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的意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指出,“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是我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党的重要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无论对大学生还是法治国家的建设都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作为年轻且文化素质较高的群体,是培养全民法治思维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他们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经过教育引导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道德思维、政治思维、经济思维和法治思维方式的关系。理性认识法治思维方式,是树立法治信仰的前提。把大学生作为为突破口,通过大学生的示范和影响,有助于带动其他群体树立法治意识。建设法治国家有赖于每个人法治意识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二)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具备法律思维,以法律作为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依据。因此,人格健全的大学生不仅必须具备健康的心智,还必须具备法治思维方式,能自如地以法律为依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法治思维方式与人我平等、敢于担当、创新一道,共同构成了现代人的健全人格样式。只有具备了健全人格,大学生才能摆脱束缚,以独立自主的身份参与社会活动,并且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遵守规则,提高社会实践的成效。

(三)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思维,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法治教育和法治思维培育已经被党中央和国家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要适应社会法治化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法律素养,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法治思维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当代大学生是否具备法治思维已成为衡量其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高校要实现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目标,必须加强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培育。

三、大学生法治思维培养的路径

大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过程就是大学生不断学习法律知识、不断进行法律实践,观事察物、论人说理,以法律作为衡量和评判的准绳,从而逐步养成法治思维习惯的过程。

(一)树立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培养法治认同感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始终把握国际国内动态,把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穿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克服宣传教育中的模式化,密切联系联系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大学生切身利益问题,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内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本着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的专业学习,贴近学生所关注热点等原则推进课程改革,减少教育内容的重复性。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兴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从校园法治环境来说,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念,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法治思维、法律素质的形成。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要秉承依法治校,努力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营造校园的法治氛围。要以人为本,依法建立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畅通大学生处分申诉制度等救济途径,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学代会制度等各项管理规定,内容上改变过去重义务、轻权利的做法,程序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充分利用校内广播站、电视台、校报、黑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体,介绍相关法律法规,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法治人物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小环境。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3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思维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70059

在素质教育的改革契机之下,培育高中生政治素养成为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任务。不少高中政治教师为了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譬如创新课堂教学、融入人本教学观念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定式,推进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

一、探析高中政治教学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愈来愈高,十分看重人才的综合素养,我国各阶段教育教学也紧跟形势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高中政治学科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高中政治学科必须要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抛弃单纯、枯燥的概念教学,融入生本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政治知识,还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能,让高中生形成自主探索的观点和意识。与此同时,政治教师要明晰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借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形成,以此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高中生整体思维能力的提高。

二、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途径

1.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在经济发展转型和改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国家、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对人才的选用尤其注重其创新思维的具备。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还要针对高中生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剖析,注重引导学生探索政治知识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指导学生以时代为背景,站在全局的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创新、积极创新,并以此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时,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代内涵与意义,而且要引导学生注意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内容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体会到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实践、民族精神的契合性,激发学生用时代精神创新社会实践的理念和行为,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2.借助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能力

由于高中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缺少社会实践和社会经验,过少的社会阅历使得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加之不少学校还推行应试教育,因而一部分高中生还无法做到知行统一。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政治教师可以采用概念解释法、系统归纳法(线索式或图解式)、比较法等,尽可能多地在课堂上为学生阐明某一个知识点或某一社会现象的深层内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借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关的实例,鼓励学生发表看法,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我分析中看到这一实例背后的深层意义,从而锻炼其分析性思维能力。

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实践性思维能力

实践性思维能力是否优良,其最好的标志不是从不犯错,而是在犯错之后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高中政治教师有义务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高中政治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以导学式常规课为载体来指导实践,以主体式活动课的形式来模拟实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性思维能力。就拿主体式活动课的教学形式来说,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以学生必学的知识与经验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定的活动项目与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主性、创造性,强化并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此种教学形式开展政治教学,最好用“案例分析”“情景表演”等方法做补充,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于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和要求,在此背景下将高中政治课堂变成一个培养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平台。政治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完成政治学习任务,在教知识的过程中也不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终使我国的素质教育全面、深入、稳健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1]牛保群.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2009(8).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4篇

关键词:法治思维;艺术管理学科;法治教育

随着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兴起与发展,高校艺术管理学科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作为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高校艺术管理人才的教育是为文化产业和艺术组织的发展培养能胜任实际管理工作的实践性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从教育背景来看,高校学生一般是法律素养和法治意识相对较高的群体,而不断发生的社会事件反映了高校学生法治意识的淡薄,法治思维的缺失,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传统的高校管理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法治管理。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艺术院校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一、我国高校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

国外的艺术管理学科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入艺术管理学科。计划经济时代,艺术管理学科重艺术素养轻管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文化市场体系的健全,各类市场主体的竞争,重艺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管理兼艺术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主流,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艺术管理人才。虽然艺术管理学科在我国已经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但是不得不承认该学科教育教学的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随着现代管理步入正规的法治管理,高校艺术管理教育与法治中国建设下的艺术管理人才需求出现严重的偏差,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完备,法治观念的缺失,价值观选择的迷惘,导致其已无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法治经济的建设提供支撑,加强艺术管理学生法治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10月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重大方针,2015年4月《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出版,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教,提供了权威教材。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管理逐渐走入正规的法治管理,对于艺术文化产业来说,政府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政府职能,文明行政,不断提高执法水平:企业作为艺术文化产业的经营者,要依法经营,遵守市场规则:公民作为艺术的生产者,要自觉守法,依法维权,切实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作为艺术文化事业的接班人,艺术管理人才的法治思维如何,决定了未来艺术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而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必须肩负起培养人才的时代使命,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加强法治教育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的管理教育忽视了法治思想和理念的培养,造成学生法治观念的缺失,导致学生价值观的迷惘。当前的艺术管理学科大都作为艺术类招生,艺术生追求个性,思想活跃,正处于思想成长,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新媒体在商业化运营模式下,往往只关注自身利益诉求,导致舆论引导有失偏颇,造成公众法治意识低下,公德底线模糊,严重影响艺术生价值观的构建和健康人格的塑造,因此学校加强法治教育就显得极为急迫与重要。

法治经济要求其管理者和参与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法治思维。在法治经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执法者的主体和守法的楷模,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法治经济的建设。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其法治思维,为法治经济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法治教育是学习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监督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将来装点美好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法治教育,有利于根植于法治精神,为依法治国提供智力支撑。

三、艺术管理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艺术院校作为输送艺术管理人才的主阵地,弘扬时代精神的灯塔,应当也必须强化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进行灵魂洗礼,以增强法律意识,培养法治思维:引导学生积累完备的知识去提升见识的格局、转化胆识开拓创新,确实把法治教育纳入高质量艺术管理教育体系当中:激发学生的批判意识,引导他们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确实让法治精神根植于艺术管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引导学生深呼吸式地读书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守法的楷模,也会推动文化产业与和谐社会的发展。强化法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深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过剩时代,毫无防备之下铺天盖地的新鲜信息已经扑面而来,它的到来让人无法抗拒。信息时代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外部世界,阅读已经成为人们与社会联系的方式。媒介传播渠道的丰富使阅读变得随手可得,触手可及,口袋装手机,知道天下事。网络便捷下的快餐化阅读,市场化浪潮下的娱乐性阅读,工作生活压力下的功利化阅读,巳然无法使思维沉淀,浏览的随意和快速反映了当下社会心态的浮躁、懒惰、功利。深呼吸式地阅读,令人潜下心来走进文字,用心感悟,与作者对话交流,达到思想共鸣。用心去阅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让人终生受益:用心去感悟,一本好书让人清静、舒适,滋养心灵世界:深呼吸式地阅读,培养人的优良品格,开阔胸襟,使人汲取无穷无尽的力量,深呼吸式地阅读是铸就灵魂的法宝,也是培养法治思维的最佳方式。

(二)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

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想要成为有担当、能担当的主体,完备的知识是前提,这就需要学校将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强化道德支撑,帮助其在头脑中逐步树立法治信仰,为将来担当重任做好知识准备。有了知识,见识的格局才有所提升,有了胆识,见识才能转化成成就,批判意识才能发挥出来。

艺术生向来重专业轻文化,缺乏文化沉淀,殊不知完备的知识是见识的基础:见识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的结晶,来自实践,是胆识的定心丸:胆识是胆量、胆略,是开拓创新的关键钥匙,出自社会生活的历练,是见识的提炼升华。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见识、胆识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引导学生积累知识,要善于将知识转化为见识,将见识转化为胆识,用完备的知识去扎实基础,用深邃的见识去扩展思维,用雄浑的胆识去开拓创新。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一代代经过法治教育的高素质艺术管理人才,在法治中国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的批判主体,也会成为社会的“校正力量”,他们将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反思批判,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为法治中国的发展与变革提供新的精神资源、创新思维与创造力,而今天的培养就显得格外重要。

批判,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讨伐、批斗、打击,现代人将其妖魔化,它是人们借助理性对某一对象认真审视,通过深刻反思与质疑,凭借敏锐的判断力,清醒的头脑、理智的力量而做出事实分析和价值判断。它是不因权威与流行而认同,但也不必然会站在其对立面的理性思维方式。

当今知识社会时代,国家的创新能力决定了其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要不断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学作为汇聚智力、科技与精神资源的高地,弘扬时代精神、引领社会发展的灯塔,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使命,承担起反省与引领社会的时代责任。然而当前“知识本位”的教学仍广为流传,以教师为中心,视教材知识为真理,迷信于名家意志,盲从于专业权威,听不到与众不同的意见,缺乏怀疑精神,沦为随遇而安的社会旁观者,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缺位已经严重阻碍了知识的增长,压制生命的灵动,影响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学校应鼓励学生不满足现有知识,大胆地质疑已有结论,合理地挑战权威,摆脱惯性思维的桎梏,走出固步自封的狭隘境界,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理所当然地将现有知识视为有待检验、分析、批判的对象,在大胆怀疑、审慎反思与理性探究中解决问题,理所应当地从社会良知出发用法治思维方式对自我和社会进行批判,在深刻地反省、理性地质疑中向现存秩序发出挑战并促其变革,使其具有独立的人格,洋溢着明辨是非的智慧,为构建法治社会夯实基础。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5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格;多元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2-0008-02

创新型国家建设,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关键在创新人才的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人才培养密切相关。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寻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

创新人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培养创新人才应当牢牢抓住创新人格这个根基。人的品德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优化创新人才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等创新人格。

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到人的价值根本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牢固树立起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在创新活动中自觉地去选择、实现最能为社会奉献的价值目标,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把服务于民族进步、国家发展和人类幸福作为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有了这种道德责任和理想信念,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的需求,从而在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和项目。

华罗庚曾经说过,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创新的道路遍布荆棘,只有具有坚定的意志,始终对自己充满自信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人,才能在创新的过程中面对种种失败的可能性和意想不到的重重艰难险阻。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人的创造属性的深刻认识和理解,使人生充满创造的欲望,树立起积极进取,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创新精神,培养坚忍不拔的创新意志。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创新人才开启创新活动大门的密码和钥匙,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综合作用的过程,代表着有价值的能开拓意识全新领域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具有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科学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内在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在培养、塑造、开启大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敏捷性和跳跃性、怀疑性和批判性等创造性思维个体本质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通过马克思“三观”教育、唯物辩证法方法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升创新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启迪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新能力是对知识技能的获取和综合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更新与完善、发明与创造。科学的世界观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不同实践和理论的差异中去寻找问题,充分拓展思维空间,发现新问题,创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唯物辩证法有利于创新人才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进行重组,能自由灵活地驾驭创新思维为创新目标的实现服务,从而形成高水平的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更代表着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灌输并使之内化,培养高校学生的求变求新思维,促使其不断运用聚合、发散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逐步形成创新能力。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每个个体都具备创新的潜能,但是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激发创新潜能,形成创新的环境和氛围。校园文化对诱导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一种厚德博学、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大学精神文化。通过学校的引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基础上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学术道德,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容文化;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宣传创新的意义和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营造一种群体创造性活动的大氛围,充分激发个体创新潜能;关注时事,反映学术前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式,通过其自身改革和创新,为学生个性发展和潜力发挥提供更

大的空间。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法、途径

1. 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涵盖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方面,内在地蕴含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一个人的创新意识受到个体哲学思想(世界观、方法论)制约和影响,思想教育主要是进行世界观、方法论教育,而加强世界观、方法论教育,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人们的头脑,提高受教育者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新的形势下,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政治教育跟不上,就很难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即使培养出了优秀人才,由于自身思想不可靠、政治立场不坚定,也不可能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服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教学中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心态的调适,培养大学生积极、自信、竞争、合作、坚持、忍耐等良好的心态,从而为支撑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与困难和挫折做斗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因此,通过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培养创新意识,规范创新行为,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2.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大力推行启发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创新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创新探究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行启发式教学,要努力创设一种活泼而宽容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知道他们的看法都是有价值的,敢于各抒己见,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教师再做适当的梳理和总结,为创新思维创造条件。要引导学生对知道的东西进行反思、追问和审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大胆反思、质疑、批判,勇于提出新的理论、创造新的方法,从而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让学生深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把握创新思维的基本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取代教师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双向互动模式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具有平等性、互动性、可转化性。

(2)加强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表现是创新实践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主要指实际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性教学是为了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是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力的培养环节,它有利于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激发其创新灵感,因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和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一般来说,大学生对某些理论知识的接受、理解能力是比较强的,可是要把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还需要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社会实践属于综合性教育活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针对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深刻的了解、缺乏在艰苦复杂环境中磨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的状况,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

3. 构建适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激励机制

(1)改革考试方式,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考试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对教学过程会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包括对教学过程的激励作用和对教学价值的导向作用。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存在以下弊端:一是命题形式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二是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简单化,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全面培养。这种考试方式严重制约了创新人才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的创新,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考试方式的创新。只有改革考试方式,才能激励创新教育目标的实现。

(2)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科学的评价会促进人的创造力形成,不良的评价和测量会挫伤人的创造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系统广泛地搜集信息、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或即将产生的学生行为和思想变化,进行价值上的考查、判断、评估,以确定其社会价值。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多以考试为手段,侧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学生能力和思维方式以及创新素质的形成过程,这极大地制约了创新人才培养。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摒弃现存的各种制约、干扰和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评价考核标准和办法,充分发挥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的导向作用,构建起适应培养学生创造力需要的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符合时展要求的动态化、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涌现,将极大地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对于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欲也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书,周希贤.思想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2]周希贤.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德能冲突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王刚,周希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创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08).

[4]冯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0).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6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 高职大学生 法律思维方式 法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9-0053-02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价值目标和发展方向,更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如何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真正做到依法治国,最为关键的是提高作为依法治国主体的公民之法律素质,形成以体现法治为主要价值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对于专门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高职院校而言,在大学生群体进入职业社会之前,如何利用教育的优势,提高其相应的法律素质及法律思维能力,以顺应时代的要求,也就成为学校目前理应承担的基本任务之一。

一 法律思维方式的界定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按照法律思维的主体不同,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社会大众的法律思维方式,其思维主体为遵从法律行为规范的一般社会成员,它表现为社会大众的一种法律意识,它透露的是人们未经专门职业训练的一种法律价值观和法律判断力,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和一个国家法律文化的重要内容。狭义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律人的思维方式,其思维主体为法律人,表现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所共同具有的思维定式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大众,法律人需经由专门的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训练才能成就,他们分享着共同的知识背景、法言法语、思维方式、法律信仰和法律技能,他们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比普通人更为深刻和熟练。

二 培养高职大学生(以下简称高职生)法律思维方式的必要性分析

“法治实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强调法律思维培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约2600万,其中,高职生有近一半,也许有人要说,高职生毕业后一般不会从事法律工作,所以他们无须、甚至也不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毋庸置疑,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目标,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的养成,离不开长期法律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大量的法律实务的训练。对于高职生而言,我们不能希冀通过法制教育培养出高度专业化的法律思维方式,但培养出社会大众的一种法律思维方式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1.培养高职生法律思维方式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需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立不仅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司法体制、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更需要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能够深入人心。2011年一位美籍华人大律师在扬州接受我国记者采访时说过,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真正做到用法律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的美国人也不会超过30%。在我国这个数值可能只有百分之几,即使是法律人,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很难做到。有鉴于此,大学生在校期间经过几年的相对系统性法制学习,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方式,走上社会,起到一定的“蝴蝶效应”,才能使法治得以实现。反之,即使制定了非常完备的法律制度,就连大学生都不能养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方式,做不到法律思维优先,还是用道德的、经济的、政治的思维方式去优先思考、解决涉法性问题,法治只能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可见,通过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式,带动社会主体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才能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生的法治观念如何,能否按法律思维方式思考、分析和解决涉法性问题,将关系到我们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依法治国必须学会法律思维”。

2.培养高职生法律思维方式是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需要

高职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能力的提高。第一,法律知识的掌握。即明确理解、掌握现行法律制度的体系、相关法的基本内容,特别是法律所赋予我们的权利及要求我们应履行的义务。第二,法律思维的能力。掌握法律思维的特点,遵循法律逻辑,以法律价值取向为指导、以合理的推理、论证为基础,解释、适用法律的能力。第三,解决争议的能力。即依据法律规定,合理预见事物发展规律、预防争议的发生于先,处理已发生争议于后,建立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秩序。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7篇

关键词:高中政治;创新思维;培养;积累;开放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教育事业前进的动力。高中政治,是高中阶段必不可少的一个学科,也是培养高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学科。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政治学科的优势,引导学生分析当代热点社会事件,表达自己的创新想法,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与政治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教学环境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创新性不断提高。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政治课堂氛围

科学的政治课堂氛围,是高中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才能深入思考政治问题,在政治课堂中做一个乐于思考的学习者。所以,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有胆量产生个性化的想法,表达自己的创新观点。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十分重要。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抓住学生的思维创新点加以表扬,会让学生找到创新的动力。只有政治课堂氛围和谐民主化,才能使高中学生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找到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比如在讲解《新时代的劳动者》时,教师要向学生传递新时代劳动者的先进性以及其所享有的权利、义务等。教师在课堂中要就“新时代劳动者”这一话题与学生交流,高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涉世未深的学生,他们的想法总是很有个性。一些学生提出“新时代的劳动者可能不是人类,会成为机器人”。一般来讲,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听到这样的说法,会将学生的行为归为搅乱课堂秩序。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一边肯定学生的个性化想法,一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新时代劳动者”的意义。只有教师心平气和、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才能让学生有形成创新性思维的环境。

二、通过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切学习活动都始源于思考,引导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方法。在高中政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鼓励学生在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疑问,并给予学生科学的反馈。学生的质疑会成为课堂的生成性内容,让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创新性,教学氛围更加创新。一直以来,大多数高中学生一切听从于教师,教师要求背哪些知识点,就机械化地记忆,教师要求做什么样的笔记,就照抄不误。结构清晰与死板的课堂,影响了高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探究,引导学生从一个政治知识点去思考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去。比如在讲解《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时,教师要通过政治教学让学生接触经济生活,了解生活中的存款储蓄以及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高中学生的生活面较窄,许多学生没有金钱概念,更不了解存款储蓄与银行的具体业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开一个问答大会,鼓励学生质疑。教师让学生提出一个符合他们年龄水平且与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其它学生用一切方法寻找答案并作答。对于答案不满意的提问者可以继续质疑,直至问题清晰化。这样的课堂活动本身就具有创新性,在活动中,学生要参与其中,就要开动脑筋去思考创新的问题,要使活动继续下去,就要不断去质疑,不断掌握新的知识点。教师用心去设计创新的教学形式,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主体性活动培养创新思维

政治课堂,是学生获取政治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尝试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融入到课堂实践中,达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法组织政治教学。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做政治课堂的临时老师,会调动起学生探究政治知识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利用值班的方法组织学生当值班老师,教师要在开课之前确定下值班老师的名单,并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内容告知他们,保证其教学内容的规范性。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高中生都有各自不同的想法,给学生一个创新教学,表达个性的平台,有益于其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像在讲解《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时,一些学生会利用人民代表大会视频的播放,展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不同形式,展示四大政治参与权利。高中学生乐于接受与使用新鲜事物,他们的个性化想法会让政治课堂更加多彩,也能够激发其自身的创新潜能。其次,教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中组织小组竞赛。高中学生的好胜心强,竞争会让他们的学习劲头更足。打造开放性的高中政治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组之间就一个议题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前,每一个小组要开一个小组会议,先在小组内针对自己的议题确定辩论的方向,收集权威性的论据。小组讨论完毕后,教师要组织小组之间交换意见,看哪一方获胜。比如在讲解《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时,教师可以将“和平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与“竞争冲突是时代的主题”作为辩论的题目,引导学生相互说服。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巧妙发现对方的不足,并使其转变成为自己的优势。激烈的小组竞赛,会让政治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也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的基础性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方法。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政治学科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积极与其它教师合作交流,开发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政治课堂中积极思考,提升政治教学的创新力度。

作者:郝月真 单位:衡水市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张烨剑.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5,11:231.

[2]刘永.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2012,34:12.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8篇

    一、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中学政治课历来以其德育功能而成为各年级的必修课。今天,其德育功能仍需加强,它要发挥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中学政治课又不是纯粹的只讲政治道理的学科;如果只顾及这一点,那它就会显得干瘪、不丰满,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其实,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还应有其智育功能,那就是自身学科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 "知识"主要是政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 "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基本知识是政治课的基石,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学生才可能凭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觉悟,政治课才能发挥出德育功能。而思维则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觉悟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课的教学时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每周只有 2—— 3节课。而我们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还都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复杂的、急剧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现象扑面而来,这迫使学生要直面世界、直面人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在形成之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政治课里仅仅获得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结论,甚至有些结论是或然性的,而没有得到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那他们的知识是相当肤浅的,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觉悟就是摇摆不定的。这对于国家、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都是潜在的危险。中学政治课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运用它去认识世界,这就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素质教育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提出来了。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根本缺限就在于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记忆知识的机器,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学政治课要走出一条新路,不得不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政治课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其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课本知识与思维方式初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中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纳起来,是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抽象思维能力。简单地说,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问题要会"想",对社会现象要有一个基本尺度的把握。当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具备了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对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高中政治课本中也有较多关于思维方面的知识,如"概念"、"判断"、"推理"、"比较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等,这些为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二、 高中各处级政治课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高一:第一,学习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按一寂线索串联起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准确地把握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第三,领会课本编写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先分析后归纳的思维方法,并学习在实际中运用车船费上,学习运用书本知识初步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强烈的经济意识;高二:重点是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多的运用。高二阶段,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对学生来说,辩证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和关键。能够进行辩证思维,不但对政治学科,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启发;高三:这是思维能力提高和升华时期。重点是培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比的方法、辩证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提高判断理论是否、政治是否能力;同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三个年级的思维能力是逐步提高的。三、 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1、 渐进性原则。学生刚进入高一,思维习惯较多的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如去市场买菜时要讨价还价,商品有个价格标签,手头上的零用钱怎么用等,然后再过渡到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概念、观点,让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现代人要有商品意识,要学会做生意"等问题,学生未必能深刻理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日常经济现象,比如分析"物价为什么要上涨"、"国家为何要控制物价"。这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采用"形象--抽象--形象"的步骤分析社会问题,学生每次学习都有所获。对不学生提出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应循序渐进,不可"高起点",一步到位,否则就会"低落点"。我们必须引导他们建立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说来,学生要先学会归纳推理,再进行演绎推理,再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2、 思维训练要讲究巧妙性、隐蔽性,最好不要让学生有被试验的感觉。我们要把思维训练融于课堂设问、提问和各种练习中。一旦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试验的对象,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思维抵触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在不知不觉的思维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了某个道理或解决了某个难题,学生常有毛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感。3、 加强口头表达的训练。口头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既要会想,也要会讲。能大胆地讲,口能进一步会想。学生要成为有政治头脑的现代人。不会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计有助于思维训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特别要组织好课堂讨论和即席发言。4、 思维训练与日常生活、与对重大时事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但加强了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走向广阔的社会打下了牢固的思维基础。政治课教学中,各种最新的现实材料,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古板、陈旧、过时的材料常使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是老生常谈之感。政治课教学始终应该有时代气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意识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捕捉时代最新信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5、思维检测要体现在重要的考试中。试题应要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要能体现思维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做题,既能检查出知识水平,又能检查出思维能力。四、思维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实效如何,关键要看教师是否灵活运用启迪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下面几种方法和技巧不妨一试。1、 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这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起点。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向各方面搜寻信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2、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所谓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设凝置难,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凝引思,以思解疑。常见的创设矛盾冲突情境的方法有:比较异同;提问法;反问法;故错法;案例法,即先交给学生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去探究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等等。3、模仿课本中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政治课本在叙述问题时采用了多种具有典型特色的思维方式,比如理论观点与具体材料相统一,多角度分析问题、对比法、演绎法、归纳法,等。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应挖掘其中的思维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讲授完农业的六点作用和基础地位后,可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先分析后归纳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以介绍自己的学样为题进行模仿。这样做,有章可循,具体实在,学生容易接受。4、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定势。一种思维方式确定后,它会长期左右人的思维活动。由于学生在小学和初中较少接触和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是否问题的判断常简单地进行肯定或否定,要么对要么错,非比即彼。这种简单思维方式在学生进入高中接触较复杂的问题时,常使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比如,看到社会上有人贪污公款、有人贩卖毒品、有些大款挥霍浪费纸醉金迷等现象,就认为钱是罪恶之源,也相信那句古话"有钱能便鬼推磨";但课本中又说钱(即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作用,这又是充分肯定金钱的社会意义。因此,有些学生就对金钱现象难以正确对待。又如课本一方面充分肯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巨大地位很高,但又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好,经济效益差。学生就认为课本上的内容是互相矛盾的。此类问题不少。客观世界本来是复杂多样而且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也要用相应的思想方法去认识它。如果用一种思维模式,比如要么绝对的正确,要么绝对的错误,那就不能如实地认识客观事行,并且使思想僵化、封闭。因此,不消除学生的错误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政治课的发展,学生必然会感到政治课越学越难,越学越玄,越学业越没有实际意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进行是否判断时,要密切联系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联系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去思考,实事求是,从面逐步养成进行辩证思维的习惯,坚持用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辨析题去启发引导学生。最近几年的政治高考题中的辨析题就可以很好地借鉴。例一,"某守法公民发现朋友寄给他的信件被公安机关拆开过,十分气愤,认为公安机关检查他的信件是不合法的";例二,"专政就意味着消灭民主"。5、 以一个现象为中心,进行横纵联系,进行多角度思考,扩展思维的广阔性,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比如,高一关于农业问题的学习,可以把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横向思考;而对农业的含义、特点、作用、地位以及怎样发展农业等问题进行纵向思维,从面形成关于农业的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在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不断和极学习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各种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他们已有的思维水平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矛盾。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不断地创造条件解决矛盾的过程。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中学政治教师,肩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重任,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政治教育效果。

法治思维的养成第9篇

一、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

中学政治课历来以其德育功能而成为各年级的必修课。今天,其德育功能仍需加强,它要发挥出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的作用。但是中学政治课又不是纯粹的只讲政治道理的学科;如果只顾及这一点,那它就会显得干瘪、不丰满,不能适应今天的社会现实。其实,中学政治课作为一门学科,除了独具特色的德育功能外,还应有其智育功能,那就是自身学科特色的知识和能力功能。"知识"主要是政治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能力"主要是思维能力。基本知识是政治课的基石,教师只有讲清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学生才可能凭借掌握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觉悟,政治课才能发挥出德育功能。而思维则是联系知识和觉悟的桥梁。思维能力越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越多,觉悟才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中学政治课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课的教学时数是非常有限的,一般每周只有2——3节课。而我们的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心理素质等,还都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的;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我国的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复杂的、急剧变化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现象扑面而来,这迫使学生要直面世界、直面人生。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处在形成之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政治课里仅仅获得一些简单的概念和结论,甚至有些结论是或然性的,而没有得到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那他们的知识是相当肤浅的,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觉悟就是摇摆不定的。这对于国家、对社会、对学生本人都是潜在的危险。中学政治课要切实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运用它去认识世界,这就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思维能力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素质教育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项重要课题提出来了。过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的根本缺限就在于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记忆知识的机器,束缚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中学政治课要走出一条新路,不得不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政治课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其有自身学科特色的理解知识、归纳知识、分析知识和运用课本知识与思维方式初步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这些能力在高中各年级有不同的要求,但归纳起来,是具有政治学科特色的抽象思维能力。简单地说,通过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中的问题要会"想",对社会现象要有一个基本尺度的把握。当前,加强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为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具备了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对进一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同时,高中政治课本中也有较多关于思维方面的知识,如"概念"、"判断"、"推理"、"比较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等等,这些为进行思维训练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二、高中各处级政治课进行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高一:第一,学习构建课本知识体系,将所学知识按一寂线索串联起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准确地把握纵向比较法和横向比较法;第三,领会课本编写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先分析后归纳的思维方法,并学习在实际中运用车船费上,学习运用书本知识初步分析经济现象,培养强烈的经济意识;高二:重点是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学会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对"理论联系实际"这个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有更深刻的感受和更多的运用。高二阶段,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对学生来说,辩证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和关键。能够进行辩证思维,不但对政治学科,而且对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有启发;高三:这是思维能力提高和升华时期。重点是培养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比的方法、辩证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分析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提高判断理论是否、政治是否能力;同时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三个年级的思维能力是逐步提高的。三、培养思维能力的基本原则:1、渐进性原则。学生刚进入高一,思维习惯较多的停留在形象思维方面,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入手,如去市场买菜时要讨价还价,商品有个价格标签,手头上的零用钱怎么用等,然后再过渡到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概念、观点,让学生掌握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现代人要有商品意识,要学会做生意"等问题,学生未必能深刻理会。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运用书本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日常经济现象,比如分析"物价为什么要上涨"、"国家为何要控制物价"。这样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采用"形象--抽象--形象"的步骤分析社会问题,学生每次学习都有所获。对不学生提出的思维能力的要求应循序渐进,不可"高起点",一步到位,否则就会"低落点"。我们必须引导他们建立他们那个年龄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提出相应的能力要求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说来,学生要先学会归纳推理,再进行演绎推理,再进行辩证思维和发散思维。2、思维训练要讲究巧妙性、隐蔽性,最好不要让学生有被试验的感觉。我们要把思维训练融于课堂设问、提问和各种练习中。一旦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试验的对象,就可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思维抵触或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在日常学习中,在不知不觉的思维训练中,经过自己的思考明白了某个道理或解决了某个难题,学生常有毛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喜悦之感。3、加强口头表达的训练。口头表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学生既要会想,也要会讲。能大胆地讲,口能进一步会想。学生要成为有政治头脑的现代人。不会准确地口头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是不行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设计有助于思维训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回答,特别要组织好课堂讨论和即席发言。4、思维训练与日常生活、与对重大时事的观察与思考结合起来。这样做,不但加强了思维训练,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现实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将来走向广阔的社会打下了牢固的思维基础。政治课教学中,各种最新的现实材料,是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古板、陈旧、过时的材料常使学生产生老师的教学是老生常谈之感。政治课教学始终应该有时代气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现代意识的人,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现代意识、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师要能精心筛选和组织新材料。政治课教学中要坚持"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模式,冲破课堂在时空上的限制,捕捉时代最新信息,把握社会主流意识。5、思维检测要体现在重要的考试中。试题应要有较高的思维价值,要能体现思维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做题,既能检查出知识水平,又能检查出思维能力。四、思维训练的基本操作方法。进行思维训练的实效如何,关键要看教师是否灵活运用启迪学生思维的基本方法。下面几种方法和技巧不妨一试。1、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这是进行思维训练的起点。良好的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对政治课有兴趣,才有可能带着问题向各方面搜寻信息,发现矛盾、分析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2、创设矛盾冲突情境,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平铺直叙的教学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所谓启发学生思维,也就是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有经验的教师都非常关注设凝置难,创造良好的问题情境,以凝引思,以思解疑。常见的创设矛盾冲突情境的方法有:比较异同;提问法;反问法;故错法;案例法,即先交给学生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使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去探究原因和解决矛盾的方法,等等。3、模仿课本中的思维方式进行训练。政治课本在叙述问题时采用了多种具有典型特色的思维方式,比如理论观点与具体材料相统一,多角度分析问题、对比法、演绎法、归纳法,等。教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应挖掘其中的思维方式,并引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例如,在讲授完农业的六点作用和基础地位后,可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先分析后归纳和多角度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要求学生以介绍自己的学样为题进行模仿。这样做,有章可循,具体实在,学生容易接受。4、注意纠正学生错误的思维定势。一种思维方式确定后,它会长期左右人的思维活动。由于学生在小学和初中较少接触和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对是否问题的判断常简单地进行肯定或否定,要么对要么错,非比即彼。这种简单思维方式在学生进入高中接触较复杂的问题时,常使学生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比如,看到社会上有人贪污公款、有人贩卖、有些大款挥霍浪费纸醉金迷等现象,就认为钱是罪恶之源,也相信那句古话"有钱能便鬼推磨";但课本中又说钱(即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的作用,这又是充分肯定金钱的社会意义。因此,有些学生就对金钱现象难以正确对待。又如课本一方面充分肯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巨大地位很高,但又说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好,经济效益差。学生就认为课本上的内容是互相矛盾的。此类问题不少。客观世界本来是复杂多样而且是变化发展的。我们也要用相应的思想方法去认识它。如果用一种思维模式,比如要么绝对的正确,要么绝对的错误,那就不能如实地认识客观事行,并且使思想僵化、封闭。因此,不消除学生的错误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利于政治课的发展,学生必然会感到政治课越学越难,越学越玄,越学业越没有实际意义。解决的办法,关键是引导学生在进行是否判断时,要密切联系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联系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去思考,实事求是,从面逐步养成进行辩证思维的习惯,坚持用历史的、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选用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辨析题去启发引导学生。最近几年的政治高考题中的辨析题就可以很好地借鉴。例一,"某守法公民发现朋友寄给他的信件被公安机关拆开过,十分气愤,认为公安机关检查他的信件是不合法的";例二,"就意味着消灭民主"。5、以一个现象为中心,进行横纵联系,进行多角度思考,扩展思维的广阔性,发展思维的深刻性。比如,高一关于农业问题的学习,可以把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横向思考;而对农业的含义、特点、作用、地位以及怎样发展农业等问题进行纵向思维,从面形成关于农业的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学生在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不断和极学习的过程中,社会环境和各种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与他们已有的思维水平之间所形成的内部矛盾。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就是不断地创造条件解决矛盾的过程。恩格斯告诫我们:"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中学政治教师,肩负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重任,要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途径和手段,以取得最佳的政治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