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15:32:18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1篇

如何在农林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当前农林院校面临的一个挑战.该文首先分析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及其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要求,其次总结了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标进行了再定位.认为基于农林背景、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是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培养目标;再定位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于1956年创办于东北农学院,目前全国将近90所普通高等院校设置了该专业[1].尽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办学背景十分复杂,但综合来看,各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主要由下列相关专业所形成[2G3]:(1)农林院校:是在原土壤学和土壤农化分析等专业基础上成立的,它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诞生背景非常相似;(2)师范院校:是在原地理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3)理工院校:在原来测绘学专业的基础上成立的;(4)综合类院校:多数是在原有的人文社科相关学科背景基础上成立的.近年来,随着国土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管理新政策的不断出台,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

党的十后,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呈现3种新常态:首先是适应经济规律,国土资源管理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死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其次是要适应自然规律,坚持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的要求促进城市转型发展,发挥用途管制对城镇发展空间和建设用地边界的管控作用,真正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助推城镇化;再次是适应社会规律,坚持最人性化的资源民生制度,维护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新常态下,国土资源管理对专业人才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技术实践上均提出了更高要求.(1)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宅基地改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等土地新政,要求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如耕地保护、土地征收、土地生态保护、土地法规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国土资源管理要求日益精细化,对专业人才的技术与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随着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金土工程”、“一张图工程”等项目的展开,对数据库技术、空间信息技术、工程管理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2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地方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道路不同,各具特色,但面临的主要问题基本相似,以江西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和大多数农林院校一样,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在原有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学等学科的基础上成立的,创建于1987年,属江西省第一个创建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自1998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以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一直归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也是如此.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有4个二级学科,即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4].考虑到土地资源管理学科对工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教育部规定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可以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位.这就说明土地资源管理并非纯管理学学科,而是兼有工学学科的性质[5G6].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大部分的师资是从原来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等)转过来的,受学科背景、师资条件等限制,学校学科定位没有跟上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形势,近几年来的培养方案修订出现了培养目标定位是属管理人才还是工程技术人才的摇摆状态,导致人才培养方案修改频繁.并且也受到近年来高校重基础研究、轻技术实践的大环境影响,师资力量出现了文科化的倾向,即主要是从行政管理和公共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土地问题,和其他综合类院校一样,走公共管理的道路,导致专业发展方向偏离农林背景的正常轨道,专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

2.2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由于农林院校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科定位不够明确,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越来越严重.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或中介单位、研究部门.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2008年前,学生就业主要是行政事业单位,大约占52%,其次是企业或中介单位,大约占30%.在研究部门(含考取研究生)的比率在18%左右;2009年后,就业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集中表现在企业或中介单位就业比率上升,大约在50%左右,而行政事业单位的就业比率下降到30%左右,在研究部门(含考虑研究生)的比率变化不大,在20%左右.为进一步调查就业结构,笔者走访了江西省25个县(市、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局和下设事业单位,发现由于受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影响与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引进的人才有测绘、地理信息、法规、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地理学等,专业呈多样化趋势,而引进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比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原因主要有: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要求,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实践技能等.笔者调查了企业或中介单位的就业情况,发现大部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都集中在土地规划、土地评估等传统方向,而在信息与工程等新兴专业方向的就业很少,主要反馈的问题是学生技术老旧,缺乏必要的信息与工程类知识,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等.信息与工程类技术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用人需求,构成了就业的瓶颈.因为研究部门以基础研究为主,而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目前以应用为主,这可能是多年来本专业在研究部门就业一直不高,且变化不大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调查信息认为:现阶段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和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集中表现在理论知识不够全面,对信息科学、工程类知识的缺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严重.

3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再定位的思考

如何在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下,发展农林背景下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3.1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进行科学定位在进行专业定位时,首先,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应该保持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突出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背景的结合,重点解决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要结合国土资源管理新常态的要求,拓宽知识面,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动产登记、宅基地转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等,在相关的课程中应该加入新元素,满足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理论知识的要求[7G8].

3.2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既可以授予管理学学位,也可授予工学学位,这就表明该学科具有2个学科的特征.教学与培养过程中,应该借鉴工程类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将工程类学科的精华吸收到管理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融会贯通,工管结合,培养既掌握管理类学科的理论,又掌握工程类学科的技能,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9G10].工程类的课程包括测绘学、数字测图原理与应用、土地信息系统、土地复垦学、水土保持学、土地整治工程学、土地建筑工程概论等.在工程技术中,要突出农林院校的农林背景,走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道路,设置农村土地整治、农村土地生态环境修复(如矿山复垦)、山地水土保持技术等相关工程技术方向,以适应未来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11G12].

3.3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国土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要求要有更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更熟练的操作技术与更强的实践技能.可以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组建为技术技能类(3S技术、工程设计与管理技术)、理论基础类(耕地与保护、土地法规、土地景观生态)、实践类(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估评价、不动产登记、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工程等)等3个课程群,教学日历按照模块组织,集中教师资源、实验和实践资源,对学生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集中训练,提高学生实践技能,3个课程群的关系如图1所示.实践这个课程群的培养模式,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既能从事管理工作,又可从事技术业务的培养目标。

4结语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最早诞生于农林院校,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的深入进行,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新形势,迫切需要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农林院校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多起源于与之相关的土壤学、土壤农化分析专业.农林院校如何在农林的背景下发展有特色、高水平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一个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能脱离地方农林院校的专业背景,但同时必须符合国土资源管理的新常态,体现国土资源精细化管理的新要求,走“管理学与工程学”并重的道路,综合理论与实践知识,构建科学研究与实践技能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农林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代富强,李斌.财经类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7G138.

[2]刘昱,蒋瑶.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3(3):86G89.

[3]舒帮荣.新形势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改革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7):300G302.

[4]路振华.我国高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概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14):133G135.

[5]文枫.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J].科教园地,2014,25(2):171G173.

[6]田毅,师学义,袁春,等.土地资源管理“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3(4):55G58.

[7]蔡太义,黄会娟.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人才培养改革,2013(10):33G34,68.

[8]张勇,韩志才.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以池州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33G37.

[9]王承武,王志强,赵俊.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6):49G50,63.

[10]赵中秋.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37G38.

[11]沈非.高等师范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1):78G82.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2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教学问题;解决办法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职业高中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职业高中(近几年由过去的职业高中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职业高中招生混乱,大多数职业高中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职业高中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职业高中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职业高中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职业高中、大专一个样。

(二)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三)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职业高中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职业高中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职业高中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职业高中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职业高中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职业高中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职业高中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职业高中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3篇

关键词:生物化工 发展前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080-01

1 生物化工的简介

生物化工(Biological Chemistry)是一门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并重,综合遗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与工程技术理论,通过工程研究、过程设计、操作的优化与控制,实现生物过程的目标产物。它在生物技术中有着重要地位,其产品具有实用价值高、需要成本低的特点,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能源、食品、健康和环境等重大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对人类社会文明起着关键性作用。

2 生物化工的起源及应用

生物化工学科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以抗生素的深层发酵和大规模生产技术的研究为标志。1928年9月3号,弗莱明意外发现青霉素之后,抗生素开始快速且呈现正趋势的发展。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因结合转基因、生物催化、动植物细胞培养等新型、传统生物技术,将生物化工逐步分化出来,成为完好地学科体系,并形成一个让人意外的新兴产业。从酒精的医药用途、味精的调味使用,到氨基酸的大力发酵、激素可以实现生物式的转化为止,这段路程无不将生物化工注入医学、饮食、工业的精髓。如1957年,日本某公司将谷氨酸棒状杆菌提纯分离,利用葡萄糖作为基本营养,借鉴前人的发酵生产法成功生产了L-谷氨酸。直到现在谷氨酸仍然应用在各种医用药物、炫彩的化妆品、人造皮革等方面。

3 生物化工的发展及应用

20世纪80年代,美国以石油化工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产业,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1995年至1999年,生物化工产值从3675亿美元上升到4200亿美元,增加了14.5个百分点。同时,环境污染浪费造成2319亿美元的损失。要想发展好生物化工产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并不是持久的办法,必须继续找寻新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中国生物化工技术刚刚起步,只能亦步亦趋跟在发达国家的后面,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模仿秀表演,还是将实验室作为实践的基点。1986年我国的疫苗制作在医学史上还是一片空白,直到在1986年美国成功使得乙型肝炎的浅层抗原在真菌、细菌和哺乳动物里完成表达过程,并且进一步成功翻译为HBsAg,中国才“山寨”成功所谓的HBsAgII(之后销声匿迹了)。此后,基因工程的药物1996年为1.85亿元,2000年涨到30亿元人民币,2002年之前,我国就有801中生物农药有效注册,使用范围有2.5×107 hm2,这样的成就不可能忽略的。

然而,时间从不会停止脚步,科学技术依然迅猛发展,生物化工亦是如此。基因的成功重组、催化正式在生物中采用、酶的神奇作用等等种种成果的伟大形成,使得许多的化工原料与产品得到充分且有效地使用,甚至创新化工工业工艺的生产,真正做到污染少,易节能的新型工艺。比如巴西的乙醇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52%,那就有了31亿加仑的潜在价值回收;美国杜邦、英国ICI公司等一系列大型公司对生物化工事业的支持与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建设取得了无法估算的成就。预计到了2020年,因为生物化工的改进,各方面的技术能源消耗将大大下降30%,令人头疼的污染问题同步减少30%,生物化工总增值39%,在农业、医学、特别是工业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4 生物化工的潜在前景应用

未来的能源发展不可避免做到效用与环境的真正配合,因此决定了生物化工的两个发展方向的拓展:一是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结合在医学上的开发,特别针对于以每一个婴儿都是拥有一个健康的童年为目标,治疗现在无法解决的先天后天性遗传疾病;二是生物物种之间的无差异转换。这是我们古人的梦想,也是我们未来的期盼,那时候羡慕小鸟的翅膀就变得没有意义了。当然,发展前景固然美好,但因为生产的进行所存在的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就新生能源、“第四大能源”—— 生物质能来说,我国进展仍是迟缓。而其它传统生物化工更是因为规模利用率低,可再生能力低,潜在性危险大,以及种种向后代借用能源的生存问题,促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绿色环保的生物化工。

5 结语

总的来说,生物化工技术产业,才刚刚正式步入轨道,“863”和“973”计划刚将其纳入羽翼之下,作为一个21世纪的朝阳产业,美国的某杂志赞颂的十大科技奇迹,生物化工就占了四大,这样的情景不可估量的产业,终会盖过信息技术的时代,铸就新的世界经济领头军—— 生物经济,掀起生物技术的又一次暴风雨。

参考文献

[1] 杜晨宇,李春,曹竹安,等.工业生物技术的核心—生物催化[J].2002,22(1):9-14.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4篇

关键词:员工培训 体制设计 学习地图

2009年国务院对旅游企业明确提出:实施全国旅游培训计划,五年内完成对旅游企业全部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导游人员的分级分类培训。这表明,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要有高素质人才队伍的支持和保障。培训是提升旅游企业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从调查万绿湖景区员工培训现状入手,结合人力资源培训的相关理论,对景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现状

万绿湖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它是华南第一人工湖,又名新丰江水库,1995年开发为万绿湖风景名胜旅游区。此后,该景区开始占据河源市旅游“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但景区员工具有明显的偏年轻化和非专业化。特别是管理层因学识局限带来的理论认识高度和宏观掌控的能力在将来也必然会影响到景区的升级和发展。

首先,培训内容。目前景区侧重业务操作、岗位要求和服务礼仪的培训,对企业文化等内容较忽视,这与岗位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

其次,培训方式。景区以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为主,离职培训采用较少。

再次,培训效果。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为80%,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为56%,对外包培训满意度为90%,内部培训的满意度为46%。说明员工比较欢迎外包培训,这跟外包培训中讲师新颖的授课风格、丰富的授课内容等激发了员工的热情有关。

2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培训体制不健全

万绿湖风景区与国内的很多企业一样,为了培训而培训,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随意性;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存在“流行什么培训什么”的误区,由此导致培训的项目零散而不具连贯性;在培训的过程中,对培训师有过强的依赖,把培训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培训师身上,反而忽视了一次成功的培训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的。

2.2 培训目标过多

由于培训资金有限,万绿湖景区常对培训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能解决诸如员工素质不高、员工业务水平低以及产品销量等问题。当承载的目标过多时,培训反而容易得不偿失。同时,企业对培训的效果的期望值过高、过急,其结果也会打击企业组织培训的积极性。

2.3 培训需求分析不足

对万绿湖风景区这一类中小企业而言,培训分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而且将企业为数不多的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源花费一部分在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被认为是种浪费。所以,培训的需求就是企业领导对员工的要求,企业培训什么,员工就学习什么,后者没有选择权。

2.4 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

首先,培训内容计划。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一般由企业领导进行选择,是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导致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逻辑上的系统性;课程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没有连续性。

其次,培训师的选择。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师资主要是内部中层管理人员。优势是节省成本,能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指导。劣势在于缺乏培训方法,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广度均非常有限。

2.5 企业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环境

员工在参加培训后,岗位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同时带来薪酬的增长和晋升机会的增多;企业对员工运用新技术、新服务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因此,培训过后的员工极容易回归原始状态。这说明企业没有形成培训成果的转化环境,培训与成果转化脱节。

3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体制设计

3.1 培训体制类型的选择

万绿湖景区的员工基本处于定岗状态,且企业现有培训预算、教学资源和在岗人员都较为有限,所以该企业的培训体制可选择“能力+岗位任务为主线”。另外,培训体制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及时调整和修正,这样培训体系才能保障培训效果和推进绩效改善。

3.2 制定培训目标的原则

万绿湖风景区还属于扩张期,培训应该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培训的总体目标制定好之后,要将其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阶段目标应设定得更具体,这样即使阶段性目标以后可能会出现变化,但调整都在总目标的框架内进行。每次的培训目标不要太多,要有相关的负责人和资源配置,做到可执行,可落实。

3.3 培训需求分析

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组织者应该制定企业的经营计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以明确培训需求分析“做什么”及“如何做”的问题。

首先,从组织分析上看,万绿湖风景区属于服务性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员工的素质和态度。

其次,从任务分析看,万绿湖风景区共有十多种不同的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上员工需要执行的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进行的详细分析就能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结合岗位人员能力的分析,根据培训需求的标准,就可以确定相应的培训需求,为针对员工岗位能力提升进行的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人员分析能有效避免员工培训“吃大锅饭”现象。除了对员工进行岗位能力需求与实际能力差距评估或者依据胜任力模型进行需求分析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培训需求的调研。

3.4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

首先,培训师是影响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万绿湖景区的培训师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和储备。一是依托本土高校,引进高校师资和课程资源。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和培训的针对性强。二是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被纳入内部培训师体系,将有助于企业各部门进行常态化培训。

其次,应做好培训过程监督。工作人员应做好培训记录,这是记录培训实施过程的重要工具,是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也是人力资源重要的考核依据。

3.5 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培训成果转化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点,培训的内容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升企业绩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转化率只有10%左右,这也是导致企业领导“培训无用”、“培训走过场”等观点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万绿湖风景区可通过建设学习型团队和业务结合转化法两种途径来提升培训后的成果转化,把培训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把培训中学习的风气转化为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葛玉辉.员工培训与开发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5篇

本文从调查万绿湖景区员工培训现状入手,结合人力资源培训的相关理论,对景区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1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现状。

万绿湖位于广东省东源县境内,它是华南第一人工湖,又名新丰江水库,1995 年开发为万绿湖风景名胜旅游区。此后,该景区开始占据河源市旅游“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但景区员工具有明显的偏年轻化和非专业化。特别是管理层因学识局限带来的理论认识高度和宏观掌控的能力在将来也必然会影响到景区的升级和发展。

首先,培训内容。目前景区侧重业务操作、岗位要求和服务礼仪的培训,对文化论文" target="_blank">企业文化等内容较忽视,这与岗位专业化程度不高有关。

其次,培训方式。景区以在职培训和岗前培训为主,离职培训采用较少。

再次,培训效果。员工对于培训内容的满意度为 80%,对培训方法的满意度为 56%,对外包培训满意度为 90%,内部培训的满意度为 46%。说明员工比较欢迎外包培训,这跟外包培训中讲师新颖的授课风格、丰富的授课内容等激发了员工的热情有关。

2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培训体制不健全。

万绿湖风景区与国内的很多企业一样,为了培训而培训,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随意性;培训课程也缺乏系统性,存在“流行什么培训什么”的误区,由此导致培训的项目零散而不具连贯性;在培训的过程中,对培训师有过强的依赖,把培训的价值体现在一个培训师身上,反而忽视了一次成功的培训应该是由一个团队共同来完成的。

2.2 培训目标过多。

由于培训资金有限,万绿湖景区常对培训寄予厚望,希望通过一次培训就能解决诸如员工素质不高、员工业务水平低以及产品销量等问题。当承载的目标过多时,培训反而容易得不偿失。同时,企业对培训的效果的期望值过高、过急,其结果也会打击企业组织培训的积极性。

2.3 培训需求分析不足。

对万绿湖风景区这一类中小企业而言,培训分析是一件复杂的工作,而且将企业为数不多的培训成本和人力资源花费一部分在培训前期的需求调研被认为是种浪费。所以,培训的需求就是企业领导对员工的要求,企业培训什么,员工就学习什么,后者没有选择权。

2.4 培训工作缺乏计划性。

首先,培训内容计划。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一般由企业领导进行选择,是由上而下的实施过程,导致培训课程缺乏针对性;课程之间缺乏逻辑上的系统性;课程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没有连续性。

其次,培训师的选择。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师资主要是内部中层管理人员。优势是节省成本,能随时随地对员工进行指导。劣势在于缺乏培训方法,对问题的认识深度、广度均非常有限。

2.5 企业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环境。

员工在参加培训后,岗位技能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不能同时带来薪酬的增长和晋升机会的增多;企业对员工运用新技术、新服务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因此,培训过后的员工极容易回归原始状态。这说明企业没有形成培训成果的转化环境,培训与成果转化脱节。

3 万绿湖风景区员工培训体制设计。

3.1培训体制类型的选择。

万绿湖景区的员工基本处于定岗状态,且企业现有培训预算、教学资源和在岗人员都较为有限,所以该企业的培训体制可选择“能力+ 岗位任务为主线”。另外,培训体制作为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必须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和战略目标及时调整和修正,这样培训体系才能保障培训效果和推进绩效改善。

3.2 制定培训目标的原则。

万绿湖风景区还属于扩张期,培训应该以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培训的总体目标制定好之后,要将其分解为阶段性小目标;阶段目标应设定得更具体,这样即使阶段性目标以后可能会出现变化,但调整都在总目标的框架内进行。每次的培训目标不要太多,要有相关的负责人和资源配置,做到可执行,可落实。

3.3 培训需求分析。

在制定培训计划之前,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组织者应该制定企业的经营计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以明确培训需求分析“做什么”及“如何做”的问题。

首先,从组织分析上看,万绿湖风景区属于服务性企业,应该更多地关注员工的素质和态度。

其次,从任务分析看,万绿湖风景区共有十多种不同的岗位,通过对这些岗位上员工需要执行的任务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等进行的详细分析就能明确每个岗位的任务,结合岗位人员能力的分析,根据培训需求的标准,就可以确定相应的培训需求,为针对员工岗位能力提升进行的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人员分析能有效避免员工培训“吃大锅饭”现象。除了对员工进行岗位能力需求与实际能力差距评估或者依据胜任力模型进行需求分析外,还要根据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培训需求的调研。

3.4 制定周密的培训计划。

首先,培训师是影响培训成败的关键因素,万绿湖景区的培训师资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选择和储备。一是依托本土高校,引进高校师资和课程资源。其优势在于成本低和培训的针对性强。二是挖掘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被纳入内部培训师体系,将有助于企业各部门进行常态化培训。

其次,应做好培训过程监督。工作人员应做好培训记录,这是记录培训实施过程的重要工具,是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也是人力资源重要的考核依据。

3.5 培训成果转化机制。

培训成果转化是整个培训过程的重点,培训的内容必须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升企业绩效,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万绿湖风景区的培训转化率只有 10%左右,这也是导致企业领导“培训无用”、“培训走过场”等观点产生的最主要因素。

笔者认为,万绿湖风景区可通过建设学习型团队和业务结合转化法两种途径来提升培训后的成果转化,把培训的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把培训中学习的风气转化为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葛玉辉.员工培训与开发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融合;资源库;景观设计;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027-03

1 引言

我国为数不少的高职院校是自20世纪末陆续从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的,其地理位置和老旧的校园布局对于某些高等职业专业的实训教学有一定的制约性。作为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其景观除了应具有审美教育、校史教育、思想教育功效[1]和游憩娱乐等功能,还应结合本校专业建设特点,因地制宜地把实训教学功能融入到校园景观建设中。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林业、园林等专业建设为特色,其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国家重点中专。笔者以校园内的一处景观设计为例,就实训教学与项目融合建设展开探讨。

2 场地分析

2.1 场地现状介绍

案例位于学院西区学生公寓前,北面檠生食堂,西北面为教学林场办公楼和职工公寓。设计面积约2800 m2。地势低洼,原为一处水塘,塘之东北面有一段10 m长的水泥抹面的驳岸;塘中有泉眼,泉水流量虽不大,但终年不断。场地内有大树10多株,灌木球和绿篱若干。场地东北角立有82届毕业生赠送的景石一方,高约4 m,上刻“感恩母校”四字(图1)。

2.2 建设内涵解读

(1)场地拥有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包括景观石、古树及有泉眼的池塘。

(2)场地处于学生公寓和教职工公寓之间,改造建设后要满足学生和教职工闲暇时间游憩使用,要具有文化教育的功能。

(3)学校园林专业的建设需要积累园林景观设计和施工过程的资料。作为校园内项目,收集全面的设计图纸、施工全过程照片、视频将能极大地方便学生在学习园林工程材料、园林设计,以及园林工程施工等课程时进行实地观摩实训。

3 景观方案设计

学校分东西校区,东区有东苑食堂和东湖,西区有西苑食堂,故把该地块起名为“西湖”,即为西湖景观设计。

3.1 功能分区与景点设计

场地分为葫芦形水景区、北侧曲谱铺地区、北侧草坪区、南侧滨水休憩区四部分。葫芦形水面是通过对现状水体进行改造而成,充分保护了原有的泉眼,保证水体具有清澈的水质。北侧曲谱铺地共鸣带和滨水草坪区由亭、石、曲谱铺装组成,保留了场地中全部的大树和人行道上的灌木球,充分考虑了学院职工的休闲需要,职工不需进入学生宿舍区即可在湖边游赏。南侧滨水休憩区由宽边嵌草台阶、坐凳、亲水花架廊组成,是学生课后交流、读书的好去处。

园林主要可分为物质性建构和精神性建构两大部分。前者指建筑、山水、泉石、花木等,后者指文学艺术性的品题,包括园名、景点名、匾额、对联等等[2]。本案设计之八景“西葫蕴秀、古架绿韵、感恩母校、流金岁月、古亭问源、幽泉思源、晨声暮读、友谊之廊”力图引起师生更多的文化共鸣(图2)。

“西葫蕴秀”之 “葫”谐音为“湖”,与东校区的东湖相呼应,葫芦在中国有深远的文化释义,葫芦形的水面既是对原有水形的继承,也是美好与长久的象征。

“古架绿韵”位于东北角,既是分隔学生公寓内外空间的通透围栏,也是消隐现状中已硬化的排污沟面的景观元素。架子是仿博古架形式的混凝土结构,架中用玻璃钢塑造花盆,并与博古架连成一体。盆中置山石、植物,可作为学生盆景课的修剪、观摩训练。

“感恩母校”利用原有的景石形成一处景点,展示老毕业生对母校教育的感恩之情,倡导尊师重道、感恩同学、感恩朋友、感恩自然的情怀。

“古亭问源”系一六角攒尖亭,混凝土仿木结构,匾刻“问源亭”三字,两侧赋对联一副;阶旁点黄腊石一枚,并赋诗一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3)。

“流金岁月”用铜条在水磨石地面上弯成富有韵律的五线谱,连接“感恩母校”和“古亭问源”,寓意宝贵的青春年华将一去不复返,学子们要好好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学好专业,开拓视野,养成良好的人格。同时,五线谱上的音符选自歌曲《好大一棵树》,寓意莘莘学子顽强求学和学校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寓意学子们对学院的美好祝愿。

“幽泉思源”系保存原水体的中的泉眼并赋予文化的含意而来。泉边点湖石一枚,题字:思源泉。

“晨声暮读”系宿舍旁临水的宽边大台阶。台阶为嵌草铺地,上置条凳几张,背种绿竹三两丛,面向西湖,近水处植香荷若干,水杉数株。杉竹相衬,形成一处早晚读书的绿色廊道。每每夏秋,颇有“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之感。

“友谊之廊”系宿舍转弯处的下沉亲水半圆花架。圆中草地一圈,卧石一枚,上刻“君子之交”四字,石中清泉汩汩涌出,寓意君子之交淡如水;周边铺地以桂林阳朔料石为主,间铺黑色花岗石并刻与“谊”字相关词语,如高谊、情谊、友谊等,同时以不同的字体如篆书、草书、楷书等来表现。廊架立柱以米黄色石头漆饰面为主调,间贴中国红花岗石板,板上镌刻描写友谊的诗文;柱头下方各嵌投光灯一盏,夜色中光线沿柱泻洒而下,更添意境。绿丝攀柱而上,夏日浓荫,净增清凉惬意(图4)。

3.2 植物设计

由于景观设计的范围有限,一处景观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教育功能,这就要求对景观教育功能的营造要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校园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3]。本案利用水景增加水生植物的种类并挂上名称标识能为植物类课程实训提供帮助。

场地北侧已大树成荫,形成了良好的植物环境基础,不必再进行乔木的种植,只需在临水处的葫芦嘴处移来绿篱,点缀开花的灌木,并保留此面已有的水生植物,适当增加些水生美人蕉、风车草等则可。西侧因绿地较狭,驳岸较陡,为了安全,把北侧现有的绿篱带全部移来种植,并适当增加灌木球和三两株小乔木,使视线从西往东看时,乔木能对“感恩母校”景石形成框景。南侧下沉的“友谊之廊”前只需草地,不必种植其他,以使朝北的视线通透,方可使人在廊下隔水欣赏对岸的“问源亭”、“感恩母校”等景致,同时也能吸引对岸的视线欣赏造型独特的廊架和喷泉石,使南北互为对景。廊的两个入口处宜各植乔木、灌木三两株,形成遮掩,是为障景,使人进入廊后看到水面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廊后则种乔木、灌木和花境三两处,对廊架形成庇护的作用,但不宜对廊架有压迫之势,让人坐在廊下有遮而无压抑之感,形成私密空间,故栽植宜略偏向学生公寓一侧。“晨声暮读”面临西湖背靠弧线形叠石台地,近水处及台地中栽水杉几株,林下点缀花境,春绿秋红,夏有浓荫冬能透光,景致多变。

4 实训与项目融合建设的构想

学校环境的建构必须从实际需要和条件出发, 注重适用、有效和可持续性,兼顾减少资源消耗等目标[4]。

4.1 构建多要素的景观影像资源库

全程通过图纸、视频和照片记录“西湖”的现状、设计和建造过程,这些可视化材料能帮助学生在园林设计体验、工程施工流程、技术难点分解等环节充分理解和印证虚拟与实体的关联性。例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是思维抽象活动的综合过程,把真实项目从场地现状展示、场地分析、设计策略构思、方案图纸绘制、施工图纸绘制逐步展示讲解,学生身处实景同步接收这些详细的影像资料,他们对设计的整体理解将会更加容易,教学效果将更好。

根据游憩、文化展示和园林专业实训教学的需要,项目被设计为多要素综合性园林景观工程,包含园建、山石、水电和绿化等分部工程。园林工程施工教学由于具有材料难以重复利用、成品难以处理、占地面积大等特点,很难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施工过程,教学时常需要外出参观并且需碰上施工项目正在M行才能观摩得到,这不利于教学的常态开展。电子资源库和实景的无缝对接将能在一定限度地改良上述问题。

4.2 利用多媒体触摸一体机和网络建设开放性虚拟实训教学点

在北侧曲谱铺地共鸣带设立宣传栏,张贴项目简介、建设前的照片、设计图纸、施工过程照片,设立多媒体触摸一体机,公布微信二维码,在项目地触摸屏幕或扫码即能通过网络了解整个设计和施工细节。本案将成为园林专业一个开放性虚拟实训教学点,其所辐射的受益群体将不仅仅是园林专业的学生。

4.3 打造开放性实训展示课堂

不同于传统的课余兴趣小组活动,校园内应有体现职业特色的一系列实践活动[5]。工程中融入的多种景观元素,有利于开展园林专业实践教学。例如,把博古架、盆景融入到通透围栏中,教师可带学生在整型实践中领略到盆景在园林景观中的作用和美的表现形式;水中种植多种水生植物,园林植物识别与应用、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课的相关教学实训可在此开展;园林驳岸融入了自然景石驳岸、条石驳岸、仿木树桩驳岸等形式,对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等课程的实训教学均有支撑的作用。当一些课程的实训课在项目地开展,师生教与学的情境也将成为开放性展示课堂,成为学校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5 结语

职业院校的教育过程强调以实训作为主要教学手段[6],其景观建设在满足展示文化、休憩娱乐需要的基础上应考虑支撑学校相关专业的实训教学。项目设计从支撑实训教学为切入点,对功能进行综合分析和精心推敲,能使校园景观建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对于开设有与人居环境相关专业且远离市区的院校能降低实训教学对交通工具和场地的依赖程度,使不少课程的实训教学在校园内就能完成,同时也能营造更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付春梅,梁敬芝,刘向兵.大学校园景观的教育功效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3):62~63.

[2] 金学智.风景园林品题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8~19.

[3]吴 丹,江 汇.基于教育功能的职业院校校园景观设计[J].规划师,2016(6):92~97.

[4]郭思乐,柯 森,李巧萍,等.学校内部教育环境与学校形象设计研究[J].教育研究,2000,(10):33~38.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7篇

【关键词】家庭背景 毕业生 择业观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10-0047-02

一、前 言

据我国教育部、人事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而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走向社会。2011年650万,预计2012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被调查对象被问及这样的问题时“你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在哪里”,44.74%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是“盲目扩招的结果”,也有29.39%的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个老问题,与金融危机和盲目扩招没有直接关系”,24.12%的读者选择了“这个问题太复杂,说不好”。[1]可见,外部环境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否成功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由于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和大学生就业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导致当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由此所产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讨论。在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发挥着其独有的优势。一方面家庭背景通过对子女受教育机会、受教育层次、受教育质量和受教育专业等方面的影响来间接影响子女未来的就业情况;另一方面,家庭背景也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如利用职务之便及人际关系安排子女就业,这种影响将在子女就业方面长期存在。所以,本文选择家庭背景来研究其对大学生就业取向的影响。

二、家庭背景对应届毕业生择业观的影响现状

费孝通先生说过,我国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自己为中心,然后逐步向外推移。像水中的波纹一样,也就是说,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是以己为中心大圈套小圈的关系圈。差序格局对社会的影响转化成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关系”、“人情”、“后门”、“面子”等等。[2]

通过以父母为核心延伸出来的家庭关系网络在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已实现就业”的人中,通过“父母”、“亲戚”、“父母的朋友”、“亲戚的朋友”及“关系一般的熟人”来获取就业机会的人数约占已就业人数的34.7%。其中通过网络或杂志传媒途径找到工作的占已就业人数的14.8%,而通过学校、老师或人才招聘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占已就业人数的11.2%。[1]可见,大学毕业生获取就业机会的主体还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关系网络,而面对着这样一个社会事实,并不是每个大学毕业生都能发掘出可供利用的家庭关系。

1.家庭经济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在家庭所拥有的资源中,经济资源是基础。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子女所受教育的质量也就越好,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相对比例的教育性投资就较大。在面对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问时,只有2%的人认为自己的家庭收入水平在当地处于很高的状态,而认为自身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也只占到28.1%,有41.8%的人选择了家庭收入与当地一般水平差不多,23%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要低于当地平均水平,而也有5.1%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家庭收入状况大大低于当地平均水平。[1]在大学毕业之际,家庭能否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也是影响许多毕业生选择是否继续求学以获得更高学历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的地域限制更少,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灵活就业,同时也具备较强的本地优势,而来自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因地域因素所造成的求职花销,会做更多考虑,因而一些有竞争力的或是待遇较好的异地单位则很难出现在其考虑范围内,而往往不得不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而放弃与其他求职者公平竞争的机会。

2.家庭文化程度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文化程度则主要体现在父母受教育的程度上,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子女得到的家庭教育就越好,能更好地挖掘子女的才能与潜力,从而更好地判别有关学校、教育、就业机会的信息,给予子女学习和就业上更明智的指导。不仅如此,父母如果受过高等教育,他们就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们接受某种文化,从而使其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更容易获得成功。通过让调查对象选择其“父亲的文化程度”、“母亲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得到“父亲的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占1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39.8%,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大专层级的占11.7%,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8.2%,可见,在所调查的大学毕业生中,父亲的文化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层面,而“小学”、“高中”及“大专”也都占有较大比例。“母亲的文化程度”较之“父亲的文化程度”而言,在总体分布态势上与父亲的文化程度走势相当。[1]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往往更加以人为本,父母充分尊重子女的个性特点,客观评价子女的自身潜力,合理定位子女的发展方向。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往往更加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父母注重激励子女的成才愿望,充分调动子女的学习积极性。两种不同的教养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职业价值追求。

3.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

家庭社会地位越高的大学生较其他家庭选择就业的可能性更小,选择继续学习深造的可能性更大。家庭文化资本越高的家庭毕业生也呈现该趋势,积累了一定社会资本的家庭有能力为子女继续求学提供稳定的经济资助,使毕业生作出推迟就业的选择。从统计数据来看,43.9%也就是接近半数的大学毕业生在选择“亲戚朋友的最高政治级别”时选择了“科级及以下”,这其中就包含了许多大学毕业生家庭并没有任何亲戚朋友在政府机关任职,所以政治级别就无从谈起,而也有43.4%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亲戚朋友最高政治级别为“县(处)级”,选择地(厅)级的只占12.8%,[1]可见,部分大学毕业生家庭还是具备一定掌握社会公共资源及权利的能力,也存在了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为其搜集有用信息、进行就业推荐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竞争的公平性提出了挑战。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家庭社会地位越低的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党政部门、科研机构,这与这部分单位工作稳定;受市场影响程度小,失业、下岗的概率小可以为家庭减少压力有关。在就业途径方面,由于受社会地位的限制,家庭社会地位较低的大学生就业面较窄。

总而言之,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家庭社会网络资源的不同,都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很大差异。简单来说,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月薪范围、工作单位所在地及工作前景产生一定影响。家庭背景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工资福利高、工作环境好、有利于自身发展、工作轻松且能够在大城市或沿海城市中的职业,而家庭背景较差的学生相比之下要求则低的多,而且家庭背景对子女未来就业所持的态度等方面也有着直接影响。尽管同样接受高等教育,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不能实现由下层群体向中上阶层的跃级流动。因此,在学历可比的情况下,社会出身低微的学生就业状况不如出身殷实家庭的青年,收入也不高,他们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改变自己的职业状况。

三、家庭背景对应届毕业生择业观影响的正负效应

充分发挥家庭背景优势能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的获取和就业质量的提升带来许多好处,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一般也不再是单纯地展现自己,同时也会尽量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自我推销,寻找通往就业道路上的捷径,因而家庭背景资源在这一方面相对占据优势。社会的现实是,期待选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家庭背景相对较弱,资本存量也较少,能动员的资源也相对较少,而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都是目前的紧俏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没有社会资本作为砝码,选择这一类社会地位资源含量较高的单位的可能性就非常小。

家庭背景为核心的关系网络的作用力已逐步被泛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稀缺资源的配置已经形成了以己为中心具有不平等性、排斥性、封闭性和非均衡性。从目前来看,“家庭背景很大程度影响子女就业”的现状,在短期内是难以扭转的。资源丰富的个体获得较多的就业机会,资源匮乏的个体获得很少或很难获得就业机会,出现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从而挫伤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也有较大的负面作用。

面对这种就业形势,社会上下应该形成合力,共同行动,采取有力举措,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大学生应该坦然面对,要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社会网络和资源,开发自己的社会资本,为将来的就业和个人的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8篇

论文关键词:风景园林教育 中国特色 学科建设

论文摘要:社会的发展与城市化的进程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也向风景园林教育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就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提出建议。

一、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园林教育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中叶。最近20年来,我国处于大规模建设时期,对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需求比较大,很多院校开设了相关专业。目前,高等院校从事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包括五大方面:建筑院校的城市规划与建筑学专业;农林院校的园林、观赏园艺专业;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专业;资源环境院校的资源生态专业。这些专业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对园林教育的理解,在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水平相差各异。城市规划专业、环境艺术专业涉及的相关园林内容很少,真正涉及我国园林人才培养的只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目前,我国风景园林教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风景园林教育指导思想落伍

我国园林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指导思想方面。一种是受传统中国古典园林理论的禁锢,过分强调诗情画意,亭台楼阁;另一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园林景观,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盲目借鉴西方园林形式,不注重实用性。

风景园林应该是一门协调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的科学艺术,通过科技力量,采用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反映时代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应该从宏观控制,再到微观设计,而不是见缝插针的创造景观。同时,要加强行业道德建设,加强对社会的普及知识教育。不能一味的追求景观效果,或为了提高产值而大量求新,忽视实用性以及整体环境的景观效应。¨

(二)风景园林教育课程设置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国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多脱胎于园艺或观赏园艺专业,转为园林专业后,其课程体系大多是承袭了20世纪50-60年代北京林学院造园学科的课程体系,其后虽有一些改进,但总体上还没有脱离传统园林学的框架。目前我国风景园林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广’度不够

现代园林学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均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发展成一门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规划、建筑、旅游、社会、经济、环境、心理、历史、艺术、林学、观赏园艺等学科,似乎更像一个学科群,现代园林学专业的核心是广义的景观规划与设计,其设计实践至少应该包括“狭义景观设计”、“大地景观设计”和“行为心理景观设计”三个层面。而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设置仅仅停留在“狭义景观设计”即景观感受层面,由于缺乏其他层面的设计实践,致使现有的园林专业口径过窄,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

2.“深”度不足

我国园林专业现有的设计类课程体系看上去比较注重纵深方向的研究,实际上大多停留于表面形式,如增设规划类课程,多只介绍景区规划、绿地规划等内容,而在与之相关的资源、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性开发方面研究不够深入;植物造景方面更多是注重形式美学,在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方面缺乏深入研究。

3.教学方式原始

在信息时代,计算机辅助设计对园林领域的冲击是广泛而深刻的,现有课程体系对此缺乏应有的估计和准备,唯一开设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只停留在将计算机作为表现工具的水平,远没有进入真正的辅助设计水平。美国哈佛的LA教育早在十多年前就开设了利用信息技术于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等为园林设计作辅助的相关课程,我们的教学方式呈现相对落后态势。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在制图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方面。

制图是园林教育重要的一环,包括手工制图和计算机制图两个方面。手工制图是计算机制图的基础,而计算机制图又是今后工作和从事复杂设计不可或缺的技能。所以,二者要并重。制图技能培训应贯穿于整个教育的每个环节,目前很多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制图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而已。

园林专业知识信息容量大,实践性强,在教学实践中,很多平面、文字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而像CAD绘制平面或建模、用3DMAX渲染,用Photoshop环境合成、AuthorWare进行后期艺术合成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还没有广泛的应用到教学中,甚至有些教职员工对这些多媒体还不熟悉。

二、我国风景园林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系统化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LA)专业,在国际教育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而设立的,这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对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环境、景观工程实践都有积极的意义。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正经历着最重大的变革。

1.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

风景园林专业是应用艺术、科学和技术三个类型的知识来规划、设计和管理土地的一门学科。从事该专业的工作者——景观设计师,运用人文科学知识来考虑资源的管理和经营,创造一个令人愉快的生存环境。职业内容包括土地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资源保护与经营管理、城市扩展控制、中心老城区复兴。设计主题有:居住区、商住发展、公司厂房和机构部门、校园、度假旅游胜地、公园、城市广场、交通网络和滨水区域发展等内容。

该专业应学习艺术、设计理论、土木工程、场址分析、土地规划过程、生态分析,以及影响设计过程的社会、经济、法律、环境和政策的问题。该学科理论建立在人文学科和生态学分析之上,其艺术在于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其伦理是关爱土地以及居住其中的人。

2.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目标

风景园林专业致力于探索并提供:有信息、程序和技术所组成的、用于景观规划设计职业的应用知识;与相关的社会学、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语言和图形交流的能力;理解由文化决定人类行为,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上对土地利用及决策的影响;理解形成土地合理利用和设计的两大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和生态因素。

3.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向

当今中国风景园林学科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专业局限于园里植物和园林规划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由于风景园林是一门集艺术、科学和技术于一身的学科,因此必然要和这三个领域发生联系,这就大大的拓展了传统风景园林专业的范围,使其从单一专业扩展为综合专业。

为培养未来负责环境设计的领头人,学生要从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等三个学科的交叉中受益,并在课程中求得深入全面发展。这些课程有:人类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比较文学、土壤学、生态学、环境伦理学、森林资源学、地理学、地质学、房屋供给与消费者经济学、哲学、社会服务学和社会学等。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

风景园林专业的国际化主要可以借鉴美国哈佛LA的教育作法。现代园林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日益综合的学科,它需要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可以将整个体系分为三大体系,即基本知识体系、理论修养体系、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每个体系再设置若干相应课程(分门类、分层次)。

与国际接轨是指课程设置应完全把握现代园林的内涵,符合现代园林的发展。主要增设以下方面的课程:

1.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

现代园林的研究对象已经扩大到整个大地资源,增设大地景观规划类课程是园林学科和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大地景观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资源层面的规划。相关课程设置有:景观于区域规划水文学、城乡土地利用规划、可持续环境、景观生态专题、景观分析与评估、景观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2.行为心理景观规划方面课程

“以人为本”的现代景观规划需要研究人类行为、心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层面的内容。这类课程有:户外游憩设计、游戏及娱乐规划、旅游策划规划、景观行为学、景观与文化专题等。

3.其他课程

理论修养类课程:建筑史、中国历史文化专题等;工程实践类:建筑技术、景观技术等;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CALD、地理信息系统GIS、景观遥感等。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学科

我国国土之大,各地气候、土壤、植被等条件各不相同,更兼有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地域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园林古建筑无不包含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其设计思想无一不折射出独特的人文理念,这也是引起人们无限遐想的根本原因。弄清楚国学的内涵在园林教育中的作用,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园林专业,培养合格的园林专业人才具有现实意义。

(一)我国传统的园林设计方法

《园冶》中记载,相地、立基、屋宇、装拆为园林设计的步骤。我国园林传统的创作路线和方法讲究综合性和实事求是,表现在:(1)总在处理着一个个的具体空间以及这些空间之间的联系,而不是图纸;(2)在做出任何一个判断和决策时,已经照顾到方方面面;(3)时时刻刻离不开对现场的调查、理解和分析。可以说,我国园林文化大大超越了迄今为止的西方发展水平,这也是一些世界大师对中国传统园林十分佩服的根本原因。

当然,传统的园林创作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比较适于小型私人园林的创造,不善于处理大片平地,不适于大面积的规划等等。但是我们的祖先并不是没有这种本领,从秦汉的上林苑到清朝的圆明园和避暑山庄,我们看见的仍然是综合性和实事求是的创作路线和方法。

(二)风水与中国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从本质而言,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无异,探讨的都是“天人(自然与人)关系”。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风水学说的集大成者,其中很多原理都与现代科技有“巧合”之处。例如,建筑对风向的处理不当,不仅不利于人体健康,也不利于安全与美观。中国园林设计,一直遵循着“坐北朝南”的地理原则,可以避免对人不利的“阴风”(北风),这也顺应了中国的季风型气候。

古代风水学中关于水的认识,大多符合科学道理,如可选择河流岸的台地上,且要高于常年洪水水位之上,避免在水流湍急、河床不稳定、死水沼泽之处建房等。除此之外,对水源水质也要详加注意。另外,风水学中符合医学科学的内容也很多。例如,住宅建筑前屋低、后屋高,符合人们对于光照的需要,配合“坐北朝南”进行采光。

从根本上说,在去除风水中迷信的糟粕部分,中国园林的风水,深深浸透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它们讲求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因素,适当保留有景观特色的自然地形地貌,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使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园林景观各具特色,美不胜收。

能源化学工程的就业前景第9篇

关键词:发展竹产业;对策初探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识码:A

1 景谷县发展竹产业的意义

目前,景谷县对天然林进行全面禁止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措施。由此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来了资源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阳谷县经济发展。竹子具有生长速度快,生长周期短,而且竹产量大,经济价值高,易于满足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需要,为景谷县经济发展带来动力。同时,竹子具有强大的保水功能,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而且竹子用途特别广,适用于建筑造纸、生态旅游等,为人们提供美学价值。因此,景谷县大力发展竹产业,不仅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为实现我县经济发展、群众脱贫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景谷县大力发展竹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现实意义。

2 景谷县发展竹产业的得天独厚条件

目前,景谷县不仅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土地资源也比较丰富,同时政府部门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群众对于大力发展竹产业也比较认可,上下一心,具有良好的发展时机。对于景谷县发展竹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2方面:

2.1 优越的自然条件

景谷县位于云南西南,主要分布有傣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是多民族聚居的一个自治县,其地理坐标为N22°49′~23°52′之间,E100°02′~101°07′之间,下辖8乡4镇,多为农业户口,共有60023户农户,口密度为38.64人/m2。目前,景谷县森林覆盖率已达74.4%,远超国家平均水平,林木生长量在全国也遥遥领先。同时,景谷县以山地高原为主,境内山高谷深,海拔差异大,谷坝内镶其中,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2.2 上下一心,有良好机遇

目前,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安全策略,云南省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设想,而景谷县也开始走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生态旅游,构建民族特色文化路线。目前在县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族人民的齐心协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路线不断完善,促进竹产业跨越式发展。

3 景谷县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尽管景谷县竹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是在具有优势条件的同时,也具有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竹幼苗价高,群众经济能力有限

目前,景谷县经济发展虽然取得一定的实效,但是大部分农民群众还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对于竹苗购进,靠栽种竹业发家致富只能停留在想象,成为目前景谷县制约竹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于竹幼苗种植养护所需成本较高,苗圃基础设置差,技术薄弱,造成竹幼苗价钱比较高。而且对于竹产业补助体系尚未健全,没有专项资金对于农户进行补贴,制约了竹产业种植。

3.2 科技普及率低,种植成本增加

虽然景谷县对于技术科研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科技推广与科技培训力度不够,造成农户不能及时掌握竹种植技术,导致种植成本增加。同时,有些农户不能对竹种植进行有效管理,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一些还没长成的竹子就进行砍伐。对于发笋少, 成竹率低的竹子不能进行有效管理,造成种植成本增加。

3.3 竹产业开发研究资金匮乏,加工产品单一

由于对竹产业投入资金有限,造成竹产业开发过程中缺乏专业人才和技术,致使产品加工单一,制约景谷县竹产业的发展。目前,景谷县竹产业加工主要靠传统的手工工艺,规模小、档次低,形不成市场规模,不具有市场竞争力。

4 景谷县竹产业发展对策

景谷县竹产业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考虑统筹兼顾。因此,要想使景谷县的竹产业发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就要树立产业化、规模化理念,以市场为导向,明确目标,建立现代化竹产业经营体系,打造景谷县品牌竹产业。具体对策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4.1 采取灵活育苗方式,加强幼苗技术管理

要实现景谷县竹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就要选对竹幼苗品种,并采用多用育苗方式,保证幼苗的成活率。同时,明确育苗目的,减少运输过程中运输费用以及苗木损失,加强育苗技术推广,提高幼苗成活率,促进竹产业的长远发展。

4.2 加强技术推广,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景谷县在发展竹产业规模化、产业化过程中要积极推进技术推广和培训,促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实现科技兴竹的产业模式。政府部门应该积极统筹技术推广经费,加强竹产业管理水平培训。实现科技兴竹,科学管竹的高水平竹产业模式。

4.3 树立品牌模式,加大产品开发

景谷县在发展竹产业过程中对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品牌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开发模式,打破小农思想。加大竹产品开发资金投入,以传统产品为基础,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对于景谷竹品牌的发展力度。对于资金来源可以进行招商引资、建立开发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进行。

5 结语

总之,景谷县竹产业发展既有机遇,又有调整。对于其中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同时要根据现有条件予以解决,实施战略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只有立意高,才能取得较好的发展水平,实现环境保护与竹产业发展的共赢。相信随着不断的摸索发展,景谷县竹产业将会成为景谷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光胜.用阳光心态扫描竹产业[J] .中国绿色时报,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