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2 09:40:41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1篇

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

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光照。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

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

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1.4其他措施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使一些作物成熟期延长。成熟期的适当延长,对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是有利的。以玉米为例,据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玉米成熟期从35天延长到50至75天.而玉米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能增产3% 左右。再如一些栽培措施:松土与镇压,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灌水都对土温和气温有影响。对于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松土与镇压来解决.这样即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垄作在温暖季节可以提供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的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低温的变化、降低低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的作用:灌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之外.还可以缓和温度的变化。

2.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由于多数农户对土杂肥、绿肥重视不够,为取得高产,逐年加大化学肥料用量,导致土壤酸化、毒化、板结严重,作物长势不良、枯萎、黄萎、病毒交替发生,籽粒批劣、产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重施土杂肥.深翻改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于病虫害.实践证明,要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抗病一代品种、使用土壤杀菌剂、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化学除治等多项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仅仅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害,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严禁“轻管理、重种子,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轻常规技术、重新技术”,要正确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科学栽培,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特性。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行配方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肥力.把农田种成海绵田.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农作物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深耕、细耙、精细整地、适时中耕、除草等适时管理达到高产目的的不要措施。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注重经验总结,如马铃薯施高锰酸钾既增产又防病。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可减少化肥用量l,3及以上.增产20%~40%以上.取事半功倍之奇效。花生喷亚硫酸氢钠结果多、果实重;萝I-施硼肥不空心等技术总结可使农作物稳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4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2篇

植物和动物不同,在它开花结实以前,有很长一段营养生长时期。据农业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在这段时期,外界条件如日光、温度、水分、养料,以及用化学处理、机械损伤等等,都能引起植物有利于向雌的或雄的方向发展。

养料和水分

对大麻多施氮肥有利于雌花的生长,而抑制雄花的发育。试验证明:大麻在无氮培养中百分之百长雄株;当氮肥增多,则雌株也随着增多。用氮肥对玉米和黄瓜作试验,也有同样的反应。而钾肥却有利于一些作物的雄花生长而不利于雌花发育。比如对黄瓜作试验,定期施用钾肥比定期施用氮肥的雄花数增多达三至十四倍。

水分充足利于瓜类雌花发育,在干旱条件下则雄花较多。比如在湿度百分之八十的土壤中种植黄瓜,雌花生长率要比在湿度百分之四十的土壤中种植的多两至四倍。所以,在雨水充足的年月,瓜类容易获得丰收。

日照和温度

对一般长日照植物来说,延长光照,利于雌花发育,缩短光照利于雄花发育。如蓖麻,花形成前十天,每日光照二十二小时,雌花会大量增加,如缩短为九小时,则雄花增加。但对一般短日照植物来说,延长光照会利于雄花发育,缩短光照则使雌花增多,如黄瓜、南瓜、大麻等是。

一般低温利于雌花而抑制雄花发育,夜低温更有效。番木瓜表现得很明显,在低温条件下雌花较多;提高温度,雌雄同花的此例加大;再提高温度,则雄花占优势。一些瓜类作物如南瓜,在入秋凉爽的气温下结瓜增多,也是这个道理。

化学控制

利用化学药剂改变同株异花的雌雄花比例,所获效果是相当好的。像黄瓜的雄花和雌花通常的比例是二十三比一,而在黄瓜两至三片真叶时期,用萘乙酸(百分之零点零一水溶液)喷洒植株,使雄花和雌花的比例为八比一。用三碘苯甲酸(百分之零点零二五水溶液)和顺丁烯二酸联氨(百分之零点零二五至百分之零点零三五水溶液)喷洒南瓜、黄瓜等幼苗,以后成长的植株只长雌花而无雄花。用顺丁烯二酸联氨溶液处理玉米的结果,发现虽然仍有雄花,但均无花粉,而雌花生长很正常?这种化学去雄方法已开始在杂交工作中应用。

一氧化碳能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并抑制破坏生长素的酶的活性,使游离的生长素含量提高,促进了雌花的发育而抑制雄花。比如用百分之一的一氧化碳处理黄瓜以后,可使雌雄花之此例达到了一比一点四。

机械损伤作用

我国农民创用的在柿树上钉钉子,环割(俗称“开甲”)枣树果枝;可以提高座果率;用刀剁伤番木瓜幼株,可以促使植株向雌性转变等。更有趣的是一些植物当摘除它们早期形成的雌花及幼果时,反而有更多的雌花出现。这种损伤作用,很显然是破坏了植物体内新陈代谢及物质运输的正常程序,创造了利于雌性器官发育的内在条件。

授粉及选种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3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实例研究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低,虽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整体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人均的经济依然要比世界平均水平低,在这种背景下,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成为了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但是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能保证其他产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是我国首要的发展产业,在建国初期,我国的人口快速增加,经济发展的速度缓慢,受到科技水平的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严重的限制了农作物的产量,因此人们的温饱都得不到保证,农作物的高产品种和栽培技术,成为了相关专家研究的重点,直到杂交水稻的出现,这种现象才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1 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分析

1.1 农作物自身的因素

要想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的品种非常重要,在实际的栽培过程中,种子的选择,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产量,通过特殊技术培育出来的种子,能够具有很好的抗病虫害性质,这样的种子与传统的种子相比,栽培时必然会有很大的优势,同时通过种子的培育,还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从杂交水稻的成功可以看出,农作物的品种,对于产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培育种子时,可以选择的技术有很多中,例如诱发变异和单倍体技术等,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很快的培育出新型的品种,然后通过实际的筛选,留下产量较高的,采用这样的种子进行栽培,产量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1.2 其他外在因素

在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中,除了农作物自身的原因外,农作物生长的环境以及成长过程中的人为干预等,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作物生长的本质,就是通过光合作用,增加自己的有机物含量,由此可以看出光照的重要性,在以往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选择大密度的种植,农作物之间的距离非常近,无法接触到足够的光照,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提升了生产的成本,如果在保证光照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密植,就能保证产量的最大化,此外栽培技术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栽培技术包括了调整土地、施肥和防治病虫害等,对于土地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土地中的微量元素组成,进行一定比例的调整,由于农作物生长的地区不同,土地中元素组成也有一定的差异,在一些土地比较贫瘠的地区,土壤中缺乏农作物生长的必须元素,如果不对土地进行一定的调整,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为了最大程度的促进农作物生长,施肥浇水和病虫害的处理,也是必须的一个过程,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如果处理的不够妥当,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1 农作物高产栽培中需要留意的问题

要想对农作物进行的高产栽培技术,首先要明确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因素,然后才能够根据这些因素,适当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近些年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这种进步的程度有限,尤其是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上,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使用非常少,而且我国的农民自身素质较低,对于栽培过程中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依据,导致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存在很大的盲目性,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近几年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我国大量的使用工业化肥,农作物的产量虽然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质量却无法保证,一些农作物中甚至含量大量的有害元素,人们在吃了这些农作物后,会出现很多不良反应,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农作物开始被人们所重视,而如何在保证绿色农作物的基础上,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产量,成为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研究的内容,考虑到我国的地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的地质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研究高产栽培技术时,应该根据某一地区的地质特点,对现有的栽培技术进行优化,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此外还应该改变传统的一些种植思想,通过最新的科学技术,养成一个科学的种植观念,例如在传统的农作物栽培中,对于种子的选择非常重视,但是对于栽培过程的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这样的做法显然缺乏科学的根据,种子的选择虽然重要,但是栽培过程中得管理也很重要,如果不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那么农作物的产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的实例分析

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条件的影响,因此在研究高产栽培技术时,应该针对特定的地区进行,本文就以西北地区的土地为例,具体的研究高产栽培技术,由于西北地区的土地比较贫瘠,如果采用标准化的栽培技术,如对种子精挑细选等,很难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在这个地区进行栽培时,种子的选择是第一步,考虑到这一地区的土地比较干旱,而且缺乏很多农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因此在选择种子时,应该针对性的选择一些比较耐旱的品种,这样可以明显的改善缺水的情况,然后在栽培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个环节进行优化,最大程度的提高产量,如在施肥环节中,改变传统盲目施肥的做法,而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观察来判断缺乏的元素,然后针对性的进行施肥,这样不但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植的成本,对于浇水环节的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盲目浇水方式,对于水资源来说非常的浪费,如果通过沟灌和间歇水流等方式,就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实际情况,对于缺水的地区,进行重点的灌溉,对于环境较差的地区,还可以采用薄膜覆盖技术等,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 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受到以往经济水平较低的限制,我国的农业水平较低,虽然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甚至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的经济体,但是从人均经济水平来看,我国的平均水平还是比较低,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使用非常少,相关的种植技术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要落后很多,现在我国人民的温饱已经可以得到保证,但是要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农业是工业和第三产业的保证,因此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如何提高我国的农作物产量进行了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相关的专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从中得出了很多适合某一地区的高层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姜东峰,徐兴武,孙洪亮.优质弱筋小麦高产栽培调控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7(18):278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4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各种因素;结构

在农业种植中,土壤、肥料、植物营养、栽培等因素都会对植物的正常生长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如何在我国农业精髓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新兴技术,是每一个农业种植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农业种植各因素造成的农业生态问题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化肥药物在农业种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栽培技术使用不但导致土壤的使用缺乏合理性。在农业种植了出现了生态污染的问题。在农业种植中,一些化学药品过渡使用,如农药、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过渡使用会造成生态污染,使农业生产遭到破坏。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生产力不断衰退,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同时农药过量使用会造成土壤僵化的现象,导致农业种植中,农作物营养成分流失严重。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在农业种植中,各因素对农作物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都会对农作物造成影响,给我国农业的成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各种因素运用不合理,给我国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还会增加农业的生产负担,最终会降低我国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长期这样下去会削弱我国的农业生产的竞争实力。同时还会影响到我国的食品安全,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要发展农业的可持续。

二、现阶段,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不合理运用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

在现阶段下,由于对土壤利用不合理,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药品,导致了现代农业种植出现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表现在土壤僵化,土壤僵化会导致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缺乏营养;肥料使用的过度会破坏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化不断的减少。这些现象的发生都会导致对环境造成影响。从而降低了农业植物的经济的效益,使粮食安全生产受到了威胁。

三、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种植各因素的有效利用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的产量上来了但是土壤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植物对化肥的依赖越来越严重,没有化肥的植物是无法长好,没有农药植物也不能长好。在这种情况下,资金花费的越来越多。植物的产量却没有一定的影响,导致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土壤僵化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要充分发挥各种因素的促进作用。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新的作用。

土壤结构保健技术的核心是培育土壤结构的载体。使僵化的土壤形成颗粒状态。要增加土壤的胶体含量,还需要人工进行搭桥物质。搭桥物质可首选阳离子对土壤进行调剂。为了使各种物质得到充分混合发生反应,使土壤形成颗粒结构,还要适当耕翻土壤。

土壤的功能保健技术还需要改善土壤功能,使僵硬的土壤变得松散,要采用合理的化学技术。最后要提高土壤的净化能力,增加调节功能。

四、农业植物中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

农业种植者也需要采用一定的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农业种植者要采用植物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中要采用农作物代谢途径,可以使农作物得到充足的营养。可以抵御自然灾害,增强植物抗旱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在给提供特殊的营养时要加化学物质。使土壤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要确保农作物的代谢能正常的进行。农作物要有足够的免疫物质。才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实现农作物健康绿色的生长环境。

五、依靠科技,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采用良种配套法,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土壤、肥料等方面入手。优质高效的产业结构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现农作物的潜力。

2.提高农业作物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灌区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田的稳定性,以农田的建设为主,提高农作物的抵抗灾害的能力。同时要不断改善土壤的质量,通过有机肥料,改善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六、在农作物的种植中,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植物的保健在农业的生产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要实现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就必须充分利用营养因素对植物进行保健,为植物的生长代谢提供有效的途径。

2.土壤保健技术,在农作物的生产过程中,要使土壤质量得到优化,就必须改善土壤环境,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5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粮食安全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且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关键。因此,要求各级部门必须重视农业发展,应致力于不断提高栽培技术,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1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概述

农业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使得提升农作物栽培技术成为农业研究工作的重点。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不断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例如,农作物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主要是标准化栽培、配方施肥或者是针对中低产地区实行的综合增产技术等一系列栽培技术。其中,标准化栽培技术要求对农作物的播种、幼苗移栽等进行专业的统计,确保栽培成活率。另外,还可以借助配方施肥来提高施肥水平,确保施肥的精准性,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此外,为有效培育农作物,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水平,还可以采取农用塑料覆盖或者温室栽培等措施,保证农作物栽培技术得以提高。例如,在农作物栽培初期,为保证农作物的成活率,可以用农用塑料薄膜对农作物进行覆盖或者是在玻璃温室内栽培,保证农作物所需的热量。

2实现农作物高产的有效性措施

2.1注重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1],要求相关单位必须注重农作物的新品种培育,致力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例如,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农作物的基因进行改良,全面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农作物高产。此外,最重要的是针对我国农作物栽培环境进行改善,这主要是因为农作物生长所需养分不同,因此并不是每个区域都能适应农作物的生长。例如,在光照不足的地区,可以通过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平,使得农作物在该区域可以正常生长,改变原有的区域限制问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2.2提高农作物管理方式的规范化

农作物高产的另一要点在于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的管理[2]。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的管理方式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强有力保证。只有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有效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达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因此,要对农作物进行科学管理,使管理方式不断规范化,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最终实现农作物高产。首先,加强对相关农业工作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因为良好的生长环境是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必备条件,人员技能和素养的提高可以保证作物生长环境规范化。其次,种植作业科学化也是农作物高产的重要保证。例如,可以采取作物种植区域化和轮作的种植模式保持土壤肥力,同时要采用科学化、机械化种植方式,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基础。此外,专业管理、科学培育也对农作物高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保证施肥适时适量,温度湿度随作物生长阶段的变化而变化,正确防治病虫害。对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多方寻求帮助,如查询资料、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等,采取科学的措施解决问题,充分保证农作物能够健康生长。

3结语

农业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不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注重培育新品种,注重栽培质量,实施标准化栽培、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保证栽培技术得以提高,促进我国农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董雪凌.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途径的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2016(1):3.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6篇

[关键词]秸秆;科技水平;资源化利用

自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农业发展有了很大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注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政府也开始大力发展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生产发展,因此人们开始重视对农作物副产品秸秆的处理。通过做好对农作物副产品的利用,提高农业整体水平。

1.秸秆资源概况

1.1我国及黑龙江省秸秆资源简述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中各类农业作物生产量大,其中主要的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高粱和大豆等粮食作物和花生、油菜等油料作物以及棉花、麻类等五大类农作物类型。在这庞大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每年都会产生许多秸秆。农作物秸秆分布也和我国农业生产区域相同,主要集中在东北,华中华南以及东南一带,因为之前没有统一的秸秆处理机制和相关规范,各地区对秸秆的处理方法各不相同。通常大多数农民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将秸秆就地焚烧或者直接丢弃,使得秸秆没有再生性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秸秆再次利用逐渐重视起来,开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农作物秸秆再利用,然而因为秸秆再利用起步较晚,据分析数据显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三十。

黑龙江是我国东三省的粮仓,每年的粮食作物生产量在各省份中位居前列。近几年来,玉米种植面积的面积产量逐年增加,在此过程中秸秆量产生量也随之增大。伴随可持续农业经济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循环型农业经济,开始提倡农业资源的再生与利用。每年农业生产作物大量收割以后,就会产生秸秆等农业废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秸秆不再作为传统的生活废料,被农民就地焚烧。因为秸秆的焚烧不仅产生大量的烟,雾等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还会引起火灾,更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哈尔滨颁发了秸秆禁烧令,秸秆燃烧虽然比往年大幅度减少,并且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发展下我省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已经接近了40%,但是同国外发达国家农作物秸秆利用率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发展距离,人们都希望能够提高秸秆利用率来创造更高的利用价值。人们将秸秆粉碎后可以作为新型能源使用,在经过了综合开发后有很多的作用,不仅可以用作有机肥还可以用来做成饲料秸秆沼气、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建材是未来很有前景的一种原材料。

1.2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秸秆具体指的是一些农作物在去掉果实之后剩下的茎秆部分,是世界上生产数量较多的一种农作物生产副产品。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农作物秸秆也属于一种生物质资源,其中更是储存了众多的能量资源。理论上在对农作物秸秆进行高技术水平应用之后农作物秸秆的能量产生值可以到达煤炭能量产生值的百分之七十五。随着科学水平的提升,农业由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农业进行转变,原来秸秆在农村能源和饲料的作用逐渐被取代,如果能对现有的秸秆进行资源再次利用,既可以提高在能源方面产生一定的价值,又可以对经济方面产生一定提高。从理论上讲,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生物质发电。随着对农作物再次利用水平的提高,我国对农作物秸秆的年开发量可达6亿吨,其中除部分用于农村炊事取暖等生活用能满足养殖业、秸秆还田和造纸需要之外,每年废弃的农作物秸秆约有1亿吨,折合标准煤5000万吨。所以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甚至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2.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策略

秸秆因为是农作物生产的副生产品,其成分等跟农作物相同,并且其中含有大量的碳、氮、磷等元素,可以作为一种农业废料对土地进行施肥。秸秆作为肥料可以增加土地中土壤的有机含量,还可以调整土壤的土质结构和理化性状,在以后的生产中,提高农作物的生产量,减少对农作物化学废料的使用量,不仅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循环性发展,还提高了经济作物的整体质量水平。黑龙江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是出了名的黑土地,在现代高水平农业发展过程中,逐渐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总量。在这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我省黑土地的保护。我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任晓东曾经就提出要求去保护黑土地,利用我省农作物生产的大量秸秆进行秸秆还田。这主要指的是让大量秸秆覆盖耕地地表,在秸秆经过外界腐化之后将秸秆本身及其中含有的微量元素转化成有机物,增强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土地肥沃度。与此同时,因为秸秆覆盖在黑土地的表面,所以在秸秆覆盖之后还可以保护表层土壤不被风吹走,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土壤蓄水能力。因为农作物秸秆的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甚至于零成本,所以用作肥料较为低廉也比较环保。因此应该将利用秸秆保护性耕作列为黑龙江省长期支持的重要农业技术。

另一方面,秸秆还可以用作新型燃烧材料。因为秸秆的体积相对较大,具有燃烧的特性,在传统农业生产中人们将秸秆直接用作燃料。这种方式虽然相对简单,但是因为秸秆本身的能量密度较小,造成燃烧值较低。所以在科技水平的支持下,人们开发出一种高水平新型燃烧材料。就是将秸秆利用相关机器进行压缩挤压成棒状或者颗粒状,在利用炭化炉将其进一步的进行加工,最后形成具有机械强度的“生物煤”。这种生物煤具有体积较小便与储存的特点,可以广泛地被应用在生活及化工生产中。这就要求我省农村之间具有相对发达的公路系统可以批量的将秸秆进行运输。针对秸秆运输难问题,我省有委员曾经建议,应该在我省范围内建立生物质燃料运输的“绿色通道”,免收秸秆运输车辆的过路费。应该加快高产区的乡村道路改造,使之适合秸秆的收集和运送;禁烧秸秆,推进秸秆焚烧逐级问责制;政府出台田间秸秆清理补贴、农机补贴、秸秆加工享受农业电价等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在田间地头建设秸秆收集、储存、加工站。通过各级政府的一系列的鼓励提倡,使得我省对于秸秆能够有一个合理有效系统的处理,发展我省可持续循环性农业经济。

结语

我省是农业生产大省,伴随着我国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秸秆应该进行一定的利用。利用其对我省的黑土地进行土壤改良,并且将剩余秸秆进行进一步加工利用,使其应用在生产生活当中,为人们生活提供方便,通过提高秸秆再生利用度,发展可持续循环性农业生产,提高我省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小莉.促进秸秆资源化利用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J].江苏农机化,2010(01).

[2]吴敬轩,崔登乾.对农作物秸秆处理方式的调查及思考[J].科学大众,2010(03).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7篇

关键词: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农产品安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农产品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农业是一种全新的种植方式。有机农业可以为中国农业带来可持续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规范,管理模式更加合理。现阶段,有机农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土地,培肥土壤,使土壤保持一定肥力且生态环境不受污染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安全优质的有机农产品,从而使得中国农产品在世界舞台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1]。鉴于土壤肥力质量在有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为了推动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培肥工作的开展,本文对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方法进行分析和阐述。

1有机农业种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

伴随着生态农业的不断发展,对有机农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目标是科学、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在对生态土壤不破坏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护生态环境,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绿色健康的食物。与传统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具有营养、安全和健康的优点,这种农业生态生产结构模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合理应用土壤肥力,不仅可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而且可以提高生态保护强度。中国农产品长期以来一直使用氮肥,不仅严重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而且会在增加农产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对农产品表面的损害更加严重。在有机农业中积极推广土壤肥料,可以减少农药肥料的使用,并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有机农业通过种植豆科植物,对土地进行改良、施肥等方法,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根据有关要求,有机农业生产领域应至少有三种轮作作物,包括豆类、蔬菜等。在北方地区,如果每年只能种植一种作物,则可以选择轮作,轮作作物如豆类、茄子等均可。

2土壤培肥重点

2.1科学耕作

不使用化学肥料是有机农作物种植的最重要特点。有机作物的生长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某些农作物适合在特定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这也是针对当地情况采取行动的主要基础。如果土壤条件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将消耗大量的劳动力、物质资源和土壤资源。科学地种植农作物可以调控土壤的各种营养元素,在正常情况下,农作物适合在松散的土壤结构中生长,并且更容易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在生长季节,农民采用轮作和间作等农业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此外,肥药一体化滴灌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并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大大减少了自然灾害(如干旱)造成的损失,改善作物生长状况。

2.2科学施肥

人畜粪肥是一种速效有机肥,氮素含量高,因此农民在施肥时需要掌握最佳施肥时间。此外,人和动物的粪便如果没有充分腐熟,容易引起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因此,当使用人畜粪便作肥料时,必须提前对有害微生物进行充分的高温发酵等处理。大多数有机肥料更适合用作基础肥料,这是因为有机肥料富含腐殖酸、多种微量元素等多种缓效营养元素;同时,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料,以使土壤富含养分,提高土壤肥力[2]。如砂地土壤肥力低,农民需要将矿物质肥料和有机肥料混合使用,以改善砂土的土壤结构并增加肥力。

3常见有机肥料种类

在日常作物种植中,常见的有机肥料有绿肥、有机堆肥、矿物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

3.1绿肥

绿肥通常有多种来源,如青绿植物发酵后可用作肥料改善土壤。绿肥的种类繁多,适用性强,来源多样,经济成本相对较低,可用于大面积的土壤施肥。在使用绿肥时,需要结合土壤成分选择绿肥的种类,确保绿肥使用科学合理。

3.2有机堆肥

在传统的有机农业施肥方法中,动植物农副产品是较为常见的肥料来源。通常是将动植物农副产品如大豆秸秆和玉米秸秆、动物粪便等混合在一起发酵。在发酵之后,还会有一个陈化的过程来提高堆肥的腐殖化率。

3.3微生物肥料

一些物质可以被微生物降解,降解产物可以直接用作肥料。在现阶段的作物生产中,微生物肥料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在养分释放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效率且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度破坏。不仅如此,微生物肥料还可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土壤生态功能。

4土壤培肥方式

4.1合理耕作

土壤培肥的前提是合理耕作。为此需要因地制宜进行耕作,如果过度消耗地力而得不到营养物质补充,土壤中的养分就会不足,从而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可以使用轮作等保护模式进行耕作,并注意保护土壤耕作层,防止耕作产生的水土流失,改善耕地土壤环境状况,确保农作物的营养成分充足,使耕地具有更高生产力并产出更高品质的农产品[3]。

4.2施用有机肥料

有机肥富含多种有机酸、氮、磷、钾、微量元素等多种促进作物生长的营养物质,施用到土壤中后,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多种营养,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施用有机肥料来改善土壤养分,可为有机农业奠定质量发展的生产基础;同时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全面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可为有机农业提供必要的土壤质量保障。

4.3测土配方施肥

测土配方技术可以帮助生产者充分了解土壤中的养分,精确施肥,从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种植成本,促进有机种植计划的科学制定[4]。

4.4合理施肥用药

不合理施肥和过量喷洒农药是有机农业生产中的两大禁忌。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一些种植者使用了不健康的肥料和不合格的农药,尽管这样也许可以使农作物快速生长,甚至提高产量,但这不符合有机农业的种植要求,还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违背了绿色有机和健康产品的理念。此外,研发符合现代有机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型肥料,有利于促进有机农业的高效、无污染发展,确保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4.5改变耕作及管理模式

发展有机农业对环境有很高的要求,环境条件必须满足一定的标准。因此必须对其进行调整以促进有机农业的耕作,包括土壤、温度、湿度、空气等。还必须定期对土壤进行疏松,确保土壤的柔软性和透气性,为农作物的发育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另外,定期疏松土壤可以改善土壤肥力。此外,轮作种植也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中各种养分并提供有机农业生长所必需养分的重要方法。水是生命的源泉,也是有机农业种植中不可或缺的,合理的灌溉可以调节的土壤肥力并促进有机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8篇

关键词:农业植保;农业发展;乡村;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S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37

农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础,也是各行业的源头。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较多的农村人口,农业产量不仅与农民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而且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发展有密切关联。自然环境与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原因,植保工作是绿色植物保护理念与防治措施的结合,开展植保工作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产量[1]。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区都大力开展病虫害防治的植保工作,但限于地域条件和事件性质的制约,防治措施也有所不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对食品安全问题逐渐重视,而使用农药消灭病虫草鼠尽管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会残留大量的农业,难以保证农作物产品的健康和安全,即便农作物产量可以提升,但是无定法达到增收的效果,影响农业经济发展。因此,应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加大植保工作的贯彻,进行病虫草害的监控预警,提供合理的预防病虫害的措施,在保证农产品质量的条件下促进农业增产。

1 农业植保基于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1.1 农业植保能够促进农业增收

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性质的病虫害,不同的病虫有不同的防治措施,如果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植保工作是对农作物所有生长周期进行跟踪观察,对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预报,同时根据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特点,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可以促进农业产量增收[2]。

1.2 农业植保能够减少农作物农药使用量

农业植保的工作过程中,会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对多发病害进行预报,在通过措施和检疫处理手段进行防治,从而减少了农作物管理环节农药的使用量,开展农业植保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增收,还可以协调农业生产系统间的关系,减少农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农业植保能够提高农副产品的竞争力

随着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逐渐重视,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逐渐激烈,绿色农副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农业植保工作可以减少农作物化学药物的使用计量,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在提高产量的基础上,增加产品的竞争力[3]。

2 加强农业植保工作的措施

建设生态农业,贯彻可持续发展使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业植保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就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1 调查当地农业生产的情况

同时更新植保工作技术,严格按照绿色植保的要求,规范绿色防控技术,控制农药的使用量,加大力度倡导物力防控和生物防控技术,如色板幼虫、杀虫灯、杀菌灯等[4]。

2.2 植保工作可以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而建立生态安全、有质感产的农业生产模式。通过建立高标准的农作物病虫防治区,采用先进的施药技术,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从而减少农药的用量、污染和残留,降低药物对农作物或环境造成的影响。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农药、药械、施药过程的研究,加大推广力度,通过更新设备与技术提高防治的效果。

2.3 农业植保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业和农业

因此,开展农业植保的工作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素养,加大业务培训和学习,优化植保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设置先进的设备,确保植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另外,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与操作水平[5]。

3 总结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产业,是关乎到所有行业发展的源头产业,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系统性工程,农业植保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有这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开展农业植保的过程中,应做好植保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机制、生态环境优化等措施,促进农业实现绿色化建设,推动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娟娟.浅谈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3(22):90.

[2]赵贞玉,金锦实.农业植保工作在乡村的重要性[J].北京农业,2014(30):313.

[3]陈国华.农业植保在乡村的重要性[J].农民致富之友,2016(4):75.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第9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因素;种植结构;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4

引 言

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空气、土壤、肥料等,这些因素给农业种植结构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种植结构模式,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1]。

1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已经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但主要还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收入较低;受到城市工业化脚步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存在不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年轻人,由于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诱惑,很少有人专业的种植农业,导致很多地区,土地闲置,我国农业规模化经济还存在不足,农业机械化竞争力低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着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壤,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在种植过程被使用,这就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因大量农药的使用而出现板结的现象,造成农作物容易出现营养缺失;由于肥料的过多使用,给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带来严重的破坏,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我国农药使用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这就造成在一些农作物检查中发现农药残留,化肥也造成了一定的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给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还给周围的水体带来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增加,进而出现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如开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我国农业种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的模式就十分必要。如可以发展有机农业,主要是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肥料等,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种植,其次,还要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农产品的质量,还要注意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在农作物种植时,要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土壤湿度,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植物内在的潜能。相关的研究人员还要把农作物种植结构考虑到实际种植当中,不断提高种植的方式,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科学种植,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加强科学种植的宣传,从源头出发,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4 依靠先进栽培技术,调整农作物种植

4.1 使用良种良法配套措施

有些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上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不重视农作物结构对其产量的影响,只是通过提高种植面积和密度来提高产量,这些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同样产量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做出调整。利用农作物自身的优势潜能,重视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提高农作物产量。

4.2 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提高农作物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损失。国家应该重视农作物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地区,由于缺少降水等,造成农作物缺水,从而降低产量,国家可以通过节水节能措施,提高农业灌溉举措,针对一些地区缺少的现象,要修建水利工程,从而提高农业的应对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农业产量。

4.3 提高农民专业知识

农民作为种植业的主要群体,其思维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对农民的专业知识传播的重视程度,农业专家可以深入到田间,现场传授农民种植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农民对知识的掌握。农民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的学习农业知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了解农业种植技术,优化种植结构,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5 结 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农业种植结构还不合理,因此,要从学习和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