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11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素质教育 关系 应该教育 高考

数学,是一门从小学开始就要不断学习的学科,而高中时期的数学难度是非常大的,再加上有高考的影响,许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而且也没有掌握好方向。部分教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数学的教育观念发生了一些转变,所以,素质教育已变得没有地位可言。那么,高中数学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应该在哪里?

1 当前中国高中数学教育的状况、形成原因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们国家已实行了很多年的时间了,但是,实际上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少,

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很多的学校还是把升学率、学生的成绩当成是教育的标准与目的;而对于教师而言,在学校里,教师的绩效是和学生的学习成绩联系在一起的,与教师的经济和名声是一体的,所以,很多教师不注重关心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只是一味的采取填鸭式的方法来进行数学教育;对于家长而言,盼望孩子成材的心理太重,将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了学生的补习方面,认为每天都需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业上就可以有好的成绩,所以,在学校、家长、教师、高考的四重压力下,学生对学习会逐渐失去兴趣,并由此产生逆反和害怕的心理。

而这种高中数学教育的情况所形成的原因非常多,包括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就是学生所有的一切都决定于成绩,其中还包括了学校的名誉、学生自己的未来等,所以,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家长或是教师而言,似乎一开始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考到一所好的大学。

2 素质教育和高中数学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所有人都知道数学实际上是一门逻辑思维很强的学科,其教育的最后目的是怎样去开发

学生的智力并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决断的能力。因此,从数学的教育方面来说,素质教育和高中的数学教育有着一定的潜丰联系。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可以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但不是简单的靠记忆来学习,是要让学生可以从德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教育,最后达到培养出高智商、强能力、高素质的学生。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对于高中数学教育而言起着非常明显的作用。虽然就目前而言,高考的应试教育无法改变,但是,对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智力的提高还有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只是大多数学生和教师仍未认清这一点而已。而且,在最近的几年当中,我们国家的教育部门也在对高考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改革办法,考试的题目也不再像早些年一样只是单纯的靠死记硬背,而更加关注了学生的能力,特别是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能力,所以,素质教育以及高考数学的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可以融会贯通的。

3 高中数学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办法

3.1 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改变原有的教育观念

作为教师,应该是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职业,然后认清师德和本身的责任感,正确的对待自身的名誉;之后,教师还要主动去了解学生,以身作则;最后是要对高中数学方面的教学进行积极的研究,把掌握高中数学知识的重点并且研究出合适学生能力的方法,将两者进行融汇。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不能早退、迟到、延长上课时间等,要对学生认真且耐心,这样的严格律己会慢慢影响学生,让学生学会严格要求自己。

(2)教会学生怎么样学好数学并进行相应的思维训练。数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逻辑思维判断能力。

(3)教会学生多提问。有研究证明,启发思维的最好源动力就是多提问,这同样也是学生所积极学习的动力所在,多提问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

3.2 注意学生的引导

高中生已经学习了数学很多年了,所以对于培养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言早就不是最重要的手段,而是应该注意对于学生的引导。教师怎么样才可以利用数学中的问题去引导学生的智慧是最为主要的,特别的是培养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与自己的能力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3.3 转变学生的思维模式

数学,特别是高中数学,所要培养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实际运用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对待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会从其他的角度的思维模式去进行考虑。比如:面对一个数学难题的时候,学生常常会因为卡在一个常规的思维模式中而找不出解题的思路,而往往这个时候教师要去指导学生转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尝试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并多鼓励学生去自己思索和猜想,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3.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考试观

高考,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暂时是必要执行的,所以就算教师对学生进行了相当的素质教育,还是无法避免部分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或担心考试,而且很多的学生都存在一定的焦虑心理。作为教师就应该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有意识的去淡化学生的考试意识,尽量去减少学生的考试的心理压力,对于考试的结果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而非责罚。针对高考则更应该引导学生去正确的面对,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考试观。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素质 教学

关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包含以下几点:

一、注意文道统一,培养思想认识素质,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文道统一,依据学生特点和语文教材优势,捕捉时机,相机诱导。让学生入景入情,达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对他们进行良好品质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本里既有描写领袖人物的文章,又有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出革命领袖人物的风采和革命英雄人物为国为民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悲壮,可歌可泣。授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手段,让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再现,让革命者的豪言壮语再震威,让先烈的崇高思想再闪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英雄们的崇高思想,进一步去学习他们勇于流血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二、利用典型事例,培养心理教育,使学生初步形成鲜明个性

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长辈宠爱等因素影响,自觉不自觉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在相当多的学生中存在着妒忌、孤僻唯我至上,但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等不健康心理,这些不良心理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影响着学生成长。

心理学家认为,遗传素质只是为小学生心理个性差异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出生后的具体教育和环境教育影响,对他们心理个性差异的形成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利用典型事例,着眼于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理,使学生初步形成鲜明个性。

三、智、能训练并举,培养智能素质,使学生掌握换取知识的技能技巧

所谓智能不外乎知识技能和技巧的组合。知识是技能技巧的基础,而技能技巧的掌握又是加深对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前提。

目前,在语文教学中还严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应试教育,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知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所谓知识与能力之间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旧观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维,并尽量展示出学生思维的全过程,而不仅注重思维的结果如何。

1.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要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的学习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自己总结出的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1认真仔细地读,抓住重点词或句深入理解课文。2想重点词或句是什么意思,表现什么,说明了什么,遇到了难懂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联系上下文设法解答出来。

一些构段方式相同的课文,可采取讲、扶、放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在获取方法后,通过合作探究自己理解了课文内容。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

在教学中,时时注意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理解课文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句子,理解段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才可称为真正的语文教学。因为它不只教给学生知识,而且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能力,展示了思维的轨迹,最终使之掌握了学习方法。

四、展示美的因素,培养审美情操素质,使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

美有多种多样,服饰美,仪表美,容貌美……是外在美;有高尚情操、良好的修养是内在美。怎样使学生从小得到良好的美育教育,用美陶冶他们的心理,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呢?这就要展示教材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得到美的启示,美的享受。

以《可爱的草塘》为例,看审美教学。

这篇文章,文字质朴而优美,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体味美的语言描绘的美的场面,美的形态,美的色彩。如教学第二段时,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反复体味,通过阅读欣赏“走了进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样”,“茫茫的跟蓝天相接,”体会草塘的场面美;通过阅读欣赏“欢笑着,翻滚着,一层赶着一层涌向远方,”体会动态美,通过阅读欣赏“浪花翠绿翠绿的,绿得发光,绿得鲜亮,”,“近处的呈鲜绿色,远一点呈翠绿色,再远一点的呈墨绿色,”体会静态的色彩美。让学生感受作者细腻笔触所描绘出的草塘景色,无处不渗露着美的诱惑,无处不流露着作者对草塘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还可根据课文特点并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配以课件的演示,给学生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景,使课文中所描绘的一碧千里的草塘,掩映在草丛中的水泡子和挤挤挨挨的鱼,倒映着绿草、蓝天、白云的小河浮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如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对草塘、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同时陶冶学生健康的美的情趣。

课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写草塘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暗”线则是作者对北大荒感情的变化。教学时,紧紧抓住作者的感情变化这条暗线,从初来时没意思到想洗脸怕弄坏画卷这个情感变化的过程,抓住“没意思”、“情不自禁”、“恋恋不舍”等重点词语,让学生领会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是渗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的。作者借景抒情,抒发自己热爱祖国美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样,学生心同此情,深受感染,就能领会课文的情感美。

教学中还可结合课文的特点,欣赏语言美结构美动态美静态美诗的韵律美等等。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3篇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但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师生关系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所以,教师应当主动维护和发展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1.满足学生依恋的需要

依恋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社会需要之一,表现为要求他人对自己关心、照料和。学生不仅希望教师能给他们以知识、技能,而且期望教师能像父母那样,给予关心和爱护。这种需要甚至成为他们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源泉――努力学习是为了能得到教师更多的关注、认可和赞许。教育心理学家把这称为学习动机中的“附属内驱力”。因此,教师要清晰认识到学生的这种需要,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人际交往予以尽量多的满足。

2.满足学生尊重需要

(1)注意平等施教。要贯彻“教学相长”的原则,决不可“居高临下”,摆出一副说教面孔。努力营造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2)尊重学生的权利。教师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必须尊重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必须倾听学生的心声,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也不要武断指责学生说得不对,更不能不给学生发言的机会。

(3)尊重学生的天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天性时常会自然流露:爱玩、好动、喜欢小动物,看待事物比较片面,对事物的判断缺乏理性,以自我为中心,等等,常常在不经意间做出一些与老师的要求背道而驰的事情。如果教师对学生行为一味地指责,毫无宽容之心,或者做出过激的行为,使学生饱受责骂之苦,把“尊重学生”置之脑后,就势必会使师生关系紧张。

(4)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为维持教学秩序,严肃课堂纪律,必须制止、纠正或处罚一些违纪行为,往往会与学生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尤其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针对的是学生违纪行为,而不是违纪的学生;对于违纪行为我们要按原则管教,但对学生本人则仍应尊重,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由于学生的自尊感强烈而又易于过敏,教师在处理学生违纪行为时,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引起消极反应,既削弱教育效果,又影响师生关系。但如果教师处理得当,则既纠正了学生的违纪行为,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心,还能使之成为增进师生情感的良好契机。

3.满足学生的理解需要

理解需要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基本的社会性要求。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在教学活动中将自己的一片深情,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往往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如果教师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这种表现,往往以为学生在调皮捣蛋,或哗众取宠,或故意找碴,戏弄自己,便会误解学生,导致师生间产生隔阂。只有当教师理解学生,同他们心心相印时,师生间的距离才会拉近,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喜爱感,与此同时,教师也会产生对学生有所理解而引发的愉悦体验。

4.满足学生的求德需要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会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论、举止,同时也以一定的道德准则来审视、评价和要求他人,从而产生相应的求德需要。这种需要不仅会直接影响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的发展,而且会成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孔子早就指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师生交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模范和表率作用更具有十分突出的教育意义,它不仅能使学生深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获得优良品质的熏陶,而且能为学生直接树立效法和模仿良好品行的榜样,还是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对教师敬佩和爱戴情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源泉。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4篇

一、田径教材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项目,它的形成和人类生活有着千丝万楼的联系,素有"运动之母"的美称。田径运动具有两重性,即竞技性和锻炼身体手段的属性。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采用田径运动的两重性:即服从学校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掌握基本技术,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掌握基本技术,追求锻炼身体的最佳效果;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确定不同的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主动的发展。

二、高中生的心理需要与田径教学的单一性

高中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学习和发展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们思想敏捷、眼界开阔、求新求异、富有朝气,在心理上日趋成熟,要求辊人把自己当作成人对待,自尊心不断增强,人生观初步形成,对未来充满理想;思维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他们喜欢探索事物根源,对别人的见解和习惯性看法不轻信盲从,喜欢怀疑和争论;在情绪体验强烈的同时,意志力也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而日趋坚强。如果我们继续沿袭原来的田径教学观念--以教授运动技术为主,一个动作来回重复练习,用过多的时间去练习基本功,学生总是处在被安排的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引起学生们反感和不满,使得课堂成为培养田径竞技人才的基地。这样一来,不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的教育思想,准确掌握来自学生的信息叵馈、了解他们的体育心理活动,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中田径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田径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较,对田径和武术教材,同学们虽作了冷处理,但在对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和采用上,他们则表现出了强烈的自我意识:有90%的学生认为田径运动对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有着良好的作用,并表示对学习田径知识有兴趣;有80%的学生意愿选择以前田径教学中接触较少的接力跑、背越式和俯卧式跳高。标枪和铁饼等教学内容,对过去田径教材中重复出现的如100米跑的技术要领和800米跑的测试、推铅球等技术的教学、考核表示厌烦。从对高中生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只要我们选择好高中田径教材的内容、挖掘田径运动中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注重田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那么,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完全可行的。我们体育教师也只有树立新的田径教学观、学生心理健康观和质量观,才会对高中田径教学的良好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高中田径教学的"东山再起",重现"昔日光彩"才大有文章可做的。在高中田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进行素质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研究,才会提高田径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首先,从全体高中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入手,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以他们的发展需要为中心来选择和设计田径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内容、目标;改变传统田径运动会的模式――注重全员参与,而不是体育骨干的"表演专场",改变那种小部分是陪衬,大部分是跑跑龙套、坐冷板凳的现象;改变传统的田径运动项目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考核的内容应简单易行、具有典型性,并能合理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从中受益――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田径运动所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愉快的发展;加倍爱护体育尖子,让他们发展得更好,并为以后步人体育高等院校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田径教学中应看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利用田径运动的非竞技性,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利用田径运动的竞技性的竞争特点培养高中生的竞争和应变能力;还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田径竞赛活动,锻炼他们的组织才能、管理才能;并随着班级间、年级间的竞赛与交流,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丰富学习阅历,进一步培养勇敢、进取、拼搏的优良品质以及豁达洒脱的良好气质。使他们真正在运动参与上、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上达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高中生所相应的水平。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5篇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

素质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个体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学生个体潜能的最大发挥。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以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学校教育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学生人格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目前由于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学校还不能够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提供相适应的教育,但并不妨碍这种新时代的教育思想作为未来教育改革方向的基本原则。

学生是素质教育的主体。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个体自愿的一种行为,获取知识的多少由学生自己决定,而不是由教师决定。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建立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之上,教师只能作为启发者,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转换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逐步将教学过程由原来的被动灌输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是教学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增加教学的开放性、可选择性,减少课堂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强制性,让学生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学生自愿学习原则。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是被动学习还是主动学习。以升学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使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没有个性可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考试,没有创新能力。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自愿学习这一原则,关键是要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并最终让学生形成以学习为乐的态度。

2.公平性原则。

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就是公平,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不同学生间的个性差异使教育资源在分配的时候不能真正地平均分配。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只有存在这种差异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但是这种差异不能被无限制地扩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引导那些占用教学资源较少的“差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避免教学资源被少数优秀学生占用。

3.宽容原则。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没有完全转变思想,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还是学生能否取得好的考试成绩。如果一个班级考试成绩理想,那么这个班的教师教学水平就高,反之就对教师的教学全面否定。因此,只有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宽容的原则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这种状况。

三、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转换师生角色。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条件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变“教”为“导”:如在讲述“洋流”的内容时,利用地球仪和手电为工具,向学生们演示洋流的方向,并给学生们依次分组,让他们上台演示不同洋流的运动方向。通过分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单纯的“教”变成“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整整一节课,始终充满着掌声和欢笑,甚至在课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学生还沉浸在表演时的亢奋之中。这种策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自然也就令其兴趣盎然,急于探索。

2.优化教学模式。

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落实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就是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长期以来,由于教学目标不明确造成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负担沉重。制订合理的教学目标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例如:课改的精神、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材的难易程度和教学手段的实用性等。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新技术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如在教“锋面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锋面雨的原理与表现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春季气温上升、锋面雨频频出现的原因。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6篇

一、素质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使教育从工具性的、以追求升学为目标的实践模式中回归到育人的根本追求上来,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教育实践中来。因此,素质教育,从基本内涵上来讲,所强调的是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这应该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次深刻变革。但是,由于“素质”概念的抽象性、认识的不一致性以及在实践中的难以操作性,再加上教育传统观念、评价模式、社会、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素质教育一直难以在教育实践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因此,深入探索素质、素质教育等基本概念,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素质教育新思想,从素质教育的本质规定、基本内涵上形成素质教育理论上的突破,奠定素质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是用素质教育思想改造、重构当前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

(一)什么是素质

素质教育概念提出后,素质教育研究的焦点实际上转移到了对“素质”的研究上。教育理论界曾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素质观点,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解决素质的本质是什么这一关键性问题。我认为,素质在本质上,就是人的一种身心特性,这种身心特性有与生俱来的,也有后天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身心特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遗传素质,即人的解剖生理特性。后天形成的身心特性也就是后天形成的素质,有两种类型,即遗传—习得性素质和习得性素质。前者是直接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教育等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素质,如身体素质、智力性素质、技能性素质等。后者则是指在遗传性素质和遗传—习得性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等的作用而形成的,如知识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等。以上这些素质,尽管存在着来源、类型、形成方式的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都是一种身心特性。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同一性,使得对素质的理解超越了先天与后天之争,为素质的可教育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素质的存在方式来看,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内蕴于人的存在状态之中。但是,这种内蕴并不意味着素质是不可测的。人的素质,通常通过人的身体特征、存在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加以展现出来。例如,人的身体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是内蕴的,但是,它可以通过人的体格、体质和适应性等存在状态表现出来。人的知识素质也是内蕴的,但可以通过人的谈话、解决问题、运用知识等行为表现出来。

素质的这种特性,一方面说明了素质是可以培养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素质培养的特殊性。由于素质的来源、类型、形成过程、对个体成长发展的作用各不相同,素质的培养也必然各不相同。从实施素质教育的角度看,首要的是要从素质的类型入手,弄清究竟要培养学生的那些素质,然后才能从素质的形成过程开始,探索如何开展素质教育。

(二)个体素质的基本结构

素质作为一种身心特性,是任何人身心发展都必须的。一个人没有素质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但问题是,究竟哪些素质是基础性的,而且是个体发展必不可少的呢?笔者以为,研究个体的素质结构,就是要紧紧抓住个体的基础性素质以及未来发展究竟需要哪些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核心问题。只有这样形成的素质结构,才是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素质结构,也才是素质教育所要关注和培养的素质结构。

我认为,人作为一个动态存在的自然、社会生命系统,其发展离不开以下四个子系统的支持:能量系统、操作加工系统、信息储存系统和适应调节系统。能量系统是人得以存在、具有生命活力的系统,从素质来讲,就是指人的身体素质。操作加工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的操作、加工、转换系统,是人与外部世界实现交换和相互作用的核心系统,从素质来讲,就是指人的智能素质,包含智力和能力两个主要方面。信息储存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的信息库、知识库,它既是操作加工系统的基础,也是操作加工系统成果的储存库,从素质来讲,可以统称为人的知识素质。适应调节系统是人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处理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系统。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怎样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生活,需要形成一个有效的适应调节系统。从人的素质来讲,适应调节系统可以统称为人的人格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上四个系统的协调作用过程,就是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它们共同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四者缺一不可。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使人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四个系统是任何人生存与发展都必不可少的,它对应的四种基本素质,就是人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素质,它们形成了人的素质的基本结构。就是说,人的素质结构,就是由身体素质、智能素质、知识素质和人格素质四种基础性素质构成的一个稳定的有机联系的结构。

(三)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显然,有了对素质和个体素质结构的理解,我们就可以形成关于教育实践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素质教育就是一种从人的身体、智能、知识和人格等方面,培育人的身心特性,形成人的潜能的教育活动。因此,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促进人的潜能提升的教育,在思想上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过程上是一种潜能开发的教育,在实践上是一种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基础的,构建人的素质结构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使素质教育真正成为一种革命性的教育思想,引领教育领域的变革,就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首先是必须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使整个教育实践符合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要求;其次是必须使教育的价值追求回归到人的发展上来,以人的素质培养和潜能开发作为教育永恒的价值追求;第三是必须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来重建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人的有机结合。这些问题,既是教育的深层次的问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性问题。当前的素质教育实践,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而举步维艰。

二、“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三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三生教育”是由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要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标过程。

“三生教育”涉及到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际上就是个体的整体生命成长过程,人的一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活过程的有机统一。“三生教育”让教育回归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人为中心,也就是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的教育体系,真正使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实现对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的全面关注,这在教育实践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三生教育”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内在规定,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其次,“三生教育”强化了对生命的尊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三生教育”要求教育过程与人的成长过程结合,强调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符合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要求。显然,“三生教育”所蕴含的基本思想与实施素质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一致的。

(二)“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

“三生教育”是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三个部分:生命教育包括生命认知教育、生命伦理教育和生命发展教育;生存教育包括智力教育、技能教育和知识教育;生活教育包括生活行为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和生活情感教育。

“三生教育”的基本内容紧紧围绕人的生命过程,也就是身心(生命)发展过程、生存过程和生活过程中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为基本框架来构建教育内容体系,使人的发展过程和教育过程相结合,使教育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身心发展需求,能更有效地促进人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三生教育”从内容上来讲,是一种构建和谐身心、开启学生心智、培养学生技能、培育学生品格、提升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这种教育活动和以人的素质培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本质是一致的,具有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

三、“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

“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都体现了教育本质、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完善人的生命、促进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基本规律,就是教育必须适应与促进人的发展。从“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上来讲,他们都体现了教育本质和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是遵循教育本质和规律要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的教育思想。

2.“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都是“以人为本”,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三生教育”是一种以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为本的教育,它强调教育必须主动地去建构人的和谐生命,开启人的心智,解决人的生存问题,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一切都以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中心,它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它关注人的素质提升和内在发展,关注的是人的生命潜能、生存潜能和生活潜能的开发,关注的是人的健康和谐成长,其思想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强调教育的育人价值。可以看出,“三生教育”和素质教育都是为解决当前教育实践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人”而提出来的,都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思想逻辑关系。

3.“三生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三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构建积极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幸福和谐的生命系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从个体来讲,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则是要提高个体的基础性素质,构建个体和谐的素质结构,也就是要培育学生和谐的潜能发展系统,使个体能积极主动地更好地适应和面对现代社会。“三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都是要有效地解决个体的“安身立命、健康发展”的问题,都是要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7篇

【关键词】高职,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战略的实施,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猛令世人瞩目。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社会和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认同度偏低,这些不满意的因素往往不是业务上的,即不是智力因素上的,而是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围,诸如不能遵守劳动纪律,不准时上下班,工作缺乏责任心,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不愿干小事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高度专门化和技术化的倾向,使得注重素质培养的通才教育被注重知识技能培养的专才教育所取代,导致了高职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弱化和式微的现象。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短,受传统思维惯性影响较大,急功近利,过于迎合市场需要,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导致许多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能力低。这些问题的出现,与我们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办学条件不完善,师资队伍的局限有关系,也与我们设计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关系。

课程是实现和制约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最基本的元素,是构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关键因素。对于这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设计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如何选择和组合课程,形成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如何确定高职素质教育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人们关注得较少,研究得较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影响了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加强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山东商务职业学院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和完善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体系,逐渐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并增设了相关的选修课程,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我院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构建合理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必须正确认识在高职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要从职业教育宗旨与素质教育内涵要义及其关联中认识高职素质教育,以及对职业教育的巨大推动作用,并以此指导课程体系的构建。

我院以“提供行业人才智力支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学生人生事业基础”为办学宗旨,实际上就是体现了职业教育宗旨与素质教育内涵要义整合后的以能力为本位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院的素质教育应以体现能力本位为目标实现尺度,构建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应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综合考虑企业、社会、学生的共同诉求,有所侧重。体现职业教育宗旨,丰富素质教育内涵。

所谓素质教育指的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充分、和谐发展的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等。

素质教育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泛、课程众多。而课堂教学中可用于素质教育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这是课程体系构建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国内外高职院校的参考和借鉴,在充分解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从我院实际出发,以整合素质教育课程为总体思路,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模块体系构建”的构想,从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出发构建课程体系。

“素质教育模块体系构建”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四大模块紧密结合,层层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模块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教育,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人文素质模块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书面表达、文学修养、艺术修养的教育,包括《普通话》、《应用文写作》、《大学语文》、《演讲与口才》、《国学精粹》、《音乐基础知识与欣赏》六门课程;身心素质模块对学生进行基本身心健康知识的培养,包括《大学体育》、《心理学》两门课程;职业素质模块重在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拓宽学生就业口径、培养个人行为能力,包括《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职场礼仪》两门课程。

素质教育模块体系:

在确定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后,就是将体系内的课程群融合与协调,发挥素质教育的最大功效。针对高职教育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基础知识为专业服务,在保证专业课教学所需的前提下,尽量压缩基础课学时。因此,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向精、活方向转变,突出课程内容和体系的整合,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我们将把相同领域的课程整合到一起,避免门类过多、项目过杂的问题,便于教师对同一领域教学内容的整合,使课程内容更加紧凑,课程结构更加合理。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8篇

论文关键词:公安院校 素质教育 辩证关系

素质,在心理学中指“先天基础上通过个体社会实践和自己的体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和素养”,简单讲就是指人的素养、品质。素质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它是个体在完成一定的活动与任务时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每个人的素质都由于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和人的本质的社会性而既具有各自的内在特点和特殊性,又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统一性;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可塑性;既具有整体综合性,又具有结构的层次性。也正因为如此,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就要相应地处理好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关系。

中国的高等教育已迈进二十一世纪,素质教育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内容之一。同志曾经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人民警察是一特殊领域的“劳动者”,公安院校是人民警察的摇篮,因而,对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就有着非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公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态,应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此外,为了提高公安院校素质教育的成效,公安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时应结合自身特点处理好如下几对关系,即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的关系、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的关系、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素质教育与全面教育的关系

纵向考察新中国教育史可以发现,建国初期我国确立的“德、治、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指导思想,为人才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人们也注意到,长期以来,重智育、轻德育、轻体育、轻美育以及重基础知识、轻能力等现象却很普遍,并没有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如上个世纪50年代偏知识型人材,忽略能力的培养,而70年代后又注重能力型人材,忽略综合能力的培养。那么,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何关系?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的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的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所以,公安院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学员的已有的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的前提下,促进学员的内在的身心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发展以及社会意识向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是培养学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实践。

从根本上说,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之间也有差异。首先,素质教育是对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深化和完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上对全面发展的理解就是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但严格讲,这三方面只能是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全面发展的目的归根结底应是“素质”发展。为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德、智、体的发展恰好是最好的途径和手段。但素质教育绝不仅限于这三方面。其次,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的具体落实和丰富。由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概念的模糊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在认识上很难达到统一,使得我国几十年来在教育探索的进程中走了不少弯路,而且,在理论上关于全面发展的内涵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美、劳”五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与个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努力,人们在理论上已经明确地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素质教育目标体系。五个方面的基本素质相互促进,按全面发展的要求与效应来优化与发展个性,从而落实与丰富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公安院校要培养合格的“公安机关满意”的人才。这些预备警官将来要承担起打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是综合性的。日益复杂的当代社会治安形势对警校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才能满足。因为,现代警察的工作日益复杂,涉及到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民族、宗教、历史等方面,一个警察必须具备较高的发展性的综合素质才能胜任此项工作。所以,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日益迫切。公安院校应主动适应社会需要,培养自己的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奋斗进取风貌,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富有创造力和强健体魄的能自学自律的学员。我们应在明确全面发展的内容与目的的基础上,探索并落实公安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

二、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就是把外在的获得,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素养。所以,内化是形成学生主体稳定素质的关键。诚然,“内化”仅靠外在的灌输是不行的,但是,没有外部因素的作用内化就失去了内容。因此,素质教育也要处理好自我教育与外在教育的关系。

自我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增强素质的养成意识,自觉吸收各种养分,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这是素质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重要特征。外在教育是指通过教师的讲授,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的管理和制约,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质材料,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消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学生的素质的形成过程,必然是主动获得、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的过程。然而,多年来,我们习惯的是恰恰是灌输,而忽视了学员的主体性,低估了学员的潜能,限制甚至是剥夺了学生的选择权,最终把教育的过程变成了简单的训练的过程。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不少的教员中仍然很有市场,公安院校特殊的服从性的管理模式对教员的这种落后的、简单化的教育思维又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自我教育的基本标志,就是是否承认学生有争论的权利甚至是犯错误的权利,是否给他们以争论和改正错误的机会。而公安院校较普遍的做法是,一旦发现学生持不同意见或违规犯错,即予以训斥或处罚。这种失之简单的做法,既无助于构建他们的主体地位,也不能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性。当然,良好的外在教育和合理的管理对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个人的自控能力还比较薄弱。公安院校纪律严明,外在教育的条件相对优越,但一定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理论学习,耐心加以制约,才能增强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才能促进学员摆脱被动感、压力感,进入自律的自觉状态。公安院校培养的是特别讲求纪律与作风的学生,尤其要注意处理好这一对关系,建立起具有浓厚的自我教育氛围的良好的教育机制。

三、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

公安院校的教育是在学员原有素质的基础上进行的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教育。警校学员处于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和社会中各种环境因素都对学员的素质养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二者要有机结合。

其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与业务技能,唤起学员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养成踏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恳的敬业精神与无私的奉献品格,培养他们的执法能力、调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创造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等。课堂是全日制公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因而要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断进行课堂教育的改革,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在我国,对警校学员的素质教育,以往、现在和将来的相当长的时期都是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如果课堂教学不成功,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失败了一大半。那么,是否只要课堂教育就行了?回答是否定的。课内教育只有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课外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计划和要求,为被教育者安排一定的环境、活动场所、社会氛围,使被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使课堂教育的内容内化、提升。

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与社会环境互动交往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主要包括政治觉悟、法制观念、敬业精神、宗旨意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办案能力、社会工作能力等。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教育与实践活动,接触业务与社会生活才能真正理解、领会、养成。所以,公安院校的课程规划、课时安排都应该充分把实践内容与时间考虑进去。

四、警察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

警察专业素质主要是对警校学员带有职业色彩“智”、“劳”方面的素质要求。当前,在公安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或多或少存在如下认识偏差: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对立的。还有人认为,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相分离。事实上,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并不对立,而是存在较强的统一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充分表现在:对警校的学员而言,专业素质本身其实只是警察综合素质的内容之一。一方面,专业素质提高了,无论是客观必然性还是现实可能性,都会带动其人文素质的提高。考察一些优秀的警察,其中许多人并不是一开始就很优秀的,而是与其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的成就感激发的人文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人文素质的提高,又可以促进专业素质的发展。为什么有些警察犯错误?为什么他们知法、执法又犯法?并不是他们专业素质低,而要在其法制意识等人文素质方面找原因了。由此可见,在当今知识更新快、学员课业负担比较重的情况下,尤其是传统上比较重视业务课、业务课比重较大的公安院校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必然影响到学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然不能达到让“公安机关满意”的既定培养目标。但,是不是仅靠增加几门人文学科就可以解决问题呢?问题不是如此简单。公安院校必须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育人环境等方面实施人文学科的教学、教育工作。具体说,从三个方面人手:

首先,必须提高公安院对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

公安院校由于自身的定位与定向,在培养人才的具体方面有其特殊性,专业素质教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公安院校了。只不过,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论其专业,都应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有一清晰的认识,对社会要有责任感,要有较强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而所有这些都要以历史、哲学、文学等人文科学为基础。重专业、轻人文,必然导致学生整体精神水平的下降,导致学生行为、观念的庸俗化,必然影响到以后公安队伍的建设。

其次,在一些专业课的讲授中,要注意挖掘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在公安专业的许多业务课程中,蕴涵着相当丰富的人文财富。诸如在探案过程中相信证据、敢于怀疑、勇于批判、崇尚民主、坚持真理的精神;在协作中的团结主动、谦虚包容、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对敌斗争中的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等。所以,即使是非人文专业课堂,只要教师不仅仅满足于专业角度的“传道、授业、解惑”,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功能,注意发现其中固有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同样能够起到素质育人的作用。此外,教师在带领学员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时,也可以抓住机会培养学员的尊重法律、尊重事实、批判谬误、承认错误的勇气,培养他们探索未知、百折不挠的意志与品质等人文素质。“名师出高徒”,不仅是专业教育方面的成就,恐怕更应有其深刻的人文内涵。

素质和教育的关系第9篇

关键词:场域:惯习;心理素质教育;路径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06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41-03

当今社会处速转型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留守儿童剧增;再加上信息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使得高校学生们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压力。近年来,有着形形心理问题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促成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高职院校作为国家的专门人才的教育机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摇篮,其人才培育质量关系国计民生。在高职院校,心理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并驾齐驱的三驾马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现状

相对于本科而言,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起步较晚,且多聚焦于对少数“问题学生”的心理矫治和危机预防上。心理素质教育除了有少数“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解决外,还有更多的“健康学生”的心理素质亟待提升。

纵观近年来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现状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是存在严重的投入不足。与本科院校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无论从理念、设备、师资以及现实开展状况来看,都远远落后;

二是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内陆地区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意识不够。心理素质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隐性指标,和就业率等指标相比,既不易考核,也不易衡量,短期内很难用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考评体系中。所以,很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并没有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甚至是缺位的,因而缺少自上而下的体系建设;

三是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队伍参差不齐,数量不足,缺乏专业技能素养。很多高职院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除了由为数不多的心理咨询师担任外,多由学生管理人员和思政教师兼任。由于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专业资质培训,再加上本身工作任务较多,在工作的过程中重管理、轻引导,重教育、轻接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专业性把握不到位;

四是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科研水平较低。除了缺乏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团队外,由于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在学校属于边缘地带,在科研上很难匹敌主干课科研项目,致使高职院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难以纵深发展;

五是将心理素质教育理论应用于实践进程缓慢,缺乏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理论与方法。

鉴于以上现状,高职院校需要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在现有人才培养基础上,契合现代心理素质教育内涵元素,以生为本、以众生为纲,不断探寻、建构符合更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途径。

二、“场域―惯习”理论

1.“场域―惯习”理论概述

“场域―惯习”理论是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场域(field)是社会空间的基本分析单位。布迪厄认为,第一,场域不是地域空间,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空间,每一个子场域都有其自身的逻辑、规则及惯例;第二,场域是一个客观关系构成的系统,场域是客观关系的系统,而不是实体系统;第三,场域是一个不断斗争的空间,各种积极涌动的力量存在于场域之中,并通过博弈变更获继续维持场域中的力量构型;第四,场域中的关系复杂多变,并由经验划定场域边界。

惯习(habitus)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它们来源于生命早期的生活经验,烙印于我们的生命中;惯习存在于意识和语言之下,在潜意识的层面上发挥作用;惯习是个体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重构;惯习具有历史性、开放性和能动性,惯习是人们后天形成的各种图式系统。

2.“场域―惯习”理论的关系

场域与惯习密切相关,布迪厄认为场域惯习理论既是内在性的外在化的过程,也是外在性的内在化的过程,“社会现实是双重存在,既在事物中,也在心智中;既在场域中,也在惯习中;既在行动者之外,又在行动者之内。”同时,场域和惯习相互制约。一方面惯习存在于场域之中,惯习是某个或系列相互交织的场域的产物;另一方面,在认知层面,场域被惯习建构成了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场域先于惯习而存在,场域与惯习之间是以“实践”为中介的“生成”或“建构”的动态关系。

3.“场域―惯习”理论对心理素质教育路径的理论分析

心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心理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要改变学生的惯习,帮助学生在其信念系统中,为现实世界赋予更多积极的意义、价值。

高职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受学校大空间(主场域)环境、制度的制约影响,还受不同系部、年级、班级文化的影响。同时,在该系统中,还存在诸多子场域:校园环境场域、课堂教学场域、心理咨询场域、团体辅导场域、宿舍生活场域、校园活动场域、家庭关系场域、师生关系场域等等。

相对于本科生而言,高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即接触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场域的时间较短,因此仅靠单一的心理课堂教学的子场域来完成心理素质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增加影响的场域、时间。同时,心理素质教育原本就是一门集学习、生活、体验、实践于一体的学科,需要在关系中、生活中学习、提升。因此需要充分整合各个子场域的资源,将各个子场域纳入到心理素质教育系统中。找准学生心理的共鸣点和高职学生素质要求的交汇点,凝炼出各个子场域的心理素质教育元素,并添加到高职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各个子场域均能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通过场域的改变影响学生的惯习,形成良性互动,逐渐把社会要求、企业需求和个人价值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以惯习的方式固化下来,培育符合社会要求的高心理素质的职业技能人才。

三、“场域―惯习”视角下的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路径

根据“场域―惯习”理论,笔者结合省内某高职院校的工作实际,对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路径进行了试点探索。

1.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子场域

高职心理素质教育应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渠道,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网络和体系。工作内容涵盖课堂教学、心理宣传、新生普查、团体辅导、心理咨询、朋辈互助、自助测试、人员培训、心理社团、心理素质月、心理大讲堂、心理危机干预、就业心理辅导、家校互动管理等方面。

2.心理素质教育的工作网络

为了更好地在学校现有的各个子场域中锲人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元素,需要在高职院校现有的管理模式中架设心理工作网络,在学校中推行学校统领与系部落实相结合、专业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并根据这一模式设立学校管理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专业技术层面的心理教研室、心理咨询室,院系层面的系部心理辅导站和朋辈层面的班级心理委员、心理社团等。

在学校管理层面,设置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组织、实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其职责是统筹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审定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对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确保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协调工作关系,为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其成员由学校党委书记、院长,学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担当。

在专业技术层面,设置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室,一机两翼,开展工作。心理教研室,是组织全校心理素质课堂教学的专业性机构,作为心理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场域,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宏观方面,为各专业、各年级设计、实施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案。心理咨询室侧重于个体心理辅导、心理宣传、心理第二课堂活动、心理社团管理、心理委员管理、心理测试、危机干预等,是渗透性心理素质教育场域的专业性工作机构。心理教研室和心理咨询室作为学校专业技术层面的心理素质教育机构,既要担当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管理层的大脑,为素质教育出谋划策,同时也要为院系层面和朋辈层面的心理素质工作机构输出专业的心理技术支持。因此,两大机构的人员组成,应为心理相关专业的工作者,拥有相关培训背景,并具备相关资格证书,以保障其专业性。

在院系层面建立心理辅导站,作为工作网络体系中的重要执行枢纽。主要职责为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本院系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计划,通过组织班会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做好本院系学生的心理访谈、筛查工作,配合心理咨询室开展好本院系学生的心理素质活动。其主要成员为各院系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等。

在朋辈层面组建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和心理社团等。每个班级配备心理委员,为班级同学提供相关心理帮助。班级心理委员队伍,是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基层组织,是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和院系心理辅导站的可靠助手,负责推动班级积极氛围的建设,配合心理咨询室和院系心理辅导站开展各项活动。同时关注本班同学的日常情况,对有需要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帮助,遇到有心理异常的同学及时预警汇报。心理社团是群众性的学生活动团体,自发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喜闻乐见的学生活动,达到自我娱乐、自我提升、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的作用。心理社团开展的活动是对心理教研室的第一课堂、心理咨询室的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由于朋辈层面的社团工作能够更为有力地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因此他们是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不可小觑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