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水产养殖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20 18:13:10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第1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Aquaculture

主管单位: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

主办单位:江苏省水产学会等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江苏省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2091

国内刊号:32-1233/S

邮发代号:28-6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水产养殖第2篇

1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环境污染严重

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实施高换水率、高投饵率、以及高密度等模式进行养殖,虽然可以提升养殖的效率与产品的质量,但给周围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尤其是养殖地附近的水体,恐怕已经无法恢复以前的状态。与此同时,随着养殖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

1.2爆发性疾病

在北方的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繁殖季节,会出现很多爆发性疾病,已经严重阻碍到水产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北方的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爆发性疾病的危害极其严重。爆发性疾病具有治疗困难、类型广泛、以及时间短等特点,因此,这种爆发性疾病一旦出现,立即迅速传播,会导致淡水鱼大面积的死亡。

1.3养殖技术落后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比较落后,由于大部分的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对于先进的养殖技术的要领也掌握不住,因此,无法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融入先进的养殖技术,致使养殖业的产量低、发展也不稳定[2]。

1.4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一直都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很多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养殖人员的技术得不到提升;养殖人员缺少工作积极性以及科学的管理理念;养殖户与养殖人员技术脱节;养殖户得不到先进的养殖理念与养殖技术;养殖户的环保意识无法与时俱进等。这些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到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技术应对措施

2.1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

面对北方淡水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养殖户应加强绿色渔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对养殖户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无公害意识;相关部门应加大人力、财力的投入,不断开发新的鱼类养殖品种,并严禁使用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进行养殖;加强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共同进行绿色渔业的发展[3]。

2.2主动学习新技术

对于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中的爆发性疾病,相关部门必须定期组织养殖户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并有效掌握与判别各种鱼类的病症特点,并进行追踪记录,可以及时发现鱼类爆发性疾病的规律与原因,沉着应对,可以提前进行保护或预防。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不断对养殖饲料的选择方面进行深入的学习,以此减少鱼类爆发性疾病的发生。

2.3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对于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户而言,必须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与科学管理理念,可以定期参加一些相关的技术培训或者技术探讨等活动,进而参观一些优秀的养殖产业并学习经验。与此同时,养殖户还要了解当下消费者的特点以及市场行情,在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提高渔业的产量,进而增加经济效益[4]。

2.4完善管理机制

对于北方现阶段的淡水水产养殖的发展而言,应在短时间内快速完善水产养殖业的管理制度,确保养殖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可以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还要在各大淡水水产养殖户中加大管理机制的宣传,确保养殖户可以在法律法规的保护下积极地进行淡水水产养殖业,进而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以此促进渔业的健康发展。

3结论

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若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引进新的主动学习新的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高现有的养殖技术,以及从本质上完善淡水水产养殖的管理机制,进而可以有效的把握好市场的发展方向,并加强绿色渔业的快发展,才能促进北方淡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以此提高经济效益。

作者:何海龙 单位:黑龙江省水生动物资源增殖保护站

参考文献

[1]盖春雨.淡水养殖过程中的环保问题与应对措施初探[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23,25.

[2]韩坤煌.我国水产种业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福建水产,2015(09):495-501.

水产养殖第3篇

1.1底部增氧方式

底部增氧方式是一种立体曝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从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的增氧式技术。底部增氧方式的典型机型是微孔曝气增氧机,该增氧机由风机与管道构成。微孔曝气增氧机主要是在水体底部进行增氧,而风机的功率和管道布管的密度大大影响这增氧机的增氧能力。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安装过程比其他增氧机要复杂许多,第一步是在水体底部铺设微孔管道,然后利用风机对管道进行加压,使微孔中冒出的微细气泡呈现弥散状态,这样微细气泡可以一边上升一边与低溶氧水体进行融合,从而提高水体底部的溶氧水平。

1.2平衡增氧方式

平衡增氧方式是在水体净化技术基础上进行增氧设计的。该设备的典型代表是耕水机,耕水机的缺点是功率小、转速低,增氧能力和瞬时增氧的效果也不如传统的增氧机好。但该种设备也具有传统增氧机所不具有的优势,该设备能够24h不间断地低能耗运行,以使表层的富氧水与底层的缺氧水进行不间断的置换,从而提高水体的整体溶氧水平,缓解水体底部的缺氧状况。

2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应用现状

2.1机械增氧设备的总量仍然不足

当前我国在增氧机方面增长的速度很快,但是总量不足,现有设备数量难以满足高产高效养殖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增氧机的数量是与淡水养殖的面积和养殖密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养殖水面越大、密度越高,那么对增氧机的需求量就会越大。但是按照我国现有增氧机的动力效率和有效的增氧面积计算,产量在15000kg/hm2以上的,每66.67hm2的养殖面积至少要配备3kw的增氧机134~167台,现有的设备数量是不能满足如此高产高效淡水养殖的需要的。

2.2设备结构不尽合理

当前的增氧机格局是叶轮式增氧机占主导地位,而其他增氧机的增速缓慢。这是由于淡水水产养殖户的从众心理,他们愿意选择大家都选择的增氧机,而忽略了水产养殖的品种问题。据相关统计显示,叶轮增氧机一度上升到增氧机总量的99%,这就导致设备的现状不仅与名特优水产养殖强劲的发展趋势相背离,其增氧方式也违反了淡水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

3几种机械增氧方式在池塘养殖中的增氧性能比较

3.1机械增氧方式对增氧性能的影响

3.1.1叶轮增氧机

叶轮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高于水车增氧机和螺旋桨增氧机。这是由于叶轮增氧机在水体中的混合与提升能力较强,能获得较大的氧液接触面积,增氧性能会很好。

3.1.2水车增氧机

水车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略低于叶轮增氧机,而高于螺旋桨式增氧机。这是由于水车增氧机在水体的中上层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强,其氧液的接触面积也会较大。水车增氧的适用范围是水深1m左右的浅池。

3.1.3螺旋桨增氧机

螺旋桨增氧机在清水试验中的增氧能力和动力效率指标要远低于叶轮增氧机和水车增氧机。这是由于螺旋桨增氧机在整个水体中的推流能力和混合能力较弱,在池塘试验中底层的溶氧值有明显提升,但上下层溶解氧的均匀性较差。

3.2机械增氧方式对不同深度水层增氧能力的影响

由于淡水水产养殖中养殖品种的不同,那么对淡水增氧的方式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叶轮增氧机的性能较好,能够同时提升淡水池塘中不同深度水层的溶解氧;水车式增氧机的优势是能提升水体中上层的溶解氧,而对水体底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较差;螺旋桨增氧机的突出优势则是提升水体底层的溶解氧,其对水体中上层溶解氧的提升能力则较弱。

4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

4.1增氧设备的节能低耗、高效可控发展趋势

淡水水产养殖中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低耗、高效的方向发展。这是由于传统的增氧设备具有高耗能低效率、依靠人工操作的缺点。因此,要致力于机械增氧设备水平的提升和智能操控系统的研究,这将是今后机械增氧技术的发展重点和方向。

4.2混合增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水产养殖第4篇

关键词:分层;温度;水产养殖

引言

在高温和低风速情况下,水产养殖池塘经常经历热的竖直分层与混合的过程。了解水温的竖直分布情况非常重要,因为水温对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保持全年较高的出产率,水温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目前提出的水产养殖水温模型都是将水池作为整体处理,将水体作为混合均匀的整体的假设会导致对研究结果的错误解释。

温度梯度是由于短波太阳辐射在水中衰减产生的水层之间温差导致的结果,光的衰减限制了进一步加热深层水。由于光的衰减与水池的浑浊度有关,大部分时间水产养殖池塘是高度混浊的,所以温度梯度经常发生。由于分层作用的存在,水体中热分层引起的密度分层的发展导致其他水体参数的分层,如溶解氧、pH和导热率等。

1 建立模型

对于第一层,水表面与空气界面有对流换热、蒸发换热以及水表面的热辐射发生,首层与下一层之间有向下的热传递现象。首层的热流包括太阳辐射RS1、对流换热QWi、水面与天空之间的热辐射RWC以及蒸发换热EVa,层与层之间有热扩散G1,2。对于内部的水层,热流包括来自上层传递的热量Gi-1,i和吸收的太阳辐射RSi,还有对下层的热扩散Gi,i+1。而最底层的热流包含太阳辐射RSn,来自上层的热量Gn-1,n,水底部的水平对流换热Qbw,加热设备的热量Qbw。所有水层的能量方程[1]:

2 太阳辐射

太阳光穿过水层时,水层会吸收太阳辐射能,并消耗一部分太阳光。太阳光在水层中的衰减规律服从Lambert-Beer定律,消光系数没有考虑水层吸收的太阳辐射能。所以每一层储存的太阳辐射能按下式计算[1]:

其中?茁表示水表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率,取值范围0.4-0.5之间,本文取0.45;?籽表示水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本文取0.2;?着为消光系数取值范围2.5-12m-1。

3 对流换热

水表面与空气每时每刻进行对流换热。计算对流换热的关键是确定对流换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与风速有关,故本文根据边界层理论计算对流换热:

其中努赛尔数根据Monteith和Unsworth提供标准进行计算[2]。

4 蒸发换热

由传热学知识,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系数的Le关系。由此可以计算蒸发换热

上式中R为水蒸气的气体常数(J/(kg K)),取461J/(kg K),Pst是水温下的饱和蒸汽压(Pa),Pair是空气的蒸汽压(Pa),T是边界层的平均温度(℃)。

5 热辐射

由于水温与天空之间有温差,则它们之间存在辐射换热。水面与天空之间的热辐射Rwsky[2]:

6 热扩散

层与层之间存在分子运动和紊流运动,为了简化计算,将分子扩散系数和紊流扩散系数合并为有效扩散系数。研究发现,有效扩散系数与水表面的风速、水体深度和密度梯度有关。Henderson-Sellers提出的计算公式如下[2]:

但是Henderson-Sellers的计算公式并未考虑密度梯度对扩散系数的影响。Sundaram和Rehm运用Richardson数对有效扩散系数计算公式修正,建立有效扩散系数与密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式,如下:

其中EZ是深度为Z时得有效扩散系数,Riz是Richardson数。

层与层之间的热扩散按下式计算:

对于分层模型,准确的热扩散系数对于分层的模拟结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7 模型验证

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本文对北京一处水产养殖池塘进行试验。养殖池塘为东西走向,长度为32m,宽度为18m,池塘深度为1.2m。取5月21日的数据进行分析,此时水产养殖池塘内有鱼苗,预测的时间步长为1h。供热系统没有运行,即Qin=0。

图1模拟水温的结果显示,水温在19.6-34.1℃之间变化,产生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太阳辐射被水表面吸收,导致水表面温度升高,温度随着水深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的鱼类对温度的要求不同。

图1 模拟水温的结果

图2 一天中各热流密度平均值

图2为水产养殖中池塘的热损失比较,主要热损失为对流换热Qwi,水表面与天空的辐射换热Rwc以及层层之间的热扩散G。其中各个热损失分别占30%、22%和39.4%,蒸发潜热损失仅占8.6%。由以上分析可得,对于水产养殖池塘只有原则上减少以上三种主要热损失,维持养殖池塘水温的稳定。

8 结束语

(1)本文讨论的分层模型很好的模拟了水产养殖池塘温度的竖直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水温在一天内其变化范围从19.6℃到34.1℃。(2)比较了水产养殖池塘主要的热损失的三种方式,即对流换热(30%)、水面与天空的辐射换热(22%)和层层之间的扩散换热(39.4%)。(3)本文提出的分层模型对水温的调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了保持水温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可以选择时段的进行供热。

参考文献

[1]Losordo T M,Piedrahita R H. Modelling temperature variation and thermal stratification in shallow aquaculture ponds[J]. Ecological Modelling,1991,54 (3):189-226.

[2]Monteith J L,Unsworth M H. 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physics[M]. Great Britain, Hodder and Stoughton Limited,1990.

水产养殖第5篇

关键词水产生态养殖;新养殖模式;对策

在海洋及内陆水域的渔业资源日渐枯竭的大环境下,水产捕捞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动物蛋白面临短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解决之道。传统水产养殖业正面临着多样化问题,包括频发的养殖病害、陈旧的养殖设施、恶化的水域环境、参差不齐的水产品质量以及环境与资源日益突出的矛盾等,这阻碍着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水产养殖业的改造和提升,环境友好型的节能、绿色、循环及环保的生态养殖模式的大力发展,对于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及高效发展提供了保障,也能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1]。

1水产生态养殖与新养殖模式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管理

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水产养殖是促进可持续水产养殖的一种运行方式,强调的是生态系统整体的协调性、完整性及生态系统管理的多方参与性,最根本的目的是对政府及部门就资源管理的工作进行整合,搭建高效管理机制,协调各级政府及各部门水产养殖相关活动,借此推动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层面水产养殖部门持续性发展的实现。而这种全方位式持续发展的实现,应从全球尺度、养殖场及流域等方面着手[2]。匈牙利一直都是运用“渔农轮作”实现池塘底泥蕴含的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以色列为实现养殖废水中蕴含的营养物质的资源化利用,集约化池塘养殖带来的养殖废水被用作半集约化池塘养殖的“肥料”。美国和德国则研究“鱼菜共生”的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日本、孟加拉、中国及越南等大规模运用“稻渔综合种养”,社会、生态及经济效益显著。爱尔兰和英国则启用了涵盖本地水产养殖协调管理系统和趋于管理协议在内的水产养殖管理框架,在疾病治疗、休耕及收获等方面,这些体系能够推动水产养殖协调管理的实现。

1.2环境友好型健康养殖模式与技术

对于淡水养殖业,中美国、日本及欧盟成员国等发达国家都较为先进,上述发达国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较发达的科学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运用了很多的工业化管理技术,在水环境保护方面也有着较为严苛的要求,养殖废水有一定的排放标准,而且搭建了完善的体系评估养殖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部分国家甚至有法律条文作为保障。这类国家大多发展集约化养殖,与之相关的水质调控、环保饲料、养殖工程、投喂技术、养殖设施、复合种养及水处理技术等都较为成熟。同时,系统且深入地研究了生态环境基础理论以及鱼类的养殖生物学,运用先进的养殖设施及机械化操作,单位水体有着极高的产量和质量,卫生标准较为明确[3]。另外,也制定了健康管理办法及相关法规,比如建立疫病防疫体系和控制养殖规模等。

2水产养殖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水产养殖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亟待提高

我国水产养殖大多为分散的小农经济体制,很少集约化养殖。正是这种生产经营形式,让健康生态养殖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难度。而且我国水产养殖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日益紧缺的劳动力作为主要因素已严重制约了其持续性发展,水产养殖的自动化、标准化及机械化程度亟待提高[4]。

2.2水产养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不断加剧

我国水产养殖曾以资源的大量消耗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这种粗放式养殖生产也引发了环境恶化和生态失衡等问题,养殖水域受其周边的自身污染、陆源污染及工程建设等的影响逐步加大,水产养殖和工业用地的矛盾越发突出。

2.3新型水产生态养殖模式亟待构建

现在的养殖不管在容量上还是在布局上,都非常不合理,没有科学的规划,只是最大化追求经济利益。养殖品种也没有很好的搭配,生产方式单一,加之没有重视生态承载力,在有限的水域中过多养殖,忽视了保护水域的生态环境,最后由于布局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水域资源。因此,急需推出科学合理的新型水产生态养殖模式。

3结语

人们应该根据现代农业法律体系、应用先进的农业专项技术,大力的建设现代渔业产业技术。国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渔业的支持力度,扩大养殖业支持的品种,重视水产养殖产业的资金供给,确保水产养殖产业走可持续之路。

参考文献

[1]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4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M].罗马: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4.

[2]唐启升,丁晓明,刘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J].中国渔业经济,2014(2):1-11.

[3]郭根喜,陶启友,黄小华,等.深水网箱养殖装备技术前沿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1(5):44-49.

水产养殖第6篇

一、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情出发,确立并实行“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使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2009年我国水产养殖面积接近1.1亿亩,从业人员超过1000万人,水产养殖产量3622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71%,占世界水产养殖产量的70%,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改变了我国传统渔业依赖天然渔业资源的经济结构,提供了稳定、充足、优质的水产品供应,促进了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并带动了休闲观赏渔业、水产品加工、储运、销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也是农业中的“三高”产业,即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据统计,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造成水产品损失116万吨,受灾养殖面积129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2010年5月~8月,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和洪涝灾害袭击,水产养殖生产损失极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15个省(区、市)渔业直接经济损失共计100.2亿元(其中水产养殖业经济损失96亿元);养殖池塘受灾393.3万亩,湖泊、稻田等其他养殖水面受灾164万亩,毁坏网箱98.3万个,损失水产品83.7万吨。进入十月,海南省遭遇连续强降雨袭击,损毁养殖池塘18.7万亩、网箱近1.6万口,水产品损失7.3万吨,养殖经济损失达16.6亿元。虽然水产养殖业风险巨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与美国、加拿大、挪威、日韩等水产养殖保障体系完善的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配套保险服务体系非常滞后,养殖户基本上没有保险保障。养殖渔民“三年奔小康,一年赔精光”,因灾返贫、因灾致贫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发生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悲剧。在今年暴雨灾害中,湖北省孝感市闵集三合宫渔民专业合作社损失十分严重,其11户社员2300亩精养池塘因堤坝溃口全部被淹,养殖产品大多逃逸或死亡,导致鱼种、饲料等物资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万元血本无归。无论是基层干部的呼吁,还是调研中广大水产养殖户的直接反映,水产养殖小区、养殖户普遍要求开展养殖保险。为保障广大水产养殖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其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促进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渔区和谐稳定,应尽快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业风险防范体系。

二、水产养殖业的风险特点及开展保险的难点

通过近些年水产养殖灾害统计以及各地的反映,水产养殖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淡水养殖面临的主要风险为洪涝灾害、冰冻灾害、干旱、病害、污染及人为破坏等;海水养殖面临的主要风险为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风灾,以及赤潮、病害等。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09》的统计,2009年全国水产养殖因台风、洪涝损失61.6亿元,因病害损失34.5亿元,因干旱损失17.7亿元,合计占全部直接经济损失(152亿元)的75%。农业保险是保险业务中的老大难问题,而养殖保险则是农业保险中的老大难问题,水产养殖业尤甚。一是水产养殖保险标的的多样性和养殖方式的多样性;二是水产养殖风险高、损失大,赔付率居高不下;三是水产养殖保险标的生活在水中,看不见、摸不着,在发生部分死亡或流失的情况下,很难直观准确地核定损失程度,定损比较困难;四是部分投保人的思想素质不高和保险人的技术防范手段不足,道德风险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在1982年到1995年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水产养殖保险的保费收入是112万美元,同期赔付220万美元,损失率高达197%。同时,困扰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渔民群众的保费支付能力低。调研中了解到,渔民群众普遍参考政策性水稻保险,能承受的费率水平为1%左右。与之相矛盾的是,保证水产养殖保险正常运行的费率则高出很多。参考韩国《养殖水产品灾害保险法实施令》,对风险最低的工厂化养殖牙鲆,在承保台风、海啸和因此发生的次生疾病等指定风险时,根据不同的风险区划,费率在3%~5%之间。从国内来看,开展水产养殖保险规模最大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上海安信保险公司淡水养鱼保险,仅承保台风、暴雨、雷电等自然灾害所致泛塘、溃塘和漫塘损失,费率为2%,附加恶劣气候泛塘、水质污染中毒、他人投毒损失责任的费率为10%。

三、水产养殖业保险具有可保性

正因为对开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一些顾虑,如保险标的不好确定、勘查定损比较困难以及赔付率高等,导致商业性保险公司很少介入水产养殖保险业务。但是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这些所谓的“难题”不全是水产养殖独有的,在种植业、畜牧业保险中也都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只要确立合理的原则和路径,水产养殖业具有可保性。一方面,养殖场地的租金投入、海域使用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苗种成本、饵料投入、人工费、水电费等成本投入客观存在。在调研中了解到,一个9m2的海水养殖网箱成本为2700元,加上固定网箱的锚要3000元左右;滩涂养殖修建围堰、水闸,内陆养殖池塘修建护坡、道路、进排水设施,每亩要投资5000多元。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养殖池塘流转租金1600元/亩,苗种投入为2000元/亩~3000元/亩。湖北省石首市池塘养殖早期清塘、投苗、饲料投入在3000元/亩左右。两省石斑鱼、龟鳖等特种养殖苗种投入都在10000元/亩左右。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明明白白的投入,是要靠生产挣回来的,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保险的对象。另一方面,目前各类水产养殖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专业化组织发展迅速,在组织开展标准化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组织养殖户建立了生产台账、养殖日志,一旦发生灾害事故,在定损时有据可查,为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险提供了基础资料。而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大,投入多风险大,投保意愿也比较强,可先组织他们参加养殖保险,以此带动其他分散养殖户参加保险。

四、发展水产养殖业保险的初步设想

(一)水产养殖保险以保成本为主水产养殖保险以保成本为主(包括标准化精养海水滩涂、淡水池塘设施投入、育苗投入等)。一是以成本为保险标的额,在发生损失后,通过保险理赔可以为养殖户提供基本的灾害补偿,让受灾户及时恢复再生产。二是可规避道德风险,并且简单易于操作,能够为拓展水产养殖保险长期发展空间积累基础。如果以养殖业产值为标的额,养殖户需要交纳较高的保险费,多数养殖户不愿承担;且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容易引发部分投保人恶意造成损失后向承保人索赔,存在较大的道德风险。

(二)政府要为水产养殖户参加保险提供保费补贴从水产养殖业风险特点和渔民保费承受能力看,开展水产养殖保险必须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国内外实践经验也表明,凡是涉及到农业保险的,除极少数完全商业化经营外,其他的都有政府的介入,只不过介入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有的以保费补贴,有的以颁布行政指令和行业规则,有的靠政府的权威处于中间协调等。我国从2007年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对参加种植业、畜牧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保费补贴。目前,政策性保险的险种不断增加,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国家对保费补贴的比例不断提高。2007年~2009年中央财政支付农业保险保费补贴141.7亿元。2010年财政部为实施农作物保险、能繁母猪保险、奶牛保险等保费补贴,安排预算资金103.2亿元。水产业是农业的重要产业,水产养殖业风险也大于种植业和畜牧业,但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不包含水产养殖业,制约了水产养殖保险的开展,地方干部认为养殖户没有享受到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对养殖户是不公平的。水产养殖业保险不仅应该享受财政保费补贴,而且补贴水平应高于种植业、畜牧业。

水产养殖第7篇

中国作为一个渔业大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水产养殖历史。由于建国以后受到水产养殖行业重捕捞轻养殖极端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不利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近年来,随着养殖局面的改善,以及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我国的水产养殖行业开始蓬勃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水产养殖行业其成本核算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产养殖业成本核算特点

水产养殖业是指在可供养殖的水域中,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运用多种水产养殖技术培育生产出各种水产品。水产养殖行业因其特殊性,工厂地址一般都选择在水域附近,比如一些沿海、湖泊地带、小的地方江边、河滩等都是可以的,这些地方大都离城镇较远。因此,水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特点有以下几点:

(一)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慢

水产养殖方式多种多样,但其生产程序基本都如出一辙,无论是海水养殖还是淡水养殖,其都要经过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养等五个重要步骤才能完成生产,一般来说,生产周期都会在1-2年,有的也会长达两年以上。由于生产的时间过长,而资金的投入也是常年性的,所以资金的周转速度相对较慢。

(二)季节性生产销售,资金占用量大

水产养殖业与其他生产业不同的是其具有较强的生产季节性,收获期比较集中,需要经过大量的储藏和运输。由于它的销售是季节性的,所以在水产养殖业中经营资金所占的比例最大。比如对于虾和淡水鱼的养殖来说,其生产期都是春放秋捕,生产期长而收获期短;但是对于海水鱼类来说,其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的捕捞期较为集中,鲜活水产品市场一定时期内的货物进出总量有限,根据不同的需求会有不同的加工方法,一部分需要保鲜冷冻,另外的会加工成其他加工食品,因此,企业经营资金大都投入到了流通、加工环节中,而且占用时间较长。

二、水产养殖业成本核算应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反映、核算成本项目

养殖成本项目的设置至关重要,它能够反映水产养殖成本的范围及其构成,项目划分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着养殖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在水产养殖的费用核算中,费用的支出并不一定都是作为养殖成本来核算的,要看它是不是用到了养殖生产方面,与此方面无关的费用支出都不应该计入此成本中。所以,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必须准确地确定养殖成本核算项目。水产养殖业根据需要应该设立苗种、材料、饵料、工资及福利费、其他费用这五个项目。其间,苗种的费用要归集核算用于养殖生产的鱼种和鱼苗等;材料主要是指养殖生产中的渔具和渔需物资,以及用于生产的各种油类和水电等等;饵料、饲料主要归集核算在养殖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各种饲料;工资及福利费主要归集核算水产养殖人员的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费等,承包人的工资也算在此中。其他费用主要核算为养殖生产过程中各管理部门产生的费用,还有一些零碎的无法直接归入以上分类的各种费用支出。

(二)成本核算应遵循的原则

1.收入与支出配比。在进行养殖成本核算时,应该把会计消耗的费用成本与相关的收益结合起来。做到收入和相关的支出成本相互配比。比如一些工资费用和工程消耗费用等不能直接明确地归集入以上五项的费用,可以采用一些科学的分配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分配到各种养殖品种中去。进行成本核算时应遵循配比性原则,这样才能精确地统计出每个时期和每个品种的养殖成本。

2.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是指养殖生产过程中直接以及间接产生的费用支出。而资本性支出则包括工程的建设和购置的装备器材等,以及开发过程中一些无形资产的支出。划分收益性与资本性支出能够明确的判断出某些成本是否应当计入当期成本,只有这样养殖成本的核算才能更准确。

3.核算周期的确定。水产养殖较为复杂,专业性较强,养殖生产的过程一般都要经过育苗、繁殖、培育、投入放养等四大步,而且生产周期普遍较长,所以应该从幼苗的购入时就开始计算养殖成本,对于不入库的产品,销售完毕时即停止计算,入库的要计算到入库停止。尽量保证成本的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一致。

三、水产养殖行业的成本预测管理

(一)建立健全健康的水产成本核算模式,借以获得更高的收益

要保证水产品的健康安全,首先要建立一个健康的养殖模式,针对各种养殖产品不同的生活习性来建立不同的养殖场所,制定科学的养殖方案。选择那些健壮的、抗病能力强的、生长周期短的水产品种进行投放育苗,选取合理的养殖方法,控制养殖密度,对水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对饲料进行科学的选取,借以促进养殖产品的快速健康生长。

(二)发掘特种养殖,规避市场风险和效益风险,节约养殖成本

现阶段,随着我国渔业结构的改革和调整,特种养殖的市场前景以及收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广泛的被养殖户所青睐。特种水产的养殖是一项十分好的增加效益,提高产值的途径,为了能让特种养殖健康稳步发展,必须要对财务成本进行合理的预测管理。首先,必须要预测出特种养殖的可行性以及发展趋势。实现一定要对信息进行详尽的走访和了解,了解该特种产品的平时日常消费需求量以及节日期间的消费需求量。了解附近的宾馆以及饭店的消费需求量。了解大中城市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切忌盲目养殖,造成供大于求的不良后果。其次,要充分的考虑到饲料的品种以及供应能力。饲料供应对于水产养殖来讲,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不但影响到养殖的成本而且对经济效益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饲料必须要具备稳定的来源,在供应不上的情况下,一定做好预测,采取以饲定产的养殖模式,借以避免饲料不足带来的损失。第三,考虑苗种的来源,一定确保其稳定的供应。第四,严格对综合经营管理进行控制。

总结

水产养殖第8篇

安徽省宣城市朱桥乡是农业大乡。为了壮大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帮助农民增收,朱桥乡从比较优势明显的渔业经济入手,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改革开放以来,该乡渔业经历了“只捕不放—人放天养—集约养殖”三个阶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该乡渔业发展步了快车道: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领域不断拓宽,养殖品种不断增多;渔业产量大幅度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增长明显。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地解决了的“吃鱼难”问题,而且已成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1、渔业是该乡的重要产业。朱桥乡辖7个农业村,2.67万人口,2.9万亩耕地,1.27万水面,可是全乡水产养殖面积竟然达到3.4万亩,也就是说有2万余亩耕地被改造成了鱼池,由种殖业改为了水产养殖业。已形成渔业专业村5个,年村级集体渔业收入达200万元以上。发展稻田生态养殖已成为该乡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渔(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

2、渔业比较效益优势明显。朱桥乡水产养殖亩均纯收入愈1500元,超过2000元的达30%,是常规种植业的3倍以上。该乡每年有几千万元民间资本投入水产养殖业,渔业人均收入也已占农民人均收入的60%以上。

3、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日臻完善。朱桥乡建成1.8万亩稻田虾蟹生态养殖基地,2006年,该乡虾蟹生态养殖被评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病害预防示范区和安徽省河蟹标准化生态养殖示范区。朱桥乡稻田生态养殖技术曾引得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客户前来参观学习。

4、建成无公害水产品牌。朱桥乡致力于水产品质量建设,申报获得了1.5万亩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和产品认证。

二、朱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管理落后于生产,资源环境影响日益严重。走进朱桥乡,举眼望去,除去养殖池塘之外,大多是成片的,由钙塑板围起的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塘口附近则林立着一栋栋精美的楼房,这皆得益于朱桥乡水产生态养殖的发展。自本世纪以来,朱桥乡稻田生态养殖业迅速发展,养殖面积由2000年720亩发展到现在的1.76万亩,占全乡耕地的61%。朱桥乡水产养殖规模是在不断扩张,养殖产量在不断提高,但是其管理还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造成水域环境呈现富营养化,渔业资源亦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由此养殖出的水产品质量呈下降趋势,这大大制约了该乡水产养殖业向纵深方面拓展。

2、病害防治问题突出,易引发药残。水产品生活于水域当中,其生病与否我们很难查知,当我们发现所养水产品发病之时,病重的养殖品种已很难摄食,而且,水产品无法实施隔离治疗,所以对水产品病虫害防治要遵守“防治结合,以防为主”方针。在现实生产中,大多养殖户,仅注重养殖产量,于是大幅提高放养量,加强投喂,而在水质调控、水草种植、残饵清理、疾病预防等方面做的不够,所以养殖的水产品易发病害,一旦发生病害,养殖户又大量用药、长时间用药,这样容易造成养成的水产品存在药残。

3、养殖方式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亟待转变水产养殖技术更新很快,几年前养殖模式还算先进的朱桥乡,目前已戴上落后的帽子。2003年,发端于朱桥乡的以“大规格、低密度投放,种草移螺,营造优良生态环境,科学投喂,综合防病”为核心的稻田生态养蟹技术逐渐在宣州区推广普及并进而在全国掀起了生态养蟹的热潮。由于朱桥乡原先养殖技术先进,养殖户不思改进了,不再创新了。当微生态制剂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得到应用之后,朱桥乡的水产养殖技术确实有些落伍了。因此朱桥乡养殖户的思想观念亟待更新,要在生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水产生态养殖内容。

4、中介组织缺失,市场竞争力不强朱桥乡从事水产养殖的户数众多,但是没有建成自己的专业合作组织,呈现在客户面前的是小而散的养殖户。小而散的养殖户在购买苗种、饲料及鱼药时缺乏价格谈判基础,这无疑会增加养殖户的生产成本。小而散的农户养殖的产品在市场上难有竞争力,难有话语权,更有甚者,农户之间还会发生互相杀价的恶性竞争。

三、朱桥乡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完善养殖规划,全面推进养殖科学管理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践行科学发展观,制定朱桥乡“十二五”渔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结构,控制水产养殖低层次发展,从做大规模养殖和提高水产品质量着手,促进水产养殖向高层次发展。引导养殖户改变养殖观念,改追求产量向追求规格与效益转变,改追求短期效益向追求环境与长期效益转变,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促进渔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加强渔业及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合理使用水域和水产资源。积极发展市场需求大于供给、销售价格良好的休闲、旅游、观赏渔业,发掘渔业的新功能,实现渔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2、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保障水产品安全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与健康,因此要想提高养殖收益,就必然在水产品安全与健康上下功夫,因此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也就是发展水产养殖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养殖产量、水产品质量,而且还可以促进渔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引导农户转变观念,及时更新养殖技术,并且鼓励从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当前,朱桥乡渔业部门就是要将微生态制剂和微孔管道增氧技术结合到原有生态养殖技术当中去,并大力推广普及。积极引导农户做大养殖规模,力争实现规模养殖的群聚效益。加大渔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力度,解决群众发展规模养殖的后顾之忧。要注重水产技术的更新与推广,不断提高水产科技人员与从业人员的科技水平。要加大水产实用科技培训推广力度,将培训重点放在村级。鼓励技术人员搞技术承包、从事水产服务业等方式,使其推广技术和提供服务与利益联结起来,激励其做好服务与技术推广工作。实行水产技术人员联系规模养殖基地制度,使群众水产养殖科技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加强源头管理,确保水产品从“池塘到餐桌”的全程安全。做好生产日志,保证整个养殖过程有据可查。加强对鱼用饲料与鱼药的监管,杜绝水产品药物残留。

3、推进全价饲料的运用,保护生物资源。要想提高养殖产量、质量及效益,就必然要实施集约化精养,集约化精养必须使用营养全面的全价颗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饲料有以下几大优点:一是符合养殖产品对营养的需求,养什么品种,就选用为其专门配制的全价颗粒饲料;二是减少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全价颗粒饲料分解慢、易清除;三是可有效保护渔业及生物资源;四是可省更多的人力与物力。

4、抓好中介组织建设,提高水产品的竞争力。要着力解决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与大市场对接的局面。一是大力发展壮大水产经纪人队伍。二是组建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是联合同类养殖农户的最佳形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技术与信息的共享,达到互助目的。要引导水产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经营大户积极创建水产经济合作组织,渔业部门要在技术、服务、管理上给予支持。三是继续发展壮大水产行业协会。积极引导乡水产专业协会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吸纳养殖大户、营销大户等水产能人加入,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充分发挥其内联养殖户、外联市场的优势,联结起小生产与大市场,切实增强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大力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利于水产企业做大,利于解决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措施之一。积极引导水产龙头企业推行订单生产,依托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农户按公司要求进行生产,然后“贴牌”销售方式,做大公司生产规模,增强公司和农户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水产养殖第9篇

实验课和课程教学实习的实践方案实验课穿插在整个本科教学过程中,相关课程安排在某个学期,实验课便安排在此学期。课程教学部分的实习主要集中在水生生物学上,依据专业的学生人数将学生分组,分别采集扬州城内的5个湖泊内具有研究意义的生物,并对所采集的生物进行显微镜观察、分类、制成标本、保存。该课程的教师将指导各实习组的全部教学活动并进行综合研讨、规划和总结。生产实习的实施方案将全部学生分成观赏鱼繁育、四大家鱼繁育、海水鱼虾类繁育三大组进行为期1个月的实习,有关课程的教师将分别指导各实习组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在生产实践中锻炼学生的责任心、细节观察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鱼类苗种的繁育是一项风险很大的生产活动,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在此类实习中要让同学们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多观察思考,多交流总结,行动规范,严谨认真。由于水产养殖环境复杂,水电交织,特别是中华绒螯蟹,罗氏沼虾等生物育苗期间需要使用盐水,所以在生产实习期间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可将学生分组,禁止单人作业和私自外出。毕业实习的实施方案针对毕业生实习实施方案,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可根据学生的综合学习成绩和拟就业方向,采取自愿申请和组织批准的方式确定学生参加毕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二是可组织多名学生集体去生产单位结合某项生产任务,在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地进行系列养殖生产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三是临近毕业前,学院可根据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寻求相关的公司作为试就业的实习单位,该实习项目为学生自愿选择项目,相关实习公司提供学生相应的报酬,让学生从工作岗位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

水产实践教学的经验

水产实践教学的基础———合作拥有高水平的实习单位是水产实践教学能够有力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近几年,扬州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有80%左右的毕业生直接投身于生产一线,由此可以看出,对于他们的实际能力的锻炼是尤为重要的。鉴于此种情况,扬州大学对合作实习单位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选择,确定将邗江国家四大家鱼苗种繁育中心、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吕四增养殖中心及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作为学生主要实习基地。这3个生产实习单位均是具有多年承担生产科研经验的,拥有一批具有高职称研究人员和大量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以及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完备的场所设施的单位。学校同时还与如正大饲料有限公司、苏州海大饲料有限公司、北京生泰尔生物有限公司、六合饲料有限公司等学生就业热点单位进行试就业与毕业实习的良好互动,进一步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从整体的培养计划来算,水产养殖系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的生产实习和大四期间的毕业实习以及试就业的实践性学习基本都在与学校有良好互动的教育单位进行,使得大家对水产养殖这个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水产业界的现实情况有了清醒的认识,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为了使实习实践运行过程规范有序,学院在友好协作的原则上与合作教育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书并挂牌。同时在学生实习指导方面,学校在对方单位聘请了部分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实习指导教师。水产实践教学的难点———考核在教育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实践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也相应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时[1]。为了确保合作教育的质量,学院必须确立明确的实践教学的考核目标及考核方法,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为了落实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实行了双导师制,2位导师中一位是带队老师,另一位是实习单位车间负责人。在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考核时,一般采取专业实习报告及实习讨论的形式;学生的成绩将由带队教师以及合作教育单位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态度及行为表现情况进行考核,但由于一个班级分不同组到不同单位由不同带队老师进行考核,考核标准一般无法达到完全一致。为了尽可能使考核标准在执行时达到一致,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对考核准则进行细化,并明文列出。同时,学校应加强对带队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对教师到场指导频率、内容等提出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生产实习是组织学生到现场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2]。学生单纯的通过课堂形式获得专业知识不仅达不到教学要求,更达不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目的,特别是对实践经验要求很高的专业课。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也可以将课堂所教授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实习中,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实际操作和技能。增强学生对水产养殖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意识态度的培养和组织纪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在实习结束前,要防止学生们的懒散态度,要求学生自觉巩固实习期间各方面的收获,并征求实习单位意见,对学生做出评价。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前景的思考上获得双丰收。提高学生就业率。实践教学活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文化、专业、身心等方面的素质,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也得到锻炼[3-4]。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饲料公司、养殖场、渔药公司等行业中从事生产、开发、销售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从用人单位及学生们的反馈情况看,学生基本都能够较快胜任工作并迅速适应社会。较多用人单位对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生的评价是:“吃得了苦、做得了事”。有些用人单位在学生还没毕业就开始纷纷预订名额。据统计,近几年扬州大学水产养殖系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为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