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8 17:24:00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1篇

关键词:IS-LM模型;教学技巧;经济学内含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平台课,一般院校均安排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开设这门课程。由于此时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有较大的难度,“文科生怕它的数学应用,理科生怕它的复杂理论”,学生普遍对该课程有畏难情绪。本文选取该课程的的一个重要知识点——IS-LM模型,从授课的角度分析该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试图总结出一些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轻松掌握课程内容的讲授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对课程的学习者提供帮助,对讲授者提供启迪,并能灵活运用到西方经济学其他章节的学习中去。

1 IS-LM模型简介

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该模型,要求学生在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相关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会熟练地运用公式、函数、图形以及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要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要提高经济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本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IS-LM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以下问题:由于没有弄清各种符号的经济学内涵,因此面对一连串的数学推导无从理解,或是因对公式一知半解或是误解,更是将简单理论复杂化,派生出一大堆新的疑问;由于太执着于经济学中数学的推导,忽视了经济内含的凝练,使得数学应用与经济学理论脱节;由于未将模型与经济意义很好的融合,也没能将模型应用于实践,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两者严重脱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技巧,希望对教学能有所帮助。

2 IS-LM模型的讲授技巧

2.1 厘清模型中使用符号及其经济学内涵

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满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由于字母I代表Investment,S代表Saving,因此通常教学中都会将IS曲线上的点解读为“I=S”,“投资=储蓄”。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解读为后面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应用带来很大的困扰,学生会往往深究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投资转化为储蓄等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偏离了曲线本想表达的经济学内涵。因此,本文建议在讲解IS曲线时,一开始就向学生传递这一思想:“I=S”源自于“C+I=C+S”,无论在两部门、三部门还是四部门经济中,I代表产品市场的总需求,S代表产品市场的总供给,“I=S”表示产品市场“总需求=总供给”,而非简单的字面意义“投资=储蓄”。相信这一符号概念的厘清对于后面分析、推理的顺利展开将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同样的思路,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满足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字母L代表Liquidity,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源自于对流动性的偏好,因此,L表示货币需求。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货币需求时,必须强调这是人们对拥有财富形式的一种选择,若想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则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字母M代表Money supply,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

此外,在该模型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参数符号必须反复强调,以期学生能在理解模型及其应用时没有障碍。一个是投资函数I=e-dr中的重要参数d,表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另一个是货币需求函数L=J-hr中的参数h,表明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学生必须深入领会这两个变量的经济学内涵,才能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有很好的把握。

2.2 始终围绕经济意义和经济学逻辑有效使用各种数学工具

本知识点使用较多的数学工具来进行模型的证明与运用。在讲解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学含义来展开,否则,所有的函数和图形等将失去意义。以下以IS曲线的推导为例,来说明各种分析工具的展开与经济内含的把握。

IS曲线反映在满足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情况下这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利率下降的过程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会增加,反之则反之。建议在运用数学工具推导函数及图形之前,首先进行经济学逻辑的推导,并尽量梳理出推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逻辑推导过程: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此过程中,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投资增加量取决于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大多数教材用d表示);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量取决于投资乘数KI,此推导过程既清晰了利率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也明确了决定该影响的主要因素d与KI。

接下来的模型构建,函数推导以及两部门的四象限几何图形推导,其实都在证明以上逻辑推导并进一步量化,最终的结论都必须与逻辑推导相吻合,并能用经济学意义来解释。

例如,通过构建函数模型,解得IS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该表达式显示,决定IS曲线斜率为 ,即 ,所以,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是KI和d,这与逻辑推导的结论完全吻合。

2.3 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经济学的模型除了说明理论本身的经济学内涵外,重要的是将理论模型运用到实践中,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借助IS-LM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搭配及其效果。以宏观财政政策为例,在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内,在满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条件下,宏观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的传导机制为: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总需求减少Y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Y1与Y2的差额,挤出效应越大,政策实施效果越弱。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其一,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Y1的增加取决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的大小,且与KG呈正相关;其二,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h,由于一定幅度的货币需求增加量,若h取值越大,利率变化就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政策实施效果就明显;其三,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投资的减少量取决于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系数d,d越大,一定幅度的利率变化,投资变化量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弱。

从传导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宏观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K,h和d。如果通过财政政策乘数,以及通过图形结合IS、LM曲线的斜率判断的结果应该和以上逻辑推导是一致的。但函数和图形终究只是分析工具,传导机制理论的理解是关键,只有对理论理解透彻,才能在使用任何分析工具时都能牢牢抓住其经济学内含。

3 小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推导严密、数学工具应用广泛的基础理论课。函数、图形与大量模型的应用,一方面使得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规范性,也使学科本身富有科学性,但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而变得“晦涩高深”。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数学工具并不是经济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它们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论证经济理论,并使之量化与精确化。所有函数、模型、图形的经济学内涵才是我们学习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丁卫国,西方经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4-2

43.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4-5

05.

[3] 邹薇,宏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0-199.

[4] 李海明,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2011(3),112-116.

[5] 方福前,IS-LM模型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8),46-51.

[6] 孙华妤,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53-56.

[7] 张宝贵,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中IS-LM模型的运用误区[J],统计与决策,2006(9),38-39.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2篇

全民闹股时,偶尔扫了几眼书柜,瞥见陈志武的书《金融的逻辑》,抽出来,大致看了看。陈志武是华人,现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著述极丰。若无两把刷子,想在美国的大学立足,很难。

在这本书里,陈志武把他的认知分成这样几个部分:资本化的逻辑、金融的逻辑、金融危机的逻辑、股市的逻辑、文化的金融学逻辑。在股市的逻辑这部分,他首先谈的是“中国股市怎么了”。这本书出版于2009年8月,时隔6年余,他当时对中国股市的分析,对现在仍有意义。

他用黑体字发出疑问:中国股市“是不是从此有了健康的股市文化,还是表面看像股市文化,但实为传统中国文化的翻版呢?”

一上来他就把股市抬到文化层次,陈志武够高屋建瓴。

陈志武特别看重信息,“如果没有公正的大众媒体充分并准确地传播上市公司以及股市的信息,噪音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市场,股市成,股价泡沫会是经常的事。”他还说,“仅有报纸、杂志等新闻传媒还不够,还必须对操纵信息、对以虚假信息操纵股票价格的人绳之以法。”

他进一步从文化高度阐释道:

“在监管部门把重心从市场规则监管转到管理指数后,政府实际上给了每个股民一种防跌保险。有了防跌保险,不管上市公司有无问题,也不需要什么信息,是股就买差不多也能赚。这种政策市培养的是什么社会文化呢?其一是让许多人还真以为自己领悟了巴菲特的投资本领,却没想到巴菲特那样的投资技能只有在真正的买者自负的投资市场中才能练出来;其二是让中国社会不再有奖优罚劣的伦理,扭曲了报酬与贡献的关系。”

他给出一小结:中国股市背后“若没有一个个活生生的创业故事,那中国股市不会带动未来中国的任何精神,不管是创业精神、创新精神。”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3篇

好吧,不久您会再次做“同样”的选择题。2012年4月份我们将面临一次艰难选择――牛熊选择。

在做这道选择题之前,3月份余下时间里,A股有两种演变趋势供选择(见图1)――选择A(选择向上)发生的概率要大于选择B(选择向下)。无论哪一种趋势演变,3月最后一周前,指数处于2400-2500百点箱体震荡的概率最高。从时间周期上看,真实突破箱体的时间发生在3月最后一周或4月第一周。上述预测基于我们多次验证的智能系统AP的量化评估。

制约上证指数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的原因:从资金流量跟踪来看,环比增速下滑明显(如图2),目前维持在个位增幅(此前数周均维持在两位数增幅),意味着短期市场缺乏驱动权重股的内生动力。同比增速,与过去四年比较,当前已经步入历史中轴,倘若能够维持当前水平,意味着中期市场仍具备继续做多的市场氛围与足够充裕的市场机会。

就短期策略而言,由于指数单边上涨趋势基本完结,转入横向震荡趋势,投资重点应转向与指数运行节奏“不同步”的中小盘个股,特别是创业板、中小板的主题投资类个股。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部分个股已经进入主升阶段,赚钱效应将比前期更为明显。因此,短期内不宜过于关注指数风险。

简而言之,当下是抓住市场人气未散精研个股投资机会的时候。至于牛熊之争,留待4月让市场来“自我确认”。

4月“牛熊魔咒”

过去十多年,每年四月份的涨跌基本决定了全年行情的走向――4月就是牛熊之争的角斗场。

――2011年4月,指数下跌,2011年全年收跌。

――2010年4月,指数下跌,2010年全年收跌。

――2009年4月,指数上涨,2009年全年收涨。

――2008年4月,指数上涨,2008年全年收跌。

――2007年4月,指数上涨,2007年全年收涨。

――2006年4月,指数上涨,2006年全年收涨。

――2005年4月,指数下跌,2005年全年收跌。

――2004年4月,指数下跌,2004年全年收跌。

――2003年4月,指数上涨,2003年全年收涨。

――2002年4月,指数上涨,2002年全年收跌。

……

我从不“信仰”逻辑,只信任概率(逻辑基于假设,概率基于规律)。实盘经验一次次证明,主观推敲是靠不住的,基于历史统计的概率推算从来都是靠谱的。这是为什么我常常能够走在正确路上的原因。所以,提醒各位,请在辨析市场趋势的时候,对市场“魔咒”给予足够“尊重”。

综上所述,3月份余下时间,“多关心个股,少关心指数”是策略首选。

4月如何演变?暂时没有答案。不过,市场用历史数据告诉我们,3月趋势“尾巴”向上还是向下,从中期趋势来看,一点不重要,不需要过于关注。把注意力转移至4月是“明智之举”。进入4月,我会提前对“结局”给出预测,信心不能当饭吃,准确预测需要的是数据分析进行确认。“站的近一些,才能看的更清楚”。

A股与经济“脱钩”是大概率

不断膨胀的国家负债,迫使执政政府不断调低赤字目标――赤字目标的缩水捆绑住了财政政策,终结了凯恩斯之路――告别凯恩斯,经济增长陡然归零,让国家负债更显沉重。这该死的循环一直持续……

有人喜欢用“再平衡”、“去杠杆化”等等词汇来说明这一经济现象。不过,我更愿意叫它“死亡螺旋”――在不断循环中,经济盘旋向下,落入“增长”陷阱而无力自拔。

旋转,而非猝死。“死亡螺旋”会在2012年继续,此刻,看不到尽头。不过,这并没有什么可怕!

国家债务的负累,会让执政政府缩手缩脚,但这未必是件坏事。过去四年,个人债务向国家债务的转移,已经使得私营部门手握充裕现金。这与2008年底的窘境截然不同。经济增长的重任,只有交给了私营部门,才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内生增长,而现在,基础条件已经具备。

有一点很明确。我们依然运行在“危机逻辑”中,而并非“复苏逻辑”。危机逻辑中,流动性数据是逻辑主线;复苏逻辑中,经济数据是逻辑主线。

丑陋的经济数据与金融市场的繁荣并存,存在即合理。当前金融市场的表现只能说明流动性状态,而并非经济晴雨表。金融市场会为各大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紧缩投票,但会漠视各国疲弱不堪的经济数据。在危机逻辑中,这就是游戏规则。

欧债危机,未来半年会如何演变?2011年9月已经预言了三种结局。如果读过这套文章,自然明白现在我们已然“虎口脱险”――欧洲的流动性危机“防火墙”建立,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彻底割裂开来,打断了实体经济衰退向虚拟经济的衍生传导,令金融市场回归平静。混乱的违约以及退出欧元的风险正在减退。

四年来,美国私人部门的债务下降了1.6万亿美元,而公共部门的债务却上升了近5万亿美元。若算上“两房”7万亿美元的债务,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率接近150%。然而,四年前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为5%,如今为1.9%。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4篇

    “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将数学的思维方式能动地运用于经济学,促使经济学不断实现质的飞跃。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来看,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理性思维才能产生重大突破。爱因斯坦运用数学思维推演出许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体验不到的、不能理解的结论。他创立的相对论大大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随着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日益虚拟化,经济现象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愈益不能直接地感觉,愈益需要高度抽象的数学来描述。只有在广泛的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经济学才能摆脱经验主义,摆脱仅仅依靠有时不甚可靠的经济学家的直觉来得出结论。我们认为,数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在推动经济理论的变革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理念,使他们对经济问题的本质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比如使用概率统计中的分布、期望和方差来刻划风险与不确定性,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未知事件的认识,现代保险理论和金融理论由此导源。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是在较强数学框架下得出的,现已成为金融工程学的基础,后人称其为“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我们注意到,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质的飞跃。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必然数学到随机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既是数学史上的重大转折,也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时代的特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把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放到数学史的背景中考察数学对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所起的动因作用,就会发现数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或是提供了新的经济思想,或是使原有的概念体系得到改造,或是将其研究范围加以拓宽,或是用抽象的、严格的数学语言将原有的理论表述得更为精致,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原貌。“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理论的存在方式也应当向数学靠拢。在数学中,未经证明的命题是不能作为定理而存在的。在尚未经过统计检验之前,理论观点均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可是,在传统经济学中,理论被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就把真理绝对化了。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它是一系列命题的组合,其内容需要历史、现实和有关学科的证明。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从来都是围绕“假说”进行的:它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它的经验研究,主要是用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一种假说。另外从经济学的论证方式来看,也应当仿照数学理论,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而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有三个相应的子环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导出假说。理论模型是对影响某一经济现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表述的逻辑体系。影响经济现象的经济变量可能很多,理论模型就是对其中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系统表达。理论模型的好坏主要看它能否抓住影响事物的关键变量,并且简单明确;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就是好的。“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三层含义是,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简单明了、无歧义,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在科学史上,许多争论都源于没有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的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若要解决这些争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就可以避免那些无意义的争论,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有利于经济学的积累与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学数学化”是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方式和语言形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一番改造。这是一个渐进的、非显化的历史过程。

    从目前来看,经济学的数学化还远远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真正实现“数学化”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非构造性数学的发展足以适应经济学的复杂性要求;二是从经济学的成熟程度来看,不仅需要达到可以建立理论的水平,并且具有与作为形式化条件的数学语言高度通用性相适应的逻辑简明性。因此,一些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其量只能算作经济学“数学化”的一个方面,而和从本质上来理解的“数学化”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认为,数学化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许这是一条人类走不到尽头的路。但是,每一步新的探索必将使人类对经济学增加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要现代化,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化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1、数学化体现科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化与科学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西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几乎为所有的西方经济学者都承认的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即“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就是指那些行为合乎理性的人。由于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当他面临若干不同的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种,即追求最大化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府部门,认为政府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范畴已经无所不包,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由此大大拓宽,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不同学派只是在论述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成了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即最大化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最大化分析得到了直接的应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各种行为函数,进行了精确的量化分析并联合求解,得出市场一般均衡体系“阿罗—德布鲁模型”。最大化分析是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总是与一定目标相联系的。为了论证最大化分析与科学理性的一致性,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对于厂商来说,在他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他总是希望成本比较低,利润比较大。从亚当?斯密以来,其后的经济学家则运用边际的思想更精确地将利润最大化原则表述为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等。这个表述几乎解释了厂商的一切行为。

    例如,为什么厂商那么不具有人类的同情心而解雇工人;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是由他们的边际产出决定而不能够再提高;为什么在一切生产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厂商不追求最大的产量而任其资源的闲置;为什么厂商能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本能机制而不任意扩大投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公式是套用微积分求极大值的方法得出的。假设变量R和C分别代表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它们都是产量(q)的函数。又设厂商的利润为π,则π=R(q)-C(q),只有当利润π达到最大值时,厂商才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说,能使π达到最大值的q便是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q。一旦找到了q的数值,就可以把它代入需求方程来求得p(价格)的数值,即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数值的q之下,π的数值最大?按照微积分原理,使π为最大值的必要条件是:dπdq=dR(q)d(q)-dC(q)dq=0,亦即dR(q)dq=dC(q)dq最大化问题的古典方法的主要特性是:假设目标函数在一个极大或极小点处有一个等于零的连续的导数,这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中称为一阶条件;数学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把最大化的讨论扩大到约束条件为不等式,扩大到目标求极大化极小值和极小化极大值的情况。实际上,数学中所有关于求极值和最大化的理论,都适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最优经济效果问题;而很多求极值的数学理论和概念,也只能在最优经济效果问题中找到原型。

    2、数学化有助于经济学实现科学化所必备的三项条件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5篇

金融危机中, 美欧金融类企业遭受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公众的议论, 但其中也不乏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 特别是以风险控制为目的对冲工具的有效使用和成功操作应对系统金融风险, 在危机中保持稳健的财务状况, 健康的现金流。在中国资本正在加速流向世界, 中国制造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越发密切的背景下,对冲战略是中国企业必须要提升的核心企业竞争力。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对冲交易的核心逻辑, 不同的对冲策略, 金融衍生产品KNOW-HOW, 分析全球最具代表性的企业――BP英石油的成功对冲战略、有价值的对冲理念和风险管理机制。

金融衍生产品是道“坎”

当下金融衍生产品成了全球媒体和公众指责的目标,国内媒体也在妖魔化金融衍生品。显然媒体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层的决策和对待金融创新的态度。例如今年8月5日,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客户交易衍生产品的通知》。虽然监管机构允许衍生品交易,但是原则上必须本着与实体经济配比、交易产品简单化,交易透明、以对冲风险为交易目的。可见监管层对金融衍生产品还是有所顾虑,其主要还是出于风险考虑。尽管如此,应该从战略高度理性认识金融产品对经济安全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明确金融领域的竞争和博弈能力是经济大国的国家利益和竞争力。

金融衍生产品根本无法回避。现代金融市场已经深度覆盖核心经济领域,主要经济要素包括定价利率和汇率,大宗商品定价,资产定价,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的金融定价和产品更是极具想像力。各种金融产品已经在决定并左右企业的采购成本、销售收入、资产价值、现金流、损益和企业财务安全。被动的回避等于任由企业完全暴露在不确定风险中,股东利益受到威胁。

“中国资本”正在加速全球产业布局,中国企业迫切需要金融衍生工具对冲风险。中国资本已经加速全球资源配置,更多融入国际市场是大趋势。中国企业会拥有更多境外资产、权益型长期投资、持有外币金融资产的规模和金额会成倍增加。当“中国流”正在肩负中国经济转型和提升经济整体竞争力的长期发展战略时,选择适当金融工具对冲海外交易风险是走出去的企业现实风险控制的需要。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美欧主流金融机构都正在去“杠杆化”,实质是从资产负债表中逐渐剥离“复杂型金融产品”。这一过程必然对美欧新金融产品的推出和创新产生明显影响,至少时间上会滞后。国内企业应充分利用时间差,积累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交易的KNOW-HOW,缩小与国际资本博弈的差距。

对冲逻辑和策略

对冲需要金融意识

对冲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所有金融衍生交易的核心博弈逻辑之一 ,所有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企业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不同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做交易, 实体企业主动或被动融入金融市场是客观现实,也是大势所趋。因此, 必须用金融思维和金融博弈的逻辑重新认识对冲交易的性质和逻辑。

首先管理意识和思维上必须融入金融意识和逻辑。从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整体战略上实现“财务融入金融”,即实体资本与金融资本之间的有效融合。正确理解对冲需要同国内定义的“套期保值”观念做比照(见表1)。

对冲概念、对冲逻辑关系、对冲会计

什么是对冲?

对:系统的理解就是不同数量单位处于对立方向。金融产品交易逻辑决定了所有金融产品只有两个方向,做多和做空。

冲:动词词性.按金融交易的逻辑解释就是博弈(见图1)。

对冲逻辑关系:

实体业务与金融产品之间形成对冲关系:例如现货与期货、现货与期权。

金融产品之间形成对冲关系:例如期货与期权。

现实操作中,实体业务只能选择合适的金融产品做风险对冲工具,金融产品流动性强,特别是为金融产品双向波动的特点为标的的对冲目标提供反向对冲盘,实现跨时间的价值锁定、风险转移, 减少企业运营受外部价格波动和金融市场动态波动产生的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见图2)。

实体制造业中大宗原料的存货最容易受期货价格波动影响, 高位定货可能面临价格巨幅波动造成非经营性存货减值, 拖累企业赢利和引起公司价值动荡。在国际经济大背景下, 近几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都呈现出非理性的价格频繁动荡。大大超出行业预期。例如部分稀有金属短期价格波动超过数倍、国际海运价格指数BCI更是暴涨、暴跌。没有对冲的企业或盲目主观性判断价格走向的企业都受到了市场的清洗。

对冲会计: Hedging Accounting 和信息披露

正常的对冲是综合评估现货交易和金融交易合并后的净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IAS 39中已经定义和规范了对冲会计的计量、确认和衡量, 信息披露。国内企业有认识上的误区和操作上的局限性, 更受国内媒体非专业性评论的影响,不太想从正面向投资人和主流媒体公开披露企业对冲交易信息和对冲政策以及风险控制。如果企业不主动向投资人披露对冲交易的信息, 被媒体猜疑和副面报道后会更加被动。

对冲方式的选择

金融市场的产品多样性、多级的场内、场外交易市场为不同需求的企业提供不同操作难度和风险深度的交易性金融产品。企业选择对冲方式必须坚持风险控制为主, 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交易产品KNOW-HOW的前提下, 结合企业财力、专业化能力、资金实力,综合考虑企业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后, 慎重选择最低交易风险的对冲(见表2)。

按正常金融、资本逻辑理性认知金融衍生产品

场内、场外金融衍生品

一般来说, 按交易所和交易价格形成方式, 衍生产品分为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场内市场又称为交易所市场, 而场外市场则包括柜台交易OTC ( over the counter ) 及任意两家交易方单独签定的私下协议。

交易所场内交易市场一般以集中竞价为主, 产品合约标准化、流动性好、产品透明度高, 也是其他市场的定价基准。例如纽约商品交易市场、伦敦金属交易市场。国际一流实体企业选择对冲工具时都是以场内金融产品为主。

场内交易优劣势分析

优势: 产品透明度比较高、运行风险基本可控。交易人可以随时查到交易价格, 金融危机没有对场内交易和产品造成太大风险和损失。目前, 世界主要大型场内交易所依然在主导全球大综商品、外汇和货币之间的交易。

劣势: 产品灵活性不够, 受合约成交时间等限制与实体交易不能同步配比, 不能满足市场主体投资风险的管理需要。

场外市场的三个层次

机构之间的批发市场: 一般由机构提供竞争性的双边报价。 例如广泛存在于境外的银行间市场, 外汇交易中心远期外汇交易、债券远期交易等。

机构与客户之间的零售柜台市场OTC:产品由发行机构设计和管理,向机构客户群销售。发行机构一般在交易所或批发柜台市场购入衍生产品做为风险对冲工具。例如投资性理财产品。

任何两方私下签定的协议: 这类合约基本是“量身定制”的, 可以满足市场主体和大型金融机构风险对冲工具。这类合约实质是“场外衍生品合约”。

优势: 产品设计灵活和产品创新, 合约名义价值高, 费用低,场外市场一般是金融衍生市场的主体。根据客户自身交易风险的需要,灵活设计新型金融产品, 选择交易对象。

风险: 主要是对手盘风险、单方不履行合约的信用风险,例如无法转让合约, 合约中有明确的到期时间限定。

流动性风险, 一方签定合约后无法在市场中出售和转让。

很难设定“止损点”选择退出并清盘。合约中的一方签定合约后已经没有了选择权, 只能被动持有。

金融衍生品KNOW-HOW

金融产品交易必须依赖文字性合约, 受文字表达的局限性和文字游戏的内在潜规则影响, 金融产品本身含有非常高的专业技术元素在其中,即金融产品的KNOW-HOW, 按正常商业逻辑分析,金融产品设计逻辑和交易保密性是主流资本市场生存和竞争的工具, 其中也包括产品设计者、操作者的商业智慧和综合才智。出于资本博弈的本质, 金融产品核心设计逻辑和套利路径不会让对手盘知道, 交易对手之间的资本博弈决定于对金融产品的“知和操作”(见表3)。

按正常的资本和商业逻辑理解, 投资人有选择产品和交易方式的权利, 各交易方从自身利益和风险考量, 会有意识地选择对已方相对有利的操做和产品设计, 通过语言游戏渗透到合约中。投资应遵循的操作纪律是不知的产品坚决不做(见表4)。

对于缺乏金融专业知识的投资人来讲, 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理解和读懂合约条款和产品内部设计逻辑以及交易游戏规则。游戏的本质是资金与资金之间的风险转移、对手盘之间的相互利益博弈, 合乎金融交易零和的逻辑。

BP 英石油成功对冲战略

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美欧市场, 也的确有一流的公司通过健全的对冲战略、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和公司治理结构,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出现的系统性金融产品价格动荡和非理性的波动,其中有代表性的企业是英石油BP公司。做为全球业绩最佳的能源公司之一, BP公司已经成功实现企业财务融入金融, 在操作和控制风险与交易金融衍生品上有独到的优势和竞争力。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控制体系

BP公司董事会下设专门的政策和风险委员会,对衍生金融交易实施控制、审核交易损益、决定公司衍生金融交易政策和风险评估、内部控制程序、定期系统地评估集团暴露出的风险和应对风险的策略和执行方案。具体包括:

批准和通过各类金融产品交易限额;

评估现有金融工具的风险和对集团业绩的综合影响;

评估和审议突发性事件给公司可能造成的经济影响和损失;

审核并通过与风险控制有关的政策;

审核并通过风险管理所需的方法论、计量风险的模型。

BP公司的金融产品交易全部由专业化团队负责交易, 严格按风险委员会制定的交易额度实施市场操作和交易, 交易结果会集成到BP公司系统中,与即时交易信息系统连动形成交易结果信息化处理, 并与公司已经设定的风险管理方法体系对接, 监控市场风险。

金融衍生产品覆盖广、交易量大、采用系统对冲

交易性金融衍生品Derivatives for trading。集团使用不同类别的金融衍生品建立交易性头寸, 与集团现货交易做对冲, 公允价值变化直接确认在损益表中, 这部分净损益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现货与金融交易整合后的收益直接出现在损益表收入中(见表5)。

按各财务年度截止时间, 上述信息披露中的名义价值和公允价值是截止到年末的余额。这部分合约在未来年份到期。以2006观2005年原油期末名义价值为例, 资产名义价值分别为576亿美元和563亿美元, 几乎相当于BP公司下一年原油可实现销售收入的水平。如果以年为单位, 可以推算全年从事与石油有关的金融交易名义价值是年末价值的数倍。

按单向对冲逻辑推理,资产的公允价值减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公司应计算的净收益。但是交易性产品中, 资产、负债中同时出现公允价值,而且名义价值总价相差不多, 可以推断BP公司是系统对冲方法。建立期货交易头寸的同时, 为期货建立对应的反向头寸, 可以选择期权。BP年报中有信息披露公司选择多种金融工具。BP公司实体交易已经成功地融入主流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中(见图3)。

不同金融工具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对冲关系。系统对冲必须强调风险是第一位的, 任何一笔交易都会在反方向找对手做对冲, 就向一个环环相扣的大系统。对每一笔合约都了如指掌, 用一对一, 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形式将合约分解到每一份合约。十分清楚金融产品价格在任何机构中都很难完全控制, 从风险管理的本质出发,而不会主观上判断金融产品价格, 将交易头寸全押在单一方向。

能选择和采用系统对冲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只有顶级金融机构和美欧几大能源公司有能力和资本参与的高端金融交易,当然其对冲成本也十分可关, 按年名义交易价值累计的交易费用和期权费用就会是一笔大支出, 来维持高端专业交易团队, 特别需要强大的研究机构提供知识平台和决策信息。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6篇

近几十年来,美国在全球大量地寻求国际借贷,引起了世界主要经济区域之间国际资本运动分配的深刻变化,而且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目睹了金融全球化过程的出现。20世纪60-70年代国际资本主要以南北为轴心流动,主要是美国、欧洲和日本为发展中国家的结构性赤字提供大部分资金。由于石油危机,资本的这种运动在1974-1982年进一步发展,主要是通过国际银行体系回收石油输出国组织各国积累的石油美元,为非产油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出现负债过度。1983年之后,继利率急剧上升,美元全球泛滥之后,负债的发展中国家在停止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因为利率上升与美元的泛滥不堪重负,压垮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为此,资本的国际流向从此按北-北的逻辑改变了方向,欧洲和日本的盈余为美国的庞大赤字提供资金。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强行调整政策,以消除发展中国家的赤字数额。与之相应,进入全球化与国际资本流向的变化并行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的借贷主要是经过银行的媒介,遵循某种国际银行债务的逻辑,美国财政与贸易赤字的上升、债务危机和国际资本流向的北-北变化使国际金融体系向直接金融的逻辑发展。从此,国际投资、贷款往往是直接进行,而不是经过银行媒介,这种活动的新方式是适应作为金融活动主体的借贷要求的。

新的金融逻辑的发展,机构投资者,主要指保险公司、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国库、银行与跨国公司的财务部门,都更喜欢在证券市场上借贷或投资,因为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并且去掉了中间成本而变得便宜。这样,投资或借款人寻求通过股票、币种的变换与支付方式,从欧元债券到美元债券,从股票到期权合约,从期权合约到期货交易,这些方式被投资者择优选择,以实现最大的收益。这些特殊市场的金融投资、外汇交易、期权合约和期货交易,成为世界性的整体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金融市场成为一个巨大、统一的市场。

统一的全球金融市场,实现了金融自由化,由于有了现代的通讯网络,各个市场都互相连接起来。无论全球任何地方,跨越了时空,把亚洲、欧洲和美洲的金融市场紧密相连,全球24小时金融开放,交易不间断。国际金融体系这一深刻的变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达国家实施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各国政府都逐渐取消对利率、贷款和资本流动的各种控制,这种控制的取消是旨在发展金融市场。很明显放宽金融管制,进入全球化得到迅速的推动,同时也是危机产生的源泉。资本的国际循环加快了,投机者也找到了许多冒险的新契机。20世纪80年代日本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首先开放了金融体系,而后由于1990年资本统一市场的开辟,欧洲外汇市场控制体系被解除,又在美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促进下,新型工业化国家也跟着开始进入自由化的进程,这样便出现了新兴的金融市场。

更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是,美国国债是当前全球市场投机最为活跃的领域,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国债市场获得了十分迅猛的发展,国债市场业务大大超过了其他金融市场的规模。在美国的主导下,其他工业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靠持续性的公共财政赤字维持了债券市场的繁荣。债券二级市场的增长则由于投机的影响而更加惊人,交易规模增长了10倍以上。为保证全球债券市场,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已成为今天从事投机的主要手段。

二、金融自由化是美国束缚全球经济的锁链

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美国,如今已经沦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并且日益陷入贸易和金融失衡的泥潭之中,难以自拔。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间,美国在经济基础设施和经济行为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由一个过去积聚、生产并创造可观财富的社会,一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如今却放弃了储蓄并从制造业让出市场无奈地转向服务业。在债务方面,不管是从国家角度还是从个人角度来看,美国经济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程度,他们负债累累,仍然沉浸在非生产性进口商品的过度消费的狂潮之中。从国家层面讲,美国现在的处境同那些继承巨额财富的富家子弟非常相似,从表面上看似乎非常风光,但他们这种风光实际上是建立在其祖辈所积累的财富之上的,一旦这些财富被挥霍,先前那种高雅生活方式也会随之消失。

然而问题就在于,大多数美国人包括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投资顾问在内,都忽略炫耀性消费所带来的危害。以消费为主的GDP增长并不是衡量一个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的标准,相反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破坏了多少财富的标准。造成的结果是,美国现在是每年高达8000亿美元的贸易赤字,3000-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以及8.5万亿美元的国债,如果再加上无资金准备负债、社会保障金,那么美国的国债将超过50万亿美元。在过去20年间,如果美国经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繁荣,那么它现在还会继续保持贸易顺差,并仍是世界上最大债权国,而不是最大债务国。令人预想不到的是美国正经历一场空前的金融风暴。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7篇

就在那时,本刊从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市场情绪、周边环境等5个角度切入分析,旗帜鲜明地提出已不宜悲观,市场无论如何应该有一个像样的反弹,可以看到3000点,而且行情可能就在大家都不看好的上半年。截至目前,我们“蒙”对了。

这并非我们有多么高的市场预测水平,恰恰相反,在投资哲学上,我始终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或者说,任何对市场的预测可能都是徒劳的。大家都在“蒙”,有人“蒙”对了,有人“蒙”错了,对错的背后,是不同的实战体悟与投资逻辑。

以己之见,今天在中国做投资与理财,的确是最幸运的时候,因为放眼30年、50年,横切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截面,跳出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窠臼,你会发现中国有两大“蒸汽发动机”,足以越过一切障碍,引领中国完成现代化革命。

其一为“城市化”,意谓“我要进城”!任何一个从中国农村走出来的当下城里人,或者对中国农村有深入了解的实践者,都会深味“我要进城”这句话的丰富涵义,这是谁也不敢阻挡并且谁也无法阻挡的中国历史发展大趋势。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型城市已经达到118个,有将近6亿人住进了城里,还有9亿多人正在或想要变成城里人,这是多大的民生、消费与内需!这是中国下一个30年持续发展的最强劲动力。从这个角度看,就不难理解房地产股的表现了。试想一想,如果万科或类万科公司,往下沉到三、四线城市,成长空间得有多大?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8篇

最近流行的阴谋论就包括人民币贬值和全球性对中国经济的看空。比如,2月25日,国内市场美元/人民币即期汇率报6.1245,人民币汇率创7个月新低,人民币创3年来最大日内跌幅,今年累计贬值幅度已经达1%,几乎回吐了过去一年的涨幅。

目前已经至少有两种阴谋论浮出水面:第一种,看空中国经济前景,特别是银行、地产前景,所以,海外资金向中国流动的趋势戛然而止了;第二种,外汇局有意压制人民币升值进程,对前期流入中国的热钱进行“绞杀”,使其知难而退。这些分析合理吗?

一个国家经济的内生动力,从本源上来说,主要的、甚至唯一可靠的衡量标准就是生产力(特别是人均生产率),也叫“内生增长率”。按照中央重要的经济智囊团成员之一、社科院研究员蔡的研究,中国经济的内生增长率大约为7.2%左右。这个内生增长率,主要取决于“资源红利”、“人口红利”、“技术红利”和“制度红利”,基于历史性统计,70%~80%主要源自技术红利,大约10%~20%来自人口红利,鉴于中国的资源是“赤字”,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最近几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大幅消退,甚至将在3~5年内转为“赤字”。但是,这个影响在短期内并不算大,而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假定2013年,中国因为人口红利拉动的GDP增长有0.3%个百分点的话,可能要到3年后才会归零,达到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中国经济内生的潜在增长中枢会从7.2%下降到6.9%。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的内生增长率,核心要聚焦在技术红利上。中国正在进行波澜壮阔的信息化、机械化,这些都是产业升级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主要源自中国有更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大军――可以看做另一种人口红利。

但是,我们难于直接观察生产率的提升,只能从几个维度去评估:数据一,即使中国存在较大的产能过剩,2013年制造企业的投资增速仍然保持在17%~18%的较高水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增速,意味着设备升级和更高的效率;数据二,2013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仍然保持在8%~9%的较高区间,2014年的增长目标仍然达到9.5%的较高目标;第三,中国在全球货物出口的市场份额仍然在不断提升,面向欧、美、东盟等国的增速仍然较为稳健。

从这个意义来说,而不是从投资、消费和出口来说,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仍然可能是充足的,可能会以每年0.1%个左右百分点的速度下滑,但是,没有滑坡的风险。人民币长期升值的动力依然存在。

长期逻辑如此,但是,短期则未必了。

决定中国短期货币政策的逻辑,特别是外汇政策的逻辑,最终几乎都可以归因于出口和出口连带的就业。而被业界不断议论的“热钱”,从来都是一个模糊的说法,什么算热钱呢?如果“热钱”的进入只是为了博取人民币升值的红利,我觉得可能是不充分的:毕竟,目前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已经大大减小,全年升值1%~2%的话,对热钱也并没有足够吸引力。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热钱”之说固然不无道理,但是,阴谋论和不可知论的成分更浓厚。于是,我们回到中国的政经逻辑会看到,保出口、特别是保就业才是更可靠的分析依据,恰恰这方面,中国近期遇到了一些挑战。

我们首先需要洞察一个数据。2014年1月,中国一般货物贸易出口增速达到10.6%,这看起来是一个比较好的增速,但是,占比1/3左右的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业务却不大一样:来料加工业务下降2.8%,进料加工出口则只增长5.2%,增速下降都很快。对于这个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这符合中国长期经济结构调整的需求,利于产业升级;但是,另一方面,如果调整力度过大、过快,则会严重影响到经济增速。

还有一个数据,也是至关重要的。过去两年,中国出口都没完成增长目标,如果进一步细分则问题更为突出,比如2013年,中国出口的主要国别中,面向欧盟的进出口总值只增长了2.1%,面向美国为7.5%、其中出口增速不足6%,主要拉动力源自面向东盟、拉美和非洲的出口。

数字经济的投资逻辑第9篇

修正性行情如期出现,但在探底反弹后随即也转入了低迷的整固阶段,沪指2259点会否成为本次调整低点?国五条彻底改变了本轮行情的投资逻辑,以致于暂还无法确认调整是否结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市场投资逻辑生变的前提下,交易者的交易思路应该适时调整。

并不是说国五条这个政策能够扭转行情本因,而是国五条的出台时间以及透出的信号,让我们改变了对当前中国经济的看法。众所周知,作为曾经的支柱产业,要在政策的压力下强行产业结构调整,务必引起房地产关联的50多个产业链行情的连锁反应,负面因素也会随之出现,既有可能因此而影响GDP的增速,那么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8.2-8.5%的增速可能慢慢向7.5%甚至之下靠拢,直到产业结构调整成功。那么,本次1949点反弹的基石将由此发生变化,即,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复苏将向若复苏转变,将直接导致主推强周期性行业的投资逻辑发生变化,转而寻求对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和民生相关的行业的追捧,而市场也将由此出现多空转换,直至共识的达成。

在这样的预期下,市场结构性调整加剧,由开年以来的调整行情,将在修正后延续调整,市场的重心可能因此下移,受此驱动,周期性行业与近期市场炒作幅度较大的概念股,可能出现反复,或者重新修复,并不排除涨幅较大的品种出现回吐,以适应市场重心的下移。与此同时,年报题材的炒作也接近尾声,市场预期的一季度季报行情暂还无法启动,业绩驱动型的炒作可能退后到四月份之后。因此,本次调整的时间,笔者认为可能延续到二季度,直到相关经济数据出现确定性的回升以此判断强弱后,行情可能重新启动。遵循这一逻辑,近期市场的投资方向及投资标的,市场将从周期性行业转向对主题性概念的深度挖掘,而在调整市道中,可能性极大炒作方向将集中在大众消费、银行、券商、生态文明、新兴产业中。

技术上看,本栏此前认为的2453点附近的技术阻力,不仅仅是一季度的强阻力区间,将可能成为二季度的强阻力区间。周线图上看,本周的十字形尽管可能发出止跌信号,但仍旧无法确认止跌,在大阴线的阴影下,短期修复难度加大,不排除沪指将继续整固2300点,甚至不排除再探2259点可能。理论上认为,沪指2250点不被击破,上升趋势未结束,宽幅震荡后仍将继续上行,反之,沪指很有可能继续探底,构造与去年此时相似的复合型头肩底形态,以寻求市场的多空共识。短线方面,沪指将继续确认2250-2300点支撑,而2360-2400点将成为短期反弹的重要阻力。

因此,操作上本栏认为下周应该逢高减持,锁定利润降低仓位,并减少交易频率,耐心等待市场的企稳,或者耐心等待市场成交量的萎缩,直到成交再度放大,新的市场热点形成并引导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