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优选九篇

时间:2023-09-12 17:04:30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1篇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高新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30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为及时把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了解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与走向,为进一步扶持、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参考,我们于年初对全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从XX年我市开展市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以来,全市共认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3家,由于复审不合格、企业转制等原因,现存30家。其中,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所从事的技术领域涵盖了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与制药、节能与环保、现代农业等7大领域。从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上看,先进制造、精细化工和电子信息分占前三位,分别为9家、7家和5家(见图1)。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已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共有28家,其余2家为国有企业。从地域分布看,市直企业15家、兴隆台区属企业11家、双台子区1家、盘山县2家、大洼县3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盘锦经济开发区的成立,原兴隆台经济开发区内企业均视为市直企业)。从企业规模看,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已走过初创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XX年产值超千万元的21家,其中超5000万元的10家,超亿元的4家。

2、科技人员及技术研发情况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绝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只是名称还不是十分规范,有技术部、科技处、研究所等等不一而足。相对市内其它企业来说,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较高,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均在30%以上,平均值达到39.2%,有4家企业在50%以上。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绝大部分都在10%以上,平均值达到27.2%,最高比例达到75%。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开发上舍得投入,从研究开发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看,平均值为9.6%。

3、产学研联合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2篇

近年来,我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高新技术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及时把握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了解企业近几年的发展态势与走向,为进一步扶持、壮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参考,我们对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调查,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和建议。

一、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目前,我市共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9家(具体名单附后),其中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从事的技术领域涵盖了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新型纺织品、科学仪器仪表、环保设备、生物技术与新药、新能源与新材料等7大领域。从各个领域的企业数量看,光机电一体化、精细化工分占前两位,分别为13家和4家;从地域分布看,市属企业6家,姜堰镇属企业6家,白米镇3家,蒋垛镇2家,梁徐镇2家,娄庄镇2家,俞垛镇2家,罡杨镇2家,溱潼镇1家,大伦镇1家,沈高镇1家,华港镇1家;从企业规模看,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已走过初创时期,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年销售收入超3亿元的4家,超亿元的5家。周边地区相比,整体规模不大,缺少销售收入超10亿的大企业、大集团。

2、研发机构及技术研况。

我市高新技术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企业的技术管理、自主研发以及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博士后工作站2个,双登和苏中药业还在南京设立了研究院。相对于市内其它企业来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人员比例较高,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32%,高于全市10%的平均值。2004年开发泰州市级以上新产品195项,占全市的50%以上,其中,新增销售3000万元以上的新产品13项,占全市的85%,申请专利124项,占全市的44%。

3、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情况。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每个企业都与几家院校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借助院校的科研力量研制出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2004年,泰州组织的“企业院校行”活动中,高新技术企业与相关院校的会上签约项目5个,占全市的42%,全年与相关院校合作的项目有10个,占全市的38%。

二、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发展较快,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比较明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规模较小。我市还没有销售收入超10亿元,利税超2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缺少像春兰、扬子江和兴达钢帘线那样的大企业大集团。有些企业在全国整个行业中也许是老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也是最高,但由于这个行业本身的盘子较小,容量不大,因此,企业的规模也上不去。

二是没有形成产业链。我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虽然涵盖了7大领域,但并没有真正形成带动一方经济的优势产业集群。我市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是优势产业,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内聚集了9家高新技术企业,但其产品也仅仅集中在齿轮、曲轴等一些单一的零件上,没有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可以带动上下游产品的产业链。

三是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困难。虽然很多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整个泰州地区都缺少高等院校和省级以上科研院所的直接支撑,加之受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条件所限,人才问题依然是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四是资金投入不足。由于企业的规模不大,基础薄弱,融资困难等原因,有些企业对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使新品开发速度不快,也使研发出来的项目不能及时形成产品,不能及时形成规模,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后劲不强。

五是企业内部管理存在问题。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比较复杂,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不少人还缺乏管理高新技术企业的系统训练。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的远景规划和战略目标研究不够。使一些很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三、进一步推进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扶持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长期战略,要以沿江大开发、长三角大融合、国际产业大转移为契机,以实施科技“五大工程”为撑竿,实现我市高新技术企业“撑杆跳”式的发展。

1、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集群。

进一步做大做强现有的规模企业,如:飞船、双登、曙光、苏中药业等,使之成为拉动产业链发展的龙头。加快汽车关键零部件基地建设,将配套领域向中重型卡车、中高档轿车转移。各企业要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附加值。充分发挥产业配套优势,把相关项目的引进作为科技招商的重要内容,增强集聚效应,拉长产业链,形成规模较大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

2、加强人才建设,构筑技术高地。必须始终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放在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首位。

一是为科研人员从事技术开发创造必要的条件,包括课题选择、资金筹措以及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配套服务,促使科研人员多出成果、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二是加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发挥其在吸纳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大胆采用“年薪制”、“项目招标制”、“专家组阁制”、“技术岗位薪金制”等形式,构筑企业的专业性人才高地。

三是通过高技术研究、课题攻关、项目转化、学术交流、外派培养等渠道,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通晓国际惯例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

3、优化发展环境,落实优惠政策。

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制定的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开发费用可按照实际发生额计入成本,在税前扣除;其中盈利企业该项费用年增长幅度在10%以上的,经税务部门审核,可再按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包装上争力度,争取更多科技项目进入省级以上“笼子”,获取各类贴息和专项资金扶持。

4、建立风险投资,拓宽融资渠道。

切实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合理调整投资结构,改进投资方式,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率,发挥其引导作用;采取积极措施,吸引银行资金,激活民间资金,引进国外资金,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加速建立和完善新的科技投融资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保险机制、科技信贷机制和信用评估机制,使资本市场成为科技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加快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尽快设立科技创业基金,进一步健全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担保机制,建立融资担保机构,并逐步建立以创业投资资金、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创新资金、创业孵化资金和担保资金为重要内容的创业资本市场。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3篇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特征与环境变迁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那些生产和应用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其经营特征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持续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动力。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持续创新不仅是市场机制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和发展动力。同时,创新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盈利性的特点。第二,拥有以市场适应为导向的组织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来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执行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从而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获取市场竞争的胜利。第三,具备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组织资源。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第四,具有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开拓,不断尝试,这是创新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总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员工开拓创新,从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

高新技术企业所体现的这些经营特征充分表明了高新技术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建立和维持某种竞争优势的经营目标。经济环境是企业客观的、外在的影响因素,企业经营战略的形成是一种对组织外部环境反应的过程。在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稳定、可预测时,高新技术企业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外部环境,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获取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市场先动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剧了环境动态变化的程度,加快了环境变化速度,超强竞争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成为当今高新技术企业生存的典型环境特点。

美国学者戴维尼(D’Avnei,1994)率先提出了“超竞争”(Hypereompetition)的概念,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市场竞争扩大和深化以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引发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当今企业正处于超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步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全神贯注可能是致命的,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不是企图维持竞争优势,而是要不断破坏企业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对于依赖创新生存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种理念尤其重要。超竞争环境的变迁不仅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而且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打破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以更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也必然要求企业战略发生深刻变革,改变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创新网络和对应的企业边界。

二、超竞争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边界的影响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当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企业边界的扩张便停止,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也便由此确定。当投入的资产具有专用性时,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应该选择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或实施一体化战略,而当不存在资产专用性时,通过市场合约联结接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则可以大量节约交易成本。在超竞争环境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市场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势必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变动。

企业的边界由技术效率和效率决定,技术效率的标准是企业是否在使用最低成本的生产过程,效率则是指纵向链条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组织形式能够减少的协调和交易费用的程度。技术效率反映了生产过程的特征,即生产成本的变化;效率反映了交易过程的特征,即交易成本的变化。市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技术效率,而一体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效率,因此,企业对交易的技术效率和效率权衡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边界。在静态环境下技术效率和效率的权衡所决定的企业边界可以如下模型进行阐释。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4篇

论文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超竞争环境,企业边界,战略调整

E-mail:aufehg@163.com电话:13085525506

通讯地址:安徽蚌埠曹山路962号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233030)。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推进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如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调整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环境的变迁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战略,在当前经济环境剧烈变化的超竞争时代,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做出适宜的战略调整。

一、高新技术企业的经营特征与环境变迁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那些生产和应用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产品和劳务的企业,其经营特征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持续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动力。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持续创新不仅是市场机制下高新技术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的竞争手段和发展动力。同时,创新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成长性、高风险性、高盈利性的特点。第二,拥有以市场适应为导向的组织结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来提高企业组织内部的执行效率,降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成本,从而才能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获取市场竞争的胜利。第三,具备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组织资源。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也是高新技术企业赖以获取和维持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第四,具有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需要不断开拓,不断尝试,这是创新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总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鼓励员工开拓创新,从而形成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的企业文化。

高新技术企业所体现的这些经营特征充分表明了高新技术企业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建立和维持某种竞争优势的经营目标。经济环境是企业客观的、外在的影响因素,企业经营战略的形成是一种对组织外部环境反应的过程。在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稳定、可预测时,高新技术企业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外部环境,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获取并能够在一定时期内维持这种市场先动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剧了环境动态变化的程度,加快了环境变化速度,超强竞争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成为当今高新技术企业生存的典型环境特点。

美国学者戴维尼(D’Avnei,1994)率先提出了“超竞争”(Hypereompetition)的概念,由于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市场竞争扩大和深化以及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引发的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当今企业正处于超竞争的经济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下,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步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企业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全神贯注可能是致命的,企业的主要战略目标不是企图维持竞争优势,而是要不断破坏企业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对于依赖创新生存和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这种理念尤其重要。超竞争环境的变迁不仅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而且要求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打破自身的竞争优势并以更快的速度创造出新的竞争优势,这也必然要求企业战略发生深刻变革,改变高新技术企业所处的创新网络和对应的企业边界。

二、超竞争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边界的影响

交易费用理论指出,当在企业内增加一项交易的组织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进行这项交易的成本,或等于由另一个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企业边界的扩张便停止,企业与市场的边界也便由此确定。当投入的资产具有专用性时,为了节约交易成本,应该选择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或实施一体化战略,而当不存在资产专用性时,通过市场合约联结接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则可以大量节约交易成本。在超竞争环境下,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与市场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势必导致企业边界发生变动。

企业的边界由技术效率和效率决定,技术效率的标准是企业是否在使用最低成本的生产过程,效率则是指纵向链条中的商品或服务的交换组织形式能够减少的协调和交易费用的程度。技术效率反映了生产过程的特征,即生产成本的变化;效率反映了交易过程的特征,即交易成本的变化。市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技术效率,而一体化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实现效率,因此,企业对交易的技术效率和效率权衡的结果决定了企业边界。在静态环境下技术效率和效率的权衡所决定的企业边界可以如下模型进行阐释。

图1超竞争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边界的影响

图1中,虚线表示技术效率差异,即企业自行组织生产和交由市场组织生产的最小成本之差,,为企业组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最小生产成本,表示同等数量产品由市场组织生产的最小生产成本。,这是由于外部供应商可以利用多个市场机会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因而比企业自行组织生产更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企业边界的扩大,企业自行组织生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而导致差异减小。

虚线表示效率差异,,为企业自行组织生产一定数量产品的组织成本,为同等数量产品交由市场组织生产时的交易成本。当企业边界较小、资产专用性水平较低时,由于机会主义、有限理性带来的要挟就会降低,因此产品通过市场交易的成本较小,为正;而企业边界较大、资产专用性水平较高时,市场交易的费用也随之提高,当超过临界点时,为负。

,表示两种交易规制方式下的总成本差异,当时,表明两种交易规制方式生产既定数量商品时的成本相等,即在虚线与横轴交点处达到了企业的合理效率边界。

对于高新技术行业来说,由于其高成长性、高盈利性的行业特征,在超竞争的环境下该行业将吸引更多的进入者,因此,交易的小数目条件将减弱,高新技术企业可选择的交易伙伴增多,由于机会主义和有限理性而产生的要挟将会减小,高新技术企业原来较高的资产专用性程度也将减弱。一方面,超竞争环境下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将使得产品生产成本下降,并进一步深化和加速行业内分工,使得依靠市场组织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易的优势凸显出来,考虑到高新技术企业边界扩张后可能产生的规模经济所引致的生产成本节约,曲线将顺时针上升旋转至处。另一方面,超竞争环境下剧烈的市场竞争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市场交易效率大幅提升,市场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在高新技术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成本不变或下降不明显的情况下,也将顺时针上升旋转至处。将这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我们可以发现,超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总成本差异曲线将会移动至处,其与横轴的交点位于点的左侧,表明在超竞争环境的影响下高新技术企业的边界逐渐缩小。

三、超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调整

由于超竞争环境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边界会相应缩小并逐渐演变成只拥有核心知识、主业及部分相关知识与业务的组织,反映到组织形式上,高新技术企业将形成以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为重点,生产部分相对精干的“哑铃型”组织。为了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哑铃型”组织甚至会演变成“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形式,即高新技术企业只从事核心产品的研究开发与市场开拓,生产以及其他经营活动、甚至部分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则通过外包或其它形式的合作来完成。这种虚拟化的组织形式及企业间的合作突破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形边界,使得超竞争环境下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在战略调整方面尤为重要。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应对超竞争环境的战略调整应着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创造性毁灭”获取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在超竞争环境中,所有的优势都会瓦解,唯一可保有的优势就是进行“创造性毁灭”的能力。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超越“顾客导向”去追逐超前性需求,做市场的主导者而不是市场跟随者,只有不断打破原有的市场均衡、抛弃原有的竞争优势并引领新一轮市场竞争,才能不断获取持续的动态竞争优势。微软公司不断革新占据市场优势的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低版本操作系统就是通过“创造性毁灭”获取持续动态竞争优势的典范。

第二,通过战略联盟等企业间合作形式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战略联盟、研发合作等企业间合作形式不仅是高新技术企业缓解竞争程度的手段,也是超竞争环境下有效利用外部资源的主要方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与外部组织网络间的信息沟通、技术互补、共享资源,有助于提升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例如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组成的Wintel联盟使微软与英特尔的产品价值都获得提升。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合作战略中,重点是与供应链中各节点的合作以及与产品或技术替代者的合作,与供应链中各节点的合作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形成竞争优势,而与产品或技术替代者的合作则有助于降低研发费用和创新风险,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推出新技术或新产品,从而创造出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陈继祥,霍沛军,王忠民.超竞争下的企业战略协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4):86-89.

2 李志,唐波,张庆林.高新技术企业特征与管理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45-49.

3 路世昌,樊星,邵良杉.信息技术应用下企业纵向边界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12):290-291.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5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外部环境;民营企业;物元模型

DOI:10.16315/j.stm.2016.04.011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党的“十”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我国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推动力。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更为显著。外部环境是企业技术创新所依赖的外部系统,涉及政策、经济、融资、市场等环境因素,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可以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构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综合评价,寻找制约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因素,可以为我国优化完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提供参考。

1文献回顾

已有研究中,Daft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对企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有关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研究都是站在政府或区域经济的角度,主要涉及区域创新系统或区域技术创新环境方面。而站在企业的视角,基于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评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文献并不多见。

国外学者多从区域创新系统的角度展开研究,对创新环境本身的评价并不多。区域创新环境最初由欧洲创新研究小组于1985年提出,把创新环境视为培育创新和创新性企业的场所。Cooke对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RIS)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之后着重研究了RIS中的交互式学习对创新的影响。Patmore将创新系统与产业集群结合,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环境、产业和市场三要素。Buesa认为区域创新系统包括了技术创新环境,Fritsch也把区域创新环境视为一个因素层纳入区域创新系统。

与国外学者不同,国内学者更多地关注区域技术创新环境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域创新环境评价以及区域创新因素对创新能力或绩效的影响。盖文启将创新环境区分为静态环境和动态环境,认为创新环境是促进区域内企业不断创新的创新网络。陈赤平认为创新环境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外部条件,是技术创新的约束条件。崔会东等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河北省的城市创新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贺翔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浙江省11个城市的自主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杨治等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人具有挤出效应。薛捷实证分析了区域要素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于珠三角地区253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双元学习和创新产品竞争力的影响。

通过文献回顾发现,研究视角方面,现有研究主要站在政府或区域经济的角度来选择设计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并且由于对创新环境理解的不同,不同文献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基于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选择设计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的研究较少,专门针对民营企业的研究更不多见。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的评价方法主要集中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数据包络分析、因子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等。而这些评价方法难以实现评价系统的自我信息反馈,评价模型也无法体现不同层次、不同评价对象之间的关系。采用联系数物元模型能够较好地实现上述要求,应用多元联系数也能很好的表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模糊和不确定特征。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在以下2个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一是在对民营企业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基于民营企业的感知筛选设置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反映民营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并形成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物元特征集合;二是引系数物元模型展开评价,用联系数处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中由于模糊、随机和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不确定性,用物元形象地表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各种特征。

2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调研资料为基础,基于民营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设计、选择的,而不是基于政府或区域经济管理的视角,能够充分的反映民营企业对于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需求。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的设计、筛选过程如下:首先,根据已有研究提出的评价指标结合对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走访,设计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备选指标库;然后,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向走访的民营企业、在校民营企业MBA学员所在民营企业和实习基地民营企业的高管及研发部门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77份,回收56份,其中有效问卷51份,通过调查问卷筛选、补充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物元特征指标)及其子因素(物元特征细分指标);最后,采用关键指标分析法提炼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形成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最终形成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包括20个物元特征细分指标和5个主要物元特征指标。问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民营企业对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技术环境的感知程度十分强烈,尤其是政策环境感知程度最高,其次是融资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政策环境的感知程度也反映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非常高,被调查企业对民营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和生态环境规制3个指标的关注度较高,民营企业研发财政补助和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可以缓解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约束,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而生态环境规制则是民营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的推动力,生态环境规制越严厉,企业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越高。融资环境方面,被调查企业对金融发展与创新水平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与成本指标的关注度较高,金融发展成熟和金融创新程度较高的地区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相对于其他地区要丰富,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与成本则直接制约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融资成本越高、渠道越窄的企业往往倾向于保守经营,对技术创新的投入热情不高。技术环境方面,问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企业对创新人力资源指标的关注度较高,被调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普遍反映创新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如何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是被调查企业普遍关注的方面。市场环境方面,问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企业对新产品市场占有率指标的关注度较高,反映出被调查企业普遍关注技术创新对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推动作用,调查发现,市场占有率波动越大的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越高,企业都希望通过技术的领先确定企业的市场地位。经济环境方面,问卷调查中发现,被调查企业对所在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与方向指标的关注度较高,被调查企业普遍意识到技术集聚和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希望企业能在产业聚集区域和优势区域发展。

2.2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的主要物元特征指标(一级指标)共有5个,包括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主要物元特征指标进一步分为20个物元特征细分指标(二级指标),组成2个层次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的物元特征集合,具体设置,如表1所示。

其中,政策环境包括民营企业研发财政补助、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民营企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生态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情况5个物元特征细分指标;经济环境包括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所在区域产业结构水平与方向和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完善水平;融资环境包括金融发展与创新水平、民营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与成本和风险投资发展水平;市场环境包括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同行业国有企业研发强度、行业聚集度和消费者对新产品的偏好程度;技术环境包括所在区域技术市场发展、所在区域创新文化、创新人力资源和所在区域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

3联系数物元模型的构建

物元模型可以将事物的模糊、不确定性等特征形象地用数字量化。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是一个动态,充满不确定性的大系统,可以看作是物元特征的集合。针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特征,已有研究常用方法是采用模糊评价法或专家打分法,专家打分法方法过于简单,随意性大,而模糊评价法中的模糊隶属度的确定也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且评判中无法反映参评专家的反对程度。我国学者赵克勤提出应用集对分析的方法把把事物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用联系数统一处理。在集对分析中用联系数联系起来。用物元形象地表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各种特征,用多元联系数来表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模糊性特征,可以更为合理地评价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

然后,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物元特征指标的权重。再根据联系分量系数确定原则确定各系数值,计算出待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各主要物元特征指标的联系数值,并进行排序。

4评价实例

以问卷调查涉及的民营企业为例,建立专家组,运用上述模型和方法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中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5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价,本文采取五元联系数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构建五元联系数物元模型,五元联系数的表达式为

限于篇幅,五元联系数物元模型的具体形式本文就不再赘述,模型形式参见公式(1)。基于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评价专家全部来自民营企业的高管或技术研发部门的负责人,本文选择其中6家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或高管、企业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4名组成评价专家组,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的权重。从权重上看,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和技术环境所占比重较大,显示出民营企业对这3个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感知度较高,这3个环境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

从表2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实例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感知中,经济环境最好,联系数值最高,案例民营企业所在地基本上都是东部沿海地区,相当一部分企业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青岛西海岸部级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以高新技术、循环经济为主,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潜力巨大;排在第2位的是政策环境,联系数值为0.2462,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所在地为部级经济区,对民营企业的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十分优惠,政府也十分重视创新驱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补助也较多,环境规制也相对要严格,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导向;排在后三位的依次是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和融资环境,其中技术环境和融资环境相对要差,联系数值均低于0.2,仅为0.1637和0.1381。调查发现,技术环境方面,主要存在的困境是创新人力资源缺乏、所在区域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少,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对人才和外部支持的需求难以充分满足;融资环境方面,突出表现在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较窄,风险投资发展滞后。

5结论及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十分显著。基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对外部环境的感知,通过问卷调查,筛选确定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并形成了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经济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5个维度的物元特征集合。引系数物元模型展开评价,实例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能较好地表述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的模糊和不确定特征。

评价实例可以看出,实例民营企业外部融资环境和技术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制约较为明显。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搭建由各级政府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渠道融资平台,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增加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

(2)大力推进金融业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要重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和对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发挥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

(3)打造民营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和鼓励其他地区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与本地区民营企业的科研协作,并对这些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本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提供政策优惠,弥补所在区域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较少的不足。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6篇

关键词:高新技术;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一、 引言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特征的概括和总结。在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能否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是企业能否顺利推进技术创新,赢得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外部环境变化瞬息万变,企业不创新必将走向衰亡,但若是创新模式选择失误,同样有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甚至可能会导致企业走向解体。所以,如何选择正确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当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是企业战略制定的核心内容之一,选择何种模式实际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注定其成败程度。企业只有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创新模式,才能使自己的各种资源达到最佳的优化配置,才能使企业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重要性可见一斑,但是,我们发现关于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的研究不多,很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本文是在对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现状如何?造成该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二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应该遵循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最佳路径是什么?并根据研究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二、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及作用

近年来,海南省连续出台了系列的政策,积极引导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成功建立了药谷、海生态软件园、创意产业园等,鼓励企业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挥海南的优越条件,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的步伐。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更加迅速的发展,已成为带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正成为我省实现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同时,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全省经济水平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力军,行业发展的排头兵,以及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生物与新医药领域的37家企业实现总收入81.8亿元,同比增长24.6%,实现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43.3%,推动该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电子信息领域的11家企业实现总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52.8%,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增长点;新材料和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的发展成效也较为突出。

三、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经营机制灵活,反应敏锐,技术更新、产品调整便捷,实现创新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但是同时我们也非常清楚,由于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少,研发机构数量不足。人才是技术创新的源动力,但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相对较少,尤其是高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企业中,从事科研活动的科研人才数量也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据统计,全国从事研发活动的科技研究人员,企业占60%,高校占20%,科研机构占6%,而在海南的科技研究人员中,企业仅占12%,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自身建立研发机构的数量占的比例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回答“您认为阻碍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内部因素有哪些”?的问题时,80%的认为是“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队伍”。调查的企业中,只有 60%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技术研究机构,26.67%的企业正在筹建,还有13.33%的企业尚无此方面的计划。在企业的专门的研发人员的人数方面,46.67%的企业表示该数量一般,26.67%的则比较少,分别有20%和13.33%的企业表示该数目非常多和比较多。

2. 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少,科研经费不足。企业要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除了有人才还远远不够,仍需要一定资金的支持,否则科研人员也难以开展工作,创新工作也会大打折扣。海南省也出台有关政策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用于研发经费应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5%以上。但是,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海南省47家高新技术企业科研经费总支出4.8亿元,占总收入的3.84%,达不到一般高新技术企业5%的比例。可以看出,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在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投入仍需不断增加。此外,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48%的企业认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发生终止、失败的主要原因为“缺乏工程化阶段的资金”。

3. 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科技成果转换有待提高。加强产学研的合作,将有利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实现多方的多赢局面。产学研的成功合作,需要多方的很好对接,一方面要正确把握需方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对供方的优势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做到优势互补。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或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对接不够,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很难真正应用到企业当中去,难以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此外,企业与高校的联系还不是很密切,企业没有很好地充分利用高校的创新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和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在问卷调查中,回答“您认为影响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原因”题项时, 46.67%的人认为是“企业在合作中主动权太小”,40%的人认为是“科研院所积极性不高”。

4. 技术创新平台有待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平台的打造是实现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是企业内部的平台,另一方面是省里的服务平台。若是企业没有好的平台,包括硬件和软件的平台载体,高水平的人才过来同样发挥不了作用。此外,全省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是企业技术创新资源共享、系统化、集成的支撑体系,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目前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平台还比较薄弱,企业创新平台的建设政府一直在扶持和鼓励,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需不断完善。许多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缺乏科技资源共享和科技交流平台的支撑,导致企业创新速度慢,研发成本过高,不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模式的界定及选择

1. 海南省高新技术创新模式的界定。技术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特征的概括和总结,主要反映一个企业为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在技术方面是如何产生新的想法或是思路,然后应用于产品或是工艺方面改造的。简单地说,技术创新模式就是指技术创新的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当前理论界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有多种,如,根据创新来源的不同,技术创新可分为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根据动力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技术推动模式、市场拉动模式及两者结合的模式。

本文根据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和技术创新现状的访谈调查,整理分析后发现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原始创新;二是集成创新;三是二次创新。其中,原始创新主要是指自主开发的技术,并拥有发明专利或标准;集成创新是指围绕需求委托研发、与高等院校或研究所合作研发等实现创新的方式;二次创新是指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再进行创新。

2. 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本研究根据访谈高新技术企业部分高层管理者界定技术创新的三种模式后,设计问卷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20.08%的企业进行过“原始创新”,26.92%的企业进行过“集成创新”,54%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引进设备为主,或是引进专利和专有技术实现创新,即“二次创新”。可以看出,海南省高企业技术企业选择的主要创新模式是“二次创新”,即引进技术,然后消化吸收再创新;其次是“集成创新”;最后是“原始创新”。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呈现出这样的创新模式选择,与其自身条件紧密关联。

高新技术企业在进行技术创新时,采取的创新模式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如技术状况、市场情况以及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等来进行抉择的。一般来说,大企业是“集成创新”的主要力量,中小企业是“原始创新”和“二次创新”的主要力量。当前海南省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是中小企业,大型企业甚少,把“二次创新”作为首选战略,这是由于海南省目前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因为当前企业的技术创新人才不多,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匮乏,加之资金投入有限,产学研合作也尚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二次创新可以说是一种符合实际的最佳选择。

集成创新也是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采用较多的一种模式。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进行技术创新,可实现强强联合或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调查的数据也显示,海南省不少的高新技术企业还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机构,即使有的,据了解研究机构的科研力量也较弱。另外,省内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现状科研设备都很先进,这些年也引进了不少能力非常强的科研人才,但是他们强于技术开发,而不善于将科研成果转化。所以,实行二次创新,有利于合作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企业的角度看,也大大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实现双赢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企业要实现原始创新,需要具备更高要求的条件,一是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二是需要更好的科研条件和设备;三是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的支持;四是需要更长的时间。但对海南省部分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要全部具备这些条件仍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容易实现原始创新。所以,具备这些条件的企业可以选择原始创新的模式,不具备的可以选择强两种模式。

五、 结论与建议

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技术创新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不创新就就意味着很快面临被市场淘汰。高新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这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律。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面对外部不断变化的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以及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的现实,结合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选择二次创新和集成创新模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然后,再逐渐通过原始创新发展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符合发展规律。所以,技术创新的模式选择以“二次创新”为主,“集成创新”和“原始创新”为辅,符合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现阶段的发展。但是同时,高新技术企业应该把原始创新要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强化企业的创新意识,把原始创新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此外,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种创新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他们可以相互渗透,配合使用。总之,高新技术企业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多变的选择适合企业的创新模式。从政府角度来看,建议出台一定的人才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入海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出台政策引导企业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同时,加大财政的投入资金支持企业的研发,鼓励创新;以及不断完善创新的服务体系,为海南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Drucker, P. 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 neurship:Practice and Principles,Landon:Heinemann, 1985.

2. Johnson, A. & Sharman, D., Innovation in All Things!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Workplac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Training, 1997,29(3):85-8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2004中国工业发展报告――中国工业技术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5. 刘苏燕.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选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6. 曾娟等.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影响因素分析论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4).

7. 陈希等.基于行业生命周期的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科技与管理,2005,(3).

8. 孙一民.现代企业技术创新.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9. 崔远森.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8):38-42.

10. 贺明,夏恩君,刘伊雯.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9-11.

基金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0245);海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资助项目(Hjsk2010-43)。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7篇

关键词:“汽车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厦门市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章标识码:A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企业作为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对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组织都无法取代的。企业想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拥有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而要想维持这种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是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课题,涉足该领域的不同专业的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纵观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发现研究者们都注意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和形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但甚少关注造成这种改变的深层次原因。

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复杂的活动,是经济与社会相结合的一种活动。因此造成某种改变既有经济的因素,又有政治、社会、文化的因素(非经济因素)。本文以厦门汽车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入手,通过对技术创新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剖析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并以厦工重工为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建议,为丰富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提供案例。

为获取真实、全面的信息和得到企业的支持与配合,研究小组在厦门市集美区经济贸易发展局的帮助下进行问卷调查和企业访谈,其中问卷的内容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科技人才资源结构、产学研合作、专利品牌建设、企业制度管理、企业文化氛围和政府政策措施等。填写问卷的对象设定为对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问题有一定了解的企业高层、财务和技术人员。问卷调查一共选择了20家样本企业,回收了8家。为减少误差,结合企业深度访谈,修正问卷样本的信息误差。总的来说,本文的分析数据,来源于问卷调查及企业深度访谈。

1 厦门市重点产业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状况

1.1 技术创新经济因素

1.1.1 企业R&D投入

根据国际上经验性的研究结论:当R&D经费支出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小于1%时,企业难于生存;占2%可以勉强维持;占5%以上才有竞争力,将R&D投入强度划分为三个等级:高强度、中强度、低强度。通过调查厦门市“汽车工程机械”企业的销售收入、R&D经费等,计算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统计企业研发R&D投入强度在高、中、低三个等级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厦门汽车工程机械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在高、中、低三个等级上均有所分布,并非所有的企业R&D投入强度都高于2%,或低于1%(表1)。这反映出厦门“汽车工程机械”企业的研发投入经验不同于国际经验,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应根据其具体研发组织形态合理选择,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采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1.1.2 企业科技人才资源结构

企业科技人才是企业的重要资源,其创新能力的高低、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未来发展,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能力,是指企业科技人才在企业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影响企业科技活动顺利进行的个性素质总和。从调查中得知,75%以上的企业员工规模都达到了千人左右,只有少数企业在300人以下,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1.7%-16%不等,研发人员学历不高,主要集中在本科以及专科范围内(图1)。多数企业反映招工时劳动力大多是非厦门本地人员,研发与技术人员招收困难;厦门本科学生就业观念不强,眼高手低,定位不明确,稳定性也不高。此外,也有企业认为招工,尤其是研发技术人员难的原因之一是厦门工业不如江浙沪一带发达,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1.1.3 企业产学研合作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知识创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产学研合作实质上就是一种以知识流动为特征的企业创新活动,其目的是降低创新成本,形成双方的互利效应,体现各方在各自领域内具有的优势,而进入另一领域时则表现出弱势,只有通过互相合作方可扬长避短,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从调查中发现,政府在这方面缺乏鼓励政策措施,企业也缺乏合作意识,只有一半的企业有参与产学研活动,即使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平均每个企业与不到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合作,合作形式主要是共享研发机构或实验设备等。究其原因在于:厦门地区高校不多,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院校更少;企业不熟悉高校科研情况,沟通、交流渠道匮乏;政府鼓励产学研合作意识不高,企业缺乏政府支持;企业产学研合作资金有限。

1.1.4 企业专利品牌建设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新技术企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厦门经济的发展。企业生存发展的竞争突出地集中在专利技术与品牌之争。专利的拥有量及价值,成为考察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专利品牌建设对技术创新型企业的意义极为突出。在调查的企业中,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的专利数最多,达到10项,其次是金龙汽车车身有8项,日上车轮集团和厦晖橡胶各7项,宏发电子汽车有限公司4项。其余企业均没有形成具有自己品牌特色的专利,他们或实行专利购买战略,或是实行专利合作和利用战略。由此可见,厦门企业存在着专利品牌建设不成熟、品牌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2 技术创新非经济因素

企业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多维系统,它的运行受制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除了经济因素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经济因素中,企业制度管理因素是基础性因素;政府因素起到扶持、导控和服务的作用;企业文化因素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1.2.1 企业制度管理

创新型企业良好的制度管理能促进企业内部人员的相互交流,创造各种跨部门活动的机会,消除部门隔阂,增加跨部门合作、沟通的渠道。一方面,良好的企业管理制度是技术创新的支撑和保障。企业技术创新要持续进行,必须建立鼓励探索、允许失败的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技术创新也是建立良好企业制度管理的源泉和动力。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往往是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随着技术创新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现有制度成为阻碍进一步技术创新的因素,为迫切需要实现技术创新的连续进行而推进制度管理创新。

调查发现,在制度创新管理手段上,龙头企业更倾向于创造企业员工学习的机会和渠道,而不是片面的采取薪资、利益方面的激励制度。统计数据显示,虽然55%的企业认为奖励机制有利于创新,企业也愿意为创新工作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利益保障,但76%以上的企业更赞赏并实施了员工学习培训制度,为企业员工创造学习机会渠道。受访企业高层也表示企业领导者应积极推广其他企业成功的培训经验。由此可见,在制度创新管理机制上,企业鼓励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企业内部学习向心力的形成尤为重要。

1.2.2 企业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培育和发展起来的,它的重要战略地位不言而喻。企业文化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但却是影响技术创新实践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推动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价值,培育创新主体;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相融合,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

问卷调查结果有力地支撑了以上结论,42%的企业可以容忍创新的失败,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尝试才可以创造企业代表自身名片的品牌,品牌效应不可估量,它甚至关乎整个企业的形象;37%的企业给予员工工作的自主性以及时间的自由度,为员工提供尽可能有利的创新条件和环境;21%的企业领导者支持创新冒险,甚至可以为了创新改革企业相关制度。

1.2.3政府政策行为

Shih-Chang Hung认为,在一个全球化和日益复杂化的社会,既没有万能的市场也没有万能的企业,政府在集聚资源、组织生产规则等技术创新相关的活动中扮演着领导角色。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的积极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从问卷的回馈资料中可看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职能主要表现在:(1)战略引导。提供经济发展的宏观基础结构;合理制定R&D投入方案;引导和推荐产学研合作多模式转变。(2)政策法规。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知识产权政策、财政税收政策、产业调整政策以及激励奖励政策。(3)服务平台。提供各种公共产业和服务网络共享;为人才、技术、资本等资源要素的集聚创造条件;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等(图2)。

2 技术创新案例分析一以厦工重工为例

厦工重工有限公司(原厦门厦工集团有限公司)是1995年12月组建的国有独资企业,主要经营专用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制造、销售、钢结构工程制作与安装等。公司资产总额在100亿以上,厦门本地职工人数上千人,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厦工重工设有自己的研发机构,现研发方向主要为专用汽车系列环卫车辆以及矿用自卸车、工程钢结构产品。近三年,厦工自主研发投入分别是689万、751万、857万,其中,技术引进费用相应为40万、57万以及38万;技术引进再消化费用为13万、17万和21万;2009年技术创新总投入占年销售总额的比例在1%5%之间。企业拥有专职研发人员116人,其中留学归国1人,博士1人,硕士9人,本科79人,专科26人,专职研发人员占职工总数比重达到30%以上。

调查显示:与厦工有科技项目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共3家,其合作形式均是共同实施科研项目;平均每年产学研合作的投入资金占总科技投入的比例在5%左右。这样规模的研发投入在厦门甚至在福建省内都是少见的。除此之外,厦工重工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总额的50%以上,企业未来规划增加研发投入比例在20%30%之间。可见,厦工重工现今的成绩和规模都离不开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创新研发投入,调查数据也充分说明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企业大环境的促进和制约,访谈结果表明:厦工重工的管理层高度重视员工的创造能力,企业内部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科技管理制度,并设有专门的员工培训机构,定时定期对员工进行能力、知识的进修工作,积极为员工打通学习、沟通的渠道,支持员工工作自主,鼓励研发小组创新和变革,容忍创新失败。同时,也寄希望于厦门政府给予支持帮助,实质要求有:为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提供财税优惠政策;根据需求设立国家或地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帮助引进相关产业,促进完整产业链的形成;引进科技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人才。除此之外,企业也建议政府创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但是,厦工重工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尽如人意,厦工重工高层表示,企业在技术创新工作进程中遇到了各种阻碍,除了基本的资金财务、市场压力、政府扶持力度、经济危机问题外,科技人才的缺乏、创新能力的不足以及企业治理结构和内部管理问题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前三大困境。在硬实力上,厦工重工占有优势,但是厦门大环境并没有增强企业的软实力,不够发达的厦门工业在产业配套、科技人才、政府政策上都出现了一定的断层现象。

3 结语

3.1 研究结论

(1)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更多的是由企业本身原因造成的,企业可以控制;除了企业制度管理外,非经济因素则更受社会、市场和政府的影响,企业参与其中,但无法控制。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的技术创新,二者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2)在龙头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因素中,企业科技人才投入因素是最重要的,人才投入及技术创新结果的影响远高于研发资金等的投入。技术型企业与传统企业不同,传统企业靠物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参与竞争,而技术型企业要靠知识和技术,要靠不断的技术创新,而这些都离不开大量持续的科技人才投入。

(3)在非经济因素中,企业制度管理因素是企业创新的基础性因素;政府因素对企业创新起到扶持、导控和服务的作用;企业文化因素对企业创新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它们之间没有孰轻孰重的比较,这些因素的合力或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动力,或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阻力,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平衡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2 政策建议

(1)加强对自主研发的资金投入。据统计,目前我国企业R&D经费投入平均仅占企业销售收入的0.5%左右,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为3%-5%,高新技术产业更是高达10%。可见,加大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将企业销售收入中更多的资金用到技术创新上来,将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量达到或超过企业销售收入的3%是非常必要的。

(2)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互利共赢、务实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实施企业专利战略。企业要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体必须完善学习和激励机制。在宏观上要保证合作的科研成果获得资金上的资助;微观上要改变激励方式,要改变目前重视短期激励,忽视长期激励的激励状况,鼓励更多的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采取学习机会为主、产权激励为辅的形式。此外,企业还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规划和管理。企业要加快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进程,要加紧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目标,把技术创新作为实现企业长远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建立健全的研发机构,为技术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将R&D活动放到企业战略高度上来进行规划和组织。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8篇

一、双流县企业自主创新问卷调查情况

1.样本企业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48份,涉及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县36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3.3%。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6家,其中,电子信息6家、新能源2家、生物产业2家、高端装备制造2家、新材料4家;14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其中,部级8家、省级4家、市级2家;13家企业技术中心通过了各级技术认定,其中,部级1家、省级5家、市级7家。

2.企业创新投入产出情况。2012年,被调查企业员工平均206人,本科以上从业人员占比14.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本科以上员工占比分别是23.4%、8.9%;研发人员占比10.1%,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研发人员占比分别为15.2%、7.3%;年均投入研发费用184万元,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为1.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占比分别为3.3%、0.5%。2012年,被调查企业平均拥有新产品13.6个、平均销售收入1333.4万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2400万元、800万元;平均拥有专利8.3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专利个数分别为12个、6.4个;近三年,仅有4家企业有技术交易收入、占被调查企业的8.3%。

二、双流县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困难与不足

1.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在接受调查的48家企业中,15家企业自主创新有明确规划,仅占被调查企业的31.3%,多数企业没有或仅有口头规划;40家企业明确表示对技术创新失败的容忍度低或一般,占被调查企业的83.3%,仅有8家企业明确表示对技术创新失败具有较高的容忍度。其中,一些来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企业主或高管具有良好的科技创新人脉和科技信息支撑,对技术创新相对比较重视,比较容易积聚技术创新要素,但一些传统行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和非科班企业主技术创新意识较为淡薄。

2.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有待完善。一是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较少。近三年,有10家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过技术创新、占被调查企业的20.8%,合作项目67项;有5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过技术创新、占被调查企业的10.4%,合作项目共计32项。二是企业技术来源渠道单一。26家企业仅有一种技术来源,占被调查企业的54.2%,其中19家企业主要通过自主研发、7家企业主要通过联合研发、模仿创新、人才引进等方式之一获得技术;仅有22家企业同时通过两种以上方式获得技术来源。三是企业原始创新产品偏少。仅有19家企业主导产品是自己原始创新产品、占被调查企业的39.6%,大多数企业主导产品还是通过对市场产品的模仿、引进或再创新。

3.自主创新风险分担机制亟需优化。一是创新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有34家企业开展自主创新存在资金缺口、占被调查企业的70.8%,37家企业用于自主创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占被调查企业的77.1%,仅有6家企业通过风险资本、财政专项资金等多渠道得到了技术创新资金支持。二是创新载体搭建模式单一。接受调查企业中有28家建立了独立的研发机构,其中26家企业研发机构建在我县,大多数企业研发机构都是自主建立,仅有3家企业明确表示研发机构是与院校、其他企业联合成立。企业研发机构建立模式的单一,不但使得企业很难整合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而且增加了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三是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偏少。目前,全县除有一些新能源产业研发和服务平台外,服务于其他产业的相关平台则相对较少,企业获得产业相关的技术创新资源比较困难,不利于单体积极创新、群体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体系。

三、双流县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要路径

1.强化科技创新核心驱动,提速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1)明确自主创新重点方向。从国内外知名科技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产业是科技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基础,立足科技创新发展趋势,重点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领域布局科技创新资源,并确定科技创新近期重点攻关或突破领域。

(2)培育优势产业高端环节。截至2012年底,绿色食品、机械加工、新型建材与家具等传统优势产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均占规模以上工业的50%以上,积极支持传统行业企业发展高端环节大有可为。

2.突出产城融合发展方向,切实筑牢创新平台支撑

(1)定位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从开发区已引进的大中型企业来看,大型企业向外转移的大多是加工制造、组装等产业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要引进研发、销售、总部等高端环节往往非常困难,因此,工业集中发展区及新建工业园区应该主要定位在中小科技企业的孵化培育。

(2)加快工业集中区“产城一体”改造步伐。加大对工业集中区土地清理力度,对征而不用、多挣少用的土地坚决予以收回,对清退回的土地将不再出让直接用于工业项目,而是根据具体情况和条件,按照产城一体要求,作为城市更新、配套物业或是工业办公物业,以丰富园区生产性及生活服务功能。

3.着力优化创新驱动机制,打造创新驱动良好环境

(1)力争园区管理模式有所创新。科技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可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要有别于国内传统工业园区管理上向“行政区”回归的倾向,要重视发挥园区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引导园区高校、研究院所、科技型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园区的管理和运营,争取在机制体制创新上有所突破,以激发园区科技创新创业活力。

(2)引导民间资金进入科技创新创业领域。为了缓解科技创新创业领域资金紧张局面,一是可以组织发行小型科技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私募债券以及信托产品等债券产品,引导民间资本合法合规投资;二是出台引导民间资金直接进入科技创新创业专业投资领域相关配套政策,加大对天使投资、私募基金、风险投资等投资人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拓宽创新创业投融资的渠道。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第9篇

[关键词]产学研合作 温州企业 生产企业 教育机构 科研机构

[作者简介]林高丽(1973- ),女,浙江瑞安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浙江 温州 325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温州市2011年第二期科技计划项目“温州企业产学合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R2011008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029-02

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技术创新主体,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本着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为载体和手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利益等合作目标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是将理论或应用性的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体化进程,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交流过程。目前,产学研合作共同创新技术,有效转化创新成果,协调发展科技与经济,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被认为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讨温州市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一、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调查

本课题组在完成“温州企业产学合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的过程中,确定了温州60家高新企业为调查对象,发放6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2份。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汇总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了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

1.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性调查。温州企业开展产学合作的主要动因调查中,产业升级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占21%,跟踪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占21%,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占14%,培养人才为14%,市场竞争对手的压力为12%。温州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的渠道有:31%通过院校推介,28%通过政府推介,25%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会。可知,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对产学合作的政策还不够优惠,因而缺乏动力。温州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的渠道比较正规,主要途径是院校、政府推荐和技术成果展示会,极少通过中介机构和朋友介绍。同时也说明了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不足。政府促进产学研措施中,给予企业科研经费补助和给予企业产学研项目适当税收减免两项合计占40%以上。大多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得到了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看来这才是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动力。

2.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注重的因素及合作方信任机制调查。温州企业在选择产学研合作伙伴过程中比较注重的因素是资源的互补及匹配。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19%的企业关心企业技术秘密的有效保护,18%的企业关心合作单位的组织保障和队伍的稳定性,17%的企业关心合作双方信任机制建立,16%的企业关心合作计划的有效执行及有效监管。可见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合作方信任机制,包括技术秘密的保护。商业资产与智力资本的互补,进行有机的动态调适,尽最大可能减少付出的价值牺牲,克服低效率和不经济性。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其商业资产很快成长。

3.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调查。温州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合作模式一项,企业更多选择了合作开发,其次是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这说明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企业一方面想进行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希望这种合作能使企业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产学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主要以提供科研经费为主,研究方不参与成果的利益分享。有些高新企业为了激励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也有技术入股或按股(投资比例)投入,有少数企业按照销售额提成或净利润提成。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调查中,25%的企业选择了预期绩效。其次是技术风险和双方投入的财力、物力和时间,各占22%,这说明企业更关注其投入的产出情况,温州企业一向讲求实效,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也是如此。

4.影响产学研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企业自身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各有27%的企业选择了企业能否把市场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和管理层的支持力度,企业选择合适合作伙伴的能力、企业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这三项都占15%左右。这说明企业非常关注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对企业提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需求还缺乏信心。同时说明,企业对领导者的依赖比较强,这可能与温州家族企业数量众多有一定关系。高校和政府方面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有25%的企业选择了高校与实际对接的能力。这说明,很多企业看到中国高校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一事实,并进而怀疑高校在合作中与实际应用的对接能力。16%的企业选择关注政府的经费资助,这说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对政府的政策信赖较大,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在合作前是否对技术和市场有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是否有周密的研究进度表并严格监督、是否有畅通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能否相互理解和信任分居前四位,合计占67%,说明企业比较关注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以便能使这种合作真正有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

5.温州企业以往合作关系紧密程度及合作运行成本调查。温州企业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关系紧密程度的调查中,64%的企业选择了“合作良好”。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企业以往的产学研合作给企业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是被企业接受的,这对以后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然,也有13%的企业选择了“合作中断”。温州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运作成本较高的占28%,认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弱的占17%,企业人才、研发设备和财力不足以支持项目开展三项合计占55%,其中企业人才不足以配合项目开展占28%。这说明一方面,制约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而且主要是企业的人才和财力方面的因素制约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在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情况下,仍有28%的企业选择了成本高制约产学研合作,说企业对产学研合作重视有限,尤其在这种合作到底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好处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更是非常谨慎。

二、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问题分析

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做得不够,高校应用型的研发项目应注重实用性和作为商品的可转化性;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撑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市内企业在建设国家、省级技术中心、试验试制基地和开发新产品时,多寻求国内、国外的研发机构、公司企业参与招投标,没有积极邀请和联系高校、科研机构的参与、共建;资金筹集困难,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校和科研机构方以其人才、技术、科研信息等资源进行投资合作,企业主要负担了研发和生产资金,产学研合作方式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难以通过一些投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难以解决高新技术研发中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问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流动快,每一项产学研项目都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实现了一次再培训,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人才流动也加快,造成企业对项目的后期服务、项目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心有顾虑;目前实施的产学研项目中,对行业的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研发不足,项目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限。

三、加强温州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对策

1.政府深入引导的力度要加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主要提供法律环境和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及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搭建合作的平台,引导各方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积极参与的角色加入企业的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政府具有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职责,因此,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之外,还要减少资源重置和浪费。

2.加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沟通和交流。收集、分析和整理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好产学研合作方之间的对接工作。作为主要合作参与者的企业,最应该学会借力,坚持内引外联,积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温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根据企业需求,应该促进企业在高校设立产学研合作办事处,建立有效直接的合作机制。

3.校企共建研发平台。政府要支持温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工程实验室,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通常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需要培养各种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他们的创新成果迫切需要向市场转移。高校与科研机构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准确判断技术走向,所以高校的技术供给能力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相契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就成为多方共同的需求。

4.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载体。温州市政府要围绕本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积极引导和组织本地区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各联盟要创新运作机制,加强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要积极吸纳行业内中小企业参加联盟,加快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联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

5.共建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要以高校为依托,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以高科技产品为支柱产业,将高校的综合智力优势资源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机构。通过与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和研发机构,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以服务求支持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6.建立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温州科技中介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很不完善,除了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需要政策的鼓励。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明确其相应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规范各类机构的责任义务,既保障其合法权益,又完善对其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

7.加快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加速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