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2 01:13:01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1篇

关键词:高职;建筑结构抗震;建筑工程技术;职业性;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040-03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是地震多发国。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大地震的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其中,地震造成的损伤主要来自工程震害及其次生灾害。因此,在地震灾害的防御中,减少土木工程震害、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抗震设防的核心任务。

面对多发的地震灾害,在总结震害的基础上,我国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确保房屋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作为建设行业广泛应用的核心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B50010-2010)于2010年12月重新修订和颁布,随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砌体结构施工验收规范》等一系列法规和规程在材料、设计、施工、质检、监理等方面加强了抗震设防要求,特别是加强了房屋抗震措施的要求。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减轻震害,提高建筑结构自身的抗震能力,是今后土木工程建设中十分关心并致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基于上述背景,面向施工一线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是建筑结构实施的主体之一,也必将是提高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责任者之一。并且,随着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不断普及,典型结构体系抗震措施和构造要求与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工序、质量更加密切。因此,工程抗震知识应用和实践,工程抗震法规、标准有效执行的能力,应是其专业能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建筑结构抗震》(以下简称抗震课程)作为以上目标的重要落实载体,应系统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岗位需求,密切联系技术发展、知识更新的需求,加大改革,有效实施。

抗震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抗震课程的设置现状 工程抗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单就知识体系而言,涉及数学、结构动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等;就实践性而言,涉及结构设计、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对结构抗震知识的落实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

1.在建筑结构课程中落实。较多学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不独立设置抗震课程,仅将其整合后作为职业基础课——《建筑结构》课程的一个章节或者单元。《建筑结构》课程主要是从结构构件入手,而结构抗震应从结构体系入手。因此,作为整合后的内容,从“构件”到“结构体系”的跳跃性过大,没有合适的衔接。而且,随着高层结构体系的发展,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体系逐渐成为主导的结构体系。受学时、内容的限制(抗震部分的教学内容仅占整个建筑结构课程内容的3%~5%),且没有针对性的结构体系层面的基本实践模块的支撑,使得学生对典型的高层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偏弱。

2.独立设置课程。部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将其作为一门独立设置的课程。在教学实施时,教学内容是依据本科教材,仅在内容上采取选讲或删减的方法。但本科教学是以“结构抗震合理设计”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主要是抗震结构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理论推导等,针对的是结构设计人员的“抗震设计”理论课程,面向的是“学术型”和“工程型”的本科层次学生,缺乏对高职学生将来从事岗位需求的针对性。

抗震课程的地位 抗震课程应依据不同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的要求,结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宜独立设置为一门专业能力课程,并在《建筑结构》课程之后设置。通过专项实践模块的支撑,来强化各个典型结构体系抗震设防核心抗震措施及相关的标准执行能力的培养,为今后专业综合能力土建施工图的识读,尤其是校审核查能力,及施工实务能力中的质量控制能力、高层结构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等奠定基础。

抗震课程的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的依据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既要体现“高等性”又要体现“职业性”,但是高等性一定是建立在职业性的基础上才有价值。因此,抗震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首先应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要求为基本切入点,其次考虑抗震知识体系的基本逻辑性及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能简单地肢解或者整合。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岗位人员的工程抗震知识和应用能力进行调研(调研涉及施工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监理员及项目经理),得到反馈,由于抗震知识或者应用能力的缺失,在工程实践中凸显出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抗震基本知识不成体系,抗震专业术语概念模糊,不理解抗震术语与施工的相关性,与设计人员交流时存在障碍,对相关规范的应用没有针对性;(2)对抗震措施要求的施工工序理解缺乏基本的抗震理论基础;(3)施工中对抗震构造措施的实施缺乏抗震思维的理解,随着高层结构的发展,对较复杂抗震构造要求的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受到限制。

抗震课程的教学目标 高职课程的目标应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根据上述分析和调研,确定了《建筑结构抗震》课程具体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

抗震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

课程教学的目标决定课程教学内容,在上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下,将高职抗震课程构建为抗震基础知识、工程震害和实践应用三个部分,包含五个模块。其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除第一模块外,从第二模块起,不同于《建筑结构课程》构件的概念,是从结构体系入手,以常见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为主,在混凝土结构中以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几个主导的高层结构体系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各模块包含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如下页表2所示。

抗震课程各教学模块的实施

基础性知识模块 第一、第二模块主要是以理论讲授为主,使学生的抗震基本理论知识有一定的系统性,特别注重与本区域的抗震设防烈度的联系,理解与施工相关的几个重要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如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抗震等级、场地类别等;第二模块是对结构“定性”的抗震结论。通过定性分析,使学生理解影响结构抗震设防的各因素,涉及场地条件、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房屋刚度、施工质量、施工的工序要求、材料的强度等级等。

工程震害模块 第三模块以“震害案例”为主,强调直观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开展案例教学。震害反馈是抗震设防中一个重要依据。大部分抗震构造措施是针对震害反馈的薄弱部位,对结构采取加强措施。在教学中通过震害照片、震害视频资料,增强学生对结构震害的直观认识,了解不同结构类型在地震中的破坏特征,并通过震害分组讨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他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

实践教学模块 第四模块、第五模块是实践为主的教学模块,也是本课程的核心。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模式,在实施中实现“做中学”的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主体作用。项目教学的关键是项目设计,笔者认为,建筑类课程在实施中,既可以有“大项目”概念,即综合实训,也可在课程内部结合课程特点有“小项目”概念,即通过合适的项目设计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落实。按照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设计的“循环式”原理(如图2所示)设计教学项目。从砌体结构施工图抗震措施入手,逐渐递进到较复杂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每个项目结构施工图抗震措施的识读,均分解为4个基本任务,通过循环递进的学习,使学生的职业能力不断提高,达到教学目标(如表3所示)。

课程建设是高职内涵建设的核心。在《建筑结构抗震》课程的改革过程中,认识到在高职课程改革中要切实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才能达到更有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而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组织与实施,都需要将其精细化,具体化,且具有可操作性,这样的课程改革才能不流于形式,才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王亚勇,王吉河.汶川大地震建筑震害启示[J].建筑结构,2008,38(7):l-6.

[2]叶列平,曲哲.建筑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汶川地震建筑震害教训[C].陈肇元,钱家茹.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8:539-550.

[3]严权,王权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0,26(9):15-17.

[4]唐戌.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结构设计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7.

[5]丰定国,王社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徐国庆.高职课程的职业性与高等性[J].职教论坛,2007,22(11):1.

[7]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内涵、原理与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8,19(29):5-11.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2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抗震力度,提升举措

地震是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的自然灾害。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综合实力、员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渉及建筑质量的高与低,关系到居民住房损毁、地区灾情程度。面对不可预知、不可预测的地震灾害,给建筑业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应分析探究地震造成民用建筑损毁的关联因素,实行多方式、多举措提升企业员工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与强化现代建筑设计和建造能力,使民用建筑技术与质量得到改善,使建筑“寿命”得到普遍延长,使抗震减灾能力得到增强,使国家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1影响建筑质量安全因素

地震具有极强破坏的深度和广度,其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亦可提升建筑的结构质量和抗御能力,可防止或减少造成的损失。应深入探究影响民用建筑质量安全的主要成因,使建筑技术得到改进,抗震力度得到提升。1.1建筑勘察设计因素。建筑勘察设计是建造施工的实施依据,也是确保建造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设计单位综合实力和专业人员职业素质、专业能力、技能水平,都涉及设计质量。建筑设计能否以高度责任感,能否对地质勘察与承载测试做到严慎,对建筑的高度、垮度、结构做到精准定位,对建筑关键部位与重要节点做到优化设计,对建筑地震设防标准做到科学定级等,均涉及建造施工质量与建筑的抗震安全。由于过去多年,民用建筑开发与新建,规划缺长远、设计缺超前、方式缺俱进、抗震缺设防标准等,使老旧建筑拆毁率高,地震损毁率高。1.2建筑企业建造实力因素。建筑企业是建筑设计方案的执行方与实施方。国内建筑企业数量约达7万家,由过去单一公有制扩变为公企、民企、私企性质的多元化建筑企业体系。建筑企业资质等级、综合实力、建造水平等不同,建造的建筑结构质量就不同,并难以防止资质低、实力弱的建筑企业,建造低质量、低标准和安全性差的建筑工程。对资产、资本拥有量极为不足和建造水平极差的企业,若涉及建造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无实力承担经济损失;若干年或数十年出现质量安全问题,被淘汰或销册企散的企业,追责难以实施,后果无人赔偿,质量安全终身负责制难以落实。1.3建筑企业员工技能因素。建造施工涉及多专业、多工种和多技能,企业员工技能素质和占比量,涉及建造质量高与低。据资料显示,国内建筑业从业人员约4000万人,其中专业技能人员仅为10%,临聘农民工达90%,专业技能人员严重不足,使许多专业性强、技能性高的岗位(工种),大都由农民工操作施工,对确保建造标准、建造技术、建造质量实施难以到位,难免在施工环节潜伏下看不见、查不到、测不到的安全隐患。1.4建造方式滞后因素。建造方式的科学性与滞后性,涉及到建筑质量安全性与抗震力度的强与弱。目前农村人口量约占全国的60%,住房面积约占全国的40%以上。在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乡村,农民居民建房大都由缺乏现代建筑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民间“工匠”实施,在一无专业设计图纸、二无抗震设防标准、三无建筑结构科学定位的情况下,凭参照、模仿、经验施工建房。由于建造方式滞后,不少村民居住的是传统方式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房屋,存在建造安全性能极差、抗震力极弱的状况。由于上述因素存在与影响,对国内建筑业造成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拆毁建筑浪费严重。据资料显示:拆毁1万m2旧建筑产生垃圾量约700t~1200t,年拆毁老旧建筑占建筑垃圾量约40%,年拆毁老旧建筑与新建建筑产生垃圾量占城市垃圾量约30%~40%,不仅使土地、能源造成极大浪费,又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二是抗震能力脆弱。由于综合因素所致,使许多老旧建筑抗震能力极差,有些新建的建筑抗震能力也较弱。例如:5•12汶川8级大地震,造成民用建筑倒塌损毁惨重,经济损失达8400多亿元(其中民用建筑损失占48%),给国家与民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伤。与地震频发多发的智利国家类比,近年曾发生8.8级大地震,释放能量比汶川地震强16倍,民房倒塌损毁率极低,经济损失极少。由此表明: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性能差,抗震防灾能力弱。三是建筑使用年限短。据资料显示:国内建筑平均使用“寿命”约30年,国外仅英国建筑平均使用“寿命”达132年之久,是国内的3倍~4倍。亦表明:国外许多国家建筑具有“长命”之称,国内建筑技术与质量尚有差距。

2提升建筑质量安全的途径

提升民用建筑质量安全涉及到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安居与幸福。应针对国内建筑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实行多方式、多途径并举,改善建筑业基本现状,为全面提升建筑的安全性、持久性和抗震性奠定坚实的质量基础。2.1强化企业员工技术与技能的提升。加强对建筑行业专业培训,是提高员工专业技术、施工技能和改善企业技术力量不足、提升建筑质量安全的前提和基础。1)对企业员工技术(技能)实施培训。地方政府应据本辖区建筑业实际,坚持有计划、有针性的邀请大专院校专业的讲师,或行业专家,对建筑设计与建造企业的专业技术(技能)人员,实施分类、分期、分批授课培训,并成为定期化、制度化,使企业员工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技能)得到不断提高。2)举行技术研讨、交流与观摩会。运用技术研讨、交流与施工观摩是技术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重要方式。应在县区、地市、省区、国内建筑行业之间。每两年举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技术交流会、研讨会和观摩会,运用此方式使强势企业更强,优质工程更优;弱势企业变强,劣质工程减少。3)加大对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针对建筑行业高级技能人才匮乏、专业技工与农民工比例失调的状况,省区高级职业院校应扩大建造施工类生源招收量,大力培养、输送具有现代“工匠”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逐步精减农民工的使用量,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2.2加大建筑业留学人员比例。近年到国外留学生逐年增多,学其他学科的多,学建筑类的少,也有的毕业回国后所学非所用。对此,应将建筑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列入留学深造的重点,加大建筑业留学深造人员数量与比例,做好公派与自费留学生所学专业选择的指导,为国内建筑业培养急需高素质的后续技术人才。2.3实行引聘国外建筑高端人才。引进与聘用国外建筑业高端技术人才,是对先进技术引进与应用的重要举措。建筑行业应借鉴体育行业引聘国外高级教练和球员的方式,应适量引进和聘用急需国外建筑业高端人才,参与建筑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实施,不仅对国内专业技术(技能)人员达到传、帮、带的作用,又能达到建筑业技术横向交流与自我提高。2.4提升重点建筑抗震设防。抗震标准的设防涉及建筑结构质量与抗震力度。在对民用建筑抗震等级精准设防的同时,应重点提升人员聚集量多的民用建筑抗震等级设防标准。例如:5•12汶川大地震造成校舍损毁,其主因是抗震设防标准低与建造质量差。对此,应将学校(院校)、医院、中大型商场的建筑抗震设防标准提升1级~1.5级,以强化抗御地震灾害的防险能力。

3改善农村居民住房的建造方式

目前农村人员多,住宅面积大,居住点多分散。针对许多地方的村民住房建筑技术方式滞后、居住房屋结构质量极差和抗震能力极弱等现状,应实行以下途径予以改善。3.1强化民间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地方政府应对辖区的民间建筑“工匠”进行调查摸底,并建立信息库,加强建筑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定期培训,并经考核、考试合格者,予以注册备案,颁发《建筑资格证书》,方可实施农村民房的建造施工;对考核、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从事农村民房的建造施工。3.2实行村民建房督导与设计。对农村居民住房新建与改造,应列入地方政府的议事日程,做到有部门督导、有勘设方案、有施工图纸、有抗震标准和有施工督检,以改变以往农村居民建房时,按村民口述要求,或凭民间“工匠”想象式、模仿式、经验式的传统滞后的建房模式。3.3严格把控建房结构类型建筑结构类型与建造质量对抗震减灾、保障村民生命安全至关重要。据资料显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重灾区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的民房基本全部倒塌损毁,其中砖混结构倒塌率达80%,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经济损失。此次地震得到的启示:1)建房结构类型具有规范性。对农村居民的新建或改造住房,应由专业技术人员依据地质结构、楼(房)体高度、楼(房)体跨度等综合因素,严格依据建筑规范,做到科学确定建筑结构类型和抗震设防标准,纠正过去对建筑结构位置定位的随意性和不科学的问题。2)严禁建造传统滞后的住房。地方镇(乡)和村委会应在每年5•12防震减灾宣传日,对辖区村民新建住房进行宣传、检查、督导工作,不断增强村民对自建住房质量安全意识,并做到“五严”:严禁延用老旧滞后的传统方式建房;严禁未取得《建筑资格证书》的民间“工匠”实施建房;严禁再建土木、砖木结构的住房;严禁无专业设计图纸实施建房;严禁无抗震设防标准建房。对“五严”的实施,可极大地提高农村居民住房的安全性、抗震性与持久性。3)加大老旧住房的改造力度。目前国内农村特别是尚未脱贫边远地区乡村与牧区,老旧传统式住房面积极大,抗震能力极差,实施改造工作难度大。对此,应将改造实施放在防地震、保安全之前,切实做好结构质量差、抗震能力低的老旧住房的改造实施,提早防范突发性的震灾给农村居民生命与财产造成危害。

4结语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3篇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1.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1)职业描述。物探专业主要面向石油、煤矿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行业企业,主要职业岗位群包括利用地球物理性质进行野外地震资料采集、地震资料数字化处理、地震资料地质综合研究等。主要工作岗位有野外资料采集过程的地球物理师、解释员、处理员、技术工人等。

(2)课程模块化项目实施步骤。 第一,行业领域――进行行业、企业调研;第二,工作岗位领域―提炼核心技能;第三,课程领域―确定核心课程模块化项目、重构课程结构、编写教学指导方案、开发项目教材。

(3)物探专业人才建设的切入点。物探专业的主干专业―野外地震数据资料采集施工专业;主要产品―数据记录资料;主要过程―施工生产过程;主要技术―施工技术。

(4)培养方向。服务于石油、天然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煤层、煤层气的勘探与开发单位,矿产资源勘探与开发单位,从事野外一线的地震资料采集工作,室内地震资料处理工作,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工作。

(5)职业目标定位。地球物理勘探的工作过程对人员技术要求不同,如图1所示。

图1

(6)就业岗位(群)。就业岗位(群)包括主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和发展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技术人员、解释员和处理员;相关工作岗位包括施工监督员、大小线查修工、钻井爆炸监督、仪器操作员和测量员;发展工作岗位包括野外资料采集物理工程师、地震勘探监理、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和地震资料解释工程师。

2.课程建设的思路

笔者学校借鉴CBE、MES、KH等教学课程模式,参照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员工培训项目,探索创新核心技能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摆脱了以往的学科教研室结构体系下进行课程设置的“学科型”课程设置,建立了“职业型”课程设置。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时,充分考虑到企业职业的需要,按照社会、行业中的职业要求安排教学课程内容,实现由职业定专业。根据企业工作岗位要求和学校教学领域覆盖的职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中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形成以职业技能为主,以职业资格标准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的模块,形成模块化核心技能项目课程,组成以教师团队为主的不同工作室,建立以班主任为首席教师制的职业技能团队或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工作室结构,改变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研室结构。由首席教师牵头组建团队,进行教学与教学研究活动。同时组建与技能模块相对应的项目课程,形成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师工作组团队。

二、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框架

学校教务部和教学督导室根据市场部与培训部提供的企业岗位用工要求,结合历届毕业生在东方物探、煤层气、中联煤等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原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改进,建立了“公共课程模块+基础技能模块+核心技能模块”为主的课程设置模式,确立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宗旨,以建立核心课程开发为主体的教材建设,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重点的体系建设。

1.公共课程模块

贯穿三个学期,教学项目内容包括:文明社交礼仪、应用文写作和演讲、计算机软件操作、简单专业英语翻译。这些教学项目所包括的相关课程有德育、语文、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这些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的基础、工具,是学生必备的文化素质能力。

2.基础技能模块

在学生入学一至四学期进行基础技能课程教学,包括电工电子技能、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得野外地震资料并处理解释能力,是对接核心技能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关键课程。以“学、做结合”教学模式进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对完成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基础知识、实验实训所具备的技能基础知识组成的模块,由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使学生对专业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有初步的认识。

3.核心技能模块

安排在第五至第六学期,包括野外地震勘探施工能力、野外地震采集资料处理能力、地震资料综合地质解释能力,即根据地震地质任务进行野外施工的能力并将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按处理流程转化成地震剖面,对地震剖面按资料解释流程进行地质解释确定油气藏及井位。第五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项目实训。重点针对专业岗位技能或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学校与生产单位联系,由教师带队3~4周到野外地震队生产一线各班组参观实习,熟悉各工种具体工作内容。另外利用校内实训设施―东方公司生产单位应用的软件,完成一条测线的处理流程及简单地震剖面解释,项目是生产单位的勘探项目,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完全一致,体现了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第六学期安排专业生产性实训,顶岗生产。在真实职业环境中,注重专业技能的拓展、职业习惯的养成和企业文化的了解,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贴近工作岗位的要求。

三、模块化项目课程及教学项目的实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实践教学体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吻合,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比例超过50%,强调校外顶岗实习等综合能力模块训练,达到学校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1.基础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理论,根据电路焊接地震元器件;掌握简单的数学、高等数学的运算规律;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的操作、应用;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

(2)能力:掌握触电预防与急救、基本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能力,熟悉常用仪表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数学的分析计算能力,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能力,掌握电子元件的焊接能力。

2.专业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知识:熟悉地震勘探的工作流程,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采集数据的流程、地震组合的原理及方法、多次覆盖技术的方法,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野外钻井、爆炸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熟悉仪器接收地震记录的方法,掌握地震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石油地质的相关理论。

(2)能力:培养学生进行野外地震勘探的能力:能根据需要完成的地震地质任务设计施工方案,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野外施工任务,获取野外地震资料。软件应用能力包括应用解释、处理软件根据流程进行解释处理的能力。

3.综合能力模块项目训练

(1)综合能力训练一。知识―数据处理流程、资料解释流程。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GeoEast一体化软件应用,按处理流程处理测线,按解释流程进行地震剖面解释。

(2)综合能力训练二(校外:生产实习与顶岗实习)。知识―了解野外生产全过程;了解企业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熟知生产流程及工作方法。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撰写技术报告和编制技术资料的能力;能参与施工和管理,能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技术问题和团队协作能力。

我们通过对工作项目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对完成任务应掌握的职业能力做出详细描述,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设置课程,按照项目课程类别要求,对工作领域中涉及的项目课程进行了划分并对实验、实训场地进行了建设。如表1所示。

表1 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

工作领域(模块) 项目课程 实验实训场所

野外资料采集操作与管理 工区踏勘 浓缩仪器采集实训室

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训基地

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

选择合适采集技术、进行初步论证

编写地震资料采集施工方案

野外资料处理 野外采集记录接受 GeoEast解释处理一体化实训室

野外采集资料预处理

地震资料反褶积处理,地震速度分析

静、动校正叠加、叠前、叠后偏移处理

野外资料解释 分析工区地震记录特点,逐线且闭合追踪有利地质层位 地质构造解释陈列实训室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地震资料岩性解释

井位确定 确定油气藏量 多媒体实训室

确定井位

成果报告

通过对工作流程和具体任务要求的分析,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和阶段性教学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构建行动学习项目。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对工作项目进行分析,获得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我们把工作任务相关的职业能力加以整合序化,转化成学习型课程工作任务,组成核心技能教学项目,对核心技能教学项目进行课时分配。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坚持学生实践过程以真实的实训基地或仿真模拟演练为主,保持与企业工作现场一致,坚持教学项目设计标准与企业技能鉴定标准相一致、项目完成与成果展示相结合。

在开发课程体系时首先确定职业工作,再整合典型实际工作任务和适应于教学的工作任务,最后转化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项目。在开发课程化系时,以下是物探专业技能模块项目课程教学课(表2)。

表2 项目课程教学方案

项目课程名称 地震资料采集前的方法分析过程 总学时 66 项目名称 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定位 学时 18

教学

目标 1.能够设计施工区域的观测系统,对现场有应变能力。

2.对施工现场复杂的地形,能够正确改变观测系统。

3.遵守HSE管理规定,有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

内容 1.HSE安全知识

2.懂得排列的布控、检波器的使用、组合炸药的原理。

3.反射波的原理。

4.记录的分析。

工作

任务 1.确定采用的观测系统。

2.根据激发点和接受地段的相对位置,确定道间距、排列长度、偏移距、最大炮检距。

3.根据工区的实际地形确定观测系统的图形摆放图示法。

4.对工区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波的处理方案

教学

方法 项目教学法、讲授、实践操作、项目团队协作学习、多媒体演练

活动设计 应知 应会 拓展知识

1.根据工区的复杂地形能够合理设计观测系统。

2.利用多媒体演示整个设计过程。

3.制定施工计划并实施。

4.对地震记录能够判断。 1.地震勘探原理

2.石油地质基础

3.采集接收原理

4.仪器操作原理 1.采集设备的使用与维修。

2.资料采集操作流程。

3.鉴别地震记录、能够简单处理。 电法资料采集方法

四、实施的成效

第一,通过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在实践工作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学会与他人合作。通过物探专业模块化项目课程教学,使学生学习环境更接近岗位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了解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会沟通技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4篇

关键词:校舍安全建设,制度保障,质量监管

Abstract: according to puting the school should into the most safety place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advance planning regulations from shaanxi province, strengthe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examination, carefu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guarantee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school buildings.

Keywords: building security construction, system guarantee,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08年6月,总理来陕西灾区视察,要求“把学校、医院建成最坚固、最安全的场所”。陕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总理的要求,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始终把学校的恢复重建当成大事要事,各级部门抓管理、抓落实、抓质量,监理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设计施工,确保把学校建成最安全的场所。

规划规章先行,为确保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2008年6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印发《陕西省地震灾后学校恢复重建实施方案》(陕政发[2008]28号),明确提出:提高学校抗震设防标准,确保工程建筑质量,为灾区建设安全、坚固、优美的校园。要求:学校的选址要避开地震活动断层、生态脆弱区、可能发生重大灾害的区域和传染病自然疫源区,要交通便利、利于学生学习生活。要求市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当地国土资源部门,选择具有地质灾害防治资质的单位,对异地新建的学校要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就地恢复重建和维修加固的学校,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排查。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的要求,进行灾后学校恢复重建抗震设计。就地重建和异地新建学校一律取消预制构件,实行现浇。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5篇

关键词:断裂带;灾后重建;抗震设防;标准;选址;建设;设计;施工;监理;验收

中图分类号:TU7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21-0078-02

“5.12”汶川大地震达8.0级,该地震以横波破坏为主,房屋左右剧烈摇摆,地震最大烈度Ⅺ度。2013年“4.20”芦山7.0级地震以纵波破坏为主,房屋上下剧烈抖动,影响破坏较大。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地震最大烈度Ⅸ度,成都、重庆及陕西、湖南等地均有较强震感。根据国家地震局判定为“逆冲型的断层地震”。

通过前后两次大地震,两种灾后应急评估,我觉得,在地震活动剧烈区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认识,提高灾后重建的质量和效益。

1 提高抗震意识,提高国家抗震设防标准,加强抗震设计和验收

从国家层面重视,提高地震活动剧烈区域的观测,加强早期预警;对地震活动剧烈区域地震烈度影响区域登记重新认定和划分,提高抗震等级。

震后4月26日国家地震局修订了雅安芦山地震烈度图。

原雅安地区全为Ⅶ度设防区,按照国家原有的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验收,在Ⅷ度以上的灾难面前,“能保持主体结构完好,特别是人群集中的学校、医院等公共建筑没有垮塌,保住了人民的生命。”这就是对国家规范的一个考验。

2 加强地质普查,特别是5.12后震区的地质断裂带考察与识别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相关部门对汶川地震做了次生灾害与地表破裂带调查。本次地震后也应作相关的工作,编制芦山地震灾后次生灾害与地表破裂带调查,形成报告和图册。为下步重建和发展提供依据。进行灾区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划分,明确划分出适宜恢复重建地区、不适宜恢复重建地区(生态重建区),或适度重建区。特别关注那些地震活动带以及未知的断裂带。

从此次地震的灾后现场房屋灾后受损的评估和鉴定看,越靠近震中的地区,特别是丘陵山区、河谷冲(沉)积地带,或靠近断裂带区域,房屋受损最严重,个别区域,地面开裂,坡面开裂塌方。以名山区为例,北部山区靠近震中,本次原县城周边、蒙顶山和北部的建山、万古、中锋、新店和廖场乡镇受灾最严重,从调查来看,建山乡中心学校的学生教师宿舍建在软弱的地基土上,该处针对山凹冲沟,基础下为软基或冲沟冲积物为主,重建的建筑系在“5.12”地震后原址重建,施工时基础采取局部换填,分阶开挖或CFG桩处理,本次围护结构地震损害较重。类似的情况在万古乡、中锋乡、新店镇都存在,结合周边的民房破损情况,以及周围地形地貌,在地图上粗略的画出几个破坏最严重的区域,呈带状分布,建山乡政府附近有指向震中约1km宽区域,从雨城区的上里镇-中里镇-碧峰峡-建山-万古-中锋-廖场-邛崃市夹关-临济一带,从雨城区的上里镇-建山-万古-新庙-中锋-新店镇一带,在中间狭长平原到毗邻新点的冲沟一带成片破坏严重,我认为这几处属于地震断裂层,“5.12”地震时,上述区域破坏严重,本次地震,该区域反应更强烈,破坏加剧,因此,我认为加强地质普查,加强公共建筑和公益设施的设计前期及选址工作,灾后重建时,公共建筑尽量避免上述区域,虽本次调为Ⅷ度烈度区域,但考虑到实际和投资效益,都应避开上述区域。(如图2)

3 加强抗震设计和验收,广泛采用“四新”技术

我国现有的抗震设计的Ⅶ度设防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验收,在Ⅷ度以上的灾难面前,就会超出原来的设计,发生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对现有国家规范标准的一个严峻考验。5.12震后,国家的钢材标准发生了一些变化,GB1499.2-2007(第二部分)国家标准。这里首次提出HRBF500E抗震钢筋的概念及相关标准。HRBF500E钢筋是目前国内强度级别最高的热轧钢筋,按钢筋性能指标分为普通钢筋(HRB500)、抗震钢筋(HRB500E)、细晶粒抗震钢筋(HRBF500E)。HRBF500E钢筋对晶粒度、强度、韧性、焊接、抗震等性能指标均提出了较高要求。HRBF500E是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其含义:H、R、B、F、E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带肋(Ribbed)、钢筋(Bam)、细(Fine),E(Earthquake)地震。钢筋带E钢筋属优质抗震钢筋,使用带E的钢筋,抗震规范并没有说必须或应该,只要求拉屈比,屈标比与延伸率,满足这三项指标的均可以用于一、二、三级抗震框架结构,设计一般不会提必须使用带E钢筋的,只提指标,在公用设施项目中对抗震设防等级有的设计会明确要求。

(1)目前我国的Ⅶ度设防的钢材力学指标从Q235升到HRB335,最多达到360,日本的规范钢筋可达到490,所以,我们也应学学国外先进的标准,不仅仅是抗震设防提级,跟应该从建筑材料使用标准上提级,造价上虽增加一些,这样新的Ⅶ度设防也能抗Ⅷ度或近Ⅸ度地震,灾区的损失也就少一些。

(2)本次地震周围围护结构破坏严重,多为空心砌块砖,我建议,对Ⅶ度及以上地区建筑物四周的空心砌块,应先挂钢丝网,再抹灰,禁止用编织袋类似的材料代替,搭接处保证其搭接长度和宽度。抹灰后再做保温材料,再饰面处理。提高其整体和抗震性能。

(3)对重灾区的重要公共建筑,采取抗震支座或减震设计,建议广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如建筑物隔震减灾技术,采用叠层橡胶隔震技术。这也是日本、新西兰、美国等国家普遍应用的建筑抗震技术之一,也是成熟可靠适合四川地震多发实际的先进技术。这种技术的最大优点,就是能有效提高抗震设防等级。比如,位于双流机场的民航西南空管局大楼,也是采用了隔震技术。据事后调查,4月20日,早上的值班人员几乎没感觉到大楼晃动,保证了机场飞行空管系统的正常运行。芦山县人民医院也采用该技术,在本次地震中效果很好。广元市中心医院、汶川第二小学、映秀中小学、中心卫生院等公共建筑己建成使用,这些正是隔震技术需急切纳入强制性推广的最佳案例。

采用隔震设计,其上部结构可以依照当地地震烈度建筑设计规范,降低一度至半度进行设计,可节约一定比例钢材和水泥,这项技术有明显经济效益。

4 加强抗震设计的管理工作

我国抗震设计基本原则是保证大震不倒(垮塌),中震可修,小震不坏。此次地震灾后现场房屋受损的情况总结:

(1)选址上,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区域,不能再在两次地震破坏严重的原址重建,另行选址时多做地质调查研究,特别避开河床、软弱土层、沉积物上,特别是避开活动断裂带50m外的强制规定。

(2)空间布置上:建议小开间结构以框架现浇结构为主,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大开间结构建议以框剪一短肢剪力墙结构为主,高层结构以框剪结构、简体结构为主,配以短肢剪力墙结构,建议住房每单元设置一组抗震墙。

(3)平面布置上:力求简单,避免奇形怪状,异型结构,减少L型布局,减少地震破坏。

(4)外形布局上:加强整体性,减少外廊式布局,相邻楼栋尽量错开,楼宇间距符合规范要求,较长的建筑或紧邻的建筑设置抗震缝,缝宽不宜过小,减少横向位移的振幅错动干扰。

5 加强建筑市场主体的行为管理及监管

对建设、施工、监理等责任主体要求严格市场准入,从招投标开始进行严格约束,同时对对建设单位及有关的主管部门提出要求。从本次的现场调查、评估以及鉴定来看,投资方严格管理,科学管理,严格设计、施工管理和强化验收的项目,在最近2次大地震震后来看,效果好的多,例如,名山一中的“台湾慈济”捐建学校教学楼、宿舍等其过硬的质量在震后成了学生避难的场所。而万古乡的重建项目特别是新庙村小学的华侨捐款项目就差得多。其设计单位为国家西南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为四川省第三建筑公司,建设单位为台湾慈济协会,建好后移交给名山一中。而新庙村小学除设计外,其他参建单位均为本地企业或教育局监管。同时严格各方主体的资质和诚信管理控制,打击违规行为,整顿不规范的秩序。

6 加强对建设单位的管理,有关的主管职能部门应转变管理重心

主管部门应以宏观调控为主,抓大放小,强化主体和竣工验收;不宜管得过细,而最终变成监管缺失。要求建设单位实行专业化管理,负责相关项目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聘用制,引入竞争机制,建设单位的主管领导对所负责的工程项目实行质量终身制,管理团队实行公示,建设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现场代表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专要求业相近或相同,最好具备国家注册工程师资格,才能承担相应责任,从源头上杜绝。这里,我们也比较雅安多个乡镇的灾后和灾前建的多个项目,援建投资方直接监管的公共项目,效果好得多,政府部门应转变职能,重决策和验收,把权力下放给使用接收单位监管,配备专业化人员进行技术上专管,重视社会监督,充分调动、发挥监理的专业化作用,保证施工质量和投资效果。

7 加强监理工作,严格验收程序和制度,强调施工过程与验收

从最近2次大地震震后公共建筑的结果来看,投资方亲自监管的项目、市区和县城的项目、施工单位为总承包一级资质的项目的施工建设水平比参建单位均为地方本地企业或政府职能局室监管的项目,特别是偏远山区的项目,其质量和效果偏差是非常明显的,监理单位多为本地企业,其资质不匹配、人员与素养达不到要求,同时,监理费用偏低,交通不畅,建设单位未充分授权,使得监理的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建立在夹缝中开展工作,同时受到种种制约,监理制度得不到真正贯彻和执行,监理的作用流于形式,其旁站、巡视、平行检测不到位,隐蔽验收与过程验收,中间验收、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把关不严,计量支付权利不明确,监督和管理失效。

同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委托的地方质监站和安监站要充分发挥行政监督职能,加强对建设、施工、设计、监理的督促管理,约束五方主体的行为,让他们回到正常的建设程序轨道上来,各司其职,把控好工程质量关,达到预期目的。

8 严格实施建筑法的有关规定,严禁任何任意压缩工期的行为

在工程实际建设中,应不搞政治浮夸风,不搞领导讲话或要求代替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格按照《建筑法》要求,不得任意压缩工期,应保障合约工期,保证建设质量,认真协调,科学与民主决策,实事求是,建好每一项工程,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6篇

关键词:行业应用软件,开发规划

 

正文:

本人去年参加了《地震基本参数快速获取系统的研制》项目的开发。在项目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的规划、分析、设计。由于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主要针对大地震的震前预警和震后消息的快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业务系统,是地震应急工作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范围包括:地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该系统是一个硬、软件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硬件包括: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软件可以按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数据子系统。

由于多种行业的专业性强,由于开发人员现学领域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用户和行业专家的协助。

聘请行业专家做项目组的顾问是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较好的策略。行业专家可以提供技术文件和已有应用。在地震系统的这个项目中,我们聘请了地震监测系统的资深专家作为项目顾问,获取到《地震数据分类和共享指南》等技术文件和部分以前编写的源代码,该代码是多个独立运行的、凌乱的、较小的系统,经过整理后可以用到新系统中,这为领域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户是应用软件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提供者,其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地震项目在,我们与用户充分合作,请用户给我们讲解地震常识和本项目涉及的专用仪器的功能,将用户作为项目组成员,作为每个阶段的技术评审的主要成员。

开发者是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者,需要从用户方进行需求诱导,建立领域分析模型;需要将分析模型变换为设计模型,建立软件的构造蓝图;需要完成编码和测试。由于应用软件具有行业背景,在建立分析模型时需要从各种渠道了解行业知识;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向用户或行业专家请教,必须克服在开发一般应用软件时的问题。

与常规的通用应用软件开发进行比较,专业背景的应用软件开发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差异有:

(1)在计划阶段,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系统与普通意义软件的目标与动机一般是不同的,普通意义软件以给本公司或部门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为目的,而行业应用软件以更好的完成某项目政府职能为目的。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系统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的特征。地震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影响面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数据库量非常大、算法复杂等特征,在系统方案制定时必须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中,从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到通信信道均实现冗余设备,当任一环节出现故障时,均能由热备件自动接管任务,应用软件必须支持这种功能。这就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2)在需求分析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应用软件相比一般需求比较明确、相对固定和有章可寻。必须获得行业的各种技术规范、数据共享资源及现行系统的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划出应用软件的作用范围和与周围环境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类的名称是需要从行业术语中选择,类的属性需要在专业知识中有明确的定义,类的方法也需要使用行业内的主流算法;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中,分析模型的建立需要从行业中得到基本素材,从行业知识和管理中得到优化,产生出行业专家认可的类和对象关系模型。

(3)在设计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意义软件相比,从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任务管理到控制机制均要表现出行业特征。我们在开发地震应用软件时,邀请有专业知识的用户参加到项目组实施的关键环节中,将设计模型在地震行业进行各种地震知识的解释,确保设计模型与领域模型保持一致。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需要完成各监控点的数据采集、地震事件识别和生成地震事件数据;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需要完成大数据量的传递、进行各种复杂计算和生产地震的各类基本参数;数据子系统需要完成在有新震情时第一时间以web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对相关用户群进行数据广播;各子系统间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完成数据复制和保证数据一致性。

(4)在集成测试阶段,行业背景软件一般更强调进行ß测试。需要使用行业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方案由用户和专家参与制订。由于地震数据具有突发性,当地震发生时系统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系统测试需要在真实的数据环境中进行。

从上面的几个主要差别可以看出,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行业中的各类标准、专业知识、现有相关系统和人员参与到开发过程中,要使行业特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2 结论

在实践中我发现,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从其规划到诞生就应从行业中汲取各种营养,才能长出行业特征,具有行业味道,满足行业应用的需求。

适逢今年5月12日,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笔者通过对这个项目的论述,希望更多的行业领域专家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共同积累经验和提高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质量,让行业应用软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文:

本人去年参加了《地震基本参数快速获取系统的研制》项目的开发。在项目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的规划、分析、设计。由于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主要针对大地震的震前预警和震后消息的快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业务系统,是地震应急工作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范围包括:地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该系统是一个硬、软件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硬件包括: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软件可以按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数据子系统。

由于多种行业的专业性强,由于开发人员现学领域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用户和行业专家的协助。

聘请行业专家做项目组的顾问是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较好的策略。行业专家可以提供技术文件和已有应用。在地震系统的这个项目中,我们聘请了地震监测系统的资深专家作为项目顾问,获取到《地震数据分类和共享指南》等技术文件和部分以前编写的源代码,该代码是多个独立运行的、凌乱的、较小的系统,经过整理后可以用到新系统中,这为领域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户是应用软件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提供者,其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地震项目在,我们与用户充分合作,请用户给我们讲解地震常识和本项目涉及的专用仪器的功能,将用户作为项目组成员,作为每个阶段的技术评审的主要成员。

开发者是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者,需要从用户方进行需求诱导,建立领域分析模型;需要将分析模型变换为设计模型,建立软件的构造蓝图;需要完成编码和测试。由于应用软件具有行业背景,在建立分析模型时需要从各种渠道了解行业知识;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向用户或行业专家请教,必须克服在开发一般应用软件时的问题。。

与常规的通用应用软件开发进行比较,专业背景的应用软件开发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差异有:

(1)在计划阶段,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系统与普通意义软件的目标与动机一般是不同的,普通意义软件以给本公司或部门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为目的,而行业应用软件以更好的完成某项目政府职能为目的。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系统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的特征。地震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影响面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数据库量非常大、算法复杂等特征,在系统方案制定时必须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中,从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到通信信道均实现冗余设备,当任一环节出现故障时,均能由热备件自动接管任务,应用软件必须支持这种功能。这就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2)在需求分析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应用软件相比一般需求比较明确、相对固定和有章可寻。必须获得行业的各种技术规范、数据共享资源及现行系统的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划出应用软件的作用范围和与周围环境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类的名称是需要从行业术语中选择,类的属性需要在专业知识中有明确的定义,类的方法也需要使用行业内的主流算法;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中,分析模型的建立需要从行业中得到基本素材,从行业知识和管理中得到优化,产生出行业专家认可的类和对象关系模型。

(3)在设计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意义软件相比,从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任务管理到控制机制均要表现出行业特征。我们在开发地震应用软件时,邀请有专业知识的用户参加到项目组实施的关键环节中,将设计模型在地震行业进行各种地震知识的解释,确保设计模型与领域模型保持一致。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需要完成各监控点的数据采集、地震事件识别和生成地震事件数据;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需要完成大数据量的传递、进行各种复杂计算和生产地震的各类基本参数;数据子系统需要完成在有新震情时第一时间以web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对相关用户群进行数据广播;各子系统间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完成数据复制和保证数据一致性。

(4)在集成测试阶段,行业背景软件一般更强调进行ß测试。需要使用行业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方案由用户和专家参与制订。由于地震数据具有突发性,当地震发生时系统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系统测试需要在真实的数据环境中进行。

从上面的几个主要差别可以看出,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行业中的各类标准、专业知识、现有相关系统和人员参与到开发过程中,要使行业特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2 结论

在实践中我发现,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从其规划到诞生就应从行业中汲取各种营养,才能长出行业特征,具有行业味道,满足行业应用的需求。

适逢今年5月12日,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笔者通过对这个项目的论述,希望更多的行业领域专家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共同积累经验和提高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质量,让行业应用软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正文:

本人去年参加了《地震基本参数快速获取系统的研制》项目的开发。在项目担任组长,负责项目的规划、分析、设计。由于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目主要针对大地震的震前预警和震后消息的快速,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业务系统,是地震应急工作的支撑技术之一,对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范围包括:地震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该系统是一个硬、软件相结合的信息系统。硬件包括: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软件可以按功能分为三个子系统: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数据子系统。

由于多种行业的专业性强,由于开发人员现学领域知识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用户和行业专家的协助。

聘请行业专家做项目组的顾问是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较好的策略。行业专家可以提供技术文件和已有应用。在地震系统的这个项目中,我们聘请了地震监测系统的资深专家作为项目顾问,获取到《地震数据分类和共享指南》等技术文件和部分以前编写的源代码,该代码是多个独立运行的、凌乱的、较小的系统,经过整理后可以用到新系统中,这为领域模型和设计模型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用户是应用软件目前和未来的需求提供者,其对项目成败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地震项目在,我们与用户充分合作,请用户给我们讲解地震常识和本项目涉及的专用仪器的功能,将用户作为项目组成员,作为每个阶段的技术评审的主要成员。

开发者是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者,需要从用户方进行需求诱导,建立领域分析模型;需要将分析模型变换为设计模型,建立软件的构造蓝图;需要完成编码和测试。由于应用软件具有行业背景,在建立分析模型时需要从各种渠道了解行业知识;在进行测试时需要向用户或行业专家请教,必须克服在开发一般应用软件时的问题。

与常规的通用应用软件开发进行比较,专业背景的应用软件开发过程及各个环节的主要差异有:

(1)在计划阶段,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系统与普通意义软件的目标与动机一般是不同的,普通意义软件以给本公司或部门带来经济上的收益为目的,而行业应用软件以更好的完成某项目政府职能为目的。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目的是为了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系统方案的制定必须符合行业的特征。。地震具有突发性、不可抗拒性、影响面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数据库量非常大、算法复杂等特征,在系统方案制定时必须针对这些特点进行。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中,从拾震器(地震波形采集器)、数据传输设备(基带modem和多路复用器)、多用户串口卡、服务器、手机到通信信道均实现冗余设备,当任一环节出现故障时,均能由热备件自动接管任务,应用软件必须支持这种功能。这就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复杂性。

(2)在需求分析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应用软件相比一般需求比较明确、相对固定和有章可寻。必须获得行业的各种技术规范、数据共享资源及现行系统的运行数据。在此基础上划出应用软件的作用范围和与周围环境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类的名称是需要从行业术语中选择,类的属性需要在专业知识中有明确的定义,类的方法也需要使用行业内的主流算法;在地震行业的应用系统开发中,分析模型的建立需要从行业中得到基本素材,从行业知识和管理中得到优化,产生出行业专家认可的类和对象关系模型。

(3)在设计阶段,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与普通意义软件相比,从用户界面设计、数据管理、任务管理到控制机制均要表现出行业特征。。我们在开发地震应用软件时,邀请有专业知识的用户参加到项目组实施的关键环节中,将设计模型在地震行业进行各种地震知识的解释,确保设计模型与领域模型保持一致。地震实时波形数据监控子系统需要完成各监控点的数据采集、地震事件识别和生成地震事件数据;地震事件处理子系统需要完成大数据量的传递、进行各种复杂计算和生产地震的各类基本参数;数据子系统需要完成在有新震情时第一时间以web或手机短信的方式对相关用户群进行数据广播;各子系统间通过分布式数据库完成数据复制和保证数据一致性。

(4)在集成测试阶段,行业背景软件一般更强调进行ß测试。需要使用行业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测试方案由用户和专家参与制订。由于地震数据具有突发性,当地震发生时系统的数据量非常大,因此系统测试需要在真实的数据环境中进行。

从上面的几个主要差别可以看出,具有行业背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需要行业中的各类标准、专业知识、现有相关系统和人员参与到开发过程中,要使行业特点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2 结论

在实践中我发现,行业应用软件系统的成功开发是从其规划到诞生就应从行业中汲取各种营养,才能长出行业特征,具有行业味道,满足行业应用的需求。

适逢今年5月12日,第二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笔者通过对这个项目的论述,希望更多的行业领域专家能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共同积累经验和提高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质量,让行业应用软件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晓岩.黄河水量调度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5-12-1.

[2]苏强.电信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7篇

今年以来,本人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着力抓好分管部门领导班子和身边工作人员的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履职能力建设,积极地努力为__经济社会发展多做工作。现将本人20__年的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

面对新的目标任务、新的工作要求,本人充分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党纪政纪条规的学习,扎实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迷失方向;才能将分管的工作干好;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克制住自己,永不变色。在学习上,本人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深入学习各项政治理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十七届三中全会会议精神,并在学习中力求做到“三个为主、三个结合”,即:以自学为主,做到自学与辅导学习相结合;以精读为主,做到精读与通读相结合;以学以致用为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认真学习党纪政纪条规。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自觉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工作准则(试行)》实施办法、《关于重申严禁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收受钱物和各种有价证券的通知》以及中央纪委提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等有关党纪政纪条规选编材料,并多次观看了反腐倡廉电视录像。通过不断的学习,强化了廉政自律意识,进一步提高了防腐抗变能力。三是努力学习先进模范人物。以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中涌进出来的先进人物为标杆,学习他们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精神,努力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四是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本着与时俱进的原则,按照终身教育的理念,学习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经济管理等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先进文化素养。通过学习,本人的政治涵养、业务能力和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二、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做好科技、环保、质监、药监、地震和信息化等分管工作

坚持把推动分管部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每月均安排一定的时间到各分管部门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及时抓住各分管部门当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与各分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同志一道努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开创了科技、环保、质监、药监、地震和信息化等工作新局面。

(一)以发展科技创新型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大力实施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一是加快创新载体建设,积极扶持科技成长型企业做大做强。挂牌成立市科技创业中心,配套出台《__市科技创业中心优惠政策》、《__市科创创业孵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并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科技创新种子资金,扶持入驻创业中心孵化的高新技术项目。目前入驻市科技创业中心科技成长型企业9家,另有10多个科技项目正在进一步洽谈之中。二是强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努力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帮助朝阳集团与中国矿大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邀请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专家到新港电机公司解决电机产品技术难题,促成湖宝水产公司与上海水产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开发鲜活野生鱼加工项目,组织宏远、顺大、华富等企业赴西安参加第十二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并重点组织企业参加__市在北京、西安、上海三地举办的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推介会,结识了一批专家,引进了一批成果,同时围绕全市六大支柱产业,分行业开展了集中产学研活动。20__年,全年共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51个,宏远、华富、日兴公司正在创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狠抓知识产权工作,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市专利申请将突破800件,其中发明专利85件、授权专利250件,成功跻身省知识产权工作试点市。四是积极申报科技计项目,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累计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48项,现已获批80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无偿资金2172.8万元。五是实施兴农富民工程,推进现代高效

农业发展。推进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苏水稻项目__示范区建设,建设了6个超高产示范方,10.17万亩示范区,45.4万亩辐射区。积极推广全量麦草旋耕还田轻简稻作技术,转化利用秸秆近35万吨,提高了科技进步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中的贡献份额。组织实施富裕达公司“罗氏沼虾无公害饲料”等一批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省农业支撑项目,提升了全市水产、家禽、稻米等农业支柱产业整体技术水平。通过上述各项措施,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10亿元,同比增长 55.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0.4%。

(二)以创建国家生态市为抓手,大力推动全市环保工作,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环境支撑。一是加强重点流域和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全力保障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源质量。强势推进氧化塘治理,完成朱家氧化塘治理工作,南角氧化塘治理进入尾声,薛南氧化塘治理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加大北澄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投资2216万元实施了北澄子河上游段新河环境综合治理,在北澄子河上游段铺设了沿河截污管网,推动中宇公司、华富公司、市化工厂等沿河排污大户退城进园,对长期停靠在北澄子河的188条居住船,委托省环科院编制了水上污染源综合整治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制定了水上污染源搬迁方案等等。目前,北澄子河三垛西大桥监测断面水质已基本达标。二是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保障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完成。铺设了污水干支管网8.2公里,新河泵站在建扫尾,市海潮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达2万吨以上,并于9月28日通过省发改委综合验收;1-11月份实施cod减排工程8个、so2“双碱法”脱硫工程3个,关闭了振阳化工厂等15个项目,削减cod802.29吨、so2 468.43吨,分别占年度目标的95%、550.6%。三是加大环境专项整治力度,切实解决威胁群众环境安全的环境问题。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专项整治。编制了《__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出台了《城市供水应急预案》,明确专人对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实施逐日现场监察和监测,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安全的自来水。深入开展重点行业专项整治。采取关小扶大、规范治污等措施,关闭了15家污染严重、治理达标无望和环境以及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五小”企业,对故意不正常使用治污设施、超标排污、偷排漏排污染物、随意倾倒危险废物以及“三同时”制度不能认真执行的违法行为,加大了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共发出限期整改通知书80份,立案查处违法案件3件,督促完成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26个,有效地遏制危害环境安全的环境违法行为。四是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和能力建设,不断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先后否决或劝阻了1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规划布局、污染比较严重的项目,从源头上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今年以来,按照国家和省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信息等建设标准要求,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部分环境监测应急等设备,在12家企业安装了“电子眼”,建立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等平台,在__市率先开发建立了污染源三表合一环境信息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监管和环境预警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五是组织实施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为节能减排夯实基础。组织各乡镇(园区)、各有关部门认真开展了全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并面完成了数据汇总和上报工作,5月底高质量地通过了省普查办组织的质量核查。六是扎实推进生态__建设工作,努力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__建设的意见》、《〈__生态市建设规划〉(20__-20__)实施计划》,将生态市建设22项考核指标,细化分解为生态建设十大工程,并于9月19日召开全市生态__建设大会,进行全面动员部署。目前,国家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地向前推进,其中周巷镇、天山镇、车逻镇、卸甲镇四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建设已有实质性启动。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有效措施,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建步伐加快等产生的环保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的,城区环境噪声、交通噪声继续保持良好,达到功能区的标准,城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98.4%,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7%,全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城考位次逐步前移,位列第9名,经省统计局城市调查队抽样调查,公众对环境的满意度达86.4%。(三)以进一步提高全市产品质量为目标,着力推进全市质量兴市战略。一是积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出台了《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意见》,积极鼓励我市企业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30家企业采用了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华富公司、宏远公司、星火钢杆公司等分别申报了胶体蓄电池、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委员会电子专用材料分技术委员会电极箔工作组和全国照明电器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电光源及附件分技术委员会新光源工作组,今年还完成了《__咸鸭蛋》国家标准修订以及《__鸭》工作标准终审工作。二是大力推进品牌建设。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省和__市名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预计获江苏省名牌产品4个。三是强化检测机构建设。先后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气相食谱仪等大型仪器设备,同时,积极安排人员到省特检院学习、培训,提升操作技能。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市灯具产业检测需要,与省灯具检测中心合作,投入近30万元进行检测用房改造和购置检测设备,成立了灯具检测分中心。四是开展十类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全年共组织食品、建材、农资、特种设备、地条钢、加油站等专项整治6次,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55件,进一步巩固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成果,完善了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链条、监管体系和监管网络。五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今年以来,现场安全监察49家单位,签订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责任告知书26份,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6份,取缔一气体非法安装窝点。

(四)以省食品安全示范市和省农村药品“两网”示范市创建为抓手,努力提高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一是召开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与各乡镇(园区)、各有关部门签定责任状,层层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二是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建立了市、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管责任网络,全市22个乡镇食安办均达到“六有”要求,334个村(居)工作站基本达到“五有”要求,新聘了22名食品安全协管员、334名村级食品安全信息员(均由村委会主任担任),镇、村“两员”覆盖面达100%。同时,加大了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餐饮消费四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打击了一批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行为。今年6月,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验收。加强药品安全监管。严把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市场准入关;对药品生产企业实行驻厂监督员制度;在去年对城区药品零售企业实施计算机远程监管的基础上,今年将农村所有药店纳入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药品零售企业购、销、存情况的实时监控;组织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活动”,确定城区5家药品零售企业为我市首批回收家庭过期失效药品定点药店;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建立设备类医疗器械档案,使设备的采购、检查、维修、使用逐步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确保使用安全;加快农村医疗机构药房规范化建设进程,全市所有乡镇以上医疗机构药房达“规范药房”标准,90%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合格药房”标准;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药械违法行为,共出动稽查人员1101人次,检查单位381家,查办各类案件37起,实施当场处罚8件,一般程序29件。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1月成功创建省药品“两网”示范市。

(五)以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为中心,大力推动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一是加强了地震预报能力建设。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纳入城乡规划,划定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在__地震台、三垛苏09井、临泽东43井设立警示牌,努力保障地震监测预报数据的准确性。为进一步改善__地震台的观测环境,投入300多万元,进行了__地震台新台搬迁,并以__地震台新台的启用为契机,添置了部分先进监测设备,实现了地震监测从模拟观测向数学观测的转变,使我市的地震监测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加强了抗震设防能力建设。将地震局调整为城建和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使__市的防震减灾工作贯穿于城市建设中。同时,针对相当数量的农村民居没有抗震设防措施的状况,在实地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出台了《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民居防震安全工程建设的意见》,并印发了相关告知书,加大农村民居防震减灾知识的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村民居实施防震安全工程,降低地震灾害损失。三是加强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对照市防震减灾应急预案关于紧急疏散和自救互救演练要求,今年8月24日,在__中学组织了地震应急疏散实地演练,增强了学校师生地震应急处变能力。近期,还将根据防震减灾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需要,在海潮市民广场再建一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六)以适应信息时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大力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一是加强了中国·__门户网站建设。对中国·__门户网站进行改版,设立了概况介绍类、动态信息类、交流互动类、公共服务类四大类新版网站栏目,下设7个一级栏目,并在每个一级栏目下设二级三级子栏目,进一步提升政府门户网站便民、为民服务的能力。二是加快了相关行业的信息化进程。推进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在20__年的基础上,又创建了11所“数字化校园”,进一步提高了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截止08年11月底,新增宽带上网农户1万户,建成三星级信息化乡镇2个,二星级信息化乡镇11个,一星级信息化乡镇8个,信息化示范村40个。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其中市包装厂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项目获得了省信息产业厅的资金扶持。推进平安乡镇技防系统建设,投入486万元,08年所有乡镇都达到了星级标准。今年,还投资150万元,在全市所有乡镇建成了国防视频系统;在9个行政审批部门建立内控电子监察系统;开设罗氏沼虾信息应用平台,向虾农及时提供天气、价格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在行政中心二楼大厅设立电子触摸屏,详细公布各有关单位职能部门的分布图,方便群众来行政大厅办事,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严格执行规定,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一)坚持廉洁从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按照工作权限和工作程序履行职责,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珍视和正确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在重大事项决策中,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公开办事,不搞一言堂、家长制,在集中讨论、反复论证、各抒己见、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再拍板决定,尽力避免决策失误。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8篇

安全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需要,也是社会文明与发展的体现。遵循安全与生产经营一体化运行的客观规律,企业作为安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主体,必须致力于建立一套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工的安全培训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安全培训的文件要素,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技能作为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大庆钻探工程公司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使安全培训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通过安全培训,较好地提高了企业的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对于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并不那么轻松,隐患和问题颇多,值得关注。笔者结合单位安全培训实际做一些探讨。

二、安全培训难点分析

大庆物探一公司是国内一家较大专门从事石油地质调查的专业公司,拥有12支专业地震队伍,具备年地震资料采集二维4000多公里、三维3500多平方公里的能力,随着地震勘探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多道大三维勘探的形成,企业员工数量和设备投入大大增加安全培训与生产矛盾日益突出,安全培训条件的制约也使安全培训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是生产规模越来越大。用工人数增加,一个地震队有可能要招收500-1000名农村临时劳动力充实生产一线,他们的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较低,受教育阶段缺乏相应的安全培训,甚至对安全的认识、意识相对淡薄,短期的安全培训和1-2次的安全培训起不到根本的作用,而实际又往往只能进行短期或1-2次的安全培训。

二是安全培训责任主体不清、意识不强。公司的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负有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及招收外雇工的管理部门没有较好履行安全教育培训责任,把培训工作全部交由地震队承担。从目前的培训现状分析,地震队组织培训力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且培训形式单一,达不到培训的需求。

三是部分负责人一味强调生产忙,挤不出时间培训,造成应培而未培人员比重较大。

四是安全培训需要投入,却不能马上见到效益,有些负责人对安全培训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存在被动应付现象;

三、安全培训对策

安全生产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决定全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必须不断得到强化和提高。安全教育培训,作为促进和实现安全意识、安全素质提高的主要手段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抓好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企业要发展,要履行社会责任,必须增强做好安全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对策有:

对策一:落实安全培训责任。

公司要明确安全培训责任主体,建立健全安全培训“一把手”负责制,只有一把手高度重视,分管人员具体抓,才能使培训工作落在实处。公司要以HSE 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明确分工,把企业教育培训部门、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外雇工招收部门及生产组织部门的各项安全培训任务清晰化、制度化,使个部门、各层次履行安全培训职责,落实安全培训措施,构建全员参与安全培训平台、扩大安全培训覆盖面。对从业人员进行强制性全员安全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对策二: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一是公司要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长年对公司员工进行系统化的安全知识培训。在这个方面,物探一公司已初步建立以职工技能鉴定中心为主的员工安全培训中心。

二是需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挑选安全生产经验丰富和有知识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安培教师队伍中来,建立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近几年,物探一公司从基层和各管理层选拔了一批有知识、有经验的安全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公司的内训师,并享受相应的待遇,充分调动了他们敬业的积极性,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而且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需着力编写符合企业需要的实用、管用的安全培训教材。教材是教育的基础,应针对专业类、操作类或职工的文化层面、技术层面、职务层面的不同分类编写,并实施分类、分层施教。对专业技术人员应重点培训先进的工艺、新技术;对管理人员应重点培训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思维观念;对技术工人应重点培训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等;对一般岗位工人应重点培训职业道德、操作规程和安全常规知识等。物探一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和HSE 监督站结合物探安全生产实际,于2004年和2007年两次编写和出版物探施工的HSE 培训教材,涉及公司的各个环节,并在全公司教育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

地震专业技术人员述职第9篇

学习工匠精神观后感1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中国名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学习工匠精神观后感2   荣获“大国工匠”荣誉称号的 10位工匠,以精湛的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各自岗位上敬业奉献。无私忘我,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德艺双馨”。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真人真故事,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大国工匠纪录片中展示了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人物追求完美和极致、视工艺为为生命的“工匠精神”。弘扬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通过收看《大国工匠》,深受启发、鼓舞和震撼,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只有热爱岗位,钻研技能,脚踏实地,才是大家的成功之路。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的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为建设文明和谐富裕的幸福新邯郸不懈奋斗!

学习工匠精神观后感3   今天,项目部组织全体职工观看了央视一套播出的20xx年度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节目,讲述了那些大国工匠们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他们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