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培养教育内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22 09:24:18

培养教育内容

培养教育内容第1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 提高方法

一、素质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各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必须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取得各育的效果,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教育要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特征,自觉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总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保证在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中介的作用。因此,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受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生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生理——心理——社会”这三类素质的教育。与生理素质相应的是优生优育教育、体育,与心理素质相应的是心理教育,与社会文化素质相应的是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按照人的素质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全面实施的各类素质教育对于人的健康成长都是必要的,决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心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理应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心理教育与体育、智育、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德育)一样,都是相对独立和不可替代的。

二、提高心理素质的作用

1.提高生理素质及开发潜能有赖于心理素质的提高

人的生理素质是先天的、遗传的,但这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蕴藏着丰富和巨大的潜能,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开发出来。潜能的开发和发挥是通过心理素质的提高来实现的。从前面谈到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关系中就可以得到证明。尤其是大脑潜能的开发,更是如此。随着脑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脑机能的认识与了解也越来越深入,但大脑潜能的开发和机能的发挥有赖于人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为了使脑的机能充分得到发挥,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与教育模式产生了,如柯尔特(corr)的思维训练,科普曼创设的“儿童的哲学”,费厄斯坦提出的工具性强化思维训练,以及我国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金色童年教育等,都是通过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来开发人的潜能。

2.心理素质制约着社会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必须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上进行,如同道德教育、科学教育等都是在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上实现的那样,提高学生的社会文化素质也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由此可见,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必须借助于心理过程这一中介,才能不断吸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成果,逐渐实现个体社会化,形成现代人的素质。也可以说,生理层面这一基础性因素与社会文化层面这一导向性因素,是通过心理层面,也就是中介性因素发生联系和产生相互影响的,没有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与社会文化层面是不会发生关系的。

3.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人的素质的发展遵循特定的顺序,较高层次的素质必须以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为基础。如同良好的生理素质是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得以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样,社会文化素质赖以形成的背景和基础除生理素质外,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素质。社会文化本身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只有经过内化才能纳入个体的素质结构。内化的重要环节是“理解”和“信奉”。信奉是在接受理解的基础上,不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维护和体现知识规范的需要和动机后才能形成,要依靠“情感体验”、“需要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可见,保证内化实现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脱离或缺乏这些心理因素,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就只能停留在非生命的外在物质形态层面。心理素质是包括思想政治观念在内的社会文化素质形成的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心理教育是独立存在的一种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三、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1.在学科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做到教书育心

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开发智力上,而且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即兴趣、动机、态度、意志等的培养以及社会心理品质,即情感、交往、处事等品质的培养和熏陶上。教书育心中的育心指的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习心理品质和社会心理品质的培养与熏陶。各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影响有显在的,有潜在的。显在的,如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很容易看出来,而潜在的,如学生人格、情感等是潜藏着的。后者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心理辅导教育课也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心理辅导或指导活动课,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讨论、表演、演说、游戏、访问、填表及观看影视节目等活动形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从而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心理环境

环境育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成功经验,它也适用于心育。校园文化的心理环境或氛围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静态文化心理环境,如校容、校貌及各种设施设备等对学生心理会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是动态文化心理环境,如班风、校风等对学生将产生更大影响。良好校园文化心理环境的营造要动静结合,形成一种整体氛围,创造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影响之中,心理素质得到提高。

3.鼓励学员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是个大舞台,很多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而且在培养学员自身心理健康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也应该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改变单纯追求学科成绩而忽视学员的心理素质的做法。

此外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与心理咨询箱。其目的是加强辅导,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传统的教育观只重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培养,而忽视了心理素质的健全,而素质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以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突发性事件,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科学知识可以重新学习,而良好的人格却很难重新学习,只有通过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才能达到“教书育心”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培养教育内容第2篇

思想政治教育已被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学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联系已经发生的争论作初步探讨。

一、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概念是浓缩了的判断,思想上理论上的分歧往往通过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表现出来。我们就从几个相关概念谈起。

关于“德育”。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用“德”来表述的。对“德育”的不同理解,表现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看法。关于德育的内容,存在着“两要素”说(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要素”说(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五要素”说(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不同的学术观点。[1](P310-312)也有论者提出,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我国现实中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等内容包括在德育之内的做法是不合理的,这样不能与国际“接轨”,导致了“学校德育的政治化”,而这“正是实际德育工作存在的最大弊端”。[2](P1-6)

关于“公民教育”。有论者认为,概括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应采用“公民教育”的概念。因为“公民教育具有较强的中性色彩,它不是强调为哪个阶级、哪个政党培养‘接班人’,而是为社会培养下一代(公民)”,这样有助于克服“政治化问题”。[2](P5)

关于“党化教育”。有人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党化教育”,指责它是由党“通过执政当局强力推行的、旨在灌输党的意识形态教义和政策主张”的教育,是“把当权者的意志强加给整个社会”。论者提出要“用公民教育取代党化教育”,而“公民教育”的原则是“普世原则”。

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明显表现出不同观点的分歧,其中有些是事关政治方向、重大原则的问题。对相关的观点,笔者将结合本文各部分的议题作一些讨论。

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国实际出发,是我们研究任何问题都应该坚持的方法论原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同样是如此。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歧,是同秉持不同的方法论原则直接相关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把它当作学科来建设,就要追求科学化。但是,对于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际存在着不同理解。在有些论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要科学化,就要与国际“接轨”。他们离开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实际内容和具体实践去讨论问题,试图提出某种不带有国家、民族、历史、阶级的局限性的范畴、规律、原则、方法,追求由这样的概念和命题构成的普遍适用于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体系。其结果,往往是到西方去寻求理论根据,不加分析地从西方的哲学、教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各学科中搬来各种概念、术语,并借此显示自己论著的学术性和普遍适用性。这种做法隐含着对其研究对象的一种理解:似乎存在着某种超越社会历史条件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要去研究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的规律和方法。这种思维方式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所特有的,它相当普遍地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也被搬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来了。

笔者认为,我们所要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我们所从事的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是什么“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因为事实上只有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存在某种超越历史、超越社会根本制度的“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它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又为其经济基础服务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它所要达到的目标,它所灌输和倡导的思想内容,虽然也有某些共同之处,但就其本质或整体而言,是不同的,甚至是根本对立的。

从历史观和方法论的层面说,试图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一般”,建立普遍适用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际上是从假设的一般“社会”、一般“人”出发的,走的是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社会历史研究的老路。唯心史观支配下的主观社会学从假设的“人的本性”出发,去研究“一般社会是什么、一般社会的目的和实质是什么”这一类的问题,而马克思在社会历史观中的变革,就是抛弃了所有这些关于“一般社会”的议论,专门对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作科学的分析,从而揭示出社会历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那些关于“一般社会”的概念,实际上是把历史上特定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的范畴普遍化、永恒化,因为“资产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现代制度的特征硬套在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身上”。[3](P174)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那些试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一般”社会理论的努力,结果总是以搬来西方的某种理论为归宿。

任何事物都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普遍性、共性,揭示这种普遍性、共性,对于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是有意义的。它有利于通过比较,深化对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之特殊本质的认识,也有利于借鉴、吸收当代其他国家的和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为我所用。但是,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因而只有立足于对特殊性的研究,才能发现包含在特殊性中的普遍性。毛泽东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中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战争的研究,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研究,都是以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从中国特殊国情出发的,而不是从什么“普世性”出发的,这丝毫没有降低他们理论成果的科学真理性和普遍性价值,反倒是他们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取得辉煌成果的最重要的条件。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外国的和历史上的一切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但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当代中国的实际出发。这才是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三、从中国实际出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的出发点、途径和落脚点问题,即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问题。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问题,也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文主要是讨论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同时也是整个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这里同时也是就涉及整个教育的一些根本问题展开讨论。

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什么是当代中国的实际呢?联系历史来考察现实,放眼世界而关注中国,我们看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到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赢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从那时起,我们要再经过百年奋斗,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前进,这个伟大事业需要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奋斗,为此,需要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需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而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西方亡我之心不死,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从来没有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战略图谋。

这就是我们思考当代中国的教育时所面对的现实。从这样的现实出发,我们的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确立什么样的目的和培养目标呢?党和国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集中体现在党的、也是国家的教育方针之中。2002年,党的十六大对教育方针作出更完整的新的表述。2010年7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笔者认为,这条教育方针的内容,就是以高度概括的形式明确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三个根本问题。“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回答了“为什么培养人”的问题,规定了我国办教育的根本目的,同时也就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出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回答了“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确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但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遭到了质疑。有些人表示不赞成这一方针。有人说,这条教育方针已经陈旧过时,落后于时展,需要升级换代。有人说,这条教育方针不科学,是“左”的方针,不能与国际“接轨”。

由此看来,教育方针作出了明确规定并不等于问题已经完全解决。就理论研究而言,还需要追问和回答“为什么”:我们为什么应该坚持教育方针确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

四、为什么应该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教育目的?

在社会生活中,针对人们的任何思想或行为都可以不断地追问“为什么”:为什么应该坚持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思想观念或行为准则?这也就是追问思想或行为之合理性、正当性的最后根据。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样的根据,说到底是两条。一条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因为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的思想才是真理,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行为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要区分真和假。另一条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有自觉的意图,任何思想的背后都有利益的追求,区别在于所追求的是什么人的利益,是符合还是背离人民群众的利益。这就是要区分善和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人,用中国语言对自己一切思想和行为所遵循的这两条基本准则作出了最简单也最明确的表达:第一条就是“实事求是”;第二条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两条是统一而不可分的。坚持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去改造世界,就能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为人民服务。这就是“真”和“善”的统一。反之,违背客观规律,必然会损害人民的利益。“实事求是”和“为人民服务”,这就是我们的信仰,就是我们的天经地义,是我们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最后根据。对于“为什么”的追问,不可能追溯到比这更远的地方了,因为在它们的背后再没有什么需要追溯的了。

教育方针把教育的目的规定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之所以是正确的,就在于它体现了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统一。这是因为,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历史趋势,而新中国成立60余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艰难探索的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是这条规律在当代中国的具体体现。只有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教育的重要地位就在于,它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因此,讨论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问题,必须始终把握我国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一刻也不能淡忘或偏离这一根本目的。我们应该由此出发来分析、评价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的观点、提法。

有论者认为,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其指导下的中国教育,包括德育,是以社会为本位,而不是以人为本的,它把人当作工具,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塑造人,而不是把学生当作目的,忽视了对个体的心灵和生命的关注,没有“人性化”,束缚了个人的发展。

这种观点的不当之处在于,它抽掉了社会关系去看人和人性,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以个人的利益和发展为理由,否定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如前所述,没有一般的“社会”,只有现实的具体的社会,即一定的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经济基础和由它决定的上层建筑之统一的特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5](P224)所以,离开中国实际抽象地谈论“社会本位”还是“个人本位”是没有意义的。在当代中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和以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权为核心的上层建筑的统一,决定了社会和个人、人民和个人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性。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全中国人民、也是每一个人的根本利益所在。国家的发展,是实现个人发展的根本条件。因此,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题中之义。我国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为全体人民、首先是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服务,它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培养人、塑造人,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是统一的。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就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以包括个人在内的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主体地位为本,它内在地包含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教育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为育人为本。

把“以人为本”片面地理解为以个人为本,以此反对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是对“以人为本”的曲解。正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来维护受教育者的利益,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把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同关心和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从个体本位的观念出发,离开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抽象地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否认了我国现实社会中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而视之为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关系,把教育“为社会”还是“为个人”当成了一种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

五、为什么应该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决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集中体现了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是由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决定的。说到底,就是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是因为学生成长为这样的人,既符合社会的、国家的、人民的需要,也是他们个人发展的需要,既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受教育者个人的切身利益所在。在学生的各种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全局中处于首要地位,所以教育以育人为本,而育人又要以德育为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确立正确的方向,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精神动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瞄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而不能偏离这个目标。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的目标,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和阐明,因而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一种观点或提法是否正确,就看它是否符合这个根本目标,看它究竟是以自己的方式或从特定的角度体现了这一总的目标,还是否定或偏离了这一目标。比如,有一种常见的说法:“教育的目标就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这种说法具有模糊性,其正确与否,应该联系具体场合去分析,看它对“做人”作何种解释:做什么样的人。如果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归根到底是要教育学生“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这一目标的某种具体化或展开,那就是正确的,否则是不正确的。一种观点在多大程度上符合这一目标,就在多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在多大程度上偏离了这一目标,就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确的。

有的论者强烈反对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将其视为他们所反对的“德育政治化”的最集中的表现。本文以下将结合评析“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讨论这个问题。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括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任何社会、任何国家的教育都要通过灌输和倡导一定的思想来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达到自己办教育的目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它们有不同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这是我国根本大法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明确规定,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也是辨析各种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观点是否正确的法律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根据社会实践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了大量阐述。毛泽东指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教育,要加强阶级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和思想觉悟,要加强唯物主义教育,崇尚科学,用无神论代替有神论。邓小平用“四有”来概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求“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6](P110)他强调,这四条中,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作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那绝对不行。”[6](P111)教育部2004年编写下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概括为:要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要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要进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教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开展艰苦奋斗的教育。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多次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别强调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要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内容丰富的思想观念,需要概括为简单、明确的形式。凡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一方面内容越来越扩展、深化,一方面形式上越来越简单、明确。随着我国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党和国家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完整,也越来越需要作出简单、明确的概括,以便于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把握,广泛普及,久远流传。正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概念;概括了它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7](P661)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了这些根本观点,要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是对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次新的整合。它构建了一个由四方面基本内容组成的体系,并且浓缩成了一个简明的概念。将来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还会有新的发展,但迄今为止,这是最完整的概括,是现阶段我们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指导理论。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意味着在所有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应该按照它的基本内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由全社会通过多种渠道展开的教育。不仅学校应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而且社会各方面都应该负起自己的责任,形成全社会的合力。应该看到,不管人们自觉与否认,实际上都在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学生,起着某种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仅学校各门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老师都在育人,全体教职员工都在影响学生的思想,而且党政机关、社会团体、社会各部门各单位也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某种角色。尤其是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实际上每天都在用自己的活动和精神产品影响人们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既有重视或不重视、做得多或少的不同,也有用什么思想去影响学生、教育内容正确或不正确的区别。根据什么去分析、判断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给了我们一件有力的武器。判断学校及社会各方面的人们及其所做的工作,如教书、管理和服务,书籍、报刊、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都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去衡量,看其是体现和传播了这些思想,还是削弱和消解了这些思想,由此来辨别他们发挥了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

七、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由四方面基本内容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内容极为丰富的整体,它把理论和实践、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在一起,把政治、思想、道德等多方面的内容融汇在一个体系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抓住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构成的,这个核心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8](P199)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2005年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作了明确阐述,他指出,要使大学生“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8](P637)这一要求的基本精神,对所有学校和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适用的。

有些论者反对对学生和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有人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抵制普世文明的代名词”,“是旨在维护党专制的意识形态说教”,要“用全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代替党化教育的‘共同理想’”。面对这样的责难,我们需要追问和回答两个“为什么”。

第一,为什么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应该是理想信念教育而不能是别的什么内容?因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当代中国,全国人民在干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干什么?用一句来概括,就是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13亿中国人民正在走的道路,正在从事的事业。社会实践、社会生活的主题反映在思想上、理论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所当然地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如果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呢?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这条道路才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符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一句话,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去实现和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根本的、最终的依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就是为实现这一崇高目的培养人才,所以教育的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内容汇聚到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果离开了这个核心,就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第二,为什么有些论者要用“普世价值”观反对“共同理想”教育呢?当代世界存在着各种不同的思想观念,“其中最有影响力,在本质上又截然不同的是两个思想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另一个是冷战结束后,美国政治当权者高调推出的‘普世价值’,这是新美帝国主义企图‘重塑世界’的理论和政治主张”。[9]当代世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追求的是完全不同的社会理想,代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政治立场和阶级利益、国家利益。用“普世价值”观反对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其实质也正在于此。某些根本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反对我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毫不奇怪的,对此我们不能不保持必要的警惕。

2.“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基本内容,同时又是贯穿在整个体系中的灵魂。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和指导地位的教育两个方面,既要帮助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要教育学生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来坚持。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部内容和全部工作的理论基础。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以它为理论基础去论证和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用马克思主义作思想武器去分辨、澄清思想理论是非,释疑解惑。我们可以借鉴、吸收其他各种思想理论,但是不能搬运过来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具有科学真理性和理论彻底性,才具有说服力。

有些论者不赞成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更不赞成把它当作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理由,一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阶级、一个党派的意识形态,不具有“普世性”;二是认为,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武装”、“占领”学生的思想,是不尊重个人的“思想自由”,维护“思想自由”就要反对“思想统一”。

我们的看法正好相反。第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因而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正因为它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在存在着阶级对立或阶级还没有完全消灭的社会里,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不能不受到阶级利益的制约,各种社会思想理论体系不能不具有这样或那样的阶级性、意识形态性。一个阶级的利益在多大程度上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一致,它才能在相应的程度上认识社会客观规律。剥削阶级的阶级偏见和狭隘眼界限制了他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因而在他们的思想理论体系中,阶级性、意识形态性同科学性、真理性是相互排斥的,不能统一起来。就其思想理论体系的本质或整体而言,“普遍价值”观实际上是将本阶级的价值观冒充为全人类的价值观,用虚构的“普世性”掩盖其阶级性。而工人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个阶级,它的阶级地位决定了它的利益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完全一致,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完全一致。“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10](P313)因此,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既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代表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科学性和阶级性、意识形态性的统一,真理和价值的统一。这正是它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思想理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本质特征,体现在它的全部理论之中,并且在它诞生一百多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亿万人民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正当中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时,1917年十月革命的炮声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的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921年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在1949年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国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又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迎来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这就是90年来中国历史的基本进程,也就是历史和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和价值的检验。这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最可靠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根据。

第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确实起着促进“思想统一”的作用,而这正是它的一种重要社会功能或价值。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13亿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为此必须有一个科学理论作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促进“思想统一”,是统一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而不是“统一”对一切具体事物的看法,排斥不同意见的争论;是以实践为检验标准坚持真理、克服谬论,而不是阻止真理前进的脚步。用科学真理“武装”人们的头脑,不是禁锢思想,而是提供认识世界、发展真理的武器。如果科学真理“占领”人们的头脑就意味着限制思想自由,那我们为什么还要为真理而斗争呢?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开辟真理前进的道路。因此,马克思主义决不排斥“思想自由”,相反,它为人们的思想插上真理的翅膀,让思想在自由的天空翱翔。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主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握核心,抓住灵魂,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全面而有重点地展开。

八、关于“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讲政治”。

有的书中提出了“德育政治化批判”这个命题,并且以此作为一个部分的标题展开专门论述。[2](P6)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科学的命题,而作者的批判和相关论述,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德育非政治化”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里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德育”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如前所述,学界对“德育”概念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的焦点在于“德育”是否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主要根据,是理论对实践的关系,是概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把“德育”理解为“道德教育”,从字面上看不失为合理的解读之一。从伦理学或道德建设的角度看,“道德教育”可以简称为“德育”。但是,作为我国教育全局中与“智育”、“体育”、“美育”相并立的概念,“德育”决不能仅仅归结为“道德教育”。我国的教育方针用“德智体美”四个字概括了教育的内容。“德”育包括哪些内容的问题应该这样来考察:为了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除“智”育、“体”育和“美”育外,用“德”育来概括的这一方面,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开展哪些内容的教育,才能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实现“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德育”的含义问题,决不只是一个文字解读的问题,不是仅仅从字面上推敲就可以确定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出发来确定的重大问题。它首先是教育实践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然后反映为一个理论问题。在我国教育的全局中,适应不同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但从总体上看,开展与学生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相适合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的教育,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因而教育方针中的即当代中国教育中的“德”育概念包含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既是“实然”,也是“应然”,既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是完全合理的方针。正因为如此,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可以指称同一的对象,只是根据具体场合的需要,分别采用了这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例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2004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分别以“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为关键词,但都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如果像某些论者所主张的,德育只能是道德教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那么,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位置,以教育方针为依据的我国学校教育中就没有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地位。这种教育理论如果被付诸实践,必然会导致削弱和损害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重后果。

因此,联系我国教育的实践以及“德育”概念在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实际来看,把“德育”说成是不得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道德教育”,不能不说是一种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德育非政治化”的理论。从字面上做文章,根据“道德”与“政治”、“思想”等概念的区别来论证“德育”不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也是站不住的,因为这种论证的逻辑前提是把“德”仅仅解释为“道德”,所以认为“德育”若包含政治、思想教育就是概念混乱。但是在现代汉语中,“德”本身就包含了“道德”、“品行”、“政治品质”等多重含义,因而“德育”的释义正是“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11](P262)至于以与国际“接轨”为理由来排斥“德育”中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内容,这种论证方法本身就是一种脱离具体社会形态从“一般社会”出发讨论问题的非科学的方法,蕴含了一种渗透着“普世价值”观的追求“一般教育”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

第二,关于“公民教育”。

或许是为了避免直接得出用“道德教育”排斥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的结论,有论者又提出,可以用“公民教育”来概括“多方面的内容”,以取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据说,“公民教育”这个概念是“中性”的,不是为哪个“阶级”、“政党”而是为“社会”培养人。其实,“公民”都是一定国家的公民,所以“公民”教育的内容是由国家的性质所决定,因国家的不同而不同,并且由国家的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超越不同国家和社会的一般的“公民教育”。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为对象的“公民教育”的内容,必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根本依据。我国宪法中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宪法第一条规定了我国的国体,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规定了我国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规定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第二十四条又直接规定了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容。这一切,无疑都是我国的“公民教育”所应有的内容。由此看来,在当代中国,能够有某种为了“社会”却又不为“阶级”(首先是工人阶级)、“政党”(首先是中国共产党)培养人的“中性”的“公民教育”吗?当代不同性质的国家中,究竟哪里存在着只为“社会”而不为“阶级”、“政党”培养人的“中性”的“公民教育”呢?我国当然应该有自己的公民教育,但是,把“公民教育”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对立起来,要求用它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其实际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在笔者看来,这是“德育非政治化”主张的又一种表达方式。

第三,关于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

有论者特别反对培养“接班人”的提法,把它作为“德育政治化”的典型表现来批判。其理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政治使命,以“接班人”为指向的教育是政治教育。的确,教育方针中的“接班人”这个概念有很强的政治性。为了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实现我国办教育的目的,教育方针对培养目标提出了包括多方面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其中的“接班人”一词侧重体现了对培养对象的政治方面的要求。既讲“建设者”,又讲“接班人”,全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构成了全面的培养目标。这里的根本分歧,不在于“接班人”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政治性,而在于这种具有政治性的培养目标是否具有合理性。邓小平始终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教育的,他强调社会主义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正因为如此,他多次用“接班人”、“革命接班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来表达他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他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说:“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育工作者,负有培养革命接班人的幼苗的重任。” [12](P106)他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40周年题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13](P1272)他要求“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6](P166)也从不讳言培养接班人是讲政治的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P104)1992年春,他在南方谈话中说,“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6](P380)所以要“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要注意下一代接班人的培养”。[6](P381)胡锦涛也反复强调培养“接班人”,他说:“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P617)可见,把“接班人”列为培养目标的构成要素,是服务于我国教育的崇高目的的,决非如某些论者所言,政治教育都“有不平等,甚至欺骗、蒙蔽等特征”。[2](P11)政治教育是否具有欺骗性,不能从“一般社会”的观念出发一概而论,它取决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一定的政治教育所维护的国家政权、所坚持的政治方向同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还是对立的。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政治教育”、“政治使命”为由反对教育方针中“接班人”的提法,是“德育非政治化”观点的典型表现,是从“普世价值”观和“德育不得包括政治教育”的错误前提出发得出的错误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在社会生活的地位和功能,决定了它必然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性。政治性是它的本质属性之一。教育的功能当然不能仅仅归结为政治功能,德育不能片面地归结为政治教育,政治性不是德育的全部属性。但是,完全脱离政治的“非政治化”的德育是不存在的。在当代国际背景下,要求我国的德育与国际“接轨”,不得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目标,不得向学生灌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等,这本身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的思想,并未摆脱论者所批判的“德育政治化”的制约。

培养教育内容第3篇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素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8-0154-02

1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落实国家战略举措的必然要求。时任国家主席于2006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党的十做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主席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大的讲话中指出:“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种全民意识,使创新成为一种思维方法、一种生活方式。创新创业需要人力资源,高校承担了培养人的工作,所以在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时,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义不容辞。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培养目标必须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发展需要。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2014年,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和号召,各部门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做了很多工作,各省市、各高校都根据国家要求制订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在各大高校提出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中,都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其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入持久地推进创业教育改革,构建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创业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市场竞争中,结合专业特色、个人兴趣与能力、职业选择等,增强实践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创业素质、创业精神、职业道德、法律素养等;支持寻找创业机会,开展实质性创业。

二是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发明创造,鼓励创新,提升其在创新方面的能力。

三是培养学生以创业创新的精神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创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以便能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从创新创业教育三方面内容可以看出,进行创业教育,使一部分毕业生通过创业找到就业机会,以创业带动就业;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提升就业质量。

所以,在高校开展并大力推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十分重要,既是响应国家政策方针,也是顺应时展趋势。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要内容

目前,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其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设置尤为重要。通过查阅2013年以来与创新创业教育有关的研究文献,同时对部分在校生、创业者、校友进行调研,得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创新创业意识及精神 创业意识、创新精神的培育是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去创业,意识到创业对自己、对社会的意义,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才能真正将创业能力应用到实践中去。纵观创业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精神特点:吃苦耐劳,永不放弃。在高校进行创业精神教育时,要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观点:创业是一种有目标的行为,一个具有创业精神的人必然是一个顽强拼搏的人。创业意识的培育还包括培育学生打破社会的、自己的思维定势,主动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

创业相关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创业综合知识包括创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大学生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和创业有关的管理学、财务会计、市场营销等理论内容,课程涉及工商、税务、金融、保险、法律、研发等多个领域。创业还要具备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的相关知识,熟练相关技能,具备较强的行业适应能力。只有培养学生学好专业知识,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知识主动探索,才能在所学专业中挖掘创业机会,寻找创业资源。

创新与创造能力 创业的本质和核心是创新,要培育大学生具有开拓进取、灵活应变的能力,培养其理性的思辨精神,使之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鼓励其在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勇于突破成规,勇于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不断发现和创新科学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造活动,不断实践和进取,使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具备识别发明创造带来的创业机会,包括外观创新和技术革新,注重创新带来的创业机遇。

创业实施能力 创业实施能力包括自我管理、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组织领导等能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包括实践感知、创造及独创思维、健康情感、顽强的意志,同时要使大学生具备情绪管理、时间管理、学习管理的能力。资源管理指大学生创业者需要具备统筹人力、资金、物品、信息、技术等资源的能力,要创造实践机会,通过网络模拟、案例分析、情景演练等方式,使大学生具备资源管理能力。要培养大学生具备组建创业团队、科学规划项目、合理分配资源、寻找融资渠道、进行信息甄别分析等多项创业能力。

风险应对能力、法律素养及其他能力 首先,大学生要具备自我评估能力。当前大学生对自己比较自信,对社会了解不全面,盲目创业导致创业效果不好。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帮助学生评估、衡量自己掌握的技能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风险预测、识别、规避、解决的能力。同时,在大学阶段要有完备的法律教育体系,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升法律维权意识和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途径研究

在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号召之下,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效果不是非常明显。笔者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基础,以促进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要树立科学的、时代的创业教育理念 各大高校要结合学校特色与时代特征,树立科学的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纳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学校对学生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实施课堂教学、专业教育,还要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注入创新创业理念。学校的政策制定者要不断学习国际、国家创新创业理念,紧跟时代特征,把富有时代特征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理念运用到学校教育中。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丰富的师资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基础,学校要结合实际,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多门与创新创业有关的课程,使理论知识覆盖到创新创业过程的各个环节,把创新创业课纳入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比如管理基础、法律基础、财务基础、营销基础、时间管理、情绪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同时,要结合学生专业,增加学生课程选择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业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有价值的创业选修课程。

要建立过硬的师资体系,师资不仅有校内理论专家,更要有具有丰富社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校外导师。鼓励校内教师参加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发挥优秀校友的优势,聘请兼职教师,使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断提高。

要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如何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课题。2015年6月,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视频会议上,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曾提出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因此,学校要建立多样化教学体系,要把创业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中,加强相关专业课程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业教育,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鼓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业实践活动。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 创新创业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一是学校建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在校园里建立孵化器,聘请专业创业培训教师,为学生创业提供咨询和帮助,支持学生创业。

二是高校要大力鼓励学生参与创业有关实践锻炼,创造条件鼓励大学生到校外工厂或企事业单位参观、学习,进行市场调研、聆听报告、实地见习。要利用校企合作,建立学校在企业的实践中心,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提供实践基地。

三是通过举办校园大学生创业比赛,培训大学生撰写商业计划书,举办创业大讲堂,举行创业成功校友报告会,鼓励学生参加社团协会,鼓励学生投身“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等多种方式,推动大学生积极创新,参与创业。

参考文献

[1]刘立群.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J].教育与职业,2013(32):164-165.

[2]高树琴,杨艳萍.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4):159-160.

培养教育内容第4篇

一、印度的职业教育及师资培养

在中世纪,印度就有了以“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为基础的师资培养方式。之后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影响,印度的教师培训系统又在借鉴吸收英国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成长发展起来。在国家独立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印度的教师教育课程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印度的教师教育开始呈现出明显的时代性和丰富性,表现在全国对教师教育项目的重构和实施达成了共识。政府开始关注、重视教师教育的课程,并对它们进行适当调整,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师质量,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至此,印度的教师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联系更加紧密,将教师教育的发展过程各个环节承接得相对科学、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教育素质。

印度的职业教育受众对象主要集中在中等教育阶段。20世纪中叶,印度拉达克里希南委员会提出了开办一些中间学院的建议,其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中等教育结束后顺利开始他们的职业生涯,在学习期间激发学生对某些职业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技能掌握水平,并且在高中阶段应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来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样就促成了“多目的学校”的形成。20世纪70年代中期,职业技术教育在印度所占的比例远远低于普通教育、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继而引发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政府意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于是强制将一些实用性和操作性强、与社会生产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添加进学校的教学课程计划中。就这样,通过政府的控制手段,确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普通中学的合法地位。

二、印度的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课程框架

印度的高中教师教育,为了区分不同的教学对象和目标,实施因材施教,分为学术流教师教育与职业流教师教育,各自的课程设置也各有侧重,大不相同。其中职业流教师教育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旨在培养职教师资,不仅要提高未来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教育技能,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对学生进行教授引导知识技能的师范能力。

职业流教师的培养侧重点是将工作技能和实用操作相结合,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经济价值,注重学生就业或自我创业。因此,印度的职业教育教师不仅要掌握某一行业的高深技能,还要投身于为该行业培养后继人才、取得职业成功的事业,进行职业科目的教学成为职业流教师教育课程安排中的重要内容。职业流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目标是:使教师能够理解并欣赏印度社会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及其相关的原理、目的和需求,使教师具有传授知识、发展必备能力的能力,使教师具备对某一行业或职业领域特定规则的理解,具备取得职业成功而必备的技能和价值观,具备培养学生追求更高生产技能和能力欲望的能力,具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使学生具备其职业技能从某一行业向另一行业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自立、自信的精神,能够组织学生开展实习和在岗培训。

从印度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的设置来看,印度的职业流教师明显区分于学术流教师,专业性明确且突出重心。在印度的技术师范里,通常设有长期和短期两种课程,让学生在长期课程中学习专业知识,在短期课程中参加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避免与实际社会生产脱节。此外,印度还设有一些师资培训机构,学制一般为一年,主要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相关师范技能。这些中心培训学院通常都会与附近的师范培训学校结成合作培养关系,在中心学习的教师可以去师范学校获得实习的机会。

三、印度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内容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自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实业教育可算是中国最早的职业教育,已经有超过百年的历史。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课程着重于训练学生掌握相当知识面的课本知识,强调学科的专业理论性,相比较之下实践性较弱,忽视了教师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在职业教育师资培养这一注重手动操作能力的领域,更加需要优化教师课程结构,加强实践实习操作。在这些方面,印度的职业教师师资课程设置确有领先于我国的地方,借鉴这些长处对我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有极大帮助。

培养教育内容第5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职业能力

当代社会人才大致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四类,根据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分工不同,普通高等教育重点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而技术型人才(包括一部分高智能的技能型人才)则由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职业能力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

一、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需求

目前中小学英语教育(尤其在边远地区学校)师资短缺,教法陈旧,对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教学的模式适应性不强。而用人单位选用英语教师时除了关注其英语专业能力外,尤其注重其作为师范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外,还应通过注重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来培养英语师范生基本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

1.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理论源自北美,意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这里所说的“能力”包括完成一定职业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CBE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学校首先聘请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需要确定从事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然后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并组织教学内容,最后在人才培养期满时考核学员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2.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概括为“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指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由此可见,新课标在体现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发展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目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2012)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中指出,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总体状况还没有达到新课标提出的专业要求,英语课程改革对中小学英语教师自身多方面综合职业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行,社会及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也将明显提高,在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首先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小学教育教学一线需要的‘用得着、上手快、下得去、留得住’,既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教学能力,具有实用的组织课外英语语言活动的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进一步确立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知识能力、实践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学、心理学及英语教学法流派等相关专业知识能力以及职业素质、语言应用、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以及突出师范特色的实践教学内容是突破过去人才培养单一型、理论型的局限,转而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

1.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性原则

为适应高职教育迅猛发展的形势并回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结合实际,以培养学生学科教学能力为导向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明确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更要多方面培养学生胜任基础教育英语学科教学的能力。

(2)系统性原则

英语教育专业是英语语言学与教育学专业紧密结合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课程设置既要保证学生广博的英语语言知识和娴熟的英语语言运用技能,又要同时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除了系统开设教育学、心理学及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等学科外,还应开设突出英语教育特色的技能训练科目,如,英文书法及板书设计、英语课堂教学设计、英语课件制作、简笔画、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以增强高职英语教育的师范特色和学科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3)实操性原则

实践教学内容无论在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上,还是在学科教学能力培养上,都应遵循实操性原则,要调整好英语专业基础类课程群(精读、泛读、听力、口语、语法、写作等)教学中教师语言知识讲解与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实践操作的比例,也要调整好教学法课程群(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学技能、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等)教学中教师外语教学理论讲解与学生实际教学技能实践操作的比例。总而言之,英语教育专业授课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让学生在“做中学”的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语言专业和教育教学领域都能把所学的知识和经验用于自身的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自操作来锻炼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职业能力。

(4)分阶段培养的原则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应依据英语专业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语言程度分步骤实施,各阶段分别对不同的技能有侧重地训练。具体讲,初级阶段着重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语音语调、英文书法等基本能力,然后逐步向高级阅读、高级写作等语言技能和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英文歌曲与歌谣创编等教学能力培养过渡,最后着重强化现代外语教育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法、教学设计等基本职业能力。

2.具有鲜明师范特色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构建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因而具有鲜明的师范特色,而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英语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技能两部分,具体来讲:

(1)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内容

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在初级阶段应以强化语言基本功为主要目标,而中级和高级阶段则以英语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为主。根据分层培养的原则,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实践教学的内容各有侧重:在初级阶段(一、二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等方面专业技能扎实的基本功,具体内容包括美文背诵、单词听写、听力训练、阅读训练、语音语调训练、口语表达训练、书面表达训练、学唱英文歌曲、讲述英语故事等;在中、高级阶段(二、三年级)继续培养学生英语阅读、写作和口/笔译训练的同时,加强英语美文赏析、英文电影片段配音、话剧编排表演、英文报纸编辑、英语辩论、中西方文化介绍等知识拓展和能力提高类的技能训练指导。

(2)学科教学技能培养内容

学科教学技能培养主要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期实现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还应注重全程不间断、分层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科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一年级开始逐步分期开设与教师职业技能相关的英文书法、简笔画、教具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板书设计、教学设计、英文歌谣创编、教案编写、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能力职前培训科目,切实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教学技能。

3.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

保证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实施的关键是创设和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为此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课程教学中推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措施是:学业考核成绩=形成性评价(70%)+终结性评价(30%);形成性评价=平时表现(10%)+作业完成情况(30%)+平时测试(30%),平时成绩根据考勤、课堂参与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知识技能的掌握运用情况、学习态度等综合评定,作业完成情况根据单元预习复习、作业练习的完成和个人英语能力展示综合评定,平时测试成绩由单元测试和期中考试成绩综合评定而成;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成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科目任课教师在学期末设计的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各占50%的期末考试之后由教师评卷打分确定成绩。

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各项培训科目在整个学期内动态地跟踪记录学生的发展变化,并对其进行整体性评价。灵活多样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能有效反映学生对各项实践教学内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教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加强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色,也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重点。近年来,我校英语教育专业在教学改革与探索中,逐步形成了以实践教学内容为核心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为了保证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有效实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和从事英语教学工作所需的基本职业能力。笔者提出如下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对策:

1.发挥英语专业课授课教师的示范作用

高职英语教育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充分利用教师自身在语言课堂上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授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方法及基本职业技能。

2.创造实践教学条件,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

除了英语专业日常语言教学常用的数字化多功能语音室、多媒体教室、英语学习网络平台等基本教学设施外,英语教育专业还应设计或购置专用学具来保障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质量,如,设计硬笔书写专用纸张或临摹字帖、购置板书设计和书写技能训练的小黑板等,以规范学生英文书写和板书技能训练;设计或购置英语教具制作的卡纸、彩笔等文具,以规范学生教具制作技能训练等等。此外,微格教学这种广泛运用于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模拟教学活动,是培训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技巧的一种有效方法,则需构建以现代视听技术为手段的微格教室及相应设备。

3.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

为了实现在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全员育人”的总体目标,努力实现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英语专业学习和教学能力提高上“生生有管理,处处有指导”的教育任务,应积极推行“全员导师制”的育人模式。为此,系部成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班级任课老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英语专业知识技能如语音、语法、英语学习策略和方法,以及英语教学基本技能如教学设计、教案撰写等方面为各自“承包”的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4.通过课外活动有效延伸课堂教学,课内外训练同步,提升职业能力

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将课堂内外的训练结合起来,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英语基本功大赛(如语音语调大赛、英文故事讲述比赛、英语戏剧大赛、英文诗歌朗诵比赛等)和英语教师技能比赛(如英文书法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英语微格教学大赛等),对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进行知识储备、语言技能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等进行全方位的引导,将课内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的规范要求辐射延伸到课外学习和训练上来,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内外同步训练,以有效地提升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

5.组建和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应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标推广实施的新形势,组建“双师型”的教学团队,聘请基础教育一线教师或教研员专家任教,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授与英语教学技能相关的课程,同时也要定期培训英语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使其成为既精通英语本专业,又熟悉基础教育,并善于研究基础教育、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双师型”人才。

结合社会发展对中小学英语教育人才的实际需求,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应将师范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构建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努力探索保证其有效实施的策略,以达到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2.

[2]申鑫.以小学教师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汪先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与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8(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教育学院2012年度院级课题(重点项目)“新疆教育学院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XJJY201207)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申鑫(1970-),女,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教育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语教师教育。

培养教育内容第6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 教学内容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0146-03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我国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使命,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职教育不仅培养学生过硬的职业技能,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品质、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这是职业教育赖以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手段,也是学校常规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校体育能有效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社会适应力,而学校体育的任务主要通过体育课教学来完成。

一、中职体育教学的现状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无论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呈迅猛发展的态势,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学校重专业课、轻体育课,致使中职体育教学存在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表现在:第一,体育教学处于无序状态,缺乏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体育课是给学生放松的,随便打打球就可以了。因此,上体育课时学生就拿篮球或足球去玩玩,部分教师上课无教学大纲、无教学计划、无教案,只是在旁边看看。第二,学生体育知识浅薄,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少、水平低。笔者曾对广西5所中等职业学校35名学生进行随机谈访调查,结果发现:学生的体育基础知识很薄弱,如投篮以什么样的方式命中率最高,只有5名同学答对一种,约占总人数的14.3%,另外还有85%以上的学生说不懂。学生对体育技能项目掌握得也不多,仅限于一些球类项目,而且水平较低。中职体育应有一定的走、跑、跳、投以及垫上运动、健美操、韵律操等内容,这些技能的掌握能为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好处。如果遇到突况,这些技能说不定还成为逃生的重要手段。第三,学生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下降。为了了解近年来中职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笔者查阅了南宁水电技工学校2008、2009、2010级三届学生的体能训练记录,其中100 m、200 m、400 m、800 m跑步记录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另外,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的次数也明显减少。第四,学生体育认知能力差,进取动机不强,意志品质脆弱。中等职业学校与高中属于同一层次,大部分学生初中毕业时因成绩欠佳而选择中职。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教学水平和教学条件产生差异,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而受过去成绩欠佳所产生的畏难情绪的影响,部分学生在体育竞技中缺乏拼搏精神,对班级体育活动表现冷漠;在很多场合表现出意志脆弱、没有吃苦耐劳精神的现象。第五,体育教材滞后,教学内容陈旧。虽然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已经颁布近10年,但部分教师仍没有领会有关精神,未能及时变更教材和调整教学内容。第六,部分教师教学怠倦情绪严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担心学生出问题而对体育教学表现出怠倦情绪。

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原则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内容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中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乐观的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标准》规定了体育课程目标体系的五个领域,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一个指导思想,即“健康第一”。根据《标准》要求,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要求本课程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保证绝大多数教学时间用于体育活动实践。应让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以使他们的身体得到很好的发展,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避免用过多时间在课堂上给学生讲授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现象,但在充分保证体育实践的前提下,也可以安排一定时数的室内教学来讲授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在学生充分实践的基础上,应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意识,增强其运动技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二)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要求本课程按照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和难易程度安排教学时数,并根据各学校的器材、场地和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时数和进度。在教学实践中,根据灵活性原则各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的校运会适当添加学生们喜爱的竞技项目,如跳高、跳远、啦啦操、街舞等,也可以添加具有民族特色的趣味体育运动项目,如抛绣球、竹竿舞等,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运动技能,达到课程目标并增强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自豪感。

(三)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要求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应指向多种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教学目标”,而且每一个教学目标下面都提出了不同级别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可根据学生个体需求和个体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综合性原则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运动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中职学生的年龄段都在15~18岁之间,他们的身体和心理正处于半成熟并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并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此外,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也应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以保证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习目标的实现。

三、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

中职体育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标准》中明确规定的“五个学习领域”、“三个目标”和“一个指导思想”。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具体情况,构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修订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实施是教师搞好课程教学的有力保证。中等职业学校不同于普通高中,虽然学制三年,但并非是六个学期不间断地进行教学,而是根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在不同时期受到间断性的外出实习、社会实践、用人单位提前招聘、参加高职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这样,不但使教学的系统性、稳定性受到冲击,而且教学总时数相对缩短,难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以适应中职体育教学。另外,与其他专业课不同的是,体育课实践课的比例远远大于理论课,因而既要充分发挥理论课的解析、说明和示范作用,又要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参与实践。由此,应根据实际情况修订教学大纲,适当调整理论课教学时数和实践课教学时数的比例,以达到课程目标。

(二)优选与自编相结合,搞好教材建设

教材是课程教学的蓝本,是课程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因此,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采用优选和自编相结合的方式,搞好教材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中职体育教材建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依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等原则,突出中职体育课程的实践性、针对性和趣味性,涵盖《标准》的“五个学习领域”、“三个教学目标”,才能达到课程目标,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中职学生对专业技术、技能和文化知识较为重视,对体育教学重视不够。因此,教材建设应考虑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教会学生一两项能让他们终身受益的体育项目,促进他们综合体能的提高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教学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相关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各种竞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活动课程主要通过自由组织、自由活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满足学生体育健身娱乐、发展个性和养成各种气质的要求。经过重组和优化,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如表1所示。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切实可行的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使体育教学更具有实践性、系统性和针对性。表1中“理论课”包括讲解体育、卫生、保健、竞技等内容;“素质课”包括田径类运动、体操、垫上运动、杠上运动等内容;“技能课”包括球类运动以及一些竞技项目。表中没有列出具体课程名称,各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时可根据本校实际适当调整。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应具备五个特点: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和终身性,以达到课程目标和要求。中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各项要求,可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的要求,对教学内容和课时比例作适当的调整。笔者所在学校曾作过这样的调整:田径部分由原来的15%~18%增加到37.5%,同时将障碍跑、接力跑、50m跑、100m跑单元课时量加大。跳远、投掷项目以专项课形式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专项技术的掌握。这样的调整是为了加强学生走、跑、跳跃、投掷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的提高,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加大“球类运动”的课时比例:由原来的10%~12%增至20.3%,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反应能力,通过技能、战术的学习,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普遍增强,对今后参加工作时的实际动手、动脑、操作都大有益处。另外,中职生走上工作岗位时,他们的年龄较小,工作经验少,正处于朝气蓬勃阶段,如果体育技能不错,将更受用人单位欢迎,因为他们既增加了体育骨干,又增添了新鲜血液,会给用人单位带来活力。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体能

在以上的教学内容体系中,教育课程亦称显性课程,活动课程亦称隐性课程,充分体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思路。一方面,中职体育课参照《标准》中1~6级标准(高中阶段)每周学习时数仅有2课时,除传授技能理论知识所占时间,学生能够用于课内实践的时间并不够,也就是说,技能内容的实践和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外实践来实现。另一方面,课外实践和课外活动是课程教育的必要补充。中职学生每天都有出操的制度,每学期召开运动会,平时举行各种球类比赛、啦啦操、健美操比赛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热情开朗的高尚情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不仅是课程教学的要求,而且是养成锻炼习惯后学生的自身需要。体育课程教学与实践是一个双向互补的过程,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通过课外实践和竞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体能。

【参考文献】

[1]康建纯.我国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7(1)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EB/OL].省略.cn/ncs/gym/gym.htm,2003-02-23

[3]刘亮,马静.学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内容选择[J].教学与管理,2008(5)

培养教育内容第7篇

关键词:中职体育教育;优化教材;教育多样化

中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优秀人才的使命。新形势下的中职体育教学不仅内容丰富,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开拓精神,而且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我国中职体育教育的现状

随着中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对中职体育教育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其中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体育教学不重视。现阶段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在一味地追求就业率。重专业课,轻视体育课。体育课就让学生打篮球、踢足球,没有教案也没有教学计划。②体育教学的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在内容上,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是一样的,造成了学生上课不感兴趣,对体育不够重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③学生身体机能和素质下降,最近的一项检测结果显示:我国中职学生的耐力素质和肺活量指标下降;运动量严重不足,一些学生的体重严重超标。④学生课业压力大,对体育认识不足。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根本没有用,只是在浪费他们学习的时间。学生从心理上就不够重视体育课程,因此对体育的开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

二、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的依据与原则

中职体育教学方法与方式的选择和运用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时是否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好坏。在选择体育教学的方法时,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目的和任务来确定;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心理动态;最后要考虑当地的体育技术水平。体育教材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就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多样化。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要具备健身性、趣味性、实用性、专业性和终身性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活跃,理解力较强,勇于探索,求知欲强,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巧妙地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这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2]。

三、加强能力培养,构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途径

1.加强对中职体育教育的重视

现阶段,中职体育教育不能很好地开展的主要原因就是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和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专业课的学习上面。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提高学校、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一方面,加大对体育教育的投资,完善学校体育教育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要提高体育教师和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要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提高身体素质,为了日后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立足实际,优化教材

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在依照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开展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实际情况。地区不同,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也会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以适应当地中职体育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结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要让学生有意识地去运动,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3.中职体育教学形式应多样化,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1)丰富课堂内容,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既要有传统项目,又要有现代的学习内容,满足大纲中走、跑、跳、投、垫上运动、健美操和韵律操等的要求。对于长跑、短跑等传统项目,可以采取变换队形、接力赛、逆向接力赛等新的方式,创新课堂模式。

(2)提高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增强体育教学活力。教师要用语言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培养教育内容第8篇

我国目前学校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对道德教育价值认识上狭隘与功利,把道德片面地视为对人的意志与行为的限制与防范;(2)对教育目标设定的虚空或低谷,因而缺乏号召力;(3)在道德教育方法上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的接受者,普遍采用灌输的方式。综上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学生看成被加工的对象,而没有把学生看成是现实生活中的有机体,而学生需要有自身的价值判断,自身对现实的感悟和体认。我们教育学生谦虚使人进步,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不善于表现自己却被别人视为无能。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地选择道德,有自身的道德衡量标准,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在事件中才能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的道德人格逐渐健全。麦克莱伦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不能被灌输或施加条件来诚实地讲话或公正地判断,因为实施这些美德都需要一种自觉的意识或自由选择的品质。”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主体性的唤醒和弘扬,培养学生独立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因此,研究道德教育中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培养,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中,将如何唤醒和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来促进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价值冲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尊重和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

地处江苏锡山小镇的锡山中学,90%的学生来自农村,98%的学生是农家子弟,可该校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制订了课程总目标: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具有现代中国人意识。在该目标的指引下,学生毫不客气地拿走“自行车维修”“就业指导”,写上自己需要的“交际课”“心里辅导课”。调查显示,98%的学生按本意选择了自己开设的课程,满意率几乎达到100%,这就告诉我们,教育者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并培养其独立的思想意识,让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有独立的见解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发展成为建设性和研究性的人。

二、主体性人格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与交往

伴随着人类进入了网络时代,我们将如何教育学生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让学生融入社会为社会做出贡献?我认为,首先应当把学生从家长和教师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让学生自主地做一些事情,自发地组织活动,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只有这样,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到自身的地位和作用,遇到问题才能自创地解决,并从实践中明辨是非,提高学生的主体性。另外,教师应从包办学生的一切事务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大胆交往,让学生去应付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学生才有自己的思维,而我国目前学生在学校接受的价值与态度无法应付社会生活中的矛盾与问题,所受的教育成了“善意的欺骗”,使学生浪漫的理想破灭,不得不顺其自然,而无独创性。尊重学生的自主活动与交往是当代主体性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加以充分认识。

三、在教育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道德教育的任务是把缺乏道德经验与能力、依赖性较强的学生逐步培养成为具有自我教育能力,能够独立的待人接物的社会成员。这就要求学生对自身进行道德教育,即“主体性道德教育”。苏联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深信,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就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教育是道德教育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只有当主体的心灵受到深深的触动,才会激发学生新的发现和新的行为,促使学生奋进,追求新的目标,达到新的境界。这就要求主题必须有良好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并在生活中能自主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和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来促使人格健全、道德行为的完美。

今天,为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更应该张扬个性。孔子认为,任何人都应该有坚强的个性、坚贞的气节、昂扬的志气以及不屈不挠的意志。他说:“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以夺志也。”肖川教授也说:“道德知识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更具有强烈的主体性。”

主体性人格的培养关系着当代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的形成,也是当代道德教育的大难题。本文旨在唤醒人们对学生主体性人格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育界人士对主体性人格培养的重视。

培养教育内容第9篇

【关键词】军校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Construc tion Of Military Aacademy

Gao Xiaoyue

【Abstract】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is a large, complex systems engineering. Therefore, in the course system of constructing must be guided by the right of thinking,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diathesis and capability of cultivation objects as the main training aim and aspect. No other than in this way aptness assure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academy science , practical and relevant, make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accord with the educational needs of our military’s curren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Education of Military academy;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任职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军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具有军事教育课程体系的一般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特定的规律和内涵。在任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在充分分析任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同时,把握其运行机制,使任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符合任职教育的特色,增强课程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保证任职教育培养任务的顺利完成。

1 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培养院校为实现其培养目的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任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方向,是院校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制定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一方面要结合总部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宏观指导要求,另一方面要深入部队调研,确定培养对象微观层面上岗位需求的能力和素质,然后结合培养院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应部队现实和发展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是要以中央军委和总部关于制定任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文件为指导。二是根据部队发展和建设的实际需要确定任职教育对象能力素质构成。三是要分析培养院校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增强培养目标实施的可行性。

2 任职教育课程结构的构建

任职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教育,其培训周期短、层次多、内容新、培养任务明确。所以,任职教育要按照总部的文件规定,按照培养目标的需求,划分教育阶段,对课程进行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由核心课程和相关课程组成。整个课程结构要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的不同,构建“课程相对稳定、专题灵活组合、内容不断更新”的课程结构模式。一是构建任职教育课程结构的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政治人文类课程、科学文化类课程、军事共同类课程、专业通用类课程。二是构建任职教育课程结构的专业课程模块。在专业课程模块的设置中,要强调课程设置的综合化,强调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三是构建任职教育课程结构的拓展课程模块。任职教育拓展课程模块主要是根据被培养者的兴趣、爱好、个人发展潜能而选择的“选修内容”,为培养对象提供包括报告、讲座、研究、部队实践等课程。

3 任职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任职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军校教育,又使得它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即它在对以往直接经验或间接经验进行分析和梳理的同时,也包括对未来知识与能力一种设想和期望。其内容的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任职教育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初级任职教育其课程内容构建的重心应趋向于教材;中级任职教育其课程内容的构建在价值取向上应以经验为主;高级任职教育其课程内容的构建在价值取向上的选择上应以课程活动为主。二是任职教育课程内容构建的原则与方法。任职教育课程内容的构建,要根据任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规格,结合课程结构的要求,突出体现实践应用性、岗位针对性、逐级衔接性和整体综合性的原则,做到综合学科,整合知识,优选内容,剔旧增新,区分层次,合理划分。三是任职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任职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培养对象实际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模式,在课程内容的结构上,第一方面是综合性课程内容结构。任职教育培养目标应具有复合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课程内容结构的设计上应具有综合化的特点。这种综合结构,必须符合未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内容要根据任职培养对象学习的专业领域要求,为牢固掌握其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奠定广泛的、综合性的基础。第二方面是模块化课程内容结构。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景模拟单元。其中每一个模块单元都应针对某一个职业的多项能力中某一项或几项能力的定向教育,让受教育者掌握从事某一项任职所必须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受教育者既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在教员的指导下对模块作适当的增减。第三方面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结构模式是在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密切相结合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呈直线递进关系。这种课程内容结构能按不同课程类型划分教学阶段,即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及专业技术。其优点是突出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内在联系,符合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利于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

4 任职教育课程标准的构建

课程标准是指一门课程为达到一定的课程目标而进行的具体规划和设计。一般包括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着重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制定任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任职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要体现任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突出任职教育特色。要做到强调实用性、体现灵活性、增强针对性、具有可操作性。二是优选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要体现出使教学内容符合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使教学内容贴近部队建设实际,使教学内容紧扣现实军事斗争准备需要。三是明确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初级军事指挥任职教育院校,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并辅以试验、实地、现地作业、实兵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员的初级指挥能力;中级军事指挥任职教育院校,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注重图上作业和现地作业,培养组织指挥能力;高级军事指挥任职教育院校,应以自学为主,研究式与问题式相结合,注重图上作业,现地作业或实兵演练,提高运筹决策和实际指挥能力;四是选择任职教育的考核方法。初级任职教育的考核方法应以毕卷考试为主,注重考查培养对象对于基本军事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中级任职教育的考核方法应以开卷考试为主,重点考查培养对象对于理论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能力;高级任职教育以考查为主,主要考查培养对象对于考查内容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具体到培养院校实际的考核中,各个任职教育培养院校可以综合使用几种方法,灵活处理。

参考文献

[1] 朱如珂,董会瑜.《现代军校课程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

[2] 王前新,孙泽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论》.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