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校科研的特点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7 15:58:19

高校科研的特点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1篇

>> 发达国家的农业结构调整及启示 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特点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数学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发达国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科技服务业运行特点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城镇化发展的历程、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近年产业结构调整及对苏南的启示 发达国家高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经验与特色 发达国家“以房养老”的经验及特点 发达国家创造绿色GDP的经验及启示 发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及启示 发达国家的职教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中的师资队伍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武器装备采办委托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及启示 发达国家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机理及启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四) 注重新老交替,优化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指同一时期各个年龄段科研人员的组合比例,包括老年、中年、青年科研人员的构成比例。年龄结构反映出科研队伍的精力、活力、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体现出科研水平的兴衰趋势。最佳的年龄结构应体现人才成长的规律,有利于科研人员的新老交替,保证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使科研队伍有发展后劲,必须均衡年龄结构,形成合理的老中青梯队。有研究表明,科技人员发明创造的最佳年龄在25—45岁,最佳峰值为37岁,老化的临界年龄平均为50岁,25—50岁是一个人记忆力和理解力同时处于最佳状态时期,也是精力充沛、体力强健的时期,因此,最佳的年龄结构要求这一年龄区的人数大于其他年龄区的人数[4]。遵循科研人员的年龄特征,适时引退老龄教师,及时补充年轻教师,形成老、中、青结合的年龄结构,以保持科研队伍的创造激情,正是发达国家建设科研队伍的基本做法。

美国为了提高高校科研队伍的创新力,特别注重吸收有研究经验的教师,尤其是35—59岁之间的科技人才,而不太愿意接受过于年轻的教师,特别是30岁以下的教师。美国教育部2009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高校教师队伍中,35—59岁的教师占了73%,其中35—39岁的占11%,40—44岁的占14%,46—49岁的占15%,50—54岁的占17%,55—59岁的占16%,而35岁以下的仅占7%,其中30岁以下的仅占2%。但美国高校的老年教师占据相当大的比例,60岁以上的教师占18%,其中65岁以上的教师占6%。美国高校教师队伍的这种年龄结构反映了其人才观念上的重能力轻年龄的倾向,并不刻意追求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这与日本、英国形成较大的反差(见图10)。

图10 2003年美国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Digest of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9.,日美两国高校专任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几乎分别是我国的4倍和6倍。针对我国高校科研队伍学历偏低的情况,需要通过提高新进人才的录用标准,加强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科研人员的学历水平。同时,对于科研队伍中学历低且科研能力弱的人员,更要量才而用,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建议分流到其他岗位。

(二) 彼此渗透,促进科研队伍的学科融合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高校科研队伍的学科结构有所调整,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各自为政的特点比较明显,而且三大学科之间尚未形成重点领域。继续调整高校科研队伍的学科结构,要以挖掘潜力、发挥优势、凸显特色、适度超前为调整原则,既要注重分科建设,追求某一学科的精益求精,突前冒尖,又要注重学科群发展,实现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培育学科生长点。国家要做好重点学科的地区性布局和高校性布局,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即使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学科发展上也不要平均用力,要突出学科特色,杜绝学科建设上的长战线、空壳子。

(三) 兼收并蓄,优化科研队伍的学缘关系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校都在有意识地引进“外员”,促进学缘结构的远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科研队伍学缘结构的近亲繁殖强度仍然严重。优化高校科研队伍的学缘结构,可以采取远亲杂交与近亲繁殖相结合的途径,在引进“海龟”的同时也留用本校优秀的“土鳖”,其比例可以遵循黄金分割法则,将本校毕业生的比例限定在38.2%以内,将外校毕业生的比例扩大到61.8%左右,这样会使学缘结构更具多样性。

(四) 新老交替,调整科研队伍的年龄构成

近十年来,我国高校强调人才引进的年轻化,由此造成了科研人员在年龄结构上的断层。从2009年我国教育部的统计数据中发现,2008年我国高校40岁以下专任教师占63.9%、41—50岁占24.9%、51—60岁占9.5%、61岁以上占1.7%,40岁以下专任教师所占比重过大,而最富创造力的41-50岁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相对较小,阻碍了高校科研创新。优化高校科研队伍的年龄结构,在发挥中年科研人员的中坚力量、不断引进青年科研人员以补充新鲜血液的同时,需要适时引退老而无为的科研人员,使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同时,对于高年龄、高水平、高热情、身体状况良好的科研人员,可以通过延长退休年龄、返聘等方式鼓励他们发挥余热。

参考文献

[1] 马丽娜.国际科技合作文献计量学分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11):6063.

[2] Soler M.How Inbreeding Affects Productivity in Europe[J].Nature,2001 (411):132.

[3] 张继平,董泽芳.中外高校教师学缘结构的近亲繁殖强度比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6): 9396.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2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特点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它对于提高全社会对在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技能,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改革等均具有重要作用。与其它学科的科学研究相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本文试图对此加以探讨,以期给从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的科研活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研究对象的广泛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对象(在校大学生)、教育的主体(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教育的社会环境以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一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学科,是一个完整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发掘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史,结合实际特别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研究如何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wWW.133229.CoM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大学生心理和思维的特征、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状况、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认知和所持的态度等。将教育的主体即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如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与高校其他教师相比较所享受的基本待遇,考察他们的思想理论水平、业务素质以及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认知及所持的基本态度,并提出加强这支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途径和方法。将社会环境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考察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趋势,社会结构、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或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情况对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它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有什么样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于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哪些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哪些不利的影响。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途径、方式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适应大学生心理特点及思想状况,根据时代要求,充分运用现代社会提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研究内容的倾向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内容.基本上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两个方面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在研究对象上,前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本身.后者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研究对象,注重的是理论的教育;在研究任务上,前者以揭示理论的实质、探讨理论发展的规律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后者则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作为主要任务:在学科属性上,前者属于基础研究,后者则兼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双重性质,其中应用研究的性质更加突出。因为理论教育的研究虽然也要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并以此为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所谓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但它更主要的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即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怎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对象所接受,从而转化为他们自身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价值观念。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先搞清楚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才能解决用什么样的理论观点进行教育和如何进行教育的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搞好了,又能增强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念,进一步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繁荣。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联系、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科学研究两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实践中要平均用力,而是要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后者,即应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研究。这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既具有一般意义的教育的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即意识形态性。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教育的一般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主体、客体、目的、内容、方法、结果等,也反映教育的一般规律。与其它学科不同的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不是别的理论作为施教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因而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或阶级性。这就决定了它必然有着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因此,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研究,既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更要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一般教育活动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如何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以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主体的特定性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的主体主要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教师。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除对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研究之外,更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在目前形势下,主要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问题。对此,高校马克思主义课理论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的难点、重点、热.点问题,教师最有发言权。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内容,毫无疑问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的编写,首先要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性。但教材内容还必须体现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和热点,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承认.教材内容的确定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专家学者、教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三方通力协作。需要学术界立足中国国情,开阔视野,深人探索,产生出较为成熟和系统的理论成果,而不是浮光掠影、只言片语的评说。还需要由政府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和选择,在统一的教学大纲的规范下组织编写。而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都离不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日常性研究。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最了解学生,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问题最为熟悉,也有最深刻的体会。专家学者的研究(有的教师本身就是专家)必须以广大教师的研究作为基础,广泛吸收教师的科研成果。教育部门的决策也是一个民主集中的过程,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是其决策的最为直接的依据,广大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而获得的科研成果,也是重要基础。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音乐学科 青年教师 评价体系 高校

随着国家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已经我国高校音乐教师队伍中的重要力量,广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关系着我国高校教育的质量。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要建立促进师生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课程改革起着导向以及监控的功能,可以说课程评价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高校青年教师发展评价体系应当满足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需要,同时还要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我国高校音乐学科课程的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课程标准及目标来判断课程在改进教学方面价值的活动。

一.高校青年教师现状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教师队伍趋向于年轻化。本文以广东省的三所高校为例,通过调查数据发现,35岁以下的教师在所有在岗教师人数中所占比例达45.25%(见表1)。

表1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人数所占在岗教师总人数比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艺术综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校艺术专业的扩招,造成艺术师资队伍人才短缺的现象。目前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力量。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所开设的科目比例达到38.22%(见表2)。

表2广东省三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工作表

高校音乐教育具有专业性、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教师的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我国高校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急需提高。

二.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构建,立足于实践而又经过了人们思想的加工,是一种理性认识。通常来讲,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会成为教育行动的思想先导。

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展性评价要面向学生,尊重每位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课程开发的前提。课程评价的技术手段应当是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评价过程中,应当由过去的偏重知识的评价向着注重全面素质评价转变。

2.促使课程不断提高和改进的理念

评价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当中。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判断课程优劣的存在,更应该重视过程评价。评价不是课程的终点,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3.面向多元化的理念

发展评价体系的理念强调评价标准、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进行平等的对话磋商,通过对话决定最终评价。开放的评价方法可以吸纳各方的观点,评价者以开放的心态在评价过程中同评价主体或者被评价者进行信息、意见以及观点的交换沟通,让评价活动不断完善。

三.l展性评价体系的原则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音乐学科青年教师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遵循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

1.过程性原则

关注结果的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评价是面向未来的评价。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一位被评价的对象都是拥有自主思维能力的人,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对象,应当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2.平等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在体现音乐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符合音乐学科教学的规律,并以此为依据体现音乐课程的价值以及性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差异。在差异中寻找适合个人发展的教学方法,力求促进每一位被评价者在各方面的平等。

3.实践性原则

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可以体现每位被评价者的水平,可以对其进行多方面内容的测试,而且测试结果相对更加准确。通过实践可以有效而又科学的对他们进行评价,因此音乐学科课程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4.综合性原则

评价应当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评价,既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评价,也要包括教师的教学方面,应当对所有参与音乐课程的主体在每个领域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重视学生全面素质能力,不可从单方面进行评价。音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整体素质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所以评价应当从整体出发,不可只看片面性,除了单方面的专业能力之外,交往能力、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都应在评价标准里面。

四.评价体系的作用

1.积极导向作用

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课程评价的目的是引导教学工作向着对的方向发展,进行课程评价的意义在于其具有的积极导向作用。完整的音乐教学课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音乐老师的教学工作以及课程管理者工作者的参与。最终的课程的定制是通过接收每一位参与者反馈的信息来进行调整和制定相应的策略。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产生的思想会贯穿到课程改革的每一个环节。

2.调节、反馈作用

评价可以根据各环节人员的反馈发现每个课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各方意见进行调整。评价主体根据接收到的信息进行相应的修正,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评价可以准确的获取音乐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的相关信息,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诊断,可以使用有效的手段对问题加以解决。发展评价体系应当主张评价者要把评价结果以有效的方式传达给被评者,不可把结果一直留存在评价者一方。

3.激励、教育的作用

对被评价者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培养他们的全方面发展,不是为了让其知道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评价应当是教学和课程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让老师和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的教育手段。进行评价是给了被评价者更多展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一些机会,在评价中正确认识自己,在自我教育中获得长足的进步。通过评价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定和自我反思,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激发自身的潜力,建立自信。

4.记录成长作用

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不是传统单一的评价内容,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和多元化的评价内容,尤其重视质性评价方法。质性评价主张定量和定性结合,利用多种方法,将有利于准确、清晰地描述被评者的发展状态。注重的是评价的日常化,音乐教师把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各种进步记录下来,可以有效的加强师生彼此之间的沟通了解,从而形成公正、客观、具有激励作用的评价。

五.评价体系的构建

构建评价体系要综合考虑评价的对象,应当结合音乐学科的青年教师的特点,针对性的构建评价体系。因此,评价体系的构建要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既要包括音乐学科的学习目标,还要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关注学生专业成绩的同时,还要开发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潜能。把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只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发展性评价体系的关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评价应当承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根据不同的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的习惯,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进行评价是允许学生针对评价者对自己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2.促进教师不断发展

摒弃传统评价方法中把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工作唯一标准的方式,构建可以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除了教学结果以外,在教学方法、教学态度、I务素质以及教学思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可以结合“反思”和“自评”的方式来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鼓励教师通过自评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经验、改进方式并不断提高。

六.总结

我国高校音乐学科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受教育政策和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的影响,也受社会报偿和文化氛围的制约。要提高高校音乐教学质量,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必须足够重视。音乐学科青少年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师评价方式中注重结果的评价方式,应当注重评价对教师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斯萌,王永航.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9-30.

[2]赵秀芝.音乐教育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03(11):32-34.

[3]李琪.发展性评价体系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黄河之声,2015(2):65-65.

[4]王浩.地方高校音乐类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当代音乐,2016(24):26-27.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4篇

高校;学报;特色建设;综合服务

【作者简介】陈 静(1977—)女,河北省泊头市人,北京物资学院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编辑,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特色是期刊的生存之本与核心竞争力,我国卓越的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曾经这样说过:“没有个性或没有特色的期刊,生存已成问题,发展就更没有希望了。”在期刊林立、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学报要谋求生存和发展,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特色是学报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报生存和发展的优势,高校学报只有重视自身特色建设,具有区别于其他同类学报的突出特点,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与品牌,才能不断提高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但是,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教学和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天然具有综合服务功能,承担着登载高校教师科研成果、宣传高校教师学术观点、服务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的任务。为更好地展示所在学校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学报必须综合考虑学校学科建设全局的需要,根据学校开设的学科和专业进行栏目设置。而高校专业设置的多学科性与专业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学报不可能像其他专业性学术期刊那样,只专注于某一专业学术领域并向纵深发展,而必须从高校学科建设的全局出发,兼顾综合性和全面性。而如果没有侧重、面面俱到,很容易造成专业分布的平均化倾向,导致学报质量的降低与个性特征的弱化,不利于学报影响力的提高。因此,正确认识并处理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在确保学报综合服务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学报特色,成为高校学报必须思考的问题。

1.高校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关系

表面上看,学报特色建设与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似乎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讲,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可以共同发展的。

A.高校学科建设是学报生存和发展丰厚的土壤,对学报特色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特色建设只有在服务高校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成功。只有高校学科建设搞好了,从事特色方向研究的人才多了,相关研究成果丰富了,才能更好地涵养稿源,推动学报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学报特色的形成。强大的学科建设成果的支持是学报提高质量、形成特色的前提和基础,学报特色建设不可能脱离高校学科建设的实际去单纯追求所谓的特色,而必须基于本校教学科研实际,根据本校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特色建设对本校教学科研可能产生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a.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和优势学科是特色栏目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重点学科大多承担有部级科研课题或省级科研课题,拥有雄厚的课题资金和大批的研究者,反映了高校的最高科研水平,在高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重点和优势学科中人才梯队的组建,为学报打造了一支稳定而优秀的作者队伍。这些学者围绕相关研究课题广泛收集资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相关研究,取得大量研究成果,可为学报特色栏目提供充足的稿源。有了高水平作者与研究成果的支持,学报特色栏目的存在就有了必要的前提,学报特色栏目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学报特色栏目影响的扩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如果没有重点学科提供科研成果,没有一定数量的高质量稿源,围绕着这个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特色栏目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走向消亡。

b.学科建设中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可以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推动学报质量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

重点学科发展与特色栏目发展之间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特色栏目的发展。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水平提高了,有一大批高水平成果作支撑,特色栏目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随之提升。[1]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集中力量推出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研究成果,借助学报宣传提高本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研究、为学科发展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促进新兴学科建立与特色学科形成、促进学位点建设等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a.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提高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的社会影响

特色栏目以高校重点和优势学科为基础,集中力量收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学术信息,并通过在刊物上予以发表将之推向社会,可在某种程度上向社会宣传本校的学科特色、科研实力和研究人员的风采,提高学校重点和优势学科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b.学报特色建设有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可集中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了解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科研成果、最新学术动态提供渠道,为相关研究人员发表自己在该领域的见解提供平台,有利于相关领域学术探讨和信息交流的进行,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争鸣与学术繁荣。同时,通过特色栏目建设,宣传相关领域高水平研究思想和方法,可为研究者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启示,将作者引导到热点问题和新的研究领域中来。

可见,高校学科建设与学报特色建设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学科建设是特色建设的基础,学报质量的提升与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学科建设的支持和发展;特色建设推动和引导学科建设的进行,高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发展需要学报这一具有特殊功能的阵地。因此,必须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及学报自身发展的需要,理顺学报特色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的关系,重视学报特色建设,提高学报影响力与竞争力,使之更好地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促进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最终实现二者的共同进步。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5篇

关键词:创新性研究项目;学科建设互动关系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与影响,必须抓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水平高低,是通过科学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学术水平的优劣来衡量的;科学研究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与推动力,学科发展了,科学水平将显著提高。本文探讨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提供思路。

一、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类别。在一定意义上说, 高等学校科研是知识的生产和应用过程的集中表现。科研水平高低通常成为判断该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学科建设贯穿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全过程的始终,是高等学校能进行知识的传递和使用的条件,是其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高等学校职能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研和学科建设都是提升学校层次的重要渠道,任何一所高校都要同时抓好科研和学科建设,以提高其水平和质量,这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定位不同,侧重点也有所偏重而已。在逻辑的顺序上,科研应为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没有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没有一批高水准的科研成果,要想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只能是纸上谈兵。反过来,学科建设质量的提升又为科研的下一轮的发展提供合理的知识、人才结构,为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打下基础。没有好的学科方向,就难以争取到重要的科研项目与大量的科研经费;没有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学科建设只能是纸上谈兵。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推动力,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前提与拉动力,因此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也离不开学科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石”,创新性的科研项目、前言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及科研技术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中的重点学科、博士与硕士点建设的有力支撑。

(一)创新性项目为学科建设的载体

创新性的科研项目是学科建设的载体。只有通过大项目的研究,才能出大的创新性成果,培养和锻炼高水平的学者,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而研究项目的创新程度是获取高水平研究项目的必备条件,因此如何培育创新项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章认为一方面创新项目的选择需要在广泛的文献调研及同类科研比较分析后才能得出。同时要根据自身的研究特点,突出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特色研究,瞄准国家目标,选择具有学科前沿、独创性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性项目。在信息时代,对于医学科研而言,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当今计算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传感器等技术正对医学研究带来深刻地变化,学科交叉日益显著,可以说创新性强的项目从学科交叉中产生。对于创新性强的项目要重点培育,一开始申请国家、部门基金,可能因为基础不够,而不能得到经费的资助,这就需要高校自身给予最初小额研究经费资助,通过一定经费的投入,以便打下足够的研究基础,从而提高创新项目在申请部级项目的竟争力和中标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在组织科研项目申报有限额时,优先推荐学校重点培育的创新性项目,保证其优先发展,并积极组织跨学科攻关,为获取高水平的研究项目的资助打下基础,进而达到以科研项目拉动学科方向的效果,为学科建设进行铺垫。

(二)前沿、富有特色的科学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的生命力

学科形成的主导科研特色是高校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条件,结合地域特点,纵观科技发展之势,确定自己的科研目标、科研层次、科研模式、科研侧重点和科学研究的服务面向,即给自己的科学研究准确定位[5]。富有特色的科研方向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奋斗目标,也是学科建设的内在基础和特色。

科研特色首先是科研方向的特色,表现为独特性和前沿性以及在科研方向上取得的成果所产生的影响力,对于一所高校而言,学校已具有一定基础的科研方向和科研队伍是其学科方向和学科队伍建设的依托,学校一般要在优势科研方向上确定重点建设学科。学科一旦确定,其自然成为教师对研究方向选择的重要依据,进而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都应保持特色,发挥优势,同时又要瞄准前沿,符合实际,要针对国内高校的科研状况与发展趋势,找准对学科有利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再结合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形成新的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只有“群峰之上异峰突起”的科学研究方向,才具有强劲、持久的生命力,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研究方向只有相对稳定,才有可能逐渐形成特色,形成优势。

(三)科学研究技术平台-学科建设的条件保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国际间科研交流与合作的广泛,建设共有的科研技术平台对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极为重要。

科研技术平台主要包括三方面:⑴、具有基础性的支撑体系;⑵、不仅包括硬件、而且包括软件,是硬件和软件的有机集成;⑶、具有公共和共有的服务性质。

科研技术平台属于高校基础设施,是科研创新活动的公共平台,为学科建设服务,同时为所有科研创新活动的成员共同服务、联合使用、共同受益,是一种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产品,具有社会公共产品属性,它具有支撑创新、实现共享、保护资源、促进交流、提高效率等功能。根据福建省政府“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整体“的建设思路,我校1999年被省政府批准成立“211工程”二个重点学科(分子医学、血液病学),执行几年来成绩斐然,拥有了一支水平较高的研究队伍,具有承担生命科学综合、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也有迅速开拓新研究领域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之一为:建设的二个重点学科,购置配备了一大批现代化的科研仪器设备,拥有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包括功能完善的建筑设施,为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和保障,为学科建设提供了共用的技术平台。“十五”以来,在福建省科技厅的支持下,我校相继建立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平台”“神经生物学相关技术平台”、“基因功能模式动物技术平台建设”“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等。这些平台的建立为我省医学科学的纵深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使我省医学基础和应用研究迈上一个新台阶。尤为重要的是,该科研技术平台相关设备基于“资源共享”原则,对各兄弟院校、科研单位及企业单位开放,一方面可应用于医学、林学、农学、畜牧兽医学等行业,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极大提升了我校的学科建设水平。

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体”,有了高水平的科研,才会使学科整体力量得到不断发展。只有将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机结合,促进二者不断发展,才能促进学校发展。截止2006年,国家教育部授予我校的博士点(三级学科)22个,硕士点59个,学科覆盖面从临床医学扩大到基础医学和药学,实现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校本部基础学科博士点“零”的突破,使我校的综合办学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近年来我校科研实力增强是分不开的。“十五”期间我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资助总经费达1200万元左右,主要资助领域涉及药理学、分子生物学、口腔医学、神经病学、眼科学、血液病学、骨科学、神经外科学。如我校神经病学研究所,通过对“肝豆状核变性、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遗传病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研究”、“中国人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基因结构和基因诊断研究”等若干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的攻关研究,使这门学科在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和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等研究方向上都有鲜明的特色,部分领域居国内先进水平。经过几十年尤其近几年建设,神经病学学科在人才梯队、科研项目与基地、人才培养、学术成果等方面已具备一定规模,特别在神经分子遗传学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防治、脑血管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电生理的临床应用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并于2003年成功申请到博士点。

(二)学科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2003年11月,我省启动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我校被列为建设项目学校,他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创新平台建设为重点,紧密结合我省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需要,重点建设分子医学、血液病学、神经生物学、药理学、细胞生物学、环境与健康等6个学科建设项目,并通过分析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学科发展的优势,进一步突出重点,把学科建设项目分成两个层次,重点加强以上6个学科建设,带动其它学科发展,提高学科整体水平。并根据建设资金的到位情况,优先对第一层次学科项目的投入,促进了学科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建设期间,我校新增省级重点学科13个,大大强化了我校学科建设的特色和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科整体的综合实力,推动了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

学科是科研的基础,学科发展了,科研实力也增强了,科研水平显著提升。5年来,获得各渠道科研经费达6522.1万元,是前5年的2倍,年递增15%左右。获省部级以上各类项目402项,比前5年增加13%。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福建省重大(重点)项目等外,2006年我校首次作为负责单位承担“863”计划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专题项目,林新华教授的“用于肿瘤早期诊断的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开发研究”课题获得立项,另有10人次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分别入围“973”计划以及国家科技支撑攻关计划项目;2007年“基于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检测新方法研究”项目再次获得“863”计划专题项目,资助经费近300万元,表明我校承担高级别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部分学者逐步在全国同行中建立起良好的科研信誉,科研水平和能力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与赞誉【6】。

参考文献

1、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J] 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2、王庚华 邱岩:大学的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3期

3、李伟 李斌:学科建设与高校科研工作[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4、宁 凯 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的协调发展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8期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6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iche theory, after analyzing science research characteristic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y, a trend evaluation model for science research capability of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y is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mathematics modeling. A calculating example is pulled into to illustrate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effectivity of the methodology from the empirical perspective.

关键词: 国防工业高校;生态位理论;科研能力;趋势评价

Key words: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universities;the niche theory;science research capability;trend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1-0256-02

0引言

科学研究作为高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开发高层次人才资源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国家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基地,又是科研成果产出的基地[1]。高校科研一直是我国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整个科研系统及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增长。

1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动因分析

1.1 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国防工业高校作为高校群体中的特殊部分,其科研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它既是国防科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高校科研的基本特征,由此决定了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必须满足国家国防科技工业的需要,提供军民两用高技术产品及技术[2],同时也要满足高校科研的需要,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培养国防人才与服务社会。国防工业高校科研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系统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根据国防工业高校在国防科研系统和高校科研系统中所处位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主要表现为:国防工业高校科研任务多元化、国防工业高校社会价值的多样性、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投入产出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国防工业高校科研成果的保密性。基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的以上特点,科研能力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极为重要。科研能力是国防工业高校的核心能力[3],同时科研能力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所国防工业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1.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科研能力趋势评价动因生态位态势理论认为,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体单元的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适应能力、智能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等),是生物体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速率、生物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等[4]。生态位是描述某个生物体单元在特定生态系统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对地位和作用,是某生物单元“态”和“势”两方面属性的综合[5]。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基本思想,科研能力也包括“态”和“势”两方面的属性。因此,在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评价中,应同样注重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在快节奏的信息社会中,时间因素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越来越重要,“缓进则退”的现念逐渐取代了“不进则退”的传统理念。对于国防工业高校来说,满足国防建设的需要已经远远不够,国防工业高校更关注的应该是如何更快地满足国防建设需要。因此,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趋势的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2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

2.1 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模型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进行变化速度的评价与分析,可以掌握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情况。

令ri(tj)表示在tj时刻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值,ri(tj-1)表示在tj-1时刻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的科研能力值。

设v(t)= 0t=1t>1(i=1,2,…,p)(1)

式1表示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在相邻两个时间间隔的变化速度,当r(t)>r(t)时,表示t时刻的科研能力大于t时刻的科研能力,即该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在相邻两个时间间隔中呈现增长趋势;当r(t)

2.2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由公式2可知v(t)为第i个国防工业高校在[t,t]内的科研能力变化速度,其中v(t)=(r-r)/(t-t)。β为关于vim的函数,根据科研能力发展趋势的需要,构造β的具体函数为:

β(v)=(2)

β(v)=为单调递增函数,β随v的增加而增加,当v+∞时,β的值趋向于?准=2,当v-∞时,β的值趋向于0,β(v)具有一个拐点,在拐点之前,β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而在拐点之后,β的增长速度越来越慢。由于β(v)函数具有以上优良性质,非常适合于描述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激励的要求,该函数的设置体现了平稳适度增长为最适宜增长策略的思想。

设定当v=0时,β(v)=1,表示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没有变化的阶段不进行趋势激励,即可求得?准=2。

作为实数变量v的函数,β(v)=的图像总是正的(在横轴之上)。

(1)当v=0时,β(v)==1,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状态乘以系数1,即对呈平稳()趋势的科研能力不做处理;

(2)当v>0时,e-v∈(0,1),1+e-v∈(1,2),β(v)=>1,对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发展状态乘以大于1的系数,即对呈上升(J)趋势的科研能力给予奖励;

(3)当v

3算例

以工信部直属的某国防工业高校M为例,通过向量规范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计算得出该高校在2001-2009年内连续9年的科研能力评价值情况如表1所示,对该高校在2001-2009年连续9年内科研能力趋势进行评价,SRC代表科研能力。

3.1 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模型根据表1的结果,按照公式1,计算M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t1,t2]为2001-2002年时间段,依次类推。

3.2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根据表2中的M高校科研能力变化速度测度结果,按照公式2,计算M高校科研能力趋势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t1,t2]为2001-2002年时间段,依次类推。

3.3 科研能力趋势评价结果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到,M高校科研能力在2001-2002年、2003-2004年、2005-2006年以及2008-2009年时间段内科研能力变化速度为正,即科研能力呈现增长趋势,其科研能力趋势结果分别为大于1的实数;M高校科研能力在2002-2003年、2004-2005年、2006-2007年以及2007-2008年时间段内科研能力变化速度为负,即科研能力呈现下降趋势,其科研能力趋势结果分别为小于1的实数。

4结论

基于国防工业高校科研特点构建的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趋势评价模型,根据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变化速度情况可以得出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算例研究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运用该模型可以掌握国防工业高校科研能力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国防工业高校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内部管理者的科研管理决策提供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Víctor M. Giménez, and José Luis Martínez, Cost efficiency in the university: A departmental evaluation model [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2006, 25(5):543-553.

[2]周放,韩晓明,张志强.军工科研单位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航空计算技术,2006,36(3):128-130.

[3]朱文藻.高校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评价.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3,18(3):40-44.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7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部 特殊性 研究生 培养 普通高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1

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显得尤其重要。近八年来,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设立了公共体育部研究生教育,促进了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与专业体育院校和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院校相比,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具有良好的学科建设环境,研究生培养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部分体育院校专业学科单一状态,显示了一定的学科优势,但也存在科研潜力不足、研究生培养不均衡、学科队伍不够完善、研究方向设置繁多、特色研究方向比例不高等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具有体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非体育专业院校和师范院校且无完全体育本科教育的普通高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的文献资料,通过网络调查,访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相关高校的校园网等,收集普通高校公共体育硕士点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等信息。

专家访谈法。电话访谈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现行招生机制、培养方式、课程设置、科研学术与毕业论文的解读。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成因及优势

2.1.1 符合社会发展新需求体育学科专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新需求是体育学科发展的源动力。拥有多学科能力的体育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所急需,而普通高校恰恰拥有多学科、高层次、强能力的众多优势,同时又具有对社会环境与发展需要的敏感性和主动性,社会发展新需求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了机会、动力与平台。

2.1.2 建有特色的学科方向建设特色学科方向和新兴体育交叉学科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制胜法宝。在高校日益重视学科建设、积极寻求新兴学科增长点的大背景下,普通高校能以非传统体育院校的教育模式,依托已有的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通过与体育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渗透,建设新兴的体育学科。

2.2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工作现状调查与分析

2.2.1 招生机制生源数量是硕士点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招生规模较小,每届允许招生人数大都在10人左右,受报考人数的影响,实际招生规模可能更小。与专业体育学院相比,公共体育部硕士点的生源主要来自外部,如专业体育院校或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报考母校或同类学校。在现行的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体制中,综合素质较高的体育专业本科生,通常被保研或报考专业体育院校或拥有体育专业的师范类院校,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在研究生选材显然处于生源下游,可供选择的优秀考生资源更少。

2.2.2 培养方式我国体育学科硕士生培养基本上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为主。在培养方法上,实行的是导师负责制, 辅之以指导小组或副导师,这种指导方式对于培养以学术型规格为目的的硕士生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培养中,指导小组的作用较难充分发挥,学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培养计划的制订、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方法;毕业论文选题、资料信息提供、写作指导、评阅答辩,大多由导师全程操纵,学生很少有自主选择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调查发现,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中20%的学校实行了师生互选制度,即在招生报名时不确定导师,在复试结束后或第3学期开始进行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双向选择。师生双向选择制度将竞争机制引入普通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既使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又对于促进导师队伍建设、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另外,从文献资料和部分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研究生导师制度的研究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选择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实行双导师制度或多导师制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学相关研究的趋势朝向跨学科、跨专业方向,这样既有利于人才的多方面发散发展,又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就业面。

2.2.3 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确定课程设置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础,是培养合格研究生的必备条件。目前我国现有的36所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虽然各高校公体部的学科优势、教育资源特色、招生等存在差异,但采用的课程体系应贴切普通高校公体部硕士点的特殊性。

2.2.4 科研学术和学位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除了课程学习是检验研究生学习效果外,另一个检验的指标就是论文与科研。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之一,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和从事基本科学研究的能力。

学位论文作为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无疑是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研究生论文选题领域逐步扩大,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等特点。在学位论文的选题分布上,各专业研究方向的格局已趋于稳定,各专业选取教学理论与方法训练与比赛方面的课题占大部分,重复性研究较多,主要受限于研究

条件。

3 结语

(1)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硕士点不具备生源选拔的先天之利,应积极地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扩大招生视角,选择从更加广泛的领域中招生。拓展生源,建立安全的招生体系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部的重要任务,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招生方法拓展途径招生,如对内、对外的保送、鼓励其他学科生源报考及调剂等。

(2)普通高校公体部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专业素质教育,以弥补研究生招生选材的不足。将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加强专业知识、特色知识、社会需求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公体部硕士点蕴含的特色教育资源的培养价值,使之培养的研究生形成排他性的特色专业素质。还应从校内外选聘优秀教师教学,保证较高的课程教育水平,从而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8篇

一、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现状

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历史悠久,有的可以说是伴随着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起成长起来的。以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例,其前身可追溯到 1920 年金陵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农业经济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则开始于 1936年。此外,早在 20 世纪初,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便开始了有关土地利用、土地经济与政策和农政学的研究。正是有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农林高校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基础较好,特色也非常鲜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农林高校迎来了大发展、大提高,其中人文社会科学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为此,本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机构、科研人才、科研项目以及科研产出五个方面梳理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①。

(一)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普遍取得了较大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在已有的全部人文社会科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哲学、历史学以及艺术学 8 个学科门类中,农林高校特别是重点高校普遍覆盖了 5- 6 个学科。而在 28 个主要人文社科一级学科覆盖面上,农林高校覆盖最多的是华南农业大学,共覆盖了 14 个。在国家重点学科上,由于农林高校本身的特性,在“985 工程”和“211 工程”农业高校中拥有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是南京农业大学,有 2 个国家重点学科,分别是农业经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在其他高校亦有分布(见表 1)。正是依托学科的发展,农林高校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增长迅速,从现有的数据看,南京农业大学的博士、硕士学科点数量最多(见表 2)。

(二)科研人才

人才是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根本的保障,农林高校的师资队伍就是其科研人才,其中高级别职称、高学位的人才发挥着促进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要作用。一般而言,高级别职称人才数与学科实力呈正比例关系。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级别职称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正高、副高职称的人数比在这两个学科上比较平衡。而在其他诸如哲学、法学、史学、艺术学等学科上,正高职称人才数量普遍较少甚至没有,副高及副高以下职称人才较多,两者比例严重不平衡。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社科类教师有 393 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 26.99%,其中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共有在岗正高职称教师共 31人,两院副高职称教师共 46 人,两者比例约为 1:1.5,两院正高职称教师占全校人文社科类正高职称教师总数的65.5%。在人文、外语等学院中,正高职称教师很少,而副高职称教师数量较多,两者比例悬殊。这种现象在农林高校中比较普遍。除教师队伍外,农林高校自身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的研究人员也是科研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在校人文社科类研究生均超过 1000人,他们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综合起来的力量不容小觑。

(三)科研机构

科研机构整合集中了学科、人才等资源,是开展科研的“集团军”,也是农林高校开展科研的重要基地。 纵观目前的国内、国际科研热点、难点和重点,很难由某一学科、某一专业或者几个专家进行专门研究,迫切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由于我国学科专业划分较细,专业范围较窄,加上人事管理制度又较为僵化,这些都十分不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才聚集。要打破这种现状,就必须根据高校的科研实力,结合国家、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立专门的科研机构,整合学科、人才、信息等资源进行综合研究,并取得突破。目前,农林高校既有特色鲜明,与“农”密切相关的科研机构,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比如“国际农村发展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也有区域特点明显,将高校科研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的研究机构,如“江苏省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广东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还有的农林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发展,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如“物联网与现代农业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战略与决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科技翻译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

(四)科研项目

目前,各级各类基金已成为促进各高校科研水平提升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争取到的项目数量、项目级别、经费总额不仅是衡量各学科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高校科研实力的主要指标。从现有的数据看,“十一五”期间,农林高校获取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数量还是到位经费总额均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其中,部分农林高校还获得了高级别的项目,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④。充足的经费为开展科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所调研的农林高校中,部属高校“十一五”期间到位经费普遍超千万,其中中国农业大学最多,超过 1个亿。再从经费分布看,高级别的项目(省部级以上)到位经费占经费总额的一半左右,显示了农林高校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五)科研产出

一般而言,学科、人才和项目是农林高校开展人文社科科研的基础和前提,而由于人文社科科研的特殊性,产出很难用一至两个指标来衡量,包括论文、著作等都可以算作科研产出。但如果从科研管理的角度来衡量,论文(尤其是 CSSCI 来源期刊论文) 可作为体现人文社科科研产出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科研实力越强,论文数量也就越多。从论文数量上看,农林高校年发表 CSSCI 论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见表 6)。除了在国内核心期刊上,部分农林高校人文社科成果已走向世界,迈出了学术国际化步伐。据调查,“十一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分别有 55 篇、31 篇和 5 篇论文在 SSCI 或 A&HCI 来源期刊上发表。但同时也应看到,无论是国内核心期刊论文数量,还是国外核心期刊论文数量,农林高校间差别很大。再从已的学科看,依据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对社会科学的划分,各学科之间论文数量的差别亦比较悬殊,经济学和管理学最多,其次分别为:图书情报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历史学(见表 7)。

二、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特点

与自然科学不同,人文社会科学具有多元性,民族性,本土性以及真理检验的直观性,价值实现的潜在性和间接性,成果多样性等特点。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有的学者还用“软 / 硬”程度来描述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差异,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软科学,而自然科学是硬科学。以上是人文社会科学所共有的外部或内部特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也一样具备。除此之外,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还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历史悠久,传统学科优势更优

民国时期的金陵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前身之一)农业经济系的卜凯教授,就对中国农村村情进行过调查,完成了《中国农家经济》和《中国土地利用》等著作。建国后,经过院系调整,南京农业大学的行业高校特色更加突出,农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学科在全国排名中名列前茅,在农林高校中处于非常突出的位置,是其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的主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对科研资助力度的加大,农林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包括学科、人才、项目以及平台建设均快速发展。以科研项目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与“农”相关的比例高达 95%以上。

(二)坚持特色,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开拓发展

毋庸置疑,农林高校中农林经济、土地管理、农村发展等学科实力强大,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扶持力度的加大和高校自身的发展,新兴学科不断涌现,非传统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发展迅速。这从院系设置上就可以看出,过去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以及艺术学等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地位较低,但现在大多成立了人文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以及艺术学院等。以科研项目和成果为例,在已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其他高级别的社科基金项目中,非“农”项目不断出现,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十一五”期间共获近 30 项资助,到位经费 200 多万元,涉及学科有哲学、理学、法学等,显示了不俗的实力。此外,论文数量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从表 5 可以看出,除经济学和管理学外,图书情报学、哲学等都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再从科研机构设置上看,非农林特色科研机构不断出现,如“日语语言文化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民族艺术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翻译与文化研究中心”(华中农业大学)等。

(三)学科交叉融合,新兴领域涌现,平台建设加速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类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力地促进了学科的发展,许多科学难题和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学科交叉联合攻关过程中获得了可喜的进展,自然科学如此,社会科学也是如此。而且,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入,不仅是社会科学内部进行交叉,与自然科学也开始进行交叉,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转基因”等课题为例,就不仅是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还涉及到历史、哲学、伦理、管理等社会科学内容。所以不仅有自然科学学者参与,还有社会科学学者参与研究。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近年来社会热点课题如“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政府管理”等已经无法以社会科学中一两个学科进行研究,必须进行高度融合的跨学科共同研究,这样就非常有必要进行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如“中国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农业法环境法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在这些科研机构中,各学科之间高度交叉融合,打破了以往地区、学校以及院系之间的壁垒,这类平台往往以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某一重大问题为研究对象,聚集并整合人才、信息、项目等资源,开展团队研究,形成合力。纵观农林高校的跨学科科研平台建设,从逐步重视到快速发展,目前每个学校都拥有了一定数量的这类科研机构。

(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不平衡、不协调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地区之间不平衡,即东部或经济社会发达地区农林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而中西部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般地区则较低。从重点学科数量、人才规模、到位经费以及高质量论文数量等方面看,排在前列的农林高校大多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第二,各农林高校之间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985 工程”“211 工程”高校以及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实力远高于其他农林高校。以 CSSCI 期刊论文数量为例,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年产出一百篇到几百篇不等,而一些地方所属农林高校只有几十篇,差距由此可见一斑。第三,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不平衡、不协调。人才、项目、平台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上,其他学科实力远逊这两个学科,且大多处于单兵作战,独立进行科研,少有团队合作研究。成果上看,产出最多的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这两个学科的论文数量占总数的 60%以上。而目前科研大多是交叉研究,以平台“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院”为例,研究的不只是农村经济、土地管理,还包括法律、教育、文化等内容,现有的学科分布显然不能满足需求。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不平衡、不协调的现状将影响到农林高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 建立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10年,国务委员刘延东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颁奖大会上发表了《紧扣时代主题 扎根社会实践———努力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讲话,提出要改进科研评价,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此外,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高校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力军”,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林高校是研究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态势良好,为进一步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建立相应的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

(一)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突出地表现在:一是传统学科快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新兴学科不断涌现,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建设了一批重要的研究基地,成为理论研究的重要平台;三是培养了一批有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一大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四是产出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是部分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开始走向世界,开始了学术国际化进程。但遗憾的是,目前尚没有专门针对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者说没有比较成功的评价体系)。与自然科学一样,人文社会科学也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但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人文社科研究事业的发展,导致人文社会科学中普遍存在学术失范、评价失真现象,影响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创新氛围的形成,阻碍了人文社科研究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也不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地位的提高。在目前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不断发展、平台建设加速、科研人才不断涌现以及学术国际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二)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是农林高校实现整体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农林高校发展迅速,一些高校提出了建立世界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制定了以“农”为特色,各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战略⑥,人文社会科学在学校的发展战略中不再是配角,而占有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建设与自然科学评价体系相比,与国际惯例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已成为阻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瓶颈,影响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有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实现农林高校制定的目标?我们可以从高校自然科学快速发展过程中得到一些启示。以南京大学为例,20世纪 90 年代初该校率先采用了以 SCI 为主要指标的自然科学评价体系,虽在国内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事实上极大地促进了科研水平的提升,科研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奠定了其在国内高校的领先地位。虽然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存在不同之处,但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者都需要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引导人文社会科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从而实现农林高校的整体前进。需要注意的是,农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内部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特点,各学科实力、水平不一,须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且体现差别化的评价体系。

高校科研的特点第9篇

关键词: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徐州工程学院;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

作者简介:汪银梅(1980-),女,江西九江人,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徐州 2211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徐州工程学院2011年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YGJ115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007-02

一、地方性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研究现状

1.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国内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趋于多样化。而高等学校作为各类专业技术的聚集地和培养场所,我国高校也紧跟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了各类不同的专业,为社会输送了大批有用人才。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高校在办学特色上也作了相应的调整,特别是我国“985”高校和“211”高校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特色。如:兰州大学以生态学为特色,同济大学以建筑学为特色。另外,一些老牌的地方院校也在办学特色和定位研究上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桂林理工大学以环境工程为特色,江西理工大学以金属冶金为特色,河南理工大学以安全工程为特色。但是一些地方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和定位研究方面由于时间积淀不够而存在较多的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是照搬照抄一些重点高校的办学思路。[1]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实习实践环节安排、毕业设计和论文等方面。这对地方院校的发展和国家高校区域设置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障碍。各大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地方和区域需求,确保风格、维持传统。如果频繁改变学校的办学特色就很难成为精品。[2]

2.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国外研究现状

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对高校定位研究起步早,很多高校定位准确,并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威尔逊所说,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就大学群体来说,大学的活力也在于多样化,在于相互补充、相互竞争。[3]可见美国非常重视高等学校的定位和办学特色,是美国高校保证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方向标”。哈佛大学以培养政治家而闻名;麻省理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师而闻名;牛津大学以数学闻名;剑桥大学以物理学闻名;耶鲁大学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培养总统而引以为骄傲;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享誉世界;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以“学术顶尖、科研开发”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

二、国内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影响因素

相比于国际一流的高校、国内“985”、“211”高校以及一些省属高校,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研究主要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4]

1.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

各级政府对地方高等学校进行恰当分类、合理分工,引导地方本科院校正确定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担负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地方本科院校仍走精英化发展之路的不明智行为应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地方院校正确定位。调整政府拨款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地方本科院校求大攀高的功利。地方政府调整拨款机制,缩小地方院校与重点院校之间政府投入资源的巨大差距,支持地方院校办学,从源头上控制地方本科院校求大攀高的功利。如:2010年中央拿出专项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安徽、河南、重庆、福建、天津、广西等地高校均获得较多的专项经费。另外,一些地方政府财政也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地方高校建设。

2.地方本科院校主动寻求发展定位

(1)将学校的发展定位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法》赋予的自主动进行规划活动,将学校的发展定位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中。集中全校教职工的智慧,认真研究和分析自身发展状况,了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明确自己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位置,明确一段时期的办学规模、学科建设目标、人才培养层次、师资队伍建设和基本办学资源配置等具体规划。如:江西抚州的东华理工大学主动与国防科工委合作进行放射性元素的研究,使核资源与环境成为该校的办学特色;江苏连云港的淮海工学院根据自己区域优势,形成了以“海洋开发和研究”为特色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因此,高等学校对知识的实践运用未必一定是具有全球性的,但一定是具有地方性的。[5]

三、徐州工程学院办学定位与特色研究的内涵思考

1.徐州工程学院错位发展地区优势

徐州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地处江苏省北部和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是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徐州市工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机械、电子、化工、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和冶金、食品、丝绸、轻工、能源、汽车、皮革等主值超10亿元的支柱行业。徐州市的工程机械、天宝电子、轮胎、大东印务、北方氯碱、维维等10个企业已形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其中5家企业跨入全国工业500强行列;全市有50多个产品分别居全国或全省同行业第一位。徐州的汽车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等远销欧美,汽车收放机、立体声电唱机、卷烟、锻压设备等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先进水平。徐州已成为全国的工程机械基地、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江苏省的建材工业基地和化工工业基地。

2.徐州工程学院办学定位和特色形成机制

徐州工程学院位于江苏省苏北地区。江苏省是教育大省,普通高校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对江苏省地方高校而言是机遇与压力并存。一方面,学生数量增加,扩大了高校的运营规模,降低了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学生规模超常规的发展对大部分高校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等软硬件设施形成严峻挑战。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很多地方高校对自己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进行了修正和确定。同时,徐州工程学院为了适应高等教育的需要,也需要进行一系列改革。根据徐州工业发展、地理优势,徐州已经成为苏北最大的教育、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目前有非军事类本科以上高校3所。徐州工程学院可以结合这些特点创建自己特有的专业,或者在原有的专业中选出能和当地企业合作的专业并大力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如果想在这种竞争压力下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专业。依据错位发展和重点扶持以及多年的发展和积淀,目前徐州工程学院形成了两大主力专业,即食品专业和机电专业。

食品专业是根据徐州市粮食产区、食品加工中心和物流中心的区域优势发展起来,形成了食品加工、食品储藏等研究领域,成为苏北地区优势专业。同时“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第六批部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中心”是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生物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苏北地区食品行业领域的领跑者。

3.食品科学与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为了组建综合性院校和实现徐州工程学院办学特色可持续性发展,徐州工程学院必须依托食品专业,整合和扶持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例,要促进食品科学和技术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实现该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并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和人民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加强食品科学和技术相关的专业建设,以支持食品科学和技术学科的发展。这就必须涉及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生态学学科、化学化工学科与微生物学学科等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等一级学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科学可加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如: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对农产品质量及安全产生了极大影响,为了给农产品造就良好的生长介质,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化学化工和微生物学从污染环境修复、农作物生长介质生态构建、污染毒理学和农产品生物检测等方面全方位保证农产品生产质量和产品安全,使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组建了“江苏省食品资源开发与质量安全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成为苏北地区和江苏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龙头。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也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和生态学学科为例,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的协同作用下,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生态学”成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组建了“徐州市生态修复工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工程学院受损环境生态修复研究所”、“环境工程团队等”等科研团队和科研机构,大大促进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

四、地方院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战略思路

地方院校无论是从办学时间、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等诸多方面均无法与“985”、“211”院校、部属、省属等重点高校相比,多数地方院校属于市属高校。为了给地方院校提供发展空间,就要错位发展,并作为一种补充来填补重点高校办学定位的空白。重点高校主要服务国家大中型城市、国家重大科技前沿、国家重点学科发展。而地方院校则应该以服务地方、服务农村、服务基层等己任,从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针对地方、针对农村、针对基层的发展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寻求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办学正确定位。与此同时,地方院校应该针对资金不足、人才缺乏和信息不畅等不利情况下,寻求地方需求、地方特色、地方优势,先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发展一些相对强势的学科和专业,再以此带动相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实现特色发展之路。最后采取资源综合、信息共享等形成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某些学科、某些专业在省(直辖市)内占据一定的优势和资源。这是目前中国地方院校必须遵循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的战略思路之一。[6]

参考文献:

[1]杨晓霞.高校办学特色研究综述[J].高教探索,2009,(1):57-58.

[2]张思强,卞继红.论办学定位与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耦合[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4):48-52.

[3][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4]刘超良,郭军.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之内在因素的关系[J].江苏高教,2011,(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