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4 09:28:46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1篇

【关键词】继发性; 高血压; 病因;预防;治疗Discussion on secondary cause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Abstract】Hypertens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oints two, secondary hypertension is secondary to other diseases or causes of hypertension, high blood pressure is only a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diseases. Secondary hypertension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consequences of concurrent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are similar. This article from the secondary hypertension cause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hus enabling the patients to early identify the cause, through specific therapy, shorten the course of disease and even achieve radical goals.

【Keywords】Secondary; hypertension; etiology; prevention; treatment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33-01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其他疾病或原因的高血压。血压升高仅是这些疾病的一个临床表现,其本质是由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并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

1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分析

1.1肾性高血压。 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负责供应肾脏血液的动脉——肾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肾脏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高血压。引起高血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孟肾炎、肾核、全身性疾病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可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1.2内分泌性高血压。 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1.3妊娠性高血压。 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1.4血管性高血压。 血管性高血压是由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1.5药物性高血压。 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

除上所述病因,其他尚可见于库兴综合症、先天性血管畸形、妊娠高血压、多囊肾、垂体前叶功能亢进等。对高血压病因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可以从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及血管病变三个大的方面考虑,再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尽快查明病因。这样既可在治疗中带来捷径,又可更好的给病人解除病痛。

2继发性高血压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起病隐匿、血压波动大、不易控制,较原发性高血压对人体损伤更重。一些人误以为高血压只要长期服降压药就可,没注意弄清病因而耽误了治疗时机。

碰到血压升高时,不能把它当作原发性高血压进行降压治疗了事,特别是一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更要注意排查。继发性高血压约占全部高血压患者的5%,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阻止病情进展。

目前,相当部分高血压患者未到医院正规检查,造成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漏诊误诊。如能重视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就可使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正确治疗。

3继发性高血压的预防

3.1忌烟酒、少摄入食盐是最起码的,高血压的发病率与食盐摄入量成正比关系。

3.2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因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食会加重高血压。

3.3科学的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有劳有逸,饮食有节,低盐少脂,戒烟限酒。

3.4保持良好心境: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

3.5忌排大便用力,避开易使人大悲大喜的激动场面。

4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4.1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不同,继发性高血压首先是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升高,单用降压药治疗效果不佳。

4.1.1嗜铬细胞瘤: 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作手术切除,效果好。约10%嗜铬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切除后可有多处转移灶,用131I-MIBG可有一定疗效。

4.1.2肾脏病变: 肾动脉狭窄治疗包括手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PTRA)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血流重建术、肾移植术、肾切除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简便、疗效好,为首选治疗。

不适宜上述治疗者只能用药物治疗以降低血压。ACE抑制剂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除降低血压外,还可减少蛋白尿,延缓肾功能恶化。ACE抑制剂有降压效果,但可能使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降低,使肾功能恶化,尤其对双侧肾动脉狭窄不宜应用。

4.1.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对增生病例,可作肾上腺大部分切除术,但效果差,一般需用药物治疗。螺内酯是醛固酮节抗剂。

4.2预后的巩固与提高: 多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血管性高血压、主动脉狭窄和多发性大动脉炎等,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除掉病因,使血压得到控制,部分患者甚至可以痊愈。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2篇

高血压是在非药物情况下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变化,高血压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是造成心、脑、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对高血压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降低发病率有十分重要意义。笔者总结近年来,高血压健康教育研究方面的新进展,旨在提高对高血压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探讨新的预防治疗及教育模式和思路,推进高血压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水平的发展,让更多的高血压患者从预防治疗和健康教育中得到益处。

1 高血压病的社区预防治疗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状群,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预防高血压应从年轻人开始,预防重于治疗。

1.1 首先对存在引起患病的危险因素,但未发生高血压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控制或减少发生高血压的因素,以减少发病率。

1.2 找出将来可能要发生高血压的人,即高危人群,在血压没有升高前进行预防。对整个社会人群进行预防,尤其是有明显高血压家族史者,或有发生高血压倾向的人,如肥胖者。

1.3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获得患者的信任,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不安和痛苦,解除顾虑和紧张情绪,介绍一些治愈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

1.4 引导患者把注意力从自身疾病转移到其他事情中去,通过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钓鱼、散步、打太极拳等,使患者在生活中逐渐淡忘疾病的烦恼和痛苦,最终缓解负面情绪。通过对身体和心理的双向调节达到控制血压和降压的作用。

1.5 服药的依从性是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率和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质量即大幅度降低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手段。

因此在社区卫生工作中,对居民及患者进行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强化自我保健知识,使居民逐步掌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知识,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 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意义目的及模式

2.1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意义。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病。高血压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适当体育锻炼,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持良好情绪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对已经发病的患者,通过合理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很好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无论对医务人员还是社区居民,甚至是高血压病患者而言,正确合理的防治是一项长期工作。开展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获取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也是患者配合治疗的一种途径,是其它一切治疗的基础。

2.2 高血压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2.2.1 使患者与家属及社区居民掌握高血压病防治的基本常识,更好地配合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2.2.2 对于患高血压的患者,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保证长期正规合理的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2.2.3 避免发生高血压病急性合并症,如脑出血等。因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调整用药种类及药量。

2.2.4 使家属掌握在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如高血压脑出血发生时,不要随便搬动病人,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并使患头偏向一侧,头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脑部更多出血及呕吐物阻塞呼吸道,使患者窒息死亡。

2.3 健康教育的模式。

2.3.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有系统地进行全民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卫生保健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

2.3.2 社会干预是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病的重要手段,但对于高血压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为探讨社区高血压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做输液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具体讲解内容由医生准备,现场发挥。按照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制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健康教育质量考核教育评分标准;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根据患者的需求,按路径表时间,反复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到达到最终目标。总结认为,建立健康教育路径表实际上就是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时间表和计划表,利用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治疗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时间集中,健康教育不间断,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 健康教育对治疗高血压病的影响

高血压属于慢性终生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以保证高血压控制在一个良好的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的最终目标。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有意识地改变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高血压病的综合治疗效果。

3.1 观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压、血脂、体重变化。

3.2 观察患者的饮食习惯、休息、锻炼、良好的心态培养情况。

3.3 观察患者坚持服药、治疗、门诊随访情况。

3.4 对观察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健康教育更有效进行。

4 小结

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生命和生活质量的疾病。健康教育的落实还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家属、患者三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全人类中提倡和维护科学合理的膳食结构,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通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早期发现隐性高血压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使高血压患病率大幅下降。对已经患有高血压的人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高血压病的加重和变异,提高人们的生活、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3篇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华法林; 高血压; 脑卒中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12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70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卒中患者达200万人,每10万人中就有120人发病。我国现存脑卒中患者700余万,其中450万丧失劳动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其致残率达75%[1-2],可见脑卒中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高血压是我国脑卒中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且高血压还是其他慢性病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更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并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近年来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逐渐成为防治的主要手段[3]。本研究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对脑卒中的预防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科室诊治的76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患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及高血压分级等因素进行分层抽样,随机将7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龄34~68岁,平均(47.2±4.8)岁;观察组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龄32~67岁,平均(45.4±4.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由同一主治医师收治,且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高血压;(2)入选患者无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肝肾功能均正常;(3)近期未发生过重大不良事件刺激;(4)患者对此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一般降压治疗,并定期复诊。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进行治疗:复方丹参滴丸(国药准字:Z10950111 ),口服,10粒/次,3次/d;华法林钠片(奥利安,H20110108),用药首次剂量为2~3 mg/d,1周后开始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根据INR指标调整华法林剂量。所有患者治疗1年内跟踪随访。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内降压疗效和脑卒中发生情况。降压效果评定标准根据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g且降低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降压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脑卒中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例发生脑卒中,发生率为7.89%(3/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主要由高血压和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5]。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发达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了42%,但发展中国家脑卒中的发病率却在迅速增长。据统计,我国目前脑卒中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9%,已经超过缺血心脏病(8%)的2倍,且易致残和致死,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6-7]。因此,要从思想上认识脑卒中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提高脑卒中的治疗和预防水平,降低其发生率。据有关统计资料,脑卒中后的预后各不相同,30%患者治疗后不能完全康复,20%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帮助,60%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干预治疗[8]。所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十分必要和重要。研究显示,高血压在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居于首位,因此更应该注重对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预防。

中医认为丹参可以活血化瘀,有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之功效。细胞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丹参不仅可以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维持细胞膜完整性,促进新毛细血管形成,还能抑制胶原合成,促进胶原降解[9]。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成分为丹参、三七、冰片,具体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增加心脏供血,改善微循环血供等作用。华法林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口服抗凝药,其主要优点是用药途径方便快捷、半衰期长,是一种理想的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

本研究旨在探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华法林在治疗高血压及对脑卒中预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显效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89.47%(34/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和华法林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发生率,但本研究中样本量较少,对于本文的结论仍需进一步在更大样本量上验证。

参考文献

[1]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2]万莉,谢莉玲.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及三位一体的康复护理模式建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2):6533-6535.

[3]刘敬霞,李建生,牛阳,等.不同中医治疗对社区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1):5959-5961.

[4]傅燕,张喜军,陈燕,等.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521-1522.

[5]谢B,汪学红,章娟,等.脑卒中患者对脑卒中相关知识的认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2):136-139.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7]武海滨,龚巍巍,潘劲,等.首次脑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35(7):812-816.

[8] Fisher M,Vasilevko V,Cribbs D H.Mix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Future of Stroke Prevention[J].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2012,3(1 Supplement):39-51.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4篇

一、高血压病流行状况

1.1高血压病患病率世界各地高血压患病率不一,欧美高血压患病率为20%以上,亚洲为10%~15%,非洲在10%左右。已有的调查表明患病率最低的为印度农村男子,仅为3.4%;患病率最高的为波兰成年女性,45~64岁的妇女患病率高达72.5%。在美国,1999~2000年调查显示,至少有6500万成年人患有高血压,总的高血压患病率为31.3%,比1994年的28.9%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这种趋势与肥胖人数的增加及人口老龄化有关。欧美发达国家高血压患病率普遍较高,高血压患病率在约20%~50%。亚非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低,如新加坡为14.1%,日本40~69岁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5%,非洲地区患病率为10%,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这种差异是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及社会文化等综合影响的结果。当前,发达国家高血压发病率趋于平衡或呈下降之势,而发展中国家高血压发病率正在快速增长中,如坦桑尼亚等国家高血压相关调查显示了这种趋势。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较快,甚至逼近发达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高血压发病率也增长迅猛。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高血压大规模普查,患病率1959年为5.1%(患者数3000万人),1979年为7.7%(患者数为6000万人),1991年为11.9%(患者数为9000万人)。三次大规模普查以后,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高血压发病率持续上升,“九五”期间我国35~59岁的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达到24%,在发达国家的高血压发病率得到控制后,我国却在较快地增加,这是不良生活方式的增加,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等所致。在我国,发达地区高血压发病率相当高。澳门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达20.45%。2004年底北京市卫生局公布显示的最新北京市15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达25%,上海城区高血压患病率为17.79%,位于该市众多慢性疾病之首。江苏省调查显示该省高血压患病率男女分别为21.9%和17.6%。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高血压发病率已逼近发达国家;中西部地区高血压发病率也在快速上升,如重庆局部地区20岁以上人群调查高血压患病率达35.43%,这种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全球范围来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国内外研究资料提示人群血压明显上升的年龄在35~40岁之间。在世界绝大多数地区,高血压患病率男性平均高于女性,尤其在35岁之前。35岁以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升高幅度可超过男性,可能与女性妊娠、孕期及产前饮食习惯和内分泌变化有关。我国高血压调查显示:患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不同职业中患病率最高的是机关人员,最低的是农林业从业人员。

1.2高血压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全球高血压并发症及其致残、致死率高,可能与患者知晓及治疗状况不满意关系很大,即使在发达国家,现况也不理想。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血压病患者知晓率和控制率也只有73%、55%和27%。在1999~2000年的美国,68.9%的高血压患者意识到他们患上此病,58.4%的患者接受治疗以及对患者控制率达到31%。英国健康调查报告显示该国1998年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52.2%、38%和10.7%。我国1991年对94万人普查显示,国内高血压人群知晓率25%,治疗率11.4%,平均控制率仅2.9%;其中高血压知晓率城市36.3%,农村13.7%,治疗率城市17.4%,农村5.4%;控制率城市4.2%,农村0.9%。InterASIA于2001年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是44.7%,治疗率是28.2%,血压得到控制率上升到8.1%。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率较前均有较大幅度增长。2003年,北京公布的数据显示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4%、31.11%、16.16%。洛阳农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6.2%、9.9%及3.7%。我国城乡高血压患者的知晓及治疗状况有了进一步改善,但我国目前高血压防治形式仍十分严峻。高血压患者中,不到1/2患者的知道自己患高血压,不到1/3的患者服用降压药治疗,不到1/10的患者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且城市与农村地区仍然差异较明显。尤为严重的是我国对比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患者血压水平相似,治疗与非治疗的收缩压仅相差0.6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治疗情况不理想,导致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病残率、病死率相当高。总之,我国高血压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患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服药率、控制率低,我们的健康教育水平仍需提高,医疗条件更需完善。

二、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作为一项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冠心病、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即肾功能损害呈连续性独立相关。美国多因素干预试验显示,血压水平和冠心病发病率即死亡率之间呈计量反应相关。在美国,中风是残疾的首要原因,高血压是引起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未曾治疗的高血压更增加了脑出血发作的风险。全世界范围内,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现在已经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每一万人口中,每年约有一人发生慢性肾衰。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约为1500万,占总死亡人数30%,其中有720万人死于冠心病,460万人死于中风,2/3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死亡人数为发达国家的7倍多,并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些与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不佳高度相关。

三、高血压的预防策略

鉴于目前高血压的患病率不断增加的趋势,以及其较高的致残性和难以治愈性,由此浪费大量的卫生资源及社会财富,开展全社会的疾病预防工作十分重要。当前对于高血压的预防,应包括全体人群的预防及个体目标预防,而且两者互补。因地制宜进行群众宣教,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自觉改变行为的危险因素;倡导政府行为,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各部门积极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加强高血压的三级预防工作,尤其是大力开展一级预防,走社区防治道路进行全体人群的预防干预。

3.1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着眼于危险因素的预防,以降低社会群体危险度。重点在于健康教育和不良行为干预,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费用开支仅为治疗费用的1/10。国内外的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美国学者Stamler研究证明: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人群中普及高血压知识,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应该成为一项普遍的基本控制措施。一级预防具体措施有:(1)了解遗传性状,指出易感个体有利于针对个体选择最合适的预防措施。(2)从儿童时期就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对降低成人高血压患病十分重要。(3)加强健康宣教及健康促进,从以下途径有效预防高血压:①从事适当的身体锻炼或活动,活动后自我感觉良好,且保持理想体重。可增加中老年人的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有关部门尽可能多提供公园、运动场、广场等场所,便于锻炼。②维持正常的体重:国人体重指数(BMI)控制到24以下,可防止15%~17%的危险因素聚集,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③戒烟、限制酒精消费:建议酒精消费量男性每天小于30g,女性每天小于15g。④减少膳食钠盐摄取,摄入充足的钾:一项18个月的对照研究显示,相对于对照组,限盐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了3.3mmHg和1.7mmHg。WHO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应控制在6g以下。适当多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可补充一定量的钾。⑤多吃蔬菜、水果及低脂乳制品,少摄入脂肪,尤其是不饱和脂肪,总脂肪小于总热量的30%。⑥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提高心理应激能力。(4)社区居民应提高无病防病意识,及时主动测血压及相关的一些指数如体重、血脂、血糖等,及时发现并控制危险因素。

3.2二级预防(发病预防)着眼于临床前期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采取的措施可有:(1)定期培训,提高基层医师的诊疗水平;(2)对35岁以上和高危人群建立首诊血压制度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患者;(3)固定责任医生,建立高血压门诊,随访跟踪服务。定期监测血压,早期发现患者,提高人群高血压知晓率。

3.3三级预防(病残预防)目的在于减少病残和死亡,促进发展。三级预防以治疗为主,尽量干预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三级预防而言,应努力提高医疗水平,采取规范化管理及治疗,同时开发更加有效廉价的药物及加强医患双方配合等很重要。医患双方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为患者制定一个良好的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切实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切实提高控制率对于三级预防尤其重要,作为医师应不断提高医学专业技术,包括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边缘学科。对患者而言应积极配合医师,坚持长期综合治疗。同时医师可指导患者了解高血压治疗相关知识。患者普及高血压防治基本知识,可显著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对于个别难治及危重患者采取会诊或转诊制度。三级预防要求在医患双方共同努力下,患者个体得到及时医治,较大程度减少群体病残及死亡。

总之,在政府支持及全社会共同参与下,以社区为中心,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群体预防结合个体目标预防,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高血压的预防策略,相信全民的共同努力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立明.流行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7.

2王增武,武阳丰,赵连成,等.中国中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演变趋势.中华心脏病学杂志,2004,25(5):407.

3澳门镜湖高血压调查组.澳门地区高血压调查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8,32(4):219.

4任伟,张素华.重庆市3717例人群糖尿病及相关疾病的调查.重庆医学,2005,1(34):7.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5篇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种疾病,特别是对于广大的中老年朋友来说。高血压一般是指病人在安静休息时,其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21.3千帕)或舒张压超过95毫米汞柱(12.7千帕)而言[1]。很多中老年人时常会因为高血压的突发,威胁到生命安全。我们可以从饮食方面,加上运动来控制血压。让家人可以不要再为高血压的长辈担心。血压病的病因很多,主要有长期精神紧张、身体过胖、常吃含盐量高的食品、大量吸烟以及有高血压家族史。高血压病程缓慢。有些人开始无明显症状,以后逐渐有头晕、头痛、耳鸣、失眠;全身无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若不及时治疗,到三期高血压时,可有发生脑、心、肾并发症的危险。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研究预防、消灭病害、讲究卫生、增强体质、改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的科学。中国高血压联盟名誉主席刘力生指出,中国现有高血压患者3亿余人,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治疗率为34.1%,控制率为9.3%。高血压可致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实际上,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在早期感觉不到任何症状。现在的高血压对人的心、脑、肾等人体一些的重要器官的损害都是缓慢、长期,而且还是持续性的,有摄盐过多、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的人,应半年测量一次血压[2]。定期测量血压是唯一能及时发现高血压的办法。“140/90”既是高血压诊断的分界线,也是高血压治疗的起始线,更是高血压控制的达标线。我院采用预防医学的原则,进行科学的护理、预防、治疗综合一体的措施进行治疗,总防治措施效果突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间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1例。对照组男5例,女6例,年龄分布在42-79岁,平均62±10.8岁,病程2-8年,平均4.1±2.3年;实验组男4例,女7例,年龄50-78岁,平均68±9.9岁,病程2-7年,平均3.3±2.1年。两组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具有高血压的典型症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患者均为高血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

1.3 防治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如限盐、运动、服药等方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预防医学原则,从病因预防、发病预防、临床预防三个方面进行预防,结合相应的护理治疗措施,具体措施如下:①改善饮食结构,?限盐建议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标准,增加钾的摄入,增加钙摄入,钙可降低血压②防治肥胖和超重,一是防止从膳食摄入过多的热量;二是增加体育活动;③减少饮酒和戒烟④家庭护理,坚持长期规则治疗和保健护理,不可随意添加或停用药物。定期督促患者测量血压,以观察病情。定期带患者回医院检查等等。

1.4 观察指标

通过患者的血压状况及是否又头疼、头晕现象判断临床疗效。①改善明显: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基本消失;②好转:血压有所降低,离正常值相差不大,已无头痛、耳鸣、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③未见好转:未达到以上两标准,尚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等高血压症状。将明显改善数和好转数为总有效病例,计算总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将统计后的临床数据资料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结果如下表1

对照组明显改善占45.45%,总有效率72.73%,实验组明显改善占54.54%,总有效率81.82%。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6篇

【关键词】 高血压;社区;干预

高血压是以血压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它不仅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的异常改变,而且常伴有糖、脂质代谢异常,以及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病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并为国内外公认的身心性疾病。面对庞大的高血压患病人群,极高的致死致残率和极低的服药率、控制率,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卫生保健和社会问题[1]。

1 高血压社区干预的必要性

国外九项前瞻研究结果显示舒张压105mmHg者比76mmHg者患脑卒中的危险增加10倍,患冠心病的危险增加5倍。美国弗莱明翰研究34年随访结果表明血压水平在最高四分位者比最低四分位者患心力衰竭的危险高2~4倍。而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稳定治疗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使75%的高血压及并发症得到预防和控制。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干预,最重要的任务是一级预防(控制危险因素)和二级预防(检出和治疗高血压病人),在社区人群中实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干预措施。其主要目标是在一般人群中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在高危人群中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人的管理率、服药率和控制率,最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整个人群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普及高血压知识,从社区干预着手加强高血压的监测和预防,意义十分重大。

2 高血压社区干预的发展

由高血压防治作先导的社区防治概念在60年代末由WHO心血管计划提出。近年来,国际上高血压的防治研究发展较快。在美国,除了坚持在人群中实施高血压筛检和患者随访的方案外,又开展了多中心的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并提出了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应该是药物与非药物干预并举、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并存的新观念。1993年美国高血压检出、治疗和评价委员会就此提出了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报告。日本研究证实,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远比单纯的血压控制或单项的高危因素干预效果为佳,同时在社区慢性病研究中,提出了健康促进的概念[2]。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借鉴发达国家的高血压防治经验上,从“七五”开始,也开展了大量心血管病防治研究。1998年卫生部确定每年10月8日为全国高血压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血压群防群治的热潮,这既说明了党和政府对高血压防治的重视,同时也是全社会开展高血压健康促进项目的一个重要成果。到目前为止,取得了良好效果,已有大量的经验报道及创新发展。

2002~2005年深圳市西乡人民医院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3个大型社区实行全科医生分片负责制并利用罡正电脑专案管理系统对259例高血压病人进行为期4年的综合管理,通过人一机结合模式管理,结果显示:管理后病人对健康生活的“四大基石”(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心理平衡、戒烟限酒)在高血压病治疗中所起作用的知晓率明显提高;非药物治疗率100.0%,药物治疗率由32.0%升至73.0%,规律服药率为71.0%,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5.0%,血压稳定者所占比率为78.0%[3]。

2005年,重庆化龙桥社区被抽查的4913例中,社区抽样调查显示该社区“患病率”为6.29%,跟踪监测血压后,又新诊断高血压患者111例,高血压患病率为8.55%,比以前增加36%。女性“知晓患病率”高于男性89%,而女性患病率则高于男性63%,本研究显示年龄越轻,新确诊的比例越高,表明年龄越轻知晓率越低,因此高血压的防治应从年青人开始抓起[4]。

200709开始,深圳市罗湖区医院以东环街农村社区≥32岁254例高血压病人为对象,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药物治疗等措施综合干预,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患者自身前后比较评价农村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团队规范化综合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通过此规范化管理后,高血压病人的知晓率、服药率、血压控制率之间差异显著,并对农村地区进行以社区为基础的高血压综合干预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5]。

3 高血压社区干预的措施及途径

自200709,全国开展了社区高血压规范管理防治的试点工作,实行对社区尤其是老年高血压病病人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及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合理用药等措施, 应用社区干预的方法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干预。旨在更好改善病人服药的依从性、降低血压水平。

3.1 全社会关注 由医疗、科研为主向社区综合干预、防治为主转变,由专家行为向政府行为转变,由专业部门参与向全社会参与转变,需要政府加大对慢性病干预在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报销政策的优惠,并得到社区领导重视,有居委会参与。

3.2 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业务素质 一项中国医疗卫生人员高血压防治观念和防治知识调查表明:1988年按部级专科、省部级、地县、乡村四个级别选取医疗卫生人员1609人,结果至少有33.1%的医疗卫生人员不知道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心血管事件,而选择血压140/90mmHg作为血压控制目标的占60.8%;几乎所有的医疗卫生人员没有危险分层的概念;正确选择高血压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标准的卫生人员仅占9.5%;自述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建议非药物治疗的医疗卫生人员仅占34.5%。

因此可见,我国各级医疗卫生人员是无论是对高血压的防治观念,还是在高血压检出、诊断、评估、非药物和药物治疗以及控制目标等方面的知识应努力跟上国际先进水平,才能具备应有的防治能力[6]。由政府主导,支持经费用于卫生人员的业务学习,不断跟上国内外高血压诊疗的最新进展。

3.3 积极开展社区健康教育 国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采用高危人群策略和全人群策略相结合的方法。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它强调医患合作、病友互助、患者及家属参与,可以弥补分级动态管理模式的不足,特别适合高血压的日常管理。

3.3.1 正确分级及建档:高血压分级标准可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制订的分级标准。1级: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mmHg;2级: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3级: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由社区医生对辖区内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分级管理,并建立“一册一卡” 动态管理档案,进行长期追踪,每个月至少上门随访一次,了解他们的血压监测情况、服药情况、血压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等,并做好登记,根据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和治疗指导,反馈的结果输入电脑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并科学严谨地进行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分析。

3.3.2 健康教育内容: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指导:①健康的饮食指导:高血压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习惯或膳食组成有密切关系,如钠摄入过多,钾和钙的摄入不足,热量过剩等,应以清淡、低脂、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食物为宜,强调低盐饮食,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在6g以下,而且要严格戒烟、限酒。②治疗依从性指导:要说服患者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并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在用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要向患者强调高血压患者一般需要终身治疗,要按医嘱服药,服药要根据血压水平、季节、气候等情况随时调整剂量,调整药物剂量的原则应该是缓慢增减。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③有益的运动指导:运动可以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而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都很有帮助。但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体质量的增加与高血压密切相关,肥胖也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减轻体质量也有利于血压的下降。④正确的心理指导: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焦虑和恐惧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保持胸怀开阔、精神乐观,注意劳逸结合,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等。指导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正确面对生活挫折,做到积极乐观地对待人生。

4 结束语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我国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还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开展高血压的社区干预工作,在降低社会医疗成本,大面积普查普治,降低高血压致死、致残率,提高全体国人身体素质等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快速跟踪国际上高血压防治的最新进展,规范全科医生预防、诊治高血压的医疗实践”已迫在眉睫。同时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模式又是一项非常系统、面广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投入和管理,相信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交流,我国的社区高血压干预一定会总结出一套成功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武爱娟.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9(12):5859.

[2] 孙凤,郭淑霞.我国高血压流行情况及其社区防治进展[J].农垦医学,2005,27(6):461463.

[3] 余信国,李静.人机结合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8(3):13781380.

[4] 戎健 ,于长青.重庆市化龙桥社区高血压知晓状况与危险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05,34(4):545547.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7篇

关键词高血压;防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一系列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我国高血压人群存在“三高”--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三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1]。在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以每年300多万的速度增长,随着年龄患病率呈正相关增加。在15~35岁之间高血压的患病率为26.4%,40~60岁为66.8%,70岁为40%,75岁以上51.19%,而确诊率仅为1.41%,且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少数民族地区患病率较高。由于高血压早期症状不明显,或对症状轻者未加重视,让医生和患者困惑的并不是疾病本身,而是诸多并发症,尤其是脑卒中对老年人引起的后遗症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高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循证医学已成为共识。临床研究表明,收缩压每降低9mmHg和舒张压每降低4mmHg,可使脑卒中减少36%,冠心病减少3%人群总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减少34%[2]。因此早期防治,是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的关键。

1对高血压的认识

高血压一旦确诊,一般须终生治疗,这对于患者治疗非常艰难,经临床观察和社会调查,其主要原因是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差,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①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不足。②药物副作用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③服药依从性差,难以长期坚持。④药价过高,不胜经济负担。⑤误认为血压下降后不需服药或长期服药有害身体的错误观念。⑥缺乏严格的随诊制度,治疗不正规。

作为医生对于高血压患者的就诊,首先必须理解抗高血压的目的;降低血压到正常范围;防治可能或已经伴随的其他心脑血管危险因子;恢复并确保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最终达到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的目的。在明确了这些基本目的,才能制定治疗计划。应通过各种相关检查确定高血压是原发还是继发,是属于哪一型哪一期,再依据患者的个体及生活环境特点制定具体的治疗方案。对高血压患者作高血压危险分层,不单纯为了确定正常血压和高血压的分界点,更是对高血压的起始,危险度的估计,判断预后及治疗力度,紧迫性等提供治疗信息,对高血压危险分层还可使医生较好的筛选高危人群, 预以积极干预, 降低其并发症,同时避免对高血压患者过分治疗所产生副作用和经济负担的增加。作为医生必须把这些基础性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对患者多做些健康教育,提高和改善患者的顺从性以预防高血压, 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2对于已经确诊的病人应提高顺从性

①教育病人对高血压及合理治疗树立正确的认识。②确立治疗的最适宜的目标血压。③保持与患者不断接触,加强随诊制度。④简化观察和治疗方法,以使省,简,效,安全。⑤按“个体化”原则和药物作用机理合理配方。⑥对顺从性差的进行干预,包括及时对未来随诊的患者预约重新就诊,动员医务人员加强关注, 管理和加以暗示, 反馈和强化等手段, 及早注意患者不合作的信号, 并根据不同情况针对性的处理。

3教育病人学会脏器受损程度的估计, 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

脏器受损的估计和危险因子的检测,心脏、血管、 肾脏、x综合症(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量减低,高胰岛素血症和三酰甘油增加)、高血压、超重等,流行病学研究报道,上述诸多心血管危险因子在同一个体长呈聚集性出现,合并存在的因子越多,程度越重,产生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危险性愈高,故应早期检测,对估量预后和决定治疗力度关系重大。

4对普通人群作好预防工作

预防高血压的检测,采取检出、治疗和一级预防的双轨战略,定期复查血压,掌握高血压在人群中发生,发展规律,也是早期诊断和防治本病的必要条件,检测人群中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可以衡量干预的实际效益,也是对劳动力保护的直接标尺。

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应置首位, 通过健康教育可使病人正确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充分认识自我保健在防治本病的重要性,并努力掌握自我锻炼优化生活方式的实际技能, 树立与医生主动积极配合的必要性, 提高顺应性,与疾病长期斗争, 并战胜病魔的信心。

5采取健康教育与药物相结合治疗措施

改善不良行为优化生活方式,提高人群采取一级预防至关重要,对所有对象改善不良行为贯穿优化生活方式与治疗过程始终,与增强药物的降压疗效,减少有效剂量,有利于防治其他心血管病诸多因子, 使血压有效控制而撤药后仍保持正常的机会和时间明显增加。

5.1控制体重和增加体力活动

体重和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高血压患者体重降低对改善胰岛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和左心室肥厚均有益。体力运动对心脏产生即时的心脑血管适应性血流动力学效应,长期锻炼明显受着运动时使运动量增加,心收缩期血压降低,使心肌需氧量减少,提高能量的应用,且对减轻体重,增强体力,降低胰岛素抵抗有利,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5.2减少盐摄入量

高盐是导致高血压的危险因子, 高盐低钾是我国人民饮食的主要特征,相关研究报道, 限制盐摄入量只减低低血压水平仅仅数毫标准, 即能降低死亡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摄盐3~5g/日,预期可使患者降压5~3mnIHg。

5.3补钾

钾盐可抗盐升压和损伤血管的作用。

5.4戒烟,限制饮酒

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

5.5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

通过宣教和咨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倡选择适合个体的体育,绘画等文化活动,增加老年人社交机会,提高生活质量。

5.6减少膳食脂肪,增加营养

总脂肪

随着高血压的防治策略由单纯的生物学防治模式转向包括社会、心理在内的综合防治模式的转变,高血压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群(一级预防),高危人群(二级预防)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由政府领导--主管部门--专业人员--相关企业,组成防治网。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改变不良环境,高血压患者检出、治疗、随访,疾病和危险因素监测,评估防治计划,生活方式指导和卫生促进。总之,要想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必须有科学的具体的长期的治疗方案,施行个体化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

参考文献

[1]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 .3;67.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8篇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544.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6-02

我们于08年结合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暨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热烈地开展了社区范围内的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采取了分层与政群互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法,在十二个乡镇的83个社区,针对35岁以上的居民,一共有24752个人进行了为其几天的原发性高血压筛查活动。检查结果如下,其中共有共有8559名高血压患者,大约占调查总体人数的35%左右。同时在经过患者本人同意,同时患者心甘情愿的情况下,针对其中4029里患病人员采取了以规范治疗,不适用药物以及随机访问等为前提的社区综合防治措施。经过调查以及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成立专门的机构组织并针对其内部有相对明确的分工

组织机构最好是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组织协调、疾控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医疗机构进行防治、社区、新闻、健康教育机构参与的网络型综合性社区高血压防治机构。这样就能保证机构的权威性以及实行时候的可靠性,便于防治工作有效的开展和实行。政府领导作为社区综合防治的最有效力量,是社区组织建设的核心所在。能够高效地进行诸如制定相关有效策略,和部门之间达成有效地沟通以及合作;有效地调动资源量,实行调配工作,还有保障经费能够顺利流通等,都是最为核心的关键力量。故而强化政府职能在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方面的职责,是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保障。

组织和协调高血压综合防治最直接的操作行为是卫生部门实行的,同时他还会制定较为细致的工作方案,并呼吁下属部门进行开展。技术制定的落实,则要依靠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力量。通过知道相关的业务以及培训工作,进行质量的控制盒督导,相关的考核和评价等等。高血压的筛查、诊断、登记、治疗、随访管理和转诊等工作是由医疗机构具体实施的。由于患者疾病也有多样化的特点,故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解决。上级的医院依据病情的不同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措施以及干预方法。社区医生的相关专业培训以及患有重病病人的救治也是有上级医院全权负责的。社区医疗机构负责高血压患者的规范治疗、非药物干预措施的实施、并发症预防、随访管理等工作。新闻媒体也可以有效参与其中发挥其舆论导向的作用。还有健康教育机构等,可以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或者是有效防止高血压的技巧等等。

2拟定出有效治疗社区型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方案并具体落实到位

只有详细周密,具体可行的实行方案,才会使得我们在解决社区高血压防止问题上取得根本性进展。所以,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疾病控制机构以及相关的医疗机构,还有相关部门的专家制定出了详细的操作性较高的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方案。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谈论会议和讲座等,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像政府部门申请批准实行。

3紧抓实践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

为了提高相关的社区高血压防治人员的工作能力,从而使得社区高血压干预更为有方向,就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加强高血压社区防治队伍的综合性实力。社区医生普遍对于社区高血压治疗,干预以及随机访问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故而会延缓社区综合防治的效果,还会延长时间耽误病情的治疗。所以在这一方面的培训工作的开展是迫在眉睫的。培训的主要人员是由疾控和医疗机构专家进行的,针对对象是社区医生。培训中疾控和医疗机构专家主要强调的重点是如何有效地对高血压进行预防以及治疗,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社区高血压的干预技能等等。

4监督以及评定工作要到位

从事任何活动最基本的保证就是经济。故而足够的经费是一切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各项活动的展开都需要金钱。

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当然也不例外。对于开展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就必须设立专项经费,并对其合理化管理。拟定详细的经费支出计划以及可行的使用方案,并要求人员严格按照其执行,使得项目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得以执行和开展。

5考核以及督导工作做到位

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势必要成立相关的监督考核机构对项目进行的成果加以检测和评估。纠正社区高血压防治综合计划在具体实行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可行性的解决方案,是以后的进行变得更加有方向,更加高效。督导和考核各级疾控机构、综合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自履行职责情况,确使得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真正做到实处。

督导内容主要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综合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还要审核相关的工作方案与计划的实施,质量控制等具体的展开等;发现,建党,对随访的管理工作,转诊是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的。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兼管着患者自我管理,开展相关健康教育,资料的分析与共享等情况,以及工作中具体工作能否有效顺利地开展。

6结语

有效地开展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室社区的责任所在。我们必须做好相关的社区高血压防治,才可能间接的控制心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扩展,达到预防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汲取前人经验,以上提出的相关方式方法为大家作参考,使高血压的社区防治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岳松然.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现状与展望[J].河北医学,2007,(07)

[2]全国慢病社区综合防治示范点高血压防治方案[M].中国疾控中心慢病防制所,2005,11

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第9篇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临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92

Evaluation of effect by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DU Yu-mei.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handong Dongying City Hekou District Liuhe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Dongying 2572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clinical effect by comprehensive control measure for community hypertension, and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effective measure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hypertension patients in follow-up and study with complete health tracking da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the group.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comprehensive measure for hypertension control,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no intervention, except for treatment during disease onset.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incidence of hypertension and curative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ntervention group had total morbidity rate as 20.00%, and the control group had total morbidity rate as 38.33%.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morbidity rat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Community hypertension; Comprehensive control; Clinical effect

高血菏且恢忠蕴逖环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 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肾、脑和血管)的损害。目前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资料显示,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为18.8%, 全国约有高血压患者1.6亿。临床定义:若18岁以上成年人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检查, 发现收缩压≥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即视为高血压患者[2-4]。高血压使得患者血压波动大, 可出现头晕头痛、心悸、后颈部疼痛、后枕部或颞部搏动感, 或可有神经症状, 后期可伴随多种并发症, 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 影响正常生活[3]。本次课题采用综合措施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防治干预。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整理本社区2014年6月~2016年7月的120例高血压高危患者,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每组60例。干预组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39.50±8.63)岁, 26例有高血压病史, 34例无高血压病史。对照组中男34例, 女26例, 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39.61±8.82)岁, 23例有高血压病史, 37例无高血压病史。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5] ①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 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 若检查发现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者即视为高血压患者;②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或正在服用高血压药物, 而血压仍

1. 3 方法 干预组患者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工作, 包括药物预防、生活干预和心理干预三方面:①药物预防:对已有高血压体征的患者进行临床常用剂量的降压药物调控血压, 对暂时未出现高血压体征的患者进行密切关注, 监控血压变化情况;②生活干预: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保证每日身体运动量, 戒烟戒酒, 低钠饮食, 多吃清淡食物和水果蔬菜, 避免过多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按时服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增强体质;③心理干预:对所选人群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健康知识教育, 普及医学常识, 培养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作息习惯。对照组不做高血压的干预措施, 仅在患者出现高血压病发时进行相应的治疗。

1. 4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高血压发病率, 已患高血压的患者观察血压变化情况, 未患高血压的患者观察患病率, 对所有患者观察分析治疗效果。

1. 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内, 或收缩压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范围内, 或收缩压下降10~19 mm Hg;无效:血压下降不明显或未达到上述两个范围内的患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

2 结果

2. 1 两组高血压发病率比较 干预组研究期间有5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19.23%, 有7例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20.59%, 干预组总发病率为20.00%;对照组研究期间有12例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52.17%, 有11例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发病, 发病率为29.73%, 对照组总发病率为38.33%。两组患者总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效果发现, 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的56.5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较高、患病人员普遍的一种疾病。另外, 高血压是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会严重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生理功能, 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因此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6]。临床治疗中,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主要是调控血压, 降低靶器官损害,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研究表示, 综合干预措施对于社区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8]。在本次课题研究中, 主要应用了三方面的干预措施, 即药物干预、生活干预和心理干预, 对所选人群进行全方位的干预防治[9]。有资料表示,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情志调节, 能够增强心理情志对外界刺激的调节和承受能力, 维护健康心态, 从而有效规避“情志致病”这一危险因子, 保持机体内环境协调和顺, 达到防止血压升高的目的[10-12]。此外, 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的医学基础知识普及和日常用药的讲解, 能够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生活习惯的正确性, 从而降低发病率, 提高身体素质[13-15]。

综上所述, 采用综合措施防治社^高血压, 能够有效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 且发病后治疗有效率高, 可有效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萍萍, 李应东. 中医药在我国高血压病防治中的作用及地位.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8):905-908.

[2] 邱华丽, 潘晓彦. 高血压病防治研究现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9(2):210-212.

[3] 王玉琼, 杨进春, 郭蕊, 等. 农村社区病房高血压防治体会.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3):97-98.

[4] 蔡理荣, 陈兴亮, 卢卫国. 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对社区高血压病防治的影响. 新医学, 2013, 44(12):836-839.

[5] 马龙, 周英武, 刘如秀. 论情志养生对高血压病防治的意义. 吉林中医药, 2013, 33(7):649-651.

[6] 韦柳丽, 韦美前. 高血压病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应用与展望.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1):204-206, 213.

[7] 赵堂亮. 临床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思路及方法. 中国医刊, 2010, 45(4):26-27.

[8] 李茂达. 社区高血压病防治. 医药前沿, 2013(26):323-324.

[9] 洪春荣, 王艳, 张霞, 等.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 河北医药, 2011, 33(6):925-926.

[10] 毛志莲.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5, 29(5):36-37.

[11] 任珲. 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的效果评价. 现代妇女:医学前沿, 2015(2):273-274.

[12] 沈芳英. 农村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及效果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25(24):5708-5709.

[13] 吴丽芳, 钱文珍, 夏秀清. 农村社区高血压病防控效果分析. 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1):134-135.

[14] 李安乐, 邵月琴, 袁红, 等. 社区高血压防控政策的发展.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6(8):597-599.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