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慢性病健康档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3-06-01 15:26:34

慢性病健康档案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1篇

【关键词】慢性肾脏;档案管理;数据

0 概述

不管是在企事业单位还是在政府工作部门,档案是各个单位都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档案中包含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企业各项工作的资料管理都是通过档案的形式来实现的,并以档案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大多数是依靠工作人员手工地完成档案的记录与管理,通常通过纸质媒介进行保存。在对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的方式上,本单位工作人员只是机械地将档案资料的内容整理、录入到计算机中,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方式并未对档案管理工作达到明显的提升效果,整体的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为了便于档案信息得到安全可靠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避免因人为因素所造成的错误,因此,开发一套符合单位实际现状的慢性肾脏病人档案管理系统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1 系统分析

本单在对慢性肾脏病人的管理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清楚的掌握每个病人的情况,为每个慢性肾脏病人进行建立档案,并且不断的更新档案,以掌握病人的最新情况。

在β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首先需要确定建档的对象,一般要求对所有的慢性肾脏病人建立档案,无论他的性别和年龄。本单位会定期对这些慢性肾脏病人进行走访,到他们的家中了解他们的病情。同时,还会开展定期的免费身体检查工作,这样能够掌握慢性肾脏病人的身体的整体情况。对所开展的这些工作都需要通过系统来进行处理,例如进行体检之后,需要将体检的信息录入到系统中并保存,再由专门的医生对其身体的健康情况作出一定的判断。

在确定要建档的慢性肾脏病人之后,需要对他们进行建立档案,档案中需要包括两大类信息,一类是居民的基本信息,另一类是居民的健康状况信息包括所患慢性肾脏病的情况。

用户最主要的业务是对慢性肾脏病人健康档案进行管理,除此本单位还组织一些针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并更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

2 系统结构设计

本系统在软件架构自上而下分为表现层、业务层以及持久层。表现层主要是由HTML、页面等组成。而业务层主要是由通过接口来完成用户发送的访问请求,系统中所有的控制类和实体类都被存储在该层中。持久层由各种框架以及数据库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完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各种操作。系统的软件架构如图1所示。

3 功能设计

本文根据对系统的需求分析,将系统功能划分为档案基本信息管理模块、慢性肾脏病管理,健康教育活动管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如图2所示。

1)档案基本信息管理,设计对慢性肾脏病人的基本信息和健康基本情况进行管理,掌握每个慢性肾脏病人的具体情况。

2)慢性肾脏病管理,对患慢性肾脏病人的病情建立详细的档案信息。包括慢性肾脏病人每次看病的诊断信息、检查信息和诊断信息。对本单位为病人所开展的病人随访情况进行维护管理。

3)体检管理,登记并维护对慢性肾脏病人开展的定期体检的基本信息以及每个参加健康体检的病人的检查结果。

4)健康教育活动管理,对本单位针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并所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的维护和管理,同时记录慢性肾脏病人对每次所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程度和建议。

5)查询统计分析,对慢性肾脏病人的信息及健康信息进行统计查询和统计分析

6)系统管理,对使用系统的用户及其角色信息进行管理,对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管理。

4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整个系统设计中的核心环节,其设计质量将直接对软件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在数据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要处理的现实世界与数据库原理知识相结合完成设计,本系统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的原则为:

1)处理的原始单据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在为数据库建立实体联系模型是,要将现实中处理的实际单据与实体之间进行对应,为系统建立实体并分析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之间的联系就是现实中分析出来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

2)主键与外键

对每个实体都必须要有一个实体标识符,该实体标识符又来唯一识别每个实体,不同的实体之间要通过外键来发生联系。不仅如此,主键与外键还能够分别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实体完整性和参照完整性。

3)基本表需满足原子性、原始性、演绎性和稳定性的性质。

4)范式标准

基本表中字段的相互依赖关系,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最好能达到BCNF。更高一级别的范式可以更好的避免数据库中数据的冗余、插入异常、删除异常。

5)正确处理实体之间的多对多的关系

在将实体转换为表时,要注意必须为其联系也建立一张独立的表。该表中的主键是由两个实体的实体标识符共同组成,再加上联系本身的属性构成表的所有字段。

6)完整性约束的三个方面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完整性约束,分析并设计表之间如何联系,表中字段需要满足的条件。

根据对慢性肾病病人健康档案管理各项功能的需要,系统中设计的主要的表有慢性肾脏病人信息表、体检表和健康档案表。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2篇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

社区卫生服务站中的六位一体标准,要求服务站必须将居民的健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家庭作为单位,在社区范围之内,把居民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因此,针对社区居民的家庭、身体状况等构建出科学健康档案至关重要。本卫生院主要以孕期妇女、老年人、儿童、慢病患者以及残疾人等居民作为重点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往建立全社区人员档案的方向发展,档案由各个科室人员进行构建与管理,如孕期妇女的档案由妇科进行管理,儿童的档案则交由预防保健科室管理,慢病患者档案由慢病科室管理等[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方式比较多样化,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六位一体服务过程中,就可以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例如,在预防、医疗门诊服务中,对老年人的保健指导、残疾人的康复指导以及其他的健康教育中,在对社区慢性病进行筛查、于社区内进行义诊以及开展社区宣教活动时,都可以在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收集居民的信息资料,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实现筛查、义诊、建档、健康教育以及指导等多种服务同时进行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2]。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慢病防控对策

2.1构建社区居民健康电子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运用市卫生局统一使用的系统软件,把社区居民原有的纸质档案输入到标准的电脑健康档案表格中,构建出完整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制出社区居民健康信息卡片,要求社区居民每一次到院就诊时,都必须携带健康信息卡、医疗保险卡以及身份证等,以便提取居民的电子档案,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到患者的健康状况,并对该次就诊中出现的问题与实际的处理效果进行记录[3]。对于需要转诊的患者,可以使用双向转诊系统平台,通过平台与上级医院进行患者的信息交换与共享,为患者的远程医疗创造条件,达到医患双赢的目的,并以此实现社区慢性病档案的动态性监控与管理。

2.2科学管理社区居民纸质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构建完成之后,社区服务站应该对纸质档案的书写和记录进行严格的规范,并将档案资料保存于专室、专柜中,安排专门的人员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完善、补充以及归类。正常情况下,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普通的健康居民档案,无颜色;老年居民的健康档案,以绿色标记;高血压患者档案,以红色标记;糖尿病患者的档案,以黄色标记;高血压与糖尿病合并患者的档案以红色与黄色标记;老年高血压伴随糖尿病患者的档案,则以红、黄以及绿三种颜色标记。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应该将社区健康居民与慢性病患者的档案分开存放,并依据档案号上面标注的顺序,放置于对应的档案柜里,以便日后查找[4]。

3构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3.1提高社区慢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

本中心卫生院社区辖区内的常住居民在10874人左右,医务工作人员共有3个服务队,主要是由责任医生与护理人员构成,以分片方式进行管理,每个星期入户建档与随访,且定期进行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从2014年至今,本卫生院共建档约9839份,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人数累计为936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1048人,糖尿病患者372人,健康档案的完成率为90.4%,明显高于2013年的83.2%。

3.2提高社区慢病的防控效率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构建,让社区卫生院可以依据居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人数与管理率,社区居民对于卫生院的认可度也日益提高,居民的健康保健知识不断增强,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都发生了改变,例如,慢性病患者的不规律服药情况、嗜盐以及懒动等行为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许多肥胖的居民也通过健康的饮食与适当的运动,体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经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服药以及适当锻炼等方式,血压与血糖指标逐步恢复平稳,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大幅度提高了社区慢性病的防控效率[5]。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3篇

Abstract: The status of community fil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s analyzed and th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explored. The status of the fil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in Zigong City is analyzed and the file management features of chronic disease are summed up.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file is the tool to promot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the guarantee to improve chronic disease file management.

关键词: 慢性病;档案;管理;对策

Key words: chronic diseases;files;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321-01

0引言

我国70%的死亡为慢病致死,由慢病导致的早卒占全国YPLL的63%,我省慢病的流行也呈现上升趋势,慢病占总死亡的构成已由1989年的61.67%上升到2005年的70.63%。加强慢病防治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社区是进行慢病防治的平台,是健康促进的基本场所,因此加强社区慢病档案管理对慢病防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1社区慢病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1.1 人员及基础设施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慢病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是人手不够,二是办公场所和设施不足。以一个常住人口20000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高血压病管理为例:每年要进行高血压病筛查4000人,并做好筛查记录。按高血压病的建档率计算应该900人,按四川省慢病绩效考核指标每人每年随访12次计算,应有10800次随访,并进行档案记录,按考核指标,至少应该对630名慢病病进规范管理。可想而知,按现在的配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够,很多人身兼数职,可能出现的则是为了完成随访记录的任务而闭门造“访”,臆想造“档”除了高血压病以外,常见慢病性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二十多种,若因人力物力不足而有上述情况,则很难保证辖区内所管理的慢病病人的真实随访档案的记载,势必造成“活档”变为“死档”,甚至出现大量虚假档案。

1.2 队伍不稳定,具体工作脱节慢病管理政府强调很重,落实到社区很轻,没有把慢病管理列为重要岗位,反应在人员问题上就出现安排人员很随意的情况,年轻人看不到工作的重要性,觉得干这个工作技术含量低,前途不大,故而不安心。这些都造成了慢病管理队伍不稳定,经常更换人员,导致慢病管理医务人员不熟悉慢病管理相关知识,社区配备的医务人员医疗技术水平有限。

1.3 档案意识不够,责任心不强档案是直接形成的真实历史纪录,具有凭证价值的重要属性,对慢病的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责任心不强而使档案质量不高或不实。由于责任心不强的原因,常常造成档案记录不实。已建的慢病档案,或无治疗记录,或治疗记载不全,或治疗记载不实。

1.4 健康促进环节薄弱健康促进在社区内居民的入户随访开展不力,有的无法完成入户随访,无法完成随访档案记录。健康促进的物力与财力的支出相当有限,把健康促进工作简单化,以搞点宣传、造点声势、讲点知识来代替健康促进,没有从民生的角度着手健康促进工作。

1.5 慢病人员管理困难社区慢病人员的管理客观上存在几大难点:一是慢病人员流动性很大,经常更换住处;二是管理人员上班的时候,病人经常不在家;三是有部分病人不愿意接受管理。

2慢病档案管理的对策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 领导对慢病管理工作的责任。慢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国家民生系统工程的内容之一。政府是慢病管理工作的主体,政策、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经济安排、方案制定、目标任务等,都由政府负责。

2.2 慢病档案管理的督导考核:慢病档案管理是纳入了政府公共卫生能力考核指标的,由于种种原因,目标档案管理工作的督导考核常常网开一面。应该根据目标任务,加强督导,严格考核,这样才能规范慢病档案管理工作,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专项经费支持。

2.3 社区要将积极争取到的专项经费做到专项专用,人员、设备、场所等要有保障,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和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努力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使慢病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做到可持续发展。

2.4 加强直接责任人的档案意识和责任心。社区是是慢病档案的责任者,社区医生既是档案的记录者,也是档案管理员。档案就是历史,是他人身体健康与否的晴雨表,是为治疗病人提供科学依据,要提高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2.5 慢病档案是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十分必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建立和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和合作,改变服务方式,变被动型服务为主动型服务。

2.6 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健康促进的主要目是改变服务对象的生活方式,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让慢病病人自己主动参与“书写”慢病档案,从而使慢病管理做到服务对象与管理者的互动。通过对慢病病患者进行病症管理和日常干预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慢病档案管理的目的。

2.7 稳定慢病管理医务人员队伍,提高待遇。要有激励机制鼓励全科医生在社区搞全科医疗,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指明业务和学术发展的方向。全科医生的管理要到位,在社区开展合乎医学业务要有一个逐级抬头的业务管理,为医生的业务发展提供全程服务。

2.8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慢病管理医务人员团队的专业培训,完成知识更新。转变原来的专科医生的概念,对社区医生进行统一的全科规范化培训。

2.9 加强慢病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社区内部考核机制。2011年,四川省统一启用“四川省社区卫生管理信息管理系统”,这对慢病档案的管理提供了便利,统一了书写内容,减少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力物力。

总之,搞好社区慢病档案工作,对居民的慢病预防及身体健康状况的掌握是一个很好的获取信息的平台,对全民健康、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鸿.当前社区慢病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措施的探讨.中外健康文摘,2011,(21).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4篇

关键词: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慢病防控;探讨【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048-01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社区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以及个人健康档案,其社区健康档案由社区基本资料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资料、社区居民健康状况三部分构成。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包括人口数量、性别、年龄、职业构成、社区疾病谱等人口学内容。社区卫生服务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档案就是个人健康档案,其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问题记录、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特殊性检查记录、会诊和转诊等。膳食不合理、户外身体活动不足以及吸烟是造成多种慢性疾病的三大行为危险因素,因此我国的慢性疾病防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现有人提出纸质健康档案向电子健康档案拓展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健康管理也有人进行实验。本文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管理和慢性疾病防控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概括。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1.1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档案内详细的记录个人和家庭的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能够为社区医生以及转诊医院医生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在详细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下迅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给予及时的抢救治疗,档案的资料有助于医生分析居民的病情,采取最正确的治疗措施,有效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1]。

1.2节省治疗费用,提高诊疗效率:档案包含居民的详细个人以及家庭健康状况,以及病人所有的治疗过程中的检查结果,病人进行再治疗时部分结果可以作为治疗的依据,以免重复检查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医务人员可以依据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迅速诊治,节省治疗时间,提高诊疗效率[2]。

1.3为疾病的预防干预以及治疗提供依据:由于社区居民档案内记录居民一生的健康状况变化,可以对档案进行整理、统计、分析,预测出社区居民未来健康状况,可以找出社区居民健康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对重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2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疾病的健康管理

2.1健康管理的核心是预防控制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要真是落实“三级预防”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转变不利于健康的观念和意识,其主要纠正由于生活方式转变引起的慢性病。

2.2健康管理有利于慢性病的双向转诊服务: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改善基层卫生人员素质,并且要在卫生服务以及管理模式上进行大改革。以社区健康管理中心为主的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改变由于经济利于的驱使、社区卫生服务水平低、政策配套不完善等造成的双向转诊管理中“转上容易转下难”的尴尬,使双向转诊由社区医院和大医院之间的直线关系,转变成为患者、社区医院、大医院三方利益平衡的稳健就医模式[3]。

3健康管理对社区慢性疾病的防控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卫生服务管理最薄弱的环节,一定要把木桶原理和杜拉克原则有效的利用起来,一定要平衡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树立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创建社区卫生服务要有文化。由于我国以全科医生为主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必将在服务机构、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上有较大的突破,在建立健全提供经济、便捷、安全、有效的基层卫生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引入人文社科知识和理念,建立与社区居民生活贴近的运行模式,成为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4]。

4小结

分析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4.1建立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完善社区健康档案收集制度,个人要有自我保健意识,尽可能的将自身健康相关的信息记录全面,妥善保管,各个卫生服务机构要把居民的个人健康资料纳入医疗保健机构的档案管理流程中,要确定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医生管理,其归属权属于个人所有,因此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严谨健康档案的散失[5]。

4.2实现个人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信息化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具有众多优势,比纸质的材料村储信息量大,较容易保存,档案内容全面利于随时调取使用,医务人员可以快速了解患者情况;其次,方便进行信息检索,其档案以特定的格式存储,有利于快速输入检索查询,从而调取信息,为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等提供大量资料,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

4.3其他问题:要规范化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并且要实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以及尽可能保障居民的个人隐私安全和保护。

参考文献

[1],卢建华,吴建国,吴静娜,等,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管理体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A):212-215

[2]韩云涛,杨艳,焦峰,等,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对慢性疾病防控的意义[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8):165-168

[3]李晓凤,刘付琴,王艳梅,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J],首都公共卫生,2010,4(6):279-282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5篇

1.心理健康?n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占主导地位,综合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医生不仅要关心病人的躯体(器质性疾病),而且要关心病人的心理,老年人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显突出。特别是离异丧偶和农村留守老年人,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在老年人健康档案建立中,建等测评方法,进行心理评估,获取更多老年心理健康状况的资料,及时发现心理问题,积极进行干预和随访。运用个案、小组及养护的专业技巧,为养老院老人提供老年人健康素质捉升、压力缓解及情绪辅导、人际交往、家庭关系改善以及康娱活动等服务,帮助老人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提升养员的幸福感,使其更好地融入养老院大家庭,增进大家庭和谐。

2.定期体检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二级预防的基本原则。定期进行老年人健康体检,根据体检结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下一步管理方向,全程质量控制,最后及时建立和更新健康档案。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为核心,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其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过敏史、既往病史、诊断治疗情况、家庭病史及历次体检结果等。它可以让医生更仔细、全面、准确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从而更有效地诊断治疗或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康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年人对健康需求的提高,健康档案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

3.慢性病管理档案

慢性病诊疗档案是老年人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有年龄、吸烟情况、体质量指数、精神状况、体育锻炼等,干预或控制这些因素可以有效地预防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欧盟各国实施了干预慢性病危险因子的联合行动后,慢性病死亡率减少了77%,慢性病经济负担减少了60%。老年慢性病档案包括预防、治疗、护理和随访管理的全部资料。在慢性病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已经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慢性病亚健康的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尚未诊断为慢性病,但其有慢性病的生活方式,站在慢性病的边缘。卫生工作人员也要给予建立健康档案,及时干预,定期随访,把相关材料整理入档。

二、老年群体健康档案的应用

1.心理慰藉关怀

有调查显示,失独老人最大的问题是心理问题。失独者在遭遇丧失唯一子女这样的恶性事件后,将经历事实的否认期、痛苦的承受期、平缓的恢复期这样一个阶段化的过程。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干预,比如在否定期主要应给予足够的支持与陪伴,此时要警惕“幻觉现象”的时间和程度,如果“幻觉”出现频率超过正常范围,就属于病态模式,要注意扭转和制止。在承受期,主要是难以适应没有子女的世界,难以恢复原先正常的社会功能,比如不想出门,不想与认识的人说话等,陷入痛苦绝望的境地,此时需要重点关注包括其日常生活状态及社会交往在内的社会功能。同时,在老年心理健康当中也包括个人心理健康的原始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老年人心理问题及随访记录等。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有利于向老年人提供完整、迅速、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有利于老年人预防和及时治疗常见病症,提高生命质量,有利于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准确获取各类疾病信息,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

2.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险档案

养老保险档案和医疗保险档案的建立和管理已逐渐趋于成熟。但需要指出的是,老年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档案除了纳入全国统筹的社保档案管理中心集中管理外,还应实行和其他老年档案的集中管理,以利于全面掌握人口老龄化信息、老年人养老金及医疗保障状况,有利于分析统计老龄事业发展情况,科学制定老龄相关政策,推动养老事业长足发展。

3.个性化服务满足管理

除了养老、医疗需求外,老人还有很多个性化需求,如陪伴、法律咨询、服务社会等,养老服务机构根据老人健康档案及生活服务记录、生活服务资源信息,预测老人服务需求,并主动向老人推送个性化服务。如根据老人在一定时期服务所需和关注重点,定期向其提供陪伴购物;根据老人健康情况、个人兴趣等,为其匹配服务单位,满足其老有所为的愿望,从而使老年群体个性化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同时,社区村镇等居民基层组织。应建立老年人兴趣爱好档案,收集老年人文艺类、休闲类、运动类、益智类等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档案的建立有助于基层组织分类组建老年康乐小组并开展活动,以增强老人自信心,提升老人社会参与能力,防止老人脱离社会提升其幸福指数。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6篇

关键词:电子健康档案高血压治疗结果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2-0102-02

21世纪的中国慢性病是一个不断增长中的问题。以高血压为代表的一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共健康水平的重要问题。2006年调查显示,我国35~74岁的成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27.2%,而控制率不足10%。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由其引起的死亡约占心脑血管死亡的30%~40%,导致的年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可高达人民币100亿元。由此可见,新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强调,社区开展高血压防治是控制高血压日益增长趋势的关键。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是高血压社区综合管理的措施之一。现将上海古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电子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管理作用,分析研讨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象为上海古美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的高血压患者,自愿参加高血压健康档案管理,承诺配合医生工作。随机抽取160名患者作为调研对象,160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男80例,女80例,年龄35~74岁。其中35~45岁10例,46~55岁47例,56~65岁63例,66~74岁40例。1级高血压75例,男40例,女35例;2级高血压60例,男30例,女30例;3级高血压25例,男15例,女10例。同时选取院医务人员(管理层人员、医务人员、防保人员、团队人员)160人一起进行调查问卷,从不同层面来分析电子健康档案对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

1.2 方法

1.2.1 健康档案内容采用上海市统一的健康档案格式,由首诊医生推荐,在患者自愿的原则下,为其建立健康档案,一般项目有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等,病史部分按照S、0、A、P格式书写,包括一般情况、高血压病史及目前相关症状、伴发的其他慢性疾病、家族史、不良嗜好、饮食习惯、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高血压的分级及危险分层等。确定治疗方案时,综合考虑患者有无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等因素,制定相应个性化的治疗目标。建档后每月上门随访或电话随访1次,指导患者用药及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每次随访情况均记录于电子健康档案。

1.2.2 问卷调查对在我院建立高血压健康档案的患者160人进行问卷为自行设计,内容涉及高血压的基础知识,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高血压的自我管理以及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建档1年后再次回答问卷内容,评估、比较两次调查结果。同时对古美社区卫生中心我院医务人员(管理层人员、医务人员、防保人员、团队人员)160人进行问卷。内容涉及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后对医务人员是否有益,是否提高了其工作效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用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前后,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别(P<0.01),见表l。

2.2 血压控制效果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有显著的差异。 160例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优良48例(30.0%),尚可66例(41.3%),不良46例(28.8%),160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71.3%。

2.3 治疗费用

建立健康档案前后治疗高血压的年均费用间的差异。建档前.社区患者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费用为1428+289元。而建档后,社区患者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费用降为812+120元。建档前后,治疗费用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

2.4 对医务人员的影响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前后对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111例医务人员表示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使其对患者的病情更容易及时了解,及时调整治疗方案。33例医务人员表示对他们工作有帮助,易于管理。只有16例医务人员表示对工作无任何影响。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我国社区人群疾病逐渐从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而慢性病又是导致我国城市居民身心虚弱、残疾、死亡和医药费用大量支出的主要疾病[2]。国家对于慢性病的策略也由后端治疗前移,进行融合预防与治疗的系统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开展慢性病防治是社区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压是决定高血压并发症的最基本因素,高血压治疗的获益主要来自降低血压[4]。因此,提高血压的控制率一级预防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负担的关键措施。电子健康档案能使一级预防有效、规范地进行。其优点在于连续性、系统性、及时性、主动性,医生能全面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危险因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和医生互动性良好,治疗依从性高[5,6]。

本研究充分表明,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进入千家万户,应用电子健康档案,应用体检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互联网进行综合干预,能有效地进行一级预防,有助于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缓解其病情。这也要求社区医生必须定期开展家访,为患者测血压,详细询问、记录病情,及时为病人调整好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医务人员而言,电子健康档案不仅可以使医生全面掌握高血压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的全过程,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

由于这项研究,我们也充分了解到目前高血压电子健康档案的不足之处:(1)未能做到全民建档;(2)社区部分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影响了建档速度;(3)信息软件上仍有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未做成动态档案;(4)使用率不高。

高血压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慢性高发病,只有从多方面人手,综合治疗才能达到有效的降低血压、保持血压平稳的目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只有对高血压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进一步完善系统化管理,才能更有效,更合理地做好一级预防工作,从而从实质上解决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降低了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雷松蕙,朱秀娥,李娉.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管理的体会[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 8 (5):12~13.

[3] 鲍勇.健康管理是建设健康城市的重要基石[J].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

[4] ASCC高血压协作组.我国部分地区高血压登记调查及治疗达标研究[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5,10(12).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7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 慢病管理 资料 收集方法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80-01

慢性病是一类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极高的疾病,也是一类消耗巨大医疗费用和社会资源的疾病,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慢性病防治的最佳途径[1],但由于社区卫生存在的诸多问题,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依然形势严峻[2]。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社区慢病管理效果普遍难以保证,相关工作往往到最后流于形式,难以为继,慢病管理资料的收集方法选择是造成管理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下面就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慢病管理资料的收集方法进行总结,希望对其慢病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1 结合日常医疗卫生服务内容,针对重点人群建立慢病档案

在社区门诊工作中,对3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测血压,45岁以上就诊患者首诊检测血糖,发现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建立慢病档案,制定慢性病随访管理计划,进行系统管理。60岁以上的就诊患者全部建立健康档案,随时掌握他们病情的动态变化。对于普通就诊患者,对其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如有确诊为慢病者,为其建立慢病档案,进行系统管理。该种建档方法,目标人群明确,针对性强,把日常工作和建档工作结合起来,较易操作,把疾病诊疗与预防保健结合起来,体现防治结合的特色,档案可以及时更新,提高利用率。

2 结合健康体检,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建立和完善慢病档案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确定辖区内的妇女,儿童,残疾人,60岁以上老人等人群为重点服务对象,有计划的对其进行免费健康体检,从中筛选慢病管理人群是建立慢病档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该方法开展慢病管理,对政府或管理单位适当补助后减免体检费用的情况下较为适宜。

3 通过入户调查,建立慢病管理档案

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派专职人员完成该项工作,由于入户收集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所以此方法仅作为日常门诊和体检方式建档的补充。

4 通过计划免疫反向追踪慢病人群信息

我国从70年代正式开展计划免疫,国家对计划免疫非常重视,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及宣传力度,广大市民免疫预防的自觉性已相当高,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免疫工作开展规范而顺畅,这为社区人深入居民家庭,进一步了解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从孩子计划免疫档案入手,收集其家庭的慢病档案信息的方法经济有效。

5 加快社区信息化的建设,扩展慢病资料采集途径

通过与二、三级医院的联网,实现住院患者信息资源共享,动态掌握辖区居民医疗活动的相关信息,为慢病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提供数据。

总之,如何加大社区慢病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慢病管理的优势,慢病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实践证明以上方法的有效结合,灵活运用是在目前社区社区卫生服务各方面条件尚未完全得到保证的情况下解决慢病资料收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8篇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根据《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区卫生局统一部署下,我院于今年3月份开展了2010年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一是争取领导重视,搞好综合协调。为迅速落实建档工作,我院多次向办事处 居会等基层管理组织单位进行协调与沟通,得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领导亲自组织召开协调会,亲自安排部署,使居委会对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十分重视,每个辖区都安排专人负责协助建档工作。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我站专门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的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整个街道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建档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小组相互积极配合采取进入户调查统一体检服务的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建档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站大力宣传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四、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站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截止2010年11月底,我站共为七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纸质档案3974份,并把纸质居民健康档案完善合格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据《包头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开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

一、结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我街道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并对所有登记管理的老年人免费进行一次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及空腹血糖测试,并提供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

二、开展老年人健康干预。对发现已确诊的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进行管理;对存在危险因素且未纳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进行定期随访,并告知该居民一年后进行下一次免费健康检查。

截止2010年11月,我院共登记管理65岁及以上老年220人。并按要求录入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据《包头市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项目工作方案》及区卫生局要求,我院对我社区居民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档案,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随访管理、康复指导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死亡和现患情况。

1、高血压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血压;健康体检测血压;和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高血压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随机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高血压患者为204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

一是通过健康体检和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患者。

二是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对已经登记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含一般体格检查和空腹血糖测试)。

截止2010年11月,我站共登记管理并提供随访的糖尿病患者为125人。并按要求录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四)、健康教育工作 一是严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区卫生局及上级部门的各项健康教育项目工作。采取了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宣教、设置宣传栏的各种方式,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疾病和我苏木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今年共举办各类知识讲座和健康咨询活动15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2200余份,更换宣传栏内容48次。

(五)、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工作

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对本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对我街道社区居民进行传染病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社区居民传染病防制知识的知晓率。

三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要求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010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如下困难: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基本卫生服务的发展。

(二)、人才缺乏,全科医师人员不足,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开展进度。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降低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四)、居民基本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强化职能,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投入。

(二)、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来。

(三)、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四)、配套合理的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

慢性病健康档案第9篇

关键词: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 管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565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364-02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其本环节,也是整体社会医疗水平的体现。社区居民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是开展社区服务的先决条件。本文从社区居民档案的意义和社区居民档案的基本要求为出发点,阐述笔者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的一些体会。

1 建立社区居民档案的意义

1.1 有利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也是整体社会医疗水平的体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开展社区服务首先要建立健康档案,系统而完整的健康档案可以为全科医生提供病人全面的基础资料,使全科医生能够全面了解病人个体及家庭,从而作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1.2 有利于慢性病的筛查和防治。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慢性病起始于生命早期;可以预防;一旦患病,需要长期系统治疗。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得知,2005年死亡人数大约为5800万,其中3500万死于慢性病,可见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便于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发现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筛查慢性病患者,并使之接受系统的长期治疗,从而减少慢性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

1.3 有利于居民的自我保健。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导致老年人的长期照顾只能以社区照顾和自我保健为主。居民健康档案记录了每个人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和转归的过程,通过一段时间的记录和总结,可发现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趋向和治疗效果,有利于全科医生或患者本身采取有效的保健措施。

2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2.1 真实性。真实性是一切资料必须具备的属性,只有真实性才有可用性,居民健康档案不仅具有医学效应,更具有法律效应。因此居民社区档案必须由居民的原始资料组成,能够真实的反映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这就要求在建立健康档案时,必须亲历亲为的实地采集居民的健康信息,在采集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争取采集的信息越全面越好,对于患者叙述能力偏差而导致的信息失误,要加以分析并向患者的家属求证,争取取得全面、详细、真实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为居民健康档案的进一步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科学性。社区居民档案作为具有医学效应的直观病例资料,具有可交流性,因此在档案书写时要规范准确的使用医学术语,语言要规范,用词要准确,意思要清晰,能够系统、客观、准确的反映社区群体和个体的健康问题。因为健康档案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所以不仅要自己看的懂,更要让别人看起来一目了然,系统、客观、准确的健康档案为患者的转诊、会诊提供了有效的参与资料,同时也为社区卫生保健规划及合理的利用卫生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2.3 完整性。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以问题为导向,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基础。这与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医学模式的病例有显著区别,一般的门诊或住院病例着眼于描述疾病自然史、患者主诉、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以解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而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则记载着与个体及其家庭健康问题有关的所有资料,以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为重点,着重记录健康问题的形成、发展、治疗和转归过程,也就是包括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一体化卫生服务的全部过程。这就要求在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中不仅要关注居民个体,还要关注与个体健康息息相关的家庭因素和社区群体,从而能够从个体患者的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因素,及时筛查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

2.4 连续性。居民健康档案有别于其他档案的最大不同,在于它是不断变化的活资料,具有连续性和变化性。居民健康档案以居民健康问题为导向,而居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连续性问题。居民健康档案伴随社区居民的始终,而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是一个变化着的连续性问题,只有连续的健康关注才能产生有效的医学效应。所以在平时的健康档案管理中应善于观察,勤于记录,使之成为连续的具有生命力的医学信息,这样才能通过比较一段时间内的资料和数据,发现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化和疾病发展的趋势等情况。

3 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顺应当前卫生形式的基本医疗服务活动,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首先,对健康档案进行有效管理能够提高相应的服务质量,避免资源的浪费。

居民健康档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必须有专门专业的人对其进行管理,这是因为健康档案的管理涉及的范围广,保密性高,建档以及档案后续检索等都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另外有限的资金资源和人员配备也是健康档案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因此建立专业的管理退伍对于提高服务质量以及建立节约型的健康档案系统至关重要。

其次,对于健康档案进行系统管理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

最后,对健康档案管理进行有效管理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体现。

对社区居民档案进行有效管理,是广大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努力和支持,也是本着科学发展观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切身实地地对提高居民生活健康质量的作出的实际措施之一,也是对人民负责人的体现。

由于其刚刚起步,具有很大的挑战空间,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任重而道远,在工作中还需要不断摸索和研究,以虚怀若谷的姿态虚心学习同行业成功者的先进经验。

参考文献

[1] 崔树起.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卫生部全科医师培训规划教材.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李孟智.家庭医学与全民保健医学管理.中国台湾:合记图书出版社.2003